(78篇)关于20XX年9月调研报告汇编

关于20XX9月调研报告汇编

79篇)

目 录



光明日报调研组:


八桂石榴别样红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1


光明日报调研组: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贵州深入推进多彩贵州


  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探索  8 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王志勇: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研究及对策  15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武慧凤: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L银行为例  20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调研与思考  25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卢珊:


地方高职院校“校—地—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索  32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博翰: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引领作用  40


丰义:


发挥经审监督“哨兵”作用 来自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调研报告…42 9.本报调研组:


福建农信高质量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46


10.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刚:敢闯敢干努力建设全国基层立法联系


  点的县域典范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报告  49 11.张馨予:


高收入人群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  53


于文慧: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59


岳丹琪: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65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帕尔哈提吾斯曼江: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研分析  72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思愉: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对策分析  76


修水县政协:


共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  81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84


渤海大学高玉竹:


关于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93


左充巨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陈荷英:


关于巨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分析  100


程勇:


国企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05


夏慧芳: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109 22.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李小萍: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16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河南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123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李志:


  “红色党建”赋能绿色景区 关于镇江市景区加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128 25.鄂州职业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王景秋:


后疫情时代鄂州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132


李翔宇: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走向 以江苏省太仓市


娄东街道为例  136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王琪: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141


昆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朱金萍:


  集团管控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某国企S集团为例…146 29.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秋)福建分所吴文兰:


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1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张丽红: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57


四川省财政厅课题组:


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16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教育强国建设的世界经验与中国路径  171


河南日报本报记者李林:金融“活水”激荡科创“浪潮”澎湃 郑州市


郑东新区科创金融探索之路调研报告  185


右江民族医学院黄上峰: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191


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金山区财政局:


廊下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194


丛培杰:立足实际因情施策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生根 基于山东


  省威海市高新区的实践探索  198 37.广州工商学院李卉:


  “两个毫不动摇”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204 38.中共成县委党校杨满仓:


陇南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10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刘清扬:


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16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毅: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224


上海市闵行区农村经营管理站朱波:


闵行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研究  238


上海市政协“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课题调研报告……243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  252


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原东林: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


  展的对策研究 以焦作市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例  256 45.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群众创造历史创新引领发展 从村BA村超看西


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262


山西省肿瘤医院耿江:


山西省公立医院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6


河北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马静:


深刻领悟党的乡村治理理论  282


长垣市审计局刘翠霞:


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285


包路芳: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探索  290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沭阳农商银行“三台六岗”模式的创新实践  295


中国工商银行德阳分行赵国利:


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1


蒋志成:


探析医院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例  305


天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天津市深化行政机关负责


  人出庭应诉工作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实践与思考  309 54.刘晴: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模式与实践探索 以察哈尔右翼前旗


乡村产业振兴为例  315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A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重要论述的五维视角分析  320


富平县财政局田丽: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327


福建省宁化县泉上华侨农场邱兴旺:


县级城投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32


中经课题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防止脱实向虚  338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薛欣飞: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效衔接的对策探究  343


浙江万里学院杨爱民: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347


广东科技学院林佳虹:


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  351


刘朗宇:


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357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课题组:


新时代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36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菁: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河钢集团为代表的“新后来者冶的研究  366 65.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韩光:


新万福河济宁段美丽河湖建设的实践探索  388


中共罗甸县委党校祝加利: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罗甸为例  39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  399


宣州区双桥联圩水利工程管理处张为家:


宣州区水美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411


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


闫庄村是如何从“四星”支部争创“五星”支部的  414


来自查干湖的调研报告:


一湖之新一城之变一省之进  419


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邵娜:以低碳化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  425


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石翠霞:


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429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以扎实创新举措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434


中国华电20XX年干部一班第二课题组:


影响火电企业保供能力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437


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


  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 榕江县“三新农”助推乡村振兴观察……445 76.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郑满生: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457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刘晓哲: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  461


陈静:


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476


晋能控股地煤公司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赵志泉:


做好企业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483


八桂石榴别样红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XX91日)


  2021427日,A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啰啊哩哩;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


  ”近日,在彝族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原创地——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儿女载歌载舞欢庆彝族火把节。这个刚刚走过70华诞的自治县, 每逢汉族丰收节、壮族敬田节、苗族跳坡节、仡佬族吃新节、彝族火把节等, 其他民族同胞都携手共庆,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


  2021427日,A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新时代民族关系促进指导守则,厚植民族团结融合沃土,扎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光明日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机关、学校,探寻广西各族儿女牢记A总书记殷殷嘱托, 扎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尊重包容:各族儿女亲如一家


  “我们家由壮、汉、彝、苗、仡佬5个民族组成,32口人,四代同堂。”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保上村阿稿屯,村民杨玉清说起自己的大家庭,脸上洋溢着幸福。要是赶上各民族的节日,一家人身着各自民族盛装共庆佳节,好不


热闹。


  无独有偶,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龙甸村,“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侯光祖一家也聚齐了5个民族。“我们家各族成员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侯光祖笑着说,“我们隔三岔五搞一搞家庭聚会,餐桌上可谓‘群菜荟萃’:汉族荔浦扣、壮族黑米粽、瑶族酿豆腐、侗族腌酸肉、苗族酸汤鱼大伙争相露一手厨艺, 共品美味佳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生命线、幸福线。”广西民宗委负责人介绍,广西生活着壮、汉、瑶、苗等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92%,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达130多万个。尊重包容、以诚相待,是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诀, 也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写照。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原是壮族同胞世居地,后来有19处大石山地区和库区的村民陆续搬迁进来,成为11个民族杂居的大村落。“多年前,从大石山区搬迁来时,我们连田都不会种,多亏壮族老大哥手把手教,我们学会了犁田耕地、挖坑种蔗,近年还学会了科学种果。”苗胞韦玉荣抚今追昔,“现在我家种植砂糖橘,卖果年收入达20多万元,日子好着哩!”


  在陈双村龙江屯,毛南族男青年谭孟超和苗族女青年韦美英自由恋爱通婚, 成为一段佳话。“我们互相尊重,相互包容,育有一双儿女,家庭年收入10多万元,很幸福。”韦美英喜滋滋地说。


  广西各地纷纷效仿陈双村,以“六联六促”模式推进民族工作:屯务联管, 促进文明新风建设;生产联营,促进群众脱贫奔小康;文艺联演,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婚嫁联姻,促进民族感情相通;治安联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品牌联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朵努社区是河池市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最大的安置点,居住着1000余户近6000名白裤瑶同胞,他们曾散居在缺水缺地的大山里,收入微薄,世代贫穷,如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是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族群。”南丹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3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


20176月,南丹县启动总投资13.7亿元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


规划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约1.35万人。白裤瑶群众告别深山茅草屋,搬进位于县城附近的“小别墅”。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曾是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十三五”期间,广西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1万人得以挪出“穷窝”,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同胞一道,携手奔向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广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100%实现通高速公路,行政村100%通广电光纤;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20XX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4475 亿元,占全区的61.08%,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广西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地制宜,成立了12个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和59个民族乡,保障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各地建立了3000多个“民族之家”和服务中心, 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南宁市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地处火车站繁华区域,是流动人口汇集地, 辖区内壮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水族等10多民族同胞和睦共处,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单元。”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 社区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依托“民族之家图书室”“社校社企联盟点”“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党建港”“勤廉港” “生活港”“关爱港”“解忧港”“和谐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使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


教育惠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暑假期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孩子们相约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探馆之旅,寻根壮乡文化,了解民族传统美食、服饰、民歌、节庆、姓氏文化和非遗等,丰富了暑期文化生活,拓宽了民族文化视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地处边境的防城港市东兴京族学校,学生纷纷利用暑假学习独弦琴演奏,


了解京族文化。“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000人,京族学生占比近70%,京族学生和其他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该校京语课教师施维铭介绍,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开设京语教学、独弦琴、京族歌舞等兴趣班。“课堂上,我会指导学生学好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同时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广西发挥学校基础阵地作用,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所有中小学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实现100%全覆盖。2020年广西普通话普及率为85.68%,高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4.96个百分点,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我们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故事,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广西教育厅负责人介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在体育、音乐、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课程中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


  广西严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2017年秋季学期起与全国同步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启用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使用,2021年秋季学期在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到20XX年秋季学期将实现全区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


  同时,广西积极推进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每年都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还开发地方教材《壮美广西》《红色广西》《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等。


  广西各地中小学校以当地的文化资源感染学生,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宣讲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营造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在各校区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领巾学非遗活动,通过少先队活动课、非遗传承大师课以及各学科融合课等形式开展学习。同时还将非遗文化进校园与学校的特色实践研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场感受和学习非遗文化,让学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体验中了解广西本地历史文化。


  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广西民族大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团结带领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生活管理各方面,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育人环境,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认同: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铜鼓舞、瑶族服饰展示、弓弩展示、打陀螺、歌舞715日,在“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瑶族同胞最隆重的“祝著节”,壮族、汉族、毛南族等其他各民族同胞也热情参与。通过民族文化纽带,把各民族紧紧“系”在一起。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八桂大地上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广西多措并举确保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双赢”,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引领,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注重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山水文化、边关文化等融合发展,传承保护铜鼓、壮锦、风雨桥、干栏建筑、兴安灵渠、花山岩画等民族文化瑰宝,创新开发系列文化和旅游产品,持续打造“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以多元化方式弘扬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影响力、凝聚力、软实力持续提升。


  2014年,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每年举办全区性“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各地民族民俗活动次第登台,精彩纷呈, 各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挖掘、抢救、弘扬、传承。如今,这个传统民族节庆已演变为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和知名文旅消费品牌。


  “‘壮族三月三’是汉族与壮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是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因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文化资源。”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富强说。


  在广西各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竹竿舞等传统习俗已成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 各族同胞心手相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当前,自治区党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个共同愿景”之一,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广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广西力量。


经验与启示


  广西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出共居、共富、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维“八共”目标要求,厚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沃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巩固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共居共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联系更加紧密。主要表现在:


  全面深化“共居”环境。广西生活着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92%。广西着力解决各民族易地搬迁群体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居”问题,各民族“共居”“共融”没有障碍,各族同胞相亲相爱相敬相助,谱写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最美和声”。“十三五”时期,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51.43万人, 占比达72.42%


  扎实推动各族同胞“共同富裕”。着力解决边境地区、自治县、较少人口民族、民族乡等区域“一个不能少”问题,各民族携手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全区15个自治县(含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43.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全面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营造全方位“共学”氛围和条件。着力解决各民族学生中考高考差异政策问题,各民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共学”“互学”“助学” 没有障碍。不论城乡,各族儿女不分学校、不分班级、不分食宿,大家一起学习科学理论、生产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等。各民族各地区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均衡发展,通过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平台。各民族各地区各单位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积极性空前高涨,各族同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奋力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示范。


  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着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着力解决各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困难, 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机制,各族群众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互帮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自觉化解影响团结的矛盾隐患,有力增进交往交流交融。


  开展形式多样的“共乐”活动。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共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和完善“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于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建共治,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各民族、各党派、各宗教团结和睦、和谐和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积极构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平安家园。


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贵州深入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探索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XX922日)


  20212月,A总书记在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心里有了绿水青山,才能背起金山银山!”在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绣车间负责人杨文丽一边指着身旁的乌江百里画廊,一边介绍着一款文化衫的设计创意。


  只见衣服的前面用绿色丝线绣上山水符号,后面则是彩色蜡染的乌江两岸, 山峰一边金色,另一边银色。“这款衣服今夏已卖出1万多件。”杨文丽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的谆谆教导,把民族文化和时尚元素融入苗绣蜡染等传统技艺,开发了一系列“有故事、有风格、有创意”的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更是打开了市场。


  20212月,A总书记在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贵州人民心里扎下了根。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深入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如今,“多彩”已成为贵州文化的鲜明标识。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村BA”“村超”举办地、苗绣产业基地、阳明文化园、贵阳孔学堂、安顺屯堡等地,解码贵州文化的多彩之谜。


民族文化,传统与时尚共舞


  苗族的艳、侗族的奇、水族的俏、布依族的雅、彝族的火造就了贵州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


  729日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在“村超”总决赛球场上,苗族、侗族、藏族同胞身着民族盛装,敲起锣鼓,唱起欢歌,跳起舞步,


交织出一幅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动人画卷。


  “通过身临其境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通过对接世界来引领生活的潮流, 贵州有一些创造性实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


  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璐介绍说,榕江县借助“村超”火爆出圈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和盘活非遗资源,促进蓝染、蜡染、刺绣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目前榕江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古法靛膏生产工厂,建成多元非遗研学中心, 集种植、加工、文创、研学于一体的蓝靛产业已具规模。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榕江蓝染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正逐步形成。”对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杨璐如数家珍。


  “阿娄是彝语‘好’的意思,我们社区是以阿娄命名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社区副主任李静叶向调研组介绍。


  据了解,阿娄社区依托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打造极具特色的彝族民俗文化、火把文化、乡村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彝寨特色文化,深受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喜爱。变社区为景区,不仅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而且有效促进各民族“三交”互嵌,形成“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贵州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非遗保护体系,提高非遗保护水平,推动非遗广泛传播,非遗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如今,“非遗+”已成为贵州解锁传统文化新体验的重要渠道,成为文化活态传承、经济发展、就业增加的有效载体。


  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丽平表示:“我们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化为前进动力,加倍努力把苗绣发扬光大。目前,公司通过‘企业+工坊+农户’模式,打造了松桃苗绣‘鸽子花’品牌,相关非遗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皱绣、破线绣、打籽绣在苗族聚居的贵州,有20多种苗绣绣法。千百年来, 苗族群众用一双双巧手以色彩斑斓的丝线勾勒出民族生生不息的画卷。


  与苗绣交相辉映的是贵州悠久的银饰文化。近年来,为更好传承、发扬银制作工艺和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出台《培育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加快银


产业发展方案》,提出打造“贵银”产业的发展思路,对促进贵州银饰文化繁荣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初秋时节,走进贵州黔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在贵阳的品牌销售店,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银饰展览墙以及展销柜中流光溢彩的苗族纯银饰品、器皿。


  该公司负责人潘小俏告诉调研组,伴随着贵州旅游的火爆,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这也充分证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贵州的“指尖技艺”正转化为“指尖经济”,通过将技艺、图案、符号等进行再设计,创意赋能转变为特色旅游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毕节,彝族漆器技艺、苗族蜡染、苗族刺绣等非遗商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相融合,黔东南州凯里市的服装品牌, 受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消费者欢迎“伴随‘村BA’火爆出圈,给台江县加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台江县找准文化发力的支点,搭载多元文化的丰富内容,探索体育赛事与区域民俗文化融合发展路子,打响台江民间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文体新地标和旅游新名片,把‘热流量’转化为‘硬品牌’。”黔东南州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顾平业介绍。


  依托传统建筑、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发展具有休闲体验功能的旅游业态; 利用文物古迹、非遗技艺等文化遗产,打造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娱乐活动贵州高效盘活多彩民族特色文化,持续加强文旅融合,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反过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有效激发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


阳明文化,理念与行动合一


  今年5月,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凭借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贵州创造性转化阳明文化的又一成果。


  在贵州,阳明文化绽放出的色彩远不止于此。原创话剧《此心光明》登上舞台,影视剧《王阳明》即将亮相荧屏,打造“中国阳明文化园”旅游景区, “跟着王阳明游南明”成网红旅游路线“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这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览贵阳城外南庵时留下的诗句。当年的荒野,如今已是贵阳的繁华商业区。南庵现名为“翠微园”,也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打卡。


虽然渔人和野老看不到了,但阳明先生留下的古风和文化在我们翠微巷


社区可感可知。”市民柯强是一名志愿者,他经常向外地游客讲述王阳明和贵州的故事。


  贵阳市南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眉向调研组介绍说,区里定期举办阳明文化讲座,同时用彩绘墙等形式展示人文典故。这些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更促进了“15分钟生活圈”建设。


  贵州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创立心学的地方,阳明文化数百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贵州人的思想和气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 等学说,也成为贵州人文精神的底色。


  6月,由孔学堂书局出版发行的《阳明文库》首批新书亮相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受到学界关注。


  研究阳明学、传播阳明文化,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在全省积极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贵州各地各部门将“知行合一” 哲学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将阳明文化融入工作的点点滴滴。


  调研组了解到,2016年以来,“龙场驿”所在地贵阳市修文县创办了“重德修文”大讲堂,持续开展阳明文化“九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部队、进家庭、进商铺)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讲座2500余场,受众人数近10万人次。


  修文县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光荣表示,弘扬阳明文化,就要有“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我们聚焦难点、痛点、堵点, 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根源和症结,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然后再举一反三,提高工作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宋青看来,“贵阳已经将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融入城市发展中,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相关历史哲学知识,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成风化人, 为城市发展凝心聚力”。


  在推进阳明文化研究的同时,贵州不断打破圈层,通过创作文艺作品、打造阳明文化IP、编辑出版图书等方式,让作为热门“文化IP”的“王阳明”延伸出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


  “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线路就是其中之一。开发此产品的是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据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洋介绍,这一产品为体验者开启了阳明心学的寻根之旅、知行合一的人文之旅、天人合一的自我发


现之旅。经过几年沉淀与发展,已接待各类研学团体共3万余人次。


屯堡文化,历史与现实交融


  明朝初年,“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统一了西南地区,也留下了回响至今的历史足音——屯堡文化。如今,它已成为贵州人传承先辈奋斗精神的独特载体。


  “石头地面石头的墙,石头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碓窝石头的缸。”8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这里是一处被誉为“明代历史活化石”的屯堡,面对格局古朴、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专家们连呼“仿若穿越”。


  600多年前,大批军户从各地来到贵州屯田守土,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作出巨大贡献,给曾经的“化外之地”带来先进生产方式,而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在贵州流传和延续。如今,这些保持古风的建筑、服装、戏曲、语言等遗存, 已成为历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遥望江南三千里,家国情怀六百年。屯堡文化作为贵州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着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曾赞叹:“我们要保护传承好这份文化遗产,让它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一场地戏在屯堡的“演武堂”精彩上演。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20余人。


  “居住在安顺市西秀区九溪村的居民,均按照姓氏聚居,村里有10多个协会、3支地戏队,其中还有1支女子地戏队。”该村村民张世福说。


  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是屯堡文化的代表之一。该村有一座明代水碾房。前些年,工匠用当地的材料和匠艺传统对水碾房进行了修缮,使得鲍家屯二十四景之一——“碾房听音”得以再现。此整修项目,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金招牌”,近年来,安顺市和西秀区加大对鲍家屯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投入,修缮老旧房屋,修复保护古水利。82岁的村民鲍中权,从事屯堡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工作已有几十年。他说:“对于古水利的保护,经过一代代传承,鲍家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维修与工程管理制度。虽然水利工程的维护现在由相关部门负责,但村民还会自发进行监督和保


护。”


  8月,20XX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贵州工作营在安顺开营。24名志愿者参与修缮一栋有着140余年历史的古民居“刘家院子”。工作营在传统工匠传习下, 带动公众一起参与其中,旨在提升各个主体对屯堡建筑的保护意识。


  屯堡文化的保护,是党委、政府、社会、村民、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共护文化根脉的自觉行动,也成为乡土文化和乡村振兴比翼齐飞的地方样本。


经验和启示


  正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在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创新之路上,不断拓宽创新渠道,在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的张力中,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举措,积极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和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就是由人民来做文化创新创造成效的“评判者”和“鉴赏家”。在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贵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扬全体人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创造精神。无论是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开发展示,台江县和榕江县等乡村体育赛事表演,还是量大面广的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人民群众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是社会文化事业的自发参与人和最终享有者。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各民族共有1400余个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庆交织成一部明快雄奇的交响诗,穿越历史,激荡时空,成为贵州人最为深刻的文化记忆。通过文旅体融合、产城景互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进一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坚持满足文化需求和提升精神力量相统一。贵州文化强省创新之路,既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又以优秀文化产品为载体,宣传主流价值,引领道德风尚。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与坚持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张力结构”中,贵州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文化的塑造力、凝聚力和引领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懈努力。


  坚持文化保护创新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促进。贵州持续在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上下功夫,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推动各族群众增进交流、理解、欣赏和尊重。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各民族参与文化创新, 凝心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


  坚持以科技手段提高文化数字化传播能力。贵州各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系列基于传统文化且形式丰富多彩、极具时代特色的活动,在数字平台积极传播,产生现象级的作品。新时代贵州,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贡献贵州力量。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研究及对策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王志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旧小区的改造成为热点问题。沧州市近5年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方面推进较慢,障碍较多。笔者对沧州市近几年老旧小区住宅的电梯加装情况进行了民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加装电梯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现结合国家、省市出台的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和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成功案例,梳理出破解问题的对策。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相关政策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当时执行依据是《物权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可参照的内容很少。


  20194月,河北省住建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我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建房市〔20192号)。20198月,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沧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细则》(沧政办字〔201955号), 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审批工作分工,指出是否加装电梯由业主决定, 不能强加于民。2021年,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积极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通知》(沧政办字〔202135号),规定本着利益平衡的原则,全体业主签订协议后才可以实施加装电梯项目;并要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共同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作。


  2020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指出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和改善生活需求, 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但对“条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20211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业主共同决定事项表决比例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业主的决定权,造成不必要的邻里矛盾[1]。沧州市据此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


  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加装电梯相关政策的调整,沧州市也在及时跟进, 以便让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很多学者对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顾爱华、王曾[2]分析了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加装的现状、问题、成因,进而提出了解决思路;李明、王玉龙、祁婕[3]以石家庄市为例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孙铭鹤[4]以上海市为例,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而沧州市目前在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前进的步伐,需要进行研究,破解难题。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情况


  沧州市自2017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主城区(运河区、新华区)改造了5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的路面、外墙、地下管道、绿化区等使得小区焕然一新。但进行了加装电梯的小区只有几个,有的区只是一两栋住宅加装了电梯。


  2018年运河区几个小区的居民自筹资金加装了电梯,并就电费、维护保养费等费用达成共识,由使用业主均摊费用。电梯运行以来,情况良好,居民比较满意。


  2019年沧州市开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其中,有2个小区经市政府批准,成为老旧住宅小区安装电梯的试点,共安装12部电梯。从加装电梯工程开展的这几年来,沧州市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且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并不顺利。笔者就沧州市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以期寻求到加装电梯的障碍,破解加装电梯的难题。


民意调查及问题梳理


  为了解居民对加装电梯的真实意愿,笔者对沧州市老旧小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共发放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7份。发放形式采用问卷星、QQQ和微信群等,通过学生和其他教师扩大了调查范围,走访了十多个小区。调查的主要问题如下:(1)居民加装电梯的意愿情况及其占比;(2)意愿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占比[5]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52.6%的居民希望加装电梯;27.9%的居民持中立态度, 加装与否都可以;195%的居民不需要加装电梯。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加装电梯,是可以满足半数以上的居民的需求的。这项民生工程有必要推进,但是根据政策不能强制进行。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希望加装电梯的意愿来自迫切需要,如老人上下楼梯困难、搬运东西走楼梯不方便、出行爬楼累或者耽误时间等。可见, 加装电梯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希望加装电梯的住户多集中在低楼层,如


居住在13层的住户,对他们来说爬楼不是问题,加装电梯没有什么吸引力; 还有些住户觉得加装电梯的费用高,自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投资;某些12层住户不希望加装电梯,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需求,而且加装电梯后影响室内采光,减小了活动空间,还会有噪声干扰,可能会造成1楼贬值。


  由此可以看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障碍主要是以下几点:(1)影响12楼住户的居住条件;(2)造成1楼贬值;(3)加装电梯费用高,担心后期维护保养麻烦和分摊费用。当然,有些住宅本身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不在意愿调查范围内。


  其实,有些表示习惯爬楼的住户也是为了节省费用。所以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在12楼住户的利益和费用问题。如果能解决好这2个问题,就能够排除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障碍。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问题的解决对策


影响12楼住户居住条件问题的对策


  加装电梯对1楼住户居住条件的影响主要是采光和活动面积减小,2楼住户也有采光会受到影响和产生噪声干扰的担心。笔者认为采用以下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合理选择电梯加装位置[6]。尽量选择在阴面安装。多数住宅楼的进口在阴面,所以加装电梯选择阴面的位置对采光影响相对要小一些。有些楼栋的进口在阳面,在阴面加装电梯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业主同意,也是可以设计和安装的。对于某些单元,如果楼栋侧面有空间,也可以考虑选为加装电梯的位置。


  选择占地面积小的电梯。“刚需”用电梯,不必太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XX年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时,载重量不得小于320kg,轿厢门净宽不得小于0.80m。选择这种小载重量电梯可以满足4人乘坐,占地面积小且安装方便。


  采用透明井道。井道材质选用透明的,类似于观光电梯,虽然在价格上相对贵一些,但是减少了对采光的影响。


造成1楼贬值问题的对策


  1楼住户反对加装电梯的重要原因是认为会造成1楼贬值,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解决。


1楼进行适当补偿[2]。通过调查发现,适当补偿1楼住户的损失,


是可以征得他们的同意的。可通过评估机构评估1楼贬值的金额,然后确定其他住户补偿的比例和金额。前文所述《沧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细则》中给出了加装电梯费用的每层分摊系数,补偿金额的分摊也可以参照此计算。


  可以为1楼建个小院子,提升1楼房产价值。许多业主选择1楼的原因除了进出方便外,还喜欢1楼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为1楼建1个小院子,提升楼房产的价值,作为交换条件,取得1楼住户对加装电梯的认可。


  减免1楼住户的物业费。如果是物业管理公司牵头促成加装电梯事项,可以考虑采取减免1楼住户物业费的措施。这部分费用可以从小区的广告费等收入中支取。


加装电梯费用高的对策


对于承担加装电梯费用有困难的居民,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解决。


  政府提供部分补贴[7]。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加装电梯的费用如果政府能够补贴一部分的话,可以提高居民加装电梯的积极性。因为加装的电梯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一笔支出, 特别是对收入偏低的家庭是一项可观的经济负担。


  采用公交电梯的运营模式。公交电梯的运营模式是指由电梯公司出资安装,业主乘坐电梯按照协议付费的模式,就像乘坐公交车一样。此种方式既满足了居民对电梯的需求,也解决了某些居民出资困难的问题。


  寻求社会力量资助[8]。加装电梯的部分费用可以由一些企业资助, 企业可以在电梯中做广告,将赞助费转化为广告费用。


担心后期电梯维护保养麻烦和分摊费用的对策


  签订维保合同。电梯安装完成后,居民可和施工单位签订维保合同, 这样就不用担心后期电梯的维护保养问题;维保费用可以参照采购电梯的出资比例来收集。


  合理使用住宅维修资金[9]。电梯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大修或者更换昂贵部件,可以考虑使用住宅维修资金。但是资金的使用要征求全体居民的意见,并符合使用流程。


  采用租赁模式。采用类似前文所述的公交电梯的租赁模式,就没有后期维护保养产生的麻烦,也不用考虑如何筹集维修费用。


结语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有益的民生工程,能够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但是在推广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先进行民意调查, 让加装电梯工程的设计、投资、施工、维保等切合实际,符合相关规范,满足居民的需要,不能因此引起矛盾,造成不必要的积怨。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L 银行为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武慧凤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其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是其主要业务之一,然而,在贷款业务中,借款人存在着不同的违约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贷款损失,对银行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的损失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一笔专门资金。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资产类项目的备抵项目,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会影响资产总额和当期利润,因此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会利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去影响商业银行的留存收益。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产总额除以银行的加权平均风险资产后得到的比值。因此资本充足率受银行资产总额或者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资本充足率。本文选取了一家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分析该银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以此探析其不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如何具体作用于其资本充足率,以期能够帮助以L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贷款管理水平,降低贷款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


一、L银行的基本情况


  L银行位居西北G省,成立于1997年,是G省第一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行现有下辖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15家、支行122家、社区支行21家、小微支行15家,机构总数共计174家,控股金融租赁公司1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6家, 营业网点实现省内全覆盖,20XX年初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截至20XX1231 日,L银行资产总额4359亿元,存款余额3230亿元,贷款余额2201亿元,存、贷款增量均稳居G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目前是G省存、贷款规模最大商业银行, 也是西北地区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城商行。20XXL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7.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亿元,增长率为10.65%


(一)L银行财务状况


  20XX年末,L银行资产规模达到435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为3231亿元,贷款余额为2201亿元,继续保持G省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5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7.34亿元,比上


年同期增长10.71%。该银行资产质量整体波动较小,不良贷款率1.7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4.99%,较年初上升3.11个百分点。从财务状况看,L银行保持了经营面的基本稳定。


(二)L银行金融资产分布


  通过分析L银行资产负债表能够看出,作为金融企业,20XXL银行的金融资产达到总资产91.47%,是L银行的主要资产。分析总资产结构可以发现,其中资产占比最高比例为51.53%,是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是金融资产中最重要的部分。


  201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金融资产的新会计准则。本文也是主要围绕L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的减值进行分析,L银行将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2019年以前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2019年及以后将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分为两类,其一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二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


二、L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一)按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分析


  L银行在2019年之前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针对贷款进行减值准备的评估采取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于可逐笔认定的贷款减值,L银行逐一进行减值认定;对于可能出现的未来现金流减少的贷款组合,亦作出相应预研预判。根据L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所谓贷款组合未来现金流减少的迹象,既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恶化,也包括因国家或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动导致借款人违约暴露。若采取个别方式评估,贷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金额。若运用组合评估的方式,L银行会依据那些具有相似信贷风险特征客观证据作为参考,以此来测算该贷款组合未来现金流。至于未来现金流的金额和时间进行估计所使用的方法和假设,L银行一般按季或按年进行审视, 从而达到尽量缩小估计的贷款减值损失、实际贷款减值损失情况可能产生的差异。


(二)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分析


  L银行2019年及以后按预期损失模型计提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涉及的重大管理层判断和假设主要包括:


  一是选择划入同一个组合时,优先考虑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业务,并使用适配的计量模型,同时合理确定计量相关的关键参数;


二是确定三个判断标准:即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违约以及已发生信用减值; 三是合理采用前瞻性计量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情景并赋予适当权重;


四是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未来现金流预测。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新金融准则下贷款计提的损失准备金额相较于旧金融准则提高了20.48%,这样会导致L银行的盈余降低,但是同时也达到了降低发生坏账风险的特殊效果。由此可知,在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情境下,相应增加了L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此模型下,L银行依据贷款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并非以减值事件的客观发生作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那部分信用风险较低的贷款或贷款组合,仍需在未来违约概率的基础上提前确认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最终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三、与L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财务管理指标分析


(一)L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指标。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对未来经济衰退和损失的抵御能力就越强。近年来,L银行按监管办法持续强化资本管理,努力夯实资本充足率, 综合运用IPO上市、发行资本债、留存收益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L银行2018


-20XX年资本充足率分别12.29%11.76%13.26%11.56%11.27%,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符合监管部门要求但也可以看出L银行对未来经济衰退和损失的抵御能力不强。


(二)L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析


  近五年L银行在不良贷款率逐年下行的同时,拨备覆盖率逐年上行,出现资产质量与夯实拨备的双目标。理论上讲,拨备覆盖率的持续夯实会降低银行的防控风险,但是银行拨备款项计提过多亦会造成负面后果,如致使闲置资金增加,最终使银行盈利水平受到不利影响。


  不良贷款率是指银行全部贷款中,无法按期偿还的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则是指银行拨备金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这两个指标都是评估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L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持续上升符合风险防控的本质要求,但过于谨慎带来的是不良贷款难以释放。在高拨备覆盖率下,势必不良贷款确认的越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金额就越多。这时银行有存在隐性的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为迎合监管要求,商业


银行存在盲目提高拨备覆盖率的可能,就会使得银行在公开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的确认上更加畏首畏尾,导致更多的潜在不良贷款难以正常暴露,还会对银行的估值产生消极作用。


(三)L银行的贷款迁徙率分析


  银行贷款迁徙率是风险迁徙衡量指标,是分析银行贷款向下迁徙的比率, 所以迁徙率越低越好,迁徙率越低银行贷款发生坏账风险越低。从近几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出,L银行的正常类、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是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呈上升趋势,在20XX年略微下降;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在2021年达到高峰后20XX年又大幅下降,可以看出L银行2021年将大量可疑类贷款全部转为损失,因此20XX年可疑类贷款转损失减少。整体来看,L银行的风险迁徙呈下降趋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越大,则说明银行面临的风险越高,资本充足率则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L银行为例,依据其近几年审计报告与相关经营数据,着重分析了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对应优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L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金随着计提方式发生变化,贷款损失准备金有所增加,但是资本充足率在逐年下降。当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增加时,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这是因为,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是从其资本中计提的,这意味着银行将会减少可供投资的资本,贷款损失的持续计提会不断侵蚀资本, 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反之,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则必须加强贷款损失准备,以提高银行面临风险的承受能力。虽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目的在于降低经营风险,但是过多计提金额的做法会对其留存收益造成负面影响。


(二)建议


  城商行应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现行的五级分类过于笼统,细化程度不够。针对每一层级分类,规范认定标准和判别风险的依据,还可以增加案例库,明确分类依据。结合数据分析工具, 更精确地判别每一项贷款的风险,进行风险排序及分类。


  大股东要有大局意识观,要考虑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城商行大股东往往会有短视行为,只考虑当前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有利用损失计提来


操控城商行留存收益,从而瓜分到更多的当下利润。损失计提的方法确定,一方面要考虑城商行当期利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城商行长远发展及对风险的防御能力。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应松弛有度。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对城商行管理当局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不能以偏概全,不同地区城商行的管控指标不能完全统一,要根据当地政策适当放管服。


结语


  L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管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考虑了前瞻性,因此L 银行在综合考虑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合理制定财务管理的策略,确保银行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但是L银行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很多考虑的风险都受地域因素限制,难以被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借鉴,但是对部分地域类似的城商行还是具有借鉴意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收益确认,又可作用于信用风险覆盖的程度,进一步来讲,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亦会受制于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因此,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应对潜在损失的机制,提前设立一定的贷款损失准备,以降低风险、防范损失。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如何让全民健身更“燃”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调研与思考


20XX97日)


  健身去哪儿?这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A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XX—2025年)》, 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当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总体情况如何?本报记者会同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公共管理学院组成联合调研组, 在深入分析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成效、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推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杭州亚运会在即,全民健身热潮涌动。从陆续向公众开放的大型体育场馆, 到滨水绿地建起的园林健身步道系统,再到城市边角地改造的口袋体育公园如今,越来越多环境舒适、设施齐全的健身场地成为百姓健身的好去处。


健身去哪儿”,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战略政策支持、场地设施开发以及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推进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2019年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列为重大工程。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进一步着眼于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 的问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米靖表示:“相关公共体育设施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 不仅体现了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干实事作贡献,也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拓展体育发展空间,开展体育强国建设夯实了基础。”


全民健身体系日渐完善


在社区街巷中“挤出”公共球场,让废弃矿坑“变身”体育公园,在农村


公共活动场地配备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当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大幅增加。《20XX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422.6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0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


  此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也已日趋完善。全国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覆盖率接近100%,形成省、市、区(县)、街(镇)、社区(行政村)五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于当地特色的非正式体育健身组织蓬勃发展,赛事举办更加自主、多元。如最近火爆网络的由群众主创、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的贵州“村超” “村BA”、海南文昌“村排”等赛事活动。


  在群众健身热情高涨的基础上,全民健身指导与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据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全国已建立29 个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40余个地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近1100个县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经过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270万人。


共建共享举措更加有效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科学健身、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体育健身已成为人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各地政府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的经费投入、场地类型、智慧管理、共享利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15分钟运动圈’为我们长跑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的跑步指导服务与运动技能培训,而且都是免费的。”经常参加马拉松运动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徐同学告诉调研组,在北京有许多公益健身指导服务和运动社群,这极大调动了市民跑步运动的积极性。在经费投入方面,据北京市公开数据显示,2016-2020 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全市总投入金额54.53亿元,每年


  人均全民健身经费投入50.6元。“场地不错,离家又近,我几乎天天都来锻炼”,家住上海市闵行区凌云街道的贾阿姨是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粉丝”。这个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的社区健身场所,已在闵行区实现街镇全覆盖。上海市长宁区则以“金角银边做文章,向上向下要空间”为基本思路,在区新虹桥中心花园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的高架桥下改造了约2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在


  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打造了4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现在健身设施越来越智能,我常去的天河体育中心里的体质测试区、体能训练区、拉伸放松区都


带有智能引导,让我们健身更加科学。”广州市天河区王先生告诉调研组,当前科学健身已成为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刚需”。广州市积极开拓科技赋能体育, 早于2013年便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全民健身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功能。近年来,广州市进一步通过开发健身电子地图,推进场地流量在线查看、场馆使用在线预订、体育用品在线购买、健身教练在线预约等多功能整合。


  运动达人在球场上火热比拼,小朋友们在萌童乐园里欢快玩耍,老人们则骑健身单车、跳广场舞位于成都市府青路三段的立交桥下的府青运动空间已成为市民们必去的运动打卡点,实现了从“灰色高架桥”到“绿色运动场”的转变,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打通“健身最后一公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西安市借举办全运会契机,全面完善了包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体育设施,更掀起了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在筹办全运会期间, 西安市公共体育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7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36个,实现了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覆盖。新建多功能运动场63个、健身房2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2个,建设大型全民健身园区11个,为开展群众体育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短板尚存,协同共建、全民共享有待提升


  尽管在体育强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底子薄、基础设施欠账多,仍存在部分问题待破解:


供需不匹配,人群分布与设施布局存在空间失衡


  一是体现在区域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各地经济实力不一,而公共体育设施又离不开必要的财政投入。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场地分布也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城市多,乡镇少”的特点。


  二是体现在城区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差异较大。据研究,深圳市同一市辖区不同街道的公共体育设施供需较为平衡,但市辖区之间的平等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如靠近中心城区的市辖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分配公平性普遍好于远郊区。调研组认为这可能与长期以来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有关。城市的发展规划往往集中在工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方面,忽视了公共体育设施


的总体规划。进而导致新建城区分布多而老城区少,导致有的场地设施人满为患、有的长时间闲置。


  三是体现在城乡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差距明显。由于城乡二元模式的发展惯性,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城镇多而乡村少。加之广大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受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公共体育设施在乡村地区往往室外较多,室内场地较少。


利用不合理,面向全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功能单一


  尽管近年来,体育场地面积急剧增加,但占比最大的主要是层次较低的室外篮球场和全民健身路径,面向全龄供给的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功能简单,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


  一方面体现在老旧小区与乡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依附于公共健身广场或社区活动中心,以简单的机械健身设施为主(如单双杠、扭腰机、肋木等基本器械),大多数健身设施陈年老旧,利用率低,缺乏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场地与多功能室外球类场地配置较少。仅初步解决了公共体育设施“有没有”的基本问题,没能充分考虑到其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好不好、优不优、利用率高不高”的现实问题,而这恰是关乎民众健身体验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共体育设施类型结构不合理。针对青少年、儿童需求建设的场地设施偏少,且基本未关注到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健身需求。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前3位分别是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场地,相较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游泳、足球、羽毛球等场地设施,数量明显偏少,且适老化与无障碍化建设尚需补齐短板。


共享不充分,部分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机制不健全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也呈现出“教育系统和政府事业单位多,居民区少”的特点。20XX年,事业单位、机关、企业的体育场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而教育系统和企事业单位内的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基本上只对本单位的人员开放,或在空闲时间租赁给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普通群众难以进入这些场地开展体育活动,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发挥其公共体育服务性质。


  在维护管理方面,调研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区存在体育设施老旧、损坏的问题,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维护的状态,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缺


维护”的问题。特别是以老旧小区为代表,体育设施功能不全,社区内体育锻炼氛围较差,导致群众参与感与满意度较低。此外,社区内体育设施类型过于单调,主要为走步器、单双杠以及健腿器等器材,使用人群主要为老年群体, 与当前全龄友好型社区发展理念不相匹配。


  在开放管理方面,当前国家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但实施效果不佳。如2017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然而,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实当中却遇到诸多困难。调研组访谈过程中,北京市某中学负责人表示:“当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缺少全天候开放或夜间开放条件,尤其是对外开放区域与教学区域无法隔离,对校园秩序带来困扰,导致校园安全保卫、公共卫生、财产管理难度加大。”


多措并举,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场地与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已接近100%,基本解决了“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规划先行,推进健身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


  城市化进入后半程,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需同时考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工作,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健身要求。随着亚运会临近,杭州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废弃厂房、建筑屋顶、地下空间、公路高架桥梁下的闲置土地等“金角银边”区域,加大力度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位于杭州建德新安江特大桥下占地16亩的洋安健身中心, 目前已开发成为当地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免费户外运动场所。在杭州上城区艮山路和明月桥路交叉口,一处原大型超市仓储空间也被打造成一个超7000 平方米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场馆,面向全体市民开放。


  应及时出台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或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中。专项规划能够有效避免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建设,确保健身场地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分布。北京市已制定《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 2035年)》,明确了全市体育设施的布局原则、规划策略、体育用地规划方案、不同类型体育设施布局策略等内容,为全市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供给提供了基本遵循。


按需定供,促进健身场地设施精准化供给


  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布局规划不同于一般商业设施的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而是包含了“面向全体公民、创造公共价值、实现公共利益” 的特殊性。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对于健身设施的需求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这些差异性进行精准供给。实现精准化供给需在前期公共体育设施分布摸底与居民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社区内的人群特征、体育设施属性和居民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只有明晰“缺什么”,才能做到“补什么”, 明确供给端的缺陷以及需求端的迫切程度,除普适性的体育设施之外,尽快建立清晰、明确、规划可行的供给清单。


  在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供给上,需以村民的日常出行习性和实际的体育建设需求来确定各级乡村体育圈的规模与类型,细化乡村公共体育设施供给,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兴趣和需要。在布局方面,应将体育设施布局在乡村地区易达、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与其他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学校、图书馆) 相邻或相互衔接,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方便村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此外,应注重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支持村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晚”、“村舞”、球类赛事等体现乡村地区风土人情的文化体育活动。


赛事引导,促进公共体育设施高效化利用


  应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基础载体,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上海在开展群众身边的活动赛事中,充分利用了建设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以社区为赛事主要阵地,开创了多项周期性的社区层面的单项和综合赛事。如社区广场舞大赛(始于2015年,每年举办一次); 社区联盟赛(始于2014年,除市民运动会举办年停一次外,每年举办一次); 以及在市民运动会中设置“社区运动汇”专项,共有“66+X”个比赛项目、10 大主题活动,其中社区举办各类赛事共计6942个,主题活动2个,参与人次达450 多万,竞赛参赛人数超100万,最大限度促进了群众身边体育设施的高效化利用。


  “羊城运动汇”已成为广州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标志性综合赛事活动, 项目设置以市民群众为中心,设置各类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运动,如球类竞技、技巧对抗、户外项目、智力运动、技能展示、水上活动等多种赛事。而相应赛事的举办必然以体育设施为载体,同样,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全民体育赛事, 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和参与者,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此外,赛事举办可以推动体育设施更新与改进,从而使公共体育设施更加适应现代化群众体育赛


事的新需求。在社区举办群众性赛事,还可以促进居民参与和互动,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提升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认同感和使用积极性。


地方高职院校“校—地—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卢珊


  《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提高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能力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为此,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挥行业协会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近年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三方共赢。


一、“校—地—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咸宁市及下属县政府机构、地方企业各发放问卷100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以及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明确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校—地—企”合作的主要举措和存在的问题。


(一)“校—地—企”合作的主要举措


1.学校、政府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咸宁职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在“校— 地—企”合作办学中,按照地方政府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该专业教学特点、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等,通过校企双方多层次协商,从企业岗位需求实际出发,精准锁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修订。


  课程设置突出服务地方特色,以咸宁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导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行业调研,掌握最新职业能力要求及发展变化;通过企业调研,在大量企业岗位(群)调研的基础上,归纳遴选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通过分析核心职业能力设置本专业课程。故而,本专业按照“目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典型职业能力”→“对应支撑课程”的思路构建适应地方、行业


发展和满足企业要求的课程体系。2.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是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之一。着力构建一支既能传授理论专业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要素。目前,该专业在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在职教师培养培训。通过“双百计划”(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工程师、高管进校园)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大力从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引进、聘任高素质专业人员和高管。三是大力聘请兼职教师。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从合作单位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兼教,开展教学、专业研讨、技术交流和科研开发,如该专业聘请了企业一线的高管或企业家作为外聘教师,与我校专任教师共同负责《创业项目策划》


《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四是全面推行“以证代练”。通过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鼓励教师获评非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证书等。通过以上措施,该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已超过80%,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特别是生产实践需要。


(二)“校—地—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通过“校—地—企”紧密合作,该专业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双师双能型教师比率,引进了一批校外专家团队,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校地企三方在合作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从政府方面而言,其主要问题是角色定位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在教育发展理念上转变不够彻底。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主导参与“校—地— 企”合作认识不够到位,认为“校—地—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自发的一种市场合作行为,地方政府在“校—地—企”合作中主要发挥中介与纽带作用。此外,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校—地—企”合作是地方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致地方政府管理层对“校—地—企”合作介入不够深入。另外,通过“校— 地—企”合作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偏少,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才能获取更多回报,这也影响政府对“校—地—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


地—企”合作中信息渠道不对称,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地方政府及时发布“校—地—企”合作工作信息,是确保不同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与畅通的有


效保障,有利于地方高职院校及时获取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以专业知识研究来采取针对性技术与手段,促进地方政府从学校获取更有价值的技术与知识。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三者之间难以在技术供给与人才需求上达成共识,导致地方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转化成地方发展需求,阻碍了三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校—地—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偏小,导致社会大众对“校—地—企”合作的优势及成果了解不够到位,不利于“校— 地—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


  足地方需求。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校—地—企”合作的应有之义,但是很多专业在“校—地—企”合作中未能充分将本地产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的特色优势结合起来,导致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盲目追求高端。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以发达地区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为主要合作对象,而这些合作对象与本地区经济联系不甚紧密,当地的产业又无法有效吸纳培养的学生。二是专业契合度不高。专业发展无法全面赶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三是引导产业规范化不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标准化,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地—企”合作仍然局限于校企双方之间,没有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度系统谋划,导致产业引领不动专业,专业也无法促进产业。


从企业方面而言,企业对待“校—地—企”合作


  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有待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过分考虑与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在经济利益缺乏的情况下, 与地方高职院校、地方政府缺乏合作动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校企人才共育,往往也是为了获取短暂经济效益,缺乏长期人才培育理念, 从而出现企业不愿意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甚至出现通过简单支付劳动报酬方式,利用大学生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未能将大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与锻炼,导致“校—地—企”合作趋于形式化,流于表面化。另外也应当看到,绝大部分企业在“校—地—企”合作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双方深入良好的互动关系不足,以致在合作与管理层面缺乏具体的运行机制;更多的时候,参与“校—地—企”合作的部分企业只是在学校毕业季或


者公司运营出现人才缺口时,才会主动加强联系;常见的模式是招收学生来企业开展实习工作,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用工不足的问题,只注重企业自身的实际利益,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校—地—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工作中,忽略了“校—地—企”合作的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


  从三方合作方面而言,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方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合作的实质性效益也不强。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地方院校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机制,而且为了促进“校—地


企”合作制定了相关政策与措施,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推进“校—地—企”合作缺乏具体工作管理机制。首先,国家对“校—地—企”合作缺乏宏观性的政策指导。其次,在地方政府层面中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缺少强有力的具体措施实现“校—地—企”三方有效融合,导致“校—地—企”三者之间的合作形式比较混乱,难以有效激发“校—地—企”合作三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校—地—企”合作的发展前景。


  究其原因,首先是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沟通不深入,教学实施中的理论与实践环节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以致供需结构性矛盾显现,导致校企双方距离扩大。其次是三者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异。原本“校—地—企”合作注重不同主体在实现互利共惠、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取得长效发展,但是当前“校—地—企” 合作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利益需要,最主要是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与企业三者之间合作的利益出发点出现分歧。特别对于学校与企业来说,利益需求差异性较大,学校希望借助企业的资金破解自身办学发展难题,而企业比较关注学校师资和学生能否为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导致合作形式浮于表面。


二、完善“校—地—企”合作的对策


  在宏观上,地方政府需要认真研读国家有关校—地—企”合作的政策方针, 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细化落实相关帮扶政策,提高企业所属行业协会的地位, 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在微观上,高职院校和企业所属行业需要深入思考产教融合成本的分摊机制问题,包括资金、资源、人力成本等,注重协调整合科研开发、技术优化升级与人才培养落地之间的协同关系,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具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政府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引导作用


在政府职能发展过程中,要主动融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明确政


府工作导向,彰显政府在“校—地—企”合作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地—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维度与主体,离不开地


方政府的全面统筹与协调推动。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校—地—企”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区域发展特点, 明确发展定位,厘清工作职责,转变工作职能,为更好促进“校—地—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政府资源与社会服务。


  在“校—地—企”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具体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地方高职院校、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三方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职业教育创新的双赢局面。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政策出台完善、详实、可操作的“校—地—企”合作促进办法和相关配套激励政策,通过遴选优质示范基地等形式,对校企合作中有实质性投入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等金融支持;遴选合作成果显著的企业进行表彰, 帮助其提高要素汇聚能力。同时,政府对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筹措资金投入“校—地—企”合作的行为,要明确专业部门或聘请专人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统筹产教融合,满足区域需求


  就地方的产业发展来看,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统筹工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进行谋篇布局,为地方产业未来发展夯实基础。而地方高职院校也必须创新协调发展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地方政府要全面统筹发展。一是做优产业链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区域地方优势资源,注重产业结构协调,招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科学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未来规划,健全联动发展工作机制,以“校—地— 企”合作为基础,全面加强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以及城乡规划发展加强产业发展。三是加强“校—地—企”合作工作政策的有效制定,努力促进产业发展与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四是强化相关部门规划职能,统筹推进校地充分对接,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服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企业方面


  没有企业的参与,真正实现“校—地—企”合作就是一句空话,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也是无根之木。企业应提升自身参与“校—地—企”合作的主观


能动性。一是正确把握“校—地—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学校、乃至社会非常期待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企业通过参与“校—地—企”合作,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可以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可以更好彰显社会地位,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注度与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提升和企业产品的溢价。二是正确把握“校—地—企”合作的重要作用。企业在投入资源开展“校—地—企”合作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地方高职院校师资、技能等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共同合作研发新技术相关产品,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本;利用地方高职院校对员工开展培训教育,可以全面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与素养,降低企业培训工作成本。所以,企业要融入“校—地—企” 合作实际发展工作中,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校—地—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深度融合,不单单只局限于高职院校这一方的参与情况,更取决于企业的自身主观意愿。企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培训工作,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对标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真正实现课堂与车间接轨。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全面联合发展,共同成立行业学院,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设计,通过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研讨交流工作,了解政府需求,为政府制定政策建言献策,加强多方的有效协作与发展,凸显企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方面


加强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专业建设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实践型课程的有效融入。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厘清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地方调查与研究,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精准锁定急需人才类型,精准锁定人才急需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调研实际情况,按照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动态调整专业课程,有效促进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地方人才


  随着新时代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要通过加强“校—地—企”合作模式密切分析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实际发展需求,主动探索“实践型”教学工作改革,针对课程设置、机制创新、实践拓展等多个维度进行有效的探索与整


合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有效联系,注重开展双向交流与培养工作,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工作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实践学习成效的提升,做到专业素质与实操本领过硬。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课程实践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根据地方和企业的需要开设后续专业课程,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实习实训阶段,将学生送往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此类方式,即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为了促进毕业生更好更快就业,要主动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扎根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能力,引导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与择业观的指导。具体来讲,学校要从思想层面开展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不断拓展个人视野,树立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就业理念。要组织大学生主动参与地方各类活动,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更好去认识、体会地方发展,建立对社会发展的直观认知。


加强科研服务地方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要注重把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作为关键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于优秀年轻教师的培育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学术沙龙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梯队,确保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要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学研究项目, 通过做项目优化科研队伍的内部结构,拓展视野,探索前沿,提升科研队伍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增强科研队伍应对现代产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集群,增强对制约当地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力,形成集成优势,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校—地—企”合作方面


健全领导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政企校三者在开展“校—地—企”合作期间要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校—地—企”合作领导工作小组,将三个主体的相关负责人纳入该小组内部, 三个主体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内部分工与人员协调,从而形成以上率下的发展合


力,可以大大减少中间工作环节,大大缩短工作的交接与流转,实现内外有效联动,全面提升“校—地—企”合作的工作效率,促进“校—地—企”合作项目真正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大力引进地方政府官员、学校教授、企业专家担任“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的兼职顾问,加强重点合作项目、合作环节的指导,确保三方互动共赢。


  三者要努力完善政企校沟通协调机制,特别是针对重点重大合作要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与总结,分析重、难点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并对未来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分析与研判。与此同时,政企校三者针对“校— 地—企”合作的特殊情况要努力构建应急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应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有效规避整体的合作项目受到的外界因素干扰,全面形成长效协调发展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校—地—企”合作项目做深做实。


明确协同教育的任务建立利益相关的结合点


  利益相关就是解决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结合点错位的问题, 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妥善处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达成人才共育。


  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双方的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确保地方、学校、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一方面,通过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 积极承担一定的社会育人责任,督促企业平衡好资本的“逐利性”和办学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对企业实施激励措施的同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对合作资金等实施有效管控和风险防控,保障学校的利益。另一方面,推动高职院校向企业让渡部分办学权利,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督促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专业调整为载体、以职业发展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多从企业角度看问题,将企业的成果需求、对岗位能力的诉求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有深度、见效果的合作项目。企业应具备战略眼光,将自身设备、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将与高职院校合作从简单的企业用工、学生实习等浅层次合作,转变为新产品研发、人才共育、员工素养提升、优化管理与服务等内容,从提高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谋划长远利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引领作用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博翰


20XX922日)


  A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A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在推进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政治方向,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和健全在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重要工作由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引领农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凸显政治标准,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响应党的政治纲领,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将政治标准体现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保证党的各项任务在农村基层贯彻落实到位。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广大乡村得以贯彻和落实。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价值观的引领作用。A总书记指出: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和重要的乡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价值引领职责和功能。在带领广大农


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优势,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协调发展。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时代坐标逐渐明晰,思想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根本力量。要以乡村文明建设为抓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切实将其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


  此外,要加强舆论引导,为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强化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学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关政策,为推动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学习经验与成果,营造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在扎实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领作用。首先,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领导力,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过程和各环节,紧盯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到农民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上的先进主体在场,把党在农村的工作做牢做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引领作用的关键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推进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协同建设,把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各项工作职责落到实处。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将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创新思维活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使其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主体作用,当好农村党员群众表率,在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中,团结凝聚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时,要注重培养乡村教育、理论宣传、文艺、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着力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强化“纽带”功能。打通政策到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政策的新变化与新进展。及时反映农民群众呼声, 做到消除误解与化解矛盾,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


发挥经审监督“哨兵”作用 来自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的调研报告


丰义


  为充分发挥工会经审监督的“哨兵”作用,做好工会经济活动常态化“体检”,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会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 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补齐短板,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治标治本之策。


一、基本情况


  省直工会本级成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设经审委员19名,占工会委员人数的21%,其中具有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委员有13名,占全部经审委员的68%。每年开展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坚持下审一级,对省直各单位工会开展审计,实现5年内审计全覆盖。因受限于机构编制,未单独设立经审会办公室,日常经审工作由经审会主任负责,同时,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工会审计,增强工会审计力量。


  省直各单位工会经审会按照相关规定,大部分均能够较好地履职,依规开展本级工会经费审查监督。从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看,有84%的单位反映经审会较好地发挥了作用。省直工会在批复省直各单位工会成立时,均同时批复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但从调查问卷反馈结果看,参与调查的337家单位中,有81 家单位反映未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有15家单位反映经审会完全未发挥作用。在上门实地走访中,也有少数单位反映虽然成立了经审会,但由于种种原因, 经审会实际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主要做法


  从调研结果看,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日趋规范,未出现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各级工会经审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履行了审查监督职责。


  依法依规认真履职。各级工会按照相关要求选优配齐经审委员,基层工会经审委员虽然大部分是兼职,但大多能履行审查监督职责,对工会年度预算、决算进行审查,对重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调查问卷数据反映,有87%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每年对本级预算和决算进行认真审查,有93%的基层工会经审会对本级工会大额采购、重大活动支出实施监督,有77%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每年向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经审工作。省直工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经审委员全体会


议,对本级工会年度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每年对不少于1/5的基层工会进行审计,对部分专项补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着力服务中心大局。省直各单位工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保驾护航。工会经审会重点在职工集体福利发放、大型活动支出、困难职工帮扶支出等方面强化监督,不少单位工会经审会直接参与节日福利物品采购、大型活动购买服务询价和谈判。近年来,省直单位工会经审会加强大额采购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监督制约机制,以内控强管理、提质效,为工会大额资金支出和重点项目实施当好“哨兵” 和“参谋”,把好工会经费使用关口。


  全力推进机制创新。基层工会经审会着力在弥补自身工作力量不足、专业水平和精力有限、难以单独开展审计短板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机制,借势借力, 高效履行监督职能。有的基层工会主动邀请省直工会经审会前去审计把关,审查工会经费收支情况;有的基层工会将工会审计纳入单位行政整体审计计划, 与单位行政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联动,融合开展工会审计监督工作;有的基层工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参与工会审计工作。受基层工会委托,省直工会创新开展对部分基层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增强了基层工会主席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


  注重发现问题整改。省直各单位工会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审计发现问题的立行整改,达到了以审促改、以改提质的目的。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有:部分单位未收取或未按规定标准足额收取个人会费;部分单位未及时足额计提上缴工会经费;部分单位工会未落实经费支出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部分单位工会未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未履行预算审核、审批、备案程序;少数单位工会未单独建账、核算工会经费,在行政往来科目列支工会经费;少数单位工会未严格按预算执行,存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情况。各单位工会经审会对发现问题整改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各级工会不断加大经审制度建设力度,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经审监督机制,明确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增强工会经审委员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将基层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固化形成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调查问卷数据表明, 78%的基层工会建立了经审制度,其中大部分是在工会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中


包含了经审工作内容,少部分单位制定了专门的工会经审制度。省直工会出台了《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实施细则(试行)》,对基层工会经审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任务、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基层工会经审组织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当下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审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选配不到位。省直工会本级未设立经审会办公室, 人手紧张,虽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工会审计,但由于第三方审计机构人员变动频繁、对工会财务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不熟悉、不掌握,影响了工会审计的质量和实效。部分基层工会未设置经费审查委员会, 有的设置了但人员变动后未能及时替补,有的基层工会经审委员中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严重失衡,还有的经审和财务由同一人兼任。


  经审会不懂如何履职,缺乏有效监督。全国总工会新修订了《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但对基层工会经审会如何履职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部分基层工会经审委员不了解自身的职责,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审计工作。省直单位独立基层工会数量多,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且变动频繁,对基层工会经费审计监督没有实现全覆盖,存在空白点。有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懂财务会审计的专业人员不多, 每年对本级工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难以落实到位。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淡化。由于当前巡视、审计监督力度加大, 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审计有所覆盖,所以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巡视、审计部门已经对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了审查审计,工会经审会没有必要再单独重复进行审查审计,且巡视、审计部门更权威。还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工会经费不多,使用规定和支出标准都很明确,按规定标准支出就行了,没必要层层进行审查审计,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系统学习培训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近3年来因受疫情影响,上级工会组织线下经审干部业务培训不多,各基层工会自行开展培训也不多,急需补上培训这一课。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发现,337家参与调查的单位中,有47%的单位工会经审委员近3年未参加过业务培训,有23%的经审委员只参加过一次。从基层工会提的意见建议来看,最集中的一条就是加强经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工会经审委员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四、改进的建议


  加强经审组织建设,选齐配强经审委员。各级工会经审机构和人员要配备到位,认真落实《工会法》《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等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督促和引导各单位在建立工会时,按照“三同时”原则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选齐配强经审委员,将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热爱工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经审队伍中来,在经审委员调岗、退休等发生变动时要按规定程序及时替补,并建立相关考核制度,督促经审委员认真履职,用心种好“责任田”。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经审人员综合素质。工会经审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必须加强工会经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提升,引导工会经审人员不断加强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学习,在实践中成为行家里手。上级工会要制定经审人员中长期培训规划, 有计划地对工会经审人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工会经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对基层工会经审会主任任职1年内进行履职培训,提高履职能力。通过开展全系统工会经审人员业务知识大赛、规范化建设竞赛等方式,激励工会经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战技能。


  加强对下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在近几年开展对下审计工作时发现,单位领导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基层工会,经费保障都比较到位, 经审监督工作也做得更好;单位领导对工会工作不重视,从不参加工会活动的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往往履职不到位或者是形同虚设。各级工会要把对下级工会的经费收支审计纳入工会审计监督重点,加强对工会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资产运营、绩效管理等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安全高效以及结余资金存量情况,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和资金沉淀风险,促进工会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监督质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工会经审工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线上审计模式,实现基层工会经审日常工作和审计业务处理“一网通”。上级工会要运用信息系统自动汇总分析数据,实时了解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进展,监督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补齐传统审计手段短板,以信息化促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会审计监督的质量和实效。


福建农信高质量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调研组


20XX914日)


  作为福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福建农信以“党建+金融”双基联动为纽带, 坚持“金融为民”使命和“利他共生”思维,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真正做到政策下沉、资金下沉、服务下沉、人员下沉,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福建农信涉农贷款余额4507.74亿元,连续三年获福建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等次。


一、深挖三农需求聚力产品创新


  福建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多样性特点明显。福建农信依托地方发展实际,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深入挖掘农村资源要素、特色要素,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打造了一批叫得响、拿得出、可推广的特色亮点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


  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抵押物等难点、痛点,福建农信主动融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福村贷”“福股贷”“福农直通贷”“乡村振兴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已累计完成7.83 万户新农主体线上化建档,7.16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评级率91.43%,依托系统数据发放“福农直通贷”等信贷产品1.82万户、金额69.63亿元。


  背靠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福建特色养殖蓬勃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福建农信创新打造“智慧蓝海·大黄鱼”数据平台,搭建起“产供销+专业支行+信用+平台”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宁德市三都澳海域是福建省大黄鱼重点养殖区域。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养殖户面临资金不足难题。宁德农商银行依托大数据支撑,推行信用建设,采用“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养殖户”模式,共带动三都澳及周边海域大黄鱼养殖基地318个,养殖户3300多户,网箱5万多口。


  因港而生、依海而兴,海洋经济始终是莆田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莆田农商银行不断进行信贷创新,持续推出“休闲渔业专属产品”“渔排改造贷款”“海域使用权贷款”等产品,加大远洋捕捞、现代渔业养殖、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链上下游信贷支持力


度。


二、推行特色服务倾力特色产业


  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福建农信紧抓特色现代农业“3212”工程,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等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模式,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截至6月末,福建农信支持“3212” 工程备选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贷款户数约4.86万户,贷款余额约80亿元; 支持备选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约178个,贷款户数超22万户,贷款余额超400 亿元;支持“一村一品”专业村备选名单贷款户数超24万户,贷款余额超390亿元。


  福建是著名茶乡,为助力茶叶产业发展,福建农信推出一系列茶产业信贷产品,让企业“库存产品”变“生产资金”,同时完善茶园茶农大数据库,对接“福茶网”,打造“三茶·福农驿站”,助力互联网型、数字化茶企业发展。针对茶产业每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宁德农商银行创建“绿色专营支行”和“绿色金融走廊”,用“茶农贷”“茶商贷”“茶企贷”等全产业链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采取“建档分类、批量授信、跟踪用信”等方式,将一揽子普惠金融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四家绿色专营支行累计投放茶产业链贷款占总贷款73%, 年增幅达12.6%


  漳浦县官浔镇溪坂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木特色村,花木种植面积有1万亩,村里97%的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和经营。为支持溪坂村花木产业发展,漳浦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合作社+农户+福卉卡”服务模式,打通了融资渠道。如今溪坂村在源源不断的信贷扶持下,已形成集培育、种植、销售、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链,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截至6月末,漳浦农商银行已办理福卉卡共241笔,授信金额5483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致力多社融合


  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契机,福建农信积极争取各地党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一套体系化的工作机制,让金融助理沉下心、扎下根。


  福建农信引导辖区内机构与地方党政部门、涉农组织、群团组织等深化合作,基层党政部门通过聘任农信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农信社聘任共建单位干部作为信息员、顾问;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动、难题联解、利益联结、服务联手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不断提升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截至6月末,


全省农信系统67家行社共派出金融助理6361名,其中,全省共63家行社4273名金融助理被聘为乡村振兴指导员;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5208名,覆盖全省1.57 万个行政村及社区,累计开展党建共建8546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6.41万次, 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社区的“神经末梢”,提升便民金融服务质效。


  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仙游农商银行与仙游县总工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社会得效益、工会得成效、金融得发展为宗旨,探索“工会+金融”服务新模式。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先后共同助力村集体增收致富,助力劳模、工匠群体创业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普惠与工会普惠深度融合。今年3月,泉州首家以“党建


+”邻里中心、福农驿站、银商共建等元素为主题打造的“福农·商会之家”在惠安县东桥镇揭牌,这是惠安县农信联社联合东桥镇商会打造,为当地深化银商合作关系,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目前已为东桥镇商会40多家成员企业办理授信,用信余额超1亿元。


  福建农信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集金融、政务、电商、物流、民生“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福农驿站”,顺应农村要素市场化和“三变”改革大势, 依托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有效整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山、海、田、地、股等村级资产要素的登记、评估、流转、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实现资源要素“价值化”、金融服务“普惠化”、三资管理“阳光化”。


敢闯敢干  努力建设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县域典范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李刚


  20XX7月,笔者随同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赴昆山人大调研,感触颇深,记载如下。


一、建设“双桥品牌”,争当“工作标杆”


  20207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仁新介绍说,作为第二批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当初设定的目标是三年打基础、五年建品牌。没有想到的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传承弘扬昆山精神,从零起步,大胆创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工作机制、队伍建设、阵地打造、社会宣传、创新举措等五个领域全面推进, 各方反响好,群众赞誉多,提前两年实现了“打响品牌”的奋斗目标。


  走进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一个构思巧妙的红色标识引人注目,把篆书的“人”字和“民”字结合起来,又把“昆”字融入其中,反映了人民至上的政治初心。昆山人大提出,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要当好国家立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争当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标杆”。三年来,《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光明日报》、求实网、新华社等全国主流媒体刊发介绍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专文有36篇。


  昆山人大还出版了汇集76个民主故事的《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专门为之作序,称赞昆山人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典范,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作出了新探索、积累了新经验。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1+2+3”联系点工作网络体系


  截至20XX8月,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参与全国人大44部法律草案征询任务,提交意见建议2217条,其中196条意见建议被认可采纳,多次参加长江保护法等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会,多篇调研报告为国家立法工作提供了典型性、有价值的情况,其工作特色在于构建了“1+2+3”网络体系。


“1”是一个工作机构。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设“代表联络服务中心”。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后,更名为“昆山市基层立法联系和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对外称“双联中心”。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双联中心”由股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由5个编制增加到一正两副13个事业编制,这对县级市来说是非常不易的,对昆山人大提升职能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2”是两个基础阵地。一个是立法信息联络站阵地。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托11个乡镇“代表之家”、5家律师事务所、总商会、台协会等机构共设置20个立法信息联络站。每个联络站都设1名立法信息联络员,并在每个联络站所辖区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队伍、企业人员中确定5—8名立法信息员。如昆山市周市中学校长樊鎏担任立法信息员后,工作十分投入,提出的“将国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餐饮服务者应对光盘消费者予以奖励”等建议被国徽法修正案、反食品浪费法采纳,得到中央媒体广泛报道。


  另一个是立法信息采集点阵地。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市网格化工作设置了1745个立法信息采集点,每个网格点就是信息采集点,主要考虑网格长对社区比较熟悉,了解社区居民家庭背景和成员职业,能根据不同法律草案特点有针对性地上门征求意见。周市镇康泾湾社区第二网格网格长钱伟的服务对象有6527人,他每天走访20多户,把法律征求意见工作做到了居民家中。昆山高新区娄江办事处新江南社区第三网格长张仁琦正是在小区走访中了解到居民对“门禁系统收集人脸信息”的担心,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被个人信息保护法采纳。昆山正是依靠“网格化+铁脚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入了千家万户。


  “3”是三个支持团队。一个是立法协作团队,主要是昆山市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机关,以及昆山市法学会、昆山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等。一个是立法顾问团队,主要是杜克大学、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一个是宣传转化团队,主要是请优秀执业律师、政府业务骨干等将法律文本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然后将群众意见转化为书面语言或者“法言法语”。


在“1+2+3”工作体系中,充分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市委领导核心作用。202112月,昆山市委出台《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委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三年来,昆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每年都到北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汇报工作、争取指导和支持。今年4月,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基层实践研讨交流会在昆山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等中央单位参加研讨交流。


  二是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坚持“原汁原味” 原则,在整理群众意见时,一般不作是非对错判断,只要群众反映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一类群体的呼声,就反映上去,并标明这个意见是哪类群体提出的,让全国人大进行判断、平衡。每位群众意见的原始记录都会被保留,一旦意见得到采纳,就要根据原始记录找到提意见的群众,专门发出感谢信,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


  三是充分发挥网络的意见“直通车”作用。在“昆山论坛”网站设立“立法直通车”栏目,支持网民通过跟帖评论等方式随时提交意见建议。如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房泽婧在“昆山论坛”上浏览到《家庭教育促进法需要你的建议》的帖子,即在征集帖中留言,建议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得到应有支持。这条留帖建议被上报,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条中予以采纳。


三、在人大工作中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昆山人大全力擦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品牌,坚定扛起人大使命担当,推动昆山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走在前列、树立标杆。


  一是将立法意见征询与立法监督紧密结合。作为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优势,积极争取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并承担立法起草调研协调工作。


  20211月该条例实施后,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即作出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实施的决定,明确了60条“实打实”的措施要求,并在20XX 7月组织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得到在昆台商的赞誉。


  二是将立法意见征询与代表工作紧密结合。在“代表之家”APP中增加立法征求意见模块,方便代表在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情民意时便捷提出立法建议。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还在代表中开展“两在两同”主题活动,组织代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聚焦宪法法律实施中的事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中的事项约见政府机关负责人,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促进国家法律实施。


  三是将人大监督与纪委监督紧密结合。2021年,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市纪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联合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信息互通、联合督查、问题移交、成果共用等四项机制。在这一机制下,昆山市人大将执法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市纪委,市纪委将办案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及时通报市人大,由市人大加强法律监督,督促问题整改落实。迄今,已成立6个“联督联促”工作组,对公安、卫健、发改等10个承担民事任务较重的部门开展公众测评,对测评中发现的109个问题集中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测评满意度较低的4个指标进行联合挂牌督办。


  四是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2021年开始,昆山人大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制度,着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步实行实事项目由政府提出变为代表调研后共同提出,由等额票决变为差额票决,并逐季开展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监督调研,在年底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对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近期,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发现今年度实事项目“玉峰实验学校及爱心学校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准备将监督调研报告向市委报告,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五是用心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昆山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举办“讲述身边的中国民主故事”主题微电影大赛,昆山全市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学校,各影视传媒机构及影视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提交12部时长为8分钟的微电影,从村民自治、民主决策、民主人物等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身边的民主故事,视频点击量超过100万次。网民和专家共同投票评选出最佳传播电影、最佳公益广告等奖项并举行颁奖仪式,在全社会生动广泛宣传推介了中国式民主。


高收入人群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馨予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飞速上升,但是应当注意,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做到分好蛋糕。目前我国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较为隐蔽,未充分落实的相关制度难以对其进行监管,违法成本极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上税率设置不合理、财产转让所得和资本利得税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法无法完全发挥其调节作用,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对此, 可以在税率设置、税收范围等方面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试以解决此现实问题。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高收入人群共同富裕


  20XX35日,李克强同志作“十四五”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有关财政税收方面提出了减税退税的政策,结合2018101日开始逐步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看出我国正逐步建立更加公平的分配与再分配制度。其中建立旨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的个人所得税征税制度,是完善我国再分配制度的关键。


一、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


(一)高收入人群收入隐蔽


  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往往更为隐蔽,很多灰色收入难以在源头进行扣缴税款。第一,最常见的是个人收入转增为企业资本,隐瞒财产性收入。目前在国内外均有出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收入为“1美金”“1元钱”的现象,他们将个人的收入转增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按照20%的税率收取。这些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通过资本运作、金融理财、投资注资的方式,将个人劳务收入转换成资本营收, 以此将高税率转换成低税率,以此获得不正当利益,并且,这种财产性收入不像可从源头直接进行统计扣除的职工工资一样,其隐蔽性更强,监管更具困难。第二,高收入人群往往会进行跨境投资或在海外开办公司、实施商业行为等以此获利,对此我国税务机关难以觉察并征管。第三,我国目前未能实现税务部门与银行、车管所、房屋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关机构的联通,税务机关无法查明高收入人群的准确收入信息和财产情况。


(二)相关制度未充分落实


我国适用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纳税方法。但是在目前的相关实践


中,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督促和保障代缴代扣的顺利实施。并且我国自行申报制度不够健全,导致部分高收入人群没有对其隐形收入进行申报,对我国税收制度造成影响。


  例如股权转让的税收方面。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扣缴义务人制度, 但是在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方面,扣缴义务人往往未按规定扣缴相关税款, 纳税人又缺少纳税意识未进行自行申报。首先,许多大型公司的股东持有市值巨大的股票,股票价值的上涨同时意味着股东可以获取大量利益,其财产也大大增加,而我国对于仅持有而不转让股权的持有者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于股息产生的红利收取的个人所得税也微乎其微。其次,个人所得税所需缴纳的股权转让所得按次计征,税额与转让次数息息相关,而在市场中频繁购买与抛售股份的往往正是中低收入的小股民,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现象。由此看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股权转让方面征管不到位,没有起到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


(三)高收入人群税务违法成本低


  目前我国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很小,大部分情况只要补交应纳税款与罚款就可以避免法律制裁。但是这种后果与高收入人群偷税漏税逃税所获得的受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且由于其收入与手段的隐蔽性,大量税收违法行为未能被发现并处罚。这也是某些高收入人群选择逃税的原因。另外,我国缺乏良好纳税环境,对居民缺少纳税教育与宣传,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不够了解, 缺乏积极纳税的主观能动性。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出现的问题


  “当前的个税法仍然在税收公平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缺失集中体现在针对劳动所得的税负过高而针对资本所得的税负过轻,甚至缺失。”[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财政收入中90%来源于税收,而税收中的70%来源于间接税与工资税,而这两项大部分是由中低收入人群贡献的。


  在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所得”占比一直很大,而作为消极所得的“财产转让所得”的占比却低很多。根据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的原则,对于依靠劳动所得的税负应当低于依靠资本所得的税负。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的工薪阶层是社会最主要的群体,而其中中低收入者占比很高,这类人群收入形式单一, 纳税能力较弱,很容易在经济上陷入困难。而依靠消极财产所得的人群,往往以高收入人群为主,这类人的收入形式多样,隐藏收入较多,纳税能力更强,


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应呈现财产性收入赋税重于劳动性收入的格局, 但现在我国呈相反状态。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目前存在“重劳动收入、轻财产性收入”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税率设置不合理


  2018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完善了个人所得税制度,通过提升税率层级和扩大适用低税率的税基,减轻税负并使得税收政策趋于公平。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层次设计的思路与条件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现实。”[2]具体来说,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薪所得”在内的综合所得的课税率较高,并且为超额累进税率,而对于“财产转让所得”等消极所得课税为固定税率,且税率远低于综合所得税率。这种课税方式显然不利于税收公平。


  45%的综合所得最高税率在劳动收入方面可以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进行调整,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但是过高的最高边际税率会带来反向调节作用。因为该45%的税率仍为综合所得税率,负担该税率的人群往往是依靠劳动或知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科技人才或技术人员,而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往往是依靠消极的财产所得,并且该类人群有更高的避税意愿与避税手段。这是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


(二)财产转让所得占比太低


  个税起征点自改革提高至5000元后,我国纳税人群的数量减少,但是中低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比却没有下降,①这意味这我国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加大了。并且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结果来看,“工薪所得” 一项的占比是个税总体中占比最大的,而“财产转让所得”的占比仅占一小部分。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核心群体并非掌握大量财富的高收入人群, 而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群体。目前我国各大超一线城市的房价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各大城市相比,但这种情况与居民收入的情况是不相匹配的, 说明目前我国造成居民收入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财产类的消极所得的差距而非工薪所得的差距。由此看出我国的个税构成有很大问题,不仅不能实际有效地调节收入的不均,反而有拉大差距的可能,而这无疑是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


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财产转让所得”仅征收20%的比例税率,税率过低且


缺乏一定的累进性。与最高边际税率为45%的综合所得相比不可谓不低,这种税率差也会让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寻求各种途径,如将片酬转换为企业增资款的方式,将劳动所得转换为财产转让所得,以此逃避大部分税款。


  目前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大部分体现在不动产上,一部分人通过对房产的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按照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产权五年以上再出售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未满五年的按照房屋出售价格减去房屋购买价格差值的20%计税的有关不动产买卖的征收办法,不能对目前我国的“炒房”等由于不动产买卖带来大量利益的行为进行有效调整,更有可能会有某些人通过阴阳合同等手段将劳动所得转换成房地产买卖,以此方式逃税。


(三)资本利得税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不平等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收入层面,自2000年以来,我国收入基尼系数处于持续波动中。”[3]基尼系数越高代表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大。目前我国处于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也即少部分人掌握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这类人往往并非以劳动获得收入,而是依靠不动产、投资、股份等消极财产获得收入。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并没有对这种资本利得课以高税负,反而在某些规定中对其进行政策优惠,这种政策只受益于拥有大量消极财产的高收入人群,而对于以劳动为主要收入的工薪阶级并无助力,这也导致了税收的极大不公平。


(四)在税收征管上有不当之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来源越来越多,人们的收入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工资薪金的高低造成的,而是由于收入渠道的多元化造成的。”[4]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纳税人不能如实对自身的税务情况进行申报。在当前的代扣代缴制度下,工薪阶层收入来源单一, 收入信息相对透明,难有猫腻,因此偷逃税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但是许多高收入人群收入更加隐蔽,且收入方式和避税手段更多,更容易偷税漏税。


(五)反避税规则规定不明确


  我国2018年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2]规定了反避税条款,其中第一款与第二款为特殊反避税条款。②而第三款为兜底条款。但是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雇佣具有专业知识的团队制定避税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避税手段和方式也渐渐增加并更具有隐蔽性,仅依靠第八条所列的两种特殊反避税条款完全无法规范现实中的高收入人群的各种避税行为。例如,“从一般反避税规


则来看,一直以来,我国在反避税实践中高度依赖‘合理商业目的’。”[5]但是对于合理商业目的的概念与范围并没有明确说明,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


三、高收入人群税收征管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点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


(一)增加对超高财产性收入调节的个税制度


  在股权转让方面,可以将该类税率改为累进税制,提高高收入人群财产性收入上的税率。“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所得,持有股票1年以上的免征所得税,对持有股票满1个月但不满1年的,减半征收。”[6]这一项主要针对持有大量股份的高净值人群,很多高收入者为了减少税款,往往不会选择置办不动产,以免缴纳过多的房地产税,他们更乐于进行国际投资或投入股份。在持有与转让股份两方面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适用更高税率的征税方式,符合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完善了个人所得税法的收入调节功能。


(二)提高“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的收入下限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为45%,不可否认这在调节居民劳动收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范围上符合量能课税原则,但是从更大范围上看,综合所得的税率与财产性收入所对应的税率相比仍是较高,且96万的下限过低,包含范围过大,并没有真正筛选出高收入人群,失去了调节收入的意义。我国居民财富差异实际上并不体现在劳动收入的差异上,而主要体现在财产性收入的差异上,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目前无法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因此,建议提高适用45%税率的收入下限。更加精确地筛选出高收入人群, 降低高技术人才的税负,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有助于社会发展。


(三)将经营所得纳入“综合所得”范围,缩小核定征收范围


  “以劳动所得为主的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45%,不仅高于经营所得最高35%的税率,更远高于资本所得和其他所得20%的比例税率。”[7]同时,部分地区的税务机关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范围大、核定征收率低,导致经营所得实际税负很低。这不仅不利于税收公平。也诱使部分超高收入群体将劳务报酬转换为经营所得,导致税收流失。可以在“综合所得” 中加入经营所得并将其最高边际税率提至45%,大部分中小型的个体工商户,其年收入远达不到经营所得最高边际税率所对应的应纳税额,因此并未变相提高


其税率层级,反而明晰了税率等级,使得不同收入的人群适用不同等级的税率, 减少了某些纳税人将高税率的劳动所得转化为低税率的经营所得的可能性。


(四)在征收方面严格把控,消除漏洞


  我国目前经历了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控税,从人工查税到大数据查税,我们不仅要在法律方面填补漏洞,更要在稽查方面严格把控,否则就会对积极缴纳税款的人越查越严格,而放任偷税漏税、怠于申报的人群。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吸引高端人才时,以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的形式,对企业高管、高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全部或部分返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异地引税,也对演艺明星工作室等个体或合伙制企业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降低其实际税负。核定征收是为了保护中小型经营者的利益,鼓励中小微经营者发展,国家给予其的税收优惠政策,节约经营者成本,提升了税收效率。但是,某些高收入人群利用政策漏洞,运用核定征收变相减少应纳税款,这些行为不仅导致财政资金的实质性流失,也使得个税法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效果下降。建议中央出台专项办法,禁止地方政府自行出台变相的个税优惠政策,严格制定经营所得核定征收的门槛,将查账征收放在主要位置,核定征收的范围要予以缩小。


(五)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税收系统


  “我国央行自2014年起就开始研发本土化的法定数字货币,并简称其为“DCEP”(数字人民币)。”[8]数字人民币-具有的强监管效应可以使得税务信息透明化,税务机关可以轻而易举地全面精确掌握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支出情况、消费行为等相关税务信息。这些信息是基于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所得,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可以如实记录并征收,解决了自行申报的失真问题。另外,利用数字化税收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税收管理效率,降低税收成本, 建立涉税数据共享平台,有利于打破海内外税收壁垒,避免某些高收入人群通过资产转移至海外的行为进行逃税避税。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于文慧


  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培养青年党员的工作,为学生创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关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共青团培养青年学生的工作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增添色彩,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共青团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位


  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服务好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共青团不仅能实现扩大服务覆盖面的目标,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思想进行创新创业。可以看出,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使得教育内容更全面、立体;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学生将先进思想融入实际项目中,践行理想。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保持开放的思想和观念, 主动探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以此改进工作思路。


  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共青团是由大学生组成的群体组织,高校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致力于营造富有思想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行动与祖国发展对接,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创业精神。


  二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训练创新创业思维。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并且与其他形式相融合,让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立体。在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应该借助创业项目,让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发挥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看到社会需求、创业机会等,将创新创业思维植入学生的观念中,达到训练学生能力、思维的效果。


二、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共青团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思


想理论,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共青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其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引领学生思想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引导,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十分复杂,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选择。而高校共青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引领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以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主导自身行为。


(二)实施理论教育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创业的活动以及学习资源,以完善、全备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大脑,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的认识高度。在此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实际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为学生搭建论坛、交流会等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三)搭建沟通桥梁


  高校共青团有着广泛的人力资源优势,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 将大学生、学校、社会以及政府连接在一起。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资源以及政府帮助,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高校共青团的帮助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连接了企业资源,打通了创业项目与学校的合作渠道,推动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此外,高校共青团也能帮助大学生建立与专家群体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促进学生成长


  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项目的失败原因都包含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因此,高校也应将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之一,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共青团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可见,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


  对于高校共青团而言,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求,高校需要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实际工作中的困境所在,满足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需求。


(一)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中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多停留于单个部门服务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应该以何种身份介入才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相关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类似问题,如角色身份不明确、职责不确定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作用的发挥。


