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20篇)


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20篇)


目录


1.

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3

2.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0

3.街道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

4.街道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31

5.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34

6.区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41

7.区民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50

8.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60

9.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65

10.区住建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70

11.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74

12.市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83

13.市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92

14.市文化和旅游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98

15.县交通运输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07

16.县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110

17.县应急管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15

18.20XX年发展服务办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27

19.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32

20.20XX年社会事务办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144



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谋划,把准招商引资“方向盘”。一是聚焦招大引强。围绕“一大一高两新”(大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开辟重大产业发展新赛道,集中招引链主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全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3个。二是聚焦产业链招商。基于产业招商地图的“智选产”应用,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条产业链,研究并拟定产业图谱和全景图,重点招引具有带动性、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头部企业先进制造基地,进一步推动招大引强,扩大有效投资,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我区特色产业链。三是聚焦重点区块招商。梳理整合原浙船区块、中烟西侧区块、高速出口地块、滨海新区发展备用地块等重点区块,并从地块基本情况、具备优势和招引方向三块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实现奉化招商的“知家底、晓未来、定方向”。

(二)精准发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一是外资攻坚补短板。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外资工作的批示,实施周碰头、月汇报机制,逐条对照落实,全力推进外资工作。今年5月召开全区招商引资专题会议,6月起全面启动“外资攻坚月”活动,8月召开全区三季度招商引资专题会议,明确各单位季度及全年攻坚任务,通过存量挖潜、增量引进、QFLP模式探索三种方式狠抓外资指标,补足招引缺口,全力打好外资招引攻坚战。二是主动出击谋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外招商,主动找项目、寻投资、谈合作,带动各地各部门外出招商,力争“周有项目、月有签约、季有落地”。今年8月,胡永光书记率队赴加拿大、墨西哥招商引资,与威灵特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优质外资项目进行对接洽谈。三是扩大开放强推介。立足区情,通过多轮研讨,精心编制《招商宣传册》《招商产业地图》,生动直观展现我区特色优势,为出省、跨国招商提供参考。对原浙江船厂、滨海新区备用地、中烟西侧等重点地块,策划以短视频“一地一片”方式加强针对性宣传,吸引头部链主型企业入驻。组织参加北京央企名企对接会、“产聚奉化 智汇未来”生命健康产业活动、杭商企业家走进奉化等系列活动,以活动强化宣传推介。四是驻外招商延触角。充分发挥驻外站点“前哨”作用,通过与各飞地联合共建,有效承接北上深杭蓉汉镐等地的产业外溢和人才转移。会同区委人才办调整驻外站设置,设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华中四大片区,增强人员配置,提升驻外功能。五是双招双引聚人才。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联合主办双招双引青创赛观摩及项目考察,共48个项目在北上深汉四地参加路演。推荐申报的4个甬江人才工程创业团队通过初审,其中2个进入终辩(谢光忠团队和叶志镇团队);资本引才项目“超丰微纳”获宁波XX万元最高奖励。

(三)精细服务,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一是优化项目招引程序。明确项目招引各节点职能、期限,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推行项目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和属地在招引初期先行介入,打通项目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考察洽谈、协议初拟、会议决策、签约落地的招引链条。按“首谈部门+招商部门+招商引资联席会议+招商调度会”4个“1”工作模式,力争项目早引进、早上会、早落地、早见效。二是强化项目数智管理。迭代升级区智慧招商管理平台,增加项目落地服务特色模块,完善招商项目信息平台功能,实现招引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在谈、签约、推进、拍地、开工、投产、达产、履约等重要节点,开展进度跟踪、项目督办、问题上报、项目中止等系统性管理,并通过“四色灯”机制实时掌握项目进展。三是加强项目落地服务。加大“五星级店小二”式招商育商护商服务力度,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而促进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项目签约落地后,推动属地和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定期走基层下企业做好“三服务”,助推项目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

(四)精益求精,筑牢招商引资“奠基石”。一是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出台招商引资新举措“16条”,拟定《关于进一步明确涉土工业招商项目亩均税收考核相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奉化区存量企业闲置厂房招引工业项目的相关建议》等文件,完善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招商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推进项目政策落地落实。全区全年共组织召开招商联席会议8次,讨论上会议题42个,统一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书面审议项目共16个。二是调整完善考核办法。针对20XX年市、区级绩效考评体系重构,按照“对标上级办法,突出招商元素”原则,制定出台《20XX年全区招商引资绩效评价办法》,建立晾晒机制,完成考核任务的细化分解、项目统计、进度督查和年度考评。三是做好指标监测预警。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对各项指标和项目推进的动态监测,摒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做好横向、纵向对比。对于浮动较大的指标,坚持做到提前预警。同步实施每月数据一把手点对点通报、每季度书面通报,合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二、明年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奉化区将始终聚焦招大引强和外资引进持续发力,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适度超前”工作理念,千方百计抢项目、争指标、引外资,力争投资促进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为全区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夯基垒台”。

(一)着力“变”,转变思想观念。一要变“轻虑浅谋”为“沉谋研虑”。招商引资工作不仅是借力发展、激活资本市场、应对金融危机的助推器,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更要综合考虑其社会效益、发展潜力、市场影响力等因素。二要变“目光短浅”为“放眼长远”。一个项目从研判、引进、落地、投产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有些项目在引进时可能符合当下潮流,但过个几年就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终止危机。因此,招商引资工作不能只着眼当下,要放眼长远,考虑未来。三要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仅靠投促局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永远引不进大项目、好项目,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要强化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举全区之力,搞好协调配合,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齐心协力做好签约、落地、建设各环节服务和保障工作,加快构建“招大商、大招商、招好商”的发展格局,同心协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加速度”。

(二)重视“准”,找准招商方向。一是找准招大引强方向。围绕市、区两级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招引方向,聚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光学电子与传感、前沿新材料、未来智能、空天科技、未来海洋、量子科技、原创新药、未来诊疗等新兴产业,同步锚定“一大一高两新”招商目标,二三产联动,着力招引一批符合奉化产业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找准产业链打造方向。坚持系统思维,紧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两条产业链,精准谋划一批针对性强、落地性大的延链补链项目,动态夯实项目库,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成功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找准本地企业培育方向。一方面“无中生有”,加大孵化培育力度,培育生根型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另一方面“有中生新”,加大企业扶强壮大力度,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上新项目,做大做强现有“存量”企业。

(三)突出“活”,盘活信息渠道。一是盘活向上渠道。加强与市投资促进署和省投资促进中心的沟通联络,有效承接他们手头上的优质项目,加强资源共享,每月向上对接不少于3次。同时,除推介奉化重点区块、咨询重大项目信息、获取外资导入路径外,实时掌握指标任务在全市进展排名情况,并做好横向比较分析,强优势、补不足。二是用活驻外力量。充分发挥驻外人才工作站作用,延伸触角,捕捉各地有用信息。各驻外站要利用好招商引资相关的活动、各类大赛,也要重视和挖掘企业落地后带来的朋友圈、引进项目相互之间供应链带来的朋友圈、相关协会、校友会等,利用落地项目上下游交叉的机遇,挖掘新的商机,拓展新的思路和圈子。三是激活以商引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模式,用市场吸引市场,在做好已签约项目服务、促进项目加快落地的同时,利用已签约项目的企业,争取引入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来奉发展。

(四)强调“对”,用对招商方式。一是用对“一把手”招商。强化“一把手”招商主体责任,亲自招、主动招、上门招,做到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活动亲自挂帅、重大项目亲自包抓。要切实履行好招商引资的直接领导责任,下移工作重心,前移工作关口,协调解决好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力促招商引资各环节工作顺利推进。二是用对“资本招商”。巧用各类基金、机构资源,特别是与我区建有合作基金的机构,多沟通多交流,积极收集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项目信息,筛选出落地可能性大的项目重点跟进。三是用对“零地招商”。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现象,积极实施“零土地”招商模式。通过产权转让、权益转化、“以地养老”等方式,将分散的闲置资产进行置换调整、连片整合,为发展规模产业打下基础,初步解决招商引资“寸土难求”这一发展瓶颈。




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金华市商务局的业务指导下,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商务经济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推动各项工作。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月,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11.6%,列金华第5;限上批发业销售额XX亿元,同比增长7.9%,并列金华第8;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1.8%,列金华第8

2.外贸出口。1-10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XX亿元,同比下降4.51%。其中,出口XX亿元,同比下降6.43%;进口XX亿元,同比增长11.8%

3.网络零售额。1-10月,完成网络零售额XX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XX亿元。

4.境外投资备案额。1-10月,完成境外投资备案项目9个,投资备案总额XX亿美元,完成金华下达X亿美元任务的112%

5.实际利用外资。1-10月,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完成金华下达我市XX万美元任务的298.9%,同比增加231.56%,总量和完成率均为金华第1;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XX亿美元,占比98.27%,总量位列金华第1

