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交流材料汇编(3篇)


关于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交流材料汇编(3篇)


目录

1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

2.处理好“四对关系”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5

3.加速锻造更多“大国重器” 8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部署扩大内需,提出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何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如何进一步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显然是摆在xx面前的“必答题”。2024年,我们将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任务。外部挑战可能有增无减,内部增长模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面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在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要求时,用了新的表述——“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对内需的定位由“基本动力”提升为“主动力”,这一新提法进一步鲜明强调了扩大内需对于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作用。有专家表示,扩大内需对当下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扩大内需政策是当前应对经济低迷的重要“反周期”手段,结合着“跨周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是当下中国延续“引领新常态”调控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求实现“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消费和投资是驱动内需的两个“轮子”。但消费和投资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此次会议提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扩大内需政策的新亮点,也是针对当前消费和投资领域出现的堵点、难点问题展开的新部署。

推动消费和投资形成良性循环,要把二者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打通二者之间的堵点,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动态的新的平衡,积聚经济进阶发展新动能。

从顶层设计来看,xx此次出台的扩大内需三年行动方案中,从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三方面着手,在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的同时,强调了“畅通循环”的作用,既有助于发挥xx的门户枢纽城市功能,也将进一步打通循环的关键环节,整体推进消费和投资发展。

推动消费和投资形成良性循环,要让消费和投资真正相辅相成。具体到一座城市来说,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补齐产业短板,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而带动消费需求的释放,更加高效地扩大内需。

年底冲刺阶段传来的一些振奋人心的重大项目进展,为xx下一步扩大内需释放了“积极信号”。产业领域,两大百亿级项目相继投产。xx总投资130亿元的xx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的首个工厂首台高端冰箱下线。两大项目不仅将在各自的消费端提升供给能力、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还将在xx形成以龙头项目为引领集聚产业集群的“链”动效应。

民生领域,xx有望投入使用,xx路施工图获国铁集团批复,给城市带来了更丰富的民生载体和更强劲的连接通道。

下一步,xx要扩大内需,更需处理好消费和投资在经济循环全链条中环环相扣的关系,将投资项目更好地与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加关键领域和行业的投资强度,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处理好“四对关系”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砥砺奋进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12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XX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我国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次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此外,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本次会议列出的明年九大方面经济工作无疑是决策层划出的“重点”。做好经济工作不仅要明确重点在哪里,更要用对方式方法,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顾此失彼、加剧失衡,而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20万亿元,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不低的速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比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更加重要。本次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创新驱动、动能转换正是未来政策发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要把握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微观感受与宏观数据应是同起同落,然而今年以来,舆论上一度出现了“温差”说,对此,国家统计局回应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原因。这背后当然有个体感受的差异和情绪化传播的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微观主体信心不足。本次会议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会议强调,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这些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呵护微观主体感受。

三是要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次会议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单独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本次会议提到的就业优先、社会保障、生育支持、银发经济等,都将是下一步政策发力的重点。

四是要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里的安全,当然有外交、军事方面的安全,同时也有经济的安全。我们要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本次会议提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这需要进一步统筹推进此类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工作。

2024年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已定。我们要抓好这些重点任务的落实,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改革的春风、政策的暖意,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速锻造更多“大国重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大国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近年来,央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力量和资源,先后建成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投入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超过10%,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攻克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成效显著,一大批行业领先、国际领先产品和国之重器纷纷涌现,展示了科技创新国家队的实力和担当,也促进企业和国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也要看到,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技术围堵一刻也没有放松,密集打压高科技企业、技术“卡脖子”问题愈加突出。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消除,很多行业和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为此,需增强使命感和危机感,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立足“国之大者”,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国有企业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针对数字技术、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等产业薄弱环节,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特区,加快建设自主创新领军企业,促进国产化替代,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挥主体作用,建立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国有企业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做好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协作,打通了从科技强到产品强、产业强的通道。为了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还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打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推动更多产品和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聚焦自主创新,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国有企业须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同时,巩固航天航空、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方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领域,加快研发和掌握更多的行业领先、国际领先产品和大国重器,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