(二)职能作用不够突出


  高校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培养组织。在为高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创新创业板块只是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项,并且同样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和共青团建设深度结合。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共青团处于对“该如何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内容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阶段,对相关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三)组织方式不够丰富


  从目前的服务成效来看,大部分高校共青团都是通过各类型的创业竞赛、创业园区建设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这些活动在实施初期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也可以增添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但如果长期采用此类模式,就会产生服务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应积极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服务内容。


四、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


  结合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现实意义以及实际问题,本文就具体的实践工作,提出以下五种策略,以期使高校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得到纾解。


(一)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立体服务模式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 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向正规化、体系化。首先,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此外,高校共青团还要组织内部人员共谋创新服务形式的思路,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内容,将共青团活动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起来,并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其次,高校共青团应找准自身在服务创新创业中的角色定位。为此,高校共青团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职能和性质,积极探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让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比如,各学院团委可以引导大学生立足于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从本专业出发,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与此同时,学院团委也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分析创新项目或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 力求让学生在正确思想引导以及先进理论支持的前提下,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最后,高校共青团应从优化和完善服务组织做起,建立立体的、系统的、分工明确的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构建包含资金、政策、技术、法律等多层面内容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二)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培训机制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发挥自身教育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同时结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不断引入先进内容和创新模式。对此,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自身的阵地优势和组织丰富活动的优势,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活动、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等诸多方面,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在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培训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应积极发挥媒介的宣传和助推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的覆盖面;同时,拉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项目中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高校共青团还需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究的意识,持续丰富创新创业培训形式,健全多元培训机制,保证服务工作始终拥有较强活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立足于社会需求,探寻新领域、新方法。为此,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为学生搭建信息化平台,并与学生一起优化创新项目,构建与时俱进的服务体系。就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而言,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力求推动服务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转型。比如: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可以提供思想教育信息, 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内容推送给这些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优质的教育服务内容,让大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为引领,探寻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价值。此外,高校共青团还应积极推动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互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寻求资金支持、教育支持、政策支持,让各方力量汇聚成强大合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沟通渠道


  高校共青团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力求将线性服务模式转变为网络服务结构,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首先,在组织制度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引领学生思想的第二教育课堂,更是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以及教学科研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要想让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有效发挥作用, 高校还需要动员各学院完善基层团组织制度,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明确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以及职责范围,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保障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其次,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应仅停留于经费支持、场地支持、活动支持,还应该积极建立专项基金、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沟通联系企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创新项目等,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高校共青团应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确保服务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发展。在制定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学生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考核。对学生层面的考核,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创新项目成果;对组织层面的考核,应从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评估机制认定学生和组织的工作成果,同时借助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以及基层团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也需要利用


好学校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共青团活动以及创新创业活动。为此,高校共青团应积极与创业协会进行合作, 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多元发展的渠道。


  依托创业协会。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创业协会组织,两者积极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以,在服务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依托创业协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创新论坛活动、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以及案例分享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不同主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互动,以此发挥自身的沟通桥梁作用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以比赛为媒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竞赛活动的激励作用。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比赛也是高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方式之一。为此,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桥梁作用,以创新创业比赛活动为媒介,积极推动当地社会组织、学校之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比赛活动,努力扩大高校创新创业比赛项目的影响范围,激励学生向着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项目挑战,以此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这对高校共青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立足于实际,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影响,力求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未来的工作中, 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对此,高校共青团应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理念创新,强化服务意识,拓展工作思路,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岳丹琪


  摘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应当建立起符合其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精细化着手,形成预算绩效的精细化管理,进而有效控制财务收支, 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管控作用。文章基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情况,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尝试和分析,从而能够提出有效建议,帮助高校有效将相关管理方式和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能够对财政性资金进行更有效的配置使用, 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助力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


一、引言


  2003年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政府部门为了解决财政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经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制定、实施了绩效考核、预算绩效目标评价等重大改革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工作内容,旨在深化改革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以及财政治理效能。高校作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高校预算管理改革必须要关注和重点探讨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方法。因此,高校需要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绩效管理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做到花多少钱实现多少预期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普及度日渐增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教兴国”政策的推动。进入新时期阶段,高校仍需以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为目标,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和修正存在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财政支持,经费投入逐渐增加,使得高校教育教学无后顾之忧。但是,高校在使用财政资金时,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在预算编制时管控不到位,使得资金在项目开始的源头就出现浪费的现象, 暴露出预算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粗放式”编制预算、预算执行率低、预算项目监督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我国,围绕预算管理及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多数都是关注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应用。而高等院校也可以算作行政事业单位,属于特殊形式, 高校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相关的研究进行参考,但是需要注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调整,不能完全照搬,那样并不适用。预算绩效管理永远是指向结果的,以实现年初预算绩效目标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事项,对总体的责任进行明确和强调。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必须要明确清晰、科学合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而实现提升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管理活动。


(二)实践意义


  为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提升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予以研究,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对于现实更加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通过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对高校预算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分析方面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等,发现问题,从而针对性解决问题,更加高效合理地利用预算资金,同时也更加高水平地管理预算。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预算绩效考核结果是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帮助了解预算管理水平高低,也为预算编制及优化提供重要指导,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


三、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整体较低


  预算绩效管理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变革,不仅要求在管理模式上的变化,还要求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理念。但是,由于高校管理人员在创新方面欠缺主动性和思维意识,导致相关创新工作难以推动,许多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仍以一种“观众”的态度观望,认为这项工作与自己关联性不强,为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发展制造了诸多障碍。高校财务管理变革不到位,将影响高校事业健康发展,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另由于高校其特定的预算编制方式,通常以上年度财政预算批复数为依据,根据高校实际发展需求增加预算项目,是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采取增基预算方法容易使得无效项目不能及时剔除,对于高校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产生不利影响。财务精细化预算编制不到位将影响高校的发展,造成财务预算编制和高校发展情况相分离,财务编制


的预算项目无法满足高校发展。


(二)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


  首先,预算绩效目标值设定逻辑性不强。在设定预算绩效指标值时存在逻辑关系不强的情况。一方面,预算项目与预算绩效指标值不匹配,预算项目为专项业务费类,预算绩效指标值填报的却是购置设备的台件数,资金使用方向与预算绩效目标不匹配,不符合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预算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的工作量适配程度较低,在一定预算资金规模下,出现预算绩效目标工作量过低或者过高的情况。其次,预算绩效目标可行性不佳。在设定预算绩效目标时,许多高校对预算项目的使用方向不了解、不明确,事前资金使用论证不完善等情况。此时容易出现预算绩效目标与实际支出不符,执行时造成预算绩效目标可行性不佳或无法执行的情况。最后,预算绩效目标精细化程度不足。除了预算绩效目标逻辑性和可行性不科学以外,预算绩效目标在设定时还存在绩效目标精细化程度不足的情况。对于预算项目设定的预期目标值没有按照财政部门设定的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进行逐条逐项细化绩效目标内容。


(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高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中长期规划,由于对事业发展的预期规划不足, 未能建立预算项目库管理思想,项目储备匮乏。财政部门下达预算资金后再准备项目,容易造成项目的短期行为,设立的项目无法明确完成目标、完成期限以及工作任务,预算资金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效益,实际上存在浪费。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已经比较熟悉和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之下,各级财政部门均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在此方面并未建设完善,没有全面建设相关体系;对上级财政部门下发的预算绩效管理文件理解存在偏差, 没有严格落实文件;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不统一,在一些重要指标上存在漏洞;也没有对指标进行合理的权重配置,没有建立预算绩效指标库等问题。另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理解存在偏差,从预算资金管理的角度,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不仅是财政性资金,还应该包含高校自己筹集的资金。但是实际管理当中,由于理解不到位或存在问题,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没有在绩效管理范围当中加入高校自筹资金。


(四)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不到位


  高校在完成预算绩效目标设定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以及预算执行完成后涉及预算绩效的监控和自评价工作。绩效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在每年的8月财政部门对1-7月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绩效监控,并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预估。由于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通常在上半年统筹实施工作,下半年集中进行资金支付。在8月开展绩效监控时,预算资金支出与实际绩效目标情况不符,即绩效目标已经实现,但预算资金却没有支出。在填报预算绩效目标监控时,容易出现预算支出与绩效目标实现的逻辑矛盾以及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估不准确、不到位。


预算绩效监控的结果不能有效起到指导年度预算执行的作用。


  年度预算执行后,高校应当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产出和效果进行及时的绩效评价,关注绩效目标的资金成效。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价、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高校在绩效评价方面主要关注单位自评价,由资金使用部门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完成绩效自评价工作。高校在实施预算绩效自评价时,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自评价工作多数是由财务部门完成,资金使用部门普遍认为实现资金支付即完成任务,仅关注资金的支出情况,对资金支出的效果、是否达到资金使用效力不甚关注。其次,自评价赋值评分不科学, 由于自评价工作是有财务部门完成的,因此对各三级指标赋值评分时没有按照其指标重要程度赋值,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最后,高校对于自评价的结果并不重视,项目自评价的结果未能起到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目的,仅将预算绩效自评价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终点而没有从中发现高校管理中的不足。


(五)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高校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为满足业务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只关注部门本身的业务,而缺乏与外部的连接与沟通,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是割裂的,各自独立存在,无法共享。高校财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涵盖智能报账平台、预算填报平台、网上收费平台等信息化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并没有完善,预算绩效的填报多数仍是线下填报,填报的规范程度不高。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高校也未能实现与财务系统及其他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共建共享,不利于预算


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系统的实用性及融合性均需加强。因此,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水平。


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解决对策


(一)明确高校发展目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为了保证相关管理实施的顺利,首要工作是明确高校事业发展目标,根据其发展目标的要求,对财务管理的各项内容和细则进行明确和细化,从而能够将整个体系制度搭建起来并且不断完善,从内部控制角度规范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财务部门依职权对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内容和考核体系, 在各个资金使用部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分配。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综合利用上级财政部门及职能部门发布的政策,保障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进行宣传,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是具体推动落实的负责人,需要主动承担起责任,需要其充分重视与配合。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不断发现管理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和工作管理中面临的困难,要以积极的态度予以解决。预算管理绩效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财务预算编制的精准完成,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高校发展水平的财务预算,确保高校教职工可以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不断提升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做好教育资金的监管与反馈工作,严格控制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提升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准确性


  提升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准确性,首先,增强预算绩效目标的逻辑性、相关性,绩效目标值的设定必须与预算项目设定的年度目标相匹配,在确定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将预算绩效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形成可量化评价的单项指标。其次,需要科学合理地制订预算绩效目标,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过于保守,需要做到工作量与资金量相匹配,“做多少事,申请多少钱”,强调项目的产出和效果,使得资金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最后,让预算绩效的目标更加切实可行。职能部门需要依托高校发展状况,组织院内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确保设定的预算绩效目标切实可行并综合考虑项目的预期成本效益水平,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力。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


战略目标是最高层面的引导和指示,把握了高校发展及所有工作的总体方


向,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一方面,应该从中长期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其中提到三年滚动的方法来进行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并且需要结合具体各个短期时间点的具体目标、各项工作制定具体标准及依据。高校开展具体规划工作时,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等,按照优先性对项目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优先获得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指标体系。财政部2019年编制的相关文件当中划分了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沟通绩效指标体系,分别是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基于这一指导文件,需要对预算绩效指标库进行建立, 并且划分为三个级别,对指标进行细化和明确。三级指标的设定需满足高校未来3~5年的发展需求,尽量做到指标库的标准化,指标评分标准的统一化,为后续的预算绩效自评价评分打下基础。


(四)强化结果导向的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


  在实施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时,高校需要强调项目的结果导向作用。从预算绩效监控方面看,高校财务需要针对性地分析预算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如果发现有些项目与预算绩效目标存在较大偏差,高校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于无法完成的预算绩效目标,及时调整年度财务预算并重新调整预算绩效目标,避免造成重大风险的可能。从预算绩效自评价方面看,本着“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强调预算绩效自评价的重要性,从预算绩效自评价的结果中, 发现高校在管理中的管理不足。在预算绩效自评价赋值方面,根据预算项目内容,原则上涉及大型修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的项目需设置成本指标,一级指标权重按照预算执行10%,成本指标20%,产出指标40%,效益指标2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赋分三级指标并予以自评;其他专项业务类可不涉及成本指标,按照预算执行10%,产出指标50%,效益指标3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 设置,预算绩效指标设定时强调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的重要作用及具体指标的代表性。高校在实施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时,应当突出结果导向,加强对自评结果的审核与应用,对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实施效果不好的项目,积极落实项目整改意见,不断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合理配置预算资金,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五)积极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提升办公效率、增强办公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助力。在


进行具体的预算绩效管理时,需要注意根据工作特点,从预算绩效管理中的目标设定、预算执行监控、预算绩效自评等维度建立信息化平台,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进行规范管理,使得绩效管理更加标准有序。同时需要对绩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在其中加入事前评估、填报系统、管理目标、审核监督、执行落实、动态监控、自评价等,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全方位对接,能够保证各职能部门及时发挥绩效管理作用,实现信息的及时互通和共享。建立共享数据库后,在各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实现高速运转和高效处理,并且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减少人工导致的误差和风险,真正精细化动态监管,使得财务预算管理成本进一步得到控制,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后,平台维护、系统升级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不仅要求财务人员懂得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政策要求,还需要具备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岗位并由专业具有财务、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进行操作。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每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实操水平和知识储备,定期进行岗位轮转,不断培养和选拔综合素质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实施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必然。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制度化、系统化,为推动高校财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推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更加准确全面地设定预算目标,使其更加合理,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多项措施,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模式并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动态监控和自评价机制,为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支持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研分析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  帕尔哈提·吾斯曼江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及早引导在校学生加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规划和人力资源开发,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有效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调研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在自身优势、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基础上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职业,并对自身未来做出长期性的宏观规划。自国家取消就业分配政策以来,大学生有了很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面向在校期间的学生,以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作为出发点,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目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通过实践与尝试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顺利就业,更多的是能让学生具备科学、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树立长期发展的职业方向。


  通过本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调研,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现阶段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的建议与期望。该调研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方面认识自我和正确评估自我,更好地规划自身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也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掌握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期待的教育教学形式。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概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学生共计1432人,从性别来看,参与调研的学生男生占比28.28%,女生占比71.72%,达到了本次调研项目高参与率、高覆盖率的调研目标。本次调研问卷围绕学生自身就业及生活目标清晰度、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现阶段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及就业需求等几个方面开展。本次调研数据收集较完整,可以较好反映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和必要性方面


通过调研问卷发现,63.20%的学生对于自身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有非常清


楚的认识和目标,有35.82%的学生对自身目标有着较清晰的认识,有0.98%的学生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有97.07%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重要。这说明从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来,大部分在校学生对自身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较清晰的认识,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有积极认可的态度。


(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有57.89%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认真对待,有26.40%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学校安排的普通课程来应付,分别有14.66%1.05%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了解并不深入和没有任何概念。对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有90.57%的学生参加过相关培训讲座,有9.43%的学生未能参加该培训。其中,只有68.37%的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分别有25.07%6.56%的学生是模糊不清和根本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针对学校是否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部门的问题,有90.43%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当中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作一个课程任务来对待,虽然大部分学生也在积极参与相关讲座培训,可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深度,反而学生更希望能有一个独立的部门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困惑。


  除此之外,本次调研对象都是处于偏远地区生源的学生群体,其基础与沿海城市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学生在知识面拓展、各类研讨培训等方面较缺乏资源和经验,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本次调研结果当中。


(三)关于就业选择和今后职业生涯困惑解决方面


  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方面,有58.24%的学生认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31.91%的学生认为虽然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喜欢但至少能解决就业问题,分别有7.19%2.65%的学生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对找工作缺乏信心。同时对学生择业首选的问题中,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有51.68% 的学生希望今后就业在国有企业,有25.21%的学生选择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值得注意的是,有15.15%的学生有创业意愿。从此数据也可以反映出部分学生思想上还是比较固化,对就业岗位存在偏见,认为只有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才是好的出路,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定位等方面有待提高认识。


面对求职困难寻求何种帮助的问题时,学生反馈的调研结果如图2。我们可


以从图2中看出,学生在面临就业困惑时,有75.77%的学生会通过老师来解决, 分别有56.98%56.70%的学生选择学校就业部门和专业咨询机构来解决困惑。因此,需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服务部门对就业群体的指导与服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针对择业困难学生,因人而异、分类指导。


四、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采用理论讲解


  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很不利。应当采用以实践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这对于大学生自我认识、兴趣爱好探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了解更多的择业方向,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讲座和培训以外,还可以选择参观工业园、创业实训基地等来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参与度, 由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需要具备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对人生和择业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应当定期对授课教师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壮大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可以聘请或引进相关咨询机构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优秀企业家代表组织讲座或座谈会,让授课教师学习授课或咨询技巧,了解当前的就业创业趋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和科学的指导。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校内外力量整合形成社会合力,既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又能开展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搭建校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规范展开,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这也将推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对学生面临的疑惑和困难能及时解决。此外,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就业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收集就业信息,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出发点,建立相对


稳定的就业平台。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运转模式,形成以就业平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转机制。学校还要重视网络就业平台建设,与社会招聘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院对外宣传和毕业生对外推荐模式,实现校内市场、校外市场相结合的运转模式,在有效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


(四)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积极的心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学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克服困难,树立强烈的未来意识、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规划课程培训。同时,学生应不断增加自己的职业规划知识,课余时间多跟教师、同学沟通,提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不断地学习积累,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结语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学生的职业理想及今后的个人发展,对学校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措施,使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科学、更有效,这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自己未来如何规划好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对策分析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思愉


20XX919日)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乡村的重要历史任务。通过对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的问题、挑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匮乏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现就发现的现实困境入手,为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对策分析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概括了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凡意义。


一、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导向,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追求


  A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一般而言,“共同富裕”包含了“富裕”和“共同”两个要素。“富裕”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到达顶峰的一种状态,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皆趋向富裕;“共同”是指所有人都共享富裕,而非只局限于有限的少数人之富裕。同理,乡村振兴也可以理解为“乡村”和“振兴”两个方面。“振兴”就是沿着“富裕”的方向,通过共同富裕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提高农业附加值,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强调的则是战略实施主体为全国农村和亿万农民,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共同”的价值内涵。由此


可见,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而展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高目标追求。


(二)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更加凸显之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便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转变。针对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的现实困境,党和政府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视角出发,通过出台政策、升级转型、人才引进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二、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困境挑战


  当前,我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处于乘势而上奋力开启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农村发展依然面临产业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匮乏等现实问题。


(一)产业发展落后


  与城镇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相比,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些许不合理的问题。一般来说,中低级城市的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水平特别高的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而农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且由于农村自身地理位置不够优越、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受限等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难以获得足够支持,使得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 以至于农业新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引进不足,农民种植效率偏低,起支撑作用的第一产业也将面临一定风险。这不仅削弱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还限制了乡村振兴的速度,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构成了一定阻碍。


(二)人口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农村人口外流对于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外流导致的问题远超其带来的益处。一是乡村振兴需要适当的常住人口数量来驱动地区经济的需求和供应,进而拉动乡村经济的增长。二是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导致乡村人才储备的水平相对偏低,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三是乡村振兴需要合理的人口结构。农村人口


流失易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的消极影响, 从而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生态环境污染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更严重的污染。其中,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虽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环节,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其次,随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排泄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与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理想乡村环境存在一定差距。


(四)公共服务匮乏


  公共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其公共服务的总数、质量和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享受,违背了农村文明精神建设的原则,影响了乡村振兴步伐的正常进行,与共同富裕目标产生明显的间隔。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路径探究


(一)以优质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道路打下坚实地基


  发展特色种植。农村发展特色种植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产业。例如,山区可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林果业等,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发展节水农业等。通过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其次,创新种植模式。通过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新的品种以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益,最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例如,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


  完善产业链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产业。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产业链及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激发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依托互联网等高科技的支持,为传统农业产业注入新的生机,进而形成一、二、三产业间的联动创新。譬如,通过加快完备农产品保险、仓储、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吸引深加工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农村带货直播,自觉对接商超、农特产品店、网销店等等,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实现以“农”助“兴”,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地基。


(二)以优秀乡村文化赋予乡村活力,为共同富裕道路打造品牌特色


  推广乡村产品。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乡村的自然文化、手工艺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水果、粮食等提高农村吸引力,创造乡村自身品牌效益。另一


  方面,也可以广泛宣传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如民间艺术品、传统服饰等, 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热度激发当地文化产业活力,进而打开自身乡村的知名度, 提升乡村文创产业经济效益,以此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兴办文旅产业。乡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节日、乡土人情等。将乡村文化资源合理转化为乡村文旅资源,不仅能够较好地弘扬自身乡村文化,而且能够保证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乡村现代化发展。譬如,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开设农耕体验、农业采摘、种植研学、农产观光等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当地文旅业的现代化水平, 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开拓发展新模式。


(三)以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道路增添精神魅力


  突进生态治理。农村生态治理是建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要注重加强农村植被覆盖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改善空气质量, 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其次,及时治理乡村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提高水源和土地的清洁度,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保障。最后,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和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崛起,不断拓展农村产业领域,加深农村经济多元化程度,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新的动力。


  完善配套设施。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是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环节。首先,需要建设良好的交通设施,包括修建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以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的便利。其次,需要建设良好的教育设施,包括教室、操场等等,帮助农村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最后,需要建设良好的水利设施,包括建设灌溉渠道、水坝、水库等,提高农村灌溉和排水的能力, 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只有不断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才能


让广大农民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红利,自觉朝共同富裕方向而努力。


  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划时代意义,及时发现乡村振兴现实困境,以更高的标准推动农村区域的持续进步,以期实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的远大目标。


共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


修水县政协


20XX915日)


  如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地方政协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三个推动”。一是党委高位推。修水县成立了县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研究部署、推进落实、督促检查全过程。县委常委会每年定期研究“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工作。二是政协主动推。县政协党组主动争取县委领导支持,把“有事先商量”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每半年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制定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专委会分别联系包抓各乡镇的工作机制,通过经常性参与和指导联系乡镇、村(社区)协商议事活动,使协商工作多元参与、持续发力,实现“政协班子成员领衔督导、政协专委会具体指导、政协委员深度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三是基层整合推。各乡镇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有事先商量”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乡镇政协联络组的主责主业是牵头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


  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六个规范”。一是规范平台。建立乡镇、村居(社区)协商民主议事会、园区(企业)协商民主议事会。坚持固定场所与流动场所相结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共性问题进行会议协商;对于日常性、临时性的事项,采取沟通对话协商、书面协商和网络协商等方式,灵活采用“板凳会” “屋场会”“网格议事会”等模式协商。二是规范议题。把“四议五不议”作为协商内容的主要遵循,按照化民怨、解民忧、聚民心、助民富的原则,选择针对性强、关注度高、操作性好的议题。三是规范主体。议事活动实施主体原则上是各级党政组织,参与对象主要包括“两代表一委员”、相关部门、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等,让协商结果更公平合理、群众更接受认可。四是规范程序。明确“收集议题、确定代表、深入协商、成果转化、结果反馈”五个步骤, 重点解决“商量什么”“谁来商量”“怎么商量”“如何落实”四个方面的问题。五是规范频次。各协商平台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有效协商议事活动。六是规范台账。要求“有事先商量”工作台账规范、齐全、求实。


注重协商实效,突出“三个到位”。一是开门谈、民意征集到位。定期安


排政协委员到所联系乡村平台,听取群众意见,并建立协商议事档案,实现委员群众“心连心”、干群关系的“零距离”。二是深入访、民情调研到位。坚持“就事、就近、就地”的原则,灵活采取走访调研、面对面座谈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议事,把发扬民主贯穿调研全程。三是聚焦问、民主协商到位。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民情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召开各类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板凳会等,做到协商不拘于形式、形式服从工作需要,邀请利益攸关方、当地乡贤、群众代表参与协商,做到“商量聚共识、商量能成事、商量促工作、商量兴事业”。


  深化创新实践,突出“三项联动”。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新局面。一是整合“党建+基层协商”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委员和基层党员代表参与协商、带头协商、示范协商,共同营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县政协-乡镇联络组-委员履职小组”上下联动机制,把专门协商机构的经验和服务“送下去”,把协商中发现的事关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性问题通过政协渠道“带上来”,上下互动,双向发力。三是探索协商议事与纠纷化解联动机制。推出基层协商与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准确把握个案问题与共性问题范围界限,对兼具个性和共性特征的案例,上升到公共政策角度开展协商议事,防范同类型矛盾再次发生。


  促进成果转化,突出“三个定期”。健全协商议事成果报送、成果转化和办理跟踪机制,定期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民主监督、调研视察,跟踪协商议事成果办理情况。一是定期报送。各单位每月将活动开展、成果运用等情况及时报送到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汇总及时向县政协党组汇报,县政协党组每季度向县委做专题汇报。二是定期监督。加强协商指导和监督,对协商过程及重要成果转化情况,定期开展跟踪调研和民主监督,实行一年一个专题电视问政。三是定期会审。涉及重大事项或急需解决的问题,遍过召开政协党组会进行研究,并以政协党组名义将协商成果呈报给县委县政府参考。


  坚持统筹推进,实行“一张考卷”。将“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纳入乡镇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内容,将参与基层协商工作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每年召开一次“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每季编印一期《“有事先商量”工作简报》,大力宣传“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


民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三年来,县政协组织积极推荐特色新、成果好、评价高的协商案例18个,对在协商议事中涌现出的优秀委员进行表彰激励,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摘登)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


20XX98日)


  根据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调研组分赴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等地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赴吉林省、浙江省学习考察,向山西省、贵州省进行书面调研,组织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16个省辖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同时,委托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调研组认为,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连接起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桥梁。当前, 我省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省委省政府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高度,狠抓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全国看,我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位次靠前。自2012年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以来,我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特色最鲜明、体系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我省共有传统村落807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位居第七,占全国总量的5.75%;在长三角地区低于浙江省的701个,高于江苏省的79个、上海市的5个,位居第二。其中,黄山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位居全国市级第二(贵州省黔东南州415个,位居全国第一);歙县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从全省看,我省传统村落南多北少、分布集中。从品质看,我省传统村落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从利用看,我省传统村落基本实现了合理利用、有序展开。从态势看,我省传统村落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锚定


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目标,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省级层面建立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家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市县区跟进推动。尤其是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5市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程。黄山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各县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古村落保护利用办法等。宣城市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市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


  二是规划上点面结合。全省编制整体规划。制定《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总体规划》,明确总体要求、保护体系、重点任务等,制定分片引导的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出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规划》,将黄山、宣城、安庆、池州4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市县编制地方规划。黄山市分别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规划,推出传统村落建设正负面清单,编制3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宣城市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地”为主题定位,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67个传统村落和11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规划。黟县一张图谋划,聘请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规划。


  三是传承上守正创新。探索一批“传统村落+文化”模式。黄山市徽州区探索形成“开放式”“针灸式”“整体式”“绣花式”等模式,成功打造以呈坎村、唐模村为代表的古徽州文化传承区村落。歙县注重非遗文化传承,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组建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培养非遗特色人才,打造网红打卡点卖花渔村,推动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发展。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安庆市建设戏曲文化小镇、组织乡村戏曲协会、举办黄梅戏艺术节、开展戏曲展演,推动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绩溪县提炼“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的“和”品牌,积极推动“和”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提振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四是利用上以用促保。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绿野仙踪西溪南、皖浙天路、


尚村晒秋等特色“微景区”275个。全省民宿近4000家,其中七成集聚在传统村落。黄山市通过“找出来、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十年、投资超百亿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不同场景“新安山居图”。石台县大山村依托独有的“富硒负氧原生态”发展康养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开办民宿近200家,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培育特色农业。推动传统村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宣城市对传统村落产业体系整合重构,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宣纸、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形成50余个特色农业品牌。黄山市导入特色种养等产业项目,涌现出一批以黟县胡门村、汪村“五黑”为代表的产业村。推动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新路径。黟县西递村和徽州呈坎村被认定为国家级研学基地。歙县今年3月下旬研学启动以来,接待研学超15万人次,占全县总游客35% 左右。


  五是运营上多方参与。创新建设运营模式。黟县强化村落整体运营,出台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探索“两山平台”“委托管理”“产权流转” 等方式,盘活传统村落闲置资源,形成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旅游运营村,以塔川、碧山为代表的民宿特色村,以关麓、潭口(自在谷)为代表的项目带动村。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高村采取“政府-企业-专家-村民”共同参与模式,推行“整合古民居产权,统一保护利用”做法,协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传承项目实施。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景域驴妈妈集团在黟县关麓村总投资约20亿元,以农文旅融合和乡村产业振兴为抓手,打造国际化的度假旅游目的地,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北大教授俞孔坚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打造“望山生活”项目, 从规划设计入手,开展系列文化创意活动,唤醒沉睡的资源。携程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投入金寨大湾店项目,通过合作培训、营销活动等方式实现“授人以渔”, 带动当地民宿业发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黄山市以中央资金补助1.5亿元为种子资金,以市级


  565亿元为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4.07亿元,完成245个传统村落 项目建设。积极推行基金村落试点建设,在自在谷和塔川书院以“基金+基地+ 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徽州区创新“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模式,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合作,一期授信3.8亿元,开展4个传统村落改造升级,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六是示范上带动有力。连片带动。黄山市创造性开展微改造提升、微景区


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完成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及源头片区、古徽州文化旅游片区、世界文化遗产拓展片区,涵盖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的示范建设,推进5个县区137个村落连片簇群发展。样板带动。金寨县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和红色底蕴交织的优势,积极构建“三区、一带、一环、多点”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格局。大湾村在汪家古民居陈列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利用独特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走“山上种茶, 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绿色脱贫道路。试点带动。以潜山市万涧村为保护试点,依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构建多专业联合团队,选派驻村规划师以陪伴式进行规划指导,帮助改造修缮传统建筑,建立“回味乡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涧行者”乡村服务发展中心,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保护利用中存在省级层面“法规不全”、保护建设“有心无力”、文化挖掘“千村一面”、发展利用“活力不强”、宣传推介“酒香巷深”、工作推进“合力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意见建议


  为全面推进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从总体目标、原则要求、理念思路、主要任务四个方面,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总体目标上导向引领


  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开展“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徽风皖韵的展示窗口、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文化传承的示范标杆。


(二)原则要求上把准定位


——坚持提高站位、强化使命。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坚持保护为先、加强管理。


——坚持守正创新、活化利用。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三)理念思路上敢于突破强化思维开放。


强化文化铸魂。强化市场运作。强化数字赋能。


(四)主要任务上聚焦重点第一,全面开展普查建档


1﹒组织住建、文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对


纳入传统村落预备名录的,以“一村一档”的形式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调整、及时增补,做到变化可溯。


2﹒在普查基础上,将更多的传统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畴、


提升保护级别。重视皖北平原地区特殊性,加大挖掘力度,引导皖北各市积极申报传统村落。


3﹒逐步完善传统村落数据库,借鉴星图地球数据云技术,依托国土空间基


础信息平台,搭建全省传统村落一体化数据云服务平台,形成“一张图”。 4﹒利用国家级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上线契机,加快建设我省传统村落数字


博物馆,全景式、百科式展现传统村落独特魅力。推广绩溪县经验,以县为单位,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单馆。


第二,科学系统做好规划


5﹒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全面启动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促进与国土空间规划、文旅发展


规划等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推进分区发展,组织集中连片市、县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区域性保护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区域品牌。推进差异化发展,分级分类编制好807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不同的资源禀赋特性,实现从标准化保护到精准化保护。


7﹒制定安徽省乡村风貌塑造技术导则,把传统村落作为塑造重点,落实管


控措施,保护传统建筑真实性和完整性。


8﹒推广潜山市万涧村做法,建立驻村规划师工作制度,按照前店后厂、院


(所)村结对等方式,探索开展“百院千村”工程,邀请知名高校、规划设计院专家学者,多专业协同开展驻村规划设计指导。


第三,搭建文化传承平台


9﹒梳理我省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清单,展示我省悠久优秀的农耕文化,丰富


非遗传习体验和活态传承,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办好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


  10﹒深化文房四宝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注重保护和发展文房四宝遗迹遗址和古法制作工艺,建设好省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宣笔、徽墨、歙砚的


保护利用工作,培育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建设一批文创小镇或产业基地, 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11﹒用好数字技术,借鉴“风起洛阳”“山海经”等VR体验项目经验,打


造云演艺、云度假等数字化场景,建设虚拟现实版的安徽传统村落,唤醒传统村落沉睡的文化资源,让历史发声、让村落说话。


12﹒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支持黄山市建设徽学研究院和


徽州往事大剧院,加快推进《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利用传统村落建设一批艺术、民俗、技艺展示馆和文化展示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


13﹒推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研学旅行,将徽派建筑、徽州三雕、新安画


派、徽菜等纳入研学课程,发挥皖新研学中心、环球国旅行知学堂等研学机构作用,积极构建研学旅行大市场。


14﹒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研究,开展最美


村落评比,编写文化丛书,发布蓝皮书,创作文艺精品,拍摄专题片、纪录片、短视频等,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第四,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15﹒做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依托传统村落独特的资源禀赋,谋划一批传统村落生态农业、大地景观、田园综合体等多种业态重点项目,培育


一批科创文创村落、文化服务村落、研学教育村落等产业文化名村,打造一批连点成线、扩片成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


16﹒提档升级民宿产业,借鉴浙江莫干山民宿“小房间、大产业”建设运


营理念和模式,持续推动民宿业特色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深度挖掘新安医学资源,开发新安医学时代价值,加强与同仁堂、德仁堂等知名品牌合作, 依托传统村落打造中医康养产业。借鉴凤凰古城旅拍、贵州“村超”等做法, 以最炫民俗风,发展夜游、夜演、夜购、夜食、夜拍等多种业态,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17﹒大力推进古建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本土古建施工企业,加大以古建构


件、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法等为特色的产业和基地建设,实现原真性保护利用。18﹒创造一流宜商环境,形成传统村落投资推荐名录,鼓励国资下乡、名


企入村,积极引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入股、合作、联营、托管、租赁等形式,推动传统村落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运营,打造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升级版”。


19﹒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把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作为建设“大


黄山”的标志性工程,立足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文化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组织国际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论坛,打造永久会场。


20﹒开展“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将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及时


纳入各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保护村落传统风貌。发挥村“两委”班子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五,构建多元投入格局


  21﹒财政支持四块并举:新增一块,借鉴浙江、贵州、湖北等省做法,设立省级专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资金。整合一块,省级统筹整合农业农村、交通


运输、水利电力、农村文化教育、旅游发展、农村电商、医疗卫生等相关项目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配套一块,市县比照省级支持政策,配套整合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减免一块,对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企业依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22﹒发行政府专项债,创立专项基金或在“大黄山”文旅融合基金下设立


子基金,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会,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23﹒在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设立传统村落保护交易平台,遵循市场化、公开化、透明化原则,规范社会资本收购,活跃产权交易。


  24﹒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为主体,相关金融机构参与,搭建金


融支持平台,创新更多金融产品,探索传统建筑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的金融信贷难题。


25﹒借鉴浙江省推行“强村公司”的经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


入股组建公司实体,或以入股县、乡联合发展平台开展项目联建,实行公司化运营,提升“强村公司”整合资源、招大引强、联村带农致富水平。


第六,破解要素保障难题


  26﹒建立由省级领导任组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年召开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会议。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工作一盘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市、县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调度和调查评估机制,定期跟踪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比考核,及时总结各地好经验和好做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不力造成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传统村落,予以警示并追究责任。


27﹒加快出台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市开展市级


立法,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及时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政策措施等。形成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标准和导则,建立负面清单,指导各市县完善区域性规范等。形成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供各市县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制定农房质量鉴定、消防验收等规定,解决使用农房开展民宿、书店等特色经营办证和申领票据难问题。


28﹒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开展“传统村落创客家”“徽


州研学工匠”“金牌指导师”“乡村运营师”“农村职业经理人”等人才培育项目。组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省级专家库,省市两级成立专家委员会。支持省内相关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具有安徽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及非遗技艺等专业。探索在传统村落设立专家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培育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人。开展徽派古建传统工匠的认定。将传统村落相关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课程。定期开展各层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日常培训和基层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保护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29﹒在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中,借鉴浙江省德清县经验做法,以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探索“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使用权。采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拓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途径,鼓励设区的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零星分散项目供地实施办法,科学安排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优先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用地需求。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居)民,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农房等使用权入股方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30﹒定期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重要内容部署


推进。建设旅游推介网站,开办电视专题栏目,推出数字旅游地图,编印传统村落读本与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画册,推出电子书籍,传统媒体与新兴传媒相


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加大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建立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前十省份的省际联系协作机制,每年选取一个主题,轮流开展交流对话,深化地区间多层次合作,实现资源对接、信息共享、互促共进。


关于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渤海大学  高玉竹


引言


  营商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要素,它与经济社会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多个领域均有联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好坏,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软实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更能反映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保障增长、促进创新以及就业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健康情况。但同时,市场经济中不良的营商环境同样也约束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务院于201810月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各省市地县积极推行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辽宁省落实中央精神,为推进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打开辽宁省招商引资的新格局,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制定了适合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条例。经过一系列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辽宁省目前营商环境已大有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只有进一步改善辽宁省的营商环境,才能更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吸引中小企业投资,激发辽宁省民营经济活力,实现辽宁的经济振兴。


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现状


  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辽宁省社会信用条例》《辽宁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条例》等具有辽宁省特色的地方法规,还有正在制定的《辽宁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20XX—2025年)》,表明辽宁省中小企业的法律环境日益完善。


  20XX329日,辽宁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会议表示“放管服” 改革初见成效[1]。“放”是指各市推进政务服务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下级部门, 厘清市与县两级间职权与责任的关系,赋予基层部门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力,同时还表现在“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的改革上,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在“放” 这一方面已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省政府积极推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和调整了1220个项目;提高办理业务的时间效率,全省办理业务平均缩时约80%;全省出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间由275d缩短到约40d。


管”指的是各个城市对政府进行的一次专项整治,包括对投诉和失信行


为的处理、对政府的投资承诺和拖欠资金行为的处理与惩罚。对拒不履行相关义务、存在高频严重失信行为的各部门和主办人员,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增加公开曝光频次,提高处罚的警示效应,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办事顺利,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举步维艰,全方位营造诚实守信良好社会氛围。


  “服”指的是各个城市在服务过程中的改进。对于多项事务办理,采取就近审批原则,实现“一网协同全覆盖”,全面提升协同服务水平。近期,全省又全面开展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推动“办事不找关系”改革,通过积极整改,进一步疏通中小企业办事渠道。然而,不难发现,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即使在省内也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例如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各城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从入选数量上看,大连占比最多,其次为沈阳,其余各市的占比不到30%[2]。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辽宁省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同时还存在各城市间的资源配置、信息沟通方面的差异,部分城市的地域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滞后


  首先,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对营商环境的正确理解,不够重视,忽视营商环境与本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关系;其次,部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还未发生转变,工作过程中缺少服务理念,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仍存在“看人下菜碟”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打算落户辽宁的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最后,部分工作人员在营商环境建设具体施行时存在“没有好处不办事”“送卡”以及“送礼”等现象,制约了辽宁省的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平台的相关问题


  首先,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中小企业进行项目投资,但是, 在招商引资中所承诺的相关税费减免兑现时,仍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从中小企业家角度来看,税费优惠政策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不应随意承诺,已经承诺的就应诚实守信,否则企业会对投资环境产生担忧,损害中小企业的投资信心。其次,辽宁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已于20XX630日正式上线运行,已有37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和292家分支机构入驻平台,连续发布金融产品228项,一些中小企业已在平台注册,但是,该融资平台建成时间短,政府介入


还不够。最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来说还是较高,吸引力不足。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由于辽宁振兴人才支撑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加之其他营商环境的改善, 已初步遏制了人才快速流失的趋势。据统计,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十三五”末期,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0多万人、技能人才超过13万人,但是,辽宁的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虽然辽宁省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大量的毕业生选择到省外工作,直接导致人才存量下降,加之像高校等单位的在职员工频繁跳槽,导致高层次人才占比低且总数呈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3大方面。①辽宁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不强。②管理者素质过低、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薪酬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有悖于核心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


  ③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房、补贴、落户等各项优惠政策频频发布,这无疑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辽宁省冲击更为剧烈。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例如居住城市的环境、生活偏好的方式,包括照顾父母和子女的上学问题等家庭因素。


营商环境法治建设不够完善


  从辽宁省整体大环境来看,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办事人员,服务方和被服务方都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为以下几点。①不从实际出发,执行规定问题过于僵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某种情况的特殊性,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存在事实上合情合理的,但制度上未规定的情况,某些部门或主办人员工作上缺少创新和服务意识,首先考虑的是将政策风险降到最小。②中小企业在办理审批业务过程中,部份相关部门或主办人员还存在“吃拿卡要” 的情况,想让中小企业通过“关系”“金钱”等渠道去解决,由此造成了额外的资金成本与浪费,中小企业也因缺乏法律意识而失去了主动权。③在中小企业投诉过程中,被打击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极其恶劣,严重阻碍辽宁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


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思想上进行根本转变,在认识上应破除“官本位”的错误观念,树立“ 以民为本”和“以民为重”的服务观念,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承诺, 建


设服务型政府[4]。


  可建立便捷的投诉渠道,使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反映相关问题并能尽快得到解决。消除政商关系极端现象,由“勾肩搭背”转向“背靠背”,依法办事, 政府工作人员应积极办事,杜绝懒政行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政务人员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推动政府的改革,有效地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对于相关中小企业的收费,实行“清单制”[5],清理不合理收费。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类的收费等列成清单,向社会公示,企业有权拒绝支付清单外的费用,提高对中小企业收费的透明度,减少随意收费的现象。与此同时,应定期对企业的收费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严厉查处随意收费的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将重心放在相关的基层各政府部门,加强对基层政府的改革情况的监督与考核,保证政策在基层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应进一步简化行政管理和审批程序[6]。对于审批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清单、审查的事项与内容、办理地点窗口、收费情况以及审批的时间节点等公布在相关网站上,设置专门服务热线,专门处理审批相关问题,同时也应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的无差别审批,提高审批效率。32优化针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机制,规范中介平台。


  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税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享受到足够的税收支持和优惠政策,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以及继续教育,使税收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思想道德等相关内容,提高财税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防范不良现象的发生。


  优化税收相关机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应紧跟市场的脚步,如果财税优惠管理方面的各相关的环节流程相对繁琐,会使中小企业失去耐心。针对该情况, 税务部门需要对有关的税务流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省时间和费用。与此同时,需要经常对税务办公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软件的运行质量,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鼓励各种融资方式同时存在,为辽宁省中小企业营造良好财税环境。例如对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信用社等通过参股、借贷等方式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或者支持小额信贷的开办,通过政府发放优惠补贴金融中介机构等方式来满足相关融资需求。与此同时,评估部门应将评估内容与


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充分结合起来,重新建立起评价指标和系统,运用现代大数据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防范和控制融资评估的误差[7],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成功进行融资提供保障。


  省级政府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和改进,保证其平台的流畅度,在功能模块设置上不能只偏重于政策信息的通知与发布,应注重与中小企业间互动,根据其实际需求设立政策、法律、专家咨询、人才服务等相关模块,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引入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相关政府部门应主动与高校以及科研部门加强沟通,组织交流活动,使企业与人才之间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和知悉对方实际发展情况与潜力,促成双方的合作关系,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构建企业互助平台。针对辽宁省中小企业产品类型单一、行业结构单一、总体发展水平不足的现状,政府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加强宣传合作,使“单打独斗”的观念转变为“合作共赢”。构建企业间的互助合作平台,以项目管理、企业战略及文化等活动作为载体,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集约化管理的优势,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同时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前来就业,从而促进辽宁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积极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不管是从长远发展出发还是考虑现状,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均为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8],例如在高校建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开展培训课程, 大学生刚入校就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培养专业的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或者在社会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对满足相应条件的人进行创业创新培训, 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从而培养出更多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营造创新人才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在人才工作方法的变革上应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锦上添花”转变为“雪中送炭”,为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务[9]。进行跟踪服务,提供滚动扶持而不是“一次性支持”。对于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而言,要留住高素质人才,防止高素质人才再次流失。


  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重加强资金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从而吸引高质量人才。对于人才发展成长的机会,要健全晋职机制,奖励制度,形成


完整的人才成长发展的职业通道,这些通道包括领导、管理、技术岗位等,使他们既能把握现在,又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政府应及时有效地为其家属就业问题、子女上学问题以及医疗养老保险问题提供配套服务,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后顾之忧[2],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后续服务体系,从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辽宁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政府自身机制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对于审批方与被审批方的关联者,采取回避机制,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垄断行为,促进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推动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只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才能享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多层审批以及行政成本和干预,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的规制体系建设。应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注意程序性规制建设,及时清理或修改不合时宜的法规规章,保障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 。以知识产权为例,中小企业往往在技术研发方面比较薄弱, 投入不足,后续发展乏力,也容易受到侵权行为打击。因此,中小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传统产业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对于中小企业已经开发或即将开发的产品,应在专利权、商标权等方面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寻找与市场状况最相适应的法律保护手段,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应健全知识产权预警体系,对于已授权的专利,应执行专利法案所规定的用于保护专利的各项措施。应安排专人搜集信息,对侵犯自己公司权益的专利申请进行调查,并向专利局提出建议。


  加强公正司法力度。在公正司法上动真格,一切权力都有边界、受监督,厘清权力清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10],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中小企业吃下“定心丸”。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全面建立信用评估制度,对于中小企业,要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对于重点领域进行信用分级监管,将资源分配精准化和有效化。


结束语


  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为达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须营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首


先,应转变政府人员的工作观念和效率,拒绝腐败;其次,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与金融机构联动,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用,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再次, 应加强人才引进能力与培养专业人才相结合,解决人才流失严重问题;最后, 应加强法制建设,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巨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分析


左充巨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陈荷英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加快土地流转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整体。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实现规模种植,没有规模化种植,就不能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必须有农业机械化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土地适度流转及农机规模化经营的新途径,大力推广“订单”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等农机作业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农机规模化经营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巨野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12.4万台,农机总动力达1.92×106kW, 农机总值达10.2亿元。拖拉机拥有量达1.1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6164台; 联合收获机达4681台,深松机860余台,秸秆还田机1760余台,免耕播种机1500 余台,排灌机械27500台;其他农业机械6.2万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18个, 农机大户1600余户,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7%20XX年,全县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298万亩,实现作业收入5.6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通过租赁、转包、代种等形式促成耕地流转9.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1%,涉及农户3600余户, 占全县农户8.8%。全县农机大户中,种植小麦、玉米50亩以上的有160户,100 亩以上的有120户,200亩以上的有60户;农村土地已经逐步向农机合作组织和机械化种粮大户集中和流转。


  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调查中,农民反映1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天可收获玉米80余亩,是人工的100倍;1台大型拖拉机一天可旋耕土地100余亩,是人工、畜力的120倍以上;1台免耕播种机一天可播种小麦100余亩,是人工的100倍以上,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高效、优质和规模种植,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民工的合理转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统计,全县有23万多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占农村劳动力的43%;他们把土地转包给有


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或机械化种粮大户。三是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调查显示, 目前该县分散种植的小地块农户,每年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机作业费用:耕地80/亩,播种60/亩,收获160/亩,秸秆还田60/亩,合计成本为360/ 亩;采用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机作业成本:机耕60/亩,播种50/亩, 机收120/亩,秸秆还田50/亩,合计成本为280/亩,比个人分散种植的农户农机作业费用减少了80/亩。规模化生产还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10% 左右。同时,采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化收获等先进的新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还能提高粮食产量。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抛荒。发挥农业机械的节本增效优势,根据农时季节,为农民开展各种农机作业服务,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土地抛荒。近年来,全县100余家农机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调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服务,统一管理收费”等方式,共完成耕种收“订单”及合同作业面积50余万亩,其中承包抛荒田1000亩以上,为治理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五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龙堌镇农机合作社2020年以来承包了本镇周边3个村庄的800亩土地,每亩地租


赁、承包资金为600元,解决了近160多户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抛荒的难题。柳林镇史屯农机合作社,20XX年承包土地1000余亩,按照每年800元的农机作业及肥料、农药成本收费,其收获后的农作物全部返还给农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独山镇曹楼农机合作社自2020年以来,在本镇及周边村庄承包大片耕地及池塘种植小麦、玉米和莲藕,并利用河塘发展水产养殖,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抛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小型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全县目前拥有的农业机械中,70%的是小型农机具。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户户种田,家家购机,形成了小而全。近年来,农机装备结构虽然不断优化,但小型农机具仍然偏多且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农机资源的相对闲置浪费,其突出表现是动力机械作业单一,严重制约了农机化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全县拥有各种拖拉机1.7万台,而大中型高效率的耕作机械还不到35%,且机具性能单一、油耗高。


  (二)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目前,全县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9.8%以上,棉花、大蒜及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只达到40%左右,且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棉花拔柴、大蒜收获机械化还在进入起步推广阶段,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发展规模种植


的瓶颈。


  (三)种植规模小,基础设施弱。全县的耕地由85万农民种植,人均1.3亩, 不但规模小,而且田块分散。目前农村新建的标准化机耕道为数不多,原有的机耕道质量越来越差,数量越来越少,里程越来越短,再加之很多农户受传统农业的影响,不愿流转土地,农作物插花种植,农机下田作业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比如,核定每小时可收6亩的联合收割机在大部分村组一天(按10小时计)只能收50亩左右,机械化效率不高,难以发展规模种植。


  (四)经费投入少,农机化发展环境差。一是农机化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农村规模化种植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乡镇农机站体制改革,工作经费不够,场地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试验、示范投入少, 农机化示范基地少,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试验示范局限于现场演示会,农机化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一是深化认识。要把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提高到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粮食生产的高度上来认识,要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农业机械是科学的载体,是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 是人体四肢的延伸,也是智力的延伸,可以说,农机化使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土地流转的快慢,没有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发展长效机制,以农机化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和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二是加大投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没有投入是纸上谈兵。在用好用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基础上,要把推进农机化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加大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县财政要建立农机化发展专项基金,并根据财政收入增幅比例每年以5%~10%的速度增加投入,用于农机化项目配套资金和推广补贴农机具的累加补贴,逐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扶持和鼓励发展机械化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三是优化结构。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环保低碳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逐步淘汰和报废一些到期的低效率高能耗的旧机具,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抓好棉花、大蒜机械化收获的推广与应用,逐步实现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探索“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做到政策推动与办点示范、大户带动与补贴拉动、强力推广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争取经济作物机


械化水平每年都有较大的新突破。


  (二)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一是合理规划土地。要把农村土地规划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并明确各级农机部门为主管单位,负责抓好规划设置和建设质量标准的落实。同时,做到年初有计划预算,年中有督促检查,年底有考核验收。特别是对土地流转快、农业机械拥有量多、自然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方,要优先列入建设项目,切实解决土地规划建设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土地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并进的新局面。工作中,按照“一平二大三方正”的原则,尽量将小田改成大田,以减少农机作业空转的成本浪费,适应大中型机械化作业的需要。二是推行连片规划种植。实行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更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在规划种植上,要统一安排部署,让农户尽量做到连片种植。这样,一则可以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二则可以为土地流转提供条件。同时,要出台更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对从事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的个人或组织实行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燃油补贴、购机累加补贴,引导土地向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流转,鼓励农民推行种植“三统一”, 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机械作业,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环境。


  (三)培植农机服务组织。一是扶持机械化种粮大户。扶植机械化种植大户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途径,要及时为大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围绕“镇镇有组织、村村有大户”的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机大户带头应用新装备新技术,鼓励开展“五统一”的规模化服务作业,做到发展一户,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二是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加强组织引导和培育,把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抓手,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培育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优惠条件,不断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对土地流转200亩以上的要优先保证补贴资金,还可以实施累加补贴。对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各级政府要予以表彰或机械奖励。三是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契机,把农机大户、种粮


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为培训重点,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要广泛动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培训,争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和新型农民。四是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优化农机服务环境,打造农机服务平台,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和作业水平。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延伸,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


国企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程勇


  基层组织中的纪检委员通过与上级纪委、纪检部门的纵横向沟通协作,实现党内监督的全覆盖,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发挥着正风反腐的“前哨”作用。但从目前的国企基层组织建设来看,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本文分析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国企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履职面临的困难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建立起由纪委、纪检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构成的监督体系。纪委、纪检部门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政治职能,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担负基层支部及部门权力运行各环节的监督职责, 成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从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情况来看,依然面临队伍频繁调整、监督责任不清晰、主动履职意识不强、专业监督能力欠缺等困境,对于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工作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基层组织纪检委员队伍不稳定。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企业基层党支部委员会一般三年换届,但由于企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强, 大多数时候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干不满三年,就会随着项目的完成或新项目的需要调整工作岗位,造成企业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的不稳定,既不利于监督工作的连续性,也不利于纪检委员监督工作经验的积累。


  监督的责任有待清晰。从当前国企基层组织建设看,纪检委员开展监督工作可供遵循的党内法规并不多,在履行监督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困境。此外,从企业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大多数都是专业人员兼职,既要完成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必须工作, 又要结合行业特点、工作实际开展监督工作。有的纪检委员没有从事过监督工作,针对开展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多、思路不宽,对于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缺乏创新。监督的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部分国企基层组织的纪检委员忙于日常事务和应对各项考核指标,从思想上对纪检委员的职责意识认识还有差距,对于如何履行纪检委员的职责思考不多、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履职和担当意识有待强化,需进一步增强履职积极性


主动性。


  专业监督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国企基层党组织的纪检委员作为监督的"末梢""微探头",对党的建设、党内监督等知识体系和储备还不够完善。虽然许多基层单位经常性开展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帮助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仍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实抓细纪检工作。如部分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只熟悉党建纪检业务,而不太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存在能力短板,无法将党建纪检工作与企业经营工作统筹同步推进。


  同级监督有待加强。由于当前纪检监督相关制度在协调、全面、系统功能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国有企业各级组织的权力还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中,而且有的负责同志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认为自己廉洁意识强、业务素质过硬, 不需要监督;有的认为纪检委员“级别不够”,只能对下监督,不能同级监督, 导致纪检委员岗位形同虚设。


二、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面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国有企业纪检委员要牢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宗旨,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要求, 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打通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主动监督意识。A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作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执行者,更应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握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组织建设角度整合企业监督力量,准确把握企业面临的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以党内监督为主,探索推进审计监督、纪检监督、专项监督等路径,确保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切实提升主动监督意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厘清监督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要紧紧围绕企业主责主业,自觉为中心而谋、为大局而战,始终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融入日常,始终做到党的决策部署、工作安排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大兴调查研究,把对党忠诚体现到促发展、推改革、防风险、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实现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充分发


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作用。着力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切实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并落实好监督,推动企业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抓实抓细日常监督,聚焦“关键少数”“三重一大”,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关键岗位、关键领域,通过参加会议、提出意见、约谈提醒、向上报告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监督,全方位多角度掌握了解被监督对象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六大纪律等行为, 敢于较真、敢于指出、敢于纠正。


  规范纪检委员队伍建设,夯实企业监督保障。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单位行业特点,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编制、人力资源状况和工作需要,严格遵循选人用人规定配备纪检委员,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可以进入企业的领导班子,担任纪检监察专员,更加有效地将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和基层单位纪检监察专员职责融合,实行基层党组织、上级纪委双重管理机制,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上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纪检委员的领导,作出工作部署、提出要求、督促指导和支持纪检委员开展同级监督, 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开展思想政治和业务培训,着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强化履职能力培训,提升监督执纪水平。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拟定企业基层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计划,常态化开展学法学规学纪、分级分类培训,引导纪检委员强化理论武装,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纪律意识、法纪思维、纪法素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有计划地选派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纪检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纪检委员上挂学习、跟岗锻炼,抽调选派纪检委员到监督执纪、巡察、专项监督的实践中锻炼培养, 在学中干、干中学,磨练出敢监督、能监督、会监督的能力本领。强化学先进、做先进,可邀请做得好的、走在前列的国有企业纪检委员面对面辅导、手把手帮带,整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


  健全监督考核体系,激励担当作为。国有企业要将纪检委员建设作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来抓。完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考核评价机制,区分专职纪检委员、兼职纪检委员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考评办法,有效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纪检委员成长后备队伍人才库,在选拔配备纪检监察干部、


党务干部时,可以优先选择在基层党组织中表现优异的纪检委员。对不能胜任纪检委员的情况,应及时予以调整。


  总之,国有企业要把提升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关键要素,结合企业、行业实际强化纪检委员教育,引导基层组织的纪检委员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夏慧芳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应当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而社会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的进入,一方面可以弥补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端的农业技术,形成“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民主体”的模式,从而更深入地发掘农村现有的农业资源,赋予农产品更大的附加值,并引进收益更大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双向增收。因此,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发挥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并结合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才能够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在中国大地上画就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奋进画卷。河南省多年来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通过历届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阶段, 河南省乡村振兴工作已经进入到快速推进阶段,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足以支撑相关工作,因此,应当鼓励具有雄厚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一方面,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河南乡村振兴,有助于引入更多的资源,以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各种资源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企业与农民主体优势互补、发掘农村内在发展力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一)有助于引入更多资源


  河南乡村振兴投入需求巨大,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与补贴等项目,例如,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都在数千万元以上,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足的。基于该问题,河南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产业政策实现帮扶工作,同时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并响应国家号召,河南省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河南省土地资源丰富,但农民主体缺乏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


用的意识和发展理念,且建设乡村振兴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乡村振兴的建设脚步,从而影响实现乡村振兴的进度。通过引入外界资本的力量,可以利用企业自身的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如建立集中住宅、美化人居环境等。除此之外,企业力量的加入可以引进更有效的资金使用规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可以优势互补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实现参与方与农村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河南乡村与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优势[2]。从乡村看,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大省,土地及劳动力具有较大的优势。从20XX年河南省农业厅数据可知,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500万人以上,土地资源及劳动力、农产品都是河南省发展的重要优势。正是由于具有重要的地理及劳动力优势,河南省农产品的附加值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此外,由于河南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结合每一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发掘其独特的文化优势。由于河南的乡村既具有可耕地又具有大量成片的宅基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发展休闲、娱乐、农业相结合的观光产业。然而,由于农村集体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政府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对农村的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河南现有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利用。而参与方具有的资金、人力以及市场资源,恰恰是农村缺乏的关键性资源, 同时,乡村的巨大市场可以为参与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业务涉及农业、基建等参与方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势必会获得更多的商业发展机会,在帮助农村实现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参与方自身实现合理的利润。此外,农民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收益,提高自身收入。


(三)激活乡村资源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内容,而激活乡村现有资源有助于完善相关机制。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加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引入市场化理念,从而可以将乡村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无论该产业是否属于农业产业,其发展都会为农村带来更多的机会,如农业产业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引入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不仅可以提高乡村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加快产业升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获得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四)有助于企业回馈社会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应当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性质,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主要是运营国有资产,有责任并且必须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乡村振兴。社会资本, 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其也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资本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还会产生良好的声誉效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河南乡村振兴,不但可以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为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河南可以把一个个乡村看成一个个包含丰富资源的个体,通过引入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提升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为各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河南乡村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三、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坚决扛起“挑大梁、走在前、做贡献” 的重大责任,如豫地集团、安彩高科等一批先进国有企业代表,勇担责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企业帮扶、互惠互利以及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等[3]。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与乡镇主动对接,通过开展示范村、公共服务建设、金融优惠、农商对接等多样化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除此之外,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比如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帮助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由返乡农民工“挂帅”创办的服装服饰、电子元件组装、纺织生产等“小微企业”有30多家,吸纳当地1200余名留守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经过实践,已经形成了文旅开发、乡村创业等发展模式,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存在参与度不高、参与模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


  合作双方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对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双方沟通的平台和途径以及对接机制都有待加强。若合作双方未能进行及时沟通,会导致双方掌握的信息难以相通,导致信息不对称。现有的信息沟通渠道主要包括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的官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但是, 鲜少有人会特意到该网站寻找信息,且该网站发布的信息比较多,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做到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对网站


的维护有待进一步加强,种种原因导致该网站信息使用频率不高。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详细了解参与乡村振兴的优惠政策,对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发展以及发展需求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地区不了解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擅长领域,导致双方不能精准地找到对接企业和对接项目[4]。由于信息的需求,政府和企业应当进一步优化信息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农村和企业的对接与协调问题。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市场的了解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其中一个原因是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从企业发展的目的来看,其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目的仍然是获得利润。通过分析发现,部分乡村振兴项目的盈利没有达到理想状况。例如,投资文旅项目面临较长的投资周期,且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参与方需要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从利益分配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中, 应当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全面认知,且社会资本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与社会资本进行利益分配时,往往处于劣势,甚至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形,甚至还会出现道德问题。部分社会资本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存在以远低于市场公允价格签订相关合同,社会资本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在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了解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三)合约稳定性有待提高


  目前,河南省在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会损害各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这些不利因素既可能来自农民也可能来自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与企业合作需要把土地、宅基地等租赁给企业,为企业进行基础的建设提供资源。一般签订的合同期限到期甚至未到期时,部分农民会由于租金的问题而与其他主体签订合同,也有可能是由于政府的规划调整导致企业所租赁的土地性质发生变化,最终难以续约。前期的投资无法收回,使得企业存在“不敢进、不愿投、不能退”的心态, 这也是导致企业不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耕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农民,部分农民为获得更高的租金,会在企业进行专项投资之后,在下一轮承租时故意提高租金价格,企业由于前期投资巨大不得不提高租金。帮助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解决合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是目前的一


大难题。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盈利,其参与乡村振兴一方面是承担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新的利润点,因此,企业正常的盈利是应当鼓励的,也是长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应当积极解决合约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控制参与方的经营风险,避免造成烂尾项目,规避耕地及宅基地被占用且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避免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保证农民主体合理利益、保留农村特色的情况下,结合河南省发展现状,鼓励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企业独特优势,结合农村发展实际,促进人、财、技术的流通,从基建、就业、创新、培养人才等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一)促进信息匹配


  合作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匹配会对双方的合作带来负面影响,而借助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需要借助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一,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能动性,促进各主体的供需信息的对接。首先,应由各村委会收集各自村集体的优势产业或农产品,并讨论出可以合作的项目信息;其次,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并根据企业的业务特征及规模特征,向企业提供乡村的项目需求信息[5];此外,行业组织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 把相关政策传递到各社会资本主体,让市场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 把握参与乡村振兴的机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还可以组织企业实地考察,近距离体验乡村的发展,吸引企业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第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首先,应当将信息平台由仅针对国有企业拓展到涵盖所有资本实体;其次,建立模块将企业的项目需求信息经过风险审核后在该平台上实时发布;同时,建立专栏,将具有代表性的村集体信息发布至该平台,实现合作双方信息的对接;然后,注意提高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使得信息平台能够真正地为各参与主体精确找到自身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站之外的其他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配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布项目信息。第三,可以开展招商会等线下活动,促进项目的对接。推介会等线下活动的形式,可以重点突出,直接建立合作双方的关系,村集体可以较为详细地介绍自身优势,吸引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提高信息的匹配度,提高成功合作的概率。


(二)基于市场机制,发挥优势,实现双赢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得合作双方能够调动积极性,获得利益最大化。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合作双方基于市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实现双方的盈利,并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于农村的土地优势,整理规划出可供乡村振兴项目使用的土地,进而针对性地寻找合作项目。根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河南省的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承包地总面积的三成,企业成为新的流转主体,这为统一进行农业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相关企业涉猎农业产业时,可以直接与新的主体进行签约,从而有效降低与多个农户洽谈的成本,提高签约的可能性。然而,在二次流转的过程中,需要保障首次流转合约的稳定性。因此,要求在整个流转过程中了解遵守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三)强化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双方的合作成本及合约变动风险,加强考核与监督。针对部分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担心合作的长久性、利益的分配原则、合约的稳定性等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上述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一,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作用。企业可以直接与村集体签订合同开展合作,避免与分散农户签订合约,既简化了合约签订的过程又降低了企业与分散农户合作过程中的成本及违约风险。第二,提前明确双方的合作模式。在合约中明确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利润分配制度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纠纷解决机制,尽可能降低履约期间的风险, 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收益。第三,强化监督。不仅要对纠纷解决、利益分配等事项进行监督,还要对履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特别是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事项,更要实施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针对上文中提及的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制定方面帮助解决,给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政策支撑。特别是企业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资金、吸引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一,应当落实土地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提供更多的帮助,尽可能满足项目用地需求;还可以与村委会协调,将村集体的闲置用地或者闲置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帮助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应当给予相应的税务支持。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可对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


与的乡村振兴项目在多方面给予税务减免和贷款支持。第三,吸引和培养人才。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同时,还可以联合村委会,组织培训班,培养各村集体的技术型人才,以支持乡村振兴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有助于乡村引入更多的资源,实现乡村与企业优势互补、激活乡村资源等。而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村集体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个别农户契约精神缺失、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合作原则及解决措施,如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能动性弥补村集体的认识、建立风险防范和强化监督增强合约的稳定性和合作的持久性,进而为河南省的乡村振兴工作助力。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李小萍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完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降本增效、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等显得甚是重要。精准的预算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融资计划,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存在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充分,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偏差大、控制和调整不严格以及预算结果分析不及时等情形。针对上述问题,国有企业应立足自身特性和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基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并实施有效控制与资源调度,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的综合管理过程。


(一)有利于全面统筹平衡资源


  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而生产资料的稀缺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将企业所拥有的有限的、分散的资源进行合理且高效地配置, 深度挖潜资源的价值,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和环节,结合外部环境和政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发展周期,对企业资源进行综合统筹与平衡,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价值,更好地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时需要对整体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在既定的利润目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核心的经营指标边界约束下, 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项目储备和投资规划,倒挤相关成本费用预算上限。这种以市场为导向和内部底线约束的双重决策机制,能在较大程度上防范风险,降低企业可控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预测公司经营的整体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包括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预先制订应对策略,以期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同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沟通成本是比较高的,部门间也存在一些壁垒, 而全面预算的天然特性便能起到打破部门间相对独立的状态,促使部门间不得不加强沟通与协同。首先,预算编制需要有充足的数据信息支撑,所有部门必须向财务部门传递预算数据;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就要对企业资源在不同业务、不同部门间进行综合配置和平衡,改善矛盾和利益分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是预算指标的完成需要部门间配合;二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部门预算不足或者过于充足的情况,这就需要部门间进行协调。


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充分


  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全面”二字,即需要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全员共同参与。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一是部分国有企业分子公司的管理人员还存在重经营轻预算的理念,疏于全面预算编制基础环节管理,未细致分析内外部环境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更多侧重于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预算指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二是很多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重大的认知误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因此,即便财务部门组织编制预算时,其他部门也没有引起重视,报送的预算数据质量不佳,“拍脑袋”得来的数据也大有所在。三是存在“预算编制—执行及调整—分析考核—新一轮预算编制”未形成闭环,以及未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各个关节等情形,背离了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全面预算管理是项较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涵盖的范围广、内容多。预算编制是起点和基础,如果编制不严谨,预算数据质量不佳,不仅达不到经营预期,严重的还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首先,因为国有企业层级多,分支机构多,分散、分权导致与企业发展需求和总体目标存在偏差。预算编制没有与企业战略目标较好地契合,让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现实中,对成本费用类的预算未进行成本动因分解,未充分分析企业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和外部市场变化的多样性,业务部门上报预算数据信息支撑依据不足,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编制时,盲目采用增量预算法,虽然此方法操作简单,但导致一些无效的成本费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二是预算审核缺乏专业性。企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财务部,且预算审核工作大多由财务部门主导。


财务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对公司的长期目标和公司战略缺乏全局认识,对全面预算的专业审核及重点倾斜把握不够准确,在对生产业务、基建、技改等投资项目储备和可研的审查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影响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把关。


(三)预算执行偏差大、控制不严格


执行进度与计划偏差大


  按照较为合理的预算,除外部市场波动较大外收入类预算通常较为稳定, 成本费用类预算季度应完成年度预算的20%。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较为激进的部门或单位执行进度较快,考虑到预算指标早晚都得完成,还不如早早完成后高枕无忧,导致实际执行超过预算目标;相反,较为保守的认为只要年底前完成就对整体预算影响不大,导致实际执行进度远滞后于预算目标。这些都会对企业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税费缴纳等诸多产生联动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调整存在随意性


  原则上日常项目预算和收入成本预算的调整不能影响到经营目标及单项严控的费用。由于在编制预算时部分业务部门未结合实际,存在预算数严重高于或者低于实际需求数的情况,预算多的需要调减、不够的又需要调增。而多数情况是生产业务部门以保障安全生产等为由,反向要求财务部门和计划发展部门以特殊手段调剂预算,轻则挤占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业务预算,重则违规列支相关成本费用。


三大预算间缺乏有效衔接


  业务预算和专门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较为准确的前提下,才能编制更为合理的财务预算;否则, 财务预算就如空中楼阁,实施起来也较为困难,资产购置、改扩建等投资也得不到资金支持。现实中,收入类预算缺少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生产能力进行精准预测,通常编制的销售预算较为保守。而为保障企业现金流的充裕性和预留紧急备用资金,财务预算会在正常投资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调减,进而影响投资类预算和成本类预算的上限,最终制约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规划。


执行结果分析不及时、不主动


  预算执行偏差未及时分析,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成因,很难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导致执行情况偏离预算目标。现实中对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和控制主要是财务部门,其余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度极低或者被动参与,有很多基


本没有参与。正是由于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在分析过程当中就没有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问题进行透彻地剖析,进而影响到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


三、考核机制未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考核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严格落地执行,很难发挥其激励作用。一是奖惩标准不明晰,考核的具体条目不明确,并且由于国有企业中存在许多借调人员、未定岗人员,导致考核结果不能直接与其实际岗位和薪酬挂钩,不但不能促进预算的执行,还会降低员工积极性;二是未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考核,最常见的莫过于部分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在面对预算执行结果时,碍于人情面子本应提出考核意见的却不提,如此一来预算执行部门便会消极怠慢,不利于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四、信息系统支撑力度不够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结果统计还基于电子表格等办公软件。首先,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较大,传统的办公软件操作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其次,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执行结果的反馈会相对滞后,无法及时提供预警,以及对预算分析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五、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认清全面预算管理本质,转变思想


重视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层作为战略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要清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模式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转变以往重经营轻预算管理的陈旧思想。比如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设立单独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以进行科学的、专业管理和决策。


多途径增强意识


  培训和宣传是增强意识的强有力手段,比如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预算管理办公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年度专项培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取得成效等进行宣传引领,逐步加强企业全体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与方式


  一是为尽可能保证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参照政府预算“两上两下”的编制流程,把预算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省市县各级预算主体单位,尽量


细化预算明细项目,同时上级单位要把握好放权与集权的度,让预算单位有效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上级单位在审核预算时也要履行好责任把好关,以形成年度预算执行控制方案。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需根据不同的预算事项, 合理地选择滚动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编制方法,切勿图方便一刀切。


(三)强化预算执行与控制


强化预算控制方式


  针对不同性质的项目采取相应的控制方式,例如“三公经费”、会议费、客服及商务费、信息系统运维费、团体会费等重点支出预算实施单项控制;未匹配资金预算,需要严格按要求进行累进预算控制;对应对突发事件等预算外项目必须履行相应审批程序调整预算,而对年度预算项目的其他调整,即便允许调整,也应对调整事项严格考核到预算单位,从而提高各级预算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坚持效益导向,以收定支原则


  以收入和利润为基础倒推设置成本预算上限。国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那么所产生的效果都应与相应支出负责, 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费用管控理念,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支出进行问责。特别是可控成本类,应该精准测算规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管控开支先后顺序,对投入产出质效进行精细评价,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以实现成本可控在控,防范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提升利润空间。


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覆盖所有业务,但同时也需要突出重要性原则,对销售预算、基建技改和零购预算、生产大修预算等重点项目及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督控制,对容易出问题的项目和流程节点。例如,实质为资本性支出的项目,业务部门试图通过各种擦边球或者不合规的操作从成本费用列支,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需加强审核与控制,避免出现资本性预算挤占成本性预算和不合规开支的情况。再者是无效费用开支、超预算开支、无预算开支的情形,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投机取巧,有意规避招标,随意开支等。


聚焦预算分析,建立反馈机制


  动态反馈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监督管理部门,至少一个季度结束后10日内组织业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从执行进度、质量、效果等多个方面和维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执行的偏差及成因;


并制订下一步改进计划和措施,强化预算执行跟踪监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形成阶段性的总结,为优化新一轮的算管理提供参考,发挥预算决策支持作用, 提高决策有用性和时效性。


分解落实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一是根据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预算主体、预算部门、甚至应详细到具体岗位,更能达到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目的。二是按照时序将年度预算分解到月度,促进年度预算有序完成,实现企业年度与月度预算的协同管理。为提高使三大预算的有效衔接,还应该建立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机制,细化分解经营收支预算安排,对生产经营和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金缺口,便于全面准确对接公司融资计划安排。三是预算执行按照预算目标开展, 预算调整严格按照规定的情形和流程进行。对不同类别和性质的预算分类管控, 制定统一管控原则和标准,固化流程,严格预算外项目流程管控。无论是预算执行部门和人员还是预算审核监督部门和人员,勿有项目小、金额小而超越规定为之的心态,否则可能导致违规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情形出现。


(四)优化考核内容和机制,发挥激励“指挥棒”作用


  考核是否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至少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动态考核,做到奖惩分明,严格兑现。动态考核可避免因定期考核而业务部门临时突击加快执行进度,影响实施效果等情形出现; 严格兑现在于如果奖励未兑现将无法激励做得更好,惩罚未兑现将使恶劣思想和行为蔓延。二是细化预算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价内容, 通过系统自动计算量化考核指标及得分,并且根据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考核指标和权重,而不是考核标准保持长期不变,才能更好发挥考核激励“指挥棒”作用。


(五)加强信息技术保障,提升预算管控能力


  目前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主要通过SAP系统,为更加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释放更多人力资源,提升预算管控能力,适应数智化转型。国有企业应加快开发建设适用于大型集团的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强化与业务前端、财务中台等方面的衔接,能很好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数据传输效率,打通部门及业财壁垒,促进业财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抓取财务与业务数据,让业务部门能随时查询到预算额度、执行进度,让财务部门能精准掌握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强化在线监控功能,设置预警信号,对不合规,不合理的


预算项目进行预警,实现预算执行可控、在控。


六、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还需不断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而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才有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析在编制、执行和控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 持续优化全面预算编制方式和流程、强化执行和监督管控力度,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稳健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河南省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要进一步健全稳粮增产体制机制


  探索一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的增产路径,更高水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高质量站稳1300亿斤产能基础上,确保完成新一轮100亿斤增产目标任务。


(二)要加快转变粮食生产经营方式


  走内涵式、绿色化增产的路子,由资源依赖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相协调, 推动粮食生产更可持续、更有韧性。


(三)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夏粮调得更优,秋粮调得更活,“三链”同构水平更高,坚持“农头工尾” “粮头食尾”,构建“大粮仓”“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推动粮食产业结构更优、链条更强。


(四)要进一步释放种粮主体内生动力


  种粮的收益提高了、种粮的风险降低了、种粮的职业被充分尊重了,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利益补偿机制更加健全,粮食生产成为“有盼头” “有甜头”的现代化产业,才能真正形成地方抓粮的浓厚氛围。


二、河南省粮食高位增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约束


(一)高位增产物质基础仍不牢固


  一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目前,河南省仍有3000多万亩耕地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建设标准不高,存在井电路渠不配套、田间灌溉渠系与骨干渠系衔接不顺畅等突出问题。二是种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不足。河南省核心种源同质化问题突出,突破性新品种少。同时,分子和基因组育种的基础弱,优质种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品种培育长期处于爬坡无突破状态。种业企业“弱小散”特征明显,2021年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前10强中河南省没有一家。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河南省水资源总体匮乏,亩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局部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过度开发,豫北地区已形成了1200万亩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农业面源污染较


重,长期耕作“重肥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作层变浅、板结、酸化等问题。


(二)粮食生产综合收益仍然较低


  2021年,河南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达24.2%,对应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仅为9.5%。受经营规模、农资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种粮收益仍很大程度低于经济作物,更大幅低于其他行业。


  20XX年,小麦单产、价格均创历史新高,亩均收益达到历史最高的858元, 较2021年增加209元。玉米价格也达到历史高位,亩均收益640元,较2020年增加113元,整体亩均收益达1400余元。按照全省户均56亩计算,一户一年的种粮收益不足两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20XX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012年的12917元扩大到19787元。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位次由2013年的16位降至2021年的21位,与全国的差距由2013年的461元扩大到20XX年的1436元。


(三)粮食产业发展亟须新突破


  一是总体上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较低。与同为产粮大省的山东省相比, 20XX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高出山东省200亿斤,但是粮食产业产值却低于山东省


1000多亿元。小麦产业中,利润率只有2.6%的小麦粉加工仍是河南省粮食产业的支柱行业,产值占粮食加工业总产值的40%,而粮油深加工占比不到10%。小麦粉加工中,又以普通粉占主导,高附加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基本空白,优质小麦高价值转化的产业体系没有形成。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少,产业规模优势不突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呈现“大群体、小规模”特征,20XX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09家,仅相当于山东省的52.5%,龙头企业平均产值仅为山东省的一半左右,排在广东、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后面。虽然河南省小麦产量和面粉加工能力均为全国第一,但深入分析加工企业的情况,加工产能多为区域外企业贡献,缺乏本土大型先进企业。三是品牌建设滞后。河南省粮油加工企业品牌虽多,但把握新消费趋势能力不强,传统品牌年轻化不够,新品牌孵育缓慢、新品类发展滞后,不少龙头企业未享受到食品行业近几年新品爆发、赛道转换的红利。


(四)稳粮增产保障机制仍不健全


  一是“高产穷县”问题仍然突出。“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局面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2021年,全省11个粮食产量超100万吨的超级产粮大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1元,仅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的20.7%;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21元, 仅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的45.6%。二是“种粮得利”支撑体系仍不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仍然偏低,市场走弱时种粮主体收益保障有限。政策性保险托底效果不突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缺失,小麦、玉米、水稻收入险、价格险有待进一步扩面提质。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仍没有实质性改善。


三、河南省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深挖耕地产出能力,筑牢“藏粮于地”战略基石


  一是守牢耕地红线、稳住播种面积。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着力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耕地保护的引领作用,科学划定、严格落实耕地边界,从制度上约束新增建设用地侵占耕地。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从根源上破解农村生产生活侵占耕地难题。二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更高要求, 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全省耕地基础地力。加快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着力补齐土壤改造突出短板,促进耕地宜机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全面提升减灾抗灾能力。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持续高位整合涉农资金,创新推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建设投入高标准。规范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质量控制,统筹开展未达标或退化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建设质量高标准。三是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维管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创新高效维管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明确责任要求,保障资金渠道, 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二)建设现代种业强省,激发“藏粮于技”战略潜力


  聚焦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将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宜机收的新品种作为科技攻关突破口,从源头上提升“藏粮于技”战略潜力。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位整合系统内资源,引导产学研用有机融合,促进科企深度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科技联合攻关,着力破解科研资源配置重复分散、创新主体不明等突出问题。二是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创新链,壮大链主企业,补强配套企业,培育领军人才,设立专链基金,支持重点企业进行重组、混改、上市。三是加快推进


中原农谷建设,紧抓种子工作列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机遇期,引导带动全省种业科创资源规模成势、集聚成链。发挥中原农谷创新倍增效应,推动开放式创新,针对创新链上的关键环节开展引才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入驻。四是注重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促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法有机结合,提升先进适用新品种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


(三)坚持产业兴粮导向,夯实粮食生产微观基础


  粮食产业越发达、产业链条越完整,粮食生产抵御风险、应对波动的能力就越强,粮食产能实现高位提升目标就越主动。一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整乡一品”,持续扩大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完善优质小麦专收专储机制,以优质小麦产业发展为牵引,带动全省整体小麦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全链条开发。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从田间到餐桌全覆盖,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加工转化率,提高终端产品比重,打造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三是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原粮粗加工是微利行业,对粮食生产带动有限,必须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推动农业发展价值倍增。通过“吃干榨净”,一粒小麦能转化成面粉、酒精、液体蛋白饲料等10大类500多种产品, 一粒玉米从初级产品淀粉、葡萄糖到注射性葡萄糖、功能性结晶果糖附加值能跃升十几倍。四是引导加工环节留在县域。全方位支持产粮大县构建以粮油加工和食品制造为主导的富民强县产业体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重要平台载体向粮食主产区布局,引导加工企业向县域下沉、向园区集中。五是加快实施品牌升级战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粮油品牌, 让河南粮食成为国人眼中的“安全粮”“放心粮”。引导传统名企适应新消费趋势,聚焦特色赛道、细分赛道,全方位提升品牌新颖度。利用好“老家河南”、非遗老字号等文创资源,打造一批新国潮品牌,培育一批网红“大单品”。


(四)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一是加快推动土地流转。2018年以来,河南省土地流转进入瓶颈期, 徘徊在35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1.8%。要以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加速土地规模流转、规范流转、科学流转。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探索“互换并地”,推动“小田并大田”,破解耕地细碎化


问题。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等新型合作模式,引导集体经济发挥关键作用,破解土地流转博弈中的诸多困境。二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立足生产条件和经营能力,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成为稳粮增产的中坚力量。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增强新型经营主体“投农营粮”动力,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涉农、涉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是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以工带农、以企带户,在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机衔接机制,利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各市场主体与小农户构建长期利益共同体。


(五)健全收益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种粮主体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保本、保险兜底、经营增效的政策体系,既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也不能让产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一是增强补贴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稳定提高补贴水平,有效对冲种粮成本增长压力,稳定农户种粮预期。落实好“谁种粮谁受益”,严格核实领补面积和用途,严防“种粮补贴”简单化为“农田直补”,杜绝“撂荒领补”现象。持续优化补贴结构,坚持“谁多种粮食,优先支持谁”,向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倾斜,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持续完善补贴项目,聚焦农田水利关键短板,重点增加改善生产条件的专业性补贴。二是积极化解粮食生产经营风险。持续推进河南省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加快将高标准农田纳入农业保险。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多方参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门槛、低成本的普惠授信模式。进一步完善农资稳价保供机制,强化重点生产企业要素保障,发挥好供销社系统供应链渠道优势。三是出实招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机制。在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的基础上,也要将粮食支持政策由支持生产环节为主向支持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产业政策转变, 形成“以尾促头”倒逼机制。同时,以供应链合作为基础,积极推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对接合作。


红色党建”赋能绿色景区 关于镇江市景区加强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  李志


  为贯彻落实镇江市委关于开展“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安排部署,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红色领航先锋行动,今年5月,镇江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组成联合调研组以加强景区党建工作为重点,先后赴扬州瘦西湖船娘党支部、苏州石湖滨湖景区、苏州环古城河“红色步道”等考察学习。


  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市属的三山南山、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伯先公园等重点景区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调查、交流座谈、重点查看与随机查看、集中查看与分散查看等形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各景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红色党建”赋能,推进景区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思路。


一、对标先进找差距


  镇江市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管辖的主要旅游景区有三山南山景区、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伯先公园。其中,三山南山景区由文旅集团所属镇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旅发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现有职工215人,党员70人(含预备党员7人),下设金山公园党支部等4个党支部;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和伯先公园由市城建集团所属企业镇江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保护建设及文旅产业运营,现有职工82人,党员24名(含预备党员1人)。


  近年来,各景区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景区运营呈现出健康稳步发展势头,但是对照扬州、苏州景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建宣传标识标牌设置缺少系统性目前,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虽然设


  立有党建宣传牌185块,但并未完全形成系统性的党建宣传标识标牌,未能充分释放出红色动能。如西津渡街区属于多部门多群体设置的功能性场所,因人大、政协、统战、史志办、社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设置宣传标识标牌的标准要求多样,导致街区内标识风格杂乱,缺少统一性。