(二)亮点工作

1.助推民营企业深耕“地瓜经济”。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工程”,推动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11月,在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我市民营企业投资的印尼南亚齐红狮水泥项目、越南新越金属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XX亿美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外投资企业46家,中方投资备案额XX亿美元,近三年投资总额占金华80%以上。“地瓜经济”工作获副省长柯吉欣批示1次、金华市副市长阮刚辉批示2次。

2.完成省级成品油数字化改革试点建设。8月,我市“成品油零售经营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可为成品油零售企业提供经营资格审批(新建)、年检、变更、注撤销等一站式服务,并与市政务服务门户等进行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3.开通中欧班列“兰溪号”专列。822日,中欧班列“兰溪号”专列首发,开辟了兰溪制造“一带一路”陆路新通道。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央媒、省媒均作了集中宣传报道。前三季度,兰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XX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34.73%,同比增长5.96%

4.培育外贸发展新增长点。与金华海关深化合作交流,9月初,助力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获海关AEO高级认证,成为我市第二家获此殊荣企业。完成浙江锂威国际大客户认证,深圳锂威订单逐步转移到浙江锂威,为后续增长打下基础。立新珠宝首本50公斤黄金加工贸易进出口手册获批(杭州海关关区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企业),预计11-12月能带动自营进出口XX万元以上,拉动全市进出口0.5个百分点。

5.用好展会平台拓市场抢订单。全年共组织97家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展位数185个,参展企业数、品牌展位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9家优秀企业获得36个品牌展位,参展企业众鑫环保获央视采访报道。组织2个政府团赴意大利、法国等国拓展市场,签订正式外贸合同XX万美元、XX万欧元。另外,还组织140家企业报名参加第6届进博会,组织102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

6.开展商贸特色品牌建设。积极指导各类商贸企业开展商贸品牌建设和荣誉申报,游埠古镇荣获20XX年度浙江省特色商业街(区)试点,蓝之梦纺织荣获浙江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红狮能源已申报省级现代商贸流通业领跑者企业,康恩贝制药、凤凰化工等6家企业申报金华老字号评定。在金华地区首次发放二手车消费券,推动成立金华首家民营二手车交易平台,累计销售额达XX万元,拉动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增长3个百分点。

7.大力推动数字贸易与本地产业融合。推动电商进农村项目建设,建设完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227个,新增黄店镇和马涧镇两个镇级运营中心。整合物流资源,发展智慧配送,已建成市级共配中心并成功运营。培育“直播式”共富工坊5家,涉及珍珠、兰江蟹等本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外贸企业建立海外仓,目前已完成5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限上批零销售额增速放缓。批发业主要受红狮能源煤炭价格下跌影响,销量持续下滑,且缺乏大体量新增企业,政策兑现进度较慢;零售业受周边县市消费券力度较大影响,汽车消费数据外流,限下样本提升不到位,缺乏新增主体,增量较小。

2.出口增速排名下滑。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订单下滑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出口不足,传统产品出口走弱。属地外贸工作进展不平衡,经济开发区出口XX亿元(占全市出口55.49%),同比下降11.45%,拉低全市外贸出口近7个百分点。

3.电商发展相对缓慢。缺少产业聚集度高的电商园区,未形成完整的电商发展生态链。本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难度大。电商总量仅列金华第8,与周边县市相比,电商总体规模差距较大,浦江是我市的2倍,义乌是我市的50倍。

4.外资项目储备不足。新设外资企业或增资企业数量不多,今年仅有思晋兰项目28.5万美元为实际新增,可留存明年报送。无论从外资任务总额还是同比增幅看,明年实际利用外资压力巨大。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实干争先,再创辉煌”要求,以提高兰溪商务辨识度、开放度、贡献度为目标,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以“三个更加”“四个立足”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深化商务改革,努力推动兰溪商务创新突破发展,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贡献商务担当。

(二)奋斗目标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批发业增速10%以上,零售业增速12%以上;出口增速5%以上;网络零售额XX亿元以上,增速5%以上。

(三)工作要求

1.注重“三个更加”。

一是更加注重稳字当头。在稳住消费回暖势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兰溪商务贡献度。

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对表金华,促进商务发展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效益提升,提高兰溪商务辨识度。

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立足金华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兰溪商务开放度。

2.坚持“四个立足”。

一是立足市场扩内需。一方面,用足用好市场优势。去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恢复和扩大需求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既要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也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二是立足共富惠民生。要坚持商务为民,推动稳增长、稳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实施“数商兴农”,加快电子商务进乡村,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字成为新农资,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新突破。要促进城乡融合,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立足创新求突破。通过做大招商平台、拓宽引资渠道、引进大好高项目,在利用外资提质增量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培育出口基地、创建出口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营造通关环境,在做大做强对外贸易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商业服务网点、提升改造农村流通网络、大力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在市场建设提档升级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制订完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项目建设等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发挥政策督导激励作用,在主要指标克服短板上实现创新突破。 

四是立足初心抓服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梳理完善服务事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落实领导挂钩企业制度,组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业化服务团队,为消费主体、投资主体、市场主体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

(四)主要任务

1.抓消费活市场。重视主体培育,加大优质商贸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推进加油站、总部企业、工贸分离、电商企业等数据入统。开展多形式促消活动,支持部门、乡镇街道、协会举办美食、文娱、夜间消费等活动,着力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消费业态。鼓励商贸企业评优创牌,开展省级商贸试点、荣誉申报,争取各类试点培育名单不少于1家。推进市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做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以稳收节支工作为契机,力争从整体上推动成品油零售体系建设的完善。   

2.抓外贸促开放。持续优化贸易服务,发挥现有外经贸扶持政策,围绕重大开放平台、重点外贸产业、新型发展方式等,加大拓市场、国际营销、金融支持等多方支持。鼓励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实现外贸数据回归。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引力度,如外综服企业,提高采购本地出口产品比重。建设开放型主体培育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加快转型步伐。积极参与省丝路护航新三年计划,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努力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3.抓电商谋创新。进一步优化电商招商政策,为电商项目量身定做“一企一策”。加快招引和建设电商园区,加速推进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培育“直播式”共富工坊,推动本地农特产品与电商直播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挖掘外贸新增长点。大力优化营商软环境,配合市场监管局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广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

4.抓粮安助共富。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及市级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切实抓好粮食购销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体系,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做好粮食监管工作,按照规定对粮库进行月度安全生产检查,季度“一符四无”检查,保质保量通过政策性粮库存检查。做好资产点维修、出租工作,充分利用所属资产服务商务工作。

(五)开展“五大行动”

一是强化引领促实干行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实干争先,大力实施“红领兰溪”党建品牌打造专项行动,以“红色赋能兴兰商,四海商机达三江”为主题,立足商务重点职能工作,紧盯主要经济指标,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优化亲清政商关系,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持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力度培养年轻干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是拓展市场固基础行动。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持续深耕“地瓜经济”,聚焦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加快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改善消费条件,做旺消费场景、做热消费氛围、做强消费市场,全面提升商贸营商环境。着力补齐供给短板,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服务传统消费、推进市域商业体系、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商贸市场主体建设上夯实基础。聚焦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千方百计稳住国际贸易伙伴基本盘,千方百计稳住兰溪特色出口商品基本盘。

三是聚焦短板求突破行动。着眼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在培育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平台上求突破,在强化商贸领域绿色化发展、推进数字商务赋能上求突破,在做强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上求破。着眼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上求突破,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上求突破,在吸引和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宽领域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上求突破。

四是防范风险守底线行动。进一步统筹商务发展与安全,完善商务领域风险防控体系。推进贸易政策合规和公平竞争审查,清理排除违反国际经贸规则风险。推进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指导企业妥善应对进出口风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防范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防范商务领域廉政风险,筑牢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流程廉政防线。

五是提振消费打硬仗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立足商务职能,直面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消费外溢、大宗消费不振等诸多困难挑战,全面开展商贸领域助企暖企活动,以更密集的政策供给、更密集的一线督战、更密集的氛围营造,全力打好、打赢消费恢复与提振这场硬仗,努力实现2024“全年红”目标任务。




街道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街道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打赢“亚运攻坚仗、经济翻身仗”及区委“八大行动”工作要求,奋力打造独具XX特色的“9个桥头堡”,抓党建、拼经济、保平安、快建设、强文化、惠民生,纵深推进XX全域建强,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XX街道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打造品牌,先后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原省委副书记黄建发,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副省长、公安厅长杨青玖,市委副书记马小秋等省市领导的现场调研肯定;先后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浙江省老年教育优质学校”、“20XX年度浙江省现代化社区学校”、“浙江省示范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20XX年度杭州市平安创建成绩突出先进集体”,杭州市“十佳”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起草杭州市首个省级团体标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规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管理与实施指南》并发布实施,成功起草浙江省首个省级团体标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规范》并发布实施,同时各项工作获得省市区领导批示肯定4次。

