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行为,提升企业安全水平,加强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优化营商环境,帮扶指导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决定在全县工矿商贸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按照“创建有标准,行业有示范,学习有成效,安全有提升”的原则,建立起“指导督促、全员参与、评估验收、考核奖惩、规范有效”的提升体系,实现企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问题隐患得到全面治理,事故预防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谐。
  二、创建对象
  全县非煤矿山、危化品、金属冶炼及有色、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鞋帽玩具、建材、轻工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企业,已评为三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除外。
  三、创建重点内容
  (一)提升厂容厂貌。企业实施全覆盖、系统化、起底式治理改造,消除脏乱差和安全隐患,做到厂区划线分区合理、环境设备整洁、物料存放有序、消防“生命通道”畅通、标识标志标语整齐醒目齐全,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浓厚,员工安全习惯良好,严格落实防火、防爆、防伤害措施,真正实现“清理、清洁、整理、整顿、素养、安全”。
  (二)规范要素管理。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从“人、机、物、环、管”等方面狠抓标准普及、规范落地,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有效管控企业内在风险,不断提升人的行为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和作业现场安全。
  1.规范人的行为管理。一是企业按规定设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证书;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应急处置措施,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三是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四是从业人员按照规定正确佩戴、使用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防护装备与用品。五是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自觉维护安全秩序。
  2.规范生产设施管理。一是车间与车间之间、设施与设施之间的方位、距离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和运输安全要求。二是各种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应留有满足生产、检修需要的安全距离,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人员安全通行。三是企业加强生产设施管理,制订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设施(含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和应急预案,保证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四是企业管道、设备设施应无锈蚀、无破损,动力、照明、通讯等线路不敷设在氧气、煤气、蒸汽管道上。五是按照“有洞必有盖,有台必有栏,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要求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六是工位器具、料箱放置区域划分合理,摆放整齐、平稳、高度合适,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无积水、积料。七是车间、宿舍、仓库等场所安全通道、安全出入口畅通,设置应急照明。
  3.规范安全设备管理。一是安全设备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二是企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安全设施不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三是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正常使用,专人进行维护、保养、检测,相关数据、信息保存完好。四是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标明各种阀门处于开或闭的状态;各类能源介质管道阀门的末端挂牌标明介质名称。五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
  4.规范作业环境管理。一是企业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二是企业按照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采取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护措施。三是在有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四是企业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5.规范作业过程管理。一是企业进行爆破、吊装、悬挂、挖掘、动火、临时用电、危险装置设备试生产、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以及临近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作业,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备。二是企业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依法制定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票证审批、资格审核、现场管理、作业报告等内容。三是企业实施危险作业前,结合危险作业种类、作业环境、作业人数以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研判,依法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措施,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作业现场应急准备工作。四是企业实施危险作业,指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作业方案、应急措施、作业票证等进行现场查验;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测和风险辨识,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确认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身体状况以及配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符合安全作业要求;五是企业实施危险作业时指定专人对作业活动进行统一指挥,遇有有大雾、暴雨、大雪、大风(阵风6级及以上)等恶劣天气情况,以及照明条件不佳时应停止作业。六是作业结束,作业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清理作业现场,并将所有带入的工器具、剩余的材料或废料带出;作业监护人对带出的工器具、材料等物件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交回管理部门;对作业人员数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撤出作业现场。七是夜间或停产,对设备设施和作业器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误后,按程序停料断电、闭门离场。八是企业依法加强对承包、承租等单位和外来施工队伍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落实危险作业报告义务,督促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
  (三)优化管理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体制,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落地,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
  1.优化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常态化开展全员培训,覆盖到全行业、全领域、全岗位、全链条,利用好“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开工“第一课”、“刷脸”考试、“晨会”制度,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日常与专题融合、课堂教育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等方式,让所有相关人员警钟长鸣,切实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二是加强三类人员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全部合格,持证上岗率100%。三是加强新员工培训,新进岗位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分厂)、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离岗六个月以上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四是加强培训考核奖惩,坚持凡培训必有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激发员工争先创优的意识,营造积极学习的浓厚氛围,减少“三违”现象,提升人的安全。
  2.优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一是企业对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组织开展岗位、班组、车间、公司“四级连查”,建立台账,落实整改。二是利用好“晨会”制度,重视异常事件,做好当天工作的安排和注意事项,时刻提醒员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三是利用好有奖举报,建立起“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员工查隐患奖励+隐患排查一点通”企业安全隐患治理全员参与“新模式”。四是抓好特殊作业管理,有效管控动火、登高、有限空间、外包等特殊作业风险。五是抓好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六是坚决落实隐患整改清零销号,对企业自查和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紧盯不放,解决实现整改闭环。
  3.优化全员安全责任体系。一是确保安全投入到位,为安全生产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明确领导层、管理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三是制定符合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实现“有岗位必有操作规程,无操作规程必有作业指导书,有作业必有作业工艺”。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会议、教育培训、隐患排查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有安全生产检查考评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制度落实落地。六是建立规章制度和规程标准的定期审查修订机制,确保制度体系根据形势的变化得到不断健全、完善,不断优化全员安全责任体系。
  4.优化信息化支撑体系。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发挥信息化支撑的作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一是大力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积极淘汰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加快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大力实施“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提升安全生产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二是企业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研发和建设,将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双体系建设和自动化过程控制、人员定位跟踪、电子巡检预警、特殊作业过程管理等事项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风险管控推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全要素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三是企业积极对接全县职工查隐患一点通、烟花爆竹视频直通、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巡检系统、电眼工程、危化品监管平台、县应急指挥等系统,同时积极与各种救援力量、各类物资储备库、110120119等各类指挥平台对接兼容、互联互通,实现现场操作与远程控制并举,现场检查与线上巡查同步,手工控制与自动启停连锁,让科技兴安助力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5.优化应急救援响应体系。企业制定与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是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还应报送监管部门备案。二是根据实际组建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微型消防站,足额配齐应急救援物资。三是强化演练,不走过场,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每两年对所有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至少组织一次演练,每半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每三年对所有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至少组织一次演练,每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四是强化应急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响应,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规定立即如实报告。
  四、创建程序
  1.企业自评申请:按照自愿原则,企业对照附件2xx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通用标准及评分办法》、附件3xx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行业标准及评分办法》开展创建自评,填写附件1《县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申报表》,连同自查表报送至属地政府。
  2.乡镇初审推荐: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成立审核工作组,按照创建标准对辖区内申报企业进行打分,综合考虑行业分布、企业规模等因素,从申报企业中择优推荐创建县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
  3.县应急局复核确认:县应急局组织考核验收组对乡镇(街道、开发区)推荐的县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进行复核确认,确认合格的,授予“xx县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颁发牌匾,并全县通报表扬。
  4.创建否决条件:①一年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②一年内受到2次及以上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③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按期整改的。
  5.创建结果运用:企业创建县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后,在分级分类管理上侧重于帮扶指导,减少执法检查频次;申报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优秀品牌等资格和荣誉的,予以优先支持或者推荐;优先推荐其参加市县、行业及领域的先进单位(集体)、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评选;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主要负责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体验官,随时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指导帮扶。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与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机结合,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各企业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三)抓好示范,发挥引领。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工作机制、政策措施、标准规程、方式方法等方面探索可学、管用的经验做法。适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及时推广典型示范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四)强化督导,严格考评。县安委会办公室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纳入分级分类管理和年度考核,对工作开展不积极主动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乡镇(街道、开发区)进行督导通报,确保县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