  (二)党建志愿服务软硬件建设有待加强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占地面积约300公顷,虽然在其中设置15个党员志愿服务站点,但覆盖率较苏州、扬州 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如金山公园结合商业街区设置4个党员初心角,三山南山


景区分别在景区入口处、游客聚集点设置5个“红色风景线流动服务站”,西津渡街区设有1个红色驿站,在服务站点的覆盖广度和点位设计上还有所欠缺,党员志愿服务相关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有游客说:“志愿服务站真是很贴心, 不仅提供暖心服务,还能让游客了解景区文化。要是多一些这样的志愿服务站就更好了!”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化运作过程中,景区党员干部还是以事业身份居多,占比达61%。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身份用工混编混岗的情况,部分党员在融入市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经营创收能效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系统分析找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通过系统分析、综合梳理,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不” 上。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景区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落到实践中的少,不同程度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闲时抓一抓、忙时放一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党建意识淡化, 对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党建工作差不多就行,没有必要抓得太紧,“重业务、轻党建” 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存在。


(二)职责定位不明晰


  景区党组织书记对景区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定位不准,认为自己“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仅要体现在党建工作上,更应体现在景区的全面建设上;甚至有的书记认为抓党建是副书记和党务部门的事,自己做好宏观指导、把好方向、管住大局就行了。


  此外,景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导致党建工作创新不足,缺乏活力,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


  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相促进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景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最终要体现在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景区在谋划党建工作时,往往盯着上级要求转,


就党建抓党建,围绕中心工作研究、开展党建工作思路不宽,没有很好地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没有把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筹划,缺乏融合意识,“两张皮”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


三、三个强化促提升


  在全市深入推进“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构建基层党建“五责联抓”工作体系的当下,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必须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景区建设运营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党建工作显性化、常态化、全域化,为镇江市打造“国际文旅休闲目的地城市”注入更多红色动能。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强化统筹谋划,推动景区品质提升


  一是优化布局“提升”。坚持“一盘棋”思想,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研究制定景区品质提升方案。通过实施景区品质提升、数字化升级、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和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构建“三山一湖”休闲旅游度假矩阵,推动产业发展和品质形象“双提升”。


  二是党建联盟“聚力”。根据《关于在市国资系统推行党建联盟的指导意见》要求,联合旅游主管部门、社区、合作单位等,通过打造景区党建联盟, 以党建共建聚力,推动三山南山、古运河利用现有存量资源,加大项目策划和渠道招商,对传统景区分批次实施沉浸式、场景化改造提升,培育亮点。借鉴金山景区泽心坊商业街合作模式,推进一批新业态文旅项目落地经营和一批市场类文旅项目储备。


  三是党建元素“添彩”。对三山南山景区标识标牌进行系统规划,结合景区实际增加党建元素,通过在景区游客聚集较多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区等位置增设党建服务站点暨党员初心角,形成浓厚党建氛围。对西津渡街区游客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在云台阁增加“镇江很有前途”主题雕塑。同时,在公共广场和公共场馆等处增设党建宣传栏,在户外滚动大屏播放党建宣传时势内容, 着力打造镇江的红色风景线。


(二)强化品牌塑造,激活内在红色动能


  一是打造党建品牌矩阵。以“文旅先锋竞跑争先行动”为抓手,打造以“红色风景线、竞跑新文旅”为引领的“1+17”党建品牌矩阵;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红船”等载体,集中党员干部力量,推动解决抢险排障、安置小区品质提升、景区服务等民生问题;通过开展“五亮”主题活动,组建红色风景线


先锋团队和宣讲志愿服务队,实施党员“帮带”二销项目,将景区分成N个网格, 由二三名党员负责一个网格,实现景区精细化管理。


  二是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惠民服务品牌“沈全绿色民生服务工作室”, 鼓励党员下沉一线,积极发挥专业特长,聚焦群众绿化难题,聚力办好实事, 扎实开展绿色民生服务工程。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让志愿者成为景区宣传员和代言人。


  三是建设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定期发布文旅人才需求目录,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文旅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全国各地文旅专业高校毕业生来镇江就业,储备一批青年文旅人才。同时,定期组织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导游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以赛促培机制,强化考核激励,推出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薪酬制度不统一、企事业人员混杂等突出问题。


(三)强化融合赋能,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抓好产业融合。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优质目的地吸引物系统、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要素体系、产品体系、支撑体系、保障体系等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点,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全链条、多业态创新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抓好资源融合。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廉政教育“四进”活动,充分利用金山百花洲、王仁堪纪念馆、伯先公园等资源打造廉政教育实境课堂、廉政“警醒屋”等特色教育产品,不断深化廉政教育建设, 营造纪律严明、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


  三是抓好文化融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对景区范围内公益广告进行梳理,将创新设计融入景区特色景观小品和宣传栏,并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同时,在景区显著位置增设党建红色地图指示牌、游客中心播放的短片内增设党建板块,规划一批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宜学宜游的旅游研学路线,实现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发展。


后疫情时代鄂州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鄂州职业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王景秋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部分企业减少或者推迟校园招聘。毕业人数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却在减少,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疫情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等各方面的恢复发展将对青年就业产生影响。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企业用工不足,中美战略博弈从贸易向多方位转移,导致当前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鄂州当地青年就业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后疫情时代应该如何保障青年的就业问题很有必要。


一、后疫情时代的就业现状


部分中小型企业破产,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20XX年底疫情全面放开,社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人员的流动性仍然受到个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各地区消费需求在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餐饮行业、旅游行业以及娱乐服务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人民需求的下滑也直接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订单量急剧减少,出现了资金流断裂的情况。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支撑,部分中小型企业倒闭或者被大型企业兼并。这种情况下招聘的岗位减少,对部分青年的就业产生了影响。


受到当前经济发展的压力,人才流失严重


  后疫情时代全球的经济整体呈现出下行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部分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出现了快速转型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人才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三年的防疫工作,企业无订单无资金的流动,致使企业项目跟进的速度放缓,但是新客户的合作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却不会因此而放缓。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迫于生计发展的要求,只能降薪,甚至是裁员。而当前部分青年所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比如房贷、车贷以及各项生活开支,为了保证收入,他们要么选择兼职,要么选择辞职,不管是哪种方法,他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


就业结构出现矛盾冲突


  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运行的模式仍然受到较大的冲击。受疫情影响,人员限制流动,一些经济活动的主战场转到线上。不少新的工作模式、合作形态被推到了前台。如在线教育、“云娱乐”“云医疗”“云办公”以及不同行业的“共享用工”等。20XX年底疫情管控的全面放开之前,我国部分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人员流动趋缓的情况短时间内并未缓解,很多青年很难找到合适自身的工作岗位。


二、影响青年人就业因素分析


国内经济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


  后疫情时代国际各行业领域逐渐复工复产,而很多企业面临亏损倒闭的现状并未改变,招聘计划也在不断变化,招聘会推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青年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导致破产倒闭。这也导致青年就业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


青年人就业呈现“慢就业”


  后疫情时代为更好地恢复生产,用人单位调整招聘计划,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政府企业齐头并进促生产。同时近年来鄂州青年学历层次偏高,这也冲击着当前的招聘市场,往届毕业生和留学生回国潮,导致求职人数庞大。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传统的毕业找工作模式,开始投身于“慢就业” 行列中,准备考公、考研。


青年人自身能力不足


  当前新一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优良,基本上没有遭受什么挫折,对就业的期望普遍较高,部分青年对职业生涯的规划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确定职业的理想和目标,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养达不到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而相比于一些比较成熟的中年人来说,青年人的学习和就业能力不足,逐渐出现了与他人竞争力减弱的趋势。


三、解决鄂州青年就业难的建议及对策


政府出台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保就业稳就业


  创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在后疫情时代,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面临着效益减少、支出增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继续经营运作。鉴于此,就需要政府连同金融机构,携手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资金支持。政府方面可以针对该类企业的税收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减免政策,并与金融机构积极交流沟通,创建实施具有普惠性的金融政策。还可以鼓励更多互联网机构


参与到“疫情企业帮扶”活动中,使其主动为中小企业以及个体企业提供紧急贷款,全面降低担保贷款的门槛、利率,确保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继续经营提供基础保障。20XX824日,由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鄂州市委主办,鄂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鄂州市博汇职业技能培训协办的“鄂州市青年创业沙龙活动第六期跨境电商培训”在鄂州市就业社保中心三楼“新鄂州人·人才之家”大厅成功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共计30余名创业青年参加活动。这种方式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鄂州青年就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了青年求职人员更加专业的综合素养。


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青年灵活就业


  社会是青年成长的主要阵地,而社会同样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青年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有效拓展青年就业渠道,让每一个青年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前青年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应该调动多方面的力量, 尤其是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比如说鄂州市人民政府就可以利用企业引进的方式,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这样能够为当地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而除此之外,也要根据当前岗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专场招聘会,根据岗位需要,鼓励青年自己加入,满足当前就业以及新发展需要。


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


  从当前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转变青年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当前鄂州当地的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 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结合,探究自己的岗位应该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的理论知识,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一个优秀的求职者不仅需要有优秀的能力,同样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断对自身的心态进行调整,增强自身就业的信心, 既不能过度骄傲自满,同时也不能忘自菲薄,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疫情所带来的长久影响,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创新教育,完善培养体系


  当前鄂州政府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相关的创业实验室, 组织青年开展相关的创业训练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比如,当前鄂州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创建创业孵化平台,为一些有思想、有创业想法的青年主动提供相关的创业服务。在就业过程中,除了需要提供创业教育必备的硬件设施,同


时还要着重培养青年人所需要的创新创业精神,做好帮扶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创业的主题教育,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网络就业课程,满足当前青年知识积累以及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对青年人思维的培养, 增强青年人在复杂环境中培养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求异思维,让青年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后疫情时代,各大经济体复苏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给青年就业带来新的契机。而供需关系的不匹配、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持续、招聘形势的转变等都让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鄂州青年就业的重要问题,也正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有效的政策引导,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进一步降低青年关于就业的焦虑,破解就业问题。


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走向 以江苏省太仓市娄东街道为例


李翔宇


  20217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旨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1]。党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领导核心,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根本遵循;政府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承担的角色,逐渐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推动服务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社会力量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多元治理主体的有生力量,撬动社会力量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并推动各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这一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治理主体定位明确、互相依存,从而形成有机共同体,为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贡献强大合力。


一、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江苏省太仓市的娄东街道位于太仓市主城的核心地段,区域面积为78平方公里,辖区内包含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9.02万人, 常住人口18.97万人[3],其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是太仓市的近10%,娄东街道承担了全市1/4人口的社会服务与治理重任[4]。早在2008年太仓市就在全国率先启动“政社互动”探索实践,开创了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群众自治的新路子, 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被誉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5]。近年来,太仓市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持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太仓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不断擦亮“善治娄城”品牌。作为太仓市的第一街道,娄东街道已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作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以坚持党委领导为根本,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能力


  在基层治理落地实践中,党组织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发挥政治力量,并且能够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娄东街道推行“党员服务日志”“星级党员评选”等制度,构建以“社区党委为中心、网格党支部为纽带、楼栋党小组为骨干、党员家庭户为基础”的“党委领导—网格治理体系”,将治理重心向基层社区下沉,实现党委领导对基层社区的全覆盖。太平社区为党委建制, 配置了12位工作人员,其中条线工作人员6位、专业社工1位、网格员3位。社区工作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程度高,工作思路清晰,服务意识强。裕珑社区党建文化特色鲜明,建有先锋工作站、人大代表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的先锋作用。太东社区与万达党支部联合组建党委,链接周边数百家商户的优势慈善资源。通过举办慈善义卖、物资捐赠等活动,实现社区、居民与商家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荷塘社区针对辖区唯一的拆迁安置小区内108户、均为70岁以上高龄原居民的特殊情况,为其就近开设红色驿站, 并设计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由志愿者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免费日常生活项目等服务。


(二)以完善政府主导为前提,提升基层治理综合服务能力


  围绕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这一问题,娄东街道政府部门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小区提档升级改造和雨污分流管道排布。改造后的社区基础条件均强于街道,均等化公共服务有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如太平社区办公场所功能室齐全, 服务方式由之前的隔离式服务改为与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的会客谈心式服务; 太东社区基础设施新、功能全,并设有为环卫工人和有需求的居民群众提供免费茶水、微波炉加热等综合服务的暖心驿站,体现出娄东政府始终把服务民生、方便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基本立场;裕珑社区配置了功能与行政中心同款联网的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为居民群众提供社保公积金查询打印、新生儿自办医保等便利服务;荷塘社区立足社区居民的构成特点和不同需求,以亲民和服务未成年人为宗旨,在社区大厅内提供开放的阅读空间,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并打造社区家长学校,极大地增加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近感。


(三)以开展民主协商为渠道,提升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能力


  围绕开放式小区居民群众关注的无序停车问题,娄东街道进行深入调研, 以操作流程制定者、协商自治助力者的角色,着手推动小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按照“谁出资谁受益”原则拟定相关流程,引导无物业老旧小区居民自费安装


道闸,有序管理小区车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推动小区业主骨干组建5~8人自管小组,拟定初装方案后广泛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在获业主签字同意后将具体操作方案上报社区,社区对方案进行审核并进一步优化,再向小区全体业主公示方案后落地实施,在此过程中所有费用公开透明。街道现已在5个小区安装了道闸,为困扰城区核心地段开放式小区多年的停车无序问题提供了极好的解决模板。此外,某小区仅有70多个车位,而小区居民上报的车辆有200多辆。为此, 社区组织小区居民进行协商,经过协商后,一致决定小区车位优先满足常住居民的停车需求,不足部分在小区周边停车场或单位共享车位就近停车。同时, 社区自管小组通过微信群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满足小区居民的常态和应急停车需求。


二、娄东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基层治理的基础条件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娄东街道在基层治理的工作基础上面临如下突出问题。一是辖区地域大、服务对象多、工作人员少。目前娄东街道编制内工作人员、编制外工作人员与城厢镇工作人员数量相比较,差距较大。二是社区基础设施弱。如位于娄东街道的太平社区,该社区以20世纪90年代的老新村、城中村为主。在辖区内的7个小区中,仅2000年以后所建的中央帝景和城市花园小区配有物业管理。小区设施一方面配给不足,如停车位较少;另一方面整体上较陈旧,尤其是大部分的锌铁水管已过了使用期限。此外,小区内部分更新的PVC管道未进行雨污分流。


(二)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


  按中央《意见》要求,娄东街道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还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居民参与还有待提升。诸如社区回应居民需求不及时,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热度不高,以及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单一等。二是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娄东街道现有注册社会组织8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仍是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力量,但其参与的社区治理项目总体偏少,与基层精细化治理的需求不匹配。三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娄东街道基层治理主要聚焦于法治,而自治管理、社区服务的社工介入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娄东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建议


(一)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与水



近年来,娄东街道对于如何引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如何拓展居民参与基


层治理渠道等一系列议题已有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更高标准和要求看,不少社区活动居民需求导向不突出,并因此决定了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有所欠缺,居民参与的渠道待进一步拓展。提升娄东街道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确立需求导向的现代社区治理理念。对居民急难愁盼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摸排,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等方式,掌握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并加以分类,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黏性”与认同,逐渐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让社区居民体会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进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才能逐步生成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6]。二是提升娄东街道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还应增强居民参与的主体意识。要强化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 不断培植居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观念;选拔和培养居民中的骨干力量,引领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加大对居民参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培训力度,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走进群众,向居民传授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将科技融入居民参与和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7],施行“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通过优化街道信息设备并建立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可以高效利用,居民能够少跑腿,从而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科技赋能”。


(二)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社会组织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不是政府为实现职能转变和优化治理体系的权宜之计。因此,应从根本上意识到社会组织的不可替代性, 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推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8]。为此,在明确娄东街道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高效发展,应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对娄东街道现有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基本的依据和判断;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借鉴“枫桥经验”等地方实践,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娄东街道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其参与基层治理。二是保障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与娄东街道内同类型的社会服务企业相比,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更加重视对社会组织的优惠力度。同时,应从类别、服务事项、服务质量等


方面对街道社会组织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以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街道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强化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推荐性目录的动态修改,加快各个领域向社会组织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力度。三是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应在政策上加强对人才培育与引入的支持。通过对娄东街道社会组织进行分类考核与评级,大力培育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社会组织。同时,应保障参加基层治理项目社会组织人员的薪酬标准。另一方面,街道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社会组织审核与评估政策,通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的评估,筛选出符合行业标准的社会组织。同时,以评估结果宣传优秀社会组织,提高其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完善专业力量联动机制,提高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过程需要在“多元联动”的框架下进行,即以不同职能定位的专业力量建构联动机制,助力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当前娄东街道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多主体联动的体系和机制还有待完善。面向未来,娄东街道拟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一是加强娄东街道社工站建设。囿于有限的资源,基层治理若仅以“多元联动”为立足点,则基层治理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而强化街道社工站建设, 则可以实现基层治理的全覆盖[10]。因此,娄东街道应当从明确定位、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等方面助推社工站建设,进而实现基层治理专业化全覆盖。二是筑牢联动机制载体平台,夯实基层治理载体基础。一方面,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进而发挥其承接政府职能、服务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载体作用;另一方面,应补齐联动机制发展短板。鉴于机制内各专业力量互相弥补与促进,基层治理中应当注重为各专业力量的发展“托底”。如近年来娄东街道推进的“五社联动”模式,其中的社工站建设已初见成效。由此,应充分发挥联动机制“联中动”功能,以发育良好的社工站向外辐射,从而挖掘出社区乃至街道的潜在社会资源,弥补基层治理资源缺口。三是强化联动机制关系纽带,推动各专业力量的资源融合、优势互补,以“互联、互动、互补”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的专业化建设进程。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太仓市第一街道”的娄东街道,在基层治理领域无疑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娄东街道应通过不断的扬弃和创新,将基层治理的娄东经验推广到更多的社区,为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贡献娄东智慧。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  王琪


一、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在《中央一号》文件数商兴农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飞跃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出积极且重要的力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下沉,传统的电子商务形式发展巨大的变革,开始由电商平台向新媒体电商进行转型,新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是处于转型初期,对高质量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新型电子商务人才以其新颖的发展理念和成熟的电商操作经验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成为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由于电商市场及行业发展态势的转变,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已然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完善对现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以及积极引进新型优秀电子商务人才成为了现阶段农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


  其一,在人才数量方面,由于沈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薪资待遇问题, 愿意深入农村扎根农村的电商人员整体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注意的则是,根据近些年来的调查现实,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人才的大量流失,对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其二,在人才质量方面,沈阳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无论是在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同当前的发展需要存在明显的差距。沈阳农村电商人才除政府安排的指导性人才之外,真正在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多为本村人员,且多由留守妇女组成。其在对新型电商发展理念以及行业发展风向把控方面缺乏必要的战略眼光,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思维方面的接纳能力不足,学习进展缓慢。其三,人才队伍发展方面,沈阳市农村地区电商人才集体与平台运营领域,而在美工、文案以及视频剪辑等领域的人才极为稀缺, 对沈阳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起到了较强的限制性作用。第四则是在创新性人才方面呈现出严重的不足,人才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导致沈阳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行业的底端,尤其是在直播带货营销领域,缺乏必要的实践,同时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之下,无法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导致


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较高


  在近些年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已然有传统单一的电商平台营销转变成了直播带货、文案营销、短视频营销以及平台营销的多渠道发展态势,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要求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具备单一的运营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脚本设计、视频美化、视频拍摄、农产品保鲜和储存、农产品技术、农产品包装等相关知识。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导致农村电子商务行业门槛进一步提升,也在侧面要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提高。在这一客观事实下,较高的培养定位同较低的人才水平呈现出强烈的矛盾,也进一步增强了沈阳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问题的严重性。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策力度不足


  其一,在监管力度不足,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针对农村群众的电商培训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市场中大量的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培训行业中,导致农村电商培训行业的竞争加剧。部分电商培训企业为减少开支增强企业利润,在电商课程安排和培训教师选用方面节省大量成本,导致培训课程同农村电商发展需求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匹配现象。甚至部分培训公司未取得培训资质便开始培训招生活动,同样也存在少部分公司存在欺诈情况,此类乱象严重影响了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战略的发展。其二,扶持力度方面,沈阳市地区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外地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对当地人才的提升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活动。其三, 缺乏对电子商务人才企业的政策性支持,此类企业是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出现缺口的背景下创立,绝大部分属于初期发展阶段。企业在内部制度、市场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而政策缺乏对此类企业的扶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阳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战略的落实。


三、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高水平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留存难


  2017年,沈阳市人才需求最高的行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沈阳市全行业人才需求的21.2%。2019年,沈阳市人社局积极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各类人才群体向农村回流,人才流动关联性指标持续上升。据统计,沈阳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595名,奖励共计3394万元。全年事业单位共招聘人才1938人。各类人才汇聚沈阳,初步缓解了农村电商行业用人难的问题。在政策开展前期


能够培养和引进较多高水平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后期进展乏力,所培养出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经验,不能熟练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后期离职率也居高不下,只能任由人才流失。究其原因是沈阳乡镇经济发展与城市差距很大,在待遇和职业规划生活条件等方面很难达到高水平人才预期目标。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缺乏完善体系


  沈阳政府为了培养本地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电商素养,在各乡镇建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创业园区,联合各地区电子商务创意突出者,以远程教育为主,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授课,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但由于农民群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效果因人而异,培训只是暂时训练,而不是长期培养。参加培训之后的实践效果和理论的理解也存在个体间差距,大部分农民难以做到全面吸收和掌握。对于农民的培养效果比较差。同时,农民前来参与培训目的并不都为了实现农产品自产自销、发家致富,更多人是为了拿到政府补贴,还有的人为课程证书,所以课堂上授课效果不佳,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现象。


(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象综合素质差


  沈阳政府举办的电商培训主要参加人员有农村电商从业者以及农产品、水产品养殖户、运营人员等,知识储备和专业经验差异极大,造成了知识反复学习,而本身知识素养不高的人,则可能会听不懂、不会用,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加之,此类人才群体在学习时间上存在较多的限制,有部分学员表示白天要处理农活、杂事很多,只能晚上看回放,在学习时没办法向老师在线提出疑问, 得不到解答。许多学员在培训中收获甚少,丧失了对农村电商工作的兴趣,极大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大多高校没有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开设相关课程,电商专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在有相关专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中,没有注重实践能力,学生在农产品店铺的实际运营中没办法将理论落地,造成时间成本的大量浪费。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机制


  其一,完善沈阳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该领域人才的支持,故而需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引入。首先建立政策引入机制,一是可以以沈阳市各级政府为主导,通过出台农村电商人才引入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优秀电商人才,同时辅之以优渥的薪资以及良好的福利待遇提升此类人才


投身农村扎根农村的意愿。其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引进机制。政府可以同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农村立足自身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校电商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环境,而高校为农村地区输出优秀的电商人才,实现合作双赢的发展态势。其三,强化企业合作机制,一是与电商培训企业和人才中介企业合作,挖掘在电商领域具有优秀操作水准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才,并针对此类人才制订针对性的引进政策。二是直接引进电商企业,批量性引入电商人才, 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优秀电商企业的带动性作用,不断实现沈阳农村地区电商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其一,明确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对象。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微报告的分析可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有多个从业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培养,比如可以在推广、运营、美工设计等方面,设立培养目标,完成电子商务人才转型。在电子商务人才缺失地区,可以将人才的主要对象选定为基层工作者,大学生村干部,在校学生,社会就业人员等,针对基层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学习电商知识并普及给农民群众,拓宽电子商务视野,从上而下推动经济发展。其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沈阳政府应该结合自身农村产业的特色,围绕农村文旅电商方面,培训农民当下需要的技能知识和学历教育,扶持高素质农民的农产品培育与创业,针对性地对不同农村人才进行培养。其三,开发培训远程学习资源。沈阳政府要积极重视线上培训, 可与各地方高校联合,制定出适合当地农民需求的电商教程,并成立线上学习资源开发平台,让农民可以在其中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或者让创业成果的农民,分享自己在电商方面的经验总结。在线上平台安排老师,为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农民提供即时解答服务。建立互联网加农业的线上课程资源库,让农民足不出户学习,充分整合网络资源,统一规划农村人才培养,使农民群体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培养效率。


(三)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其一,沈阳政府应针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制定惠民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是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稳定的重要渠道。其二,沈阳政府还可结合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对接省外高校,在政策支持下做好乡村振兴线上线下人才招聘,吸引众多立志于农村事业的营销、农业、电商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夯实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其三,沈阳政府应在电商人才培养方


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制定组合式激励制度,并严格落实好税收优惠贴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事业中, 使校企成为命运共同体。其四,校企之间要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体系。学校要为企业储备一定的专业人才,企业必须为院校教师设置一定兼职岗位,同时完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其五,校企企业要积极配合制定农村跨境电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案。其六,政府部门则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跨境电商职业技能比赛,构建利益紧密型的校企协同制度与相应的培训体系。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某国企S集团为例


昆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朱金萍


一、引言


  20181月,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监督,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薄弱环节, 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促进企业改进工作或生产、加强风险漏洞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其内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急需转变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建立高效的协同路径, 加强业审融合,强化问题整改,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


二、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多层级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组合式管理模式4种类型。以S集团为例, 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集团总部,二级和三级企业均未设置内审机构,集团总部内审部门对集团本部和下属所有子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随着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S集团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涉及的产业多样化,下属企业越来越多,集团总部内审部门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时难以考虑周全,对涉及企业经营的各方面难以真正查深查透,可能存在某些高风险领域未被纳入专项审计的情况,无法有效做到全覆盖、重点审计,这种集中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S集团的发展现状。


(二)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匮乏


  内部审计是一项集审计、财务、金融、税务、法律、计算机、经营业务、风险管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但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少。S集团的内部审计专职人员多为财务人员出身,除精通财务、税务知识外,其他领域的知识掌握有限,对近年来收购合并的新产业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


与集团原有主业相差较大的业务板块,在涉及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一些高风险领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内部审计兼职人员多为各条线业务骨干,虽然本职业务能力很强,但因为是临时借调,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审计经验不足,无法以审计的思路开展工作,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缺乏内部联动监督机制


  S集团审计、纪检、招采、财务、投融资和工程建设等职能部门对下属单位检查时,没有建立完整的会商机制,目前仅开展部分联动,各条线的检查结果没有实现完全共享,可能存在重复检查,浪费人力资源等情况。比如,集团财务部门开展下属企业财务检查时,已经翻阅大量的财务凭证,而内审部门开展下属公司内部审计时,再次翻阅大量财务凭证,发现的问题大多雷同,且被审计单位很可能已经整改完毕,再次大量翻阅审查的意义不大。再如,条线管理部门开展下属企业专项检查时,发现采购项目中可能存在陪标行为,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但未将其作为线索移交至纪检部门,由此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存在违规经营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发生廉政风险。


(四)信息化审计程度不高


  进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审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S集团内审部门对科技强审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够深刻,还没有构建成熟的信息化审计体系,加上集团下属各企业所使用的信息软件不一致, 集团没有统一的数据中转连通机制,无法对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汇集,导致S 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尚未融入“智慧”元素,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内审人员采用对招标采购等业务和各类事项会计凭证逐笔检查或抽查的传统审计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 挖掘深层次的潜在风险。例如,针对信息化程度高的营收系统,每月千万条数据,单靠手工根本无法进行核对,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漏洞。


(五)内部审计整改不到位


  通过内部审计整改,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营高效发展,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S集团在内部审计整改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认知不到位,重业务、轻整改,认为内审部门是“找茬的”, 在审计整改过程中敷衍了事;特别是长期遗留问题,因为时间跨度较大、涉及部门多,整改难度较大,被审计单位不愿花精力去落实整改,部分管理人员认


为不是自己任期内发生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问题查证不够透彻,未能发现问题根源,提出的审计建议过于宽泛,无法体现审计价值;有些建议没有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考虑,可操作性差,审计整改难以真正落地。再次,缺乏追责问责机制,年终考核制度中虽然包含了对整改情况的考量,但是对整改不力或拖延整改没有明确的惩罚标准;此外,制度规定三级企业由二级企业进行考核,而二级企业没有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其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三、助推集团管控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内部审计体制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模式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顶层设计,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 准确定位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发挥审计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的审计委员会,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推动下属重要子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专职内审岗位,未设置内审机构或专职内审岗位的三级企业由上一级审计机构负责其审计工作,建立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组合式管理模式,形成“上审下”和“同级审”的审计组织方式, 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深化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和行业监管机构出台的政策制度,及时制定修改完善企业内部相应的制度、操作流程标准、内审人员行为规范等,促进管理体制的优化落实。


(二)培养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打造内部审计铁军


  面对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升内审人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国有企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人才选拔机制。外部可以通过校企招聘、知名平台招聘和优秀人才引进等手段,吸引优秀的审计人员加入集团内审队伍;内部可以从集团各级企业中挑选有意愿、能力强、水平高的骨干人才,通过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培训,选拔合格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二是建立内部审计培训体系。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或者定向委培的方式,结合对集团重要产业、高风险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培养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完善内审人员薪酬体系。要制定科学的薪酬体系,通过岗位评定、绩效管理、中长期激励等手段,建立内审人员晋升通道,吸引高质量人才。还可以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审计师职称、注册


会计师(CP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等内审职业相关考试及后续教育, 为其提供考试费用支持和职称补贴,逐步优化内部审计人才结构。四是让内审人员多在审计一线历练,多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年轻一代审计人才。通过以上手段,努力培养出信念坚定、作风务实、业务精通的高素质研究型内部审计队伍。


(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内部监督体系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可建立健全与内部审计监督相协调的涵盖审计、纪检、财务、风控、招标采购、工程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业务条线近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使纪检、违规责任追究等部门能及时获取问题线索、采取措施,揭示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二是联动检查,统筹规划,针对集团关键业务和高风险领域,集中各条线骨干人员开展联动检查,扩大检查深度和广度,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做大做强国有资本。三是建立信息系统问题整改库,汇总集团各业务条线检查发现的问题及责任主体的整改结果,积极促进成果共享,切实形成监督合力。


(四)建立业审一体化平台,提高内部审计质效


  大数据时代,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是不断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培训,培养提升内审人员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思维和实操能力,同时可以招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入审计队伍。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或引入第三方公司相对成熟的集成审计模块,逐步构建财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等具体业务融合贯通的业审一体化平台;对重要的子企业实施联网审计, 实现高效收集和分析数据,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更加及时、深入、全面;通过数字赋能风险预警机制,揭示更加隐蔽的风险隐患,建立起高质量的信息化监督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风险防控和提高质效等方面的效能。


(五)强化内部审计整改,增强内审威慑力


  审计整改的成效是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重要体现。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要打通内审工作整改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审计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好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一是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制度、会议、培训等方式,明确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整改认知。


二是细化考核标准,切实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奖惩、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压紧压实整改责任链条,对于未按要求整改、拖延整改、拒不整改的行为,可以提请开具督办单。三是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工作, 将审计发现问题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按照清单开展“回头看”工作,将已整改的问题销号,形成“查病、治病、防病”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审计发现问题真实整改、防止屡审屡犯。


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秋)福建分所  吴文兰


引言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将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财务问题作为审计的主要切入点,以各种审计项目的有效开展来为集团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集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既能够实现审计内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协同发展,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价值的有效输出,对于集团的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完善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提升集团的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集团会受到规模大以及地域分散的各方面的原因,在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重大的难度,而利用内部审计加强对集团内部控制工作既能够促进集团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也能够有效地补足集团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集团内部控制工作、加强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以及保障集团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确保集团决策的整体质量。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集团及时的发现在生产经营及各方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集团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通过与集团财务预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来帮助集团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这样既能够结合现阶段的审计工作积极有效地调整经营策略,还能够对于集团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对集团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集团的各项信息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对于集团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帮助集团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目前集团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迎来机遇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集团有效地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在集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有利于提升集团的发展水平,有效地降低财


务管理的风险,内部审计由于具有独立性受其他部门的干预较少,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从集团全局的角度出发,保证各方面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于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做出真实合理的评价,从而帮助集团有效地识别风险以及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实现集团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尽可能地帮助集团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


二、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对集团各个管理环节和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全面地了解,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审计管理知识和实践管理经验,只有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健全等基础问题,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当前集团的发展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审计队伍的整体结构,建立健全队伍的专业素质是集团发展过程中急需要改善的一个问题。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随着信息技术


  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在集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审计效率的有效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应用,从而帮助集团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提升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然而, 从目前集团的整体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既不利于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也不利于集团各个方面的审计工作机制的有效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配备不足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信息化意识导致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集团应当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审计平台的搭建和完善集团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不断地提升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为集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内部审计机制缺乏系统性。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机制能够有效地使内部审计工作独立于其他部门正常运行,从而实现对集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科学审计和有效防控。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集团在内部审计机制的创建方面缺乏机制建设的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从团队其他部门中独立出来,甚至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很多财务部门以及其


他部门都会调拨一些非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来开展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这样依然无法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价值,还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在集团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还缺乏相应的机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缺乏调整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集团的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地改善和提升集团的内部审计水平。一般集团的内部审计流程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审计环节都需要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系统化的管理。


  (四)集团内部审计缺乏重视性。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集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重视,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将内部审计这一先进的理念应用到集团管理工作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对集团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导致集团的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容易产生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集团在开展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将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与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正确的联系和管理认知,也没有充分的分析内部审计的结果,导致无法为内部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集团在内部审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既没有全面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也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导致集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集团的健康平稳发展。


  (五)价值增值和风险管理意识缺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团内部审计体系包含了专项审计,绩效审计以及财务收支审计等各方面的审计,还能够对集团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审计管理。然而从时间角度来分析,内部审计工作还缺乏事前和适中监督,仅仅偏重事后监督工作,从审计方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大多数集团在管控过程中缺乏对于集团战略实施方面的系统性内部审计分析工作,集团在多元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缺乏重视。因此,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集团需要进一步提升价值增值和风险管理意识,以此来推动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有效提升。


三、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策分析


  (一)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需要集团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集团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在应用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内部审计制度与现阶段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全新的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集团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战


略规划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与当前集团内部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样既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也能够进一步降低集团的财务管理风险。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的是,集团应当确保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来配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也能够有效地降低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问题; 另一方面,集团还需要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目前大多数集团仍然将内部审计作为事后监督的一项工具,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风险意识,既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也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因此集团应当及时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管理理念,将集团的治理情况、内部控制工作以及风险管理等全部纳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中,这样既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工作贯穿在集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也能够将内部审计从事后核查向事前的风险预测以及事中的监督转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促使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集团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一方面,应当加强与集团高层领导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层的领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需要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与领导沟通来明确审计意图,通过制定科学的审计章程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在开展同时也要在审计的开展与结束之后及时地向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地获得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也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来讲,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监控之下开展的,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检查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监督功能,还需要发挥服务的功能,加强与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内审人员及时地做好审计宣传工作,通过发现被审计部门之间的问题来帮助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改正,从而促进集团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内审人员抱着服务的意识来与各部门开展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得到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理解和配合,进而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综合来看,内部审计工作在集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既需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管理和沟通,也需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


态。尤其是在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进一步明确集团财务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帮助集团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科学的控制财务预算,这样既有利于集团高层科学地开展各项财务决策工作,也能够帮助集团有效地消除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促进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集团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集团规模逐渐扩大,业务量的增多致使集团内部数据也在逐渐增多,集团内部的很多业务板块也需要通过信息系统来记录业务数据,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对于这些信息数据的审计工作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软件设施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性,也能够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大多数财务数据都是通过信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系统数据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财务风险,同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规避这些财务风险,是促进提高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另一方面,集团应当主动构建与内部业务相匹配的内部审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结合集团其他部门的业务板块进行有效的对接,在信息系统的完善过程中,既要做到数据方面的系统对接,也要做到管理层面的业务对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集团内部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建设,也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通过审计系统直接高效地获取到各个部门的管理数据,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抽样调查的审计方式,也能够实现对于集团业务部门数据的审计全覆盖,是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


  (四)加强内部审计结果落实整改的跟进。一方面,需要集团的管理层加强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很多集团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是按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追究责任这一模式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查出的问题会直接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认为只要把这个问题处罚了,内部审计工作就算完成了。殊不知,在完成这次处罚工作之后,如果不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改善,下次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结合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整改落实,通过重视审计结果的落实来加强集团的内部控制工作,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落实,也能够


确保及时的整改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成效。一方面,集团还应当建立审计结果落实整改台帐,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之后,集团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审计工作建立整改机制,在审计报告下达完成以后需要向相关的部门提供整改建议,这样在完成日常的审计工作之后,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对于结果整改工作进行有效的跟进,以整改台帐的方式为集团的每一个部门建立台帐来记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以及实际的整改情况,将这一台转账记录的问题与部门的年度考核相挂钩,以控制核销手续的方式来保障内部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这样既能够实现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共同审核和监督,也能够让被审计对象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积极地完成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地整改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工作在集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管理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集团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信息化及社会和整改落实的有效推进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的提升内部审计水平,为集团财务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以此来促进集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张丽红


  建筑施工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要想实现稳健发展,就离不开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外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加大了企业资金获取的成本。加上房地产行业管控力度加大,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融资成本不断提升,垫资规模大、回款时间长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 积极开展高质量的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效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算管理,健全完善的预算编制能够帮助企业领导层与管理者,对下一年度各项成本费用资金支出的数额和结构予以全面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对下一年度的各项生产运营计划予以有效指引,保障各项工作在预算范围内开展。但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预算编制人员能力不足,对预算编制相关理论和方法缺乏足够了解和深入的学习,对自身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内容缺乏全面清晰了解,不够重视预算编制。造成预算编制方法传统滞后,没有按照企业自身运营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外部市场最新的成本变化数据作为基础,导致所编制的预算指标难以贴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最终同实际的生产经营存在着不小的出入。二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企业内部采购部门和项目施工部门容易因资金是否到位而产生信息差,导致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脱离预算管控, 造成部门预算超支,加大了企业内部成本支出。三是没有对预算予以全方位审核,也就是说建筑施工企业在完成预算编制之后,没有对其开展专业性、全方位的审核,难以切实保障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企业资金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无法为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活动提供规范化的指引。


(二)资金管理比较分散,效率较低就一些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拥


有许多的下属子公司,并且各分子公司之间彼此相对独立,这导致企业集团总部难以实现对资金的集中高效管理,资金比较分散,集中性较差,企业总部对各项目的材料、人工等费用的支出情况缺乏全面及时了解,因此其支出情况的真实性也得不到验证和保障。另外建设单位对建设资金严格监管,要求专款专用,受监管项目难以实现资金集中,这就导致企业资金分布比较广泛,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闲置成本较高,造成资金浪费。未能对资金实行集中高效管理, 还有一个原因是内部分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换言之,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扩大自身发展规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希望企业总部对自身的资金管理产生过多的干预行为。也就是说,分子公司对开展资金集中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导致企业总部难以调配富余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现阶段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业务总量不断减少,加之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回款速度较慢,给现金流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甚至容易出现资金紧张或者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为企业发展埋下了不小的资金风险和运营风险。所以要未雨绸缪,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强化资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扼杀风险。


(三)融资难度和成本不断加大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作为房地产行业主要的上游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大影响。具体而言,银行对放贷条件予以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且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自身的工程造价就比较高,因此资金缺口较大,需要进行融资的总量大。在生产规模扩大的现实需要下,企业的债务规模也不断变大,导致其融资成本不断提升, 在巨额本金和利息压力下,不少企业只能再次向其他银行进行融资,如此便导致自身债务越滚越大,陷入恶性循环。所以需要企业对融资难、融资成本大等现实问题予以关注,这与企业能否实现长远稳健发展关系密切。


(四)回款周期较长,加大了现金流压力


  现阶段,从我国不少建筑施工企业运营发展的现状来看,垫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潜规则,因此项目款被拖欠的情况屡屡出现。甚至对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直到工程施工完毕其垫付资金依旧没有及时回收。也正是巨额的资金垫资行为加大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容易造成运营风险或资金风险,需要对此予以密切关注。另外,不少建设单位往往会以资金不到位或者是施工进度需要审核等各种理由来故意拖欠施工方的工程款,使得应收账款


的回款速度更慢,导致项目施工进度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也为生产运营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尤其是影响了企业资金流动,加大了资金压力,长期会影响企业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拟定并积极落实预算编制计划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想最大化实现资金管理的预期效果,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工作做保障,所以需要企业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计划并予以有效贯彻落实。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科学先进的预算编制理念,摒弃传统滞后的编制方法,确保编制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适用性。不仅要以上一年度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作为基础参数,同时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予以密切关注, 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与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 紧紧围绕企业下一年度的施工任务目标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对固定预算、弹性预算以及目标成本预算等方法加以充分的运用,要保持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谨慎态度。另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强化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这样才能形成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闭环反馈链条。需要由企业领导成员、管理人员对预算是否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行全面审查,然后再由基层操作人员对预算是否与实际操作需要相符合进行全面审查,再把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层。这样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沟通与交流最终确认,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在新发展环境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自身资金集中管理力度,全面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整体意识,加快构建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各分子公司从企业集团整体长远利益出发,在自身运营管理和资金活动中,积极配合企业总部对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要求,逐步推进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对于各项目资金管理来说,需要集团总部予以严格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对资金流动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予以全方位检查和分析,防止项目私设银行账户来对项目进行结算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对资金进行集中统一化的管理和控制,并在结算时对网上现金管理平台进行灵活充分运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新型结算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资金结算成本,最大化集中并且盘活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同时也要对资金是否实现了科学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予以足够关注,确保每一


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如此才能凸显资金价值,为建筑施工企业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


(三)实现融资渠道向多元化发展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存在着大量的项目流动资金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可通过信誉担保等多种办法来提升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现阶段,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依然以银行为主,所以需要注重且长期维护好与银行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于能够获得足额的授信额度, 做到及时沟通,以诚相待,与银行成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那些单位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可以积极主动寻求正规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合作,以融资租赁的形式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需要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融资人才,并且对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其融资能力和水平。要对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成本费率进行全方位测算,对长期、中期、短期的融资租赁方式加以组合应用。此外,也可以考虑把延期收款项目的债权进行出表保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只有对上述办法加以灵活高效运用,才能推动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降低融资成本意义重大。


  (四)减少垫资,提升回款速度和能力为了最大化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力和水平,需要站在全过程的角度尽可能减少垫资施工行为,并且不断提升回款速度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减轻回款压力。在签订合同之前对合同中的内容,如双方的责任义务、付款时间以及具体的付款方式等进行审慎的检查,也需要对合同方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信誉等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对风险进行把控。另外也需要杜绝自身出现迫切开工的急躁心态, 杜绝一切盲目垫资开工行为,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大额超时垫资情况。需要在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原始资料或者凭证加以及时收集、整理和保管, 对于那些非合同付款项目要拒绝付款,在确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先签订补充合同,为后期的法律维权提供依据。


(五)加快构建并完善内控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加快构建并完善内控体系,有助于推动资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要结合企业项目开展的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实际的资金管理能力和需求量,加快制定内控体系,并对其予以优化和完善,如此才能约束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此外,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保障其独立性,同


时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负责资金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此才能全面强化资金管理水平。


  (六)构建并完善资金管理的惩奖机制只有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加快构建奖励激励机制,并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才能推动资金管理实现预期效果。需要结合项目具体的内容来拟定相关的考核体系和指标,并将其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具体薪酬挂钩,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资金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去,使资金管理向常态化方向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惩奖机制的作用,将绩效考核变成常态化的工作,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三、结束语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企业对此予以全方位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要针对企业自身现阶段运营发展的具体状况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统筹考虑相关政策因素和市场风险。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强化预算编制能力和水平,加大风险预警力度,实现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不断丰富和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垫资施工,全方位提升应收账款回款能力和速度。只有从多个方面出发,才能切实有效提升资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因为资金短缺而出现运营、财务风险的概率。这样不仅能保障资金安全,同时也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


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四川省财政厅课题组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强调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部门支出责任、节约公共支出成本、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制度框架和工作架构初步完善。但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尚显薄弱,尤其是如何把绩效管理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用好用足绩效结果,发挥好绩效的激励约束作用,为财政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和支撑等方面缺乏顶层制度规范指导,方式方法还不够科学合理。本文从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时代价值、历史进程着手分析,结合四川省近年工作实践,提出健全覆盖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对策建议。


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时代价值


  当前,在政府过紧日子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


(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


  成部分。现代财政制度关注范围向财政产出、效果等维度延伸,在这一背景下,推进预算绩效改革也就成了当前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选择。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政府职能发挥的重要基础。财政预算体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建立,实现从“供给保障”向“ 有效供给”的预算支出管理制度转型,可以促使政府以绩效为约束,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促进财政工作从原来的“重资金分配和投入”向“重项目管理”“重资金绩效”的转变,通过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较为规范的公共支出服务体系,推动财政改革内容的不断完善。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紧迫性


  适应财政运行形势的必然需要。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财政收支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寻求以提高预算绩效来发挥资金效益的路径,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迫切形势。构建现代财税制度,是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建设。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对预算绩效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全面提升我国财政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应有之义。在各级政府过紧日子的背景下,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强化支出绩效,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切实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三)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可行性


  我国进一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利条件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绩效理念逐渐形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二是组织机构逐步形成。绩效预算改革的相关机构已经逐步建立,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创造的实践条件。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已初步建立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当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目标管理、指标设计、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历程回顾


  回顾二十余年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历程,从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方式、推进力度和改革成效都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沿革


  一是萌芽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2002年,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绩效理念,随后北京市、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等地方相继开始支出绩效评价的小规模探索。这代表以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初具雏形。二是试点实施阶段:2003—2010年。财政部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在此阶段已初步形成了激励和约束的基本应用架构。三是稳步推


进阶段:2011—2016年。2011年首次提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概念。2014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四是全面实施阶段:2017 年至今,“十四五”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乃至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中的重要手段。


(二)部分省份实践探索


  全国各地区也在不断探索改革新模式、新方法,从制度办法、问责机制、考核公开等方面深入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健全制度办法。湖北省、广东省制定相应规程,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总体制度框架。二是探索问责机制。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地方政府积极探索, 实施绩效问责。三是加强工作考核。湖北省加强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四是强化结果应用。上海市针对项目特点优化跟踪方式和流程,将动态跟踪和定期跟踪相结合。五是绩效结果公开。中央各部门均在部门决算中汇报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上海市在“预算绩效管理”专栏公布年度重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报告。


(三)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明确。


  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明确绩效主体责任和相应责任约束机制,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嵌入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制度支撑。


  优化考核监督。加强工作考核,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形成刚性约束。加大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报告等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强化内外监督。


  加强结果应用。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相融合的挂钩机制,提高绩效应用效果。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将本级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项目实施绩效与项目预算增减挂钩。


  引入多方参与。建立预算绩效专家库,对专业性强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引入专家评估和参与。建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机制。持续健全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通过多方参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约束。


三、四川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实践探索


  四川省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始于2004年,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从试点破题到扩面增量,从单项突破到系统突进,逐步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表1)。


(一)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不断加强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绩效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预算绩效管理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省人大、政协也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省人大将预算绩效情况作为预算审查监督重点。


  二是组织人员保障不断充实。从省级层面来看,财政厅会同省纪委、省监委、省委组织部和审计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方案》, 健全协作机制。财政厅内部进一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架构,成立预算绩效工作领导小组,形成“2+2+N”职能分工体系。


  三是制度机制保障不断健全。构建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统领,涵盖组织保障、流程管理、基础支撑、考核监督四个板块,覆盖所有管理对象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过程的“1+2+N”制度体系,夯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四是技术财力保障不断强化。坚持结果导向为主、过程导向为辅,对部门支出、政策支出、项目支出三个大类的共性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分层分类构建绩效指标体系框架。立足四川实际,加快建设全省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数据信息支撑平台。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不断深入


  一是大力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建立预算事前绩效评估机制,财政厅组织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人员及相关专家建立评估工作组,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


  二是全面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坚持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建立完善三级审核机制,不断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强化财政支出责任。三是动态开展事中绩效监控。建立绩效运行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全面绩效监控和重点绩效监控相结合,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对绩效目标执行有效纠偏纠错和调整处置,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图1)。


四是深入推进事后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


立完善涵盖政府、部门、政策和项目的全方位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各部门(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及政策、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自评,财政厅建立完善重大政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深入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图2)。


  五是不断强化绩效结果应用。研究出台了《四川省省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应用管理办法》《四川省省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实施细则》, 不断强化结果报送、反馈整改、政策优化、预算挂钩和信息公开等结果应用, 建立覆盖所有绩效管理对象和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结果应用机制。


  六是全过程跟踪问效机制创新建立。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跟踪问效“两书一函”制度。建立健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举措不实、推动不力的部门和地区予以提醒敦促、要求整改和工作约谈的跟踪问效制度。


(三)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预算绩效主体责任意识不牢。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视不够,未能站在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的角度主动谋划自身绩效管理工作,对全链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绩效改革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二是预算与绩效一体化融合不深。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实质改变,预算和绩效仍未深度融合,财政资金分配格局固化、财政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


  三是绩效结果应用刚性约束不够。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刚性约束仍显不足, 还存在部分部门未按时整改反馈,个别项目预算安排未能有效应用绩效结果等问题。


  四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不足。目前四川省初步建立共性指标框架,细化部分行业特性指标,但尚未完全覆盖全部行业和领域,分层分类的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仍需持续深入推进。


四、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总体思路、对策与建议


  结合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完善历程和全国各地区的实践探索,在立足四川省改革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从思路、原则和对策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总体思路


  以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基础和着力点, 以结果为导向,推动预算管理制度深刻变革,将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有机结


合,形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控,通过形成在各环节财政和部门双向绩效管理结果,及时同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对接应用,在每个环节强化对预算决策、管理、执行和完成的约激励约束作用,并将综合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等进行挂钩(图3)。


(二)基本原则


  一是全程管控、多管齐下。坚持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环节落实绩效导向,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在全程管控中体现激励导向和约束作用。


  二是综合应用、细化量化。从全过程各环节的单个结果应用转变为各环节应用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体系化综合应用并重,将部门整体绩效结果应用于部门预算安排,将政策与项目绩效结果应用于政策和项目预算安排。


  三是问效问责、落地落实。落实多层次监督机制,细化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将各级各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充分激发部门和单位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三)具体对策建议


  健全制度体系,为激励约束提供基本遵循。一是完善全过程环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以全过程管理为思路,按照绩效管理对象,制定绩效管理办法, 分类理清全过程绩效管理要求,形成按过程和板块结合的“立体式”制度体系。


  二是完善预算激励约束制度机制。出台绩效结果与预算挂钩的具体办法, 明确绩效结果的组成、指标权重、挂钩方式。同时,用好绩效管理综合考核“指挥棒”,强化激励和鞭策功效。


强化过程管控,在各个节点植入激励约束元素。


  一是加强项目库建设,实行滚动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规定开展预算评审。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并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


  二是强化绩效目标约束,加强实质性审核。继续深化绩效目标管理,切实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前置条件,作为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绩效目标全程引领作用。完善绩效目标分级审核机制。落实主管部门、财政厅内部处室绩效管理主体责任,预算单位申报绩效目标后由主管部门进行实质性审核。


三是全面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前置管理关口。组织部门结合预算评审、项


目审批等开展自行评估。财政部门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级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工作实际情况,组织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重点评估,对项目预算安排提出建议。建立评估结果应用反馈机制,强化源头管控。


  四是动态实施事中绩效监控,及时纠偏纠错。在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事中环节,通过动态开展绩效监控,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预警,及时纠偏纠错, 降低财政资金执行使用中的风险。特别是建立完善动态预警和问题分类处理机制,提高监控实效。


  五是深入实施事后绩效评价,客观反映绩效。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各级各部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力抓手。推进多层次绩效评价,将参与主体从财政部门拓展到部门、单位全面参与,建立起部门自评和财政重点评价的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推进重点评价周期覆盖。制定绩效评价总体工作计划,有计划、分批次的实施重点部门、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探索“贯通式”绩效评价,一方面由评价组研究制定统一的评价方案、评价流程、指标和标准、数据采集模板等,分配给资金涉及的相关地区,由其分别据此组织绩效评价,形成绩效评价分报告;另一方面选取重点点位进行抽样实地调研评价,从而形成上下贯通式的全面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摸清整个政策或资金实际绩效全貌,从而使评价结果全面、权威、真实、可用。


  六是系统构建全过程绩效结果应用与预算挂钩机制。前文所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在多个环节的绩效管理,可以实现对于项目调整、政策完善、管理改进和单个项目预算调整等结果应用方式。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结果应用机制,提升部门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度重视预算项目和财政资金从编制设立、执行和项目完成的全过程绩效结果应用,真正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对全过程预算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具体包括将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结果同政策是否继续实施和项目预算安排挂钩等。


  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估、重点绩效目标、财政重点监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等分数按照一定比例汇总后形成部门预算绩效结果综合得分,将审查、巡视巡查、检查结果及建议意见作为扣分项纳入部门预算绩效结果统筹考虑。综合得分作为核算部门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总额的调整系数。


  与政策及转移支付预算挂钩。将预算转移支付项目及财政政策的绩效评估结果、绩效运行监控结果、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汇总形成政策及转移支付综合绩


效结果,分类实施预算挂钩。


严肃责任落实机制,为激励约束机制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中央意见中提出“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 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但各级责任如何落实,当前并无明确操作细则。本文认为,应当从多部门广泛监督、全过程跟踪问效等方面,推动部门和地区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压紧压实。


  一是加强多部门广泛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向同级人大的报告力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推动人大建立定期听取专题汇报机制,促使各部门切实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与审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定期与审计部门开展信息交流联络,持续加强审计绩效监督。将绩效管理作为审计的重点方向,建立审计问题清单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与纪检部门建立违纪违规线索移交机制,将绩效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 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与组织部门建立绩效结果共同运用机制,将部门和地区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结果,同步报送组织部门,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二是加强全过程跟踪问效问责。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定期清理评估报告工作,动态掌握省级部门结果应用具体情况。严格执行提醒敦促、整改约谈。建立健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举措不实、推动不力的部门和地区予以提醒敦促、要求整改和工作约谈的跟踪问效制度。严格实施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财政部门持续深化对本级预算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动有力、绩效较好的地区和部门予以通报表扬,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推动不力、绩效较差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充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要将绩效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党委政府对本级部门和对下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中,赋予一定分值权重,根据绩效目标管理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或扣分。


  夯实绩效管理基础,为激励约束机制提供重要支撑。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建立并应用的基础是精准、深入、客观、公信力强的预算绩效结果。通过强化技术支撑、智库支撑等手段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提升绩效结果质量很有必要。


  一是建立完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绩效指标和标准是审核绩效目标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参考依据,绩效目标贯穿预算管理全程,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同时也深刻影响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应当分层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的绩效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分领域、分行业的绩效指标库。


  二是规范引入和培育第三方力量。总体来看,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力量有限,财政支出规模庞大、领域广泛,一些专业领域的绩效管理工作急需引入专家、第三方机构等专业力量参与。各地应当加快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分类引入专家力量,作为专业领域管理工作智库补充。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工作,一方面扩大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范围;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第三方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工作开展的质量指导和监督。


  三是加强信息支撑平台建设。结合财政部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全面部署,将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要求深度嵌入一体化系统,与预算管理全过程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覆盖所有管理环节和管理对象,通过技术化手段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有效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改革管理工作深化。


教育强国建设的世界经验与中国路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9月,A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20XX529日,A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本质特征、重点任务和根本保证。未来12年是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全面准确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行动路径、实施重点等,对确保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强国的内涵和特征


(一)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立足综合维度的国际比较优势


  在现代学术话语体系中,“强国”是政治经济国际比较研究领域的基础概念,已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热词。但政治经济领域未对强国作出严格界定,强国常与大国、有影响力的国家、现代化国家、有竞争力的国家、有综合实力的国家等多种表述交织混杂,缺少清晰直观的概念阐释。在已有的关联表述中, “大国”通常指人口、资源、生产物等的数量和总量”;“现代化国家”多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现代性转变”;“有竞争力的国家”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描述国家的发展速度和潜力”;


  “有综合实力的国家”是将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资源储备、军事实力、科技水平等多维度进行统筹考虑的结果。上述对国家发展水平的描述既有反映规模、结构、发展速度等数量和总量的维度,也有反映质量和人均数量等发展内涵的维度。


  不同学科赋予强国不同的内涵意义。政治学中的“强”意味着支配和掌控, 强国的目的是尽可能攫取世界权力,最终支配国际体系。传统意义上最强大的国家试图称霸所在地区,确保没有竞争性大国支配其他地区。经济学中的“强”


意味着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经济强国”通常是数量和质量、总量和人均相统一的概念,例如,欧阳峣、魏礼群等学者对经济强国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


经济强国可由国民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科技创新水平指标、服务业产值占比、城市化率和国家储备货币占比等指标构成的目标体系界定。


  在规划和宏观管理应用层面,不同领域的强国多是综合比较的概念框架, 因领域不同而各具特点。例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等概念对强国的描述框架也大体如此。


  笔者讨论的教育强国是在规划应用层面的概念体系,一方面,具有强国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是在上述方面具有世界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时, 教育强国具体表现为全过程的教育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适切性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潜力等四方面内在要求。


(二)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引领性、自主性、开放性


  与“大国”“现代化国家”等体现国家发展水平数量、总量、速度等特征变量相比,笔者认为强国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引领性。不同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对强国有不同的界定和理解。从实力比较看,有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还有明实力、暗实力,等等;没有硬实力和明实力,就不可能成为强国, 但仅有这二者也不是真正的强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强国,通常是具有巨大政治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在对应的英文中,拥有巨大资源和军事力量的国家可翻译为“PowerfulCountry”或“GreatCountry”,笔者认为,将“强国”译为“LeadingCountry”更为贴切。二是自主性。自主性是界定强国与现代化国家、发达国家等国家发展类型的主要指标。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其核心标志是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或个人收入水平等达到一定标准后即可认定为发达国家,但现代化国家、发达国家等未必是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完全自主性的国家。强国意味着自主,是不断寻求自力更生、自我革新、自强不息的过程, 并非仅仅由追赶和转变定义。以“卡脖子”现象为例,17世纪中后期荷兰对英国,19世纪70年代英国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日本等均不遗


余力地实施过“卡脖子”。从本质上看,“卡脖子”是现有强国对潜在强国实施的普遍行为方式,突破“卡脖子”的过程是成为强国必须经历的自主性发展过程。三是开放性。强国是面向世界的强,不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强。强国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的结果,是以融入世界发展格局、畅通国际流动渠道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的结果。从这一意义看,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前不存在世界性强国。随着交通运输、信息流动等愈加便利化,强国越来越脱离地理空间的约束,需要面对更多全球性竞争。此外,强国意味着担当,必须主动开放、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参与更深层次的国际治理。


  与其他领域的强国建设相比,教育强国受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影响,其引领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三个特征更为突出。在引领性方面,教育的强不是由具体事物的特性决定,而是对教育理念、思想、模式和发展道路等无形价值的反映, 具有对其他国家自愿追随与模仿学习的吸引力和示范意义。教育强国的自主性由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决定。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不是脱离价值要求和目标规格的随意活动。在面对教育强国自主性问题时,首先需要讨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强国的开放由教育活动的普遍性决定。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国际人文交流价值,具有世界性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意义。对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而言,自主性尤为重要。古今中外,每个国家均按照本国政治文化要求培养人,如果不能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将引发严重的教育领域“卡脖子”问题。2021927 日,A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 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同时,教育的主权和安全要求人才培养不能完全依赖国外高校,必须不断提高本土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二、世界教育强国建设:共性与共识


(一)教育强国的崛起以教育新理念为行动指引


  从世界主要教育强国的兴衰历程看,教育量化指标增长的背后是教育强国在学习当时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新理念, 并由此形成国家强大必需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强国发展理念。


英国的科学主义教育理念


  17世纪,欧洲迎来近代科学革命的春天,经过以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等为代表的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确立了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促进了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主张把科学知识的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推动了19世纪初英国工厂教育的确立,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伴随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的兴起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主张以科学知识为中心,以科学教育代替古典主义教育,对冲破古典教育传统的禁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欧美其他国家产生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法国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


  法国的理性主义又称启蒙时代教育思潮,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为代表,反对教会和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理性主义深信教育的力量,要求发展受教育者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卢梭的《爱弥尔》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狄德罗的“义务教育” 等,为当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教育动员,高扬反教会、反封建专制旗帜,培育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研究精神,奠定了法国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强国的基石。


德国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德国民众强烈要求通过国民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培养人民的理性思维和自主精神,进而推进国家统一和强大。以费希特为代表的德国教育学者提出教育应普及全部国民,认为国家统一和复兴的唯一希望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随后,施泰因、洪堡等学者大力推进统一学校运动和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促进了德意志国家教育体制的最终形成,将教育发展与国家统一和强大紧密结合。19 世纪中期,普鲁士已基本实现普及全国城乡的免费教育。19世纪70年代前,普鲁士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在半个世纪内,普鲁士迅速崛起,彻底改写了欧洲的格局。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


  20世纪初,以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美国率先开展对传统教育学的超越。美国教育的理论根基源自美国本土产生的实用主义哲学,以进步主义教育为特色,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


主义发展必须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发展的时代需求,推动了美国教育从步欧洲后尘走向成熟自主的发展道路,自此,美国成为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理论和思想重镇。


(二)教育强国的崛起以新赛道为突破口


  教育强国发展史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史,是在应对激烈竞争格局下的教育创新史。教育强国崛起的关键是找准所处时代的新赛道和新动力。工业革命以来的260年间,教育强国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四条。


教育普及化赛道


  教育普及化赛道推动精英教育及少数人的特权教育转变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对象,释放了教育潜力,让教育成为强国崛起的重要法宝。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普及化具有六个特点:在理念上,追求教育机会平等;在架构上,建立国民教育体系;在制度安排上,采用现代学校制度;在教学内容上,遵照统一编制的教材;在组织形式上,采取班级授课制;在治理方式上,采用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以工业革命时代英国推行工厂童工教育为起点,早期工业化国家先后走上教育普及化道路,并竞相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例如,18世纪末,普鲁士通过立法推行义务教育,开创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先例。又如,美国的崛起过程是以超前普及教育为重要特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提出普及中等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率先提出普及高等教育。


教育科学化赛道


  将教育科学化、科学教育化作为教育强国赛道,是在教育内容上的时代选择,集中反映了科学革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世纪初洪堡等学者推行的大学改革,赋予大学科研化属性,开启了现代大学先河,使德国大学成为大学教育的典范。19世纪初,德国瞄准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重工业和新兴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科技领域,组织和设立诸多科学研究机构,例如,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国立机械研究所等,为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国际化赛道


  教育是累积的过程,现阶段学术界讨论的教育强国通常聚焦高等教育层级、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领域,即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其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为代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留学生等方式,促进美国成为世界教育中心。美国凭借抢先占据


教育国际化赛道的优势,以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为先机,建立面向全世界的“人才收割机”模式,吸引全世界人才,成就其教育强国地位。


教育信息化赛道


  教育信息化赛道的建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标志性事件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2008年,美国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催生数字教育、智慧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方向,并对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冲击和影响。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主赛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提出“要用教育和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


  20206月,印度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数字教育,保证全民教育质量,进而将印度建设成“全球知识型超级大国”。20179月,法国开启为学生全面配备可移动数字化学习设备的计划,旨在构建智能化教与学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2021年,法国推出“教育数字领地”项目,对教师和学生家庭的数字设备、教育内容和培训系统进行全方位部署。当前,席卷全球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仍在延续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深刻影响并将决定未来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三)教育强国的崛起以“干中学”为驱动模式


  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方面,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科技、产业和经济等对教育的需求与影响毋庸置疑。人类社会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会带来教育大变革。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教育事业得以充分发展,教育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形成了后发国家成为教育强国的“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驱动模式。


  工业革命对教育提出新要求。以1765年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为标志,每次工业革命都是基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经典力学的建立、蒸汽技术的进步相关联;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基于电磁学、现代合成化学、内燃机技术等新兴科技之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实现对人的大脑的辅助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试图模拟人的心智模式和大脑结构。工业革命一旦启动,必


然对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相应要求,进而促使教育事业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因此,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促使教育事业出现明显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学校的课程和专业也会伴随工业和科技的革新进行动态调整。以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为例,借助电气工业发展契机, 德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英国用百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将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并在广泛利用电力方面一跃成为世界之首。与此同时,德国教育完成了划时代的转变,把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同生产过程相联,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德国的大学和技术学院不仅发挥学习中心和研究中心的作用,而且成为大企业集团的积极促进者。


  教育在产学研结合中得以转型发展。大学的职能已从最初传授经典知识和高深学问的“象牙塔”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支持学生职业发展的动力源;大学教育的定位从博雅教育到高深教育再到专业教育,愈加重视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和面向现实。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课堂教学


商业咨询—创新创业”成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经典模式。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校的崛起是大学—政府—企业合作的典范,在产学研结合中诞生了惠普(HP)、雅虎(Yahoo)、谷歌(Google)等世界知名企业。


三、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与策略


(一)以教育强国新思想实现引领


  20XX529日,A总书记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A总书记揭示了中国的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放弃和模糊中国教育的政治立场。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中国特色。中国的教育强国建设是面向2.9 亿在校学生、支撑服务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复杂系统,是具有悠久教育历史和文明大国的教育复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教育发展实践与经验的积累,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发展辉煌成就背景下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教育强国,要在发现问题、筛选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教育理论。要坚持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A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等为代表的古代教育思想,凝聚全社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共识和自信,创新中国教育学术体系,构建中国教育学, 以中国立场、视角、价值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总结教育规律, 确立中国教育话语体系,科学指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并在伟大实践中提升中国教育自信。


(二)以数字教育新赛道完成超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将革命性重塑教育形态。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未来教育变革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新理念,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新体系,激活教育发展动能的新制度,突破传统教育边界的新内容,形成混合弹性生动的教育教学新方法,重塑教育组织架构与流程的新治理。


  一是从“系统性跃升”的高度认识数字教育新赛道。系统性跃升本质上不是规模、速度等量变问题,而是革命性的变化。首先要促进教育结构和教育发展形态的根本变革,整个教育活动都应建立在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逻辑基础之上; 其次是推动思维模式的变革,要以教育数字化为基础,整体思考教育理念、目标、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进而建立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


  二是从倒逼角度看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之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在创造新需求的同时,将逐步淘汰旧技能,进而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提出巨大挑战。根据贺丹等学者的预测数据,2018-2049年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减少1.67 亿-2.57亿,减少的劳动力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据估计,到2049年,中国将有2.01亿-3.33亿劳动力被人工智能替代。面对急剧变化的需求和越来越高的技能要求,迫切需要以教育数字化重塑教育的内涵和生态。当前的重点工作首先要加快完善数字教育基础环境,优先保障农村、中西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教育数字化的起点公平。其次, 要充分激发教育数据要素作用,统筹建设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推进数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应用。再次,要提升教师和学生数字素养,推动教育教学个性化和精准化,面向每个学生,覆盖校内校外应用场景,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最后,要加大数字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提供智能、便捷、普惠、个


性的教育公共服务,推动教育治理高效化、精准化,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数字教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动力引擎。


(三)以服务高质量发展彰显价值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口变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具有诸多共同之处,例如,我国正在经历少子化、老龄化、城镇化等人口变化历程,正在发生从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的巨大转变。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中国人口变化的大规模效应将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在人口变化大格局中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充分认识我国教育在应对人口转变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要立足中国实际,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口“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有效降低教育成本,切实提高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面对0-3岁婴幼儿超过1000万的托育缺口,要积极推进公益普惠性托育服务,多渠道促进托幼机构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育儿家庭倾斜。教育部门可优先考虑承担2-3岁幼儿托育服务,并探索向更大规模群体的覆盖机制。二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红利”接替“人口红利”。落实高等教育龙头地位,把加快“双一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人口规模减小和技能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尤为紧迫的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


  以教育强国建设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整体推进,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充分表明教育强国服务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重任在肩。迫切需要注重高校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保障研究经费,提升科研人员社会地位,维系学术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充分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研究是关键。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经费及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均位居世界第二,但经费总额和基础研究经费均低于美国。2020 年,我国高校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比重为38.5%,高校基础研究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比重自2008年来首次降至50%以下。


四、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重点与难点


  A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


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 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笔者从六个方面提出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


(一)夯实基点,办好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为全体适龄少年儿童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教育是一个连续积累的过程,教育成果通常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但如果基础教育“滑坡”,未来实现赶超极其困难。美国在反思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成因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有2600万新工人进入劳动市场, 其中,有750万人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这是造成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美国曾多次试图着手解决其基础教育困境,出台众多政策变革和经费刺激措施,但收效甚微。2010年,美国科学学会指出,“现今,美国年轻一代所受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比不上他们的父辈”。


  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也是中国教育优势之一。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保持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强国导向的变革:一是弱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竞争和分化机制。回归基础教育奠定个体发展基础的属性,适时取消中考和学生高中阶段强制分流,让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成长更轻松自在。二是细化人民群众对学校的选择和参与。教育强国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公办为主、就近入学的原则下,可通过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形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进而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强化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未来12年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快速减少的窗口期,提高生均标准,推进小班化教学,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全力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提升龙头,办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教育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高等教育强国,各国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均把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首要目标。自19世纪初柏林大学创立到19世纪中期,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领先其他国家。法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13世纪以巴黎大学为


代表的高校为法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引领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其以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成为世界“人才收割机”。日本、韩国等仅用几十年时间便走完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百余年历程,有力支撑其科技经济腾飞。


  把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强国建设的战略制高点,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一是落实高等教育龙头地位,将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以 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分析研究所数据库相关数据,2019年,英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为1.44%,美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为1.36%;德国和法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28%1.21%,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


  GDP的比例平均为1.2%,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为0.86%。新增经费向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师资力量倾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至2035年,要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当前的59.6%提升至80%左右,支持10所左右的一流大学进入世界前列。三是把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在校生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国内统计范围采用普通本专科与研究生在校生合计数) 研究生占比保持在8.7%左右,同期发达


  国家(地区)研究生占比平均水平均在20%以上,其中,OECD国家为24.4%。四是面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下大力气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应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和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融合体。


  (三)发扬传统,办出独具特色的STEM教育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美国政府深刻认识到STEM教育的重要性,在2006 年颁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中明确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美国历届政府均积极推行STEM教育,通过加强教育资源投入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改进美国的STEM教育。但美国学生、家长和社会对STEM 教育的认同程度并不高。商业圆桌协会(BusinessRoundtable)认为,仅有5%


的家长愿意劝说子女努力学习从事科技、数学或工程事业 。部分美国人仍将数学和科学课程视为与现实世界几乎没有关系的“怪物”。


  STEM教育在中国具有较好的基础,是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有重视理工科教育的传统,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相关专业毕业生比例始终保持在40%以上,高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STEM学科毕业生占比约24%的平均水平,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相当规模的人力资源储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应进一步加强我国STEM教育,一是充分利用我国理工科专业学生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的优势,加快推进我国新工科教育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项目。二是重视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招生计划中加大对基础学科的倾斜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聚焦理工科短板加大科研经费支持。三是优化调整STEM学科专业结构,更新迭代课程内容体系,创新工科理论教育、工科训练和工科实践,融合教学和生产实践,在我国经济产业大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STEM教育中国模式。四是充分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成立的STEM教育一类机构、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平台,把中国STEM教育办成世界品牌。


(四)优化机制,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与美国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的优势不同,中国对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如此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立足自主培养。教育强国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看人才培养水平。A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历史上的德国、美国等教育强国在崛起时期都以高水平人才服务科技创新为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 日本获诺贝尔奖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尤为引人注目。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口红利转型为人才红利作为教育强国的核心使命,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一是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形成国家引导关键领域学科建设的动态机制。加强国家急需紧缺人才预测和规划工作,持续扩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战略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贯通体系,强化系统性。基础教育注重基础能力培育与科


学视野拓展,高等教育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职业教育主动对接社会发展与科研任务需要。三是完善高校、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多主体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四是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引领和人才引流作用。坚持以科学探索及服务社会为目标取向,把研究型教育机构建成强有力的科学研究平台, 为培养世界级战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五)提质增效,提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质量


  教育强国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大教育强国,在于其拥有超过150所顶尖大学,吸引各国学子前往求学。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教育强国均是留学大国。从中国高等教育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比例看,这一比例从2012年的2.20%提高到2020年的3.54%,排名全球第8位, 但生源地以亚洲与非洲为主。此外,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教育强国维护和重塑国际教育秩序的重要表现。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一是大力建设世界人才高地,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国际顶尖和专业人才,缓解我国战略人才短缺危机。二是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协同策略,将“以提质增效引领规模扩张”的质量观贯穿始终,建立来华留学教育教学质量审定评价标准并构建质量考核体系。三是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继续做大留学生教育,放宽留学生来华签证、就业政策,有效推动来华留学招生、培养、管理与就业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设,加快建立更加友好的人才竞争环境。四是更加广泛和积极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国际教育合作,例如,有组织地培养、推荐国际组 织 建 设 和 管 理 人 员 , 适 时 参 加 具 有 世 界 影 响 力 的 PISA


ProgrammeforInternationStudent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 IEA


T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 ,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组织的学生学业成就测评等活动,提升我国对国际教育议题议程的影响力。


(六)深化内功,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基础工作


  强国必先强师。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德国和法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专门师范教育和实行教师专业化的国家。德国教师教育主要由研究型大学承担,成绩优秀的文理中学毕业生才能选择教


师教育专业;法国要求只有经过3年高等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才能报考师范学院;2011年,加拿大教师教育机构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强化教师教育创新”的目标,提出“推行卓越教师教育”计划;芬兰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强师的关键是吸引优秀人才关注教育、投身教育。一是提高教师收入。在韩国、芬兰、德国等国家,中小学教师收入和社会地位高,由此吸引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例如,在韩国,要加入小学教师的培训行列,申请者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取得全国前5%的成绩,初中教师岗位的报录比为12∶1。二是积极探索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新模式。20XX8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推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优秀教师,开拓新的改革思路。三是建立健全和优化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例如,针对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可以加大推进全科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四是高度重视人口变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针对未来中小学生学龄人口的下降趋势,适时推进小班化教学,促进教师落实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金融“活水”激荡  科创“浪潮”澎湃 郑州市郑东新区科创金融探索之路调研报告


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林


20XX97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河南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首位,如同巨人,汇聚每一颗细胞的能量,奋力奔跑于实施“第一战略”的前行之路上。


  现代科技创新是跨界融合、多元集成、互动开放条件下的创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载体平台。


  高标准谋划,高起点推动。郑州抢抓机遇将郑东新区作为全省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建设覆盖面积260平方公里的中原科技城,打造最优环境、提供最优服务,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如何激发出金融“活水”的动能与功效,为科创“遇水架桥、逢山铺路”? 按照省、市部署,郑东新区多方位、强举措探索与实践建立健全科创金融


服务体系,在短时间、快速度、高质量下,推动中原科技城、郑州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向前发展。


  方略与行动,谋划与实施,郑东新区科创金融的探索脚步,正铿锵有力! “集聚”金融机构筑牢金融“底座”。


  9月,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闪耀着收获季节的“金色”光芒。行走在岛上, 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光影叠加,一步一景,恍若置身未来之城,岛上34栋金融办公楼宇,交相辉映。这就是“河南陆家嘴”的风貌。


  在金融界,关于“金融中心”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提及“集聚效应”的概念。业界普遍认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命运基本上取决于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空间集聚效应。集聚程度越高,经济竞争中胜出的可能越大。


  据介绍,在龙湖金融岛自建办公楼的金融机构,就包括了工商银行、郑州银行、平安集团、中原证券、中原信托、中信银行等。


  在寸土寸金的金融岛,每一栋大楼,都是站着的“金融街”。如郑州光大中心,不只有光大银行,这里还有光大集团旗下光大证券、光大保险、光大信托等驻豫企业。“光大中心内将建成中原地区高端私行中心,打造企业家、私人客户和中原EMBA三大交流平台。”工作人员介绍。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赋能与加持,尤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期, 更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黄河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裴方亮认为,龙湖金融岛的成立恰逢其时。


金融业已成为推动郑东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自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的一份资料显示:20XX年郑东新区完成金融业增加值409.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32.1%,同比增长3.8%,对GDP贡献率121.5%, 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规模居全市各开发区首位。全省主要法人金融机构均在区内落户,核心区累计入驻各持牌类金融机构412家,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多种业态。


  “目前,郑东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成果显著。”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更至关重要的是,金融岛的投用将整个郑东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以此为高纬度的能量输出,能够为中原科技城的科创发展获得更多资金扶持打下牢固基础。”


  另悉,围绕金融产业链中“强链—补链—延链”重点机构,郑东新区还在持续发力,构建全业态、多元化、高辐射的金融产业体系,不断深入深圳、北京、上海等金融业高度发达地区定向招商,有效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郑东新区,充分发挥龙湖金融岛高端载体优势,重点推动头部金融机构上岛,树立起郑东新区金融业“金字”招牌。


激发基金“活水” 推波科创“春水”


  在旖旎的龙子湖畔,智慧岛勃发科创新生机。很难想象,在这块3平方公里的地方,集聚了13家科研机构、17家头部企业、6800余家注册企业,1300余家进驻企业和约3万名工作人员!今年19日中原前海基金二期签约活动拉开序幕。该基金由国家中心城市基金联合农开基金、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巩义市国投等河南省内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此次签约标志着郑东新区与国内头部基金机构的合作走向深入,是省市区三级产业基金联动合作的典范,同时也将为中原科技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以龙子湖智慧岛为地理空间、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抓手,大力开展‘基金入豫’行动,全面促进各类私募基金向龙子湖智慧岛集聚,不断增强龙子湖智慧岛私募基金业领跑优势,为科创企业提供‘真金白


银’的扶持与帮助。”相关负责人介绍。


  引导基金投资机构入驻。郑东新区已累计引进国内百强私募基金机构如中金资本、中国国新、前海方舟、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基金机构,基金管理规模逾1400亿元。目前,智慧岛已集聚私募基金类企业247家,在1平方公里区域内集聚了全省四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岛内行业集中度显著,基金集聚态势强劲。


  用好政府产业基金。郑东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原则设立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医药、信息创新等产业导向,并重点在出资比例、返投门槛、容错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同时,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拿出10亿元,面向全国公开遴选母基金管理机构,以合作设立子基金等形式, 招引优质企业项目落地。


  基金赋能产业发展。智慧岛入驻基金机构主要投向为河南省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目前,辖区基金机构现已累计投资省内企业216家,其中包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专精特新”企业53家。同时,鼓励基金机构加大对辖区企业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各私募基金机构共投资24家辖区内企业,其中近半数为科创型企业,如河南超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数金(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推进智慧岛建设指示精神,构建基金全要素生态,郑东新区着力打造中原科技城基金大厦,大力引入天使风投创投等优秀基金机构。


  基金大厦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计划首期选取基金大厦约1万平方米作为集聚和培育风投创投股权基金企业及招引政府投资类基金企业的先期集聚空间,该大厦以建成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资本聚集空间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年底,引进60家风投创投股权基金企业,累计新增基金管理规模300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赋能科创发展


  在今年426日世界第23个知识产权日当天,郑东新区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内,一场“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创新金融产品发布会,吸引众多关注者。


科创企业多因缺少房产类‘有形’的抵押品而遭遇‘融资难’,因此以


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就成了破局的关键。”郑州银行科创金融业务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创新金融产品是以现有金融产品为基础,通过融合企业知识产权及技术交易数据升级而成,实现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增信扩贷。


  创新路径,前瞻未来。政策化、制度化支持科创金融发展是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战略性举措之一。


  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积极响应省市战略,主动作为,协助郑州银行于20XX 4月成立全省首家科创金融事业部,有效破解省内科创企业融资难题,为创新主体提供“低成本、弱担保、便捷化、长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科创企业加快成长;并向辖区金融机构推介“白名单”企业,加快金融机构针对“白名单” 企业制定科创金融预授信额度模型及风控规则,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预先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切实提高政策性科创金融的普惠性、可获得性。


  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积极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科创产品,如郑州银行将科创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和未来发展的增长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瞪羚”等创新型企业以及“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科技培育链条企业为主要支持对象, 聚焦“人才”“技术”“资金”“产业”四要素深度融合,打造出“一站式” 科创梯次培育体系,成功开发出包括上述“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在内的“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上市贷”等多种专属产品,全力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要。


  自启动至今年8月末,郑州银行在全省范围的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累计投放440.2亿元,余额296.2亿元,较年初新增55.6亿元,增幅23.1%。其中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名单内各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80.6亿元,“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科技培育链条企业贷款余额115.6亿元,其中郑州市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余额143.3亿元,较年初新增42.4亿元,不仅信大捷安、郑大智能、越达机械、郑钻精密、空心微珠、UU跑腿等一大批科技行业和企业从科创金融服务中受益,而且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撑。


多重金融服务全力助企纾困


  刚进入9月,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又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忙着把辖区内有科创属性的优质企业进行走访与摸排,鼓励引导企业加入上市挂牌后备库;另


一边协调中原证券、华泰证券及辖内优质会所、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作用及优势,从专业角度提供针对性建议及服务,助力企业早日对接资本市场。” 工作人员说,他们在忙碌中角色堪比“红娘”!