(一)激发干部热情,党建统领更加有力

一是抓实主题教育。从“学习、研讨、破题”三大方面推进主题教育工作落实。街道党工委专题学习研讨460人次,交流发言19人次;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5642481人次;街道班子领办破难项目15个,街道166个基层党组织、2823名党员全面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起底,“立查立改”问题300余个。二是抓优干部培育。建立“头雁领阵”金牌书记工作室,创新“三师教学、三分滴灌、领雁三传”模式,跨城区、跨街道、跨领域邀请12名专家担任导师开展实践性培训,累计开展小组学习9场,破解业委会换届、二次供水等治理难题38个。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狠抓工作执行年”活动,全年全覆盖落实各类专项督查53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下发督查通报10期、抄告单36份,推动问题整改460余个;全年共受理违纪问题线索24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56人次;党纪处理13人次。

(二)锚定发展目标,经济运行逐步向好

一是经济指标稳步提升。截至20XX10月,街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8.00亿元,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货物出口总额XX亿元。二是双招双引提质增效。今年累计外出招商 17 次,引进法易科技、炬盛光能等重点产业项目 20 余个,落地10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项目1个,引进的外资企业加勒比商业管理(杭州)有限公司受邀参展第六届上海进博会,得到人民日报国际报道,荣志网络首次上榜浙江省 AAA 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引进国千人才1名,首次入选“金靴奔跑”计划。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辖区最大综合体八堡留用地项目龙湖国芳天街顺利开业,杨公留用地项目东尚城完成招标,牛田、三卫留用地项目年内交付,格畈留用地项目正开工建设,多个留用地项目可有效提供XX余万方产业空间。

(三)迭代工作体系,基层治理再上台阶

一是“小脑+手脚”基层治理体系扩面应用。今年以来,聚焦治理体系的应用延伸,着重在“亚运保障、法治建设、警网协同2.0”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先后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现场调研肯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调研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充分肯定,承接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现场会并得到副省长、公安厅长现场高度评价。二是“1+23+3N”大矛调体系迭代升级。今年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31件,涉及金额达XX万元。在全市率先试点“市场化解纷”工作机制,聘请专职律师担任矛盾调解员,今年成功调解案件960件,调解成功率42.48%,大幅减轻诉讼类纠纷案件的审理压力,获得省高院领导现场调研肯定,并被央视专题报道。三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打造全市样板。打造XX特色的“综合执法+综合管理”改革体系,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综合服务一件事”等综合执法工作,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获得杭州市“十佳”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称号。

(四)聚焦宜居美域,城市建设向美而生

一是顺利推进各项征迁工作。高效完成牛田社区过渡房70住户征迁清零,获惠海涛区长和周骆斌副区长批示肯定;聚力完成宝井钢材、4条道路工程、18号线地铁站点等项目的征迁清零;着力推动辖区12个电力铁塔拆除和九乔街 (东湖南路-八堡街)提升改造工程。二是圆满完成多个回迁工作。仅30天顺利完成九塘社区国有土地居民户37户回迁安置选房工作,共选房54套,实现选房率100%;有序推进牛田、蚕桑社区新增人口22户(26人)的回迁安置,完成阶段性扫尾工作。三是有序推进综合建设项目。九华、和华、魅力城三个社区成果创建省级第四批未来社区;三卫未来社区3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序时推进三卫未来街区、八堡久街、“九和魅”共富街区3个韵味街巷的微改造,提升辖区形象和文化韵味;圆满完成海景城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东都公寓老旧改项目。

(五)专注品质提升,城市管理换发新颜

一是专项整治成效凸显。聚焦亚运环境品质大提升行动,高效率打赢杨公一区环境整治、海宁飞地综合整治,运河二通道开通保障三场硬仗;多跨协同、多方联动打造沪杭甬高速杭州入城口亚运精彩点位;通过集中行动、设立流动摊贩疏导点、“高空喊话”等形式,有效管理流动摊贩,油烟投诉同比减少60%。二是五水共治成绩突出。累计投入190余万元,从引水河引水,配水量扩大5倍,有效提升横四港水质,入选省市级“七章清单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典型案例,将“难点”变“亮点;投入8960万元,对13个小区进行二次供水改造,全力保障供水稳定性,提高居民用水品质;五水共治“重点镇街”提前摘帽销号。三是综合管理精准高效。在金堡街杭乔路口打造“花满上城·韵味街角”的美丽XX场景;利用闲置核酸采样亭,打造“橙心城驿”暖心驿站;依托丰收湖水系,建设皮划艇水上运动项目;提前完成改造六座垃圾中转站的提升改造。

(六)坚持用心用情,宣统文化有形有效

一是文化品牌越发响亮。“潮塘蚕罗渔”五大文化品牌齐聚发力,首届XX钱塘江开渔节隆重启幕,设计“潮小渔”LOGO,做强品牌效应,获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系统性梳理宋韵文化脉络内核,建成宋韵宋潮馆,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汇编出版《XX文化印记》。建成杭罗展示基地,通过“浙纺标”团体标准评审,获《中国日报》海外版整版深度报道,以文化文明促进和谐发展的势头强劲迅猛。二是宣传效果越发明显。全年聚焦“亚运保障、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开展立体式宣传报道,累计拍摄短视频300余条,获中央省市级报道600余篇,持续挖掘“最美XX人”124人,其中“106 岁爷爷教英语”事迹引发中央省市区各级等20 多家媒体关注,全网播放量超2300万,点赞评论转发数超20万。三是力量凝聚越发有力。九新久富·同心荟落地陆琪读书会品牌项目,获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启文调研肯定;创新民族工作方式,打造“石榴红”家园,搭建“1357”工作体系,制定“五强”具体工作举措,建强民族事务治理重要阵地;以“六有”标准打造“九和魅”共富街区·侨胞之家,积极开展联谊交流、便民服务、侨情收集、文娱活动,获评市级侨胞之家。

(七)突出以人为本,便民营商更显温度

一是村强社优,基层基础持续夯实。通过“头雁领阵、社工赋能加速器、雏雁培优”项目蓄力推进村社强基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理论素养与业务素质双提升,推荐优秀社工为村社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建成并投入使用7个幸福邻里坊,3个扫尾待验收,5各方案正在优化;组织实施第五届公益创投,完成社会救助、为老服务、青少年及家庭服务等14个创投项目签约,促进村社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二是全龄友好,共富蓝图持续完善。“九和魅”共富街区顺利开街,围绕“一坊一市一街”,打造城东区域最具活力、最具人气、最具潮味的“烟火气”;聚焦“老有康养、弱有众扶、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累计助餐4.9万余人次,服务村社覆盖率达100%;新增残疾人就业16人、残疾人稳定就业8人;完成2个老年学堂、1个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指导3家社区学校争创区级示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重点人群就业率和帮扶率90%以上。三是便民高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街道开展120项便民服务事项,23个社区政务2.0线上大厅108项便民服务事项,为民为企办事提供高效便利环境。聚焦15个专业市场管理,成立党建联建暨为企服务联盟,解决市场主体反馈问题建议130余个,出台市场规范制度3分,制定管理手册1本,市场开展户外大型活动7场,实现零投诉、零事故、零纠纷的目标,让“市场之制”真正成为“市场之治”的有力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面落实还不够有力。一是经济工作职能缺失多年,辖区经济缺少总体规划。职能恢复以来,主导产业规划、定位还不够清晰,街道与杭州钱塘智慧城之间的城街一体发展的优势还未完全发挥。二是XX区域直播产业发展迅速、专业市场集群度高,但经济效益转化度不够高,数字贸易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三是多个村级留用地项目在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经济效益等方面未达到村(居)民期望。

(二)城市建设方面落实还不够有力。一是区域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亦城亦乡的城市界面仍然存在,与杭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定位还不匹配。二是南中北三大片区均衡发展格局还未充分构建,如环机场周边的两个行政村(三村村、宣家埠村),因空间发展受限,村环境面貌有待改善,与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存在差距。三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如因城市规划建设等客观原因还未征迁的杨公一区59户,区域整体面貌有待改善。

(三)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组织变革与组织形态之间一定程度存在不够匹配的情况,如新交付商品房小区或商住房小区,存在党组织覆盖不够及时等情况。对于“小个”行业党员,社区尚未打开“大门”接收。二是个别村社党组织自转力、组织力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的情况,以党组织带领基层干部建设美好和谐社区的动力还不足不够。三是两新党建成效还不够明显,因街道经济工作职能恢复不久,与企业等两新党组织的沟通交流、专业指导还不够,工作成效还有待提高。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XX街道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讲话精神、省市委全会精神,特别是区委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最杭州、新上城”总体部署,以全面建设“奔跑领潮、智治多彩”的现代化共同富裕9个桥头堡为目标,打造“最杭州、新上城、潮XX”

