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养六气”加强党性修养的专题党课讲稿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应该来说本人早就准备了这堂党课,也早就要上的一堂党课,由于,相应任务叠加影响,之所以一直拖到了今天,这也是本人在上课前一来向大家道歉,二来也是向大家说明。本个想: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党的性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其涵盖内容很多,有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论修养、道德品质修养、知识修养等。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内心的修行、气度的砺炼,即所谓的“内敛与心,外化于气”。那么今天,本人就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重点要在“修六种心、养六种气”上下功夫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交流。
一、常修忠诚之心,养信仰坚定之正气。信仰,是人们对一种理论的真实性和一种实践的正确性的确认。信仰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我们活动持久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坚定的信仰,就能正气盎然、民心凝聚、励精图治、百折不挠;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就会一身正气、百邪不浸、执著奋斗、自强不息。古今中外,凡是有大作为、有大贡献的人都有着远大而坚定的信仰。革命导师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极度贫困的生活,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探求真理,直至去世,他创造的理论改变了历史进程,激励和教育了世界人民。敬爱的朱德总司令,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放弃高官厚禄和舒适生活,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艰苦危险的革命道路,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革命先驱李大钊面对反动军阀的绞刑架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夏明翰临刑前挥笔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从这些革命先烈以身殉“道”的事例中,大家也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才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反之,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人,就好比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势必思想空虚,精神瓦解,随波逐流,轻则失去前进的动力,重则沦为人民的罪人。**被“双轨”后,办案人员查遍其书房卧室,竟然没找到一本马列著作,却找到了不少封建迷信的书。大量事实说明,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仰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一个人一旦丧失了信仰,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不同的理想信仰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作为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大家更要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突出表现在“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对党中央、A总书记的信赖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爱党信党,对党忠诚,这是国企党员干部的大节、大义,也是大家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和国家大事多,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听招呼、讲政治。遇事多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看看有无政治原因、政治背景,是否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想想有无政治意义、政治价值,是否可能产生政治影响,带来政治后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党性、初心这个政治上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来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言行举止时刻与上级精神“对表”,不仅在关键时刻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且在平时一言一行要自觉守规矩;不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而且对上级的各项制度规定都要自觉落实;不仅对符合自己心意的坚决照办,而且对涉及和影响自身利益的也要自觉执行。在政治纪律方面,每名国企的党员干部都要带头遵守。
二、常修进取之心,养奋发有为之锐气。进取精神,是指人们一往无前、奋力向上、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意志。有了这种精神作支柱,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想事、谋事、干事、成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同志在自己81岁高龄时写了这样一个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老前辈81岁功成名就尚能虚心上进,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正值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更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一是保持足够自信。有一句格言说:“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自己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一定会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一截”。研究也表明,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智力水平,而在于自信以及在次基础上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品质。因此,不管你禀赋、学历、工作、经济条件如何,都要主动站起来试试,必要时还要踮起脚尖、跳一跳试试,在不断尝试、不断摔打中培养自信和朝气。二是保持开拓创新精神。能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进取精神的重要标准。无数事实也不可辩驳地证明:开拓创新是一条建功立业的必由之路。不要墨守陈规、瞻前顾后,要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突破,积极以创新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突破中实现跃升。三是保持顽强执著意志。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矛盾和挑战,半途而废永远无所成就。要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把困难和挫折当成锤炼自己的熔炉,在解决困难中磨练意志强化素质;把困难和挫折作为人生珍贵的阅历,在逆境中提高水平丰富经验;把困难和挫折当成对自己的考验,在接受考验中增强事业心和进取心。四是保持工作高标准。工作标准是思想作风、工作态度、进取精神的综合反映。古人讲:“取法其上,仅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一个把工作标准定得很低的人,肯定不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作为国企的党员干部,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就是错”的标准,凡事要走在前、做样板,不管有没有条件,不管困难多大,不管组织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在一个职位上干多久,都要干一件是一件,抓一样成一样,既出活,又出彩。