  资本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坚持把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全力推动优质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挂牌等方式加快进入资本市场。统计显示:辖内累计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


  先后出台《郑东新区促进企业上市和挂牌暂行办法》《郑东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办法》《关于成立郑东新区上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并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资本撬动作用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资本助力、增值服务作用相结合,构建包括种子、风投、股权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鼓励投资机构为科技企业未来上市提供基金支持。


  目前,郑东新区上市挂牌后备库共有后备企业133家。其中,拟重点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6家,拟重点培育市级上市后备企业12家。


  另外,为能够向科创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开展不同主题、不同业态的银企对接活动,针对融资主体的不同情况提供新常态下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


  今年以来,共举办银企对接活动8场,其中以迎新春促消费、复工复产、股贷联动、乡村振兴、养老托育与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线上银企对接会5场,直播观看量累计160余万人次;以聚焦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助力科创类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线下银企对接会接连不断召开,其中6月下旬针对辖区重点项目、“三个一批”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举办以“强化银企对接创优金融生态”为主题的银企对接活动,省内6家银行与12家企业现场“牵手”,授信金额达10.97亿元。


  根据郑州市部署,郑东新区正加快金融服务港湾建设,助力郑东新区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融资环境, 目前已有包括邮储银行金水东路支行、郑州银行中原科技城支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营业部等在内的6家银行营业网点申报金融服务港湾,持续加快建设速度,预计9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征程中,相信郑


东新区通过金融“活水”,将源源不断提供“真金白银”,为科技创新辟新途、结新果!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右江民族医学院  黄上峰


  A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指出“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根据A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各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好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融合的重要性


  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施“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契合这一要求,将传授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统一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和运用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较好的解决了教育教学中“两张皮”问题。


  《医用化学》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运用知识,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医用化学》课程,是2020年广西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课程结合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的实际,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在《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为提升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热情,结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到学习兴趣点。屠呦呦60多年倾力于临床中医药的研究实践,带领团队克难攻坚、不辱使命,在中草药青蒿中发现青蒿素,并成功运用于抗疟疾治疗临床实践,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这样说过:“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心里只有如何完成任务,任何付出都值得。”屠呦呦很少谈及自己的贡献,将成绩归功于团队。


  A总书记在2019年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时指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正如老科学家屠呦呦先生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专研中草药研究,最终成就伟大的贡献。新时代医学生必须向老一辈科学家、医学家们看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不懈的奋斗精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许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同样创造不平凡的成绩、成就伟大的人生。


激励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医用化学》的基础化学部分“原子结构”章节,讲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微观世界,一些概念、定理、方程等深奥抽象、晦涩难懂,不少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通过一个6分多钟的小视频《量子力学的世纪争论》,展示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玻尔理论、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薛定谔方程等,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关注事物,鼓励学生树立“一究到底”的精神,彻底弄懂弄通知识,运用创新精神去学好《医用化学》。


  同时,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去对待学习、研究、工作,课本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永远是迭代更新的,在吸收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去质疑、猜想、争论、发现、继承和发展。要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缺点、毛病; 要敢于斗争,敢于提出质疑,抛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打铁还靠自身硬”, 能认识自己、能善于斗争,面对困难时就不是问题了。


  通过利用形象生动的视频等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实现了用思政元素促进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目的。


结合实际强化教学效果


  《医用化学》是基础学科,是医学生了解无生命化合物转向生命体生理活动的启蒙课程,同时很多知识体系都会运用于临床实践,例如:缓冲溶液的组成、机制、计算,溶液渗透压力与人体体液之间的联系,立体化学中的顺式与反式有机化合物等。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能实现pH维持恒定,就是人体血液中存在开放的碳酸、磷酸等缓冲溶液体系发挥功效的结果;临床上细胞的溶血、栓塞等现象,是细胞处于低渗、高渗、等渗溶液中的结果;临床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不同的构型化合物,生理活性显著不同,如天然顺式β-胡萝卜素有助于防止肿瘤的发生,人工合成的反式β-胡萝卜素则没有此功效,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


(原发性震颤麻痹)常用药物之一左旋多巴,其对映体右旋多巴则没有此功效。通过结合临床实际,让学生进一步产生了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创新学习, 较好的掌握了专业课知识点[2]


  《医用化学》中有机化学部分醛酮性质中著名的黄鸣龙还原反应,是为数不多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黄鸣龙当年冲破西方国家的重重阻挠, 绕道欧洲辗转万里回到祖国,带领一批杰出青年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合成了甾体激素药物“可的松”等,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甾体激素药物的垄断,解决了我国甾体激素药物依靠进口的难题[3]。在教学中通过此类极具感染力的例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结束语


  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思想品德,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医学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融合起来,才能实现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医用化学》中的思政元素无处不在,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专业体系,而且还能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主动探索、挖掘、发现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温度、有情感地引导教育学生, 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生作出贡献。


廊下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金山区财政局


  近年来,上海市廊下镇以产业发展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发展,夯实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从而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提升。


一、廊下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科技引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现代化,廊下镇通过建立科技体系和搭建科研平台来做强产业。建体系:探索形成产学研用体系,搭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生产主体形成产学研用体系,紧密联系上海交通大学、市农科院、基因中心等科研院所,牵线科研单位与农业主体签订合作协议,聚焦种源农业、主导产业、问题需求等重难点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每年举办成果路演活动,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面。搭平台:辖区内有11家科研平台,先后成立了食用菌产业研究院, 番茄、枇杷、草莓研发中心,为科研场所把田间地头变成第二实验室,为农业基地注入科技动力,依托科研院所强大的科研力量导入农业生产主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生产企业应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强产业:菌业是廊下属地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科技力量实现从传统农业


产业融合—蘑菇小镇的阶梯式升级,并为产业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廊下是上海市农科院和金山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区域, 科技助力产业升级,结下了硕果,积极开展食用菌的新品种培育,正在努力打破了进口种源的技术壁垒,已有3项专利菌种,围绕生产遇到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10余项部省级科研成果,草腐菌培养料原料配方调整,由原来的麦秸秆更换成稻秸秆,更符合当地农业实际,在双孢蘑菇生产上原来的二次发酵更新为全球领先的三次发酵技术,并配套培养料场,把培养料作为产品销售给菇农, 为产业开辟了新的赛道。


(二)生态强基筑牢现代农业屏障


  廊下镇基于产业现状,以问题导向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二次利用到生产上,统筹种、养殖(植)业实现种养循环模式,两条生态链路实现0废产生, 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一是“猪—沼—菜”循环生态模式,以养殖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种植田块实现种养循环,配套粪污资源化处理设备建设沼


气工程,产生的沼气供基地生产和生活使用,多余的部分作为能源输送到温室大棚替代天然气用于温控等消耗,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这一模式充分衔接种养殖业,解决了畜禽粪污污染的问题,粪污处理后变成有机肥使用为周边农户减肥降本。二是“原料—产品—废弃物—再生原料”的食用菌生产生物循环产业链,食用菌产业为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原料是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制作食用菌生产的培养料,出菇结束后菇渣做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生产,形成生产闭环不产生废弃物。


(三)数字赋能激活产业振兴动能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农业领域缺乏基础数据积累,数字技术渗透不强。廊下镇以数字农业为突破,依托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引进稷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化应用技术研发,希望实现设施农业环控系统等数字化应用技术的国产化。扶持农业基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制定了8家农业基地完成数字化塑形的目标,探索在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松林定制了企业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在养殖环控、喂养、废弃物利用可实现数字化监控和远程操控,同步完成生产数据收集和分析。叮咚、金塘等企业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和施肥装置可以根据作物需求进行精确供给,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浪费。


二、廊下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廊下探索形成了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一起致富,龙头企业通过统一原料、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帮助合作社和农户转型升级工厂化种植, 共同壮大产业。通过集体经济投资食用菌项目,将集体资金转为资产,达到产业投资的目的,实现“造血”功能,两个农村帮扶项目投产后将年缴纳1800万左右租金,反哺经济薄弱村,镇集体资产投入的项目将以6%的回报率形成租金作为收益壮大集体资产。


(二)生态为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养殖基地每年出栏猪8万头左右,20XX年产出粪污6吨,沼气工程处理后可年产沼液6.3吨,沼气223万立方,可发电172万度,沼液还田9000亩左右,可实现减肥30%,降低生产成本不少于200/亩。全镇食用菌生产可消耗12万吨水稻


秸秆和6万吨畜禽粪便,产出8万吨培养料,又可产生10万吨菇渣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满足当地36个蔬菜园艺场和12家林果生产基地的有机肥需求,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并形成闭环。生态文明建设是软实力,提升生态背后的产业附加值,树立良好农村风貌,为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创造条件。


(三)数字农业转型初现成效


  扩大农业产业朋友圈,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稷青科技研发了设施农业领域最先进的AIPaaS农业大脑, 实现了从01的突破,并在全国范围不同区域开展系统应用和完善,实现了生产环节数据化管控,通过不断积累的生产种植数据、环境数据,依托专家经验进行数据建模,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建成农业智慧工厂6个,采用农业大数据技术,通过电脑对灌溉、施肥、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根据土壤的吸水能力、作物种类、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定时、定量、定位对农作物供水,不仅节水省力,而且大幅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高位系统规划,推动片区化发展


  对标发达国家和农业领先国家标准,按照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开展农业农村系统规划,重点产业布局和相关配套同步落图,采用“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一般耕地”五地联动的组合模式争取和解决用地问题,从农业农村功能定位出发考虑配套,包括生产、服务、文旅、公共设施等方面全方位配套,在用地、政策上全面考虑。开展片区化优先发展,点位与点位联动,基于产业优势拔高,把优势做强。


(二)聚焦重点产业,定向精准化投入


  对于重点产业聚焦资金、资源、品牌精准发力,统一品种、品牌建立联合体,寻求主体合作抱团发展,按照运营、生产各方面排序分工,大带小,强带弱。选择优质主体,培育龙头企业,探索龙头带动中小农户共同做大规模体量做优品质,提供优质农业产品,包括农产品、农业农村服务等,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发展经验和模式。


(三)围绕人才培育,共建多元化机制


  针对农业生产经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开展校内定向培养,抓好龙头企业和产业带头人这些关键少数,通过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按照利益联结机制逐级开展人才培育。加强农业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盘活闲置


宅基地出租打造成宿舍,农业部门与人社部门联合研究农业人才的配套政策, 解决人才户口、居住、孩子上学、用工补贴等问题,从源头解决让农业人才留得下来。


立足实际  因情施策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生根 基于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的实践探索


丛培杰


2018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834号)吹响了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号角”。山东省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统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以“改革攻坚” “扩围提质”“创新提升”为主题的预算绩效管理年活动。威海市高新区在省市率先垂范和精心指导下,以“1+2+N”预算绩效制度体系为指引和框架,克服起步晚、底子薄、开发区体制机制特殊等现实困难,因情施策,大胆创新,到20XX年底已经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五年间,威海市高新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富有开发区特色的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全面助力高新区财政资金统筹集聚、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财政改革走深走实。可以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各项精神和要求已经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全方位,目前全区所有政策和项目支出已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且绩效目标管理覆盖率、绩效运行监控覆盖率、绩效自评覆盖率、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均已达到100%;二是全过程,全区已完成“事前评估-目标编制-目标审核-部门自评-财政复审复评-财政重点评价


-绩效跟踪监控-结果应用反馈”的全链条全流程实践,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三是全覆盖,全区在完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对社会保险基金、政府专项债项目和PPP项目开展财政重点 评价,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开展了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实践。


一、深思熟虑开启改革之路:聚焦初心主旨,确立明晰的绩效改革思路


  牢固树立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工作理念,明确立足现行预算管理方式融合推动绩效管理改革的工作思路。一是领导带头加强绩效理论政策学习。高新区一直高度重视绩效工作,带头将预算绩效理论政策逐步纳入区党工委和管委集体学习内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同时以PPT形式在全区开展财政大讲堂讲绩效活动,形成全区上下一心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浓厚氛围。二是高规格出台预算绩效管理指导性文件。以管委名义印发《威海市高新区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从全区层面确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在工作中不断积


累,整理编写《威海市高新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汇编》印发全区,作为全区绩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三是“刀刃”向内率先转变财政管理理念。明确绩效管理在财政工作中的主责主业地位,将预算绩效改革推进情况纳入财政局长办公会固定议事内容中,局主要领导牵头,定期听取和研究部署绩效管理改革推进事宜。清晰界定绩效工作边界、权责,坚决杜绝绩效工作另起炉灶、自弹自唱, 防止预算和绩效管理“两张皮”。


二、多方聚力协同发展:聚焦责任落实,形成有效的协调推进机制


  抓住开发区体制机制调整契机,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位、落实到岗,提供相应的组织领导和人员保障,防止面上人人抓,具体无人干。一是在全区层面,进一步增强绩效工作专职力量,抽调具有预算管理经验的人员,单独组建预算绩效管理科,专职负责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工作, 解决过去“兼职搞绩效”“搞绩效的不懂预算”等问题。二是在财政部门内部, 通过“职能三定”和“流程再造”,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绩效科主办主考、各支出科室具体落实的预算绩效工作机制,旗帜鲜明地将绩效工作的落实责任放在支出科室。三是在预算部门内部,引导部门建立预算绩效联络员工作机制,明确各预算部门财务负责人为一级联络员,职能科室负责人为二级联络员,打破部门“绩效管理就是财务工作”的思维惯性,将抓绩效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资金使用科室,真正做到“谁用资金、谁管绩效”。


三、查漏补缺共同发展:聚焦基础短板,搭建完善的工作保障体系


  重视细节基础,正视短板不足,根据开发区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以及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部门反映的问题、难点,从制度、系统、流程三方面入手,着力搭建完善的工作保障体系。


(一)完善制度保障


  制度是行动的准则、行动的规范,所以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制定标准一致、内容统一的制度规范是基础。高新区系统性出台覆盖事前评估、绩效目标、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以及中介机构使用付费等各环节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办法10余项,为全区绩效管理提供明确的制度遵循和工作依据。将全过程绩效管理要求有机嵌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当中,推动出台和修订区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7个,系列文件制度的出台以实际行动践行“管资金必管绩效”的原则要求。


(二)做好系统保障


  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操作规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开发一体化系统绩效管理模块,将绩效管理深度嵌入预算管理链条,积极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预算+绩效”架构体系,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高度融合。对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 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流程控制和审核留痕,完成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和同步公开。


(三)强化程序保障


  针对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刚刚推开,各预算部门“不重视、不了解、不会干”的现实困境,结合绩效目标编制审核、绩效自评抽审、绩效跟踪监控、重点绩效评价、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等绩效管理的关键节点,大张旗鼓、规范运行,每年下达各类阶段性工作通知10余个,多次组织专题部署、培训和通报会议,有力促进了全区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开展,并形成可复制的工作推进经验。


四、创新思路求突破:聚焦融合创新,探索务实的破解问题方法


  围绕解决问题,兼顾原则和灵活,在深入理解落实绩效理念的基础上,大胆结合实际开展制度创新、流程创新、手段创新。


(一)通过抓实内部流程扎紧绩效管理关口


  在压实预算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的同时,通过流程调整,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程序有机嵌入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如规定在编制审核年初预算时,事前评估报告和绩效目标为必备附件,各支出科室要重点围绕事前评估情况和绩效目标指标设置以及上年度自评情况提出审核意见,局主要领导要带头把关, 达不到要求的不签字。再比如规定绩效目标必须和预算指标同步下达,同时作为指标附件资料,无绩效目标不得下达指标。


(二)通过抓实核心指标提升绩效目标质量


  绩效目标的编制是绩效工作的起点,经过多年努力,高新区建立了区级绩效目标指标库,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指标体系,提炼核心指标300多个,实现核心指标上下贯通、动态更新、共建共享。制定《威海市高新区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通过预算编制布置培训会、组建工作交流群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绩效目标编报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并且按照工作要求强化绩效目标公开,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年初绩效目标进行全面规范性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向人代会报送。


(三)通过抓实考核导向提升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水平


  在推动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除按照《山东省省级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外,引导部门以预算资金为主线开展整体绩效管理, 建立“部门职责-工作任务-支出项目”的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体系,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构建部门整体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时将市对区考核、全省开发区考核以及管委考核等相关任务目标细化分解至各预算部门,要求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指标设置要完整体现覆盖考核目标、标准或要求, 整体绩效评价体系设置要重点关注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结果挂钩,部门申请预算资金时要优先支持和保障涉及考核事项等。通过将考核与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相融合,充分借助和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一方面帮助部门找准了整体及核心业务,降低了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的推进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考核结果与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各说各话”,有利于增强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的公信力。


(四)通过优秀案例分享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整体认识


  绩效管理体系的搭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一个环节欠缺或薄弱,必然会导致整个体系的运行不畅。绩效管理推行初期,部门遇到比较复杂的项目和新的绩效环节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高新区将优秀案例整理汇编成册发放部门单位,范例涵盖了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到最终绩效评价的全过程,且每年高新区都会对优秀案例作一次全面梳理,推陈出新。


五、凝心聚力抓落实:聚焦结果应用,发挥预算绩效的最大作用


  坚持把绩效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在结果应用上,想方设法将绩效管理与现行成熟的预算评审模式相结合,灵活推动建立各环节的绩效结果应用约束机制。


(一)丰富事前绩效评估方式


  将专家论证、投资评审等原来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规范后并入绩效事前评估框架,允许各预算部门会同财政支出管理科室采用灵活多样的事前评估方式,尽可能在不额外增加部门工作量和时间、资金成本的基础上,推动事前绩效评估全覆盖。20XX年,全区通过各类事前绩效评估方式,累计审减资金1.1 亿元。


(二)综合谋划重点绩效评价项目


  从源头入手,在选择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时,综合全区工作部署、政策导向、实际需求等因素,提前谋划评价结果的可用性,确保评价结果有用、可用、好


用。近年来,通过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有力支持和推动了城区环卫管理市场化、浴场景区管理市场化等重大改革,同时也为区级和镇街道之间的财政体制调整提供了关键助力。


(三)不断增强继续运行监控实效


  着力探索建立项目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动态跟踪分析机制、通报机制,利用财政一体化系统,对各预算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周监控、月调度、季分析,根据项目进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严格审核控制用款计划,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均衡性。同时,将每年的财政集中跟踪监控与盘活存量资金工作相结合,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纠正。预算执行缓慢或预计无法执行的资金统一收回。每年通过运行监控调整收回资金约5000万元。


(四)全面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项目单位,督促预算单位根据绩效评价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及有关建议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按照“高效优先、低效压紧、无效退出”的原则,对低效无效的项目进行压缩、调整或取消。探索试行绩效末位淘汰制,对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自评排名后10%的政策和项目,取消或压减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等深度融合,与预算编制、指标调整等实质性挂钩。


六、寻找不足,再接再厉,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一)提高认识,坚持统筹推进优化细节


  经过多年的实践努力,高新区大绩效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是绩效工作仍存在推进不够均衡、绩效与预算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下一步通过“优化细节” 行动的开展,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方案要求,从横向到纵向抓细节,有效破解上述问题,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由全面建成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二)固本强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部门和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找准根源、研究对策。不断充实完善制度体系,与时俱进修订事前绩效评估、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等制度文件。组织开展“绩效讲堂”活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加强部门间沟通交流,全面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知识水


平和业务能力。


(三)算好成本账,深化成本绩效管理改革


  将成本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开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台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操作规程,组织各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加强成本分析计划成本指标,建立以“质量、成本、效益”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在预算执行环节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成本控制。在预算完成后评价成本产出,提高资金效益,推动财政资金节本增效。同时加强重点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推动财政支出成本标准建设。


(四)秉承公开透明,扩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首先抓制度,促进绩效信息公开规范化,对绩效信息公开的原则、时间、形式、内容进行形式规范,督促各单位在公开预算报告时,同步规范公开绩效管理信息。其次抓范围,促进绩效信息公开全面化,持续扩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力求通过绩效信息全面公开,不断推动预算单位“无缝隙、全覆盖”公开绩效管理信息。最后抓审核,促进绩效信息公开有序化,严格审核各预算单位绩效信息,针对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内容不符合要求不细致等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加快构建公开透明、阳光公平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两个毫不动摇”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州工商学院  李卉


一、引言


  A总书记多次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20XX年的关键词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再次明确指出,“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改变,以后更不会改变。同时指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并承诺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促进就业、税收贡献以及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可以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和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从自身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而缺乏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力成为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战略管理意识不足且没有系统性、缺乏明确且符合实际的战略定位、组织形式落后以及缺乏必要的战略执行力等。所以,在新经济环境下,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充分整合战略管理资源,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战略管理能力,以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员工凝聚力


  李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战略管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特点,民营中小企业要想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就必须要全面提升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各部门及人员目标进行统一,使其可以朝着同一目标不断努力,以更好地发挥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一来就能使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通力合作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对于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工作效率


  李强总理认为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民营中小企业在改革创新发展中具有诸多优势,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到不同部门和员工,使其可以充分明确自身在战略目标中的位置及重要作用,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手段,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各部门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现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便于民营中小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目标,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


  与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中小企业内部资源相对有限,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使得民营中小企业能够充分明确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进而强化经营管理和监督能力。加强对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以实现对各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激发创新能力


  李强总理指出,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在制度层面实现创新才能迎合时代发展趋势。通过实施战略管理可以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必要的创新与变革,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合力,进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市场信息,进而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意识不足且较为碎片化


  与民营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且十分注重战略管理,会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对战略管理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具有较为先进的战略管理意识。但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生存的压力过于重视短期利益, 没有充分认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意识。有些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尤其是新一代的管理者对战略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但很难突破


传统管理思维和模式的限制,战略管理较为碎片化,不成体系且与企业实际有一定的脱离,导致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停留在表面,而内部管理系统则得不到持续改进和优化,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所以导致民营中小企业很难抓住市场发展机遇。


(二)缺乏明确且符合实际的战略定位


  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是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难度,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对战略定位的认知不足,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缺乏符合实际的定位。部分企业管理者很难立足长远来看待市场的发展变化,将主要目标任务定位生存和获取经济利益方面,没有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进行长远考量。即使个别企业制定了战略定位,但存在着定位不符合企业实际现状,管理者对于自身企业评估不客观。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所以难以在特定的目标市场及产品等方面集中优势资源,进而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战略制定缺乏明确依据


  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制定战略管理之初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战略分析,以明确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对战略管理的有效分析,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洞察力,在制定管理决策时没有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所以导致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建立战略体系过程中更是漏洞百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者及员工对战略管理存在一定的漠视现象,没有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来了解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依据,降低了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甚至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四)企业组织形式效率低下


  组织形式决定了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而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行为作为保障,实现战略管理与组织形式的相互匹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工作中,没有对组织形式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大部分管理者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组织结构,而民营中小企业又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一旦对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则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支撑,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势必会


威胁一些人的切身利益进而面临较大的阻力,最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缺乏组织形式更新和完善的明确方向,很难选择最优的组织形式。所有这些都表明民营中小企业组织形式过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战略管理的落地落实。


(五)缺乏必要的战略执行力


  战略执行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关键,只有在强有力的执行力保障下才能确保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取得实效。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目前在战略执行力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企业管理者没有对战略管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导致战略管理停留在顶层设计阶段,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脱离战略管理的目标。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存在明显的权责不分问题,管理者掌控着绝对的权力,而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执行战略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反馈,因此很难在战略执行过程形成完善的闭环。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忽视了对战略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及激励,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落实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敷衍现象,而企业没有针对战略执行制定完善的监督体系,缺乏全过程的大数据监管,难以确保战略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


四、“两个毫不动摇”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优化对策


  李强总理指出,针对经济发展要打好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四套组合拳,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所以,未来将会有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以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而民营中小企业要对其战略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强化战略管理意识


  在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将决定了战略管理制定和实施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成为关键。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学习战略管理知识,培育战略管理思维,并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进行摸索,分析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战略管理资源,使自身具备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在制定战略管理内容时,管理者要具有层次思维,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对战略管理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要将产品研发效率和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在成长阶段则要想方设法抢占市场并保持增长态势,在稳定阶段面临更大市场竞争则要细分市场和领域提升客户规模和销售额。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具备系统性思维,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实现整体效


益最大化就必须要连接各类要素并提升整体协同合作能力。


(二)明确企业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在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处于最前端,明确的战略定位可以确保民营中小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就必须要摆脱传统管理思维和模式的限制,树立灵活和广阔的视野,具备前瞻性和洞察力,以确保企业战略定位的明确性,而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管理者要始终保持好学的习惯,在多个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明确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战略管理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使其战略定位既符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又能够充分迎合市场发展变化趋势。民营中小企业要对内部管理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也要积极吸收外部专业的战略管理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战略管理人才队伍,确保企业战略管理能够定位精准并得以有效实施。


(三)建立健全战略体系


  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因此建立健全战略制定体系是民营中小企业提升战略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在综合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对战略管理流程和制度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其进行制度性规范,明确各层级管理者市场调查研究的次数及结果。要通过反复的调查论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战略管理分析模型,为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也能够洞察市场发展先机,将其及时反馈和汇总,以进一步明确战略管理的基础及依据。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等特点,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明确长期、中期和短期战略目标,确定最佳业务组合及战略管理的实施路径,还要对战略实施的具体策略进行分解,以确保各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在战略目标方面达成一致,以有效提升战略管理的实施效率。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内外部数据的获取和利用,为前期的战略制定和后期的战略实施提供必要依据。


(四)优化企业组织形式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提升自身免疫力,而完善的组织进化更加重要,这也是确保企业战略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通过对业务的组合设计和管理推动业务的进化,对不同品类产


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确保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并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组织架构要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而进行不断改进,以确保组织的协调性和执行力。企业还要结合战略需要对客户进行重组和划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实现与客户连接的进化。在民营中小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强化组织进化能力,以此实现对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另外,民营中小企业要树立人才兴企理念,在企业内部进行人才的挑选和培训,在外部进行人才招聘,以此强化组织能力建设,还要对战略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梳理,形成战略管理的闭环。


(五)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


  民营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多个角度提升战略执行力。首先,借鉴“目标管理”的思想,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将整体战略转化为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目标,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统一性。


  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各阶段工作的设施细化和具体责任人,还要定期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将战略管理目标分解成各部门KPI,以此提升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企业要通过召开经营分析会议和绩效管理会议等方式确保战略管理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完善沟通渠道和方式在企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要定期对各部门及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估,并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应用。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激励机制对战略执行力的重要影响,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使企业战略执行实现闭环管理,以实现整个战略实施的自组织和自运行,民营中小企业还要强化员工的参与式管理,鼓励和支持员工进行不断学习和提升,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效率,为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李强总理指出,从20XX年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所以中国经济前景是“长风破浪, 未来可期”。在“两个毫不动摇”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将大有可为。然而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实施战略管理成为民营中小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和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对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在战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也受到较大的限制。民营中小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必须要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明确战略定位、完善战略制定体系、优化组织形式并提升战略执行力,以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陇南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共成县委党校  杨满仓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乡村法治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近几年,陇南扎实推进依法执政,规范村规民约,实现自治,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乡村法治建设取得实效。但在乡村法治建设实践中,仍面临一些困境,需要逐渐创新完善。


一、陇南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陇南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为抓手,创新治理观念,采取得力措施,促进了乡村社会发展规范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法治化建设仍需要在实践中创新优化。


(一)在法治乡村建设中,村民的法治主体地位并未充分彰显


  群众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内生力量,乡村法治建设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1], 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但在实践中,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因受村民法治观念不强、法治能力低的影响,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开展工作,从守法义务角度凸显了村民是被管理者的角色,而忽视了村民是公权力行使的被服务者地位,影响了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制约了村民法治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部分村委会工作缺乏主动和独立,对基层政府依赖性较强,农村事务管理者的角色弱化,使村民自治积极性受阻,参与民主决策自觉性不高。当然,实践也存在部分村民只注重自身个人利益,不关心公共事务, 对社会整体认同感不高,在法治乡村建设中主观能动性不强的问题。


(二)村民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法治观念不强,用法能力不足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陇南农村的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群众法律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秩序自律观念、民主平等观念逐渐强化。村民对某些法律事件,不再囿于道德伦理的评判,而会用简单的法律观点评述,也有采取法律解决问题的想法。但要明确认识到,受传统规则的影响,相当部分村民的法治观念虽有但不强,法律的公信力在农村并未真正树立,法律难以持续有效地引导村民个人行为。村民遇事仍习惯于找政府上访,或托关系、讲人情,借助社会势力解决,用法自觉性不高,用法能力不足。


(三)基层政府干部和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在工作中法治思维不



2010年以来,陇南市依托农村干部专修学校,以村干部为主要生源,开展


学历教育,丰富了村干部的知识储备,增强了村干部的文化素养,培育了法律意识。但村干部传统的人治思想并未彻底摒弃,在实践中仍往往倾向于凭经验、按意志办事。乡镇政府干部虽然法治观念较强、规则意识浓厚,但面对纷繁复杂的乡村事务,受村干部和村民法治观念不强、配合默契度低的困境,为提高办事效率,往往采取命令方式处理乡村事务,目的虽正当,但方法方式却偏离法治轨道,难免造成不良影响。


(四)部分村规民约公信力不高


  具有现代性的制定法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有序,促进乡村经济良好运转, 保障群众基本权利的根本依据。但长期积累和传承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仍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保障[2]。在乡村法治建设中,不仅要彰显制定法的权威,更要重视村规民约等民间规范的治理效能。就目前而言,陇南各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部分村庄的村规民约群众公信力不高,实践性不强,其主要症结在于村规民约本身。


  村规民约制定程序不规范。部分村庄的村规民约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制定,形式上由部分村民表决通过,或由乡镇政府参与制定,民意基础薄弱,群众认可度低,实践中难以得到自觉遵守。


  有的村规民约内容与国家法律政策不相通。如城郊区部分乡村的村规 民约规定,本村女儿出嫁后,所生子女不能落户本村,或可跟随其母落户本村,但不享受本村村民待遇等,导致村规民约无所适从。


  部分村庄的村规民约内容多为倡导性、规劝性内容,或是照抄照搬,不 切合本村实际,无法指导实践,效能难以发挥。


(五)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虽趋于完善,但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陇南乡村法治建设的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机制不断趋于完善。但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有限,仍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乡镇司法所是基层最重要的法制机构,承担着全乡镇的法治工作,但人员少且工作能力不足。人民调解委员会虽是村民乐于接受化解乡村矛盾的首选渠道,但调解员多都由村委成员兼任,专业化专职调解员较少,调解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乡村虽建立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但一般都是一对多,存在岗在人不在、


工作态度消极等现象。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等虽为基层法治队伍注入了新活力,但法律专业人员并不多。综治办、调解室等组织虽然可提供法律帮助, 但服务人员系统性法律知识欠缺,法治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农村矛盾纠纷呈复杂多样性变化的需求,更难以统筹兼顾、灵活地应付突发事件。新时代,村民更注重生活质量,对民主法治、文明和谐、权利保障的需求等日益增强,村民权利受到侵害,若法律服务不能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极可能会消减村民对法律的信任,也会致使有的村民放弃法律手段而选择其他途径来解决。


三、陇南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一)发扬民主,保障村民自治权,进一步发挥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


  村民自治是乡村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村民发挥法治主体作用的根本保障。村委会应明晰自身角色定位,做到自身权利和公权力规范衔接,积极组织好、管理好、执行好村民自治权的行使,保障村民自治权的实现[3]。“四民主”是实现村民自治权的基本方法和路径,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增进与乡镇政府间的最优互动,逐步完善村民自治规范秩序,解决好乡村选人、议事、管事、监督等问题,真正落实好“四民主”,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村民法治观念,提升村民法治行为能力


  村民的法治信仰对法治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普法宣传是村民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信任法律的重要途径。基层政府部门要重视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把普法和法治教育工作贯穿自身工作全过程,为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提供平台,做到执法和普法相融合,推动法律大众化,让群众感知法律,认知法律, 增强法治观念,提升用法能力。形式上,在采取传统的法律讲座、现场办理民事案件、法治阵地建设、培养法律明白人等基础上,根据信息时代的传播特点, 利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网上法治宣传。也可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民间快板、歌谣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律文化,让法治更贴近村民生活。在内容上,要增强普法的针对性,普法不可能将所有法律都普及到群众,而是要结合农村实际精准普法,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更应注重向村民传递法治思想、法治精神和法律价值,既要注重实体规则,又要体现程序规则,既有正面教知教会,又有反面警戒教育,让群众深刻认识到,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要知法懂法, 更要尊法用法,提升用法能力。


(三)培养基层干部的法律思维,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法律形式可以在短期内进行移植,而法律思想却很难移植,它是在反复的反思中发展变化的[4]。”因此,要建立基层干部法治培训常态制度,以宪法、行政执法和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社会稳定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线,采取法治理论宣讲、干部现身讲法、经验交流、实践课堂等多元形式开展法治教育,让基层干部筑牢权力制约思维、规则思维,养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用法治原则和法治价值观处理问题的习惯,促进基层干部规范用法、严格执法,提升以法治引领乡村改革、经济发展及乡村治理的实践能力。


  学法是用法的基础,用法是尊法信法的固化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干部内心要崇尚法律,信仰法律,带头学法,带头用法,尊重法律权威,恪守法律底线,自觉将学法用法落实到工作始终,践行法治,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也可将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作为考核和衡量干部的重要指标,以此倒逼基层干部学法用法。


(四)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与制定法的和谐互动


  完善村规民约,做到与制定法资源互嵌,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制定法的宏观调节功能,彰显村规民约等民间规范的微观调整作用,有力促进乡村法治建设。


  体现民意是村规民约存在的基础,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要坚持民主、体现民意、反映民诉。将制定权和修改权交给普通民众,广泛讨论酝酿,民主确定,提升村规民约的公信力、社会认同度和遵守执行力。


  合法性是村规民约适用的前提,村规民约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制定,法治环境下实施[5]。内容上既要贯彻法律规则,彰显法治精神,消除与法律法规相冲突部分,摒弃与国家政策相滞后的内容,合理弥补法律空白,又要注重乡村实际,切合本村实情。基层政府也要负责把好合法审查关,确保村规民约与制定法价值目标一致,和谐互动,同心同行。


(五)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科学配备基层司法所等法治机构工作人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基层司法所人员承担乡镇其他事务的现状,保障专门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建立基层法治人才吸纳机制,吸引法律专业毕业大学生和有法律背景的人才驻村服务,或进入村委会、调解委员会等法律服务组织。加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择优选拔有公心、有威信、知政策、懂法律的人员任专


职调解员,并通过业务指导,规范管理,绩效考核等不断提升调解员业务和实践能力,确保调解实效。


  拓展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渠道。鼓励引导公益律师、法律工作者、志愿者、退休政法干警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弥补当前“一村一法律顾问”的现实不足。健全“一村一法律顾问”考核评估和考核评价及淘汰退出机制,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加强基层法治人员法治培训。法律储备和法治素养是基层法务人员开展法律服务的基础,是取得法律服务实效的关键。基层法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本村民情、乡规民约、礼俗人情等村域传统,而且要懂法学会用法,建立基层法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开展基层法治需求培训,筑牢服务意识,提升法治实操能力,推进基层法治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六)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实现乡村善治


  “三治”相融合是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必由之路。但“三治”相融合, 并非只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同向聚力,优势互补,发挥“乘法效应”, 力争突破“三治”简单的组合,进行高质量的融合。


  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促进乡村治理中具体规则制度与顶层设计相融合,保证乡村治理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开展, 确保三治相协调,规范运行,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能,实现乡村利益最大化。进而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更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三治”相融合载体。“三治”相融合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种规范互动协同的治理。“三治”融合必须通过一定载体来实现,但该治理载体因各地自然禀赋、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现状而不同。但都需要积极探索优化多元主体平等规范、包容理性协商机制,健全多种治理规范有效衔接、优势互嵌、价值一致的协调互动机制,完善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顺畅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促进“三治”有效融合,提升乡村法治化建设能力。


  “三治”融合要推行协同治理。“三治”融合不是三者各行其道,而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其融合也不是一成不变、统一固化模式,而要符合乡村实情, 互动互补、灵活包容。在自治中贯彻法治,用法治制约乡村公权力,引导村民行为。在法治和自治中贯穿德治,法治和自治为德治提供底线原则,德治为自治和法治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润滑作用,三者协调正向同发力,增强治理效能。


  综上所述,法治乡村建设并非单纯的法律治理,而是一个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促进的实践性问题。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立足陇南乡村实际,以群众自治为根本,法治为保障,道德礼教相辅助,将法律与社会规范有效衔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发挥法治主体作用,提升基层干部法治实践能力,依法办事,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纷止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引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各环节规范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法治化建设,保障乡村和谐稳定,高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清扬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首次提出营商环境的概念,自此营商环境指数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开放程度、企业活跃度等重要经济活力和政策力度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观点。


  2017年,A总书记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自此,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方略, 也成为党的十九大之后“放管服”改革的新目标。随着一系列促进营商环境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措施相继推出,我国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但横向对比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匹配,与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也不匹配,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改革已经进入4.0时代,以个性化服务企业为重点,塑造特色化、差别化的营商环境,如浙江侧重转变政府职能、北京侧重科技创新、上海侧重扩大开放、广州提出用“绣花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就河南省而言,自2018年以来迭代推进营商环境1.03.0改革,2018年构建了以《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核心的“1+15+N” 政策体系,2020年印发《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0版)》,在全省推进实施营商环境“116”优化提升行动,2021年施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 20XX年发布《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XX版)》等,着力营造具有河南特色、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全国第一方阵,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 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积蓄城市发展之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对标对表、学习先进,积极寻找洛阳自己的营商环境的特色和突破点,打造更好地服务于本地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注入强大动力。


研究意义


  首先是落实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根本遵循。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健全工作领导和推进机制、谋划“四梁八柱”政策体系、开展“以评促改”等方面积极作为,全省市场主体活跃度得到显著激发,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但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主要是战略性、框架性的,大量具体的、个性化的改革推进机制和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要靠各地主动探索、大胆创新,这就需要洛阳市加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其次是洛阳自身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委赋予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的目标定位,要求洛阳既要加快自身发展,又要发挥好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就更需要洛阳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形成竞争优势。


二、洛阳市营商环境现状


洛阳市基本情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现辖77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227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0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5.7万人、城镇化率65.88%。“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20XX年达到5675.2亿元、同比增长4.1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洛阳市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细化落地,以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 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切实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水平、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能力、市场服务便利化水平、法治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洛阳成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沃土。


强化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健全决策机制。洛阳市建立了市级领导组织架构,成立了书记任组长、


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对政策出台亲自把关、对重点问题亲自协调,带领各个部门聚焦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开展集体攻关。同时,根据市领导人员变化,及时调整市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重点领域,高位协调解决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洛阳市先后制定实施了《洛阳市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方案》《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洛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洛阳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提供政策遵循。三是建立监督机制。洛阳市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开展监督,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健全完善月例会、季督查、年考评、适时通报工作机制,细化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改革落实落地。


强化改革创新,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一是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洛阳市积极推进“一网通”建设,市级“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事项占比分别达到97%93.6%。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


  61%,审批材料压减30%以上。开设了市民之家24小时自助服务区,2100 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可“自助办”。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有效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二是大幅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洛阳市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有20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该系统进行线上审批。同时,实行“技审分离、技术先行”,再造审批流程,将审批时限压减至“最长49个工作日”。三是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洛阳市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房产交易备案、税费缴纳和不动产登记等事项“一窗办理”, 并可根据需要联动办理水、电、气、暖过户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四是进一步提升办税效率。洛阳市实行综合申报服务,将原财产行为税10个税种申报,统一并入一个入口,实现“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 实际填报表单数量由35张减少为11张,纳税次数由6次降到3次,达到全国最优水平。


强化市场主体保护,营造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洛阳市严格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在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洛阳市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对待,确保一视同仁、


公平竞争。二是全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洛阳市持续提升用水用气服务,对标全国先进,用水在全省率先推出“三零两减一增”(“零费用、零跑腿、零资料;减环节、减时限;增渠道”)服务新举措,用气推出“五零”(“零费用、零跑腿、零资料、零等待、零压力”)服务,时限全部压缩至1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居全省前列。国网洛阳供电公司上线“云办电”平台,打造“美团” 式办电新体验,低压无配套工程项目全流程办理不超过2个工作日,有配套工程项目不超过5个工作日,小微企业办电全流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水气电暖信” 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网通办”。三是持续减轻企业负担。洛阳市企业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由7.5%降低到6.5%含生育保险0.5%),达到全省最低水平。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受惠企业,开展“清单式”服务,精准推送税收政策和优惠数据,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实到位,20XX年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44.9亿元。


强化公平公正,塑造严格规范的法治环境


  一是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洛阳市出台了《洛阳市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办法》《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洛阳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事项覆盖率和部门覆盖率“两个100%”, 建立了全市“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中低风险”4个信用风险分类检查对象库,高风险企业发现问题率高于普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发现问题率10 个百分点左右,提高了监管效能。三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洛阳市建立了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制度,梳理公布了全市行政执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四张清单”,获得了企业一致好评。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洛阳市不断加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不断提升“互联网+诉讼服务”, 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但洛阳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所制定和出台的制度措施, 有些是比照国家、省里现有的规定适当细化,切合洛阳本地实际的原创性、差异化措施不足,跟发达地区、城市相比,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大胆改革的魄力,在为市场主体服务中做到了“法无授权即禁止”,但“法无禁止皆可为” 的思想还没有形成,阻碍了全市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另外,洛阳市出台政策的过程中个别部门缺乏担当和创新意识,“惯性思维”“闭门造车”依然存在,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不够,“雷池越不得、奶酪动不得”观念,在个别部门领导中根深蒂固,造成有的涉企政策出台后不接地气、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政务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洛阳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接受工业化洗礼比其他地区要早,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机制影响,计划经济思维、行政思维根深蒂固。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民营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落后的行政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就成为了突出障碍。二是政务服务改革深化不到位。洛阳市政务服务“只进一次门”还未完全实现,服务窗口人员一次性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政策解读不到位,企业办事多次跑、来回跑等现象时有发生,“办事难”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不够。洛阳市在用各类系统共计348个,由于部门间有些数据没有共享,一定程度上存在“各局顾各局,各部门顾各部门,同样的数据资料重复向多个部门上报”现象,严重影响了审批效率和线上服务水平。


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首先,受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流动资金匮乏,既有贷款困难问题,如贷款手续烦琐、贷款额度低、抵押贷款方式单一等,又有融资困难问题,如融资门槛高、融资贵等,还存在许多隐形门槛,比如被要求买保险、拉存款等违规现象。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但洛阳区域化人才构架层次不清,招聘合适的技术人员比较困难,企业仍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等问题,导致经营困难。最后,市场秩序还需正本清源。资源丰富的大企业、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业垄断等侵害市场秩序、其他企业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拖欠企业货款多年不支付,个别国有企业垫资建设项目,通过转包分包将垫资压力转嫁给民营企业,到期不支付,形成“隐形拖欠链”,个别部门在招投标或政府采购时,设置过高要求,阻碍小


微企业参与。


监管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监管不够科学、监管标准不够严谨。洛阳市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执法频次较多、监管执法精细化不够等问题,行政执法有时简单粗暴、“一刀切”,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频繁执法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伤害企业在洛阳投资热情。二是“互联网+监管”未全面落实。洛阳市较早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但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集中式、电子化”的政务服务新阶段,监管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洛阳市监管行为数据成功汇聚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占比还比较低。三是一般监管和重点监管混为一谈,有时存在“以罚代管” 现象。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领域检查过多,执法人员“进厂即开单,开单必处罚”现象依然存在,执法检查存在执法不公、随意性、选择性等问题。


四、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策略


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


  一是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洛阳市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观念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通过思想观念大解放推动改革发展大突破, 善于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洛阳谋划洛阳,全力推动思想破冰、发展突围。应深入分析发达地区营商环境为什么好、发展为什么快,深刻反思洛阳的营商环境为什么不好,发展为什么慢,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洛阳市应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彻底打破各部门行政壁垒、条块分割,重构服务流程,整合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推进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开放、共享,深度整合涉企高频服务事项,减少材料提交,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三是发挥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的先行先试作用。洛阳市应本着能复制皆复制的原则,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鼓励各县区创造性开展工作,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激发各地在某些领域进行首创式改革,实现在某些领域营商环境改革全国领跑。


更大力度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洛阳市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承接好省直部门下放各项权限,确保各项权限接得稳、落得实、用得好;同时做好权力下放的后续工作,坚持权力下放与业务能力提升同步,从法律法规、业务流程、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基层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证照分离”“多规合一”改革, 全面清理涉及行政审批的各类认证、评估、审图、检测等中介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型监管机制。洛阳市应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非接触执法,提升智能化、精准化监管水平,提高“互联网+监管”数据共享率和覆盖率,力争尽快达到100%。针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包容审慎监管,研究制定过渡性监管规则和措施,实施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监管模式。三是继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洛阳市应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展,在线政务服务力争实现“7×24小时不打烊”,提高“一次都不跑”审批事项覆盖率;加大力度打通政务部门信息壁垒,整合归集有效数据, 推动数据开发共享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效率;优化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政府部门应梳理并发布洛阳市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 尽快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


更大维度注重法治支撑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洛阳市应大胆探索开展“小切口”立法,实现立法工作的提质增效,充分收集洛阳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市场主体面临的市场准入难、不公平竞争、经营困难等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突破口进行立法。二是加大服务型行政执法推广执行力度。洛阳市应持续健全完善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清单,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释放和激发企业活力为企业创造更宽松的营商环境。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洛阳市应完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合一”模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区域联合执法, 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


更加突出市场主体保护和服务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洛阳市政府部门应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中的政府承诺,清欠民营企业账款,以政府、国企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升级信用平台建设, 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完善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对诚信企业和个人给予“绿色通道” “减少检查”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限制、禁止或惩戒。二是精准施策提升金融服务。推进金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重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融合拓展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完善智慧金融服务共享


平台功能,整合信用信息、需求信息和金融产品服务信息,实现银企精准对接, 解决“融资慢”。加大项目筛选和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带动作用;落实好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性,解决“融资难”。规范银行及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收费行为,禁止巧立名目、变相收费,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增加借款人负担,解决“融资贵”。三是持续深化招才引智服务。洛阳市应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实施企业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打造引才育才聚才留才良好环境。


更加务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围绕政商关系转作风、建机制。洛阳市应认真落实A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河南省部署要求,既要清而不疏,强化各级“店小二”理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动向、诉求和困难,开展精细化服务,列出清单、做好台账、强化督办,解决企业难题;又要严格执行政商交往规范,守好红线和底线,解决“亲而不清乱作为”“清而不亲不作为”问题, 做到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二是完善营商环境制度。洛阳市应发挥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定期会议制度、汇报制度, 利用好营商环境观察员,完善问题交办督办、反馈及问责机制,实现精准把控。三是加强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双向沟通。洛阳市应搭建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策出台前,充分征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市场主体的意见;政策出台后,设置一定时限的过渡期;政策实施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机构不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摸底,从而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服务。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毅


  群团组织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结构力量配置。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并要求“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2],为继续推进已历经数年的群团改革指明了方向。动员各领域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群团组织的政治责任。只有在已有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自身的改革和建设,群团组织才能有效发挥动员群众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这一功能。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与实践路径。


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群团工作的最新路向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推动群团改革是党的群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群团工作特别是群团改革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群团改革成为党的群团工作的鲜明特色,群团改革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之中,成为新时代改革的重要任务。


  201412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于2015年以中共中央4号文件的形式印发,系统阐述了群团工作的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群团组织为什么要改革和如何改革等根本性问题, 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群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20157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A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及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问题,为群团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78月,A总书记对群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切实把党中央对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3]。2017826 日,刘云山主持召开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把握新形势下群团工作规律等要求[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十三部分论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指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4]。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将形成“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明确了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的要求,指出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适合其承担的公共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5](P264)。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部分中再次明确了“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的目标要求,并指出“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及群众性的目标,在全国总工会、上海市和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各级群团组织按照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部署和要求, 出台各自的改革方案或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自身深化改革,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方面,群团组织自觉把自身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A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制定落实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制度机制,按照要求加强群团系统党的建设,在群团系统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群团系统党组织不折不扣执行党章党规,自觉接受党的巡视巡察,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群团工作全过程。


  在保持和增强先进性方面,群团组织主动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不断创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方式方法,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典型示范、网络引导、建功平台搭建


等举措,不断提升先进性,以先进引领后进,有效地动员各领域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建功立业。


  在保持和增强群众性方面,群团组织围绕组织机构、干部来源、运行机制、基层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通过编制“减上补下”、干部来源多元化、增加基层代表比例、运行机制扁平化等举措,有效激发了自身活力,重塑了群团组织与所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界面,以一系列“大抓基层”的有力举措,有效增强了群团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 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7


P186)新时代群团改革成绩斐然,通过改革得到加强的群团工作,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这为党的群团工作指明了最新路向,那就是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而奋斗。从外在任务设定看,中国式现代化设定了群团组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党领导的群团组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群团组织可在分领域组织动员引领群众、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倡导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内在结构规定看,群团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各领域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做群众工作的助手,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群团组织现代化本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因此,深化改革和建设正是党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群团工作最新路向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自身改革和建设则是群团组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群众工作是党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共同推进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理论与实践活动。”[8](P8)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群众工作必须围绕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而作为党做群众工作的专门组织和重要助手,群团组织也就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教育引导、服务联系、


维护权益等工作。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协助党做好群众工作,群团组织必须深化改革和建设,使自身由国家治理体系设计上的结构力量真正变为实践中的行动主体,这既是巩固新时代群团改革已有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群团组织现代化和群团组织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力量这两个紧密关联维度的必然要求。


(一)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巩固与推进群团工作的必然要求


  “深化”的前提是群团组织在过去十年已经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和建设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而“深化”的必要则既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后的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成果需要在继往开来中与时俱进加以巩固,又意味着之前改革和建设中触及不够、着力不深之处需要加强,须在延续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节奏的同时强化其力度与深度。唯其如此,群团组织才能顺应新的时代形势,完成党的中心任务。


  一方面,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巩固群团工作成果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群团工作局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通过改革和建设,群团组织增强了对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引领力,提升了对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贡献度,团结动员各领域群众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但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还不稳固,致力于解决突出问题的改革经验还未完善和上升为管长远的制度;群团组织和干部在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上的全面转型尚待强化,这比落实改革举措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前者配套后者是改革能够取得长效的关键;群众对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感知有待进一步显现,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全面惠及其所联系服务引导的群众尚需时日。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以确保相关成果能够在固化后为群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推进群团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理论上看,群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一性质决定了做群团工作必须久久为功。虽然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非常明确的战略部署,但不可能寄希望在某个时间节点彻底完成全部任务。从这个意义讲,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持续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从实践上看,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一个任务次序优先性的问题,不同阶段的任务重点有别,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在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就改革和建设的整体次序优先性而言,在过去十年中,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任务的群团


组织改革相较于群团组织建设更加突出,而作为长期工作任务的群团组织建设则在有条不紊的协同改革中稳步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群团组织的改革和建设任务会更加均衡,既要将改革的成果融入建设工作中去,同时建设工作也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就改革和建设具体事项的次序优先性而言,党中央的规定动作和相对容易进行的群团组织改革事项已经完成,而基层组织改革、智慧群团建设、功能全面转型、制度建设等较难完成的事项有待继续深化和推进。此外,不同群团组织的改革和建设节奏不一,工青妇等主要群团之外的部分群团组织改革启动相对较晚,其继续深化改革和建设的任务更为直接与迫切。可以说,群团工作的性质、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状况都要求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


(二)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推动群团组织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群团组织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重要政治社会组织,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P512),群团组织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群团组织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大约十年前,群团组织现代化已经是一个可以间接推出的重要命题,而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则负责为实现群团组织现代化提供动力。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部署一开始就将群团组织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之下,群团组织改革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具有长远谋划意味,是真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改革。如此看来,如果说延续新时代十年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只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自然结果的话,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对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要求则是以现代化目标为导向的必然要求。


  群团组织的现实状况与现代化的目标之间的距离必然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和建设去不断缩小,且这一距离须始终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相匹配。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过程,也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10](P12)的过程。组织现代化意味着组织的理性化和制度化,从家族式、作坊式、帮会式组织演变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化规范组织。具备形式合理性,即内部结构合理、运行规范、治理有效;具备功能合理性, 即功能符合设计预期、满足实际需要;具备变迁适应性,即能跟随目标和环境


变化调整自身的功能与形式,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改革,2015


《意见》中所指出的群团工作问题如“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1](P305)等得到明显改观,但群团组织面向现代化转型仍然在进行之中,组织体系健全程度有待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分布和流动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群团组织的现实状况与党对群团组织的要求和群团组织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通过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持续推进群团组织现代化进程,使群团组织现代化顺利开展。


  (三)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群团组织现代化是发挥群团组织辅助完成中心任务作用的必要前提,而在党和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结构性位置上团结动员群众投身中心任务并据此做好群众引导、服务、维权和社会治理等工作则是对群团组织功能的结构性定位。


  首先,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是群团组织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党对群团组织的功能期许,也是群团组织作为辅助性力量的工具价值和存在价值的体现。《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群团组织团结动员群众围绕中心任务建功立业”[1](P309)。A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7


P188-189)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就是群团组织在这一段时期应该主要发挥的作用。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按照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奋斗,而群团组织则通过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来发挥团结动员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其次,只有深化自身改革和建设,群团组织才能发挥好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中心任务的完成难度与中心任务对群团组织能力的要求高低必须是相匹配的,只有群团组织具备完成中心任务所需要的群众工作能力, 群团组织才能对中心任务的完成起到好的辅助作用,否则群团组织就会失去其在中心任务完成中的应有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世界历史


上都是前无古人、令人倍感鼓舞的伟大事业,对群团组织协助党做好组织、动员、引导、教育等方面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群团组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经受住了协助党完成中心任务的考验,但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时,群团组织仍然有许多需改革之处。《意见》指出的不适应之处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已经有大部分得到改观, 但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的要求相比,群团组织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和建设才能胜任辅助完成中心任务的使命。必须持之以恒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加强群团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其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


三、面向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任务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两个既定的相互关联的常量,即党与群团的结构性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其中前一个常量关乎党的领导地位和党对群团的领导,后一个常量关乎群团发展方向。只有在明确这两个前置性常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总体目标


  党与群团的结构性关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规定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目标,即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增强政治性,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先进性,始终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步前进,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增强群众性,始终忠实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有效覆盖面,实现组织整体活跃。在这一基本目标指引下,按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可以明确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总体目标。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匹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群团组织现代化程度、形成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的群团组织个体能力和群团组织体系的协同能力。这一总体目标可以从作为单数的群团组织和作为复数的群团组织两个维度加以把握,前者要求群团组织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各负其责,后者要求群团组织之间和群团组织与其他主体力量间相互配合。


就作为单数的群团组织而言,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既是群团组织现代


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那么,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在总体上也就包括达到匹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自身现代化程度与具备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的组织能力这两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群团组织既要对照这些目标对自身现代化水平提出的要求拿出深化改革和建设的行动方案,又要根据这些目标对自身辅助实现目标的要求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例如,到2035年的目标之一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2],这对共青团组织而言,既要使得关于自身的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和基本实现自身的治理现代化,又要发挥自身作为人民团体参与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职责作用,发挥自身作为青少年法治建设重要参与者的功能作用,推动我国的民主和法治现代化进程。


  复数意义上的群团组织并不是其中某一个具体的组织,而是包含多个组织在内的组织体系,是党的群团工作体系的组织体系依托。就作为复数的群团组织而言,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不但要使得各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群团组织提高现代化水平和助力现代化的能力,而且要调整各个群团组织的关系,实现作为一个体系的群团组织的整体合力。在这个意义上,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就要增强群团组织体系内部的协同能力及其在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与党政军等国家治理主体相互配合的协同能力。这一目标实际上提出了党如何在群团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群团组织体系的相应任务。


(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与群团的结构性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提出了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方法论要求,也就提出了相关的任务。在党与群团的结构性关系既定的前提下,要回归党对群团组织的功能定位,这需要优化结构与对应功能的相关联系机制,使得结构有效运转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团组织被期许的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作为群团组织与时俱进、发展壮大的道路被确立起来之后,群团组织要沿着这一大方向回应党、群众和时代形势对改革和建设的中观与微观实践要求,在持续改革中强化自身建设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在实现自身发展中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体而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主要有以下任务。


  一是适时优化群团组织体系。根据现代化进程中群众空间分布、流动趋向、利益分化等特征,或新建群团组织,或改变原有群团组织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式, 或以既有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吸纳新建社会组织为团体会员,或实现原有群团组织的职能转型。改革和建设的成分并存于优化群团组织体系任务之中,无论是建新还是改旧都是根据群众特点和群众工作所对应业务工作的变化而采取的对应组织化举措。例如,在需要动员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时,科协组织成立了;在需要搞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时,计生协组织成立了;在社会组织快速增长时,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的命题被提出来,实际上赋予了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引导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时,工会加快了在农民工中建会的步伐,共青团则成立了驻外团工委。未来, 优化群团组织体系主要解决群众快速流动情况下组织覆盖难题和新兴群体的组织覆盖问题,前者对基于行政区划开展组织建设提出挑战,后者对依托实体组织开展组织建设提出挑战,两者的结合对群团组织建设提出更为复杂的挑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优化群团组织体系要在保持主要群团组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仔细评估现有群团组织的制度容量,通过现有群团组织基层组织建设方式创新、适时成立新的群团组织、单一任务型群团组织适时转型等手段扩充群团组织的容纳能力。


  二是深入推进群团组织改革。经过新时代多年的改革,围绕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群团组织和党的群团工作展现出新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继续发挥群团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11](P9),作为党的这项伟大事业一部分的群团事业必须通过持续的改革去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并获取持续发展的新动能。目前,不同群团组织改革的节奏及所处的阶段并不一致,有的群团组织改革因为启动较晚尚待继续完成基本面的改革,有的群团组织在基本面改革完成的基础上又在各个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进改革,有的群团组织在领导机关层面的高层改革之后深入推进与群众接触面的基层改革, 有的群团组织在自身组织体系改革完成之后不断探索功能完善和阵地优化。为了完成未尽的改革任务、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群团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首先要从整体上继续推进群团组织改革走向深入,确保改革力度不减,推动群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形成群团改革的系统集成效应;其次要加强对不同群团组织深化改革的分类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


题;最后群团组织要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策略性,既要自觉承担起改革的政治责任,又要善于通过学习其他社会组织改革经验、以试点取得典型经验、增强改革协调能力等策略提升改革能力。


  三是全面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参照党的建设的布局和经验,群团组织建设应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内容,应以提升群团组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的能力建设为落脚点,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原则,自觉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加强群团系统党的建设,担起群团政治责任。以思想建设凝聚引领群众,推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成员中入脑入心,以党的科学理论团结教育群众,使得各群团组织真正成为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学校”。组织建设要以建强基层基础为重点,重塑作为“党群接合部”的群团基层组织这一群众工作任务界面,特别是要强化“两新组织”、新兴群体中的群团组织建设,强化群团服务阵地建设。作风建设要以扩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为着眼点,按照作为群众工作专门组织的内在作风要求,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持之以恒去除官僚化,开展制度化调查研究,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制度建设要贯穿群团组织建设的全过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带动群团组织整体建设水平跃升, 推动内部治理制度、外部关系制度等走向成熟和定型。此外,要做好智慧群团建设,以网络平台为阵地,深化群团组织服务和引领功能。在全面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单个组织的群众组织能力、群众引领能力、群众服务能力、围绕中心能力、治理推动能力、政策倡导能力,以及群团组织之间的协同能力,提升对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的贡献度。


四、面向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群团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12](P100),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团事业发展的总体路径,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在此前提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应瞄准目标任务,守正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论,在巩固已有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既要强调新举措的针对性,又要纠正“单打一”的思路,寻找完成改革和建设目标任务的正确路径。为此,需要在正确认识改革和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


上,完善党领导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机制、建立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效果的评估机制、完善智慧群团建设相关机制。


(一)思想前提:正确认识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群团组织改革和群团组织建设是密切联系的。改革和建设是密切关联的处理事物新旧关系的活动,改的对象是旧事物,但改之后的事物变成新事物,建的对象是新事物,但新事物往往脱胎于旧事物,因此,改革和建设都涉及除旧与布新两项活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群团组织改革是通过群团体制、机制、制度的调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自我完善的过程,而群团组织建设是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进行的,是旨在提高群团组织生机活力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改革是群团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为了增强群团组织的活力,这与群团组织建设的目标指向是一样的,改革和建设都是为了党的群团事业发展,为了党的群团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为了提高群团组织辅助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群团组织改革和群团组织建设又存在区别。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改变旧事物的不合理的存量部分而以更合理的取而代之,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甚至是面临高度的紧迫性,除旧布新是改革的展开方式。建设的侧重点在于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进事物的增量,体现事物的发展延续性和延展性,添砖加瓦是建设的展开方式。群团组织改革主要解决党的群团工作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问题导向性非常鲜明。群团组织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长期性的工作,注重夯实基础和长远谋划,目标导向较为突出。只改不建会让组织缺乏稳定性,只建不改则会让组织陷入僵化,改革和建设相结合方能稳中求进。鉴于改革和建设之间的这种区别,新时代群团组织改革确立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起来,在不断改革中推进建设,将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建设之中,同时以建设目标引导改革,增强改革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协同性,既治标又治本。


  群团组织改革和群团组织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表明改革与建设不可偏废,必须有机结合,建设要为固化改革成果累积增量,改革要致力于助力提高建设质量,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融合与均衡。在新时代群团组织改革作为专项任务更为突出且通过改革已经解决了群团事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既要继续巩固和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完成之前已设定而尚未完成的改革任务,将常态化群团组织改革置于中国式现代


化的议程中加以推进,又要提升群团组织建设的分量,把群团组织改革成效转化为群团组织建设质量,在吸收新时代群团组织改革新鲜经验中赓续群团组织建设的历史荣光,最终实现群团组织改革和群团组织建设的深度协同与有机互融。群团组织改革常态化进行并融入群团组织建设之中时,群团组织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机制就建立起来了。


(二)根本保证:完善党领导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机制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党与群团关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新时代群团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一条基本经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改革和建设,各群团必须一以贯之地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到群团组织系统及群团工作之中。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强党的领导。一是党委专题研究群团工作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党委专门会议制度、党委领导集体专题研究制度、党委领导分管群团制度、党委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委群团工作考核制度、党建带群建制度等在各层级需要进一步细化执行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党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落到实处。二是要根据党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和制度法规的优化与调整,做好对群团工作领导的相应调整。例如,每个群团组织都相对固定地归口到相应的党的部门领导,但群团组织的建设实践却可能因为“党建带群建”的主责部门变化而需要做出调整。20XX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其职能之一是“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3],这使得在“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带群建工作有了新的领导与业务关系,可借此机会使相应领域党建带群建制度在党建工作责任制中进一步制度化和细化做实。三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保障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所需的干部资源、物质资源、政策资源和阵地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改革群团干部配备、选拔、使用、交流,前瞻性地将加强群团建设的必要物质资源纳入相应预算,赋予群团组织在事关群众发展的群体性政策倡导、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监督反馈中更重要的角色,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群服务阵地的规划布点、运行使用、适时更新机制。


(三)指标牵引:建立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效果的评估机制


  加强成效评估是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必然要求。列出改革任务清单的挂图作战模式是推进包括群团组织改革在内所有改革的重要管理举措,但完成账面任务只是改革的最基本要求及取得成效的底线,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自下而上关于改革效果的评价等都无法在其中得到体现,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科学的评估机制来衡量群团组织改革的成效。深化改革和建设意味着在原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那么评估已有群团组织改革的成效就成为深化改革和建设工作的前置性工作。但评估已有的改革成效并不只是为未来深化改革和建设成效确立绩效基准,还为提升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针对性提供绩效改进建议,也有利于提升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社会能见度及群众获得感,提升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质量。对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周期性绩效管理则需通过目标确定、绩效评估、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环节的循环持续提升群团工作水平。


  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成效的基础工作。群团工作并非如一般观点所认为的因难以量化而难以评估,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原则从总体思想上确立了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成效评估指标的框架,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则是这一原则的系统化学理表达。“三性”标准虽侧重点不同,但存在内在关联,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可以综合选择政治性指标、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步性指标、重大事件表现力指标、群众满意度指标、社会协同度指标、组织活跃度指标等作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二级和三级指标。


  其中,政治性指标衡量群团组织政治表现,在指标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应赋予相对高的权重,政治忠诚度、政治任务完成度、政治领导落实度等可作为该指标的二级指标。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步性指标衡量的是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是否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内部治理健全度、群众动员力、凝聚力、服务力、引领力、大局贡献度等二级指标可以纳入其中。重大事件表现力指标主要关注群团组织在一些职能相关和群体相关的事件、党政中心工作上的反应力、行动力和美誉度。群众满意度指标是测评群众对群团组织及其工作的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是衡量群众对群团工作是否“有感”进而是否“好评”的重要指标。社会协同度指标衡量群团组织引领相关领域社会组织的职能发挥情况。组织活跃度指标衡量通过改革和建设的群团组织是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各基层领域有存在感,是否逐步实现从多空间存在到多空间


活跃。


(四)技术驱动:完善智慧群团建设相关机制


  智慧群团建设是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与群团组织破除行政化、改变自身的运行模式、更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的内在要求深度契合。面对群团改革对提高群团组织网上群众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新时代群团组织主动拥抱信息技术革命,在网络空间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网络业务平台初步实现了业务协同,为实现组织运行扁平化和提升组织效能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关于智慧群团的观念已经基本确立,智慧群团的实践框架和推进思路也渐次明确, 群团组织建设的数字化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信息技术驱动的组织、引导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技术驱动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打下了基础。


  当前,智慧群团建设现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就发展阶段而言,群团组织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处于数字化阶段,多数群团组织仅仅是将组织和工作要素平移到数字化空间,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没有真正进入“智慧”层级。横向比较来看,智慧群团建设与智慧政府建设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底层架构设计、数据协同能力、具体场景打造、群众使用黏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这既与群团组织对新信息技术“用”的心态大于“建” 的心态有关,也与资源投入不足和对信息技术与自身结合点理解不深有关。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智慧群团建设,一方面,应完善智慧群团建设的融入机制。群团组织应高度重视新的信息技术对群团工作的重构和助力作用, 将其视为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重塑组织界面和组织形象的重要抓手,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机制,将其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大局之中。要将智慧群团建设业务纳入智慧政府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总体部署之中,同时,寻求适合群团工作的差异化智慧化建设模式,可以在数据共享、个性化服务、基层矛盾调解、社会思潮追踪等方面进行率先探索。另一方面,应注重完善智慧群团建设的参与机制。要让群众充分参与智慧群团建设的功能设计、实际应用、更新迭代等环节之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秉持群众友好的原则,既要注重不同群体使用网络平台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也要注重不同群团组织智慧建设的互通与协同,防止出现因使用过多的平台,而降低群众使用黏性、增加使用负担等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群团组织特点的智慧建设道路。


闵行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农村经营管理站  朱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闵行区始终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着力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与发展方面勇于实践创新。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闵行区共有涉农街镇11个、市级工业区1个,行政村113个,镇经济联合社9 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5个。


  近年来,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XX年底, 农村集体总资产1314.1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768.52亿元,占比达58.48%), 净资产311.75亿元。总收入81.59亿元,总支出75.34亿元,净收益6.25亿元。20XX年全区共有8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收益分配,分配总额8.04亿元。其中,镇级分配0.81亿元,村级分配7.23亿元。受益人数达19.52万人,人均分配3800元。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巩固成果,探索发展求突破


  闵行区紧抓“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灵活利用土地资源、巧妙盘活存量资金,分类施策,逐渐形成以租赁为主的四种发展模式,并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路径。


  四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是联合经营。如颛桥镇黄二村成立由区国资公司、镇级集体公司、改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优质企业龙湖集团共同投资的合资公司,盘活集体建设用地121亩和存量厂房近4万平方米,房屋租赁价从1.0


//平方米提高到2.2-2.5//平方米,租金收入显著增长。二是飞地抱团。如马桥镇旗忠村与民主村,以自筹和向银行融资的方式投资9.4亿元,购置上海富力环球中心6号楼约1.6万平方米物业,用于办公和市场化招租。三是成本价回购。如华漕镇通过产业规划调整、镇村联动,以成本价回购中骏项目物业, 总价约4.2亿元、面积2.56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租赁,租金3//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238万元。四是代建代管。如虹


桥镇新桥村以提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形式与香港利丰集团合作,由利丰集团对原有厂房改扩建,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获取租金回报,且每3年递增5%。目前,该项目已引进企业41家,年均产税2.15亿元,保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闵行区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如虹桥镇新桥村以提供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形式,与香港利丰集团开展合作。香港利丰集团对原厂房进行改扩建,建成商务楼宇8万多平方米。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而且随着企业利润的增加,集体租金每三年递增5%。目前已引进企业41家,年均产税2.5亿元。又如华漕镇采取“1+8”的新型发展模式, 即1个镇级投资平台(紫华公司)和8个项目运营平台,全力推动镇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镇级集体资产总面积达到49.84万平方米,已出租物业30.1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1.28亿元,正在招商及推进建设(存仁里南区)的物业19.9万平方米左右。


(二)突出优势,强化监管抓落实


  自2015年起,闵行区通过规范制度建设、强化指导监督、完善信息化监管, 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行透明、监督有效的“三资”监管体系,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精准实施政策扶持。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指导意见》文件,闵行区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贷款贴息与基本农田生态补偿。对浦江镇、华漕镇、马桥镇、吴泾镇、颛桥镇、浦锦街道和新虹街道的镇、村级农村集体单位直接用于回购、改造或开发经营性物业项目的银行贷款, 以不高于同期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给予贷款贴息补贴。每年基本农田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细化完善制度监管。2021年,闵行区制定《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通过实施预算管理、租赁指导价、规范合同管理等措施,规范了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推行村级预算。为破解村级组织收支不平衡、外购服务等支出较大问题,闵行区全面推行村级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让村级组织在思想上树立起预算的观念与框架,在支出行为上建立起规范的约束与控制。从源头上控制


村级组织资金流向,确保留有一定结余发展集体经济。


  规范合同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租赁合同管理,区组织专班, 对早期签订的租赁期限过长、租赁价格过低的合同开展全面清理,依法依规分类处理。经统计,各街镇重签或补签合同后将增加年租金2275.39万元,整改效果明显。


  实施租赁指导价。为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租赁定价管理,指导街镇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区位条件、资产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研判,建立健全租赁指导价及价格调整机制并定期公布租赁指导价,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租赁效益。


  开展第三方审计。2020年至今,区级层面连续3年共审计了68家集体经济组织,对审计披露出的如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管理等方面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加强业务培训及指导检查,督促街镇按要求及时落实整改,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夯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实效。


  构建联检联动机制。2021年起,区农业农村委加强与区纪委监委的互联互动,形成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重点对农村集体薄弱环节村级预算、村干部报酬、外购服务、福利支出、合同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检查,借势借力强化集体“三资”监管。


  创新强化科技监管。近年来闵行区不断强化“制度+科技”的监管理念,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手段提高标准,为管好用好集体“三资”保驾护航。


  建立资产信息化监管体系。闵行区已建成以区级资产平台为中心、11 个街镇资产平台为骨干、链接人大预算监督系统的“1+11+1”信息化监管体系, 对集体“三资”实行全覆盖监管。自2020年起,区镇两级平台分别与同级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链接,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查询。


  探索建设“申农码”平台。为提升“三资”监管效能,整合利用各个业务平台数据,开发闵行区“申农码”服务平台。一是集中分析展示相关数据, 通过大屏功能展示全区“三农”领域的基本信息、掌握集体资产的保管运营情况。二是强化预警监督功能,能够随时对资产经营中资产出租率低、租金收缴率低等问题实时发出督办通知,及时要求基层整改,提高监管效率。三是通过手机端向广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集体经济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推进,闵行区以物业租赁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显现一些不足与瓶颈。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农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被划为基本农田和水源保护区,开发建设空间较小,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城市化地区发展空间狭窄。集体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土地资源,目前一些城市化地区已接近建设用地的“天花板”,面临建设用地使用日趋饱和、资产物业老旧等现实困境。


(二)发展要素不充足


  资源要素“地”的保障不足。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使用日趋饱和。农业地区,大部分土地被规划限制不能利用。加上一些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集体资产在土地减量化和“五违四必”整治中被拆除,使得缺少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资产成为当前农业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


  资金要素“钱”的支撑不足。部分农业地区集体经济长期薄弱,资金要素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稍显不足,如何促使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变现”,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城市化地区虽然积累大量资金,但缺少以资金撬动发展的项目,资金利用效益不高。


  资本要素“人”的支持不足。目前,集体资产租赁存在一定比例的“二手”经营情况,基层缺乏有文化、善思考、懂经济、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基层干部原先固有的思维模式也不适应当下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高素质人才不足的困境。


(三)经济运营不平稳


  发展模式单一、增收难。从闵行区收入结构来看,经营性收入共计59.24亿元,其中房屋、土地租金收入37.37亿元,占比63.08%,收入渠道单一,且抗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集体物业空置率上升、租赁收入减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难度加大。


  刚性支出增长快、负担重。随着村级组织管理要求及工作标准的提高, 集体承担的防疫、社会治理、福利等支出逐年上涨,集体结余不断减少,要想持续发展并收益分配困难重重。


四、破解难题的对策措施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下一步,闵行区将从制度和机制入手, 增强统筹聚能意识,向存量要质量,向增量要效益,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构建政策扶持新格局


  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落实市级文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单位给予贷款补贴;对经济相对困难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用以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另一方面做好保留保护村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用地招商及产业导入。加强国有企业对保留保护村的帮扶力度,通过项目化扶持方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谋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闵行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和途径,积极探索“国有+集体”协同发展模式,寻找除租赁经济以外的增收渠道,逐步由单一租赁经济向物业经济、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三)强化“三资”监管新手段


  结合制度、科技等综合手段,不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通过摸清家底,完善集体资产台账,强化经营管理,做好日常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堵塞监管漏洞,推动“三资”监管工作再加强、再深入、再落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健康运行。


(四)建立绩效考核新机制


  压紧压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街镇主要领导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机制。区、街镇两级可视情况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适当奖励,鼓励开拓创新。


强化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上海市政协“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20XX922日)


  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以“三园”工程为抓手,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关键举措,奠定了上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主要成果是:锚定独特价值,乡村振兴明方向;完善政策规划,顶层设计显方略;改善乡村风貌,“美丽家园”展新颜;推进乡村产业,“绿色田园”提能级;提升农民福祉,“幸福乐园”稳根基。


  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不尽匹配。主要包括:乡村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仍然突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农业设施装备仍然存在短板、乡村建设品质仍然不够高、农民财富积累机制仍然较弱等。


  今年,由上海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牵头,成立以相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为组员,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课题组,上海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审定开题报告,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明确“立足农民主体视角,尊重农民主观意愿”的工作定位并全程参与。从21日开始,课题组历时近半年,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相关指示要求,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农民意愿、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内外先进案例”七个领域开展专题调研,走访9个涉农区27个镇72个村,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583 份,有效问卷1547份),与百余名村民、


  镇村干部、农业经营主体等面对面访谈27次,召开10余次座谈会听取市相关委办局负责人、涉农区分管副区长等的情况介绍,并专程外出学习考察北京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以及浙江贯彻“两山”理论、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


  课题组通过走访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数据透视、资料征集等形式, 深入分析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困境短板,课题组站在把乡村打造成上海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地、城市核心竞争力新支撑,奋力谱写“乡村让上海更精彩”新篇章的战略高度,从六方面提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对策建议:重新审视城乡关系,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强化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聚焦科技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思路, 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加强政策保障,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分类精准施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工作成效


  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以“三园”工程为抓手,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关键举措,奠定了上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锚定独特价值,乡村振兴明方向。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乡村作为上海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具有重大作用和独特价值,并明确上海的乡村振兴应凸显乡村“三个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三个价值”理念为超大城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了基本方向,并引领乡村从基本的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由承担附属功能向承担核心功能转变。总体而言,上海乡村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与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势,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认识,无论是政府各部门还是社会各界, 在推动乡村振兴上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目标共识。


  完善政策规划,顶层设计显方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构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研究出台了《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XX年)》《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XX年)》和《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


—2025年)》《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发展战略规划(20XX—2035 年)》等,明确了上海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陆续出台了“1+1+35”的政策体系,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政策为支撑、项目为基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体系。同时,上海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保驾护航,如《上海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总体上, 上海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模式,尤其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提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路径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明显。


改善乡村风貌,“美丽家园”展新颜。经过几轮村庄美化绿化、河湖水系


治理、美丽庭院建设等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以及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上海乡村环境面貌大变样,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显著,基本高标准建成了“美丽家园”。


  推进乡村产业,“绿色田园”提能级。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全国处于“排头兵”地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位居全国前列。牢牢把握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功能定位,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等,促进了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支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如“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实施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聚焦打造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构建了彰显上海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农村价值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民宿、休闲旅游呈现蓬勃生机活力。农村创新创业加速推进,围绕手工文创、农村康养、亲子采摘、休闲文旅等方向,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适用面广、成功率高、示范性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成为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风向。


  提升农民福祉,“幸福乐园”稳根基。共同富裕是广大农民的期盼和向往, 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群众基础。上海以高水平建设“幸福乐园”为目标,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养老水平,深化农村综合帮扶、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等手段,使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助老、助医、助学、助残等措施,对全市生活困难农户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在促进农民就业上,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出台了农民跨区就业补贴、低收入农户专项就业补贴、离土农民就业专项计划等政策,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万余人。形成《上海市乡村治理规范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村级)》, 培育了一批乡村治理先进典型。


问题短板


  上海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乡村在环境风貌、产业结构和实力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不尽匹配,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对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乡村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仍然突出。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仍然难以得到满足,乡村难以实现角色转型与功能升级。其中,乡村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受到制约,仍然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一是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不牢固,由于待遇、


住房、户籍和公共服务享受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不到位,尽管早已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用地政策,但有些地区没有落实好。三是乡村产业的资本投入不解渴,金融机构集聚、要素齐全的地域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产品投入形式单一,地方风险担保体系尚未形成,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


  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调动并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建立内外结合、多元互动的长效驱动机制。然而,上海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普遍较弱,造血能力还不够强。一是产业发展动力尚显不足,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城市核心功能亦尚未真正向“镇域”布局,没有发挥出镇域丰富的功能。二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上海农村空心化与老龄化问题突出,经营主体普遍反映招工难,现有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 “谁来种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具体问题包括发展共识有待提升、法律政策有待健全、土地资源的硬约束突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单一、集体收入来源有限等。


  农业设施装备仍然存在短板。上海拥有全国最优质的科技资源平台,但农业科技发展动力不足,现代设施装备水平不高,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仍然较弱。主要问题包括农业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企业研发意愿不强,研发投入强度整体偏低;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高, 单位土地产出效率有待提高。


  乡村建设品质仍然不够高。上海乡村风貌整体仍然有待提升,村域间差距显著,尚未形成和谐统一而又错落有致的田园风貌,也未能体现国际大都市郊区多元、现代的乡村生活品质。主要问题包括村庄建设的普惠性不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村民居住条件亟待改善,村民翻建房屋意愿强;乡村尚未形成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与国外大都市乡村相比差距明显;乡村生态价值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价值,农业绿色发展程度不高。


  农民财富积累机制仍然较弱。共同富裕是形成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上海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显著,农民增收存在结构性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不断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仍然偏低、老年农民保障水平低。


对策建议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能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


现代化,不仅要让乡村成为上海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地,还要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新支撑。


  重新审视城乡关系,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海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9.3%,乡村的资源要素却仍继续向城市集中,这显然不合理。应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积极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大力推动城乡空间协同、产业融合、要素循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立足上海超大城市特点,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现阶段,要克服惯性思维、传统观念,扭转从农村单向获取资源要素的做法,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更多从社会保护的底层逻辑出发,真心实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真金白银投入乡村振兴,真抓实干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二是优化城乡空间体系和功能布局。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乡村,都具有生产、生态、生活、体验、休闲等多重功能,是大都市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上海应坚持系统谋划,强化“中心城区—新城—重点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让市郊乡村成为上海发展的战略空间。


  三是把新市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明确新市镇发展定位,使其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疏解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能级的战略空间,引导各镇按照自身区位、产业等特点错位发展。以集成改革促新市镇发展,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按照相同规模城市的市政标准建设和发展。设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制定城市核心功能向乡村转移清单;通过实行差别化的地价、税收与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推进土地、资本、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逐步有序向郊区乡村倾斜输入, 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思想认识、资源要素、体制机制等瓶颈,强化农业农村的改革,市级有关部门尽可能向涉农区政府授权或充分听取涉农区意见建议,给基层放权,为乡村发展松绑,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权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在城乡规划中秉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赋予农村建设用地更多的兼容性,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盘活农村房屋资源,让农村闲置房屋资源有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满足乡村多元需求。


  二是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振兴机制。乡村振兴靠科技、靠产业。改变“汗水农业”的传统印象,发展现代农业,对青年农业人才的呼唤尤为迫切。市人才部门要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评估乡村人才供求总量和结构,细分乡村人才供求缺口,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真研究青年农业人才诉求,深化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切实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保障。不能将农村锻炼仅作为培养干部人才的平台或跳板, 而要让青年人才真正感受到农业农村大有可为,自己的事业在农村。


  三是进一步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五个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调动农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探索各种途径让有能力的农民带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针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制定集体资产权利人转移规则,切实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提高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


  聚焦科技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科技创新是农业从“剩余价值”范式向“品质+科技+附加值”范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调研发现,北京借鉴“金三角”战略合作模式,打造高水平农业科技平台,对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生显著效益,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引进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鼓励创新型农业企业建立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引导并支持涉农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创新联合体,由企业牵头承担重大项目,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资源整合能力。聚焦农业科技新赛道新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高效配置资金链、人才链,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创新。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资源优势,组建涵盖农业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同农业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争取在农作物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细胞工厂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农业新品种、农


业智能装备、智能渔船渔具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获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三是提高都市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把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智能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加大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及试验应用,加快蔬果生产“机器换人”步伐,完善农机购置与综合应用补贴政策,加强宜机化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等。并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专项债券、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投入,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高上海农业整体竞争力。


  调整规划思路,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乡村振兴经验,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上海乡村建设品质, 为上海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基础。


  一是优化城乡空间总体规划,提高对各类村庄资源供给的均衡性。通过空间规划引导产业、人口向郊区布局。立足将上海乡村打造成为城市功能新支撑, 综合不同产业、居住形态特征进行规划定位。从上位规划层面明确村庄的定位, 发挥特色保留村的文化保育、旅游康养功能,挖掘平移村的特色产业功能。


  二是提升乡村民居住房质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调研显示,村民普遍有意愿翻建房屋,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建议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维护好农民权益,支持农民改建、翻建老旧房屋,与此同时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文件,为村民提供建房指导,促使乡村民居各有特色且和谐有序。要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全面提升创建的速度,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农民、更大范围地区早日具备现代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尽快明确规划不保留村的撤并时间表与路线图。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补足乡村建设短板。从尊重农民意愿出发,建议审慎推进集中上楼居住。


  三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根据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和布局特征,制定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引导优质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对口支援等形式在农村地区布局,不断提高上海农村地区商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设施的配置水平。


  四是创新“生态资源”多元转化,变生态“高颜值”为资产“高净值”。谋划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资产核算和评估制度,将农业农村生态资源纳入碳汇交易平台。对农林用地以及水源地生态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重塑高品质


农林景观,导入绿色产业,促进具有地域特色产业振兴和生态资源保育互动, 形成长效维护机制。


  加强政策保障,鼓励社会资本下乡。社会资本的参与是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有生命力的关键。要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为企业下乡提供更多支持。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构建稳定共赢的营商环境。加大涉农财政投入, 简化资金使用流程,赋予基层更大自主权。强化产业扶持和公共服务体系配套, 立足破除障碍、防范风险,赋予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构建系统性、常态化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政策稳定预期,给企业家吃下一颗“定心丸”,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


  二是拓展资本投入形式,促进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形成良性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领域,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目录,支持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用足用好支农政策工具,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切实促进农业保险产品转型升级,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农业收入保险体系,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利益分配、保障和调节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形成良性互动。


  分类精准施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目标。由于各类农民情况不同,应通过分类施策,扎实开展农民收入跨越行动。


  一是出台农民增收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开展家庭式接待、民宿经营等,增加“庭院经济”收入。持续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非农产业, 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更充分的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共享收益。提高闲置宅基地利用率,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引导和鼓励各涉农区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资源用于产业发展。


  二是助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稳定农业生产补贴,健全农业生产支持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兜底助力提升农业生产收益,有效发挥政策在“保产量”与“优结构”间的杠杆作用,多举措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积极发展经营主体招商引资服务、职业农民培育服务、现代化生产服务。培育高水平农业带头人,创新农业新业态,打造一批高端现代农业项目。


  三是提高农民养老补贴。针对老年农民设置“长者津贴”,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老年人制定津贴标准,重点对低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民进行补贴,使老年农民的综合收入水平接近或达到“镇保”养老金水平。调整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专项增加机制,对高龄人群、特殊贡献人群再增加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对有意愿就业的低龄老年农民(60岁—70岁)的就业支持。


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20XX97日)


  自觉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今年6月召开的湖南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新任务,作出了新部署。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湖南农信系统顺应“三农”工作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取得实效。近期,本报调研组深入湖南农信系统,与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张世平对话,探寻辖区内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与经验成效。


  湖南省把农业强省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农业总产值排名全国前列,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张世平认为,巨大的“三农”市场潜力是湖南农信系统发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张世平介绍,近年来,湖南农信系统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以助力稳粮保供、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六大强农”行动为主攻方向,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难点痛点堵点,做细机制建设“三强”,做优服务创新“三促”,做好产业金融“三稳”,做实金融供给“三保”,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南农信特色的金融支农之路。


一、顶层部署构建金融支农新生态


  “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因农而生、与农相伴的农信系统如何自处?张世平着重强调农信系统的服务方向绝不能动摇,服务基础需更加巩固, 在传承发扬“背包精神”的同时,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新的变化,依靠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


  湖南农信系统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结合湖南农信系统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力量配置,加深协同合作,引导推进辖区内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扛起农信担当,逐渐形成了“闯、创、干”氛围浓厚的乡村金融新生态。