(一)奋力打造“九锋领潮”桥头堡

依托春训冬训、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持续推动街道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对照现代社区建设的“五张清单”,揭榜挂帅深耕具有比较优势的治理品牌和治理项目,提升XX现代社区创建辨识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取外出交流、专题辅导、分组研讨、打擂比武等方式,分批次开展各级干部轮训培训;实施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破难行动,争创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工作省市试点。

(二)奋力打造“九色时尚”桥头堡

聚焦留用地项目,推进东尚城留用地项目招商运营,紧盯格畈留用地建设和后续招商,推动蚕桑留用地项目的开工和纳统,明确杨公 60 亩、11.8 亩留用地的意向合作单位。聚焦考核中的薄弱指标开展针对性双招双引,针对已落地的招商项目推进相关指标的落地落实。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市场商圈,力争2024年专业市场营业收入提高15%,经常性财政收入提高15%以上。实施数字贸易供应链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聚力打造数字贸易供应链体系,打造全品类名品直播选品中心,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将“数据流量”转为“经济增量”。

(三)奋力打造“九久善治”桥头堡

聚焦“警源、诉源、访源、安源”四源治理要求,以“党建+、创新+、标准+、智治+”四轮为驱动,实施“安堡维稳、风险防控、法治建设、街域智治、固本强基”五大工程,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清除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隐患,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存量,严格控制各类信访事件的增量。持续迭代“小脑+手脚”基层治理体系,扩展体系应用范围;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行动,重点打造“市场化解纷”的XX样板;实施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行动,完成市级地方标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规范》项目;争创省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填补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的标准化建设空白。

(四)奋力打造“久美靓城”桥头堡

城市建设方面,实施城市空间拓展优化行动,全面动员推进推动三村村、宣家埠村、三卫社区、牛田社区共计21546亩的工业用地项目落实落地,推动XX社区70.5亩留用地农转用手续报批;推进萧山1100多亩飞地高效利用;高效利用辖区工业用地、村级留用地、飞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质量效益,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城市管理方面,实施和睦港全域系统治理工程,持续构建“内接外调、以控促优、系统治理”的和睦港全域系统治理体系,组织开展跨区、跨街流域共治行动;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环境专项整治等治水、治废、治气工作。

(五)奋力打造“久富共享”桥头堡

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久福综合大楼移交并投入使用,打造辖区“机构-社区-居家”完整养老服务体系;迭代升级“九和魅”共富街区打造,升级“衫衫得九”共富市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场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幸福邻里坊、“十分优享”服务圈层建设;发挥共富工坊带动作用,打造“景邻汇”共富工坊,开创共同富裕新阵地。

(六)奋力打造“九和营商”桥头堡

聚焦“专业市场、新兴产业园、网红经济”等重点,衔接律师团队,探索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助力法治营商环境;聚焦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打造全要素创业陪跑空间,开展“一站式、一条龙”全方位创业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良好的微营商环境;围绕“时尚共富·活力不夜城”工作目标,实施时尚共富夜经济提升行动,打造XX不夜城,全域提升消费能级,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出名的“线下+线上”时尚产业集群,形成独具XX特色的夜经济氛围圈。

(七)奋力打造“九韵弄潮”桥头堡

持续围绕“潮塘蚕罗渔”五大文化品牌,举办XX第二届钱塘江开渔节,探索以开渔节打开钱塘江经济的消费新场景、社会公益的新模式,实现以文兴业惠民;联动企业、学校、社区,以固定馆陈+特色活动、本土教育+文化研学等形式推进宋韵宋潮馆常态化运营;持续做好杭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履约评定准备工作。常态化抓好融媒体宣传工作,挖掘典型人物、讲好XX故事。

(八)奋力打造“九廉守正”桥头堡

做深做透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探索用好巡察反馈成果,开展巡查共性、个性问题自查检视,确保各项巡察问题整改到位;持续深化“狠抓工作执行年”活动,重点围绕经合社监管人、事,深化实施经合社“点对点”专项督查;狠抓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正风肃纪,抓实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持续落实常态检查、正风肃纪;指导村社分类推进清廉单元建设,打造独具XX特色的清廉品牌。

(九)奋力打造“九社焕彩”桥头堡

持续推动“头雁领阵”社区治理专家团项目,深化“11324”新社工培养机制,打造一直高素质的社工铁军队伍;高标准筹建现代化新社区,举全力推进江尚社区和丰收湖社区筹建,按照现代社区和“幸福邻里坊”建设要求做全做细功能配置;在专业市场集聚区域,探索筹建产业社区,助推市场区域的规范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加强幸福邻里坊的日常运营指导;持续深化壮大“九哥九姐”志愿服务队,助力辖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街道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新城桥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持续聚力“四个年”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双月攻坚”,聚力“百日竞赛”,强举措、优作风、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攀升。截至目前,完成限上零售业销售额XX亿元,同比增幅54.5%;限上餐饮业营业额XX亿元,同比增幅33.68%。完成区考重大项目9.25个、科创项目5个、楼宇项目13个、人才项目1.5个。与上海投资方达成意向,打造数字文化中心产业园,计划招引和培育各类企业20余家。

二是城市建管持续优化。全面完成易家桥贰号院及菜市场优化提升,改造成果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今年开工的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本月底基本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承办全区“投身双月攻坚 争当紫琅干将”文明长效专题现场会,全年文明长效考核保持全区前列。

三是民生事业蓬勃发展。选址欣欣然红书房,建设省示范性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街道“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通过省级验收。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残)中心,在城南新村社区打造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残疾人代表之家获评省5A级社会组织,为全市唯一获奖的区县属组织。

四是党建引领固本强源。实施网格党支部“活力·赋能”书记项目,成立网格“首创”工作室,探索“三听三议三促”首创工作法,在建工集团等6家企业成立“四敢四融”工作室,引导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四敢”精神。在全区率先打造易家桥贰号院共建共享课堂,先后承接省理论专家调研会、市理论宣讲实境课堂建设观摩会等。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是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对现有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对数字文化中心、沐霖网络科技、智圈数字文化等项目的培育,确保一季度项目尽快落地;围绕批发业销售额、建筑业产值等下降指标,找准帮服企业突破口;巩固和稳定建工集团、文峰集团等重点税源,全力拓展新税源。

二是提升城市建管攻坚力。优质高效推进段家坝35号等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着力打造崇川旧改样板小区。对标对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长效管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主动“治”加精细“管”,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发现的各类污染防治问题,压实责任,力求即知即改、务求常态长效。

三是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优化定向社会服务,全面探索提升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居家养残工作水平;将社会组织培育与公益定投项目等有机结合,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助力公益项目再亮化、再出新;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的底线红线,以本质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增强基层党建凝聚力。全面摸排,推动社区“大党委”扩容,加强对小微企业、沿街商铺、兴趣社团的覆盖;融合推进“红网格”建设,打造网格党建品牌矩阵,实现“一网格一项目一特色”;持续深耕爱心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做实事做好事,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疫情转段后经济恢复的第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深入实施稳进提质攻坚行动,贯彻国家、省市稳经济系列政策,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发展,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排名三区两市第2;制造业投资增速36.4%,全市第3;规上工业亩均税收XX万元/亩,全市第3;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13.2%,全市第2;新产品产值率52.7%,全市第1

(一)坚持产业链式集聚,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一是迭代升级产业链链长制。制定出台各产业年度培育计划,专班专干全力推进鞋服、眼镜、智能锁等重点产业发展。服装产业成功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区,并获得XX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激励,相关做法获得市委书记批示肯定;“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落户XX;智能锁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眼镜行业列入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二是积极搭建拓市场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主动性,聚焦我区标志性产业链,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向上争取省级产业数据价值化现场会、浙里制造供全球(XX站)等会议在我区召开。举办希音跨境电商服装需求对接会、数安大会、拼多多官方招商会等对接活动共计18场。三是持续深化“实数”融合发展。坚持产业数字化,打造分级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动,以政府购买形式推进智能化技改诊断服务,并加大补助力度。今年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71个,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4家,德赛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完成市级补助项目45个,兑现金额4964.7万元。同时坚持数字产业化,东经科技、森马服饰分别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案例入选20XX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名单,数安港在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深化企业梯度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一是创新实施雁阵培育工程。牵头制定《XX区制造业雁阵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XX-2025)》,实施企业培育“四雁工程”,召开雁阵培育大会,建立高成长企业龙虎榜,形成企业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截至10月份,亿元企业准达标110家,较去年新增12家;XX亿元企业较去年新增1家。二是聚焦打造专精企业梯队。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构建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库,加强入库企业分类指导、定制服务。截至10月份,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4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省隐形冠军2家。三是持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库,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人才引育赋能企业,截至10月,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首台套2项、市级首台套6项,新增7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高端引才数突破历史新高,推荐上报省引才9人,瓯越英才9人。