三、常修责任之心,养恪尽职守之底气。责任心,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源泉。古人讲:“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是责任;身为儿女,孝敬老人是责任;身着国企人,为党效忠、为国尽力是责任。作为国企的党员干部,同样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到工作岗位中,就是要恪尽职守。首先,恪尽职守,前提是知责。一个时代,有特定的时代责任;一个政党,有相应的政治责任。同样,一个团体、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乃至每个岗位上的每个同志,都有各自特定的具体责任。这些责任,在各类条条框框、规章制度中有着明确的、详细的规定,不能仅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是要对照职责认真学习、放在心上,把自己是干什么的,怎么干这个问题搞得很清楚。其次,恪尽职守,重点要尽责。**,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他对岗位有着满腔的赤诚,始终把尽责看得比生命还重。从我们身边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国企建设的发展进步,与各级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密不可分。凡是党员干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单位,各项建设和工作进步就快;凡是多年起色不大,甚至发生这样那样问题的单位,都可以从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上找到原因。实践证明,事业心责任感出动力、出效率,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岗位重要,要经常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称职,反思反思是不是尽到了责任。再者,恪尽职守,还要敢于负责。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干部都有一定职务,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要负相应的责任。正所谓一分担子,一分责任,职务越高,责任越大。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部门、一个科室、一个领域的负责人,无论肩负什么样的职权,大家都要抱着对单位建设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基层企业建设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自觉做到看待职权想着责任,运用职权出于公心,行使职权考虑后果,切实用好职权、负好责任。
四、常修唯实之心,养诚实守信之骨气。“诚信”的核心是一个“实”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实,就是真实、老实、求实。真实,就是表里如一。老实,就是言行一致。求实,就是实事求是。要保持一颗唯实之心非常不易。但唯其难,才需要修炼;唯其难,才需要我们培育一种骨气。这种骨气,就如齐白石的剑竹——经风雨而不屈,就如王冕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实”的反面,一是假,无中生有,黑白颠倒;二是虚,虚无缥缈,空洞无物;三是吹,夸夸其谈,任意拔高;四是滑,弄奸耍滑,阳奉阴违。凡此种种,就是要用自己的“硬骨头”去坚决抵制、穷追猛打,通过教育、整治、惩戒,让它没有人缘、失去市场和土壤。党员干部讲唯实,还有一个“落实”的问题不可回避。就是国企各级领导经常强调的“作风要扎实,工作要落实”。落实难,难落实,是当前国企改革发展和领导作风建设的大敌。当前导致不落实的原因,基层企业和机关各有四条。从基层讲,一是能力弱不会落实,二是思想懒不想落实,三是口味偏不肯落实,四是心有鬼不敢落实。从机关讲,一是内容空无所谓落实,二是标准高没办法落实,三是节奏快来不及落实,四是干扰多不让你落实。因此必须上下联动、综合治理。尤其是国企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纪律的要求,经常反思工作、改进指导,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大和去“行政化”、去“机关化”的要求在改进机关作风的实践中修炼唯实之心,培养诚实之气。
五、常修友善之心,养宽厚谦让之大气。友善,是指善良、关爱、亲善、友好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心灵、美好情感、美好愿望。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和谐作为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心向善,而和谐传达的恰恰就是一种善意、善心、善举。作为国企的党员干部,更应把“与人为善”成为一种修行、一种习惯,一种作风、一种情怀,一种品质、一种性格。一是要善待他人。就是对他人要友好,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同时对他人的误会、过失要宽宏大量。儒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叫“仁”,就是真心的去关心别人,即使没有能力提供帮助,但至少要做到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等等,时时处处表达一种善意、暖意,这也是最基本的善待他人。善待他人,还有一点就是要积极看待别人的长处,包容他人的短处。如果老是盯着别人的短处,那肯定善不起来,也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二是要礼让他人。人生在世,难免会与人磕磕碰碰。遇到矛盾,要学会忍让退让,甚至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礼让他人不是无原则的忍让退缩,而是要遇事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好多事情之所以不能容忍,往往是过多地考虑了自身的利益,过多地从自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有哲人总结,做人最难的是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三是要团结他人。爱别人是出发点,让别人是支撑点,团结别人才是落脚点。懂团结是大学问,会团结是大智慧,真团结是大境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之间由于个人经历阅历、认识角度、脾气性格、品行修养、生活习惯和工作方法的不同,在看待和处理问题上总难免有一些差异,产生一些不同看法,甚至激化为矛盾,这是很正常很难免的。关键是看待分歧和矛盾的态度,有没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这是一种人品,更是一种“大度”和“大气”。一个不善于团结他人的人,破坏了别人的成功,自己肯定也不能成功;而那些能够很好的和别人共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人,最终成就了别人,也成功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勤学习,善锤炼,在实践中不断修炼立身处世的涵养、待人接物的胸怀和团结共事的本领。
六、常修敬畏之心,养慎独自律之静气。什么是敬畏?“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我们“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我们应“有所不为”。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作为国企的党员干部,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敬畏:一个是要敬畏法纪。《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一天早朝时突然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一时回不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时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连连点头,大臣们也都称其见解“甚独”。细细想来,万钢的回答非常有道理。因为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会因自己做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而担惊受怕,自然吃得香、睡着稳,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反之,那些贪赃枉法者,平日里极尽挥霍享乐之能事,非但不快乐,反而连夜里都会做噩梦。常言说: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违反纪律即使一时蒙混过关,但纸是包不住火的,迟早总会被发现。因此,大家要在法纪面前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切不可一念之差毁了前程,一失足成千古恨。第二个是要敬畏群众。A总书记着重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并做到“我将负我,不负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敬畏群众,不是让你对群众害怕,而是要严格约束自己,注意群众影响,主动、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近年来,有好多起官员违法犯罪的事实都是被网民、群众揭发、曝光的。无数事例说明:民心如镜,莫欺莫违。因此,每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监督下生活的习惯,常受监督大有益,半夜敲门心不惊。第三个是要敬畏欲望。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写过一个“自诛阵”,这个阵没有布一兵一卒,而是布满了财、色、酒之类的东西,凡入此阵能节制欲望的,都能顺利走出阵来。凡是把握不住自己的,见财则贪,见色则淫,见酒则醉,最终都死在了阵中。古人说,“人当有欲,无欲则疾”,“欲是天理人情”等,有一定的欲望本来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欲望过重,就会失去自我,削弱斗志、影响事业,必须有所节制。国企机关干部手中多少有一定的财权、人事权、建议权,如果私欲太重,就有可能想贪想沾,就有可能被别人所利用。因此,必须在欲望面前保持高度警惕,本本分分,真正做到权力面前不放纵,“香风”面前不软身,金钱面前不移志。第四个是要敬畏自己。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告诫共产党员:“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情况下,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既是一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境界。从很多党员干部犯罪的案例中看到,很多人常常是怀着无人知晓的侥幸心理去作案,侥幸的结果却是不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企党员干部与社会交往渠道越来越广,单独完成相应任务的越来越多,会面临很多的考验。在各种考验面前,大家必须敬畏自己、把握好自己,慎始慎终,慎言慎行,管住第一次,扣好第一扣,迈稳第一步,自觉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办的不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