健全服务体系。湖南省农信联社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服务乡村振兴工


作领导小组,新设乡村振兴金融部,选配精干力量组建专业团队,指导各农商银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或专职业务条线,建立起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加强“金融村官”与乡村振兴专员派驻管理,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题业务培训,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七个一”示范工程,由省农信联社牵头培育20 个,全省农商银行合力打造约100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全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政策指导。湖南省农信联社研究出台湖南农信系统支持乡村振兴的年度指导意见,制定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春耕备耕、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制度文件,发布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企业名单,引导农商银行强化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支持。同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点机制,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机关部室与重点帮扶县、示范创建县农商银行开展常态化联系,要求定期开展调研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专项考核评估。湖南省农信联社制定湖南农信系统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细则,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考核举措,按季通报服务乡村振兴情况。指导农商银行积极参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组织的湖南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全省102家农商银行获评优良档次率7941%,达81家。湖南省农信联社还将评选、表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十佳农商银行,营造服务乡村振兴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强化纪律规范。湖南省农信联社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压实全系统各级机构主体责任,督促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组织全省农商银行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排查,规范业务发展,加强服务保障,坚决整治全系统在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创新引领打造高效服务新模式


  当前,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新业态发展、新农人培育,对农村金融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张世平表示,农商银行可以充分发挥独立法人行的灵活性,积极探索贴近性更强的服务模式,推进形成新型银政、银村、银企、银农关系,让金融便民更“贴心”,让金融惠民更“暖心”。


  “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模式。全省102家农商银行共派驻9318名“金融村官”,进一步下沉服务,积极推动整村授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浏阳农商银行向浏阳市326个村(社区)派


出金融村官265名,并配备金融村官助理,为85.11%的家庭提供了建档评级等金融服务。


  “政银保担”合作模式。湖南省农信联社深化与省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商务厅等厅局单位合作,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主动对接湖南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共享涉农信息资源,推动金融精准服务。桂阳农商银行对接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签订融资合作协议6个,授信1.63亿元,已用信1.03亿元。湖南省农信联社与湖南省农担公司进行系统直连,开发“湘农e 担贷”等纯线上银担合作产品,发放银担贷款107亿元。同时,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创新试点及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合作,发放创新型抵质押贷款32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汨罗农商银行与汨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合作,采取三种模式对辖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 共发放农田建设贷支持“小田改大田”项目54个,金额2.24亿元。星沙农商银行以排污权指标为抵押物,向长沙河田白石建材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成为长沙县金融机构首笔,也是湖南农信系统首笔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


  特色产业帮扶模式。湖南省农信联社制定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的专项文件,设立“三农”、小微特色网点,开发“油茶贷”“茶叶贷”“银橙贷”“民宿贷”等信贷产品,实施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支持“一县一特”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常宁农商银行聚力常宁市打造“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市”的目标,创新推出“油茶贷”产品,为辖区内141户油茶种植户发放贷款5624万元,支持油茶种植扩面提质。此外,湖南省农信联社引导各农商银行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主动降低一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在政策规定基础上进一步调低30个基点,以最优惠的价格满足脱贫人口信贷需求,推动应贷尽贷。截至6月末,15个重点帮扶县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891亿元,较年初增加76亿元,增速9.34%;累放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贷款265亿元,余额536亿元,比年初增加42亿元,增速8.46%;全系统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2 亿元,余额98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98%以上。


  数字普惠服务模式。湖南省农信联社全面完成新一代电子渠道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了“福祥专区”“福祥e支付”等平台功能,加快农村支付生态圈建设, 建成10431个村级“福祥e站”,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越来越丰富。积极研发推广“惠农快贷”等场景化数字信贷产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6 月末,全系统线上有效签约客户91.49万户,授信金额1212.56亿元,贷款余额


亿元,比年初增加196.7亿元,增速38.43%;乡村振兴主题卡在用卡157.5 万张,比年初增加19.04万张,增幅22.61%。湘潭农商银行将对外宣传服务端口和在线申贷功能嵌入5G智慧乡镇客户端,成为姜畲数字乡镇线上平台首个乡村金融便民服务板块,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金融服务体验感和便利性。


三、直面困难共促乡村振兴新局面


  张世平表示,支持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需凝聚政银保担企等多方主体合力,当务之急要疏通“堵点”,攻克“难点”。


  农村制度改革有待加快。当前,农村资产评估、交易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村资产在确权、估价上没有标准,导致农商银行对涉农主体评级授信存在一定难度。张世平建议进一步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有大行下沉农村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但各行未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没有进行相对的金融功能分区,集中抢占同质同类优质服务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耗散了金融资源, 未能形成大银行支持大项目、重点项目,小银行立足分散、小额农村主体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格局,影响整体效率。张世平建议加强引导农村金融活动,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金融秩序。


  政银联动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数据大多处于独立运行,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用激励约束的联动效果不强。张世平建议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张世平表示,下阶段,湖南省农信联社将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推动辖区内农商银行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强化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争年末全系统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以焦作市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例


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原东林


  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A总书记在《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加强了对碳排放量的重视和控制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加强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幅度提高产能效率,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尤其是对于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尤为重要。


  焦作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表水资源丰富,矿产等自然资源储量大, 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展开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 焦作市工业布局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形势,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工业地位突出,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成为带动焦作经济向前向上发展的骨干力量。焦作市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做出了“围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基本建成“六个焦”,“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的重大战略规划,其中“绿色焦作”建设目标决定了未来15年焦作市城市发展主基调,“绿色低碳”必将成为焦作市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基于焦作市化工及资源工业经济占比较高、绿色低碳转型难度较大的特点,城市发展如果还依靠要素、投资驱动,牺牲绿色低碳,焦作高质量发展前景势必堪忧。


  因此,深入剖析化工行业发展态势,保证化工产业循环有序发展是全面推进焦作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立足于全行业低碳转型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深度剖析行业转型发展要素,对焦作市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助力焦作市打造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样板之都,助推创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和国家级节水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困难及瓶颈


  长久以来,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纵观化工产作业的发展历程,化工产业从最初的尿素、轮胎等


下游产业起步,逐渐扩展为丙烯酸、有机硅等中游化工产品,再到朝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延伸,化工产业在行业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经过长时间积累,化工产业已具备深厚的发展底蕴和实力。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化工产业为满足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略显吃力, 在不同维度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问题。


  高耗能、高污染严重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100亿吨",其中化工行业排放量不足5%,远低于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从排放总量看化工并非首当其冲,但从强度看,化工单位排放量却远远高于各大行业。对于不同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不同,面临碳排放的压力也就不同,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容易触及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红线。化工行业因原材料及生产本身的“缺陷性”及“特殊性”,自带高排放属性,这也能解释为何化工行业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关注对象。


  企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焦作市化工行业粗放型生产,未能形成系统的产业链,规模化程度较低,由此导致的产品生产往往还处于初加工阶段,在市场上产品占有率低,无法引领市场经济发展。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建设时间较长, 资金储备量不足,设备陈旧且生产技术落后,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脱节,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生产生活活动及产品往往缺乏创新性,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风险。除此以外,企业对清洁生产环节还处于摸索阶段,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难以完全满足要求。由于粗放型生产方式的存在,使得焦作市转型升级缓慢,行业竞争力缺失。


  人才环境差,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对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他行业相比,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得化工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人才竞争优势,企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发展动力欠缺,人才处于长期流失的状态, 因此进入了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怪圈”。人才得不到就业,企业得不到发展, 当地的经济水平也因此处于长期低迷状态。


绿色转型发展要素分析


横向思维


  绿色发展需求正在倒逼行业体系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人们在关注生产的同时也逐渐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强调发展低碳经济。面对转型升级的难题,企业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重点问题:如何摆脱现有困境,寻找转型新出路?一方面,生产落后的企业急于寻找发展路径,希望向优秀的企业学习


先进的生产技术方法,但却不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产业特点,收获不到令人满意的成效;另一方面,化工行业粗放型生产、企业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策略并未改变,导致消耗和排放的权重居高不下。单纯地追求变革,盲目地进行横向学习和对比而不注重方式方法,只会得到“邯郸学步”的结果。


  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行业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是单靠一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做到的,如何立足于当地经济实际及行业发展规律,找到发展的关键因素,厘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振兴化工行业是企业及政府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纵向比较及要素分析


  与横向思维相比,纵向比较更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在理论层面上, 任相伟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采用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挖掘企业绿色转型前置动因和有效路径。认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对前置动因的重视程度较低,需要将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融合,不仅重视表层问题,更要深挖内在根源。林风霞"着重分析焦作市产业历史发展轨迹及重点方向等,归纳总结出了包括产业定位、项目建设、平台建设、政府支持在内的产业转型成功要素。吉得胜4分别从结构和动能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焦作市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从团队、技术人才、产业创新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林志峰运用量化指标构建了产业结构与低碳发展的模式, 通过进一步优化,提出A=β+PX+P2Y的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其中,新兴产业(新能源技术)是产业转型的薄弱环节,应通过宏观政府、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的联合共同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从优秀企业低碳转型的做法中可见一斑。中石化以“零排放”为目标,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因地制宜探索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技术,发展“可再生化工”;通过全价值链开发,打通从原材料到关键核心部件生产的全过程;建立综合能源服务站,从传统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 优化服务体系。瞄准智能产业,提前布局发展数字化应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规范化,把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字参数,降低生产能耗和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几年,焦作市不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医疗、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佰利联和龙蟒钛业两家企业顺应国家钛白粉发展大趋势,战略合


并成为龙佰集团,合并后的公司集氯化法工艺技术优势和资源平台为一体,以钛白粉产业为支柱,向上向下扩展涵盖铁系、钛渣在内的20多个产品体系,联合国内多家生产基地建成国内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除此以外,在考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后,龙佰集团以钛白粉发展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充分展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焦作市多氟多企业集合高学历人才和高级工程师组成研发团队,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在技术研发方面,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和开发经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和布局,并针对锂离子电池产业深入研究, 做大做强。在发展前沿方面,多氟多企业于2010年率先进军新能源产业,开发新能源项目,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


  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任何转型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四种发展要素:政府、企业、人才、技术创新。在驱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企业、人才如三架齐头并进的马车,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则成为驱动这三驾马车的动力之源。在时代转型发展的洪流中,只有立足于自身环境与历史发展氛围,瞄定发展方向的企业才能站稳脚跟。


对策及建议


  行业转型发展,用对策略很重要。在化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转型发展中都要把准发展要素,注重要素间发展关系和演化机理,脚踏实地还要眼光向前。通过在速度、创新、高品质和低成本方面不断提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化工行业才能够实现由大到强、由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由资源深加工的初级阶段到中高级阶段、由管理粗放型到精细化的发展。本文以焦作市化工产业为出发点,分别从政府、企业、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推进焦作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直接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如同一双隐形的手引导着经济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成为“有为政府”,为企业发展起到引领带头作用。


  要为企业成长与转型营造积极有利的社会条件,提供松紧共存的社会生存氛围,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形态与产业环境,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推行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行业发展政策。站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形态的角度去审视发展规律,杜绝“拍脑袋”式应急政策的产生。


  积极搭建技术交易平台,共享优秀创新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各化工行业。


  推进企业建立绿色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绿色经济,推动校企联合,助力新兴产业技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立合理严格的市场机制,严格保护企业成果,严守绿色发展底线, 严厉制止违规生产和破坏环境保护的企业行为。


企业方面


  树立绿色发展目标。企业战略的实施及目标导向对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化工企业应当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根植企业文化核心,瞄准绿色低碳发展的生产生活目标,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生活都是不可取的,要站在企业自身角度考虑节能减排,优化高耗能环节,根据自身需求使用节能环保替代设备,降低碳排放量。


  要具有长远眼光,提前布局。即使没有“碳达峰碳中和”的框架,各大行业实际上也在不断打造减能降耗减排的发展路线。见微知著,优秀的企业所采取的措施都不是针对当下政策的见招拆招,而是早有意识地进行了提前布局, 他们在未来面对转型升级的风险冲击时将具有更大的抵抗力和发展权。


  扩大全产业链配套设施,加大上中下游产品技术开发。充分发挥传统老工业产业的内在潜力,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


人才引进方面


  人才是企业生存、繁荣发展的关键,留住人才才能够留住企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一方面,政府要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落实人才落地福利补贴,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不仅要引入外地高质量人才,更要留住当地高质量人才,保证人才资源不外泄,让人才留得舒心留得放心;另一方面,企业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改善资本竞争环境,保障企业外部发展和企业内部发展的“双健康”状态。


技术创新方面


  创新是第一发展力,落后的生产必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摒弃“固有思维”,勇于跳脱现有的发展模式,淘汰落后陈旧的设备, 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推进,由能源所产生的直接排放将会大大减少,生产单元则成为主要排放形式,必须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原子利用率。


  连接市场,聚焦重大项目需求。产业创新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和市场结合,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只有把创新成果和市场连接起来,才能把成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让创新成果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推行“1+X”战略。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技术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布局信息智能产业, 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


总结


  推进地区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不可取,切实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地域特点与行业发展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转型策略, 才能够寻得新的发展道路。本文采用“共时横轴”和“历时纵轴”的研究方法对化工产业发展进行剖析,总结了有利于化工产业发展的若干要素,以此为基础对焦作市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达到规避研究成果落地水土不服的效果。


群众创造历史  创新引领发展 从村BA村超看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


20XX920日)


  在村BA发源地黔东南州台江县,一场因球而生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台盘村“退役”球员欧阳泽感觉到了这种变革的力量,他的餐馆和去年开业的民宿,生意持续红火。县里负责招商引资的干部发现,主动到台江对接合作与投资的企业多了起来。


与村BA赛场相距170余公里的榕江县贵州村超赛场,每到周末热闹非凡。 “乡村振兴需要一个突破口,足球是一根杠杆,在呈现文化大餐的同时,


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旅居榕江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贵州村超创意顾问由守义说,“与全国人民一起玩”的村超,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基础。


  群众的活动、群众的赛事、群众的舞台。群众体育的精神张力,早已溢出万人体育场,村BA、村超展现了基层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和创造能力。在黔东南州,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热气腾腾,攒足了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群众创造潜力无穷,创新精神难能可贵。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如火如荼,贵州大地惊喜迭出,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一、群众创造历史


  群众主体、群众主创、群众舞台、群众共享。根植于群众、来源于群众, 村BA、村超引发全球关注,网络流量均超过300亿次,已成为超大流量的现象级IP,成为展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新变化和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的新窗口。


群众主创,火爆出圈


  92日,贵州村超与英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开展培训课程和内容互动,并考虑筹办社区足球友谊赛,这场草根足球运动与世界顶级足球赛事的联姻,令人瞩目。


  河北邯郸的资深球迷张明涛,在村超开始广受关注的今年6月初,受邀来到榕江,坐上比赛解说席。见证村超出圈,他总结出5个“吸引力”——足球运动本身有吸引力、村超的纯粹有吸引力、群众首创精神有吸引力、民族文化与球赛融合有吸引力、自媒体直播有吸引力。


  张明涛所言非虚。729日晚,贵州村超决赛之夜,车民街道车江一村队通过点球大战战胜忠诚镇忠诚社区队,赢得冠军。在超过5万人观赛的足球场,村民身着节日盛装,伴着芦笙歌舞、侗族大歌,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们对足球有最纯粹的热爱,全力以赴踢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忠诚社区队虽无缘冠军,但球员董永恒说,会继续坚守这份热爱,在未来的球赛中为家乡争光、为榕江添彩。


  “这是一场大家在50年、甚至100年后都会记得的决赛!”激烈比赛与精彩演出交替上场,观众沸腾,现场站在梯子上解说的足球评论员贺炜拿着麦克风大喊:“这样的足球,你怎能不爱?”


  “我们跨越两千多公里,球员、啦啦队总共来了两百多人。”99日,参加贵州榕江全国美食友谊赛的北京红烧肉队队长李中秋说,他们足球队员有厨师、大堂服务员、收银员等一线员工,企业自主组队,“现场气氛超出预期。”


  村BA、村超的网络直播火爆全网,亿万网友点赞呐喊,让黔东南州乡村文体活动的欢乐与激情,在线上线下持续发酵。村BA、村超以一种崭新的形式, 把乡村体育运动极具时代气息的质感展现出来,引发全球网友火热关注。


  从“百村大战”到县域争锋,再到跨省友谊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现场解说、牛羊猪等奖品,以及网络直播队伍的加入,为赛事增添了沸腾的柴火。


  在台江,篮球运动与民族特色文化融合,为村BA爆火打下基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与篮球运动的结合,颇有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篮球比赛就开始受到当地群众热捧。往年,最多时有3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


  98日晚,中国农民丰收节台江村BA活动在台盘村举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篮球队与贵州黔东南州篮球队打了一场友谊赛,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和黔东南州的近千名演员和非遗传承人表演了精彩文艺节目,现场大约3万人观赛。


  “我们草原上现在也是丰收季节,大家都忙着打草,准备牛羊过冬的草料。” 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群众艺术馆的蒙古族非遗传承人满都拉说,非常高兴能到贵州,到村BA发源地参加丰收节的演出活动,“我带了几个徒弟一起来,为大家表演我们蒙古族非遗呼麦。”


  “篮球可以复制,但是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文化难以复制。”台江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竣说,80多年前,台盘村外出经商的村民把篮球运动带进村里,深受群众喜爱。而今,村BA带来的好处是深层次的,极大增强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群众共享,火热传承


  “踢球的快乐是纯粹的。”拥有36年球龄的伍春明今年45岁,是“1998年榕江最有价值球员”,今年他与车民街道车江一村队友携手拿下村超冠军,“只要能跑,就要踢球。”


  “村超火了,所有努力都值了。”古州镇口寨村第三代球员杨兵是村超解说员,他也在为口寨小学量身定制足球训练方案,带球队外出交流:“让更多人热爱足球,是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台盘村,生活困难时期,村里人上山割草来卖,凑钱也要办球赛。前几年,因为办球赛太累,村里有些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老一辈看到这种情况说: “你们嫌累不办,我们自己出钱办”,年轻人们又坚持下来。而今,全村1100 多人中,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篮球的喜好。


  台盘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正彪一家三代都酷爱篮球,活跃在篮球场。在李正彪的记忆中,篮球运动在他父亲那一辈氛围就很浓厚了,不管男女老少都爱好这项运动。李正彪从八九岁开始接触篮球,年轻时,他和弟弟李正恩是村篮球队的主力。


  如今,李正彪从曾经的赛场主力退居二线,儿子李智接棒,成了新一代的主力。“技术好、耐力好”是李正彪对儿子的评价。目前就读于遵义医科大学的李智,也是校篮球队的一员。他说:“我5岁就开始学打球了,小时候爸爸工作忙,是叔叔带着我去看球赛,教我怎么运球、投篮。”


  每一个村子事关篮球赛的所有事务,均由群众自发商议决定。在台盘村, 村BA火起来后,赛场是否要企业赞助、是否要对观众和游客收门票,村民召开坝坝会商议,老老少少都表达意见,决定不要赞助、不收门票,大家都认为“快乐最重要”。


  不管是村BA还是村超,赛事期间人流量巨大,县乡交通、住宿都面临巨大压力。有村民主动邀请游客、球迷到自家吃住,私家车车主见球员或游客打车, 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免费搭载。“民间热爱,才分外感人。”上海球迷陈桐宇说,村BA、村超让大家感受到了体育精神和文化自信。


  “球迷多、观众多、氛围好是村BA的特点,每支来到现场比赛的队伍,这里都是他们的主场,我们都会为他们加油喝彩。”李正彪认为,篮球比赛是当地坚持了一代又一代的赛事,不管以后是否还会持续火爆,都会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不会改变。


群众舞台,火红生活


  今年40岁的台盘乡棉花村人张仁富,在台江县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刚到公司时,张仁富出色的球技吸引了当地篮球爱好者的注意。后来,几名志同道合者干脆一起组建了一支球队,取名为革一同乐篮球队。


  革一同乐篮球队队员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也有40岁。大家来自附近不同的村子,有不同的工作,有的在工厂上班,有的自己开店,大家因为打球而结缘。跟球队名字一样,队员们打球为的就是一个“乐”字。


  政府职员、建筑工程师、教师、钢筋工、个体户、学生榕江县古州镇月寨村足球队队员平均年龄30岁,年龄最大的38岁,年龄最小的15岁。每逢赛事, 队员们都会提前安排好本职工作,为村庄荣誉而战。


  足球可是村里的大事。只要看到啦啦队队长张爱珍在微信群里吼一声,村民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513日贵州村超正式拉开帷幕以来,当地村民和355 名“外嫁姑妈”成了球队最大的“赞助商”。617日,月寨村足球队竞逐村超赛场,200多名“外嫁姑妈”与娘家亲戚组建了700余人的啦啦队为球队现场助威。


  “村民对足球的热爱,反映了大家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月寨村党支部书记杨通能说。


  “就是热爱!”从站在沙坝上看父辈踢球的少年,到成为今年村超“最佳守门员”、车江一村球员陈兴洋说:“踢足球,能感染周围的人或小孩踊跃参与,享受快乐,就很幸福。”


  “村超让我们大开眼界,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作为今年冠军队球员,车江一村的返乡创业青年杨亚斌希望“每年都有比赛,不要断”。他说, 村超火起来之前,家人觉得踢球是浪费时间,抱怨他“一天就知道踢球”,村超火起来后,与好友陈兴洋合伙的快递公司生意更好了,家人还常常对他在赛场上的表现进行点评。


  村民对足球的感情是认真的。陈兴洋、杨亚斌和队员们对足球保持着淳朴的热爱,今年有好几家企业主动对接球队冠名,“冠名只是为了增加企业名气, 我们都婉拒了。”


  “村超从乡村开始在改良中国足球的土壤。”由守义一直被这样的足球氛围感动着,他说,村超虽然是以群众为主体,但政府也没有观望,村超成为连接群众与政府的纽带,政府不对村超设考核指标,群众低门槛进入,全社会参


与,通过赛事活动,群众的参与感、荣誉感、成就感逐渐提升。


二、深厚历史底蕴


  金秋九月,锦绣黔东南热度不减,村BA、村超“双子星”光芒四射、持续闪耀。村味十足的比赛吸引着全世界目光,这并非黔东南州第一次因文化出彩, 有着“文化千岛”美誉的黔东南州,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体育文化,交融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景。


顶流”背后的历史密码


  “贵阳月饼队加油!”“桂林米粉队加油!”916日晚,贵州榕江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现场再次沸腾,观众加油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榕江县体训中心主任吴方锦看来,“村超火爆出圈,得益于深厚的体育文化、民族文化。”据《榕江县志》记载,1944年,广西大学因抗战迁至榕江, 学校里经常开展的足球比赛,渐渐让墙外围观的当地民众入了迷,从模仿到热爱,“足球热”由此盛行。


  “你邀我,我叫他,热爱足球、上场踢球的人越来越多。”78岁老球员、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退休干部赵光和回忆,“久而久之,踢球已成一种时尚。”


  村BA发源地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外出经商的群众带回了篮球。“每年‘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都会吸引各地参赛球队,队员都是普通群众。”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说,台江民间广泛流传有“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之说。


  “从小跟父辈在泥地里打球,篮球是用棉花、麻线绑成的,篮球架是用四根树干撑起两块简易篮板,配上竹编篮筐,场地是用石灰在泥地里画出界线。” 台盘村的陆大江是村里的第二代球员,如今已81岁的他依然憧憬着再上场打球。


  榕江县、台江县培植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土壤。台江建成202个篮球场,156 个村寨均有业余篮球队。榕江共建成28个足球场、41所县级足球特色学校,全县群众性业余足球队达40余支。


  作为多民族聚居、体旅融合发展的自治州,黔东南各族人民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家园,也培育了特色鲜明的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中国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铁人三项公开赛、镇远龙舟文化节等一系列吸引大量国内外运动爱好者踊跃参与的体育赛事。


  如今,每年直接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群众达100万人次以上。数据显示,黔东南州建成了9个公共体育场、15个体育公园、80片社会足球场、178个乡镇农


体工程、2123个村级农体工程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5平方米,排名全省第一。


精品荟萃的文化盛宴


  “体育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氛围感非常好,过足了瘾。”福建游客张里冰表示自己在村BA现场玩嗨了。


  以台江当地或黔东南其他县市农特产品为奖品,并邀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到现场表演,把台江苗族飞歌、多声部情歌、反排木鼓舞等艺术作品搬到赛场,让观众现场体验体育竞技精神的同时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盛宴, 包容与开放的特质促成了村BA的火爆出圈。


  “活了几十年,今天最激动。”99日晚,贵州榕江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比赛现场,重庆万州烤鱼队领队江婷婷难掩兴奋。


  为了惊艳亮相,重庆万州烤鱼队做了充足准备,队员加上啦啦队一共来了近500人,并专门运来了特色美食万州烤鱼、万州杂酱面,还精心准备了川剧变脸、曲艺等地方特色文化展演。


  “烤鱼、杂酱面很快就销售一空,川剧变脸、曲艺、杂技等表演也赢得了满堂喝彩。”江婷婷的喜悦溢上眉梢,“这个舞台太好了!”


  “太卷了!每个队都带来了自己的拿手绝活。现场吃到的万州烤鱼美味至极,以后一定要去万州再好好吃一次。”上海游客杨健兴奋地说,“村超现场是全国人民的大联欢。”


  贵州榕江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延续了“超级星期六”品牌,用“各地美食+民间足球友谊赛+民族文化+村超风口流量共享”来点燃足球氛围,宣传推荐全国各地地域文化和美食文化。


  无论是上演最炫民族风,把黔东南州各地农特产品当奖品的村BA,还是民族文化大联欢的村超,都打开了让外界了解贵州的大门。


文旅交融的动人魅力


  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摔跤等非遗展演轮番登场,苗族银饰、侗族服饰、蜡染刺绣等文化产品精彩亮相,全场唱国歌、千人蹦苗迪、万人吟侗歌等壮观场面气势磅礴村BA、村超赛场上,黔东南的璀璨文化从“深山无人识”到“集中放光彩”,令四海宾朋叹为观止。


  在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何蔓莉眼里,村BA、村超被游客热捧,体现了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体育文化交融之美。


  数据显示,自去年村BA出圈以来,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3亿元。村BA举办地台盘乡已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直接拉动台盘乡餐饮等行业消费超800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9500万元。


  借助村超高人气,黔东南各县市组织精彩节目走上村超大舞台,展现本地特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榕江县也积极加强与西江、肇兴、荔波等周边景区联动,共同构建旅游全域化的新发展格局。今年17月,榕江县吸引游客554.62 万人次,同比增长58.4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71亿元,同比增长80.72%。带动引流到周边县市游客292.03万人次,把“流量”转为“留量”,以赛促旅, 共同发展。


  “村BA、村超、龙舟赛等一波接一波,我们已经走不出黔东南了!”20XX 年曾在村BA现场“过把瘾”的黑龙江游客刚占瑞如约而至,持续在黔东南的风土人情、乡村气氛中恣意徜徉。


  村BA、村超加持,黔东南文化招牌越擦越亮,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在榕江县,唐胜忠、张学时、袁仁芝等一批“新农人”通过直播带领群众制作蜡染、刺绣,传播文化、创造价值;台江县台盘村借助“非遗集市”,将刺绣、蜡染、银饰等民族手工艺品推向市场。


  在村BA、村超赛场惊艳亮相的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也借此发力,将非遗“双创”产品带到海内外参展,让非遗回归生活,使城市读懂大山。


三、流量带火经济


  31岁的台盘村村民杨秀芬经营着一家名为“香湾食府”的餐馆,今年短短5 个月时间就赚了8万元,“村BA火了,人多了,生意忙都忙不过来。”


  一直不温不火的榕江县古街商铺,因为村超流量加持,迎来了反转——短短3个月时间,销售总额突破了千万元。


BA、村超的火爆出圈,点燃了黔东南州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流量增强动力


  不要商业赞助、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三不”的背后,是台江县、榕江县满满的自信,更是激发村BA、村超更大活力的创新之举。


  舍去赛场的商业味,留下纯粹乡土味,站在村BA、村超主赛场,没有看到任何商业广告,但超过300亿的网络流量却让村BA、村超场外的商业价值无处不


在,极大增强了发展动力。


  台盘村村BA官方线下体验店,一个不大的小卖铺,3月正式开业以来,光售卖村BA关联产品、非遗产品和农特产品就实现了80多万元的收入。当地小吃也毫不逊色,每逢比赛日,本地黑毛猪烤肉备受追捧,村民李忠定一天的销售流水就能达到1.5万元;距离台盘村不到10分钟车程的阳芳村,原本门可罗雀的“水迢情深”民宿,在村BA的引流下,一房难求。


  30岁的榕江县忠诚镇忠诚社区村民路志辉经营的“阿辉牛瘪馆”已经5年多的时间,村超火爆后,生意从“马马虎虎”到“应接不暇”,“特别是到周末, 两三百斤牛肉都不够卖。”


  牛瘪是榕江县的一道侗家特色美食,特别是忠诚镇的牛瘪最有名。但过去忠诚牛瘪的名气仅限于榕江本地,因为村超,天南海北的游客都知道了牛瘪, 每逢“超级星期六”,前来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


  “与其各自为政,不如抱团出山。”忠诚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仕高说,当地打造了牛瘪美食一条街,将牛瘪餐馆都集中到一起,相互引流,形成规模效应。


  随着村超的持续火爆,一家又一家牛瘪店相继开业,不到一公里的街道, 密密麻麻开了39家,并在当地形成了养牛、屠宰、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品牌激发潜力


BA、村超的火爆出圈,带来了流量,发展了产业,塑造了品牌。


  落地才1年多时间,位于榕江工业园区的粤黔传奇服饰董事长涂雪猛说自己做梦都要笑醒,因为赶上了村超的大利好——之前邀请都不太愿意来的客户, 如今都希望来厂里考察。


  “一方面是看我们的产品,一方面是想来看村超。”短短3个月时间,涂雪猛接待了几百人,给他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合作,“我们现在的年产值已经突破2000万元。”


  直线距离不到20米,贵州艺匠手袋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派繁忙景象。作为一家生产笔袋、化妆包、小书包等为主的车缝企业,总经理张小华对把工厂搬迁到榕江县感到很满意。


  “我们这个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人力成本。”张小华说,过去在东莞招人很难,而且人员流动大,在榕江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村超品牌引流, 留住了人气,给我们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


台盘乡阳芳村丰产坝采取“稻+鱼”科学种植养殖,“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米和鱼的产量大幅提升。在村BA的品牌影响力加持下,“鲤吻香米”和“稻花鱼”都卖出了好价钱,每亩的产值达到1.8万元,增长了近一倍。


  “村BA的品牌影响太大了!”阳芳村第一书记潘华清说,自从村BA火爆出圈后,本地农特产品在市场上不愁卖。


  距离台盘村约半小时车程的台拱街道红阳村,村BA的魅力留住了来自北京的抖音博主“汤火火”。今年7月,她在红阳苗寨租了一栋吊脚楼进行民宿改造。“我不走了,我准备在这安营扎寨,然后邀请你们来做客。”她在抖音视频里对网友说。


  红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小霞表示,村BA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红阳苗寨, 为做好“传统村落+”融合保护,今年3月,村里选定第一批16户民居改造为村级接待中心、精品民宿、茶楼、农家乐等食宿旅游配套设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迸发活力


  07毫米厚、136毫米宽的铝网,在传送带上被贴铅并切成小块,套上绝缘板装进蓄电池盒中,又被送入灌酸生产线……在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个蓄电池就这样诞生。


  厂房内,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厂房外,等待装货的大卡车排起了长队。这些产自台江经济开发区的铅蓄电池,将装载在雅迪、爱玛等电动摩托上。


  天能公司于201811月落地台江经济开发区,20199月正式投产。去年实现产值30多亿元,今年更是有望突破40亿元。


  “今年6月,我们决定追加投资10亿元。”公司总经理助理庞明朵说,“这份底气,源自对台江、对黔东南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台江经济开发区围绕铅蓄电池、再生铅延长产业链,先后引进硫酸生产、塑壳制造以及泡沫包装等配套产业,建立了从外壳包装、电池硫酸、内置保温材料、废旧电池自动拆解、铅回收冶炼的整套铅蓄电池产业循环体系。去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同比增长87%。今年18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42亿元,同比增长29.18%,开发区全年预计工业总产值将达到70亿元。


  位于凯里市西北部的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赤泥综合利用(镓提取)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进度、抢工期,力争项目能在今年10月建成投产。作为国内重要的氧化铝生产企业,贵州其亚将工业固体


废弃物赤泥进行综合利用,能满足年产40吨的镓提取条件,实现变废为宝,预计投产后年产值1.6亿元以上。


  “奋斗十年,再创一个其亚!”总经理邱林介绍,公司将新增投资100亿元, 除建成赤泥综合利用(镓提取)项目,还将建设年产50万吨再生铝及30万吨铝加工一体化项目、黔东南州汽车拆解产业园区以及10万辆燃油汽车和10万辆新能源汽车报废拆解线、20GW多晶硅棒项目、20GW光伏切片项目。


  在贵州海生玻璃一期项目施工现场,环保设施建设、生产线设备安装等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公司副总经理王贵军表示,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预计今年11 月达到点火条件,投产后产值可达10亿元,三期项目将在20263月建成投产, 届时年产值可达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依托境内石英砂资源优势,凯里市全力打造玻璃产业园,规划布局了玻璃原片生产区、建筑玻璃加工区、玻璃制品加工区、玻璃产业配套区。目前,已入驻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3户龙头企业和15户上下游关联企业,初步形成石英砂、浮法玻璃、玻璃深加工的产业链条。


  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胜林说,开发区将铝及铝加工和玻璃制造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铝产业园和玻璃产业园,今年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在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大健康医药为主导,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为特色的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医药企业,公司围绕苗药创新研发,推出了27个品种,部分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今年的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预计增长32%


  中昊电子有限公司持续在VDR亚敏电阻器和PTC/NTC热敏电阻器上搞研发、抓生产,目前已获授权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产品得到华为、海信、飞利浦等头部企业的青睐。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围绕黔东南民族文化,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银饰、刺绣等工艺品,自主开发160个新产品,申请专利80 件,产品远销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


四、创新引领发展


  村BA、村超是群众自发创造的两大IP,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村BA、村超彰显出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征程上,贵州需要自觉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后发追赶者、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典型实践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探索者, 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自身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


当好后发追赶者


  虽然贵州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但起点低、家底薄、短板较多的欠发达地区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全国现代化建设任务最重、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省份之一。这就意味着,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贵州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黔东南州作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确保现代化建设不掉队,需要在负重前行中奋力追赶,在做大总量中提升质量,在做大蛋糕中分好蛋糕。


  村BA、村超带来的超高人气,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能量,也让干部群众增添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榕江县忠诚镇乐乡社区青年龙跃波农学硕士毕业,在北京有稳定的工作, 今年上半年,他毅然决定回乡发展。现已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他说:“村超开赛以来,不仅带动了乐乡乡村旅游发展,拉动了乡村经济,全村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也成倍增长,越来越旺的人气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


  台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炫也有同感:“村BA极大提振了干部群众的自豪感,也极大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


信心有了,招商引资的劲头也更足。


  榕江县依托村超带来的流量优势,谋划编制体育用品装备制造、低海拔足球训练基地、古州文化特色街新媒体孵化中心、民族特色餐饮体验区、露营及房车基地开发等10个村超IP衍生的招商项目。榕江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袁宏凯明显感受到前来咨询对接的企业越来越多,“每天都会接待几批客商。”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产业科科长范海军介绍,715日,州投资促进局在村超现场设置的企业会客厅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对接企业254家,成功签约12 个项目。”


  杨胜林雄心勃勃地说:“大家正铆足干劲、开工大干、开放快干,只争朝夕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只要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炉碧经济开发区就一定能在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00亿元的目标。”


当好典型实践者


  贵州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意义。


这是发展和民生两个成果共要的探索实践——


  推进现代化建设,是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村BA火爆出圈以来,台江县先后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政策试点。今年上半年,台江县GDP同比增长7.7%,连续6个季度全州第一、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持续处于省州前列。


这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互进的探索实践——


  村BA、村超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群众健身意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村BA、村超是全民狂欢,其背后是贵州‘黄金十年’发展所积蓄和释放的巨大能量,是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直接表现。”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民有了物质基础,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而村BA、村超的出现正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BA、村超赛场上,趣味文体互动,现场氛围感拉满;赛场外,实行和引导不收门票、免费停车、志愿服务、平价待客,诚实守信的新农村新风尚随处可见。


  “文明用语,不准喝酒闹事,不能赌博,文明待客。”在榕江县古州镇场坝社区,村超爆火后,一个督促商家、居民落实责任,规范自身行为,倡导文明新风的居民公约出炉。


  “村BA改变了台江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以前环境脏乱差,现在群众自发维护环境,主动打扫卫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台江县委副书记杨璇说,“台江要争做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改革的建设者。”


当好创新探索者


  短短一年时间,黔东南州通过打造村BA、村超两个爆款IP,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让全国乃至世界看见贵州,看见黔东南。这是黔东南州干部群众坚持创新引领,精心策划和持续努力的结果。


在品牌塑造上创新——


  村BA、村超向外界展示了黔东南人民的好客、热情、诚信、质朴、上进等精神品质和多元民族文化,这片“用歌声传唱一切、用舞蹈展示一切、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用创新引领品牌升级、靠求变构建品牌新优势、以发展赋予品牌新内涵,有效塑造了县域品牌、文旅品牌、营商环境品牌和少数民族自治州品牌,从而实现了流量转化和经济增长。


在产业体系上创新——


  坚持“富矿精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互交织。黔东南州围绕占全省66%的石英砂资源,依托黔玻永太、海生玻璃等龙头企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玻璃生产加工基地;围绕占全省88%的重晶石资源,依托天柱化工园区大力发展高端钡化工产业。台江天能、凯里其亚铝业、镇远黔东电力、台江麒臻实业、锦屏清水江水电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正旺,动能强劲。


在业态融合上创新——


  依托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村BA、村超“两对宝贝”,黔东南州通过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产、以赛促消,深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潜力,推动旅游产品升级,提升旅游核心吸引力,一批集山地体育、美食餐饮、户外休闲、度假养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体旅项目呼之欲出。


在乡村振兴上创新——


  台江县依托村BA赛事热点,着力打造“村BA深山音乐会”和“村BA深山集市”两个子品牌,重点打造台盘阳芳一体化4A级景区;榕江县培育本地网络直播团队2200余个,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新农人”践行“三新农”帮助群众搭上新媒体数字快车。榕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杰表示,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榕江正闯出一条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在开放带动上创新——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能矿资源、交通区位优势,黔东南州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打造贵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推动黔东南州一二三产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群众创造历史,创新引领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在苗乡侗寨得到生动演绎。


在这里,围绕“四新”“四化”和“四区一高地”大胆试、大胆闯,高质


量发展蹄疾步稳,现代化建设乘风破浪。干事创业热潮涌动,奋斗激情熊熊燃烧。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实干创造美好生活,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山西省公立医院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肿瘤医院  耿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投入也大幅提高,公立医院在病房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和前沿医疗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公立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事务,保持医疗、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整体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公立医院是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的典型代表,而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则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省公立医院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人才招聘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有的招聘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招聘发布渠道单一、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受编制限制、缺乏人事招聘自主权、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制度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公立医院的发展。所以,要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招聘管理工作,拓宽并扩大招聘渠道、提高资源投入力度、完善编制管理、加强人事自主权、建立完善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招聘工作效率,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公立医院招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发布渠道单一


  首先,公立医院在确定招聘需求后,一般是依靠医院或所属卫健委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然而长期以来,医院或卫健委的网站都不是高流量的门户网站, 传播范围窄,速度慢,而且各医院的网站相对独立,很难使有应聘需求的人才第一时间获得招聘信息。与此同时,招聘工作常常限制报名时间,而医疗卫生行业工作和学习强度大,医务工作者很难有时间每天浏览招聘信息,这就很可能导致医院需要的优秀人才因为错过报名时间而与医院失之交臂,对医院和人才自身都是一种损失。其次,缺少高层次人才的招聘渠道。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医师,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力量。无论是公开招聘、网


络招聘还是校园招聘等常见模式,都很难获得高层次人才的有效信息,这也成为公立医院招聘的一大难点。


(二)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部分公立医院对人才招聘工作不够重视,资源投入严重不足。首先,同样的资源投入到病房建设或大型医疗设备引进当中,可以收治更多病人,提高医院收入,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医院其他工作相较,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人才招聘工作当中,见效慢,且不容易出成绩。招聘工作专业性较强,医院人事部门多是由临床转岗到人事部门工作,对招聘工作不熟悉,缺乏专业的招聘队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对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多种招聘途径中,招聘效果和宣传效果最好的应当首选校园招聘, 然而由于我国的优秀医学类院校分布较为分散,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分别位于我国的华西、华北、华东、华南,要招聘这些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就必然需要宣传费、差旅费等招聘经费的支持。由于受到经费限制,每年能到一两所院校已经实属不易,要做到覆盖多所重点院校的校园招聘宣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次,我省受制于经济较为落后的现状,引进优秀人才的待遇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以某重点院校毕业的普外科博士毕业生为例,到东南沿海城市某三甲医院工作,住院医师的年收入普遍在2030万元左右,而我省三甲医院新引进的博士生住院医师,年收入大约在1020万左右。其他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等,也与沿海发达城市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在吸引人才方面,我省的公立医院自然难以与发达城市相抗衡,招聘效果大打折扣。


(三)受编制和岗位限制,吸引人才难


  首先,对于应聘者而言,提供事业单位编制是公立医院相对于民营医院的一大优势,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但是,体制内的“编制管理” 无形中束缚了招聘工作的进行。目前,绝大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医院基础建设规模急需扩大、床位和医务人员急需扩充。以我省某著名省级三甲医院为例,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600余张,总职工近3400 人,但核定编制只有1700多,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职工是无编制状态,属于合同聘用制员工。各大公立医院目前的编制数大多是十几年前核定的,多年来床位和病人数量急剧增加,但编制数却并未同步增加,致使医院只能大量招募合同聘用制员工,即所谓的“编外人员”。虽说目前省级三甲医院已大多实行


同工同酬,但在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缴纳,以及职务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仍有区别。由于公开招聘对年龄等条件有硬性要求,这使得想要通过医院的公开招聘成为编制人员的其中一部分人愿望破灭,不甘长期处于无编制的“编外人员”尴尬境地,只能去往薪资福利更高的民营医院,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才较为集中,而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生命线”,但受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比例的限制,导致很大一批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技术人才无法按时晋升,也就无法对新引进的优秀人才承诺待遇。长此以往,人才流失现象将严重影响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缺乏人事招聘自主权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招聘工作受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的双重管理,没有完全的人事自主权,对所需人才的数量和专业要求不能完全自主, 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聘。医院人事部门首先收集各临床科室的用人需求,按照自身需求形成岗位招聘计划后,需经院务会、党委会通过,后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批,再向人社部门申请,中间环节较多,如有修改,可能就需重新进行一遍流程,客观上造成效率低下。此外,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的工作都是偏重于事务性的执行工作,对于招聘的核心工作没有参与的权力, 这就造成了招聘周期长,招聘效率低,效果不尽如人意。


(五)聘用后管理和服务欠缺


  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常常将招聘作为独立的一项工作,缺乏与其他工作的联系,尤其欠缺聘用后的管理和服务。首先,新聘用员工进入医院后,很快进入专业科室工作,对医院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聘任等政策认识不足,不能对自身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某种意义上也是医院人事管理部门的失职。其次,新聘用员工对医院的历史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缺少归属感,遇到工作不顺利时,易产生离职思想,不利于医院人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六)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公立医院进行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局限于事务性工作,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战略性的指引,不能从医院的战略发展大方向上制定长期的、动态的和不同类别人员的招聘规划,无法着眼于对人力资源全局的调控。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阻碍公立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公立医院应采取的人才招聘管理策略


(一)拓宽并扩大招聘渠道


  首先,要实现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化,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更方便地了解医院的招聘政策和条件,也使医院从更多的渠道发现优秀人才。除在目前的医院和所属卫健委网站进行推广外,还可以在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设置专门的卫生人才招聘栏,在具有较大受众人群的招聘类APP和微信订阅号等进行推广, 在更大范围内发布招聘需求。多使用近年来兴起的高流量社交APP,如抖音、快手等,定期在线上进行宣讲和举办招聘会,可以迅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极大提升医院招聘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为医院和求职者提供便利。院方可以与医学类高校建立院校联合培养机制,搭建双向沟通平台,每年定期沟通医院的人才需求情况,在校园招聘中有针对性地邀约这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将招聘信息集中化,使医院和应聘者都能从中获益。其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 医院在必要时可以适当与中介机构合作,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为医院提供有效的信息,对某些技术力量较弱的科室,有针对性地引入高水平医师,可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效率,助力医院迅速发展。


(二)提高资源投入力度


  目前,我省的公立医院人才引进经费亟需提高。首先,要提高各项招聘工作的办公经费,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队伍,选派招聘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其次,支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多进入各类重点医学类院校做宣讲,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工作。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直接进行校园招聘,现场签订三方协议,锁定人才,为我省公立医院的人才引进工作抢占先机。最后,在薪酬待遇上,既要充分考虑我省的实际情况,也要着眼于医院未来发展,尽可能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满意的报酬。在个人住房上,可以提供单身宿舍或由医院补贴,在医院附近租赁房屋,供年轻职工居住。在配偶工作上,可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根据其配偶的专业等实际情况, 为其配偶解决合适的工作,以便真正做到留人留心。在子女教育上,可以积极与周围的中小学联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子女上学的问题,解除年轻职工的后顾之忧。在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方面,应当遵循一事一议的原则,主动倾听应聘者的需求,尽可能找到共同的契合点。


(三)完善编制和岗位管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在我省的公立医院招聘


工作中,编制和岗位数量的限制显得愈发明显。首先,大部分医院的人员编制数是按照多年前的床位数核定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床位数翻了几番,但编制数却迟迟未动,早已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而对于应聘者来说,没有编制就意味着职业生涯发展受限,缺乏稳定性,难以静下心来工作。其次,由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限制,评聘分离后,一大批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医护人员, 由于岗位不足,而无法按时晋升,使很多优秀人才不得不离开公立医院,转而投向私立医疗机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对公立医院的招聘工作加大支持力度,按照医院的发展现状重新核定编制数或进一步取消编制的限制,提高岗位设置中高级职称的所占比例,使医院的人才引进工作不再受到编制和岗位的束缚。


(四)加强人事自主权


  首先,在招聘工作中,应当从政策层面放开公立医院的人事自主权,使医院能真正按照需求设岗,简化招聘流程,不再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于一些急需紧缺专业,可以采取考核面试的方式进行招录,提高招聘效率,使紧缺人才尽快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其次,在医院内部,应当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使人事部门不再只是"跑腿办事""店小二",而是能够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分析医院的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使公立医院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招募计划,提高招聘全流程的参与度,在笔试、面试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聘后管理和服务


  招聘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医院人事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 对新招募的医护人员做好聘后管理和服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岗前培训,对医院的科室专业划分、历史文化、职务晋升和职称聘任等人事政策进行系统的讲解,使他们在提高专业技术的同时,提高工作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科学化的管理观念,帮助新聘用员工制定符合自身条件要求的职业生业规划。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当主动担当作为,与用人科室沟通,了解新聘用员工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等情况,及时帮助他们提高能力,排解困难,加强心理建设,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六)建立完善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应当把招聘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的总体战略当中,建立完善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做好需求分析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医院的招聘战略应当服务


于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根据医院未来的学科发展和年长职工的退休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招聘计划,做好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既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又要避免在某一学科内发生人才断层,影响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


  A总书记说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公立医院要想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做好招聘工作,不断引进符合医院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否则再好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也只是空中楼阁, 毫无用武之地。医院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应积极进行工作方法创新,提升公立医院人才吸收能力,奠定人才储备基础,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深刻领悟党的乡村治理理论


河北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马静


20XX921日)


  党的乡村治理理论涵括指导思想、治理目的、治理体制、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共同体、治理方式、治理技术等理论元素,是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党的乡村治理理论由不同价值层次的理论元素构成,包括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走乡村善治之路”等。这些理论是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治理目的。“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基本权利”,是党的一贯主张。这些主张在价值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其实现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与合作互动程度。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以实现乡村治理共同体利益作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动力源泉,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作为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目标的根本途径。


  治理体制。乡村治理体制的核心是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作形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不仅规定了基层党委政府的关键主体地位, 而且要求“加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治理体制中所包含的党的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村民自治、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及其在乡村治理体制建设中的引入,使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彰显了现代化、法治化、开放性、包容性等特征,必将促进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运作形式,系统完备的乡村治理体系应包括基层组织建设体系、村民自治管理体系、依法守法行为体系、崇德向善民风体系、乡村公共保障体系、乡村产业发展体系等。“三治”结合


理论认为,自治、法治、德治既互相交融,又在价值功能上存在差异,三者关系是影响乡村治理体系公正、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只有明确三者的地位和功能,提升多元主体综合运用“三治”结合的能力,才能充分实现其治理效能。


  治理机制。要想实现乡村治理目的,需要将治理事务和治理对象调节到治理主体所要求的状态,并协调多元主体治理行为,通过健全治理组织、优化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才能取得预期治理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等要求,促进了多元化、多样化、长效性的乡村治理机制建设实践。


  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理论是基于乡村社会成员共同的生存生活空间和乡村社会固有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属性,对多元主体的联动互济需要提出来的,为探索乡村治理权力与治理主体联结提供了整体性视角,拓展了人们对于乡村治理结构维度和实践脉络的认识。即不再过于追问乡村治理结构中的某些关键治理要素,而是探索乡村治理共同体本身的样态,致力于积极稳妥地打破某些乡村治理主体对共同体治理权、治理事务、治理资源的垄断,修正乡村治理价值的混乱性与闭合性,维持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便形成和谐稳定及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治理方式。乡村治理方式伴随治理主体价值观、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创新、治理技术提升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不断强调“三治”结合,鼓励治理方式创新,支持“智慧治理”和“综合治理”,反映了实现乡村“善治”对于治理方式的多样化依赖。而对于乡村治理方式和功能价值的探索,推动了乡村治理方式由行政性单一化、硬性化、粗放式管理向多元化共治、柔性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凸显了乡村治理过程、治理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治理技术。治理技术理论是关于制度实施规则、操作规定、推进制度实施技术载体和技术手段的理论。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乡村事务中的科技因素迅速增长,信息被不断地制造—传播—再制造。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世界中的村民们,不得不参与那些紧迫的乡村社会问题讨论,并适应乡村治理技术转型的要求。而现代化思潮涌动下的扩大基层民主,更加需要村民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话语能力和技术能力。所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实现社会利益的宏观视野与实现农民个体利益的微观视野相结合的维度,探索运用现代科技助


力乡村治理,制定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以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以上关于党的乡村治理理论,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现代化特征,对于指导和推进我国乡村治理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垣市审计局  刘翠霞


  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二中全会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定,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的基础上,依法、忠诚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责任,使审计在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中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新时代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从2018年开始,县级以上各级地方党的委员会先后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并对国资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编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工作人员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优化了审计功能,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同时,也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致使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队伍的结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学习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


  一、组成审计干部队伍的人员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方面,在编制上仍有不足。另外,很难调动工作人员。比如,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为混合岗位,其中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转职的编制,在体制改革后, 相关的工作人员很难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原因,审计机关以前年度很少进人,造成人才断代。现状是老人年龄偏大,信息化水平较低;新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成为熟手尚需磨炼。


二、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高,与新时代审计工作需要不相适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审


计机构,是国家的监督机关、政治机关、宏观管理部门、经济监督部门,是政府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更高质量的审核员,既要有审计专业素质,又要有政治眼光,以及更高的综合分析、辩证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够高,与新时期审计工作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有很大的距离。


三、审计干部学习培训制度仍不健全,导致审计干部队伍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进入国家审计机关的人员,主要是通过考试录用,有很大一部分基层审计机关,新录用的人员大都是年轻的本科毕业生且不是审计专业(基层审计机关招录到类不到专业),他们在审计专业方面不熟悉,成为熟手只能通过现场审计和学习培训来培养。但是审计机关的学习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缺少针对性的定期学习培训机制,而且分类的培训制度也不完善。


四、审计干部队伍激励机制不足,影响其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是我国审计机关的激励制度多以对公务员进行激励为主。但基层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事业编制,他们的工资与职务没有联系、与工作能力也没有关系, 也享受不了优秀公务员的待遇,只是靠工作年限积累来决定。这就造成了报酬与职责的倒置现象。二是审计机关受到干部职数的制约,晋升的机会有很大限制,交流提拔困难。在目前对奖惩制度、津贴补助制度进行严格规范的情况下, 对审计人员进行升迁、调剂,成为对审计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主要手段。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制约着审计干部队伍的结构改善


  我国审计机构采取的是行政性的管理方式,现有的干部队伍在专业上比较单一,在年龄上存在着较大的老龄化,同时,对新进人员的招聘和吸纳也存在着很大的限制,致使队伍的结构改进速度很慢,总体质量很难提高。一是对人才的招聘有一定的制约。在目前的制度架构下,应征公务员一定要留有空缺的编制。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其专业化程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审计机关的新增人员多为从公务员中选拔,属于综合性岗位,并非专门岗位。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他们的审计职业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人还不熟悉审计职能和审计专业知识背景,造成了审计干部队伍的人才力量得不到保障。二是政策安置对象的自主权不足。我国审计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当地党委、政府的干预,特别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上,上级审计机关只有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任免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因此很难对其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审计外部环境和形势变化巨大,审计干部素质提升滞后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审计外部环境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审计也是改革道路上的赶考者,不断地发展和转型,审计内容、范围和形式都在持续地改变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审计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跟不上工作


需要。目前,虽然各级审计部门将学习培训作为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但是从审计实践情况来看,学习培训的成效与实用成效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参加学习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目前,我国审计机构人力不足,审计任务繁重,工作与科研的矛盾非常突出。二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的审计师培训中,考试什么就是什么,所学的东西不是基础专业性知识,导致审计师在审计项目时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当前,随着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审计业务管理也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迈进,多数审计人员不具备审计专业资格,不熟悉新的审计法律法规,有的人在一个业务岗位上工作很久,专业知识比较单一,一旦工作岗位变动,他们的工作就会出现瑕疵,甚至发生审计风险。


三、审计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审计干部素质提升的积极性


  审计机构的激励制度是一种有效地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目标进行导向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我国审计机构的激励与评估机制仍然受到制度约束,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审计人员自身质量提高的内在动力。一是考评制度不健全,工作的好坏与激励制度关系不大。对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估跟审计专业职称不挂钩,基本上是采用公务员评估体系, 没有针对审计工作特征设定一套可操作的、能量化的职业评估指标。但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年终考评并未与其日常工作表现紧密结合,还有一些优秀等级的评定是通过“轮流坐庄”来决定的,这就削弱了考评的区分功能,降低了考评的激励性。二是工资体系不够科学,工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审计人员的工资构成采用的是公务员的工资体系,与审计专业能力大小没有关联,甚至还存在着“能力越强,工作越累,做得越多,责任越大,出错的风险就越大”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的行业,所以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专业的职称,才能保证他们的工作能力能够匹配。但是在这方面,审计职称与工资待遇不相关联、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肯做事、能做事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三是交流提拔空间小,提前达到“天花板”。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政策调整、照顾性安排、干部出口不通畅等问题, 已成为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业务骨干、优秀的中层干部,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晋升,导致科级干部的积压,在某种程度上,对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


  新时代赋予审计监督新的内涵,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破解瓶颈的制约,必须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两个方面着手,对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健全审计专业职称准入制度,建设一支清正廉洁、专业高效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


一、审计机关要逐步实行准入制度,以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要想办法缓解审计机关所面对的人力资源和审计工作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专门的机构,保证审计团队的合理数量。可以以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为参照,由中央对审计专项编制进行增加,并对其进行统筹分配。与此同时,对部分省、市、区的行政事业编制进行相应的增减、压缩,使全国的财政供养人口不会出现过度增长。二是完善审计职业资格考评体系。基层审计部门招录人员要明确到审计专业,在考试中增设一项专项审计业务技能考试。同时,对新录用的审计人员实施职业化准入,保证其专业化水平。不管是公务员考试、招录、选调,还是政策安排,都要求拥有审计人员资格证书, 或者熟练掌握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特长,方可从事审计工作;加大基层审计部门高级审计师人才培养,放宽基层审计部门高级审计师学历要求,为基层审计部门实战人员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


二、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以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


  政治理论是提高审计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了,审计干部在审计站位上才能站得高望得远,才能体现审计监督的高质量内涵。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决定其审计的眼界站位,要使审计干部在新的形势下,真正地立党为公、执审为民,要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拒腐防变、永不沾染,就要从其自身的政治理论着手。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创造力;帮助审计师提高,改变审计师的看法;唯有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审计工作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要指导广大审计人员注重加强对审计业务工作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要把基本功练好。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化和技能化,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唯有认真学习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树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政治观和大局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及时的更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德性、智慧和能力才会有很大的提高。要让审计干部把学习理论当作一项政治任务, 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很深的理解,要对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的思想有


很深的认识,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提高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就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要学会使用审计技巧。审计师要想站稳脚跟,就得有高超的审计职业技能。在当前社会,特别是在审计职业中,人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要对审计干部进行全面的教育,让他们真正地了解到“学习是无止境的”,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紧迫感、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以跟上时代步伐的心态,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形势的发展。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探索


包路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 科学解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① 北京市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积极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加强,推动首都建设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历史趋势


  首都北京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肩负不同使命、职责和功能定位, 制定实施了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适合大国首都特色的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时代条件,北京明确“首都建设”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思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工业城市建设。伴随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首都建设转向更加全面的“首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摊大饼式地迅速扩张,人口和功能快速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城市病”,因聚集而产生的人口、交通、环境等城市治理问题十分突出。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的治理,既有超大城市治理的一般性规律,又有作为大国首都的特殊性。A总书记指出:“北京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②在A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 北京制定实施了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战略, 更加聚焦首都功能,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加强“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核心要义。北京城市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型,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实现了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重大转变,由此进入了新时代首都发展阶段。


  首都建设、首都经济、首都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体现了对首都城市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首都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更好承担新时代大国首都功能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来谋划推进各项工作,以“都”定“城”, 围绕“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促“都”,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工作成就


  北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A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履行好“四个服务”基本职责,将寓于“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之中的巨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实现首都超大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市深入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城市空间结构持续优化。中心城区优化存量、严控增量,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牢牢守住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多点支撑”人口区位特征增强,人口均衡发展呈现新常态,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明显降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协调有序。首都“四个中心”功能持续优化,在“舍”与“得”中开辟出减量发展下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


  城市框架日渐重构,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体系正在形成。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质性推动北京从单中心向“一主一副”“一核两翼”的联动新格局转变。北京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将其作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超大城市空间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通勤圈” “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向纵深推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力推动了新时代首都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具有首都特点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A总书记强调,北京要发展好,就要“舍弃白菜帮子,精选菜心”,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①这就需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都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首都力量。“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成局成势,实现了经济增长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形成“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战略布局。“北京智造”“北京服务”蓬勃发展,20XX年全市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达65.6%,②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前三名,形成2 个万亿级、5个千亿级高精尖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6%。北京研发投入强度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世界500 强企业数量连续10年稳居世界城市首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9万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超4.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始终保持各省区市最优水平。


  聚焦“七有”“五性”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保障和改进民生。北京率先建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对低保、低收入、特困人员、孤残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人群的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772个、社区之家608个,全市社区服务机构从10年前的6244 个增加到8530个。疏解非首都功能与老城保护并行,街区有机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同步,文物公益性活化与利用有机结合,背街小巷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共进。完成3286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用绣花功夫推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经验。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人民城市人民建。”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需要打造新型社会治理共同体。北京市343个街乡、3400余个社区全部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形成了一套区域化党建的北京模式。充分调动发挥群众积极性,抓好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两件“关键小事”,用好社区议事厅、居民议事会、“村民说事”等平台,从“回天计划”“回天有我”到“回天有约”,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超大型社区治理路径。制定并颁布《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工作重心下沉、资源和服务下沉, 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全面提速。四年多来,12345市民热线共受理上亿件民生诉求,解决率、满意


率分别为94%95%。①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再到“每月一题、专项治理”,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强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有效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成为首都为超大城市治理贡献的首创经验。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取得的新成就,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生动缩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掌舵领航,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②A总书记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首都城市规划、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等多个重要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关于首都超大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科学理论体系。A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指导首都城市变革和发展中彰显出强大的思想伟力、真理伟力、实践伟力。


  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把A总书记亲自主持研究审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首都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落实好首都定位,履行好首都职责,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担负起国家使命。立足区域协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不断开创首都超大城市工作新局面。


  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地落实到超大城市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探索党建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径。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效能。坚持赋权下沉增效,推动精准回应式的接诉即办与积极行动式的主动治理有机结合,以更多小切口改革破解高频民生问题,建立市民诉求快速响应的为民服务机制。以持续推进权责共生为协同之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的合力,发挥社会组织、街巷长、小巷管家、责任规划师等作用,用好“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群众力量,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格局正在形成。以持续健全制度规范为重要保障,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活力,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责任边界,社会治理的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源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把北京建设成宜居宜业宜人的首善之区。A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随着城市发展,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日益增多,


对治理能力提出更多挑战,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全力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风险挑战,更好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大局,高品质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坚持精治共治法治,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以科技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环境、交通、资源、人口调控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率先形成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北京样板。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速推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七有”“五性”需求保障更加有力。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品质。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依托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水青山蓝天成为首都的亮丽底色。


  新时代新征程,北京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科学道路,以首都超大城市建设治理的新成就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沭阳农商银行“三台六岗”模式的创新实践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20XX928日)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处在服务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广大农村中小银行,一边聚精会神抓风险防控, 一边千方百计搞信贷营销,在风险防控与信贷营销之间来回摇摆,苦苦思索。


  如何找准风险防控与信贷营销的平衡点,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信贷管理模式,释放出更多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是一个现实问题。


  如何进行信贷管理创新,找到或接近这个平衡点,同时消除客户经理惧贷、畏贷心理,把零售贷款批量化,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在江苏沭阳,这个问题初步找到了答案。


  金秋九月的一天,江苏沭阳农商银行总部大楼繁忙而有序。在12楼会议室, 又一次迎来了业界“取经团”,沭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雷带领相关业务负责人热情接待。这家来自山西的农商银行就是奔着“三台六岗”而来, 求知欲极强的取经团队,认真分享经验的“东道主”,一场热切的座谈会由此展开。


  沭阳农商银行从2008年开始摸索实践,对信贷管理进行深刻变革,经过不断的修正完善、迭代升级,创造性推出一套审贷分离的“三台六岗”信贷管理新模式,初步解决了业务发展过程中数量和质量、效率和风险之间的矛盾。


  近日,本报调研组走进沭阳农商银行,探寻“三台六岗”的“前世今生”, 解码“三台六岗”升级版打造标杆银行的成功之道。


一、推行阳光信贷寻找转型突围之路


  近几年,“三台六岗”在业界影响力越来越大,前来交流学习的同业机构络绎不绝。沭阳农商银行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过后已有上百家同业机构来访。纷至沓来的同业参访团,一方面是奔着有复制空间的“三台六岗” 信贷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沭阳农商银行如今作为标杆银行的良好声誉。


  江苏全省农商行20XX年信贷模式转型评价结果显示,沭阳农商银行“数字阳光信贷”以评分第一的成绩获评年度优秀项目,这是其连续获此殊荣的第五个年头,成为江苏省农商行保持“五连优”仅有的两家法人单位之一。


沭阳县是江苏省第一人口大县和传统农业大县,农村金融服务有很大的需


求空间。但十五年前,受到多重因素困扰,当时的沭阳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差,违章违纪贷款不断、客户经理存在惧贷心理,信贷营销服务遭遇发展瓶颈,面临不破不立的危险局面。


  200811月,沭阳农商银行改变被动局面,开始推动信贷管理模式的变革。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缓解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问题,沭阳农商银行采取银政合作、共同协作,逐村逐户评议,公开业务流程的方式,试点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同步开展信贷管理分离模式。时任董事长许尔波回忆说:“当时推出这种信贷模式,是形势倒逼,不这样干就没有出路。”


  许尔波介绍,当时开始做的时候,就叫阳光信贷,边做边完善,每一个环节遇到问题他都亲自参与,带领团队拿出解决办法。随着业务模式越来越清晰, 就总结出“三台六岗”。


  就这样,“三台六岗”模式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20096月,为解决单个支行人手不足、无法彻底实行三台分离的现状,沭阳农商银行在陇集片试点事业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后,于当年年底在全县农村网点按照区域自然片成立了农村六大事业部。由专人专岗负责授信调查、审批,不增加人员,不增加成本,顺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台分离”,属全国同业首创。


  许尔波认为,“三台六岗”模式,就是把零售贷款业务批量化,只有批量化才能增量扩面,同时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让一些过去不能放贷款的人也可以加入营销队伍。


  当大数据应用进入银行业务后,沭阳农商银行将以往阳光信贷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数字阳光信贷”开始进入沭阳千家万户。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沭阳农商银行将信贷业务“三台六岗”模式进一步迭代升级,实现产品、渠道、风控全方位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客户经理营销、风控和管户“三个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让沭阳农商银行继续沿着高质量的发展轨迹前进。在20XX年度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考评中,沭阳农商银行综合考核全省第一。截至20XX年底,沭阳农商银行贷款增量、总量、县域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县域市场“三个第一”,始终站稳地方金融主力军、排头兵、领头羊的位置。


二、设置大小三台打开效能提升通道


  许尔波认为,传统的信贷模式有很多弊端,一是轮岗交流难,时间长就会产生不良;二是隐藏道德风险,可收回再放“一手清”;三是考核不科学,存量计价低,增量计价高:四是规模增长相应人员也要增长,发展不可持续。


  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沭阳农商银行对原有信贷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将部门分为前台营销、中台管理、后台风控与保障三大类,也称“大三台”。沭阳农商银行对“大三台”职能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形成了“小三台”,同时设置营销、授信、签约、审批、季(年)检、催收6个岗位,由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流水化、标准化作业程序,形成运行高效、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架构。


大三台”解决发展与风险制衡。


  沭阳农商银行设置信贷管理“大三台”,明确普惠金融部作为信贷营销前台部门,负责业务拓展和客户维护,授信评审部作为前台准入部门,负责新业务及存量调增业务风控核准;信贷管理部作为信贷管理中台部门,负责业务用信流程监督、用信审批;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法务合规部共同作为信贷管理后台部门,负责贷款回访、季(年)检、逾期贷款责任认定、不良资产清收及处置管理及资产风险分类、重点风险监测提示及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


小三台”解决业务准入岗位制衡。


  经梳理后,前台为营销人员和授信人员,中台为信贷发放签约及独立审批人员,后台为贷款管护、催收人员。沭阳农商银行在授信环节实施信贷业务“小三台”,由客户经理负责信贷业务营销,上收营销人员和基层网点的贷款决策权;配备专职授信人员负责对信贷业务进行上门调查,出具授信方案;在授信评审部设置授信审批中心,配置专职授信审批人,由授信审批人对贷款全流程开展审查,按审批权限出具授信结论。


  为了进一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沭阳农商银行对支行行长、客户经理轮岗做了具体要求,基层单位负责人在同一职位任职3年以上的,必须进行交流; 客户经理、授信经理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工作3年以上的,应进行轮岗,确有特殊原因的轮岗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许尔波介绍,贷款终身责任制,让不少客户经理产生惧贷心理。为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初,沭阳农商银行推行尽职免责制度,把信贷风险防控重心从“有无损失”转移到“是否合规”,增强了控险实效,缓解了信贷人员思想压力,有利于他们放下后顾之忧,投入到对客户提供更好的营销和服务中来。


  沭阳农商银行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台六岗”模式,不用再下达刚性的贷款存款任务,通过标准化流程,不仅开创了信贷管理模式之先河,还兼顾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实现了业务发展驱动从下达“刚性指标”向“绩效


引领”的转变。


三、聚力科技创新加速服务全面升级


  在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加快金融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新发展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三台六岗”模式取得的成效,也与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密不可分。沭阳农商银行在省联社指导、关心下,自主投资、依托自身科技力量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线上APP产品,以“全数据驱动、全流程在线、全自动审批、全贷后跟踪”为指导思想,以云计算、大数据、AI为技术平台,以移动端为介质,以客户交互为核心,整合线下线上资源,建设的沭阳在线金融生态圈式交互平台,获得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沭阳农村商业银行APP2019129日上线试运营,2020年度实现重大突破。APP在谷歌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运行,并取得了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上线包括适合农户的“阳光e贷”、适合市民的“市民e贷”等7款纯信用信贷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沭阳农商银行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款APP是依靠自身科技力量研发,自建模型,取得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现全线上、纯信用、低利率、高效率放贷。从注册到贷款到账平均3分钟,每笔授信平均用时36秒,有力提升信贷获得性和便利性,客户可随用随贷。


  通过大数据,沭阳农商银行系统整合归集处理了阳光信贷基础、授信客户信息、核心系统客户信息,人行“三进三帮”信息,沭阳县社保卡数据等共计形成219.35万户个人客户综合信息档案。沭阳农商银行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 系统建立后有利于实现客户精准营销、风险控制、数据挖掘运用,打破信息孤岛,规范统一流程。


  线上授信全流程系统的开发运营,改变了以往授信申请、分配、审批等依赖人工及纸质传递的现状,大幅降低授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通过科技赋能的“三台六岗”升级版,突破了以往传统信贷模式的客户管控数量天花板,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过去一个客户经理最多负责几百个客户,现在一个人可以服务一两千名客户。陈雷表示,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客户会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依靠人工的服务模式很快会达到极限,必须发挥科技赋能的作用。目前,沭阳农商银行APP注册用户31.8万, 授信通过10.6万笔。


四、锚定多元需求普惠服务始终在线


  许尔波介绍,对基层信贷人员而言,“三台六岗”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从过去的“贷款责任终身制”转变为“尽职免责认定制”,有利于基层信贷人员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扫除后顾无忧,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客户服务中去。


  沭阳农商银行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回顾,“三台六岗”从设计到现在,先后经历了试点先行、全面推广、逐步优化等多个环节,实现了信贷工作的普惠化、透明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化。


  沭阳农商银行吴集支行客户经理耿宗阳在一次企业走访中,得知有户刚招商引资过来的家居用品企业,一直想扩大生产规模,奈何流动资金紧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耿宗阳立即前往企业,介绍本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在收到企业资料后迅速办理,提供了60万元纯信用贷款,从拜访到用信成功仅仅用了3天时间,服务效率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有了“三台六岗”模式做支撑,沭阳农商银行不断拓展支农空间,以党建统领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部门,了解辖区内种粮大户规模化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大力推广“草莓贷”“花木贷”“农机贷”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振兴信贷产品。联手保险、担保等机构推出银保通、增额保、苏农担等一系列“三农”专项信贷产品,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问题。


  从沭阳农商银行的实践来看,“三台六岗”信贷制度不仅契合自身发展位, 还成为支农支小和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保障机制。


  截至目前,江苏沭阳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30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7.07亿元,占比88.98%,比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


  “客户在哪,我们就服务到哪里。”陈雷说,在做好本地金融服务基础上, 下一步还要“走出去”,关注在外地的创业乡贤,了解他们在创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切实提升外出创业乡贤对家乡农商银行的认同感。


  沭阳农商银行通过三台分离、六岗制衡、一年四检、事业部制、尽职免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配套,持续开展信贷转型,实现了增效不增人,增收不增支。近三年,沭阳农商银行在员工人数保持动态平衡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信贷客户连续突破10万户、11万户、12万户,截至20XX6月末,全行贷款户已达12.45万户。


2008年推出“三台六岗”信贷管理模式以来,通过15年来持续不断的探


索和努力,沭阳农商银行信贷管理进一步逐步规范、资产质量持续可控、各项业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相比15年前,存贷款规模增长10倍,不良贷款占比从4.63%下降至0.92%,净利润由2008年的0.63亿元提升至5.29亿元。


  2008年以来,沭阳农商银行经历了三届领导班子,从时任董事长许尔波下决心进行信贷管理变革,推出“三台六岗”模式,不断打磨完善,成效初显; 到接任董事长王昌林持续完善、巩固成果;再到现任董事长陈雷,科技赋能迭代升级。十五年来,沭阳农商银行薪火相传,才得以让“三台六岗”信贷管理新模式近乎完美的展现。


  面对未来,陈雷表示,将继续坚守服务实体、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锚定市场需求变化,实施错位竞争战略,依托科技不断优化信贷管理流程,在创新中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工商银行德阳分行  赵国利


  乡村的整体振兴和发展,除了要有政策的指导外,更要有技术和资本的支撑。近年来,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农村得到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惠金融正逐渐走向数字化,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形成“非接触式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相结合的新兴产品,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具有低门槛、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有助于推动信息共享,增强金融市场的包容度,提高金融服务的配置效率。数字普惠金融可突破传统普惠金融在乡村难以发展的瓶颈,逐渐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强大力量, 进而加速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落后的城镇和边远农村地区的普及。


一、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现存的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在满足农户金融需求、激发农村产业与经济活力、促进村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数字金融人才缺乏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为宗旨。数字金融人才应该具有数字金融方面的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并对“三农”领域的最新政策有所了解,但许多数字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三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他们对数字金融的了解也比较少,而且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环境、生活和发展条件都相对较差,难以留住人才。


(二)村民对数字金融的信任度不足


  一是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普遍不太了解金融知识, 文化程度也不高,适应新的环境和事物比较慢。二是村民对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不熟悉,几乎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数字金融。他们已经形成了传统金融的固有思维模式,认为线下金融服务和资金交易更安全,对数字金融服务不信任。三是由于数字金融风险频发,村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防范意识日益增强,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还不健全。一方面,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信贷制度不


健全。在征信体系方面,传统金融在提供信贷服务时会对财务、非财务指标和信用风险评价等进行综合考量。数字化的普惠贷款模式,以线上授信与贷后管理为主,更要求对信用状况进行精准的审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由于村民的信用意识淡薄;二是由于第三产业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且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农户信贷状况难以准确统计,给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一是专门针对数字金融的相关法律较少。缺少与之配套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标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适合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法律标准更是不足。二是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层次不够健全。传统的从上到下的监管层次,只覆盖市级和县级,缺少对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的主体。三是对互联网金融公司、非正规的网贷平台和众筹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发生非法集资、虚假交易和网络金融欺诈等行为。这不仅会对村民和涉农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村民自身的金融认知较低,金融防范意识不强,这也导致了他们容易受到数字金融的非法侵害。


  (四)数字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形式单一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金融机构创新的重要方向。但当前,在我国农村地区, 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能力。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充分考虑村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地域特点等因素,简单套用城市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造成“水土不服”;也有一些机构, 为了提高业绩、吸引眼球,直接给传统的金融服务打上了“数字化普惠金融” 的标签。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没有针对性地对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研发与设计,致使数字普惠金融并未真正发挥出惠及大众的作用, 也使得金融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居民与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二、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数字化人才建设步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的发展对村民的信息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数字化人才的匮乏成为我国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加速推进农村数字化人才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培育人才。加大对地方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及村民的教育培训力度,选拔出优秀的业务骨干及村民代表赴金融科技公司和高等院校等进修,提升他们的数字金融素养及信息化应用能力。


二是引进人才。积极引导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返乡创业,让有知识、有技术、有情怀的人才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是留住人才。为将所引进与培养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应建立一套有乡村振兴特色的人才任用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长久地扎根乡村,投身于乡村建设, 从而减少数字人才的流失。


  (二)积极推进金融知识进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多频次、多层次地开展活动,推动金融知识进农村、进农户,让每一个农村家庭、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对金融知识形成一定认识,熟练地掌握金融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更好地使用金融工具,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一是由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相关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按月或按季度深入农村开展宣传。二是实行“一对一”的责任帮扶,要求每个金融机构都对一个乡镇进行定点帮扶,要开展切实有效的金融帮扶活动。三是以“全民参与、多户参与”的方式,举办农村理财知识比赛,使每户家庭都能自觉地学会理财。四是利用新闻媒体,通过视频、海报和宣传册等方式,对广大村民进行全面的金融知识宣传。(三) 建立数字化普惠金融监管体系数字化普惠金融既能有效地降低进入壁垒,又能为部分金融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方便,但其在监管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金融知识水平低、风险辨识能力弱的村民极易受到金融风险的侵害。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在事前预防的过程中做到全程监督,在不同时期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方法,提高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功能。一是完善监管制度,细化监管原则,统一普惠金融统计口径与标准,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二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借款人账户资金流动信息,系统自动识别交易账户中异常资金流向并做出预警,及时提醒借款人,减少诈骗行为。


(四)提高金融产品创新性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因此,各金融机构必须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差异化服务。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密切结合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准确定位客户群体,充分考虑村民的需要,站在村民的角度,开发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传统金融产品的替代品,为促使村民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就必须提高保险、理财等特色金融产品的收益水平,为村民省时省力, 增加收入。


  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化普惠金融,将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为“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加快人才建设、推进金融知识进农村、建立监管体系、提高金融产品创新性的基础上,还需国家、政府、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和村民等多方面协同应对,促使数字普惠金融为服务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探析医院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例


蒋志成


  县级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近些年来,很多县级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出现了人才流失问题,不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对医院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人才流失原因及时优化人才管理理念和策略,不断提升人才的满意度与归属感。


一、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


(一)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薪酬待遇是影响职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果职工感觉待遇不公平,将会产生不满情绪,不但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还可能出现离职。结合调查发现,很多离职职工认为医院的薪酬福利制度不够完善,与其他大型医院、民营医院相比,在薪酬待遇方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二)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通过培训工作的深入实施,不但能够促进职工的成长,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还可以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现阶段,一些县级公立医院没有充分重视职工培训,仅仅依据短期需求组织临时培训,缺乏长期、系统性的规划,导致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职工的学习提升需求得不到满足[1]


(三)工作沟通不够顺畅


  如果医院职工对领导方式、同事关系较为满意,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工作中的成就感也可得到增强。但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的部分管理者采用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影响到职工满意度。上下级沟通机制不够完善,一些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职工心理状态,导致潜在的矛盾积累。


(四)组织承诺没有形成离职行为。


(五)职业发展需求无法满足


  职业规划能够有机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遏制人才流失。目前, 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部分医院构建的晋升机制不够完善,职业上升通道单一,职业发展空间较为狭窄,严重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二、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流失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医院职工最为关注的是薪酬待遇,如果薪酬待遇不具备竞争力,将难以有效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积极优化薪酬体系,切实体现公平性与竞争性。第一,完善薪酬福利制度。为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留住现有人才, 县级公立医院要深入改革薪酬制度,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在制定薪酬制度时, 要深入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将制度公平充分体现出来。第二,提升薪酬竞争力。和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同岗位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很多职工出现不满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公立医院要定期调研市场行情,了解同岗位其他医院的薪酬水平,及时调整薪酬标准,促使薪酬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3]。第三,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进行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薪酬满意度。在具体实践中,要细化分类医院岗位,综合分析医疗、医技、护理等各类岗位的工作强度、工作风险等因素,利用平衡计分卡等方式客观评价职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依据考核结果调整绩效薪资, 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理念,既可以对职工的潜能进行挖掘, 又可以提升职工的满意度。第四,运用多种激励形式。县级公立医院在优化薪酬分配机制的同时,还要同步完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激励形式。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者可结合部门任务、岗位职责等,协助职工树立短期及长期目标,利用目标有效激励职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或依据绩效考核结果, 定期组织评先争优活动,向表现优异的部门、人员等颁发荣誉证书,以便提升职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二)健全培训管理机制


  县级公立医院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不但职工的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降低离职现象的发生几率。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充分认识到职工培训的必要性,依据医院发展战略、各部门需求等系统制定职工培训规划,细化培训方案,切实满足医院发展及职工成长需求。在培训形式方面,要结合采用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等形式。县级公立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既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定期组培训学习活动,又可以组织优秀职工外出学习。在培训内容方面,既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又要引入规章制度、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提升内部职工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素养。


(三)重视内部双向沟通


  现阶段,部分医院的管理者采用不科学的领导管理方式,严重影响到职工满意度,导致出现人才流失。面对这种情况,县级公立医院要及时创新领导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中,医院中层干部在内部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但负责执行医院政策,也对部门工作目标与方向进行规划。因此, 要将中层干部的领导方式优化作为改进的重点。第一,科学制定任用标准。县级公立医院要全面考察被提拔对象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任用具备良好团队意识、管理能力的人员,避免只关注专业水平。第二,提升沟通能力。医院中层干部要积极学习沟通技巧,以和善的态度与适宜的方式与职工密切交流,认真倾听职工的心声和意见,及时疏导职工的不良情绪,促使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第三,建设沟通渠道。当前,很多县级公立医院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普通职工难以向管理者及时反馈个人意见和诉求,导致职工的满意度明显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县级公立医院要切实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工作,提供电话、邮箱、意见箱等多种渠道,引导职工及时反馈自身诉求。当收到职工反馈意见后,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和回应,让职工充分感受到组织的重视, 消除各类负面情绪[4]。第四,强化员工参与。如果能够让职工充分参与到内部管理中,可以有效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职工的满意度。因此,县级公立医院在制定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时,要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发表个人意见,深入参与进来。


(四)提升员工组织承诺


  第一,构建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主要在招聘环节内形成,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在招聘全过程中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岗位需求、部门发展规划、医院发展目标等信息全面公开,向应聘者准确传递招聘岗位信息,促使应聘者的认知偏差得到消除。在招聘实践中,招聘人员要与应聘者展开深入交流,对应聘者的内在动机、内心期望、真实需求等充分了解,引导应聘者密切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帮助其将多角度、全方位的心理契约建立起来,促使招聘阶段导致的人才流失得到有效减少[5]。第二,动态调整心理契约。时间、环境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职工心理契约,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强与职工的交流,及时调整心理契约。新员工刚入职后,可能发现现实情况与自身期望存在差距,进而出现离职的苗头。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及时与新员工进行沟通,引导新员工调整期望目标,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促使其离职意愿降低。当医院调整老员工的岗位内容后,也会随之改变心理契约。因此,人力资源管


理者要及时组织谈心谈话活动,了解职工的内心诉求与不满意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措施。通过及早介入与深入沟通,可有效防范潜在的离职风险。


(五)规划员工职业发展


  第一,重视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指的是员工综合分析所处环境、自身能力以及职业倾向等,对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道路等合理选择,促进职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县级公立医院要想留住优秀人才,不仅要从物质层面满足职工的需求,还要将职工的提升发展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在提供成长机会与平台的基础上,引导职工依据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协调个体发展与组织发展,职工的成就感、责任感可以得到激发。在具体实施中,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与职工密切沟通,引导职工结合自身情况将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来,帮助职工清晰认知自身情况,统一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发展愿景。第二, 拓展发展渠道。医院职工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预期,渴望在岗位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现阶段,很多县级公立医院深入改革组织结构,逐步减少管理层级, 随之减少了职工的职务晋升机会,导致部分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容易出现人才流失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县级公立医院要对职工的职业晋升通道进行拓展, 如针对某一专业岗位,可设立普通、骨干、核心等多个等级,虽然没有改变岗位工作职责,但却会提升职工的薪酬工资与权利地位。同时,要利用多向职业晋升通道替代以往垂直向上的职业通道,设置管理序列、专业序列等,引导员工结合自身特点、特长等选择适宜的职业序列。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满足职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加大医院人力资源成本,还会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不利于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流失问题的形成,由多方面原因综合导致。因此,县级公立医院要全面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各个环节,逐步提升内部职工的满意度,减少人才离职,从人力资源角度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天津市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着力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19年,天津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仅为28.4%。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积极性不高、法院督促行政机关出庭手段有限、司法行政部门推动行政机关应诉力度不够的局面,天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针对这一涉及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主动统筹解决,持续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不断取得实效。2020年至20XX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分别提升至71.4%93.64%99.66%


  经过几年来全市的不懈努力,尽管解决了“告官不见官”的问题,但“出庭不出声”“出声不出彩”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就进一步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培养干部法治自觉,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效果,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开展了系列调研,并及时转化调研成果,出台相关文件,提出破题之策。


一、实践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履职出庭。2019年以来, 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充分调动各区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性,高度关注、亲自部署、大力推动;推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天津高院)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范围流程、加强统计分析;督促各级法院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建立重点数据季报沟通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视和支持出庭应诉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加强统筹,天津高院积极参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十项措施》;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办法》,明确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责、负责人的范围、应出庭案件的类型,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有效规范出庭应