(三)强化用地空间保障,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先后推出“小微园”“数据得地”“二级市场管理”等创新举措,大力探索解决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一是优化“数据得地”。通过系统匹配地块和企业用地需求信息,形成地企匹配方案。今年已完成3家供地,供地面积70亩,实现了企业从“跑腿要地”到“无感得地”的根本转变。二是加速老旧工业区改造。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启动第一批5个老旧工业区试点改造,以“工改工”为主线,以连片改造为重点,探索产权集中再开发、定量不定位分割等方式,全力盘活存量用地,腾挪产业发展空间。20XX年完成低效用地整治659.6亩,拆除283.1亩,再供地104亩,新开工建设26.7万㎡。三是提升小微园建设。制定实施《XX区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快数字化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科创小微园成功入选20XX年园区精准服务中小企业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名单获XX万奖励,并入选省第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四是强化用地产出。进一步优化厂房二级市场管理机制,联动市监局、不动产等部门加强监管。根据标准地达产要求,对9宗用地进行了达产验收,通过验收3宗,达产整改6宗。同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抓好差别化政策落地,依托“XX区亩均效益评价展示系统”,利用评价结果,探索实施规上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单和“群英谱”,分析企业优势指标、短板指标,绘制企业得分雷达图,引导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四)细化服务体系构建,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一是升级“帮企云”平台。开展助企服务行动,逐年迭代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拓宽问题反馈渠道,提高问题化解效率,目前已形成“两万”行动+“帮企云”平台+96666助企热线+政企直通车+镇街企业服务中心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帮企云”2.0运行以来,已累计排摸收集各类企业问题549个,化解率达100 %。二是创新镇街企服中心。在娄桥、潘桥、梧田、南白象、郭溪、瞿溪、仙岩、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三镇一港一园一村一区”分别设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以解决企业集成服务难题、加快构建集成创新一体式助企服务体系为目标,旨在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涉企部门“一体化”服务、涉企服务“一站式”办理、涉企问题“一揽子”化解,推动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宽政策宣讲路径。印发“小升规政策明白卡”和“政策畅享卡”精准指导企业政策申报,统筹推进惠企政策“梳理+宣讲+兑现”,拨付各类奖补资金XX亿元,全面落实减负降本政策,推进各项政策刚性落地,为企业减负XX亿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深化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鞋服产业跃升行动,加强温州服装城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杰茜莱、七星产业园建设,依托中胤时尚产业园、森马儿童时尚产业园,精准培育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培育,崛起“中国时尚服装名城”。实施眼镜产业振兴行动,强化眼镜小镇第三方运营,启动眼镜小镇“强品牌、强链条、强人气”三强攻坚,打造“时尚+智造+功能”产业新矩阵,擦亮“中国时尚眼镜之都”品牌。实施智能安防产业强基行动,以投用凯迪仕智能安防产业园、通用智能锁具产业总部园为契机,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温州数字安防科创园、智能锁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锁都”迈向“世界智能锁名城”。

(二)聚焦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一是做活增量。加大数字经济集聚区效应,以中国数安港为核心,聚力数字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加大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招引力度,对潜在升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新增数字经济企业5家。动态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录内企业,做好进出平衡,稳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是做强存量。加强数字经济企业产业数字化项目申报指导服务,推进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进程,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培育“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家。三是做大优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聚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加速凯迪仕、通用锁具、亚合大等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力度,加速推进煌能、龙投等项目投产进程,推动区内智能锁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实现产值新增长极。四是做优龙头。进一步发挥德赛、百珍堂等省级智能工厂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各行业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指导电力变压器、万鑫烯碳、嘉利、庆瓯等企业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三)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一是抓好企业梯队培育。进一步充实“小升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等企业培育库,深入实施雁阵培育行动,实行动态调整、重点培育,“一企一策”跟踪指导、挂钩联系、精准服务。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工业设计水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加速研发国产替代产品,争取中长期内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争取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三是加强企业人才保障。优化企业人才和龙脊卡企业子女就学政策,不断提高人才子女就学便利度。做好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全年引进“QM计划”人才5名以上。

(四)聚焦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一是优化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拓展“数据得地”政策机制覆盖面,优先保障产值超亿元和XX万元以上高成长型企业供地。通过优化厂房二级市场管理、出台土地回购制度、加强退二进三管理等三大举措,保障工业用地不减少。对标准地刚性履约,促其达产,实现工业新的增长点。全年开竣工亿元项目10个以上,增资扩产项目开竣工30个以上。二是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推进上屿工业区二期、山前工业区、梧田北工业区、南洋工业区、鞋革工业区等老旧工业区改造进度,确保改造出成效。三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继续优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评价数据应用,提升完善规上“群英谱”画像,让亩均综合评价切实为企业提升服务。深化“亩均论英雄”3.0改革,引入“碳效码”,逐步向“碳均论英雄”改革迈进。进一步优化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配置,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赋能,争取全年规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列全省前列。

(五)聚焦优化企业服务。一是帮企业解难题。进一步发挥助企问题收集、派送、督办、跟踪、解决的闭环机制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帮企云小程序提交各类企业问题。同时,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开展专题服务。二是帮企业降成本。通过政策宣讲、政策明白卡等方式做好省市区政策宣传,及时兑现企业各类政策。做好“清欠”工作,争取全年为企业减负XX亿元以上。三是帮企业拓市场。落实好百家品牌促营销行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区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区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市、区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全面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积极为奉化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引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一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高标准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工作任务,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开展专题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深入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结对村社等方式,把主题教育工作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统筹起来,切实提高主题教育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已开展安8次集中学习,2次现场学习,6次党组理论中心组研讨会,8次党员集中学习,5期局青年党员干部交流体会,共发现问题8个,已解决4个,建立2项制度。二是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今年区科技特派员全面覆盖科技型企业、“奉麓英才”人才项目、农业大户,实现科技型企业科技特派员作用最大化。通过“镇街帮办”问题流转线上平台进行会商解决,确保问题解决形成闭环,提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收到并解决各类问题68个。围绕企业需求,聚焦惠民助农、牵线智库团队,当好服务帮手、参谋助手、技术能手、解难推手。局《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主题展演代表奉化区参加市委组织部1124日举办的“感恩奋进勇担当、“五创争先”亮实绩”干部风采展示活动。三是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健全科技服务机制,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制定出台《“凤麓英才”项目装修补贴结算审核依据》《奉化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备案管理办法》《宁波市奉化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等,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以聚焦重点全力攻坚中心工作。一是高标准抓好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工作。宁波明确提出要求宁海、象山、海曙、奉化等县市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盘活创新资源,争取列入省级创建高新园区名单。今年以来积极推进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工作,着力构建“一廊引领、双核联动、三区协同”的新能源动力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新能源动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生命健康、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及申报工作,报省政府等待批复。二是牵头实施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根据省市总体方案,结合奉化实际,制订出台实施意见和创新深化专题组组建方案,明确主要指标体系清单(19项)、重点任务清单(11项),结合”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科技创新体系集成改革,全力狠抓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推进。积极申报省市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今年新入选市级众创空间3家,推荐上报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奉化区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作为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中科技创新强基领域入选案例已被宁波市局推荐到省厅。三是全力抓好企业研发投入提升。继续开展企业研发费用“清零”行动,制订《区科技局20XX年度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排摸出的无研发投入规上企业和新上规的企业做好动员指导。组织开展20XX年度规上企业研发建账培训会和20XX年度企业研发后补助工作,共享受市区两级补助达XX万元。修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政策,对于研发投入力度大、建账规范的企业以及优秀财务、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继续加大区级研发投入补助相关政策力度。

(三)以夯实基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实施创新主体育苗造林行动。大力培育“小而美”苗子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梯队,全年新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积极深化“小而美”企业培育工作,65家“小而美”企业1—9月营业收入超XX亿元,同比增速14%,研发投入超X亿元,同比增速9%。二是高标准抓好“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实施,重点为解决制约全区先进材料、关键基础件、数字创新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科技支撑,共征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难题)36项,申报受理区工业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课题30个,立项15项。三是鼓励企业申报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较为显著的企业建立各级研发机构。截至目前,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霍科电器、尼可海绵科、索诺、精益微型轴、辉格),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0家(艾维洁具、必达机械、金诚泰电子、科盛轴业、南方机械、锐泰悬挂、维特建筑、新兆印业、英特灵气动、精瑞钢球)。截至20XX年底,我区累计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达1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达61家,宁波市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利安、秉航、松科),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达155家。