诉行为。


  (三)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规定,要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并对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提出目标要求,引导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自我加压、奋勇争先。全市法院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细化出庭通知流程,印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告知书》,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做好出庭准备。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出庭应诉逐渐成为常态,较好地发挥了“关键少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四)狠抓监督考评,督促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2019年,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全面依法治市考评,及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一对一进行反馈,强力推进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021 年,将其列为法治工作重点数据统计内容。天津高院每季度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建议。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及时以全市通报或工作提示等形式,督促有关区和部门不断改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行政机关正职出庭应诉示范效应不够。行政机关多由分管法治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熟悉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较少。正职负责人鲜少出庭应诉参与庭审积极配合化解矛盾纠纷,带动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督促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表率作用还不充分。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积极性不高。当前,全市各级法院主要依据相关规定,采取通知的方式,明确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能够按照通知出庭应诉,但主动要求出庭应诉的极少。从实践来看,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占全部开庭案件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 20XX年,全市行政诉讼开庭案件2640件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2076 件次,占比78.64%,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的意识仍有待增强。


  (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不出声”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出庭应诉过程中还存在出庭不愿出声、不敢出声、不会出声的问题。有的在庭前并未对应诉案件进行认真准备和分析,不熟悉案情,临阵磨枪,仓促出庭;有的在庭审过程中发声不表态,担心言多语失,对案件处理不发表明确


的实质性意见;有的只为完成出庭应诉任务,“选择性”出庭应诉,常选择一些案情简单、矛盾纠纷较小、行政机关胜诉可能性大的案子“走过场、做样子”。


  (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效果不佳。尽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已显著提升,但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满足于表面到场, 出庭应诉后不再跟踪关注后续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没有主动配合法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不善于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出庭应诉案件反映出的执法不规范等问题,缺乏举一反三意识,未能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导致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成效不明显,行政审判定分止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原因分析


  (一)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有待强化。虽然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作了相应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发送司法建议以及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应诉情况等途径督促行政机关改进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但由于实践中行政案件属地管辖等因素,对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考核监督弹性较大,且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对行政机关缺乏硬性约束力,上述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庭应诉效果。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意识需要加强。部分行政机关负责人因官本位思想作祟,不能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未充分认识到通过抓“关键少数”出庭应诉示范引领各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还存在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不够重视、怕丢面子、怕影响形象、担心败诉担责任等问题和对行政诉讼的排斥心理,贯彻落实出庭应诉制度的力度还不够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出庭应诉能力方面的专项培训不够多,部分行政机关负责人作为非法律专业人士,对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对相关技能和庭审程序不够熟悉,寻求争议化解契合点的能力不足, 出庭应诉水平不够高,习惯由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应诉答辩,导致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自信、不敢发声的情况,影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效果。


四、破解对策


  目前,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深化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意见》,提出多项深化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措施


规范正职出庭。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作为推


  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出庭应诉工作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行政正职负责人对复杂疑难、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要亲自出庭,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未亲自出庭的,要及时向出庭的行政机关负责人了解庭审及争议解决情况。各级行政机关的案件争议实质性化解情况、败诉情况与全市同级行政机关案件争议实质性化解情况及败诉情况的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的,该行政机关的正职负责人本年度要亲自出庭应诉,出庭应诉次数根据与同级行政机关平均水平的相差情况进行累进计算。


  明确出庭范围。对于人民法院书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因正当理由,行政正职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要由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要由参与分管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或者分管法治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参与分管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或者分管法治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要由其他负责人出庭应诉,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应出尽出”。对于非必须出庭的案件,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天津高院定期统计“应出尽出率”和“主动应诉率”, 报送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


  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出庭应诉工作,主动行使诉讼权利,积极履行诉讼义务,依法履职尽责,尊重法律权威。出庭前,要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情况进行了解,指导法制机构和业务部门做好案情分析研判,在法定期限内充分准备并按时提交委托手续、答辩材料以及相关证据、依据等。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组织集体研究,初步拟定实质性化解方案,并对出庭负责人进行授权,便于其开展实质性化解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要按时到庭参加诉讼,严格遵守法庭规则,充分参与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最后陈述等环节。


  提升应诉能力。行政机关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行使职权的工作人员、其他执法人员,要加强交流培训,提升出庭应诉能力和水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定期选取典型案例组织行政机关观摩学习;人民法院根据行政机关要求,结合审判实践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司法行政机关结合行政执法领域重点问题,组织召开专题讲座、座谈会等,通过上述方式分析行


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经验做法。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着力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质效


促进实质化解。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要致


  力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对行政相对人的诉求及理由是否合理、行政执法行为是否存在不足、相关制度是否需要健全等问题发表明确意见,对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当庭予以说明,避免发表“尚需请示”“有待研究” 等非实质性意见;结合行政相对人的诉求“对症下药”,提出化解方案。庭审结束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对于行政争议经协商未能当庭实质性化解的,要结合庭审情况研究其他化解方案并推动实质性化解;对于经协商就可实质性化解达成一致的,要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落实。人民法院要结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加大与行政机关协调沟通力度,形成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合力。


  实行应诉评价。对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表现及实质性化解争议的效果,人民法院应逐案评价。评价内容涵盖诉讼材料准备情况、意见发表情况、实质性化解情况等;评价标准分为“好”“一般”“差”三档。“好” 指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针对焦点问题发表针对性、实质性意见,且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一般”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发声,但行政争议未实质性化解;“差”指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而不出庭,出庭不发声、不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导致矛盾激化。


  实现以案促改。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负责人在案件审理结束后,要督促推动本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并结合案件中反映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总结,改进工作。对于因超过起诉期限等程序性原因裁定驳回起诉的,或者诉讼方式无法解决行政争议的,要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多元化的解决途径;对于行政机关败诉的,要及时纠错,总结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发生。人民法院发送司法建议的,行政机关要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及时整改行政执法行为或者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进行书面答复。


(三)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机制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各部门要结合出庭应诉


工作实际,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加强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


接,健全完善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之间的协商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人民法院要对法治政府建设相关问题及时与行政机关沟通交流,共同促进行政审判水平和执法水平提升。行政机关要与人民法院对行政执法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 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法律适用。对于人民法院的相关统计数据、行政审判白皮书以及司法建议等,行政机关要及时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工作。对于各类重大、敏感、复杂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组织研判、妥善处理, 有效做好实质性化解工作。


  开展“优差双评”工作。由天津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天津高院具体实施,每年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优差双评”工作,由天津高院评选“示范优案”、评查“典型差案”。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析理, 及时指出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经验,宣传各区各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做法,达到“解决一案,化解一片”的示范效果,努力形成以提高应诉能力推进实质化解、以实质化解提升执法水平、以提升执法水平减少行政争议的良性循环。


  落实监督追责机制。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责任追究制度。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违反该意见,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应诉也不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以及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但未及时对诉讼中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导致因同类问题反复引起行政争议或多次判决败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模式与实践探索 以察哈尔右翼前旗乡村产业振兴为例


刘晴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察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南部,辖54乡,93个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总面积24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2.8万亩,总人口20.8万人,农村户籍人口12.4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5.71万人。2019年完成脱贫摘帽,2021年纳入系统的监测对象有11032081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先后推进了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持续壮大扶贫产业。乡村产业振兴已然成为察右前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


  “十四五”时期,察右前旗围绕“麦菜薯、牛羊乳”主导产业,依托华颂、薯都凯达、物泽等龙头企业,以马铃薯和果蔬种植基地、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基地等为支撑,以市场化运营为手段、以农业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为突破,以科技服务为保障,重点发展了果蔬种植产业、种养循环产业和生态农旅融合业态。成功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建设基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100家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旗县。


  (一)果蔬种植产业。马铃薯育繁推一体良种体系带动原原种交易量占自治区48%。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种植15万亩。薯都凯达带动察右前旗加工乌兰察布市80%的专用薯,年加工能力超100万吨。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产业大数据平台“薯联网”,布局108个产业服务中心,覆盖200万亩。逐步形成种薯繁育- 规模化种植-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果蔬产业种植面积4.5万亩,年生产冷凉蔬菜21万吨,引入北京宏福农业建成现代化智能温室产业园。


  (二)种养循环产业。依托京西肉牛、侩牛物联网等龙头企业,发展安格斯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和屠宰加工中心,年存栏6.7万头,正构建肉牛全产业链


模式。基础肉羊存栏30万只,年出栏60万只。依托伊利、田牧、雪原等乳业企业,建设规模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超3万头,标准化规模养殖占90%,年产鲜奶9.8万吨。针对脱贫户和村集体经济出台种公羊购买补贴政策,奶绵羊存栏1 万只。


  (三)农旅融合产业。谋划“五区一带一轴”农旅发展格局,发挥南村自治区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村优势,依托数智农业劳动教育基地,推动“农、文、旅、教”深度融合,打造地区劳动教育、周末休闲、县域旅游新模式,市民观光体验目的地和网红打卡新地标。策划了乌拉哈乡孤山农旅融合示范点、老圈沟乡“七彩火焰山”、玫瑰营镇“中华诗词村”和田园景观带等生态农旅休闲节点。


二、关键问题


(一)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不够完善。尽管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成效较好,但部分村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等相对薄弱、存在短板, 人畜混居、庭院养殖现象较为突出,集中统一规划的养殖园区偏少,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规模养殖需求。马铃薯仓储保鲜设施和机械化收获装备配套不足,制约马铃薯产业的提质升级。


  (二)产业人才和科技支撑短板突出。尽管部分产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但受科技推广力量的制约,察右前旗农业主导产业的品种培育和科研基础相对薄弱,新品种更新较慢,种养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受限。受集宁城区挤压和呼包鄂城市群影响,年轻人大多向外发展,人口流出和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导致产业升级困难、内生动力不足。


  (三)市场渠道和品牌营销链接不畅。设施果蔬销售以传统批发和本地采摘为主,渠道较为单一,且价格波动明显,呈下降趋势,采摘设施存在老化, 对游客吸引力下降。本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杂、少、弱”,大型知名龙头企业相对较少,难以产生较大的区域公用品牌效应。


三、路径模式


  察右前旗乡村产业振兴,应聚焦优势特色,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加强稳产保供、发展种养循环产业,推进业态融合,发展农旅休闲农业。补齐设施和配套、人才和科技、市场和渠道的短板,构建适宜脱贫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


(一)增值发展果蔬种植产业


  加强企业带动,做好示范引领。围绕全旗高效设施果蔬产业带布局,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传统果蔬种植和高端智能温室种植协同,构建果蔬产业差异化运营模式。提升果蔬重点村日光温室果蔬种植水平,实行“五统一”经营模式,结合宏福、中泰等企业错季生产,满足终端市场果蔬全季供应需求,保障跨区域互补、全周期品质果蔬供应。


  注重生产管理,提升品质效益。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推进设施温室科技化和信息化改造,合理规划各环节时间节点控制和技术创新应用,提高大棚果蔬数字化管理效率;借助沃圃生、物泽农业带动,迭代升级传统果蔬品种,增加高品质营养类蔬菜产品比重,推进“新三品一标”。完善果蔬产品标准认证、检测监管、品牌营销、科技服务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在果蔬产业链跨界整合上下功夫, 推进果蔬生产、加工流通、市场营销有机衔接,配套产地加工、仓储运输设施, 突破“菜、果、薯”传统种植模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找准市场突破点,一产融二产、一产联三产,融合旅游、文化、创意、科技元素,开展休闲农旅经营模式创新,拓展果蔬增值空间。


(二)聚集发展种养循环产业


  统一规划建设,发展规模养殖。由全旗统一规划、重点乡镇建设集中的规模化养殖园区,完善规模养殖综合服务设施,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平台,实现规模养殖智能化。实施“肉牛扩群倍增行动”,依靠区域性牲畜会展交易、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链仓储中心,带动一批规模化养殖示范村、重点村和集中区,推动规模化养殖资材集中调运。


  推进种养循环,实施绿色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组织实施规模化畜牧养殖和饲草料种植等项目,建设集智慧大田、饲草料种植和废弃物转化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园,带动试点村庄微型生态牧场,突破种养循环瓶颈堵点,推动规模化大田种植、青贮饲料和养殖的种养循环技术集成,服务于绿色果蔬基地, 打造区域循环生态,实现全链条绿色循环发展。


  加强周边关联,扩大整体影响力。加强村镇联合和片区联动,以沈家村-泉脑村为重点区域打造种养循环示范片区,将周边一般村作为节点,打造小范围片区式的利益联合体,形成以村为单位参与的种养循环节点,构建“玉- --畜”种养循环技术模式,促进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加快片区整体发展,整体扩大产业影响力。


(三)提升发展农旅休闲农业


  拓展“农业+休闲观光”新功能。依托大田果蔬种植和杂粮种植,通过创意设计和花期组合打造大地种植景观,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种和不同色彩的杂粮种植展示,建设可供观赏的观景平台。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整合农耕文化资源,打造“田园农庄”、“大地景观”为主题,集“党性教育、农耕体验、田园旅游”为一体的农旅休闲农业基地。


  打造“农业+科普研学”新地标。依托察右前旗数智研学基地和京蒙协作,开发农业科普教育、农耕历史文化、农牧生态循环、农事体验、劳动教育等内容新业态,打造农旅融合的智慧场景经济[3],积极对接跨区域研学客群,建立高校新品种培育试验园和科普驿站,加快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村镇联合和片区联动,为高校院所、中小学提供实践基地。


  培育“农业+创意体验”新业态。提升现有休闲采摘基地水平,培育创意农场、果蔬乐园、共享农田等业态,打造品质果蔬采摘园区,开发科普基地、趣味课堂等系列主题活动,满足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科普研学需求。由前旗旅投公司主导运营,对农村闲置庭院集中改造,面向集宁和京津冀等地提供乡村特色民宿服务,培育庭院休闲旅游新业态。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总体规划和设施配套,健全生产体系。全旗统


  筹制定乡村产业振兴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政策,细化举措,狠抓落实。加强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养殖,通过调整存量土地资源和规模化土地流转,重点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产地初加工、冷链仓储等附属设施用地难题,强化乡村重点环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二)汇聚产业科技和人才要素,强化产业体系。实施乡村振兴人才“绿色丰收”工程,建立“专家+基地+项目”的科技服务模式。依靠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将引进人才和有计划地选派人才外出培训结合,培养乡村能人体系。针对乡村产业关键技术难题,面向旗镇村布局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打造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基地,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


  (三)拓展市场渠道和品牌营销,优化经营体系。顺应京蒙合作和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大势,借助农产品特展、旅游线路、直播带货、电商营销、网络推介等多种方式,拓宽前旗特色农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面向国内外打响“前旗优鲜”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绿色农畜产品影响力,依靠“数商兴农”带动乡


村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位一体”发展。


A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五维视角分析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文化,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发展, 已经成为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哲学、价值、道德、制度、实践等五个层面,深入学习和掌握A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一、哲学层面:从“天人合一、和合包容”到“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A总书记吸收其合理内核, 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运用于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实践中。


(一)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宇宙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诸子百家的经典文献中。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一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 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


《礼记·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宽广胸怀、深厚仁德的理想境界。这些思想是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宝贵的文化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A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其生态文明思想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以及“两山论”等理论,他指出,“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 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精髓。


(二)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社会文明观


  西周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命题。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思想提倡要尊重差别、求同存异,在包容中共生,在交融


中成长,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发展。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通更加深入。不同文明之间是有差异的, 甚至存在矛盾,越是这样,越需要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正如A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这从矛盾统一性的角度阐发了“和而不同”社会文明观的内涵,坚持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协和万邦、持久和平的国际观


  “协和万邦”是古代中国处理对外事务的价值遵循。《尚书·尧典》中说: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主张以“协和”的理念和政策处理周边事务, 更倾向于“布恩信,怀远人”。在“协和万邦”理念的影响下,和平稳定的美好秩序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A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4]。正是基于这样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A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潮流,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政治智慧。


二、价值层面:从“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到“以人民为中心”


  A总书记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出发,以深邃的历史思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与人本精神进行合理继承,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党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


(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


  《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关于“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的论述,唐代名相房玄龄在《晋书·宣帝纪·制曰》中提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


主流精神,即人民是国家根本的民本思想。每一个政党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有所出、政有所得”。没有哪一种执政力量比来源于人民更强大,没有哪一种执政资源比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更有底气。正如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5]。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之精髓,创造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不仅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更是富民强国的治本之举。A总书记将“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思想,标举为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启示,并结合新时代实践对其进行扬弃、发展与超越,形成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人民性特质。


(二)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制民之产”的核心观点是关注民生,这是引导民众向善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容,自成立以来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增强人民福祉、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把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他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实有效打赢脱贫攻坚战,使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断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宋史·朱熹传》中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管子》中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提法,其中蕴含的顺从民意、安民利民、重民保民等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进社会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把为群众做实事、解民忧、谋福祉担当起来,从医疗、教育到就业、社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都有政策措施最密集的覆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民生的高度关切,切实维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


三、道德层面:从“仁义忠信”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德、重教,为人们提供了衡量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 孟子主张“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个人的修养还是家国情怀的担当,无论是公共道德的遵守还是理想信念的形成,都体现了道德的力量。


  一方面,道德的培育是从个体、社会、国家等层面不断递进形成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进行道德修养,再推己及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最终的理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都能达到高尚美好的道德之境。A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8]因此,既要有“每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炼,还要有“克已奉公”的集体观念,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道德风尚的向好还要靠每个公民的持续遵守,它不仅是个人的自觉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A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2014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第一次将道德分成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并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明大德是政德的高线,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A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守公德是政德的基线,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A总书记曾引用“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的经典表述,要求各级干部务须本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带头从细小处做起、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从政环境;严私德是政德的底线,要恪守道德规范、做到廉洁自律,A总书记曾引用《汉书·宣帝纪第八》中“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的观点,阐明贪婪腐败直接关涉执政者公信力和政权生命力的利害关系。


  总之,A总书记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与传统美德进行了积极肯定,并将其与新时代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结合,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四、制度层面:从“德刑相辅、儒法并用”到“全面依法治国”


  道德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仅为制度提供价值导向, 也为制度执行提供精神保障。但是,国家治理仅靠道德“软约束”还不够,还需要与法治的“硬约束”相结合,既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又要使法律法规为道德建立起可靠制度支撑。


(一)坚持德刑相辅、儒法并用


  “德治”与“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二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浸润,道德的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使道德教化体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协调促进、共同发力,才能保障社会和谐发展。A总书记强调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法融促的治国理政思想,指出,“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9],“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10],主张德法兼用,以道德和法律的结合范式,协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其教化育人和滋养法治的功能,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相促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还强调要以法治来承载道德理念,法律法规要为道德建立可靠的制度支撑。道德可以利用其内在的意识约束力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配合,法律可以利用其刚性的强制力,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深化法治建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首先,坚持科学立法。A总书记曾指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 则一国治”。要立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国情发展的法律,要立能够满足人民意愿、解决人民最关心最关切问题的法律,要立符合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


法律。其次,坚持严格执法,坚持宪法以及法律的实施。A总书记曾引用明朝张居正的话“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法律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实施,无论实施过程中遭受多大的阻碍,都要严格执行法律。再次,坚持公正司法。A总书记曾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文中引用《论语》中“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一句,强调要注重提拔使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发挥其作用,这样人民才能信服,民心才能归顺。司法人员要公平正直,坚决杜绝特权阶级,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坚持全民守法,建设全民信仰的法治社会。进一步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善于依靠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逐步形成全社会都尊崇法律、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A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进行了弘扬和创新,科学平衡了德和法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中国社会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A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五、实践层面:从“继承、挖掘、阐发”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唐代名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古往今来有许多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的国家、民族,最终都走向消亡,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迷失了来路和方向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施好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其形式加以创新性转化,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活起来。


(一)继承、挖掘与阐发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没有中断的文明,之所以有这种连续性,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有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孔子主张“述而不作”,这里的“述”就是复述、传承之意,没有“述”,文化的成果就不能保留和传承, 韩愈主张“原道”,这里的“道”指的是中华文明中儒家思想及其核心价值, 他认为正统的王朝就是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传承好“道统”。这是古人关于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要的是承认其思想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意义。A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11]。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有的并不直接,需要从新的视野来考察分析,才能彰显其时代意义,通过探寻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走向,透过它的鲜明特色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达的价值理念不仅为中国当前的实践发展提供动力,也能为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坚持“两创”,推陈出新


  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要求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改变其基本基因的情况下充满时代特色,聚焦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比如,古人追求的“忠信仁爱”“修齐治平”等思想道德,经过时代的转化和解读,内化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最终使“两创”的成果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方法,在表现形式上,借助现代的表达方法创新呈现形式,通过现代化的创新表达形式,以网络、新媒体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更多的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充满活力。就像A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2],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智慧、处世哲学,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根脉,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理性思辨。A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维度的论述和阐释, 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充分肯定,也是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战略任务重要性的理念传递,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意义。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富平县财政局  田丽


一、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预算绩效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胡佛政府提出的绩效预算理念,绩效预算开创了将成本引入公共财政领域的先河,为后续预算改革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壮大,绩效预算备受国际政治、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OECD国家探索实行新绩效预算,取得较多研究成果。新绩效预算注重结果导向,将重点聚焦到解决社会问题上,同时,主张适当分权与强化责任相结合,使各部门负责任地进行自检自纠,从而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在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估体系,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起步。伴随着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涵盖四本预算、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执行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虽然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显著,但总体上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地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实操性不强、形式化等问题亟需解决。


二、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县级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乏力,改革力度有待加大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县级绩效推进乏力、工作开展落后的情形。绩效管理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在预算分解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下,更需要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而目前存在二者保障不足的情况。一是立法层面。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各项绩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及规范性文件,但是仍不能满足现有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规章制定较为分散、碎片化严重,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第二,以规代法,削弱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权威性;第三,针对基层部门的文件少。二是行政层面。预算绩效管理由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压力传导,但是针对部门内部职能履行却未作明确规定。部分县级财政内部存在将绩效管理加挂于预算股、财政监督等股室,预算单位加挂于财务股的现象,未成立绩效专职机构, 职责划分不明确。缺少法制的后盾与专职机构的支撑,就容易导致相关主体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视不足、支出责任意识不牢、实施绩效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因此,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力度仍需加大。


  (二)实际操作不顺,指标体系有待健全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对象计划在预算年度内达到的产出和成效,是预算申报的前提,同时也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绩效目标应满足适当可行、与资金规模相匹配的原则,并通过成本、质量、数量、社会效益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来体现,不同预算单位、项目实施主体之间绩效指标也不尽相同。从A县预算绩效目标设置来看,水平存在良莠不齐、指标内容申报不完整、数值量化率低、可读性不强、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未完全与单位发展规划相融合,且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匹配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县级还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化的指标体系,不具备指导整体行业的全面性与针对个性化对象的特殊性。指标体系作为技术工具,直接服务于评价目的,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如果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则后续围绕目标所实施的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措施也不会客观可行。


  (三)自评报喜不报忧,激励约束有待硬化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及标准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评价应实事求是,确保数据来源准确、成绩科学合理。从A县绩效评价情况来看,存在自评结果不真实、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励约束和结果应用机制不够刚性有力。预算单位囿于财政资金使用者与绩效自评者的双重身份,存在自我肯定的主观因素,需要广泛有力的外部监督与从严从紧的制度约束。从行政监督来看,目前财政部门与审计、纪检监察等行政监督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 绩效向人大汇报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部门协作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评价结果应用来看,追责问效机制尚未真正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脱离。激励约束与结果应用机制的缺失易导致绩效自评流于形式,绩效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作用发挥受阻。


  (四)绩效人才缺乏,人才力量有待充实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 涉及不同单位主体,复杂度高、专业性强,而县级目前存在绩效人才匮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关人员绩效理念尚未树牢,工作态度尚需从“要我绩效”向“我要绩效”转变;二是现有绩效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经验匮乏,使绩效管理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成为难点;三是县域内缺少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财政部门可根据业务需要,聘请专家学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参与实施绩效管理。根据A县绩效专栏公开数据显示, 县内仅1家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第三方机构的数量及其参与绩效评价的力度与


范围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公开不够透明,深度广度有待加强2016年,财政部印发《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并首次公开中央部门预算绩效信息,目前地方预决算公开部门已经超过22万家,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等情况随预决算公开而公开。A县预决算公开内容虽全面,但却存在对绩效情况说明不细化的问题。看似涵盖除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外的所有财政资金使用及其上年结转情况。但是,没有展开说明项目具体分类、项目金额、项目概述、立项依据、实施主体等,内容不够细化透明。而且项目自评缺乏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分值及其得分情况,规范化程度还需提升。绩效公开效果不佳,一方面,是预算单位的责任;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公众参与财政监督的意识淡薄。根据历史经验,政府改革与管理进步往往需要公民社会提供外部压力与动力,而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民众的参与支持。


  (六)工作方式传统,数字化进程有待加快目前,数字政府进程加快,数字财政全面升级,各省预算一体化系统纷纷上线,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嵌入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绩效理应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其整体性、协同性还不强。A县绩效数字化应用尚浮于表面,绩效管理工作较多依赖传统方式进行。82家部门整体支出以及大部分项目支出与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多采用线下人工收集材料、定性分析等方式,信息化程度不高。从绩效管理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政部门在有限时间段内,高质量完成大量目标审核任务难度大,且财政部门审核一级部门绩效,一级部门审核二级单位绩效情况没有清晰反映。二是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开展成效不高,检查存在滞后性、随机性, 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绩效运行情况,工作方式需要创新,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一)加快绩效立法,成立专职机构新绩效预算的成功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法制化也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由之路。一是建议加快绩效立法工作,出台一部预算绩效管理的权威法律, 对预算绩效管理事前评估、目标申报、事中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事项进行详细规定,提供可操作规范,并对违反绩效法律的情形明确相应的处理处罚措施,使预算绩效管理推行更为顺畅。二是建议完善机构改革, 在各行政层级成立预算绩效管理专职机构,对现有绩效职能重新进行整合划分, 厘清各方责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费,配备在编专职人员。


  (二)健全指标设计,夯实绩效管理根基建议县级以中央、省级文件为指导,博采地方先进经验之长,因地制宜地出台县级绩效指标体系,织密织牢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网,为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根基。一是制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参照已有指标体系,通过跨部门跨地区跨年度大数据分析,依据部门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范畴,制定县级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部门整体支出指标体系,标准化反映各部门履职成果。二是制定项目指标体系。按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经济性原则要求,对标项目实施标准,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满足不同项目个性化需要,建立符合县级实际的项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成将使绩效目标的设置由抽象转变为具体,从而增加预算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三)多方协同发力,建立评价结果应用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周密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 力同心,常抓不懈。一是与人大、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展开资源共享,多方协同联动,建立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预算绩效环境。在完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与审计、纪委监委等部门资源共享,建立合作机制,使预算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危机感,严格规范执行财经纪律。同时加快完善向人大、政府报告机制,真实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晒各部门绩效成绩单,通报绩效管理“红黑榜”,以财辅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高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多方协同发力将倒逼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向好。二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严格划分绩效评价结果优良中差等级,落实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设立绩效奖惩资金池,对绩效中差的严肃问责,严重者削减甚至取消预算,将削减资金额度纳入奖惩资金池,对绩效优良的优先安排预算,特别突出的给予绩效资金奖励,资金从奖惩池中予以调拨。


  (四)培育专业人才,引入第三方服务人才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起支撑性作用。一是加大绩效管理研究与宣传力度,持续传导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相关人员提高思想站位,树牢绩效管理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深入推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会、座谈会,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外出交流调研,激励人才快速成长,帮助现有工作人员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业务实践水平。三是全方位选拔人才,建立绩效管理智库。拓宽选聘途径,采取单位推荐与自我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人员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招聘不同领域专家型人才进入智库。对专家库实行统一管理,


定期评价综合素养,实行末位淘汰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素质优良。四是拉动第三方市场,绩效评价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院校学者等第三方实施,可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客观性。在严格资质要求的基础上,出台更多正向激励管理办法,培育一部分优质机构发展壮大,提升第三方市场成熟度。


  (五)强化信息公开,促绩效提质增效阳光财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的重要保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应秉承阳光透明的理念,建议在部门整体和项目的绩效目标与自评结果公开的基础上,推进预决算资金、政策、绩效及管理过程公开。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绩效信息,明确具体的细化要求、细化方法和细化内容,使绩效管理公开更加规范透明。二是引导利益相关方参与。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讲,利益相关者群体庞大,任何一笔财政开支都将牵扯到个人利益,任何一项绩效评价都会涉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任何受公共财政决策与活动影响的个人团体都为利益相关方,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引导其参与绩效管理流程,发挥利益相关方的关键主体作用,能够促使公民主人翁意识萌发,有利于营造人人讲绩效的浓厚氛围。(六)完善技术支撑,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系统化的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财政领域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整合财政各项业务与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实现完整生命周期管理,要加快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实现用数据管理决策的智慧绩效。通过“业务规范+技术控制”,将控制规则嵌入业务系统,加强预算绩效信息智能汇总分析和深度挖掘,促进预算绩效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一是以项目库为基础,按照先谋事后排钱的原则,推动部门常态化储备预算项目、申报绩效目标,财政部门要把好关口,动态更新项目库信息,对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实时审核。二是运用云技术实时数据分析,开展事中绩效运行监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双兼顾,对资金拨付进度和绩效目标偏离度实时重点监控,当发现偏差较大即自动预警,使部门及时纠正并改进管理, 推动资源配置更加科学、资金管理效益不断提高。


县级城投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福建省宁化县泉上华侨农场  邱兴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城建资金设立了许多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投资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城市资源配置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城投公司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县级城投公司发展迅速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剧增,容易引发金融风险。本文针对县级城投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改进策略, 希望能够为我国县级城投公司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引言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各个县(区)级政府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继成立了县级城投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发展的大浪潮中,县级城投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并且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剧增,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各地方政府必须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对城投公司的管理,促进融资平台升级转型,向实体经营迈进。现阶段我国县级城投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深入对县级城投公司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二、县级城投公司概述城投公司实际上指的就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城投公司指的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体包括建设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发展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建设投资公司等综合性的投资公司。由于城投公司是由地方政府注资设立,因此承担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负担着巨额债务,因此城投公司具有政策性、社会性和经济属性三大特点。政策性指的是城投公司都是由我国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出资设立,部分城投公司是由政策性银行所属的国开基金或农发基金等,通过明股实债的方法持有部分出资。履行了大部分由地方财政出资以外的出资和投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城投公司具有十分浓厚的政策性特点。社会性指的是城投公司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


和土地整理开发两大建设职能,能够改善社会生活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还能实现招商引资的需要。特别是土地整理开发能够为招商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城区进行拆迁安置保障房等建设为房地产开发供应了土地资源,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投公司的职能实质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具有社会属性。城投公司的经济属性指的是对于国家政策发展的需要, 城投公司承担了大量社会性工作以后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财政力量有限,基础社会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依靠城投公司,城投公司通过银行、融资、依托和资本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融资,形成了巨大的债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行为。


三、县级城投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县级城投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投公司发展定位不精准。县级城投公司大部分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以及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融资等业务,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的注入和返还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从而拥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城市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县级城投公司大多数的项目都与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因此过于依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会影响到城投公司的发展。而且县级城投公司的经营性质和功能定位都不明确,大部分城投公司都具有投融资功能,但是这主要是从事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经营性的收益往往难以保持,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县级城投公司需要另辟蹊径。


  城投公司发展目标不清晰。现阶段大部分县级城投公司都没有制定更新的发展目标,因为城投公司的特殊性,经营活动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缺乏市场属性。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城投公司的业务水平、盈利指标、人员管控、财务指标等都没有规范化和数字化发展,通常都以政府安排的任务为主,不利于城投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且大部分县级城投公司的管理层多为行政编制的领导人员,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之下,县级城投公司的经济效益、发展策略以及发展目标对于领导人员影响不大,因此导致城投公司的发展目标不清晰,没有从长远的角度为公司的发展进行谋划,影响了县级城投公司的发展。


  城投公司发展后劲不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县级城投公司的营业收入逐渐下降,公司的盈利能力减弱。现阶段大部分县级城投公司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开发为主,但是近几年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利润总额虽然


持续保持增长,但是依旧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对外融资依赖度依旧较高, 这样就会导致县级城投公司资金压力大,资产负债率高。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仍有许多新建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县级城投公司长期债务资本比率持续处于高位,公司的偿还压力较大。现阶段以土地收益作为抵押物申请城市基础建设大额贷款的单一运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不断收紧,土地收储难度加大,县级城投公司在运营上越来越有压力,导致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投公司缺少市场化运营意识。现阶段县级城投公司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由于县级城投公司始终与政府相联系,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对缺失,与其他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县级城投公司缺少市场化的思维和经营管理能力,因为大部分县级城投公司的管理者是由政府指派,在市场化经营管理和企业运作方面经验相对较少,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城投公司缺少市场化运营意识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县级城投公司在进行项目发展规划时缺少长期发展规划,部分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工作,也没有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从而导致投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建设成本超出预算,使县级城投公司的经济效益始终不及社会效益。


  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单一,资产盈利能力较差。我国县级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在资金方面有时难以达到城投公司的需要,而且县级城投公司融资功能不够完善,渠道单一,缺乏偿债机制。导致县级城投公司在面对巨额债务时往往难以提出具有保障性的偿付方案,从而导致累积的还贷本息逐渐增高,项目建设可用资金却逐渐下降。而且大部分县级城投公司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没有过多的重视经济收益,导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的银行贷款难度越来越大, 部分地区政府投入的重建资产运营权没有充分得到落实,存在着重建设、轻经营的现象。县级城投公司的部分资产不能通过市场化经营变成盈利性较强的资产,自身的经营活力不足,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巨额债务完全要依靠政府财政的安排和还贷,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还贷压力,还影响到了县级城投公司投融资功能作用的发挥。


(二)县级城投公司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


  政企不分离导致城投公司主体地位缺失。现阶段我国县级城投公司性 质上更像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从企业领导架构来看,长期以来城投公司的领导人


主要是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企业发展的重大事件都是由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决策。而且县级城投公司主要是以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为主,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有事业单位的身份。而且县级城投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也是由政府下发,并且通过租赁、银行、信托等融资渠道来融资建设,而导致县级城投公司主体地位缺失,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城投公司缺乏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团队。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之下,县级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不断深入,当前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无法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县级城投公司的选拔经营机制不够完善,而且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薪酬绩效机制的影响,导致县级城投公司缺乏对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县级城投公司职业经理人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出真正作用,城投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对职业经理人发挥出管理、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城投公司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尚未完善。由于县级城投公司过于依赖 政府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导致政府部门对城投公司的内部经营干预过多,导致县级城投公司独立经营能力较差,难以完全脱离政府部门实现市场化运作, 企业的运营发展都需要根据政府部门的发展策略进行规划。近年来部分县级城投公司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起董事会和监事会等部门,但是公司的日常经营运转还是要依靠融资来维持,而且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依旧沿用,改革不够彻底,市场化运营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四、县级城投公司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自主经营,增加内生动力首先,县级城投公司的发展需要加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起强有力的党委班子,更加突出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和匹配度,完善县级城投公司董事会结构,内部董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可以聘请有专业知识且懂得管理运营的外部董事会,增强董事会结构的多元性。另外还要加强监事会的建设,加强对县级城投公司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在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管理当中,要及时发现风险尽快解决,从而推动县级城投公司的健康发展。其次,要优化县级城投公司业务布局,充分发挥出区域的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在推进县级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创业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务管理、特色产业发展相互结合的业务板块,不断增强自主经营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内生动力。


  (二)积极主动,借助外力发展县级城投公司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借助外力发展,健全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对区域内的优质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例如可以对环保项目相关的产业进行投资,争取各类环保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整合项目资产,打造出县级城投公司环保项目产业链。另外还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县级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建设资金、城市建设资产的运营主体,对于原有国有资产可以通过政府收回产权,明确投资主体并且授权给县级城投公司代表政府经营运作,提升国有资产运行效率,实现资产价值的升值。这样的办法不仅有利于县级城投公司的市场化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促进县级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县级城投公司在当前市场化发展背景之下, 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快企业升级转型。一方面要深化城投公司治理结构实体化运行,加强党建引领,持续优化企业内控体系,完善真正实体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要优化调整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转变城投公司运营理念,改变以往过于依赖政府的发展理念,真正的从市场化的经营角度来规划企业的发展。另外,县级城投公司还要建立起市场化的薪酬体系,要紧跟市场发展导向,摒弃传统的平均主义,实施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更加突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业绩,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要建立起科学的竞争体系,促进内部工作人员充分竞争,激发更多的创造性,也能吸纳更多高精尖的人才,为城投公司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四)解放思想,拓宽融资渠道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县级城投公司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拓宽融资渠道能够解决县级城投企业的融资困境,推动企业的投融资业务良性有序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的方法一种是发行公司债券,因为公司债券资金的使用更为灵活,不要求具体的投资项目并且可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还能够补充流动资金。第二种是推行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的有效融资手段,能够盘活存量资产。在县级区域内可以通过公租、廉租房未来10年以上租金收入证券化,自来水污水处理现金流稳定收费收益权证券化等等。第三种是扩充银行间产品,因为银行间是债券活跃度和空间最大的交易市场,涵盖了债务融资工具、短融、中票以及PPN等融资 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县级城投公司经营性收入。县级城投公司应该解放思想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发行项目收益债,通过有现金流的项目与金融机构充分联动,获取到更多的融资机会,打通融资上的限制。


五、结语


  县级城投公司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背靠政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立足于建设施工和资本运作,增加内生动力,借助外力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城投企业的升级转型。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释放出更多县级城投企业的创造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防止脱实向虚


中经课题组


  产业兴衰是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也是大国竞争中赢得优势、大国博弈中保障安全的迫切需要。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 防止脱实向虚”。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将发展重心锚定实体经济,保持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巩固我国完整产业体系优势,避免经济脱实向虚,凸显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指明了当前最需要从市场、企业、宏观调控等层面综合发力、重点突破、重点推动的政策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现代经济治理的一个重大主题,就在于搞好“虚实调和”。历史上曾经有不少发达国家走了脱实向虚的弯路,吃了大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的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是落入经济“虚拟化陷阱”的警示教材。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高投机性四个方面。从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来看,“虚拟化陷阱”诱惑性非常大,越是“聪明人”、越是“聪明企业”、越是实力较强的国家,越容易跌进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主导的“去工业化”一度很时髦,虚拟经济自我膨胀、超常发展甚至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大量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纷纷“重虚轻实”“脱实向虚”,房地产投机热潮涌动,金融市场迅猛扩张,实体经济严重弱化退化,大量就业人口转向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曾经一派繁荣的一些重工业中心沦为“铁锈地带”。其结果,就是引发了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面对金融灾难痛定思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必须将“去工业化”彻底扭转为“再工业化”。


  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辟科技创新赛道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之本,对保持长久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应对危机的时刻,更需要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迎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屹立不倒。这就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明确提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一系列重要论述,生动阐明了实体经济举足轻重的分量。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防止脱实向虚必须一以贯之


  分析来看,脱实向虚包括经营主体脱实向虚和金融本身脱实向虚两方面内容。


  6-7年前,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大量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影子银行、表外业务、同业业务急剧扩张,非金融企业纷纷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不少上市公司偏离主业,依靠理财产品和房地产投资维持利润增长甚至实现扭亏为盈,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自我空转。


  一边是金融套利令人咋舌,一边是实体经济不受青睐。明显的产业“空心化”苗头和实体经济弱化问题,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减弱了科技创新动力、消磨了企业家精神、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这一势头,中国经济很难实现转型升级。


  针对脱实向虚的种种乱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的四大原则,以及“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经过努力,“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持续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功能由失调到正常,金融适应性明显增强。


  20XX9月,央行指出,经过集中攻坚,一批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稳健性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5年治理金融脱实向虚,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防范脱实向虚可以歇歇脚、松口气,必须做好一以贯之的心理和政策准备。


最近一个时期,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低通胀率形成鲜明对比,金融面的“资


产荒”与实体面的“资金荒”形成矛盾体,引发了市场对“资金空转”的担忧。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助“六稳”“六保”的


一揽子政策陆续实施,货币政策发力,配套资金到位,相应表现为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不过,最近一个时期,广义货币(M2)保持同比高增速的同时, 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却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在受访专家看来,这反映出大量资金滞留于金融层面运作,未能高效进入实体经济循环。


  “观察政策效果的一个关键角度是看企业拿到贷款之后,有没有把贷款花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指出,如果企业贷款后没有形成支出,而是转为理财产品、存款,那么便无法支持需求增长,也就不能支持经济恢复。根据央行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同时银行在内生贷款需求不足背景下也明显加大债券投资等的配置力度。对此,不少专家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仍显不足。


  资金的天性就是流向可以获得最高回报的地方,其敏感嗅觉总能在不同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之间作出比较。这种天然逐利性,就是“脱实向虚”抑或“脱虚向实”的流向阀。


  对于前些年的脱实向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认为, 主要是因为当时实体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制造业利润率低于虚拟经济利润率, 同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环境整体宽松,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低利率导致资产价格攀升,引发更多资金进入虚拟经济领域。


  对于当前的资金空转现象,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主要是受盈利预期转弱影响,一些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意愿不强,融资需求疲弱,获取贷款后立即转换为存款。流动性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导致不同产品间多层嵌套,容易引发空转问题。


  我国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最根本的是让实体经济壮大起来,让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有利可图、大有可为。


健“实”补“虚”强壮实体经济


  过去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经历了艰难时期。国际格局演变,科技竞争更趋激烈,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仍面临“卡脖子”危机,部分行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下游,高端和优质产品自给程度不高,一些企业深陷资源能源约束,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对症开方,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精准发力,推动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要把政策基点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破解困境,迫切需要“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例如,新冠疫情发生后,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出台政策,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缓解了众多企业资金链的紧张;3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60万亿元,重点流向了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以及小微“三农”等领域,为“六稳”“六保”发挥了很大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都应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针对性、直达性、精准性,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


  要用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今天的“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夹击:前有发达国家封堵,后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紧逼,而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老路, 我们也不可能重走。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创新,来一场品质革命。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要在“去”“转”“育”上做大文章:对落后产能坚决彻底“去”,加快“腾笼换鸟”;借助新技术有力“转”,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瞄准高端前沿精准“育”,突破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端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点和全球视野,将壮大实体经济放在更宏大的历史维度上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不能就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就制造业发展制造业。要统筹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优化支撑保障,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还要加快推进“新基建”投资, 铺就长远发展的“高速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打造一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健“实”同时,还要补“虚”。近年来整顿虚拟经济乱象,并非不要虚拟经济,而是要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要看到,无论是解决以国有银行为主导


的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占主导的制造业的融资供给相对不足,还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耐心资本”,多元化、运转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健康的资本市场,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资本市场则是实现社会资金优化配置的“最高级场所”,也是一个国家金融成熟的标志,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促进力量。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既需要银行的间接融资即货币贷款, 也需要股市IPO、配股带来的直接融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作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工作部署。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系统性、制度性、法治化改革,逐步稳妥地解决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障碍,补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块重要短板,让充裕的社会资金更有效地投向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产业支撑。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效衔接的对策探究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薛欣飞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必须将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重点。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总要求,构建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制度机制与政策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举措。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与发展,已破解了超过17%的贫困人口问题[1]。在新发展时期下,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要想实现该目标,就需要明确两者的衔接逻辑,以两者的目标、资源、对象的耦合,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


  首先是目标效益耦合。通常来讲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小康社会的关键途径。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乡村旅游旨在帮助农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缓解贫困人口问题,缩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的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都是将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放在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上,所以两者在发展目标上拥有较高的契合性、一致性及耦合性。而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既可以推动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还能实现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的有效整合,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发展格局,这与乡村振兴战略所倡导的生态宜居相契合。


  其次是服务对象耦合。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在服务对象上拥有较高的耦合性,从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关系出发,乡村振兴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乡村旅游强调对乡村经济问题的疏解。然而两者的最终目标却是让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实惠、得到收益,都是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治理有效而服务的,因此其服务对象拥有高度的耦合性。乡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之一,只有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促进乡村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盘活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与“活力”。所以,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农民富裕” 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步,而推进形成振兴战略实施,又能反作用乡村旅游经济,所以两者又存在鲜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最后是资源耦合。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其造血功能,通过优化旅游产业体系、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强化产业供给质量,能够让乡村社会走向富裕。农村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经济升级、优化的动力引擎,以及乡村扶贫工作的支柱。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发掘与利用优质的产业资源。乡村振兴能够通过旅游产业资源,扩大产业链条,发掘农业发展潜能,让农村居民在产业兴旺中得到实惠,共享产业增值的成果。而乡村振兴资源可以渗透到旅游产业建设中,提升项目开发质量。因此,两者的产业资源拥有显著的内在关联性,能够实现完全的融合,可以为我国切实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抓手。


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


  首先是发展质量不高。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工作, 切实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其中资源富集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早,经济引领效果明显;部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优势资源不足, 即便拥有充足的旅游资源,却难以深度发掘,容易导致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性不高[2]。而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衔接的层面上,很多乡村振兴政策却难以惠及乡村旅游,不能用战略规划的方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方向与指引。


  其次是项目特色开发不足。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于特色项目的开发。但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特色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的现象,譬如很多旅游项目都局限在农家乐模式中,即品尝农村饭菜,采摘瓜果蔬菜,观看乡村垂钓或自然景观等。旅游项目的同质化发展,会导致旅游产业缺乏特色,产品附加值偏低,继而给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来阻碍。究其原因在于乡村旅游产业对特色民俗、健康养老、休闲项目及独家产品的开发相对较少,对优势资源的调查、游客的参与性、体验性关注较少,并且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上的成果,不能融入到优势项目的开发中。


  最后是优秀人才的严重匮乏。人才是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键要素,但伴随城市化发展、城镇化建设,大批青年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导致乡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甚至出现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却面临着诸多人力资源问题。一方面是专业能力缺乏。伴随乡村旅


游向乡村振兴的转型,乡村旅游产业亟需更新换代,发展新业态。那么乡村旅游从业者也需要补充新技能与新知识。另一方面是数量不足。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乡村教育水平的低下,导致优秀人才不愿留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科学谋划发展路线


  实现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经济建设质量与效率,需要合理规划、制定、优化发展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各个区域中。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规划”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优化发展路线,提高发展效益。其中“省级规划”要注重“发展规划”的导向性与政策性;“区域规划”应注重旅游计划的精准性;“村落规划”要提高旅游规划的实施性与操作性,确保乡村旅游资源在充分整合的前提下得到有效的开发。然而在融合衔接、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规划需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功能布局、建设内容、空间架构融合起来, 要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纳入到乡村旅游规划的目标体系中;要加强部门沟通与交流,打通政策壁垒,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充分解决乡村旅游产业的失衡问题,鼓励村民委员会开发振兴规划要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优化政策体系,促进旅游产业与各类产业的协同发展,重塑乡村旅游价值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向乡村旅游产业。


(二)打造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开发旅游项目及其产品,应彰显区域特色,激活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活力。在产品开发中,应结合旅游规划,深入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以乡土文化为抓手,策划并设计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及项目,打造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应开发特色项目,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游览需求,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当前,乡村旅游的特色性普遍体现在乡土风情与乡村生活上,要想让游客感受农耕文化、品味特色风情、品尝乡土风味,就需要开发出一个以体验性为主、文化为辅的旅游项目。譬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或者结合游客的休闲需求,开发运动休闲、健康疗养、田园养老等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应将旅游项目建设与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特别在文化项目中,要让乡村文化的建设成果成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素材,让乡村历史遗留、文物、工艺品成为旅游项目开发的亮点。而在乡村生态建设中,应深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关


系,为游客营造出最本真、最美好、最浓郁的乡村生活氛围。


(三)加强人才的培育与引进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有效衔接,要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抓手,通过两者的协同规划,确保衔接方向“不偏移”,通过实现乡村振兴成果或资源向乡村旅游项目的迁移、转化、涌入,能够丰富旅游项目的内容和内涵。但由于两者的“耦合衔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优秀人才作为支撑。首先, 以功能定位、现实需求、发展愿景为抓手,提高对旅游产业工作者的技能与知识培训,努力培养出具备旅游服务和农业发展知识的优秀人才,使其发挥出旅游服务、经济促进、文化弘扬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政策制定,指引高校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使其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优质的人才。其次是提高人才规模。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应促进多部门、各人才队伍的交流与整合, 打造出一支统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工作小组、领导队伍,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为乡村旅游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与此同时,站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提高福利待遇、制定保障机制,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进入乡村,从事乡村旅游工作。或者聘请高级人才担任顾问,统筹开发流程,强化技术应用。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需要明确两者的内在逻辑,从而在衔接、耦合、融合中,探寻出科学的切入点,让两者的建设资源、人力资源、政策方针得到整合。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乡村旅游要想实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还需要深化特色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乡村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成果在乡村经济、文化等层面的运用。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万里学院  杨爱民


引言


  与常规工科不同,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在于“官、产、学、研”的结合以及这四方面的协同创新,并提倡以生为本、应用于社会,这是政府、科技、教学、生产不同领域的不同分工的集成化在企业与资源利用的协同与创新,是科技上、中、下游三方面的对接与耦合。然而,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实践性都较强, 思政内容与工科知识融合存在一定难度,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忽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找不到思政内容在专业领域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心理。因此,怎样将新工科专业与思政内容相融合是本文将要阐述的内容。


  笔者以数据库技术课程为例,从四个切入点引入思政教育内容,课程在整个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讲究“思政隐形化”,以热爱专业知识、弘扬民族产业、突破西方“卡脖子”技术、尊重知识产权、注重系统安全保护等专题的形式融入到学习中,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并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数据库技术课程是工科类、管理科学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一方面,本课程所讲的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一般理论、数据库模型的设计原理方法、大数据用例仿真技术、数据库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库安全保护方法、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专业知识,在数据库开发与实践应用范畴,锻炼学生对具体软件模型的分析与解决困难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团队合作开发完成一个应用软件系统,为其他类似课程以及未来的具体工作夯实基本功。


  另一方面,本课程也强调树立学生职业道德的良好观念,特别是在IT领域应该具备的网络素质与道德观念,具有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分析判读能力, 培养学生认同、理解和弘扬工匠精神,尊重知识产权;引导学生树立行业标准化意识,了解行业标准的意义,逐渐认同标准,并且遵纪守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主要融入点及融合途径与教学方法


下面,笔者以数据库课程为例,从四个切入点来介绍思政教育与课程的整


合。


1.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教学切入:数据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我国大型数据库的发展之路等内容。


  专业内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第三代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技术。


  实施路径:设立题目,以思政热文的形式发布,通过学习热文,使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前沿、我国技术现状,以此指导学生端正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④教学方法:采用任务教学法,学生开始上课,就要领取一项任务,并贯穿课程始终,该部分思政教育将以“思政热文”的形式发布给学生2.培养学生预防诈骗、掌握安全保护系统的能力


教学切入点:数据库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


专业教学内容: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设计、大数据用例生成仿真设计。


  ③实施路径:借助系统讨论功能,以擂台赛的形式展开针对系统攻击、网络诈骗的攻防辩论。


  ④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出实际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此部分主要采用“思政研讨”方式进行。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知识、勇于追求探索、不断挑战自我的信心


教学切入点:数据库访问,授权与控制。


专业教学内容:数据库的访问、数据库的操纵、数据库的控制。


实施路径:通过智能化进阶实验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④教学方法:采用任务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智能化仿真进阶实验系统,按照攻关进阶的模式激励学生学习(如图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养成尊重知识产权意识,学会维权


教学切入点: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开发,软件著作权的申请。


  ②专业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侵害案例,安全保护措施等;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软件著作权的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③实施路径:以教学讨论的形式,分析如何防止侵权行为,如何保护自己开发的软件作品不被侵权。


  ④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给出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式学习,通过“擂台”的形式进行攻防辩论(如图4);通过给出案例, 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软件作品并学会利用软件知识产权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保护。


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隐形化、形式多样化、考核智能化、思政荣誉化。


内容隐形化


  本课程在整个思政教育过程中坚持“内容隐形化”,即学生不会感到思政是单纯的政治教育,而是从专业知识背景、当前国内外热点、我国技术的不足以及掌握专业知识的迫切性等方面融入思政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地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形式多样化


  本课程思政教育采用了“思政热文”“思政辩论”“思政擂台”“思政进阶”“思政颁勋”等多样化形式,灵活地应用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参与、积极进取。


考核智能化


  本课程借助智能化实验系统,对学生参与的思政活动进行智能化评判并动态统计,通过进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动态。


思政荣誉化


  在本课程结束后,授予进阶达标的学生一枚“数据库之星”荣誉奖章,通过这种“思政颁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也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点有:隐形化的思政内容有利于学生自我感知,主动投入;进阶式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政荣誉化能培养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总结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作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核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建立全面的思政融合教育体系,培养富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工科背景的当代大学生。


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


广东科技学院  林佳虹


一、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呈现的问题


(一)介质的虚拟性造成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


  首先,介质的虚拟性会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使其价值观逐渐模糊。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猎奇心理,对于新媒体下涌现的一系列多元思想跟新兴事物,通常抱着来者不拒的心态。虚幻世界的可选性太多以至于大学生们容易迷失自我,过度依赖网络空间,无法自拔。例如许多学生因为在网络游戏之中难以分得清现实和虚拟社会的边界,经常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而削弱他们的道德判断力,作出越界的冲动决定。


  在全新的网络时代之下,由于传播介质最大的特征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层面都将会与传统时期对比出现更多新现象,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将面临较大的困境与挑战。


(二)网络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网络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政治信念动摇。当下,网络文化的主环境更多是被西方占据了话语权,西方打着民主、人权、自由的旗号,掀起吸引流量的网络文化浪潮,这些宣传对于许多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来说, 很难辨别,属于难以抵挡的诱惑性宣传。在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观念里逐渐形成西化的观点,不少学生对网络匿名性投机取巧,仅凭主观意识就不负责任的进行相关言论转发或评论,在行为上接受无政府化,吸收国外政治文化制度。对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对中国学子进行政治教化,动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实现霸权主义的丑恶计划全然不知。因为大学生群体本身思想观念的可塑性极强,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定型的状态,难以对网络中传递的关于国外政治信念的事情作出理性判断。


(三)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解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网络讯息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堪称爆炸式激变,意味着讯息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为了可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博主之间是默认存在残酷竞争的,同时网络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几乎没有门槛,因此,争夺流量之战会驱使一些没有历史责任感的博主进行改编历史情节,为博人眼球,更有甚者会恶意窜改英雄人物的形象。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会极大影响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并且会难以接


受传统思政教育。


  随着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产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而且距离变得更近。文化的多元性,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学生当前的弱点,在学生思考辨别能力不足、信仰未坚定之时,会阻碍学生对思政课堂的优秀内涵进行辨证吸收和继承。


  这些低门槛和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中,散布着大量未经考究的所谓“历史趣事”,长期浸泡在这样不负责任且错误连连的网络文字环境中,将弱化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文化的正确认知,淡化大学生的时代使命责任感,甚至使前期累积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前功尽弃,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的系统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育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与高校思政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现存于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思政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对思政教学重要板块做专门一个系列的讲解与分析,思政课课程建设中,开设党史课程的高校也是屈指可数。部分高校里甚至存在着重复浪费和各行其是的问题。他们大多没有制定具体的实践计划和大纲,主题活动内涵也不够深刻丰富,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够。


  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保持头脑清醒的姿态来对待思政理论课学习,学习动机、目的也较为端正,可是在行动上仍然存在很大的惰性,对思想政治理论真心喜爱,并自愿主动学习的学生并不多见。课堂之中片面强调对思想政治理论过程性介绍,而忽科学性的引领,缺乏对理论层面的规律总结和反思,缺乏使命感和价值担当的传递,从而导致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二)碎片化传播严重冲击传统教育知识体系


  科技飞速进步,网络发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凸显出一种不良的信息发布习惯,即为了“博眼球”“吸流量”,断章取义的将一些本不属于统一部分, 不属于统一时空的情节进行拼接,这种碎片化的传播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政理论教学知识体系。


  不可否认,碎片化网络言论充斥着非常大的水分,可信度值得商榷。在打破传统理论教育系统的同时,在网络上充斥的言论思想与高校现存所主导的价


值观内容相差甚远,难以形成顺利对接。在高校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想要汇总不虚假、不片面、不落后的有效教育信息挑战性很大,这个挑战还意味着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失真,教育领域的领导与管理者们也难以进行精准的调控平衡,这造成的后果便是,提高了教学过程中存在模棱两可的教育管理目标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不切实际的教学管理计划,教育指令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增加对高校教育管制的规范性没有太多的积极意义。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不免会随着他们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变化而变化,价值认知,是非判断标准等情感层面道德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同时也是社会实践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随着人文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事物的自主能动性不断增强,同时彰显了很强的个性,思想独立开放,传统教育中,仅靠理论讲解与知识点灌输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仅依靠考卷的得分作为学生优秀与否的考核标准已经要被社会发展所淘汰。


三、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一)思政课程理念得以创新


  首先,在教学语境上,通过在课堂当中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跟以往相比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语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增添了不少网络信息专用术语。以往人们多是一对一的交流模式,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实现了一对多的群体沟通模式,与此同时,信息传播具备了更加复杂与现代化的特征,思政教学的课堂中也悄然往更富有时效性,更注重互动性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思政理论教育一改以往的被动教学,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过渡到智慧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来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环节不再被分割,实现教学前后环节的紧密性。正是新媒体的协调下,使思政理论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使思政教学课堂之外的时间空间产生了连续性,实现了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内外自觉构建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实现了以学习生活细节为基础开展思政教学的新模式。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的课堂成果十分有限,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口传面授,通过教学时长的累积,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是获得了不


少相关理论知识,但其素质修养往往出现滞后的现象。新媒体时代视野下,教师对思政教学的设计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对学生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产生延伸效果,打破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教学路径得以拓宽


  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是围绕固定编撰的教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讲解,这种教学路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不同时期学习的学生接收到的内容是几乎一样的,这就难以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事件进行理性分析,不能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也不能让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得到具体案例的支撑,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更难以抓住大学生的心,使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加的多元化,包括但不限于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探讨以及师生翻转课堂等等。思政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使用的频率和效率越来越高, 这让思政教学路径不断拓宽,课堂趣味性、教育影响力及人性化设计都有了巨大提升。


四、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与时俱进是每一位思政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在全新的网络时代背景下,面对信息传播呈现出来的更加碎片化、平等化,一改以往的教学理念就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保证与前提基础。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以一颗谦和的心去学会如何通过现代传媒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深入沟通,解决他们的思想难题。其次,多渠道掌握大学生动态,想要让思政教育效果达到更加完整有针对性的前提,就是要清楚地了解到青年人在想什么,也只有充分了解过后在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才能有的放矢。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能力,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糅合自己在教学领域的技能和功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舆论成为大学生们信赖的网上意见领袖。


(二)完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网络讯息与教育方法的结合,大学生是否能够客观理性的了解认识传媒教育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能够拥有完整的评判力,是高校大学生的


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得学生能不迷失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能够理性运用媒介资源完成对自我的完善,能够健康的参与社会发展。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是,充分了解传媒教育资源或有过相关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大学生的状态是,缺乏对媒体运用的理性认识,对媒介道德的认识也不够充分。


  当前,新媒体融入思政教学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思政教学从业者就有较大的可争取空间,从重视优质思政媒介素养教育做起。例如,学校可以挖掘校内具有优势的媒体资源,统筹发展校园公众号、学校期刊、学校广播等传播资源,抢占碎片化信息传播占据的学生注意力,解锁流量密码,利用这些资源使得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产品更好更快更宽广的传播出去。


(三)疏导结合占领教育新阵地


  一方面,新一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知识储备和较快的信息接收能力,这就意味着,部分思政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式”“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急需得到改变,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政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过程的动态变化结合在一起,只有将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密度降下来,学生在新媒体视域下, 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主动获取的积极性逐步增加。疏导结合中的“疏”是正确对待互联网或者说新媒体这个新的学习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监管的情况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定自由,给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选择空间,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而“导”要做的工作是从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资源本身这个板块去着手干涉的,具体包括优化信息资源,通过系统的搭建校园网站、教师群体的网站宣传等,保证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新型学习媒介的整体质量,通过这些科技部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另一方面,考虑到大学生爱好的多样性和成长的复杂性,对思政教育价值的引导是必不可缺的,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拓宽其他教育阵地来实现, 这种教育阵地指的是除了课堂教育场所之外的,所开拓的新阵地应高度融入学生的个人成长空间,和学生的思想空间有较高的契合度,这样就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育阵地的延伸不足的缺陷。


五、结语


  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及思维模式不断发生改变,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意味着新媒体


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建设要开辟新阵地,把握对社会未来中流砥柱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这个问题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态势。作为思政教学工作者, 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新型的学习渠道了解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积极建设慕课、微课等新平台,严谨的传授思政知识,增强思政教学的渲染力和吸引力, 不断增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时效性。不难发现,要想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就必须重视不断突破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形式和结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优秀学生,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完善做坚实基础,为社会建设输出人才保驾护航。


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刘朗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六局)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全面聚焦“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传承创新发展,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外延,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激活企业文化活力,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推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精神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中铁六局传承优秀文化基因,赋予时代鲜明特色,丰富了企业精神层文化内涵。


构建企业文化理念


  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企业文化的主要标志。中铁六局大力传承和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执行理念融入到“开路先锋”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和具体工作理念中,生动展现了建设绿色智能交通,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企业使命和打造一流交通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企业集团的宏伟愿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具有重要意义。中铁六局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情怀爱党爱国爱企”主题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15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中央档案馆开展“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主题党课培训教育,开展“开路先锋” 精神传递活动等系列理想信念引导行动,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践行和丰富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中铁六局积极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等主题阅读活动,充分利用阅览室、活动中心


等线下阅读空间和“学习强国”“六局云学堂”等线上学习平台,引领广大干部员工多读历史经典、多赏诗词歌赋、多习文化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铁六局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出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气主题微信作品,让广大员工在传统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陶冶情操、弘扬传统。


二、以制度文化为抓手,推动企业文化融入发展


  文化是源,制度是流;文化是根,制度是干。中铁六局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企业的体制、机制和日常管理之中,积极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强大引领作用。


将文化融入制度流程


  把文化融入制度,让制度彰显力量。中铁六局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及时修订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使九项具体工作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安全质量、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等业务制度流程,固化到组织架构、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干部选任、考核奖惩、评先评优等内部管理之中,逐步建立起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相配套的管理体系,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流程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将文化融入重点业务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铁六局根据企业“十四五”规划,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两大主战场,提出了“建设绿色智能交通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企业使命;根据主要业务定位,提出了“打造一流的交通与城市、建设运营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愿景, 进一步明确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总结提炼了“人人抓收入创效人人管成本节支”“向管理要效益”的创效文化;总结提炼了“赢在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等于零”的执行文化;广泛宣传“在安全上不放松一时一刻、在进度上不拖延一分一秒、在质量上不让步一丝一毫、在效益上不浪费一分一厘”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具体行动中,自觉锻造忠诚于企业的职业道德,推动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将文化融入队伍建设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增强员工向心力,提升凝聚力,让员工紧密团结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下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中铁六局将企业文化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坚持“讲政治、尚德品、重实绩、敢担当、守清廉”的用人导向,


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用力度,构建职业化发展平台,差异化引进各类人才,强化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绩效考核机制,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考核导向,成为物质奖励、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风向标” 和“度量衡”,真正实现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激励员工以最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企业活动中,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三、以物质文化为外延,推动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物质层文化是企业创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物质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中铁六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宣传为途径,使品牌价值真正转化企业竞争优势。


实施统一品牌战略


  统一品牌战略可以壮大企业声势,增强品牌效应。中铁六局始终坚持推进“中国中铁”“中铁六局”统一品牌建设,严格执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手册》, 规范使用品牌标识,在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中统一使用企业品牌。逐步完善VI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司旗升挂、司徽使用、司歌奏唱礼仪,明确了“开路先锋”旗帜组合使用规范,在举行企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仪式时,把奏唱中国中铁司歌《开路先锋》列为固定议程,凝聚起全体员工共同的使命荣誉感和文化共识。


深化专业品牌建设


  品牌宣传的策划与实施,让企业最大程度地赢得知名度和美誉度。中铁六局系统推进“七大专业品牌”建设,通过策划品牌系列宣传,逐步形成了“高铁和既有线品牌”“公路品牌”“盾构品牌”“房建品牌”“市政品牌”“运营维管品牌”“海外品牌”等专业品牌。依托重点工程建设,以京唐铁路、北京丰台站工程为契机,擦亮“铁路营业线施工王牌军”的金字招牌。以越南河内轻轨项目移交和落成典礼为契机,广泛宣传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出海”,打造“海外品牌”效应和口碑。


培育选树先进典型


  中铁六局全面梳理全公司各领域涌现出的为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充分发挥卓越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把褒扬先进的过程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责任担当,把榜样的力量转


化为弘扬“开路先锋”文化、建功立业新征程的实际行动。中铁六局先后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新时代产业工人王足刚,“全国最美家庭”李国胜家庭,中国中铁“开路先锋”卓越人物李建学、赵秀丽、黄新宇等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宣传让先进典型成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加强文化宣传展示


  聚合文化宣传资源,建立文化宣传片区包保责任制,深化与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合作关系,畅通媒体渠道。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融媒体发展策略。策划完成了新版企业宣传片和企业画册的设计制作工作, 编制推出全新文化产品、文创产品。举办中国中铁首届“开路先锋”企业文化节。建设中铁六局展馆,打造成首批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我认领我服务”路口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展示良好企业形象。


  紧跟新时期发展需求,中铁六局,大力培育和弘扬具有六局特色的“务实” “争先”“守信”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以优秀文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课题组


  20217月至20XX1月,中央巡视办从全国300多个市州中选取贵州铜仁市与河北邯郸市、吉林四平市、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江西赣州市、湖南湘潭市共7个设区市作为全国试点市,开展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更好发挥作用试点工作。铜仁市按照试点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探索, 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XX9月,铜仁市委巡察办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人社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20XX4月,《铜仁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发挥作用试点》改革工作,被评选为20XX年“贵州省综合改革示范奖”优秀改革试点。


一、实践探索


  突出“三个坚持”,示范化推动。一是坚持高站位谋划。铜仁市委和市委巡察机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试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任务, 作为推动市县两级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市委书记专题会等20余次,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试点工作放到全省、全国的坐标系中去定位、思考、实践。二是坚持高标准开展。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对照试点任务,精心研究制定试点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试点办、3个工作专班、改革研究组和信息宣传组,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三是坚持高质量实施。细化124项具体试点任务,出台“强化政治巡察定位”“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等7大类57项制度机制,其中14项被中央巡视办编入《试点工作制度选编》供全国各地借鉴。《铜仁市党委巡察机构领导干部任免职管理办法(试行)》被中央巡视办《巡视巡察参考》刊发推广。


  突出“三个责任”,制度化实施。一是固化机制“明责”。统筹制定巡察工作六大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及成员职责清单44项,巡察办职责清单21项,巡察组职责清单6项。二是定点联系“督责”。建立“三联系”机制,明确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点联系区(县)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巡察办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区(县) 巡察办,授权市委巡察组正县长级巡察专员定点联系区(县)巡察组,通过实


地调研、列席会议、听取汇报等方式,强化对区(县)巡察工作的领导。建立巡察工作报批报备制度,及时发现和汇总分析区(县)巡察工作存在的弱项, 督促改进提升。三是述职考评“问责”。制定区(县)党委巡察工作考核办法, 重点考核责任落实情况和巡察工作质效,将支持配合巡察工作情况纳入各部门党建工作成效考核、政治素质考察等内容。建立区(县)党委巡察办主任述职评议办法,紧盯履职尽责薄弱环节,及时约谈提醒,督促巡察办主任主动思考、谋划、推动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突出“三个统筹”,精准化部署。一是统筹安排巡察任务。按照“上下联动、板块轮动”思路,将全市3954个巡察对象分为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板块,统筹对市县两级巡察轮次、巡察对象和组织方式进行预安排。制定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的实施意见,总结形成“六统筹六分类”村级巡察机制。二是统筹谋划巡察方式。以常规巡为主,统筹开展专项巡、提级巡、联动巡和巡察“回头看”。对县级领导兼任“一把手”的区(县)部门、乡镇(街道), 部分产业项目多、经济体量大的乡镇(街道),以及部分经济体量大、矛盾纠纷较多的村(社区),由市委提级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单位,采取市县联动巡或由市级统筹组织区(县)交叉巡。三是统筹组织人员力量。建立巡察任务和力量统筹调度机制,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市级巡察力量下沉,把巡察全覆盖任务较少、巡察力量相对充足的区(县)巡察干部调度到巡察全覆盖任务重、有形有效覆盖存在困难的区(县)帮助开展巡察,破解巡察力量不够均衡问题。


  突出“三个环节”,系统化施策。一是巡前清单“明靶向”。紧扣“三个聚焦”监督重点,统筹制定市(县)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不同对象的监督清单,在每轮巡察进驻前,指导巡察组按照“四个对照” 制定政策清单,根据“三定”规定等制定职责清单,综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监督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将政治巡察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监督内容、监督方式上。二是巡中把关“校方向”。深化中期调研、中期督导、中期研判做法, 严格执行巡察报告组务会把关、组办联动会商把关、巡察办领导班子审核把关、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把关的“四重把关”机制,精准查找政治偏差。三是巡后评估“强导向”。市级统筹制定巡察质量评估办法,从巡察报告质量、规范开展巡察等方面明确38项评估指标,灵活采取评估组集中评与巡察组交叉评相


结合的方式,强化以评促巡、以评提质。统筹制定巡察工作复盘制度,每轮巡察结束后市县均开展复盘,在总结中完善、在总结中提升。


  突出“三个协同”,长效化运作。一是协同抓实监督。建立健全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贯通融合机制,建立市委巡察机构与市委政法委、市督查督办局、市民政局等10家单位协作配合机制,探索采取“扫码巡”和“扫码评”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巡察、监督整改。二是协同强化整改。建立巡察整改保障机制,明确整改责任,推动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被巡察党组织以及纪检监察、组织等主体各司其职、合力抓整改。实行整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巡察整改的统筹领导和推动落实, 形成整改监督合力。制定整改成效评估办法,充分发挥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的综合效应。三是协同用好成果。市委巡察机构在向被巡党组织反馈问题的同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相关情况,并移交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整改。将巡察成果纳入政治监督活页、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廉政档案建设重要内容,把巡察整改情况纳入党委(党组) 书记述德述责述廉、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党建工作成效考核、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等指标体系,建立支持配合巡察工作负面清单,严肃追责问责。


  突出“三个注重”,一体化打造。一是注重巡察机构一体化建设。市县同步规范制定巡察机构“三定”规定,统筹解决市县两级巡察机构编制292个(市级38个、县级254个),构建了“巡察办—巡察组—巡察服务中心”一体化的组织架构。二是注重巡察干部一体化配备。创新制定巡察机构领导干部任免职管理办法,严把巡察干部准入关。统筹推进市县党委巡察办主任在担任同级纪委班子成员的基础上,经法定程序担任同级党委委员,进一步提升巡察办主任的统筹能力。三是注重巡察队伍一体化培育。制定巡察人才库建设及管理办法, 统筹全市纪检监察、组织人社、审计财政等系统人员力量,建立人才库1424人。制定统筹全市巡察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市县巡察干部、巡察库人才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由市级统筹建立师资库,统筹开展培训。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明确连续参加巡察1年以上的,巡察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6个月以上的由巡察机构统一进行考核,“优秀”等次不占原单位名额。


二、试点成效


  组织领导作用更加彰显。形成了规划制定、会议部署、制度传导、政策宣传、调研指导、业务培训、检查督导的工作步骤,建立健全57项巡察制度机制,


统筹市县两级巡察工作的研究谋划和安排部署,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一贯到底,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显著彰显。


  责任传导作用更加彰显。明确市委巡察机构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区(县)巡察工作,及时听取区(县)巡察工作情况汇报,明确巡察工作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巡察工作考核评价和追责问责制度机制,相关单位履行支持配合巡察工作责任、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不力的列入负面清单,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以上率下、以上促下的责任传导机制。


  统筹谋划作用更加彰显。坚持市县巡察一盘棋思想,统筹部署全市巡察任务、统筹调度全市巡察力量、统筹巡察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巡察资源、调动积极因素,针对性地采取常规巡察、提级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巡察,统一标准要求、统一动员部署、统一成果运用,推进形成了市县巡察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系统问题巡得更透、突出问题巡得更实、专业问题巡得更深,有效提升了巡察质量。


  督促指导作用更加彰显。通过完善报备机制、专项检查、现场督导、召开会议、蹲点调研、制度传导、请示报告等方式,加强对县级巡察工作的督促指导,有效传导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区(县)巡察机构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监督质量。联动贯通作用更加彰显。充分发挥在上下联动中重要节点作用,在纵向上加强与省委巡视机构、区(县)巡察机构的联动,自觉对标省委巡视工作标准,落实省委巡视巡察工作要求,强化省市县同频共振;在横向上加强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的沟通对接,加强与宣传、政法、审计、财政、信访、统计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信息、资源、力量共享共用,形成了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联结的监督格局。


  规范引领作用更加彰显。从市级层面率先规范机构设置、明确职能职责, 健全完善巡察工作制度机制,优化巡察工作流程,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为区


(县)巡察机构提供规范指引。探索实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随同参与所监督联系单位的巡察工作,推广应用巡视巡察数据管理系统,开发“铜仁智慧巡察”小程序,实行“扫码巡”“扫码评”,以信息化助推巡察工作规范化。


示范效应作用更加彰显。省委将落实试点任务与推动全省市县巡察工作相


结合,大力推广铜仁试点成果运用,召开了全省巡察工作会议、试点工作座谈会、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部署推广运用试点经验成果,有力推动了铜仁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践,如贵阳市建立了巡察工作报备制度,遵义市制定了巡察工作六大责任主体清单,毕节市制定了巡察工作考核办法等等。


三、经验启示


  坚持政治巡察是根本。巡察的本质是政治监督,这是巡察监督有别于其他各类监督的重要标志。做好巡察工作必须从政治上深化认识,更加自觉地把督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准确把握A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深刻内涵,以此领航定向,从中寻策问道,才能确保政治巡察方向不偏离、行动不走样。


  坚持解决问题是目的。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发现问题是巡视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推动整改是巡视巡察工作的落脚点。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巡察利剑震慑作用,紧盯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从解决制约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入手,才能实现巡察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


  坚持协作联动是关键。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实践证明, 只有强化系统思维和协同意识,推动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等各种监督的贯通融合,拓宽巡视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渠道,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优势,推动信息、资源、力量、成果的共享共用,才能更好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


  坚持守正创新是保证。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落实巡视全覆盖任务,完善巡视巡察制度。”实践证明,只有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既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 又突出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在遵循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用。


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河钢集团为代表的“新后来者冶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余菁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概述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高不确定性世界的艰巨竞争挑战。诺斯(North)将不确定性作为经济制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认为不确定性不是一种异常,而“一直是导致贯穿整个历史和史前史的人类组织结构演变的潜在条件冶[1]14。人类在努力拥抱的广阔的未知世界里,永远同时蕴藏着风险与机遇。中国企业如何与世界共存,如何迈进高不确定性的世界, 如何顶住国际形势诡谲多变的重重压力,规避风险、成功构筑竞争优势、发展壮大一批能够融入全球市场,并且能够因服务全球市场从而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与尊重的中国跨国公司,这是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研究者需要共同努力回答的时代性问题。


  西方学界有关于跨国公司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一些常识化或程式化的理论见解,被理解为“经验性真理冶[2]。彭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指出, 跨国公司是企业生产组织功能持续扩张的产物———一旦将企业边界扩张至母国之外,就出现了跨国公司。企业边界是科斯(Coase)企业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科斯的企业理论强调,跨国公司是一种跨国界的生产协调机制,只要能降低交易成本或创造价值增值,就有可能向外拓展和延伸企业边界,将相关的市场交易活动内部化。1976年,英国雷丁大学的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 提出了内部化理论[3]1977年,邓宁(Dunning)提出了折衷理论,将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归因于三个方面,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 化 优 势 [4] 。 其 组 成 的 OLI 范 式 ( Ownership Location Internalizationparadigm),被广泛认为是“国际商务领域最卓越的理论范式冶[5]


21 世 纪 交 替 之 际 , 国 际 社 会 众 多 的 新 兴 经 济 体 跨 国 公 司


EmergingEconomyMultinationalEnterprisesEMNEs)不断涌现,伴随其出现的各种新经济现象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形成了挑战。马修斯(Mathews)指出,现有理论和概念框架无法为作为“后来者冶(LatecomerFirmLCF)的亚洲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提供有效解释;同时,他提出了LLL模型(LinkageLeverageLearning),推动了国际商务领域在理论范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6


7]。按照马修斯的LLL模型,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或“后来者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实践,主要是受到海外市场上战略性资源的吸引,并且通过与之建立联系, 继而以杠杆策略利用所链接到的资源并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快速成长与扩张。


  马修斯理论提出10年后,《全球战略》(GlobalStrategyJournal)以专刊形式讨论了相关的问题,即人类社会已有的国际商务理论是否依然适用,以及是 否 需 要 进 行 重 大 调 整 , 并 构 成 了 一 场 “ 金 发 姑 娘 辩 论 冶


thegoldilocksdebate[8]。我们要从纷争不断的论点中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中方案,决非易事。马修斯和其追随者主张,新物种需要新理论,商业历史学家则认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根本原因在过去几个世纪从来没有改变过,就是通过跨境交易来节约成本和创造价值增值部分[9]。有些研究者抱持介于两端之间的意见,认为需要对现有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并去辨识其中的哪些方面是普适性的,哪些方面不是普适性的,以及如何处理后者[10],强调已有理论在加以实质性的修改和增强后足以解释新现象[89]


  从2012年的“金发姑娘辩论冶至今,又经历了10年,学者理论之争依然持续不断。但总体上看,OLILLL两大理论范式占居跨国公司研究领域主流,且这种情况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目前,西方学界有关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滞步不前,而中国企业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也承受了全球市场运行中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在部分产业领域实现了稳步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探索,构成了可能孕育新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实践基础。本文研究认为,西方视角下的有关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理论观点,不适合被直接拿来指导具有本文所指称的“新后来者冶特征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


  20XX年,A主席着眼人类未来及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冶倡议10周年。本文所关注的案例企业———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钢集团冶或“河钢冶),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并购南非帕拉博拉矿业公司


ParabolaMiningCo , 简称“ 南非PMC 冶) 和瑞士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


DufercoInternationalTradingHolding,简称“瑞士德高冶或“德高冶)的基础上,实施了对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SmederevoSteelPlantinSerbia, 简称“塞钢冶)的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响应和落实“一带一路冶倡议的最为成功的实践典范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河钢集团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河钢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商业故事,人们也许


会认为,成功就像一份挂在枝头的唾手可得的果实,恰巧被河钢采撷下来。本文力求贴近河钢的企业实践,探求其背后海外拓展的艰辛历程,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其中的复杂因果作用关系,以揭示其来之不易的成功;同时,聚焦于与新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紧密相关的三个理论问题,第一,如何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中谋求发展?第二,“新后来者冶如何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第三,中国跨国公司能够为世界贡献什么?并力图运用河钢案例样本去检验有关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主流理论的有效性;并且努力去辨识和探讨中国企业实践与主流理论之间的差异,以及蕴含在差异之中尚没有被人们发现其重要意义的事实及相应的理论见解,以期能够更加贴近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实际,使相关理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河钢集团国际化的实践探索及发展历程


  河钢集团成立于20086月,是由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而成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在“20XX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冶排行榜中,河钢以上百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超过200亿美元的海外收入和2122%的跨国指数[11],在钢铁企业中位列第一,连续6年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12]2008


—20XX年,河钢集团的国际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前奏阶段(2008


—2012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河钢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初步实现了国际化重心由贸易出口导向,向海外并购导向的转变;第二,布局阶段


2013—2016年),河钢抓住有利的海外投资机会窗口,完成了对南非PMC、德 高、塞钢的并购,形成了“三角架布局冶的国际化战略架构;第三,深化阶段


2017年以来),河钢顺应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变化,着力增强海外业务的运营韧性,抵御了外部环境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


(一)前奏阶段(2008—2012年)


  2008年,河钢集团在成立短短两个月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国内外钢铁行业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河钢迅速被卷入了风起云涌的全球市场波动之中。2009年,随着危机蔓延,中国钢铁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业内企业纷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面对空前严峻的形势,时任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简称“唐钢冶)总经理的于勇表示,“无论市场风暴来得多猛,无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多长,唐钢绝不能在这次危机中倒下去。冶“要用钢铁般意志打造全新的唐钢。冶[13]343344从市场困局中寻求突围的紧迫感和强烈意志,驱使企业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


  河钢的国际化之路,可以溯源至与瑞士德高的一次合作。2006年,唐钢冷轧厂斥资30多亿投资了一条生产线,因没有竞争优势而处于严重开工不足状态, 年亏损数亿元。200910月,唐钢冷轧厂从德高公司获得了一笔总量为6000吨、品种是特殊规格镀锌板产品的订单。该产品是业内公认的高难度品种[14],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冶。唐钢冷轧厂开工后,才发现产品生产难度超出预期,为避免违约,只有咬牙坚持,发起了决战总动员,顶着重重压力,攻克层层技术难关,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履约任务。


  这次合作成功就此拉开了德高与河钢之间建立互信和持续开展深度合作的帷幕。随后,德高立即追加了一份26万吨的普通镀锌产品订单;20103月, 与唐钢签订了每年不低于30万吨冷轧产品的供货协议———这是德高当时在中国最大的一笔订单;20113月,双方高层会晤,达成了10项合作协议和意向; 20126月,双方签署了27亿美元钢铁产品出口结构性资金协议,并由德高担保,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等6大外资银行向唐钢一次性预付27亿美元货款。在开展合作期间,德高向唐钢多批次派遣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技术与管理专家, 帮助唐钢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在此发展合作过程中,德高帮助唐钢打开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大门———原本唐钢冷轧厂仅是全国冷轧生产线里最晚建成的一条线,但藉此后来者奋起直追,迅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单体冷轧产品出口企业。此次合作对河钢国际化战略产生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就在河钢与德高合作日趋紧密的这段时期里,中国钢铁业在产能过剩、需求下滑、成本高企等多重压力作用下,进入了微利时代。特别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在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严重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加强对海外矿产资源项目的开发力度。此时,河钢的重要并购举措是,201212月,作为中方联合体的牵头方,和南非工业发展公司, 与力拓集团达成了收购南非PMC的协议,并不断购买海外矿产资源,显著强化了河钢的上游资源保障能力。这些举措不仅标志着河钢国际化的重心初步实现了从贸易出口导向向海外并购导向的转变,而且河钢与德高之间的合作,也将出现与此国际化重心转变相一致的积极变化。


(二)布局阶段(2013—2016年)


  2013—2016年间,河钢抓住了在海外发展的机遇期,先后完成了对南非PMC、德高、塞钢的并购,形成了资源、贸易、制造“三角架布局冶的全产业链国际化战略架构。


  南非PMC始建于1956年,是南非最大的铜产品供应商,系力拓集团控股企业。21世纪初,南非PMC陷入了经营困境,从2003年开始出现持续亏损,待力拓认定铜一期项目资源开发接近尾声,又因当地种族主义问题而无意启动二期项目, 便决定出售该家企业。河钢在明确收购意向后,出于控制投资风险的考虑,分两步完成了对南非PMC的收购。第一步,河钢作为最大股东和牵头单位,与天津物产集团、俊安公司、中非发展基金共同组建中方联合体,在香港设立并购基金四联香港,由四联香港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共同出资,收购力拓集团和英美资源公司所持有的南非PMC745%的股权,于20137月完成股权交割。第二步,20144月,河钢在完成对南非PMC少数股份的要约收购后,南非PMC从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退市;同时,河钢作为第一大股东和实际运营方,将南非PMC 纳入一级子公司直属管理。2014年底,河钢在收购南非PMC后,多项指标创历史记录,实现净利润52亿元[15]


  河钢在完成收购南非PMC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德高公司的控股。随着与德高之间贸易合作深入开展,河钢不断增进了对这家全球最大的钢铁综合贸易服务平台的了解。在与德高高层的多轮接触中,已就任河钢领导人的于勇敏锐地意识到,德高有潜力成为河钢国际化战略布局中有“桥头堡冶和信息枢纽功能的关键一环,能够起到帮助河钢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理念、开拓高端市场、获取海外金融服务、培养国际人才、整合战略资源、防控投资风险的综合作用。在欧洲钢铁大企业效益普遍不好的市场形势下,德高董事长鲍尔夫(Bolfo)也迫切希望找到一家有实力且可靠的大型钢铁企业,作为保障德高对重点客户的托底供应的合作伙伴。唐钢产能大、产品型材系列广和综合技术能力强,能够满足德高服务4万多客户的需求。20133月,鉴于两家公司之间的强互补性,双方签署协议,唐钢以现金方式收购德高1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时, 德高帮助唐钢又从12家外资银行获得了12亿美元钢材出口贷款[16],这一嫁接国际贸易平台、有效实现“钢材换资金冶的做法,帮助河钢渡过了钢铁市场不景气的寒冬。河钢完成此举,彰显了德高之于河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缓解了河钢经营中拓展销售渠道和解决资金难题的燃眉之急,更促进双方在更长时间周期里的深层次战略互惠。因此,201411月,河钢与德高的合作上升至集团层面,河钢受让唐钢持有的德高10%的股份,并以原参股价格增持德高公司股权至514%,成为德高的控股股东。其后,河钢通过德高,还间接控股了马其顿中板厂,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分别持有南非DSP公司50%的股权,此外,


通过购买卡斯特50%的股权,从而全资拥有了美国克拉赫公司。这些举措都拓展了河钢对全球钢铁产业下游制造资源的掌控能力。


  随着企业国际化战略深入实施,河钢也考虑从欧洲收购钢铁下游制造企业。在考察了几家钢铁加工制造厂而无果之际,河钢迎来了其国际化战略布局中第三次重大机遇与挑战———对塞钢的并购。塞钢始建于1913年,曾是塞尔维亚唯一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2003年,被美国钢铁公司(USSteel,简称“美钢联冶)收购,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陷入持续亏损。20121月,美钢联决定退出,塞尔维亚政府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收回塞钢。2013年,塞钢恢复了部分生产能力,但塞尔维亚政府每年要为塞钢提供上亿美元的补贴,以维持运营和提供部分就业机会。为缓解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塞尔维亚政府推行了塞钢私有化计划,在20122014年间进行了三次国际招标,其中不乏有一些欧洲国家的钢铁巨头表达了收购意愿,但在考察后,纷纷选择了放弃[17]4244, 均以失败告终。2015年初,在“一带一路冶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推进的大背景下,河钢跟进了塞钢的私有化项目,对塞钢进行了前期调研,并于2015 7月正式启动对塞钢的收购项目。


2016418日,河钢签署正式协议,以4600万欧元收购塞钢,获得了塞钢


220万吨钢铁产能,承诺保障塞钢全体员工就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发挥运营管理优势,使之成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18]122016619日,A总书记视察塞钢时做出指示,“中国人讲言必信、行必果,也就是说我们一诺千金,我们所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冶[18]362016630日,河钢完成了并购塞钢的资产交割,并于71日,正式接管并实质性运营塞钢;2016年底,扭转了塞钢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兑现了之前的承诺,超预期地完成了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冶倡议,以及“打造中国和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工程冶的使命与任务。


(三)深化阶段(2017年以来)


  河钢在完成国际化战略的“三角架布局冶后不久,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进入大变革与大调整时期,这给中国企业拓展新的海外业务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从2017年至2019年间,河钢尝试接洽了一些海外投资机会,如收购美钢联位于斯洛伐克的科希策钢厂、在菲律宾投资建厂、收购印度塔塔钢铁集团在东南亚地区的钢铁资产等。这些项目或者因为发生了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或因为受到了国际政治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均未落地。日益复杂的国


际环境给河钢海外业务运营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在此过程中,河钢不断地化危机为机遇,持续增强海外业务的运营韧性,有效抵御住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实现了国际化经营活动的平稳发展。


  第一,河钢收购南非PMC后,克服了南非社会经济形势不稳定,以及薄弱基 础设施对矿业生产与产品外运等造成的重重不利影响,连续10年保持较高盈利水平。至20XX年底,南非PMC的公司资产总额是2013年收购时的3倍。河钢为突破铜一期项目资源即将枯竭的瓶颈,并积极回应员工以及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诉求与期望,在南非PMC先后实施了铜二期、铜冶炼厂改造、磁铁矿选矿能力提升、厂区物流优化等重点项目。河钢由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良表现,南非PMC获得了南非政府颁发的BEE(黑人经济赋权)四级证书,以及南非国家商业大奖———可持续发展奖,还数次获得了南非最佳雇主奖。20XX年,南非陷入了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加之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灾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造成了社会动荡风险加剧,各种不利因素仍将对未来一段时期河钢南非PMC的生产运营构成了挑战。


  第二,河钢对塞钢的稳健运营和韧性成长,是在应对各种外部突发不利事件的冲击中实现完成的。2017年初,多瑙河突遭特大冰冻,导致水上物资供应中断,塞钢陷入了停产危机。对此,河钢启动“保供塞钢冶攻坚战,由河钢国际矿产资源部制定应急方案、河钢香港担负供货结算任务,并在塞尔维亚政府协助下,共同化解了危机[17]24925520188月开始,多瑙河遭遇了为期半年的特大干旱,得益于在冰冻危机中积累的经验,塞钢与河钢集团各部门密切配合,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实现了逆势增长———2018年效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跃居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17]25926220187月,欧盟实施了进口钢铁关税配额措施,又给塞钢带来了较大经营压力。河钢通过研究市场、不断优化销售产品结构和各区域市场分配,使塞钢找到了产量和效益的动态平衡点,提升了柔性运营能力。2020—20XX年,在新冠疫情期间,塞钢通过与河钢内外协同,捐助了防疫物资助力塞尔维亚抗疫,维持了钢厂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保障了员工工资全额按时发放。20XX年初,塞钢未雨绸缪增加了对南非、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原料采购和原料储备,采取动态调整炉料结构及适当减产等方式,化解了俄乌冲突的不利影响。塞钢累计投资超过2亿美元,重点实施烧结机、加热炉、煤气柜三大技改项目,虽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造成了资金、时间和人员投入成本大幅增加,但到20XX年,这些项


目陆续投产运行,优化了塞钢的成本结构、提升了塞钢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第三,河钢在国际化实践发展中,德高在其中扮演着联动全球市场的重要角色。在坚持本地化运营的同时,德高也关注发挥自身在河钢海内外业务协同中的作用。塞钢产能上升后,在其销售渠道调整过程中,德高给予了关键支持, 奠定了塞钢迅速扭亏为盈的市场基础。俄乌冲突后,全球政治经济前景隐忧频现,20XX3月,鲍尔夫在和于勇视频会谈时指出,“金属领域冶不再是个“完美的市场冶,这其中既产生获利机会,又伴随着风险。这样的形势对河钢的国际化战略,必然提出更高要求。20XX4月,于勇赴瑞士德高总部,强调稳步提升协同响应集团战略的能力。此时的于勇已经连任两届世界钢铁大会主席。在带领河钢走进世界钢铁工业舞台的中央地带之后,于勇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在世界钢铁工业已然来临的“中国时代冶,中国企业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中国企业将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什么样的“中国印记冶?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将世界钢铁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问题亟待河钢和更多的中国钢铁企业以当下及未来的实践,给出让世界瞩目的和有说服力的答案。


三、中国企业如何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中谋求发展


  从大航海时代至今,人类面对的世界始终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新时代, 中国企业一旦启动国际化征程,便犹如走入了一片表面平静却又暗流涌动、险象环生的海洋,时刻要在海浪中搏击求生。世界各种高不确定性的问题,反复涌现在河钢对瑞士德高、南非PMC和塞钢的并购活动中。我们从其中窥视探究可知,河钢的国际化实践,其实是在穿越一股又一股并没有明确胜算的商业激流后,创造性地铸造出来的成功样本。


(一)“三角架布局冶的形成


  河钢的“三角架布局冶的形成过程表明,其构建出来的国际化战略架构, 并不是被任何前瞻性的和有先见之明的战略规划预先设定好的。河钢过去十几年,所走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而是一条因时、因地制宜,随时需要改弦易辙的坎坷与崎岖的国际化之路。


  第一,河钢与瑞士德高关系的动态演变。河钢国际化初期的重要一步是, 在2009年接下了德高的订单。当时,这张订单在国内钢铁市场上已经流转了半年,无人问津,其他大钢铁厂都觉得生产技术难度大。唐钢冷轧厂在陷入了几近无路可走的经营困境下,才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冶,而且接下订单后,在


技术攻关时屡屡碰壁,最后付出超常的艰辛努力才完成了订单;无论是在接订单,还是在完成订单的时点上,唐钢没有预料到在随后数年内,通过与德高的深化合作,促使唐钢冷轧产品实现逆势增长;同时,德高不仅签订了订单,还提供了强有力的综合技术服务支持。与之类似,唐钢在2011年与德高实现全方位深化合作的过程,才拓展并拥有了日后河钢参股和控股德高的机会。


  第二,河钢对南非PMC并购的机会识别。21世纪的前10年,在走出去的国内大钢铁企业的队伍中,河钢算不上行动最早或最快的。在全球寻找铁矿资源之初,河钢从没设想过自己会收购一家伴生磁铁矿尾矿的企业。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在铁矿石领域,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英国力拓这三大矿业巨头,以及与其有密切股权合作关系的日本三井物产等大企业集团控制全球主要的铁矿石资源。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矿业市场,比这些国际大集团晚了二三十年,难遇见高品位和合理性价比的矿山资源。南非PMC主业是铜矿,原控股股东力拓在澳大利亚等地有品位更高、储量更大且开采成本较低的铁矿石资源,由于考虑加工、运输成本等因素,并未在意南非PMC伴生尾矿中的磁铁矿的价值。铜矿业务虽然不是河钢主业,但河钢看中了南非PMC在过去几十年堆积尾矿中的24亿吨磁铁矿,平均品位58%;经过不懈努力和谈判,河钢以低成本收购了南非PMC,尾矿不作价。2017年,为满足其他联合股东募投管退与南非PMC二期工程的投资要求,河钢主导并实施了将资产注入国内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无论是后来的资本运作,还是主辅板块持续创利的多业务架构,这些都是河钢在寻找矿山标的物初期所无法预设的。


  第二,河钢对塞钢的并购与整合。在收购塞钢前两三年里,河钢已经开始在欧洲寻找投资目标了。在此时期,河钢关注重点是对应向中高端产品转型的集团战略要求,主要考察加工配送厂,也就是将国内生产的产品运到欧洲工厂加工,直供汽车的主机厂或高端装备制造厂。河钢接触到的欧洲钢铁厂,或者是规模不大、市场份额不理想,或者是收购成本及后续运营成本高;即便如此, 河钢也没有考虑过要收购一家全流程企业,直至塞钢相关信息的出现。河钢意识到,中国钢铁企业最擅长的是全流程生产制造,并购塞钢,能发挥自身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突出优势。因而,在此明确清晰目标下,塞钢成为了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首个全流程钢铁企业。在收购塞钢前期,河钢依据“问题大起底、风险全覆盖冶的原则,梳理了并购塞钢所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尽管如此,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意料之外的情况依然频频出现。河钢起初向塞钢派


出了7人管理团队,整合思路是仅从战略层面对塞钢的生产运营进行宏观统筹与引导。但实际整合过程中,河钢发现,没有独立自主的营销体系是制约塞钢发展的瓶颈,为此,不得不增派了2名营销管理骨干,决定将管理团队工作适当下沉,并且通过努力,塞钢从95%的产品经由贸易商销售,转变为了98%的直供销售。塞钢扭亏为盈后,河钢又规划并实施了三大技改项目。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欧盟市场配额限制、巴西矿山大坝崩塌引发的矿价波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导致的原料供应及能源危机等,都在持续不断地对塞钢的稳定经营造成冲击———所有这些情况,都构成了河钢并购整合塞钢过程中无法提前预判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在非遍历式的世界里前行探索


  中国企业需要面对当下的国际市场中的高不确定性的挑战。诺斯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非遍历式的世界(anonergodicworld),在这个世界里,各种新的、根本不同于以往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知识与经验中来预测未来[1]22。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应对现实世界中难以衡量或难以驾驭的不确定性,无法靠参考过去的模式或趋势来设计和实施某种核心战略,而只有靠企业自己的探索与实践[5]。河钢用其国际化实践探索历程与经验告诉我们,在险象环生的国际竞争中,企业随时有可能倒下,只有意志坚定的强者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在动荡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企业无法像应对成熟市场那样制订严密的战略计划,但要有战略方向感。只有保持战略方向感, 审慎并全力以赴地把握好每一个当下的决策,才有可能在经年累月之后,逐渐形成清晰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架构。未来,中国企业显而可见和立竿见影的战略机会必然越来越少,需要学习以长期主义的眼光,不断从高不确实性中发现新的机会。


  第一,面对高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既要保持“随波逐浪冶的灵捷性,又要有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力。于勇带领河钢走上国际化道路,是形势使然,在前进道路上,河钢人表现出来了如履薄冰和破釜沉舟般的不断奋进的意志力。与唐钢合作一两年后,鲍尔夫曾经对唐钢作了这样的评价, “唐钢是开放的、向上的,敢于做别的企业不敢做的事。这种‘气质爷在其他企业中很难找到。在这样的企业面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克服不了的困难。冶[13]于勇说,“每一个困难和波折中都孕育着主宰未来的因子。冶[19]313“我们并不看好的经济数据,会给我们做实体的人带来一种危机感,这个危机感恰


恰会触动我们,激起我们的创新欲望,用我们的持续创新颠覆性发展、指数性变革来对冲外部环境的诸多不利。冶[19]10诺斯认为,制度、信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会引导我们做决策,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对各种不确定性做出正确的应对处理[1]1415。正是凭借强大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力量,河钢不断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创造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取得超出预期的经营业绩。


  第二,面对高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企业难以预设战略的具体内容与细节, 但需要战略方向感。


  以河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后,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近乎于一个不可知的复杂市场,在信息极度匮乏的状态下,企业无法像应对成熟市场那样, 制订事先明确部署好和可以确知成功结果的战略规划,而且在充斥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河钢许多重要的发展机会根本无法被预设出来。河钢领导层通过与德高的合作,以及与西门子、浦项等国际一流企业的开放互动交流,深刻体会到, 要成为一家高效配置全球资源的跨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冶经历全球化的洗礼。这种战略方向感一直指引着河钢的国际化活动。河钢从2009年的唐钢冷轧厂接下“烫手山芋冶,到2011年和2012年间的全球找矿,再到2014年和2015年间, 形成相对明确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并且提出了要打造资源、贸易和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制造板块最终落地于塞钢,实属“必然中的偶然冶,而塞钢项目的成功,则进一步坚定了河钢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矢志打造“世界的河钢冶的信念与决心。


  第三,企业需要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穿越变化莫测的市场中的高不确定性。从河钢国际化实践来看,其国际化的成功,更像是被逼出来的成功,是一个在面对重重困难的境况下,坚持不懈地寻找和发现目标的动态蜕变过程。如果用短期得失来衡量每一项决策,企业简直寸步难行、无路可走。唐钢最早接下德高的订单,被国内钢铁同行视之为“烫手山芋冶。当河钢决定并购德高时,国内业界同行大多不看好,普遍的观点是,并购一个钢铁贸易商无甚价值可言,还可能带来过于依赖德高的潜在风险。河钢并购塞钢时,塞钢被当作为一家美钢联不要和欧洲大钢铁企业都不愿接盘的企业。河钢对塞钢进行尽职调查时,德高基于其掌握欧洲钢铁市场的市场信息优势,给出了带保留意见的评估结论,认为塞钢没有很大的收购价值,不一定取得收益。然而,恰恰是凭借这些被业界不看好的、在短期内无利可图的交易活动,河钢一步步完成了其国


际化的布局,成为了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于勇说,“我不认为大家都不做的事它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做企业本身也是个辩证法。冶[19]203显而易见,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21世纪,那种留在大路上任人捡拾的盈利机会,已经非常罕见了;如果只在立竿见影的有光之处去找机会,大概率是找不到机会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已经被前人检阅无数次了;反而是在一些背光的地方,有可能存在因人迹罕至而未被常人所见的战略机会。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需要克服对迷雾与黑暗的恐惧,向前多走两步,成与败的分别往往就在于那毫厘之差。从河钢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企业经年累月和持之以恒地在保持战略一致性的正确方向上行动时,其一连串的非遍历式的和看似偶然的成功,将有可能组合成为带有必然性的成功;届时,这个企业便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必由之路。


四、“新后来者冶如何构建国际竞争优势


  在国际商务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将近半个世纪前邓宁提出的OLI 范式和马修斯的模型,其对解析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实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一方面,21世纪初,邓宁在考虑优化OLI范式时指出,内部化理论的渊源应追溯到彭罗斯所说的“整合冶(Integration)上去[20]。另一方面,随着21世纪以来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众多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化浪潮中的“新后来者冶,在国际化经营行为特征上,已经发生了不同于马修斯笔下的“后来者冶的积极变化。为此,本文融入了邓宁的观点,给出了经修正后的LIL模型(LinkageIntegrationLearning),并将逐一分析LIL模型中的链接、整合和学习这三个要素,系统阐释以河钢为代表的“新后来者冶在国际化实践中的行为特征, 以更真切地揭示其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的具体机理。


(一)链接


  马修斯的LLL模型中的第一个L,意指链接(Linkage)。马修斯和一些对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的研究工作表明,不少“后来者冶跨国公司之所以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因为它们迫切渴望从竞争激烈和高度成熟化的国内市场中逃离出去[9]。这些企业在本国拥有一定资源条件但通常不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地位,甚至有明显的竞争短板,这使得它们想从严重内卷的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找到挺进国际市场的切入口,找到同国际上其他优势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运作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内内卷的激烈竞争状态下“被逼出来的成功冶———经历国内恶战的“山重水复冶时刻之后, 这些企业才不得不走出国门、在国际竞争的“柳暗花明冶中又见一村。于勇说, “一个多数企业陷入极度困难的时期,也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华丽蜕变、转型升级的机遇。改变往往是在重大机遇期出现的,重大机遇期往往是从人们普遍认为的突如其来的事件中产生的。冶[21]207“当一个人没有退路时,必须要大胆地往前走,抬起头就会发现前面拥有一片开阔地。冶[21]211越是被逼到无路可走的绝境状态,中国企业越是有可能被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管理智慧;如果缺少外在环境中的极端不利因素,中国企业反倒有可能被小富即安的安逸与惰性腐蚀掉它们推进变革的激情与无限的创造潜能。从“山重水复冶到“柳暗花明冶的转折,中国企业依靠的就是LLL模型中的第一个L(链接)。河钢对德高的市场销售渠道与技术服务的链接,对南非PMC的矿产资源的链接,以及对塞钢制造能力的链接,都可以用“链接冶这一理论要素来作相应的解释。这是马修斯的理论假说具备适用性的一面。


  马修斯有关链接的理论解释,也有不适用河钢国际化实践的成分。这表现为,河钢的资源条件,并不弱于其链接的资源。有某些方面,与所链接的资源相比照,河钢的资源条件具有明显的先进性。马修斯的研究对象是亚洲IT和半导体企业,从资源条件看,这些“后来者冶的资源条件是匮乏的,既没有技术, 也没有市场,谈不上资源丰裕[6],它们迫切需要去国际市场上链接更高质量的资源,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资源。通常,马修斯所定义的“后来者冶链接的都是可模仿的、可替代的和可转移的高价值资源。


  河钢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链接资源的性质是比较复杂的,很大一部分资源是无法准确预判其未来价值的战略资源[22]。从河钢通过与德高的合作而链接的资源来看,这些资源部分具备马修斯定义的“后来者冶链接和利用的资源(知识、技术、市场准入渠道)的性质,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河钢原本存在的资源不足问题。但从河钢最早接的德高订单以及它链接的南非PMC和塞钢的资源看,这些资源又显著区别于马修斯定义的带有确定性的褒义的链接资源。河钢链接的,不过是一些在业界同行眼中看起来平淡无奇和没有重要价值,甚至还带有较高风险的资源。但在链接发生后,河钢承受了市场的高不确定性,立足自身的优势,从后续经营实践变化中发掘和实现了价值增值。这种从常人看来无利可图的链接中发现机会的做法,使得河钢实践超出了马修斯的理论解释的


适用范围。


(二)整合


  马修斯在LLL模型中设定的第二个L,指的是杠杆(Leverage)。马修斯的研究对象是亚洲半导体企业,他认为,这些“后来者冶专注于实现在先进技术领域快速赶超的战略目标,一旦建立链接,“后来者冶会想方设法将链接资源利用到极致。基于这种理解,“后来者冶将“以杠杆的方式来利用链接资源冶, 马修斯称之为与高科技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快速迭代的“资源杠杆冶或“杠杆战略冶[6]。马修斯描绘的“后来者冶资源匮乏,渴求凭借低劳动力成本和对先进技术管理系统的链接,来兑现资源杠杆效应。


  河钢在世界钢铁工业扮演的角色,显然不同于马修斯笔下实施杠杆战略的“后来者冶的角色。河钢所在的钢铁行业是一个传统技术部门,不具备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技术产业特征。更重要的是,以浦项、河钢为代表的亚洲钢铁企业已经是所在行业的世界级企业,这些企业有鲜明的技术与组织优势,不需要像亚洲半导体企业那样矢志于追求先进技术上的赶超,它们面临的挑战是要独立自主发展新技术与开拓新市场。从产业技术特征上考察,马修斯强调的新兴产业领域快速迭代的杠杆式利用资源和实现技术水平或商业价值的快速提高的效应,在河钢的案例素材中表现得不显著。


  在国际化进程中,河钢利用链接资源的方式,更接近于OLI范式中有关跨国公司国际化的传统解释,也就是OLI范式中的IInternalization)。按照邓宁的观点,“整合冶(Integration)比“内部化冶(Internalization),更接近企业生产性功能的实质———企业即是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者和整合者。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功能,整合也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表现的重要因素。为快速获得跨国并购的溢价回报,欧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往往采取高压式(heavyhanded)的整合手段[23]。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后,出于组织文化及吸收能力的考量,往往采取轻触式(lighttouch) 的整合方式[24]。在国际化实践中,河钢一直在推动集团与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资源整合,但它采用了与已有理论解释不尽相同的整合方式。无论是高压式, 还是轻触式并购后整合方式,通常会将整合工作重心放在大量的技术与管理活动上。从河钢实践中,我们观察到,由于河钢链接的并购企业所依托的人文社会背景差异度大、在性质上相对复杂,河钢格外重视引导人们从彼此之间陌生、观望与犹疑的情绪状态走出来,走向达成互信的友好合作状态。当且仅当并购


方成功实现了与被并购企业这二者中的人的因素与文化因素的整合后,其他与技术、与物化因素相关的并购后整合工作,将自然而然地顺畅起来。河钢的整合方式,既非高压式的,也非轻触式的,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更融洽的整合方式。成功开展这样的整合工作,是河钢在国际化活动中取得优于美钢联与力拓的良好绩效表现的重要原因。


(三)学习


  马修斯LLL模型中的第三个L,指的是学习(Learning)。组织学习是跨国公司通过国际化进程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许多学者已经关注到学习在企业吸收新技能和实现能力提升上的正面价值。按照传统正向知识转移的观点, 知识优势主要来自于母公司,子公司只是知识转移的接受者。与传统观点不同, 马修斯在LLL模型中指出,“后来者冶以杠杆战略利用链接资源所对应的组织学习状态,是一种典型的逆向知识转移,即母公司通过被链接、被并购的子公司, 来实现知识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马修斯认为, “后来者冶最关心的是通过逆向学习来增进自身能力,希望尽快学习和适应现有的技术,它们不关心新知识的生成。


  河钢国际化实践中的学习活动,既非纯粹的正向知识转移,也非纯粹的逆向知识转移,而呈现出来了交互、递进与往复迭代的鲜明特征。本文认为,为什么河钢在国际化进程中能发展出来独具特色的学习活动,这和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河钢在历史上有自己的学习文化,在于勇领导下,河钢人将冷冰冰的对标管理手段变成了一种文化———这种对标文化即是学习文化[13]360; 另一方面,河钢在形成国际化战略之前,在生产制造工艺和管理技术上已经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因而在国际化过程中,渴求的并非是明确正向或明确逆向的知识转移活动,而是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和不断提升认知层次。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河钢最看重的不是有形的、具体的学习,而是非具体的、潜移默化的学习。当这样的学习活动充斥和弥漫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就容易产生交互、递进与往复迭代的学习效应。


  多年来,河钢与强者为伍,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成长经验中汲取养分,运用全球化思维审视自身并促进自我提升。最初,河钢从与德高订单的链接中,拓展出来了与德高发展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后来的并购德高的可能性; 之后与德高、南非PMC的链接,又激发了河钢对德高、南非PMC的资源整合与学习活动,这在日后大大提高了河钢成功链接塞钢和成功整合塞钢的可能性。河


钢并购塞钢后,先后派出11批次、近200人的技术团队,在短时间里实现了塞钢的成功复产。河钢国际化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河钢不是通过所链接的资源本身来实现价值增值,而是通过链接资源和整合资源所引发的学习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变化或变化的可能性来孕育价值增值。同时,一旦前序的链接资源活动发生,后序的企业整合资源与学习的螺旋会被激发出来, 这将进一步拓展企业链接和利用更丰富的资源条件的机会,使原本不可能的战略选择成为可行的战略选择。


  我们认为,河钢在国际化实践,探索的学习磨砺过程,比理论研究者笔下描述的积极、正面和目标明确的学习过程要复杂得多。对此,我们需要更加辩证地和更加包容地看待学习———在国际化进程中,学习不仅具有科技属性, 更具有人文社会属性;不仅有能带来简单直接的进步成果的学习,更包含有大量隐默式的、甚至连学习者本人都难以清楚表达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的学习。就后一类具有人文社会属性的和隐默式的学习而言,这样的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和愉快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结果上,随时可能出现价值感不甚明确的情况。就本质而言,学习是一个人们增进对原本未知世界理解的过程,而且仅当个体觉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包括他人)在认知上的差异性时,其学习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河钢、德高、南非PMC、塞钢等企业,它们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这是需要彼此开展学习如何与自己之外的世界共处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迷茫、缘不得已的克制与妥协、纠结与挫败。正是这一切, 构成了一个有活力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造和不断变化的管理实践系统。成功的企业,是在数不清的无知、错误、挫折与失败中坚持尊重差异和持续学习的企业,而坚持不下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与平庸企业相比,伟大企业的共同特质是,犯大量的错误,再快速地从错误中学习更多的经验和获得更强大的能力,进而做到从没有道路的困境中找到新出路,从被无数差异和不确定性包裹的世界中找到“美美与共冶之道。


  从河钢国际化实践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其学习目标并不仅仅在于达到某一具体的、已确知的全球领先水平,更在于超越自己,直至重塑自身所处产业技术特征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性质。拉玛穆提(RaviRamamurti)称一部分新兴经济跨国公司为在全球整合夕阳产业的公司[10]。河钢的国际化实践为拉玛穆提的观点提供了一个例证,但又不仅止于此。于勇曾说:“相比昨天,今天的钢铁已汇聚了现代社会最活跃的创新元素,从钢铁到材料,从结构性材料到功


能性材料,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展示出新的内涵、新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冶[19]335;即使是像钢铁这么传统的行业,也在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成为科技、管理、人才、金融、商业模式等“全社会最活跃元素的综合体现冶,持续生成各种新变化[19]335251。河钢用自身行动证明了,在全球的传统产业领域,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有可能像在新兴产业领域一样,从高不确定性中寻找到广阔的市场机会。从经营管理创新的角度看,学习能够不断为旧企业开启新的发展空间。在南非PMC,力拓的经营管理活动受到了本地力量的排斥,退出了;在塞钢,美钢联因为单向地将美国式经营管理原则加诸于塞钢, 受挫了。在这两家企业,河钢迎难而上,运用中国式的经营管理哲学,成功地恢复了它们的生产组织与运营管理活力。河钢案例表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绝对不是简单重复欧美国家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这些企业正在穿越被不确定性覆盖的全球市场,走出一条条发达国家企业不曾看到、也不曾走过的国际化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道路。


五、中国跨国公司能够为世界贡献什么


  跨国公司具有代表人类文明的先进技术与制度交换器的功能,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转型与进步的积极带动者。在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早初期,跨国公司在开展跨国性的经营活动之前,通常都需要先行构筑一个足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社会规则系统,然后,才推广其商业活动。东印度公司作为最早出现的跨国公司,便是先用非经济手段确立和不断巩固自身的社会合法性,然后,才伴随有日益繁荣的经济增长。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全球化日益成为主流, 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依托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和管理权威,持续复制和输出与自身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系统的成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跨国公司发展模式中受益良多,汲取了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扩散出来的各种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河钢国际化实践表明,以河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一直是全球化浪潮与跨国公司良性发展模式的受益者,而今,当它们以“新后来者冶的身份反哺世界时,正在带动跨国公司群体的行为特征发生有益的新变化。


  借助OLI范式中的OOwnership)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以河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正在带给世界的贡献。邓宁与合作者们指出,企业所有权是OLI范式中最难处理的一个要素[25],它受到了包括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内的跨国公司新组织形式及其在承担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鲜活实践的


多方面挑战。作为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的一个理论要素,它可以收纳跨国公司行为中各种复杂的、抽象的、隐性的和能见度低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为某个跨国公司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边界的真实样态以及种种出人意料的行为表现,提供富有弹性的理论解释。从河钢案例可以观察到,跨国公司的所有权因素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经济内涵的范畴,而带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与制度属性。美西方跨国公司向全球传播的,是财富至上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像河钢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它们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将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输送到了海外。中国古代,老子崇尚“以其无私成其私冶,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冶。


  河钢国际化实践表明,21世纪的跨国公司不仅应该以追求良好的市场业绩增长和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还需要以推动多元利益和谐共存和全球互信合作发展为自身义不容辞的组织使命与社会责任。


(一)与多元利益相关方互惠共赢的经营理念


互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单位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换。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Cicero)指出,回报善意的互惠原则是一份不可缺少的道德责任[26]。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互惠原则渗透在从原始的生活关系到现代社会与伦理生活的全部文明之中[26]


  在对外交往中,河钢屡屡展现了关注和考虑合作伙伴利益诉求的良好品质, 这种好品质促进了各利益相关方在开放互信中共享发展机会与收益,换来了各方互相给予的平等回报。由于接下了德高难啃的“硬骨头冶订单,唐钢成为了德高在全球130个合作伙伴中“最特殊、最重要的朋友冶[13]361;在提供订单的同时,德高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将技术服务向上游供应商延伸,为唐钢提供了免费的和高水准的技术服务,这又使德高成为了唐钢的“最佳海外合作企业冶[13]354。这种互惠关系,构成了双方发展后续的更加紧密联系的前期基础。


  在海外业务发展过程中,河钢始终秉持负责任长期投资者的态度,坚持互惠共赢的经营理念,即“让被收购企业越来越好,给予其可以预见的光明未来冶[21]126。在南非PMC所在的帕拉博鲁瓦小镇,70%~80%的收入来源于矿业,河钢的到来为这家险些关门歇业的公司和小镇注入了活力,提供了5000余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就业岗位约1500个,被南非评为企业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


  在塞钢,河钢提出了“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冶的三原则, 将经营管理好塞钢视作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遗余力、动用所有资源拯救这个企业,不辱使命、兑现了对两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承诺,让“塞尔维亚的骄傲冶重获新生,回报了塞尔维亚人民一个最好的企业。目前,塞钢已连续四年位居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累计创汇39亿美元,对塞尔维亚经济贡献率约2%


  塞钢所在地斯梅德雷沃市年财政收入达到了原来的2倍多,失业率由18%下降至6%,新生儿出生率在塞尔维亚排名第一。在国际化运营中,河钢传递的成人达已的互惠共赢理念始于商业交往,又超越了一般商业交往规则的范畴,成为了促进各方互助共益的一种社会机制和一份情感纽带,成为了维系社会凝聚力与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粘接剂。


(二)服务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观


  中国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河钢曾是世界钢铁协会主席单位,以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高度,将既有现实价值又有战略价值的事情作为主攻方向[19]311,选择在绿色发展上为世界烙下中国的钢铁印记。


  河钢启动绿色发展长征之路的起点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当时,刚刚就任唐钢总经理三个月的于勇,开启了大规模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攻坚战。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这家拥有66年历史的“灰头土脸冶的老企业厂区环境“大变样冶,完成了向花园式工厂的脱胎换骨式的蜕变。河钢的绿色发展观不仅是经营理念的一场革命,更是深入全体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深处的一次思想洗礼。河钢人深信,企业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企业中的人们应该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群体,能够因为自己努力且卓越的工作而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13]446。多年来,河钢坚持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把“为人类文明制造绿色钢铁冶作为核心理念,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305亿元,实施了500余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201610月,河钢获得了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卓越奖(Steelie奖)[19]296。今日的河钢,拥有世界最清洁的钢铁厂和最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在循环利用水平、绿色制造技术、工业控制效率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了改善全球环境质量的引领者[19]296232238,以及矢志推进低碳绿色制造的标杆企业。


在塞钢,河钢同样运用绿色发展观,推动了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树立了


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形象。在美钢联运营时,塞钢管理相对粗放,不作精打细算,也没有加大环保投入的意愿。河钢接手塞钢后, 引导参照河钢在能源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成熟做法,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了综合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和降本增效。此举不仅能实现超低排放,达到欧盟的高标准环保要求,还能有效减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粉尘与灰烬排放问题。过去三四年间,河钢在塞钢实施了以三大技改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能源和环境保护综合改造工程,拆除工厂内大部分老旧建筑及设备,移植了河钢的21项专有技术,引进吸收先进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使改造后的塞钢在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上全面升级成为欧洲领先水平的绿色现代化工厂。20XX年,塞钢绿色环保项目“用现代技术减少粉尘污染冶,荣获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颁发的“绿色议程冶奖励证书,也是唯一获此表彰的中资企业。


(三)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的管理哲学与方法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促进者。随着全球经济将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和携带有不同制度遗产的人与组织连接在一起,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习得了与高度多样化的文化和信仰体系及受之影响的人与组织打交道的经验。企业所有权不仅指向经济性的内涵,还包含丰富的社会制度内涵。与企业所有权紧密相关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这类因素,以及母国环境中的各种非正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时刻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管理者的意识形态和认知,进而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管理决策和行为路径。面对同样的交易活动,不同企业所有权的跨国公司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动机与行为表现,以不同方式来实现生产活动的组织———这就催生出了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像河钢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抱持的合作动机和行事方式,常常难以为以纯粹追求盈利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解和接受。


  河钢在看待员工的作用方面的管理哲学是,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永远的主角,是最大的变量。办好企业,关键是要激活员工的活力,使员工成为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受到尊重的河钢员工能够发挥出战之能胜的精锐之师的作用和展现出最好的精神风貌,即使在企业困难之时,他们也会给予企业极大的支持和信任[27]。与河钢不同的是,欧美大企业应对经营危机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大裁员,用牺牲员工的利益来减轻经营压力。河钢按照自己的管理哲学来管理塞钢,不把员工当包袱,而是当成了宝贵


的财富。被并购后的塞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5000多名员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事实证明,在河钢人的眼中,塞钢员工责任心强,做事一丝不苟,在重建自信后,这些员工处处体现对这个企业的热爱,他们付出的不懈努力,是塞钢摆脱困境和恢复活力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河钢,还是塞钢,它们的管理哲学中蕴藏一份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情怀,企业不仅是为员工提供经济收入的雇主, 企业更是员工的精神家园与情感归属地。以此为信条,成千上万平凡的劳动者心甘情愿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众志成城地投身“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河钢在看待管理者的角色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哲学,与西方大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钢联派到塞钢的高管们都居住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高级宾馆里,配备豪车,甚至带保镖、带医生,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身份差别显著。河钢管理团队婉拒了塞钢参照美钢联所作的安排,选择了在钢厂所在地租房居住,自己开车或拼车上下班,和普通员工一样打卡入厂,走路去综合办公楼。这些做法有效地缩短了管理团队与塞钢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与情感距离。在管理风格上,美钢联高管因为追求资本增值回报,与塞钢员工、特别是工会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对员工的管理方式存在偏执、跋扈的问题。相形之下,河钢管理团队追求的是发展好塞钢、让员工都能很好地工作和生活,乐于听取大家意见,确立了与工会的全新关系,并最终将大家都团结到了“把塞钢经营好、发展好冶的命运共同体与统一战线中。


  很多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并购方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总想着对被并购企业实行全盘推倒重来式的接管。河钢管理团队开始也有类似的想法,想将河钢经验快速移植到塞钢去;但在实际磨合中,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样的想法会让人不舒服、会遇到阻力;于是,他们及时调整了管理方法,以更加包容的方式来应对各种矛盾与冲突,做到了尊重塞方已经延续了数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担任塞钢执行董事、党支部书记的宋嗣海对管理团队讲,“在员工们看来我们是老板,但是我们不做高高在上的老板,不做指手画脚的老板,要做不像老板的老板,把全体员工当作心贴心、肩并肩的一家人,尽快把企业搞上去,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冶[28]8687在与选派到塞钢担任总经理的赵军交流时,于勇特意叮嘱说:“你性格柔和,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你的优势冶[28]68。这种上善若


水和谦逊待人的管理智慧,引导河钢管理团队对塞钢历史上形成的、包括美钢联留下的管理知识与有益经验,抱持了积极接纳、敬畏和尊重的学习态度。同时,这样的姿态,使塞钢员工感受到了来自河钢管理团队的尊重和友善,更愿意把他们当“自己人冶。


  河钢有非常独特的看待危机与困难的管理哲学。这种管理哲学的真谛是, 越在危机情况下,越是要保持钢铁意志,要挺身而出,要勇于担当和作贡献。这种管理哲学,深深铭刻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唐钢炼出“志气钢冶的那段历史中,那时,他们被邓小平同志称赞为“地震震不垮的、困难吓不倒的队伍。冶大地震后,全国数十个兄弟单位有15万多人赶到唐钢,抢险救灾,帮助重建唐钢。有过这段经历,这个企业上下形成了知恩图报的文化,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愿意积极施予援手。并购整合塞钢时,这种管理哲学和它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经过过去几十年融入市场经济大潮的进程, 河钢已然习惯于将困难和挑战看作机遇,这是河钢人的思维方法———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阶段,遇到什么困难,承受多大压力,都要努力适应环境,做好自身工作,以昂扬斗志经受洗礼、得到升华和赢得未来[21]194。正是秉持这样的管理哲学,河钢学习着从“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冶的局限中跳出来, 在危机中捕捉机遇[21]206207;学习着将市场最困难的或最不利的形势,转化为自身发展最快、各项工作和整体竞争力提升最快的时期[21]200;学习着穿越高不确定性的全球市场,来促进与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建的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繁荣与发展。


新万福河济宁段美丽河湖建设的实践探索


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韩光


  美丽河湖建设不仅是严格落实A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实践探索,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展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丽河湖的保护与建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


新万福河现状问题


基础设施老旧


  济宁市新万福河(金乡段、任城段、鱼台段)沿线灌排站、涵洞等建筑物破损老化严重,部分路段堤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防汛管理道路、管理设施尚不完善,对水资源利用、运行管理、防洪抢险造成了很大困难。


管理制度落后


  新万福河基层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堤防管理工作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基层管理人员的办公环境相对简陋,不能很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工作人员老龄化,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 跟不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的步伐,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堤身破坏,河滩裸露


  新万福河大部分地区堤防较完好,但局部因农业活动,堤身被破坏残缺。堤身一般由壤土、沙壤土、黏土组成,填筑不均匀,较混杂,压实度一般不满足设计要求。金乡段万福河左右河滩岩坡抗冲刷能力差的土层直接暴露,沿线新建或改建的泵站和桥梁工程在勘探深度内,除河道淤积物外,还有冲积堆积的壤土、沙壤土和黏土。


生态多样性差


  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堤防和护岸等沿线常见涉河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忽略了其生态性,导致堤身和河滩裸露,生态效果差;观景台、绿色长廊、垂钓区、休憩区的缺失使堤防仅仅实现了它防御的功能,没有体现出景观价值, 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低;因之前过度挖沙采砂,造成河床基质受到破坏, 直接影响河流底栖生物的多样性,致使生物群落单一,生态多样性差。


美丽河湖创建思路及建设任务


本文以新万福河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管理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原


因,制定构建美丽河湖的具体目标,确定以下具体建设任务:


以工程建设为基础,辅以生态修复,防护和保护并存


  针对目前新万福河存在的险工险段,进行工程防护,主要治理范围为:金乡任城界—济宁菏泽市界,入口湖—任城金乡界,入口湖—鱼台金乡界。


  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扩挖河槽、整治堤防(加高、培厚、临水坡治理), 治理沿岸建筑物等措施,使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保证洪水安全下泄,保障新万福河区域内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并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生态修复方面,首先要保证新万福河的基本生态用水,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注重打造丰富的沿途景观,协调当地的人文风貌和自然风貌,选择适合的植被,凸显植被的自然性、多样性和本土性。在有村庄和居民的重要节点处, 打造供居民休憩的小公园,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营造和谐的人水环境。在不断提升新万福河景观品味的同时,提升其所流经区域的地域价值,从岸上、水边、水中三个层间打造新万福河的植物群落:一是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二是为河内浮游生物、鱼虾类等提供营养物质,三是湿地环境可为两栖生物提供产卵和休憩的场所。另外,对新万福河中的特征鱼类做好重点保护,通过研究和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要求等,在后续的改扩建和新建工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非本土化的动植物群落引入存在一定的风险,需科学规划增殖放流。


深化河长制工作,多效联动,提升管护机制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新万福河济宁段的管护通过全市推广使用微信APP,公开河长信息,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要更充分地发挥河长制管护机制,如:升级改造河长公示牌;明确河长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在重要、险情区域路段,单独设置视频监控,直接连接河长制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举措;加大爱河护河知识宣讲; 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市民可通过登录微信小程序,参与巡河、爆料、美拍等,从而获取相应的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活动,提升沿河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的良好局面。对于整个新万福河形成“河长”主抓,各责任单位分管,多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良性、健康、高效的长效管护机制,在“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上持续发力,带动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实现河湖从“清”


到“美”的提升,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新的生活休闲“打卡地”。


构建河道堤防管理数字化平台,推进新万福河智慧建设


  数字化平台采用先进的GISWebGISGPRS、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具有先进实用、数据精准可靠、信息可实时共享的优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万福河因权责不明,造成的管理不到位现象,杜绝了人工管理导致的数据不精准问题,可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可有效杜绝事态的严重化。


  新万福河属于市直管河道,现由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新万福河分中心运行管理,河道提防管理数字化平台一旦建成,相关数据将直接上传至监管平台,由省、市级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考核,实现省、市、县、运管单位四级建设管理模式,真正的实现上通下达,高效实用。


借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充分发挥基层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


  山东的马踏湖是美丽河湖建设中的成功案例之一,它属于治理类河湖,典型做法是:在流域内的“治保用”系统治理;在企业的排污口和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均设置“生物指示池”,以确保排入湖内的水源能够保证鱼类的稳定生长,不会破坏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而对于保护类河湖,典型案例有安徽新安江, 一方面从横向和纵向当抓手,横向建立责任到人的补偿机制,纵向构建全流域共治共享平台;另一方面与当地特色产业“茶文化”有机结合,在创建美好环境的同时,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收益。


  新万福河流经济宁金乡、鱼台、微山、任城共四个县(区),使得美丽河湖的建设不单单是一条河流的治理,它会提升一整片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和学习,融合水文化和地域文化,将新万福河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和案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细化河长制的评价机制,采用以奖代劳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新万福河属地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变被动参与到主动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新万福河的管理机制和维护水平。


结语


  新时代下,创建美丽河湖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技术、新系统,拓展新发展格局。重点分析新万福河现状,在工程建设的基础支撑上,实施开展综合治理这一重要手段,同时


在现代管理的有效保障下,将新万福河济宁段构建成人水和谐、绿色智能,集防洪、供水、生态、数字水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美丽河湖。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罗甸为例


中共罗甸县委党校  祝加利


十三五”时期罗甸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面破碎、山地特色明显;终年高温,光热丰富,雨水充沛,境内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9.6℃,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全国“菜篮子”生产县、贵州水干果和蔬菜主产区之一;水陆并进、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正在推动罗甸崛起成为贵州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连接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地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特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富集。


十三五”时期罗甸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三五”时期罗甸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边阳镇为副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据罗甸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罗甸县共有户籍人口36.7万人,常住人口25.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26万人,城镇化率55.35%


  全面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桥梁建设、市政管廊改造、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项目,基本构建“一主两副、两轴三区”的城镇空间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由4.5平方公里拓展到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2020年的55.35%2021年根据县检测城镇化率为57.18%。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2%。将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结合,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99.7%。以“五桥二路一园一坝两中心”为主的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推动“产城景” 融合发展,边阳、逢亭、沫阳、罗悃、红水河、木引等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十三五”期间,罗甸县完成交通领域投资36.5 亿元。余安高速平塘至罗甸段、银百高速罗妥至百色段建成通车,改造国省道114公里,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提质改善工程198公里。逢亭、红水河两镇步入半小时高速交通圈,完成七道拐至县城等二级公路改造,121公里社区公路大修、1152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如期竣工。新增县城市政道路25.95公里,燃气管网13.8 公里、停车位6027个,城区“五横五纵”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县城、边阳、


八总等共3个新客运站。建成丛里、抗村水库,投用边阳、木引、平岩等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水利投资8.31亿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86公里, 新增及改造配电变压132台,完成电力投资2.86亿元。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随着聚“商贸、生活、休闲、办公”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正在完善,集“公交、快递、外卖、餐饮、住宿”等业态于一体的城市服务体系正在成型,得天独厚的康养福地正蜕变成幸福和谐宜居之城。“十三五”期间,罗甸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0.94亿元, 新建、改扩建学校104所,新增学位1.27万个;医疗卫生全面提升,累计投入资金3.3亿元,建成二甲公立医院2所、规范化达标乡镇卫生院25所、村级卫生室153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1716张;社会保障方面,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9万人,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放民生兜底保障资金5.7 亿元。


  产业基础夯实。“十三五”期间,罗甸县深入实施“双千工程”,着力打造县城医药轻工产业园、边阳工业园、逢亭硅系循环经济工业园、沫阳新型建材产业园“一区四园”建设。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到39户,工业总产值达31.88亿元。新建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当前,以民族医药、水电开发、玉石加工、硅系产品、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罗甸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产业带动力不够强。产业是推动城镇发展的根基,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目前罗甸产业发展“小、散、弱”问题突出, 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规模总量小,例如: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只有39户, 仅占黔南州的4.47%,工业经济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7.5%下降至2020年的21.1%。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城互动较弱,吸纳就业能力弱、带动消费、支撑增长的后劲不足,留住就业人员难,导致人口市民化发展缓慢。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受区位条件限制,招商引资困难,新型城镇化建设仍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未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社会融资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加之,近年来上级各项补助资金规模逐年减少,补助资金渠道收窄,项目建设资金多以地方政府自筹为主, 而罗甸县财政较为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项目推进。


城镇民族特色文化不明显。罗甸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其中少数民


族占总人口的71%。从整体来看,罗甸的民族特色文化不明显,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部分的乡村特色文化逐渐消失,群众在建设房屋过程带有民族元素的住房日趋减少,较少依托民族村寨自然风光和当地民族文化进行修建,村寨个性特点逐渐消失,特色城镇不够“特” 也不够“新”,忽视了对地方民族特色的发掘和培育,在城镇发展中“千镇一面”、“房地产化”等现象突出。


  县域用地条件较差。罗甸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向桂西北山区与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特色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罗甸县全域山地面积为2586.01平方千米,约占罗甸县土地总面积的85.7%。丘陵缓坡农业区(指的是大多坡度小于25度的丘陵、坡地区域),罗甸县此类土地资源面积为292.23 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69%;坝区面积约为137.52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56%,易水土流失。喀斯特地区地面破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高,空间格局只能以组团式为主来推动其发展。土地利用资源有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当前新增及规划建设项目拟用地均为坡地,用地成本较高。地形复杂,规划难度较大,交通通达度较差,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罗甸城镇承载能力不够强,配套能力较薄弱,尤其在教育、医疗等服务方面发展不均衡,尚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例如,教育方面,县城区学位空缺5956个,其中学前教育缺690个,小学缺3684 个,初中缺1582个;医疗方面,县城医院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不强,卫生健康系统在编在岗1112人,缺专业技术人才375人。


  综合承载能力不强。水电路气讯仍然存在不少“堵点”,老旧小区、棚户区、背街小巷存量较多,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商贸物流层级较低,市场商圈陈旧老化,难以拉动消费升级,消费外溢现象突出。


罗甸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强化产业支撑做精做强特色产业,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城西工业园和边阳工业园为核心,加大城西工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布局城市和园区的道路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供水与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促进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有机互动和共融,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引导高端项目、龙头企业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中,提高园


区单位面积产出率,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群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开展区域招商、行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活动,着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大集团、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更多的产业项目落户产业园区,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用好景区和湖面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水生态和山地特色,加快构建形成快旅慢游、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用好暖冬气候资源,做足“暖冬+产城互动”“暖冬+养生养老”“暖冬+ 康体运动”“暖冬+乡村休闲”文章,不断开发和丰富旅游业态。加强与周边邻


县的交通联系和旅游协作,打造贵州南部黄金旅游线路,创新做活旅游产业营销,不断唱响“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加快推进羊场片区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果园套种马铃薯项目建设,完善加工配套。持续推广“菜—稻—菜”“菜—稻”“菜—玉— 菜”“菜—玉”等多熟制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围绕火龙果、柑橘、百香果、优质李、杨梅等特色水果产业,推进现代山地特色水果公园县建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冬春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多茬高效种植模式,在稳定冬春果菜规模的基础上,加大秋冬果菜种植规模,按照生态化栽培技术,完善生产、品控、物流、分级包装、冷链、销售等环节,提升产品竞争力。


因地制宜,走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充分利用山地特色优势。罗甸山地多、丘陵多,坝地平地稀缺,山地特色明显,独特的地势位置对罗甸来说既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也是建设山地特色城镇化的优势。充分利用山地特色、做好山地文章,正是打造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体现。对城镇发展的谋划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结合罗甸的实际情况,可围绕“山”“水”做文章,依托宜林山地优势,大力发展亚热带水果产业,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配套建设规模农业观光园;紧扣“阳关罗甸·康养湖城” 的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建设大健康产业核心功能区,加紧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综合开发以县城为中心、红水河景区和大小井景区为两翼的旅游产业带以及玉湖岛片区,促进景区提质提级。


  发掘民族特色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去乡村化,也不应摒弃当地的历史、文化,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认定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发掘当地特色文化,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罗甸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将基础


较好,人口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培育成为新型民族村寨。如:罗甸县龙坪镇新莲村莲花街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可以依托当地浓厚的民俗风情,重视文化传承,将其布依族织布、蜡染、扎染等民族技艺发扬传承,完善基础设施, 并将其产业化来带动当地就业,就地城镇化,力争将其打造成省级民族村寨, 布依族风情文化一条街等。


  另外,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名片,打造长寿文化街,依托“罗甸玉”和“中国观赏石之乡”名片,打造罗甸玉石、奇石文化街等。布局好生态空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绿色城镇。划定城镇生态保护线,保护好罗甸羊里南亚热带河谷季雨林自然保护区、蒙江国家湿地公园、高原千岛湖风景区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同时,在城镇规划中, 因地制宜,依托已有的山水资源风光,打造生态宜居城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化。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用好列入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机遇,重点支持边阳等条件较好的乡镇(社区)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和产业一体化。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大力推动土地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大力推动人才要素双向流动,鼓励本地科研人才参与乡村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动资金要素双向流动,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集体林权抵押融资。


  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进城乡公用设施现代化,统筹城乡电力、交通、能源、水利、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罗甸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达到提速、减少运行时间的目的,促进城乡间联系。引导建设稳定通畅的供排水系统,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系统,建设高效安全的防灾减灾系统。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供电一体化,基本实现城乡能源供应一体化,实现城乡邮政通信一体化,实现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积极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时,应将关注的重点从城市转向乡村地区,根据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点,探寻适合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达


到提速、减少运行时间的目的,促进城乡间联系;鼓励城市企业、资金和服务功能向城郊和农村地区转移。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管理运行、评估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卫生、养老、能源、环保、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市场监管。


满足多元人员需求,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城镇化建设中,不能一味的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核心。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满足多元人群的需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实施城镇落户“零门槛”,优化落户“一站式” 服务。继续实施好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实行外来人员落户“零门槛”,凡在罗甸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均可申请落户。优化户籍办理“一站式”服务工作,简化户籍办理手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将处于地质灾害易发高风险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农村人口搬迁落户城镇。


  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做好居住证发放和管理工作,继续细化持居住证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内容和措施,做到全覆盖。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在罗甸县常住人口依法享有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参保、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


  促进多元人群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围绕农村未就业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持续实施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强化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创建州级技工院校、实训基地或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组建罗甸州培训机构管理行业协会。落实相关培训补助、生活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工程和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推进创业培训、经营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培训工程”。丰富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开展观摩培训,推行“送技上门,培训到点”,“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技能培训+现场招聘会”相结合,提高参训人员培训积极性。提升就业创业管理水平,通过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就业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结合特色资源产业,创建扶贫车间,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完善贫困户台账信息,明确帮扶责任人,抓好易地搬迁劳


动力就业帮扶工作。盘活安置点资源资产,制定就业增收帮扶计划,用好资源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招商引资等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实现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政策,引进适合安置点群众特点的劳动密集型、弹性工作制企业。积极扶持已建扶贫车间和基地,将扶贫车间和基地带贫成效与政策支持挂钩,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扶贫车间的长远发展,提升民众的就业水平。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进罗甸工业发展,从而起到带动罗甸县城和乡镇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能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中小城市,从而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有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必须加快推进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功能始终如一,而政策功能和战略功能却在不断发生演变[1]。从目前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经济布局持续调整,国有资本比重趋于相对稳定,经营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布局方向不明确、结构趋同、效率不高、质量提升慢等突出问题,新时代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从调整手段来看,过去我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以行政捏合方式为主,市场发挥作用欠佳[3]。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经济功能的实现,以往主要是靠国有企业,未来国家出资企业或国有资本方式将更为普遍[4]。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我国奉行实用主义改革逻辑、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等原则,在没有现成模式和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国有企业在政企关系、规模与实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框架,但国资国企在提升效率和促进公平两个方面,仍亟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5-6]。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最为集中地体现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路径[7]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绝不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民营化最终消灭国有企业,也不是仅仅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激励机制以追求国有资产自身发展壮大,而应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基础保证国有经济追求“国家使命导向”的发展;应以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为前提,将国有资本更加聚焦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与产业链供应链治理能力提升的功能定位上[8-9]。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与时俱进地根据国家使命调整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和布局、协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构建分层分类全覆盖的新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奠定国有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治理机制四项重大任务[10]。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整体性研究,以面向


未来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来统领和协调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稳健务实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坚定向国资统一监管的方向改革,同时加大对企业放权、授权的力度[11]。新征程上,国有经济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之中。


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出要针对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 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一)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总量上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国国有法人企业数量达到19.1万户,之后逐年缩减,到2008年减少至


11万户,减少了8.1万户。2008年以后,国企数量则持续增加,至2020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达到了23.9万户。同期,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则稳步持续增长,2020年国有资本达到了41.58万亿元。国有资本总量上扩张明显,较好地实现了“做大”目标。二是行业分布上逐渐从基础性产业向商贸服务行业调整。工业的国有资产占比从2011年的30.66%下降到2020年的24.10%。除市政公用工业外,其他工业下行业类别都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下降更为迅速。与此同时,社会服务业的国有资产布局增幅较大,占比从2011 年的21.05%增加到了2020年的25.15%。①房地产和建筑业占比也都有不同程度地上升。最后,国有资本在公益类、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比重较低,变动趋势平稳。三是区域布局上依托于地方经济实力向西部倾斜。国有企业在我国区域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各省2020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单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排序中,除北京因总部经济特征使得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外,其他如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山西等经济落后省份和资源型省份国有企业占比普遍在20%以上;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占比则较低。四是在企业结构上,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增长快于中央企业。2007年以后,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增长率明显高于中央国有企业,2016年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占比达到58.2%。②总体上,地方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低于中央企业,主要原因是中央


企业具有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


  我国国有经济在布局和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有经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整体资产收益率偏低,国有经济运行效率有待提高。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国有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出现持续回落;2012年国有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为2.8%2020年下降到1.6%。③现阶段,国有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水平与我国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当, 低于我国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幅低于我国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0A股上市公司整体总资产收益率水平在3.0%左右,明显高于国有企业[12]。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率整体偏低,一方面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有企业在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国有经济可能需要在更好担负社会责任和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取得更好平衡,以便实现更加包容、可持续地发展。二是国有经济在聚焦产业引领上有待加强。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与中央要求的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还有明显差距。工业国有资本仍主要集中在煤炭工业、石油和石化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五个传统重化工行业,其中,煤炭工业、石油和石化工业、电力工业三个行业的国有资本占比超过一半。国有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布局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集中的电子工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国有经济的占比甚至是下降的。国有资本在战略性、创新性、开拓性方面的“引领”作用并不突出。三是国有经济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有限。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国有企业数量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分布稳中有降,变动幅度不大,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数量占比从2010年的22.72%上升至2019年的26.57%,西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占比上升幅度不大,仅增加不到1%。①在当前我国强调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国有经济需要进一步关注经济后发地区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大投资规模,提高产业投入,服务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四是国有经济创新力有较大提升空间。国有企业利用举国体制攻关重大科研创新课题,在许多核心科技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然而在应对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领域,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整合再创造方面,对比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有不少短板。如果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型的创新模式和市场需求型的创新模式,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


(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


  国内外形势变化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点。当前, 国有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压力,也面临着国内发展的重大机遇。


国际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态势愈发明显。不同于特朗普“全政府”对抗模式,拜登政府在对华科技战略目标上,更加注重“关键目标”有效的战略竞争,通过修复、加强与其盟友的关系,加大对我国关键核心领域的打压力度。可以预见,未来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合作态势会更加复杂且更为激烈。二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冲击。近年来,随着人类整体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未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可能将使洪灾和旱灾发生频率加快、强度上升,传染病更频繁发生,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不容小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世界各国的布局已不再单纯考虑成本、市场和效率等经济因素,而更加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可靠性等政治方面的因素。同时,近年来也催生了若干新业态,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加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三是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经济风险。乌克兰危机以及美国与其盟友组建的反俄联盟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不仅使全球供应链和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反俄联盟的组织形式有可能固定下来,成为对付第三国的工具,增加国际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难度。俄乌都是“一带一路”节点上的重要国家,乌克兰危机严重影响我国与俄乌之间的“一带一路”合作。同时,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一带一路” 的参与者建设者,俄乌是中欧贸易重要的交通枢纽,乌克兰危机持续也会对中欧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四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国计划用30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用时大幅缩短,这将使我国面临更艰巨的能源和产业转型任务。我国必须要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以及制度创新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潜力。五是经济全球化面临结构性调整。当前,各国均在寻求供应链产业链全球配置的高效率与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之间新的平衡,近岸外包、友岸外包逐步成为重塑国际生产和贸易体系的新形式。2021916日,我国宣布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然而对


CPTPP规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国有经济的治理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出深刻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需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新发展实现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


国内环境


  随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国有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一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为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以细胞免疫等技术突破和应用为代表的生物经济、以零碳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正在重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加上不断拓展的深海、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未来产业在不断更新迭代。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 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科技创新广阔平台,优化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国有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迎来的历史性转变。高质量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随之而来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补短板”的重点,也将带来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发展进入全新历史阶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以A经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实践。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发展成长为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协同发展格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解决了“国有企业还要不要、国有企业要不要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等一些过去反复争论、多次摇摆的方向路径问题, 而且实现了治理机制重塑、布局结构优化和活力效率提升。许多长期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要着力点逐渐清晰。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将进入以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为重点的全新历史阶段,一方面要继续巩固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使其进一步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将改革重点从提高微观主体治理效率转向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使命。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国有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必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国有企业必须要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根本使命,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在发展战略上进行聚焦,优化投资方向,提高投资质量,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在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畅通经济循环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国有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国家安全作为独立部分,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主题作了系统阐述,这体现了我国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重视。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重要保证,以及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要在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要在面对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常态化遏制和打压,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在极端情形下正常运转并对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形成有效支撑。同时, 国有企业还要保障能源资源、粮食供应的安全有序,持续做好我国能源资源、粮食安全的托底工作。


三、新征程国有经济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调要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身发展道路。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必须要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核心使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明确自身的发展要求。


(一)国有经济新使命


  在新征程中,国有经济发展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国有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除了根据市场规则和秩序从事经济活动、担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功能以外,还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缺陷、调节市场经济等社会职能。在我国经济面临重大风险挑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最大的确定性;在保证初级产品供给、增加居民就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过程中必须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促使国民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二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有经济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大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


基础性行业,要坚决担负起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重要力量的责任,从而为塑造大国竞争新优势发挥关键性作用。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在整合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上的优势,在重大科技成果攻关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切实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围绕事关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民生改善的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融通创新生态,与民营企业一起协同推动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性突破,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三是深化改革的排头兵。通过改革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微观领域改革的关键环节,能够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推进深化改革的全新历史阶段,明确国有经济的角色定位,充分释放国有经济活力,打造多种所有制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管资本为主构建完善的国资监管体系,聚焦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构建国资监管体系,切实增强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绿色低碳的先行军。国有企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应当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有企业应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发展目标,在一些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形成研发合力,加快实现技术攻关和使用。五是共同富裕的保障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重要保证,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在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要大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地创造国民经济财富。同时,要更加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领域聚集。


(二)国有经济新要求


  为更好地承担新征程的历史使命,国有经济发展将面临新要求。在宏观上, 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优化多种经济成分协同发展格局。在巩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过程中,应注重推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协同发展,


这既是发挥不同经济成分各自比较优势的需要,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在中观上,持续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强化国有资本的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对标对表,积极优化布局,做好结构调整,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要将国有企业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支撑力量,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微观上,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打造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培育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国内的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以追求卓越的现代化使命担当,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四、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路径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服务国家战略原则、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放合作共赢原则,在产业、区域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


  在产业层面,要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产业引领和创新引领上的重要作用。一是聚焦战略安全。推动国有经济向国防军工、战略性物资储备、骨干网络、重大金融基础设施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强文化领域国有经济引领作用。二是聚焦国计民生。推动国有经济向油气、煤炭、核能资源开发和电力保障供应领域集中,推动国有经济在粮食收购、仓储领域集中,加强国有经济对粮棉油糖胶、种业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储备能力,强化国有经济对能源资源和粮食供应保障能力。三是聚焦创新引领。加强国有经济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加强国有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制造业强基补链的能力,加强加大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投入,引领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更好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我国产业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聚焦公共服务。加大国有经济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强化中央国有经济在枢纽型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应急


物资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有效供给,加强地方国有经济在公共事业、公共交通、公共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布局,发挥国有经济的公益性、保障性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区域层面,要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落实区域重大战略。鼓励国有企业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雄安新区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鼓励国有经济积极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加强布局科技和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国有经济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国有经济与港资、澳资在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研发等领域合资合作,更好地服务于香港和澳门,使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鼓励国有经济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布局投入。鼓励国有经济布局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央企业与中部地区开展战略合作。加大国有经济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供应、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支持,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东北地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导国有经济加强新兴产业布局,推动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二是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铁路、港口、物流枢纽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在企业层面,要更好优化资产配置和提高资产效率。一是按照突出主业、专业经营原则,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资产配置。鼓励国有企业围绕发展战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加快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全面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加大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突出贡献员工和优秀企业家等的激励力度。进一步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转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混改企业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加快企业管理转型,推动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用好四项机制,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一是引导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需要,做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顶层设计。动态发布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编制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专项规划,增强指引的刚性和规划的可操作性及执行力,引导中央和地方国有经济有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用混合所有制、项目合作、产业联盟等形式,推动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互促共进,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促进各类资源禀赋优势融合集成,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整合机制。完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机制,围绕提升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以“两类公司”为平台的调整作用,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打造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布局、整合运作和进退流转专业化平台, 运用市场化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加大国有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深挖协同效益,加快同类业务横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做好管理、技术、市场资源等整合协同,实现“1+1>2”的重组目标。加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统筹,协同推进各项重大国资国企改革任务。三是运行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证券化和国有资本基金化运行机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资本的重要载体。完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机制,明确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的认定标准, 创新资产盘活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低效无效资产预警识别机制,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社会经济效益。四是监管机制。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把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特性,正确处理好“放活”和“管好”的关系。完善分类监管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公司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国家出资企业格局。健全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五、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变化,新征程上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


构调整应更加注重促进国有经济更好实现其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的“质量目标”,基于功能定位分类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努力将自身发展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之中。


  一是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高质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必须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组织的根本使命, 这是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也是国有企业存在的重要原因。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是国有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逻辑基点。要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使国有企业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坚持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市场主体,在解决“卡脖子” 技术短板、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精准化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明确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进一步推进分类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竞争, 同时也能够为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供更为精准的实施依据。为此,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分类标准,区分企业内部不同性质的业务活动并进行精细化分类。在充分竞争性领域,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待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要一视同仁,对民营资本不设股权比例上限,在并购重组中充分保障各类资本合法权益。在指定垄断或公共服务领域,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 引入持股超过5%的积极股东,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三是更好发挥“两类公司”平台作用,专业化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国资监管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化水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通过对战略性核心业务进行控股,促进国有资本向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集中,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效应和带动效应,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则应围绕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以财务投资性持股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养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运作,从而盘活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


  四是适应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创造性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体现在“更高水平”,要求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另一方面体现在“经济新体制”,即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模式,适应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特别是要对标CPTTP等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国有企业的条款。规范国有企业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符合现代企业规范、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五是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基于国内大循环积累的竞争优势,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先进技术和各类资源为我所用。深化和拓展与科技强国的产业技术合作交流,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不断提升全球产业链控制力和主导能力,塑造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关键技术谱系的国际生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横向分工的区域化集聚趋势中,应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态度,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布局“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体系,推动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走出去”。国有企业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及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推广工作,依托技术优势和创新实践,加强与国内外市场规则相融合,打破技术壁垒的限制。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行业标准协同及贸易规则的互认、对接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工作,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是健全部际协同联动机制,协同化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涉及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部际协同联动,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牵头,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出台具体改革方案和保障措施,推进中央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导地方开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完善支持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财政、金融、土地等相关政策,就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的专业化整合、同一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的国有企业间业务整合及资产划转等提出具体支持政策,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土地及房产确权、变更登记、处置等历史遗留问题。


宣州区水美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宣州区双桥联圩水利工程管理处  张为家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更加自觉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全力以赴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宣州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宣州区现有26个乡镇办事处,255个村社区, 村庄1356个,各类沟塘5629个,水系众多,村庄大部沿水而居,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以乡村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把握乡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这两个关键环节,水域岸线并治,把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作为根本目的。当前,宣州水利发展的总体态势向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稳步推进,但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乡村水系散乱,河塘淤塞,水环境污染严重等,人员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水环境迫切要求有较大差距,亟需加快推进宣州水美乡村建设,为促进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宣州水美乡村存在的主要问题11乡村河道水系防洪标准低


  宣州区现有8个万亩圩口,万亩以下圩口18个,各圩堤经历年加高培厚,特别是近几年除险加固达标工程建设,金宝圩已基本达到30年一遇防洪标准,城东联圩和双桥联圩已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除此之外其它万亩圩口尚达不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河道水系防洪标准普遍不足5年一遇。


水域岸线侵占现像明显


  围湖造田、滩地种植等致使乡村河湖水域空间遭受挤占,部分河湖岸线自然形态被破坏,存在占用河道建设现象,影响河道行洪。


河塘淤塞严重


  乡村水系属中小河流支流及末端河道,数量多,分布广,承担乡村地区灌溉、供水、行洪排涝、纳污净化、生态、养殖等多种功能,是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系河塘淤塞现象严重,甚至部分河塘被阻断或填埋侵占,造成水系连通不畅,部分存在断头河


等。


水环境污染严重


  全区乡村污水处理率低,乡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乡村养殖排放污染等、许多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经河道水系一路流淌,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河道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河湖富营养化加重,部分形成黑臭水体。


乡村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全区村庄集聚大部分居住村民,部分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乱倾乱倒现象时有发生,河沟成为接纳垃圾或污水的场所。乡村生态环保宣传、生活理念改变亟待加强。


水美乡村建设对策21治理思路


  水美乡村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治理,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一是以水安全为保障,补齐防洪保安的短板;二是充分利用好,作为生命之源水资源,首位是安全饮水,其次是灌溉用水,最后是工业用水;三是保护好水环境,水质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四是恢复水生态,让河流四季流淌,水生物丰富多彩;五是打造水景观,造福于民。


  水美乡村建设重点: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以乡村水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乡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打造幸福河湖。


乡村水系综合整治


  以水阳江支流朝阳河、双桥河、太阳河、东门渡河和青弋江支流高文河等为主干,以山丘区塘坝、圩区河道水系为支叉组成的乡村水系网络加以综合整治,主要途径:一是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二是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三是科学统筹,典型示范;四是创新机制,强化管护。


  提高乡村河道水系防洪标准,补齐防洪保安的短板。通过清淤疏浚、堤防加固、岸坡整治等工程措施,使河道行洪通畅,满足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流量等基本功能;河塘清淤整治要体现景观和生态功能,注重保护河道原有的亲水性、景观性、生态性。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将河湖长制向乡村延伸,从河湖划界和河湖恢复保护入手,全力推进水域岸线管控;要不断完善乡村水系生态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水源保护要划定水源


保护区,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开展水源涵养与保护;水环境修复要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的设定,将生态流量纳入水资源调度方案。


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河道水流通畅则有利于水环境改善、有利于水生态修复、有利于水景观打造,有水的地方万物复苏,人更能亲水、乐水、护水。根据宣州区水网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正在实施金宝圩水系连通工程,即将实施养贤乡宝圩水系连通工程,实施青弋江和水阳江水系连通工程。


  金宝圩水系连通工程主要对现状沟渠进行清淤整治和生态护坡,通过对圩内沟渠塘坝及其沿线的改造治理,建成完善的安全防护、岸线标识及生态绿化防护体系,建立各辖区的污染综合监测体系,有效防治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改善水体水质,保障生态供水,保护湿地及物种多样性,为水生态空间管护提供支撑。实现圩内水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优美自然, 努力打造“水清岸绿、生物多样、景美水阳”的愿景。


幸福河湖建设


  分片治理,示范河湖引领。根据宣城市示范河湖建设提出的“特色、典型、人文、引领”原则,因地制宜,因河施策。以融合水文化为内涵,以创新推进机制为保障,打造河湖长制示范点、示范线、示范面。


  创建洪林沙河市级示范河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护岸建设、闸坝建设等。洪林沙河通过综合治理可提高区域防洪能力,为沙河两岸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的防洪安全保障,同时提升了区域水生态水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通过洪林沙河示范河湖及幸福河湖建设打造水美乡村的宣州样板。


结束语


  宣州区乡村水系复杂多样,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等因素系统治理。提出乡村水系综合整治,水系连通建设方案,通过典型河湖示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宣州水美乡村,促进宣州乡村振兴。


闫庄村是如何从“四星”支部争创“五星”支部的


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


20XX911日)


  过去的闫庄村是个有名的“软弱涣散”村,各项工作比较落后,群众意见很大。2018年,该村党支部书记魏素平上任后,便开始改变村庄落后面貌,经过几年努力,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闫庄村逐步地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2020年该村被评为省“四星”支部。近年来,他们通过扬优势、补短板、强党建等措施,“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凤泉区大块镇闫庄村现有2601223口人,其中49名党员。魏素平2018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从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每年为群众办若干好事、实事、难事,终于把一个“软弱涣散”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闫庄村被评为“省平安法治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生态文明村”“新乡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新乡市文明村”等,魏素平本人荣获“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新乡市党代表”“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三八红旗手”。闫庄村争创“五星”支部以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许多成果,他们的经验值得肯定。


  新乡市委党校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后认为,闫庄村由“四星”支部争创“五星”支部的做法很有特色,值得全市各村学习借鉴。


一、闫庄村创建“五星”支部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闫庄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质产业。他们与北京, 某企业合作开展农业项目,进行番茄育种实验,目前已建成14座大棚,今年年底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6万元;新增240头肉牛,发展肉牛养殖业,年底可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引进芦竹种植项目,为奶牛养殖提供优质牧草,年底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投资800万元建立以养牛场为依托的研学基地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增加一定收入。


(二)进一步美化环境,打造宜居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今年以来,闫庄村硬化主次干道5500米,修建污水管网3600米,新建路灯60盏,铺设了塑胶篮球场,安装了电子屏及音响设备,把南水北调水引入村内,提高村民的用水质量,推进厕所改造,全村260


厕所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同时,该村还打造了“党建一条街”“法治一条街” “产业一条街”“文化一条街”,全村形成“处处有景点、有标语、有展板” 的特色。他们进一步对村里的垃圾坑进行整治,建成一个集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小型游园。通过上述努力,闫庄村进一步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净化、夜晚亮化、路旁绿化、村庄美化”,提升了美丽乡村宜居水平。


(三)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稳定村内大局


  闫庄村为了进一步构建和谐稳定社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典型案例宣讲、微信便民服务等,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通过召开培训会,宣传宗教基本常识, 增强群众抵制邪教的意识;在全村重点场所和路段安装监控摄像头,全方位进行监控;村内组建巡逻队,每晚对全村大街小巷进行巡逻,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组建由3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应急处置队伍,预防各类突发事件。闫庄村通过上述努力,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任何突发事件,实现了村内大局稳定。


(四)进一步树新风,提升村民素质


  闫庄村党支部十分重视农村各类矛盾的化解工作。今年以来,他们利用村内公开栏、村内广播以及广场文化墙等,宣传移风易俗、好人好事;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教育村民孝亲敬老、邻里和睦;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实现了快递进村;按照国家要求,新建卫生室,组织群众进行疾病筛查;经常性开展广场舞、象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开展端午、“九九”敬老活动,每年还举办春节晚会,极大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五)进一步加强党建,筑牢党的根基


  为了创建“支部过硬星”,今年以来,闫庄村党支部进一步健全党建制度机制,有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党员联户“四色”工作法,构建起党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闫庄村22名党员联系260户农户,做到联系不落户、党群心贴心。他们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的实际问题,从而在全村形成“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干部”的良好氛围。通过上述努力,该村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增强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闫庄村创建“五星”支部的主要做法


(一)扬优势,把产业做大做强


  闫庄村的优势产业是奶牛养殖。该村的奶牛养殖场创办于2009年,村党支部书记魏素平为法定代表人,公司名称为:新乡市新旺牧业有限公司,规模最大时有600多头奶牛,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十多年来,该村以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积累了丰富的奶牛养殖经验,安排了一批劳动力就业,市场信誉度高。为了拉长养牛业产业链,今年以来,他们又发展了肉牛养殖,目前,已有240头肉牛,预计明年将达到1000头,还发展了220亩牧草种植,已建成以新旺牧场为依托的研学基地,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安排更多劳动力就业。


(二)补短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战略,由多项任务组成,仅“五星”支部创建就列出30条。从实际情况看,任何一个村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五颗星的目标。闫庄村为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在扬优势的同时,重视补短板。从党建方面看, 他们进一步完善党员联户制,规范月末例会;从产业兴旺看,他们对员工进行培训,引进技术管理人才;从生态宜居看,他们大力推进“三通一规范”建设, 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从基层治理看,他们强化重大问题与村民协商制度,让群众当家做主;从文明创建看,他们注重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化解农村各类矛盾,提升村民素质。经过上述努力,闫庄村“五星”支部创建实现了齐头并进、形成了强大合力。


(三)强支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近年来,闫庄村党支部认真总结“五星”支部创建经验,他们认识到,要想顺利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必须强化支部建设。他们努力从五个方面进行强化:


  一是必须为村民干好事实事,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必须在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同群众协商,让群众当家做主; 三是必须分工合作,村干部既要团结在村党支部书记周围,还要努力完成各自分配的工作,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势;四是必须做到矛盾化解在村内,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发生、大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五是必须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上做到公开、公道、公正,接受群众监督,当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我们调查认为,闫庄村总结强党支部的五条经验,他们实现了干群团结、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展。


三、闫庄村创建“五星”支部的有益启示


(一)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创建理念


  闫庄村党支部认识到,“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是一项时间长、任务重、矛盾多的艰难工作,要想顺利推进,必须有一个科学理念,他们总结的理念通俗地讲就是“钱多时干大事,钱少时干小事,没钱时干没钱的事,但不能不干事”。根据这一科学理念,他们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办好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两年来,他们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建成了高效大棚,发展了奶牛养殖和肉牛养殖,并对道路进行维修、文化广场进行硬化。办成了这些大事,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推动了乡村振兴,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他们在干大事的同时,更多的是干花小钱甚至不花钱为村民服务的“小事”,例如实行党员联户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的各种难题;组织威信高的老党员和老干部调解村内的各种矛盾;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成立由党员参加的巡逻队,提升村民的安全感等。闫庄村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在“五星”支部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能“等靠要”,更不能“躺平”。


(二)必须有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创建思路


  闫庄村党支部认识到,“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村与村差异很大,因此, 必须从本村实际出发,既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指示,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地经验。他们努力把上级精神同本村实际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闫庄村实际的创建思路。在产业兴旺上,他们努力发挥本村优势,把养殖业拉长链条做大做强,增加集体收入。目前,闫庄村养牛业得到了上级肯定,被确立为养殖业代表。闫庄村的“五星”支部创建理念,实现了创建的经常性、长期性、不间断性。闫庄村这一做法启示我们,要做好“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必须把上级精神与本村实际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创建路径。


(三)必须有一位有抱负、敢担当的村党支部书记


  “五星”支部创建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既能锻炼人,又能考验人。从闫庄村两年来的创建实践来看,村党支部书记魏素平是一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 她具有以下5条优良品质:一是理想远大,力争通过“五星”支部创建使闫庄村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二是心系群众,“五星”支部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切为了群众,让群众满意;三是敢于担当,遇到困难时自己想法解决,遇到矛盾时自己想法化解,努力做到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四是有主心骨,能够把省委“五星”支部创建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创建道路;五是品德高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骄傲不争功,团结全村一道工作。魏素平的5条优良品质启示我们,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必须把锻


炼干部、识别干部放在重要位置,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一湖之新  一城之变  一省之进


来自查干湖的调研报告


20XX925日)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5年来,吉林省焕新一座湖,进而带动发展一座城,映射全省生态变化之进。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成为吉林生动现实。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境内,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国家级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A总书记始终牵挂东北的生态文明建设。今年9月初,A总书记前往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5年前的2018926日,A总书记在查干湖考察时同渔场职工们亲切交谈。他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他说,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祝愿大家“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回想同A总书记的对话,全国劳动模范、查干湖第二十代“鱼把头” 张文很兴奋地说:


  “总书记问的都是‘行话’,一下子就让我打开了话匣子。他嘱咐我们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


  牢记嘱托。吉林省深入学习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强省战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湖之新


好生态来自好做法


9月的查干湖,清波荡漾,百鸟云集,一派塞北江南好风光。


  查干湖曾“缩水”到50多平方公里,险些干涸。大湖“近死复生”的见证者、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宣传中心主任单君国回忆,“20世纪70年代,为了抢救濒危的湖水,前后动员8万余人,镐刨、锹挖、肩担、背扛,历时8年完成引松花江水入查干湖工程。”


  湖虽“活”了,但上游河流流经盐碱地,携带总氮、总磷和氟化物入湖。周边带有化肥农药残留的农田退水汇入。水体缺乏有效置换途径,水质不佳。


  “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吉林省确定了引水、修渠、利用湿地自然过滤的方案,出台《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


  东岸引来水库水,西岸修建农田退水自然沉降区,北岸启动建设湿地恢复工程,保护区内发挥水生植物的降解作用。经过湿地过滤、自然沉降的查干湖水体,与嫩江、松花江通连,“死水”变“活水”,动态循环水系促进水体整体置换成为可能。


  吉林省水利厅谋划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该工程成为全国首批7个重点区域水生态修复治理试点之一,并纳入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清单,于2021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XX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目前,查干湖水体已完成一次整体置换,水质由过去的劣V类逐步提升到Ⅳ类。”松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金凡说。


  为了全面推进查干湖生态修复和治理,松原市和前郭县深化运用“加减乘除”保护法——用“加法”提升生态保护。总投资12.58亿元的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开工,构建“大水网”生态体系,着力解决周边灌区退水影响水质问题。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60%以上,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用“减法”夯实节能降耗。投资20亿元,在保护区外建设了集“吃住行娱购”功能于一体的查干湖生态小镇,将景区内生产服务设施向小镇转移,已吸引22家商户入驻。


  用“乘法”发展生态旅游。连续举办查干湖生态旅游论坛、查干湖绿色发展论坛,建成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景点,积极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出马头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展演,查干湖入选全国十大美食休闲湖泊。


  用“除法”防治环境污染。实施生态移民117319人,拆除影响生态环境建筑6万平方米,清退取缔旅游项目、商贩摊点59处,在查干湖南北景区各建一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垃圾收运转体系,实现景区和周边环境同步提升。


  “我们现在是把生态当成命根子的!”松原市委书记李晓杰介绍,5年来, 松原市、前郭县先后高质量编制完成查干湖开发区总体规划等9项,谋划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76个;通过上控源、下截污、外引水、内修复等措施,持续修复生态、提升水质;累计还林、还湿、还草7.97万亩;珍稀鸟类由239种增加到276种,鲜鱼年产量保持在300万斤。查干湖迎来“生态蝶变”。与此同时, 松原市全力建设“生态强市”。20XX年,松原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


上天数337天,优良天数达92.8%


  好生态远不限于一湖一城,良好的生态为吉林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5年来,吉林省逐步打造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


  “5年来,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8 年的83.3%提升至20XX年的93.4%PM2.5浓度由4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水体比例由71.7%提升至81.7%,国考断面劣Ⅴ类水体比例由15.3%降至1.8%,剔除自然本底影响,实现了劣Ⅴ类水体全面清零。”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旗威说。


一城之变


好生态带来好收益


  盛开的荷花,成群的野鸭,缓行的竹筏,轻吟的歌谣,跃起的湖鱼,滑翔的水鸟,美丽的花海,往来的行人 查干湖四季皆可游,“春捺钵、夏赏荷、秋观鸟、冬渔猎”美不胜收。


  “今年首次观测到‘鸟类中的大熊猫’东方白鹳在此安家,有200余只;生态环境‘鉴定专家’青头潜鸭观测到45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由2021年前的100多只增长到1000多只。”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杨静爽说。


  查干湖鱼为啥好吃?“一是水质好,富含微生物,鱼儿摄取营养足;二是湖面春夏秋三季多风,鱼随浪而游运动多,肉质好;三是周边不施化肥农药, 污染少。”单君国说。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查干湖附近的居民开起农家乐和民宿,赏美景、品湖鱼、宿农家、看表演、观冬捕、享民族风情,当地旅游业百花齐放。


  查干湖被专家学者誉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当地努力再现古老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渔猎文化博物馆,借助延续千年的人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等冬季捕鱼方式,连续21年举办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每年开幕当天几万人观冬捕,“冰湖腾鱼”入选吉林八景。