(四)以科技赋能提升科技资源集聚能力。一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科技项目申报、科研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我区企业浙江葆润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宁波赛区特等奖,成功承办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新材料行业决赛。区水蜜桃研究所以第二完成单位与浙江大学合作项目摘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加快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我区纳入宁波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14家。聘请Festo原副总裁周洪博士等3名专家,落地宁波工程学院奉化研究院,协助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我区气动、轴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二是实施创新人才集聚赋能工程。引智培育、融合共生双重推进,以项目为抓手,加速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全力做好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计划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XX年截至目前,累计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4项;审核上报国家级人才计划3项、省级人才计划3项;推荐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项;推荐申报省级人才培养工程5项;推荐申报甬江人才工程9项,其中第一批2项入选;推荐申报入选市海外工程师1项;推荐申报市茶花友谊使者1项;推荐申报区“凤麓英才”项目8项,其中第一批5项入选。三是稳步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围绕深度融入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以宁波至奉化轨道交通3号线为主轴,加快推进生命科学城、中交智慧城、智能制造城、茗山科技城、滨海低碳城等五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麦博韦尔研究院、瑞嘉通讯技术研究院、瑞晟智能物流研究院、海上鲜智慧海洋产业园、茗山科创中心、波导卫星通信科创园、怡诺(宁波)科创园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相继建成运营,浙江大学奉化生物医药联合创新中心(暂定名)正在积极对接洽谈。

(五)以科技惠民聚力乡村共同富裕。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稳步推进农业和社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行动,今年共获市级重大专项2项,市级公益类计划项目4项,市乡村振兴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2项,累计获批资金660万元。组织实施区本级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首批拨付科技资金XX万元,惠及农业企业19家。二是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序推进科技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重点支持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低耗能的企业创新发展。宁波益富乐生物科技申报的《宁波益富乐绿色低碳数字化工厂》案例入选宁波市20XX年绿色低碳十大典型案例。推荐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报创建2024年浙江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尚田+青农创客星创天地”通过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绩效评价考核。三是推进科技惠农富民。与大堰镇、文旅集团、邮政银行协同推进“联建同心 聚力共富”项目,如期完成预定工作目标。结合科技下乡活动,邀请市农科院、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等专家为我区农业企业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促成上海农科院和宁波顺源农业就开发食用菌预制菜和精加工等方面深度合作。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积极营造科普教育氛围,丰富科普活动形式。成功举办“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督促科技类培训机构规范办学,着重在消防安全、教材审核、监管账户开设、教师资质及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和审核把关。

二、2024年工作思路

总体目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为强大推动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刚强、作风优良的科技队伍,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夯基补短”为主线,锚定创新深化这一关键路径,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支出达XX亿元、增速1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00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超XX亿元,增速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技术交易额超XX亿元。

(一)聚焦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继续深入开展规上企业无研发清零行动和规上企业研发“诊断+提升”全覆盖,重点关注新上规企业研发入统工作。重点加强对中烟、新乐电器、亿纬创能、弗迪电池等部分产值较大的企业总部不在奉化,入统奉化的研发数据相对较小,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数据影响较大对接联系,同时重点关注上年度研发投入XX万元以上企业和下降明显研发大户企业,一对一开展专题对接,着力抓好数据统计工作。提升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研发投入奖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企业招引落地和绩效综合评价中设置研发投入指标并督促落实。

(二)聚焦创新主体夯基提质。深耕科技创新夯基工程,充分挖掘科技型企业苗子,丰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源头供给;强化政策宣传力度,落实政策红利;定期开展政策辅导和业务培训,整合科技中介、科创平台等队伍力量,力争明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深化“小而美”苗子企业培育,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春苗计划”培育“小而美”企业的意见》,做好企业申报认定和分类培育工作,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小而美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不断扩大创新动能。加快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布局,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改革,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项目10项以上。持续深入推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推动省、市、区三级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争新增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15家以上。

(三)聚焦提升全域科技创新水平。构建全域创新联动格局,全力打造奉化未来产业高能级平台,围绕“3号青创大走廊”高标准推进“茗山智谷”等科创平台集群建设,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浙江大学奉化生物医药联合创新中心(暂定名)等重大项目投资洽谈,力争3高地重大创新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加快推进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工作,有效提升我区研发投入总体水平和推进产业升级,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紧盯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生物医药领域、大健康、低碳新材料领域深耕布局,用足用好浙江药科职业大学、锋成、瑞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资源禀赋,形成一批符合奉化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力争推荐上报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

(四)聚焦高精尖科创人才招引培育。在引育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上下功夫,以高素质人才、高水平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甬江引才”和“凤麓英才”项目,加快引进顶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构建人才项目“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推荐“凤麓英才”计划项目4个以上、推荐宁波“甬江引才工程”人才和团队项目6个以上,给予人才项目团队资金支持15项以上。积极推进我区企业和高校开展科技合作,精挑细选优质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科创大赛。通过内联外合,深入开展产学研教合作,用好周洪博士等3名专家,科技赋能助力气动、轴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发展。全年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10场,实现技术交易额XX亿元以上。

(五)聚焦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深入一线服务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深入宣传解读科技政策,健全问题闭环机制,探索在科技智库团队基础上建立科技特派团,指导创新服务广覆盖。利用宁波科技大脑、“研值在线”最新数字化科技软件和平台,系统提升为企业创新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以主题教育学习成果为指引,紧扣省市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任务,重点在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薄弱指标上下功夫找突破,分解工作责任到每位领导、每个科室和每位干部身上,逐月抓好对标落实,同时加强部门联动,通过年度考核、季度提醒等方式晾晒部门、各镇街相关科技指标完成情况,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健全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力的长效机制为高质量推进创新奉化建设。




区民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自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实际行动体现“最杭州、新XX”的典范实践,以责任担当着力打造百姓“最”幸福窗口,把基础工作做成了省市高度,把民生服务干出了幸福温度。我局紧紧围绕民政职能体系狠下功夫,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国务委员、国家老龄委主任谌贻琴,中央社工部部长吴汉圣,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张春生专程莅临我区调研,对民政工作充分肯定;王文序副省长两次批示社会救助和老年助餐工作,要求全省推广;“公共服务七优享”牵头的两项总分第二、三季度列全省第一,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今年来,救助工作品牌全国推广,成功承办了新XX第一个全国现场会,并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参加民政部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座谈会;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并作主旨演讲;《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弱有众扶”的主体联动机制》获全国论坛收录;“XX救助”品牌进一步打响,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调研组等赴我区调研,接待各地参观考察120余批次。养老工作亮点集中呈现,全省首发“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四位一体助餐新模式,建成“幸福·邻里食堂”十分优享圈,“幸福·邻里食堂”成为百姓最满意民生实事项目,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争相报道,承办全市助餐现场会;基层治理创新形成经验,“幸福邻里坊”民生综合体作为全省现代社区缩影被“八八战略”看“浙”二十年专题报道,成功举办“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寻访成果发布15周年纪念活动,顺利通过全省智慧社区、全省城市社区议事协商创新等多项试点验收,省级第四批实验区中期评估喜获优秀;民生事务工作领先首创,创新打造全省首个一站式婚庆婚恋旅游为主题的产业基地,获评全省首批“十佳”婚姻登记机关;全市首创“善小二”慈善终端服务平台;成功举办全市社会组织嘉年华活动;全市首推“三统一分”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模式。

一、20XX年特色亮点重点工作

我们高站位谋划推进、高标准执行落地、高水平竞速领跑,守土尽责、尽锐出战,重点工作不断形成首创、标志成果,得到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充分肯定,区委书记专题调研我局工作。我们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指示精神和主题教育,做好区主要领导调研课题,取得了实际成果。我们围绕亚运保障,扎实做好意识形态教育、保密教育、安全生产、地名服务等工作,助力亚运圆满举办。

一是织好困难群众民生“暖心网”,特色亮点全国引领。社会救助工作在世界银行专题会议、全国救助会议、全国社会救助论坛和全省“弱有众扶”等多个重大会议分享先进做法,获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社会报等媒体专版宣传。形成体系作为样板输出,以“1445”模式和“嵌合式治理”为抓手,通过集结“政府+社会”资源,实现主动发现精准救助;通过拓展“物质+服务”一站式立体帮扶,打造“五型救助圈”,真正做到从“弱有所扶”到“弱有众扶”。

二是画好老有康养优享“幸福图”,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布好十分优享“一张图”、管好邻里食堂“三顿饭”、做好安居守护“一件事”,全域建成“幸福·邻里食堂”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以“幸福·邻里食堂”老年助餐体系建设为重点,全区共123家老年助餐服务点投入运营,已惠及老年人85.3万人次,累计提供老年人专项助餐优惠334.5万元,实现配送餐服务全域覆盖。在“以老为主”的同时,兼顾全年龄段人群用餐需求,邻里食堂已累计服务社区群众102.3万人次。今年以来接待上海、北京、江苏等多地考察团,获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160余篇,“幸福·邻里食堂”已成为我区老少皆宜的民生幸福“网红阵地”。

三是激发基层治理多元“联动力”,机制成果全省示范。全省首发《XX区五社联动建设导引和活力指数》,出台《幸福邻里坊建设和服务管理指南》及《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南肖埠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小营巷社区等6个社区被评为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作为杭州市唯一城区列入全省“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行动试点单位。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治理品牌,基层治理工作获中央社工部部长吴汉圣调研肯定。

四是开启社会民生服务“新征程”,暖心服务省市领跑。作为全省首批婚俗改革优秀实验区和持续深化重点推进区,不断创新“婚恋+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站式婚庆婚恋旅游为主题的产业基地。出版首本宋韵主题的地名类书籍《跟着地名读XX》并成为杭州市图书馆馆藏图书。全力构建“家—校—社”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提升区街社三级服务阵地,全面落实全区636名困境儿童补贴标准市域同标。丰富社会组织参与慈善共富内涵,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推进雅江、剑阁、开化、景宁、桐庐等地“山海协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台全省首个“党建+业务”社区社会组织双孵化地方标准,作为全省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试点单位,打造“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助力共富的“尚益178”共富综合体。区慈善基地“尚善之家”被评为全省示范性慈善基地,区慈善总会获评全省慈善山海协作先进单位。“闻令即动,战则必胜”,圆满完成疫情防控收官和亚运保障任务。

二、2024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在全面完成省市区各级民生实事以及各项任务基础上,围绕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拉标杆促示范、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开展“5+5”服务保障民生行动,即“救助+慈善”、“幸福+养老”、“公益+共富”、“品牌+服务”和“党建+清廉”五大行动和入选全国“健全社会救助长效机制”案例、争创全省养老服务助餐体系现场会、全省精康融合行动试点、全省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全省婚俗改革试点五大核心试点,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将民政工作作为XX三个“最”窗口之一,打造“最”温暖窗口,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兜底保障防线,以“政府救助+慈善帮扶”为路径实干先行,为后扶贫时代精准救助提供XX经验。

积极申报国家级社会救助领域创新案例,力争在全国推广“扩围坡度式帮扶 织密暖心网助困”社会救助经验做法,继续保持救助工作全国领先。

一是围绕应救尽救,推动“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深化“1+8+X”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等为补充的救助制度。加大“一困一残”兜底力度,推行困难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线下查访、救助、核对100%

二是围绕社会联动,推动“单一救助”到“精准多元”。 充分发挥“助联体+”功能,嵌合养老、儿童、残联、慈善等内容,打造15分钟“扶弱圈”。推广应用公益慈善救助品牌化联动模式,打造特有爱·荷湾幸福街区、四季青五福幸福邻里坊、丁兰绿园弄共富街区等嵌合式帮扶场景。加大慈善专项救助及临时救助资金保障力度,实现街道社区发展基金全覆盖,专设区街两级公益创投项目,拓展丰富区级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类、公益互助类、社会扶志类等社会救助服务,精准服务困难家庭个性化需求。

三是围绕省级试点,推动“一地创新”到“全域推广”。全面推进“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省级试点,率先开展“五级救助圈”扩围坡度式分层分类帮扶,建立低收入家庭个性化、差异化帮扶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精康融合行动”省级试点,探索机构定点服务和社会力量动态多元参与的联动机制,完善横向联动部门,纵向“1+14+N”的管理模式。

(二)树立“幸福+养老”标杆,以“家庭里+家门口”为场景健全完善,推进“老有康养”机制创新、内涵升级。

做深做实“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全省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现场会。提前谋划老龄委工作职能,打造医康养护、衣食住行全方位“老有康养”XX模板,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一是聚焦精准施策,实现居家“幸福·优养”。探索构建“重阳分+爱心分+爱心券”的“两分一券”养老服务“爱心卡”体系。持续做实“助浴”“助急”“助行”“助聊”等老年“七助”服务,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持续落地推广爬楼机等为老服务。通过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全流程监管,全面保障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多渠道多形式向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照护服务和家庭养老床位等老年人关心关爱长效服务模式。推广独居老人安居守护一件事,明确居家老年人探访关爱标准,针对不同的老年人实施差异化的关心和帮扶。

二是聚焦全域覆盖,实现家门口“幸福·康养”。以“十分优享”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圈层体系建设要求为标准,根据社区常住老年人口的规模和分布,量质并举、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做实“5+X”(“5”指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X为街道的特色服务)的康养联合体系、“四位一体”(邻里食堂+助餐点+餐桌+助餐队)的助餐服务体系和“线上+线下”的乐龄学堂标准化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幸福邻里坊建设,参考红梅、绿园弄等模式,将助餐、学习、活动、援助、慈善、服务等多元化场景内容嵌入“一老一小”场景打造中,进一步抓运营、抓品质、抓服务,形成功能齐全、可复制可推广的旗舰型“便老”场景。

三是聚焦多元互动,实现机构里“幸福·安养”。立足需求导向,重点加大对孤寡、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建设全省首家全认知照护专区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提前完成“十四五”末期每万名老年人口配建20张认知障碍床位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筑牢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防线,抓好养老机构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服务安全等各维度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提素质和引人才双管齐下,不断壮大养老护理员、社区助老员、志愿者三支服务队伍,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能力水平。    

(三)汇聚多元慈善力量,以“爱心公益+民生共富”为方向改革攻坚,形成全民慈善人人向善的浓厚共富氛围。

构筑形成“大慈善”格局,真正发挥慈善“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聚焦改革攻坚,做实“1333”XX慈善体系,形成区域慈善良好氛围。

一是抓实慈善核心引领。“1”是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方向,高质量建构以“慈共体”为核心的基层慈善体系,发挥全区110家爱心企业和1101家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的优势,实现区域党建在引领和链接慈善资源中的先锋作用,成立慈善总会功能性党支部。

二是促进多方协同参与。围绕第一个“3”厘清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三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发挥慈善总会核心平台和枢纽功能,向着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慈善发展的方向改革会员体系,加大发挥社会慈善资源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形成处处有善、时时可善、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慈善组织保障。围绕第二个“3”是从“创新实践、建强网络、健全激励”三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在慈善信托、慈善共富专项基金、社工关爱基金等慈善体系前沿领域开展多项创新实践,建强区级慈善基地、街道慈善服务站、社区慈善服务点三级慈善网络,探索设立“XX最美慈善人物”等奖项,开展“XX慈善夜”活动,提升参与慈善获得感,形成“XX慈善”品牌标识体系并在各慈善项目中推广应用。

四是打造全维度慈善平台。围绕第三个“3”以“慈管家、慈善小屋、善小二”等项目入手,以尚益178为资源对接载体,将社会爱心资本捐赠、社会组织资源释放和群众慈善服务需求三方串联,有效解决慈善资源供给、服务和诉求不够精准匹配的问题,拓宽群众参与公益慈善渠道。继续深化“多彩公益圈”“我为年夜饭添道菜”“丽水红色康养山海协作”等慈善项目,更好的发挥慈善资源的作用。

(四)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以“品牌引领+多方联动”为方向深化探索,将基层治理经验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以第四批省级实验区验收为契机,加大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改革创新力度,在五社联动、体系集成上再发力,多方位多层次为社区治理夯基赋能。

一是空间赋能,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体打造。与区委组织部协同推进新一年的幸福邻里坊建设,指导创建第二批“五社联动”示范点和议事协商品牌,为全省输出更多现代社区建设典范样本。全面规范提升社区空间应用,加快出台《XX区老旧小区配套空间优化提升管理实施办法》和《老旧小区配套空间使用细则》、《老旧小区配套空间调剂置换实施细则》,根据百姓需求优化布局落地场景,确保有活力有人气。健全社区服务综合体满意度评价体系,精准匹配需求。社区建设展示中心赋予展馆新活力,立足XX形成经验模式全国推广。

二是人才赋能,推进社区力量全方位培养。强化社区干部队伍政治铸魂,重在讲党性爱岗位。提升实战实干能力,推动“做功”和“唱功”双强。突出重点、分层分类地建设全能型队伍,研究形成社工科学培训体系。做强XX社工关爱基金品牌。加强省五星级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和省市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培养。

三是创新赋能,做活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围绕通过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省级试点验收和创建省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两个目标,全域参与“幸福邻里坊”社区共富综合体建设。推进“鸿雁行动”品牌社会组织和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创建一批“先锋社团”。选树年度“双十佳双十优”社会组织。