  今年33岁的曲丽杰,原在吉林省会长春一大型国企工作,后来,她和丈夫双双辞职返乡创业,开起以查干湖鱼为主打菜的鱼馆。


3年来,鱼馆每年营收增长都在10万元左右,去年达到50万元。


  “五一期间,鱼馆创下一天120桌的上客记录,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百万元。”曲丽杰开心地说。


  保护生态会不会制约鱼馆发展?“不会!查干湖好了,生意才能水涨船高。游客不是奔着哪一家店来的,而是奔着生态这块金字招牌来的,守不住招牌, 大家都遭殃。”曲丽杰说。


  “年年有鱼,年年有余”,查干湖科学捕捞,用大眼网,4斤以下的鱼可直接漏掉,保护鱼类繁衍。同时,每年春秋两季向湖中投放鱼苗1100万尾,捕育结合。


5年来,查干湖累计接待游客117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7亿元。查干湖是松原旅游的地标。松原市围绕创建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聚力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将全市781类生态资源纳入规划体系。旅游消费数据全省占比从2018年的3.92%跃升到去年的7.87%。今年上半年,松原市接待国内游客718.91万人次,同比增长50.06%。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将突破1000 万人次,收入突破150亿元。


  5年来,吉林省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全省40%以上的保护地通过自主经营、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生态研学旅游活动, 实现旅游产业总产值495亿元。放眼今日吉林,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公园;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5年来,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成效显著。我们累计完成生态修复1069.7万亩, 其中造林绿化804.2万亩、草原修复127.5万亩、保护与恢复重要湿地30万亩, 建设水源涵养林12.96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4.15万亩,修复完善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带95万亩。”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高海珠说。


  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同比增长120.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50.29亿元,同比增长207.82%。“东游长白山、西品查干湖”, 截至831日,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7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231%,较2019年增长4.7%。全省雪场达到75家,20XX年初冰雪旅游接待人次1126万、营收20.9亿元。


一省之进


好生态引来好产业


  吉林西部,平原一望无际,是我国风光资源富集区。百余米高的风机迎风矗立,田野和鱼塘间,连片的光伏电板在吸储太阳能,“渔光互补”成为当地农民口中的高频词。


  自然资源禀赋是吉林省固有的优势之一,吉林省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打造“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氢动吉林”等重大能源产业项目。


  松原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松原市谋划实施重大生态环保项目172个,总投资292.8亿元;坚持“源网荷储+装备制造+制氢”链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十四五”期间,松原市计划建设能源项目101个,总投资1830亿元,全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坐落于松原市宁江区的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投产, 创下了100天完成前期工作、100天完成产品下线的“加速度”,去年实现产值10.22亿元,项目二期建成后,按照800台套风电机组产能计算,可实现年产值


240亿元。


  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日生产光伏板10000块,日产值达到600万元。作为吉林省唯一一个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整市推进的地级市,松原市对1123个行政村共计下达建设指标12.05万千瓦,总投资8.21亿元。


  此外,松原市已建成长岭龙凤湖20万千瓦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具备了绿氢生产能力。松原市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项目落位、产业叩门、企业安家,好生态是一方面,优良的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


  松原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吉林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实行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苦恼,实行三年多来累计延时服务超过300个工作日。开设“办不成事、咨询不答”窗口,累计解决群众“难办事”515件。市县两级共组建助企“微服务”群199个,进驻企业26223户。行政审批全面“瘦身”,部分事项审批时限达到国内一线城市水平。


5年间,新增经营主体20万户,总量达到32.5万户。“以前只知道家乡风大、阳光足,没想到还能变成能源。大企业来了不少,家门口上班,挣得多,咱这日子也‘风光’了。”中车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流水线工艺工程师于世超说。


  停车、下车、捡垃圾、放进汽车后备箱的小垃圾桶,动作一气呵成,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洪卫说,“查干湖很多工作人员车上都有这种小垃圾桶,看到垃圾随时捡,人们过去不重视环境和卫生,现在享受到生态红利,保护意识都增强了。”


  查干湖是鸟类迁徙的重要补给站,每年都有数百只候鸟在此得到救治。“以前还曾有村民捕鸟、捡鸟蛋,现在却自掏腰包买鱼喂救下来的鸟,还有挨家挨户宣传保护鸟类的。”杨静爽说,


  5年来,吉林省将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系统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逐渐跑出新速度。长春市大力推进奥迪一汽新能源、一汽弗迪动力电池等重大绿色产业项目建设,“旗E春城、旗动吉林” 行动推广新能源汽车1万余辆。吉林市发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吉化120 万吨乙烯、吉林化纤20万吨碳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获批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全省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翻了一番,由778万千瓦增至1587万千瓦,抽水蓄能由30万千瓦增至170万千瓦。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达到67.32,比全国高出7.72


  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 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守护好吉林的“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更好地将高端生态变成高端产业、特色资源变成特色产品、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山清水秀、繁星闪烁、鸟语花香、虎啸鹤鸣将常驻白山松水。


以低碳化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  邵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我们党在领导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结晶,也是对绿色低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判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经开区”)坚持以A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经过十几年的低碳发展实践探索,积累了“技术—产业—品牌” 齐头并进的发展成果,形成了“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园区示范”良性互动的经验做法,正在探索以“双碳”目标引领、“低碳”政策引导、“实体”经济支撑的低碳发展优化路径,进一步畅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技术—产业—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成果


  节能环保技术全国领先。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是一个具有强大技术吸引力和持续商业竞争力的绿色发展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收集了1000余项低碳技术,达成近300个对接意向,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常设秘书处,为国内更多工业园区提供低碳技术支撑。多年来,天津经开区积极接轨国际前沿低碳技术,提升改造现有产业,成功打造出国际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


  绿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天津经开区坚持“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 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石化等支柱产业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互动、互补、融合、协同、嵌入式发展模式,形成了有规模、有重点、有特色、有支撑的绿色产业格局。南港工业区形成了一条绿色石化产业链,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了极具产业链韧性的生态共生关系,实现了区内原料自给自足和产品供需极速匹配。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天津经开区以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维斯塔斯、施耐德、SEW、威立雅等世界500强绿色产业企业不断集聚,东方电气、七一二通信、泰达洁净材料、


博迈科等上市公司绿色产业企业不断壮大。天津经开区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和绿色数据中心等,初步实现了区域绿色制造集聚示范效应,促进了产业低碳化发展。


  系列绿色品牌享誉全国。天津经开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等多个国家级绿色品牌。于家堡地区获评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采用各类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办公”场景;创造了从重盐碱生态脆弱区到绿色宜居地的“生态奇迹”,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9.3%;天津经开区东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多年来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雨无积水,暴雨不淹城”; 双城绿廊生态屏障、南港湿地公园等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实施让城市生态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绿色魅力愈发彰显。


二、“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园区示范”良性互动的经验做法


  以低碳政策引领低碳城市建设。政策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制工具。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在碳排放与城市化交织发展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就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天津经开区十分重视全方位政策引领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初,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发布《创建“中日(国际)合作低碳发展示范区”工作方案》,正式提出了“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改造现有产业,形成国际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的发展思路。2014年,天津经开区编制并实施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2014—2016)》,从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等方面,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设置了全覆盖路线图。202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的修订更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该办法中不仅增加了部分类别大气污染治理、污染物协议减排、重污染天气减排、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项目的补贴,更持续强化了区域与区内企业的低碳园区共建。在《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方案》


《天津南港工业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高起点规划的引领下, 作为天津市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承载地,天津南港工业区正在不断招引越来越多的“链”上项目布局于此,产业持续向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跃升发展。


以低碳科技赋能低碳产业发展。十几年来,天津经开区始终高度重


视低碳科技对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作用。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为企业实现降碳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动低碳技术交流对接。2017年,天津经开区组织召开了“国际清洁技术园区行”首场环保低碳技术对接会,国内外19家机构和企业代表携世界一流绿色环保技术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齐聚泰达,现场精准对接开发区40余家有相应需求的企业。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低碳化。天津经开区持续推动区域重点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和产业绿色升级,以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园区”等工作为抓手,形成了政企联动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模式。持续推动企业完成了VOCs(挥发性有机物) 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安装用电监控系统和大气在线监测设施。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多年来致力为区域低碳主体搭建国际低碳发展交流平台,促进参与主体达成低碳共识、共享低碳技术。


  以低碳示范园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示范园区是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很早就开始了“低碳园区”发展的布局,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一是产业低碳化促进全区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产值持续增长,快于全部工业增速,制造业底盘更加坚实。其中,汽车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同比增长迅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占比均同比提高。战略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二是能源低碳化促进全区能效管理持续改善。


  2019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超额完成目标;2020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6.7%。通过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节能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对全区节能形势预测预警、节能技改项目汇总、节能监察等功能。三是基础设施低碳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升级。智慧城市项目涵盖产业支持、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目标引领—政策引导—经济支撑”的低碳发展优化路径


锚定“双碳”目标,释放绿色创新潜力。


  “双碳”目标的确立意味着要进行一场深刻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动力源于创新,需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首先,科技创新在低碳


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擎作用。在微观层面,低碳科技可以高效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中观层面,低碳科技可以加强保障环保装备、低碳产品的供给,加强和完善产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宏观层面,绿色低碳科技能够推进绿色转型,推动能源革命。天津经开区拥有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科技创新载体功能日益完善。坐落在天津经开区东区的天津双碳大厦,吸引了一大批低碳产业领域的重磅机构。天津经开区未来要以此为聚合平台,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打造低碳科技“聚宝盆”,进而辐射带动滨海新区、天津市及周边区域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其次,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新赛道。天津经开区作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突出金融创新优势,重点发展碳金融、绿色金融、转型金融。通过设立双碳基金和绿色银行,加大对符合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的企业和产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投融资及碳交易活动。


  升级低碳政策,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低碳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新的变革,需要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才能稳中求进。低碳政策需要对未来低碳发展作出全面指引。在目标引领上强调载体功能,即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新时代美丽滨城核心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版。在推进方式上关注大项目带动,即依托大项目推进产业新兴化。具体来说,天津经开区的绿色产业政策须为中石化乙烯、渤化等龙头项目提供专项激励措施和保障,鼓励项目发展特种烯烃衍生物、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先进化工材料产业链条。加强政策引导,建设两个绿色基地,即南港工业区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立足实体经济,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A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这为天津经开区立足实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天津经开区要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这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为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天津经开区要锚定高端、智能、绿色目标,全力推进制造业升级,继续鼓励区域内原有企业持续增资、新建项目,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入驻。


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石翠霞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科技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 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并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推动者[1]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科技创新的沃土,应牢牢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多年来,粮食行业愈发注重科技的创新发展,很多技术企业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以国家、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优质粮食工程”,通过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进行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孚”)作为隶属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粮院”)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创新平台,加强机制体制的建设,对内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合作,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推进技术标准化进程,脚踏实地搞创新发展之路,在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上做出了良好表率。


构建企业创新平台


  为健全企业创新体制,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塑造高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构建完善的企业创新平台是首要任务。


完善企业创新体制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激发创新各类要素的活力。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体制,能让人才充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3]。建设企业创新机制体制,例如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企业运行更专业化;完善人事制度,如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4],能让人员精准到位,有竞争、有奖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加强科研投入管控机制,有利于资金和产出效益的管理,保障了资金的合理利用等。有了机制体制的加持保障,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就有了统一的规划部署, 盘活了企业发展这局棋。


配备研发基础设施


  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研发、生产条件,为企业检测仪器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孚依托国粮院的总体规划布局,配备有完备的研发基础设施,包括独立的光学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洁净实验室等研发实验室;产品小试及中试工作室;产品调试测试室;产品装配车间等,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具有实现产品化的生产能力。


创造良好创新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良性大环境,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独有的创新文化。东孚深刻认识到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让创新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创造条件、完善体制、政策激励、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比要求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 很多企业也在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取得了较高的科研产出效益,投入与产出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5-6]。企业科研经费的稳定投入,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得企业创新根基牢固,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有力[7]。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让科技创新无后顾之忧。东孚近5年科研经费投入近2000万,将产业化后的利润合理分配,用于新课题的研发、基础标准和方法的研究,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循环,不断使研究成果推陈出新。


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


  科技创新最终要落脚到科研成果转化,让科技真正成为生产力,落到实处。企业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能让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远离实践,必须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成果,实现最大化的转化利用[8]。东孚成立至今,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自主研发项目29项,科技创新成果均已成功完成转化,开发了21套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粮油质量检测仪器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为行业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优化人才培养


  习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企


业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壮大科技创新队伍。通过建立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和优化人才的创新激励政策,给予人才充分的关心、信任和尊重,让人才竞相涌现,有助于提高人才创新活力,激发创新潜能[9],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研发领军人才,创建一流创新团队。东孚采用创新激励管理机制,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


着力自主科技创新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和技术封锁,唯有自主科技创新才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企业唯有聚力自主科技创新、原始技术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突破技术壁垒,独立研究开发出具有核心技术掌控权的产品,才是自主创新。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998年,东孚攻坚克难、自主研发的“三期建库” 期间急需的关键储藏设备“谷物冷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一经推出在全国各大粮库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际国内产品的竞争中占明显优势,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东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创新助力企业开创品牌产品


  企业应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立足行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项目支撑和科研机构技术资源,开展自主技术创新研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品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我国小麦品质检测专用仪器严重依赖进口问题,东孚承托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自主研发了粉质仪、拉伸仪,采用电子检测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长达70余年的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后续自主开发的成套小麦烘焙和蒸煮设备、吹泡示功仪等,填补了国内设备的空白。东孚小麦检测仪器的面世,在质检单位、流通、加工企业得到了普及应用,市场认可度很高。企业优质自主创新品牌产品赢得市场,良好的市场推广又助力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东孚逐步走向自主科技创新推动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自主创新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习总书记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0]。企业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应注重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的来源主要是研发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通过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而进行创新点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要让“专利先行”,要让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最大化、最充分的保护,以奠定企业创新科技在其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东孚在产品创新研发中注重建立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保护,通过立足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的技术知识化身为科技力量助力企业更持久、更高质量的发展。


开放合作谋共赢


  企业内部着力自主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开源创新,积极向外引进先进技术,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使得企业行稳致远,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为应对全球市场快速发展新形势要求,企业应积极开展紧密对外合作,利用发达国家的优势科创资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合作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产品,不断深化人类科技发展,不同国家的企业间开放合作实现了互惠互利。东孚公司与日本佐竹通过国际合作,先后研发了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大米食味计、稻谷新鲜度检测仪、大米加工精度测定仪等稻米品质快检仪器, 开国内之首创,中国化的产品适用性更强,解决了行业急需稻米品质准确、快速、客观检验的技术问题,在质检体系建设、“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服务我国优质粮食工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高质量新产品的开发, 也为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产学研联合攻关


  产学研合作是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相互间进行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11], 产学研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高了国内技术水平和产品应用规模。近年来东孚依托国粮院科研平台,先后合作开发真菌毒素全自动净化仪、粮食重金属快速检测箱,以及粮食外观品质检测仪等粮食安全和品质自动化快检仪器,采用免疫磁珠、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成功顺畅转化,提高科研产出效益;企业产品的推广应用助力粮食行业检测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走向良性的高质量发展,产学研联合实现了共赢。


推进技术标准化


  技术标准是锁定技术路径的重要手段[12],也是科技赋能与市场应用之间的重要纽带。推动技术的标准化,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推进技术标准化,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引领行业内技术水平的新发展。东孚主持和参与制修订GB/T35881《粮油检验稻谷黄粒米含量测定图像分析法》、GB/T35865《粮油检验稻谷整精米率测定图像分析法》和GB/T5502《粮油检验大米加工精度检验》,规范了新应用技术和仪器检验方法,为大米质量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标准依据,技术结合标准共同推进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推进技术标准化,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让科研创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标准有效“联结”了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新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东孚利用企业自身条件, 为行业提供技术培训,保证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新标准在行业内推广普及,推动了食味值、新鲜度、留皮度等指标及快检方法纳入到《稻谷》《大米》


《中国好粮油大米》《中国好粮油稻谷》等系列质量标准中,实现了稻米品质便捷、快速、准确的检测,在行业内积累大量用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结论


  “十四五”时期国家踏上了发展的新征程、新阶段,粮食行业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的前提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给企业发展也带来多样化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应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生命之源”,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通过一系列的促创新举措,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真抓实干搞科技创新,走出一条自立自强、开放合作、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全链条、竞争力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功打造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平台,为服务粮食行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扎实创新举措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消费,消费承压复苏、稳中向好,但仍存在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消费模式创新不够、居民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广西要积极采取扎实创新举措,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扎实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进一步扩大消费总量、提升消费品质,广西应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等方面发力。提升餐饮、购物、住房、汽车、家电、家装等传统消费水平,提供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产品,加大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力度, 支持住房保障及改善、新能源汽车销售、家电家装升级等。大力培育壮大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智慧商超、绿色低碳消费、数字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慧消费等新型消费。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业设计研发、知识产权、现代物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扩大文化旅游、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体育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科学、文化、教育、环保、卫生保健、城乡公用事业等公共消费;完善长租房政策,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


  全力培育扶持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为企业提供精准周到服务,真正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落实扶持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加强执行跟踪,确保及时兑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强化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 加快完善产业配套及物流体系建设,为企业运营降本增效。加大创新发展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畅通衔接。强化企业人才服务保障,积极打造一站式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用工服务, 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培训,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送工。


  加快构建完善消费网络。着力构建完善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加快推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


市,围绕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主题有序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绿色健康的消费集聚区,稳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节点,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引导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业主体开展连锁网点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夜间消费集聚区扩容提质,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推动建设中国—东盟特色商品集散中心,争取建设一批市内免税店。加强消费物流网络设施构建,加快建设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快递服务网络、邮政和供销网络设施,合理布局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优化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积极营造良好新型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扩大消费相关政策,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举措,以更便捷普惠的方式,满足各类消费群体需求。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推广柔性执法,推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领域健全完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制度,积极为商家在商业街区、店门前、早夜市等场地规范外摆外展提供政策便利。加强消费活动、场景的创新谋划,突出地域化、特色化、季节性、时令性等特征。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健身、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有机融合,打造综合消费集聚区、新百货、新商超、消费综合体。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强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加大物联网、5G网络、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问题,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就业潜力,创造更多高质量高收入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个体经营发展, 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


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影响火电企业保供能力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中国华电20XX年干部一班第二课题组


  “十四五”阶段第一年即2021年以来,国际石油、煤炭、天然气供求压力陡然增大,主要能源产品价格持续攀升,欧美多国及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电力短缺现象,有的国家甚至引发重大民生问题。


  2021年下半年以来,能源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攀升,能源短缺从欧洲开始向全球蔓延,进而也使我国能源保供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形势下,我国能源电力行业体制性、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 长短期、内外部、宏微观风险持续累积,火电企业承压仍得不到根本缓解。各发电集团火电产业普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可持续发展和保供能力堪忧。而影响电力保供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深层次原因


  (一)“十四五”之前煤炭产能压减,加之国际价格传导,成为煤电企业亏损主因首先,“十三五”煤炭去产能埋下直接诱因。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从整个产能规模看是过剩的,所以成为2016年去产能的重点。据相关部门数据,2016-2017年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亿吨以上。在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国家对调控的重心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由2016年的“去产能、限产量”逐渐调整为“保供应、稳煤价”;2018年,国家把提高供给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进程中,积极推动先进产能建设, 新核准建设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优质产能比重大幅提高。煤炭产能利用率达到68.2%,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去产能的目的初步达到。


  其次,相关政策执行过程部分存在偏激或过度现象。许多地方政府执行政策偏激,加之安全、环保压力较大,在实际生活中,以行政手段为主把煤炭产能总量的压减目标作为指令性任务“切块”下达,由各地管理部门或“拣软柿子捏”挑选去除对象,或者“排头砍去”一刀切操作,客观上造成短时间内煤炭产量急剧下降,同时先进产能释放较慢导致供需失衡。


  再次,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决定对煤炭需求依旧强劲。从需求侧看,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将进一步拉动能源需求,随着国家治理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在


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依然较大,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最后,煤炭供需受时间、空间、运力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煤炭主要产区在北方,随着煤炭去产能步伐加快,南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退出较多,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的晋陕蒙地区集中,区域供应格局发生变化,对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煤炭铁路运输的压力加大。


  煤炭供需矛盾和价格激涨,成为煤电企业亏损主因。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导致全国煤炭供应在“十四五”期间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短缺情况。加之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暴涨的传导效应,燃料价格高企。自2021年下半年煤价暴涨以来,国家出台1439号文件后,部分区域煤机电价虽有所上浮,但仍无法疏导电煤价格上涨造成燃煤成本的增加,造成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


  火电持续巨额亏损,导致负债率高企、现金流短缺、投融资功能减弱,生产压力不断增大,火电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因持续亏损,拓展融资渠道和增量授信受限,资金价高接续困难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善。


(二)新能源装机增长迅猛,明显压缩火电市场份额


  随着国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推动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绿色低碳成为中国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电能替代力度持续加大,新能源发电比例不断升高,火电企业机组容量份额相对减少。


  以20XX年数据为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7.8%,其中新能源装机增长18.75%,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7%,而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 占发电量的比重为58.4%,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⑺,已经对火电市场形成了较大的挤压。截至20XX4月底,我国风电装机3.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达到8.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


82亿千瓦,约为36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三)气电联动不到位,发电企业亏损增加


  一是现行电价机制与天然气发电定位不匹配。当前天然气价格高位运行, 天然气机组主要作为调峰机组,部分作为供热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低,单一电价无法保障天然气发电企业的运营生存,部分区域采用两部制电价,但容量电价较低,无法覆盖固定成本。


  二是气电价格联动机制执行不到位。近两年受国际天然气形势影响,天然气价格一直走高,现行上网电价机制的传导作用减弱,国家发布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明确执行气电价格联动,但是多数区域并未建立系统的价格联动方案,目前只有浙江、上海等少数区域气电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到位。


  三是电价疏导方式不畅通。天然气发电现行的电价机制主要采用的是高于燃煤基准价部分通过政府资金池予以补贴,受近几年经济发展放缓政府财政收紧,电价补贴的总额难以增加,但是各地的气电装机还在不断增加,靠政府资金来疏导电价上涨难度大,无法充分体现天然气发电的电能量价值和灵活性价值。


  (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火电运行方式发生深刻调整,安全问题凸显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由于风光电的大规模增长,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火电企业运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深度调峰,导致火电机组频繁启停,同时区域外来电调节范围偏窄也使得区域内火电承担了更多的调峰职能。


  为此,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按下“快进键”,深度调峰不断创出新纪录, 最低负荷率个别的低至15%。由于推进深度调峰时间短,缺乏技术设计,经验普遍不足,只能先试先做,不仅造成机组能耗异常、经济性下降,而且致使设备部件损伤,设备寿命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增大环保风险、设备检修无法按期等问题,有的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区域电网安全性,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动摇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根基。


(五)火电产业外部环境进一步复杂严峻


  当前,因俄乌冲突、脱钩断链等国际社会复杂因素,造成了全球煤炭、天然气价格陡然暴涨,致使企业不能通过国际采购平抑国内燃料价格。此外,在国内一些地方没有深刻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没有准确掌握中央坚持先立后破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确保民生用能和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过激地推进地方碳减排工作,强令部分煤电企业限产、停产。个别地方乱作为,以保护地方企业之名,限制燃料市场流通,限制电力市场开放,导致火电产业外部环境进一步复杂严峻。


改善途径与措施


(一)通过煤电联营,推动产业协同、合作共赢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


源,火电是电力供应的基础,二者共同承担着保供兜底重任。联营不仅发挥双方各自产业优势,形成煤矿与火电企业定点、定量、定煤种的稳定供应模式,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还可以推动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煤电合作机制, 缓解煤电矛盾。


  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煤电联营实践,目前已形成煤电一体化运行、专业化子公司、参股等多种联营模式。尤其在目前火电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 联营对于强化煤电机组调节能力、夯实民生保障、促进节能减排等均有积极意义。煤电博弈此消彼长,煤电联营作为一种投资经营策略,既需要双方企业有意愿、遵照市场化原则,也离不开政策的有效、适度引导;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重点在于跨越单打独斗的局限,上下游一条心才能协作共赢。


  优化改变进煤结构,在努力实现长协煤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长协煤合同兑现率,保障长协煤量、价齐优。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督促加强铁路运力保障,确保合同执行到位,多措并举控降燃煤采购成本。


(二)主动推进“三改联动”,增强火电企业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提高清洁高效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全力推进煤电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统筹能源安全与节能降碳、兼顾传统能源兜底与新能源转型发展,促使火电清洁、高效、灵活、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结合煤电机组不同煤耗水平实际情况,考虑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外送和就近消纳调峰需要,以区域电网为基本单元,在相关地区安排配套煤电调峰电源改造升级,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探索出多种技术改造方式,分类提出改造实施方案。兼顾能源保供与低碳减排,火电机组通过汽轮机通流改造和节能一体化改造,深入应用变频和永磁等技术,实现供电煤耗优于设计值。聚焦推广应用与技术革新,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存量火电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因企制宜采用打孔抽气、低真空供热、循环水余热利用等成熟技术,具备条件的机组改造为背压热电联产机组, 推广应用工业余热供热、热泵供热等先进供热技术。


(三)积极融入市场,抢抓现货、辅助服务等电量电价机遇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深入,主动融入和服务电力市场需要,适应


电力市场竞争环境,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推动建立现货市场报价机制,完善两个细则及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争取上调调峰补偿标准,研究给予调峰补偿的配套机制,有效提高调峰收益。


现货市场增收措施


  集团、区域、电厂从不同层面跟踪国家政策、关注国家能源战略、研究市场规则、收集市场信息、掌握企业技术装备等情况,为决策层提供依据和参考。按照集团指导、区域决策、电厂配合的原则,明确各层级角色定位,建立高效协同的决策机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集团层面站在全局高度,把握电力市场方向,重点关注全国能源发展战略、跨省供需形势、省间现货交易等信息,宏观指导各区域开展省间及省内现货交易。


  区域层面作为决策主体,按照集团的指导意见,根据本地区能源发展规划, 研究本地区电力市场政策,收集本地区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储能、灵活性改造、电力供需形势、网络约束、电网建设、负荷特性等信息,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发挥区域统筹管理优势,制订本区域现货交易策略。同时,保持与集团层面信息交流,开展行业内发电企业信息交流、协同省间及省内现货交易, 恪守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防控市场风险。


  发电企业作为电力现货交易的责任主体,按照区域公司的决策部署,配合做好设备维护、燃料储备及生产经营谋划,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机组非停和电量损失,采购经济适用煤炭,确保尖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满足电力现货条件下的调度要求,提升现货市场收益水平。


辅助服务增收措施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风光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问题愈加突出, 煤电已由基础性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快机组灵活性改造,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增加辅助服务收入是未来火电企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集团指导、区域决策、电厂落实的原则,集团层面要统筹平衡发电与辅助服务的关系,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辅助服务增收策略,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提升调峰能力。


  区域层面按照华电集团的指导意见,发挥区域统筹管理优势,根据本地区辅助服务政策,结合发电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区域辅助服务营收策略,加强机组调峰、调频和备用能力,提升辅助服务收入水平。


  对于北方供热机组,通过采暖抽汽调峰、再热蒸汽调峰、主蒸汽调峰、电锅炉调峰、低压缸零出力改造、超超临界机组低负荷干湿态转换等技术,降低机组电负荷,提升热电机组的调峰能力。


  对于非供热纯凝机组,通过优化燃料供应、机组灵活性改造、选用宽温催化剂等技术,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优化机组AGC及爬坡能力,并保证低负荷时脱硝、除尘器和脱硫等系统的正常投运,提升机组调峰能力。


  电厂作为辅助服务工作责任主体,根据区域公司辅助服务营收策略,深入研究辅助服务规则,着力提升机组灵活性,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合理调配燃料供应,紧盯辅助服务市场变化,做好营收模型分析,根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及时调整机组出力,全力提升辅助服务收入。


(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配套政策落地


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疏导电量电价


  鉴于当前火电企业在支撑和保障电网电源安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开展研究分析,呼吁政府研究推动容量电价补偿机制,本着覆盖电力企业基本投资成本的角度出发,推动施行“两部制”电价,给予煤电企业容量补偿电价, 疏导电煤价格矛盾。


  能源保供中,煤电企业承担了更多的调峰压力,频繁调峰对机组设备和生产指标带来的影响远远无法覆盖目前既定的调峰补偿,呼吁各级政府建立现货市场机制,上调调峰补偿标准,研究给予调峰补偿的配套机制,有效提高调峰电价收益。


财税政策


  回归电力产品作为商品的经济属性,积极呼吁建立形成动态的电力市场价格调整机制,动态调整电价或给予补贴,保障煤电企业基本的生存空间。联合煤电企业共同呼吁和反映企业实际困难,争取和落实困难企业房产税、土地税等税收减免政策;坚持“政策亏损政策补”的原则,保障既有能源保供期间各项财政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延续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动更多能源保供、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专项优惠新政出台。


(五)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企业效益水平


  认真落实国资委“一增一稳四提升”要求,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动提质增效,确保完成企业经营目标。一是压实提质增效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控,强化重点督导,抓好任务分解和措施落地,压


实各单位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目标务期必成。


  二是确保提质增效成效。积极拓市场,统筹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 确保中长期交易电量占比不低于装机占比、交易价格不低于市场交易平均价格, 现货市场同类型机组效益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同比实现正增长;因地制宜提高机组供热能力,持续提升供热综合效益。全力控成本,突出抓好燃料成本管控,优化完善燃料采购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集采优势,做好天然气集约采购试点,加快燃料物流体系建设,严控企业生产成本;加强物资集约化采购和招投标依法合规管理,强化资金成本管控,抓好“两金”压降; 控制营业成本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


  三是切实抓好风险防范。落实国资委工作部署,推动合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完善电煤资金保障机制,防止缺煤停机和债务违约事件。


(六)提升系统运输能力,优化运力资源配置


  一是系统研究优化部署。进一步结合集团燃料运输需求,摸清能源物资运输现状,制定运输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全力做好能源物资运输供需对接。强化统筹协调调度,并及时关注气象监测预警,高度重视寒潮、暴雨和台风等的影响,完善应急预案。


  二是根据需要成立工作专班。根据火电企业燃料保障实际,酌情成立运输保障工作专班,实行一事一处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三是落细工作举措。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要求,落地落细工作举措,强化安全监管,保障煤炭、LNG(液化天然气)水路运输服务和电煤公路运输服务。四是做好应急预案。组织编制能源物资道路运输保障专项应急预案,立足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兜底保障作用,区分各类突发情形,明确应急举措,全力做好运输保障工作。


(七)探索新方式、新业态、新市场,提升火电企业发展韧性


参与投资绿电,落实火电与新能源联营


  火电企业通过积极参与绿电投资是火电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既可以满足“双碳”背景下对绿电的需求,实现绿色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又可以与火电企业形成互补,为企业带来新的收益来源,提高自身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


稳妥有序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


作用,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全国继续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年度配额分配工作,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按照交易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是拥有发电机组产权的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参与全国碳市场配额的发放、交易、清缴等环节。


  为了让企业“减排不白干,卖碳有钱赚”,国家已引导火电企业积极参与碳资产管理,推进碳资源合理配置,在年度履约交易工作有序实施基础上,争取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的收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减排动力更足。根据国家制定的碳交易相关规则,在碳市场上,通过碳排放权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两种交易方式进行碳减排价值转化和交易。


  鉴于当前新增绿电对供给市场的挤压,火电企业应按照保供需要结合企业正常生产能力争取国家碳配额,并将碳排放量盈余部分,通过出售碳配额和CCER 的方式来获得额外经济收益,从而实现减排效果并增加企业收益。


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依托重大基建和技改工程,重点在低碳技术、燃机国产化、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加大力度,多出成果。充分发挥集团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运营体系,继续抓好数字电厂、智慧供热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直播火了村超  电商甜了生活 榕江县“三新农”助推乡村振兴观察


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


20XX94日)


  西南大山深处里的榕江县,互联网数据流每时每刻都与阳光交织,穿越过梯田上的晨雾,再落进吊脚楼下的晚霞中。


  清晨,寨蒿镇晚寨村的果子还在枝头上沾着露珠,就被村党支部书记吴帮云“带”进网络直播间:“这是我们种的黄金百香果,又大又甜,现在采摘, 马上就可以发货!”


  夜晚,村超球场座无虚席,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在欢呼声中接连开赛,成百上千万名网友涌进直播间。网红主播和现场的村民们纷纷拿起手机,或实时直播、或拍短视频,在网络上打造一场场“足球嘉年华”。


站在互联网时代风口,榕江县源源不断生产和收获着巨大流量——


  通过电磁波的传递,榕江县在网络上火爆出圈。一群能歌善舞的非遗传承人、敢想敢干的返乡创业者、青春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和勤劳淳朴的农民,正利用1.28万个短视频账号分享生活、直播带货,将家乡推介到世界;


  通过电磁波的牵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励着榕江县人民变身践行“三新农”的“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闯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三新农”为乡村带来多大变化?如何助推“黔货出山”?又为乡村振兴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近日,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深入榕江县调研。


一、“三新农”的火热场景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有无数风口,那么此时此刻,最强劲的风口,无疑是短视频和直播。这股炙手可热的大风,甚至吹向了西南大山连绵数里的苗乡侗寨。


  榕江县农特产品丰富多样,不乏高品质农特产品,但以前很难被外界知晓。调研组发现,“三新农”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得益于直播带货红利,榕江县的网络流量,并没有因为群山被阻隔,而是愈加火热,成为当地致富增量。


火”出大山


  夕阳的余晖洒在妈妈做饭的橱窗,晚寨村的吴帮云盘起头发、身着侗族服饰,坐在自家厨房里,对着手机屏幕进行直播。只见她拿起琵琶,一边弹拨,


一边低声吟唱:“水面上蔚蓝色的船屋,和长长的木板路,像一幅风景,细细描述我们的幸福”


  身后是母亲忙碌的身影,窗外是晚风摇曳的树丫,屏幕那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娓娓道来的直播氛围,很受大家喜爱,并纷纷发问:


好美,这是哪里啊?”“你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 “村超就是榕江的吧?我计划周末就来看球赛!”


  这就是吴帮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网络上,她是网友熟知的“侗寨小吴”; 现实中,她则是晚寨村党支部书记。


  对于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这件事,吴帮云发自内心认同:“小时候,我总想自己走出大山。长大后,我更想和晚寨村一起走出大山,让外面的人看见我们。”


  2021年底,吴帮云返乡当选村干部,注册了抖音号和视频号,平日里拍短视频展示乡村美景和民族风情,积累了一些粉丝。20XX年谷雨过后,开始直播带货,上架山里酿造的香甜蜂蜜、采摘的黄金百香果。


  “有了流量,还要变现;变了现,还要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增流量、赚钱。” 吴帮云告诉调研组。


  在她的带动下,一个多月前,侗族琵琶歌非遗传承人杨凤堂回到家乡,和正在干农活的吴凤丹组成“晚寨两个桶”组合。从此,村里的戏台、踩歌堂、石板路、瀑布畔,都会看到两个女生边弹琴边欢快歌唱的直播。


  晚寨村被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百香果因为太受欢迎不够卖了,蜂蜜一上架就热销到省外。虽身在大山,却能凭借互联网走出大山,更能通过直播带货将大山推介给世界。榕江县“新农人”把直播变成新农活,不需要专业的剧本及拍摄手法,只要一部手机呈现生产、生活过程,就能干出十分精彩的农活。


火”进市场


  “我们第一场直播卖货,是20XX9月中旬开播的。”关于当时的场景,曾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定威乡定旦村村民王吉安记忆犹新:“才过去几分钟,后台数据就变了。他们时不时告诉我,又卖出去了几罐蜂蜜。”


  网络上的惊人购买力,令王吉安难以想象。就在此前,他正为积压的蜂蜜而发愁。


  时值榕江县在“新媒体+产业”的新赛道上飞奔,他找到了榕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能不能用你们的直播平台帮我解决一下产品滞销的难题?”


第一个月直播完,10多万元货款拿到手。第四个月还没结束,库存一销而


空。


  “电商太强大了,非常值得去做!”王吉安连连感叹说,走进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市场。他欣喜万分,又充满干劲:新增了生产线,产能提升3倍;开设了网店,进军线上销售渠道;组建了直播团队,全面展示企业形象。


播”得火热,“带”得出彩。


  直播模式用流量撬动庞大的市场蓝海,提供了快速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迅速变现——


  月亮山中最古老的苗寨里,百鸟衣要经过纺织、染布、捶布、刺绣、镶吊羽绒等复杂手工艺,才能完成。82511时,在兴华乡摆贝苗寨的蜡染工坊, 几名绣娘正赶制服饰,染过的布匹在广场上滴滴答答沥着水,做好的衣裳被送往一墙之隔的直播间。


  “想知道苗族服饰是怎么制作的吗?关注直播间,带你了解原汁原味的苗寨生活”39岁的主播张学时是土生土长的摆贝人,玩起直播来一点都不怯场。


  “每场直播有近万人次观看,前天卖了600元,昨天卖了2086元。”张学时告诉调研组,由于在村超比赛场外,拍摄了游客试穿摆贝服饰的画面,播放量破百万次,当天他和村民们按下直播按钮,“几百人涌进直播间,喊话上链接买衣服。”


  于是直播带货成了摆贝苗寨的大事。村干部和村民一起谋划,确定开播时间和主播人选,打磨选品流程和标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摆贝人都参与进来增加收入,让摆贝故事传到山外,把摆贝产业发展壮大。”张学时说,苗寨妇女都会刺绣蜡染,过去自己缝制自己穿,现在拿到网上售卖,实现了更高价值。


  直播模式又用红利激发广阔的市场商机,促使了乡村产业升级,使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即将到来的农历八月,是寨蒿镇票寨村稻花鱼最为肥美的季节。村党支部书记吴必吕正抓紧筹划着:“要开田、腌鱼,还要拍视频、上直播间。”


  为了票寨村腌鱼能够成为合格的商品,顺利进入电商市场,吴必吕带着村民们共同想办法,针对消费者需求,提高生产标准和货品品质,并于去年7月正式开播上架。


  “直播间里对特色美食感兴趣的人太多了,互动交流频繁,腌鱼供不应求。” 销量攀升,产量也得紧跟。今年种水稻时,寨蒿镇投放鱼苗数量是去年的4倍。


吴必吕盘算:“预计收购活鱼2万斤,要分批腌制,春节前全部卖完。”


火”向风口


  眼下,栽麻镇丰登侗寨又重现织布、染布、晒布的传统生产场景。这一转变,发生在互联网直播电商风口。


  非遗传承人杨成兰创立的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带领300多名妇女发展蓝染产业。“山里的绿、寨里的安宁、侗族的文化令人神往,但这些资源在本地并不稀奇,跨过大山会散发更大光芒。”她决定把侗布搬上电商平台。


  在“三新农”的推动下,乡村农特产品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触达和覆盖全国甚至全球。20XX531日,杨成兰的侗布销到美国,实现黔东南州跨境电商第一单。从那以后,逐渐打开了国外市场,侗布陆续销往日本、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每米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为了让农特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杨成兰研发新的染料,创新织法,设计具有现代元素的鞋、包、服装等,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走向风口,是触达未来商机的机会,壮大新媒体平台上的乡村本土力量, 也必然能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稳。


  位于榕江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特和社区的青于蓝蓝染艺术中心,最近因为火爆的村超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每天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手艺人们也在加班加点赶制新品,村超总决赛上获胜球队的蜡染披风就出自她们之手。


  “我们开发了三十多种村超周边产品,近两个月时间的营业额达到四十万元。”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文创板块负责人罗芸说,线上的非遗类文创产品已经爆单,生产线也从工坊延伸到附近村寨。


  “蓝染工艺既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又兼具市场逻辑,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三产融合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青于蓝公司董事长于浩说,“得益于新媒体的加持,公司的销售模式实现了从ToBToC的转变。”


  于浩解释道,过去大多签订的是企业订单,随着产能的提升,公司持续在线上发力,进行了多矩阵数字营销,把客户群体转向广大个体消费者,“直播电商为非遗文化宣传和产品售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三新农”的背后故事


  地跨月亮山与雷公山的榕江县,是贵州最后一批“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当传统农业走进直播时代,榕江县凭什么能站在风口之上?为什么地处深山之中的苗侗同胞能对直播电商迸发出如此大的热情?


  调研组一路采访,一路思考,发现答案就深藏在茫茫大山之中,发端于当地干部的创新创造,孕育于流量经济的全新机遇。


主心骨的耕耘


  沟谷陡峭、峰际连天,连绵不绝的大山曾经阻隔了榕江人发展的希望。比地理上的阻隔更难的,是思想。


  从“改革之城”深圳调任榕江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徐勃一语中的: 继续走老路,永远没有出路,一定要在乡村振兴上谋划新赛道。


  怎么从“新”方向找出路?榕江县从A总书记视察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讲话中,找到“四新”“四化”融合发展的办法。


  勇敢闯、大胆试,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榕江县将目光聚焦到了直播短视频的风口。一开始,榕江县委宣传部带领当地融媒体中心“冲到一线”,但是作用发挥有限。于是,县委县政府“走上前台”:


  ——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新媒体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新媒体工作专班,提升改造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


  ——在20个乡镇设立新媒体服务中心,250个村设立新媒体服务站,构建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


  ——对各乡镇主播培育、就业增收、直播带货等工作,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实行月调度,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实行周调度;


……


  边远山区主导发展新媒体之路,哪里有这么简单,外界纷纷投来质疑,甚至当地不少干部群众也认为是在“务虚功”。


为尽快跟上当前直播电商发展的潮流,榕江县选择了借助外力。


  2021年,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哲亚带着15名员工入驻榕江县,与县属国有企业以合股的方式共同成立榕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农特产品品牌打造等工作。


  刚到榕江县,李哲亚就感觉到“水土不服”:面对直播电商的培训,老百姓一脸懵。尽管人来了,但是兴趣不大,学着学着就走了。“有的班一开始30 多人,培训着培训着就全走光了。”


所有的改变都在于坚持。


  截至目前,榕江县开展了400余次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超过3.5 万余人次,培育本地网络直播团队2200余个,1.28万个账号入驻中台,吸引300 名大学生返乡从事新媒体电商工作,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在快手账号已经发布了1586个作品的“莫二姐网红”坦言自己在培训后有了真金白银的收入——一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农家妇女,凭借直播带货,她每个月都有12万元的收入。在榕江县,党建引领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是关键。新媒体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网络主播功能型党支部、新媒体行业领域非公党支部纷纷成立,各支部围绕“云队伍、云教育、云服务、云沟通、云竞技”开展支部“云”活动,规范党员“云”管理。


  作为新媒体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湖北荆州人严志超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带着群众拍视频、剪视频、推视频,成为榕江县“新农人”口里的“直播导师”。他告诉调研组,希望通过“党建+新媒体+产业”路径,闯出一条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大流量的效应


826日,又一个“超级星期六”。


  来自深圳宝安的沙井蚝足球队出征贵州村超,对阵贵州镇远甜米酒队,虽然以23惜败,但赛后现场近3万观众打开手机灯光,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祝福“深圳经济特区43岁生日快乐”,把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火爆全网的村超是目前榕江县的超级IP


  很多人并不知道,村超的火爆出圈,其实最开始就得益于榕江县新媒体人才的流量传播。在榕江县,关于村超的话题、村超的视频、村超的故事、村超的人物通过当地2000余名新媒体达人一波一波向外传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村超平均每场比赛超5000万人次在线围观,全网流量突破350亿次。


  村超是流量的盛宴,引流着榕江县的新媒体达人“蹭着”村超的热度开直播宣传自家的优质农特产品。


  “80后”返乡创业青年张珍菲,如今每个月开直播卖藤编工艺品的利润就有3万多元。作为榕江县本土成长起来的主播,张珍菲用自己创建的“牛妹牛” 账号为10万粉丝展示村超现场,不仅涨粉无数,还带动了藤编工艺品销售成倍增长。


同样“蹭着”村超流量红利的,还有古州镇丰乐村的熊竹青,她带着自家


种植的西瓜在村超现场为村队加油助威,意外走红网络,被亲切称为“榕江西瓜妹”,不但自家20亩西瓜一销而空,还帮助村里其他农户和附近村子的农户卖出了30余万斤。


比赛日间歇,榕江县的“新农人”更是积极推动“流量变现”。


  在新媒体产业园直播间,“90后”主播“榕江的江江”已经开始百香果的直播推介——“秋天的第一口甜蜜,我们榕江的百香果来了”“榕江百香果, 不加蜂蜜都很甜”。


  在“榕江的江江”等一大批“新农人”的推介下,榕江县的黄金百香果身价倍增,之前5元一斤都卖不出去,如今成为直播间的爆款,价格上涨到1520 元一斤,有的单品甚至卖到30元一斤,依然一果难求。


  在村超的引流下,榕江县的优质农特产品和特色美食纷纷出山,神秘的羊瘪、牛瘪在沿海地区被尝鲜,具有浓浓侗家风情的腌鱼走进了北上广的餐桌。农家自制腊肉、自制香肠、黄金贡柚、脐橙、青白茶等山货,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榕江县“黔货出山”的热销品。


全社会的合力


  “远山上层叠分布的古老侗寨,身着传统侗族服饰,晚寨村的村民隔空呼喊:缪村长,贵州村超不见不散!”622日,抖音账号“侗寨小吴”的一条短视频喊话水木年华乐队的主唱缪杰。


  78日晚,站在村超的赛场上,缪杰说出了心声:“我很有幸成为晚寨村的‘名誉村长’。两年来,我们为榕江的乡村振兴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让全世界看到了榕江。”


缪杰说的尝试,其实就是直播电商。


  2021年以来,他和他的家乡来客团队帮助榕江县培训乡村主播,两年来, 这些乡村主播不断成长、成熟,涌现了大批“新农人”,构成了榕江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媒体直播团队。


缪杰之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榕江县“名誉村长”序列。


  “大将军”范志毅、“足球诗人”贺炜、世界体操冠军刘榕冰一批国内、省内明星纷纷挂衔“名誉村长”,用自己的名气和流量把当地的资金资源聚集起来、把村庄发展起来、把村民带动起来,帮助榕江县链接更广阔的天地。


  除了明星的流量加持,榕江县的“名誉村长”还引来了一批乡贤能人、大湾区企业家、大学教授。


  两汪乡空申村是短裙苗聚集地。因东西部协作结缘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餐饮业协会理事冯赞波去年成为该村的“名誉村长”,他围绕以青白茶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开发推广,借力直播电商,为这个距离县城94公里的小山村吹来了发展的新风。


  众人拾柴火焰高!“名誉村长”是参谋员、服务员,更是宣传员,榕江县探索建立的“名誉村长”模式,把流量明星邀请过来、把乡贤能人汇聚起来、把成功人士吸引回来,上演了一幕幕携手助力“三新农”的生动场景。


三、“三新农”的思考启示


  榕江县正迈入新媒体数字经济新赛道,如何让这条赛道变得更宽、让数字“新农人”跑得更快、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调研组认为有以下几点:


如何用好新农具


  在榕江县贵州村超特产馆,一边是“新农人”不停地面对手机推荐刚研发出来的村超可乐饮料,一边是不少游客驻足购买本地农特产品。


  “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利用本地罗汉果研发的村超可乐饮料昨天就销售了1 万单,销售额达25万元,冲到抖音平台气泡饮料销售额综合排名第一!”827 日下午,提及刚开业3天的贵州村超特产馆,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敏涛很是激动:“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要让更多农民用得熟用得好。”


  从不会用到喜欢用、熟练用,手机这个新农具让榕江县阳光小区易地搬迁群众潘吉端越来越爱不释手。


  2021年,在家带孩子的潘吉端萌发了拍短视频宣传家乡的想法,但因缺乏技术而搁浅。榕江县“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的启动让她看到了希望,她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


  注册账号、拍摄剪辑视频、操作产品链接、学习直播话术潘吉端珍惜学习机会,加紧充电,仅用了两周增粉上千人,点燃了她从事直播电商的激情。


  发展直播电商,一手靠流量,一手靠内容,两手都要抓。“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提升内容品质,才会有竞争力。”


  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告诉调研组,“现在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


作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大学生,20XX5月,唐胜忠带领团队入驻小丹


江苗寨,手把手教授共同创业的几名年轻人“玩直播”,通过“山呷呷-阿毅” “苗乡娟姐”“鲟鱼老刘”等短视频账号,将网络流量转变为经济效益。


让更多人学会使用新农具,正是榕江县委县政府谋划的一件大事。


  20XX年榕江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的新目标:培养不少于500人的优质主播团队,培育网络直播营销团队3000个,孵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实现乡乡有直播中心、村村有直播团队、寨寨有直播代言人。


如何用活新农资


  与线下销售不同,直播电商的背后,是新农资的加速汇聚,需要精准手段分析平台积累的直播数据和销售数据,进而分析市场需求,让数据成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助推农业生产经营。


  直播电商的大数据分析,不仅细分消费群体,更精准细分消费层次。榕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敏曾在乡镇工作了多年,她告诉调研组,与过去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同,直播电商解决了从“卖出去”到“卖给谁”的核心问题,“在用户需求被寻找、挖掘的过程中,让需要的人得到满足,建立了更为可持续的供应链条,真正打通了‘黔货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出现,推动榕江县农特产品呈泉涌之势,从而倒逼榕江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和整个贵州一样,榕江的山地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农产品不可能走规模化路子,但榕江农产品品质好,适合走高端精品路线,我们通过‘三新农’,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榕江县委书记侯美彪有着清醒的认识。


  基于这一思路,榕江县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着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产业发展格局,用活新农资,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特产品、农业全产业链的完善、产业升级以及三产融合发展。


  在三江水族乡的河谷地带,成片的罗汉果挂满藤蔓,即将迎来采收季。乔尤村种植户黄秀元20XX年种植罗汉果17亩,创收23万元。今年,尝到甜头的他一口气种植了27亩。


  当下,榕江县“新农人”正充分利用数据这个新农资,推动“榕江青白茶” “榕江百香果”“榕江脐橙”“榕江罗汉果”系列产品实现线上精准销售,带动苗乡侗寨持续走红,经营主体也日益壮大。目前,全县已引进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3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24家、家庭农场155家。


  “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数据、互联网、商业环境等方面的助力,我们要跨越数字鸿沟,让老百姓从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中获益。”榕江县委常委、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龙杰表示,“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壮大,供应链的建设也要跟上,我们要营造好产业生态。”


  在新农资的加持下,距离贵州村超体育馆几公里之外的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目前2000平方米的县级云仓已建成,物流价格大幅下降,贵州(榕江)桥头堡国际智慧物流园项目、新媒体直播电商智慧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


如何干好新农活


  “在直播经济白热化的时代,主播的个性化标签塑造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人设,一味跟风,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唐胜忠告诉调研组, “要把直播电商做起来,就得把年轻人带进来,把内容做起来,把差异化体现出来。”


  “我们这儿的高山糯米是喝着山泉水长大的,香甜软糯 ”去年秋天, 榕江县两汪乡两汪村的高山糯米喜获丰收,土生土长的“90后”苗族姑娘王启红和粉丝不停互动,表情中充满自信。通过直播带货,她不仅把村民们收获的两万多斤糯米销售出去,还把村里5000多斤的红辣椒也销售一空。


  和王启红不一样的是,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韦国良依托自己的胡蜂养殖走上了主播之路。大学毕业后,他偶然发现胡蜂易于人工养殖,市场供不应求, 便决定返乡创业,并成为一名“新农人”。


  “没有想到网友很喜欢看我们养蜂的过程,了解养蜂的知识,我们的蜂蜜也在直播过程中销量大增。”说起销售额,韦国良满是自信,“去年直播带货收入达26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元。”


  “95后”返乡务工人员唐胜岩也是“新农人”中的一位。去年10月,在外务工的他回乡创业,通过自媒体账号“归乡人永超”分享种葛根、挖葛根、吃葛根的各类短视频。今年2月起,唐胜岩尝试直播带货,每天晚上直播34小时, 每场能卖七八十单,不到半年时间销售10余万元。如今,唐胜岩还带动种植户一起拍摄视频、直播带货。


  “新媒体的力量太强大了,有了稳定销路,村民们都在抢着种葛根。”唐胜岩说,希望把新农活越干越好,让更多人尝到榕江县葛根粉,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苗家姑娘”“侗寨小吴”“国良胡蜂”“归乡人永超”“独竹漂昌瑞” 一个个不同人设的“新农人”正在榕江县脱颖而出,他们中有本地农民,有大学毕业生,还有返乡务工人员,都在努力提升干好新农活的本领,逐渐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一批批农特产品飞入“云端”。


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


  无论是在村超现场,还是在产业园区、乡村沃野,调研组看见的,是一批批“新农人”呈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他们焕发出的朝气与活力,让大山深处的一个个村庄充满无限想象。


  在这里,群众思想观念悄然转变。一批网络主播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热情。“多了一批直播队伍,就多了一批生产队伍, 少了一桌麻将。”平阳乡乡长王浩东说,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这里,农特产品实现“惊险跳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跳跃”。榕江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小规模、高品质的农特产品,直播电商为其带来无限机遇,加速“农产品—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此,王启红深有体会:“有了收入的激励,村民们会主动问我下一年要种些什么,互相借鉴种植技术,比如去年我将村里5000多斤黄豆销售一空,今年种植黄豆的农户明显多了起来。”


  在这里,网络流量正转化为致富增量。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搭上村超这一“流量快车”,将榕江县土特产、旅游景点、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等进行推介,乡村民宿、乡村客栈发展如雨后春笋,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体验榕江县乡村旅游,为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调研组看来,榕江县“三新农”的创新举措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 “三新农”的探索,是贵州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


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人才支撑、产业为基,把全民参与与系统培育相结合、流量吸引与效益转换相结合,依托村超和主播的“双向赋能”,“三新农”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释放强大能量。


弯弯的三江水,高高的月亮山,苗乡侗乡的土地上,快乐就很简单四面八方,人潮如浪,在奔跑的赛场上,我们就是阳光。”周末的村超赛


场上,一场场美食友谊赛如期上演,场上运动员挥汗如雨,涌动奔放的激情, 一首欢快的村超主题曲在球场上空萦绕。


  赛场之外,是新媒体数字经济的新赛道。赛道之上,一批拥抱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激情奔跑,“苗山侗水·甜甜榕江”品牌跃动而出,一幅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  郑满生


  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智慧农业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转型的内生动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从2017 年开始,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级战略性纲领文件相继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智慧农业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智慧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这使得农业信息服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


.相关研究综述


  智慧农业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目前学者们对智慧农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分析。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通过智慧生产、智慧经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彻底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改变产业结构[3]。智慧农业具备先进的生产力特征,可以创造数字经济,蕴藏着大规模的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潜力[4]


  二是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势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农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农业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智慧农业市场广阔,互联网销售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电商企业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涉足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已经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5-6]。智慧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存在技术短板,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成本较大,农业数据采集和应用整合程度低,农业科技投入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村地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足,农业劳动者从事智慧农业的意愿不强,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缓慢,创新性的农业商业模式匮乏。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项目支持方向;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智慧农业发展成本;加大科技


研发力度,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推进农民职业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健全智慧农业支持政策,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7-10]。三是国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及经验介绍。学者们从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持体系、人才建设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有益经验进行系统分析[11-13]。四是对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卫星遥感技术等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14-17]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学界已对智慧农业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方面。事实上,智慧农业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有着深远的内涵和外延,牟少岩等[18]已对智慧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革命、智慧农业阶段这些概念进行解析,并对智慧农业革命进行重点研究。本文主要从信息服务角度对智慧农业信息服务进行分析。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政府重视农业信息发展。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其发展。在20世纪末,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我国启动了“金农”工程建设。进入21世纪,政府实施了“三电合一工程”“信息化村示范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村村通电视工程”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从2006年开始,每五年发布一次农业信息发展规划,《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农业信息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进行战略部署。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XX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5年)》,明确提出“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以加速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农村网络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农村网络得到快速发展。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2.93 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有力提高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加深融合。农村电商快速发展,20XX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网络零售分别增长2.5%11.2%。农村电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19]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化设施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智慧农业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如与移动互联网密切相关的5G网络基站建设数量较少,目前5G网络仅到达县级以上城市,广大农村网络带宽和速度仍然受限。物联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物联网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调机制,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物联网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传感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地址,目前IPv4地址池无法满足如此高速发展的物联网地址需求,如何解决传感网节点承载IPv6通信协议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欠缺。智慧农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帮助决策者解决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个智能的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信息资源是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搜集、整合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缺乏主动收集数据的意识,未能及时将农业生产中各环节数据很好地记录与保存;另一方面是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或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数据信息,但是这些数据比较分散,导致数据搜集、整理工作难度较大[20]。数据共享不畅。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或人员因为体制、利益等因素导致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不少单位或组织排斥数据共享或交换,出于信息保密或对数据信息共享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影响了数据共享的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一大批知农、爱农、对农业有着深厚情怀的人才,同时需要他们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对农业从业人员要求非常高。目前这些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困难,运行效率不高。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对策


  加强智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是智慧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在实现“村村通宽带”的基础上加大5G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网络通信的效率。智能传感器是智慧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科研部门要研发出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传感器,让广大农民都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补贴、协调相关企业等途径帮助农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数据信息资源搜集能力。政府联合农业信息头部企业,制定农业信息元数据的标准,鼓励单位或个人养成记录和保存数据的良好习惯,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广大人员共享数据信息资源。同时,研发一些非常便利的信息上传渠道,方便广大人员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另外,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如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提高信息搜集的广度和精度。


  加强顶层设计和人才队伍培养。政府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必须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路、导向和举措,规划好智慧农业时代的农业信息服务建设。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培育,智慧农业信息服务是一门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这要求相关机构要有前瞻性,做好涉农专业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刘晓哲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 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使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全面、丰富的新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探析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对于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和内涵扩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相关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任务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系列致富共富的理念和基因相结合,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使共同富裕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升华,包括这是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有序渐进共同富裕等,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一)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财富共享的理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共同”不是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而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摆脱贫困、人人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的社会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财富共享的理念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中,包含着要通过生产力的


高度发达实现绝大多数人富裕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动力,先进的生产力能够创造出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未来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 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2]。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所以共产主义者完全正确地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3]因而,科学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4],这就决定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不是少数人占有,而是全社会共有,指出共产主义要“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4]46。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进一步指出: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5]恩格斯认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3]689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景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现象,进而揭露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描绘出了一个消除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理想状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理想,


  期望通过共享财富达到大多数人的富裕。《周易·谦》提出“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6],蕴藏着与人分享财富、防范独占、社会均富的智慧。《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了炎帝追求天下万民共同劳动、共同富裕的治世之道,创造“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7]的社会环境。《礼记·祭法》记载了黄帝施惠四方,在部落的交流与融合中推动财富共享,开辟“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8] 的共富境界。《商君书·去强》提出“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 多力者王”[9],蕴含着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均衡的治国之策。东汉黄巾起义提出的“致太平”,包含着底层人民平均财富的夙愿。南宋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用“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喊出了底层人民对消除贫富差距的诉求。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把“均田免粮”作为号角,反映出贫苦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描绘了“凡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的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蓝图。孙中山提出“民


生主义,即贫富均等”的革命理想。自古以来,中华儿女都对“社会均富、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充满了热忱。


  (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仓廪实则知礼节的理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富裕”不是指单一的物质富裕, 而是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仓廪实则知礼节的夙愿期盼,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化涵养。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共产党宣言》对此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包括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等物质文明特征,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等精神文明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富裕基础上人们精神的自由自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3]537。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当人的劳动生产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 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10]。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主义通过发展社会化生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1]。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未来社会的畅想,指明我们未来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愿景,也从不止于对物质富裕的满足, 还高度重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礼记·曲礼上》提出“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12],阐明了虽然物质上很富有,但不能因此而骄纵无礼


的行为规范和人生道理。《论语·学而》提出“贫而乐,富而好礼”[13],称赞虽然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的人。《管子·牧民》提出“仓廪实, 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4],阐发了既要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仪重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治国之策。


《春秋繁露·仁义法》提出“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先饮食而后教诲, 谓治人也”[15],阐发了要先使百姓富有,然后再施以教化的治民之道。《汉书·食货志》提出“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16],描绘了食物充足货物流通,然后国家充实人民富足,政教风化就可以形成的社会风貌。《史记·货殖列传》提出“君子富,好行其德”[17],赞扬君子富有便要更加倡行道德,注重遵行仁义、恩施众人。可见,从古至今,中华儿女不仅追求物质生活上要达到富足充实、衣食无忧,而且追求道德境界上要获得愉悦满足、充盈升华。


  (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源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则不匮的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摒弃了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这也就指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财富,必须要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获得。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惟有共同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劳动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勤劳奋斗的一项伟大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力量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196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591在《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中,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289。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而产生了社会财富。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劳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劳动能力既是物质财富的一般可能性,也是作为交换价值具有


一定社会形式的财富的唯一源泉。”[18]劳动能力不仅关系到是否产生社会财富,劳动能力的大小还直接决定了创造社会财富的多少。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533,“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19]人通过劳动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将各类自然资源转变为物质生产资料,首先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才能从事其他的社会活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源泉。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勤于劳动、不懈奋斗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周易·乾》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尚书·周官》提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蕴含着宏大志向造就丰硕功绩、勤勉工作实现伟大业绩的忠告。《左传·宣公》提出“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21],《管子·揆度》提出“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 民有为之寒者”[22],《后汉书·张衡列传》提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23]


《齐民要术》序写道“勤力可以不贫”[24],皆蕴含着靠劳动可以实现衣食无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质朴而深刻的道理。“慎之劳,则富”“农夫不勤则无食”等谚语无一不说明一个道理,吃苦耐劳可以创造财富,好逸恶劳则不会有收获。“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等诗句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等诗句塑造了辛勤耕作的农民形象。崇尚劳动、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推崇的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 根本上要靠全体中华儿女的劳动、创造、奉献,才能得以实现。


  (四)有序渐进共同富裕: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等现实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持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有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同时也遵循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它们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


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启发和文化启迪。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永恒发展着的世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9]10-13。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2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的、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事实,揭露资本家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现象,为追求共同富裕提供了充分的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进一步论证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阐发“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的共产主义还需要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实现,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很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渗透、依存和贯通。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不断积累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新的条件。这充分说明,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长远目标, 也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并且最终会成为现实。


做事循序渐进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早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尚书·太甲下》提出“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20]406,《中庸》提出“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13]312,都比喻做事情要由近及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老子》提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6]253,《荀子·劝学》提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27],均告诫后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朱熹《论语集注》中有言“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28],提醒我们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等中华民谚言简意赅,深刻地阐明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学不躐等、依流平进、升堂入室等中华成语,皆说明了学习、工作等都应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


别强调踏实稳健、不好高骛远、不心浮气躁,中华儿女凡事都讲究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揠苗助长。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根据客观实际,不超越发展水平,分步骤分阶段逐步推进。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发展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中,含有大量关于普遍富裕的描述,比如“乌托邦”“太阳城”等就是人们向往的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普遍富裕构想,不仅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手段,由此为共同富裕的未来指向与实现奠定了科学基础。自此,工人阶级便把“消灭私有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为之奋斗,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71年,巴黎公社在公社纲领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形势的需要、有关人员的愿望和所积累的经验,创立相应的机构使政权和财富公有”[29],表达了工人阶级对财富公有的诉求。191711 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22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列宁将“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索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之后随着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把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政治纲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国家并没有探索出一条真正科学有效的共同富裕之路。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与时俱进地拓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


(一)将共同富裕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30],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指出“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0]133。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 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同志明确表示我们绝不搞资本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 [31]。党的这些重要文献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共同富裕”的表述,但都包


含着共同富裕的内容。


  1953925日,“共同富裕”这一表述以纪念口号的形式首次出现在党的重要报刊。当天,《人民日报》发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口号, 其中第38条号召全国农业生产互助组的组员们和合作社的社员们“团结一致, 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增加收入, 争取共同富裕的生活”[32]19531212日,《人民日报》刊发《社会主义的路是共同富裕的路》一文,称资本主义是少数人致富的路,会使绝大多数人穷困潦倒,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19531216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其中提到“共同富裕”,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共同富裕”。该文件明确提出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通俗易懂的道理让农民联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33]1955731日,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34]1955 1029日,毛泽东同志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 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 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34]344-345,指明了让国家富强、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观点。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也是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实践。经过浴血奋战, 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一个和平安稳的政治环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提供了基本产业保障。而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包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等,是对共同富裕持续探索深化的过程。遗憾的是,也出现了没有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探索遭


受了挫折。


(二)将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将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了进一步探索。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中认识共同富裕。197912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和“小康社会”的构想。1982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小康”作为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旨在实现人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比较富裕的生活。19853月,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5]11119869月,他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35]17219901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5]364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5]373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时候,勇敢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促进共同富裕,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36]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指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经过不断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得到彻底改变,逐步过上了繁荣富裕的新生活。


(三)将共同富裕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


位置上,进一步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A总书记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阐释和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201211月,A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8]2017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指出要在2035 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迈出坚实步伐”和“基本实现”的目标要求。


  2020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9]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20213月,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被列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21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选择浙江省作为探索全国共同富裕之路的试点, 发挥引领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示范作用。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集中体现。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实现其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A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和重大政治问题。” 由此,明确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性地位。20217月,A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42]476。这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XX10月,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部署。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经过接续奋斗,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上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实践路径。我们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取得了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绘就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和着力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技教育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国家安全这三方面单列专章,作出部署安排,彰显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前进道路上,这些方面的工作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同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也有其更加符合时代特点、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实践路径和着力重点。主要包括:“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43],“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42]501,“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44],“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27等。


(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无论把“蛋糕”做大做好,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还是把“蛋糕”切好分好,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防止两极分化,科技创新都是一个关键变量。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19]698A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45]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机器大工业时代,“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4]36而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是极大拓展了人类认知的广度、深度、精度,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物质生产力呈几何级数增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愈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发展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数据显示,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十年间上升了22位,在世界各国中是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技术创新带动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本质上是以知识累积为基础、通过持续迭代创新,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是破解经济增长瓶颈的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居民可支配财富不断增加,推进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的现实条件更加充足、物质基础更加殷实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为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缩小地区差距而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


发展路径也大不相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机会往往受制于先天地理环境、交通位置、资源条件等,出现了发展机会上的差异。而科技创新催生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后发地区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有效的支撑作用,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跨越过去无法逾越的数字鸿沟。这使沟通和交易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一些产业链的重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发达地区完全有可能依靠科技突破物理空间、资源能源等条件限制,抢占发展先机,实现跟跑、并跑,甚至领跑。从缩小城乡差距而言, 科技创新可以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加强发展农业的科技力量,突破农产品种植、加工等一系列技术发展瓶颈的制约,打好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从缩小收入差距、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而言,科技创新拓展了就业形态发展空间。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就业岗位,打破了原来就业岗位对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更为灵活的劳动就业模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低技能劳动者和弱势群体赋能,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致富机会,站在了共同富裕的新起点上。总之,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取得后发优势、促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增加人民收入,进而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11]208A总书记指出: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42]501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更不会凭空实现, 必须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勤劳”是通过奋斗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态度


  “勤劳”是新时代劳动者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积极探索富裕发展的生活态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勤劳是个人获得财富、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创造出多少新的生产工具,如果没有勤劳的劳动者使用,便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无论技术如何升级,


提高多少生产效率,如果没有劳动者参与生产,便无法产生任何价值。因此, 社会越是发展进步,人类劳动越是得到解放,越不能有“躺平”“躺赢”的消极心态、惧难偷懒的消极态度。实现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们的勤劳。只有亿万人民的勤奋劳作和共同创造,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创造幸福生活。需要指出的是,新征程上劳动者的奋斗,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奋斗以劳动为基础, 又是一般劳动的升华。其区别在于:劳动创造价值,而奋斗带来幸福;劳动有可能是被动的,而奋斗是主动行为,蕴含着主体的自觉和追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更加充足。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曾说:“使用我的劳动力和劫掠我的劳动力完全是两回事。” 新时代劳动者为追求富裕生活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将劳动转变为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明确目标的积极作为——奋斗,也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精神满足、追求幸福快乐的必要途径。


智慧”是具备科学理念和技术技能的致富能力


  运用科学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创造富裕生活的途径。智慧,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积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准确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善于创造致富条件、捕捉致富灵感、抓住致富机会的创新意识,掌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致富技能。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逐步实现在多个环节的智能化。智慧产品的应用可以让创造财富的方法更加科技化、便捷化、高效化,有助于让每一个勤劳奋斗、拼搏进取的人可以通过巧办法、好点子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劳动者越来越倾向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数字化技能,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才识,发掘更多的致富路径。通过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干,抓住科技发展的时代机遇,才更有能力实现共同富裕。


(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A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44]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不能容忍,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必须用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


现。


营造安全和谐的致富环境需要更好的法治保障


  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创造和积累,必须处于一个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法治环境。要将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体内容和要求、实施主体和责任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明确。要以法律手段解决各类构筑市场壁垒、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依法对各行各业的公平交易、公平竞争进行保障,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的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不断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真正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实现共同富裕,保护人民创造的财富。


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必须通过制度约束促进财富分配公平正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筑好筑牢。在法治框架内合理地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分配体系和分配格局,让一切发展成果都能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制度, 依靠法律切实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健康权、居住权等,真正守住共同富裕的底线。


(四)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同各种阻碍障碍、破坏力量作斗争, 同各种认识误区、错误思想作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与一切阻碍破坏中国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势力作斗争


  一些发达国家将中国富裕视为“威胁”,他们不允许中国人富,更不允许中国人的富裕达到他们能达到的富裕程度;或者只允许一部分人富裕,绝不允许中国14亿多人共同富裕,目的就是为了把少部分富人培植成帮助他们获取原材料和输出廉价劳动力的利益群体。为此他们炮制了共同富裕是“劫富济贫”,


是节制资本、遏制资本,会削弱市场经济、会伤害投资者的利益,进而破坏经济发展等不实的错误言论,我们必须与之展开坚决的斗争。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清楚自己的共同富裕主张: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的不是为了削弱市场经济,而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一条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新路;中国欢迎其他国家来中国投资,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将彻底改写人类社会高收入国家的版图, 极大地提高人类福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与涉及共同富裕的各种认识误区或错误思想作斗争


  一些人对于共同富裕是什么、能不能实现、怎么实现等内容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认为企业家是新的“剥削者”,把他们与资本家等同起来,看不到新时代企业家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所做出的努力;不认可“先富”带动“后富”,不承认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应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认为共同富裕是空喊口号,是一种美好空想,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时富裕、同标准富裕,所有的人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共同富裕,等等。这些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澄清模糊的思想认识。正确对待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承认他们对于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相信他们能够担当社会责任,成为带动大家一起富裕的“领头雁”和“带路人”;充分理解共同富裕是我们有实力实现、


  也必然会实现的一个长远目标,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有阶段分步骤地实现这个美好梦想;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要从全局上来看,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只有持续深入学习A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才能真正从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驳斥各种错误言论、摒弃各种噪音杂音。只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陈静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不断颁布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跟上市场经济脚步,积极采取措施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内部转型。资金管理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正常开展日常活动的基础,资金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存活。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该重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通过阐述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资金管理的相关概念、重要性以及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于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资金管理概述


(一)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指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时,积极发挥财务部门作用, 对企业经营中各部门资金收入与支出进行有效管控,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之前,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并分析投资活动相关信息, 推测发展前景,制定全面详细的投资方案,再由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第二,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各部门相关人员详细划分各项职责,以便企业能够将资金使用情况与相关人员职责挂钩,能够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资金相关责任人;第三,企业将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各项制度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如健全风险评估系统,企业能够在各项活动开展之前充分运用风险评估系统对活动进行全面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活动开展中可能会出现的潜在风险,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找出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损失[1]。完善监管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对各项活动开展进程以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能


够有效避免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出现公费私用、私吞活动款项等违法乱纪行为,有利于提升资金利用率,帮助企业更好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第四,企业要定期对资金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考察,各项活动负责人应提交活动相关资金报告,以便领导层能够充分了解相关资金利用率。


(二)开展资金管理对中小民营企业重要性


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伴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资金,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才能开展相应的资金管理活动,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保证资金管理的效果,就应当健全自身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全面充分了解企业各项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企业管理层在进行相关决策时能够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作用, 提升资金使用率,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深入合作


  企业各项日常活动的开展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想要成功开展活动都需与财务部门进行合作。企业应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监督体系,实时监督各部门资金日常使用情况,构建一条能够帮助各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的途径,有效避免传统管理制度中各部门之间存在壁垒的情况出现,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推进各部门合作程度,能够加快活动开展进程, 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


三、目前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对薄弱,且部分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相对传统,难以发挥作用。部分企业领导层未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未详细划分各项职责,导致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机制。财务相关人员资金管理意识淡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综合素养不足,无法有效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为了提升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小民营企业应该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领导层应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能力,进而助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资金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众创业,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但部分企业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


存在一定缺陷,相关领导层资金管理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充分重视风险管理, 未完善相关管理机制。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缺乏资金管理相关知识储备,导致数据核算结果或财务报表可能出现数据误差,使企业领导层在进行决策时由于缺乏准确数据支持造成错误决策,导致相关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企业想要提升自我竞争力,应注重提升资金管理风险意识,重视管理工作,否则,企业可能由于风险意识淡薄,致使自身的内部资金管理出现“运行障碍”, 使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出现风险的概率直接上升,盲目开展活动,造成资金浪费,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3]


(二)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资金管理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企业开展日常经济活动的基础,而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但部分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未充分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未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当企业将要开展新活动时,无法通过风险评估系统对该活动进行充分分析,不能及时发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并向相关人员提出预警,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排除风险,风险出现的概率可能会增大,企业可能无法健康发展。


(三)融资、投资、日常经营风险指数较高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多为与银行合作进行贷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融资受到制约。虽然为了能够更好开展工作,银行开始不断调整贷款制度,对中小民营企业放宽贷款条件,但由于贷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融资风险不断增加。


  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由于缺乏相关风险意识,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企业在对外投资时,未充分了解相关业务发展前景,未对业务进行提前评估就直接进行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成本不断增加,投资风险不断增大;在进行对内投资时,未对企业内部投资对象进行充分分析,未根据投资成本及发展前景合理计算投资回报率,导致投资风险指数不断增加。此外,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前缺乏科学评估,投资后缺乏有效性评价。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存在盲目性,对相应的投资活动缺乏科学分析。投资前没有精准测算出风险以及回报率,盲目投资增加企业资金运营风险。投资后,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企业没有及时防范。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甚至整个公司陷入困境。


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日常经营时,由于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未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预算管理时不能深入了解活动相关知识,无法保障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因此,企业领导层在进行资金分配时无法做到科学合理。且由于缺乏健全监管制度,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相关人员挪用资金等违法行为,导致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加。


(四)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企业领导层缺乏监管意识,相关部门提交活动申请计划书时,领导层未对计划书进行详细分析,对申请资金未进行充分了解,未全面核对申请资金金额是否具有合理性,盲目批准活动申请资金,可能出现部分相关人员虚报资金的情况,导致企业支出成本增高。在活动开展时,企业未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未充分核对资金支出与收入是否合规,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人员挪用公款、私吞活动款项的现象,企业不能对自身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最终导致资金使用效率持续下降。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完善监督机制,实时监控活动资金使用情况,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


(五)现金管理不规范


  当前,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岗位机制设置缺乏制衡性,没有对不相容岗位进行相互分离,由此导致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不高。如一些企业存在一人兼多岗的问题,既管钱,又管账,如此常常诱发徇私舞弊问题。此外,对于现金支出,企业缺乏完善的支出管理制度,对于现金支出方向、范围、用途、金额等界定不明,导致存在现金支出不合理甚至浪费情况。中小民营企业缺乏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收支计划性不足,由此常常出现收支失衡,资金缺口扩大。


(六)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将数字化技术与资金管理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部分企业不能充分认识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由于企业未充分完善信息化建设,未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无法及时向平台上传相关数据,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核算及制作报表时无法全面准确核对信息,在进行预算制定时,无法快速了解相关活动详细信息,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各部门在开展活动时,不能及时将各阶段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上传到数据平台,企业领导层无法实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无法及时起到监管作用,相关


人员在制作资金报表时可能出现舞弊的违规违法行为。因此,企业应加紧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管理。


(七)缺乏专业资金管理人才


  专业人才影响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效果,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缺乏相关培养专业人才的认知,未向企业相关人员普及资金管理相关知识,未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无法提升相关人员资金管理能力。此外,部分企业未重视吸纳外界优秀相关管理人才,无法构建资金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导致企业无法推进资金管理进程,无法提升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能力及水平。


四、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加强资金管理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应积极推进内部转型,对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应加强风险意识培养, 积极培养应对资金管理风险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相关人员风险敏感度,能够及时发现核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风险。当相关部门开展活动时,相关人员能够拥有防范风险的能力,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盲目支出资金导致活动无法进展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5]


(二)完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民营企业在正常运行中应积极完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并根据风险高低进行分级,当各部门将开展相关日常活动时,相关人员应先运用风险运行机制进行风险评估,若评估结果为中风险以上,相关人员应对该活动进行充分分析,了解风险出现的原因,若活动所需投入资金过高,回报率较低,相关人员应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开展该活动;若风险等级较低,活动发展前景较好, 相关人员应全面详细拟定活动计划书,与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积极沟通,拟定活动预算表,向领导层提出资金申请,领导层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判定活动是否能够开展,资金预算是否准确,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减少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三)提高资金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指数


  由于资金是中小民营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应积极开展资金管理,确保管理范围涉及企业各个部门。企业应充分提升各部门相关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在进行审批活动时,领导层应该拥有发现资金的敏锐度,能够及时发现支出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活动,不断开展此类活动,


才能有效提升企业资金收益。但企业领导层应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资风险较高的经济活动,应积极参考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活动预算情况对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发展前景,再进行相关投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能力,降低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有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在实施融资管理工作时,同样需要财务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数据作为支撑。要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就企业日常运营资金加大管理力度,在确保有充足的运营资金基础上落实融资决策,提升融资的科学性。通过以合理的财务分析作为依据,制定融资决策,确保融资的规范性以及在后期企业有着足够的盈利来支付融资成本。


  同时,针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这一层面,则必须围绕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来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运营资金的拥有量既能够维持正常的支付,同时又能够避免资金闲置的这一问题,使得运营资金能够真正满足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总量,如此一来,才可真正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 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投资管理,发挥资金利用效益


  中小民营企业应强化投资过程资金管理。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加强与投资部门的互动。中小民营企业可能没有设置投资部门,这就需要财务相关人员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有专业水平。财务相关人员需要在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 测算出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存在的风险系数,给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建议。以往民营企业管理者不按照投资管理制度进行决策,这时需要财务人员能够凭借自身专业水平取得管理者的信任,辅助管理者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决策。另一方面,在进行投资活动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投资方案,规避相应的风险。


(五)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中小民营企业应积极推进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进程,有效提升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监管力度,将资金管理渗入企业各部门。当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资金核算或制作报表时,监管部门应对核算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能够有效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专注度,能够有效保障核算结果或报表的数据准确性, 以便当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时,能够拥有科学完善的数据结果作为支持。当企业在开展相关活动时,监管部门应对活动各个阶段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资金收入以及支出阶段,应严格核对相关金额是否与预算报表相符,若实际支出远大于资金预算,监管部门应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并将结果反馈至


领导层,能够有效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有效避免账目作假等情况出现,提升资金利用率[6]。不仅如此,中小民营企业还应构建现金流报告体系。现金流信息报告系统的构建,可以让企业实时监测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当发现异常现金使用情况,立即探查现金异常支出的原因, 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环节,减少不合理资金支出。在现金流报告体系构建中,还需结合外部投资环境、政策、汇率等问题,保证现金流报告体系的科学性。


(六)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应积极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能够及时将资金使用情况上传至平台。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进行核算时能够有效保障数据准确性,企业也能及时掌握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 有利于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能力。


(七)加强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企业相关人员资金管理知识。同时,应积极选拔资金管理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强专业人才储备力量,构建资金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能够帮助企业加快推进资金管理进程。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更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内部转型, 重视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降低风险概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助力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通过分析发现了中小民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融资、投资、日常经营风险指数较高、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包括优化资金周转、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管理等。然而, 这些对策的实施还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金融机构合作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只有通过综合的努力,中小民营企业才能更好地解决资金管理问题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做好企业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晋能控股地煤公司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赵志泉


20XX98日)


  现阶段,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内的共青团组织逐渐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在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的状态下,共青团这一组织想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与作用,就应当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增添新的优势,让这一组织可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特点,再加上社会转型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一些青年员工出现了缺少信仰和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全新的社会形势发展背景下,以往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式思政教育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应当积极创新与优化现有思政教育方式与模式,采取灵活性较强的且能够被青年人接受的教育方法,比如辩论赛、观看电影、征文活动等等, 由此转变青年员工的被动式学习状态,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引导,促使青年员工能够真正拥护并信任党,并且能够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二、加强思政道德教育


  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健康且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青年员工正处在世界观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十分活跃但是稳定性不足,十分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消极影响。一些青年员工存在不正当的思想意识,这主要就是受到了西方思想与享乐思想等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还是因为青年员工本身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所在。而团组织在企业当中作为青年人的一大组织,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与作用,全面掌握青年思想意识,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提升青年员工的防腐拒变意识与能力,借助于深入且广泛地组织青年活动,为青年员工宣扬更多社会正气与美德,让他们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目标,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才。


三、多渠道组织安全理论知识宣讲活动


  安全思政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就是让青年员工能够意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所在。积极动员与引导企业员工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掌握相关安全规程,让他们能够明白安全操作的精髓所在,认识到“三违”行为的不可取,了解到防范事故的有效方法。在安全知识教育青年员工与团员过程中,团组织则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宣传载体与主阵地的作用,借助于会议和培训等方式来引导大家学习了解安全知识;还可以借助于板报、短视频和宣传标语等方式来宣传安全理论知识;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与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从中学习与了解到更多安全知识。团委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基本思路,上至法律法规,下至规章制度, 都可以借助于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为所有青年团员宣传,进而充分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的发展目标。


四、将岗位实践与职业认识转化成社会责任与理想信念


  应当充分发挥出企业团组织具有的思想引导功能,进一步明确团组织思政工作中爱祖国、爱岗位和爱工作的基本内涵,从中选择与青年员工思想特征更加契合的切入角度,从而实现理想信念的思政教育高度。还可以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工作,将相关教育理论通过形象化与具体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深刻且现实的角度加以阐述。岗位和政治两种育人方式并不存在前后条件关系,反之属于一种交叉统一关系,更为注重二者之间存在的封闭式回路渗透、相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五、引导青年进行技术交流


  强化对青年员工的工作认知与技能交流工作也属于思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基于完善的团组织网络出发,推动企业各个部门相同工种青年员工之间的工作探讨和技术交流,要求企业团组织组织所有工种开展员工技能交流活动,让大家可以在技能交流过程中真正实现相互促进与提高的目标,同时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明确他们需要提高与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借助于员工技能交流与技能竞赛活动,还可以强化他们的技术设想与专业思维表达能力,从而扩展与创造他们发挥技能的条件和平台。


六、完善科学评价机制


  企业内的团组织具有“助手作用”,因此应当获取党政部门认可才能够发挥出其重要意义,才可以让团组织工作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基于企业党政和团


组织之间的关系来看,应当将党委行政部门定期听取团组织工作汇报这项任务纳入党政部门的工作日程当中。要促进团组织干部人员、党政领导人员与青年代表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让这些带头人员都可以充分认识并评价团组织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获取的成绩,同时为有效解决青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这样也可以从根本上让企业青年员工更加服从、信任企业大局,促使团组织思政工作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做好企业思政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为此就需要企业共青团组织与党政部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青年员工的特点与需求等角度出发,组织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致力于在思政工作中促进青年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让他们能够主动团结到企业团组织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当中的青年员工思政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强化,进而推动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