此外,我们将以“暖心服务+特色创建”为抓手久久为功,持续提升全生命周期优质社会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婚俗改革、地名服务与宋韵文化相结合的改革文章,助力“婚姻+产业+文旅”方面的探索。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站、岗三级联动体系建设。持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殡葬事宜长效管理。

(五)厚植民政发展根基,以“党建统领+清廉务实”为目标持续发力,打造铁军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守“红色根脉”,全局认真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并指导民政事业发展实践,以“铆足干劲、全力以赴”的动力,“敢于拼抢、永争一流”的能力,“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的毅力,守牢民生底线,推进民生实事,塑造民生品牌,确保坚守民政工作的政治方向,确保把握民政工作的人民属性,确保凝聚民政工作的发展动力。打造“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民政干部队伍,深化清廉民政建设,加大民生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管好用好民生资金。继续对标一流顶流、推动各项民生工作提质提速、螺旋上升,以民政精彩为全区添彩。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人社深入实施“强技能、兴就创、优服务”三大行动,技能培育、就业创业、惠民服务等中心工作获上级领导批示肯定16次,5篇工作简报在浙江信息、浙江政务信息刊登推广,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浙江日报、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26篇次。

一、20XX年亮点工作

(一)以“三项聚焦”开拓“技能新局”。我们始终把技能人才建设作为一贯目标,围绕新国标、新基地、新工程打开技能培育新局面。一是聚焦“国家标准”开发定制。启动眼镜行业国家标准开发仪式,加速推进国标定制进程,让“国家标准”成功落地XX。将成功经验向区内特色产业复制延伸,已向人社部申报“预制菜制作工”、“智能锁具装配调试员”两大新职业。二是聚焦“共享基地”落地见效。立足特色产业,集成XX职专、江楠建筑、浙江安防等点位优势,打造“产、学、赛、训”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举办快递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6场职业技能大赛,链通人才输送渠道,向105家企业输送建筑、眼镜等行业青年技能人才2586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全市前列。三是聚焦“匠新工程”提质扩容。延续“瓯青工匠”特色做法,围绕“新经济新增长新职业”,出台技能人才提质培优15条举措,扩大企业自主评价范围,备案企业数累计达63家,全面覆盖支柱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42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960人、高技能人才3130人,技能培育相关工作受到XX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批示肯定。

(二)以“三大拓宽”延展“就创空间”。我们始终把就业创业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线标准,持续提升创新应用、就创平台、巡回引才功效。一是拓宽学社里辐射范围。将“学社里”应用成功打造成青年就创载体,融合“社会、人社、学校、学子”四个维度,破解大学生“取档难、寻岗难、提技难、申补难”四大难点,在温大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温科院、安防学院等其他高校拓展。该项目参展了人社部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成果展,获得了人社部领导的肯定,被人民日报刊登宣传。二是拓宽创业就业覆盖面。以“大学生、乡村振兴、龙脊杯”三大创业创新大赛为主阵地,构建“创新大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培育生态链,全力支持创新创业,为优质项目配套“青创贷”“共富贷”等超亿元融资授信,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贴息XX万元,解决创业初期融资难题。今年新增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目前,省、市级新增和保有数量保持全市双料第一。探索“综合型、专业型、兼容型”多模式运营,新增3家零工市场,江南建筑市场为全省首家建筑行业型零工市场,人社厅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并提出肯定。三是拓宽全国巡回引才渠道。着力引才精准度,提升“瓯容四海·越向未来”引才活动实效,走进重庆、合肥等11个地市,新增四川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等14家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新招引大学生11175人,吸引1222名大学生来瓯实习。深化“企业建站+政府买单”模式,调动企业设站积极性,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累计建站17家,在站博士后28名,引进博士31名、硕士345名,排名全市前列。

(三)以“三种模式”提升“服务指数”。我们始终把服务型人社作为一流指标,创新改革服务事项,及时回应群众和企业诉求。一是打造“视频办”模式。创新试点人社事项全流程“视频办”,采用5G视频、语音导航等技术,力推AI智慧咨询功能,已载入2988条智能答复词条,消除网办事项“指尖烦恼”,服务市民达25287人次。推出“云上社保大厅”,破题华侨回国办事成本高、耗时长等困境,上线以来共为138名侨胞远程办理人社业务,实现“服务云上享、跨国零距离”。二是推行“工伤速裁+”模式。推进工伤速裁改革试点,通过部门协同、机制优化、数据融通,打破“单位耗得起,职工等不起”窘境,改革后已速裁工伤案件632件,平均压缩时限达55%以上,工伤职工获赔XX万元。今年10月,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创新试点工作现场会在XX成功召开,“工伤速裁+”改革成效获得人社部参会领导、省人社厅领导现场点赞。三是升级“智慧监察”模式。重点推进“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全覆盖监管,强化打击非法欠薪行为,移送公安立案29起,力度空前。特别是成功打击周某团伙敲诈勒索案,系我市首例,在全省劳动监察系统比武活动中获评典型案例,参赛干部获“典型案例分析能手”称号,全省仅五名,今年欠薪打击工作获省人社厅领导两度批示肯定。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们持续深化“强技能、兴就创、优服务”三大行动,重点围绕服务“5+5+N”产业12条举措,砥砺奋进、接续奋斗,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以“匠新工程”引领强技能行动。推进技能人才精准培育,深入挖掘技能大师工作室潜力,强化备案企业指导帮扶,发挥共享型实训基地功效,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逐步形成“精品制造”格局。积极对接“预制菜制作工”、“智能锁具装配调试员”两大新职业申报进程,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助推技能人才工资稳定增长,争取打造“新经济新职业新增长”示范标杆。

二是以“惠聚青年”引领兴就创行动。落实青年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持续赋能“学社里”应用,深化全国巡回引才活动,突出打造“百校千企”大学生实习平台,计划引进全国内资猎头榜一的嘉驰国际集团,提高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水平。全力做好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工作,打造事业单位初任特色培训“金名片”。扎实做好春节前后企业用工调研,全域开展“百场招聘促就业”系列招聘活动,落实“开门红”举措。

三是以“党建品牌”引领优服务行动。擦亮“红‘社’心连心”底色,加强党建和业务融合互促,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效能,完善“视频办”功能,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用心抓好社保基金使用管理,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加大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力度,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推动根治欠薪从后端根治向前端预防转变,实现全区劳动关系领域的和谐稳定。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人社深入实施“强技能、兴就创、优服务”三大行动,技能培育、就业创业、惠民服务等中心工作获上级领导批示肯定16次,5篇工作简报在浙江信息、浙江政务信息刊登推广,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浙江日报、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26篇次。

一、20XX年亮点工作

(一)以“三项聚焦”开拓“技能新局”。我们始终把技能人才建设作为一贯目标,围绕新国标、新基地、新工程打开技能培育新局面。一是聚焦“国家标准”开发定制。启动眼镜行业国家标准开发仪式,加速推进国标定制进程,让“国家标准”成功落地XX。将成功经验向区内特色产业复制延伸,已向人社部申报“预制菜制作工”、“智能锁具装配调试员”两大新职业。二是聚焦“共享基地”落地见效。立足特色产业,集成XX职专、江楠建筑、浙江安防等点位优势,打造“产、学、赛、训”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举办快递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6场职业技能大赛,链通人才输送渠道,向105家企业输送建筑、眼镜等行业青年技能人才2586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全市前列。三是聚焦“匠新工程”提质扩容。延续“瓯青工匠”特色做法,围绕“新经济新增长新职业”,出台技能人才提质培优15条举措,扩大企业自主评价范围,备案企业数累计达63家,全面覆盖支柱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42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960人、高技能人才3130人,技能培育相关工作受到XX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批示肯定。

(二)以“三大拓宽”延展“就创空间”。我们始终把就业创业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线标准,持续提升创新应用、就创平台、巡回引才功效。一是拓宽学社里辐射范围。将“学社里”应用成功打造成青年就创载体,融合“社会、人社、学校、学子”四个维度,破解大学生“取档难、寻岗难、提技难、申补难”四大难点,在温大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温科院、安防学院等其他高校拓展。该项目参展了人社部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成果展,获得了人社部领导的肯定,被人民日报刊登宣传。二是拓宽创业就业覆盖面。以“大学生、乡村振兴、龙脊杯”三大创业创新大赛为主阵地,构建“创新大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培育生态链,全力支持创新创业,为优质项目配套“青创贷”“共富贷”等超亿元融资授信,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贴息XX万元,解决创业初期融资难题。今年新增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目前,省、市级新增和保有数量保持全市双料第一。探索“综合型、专业型、兼容型”多模式运营,新增3家零工市场,江南建筑市场为全省首家建筑行业型零工市场,人社厅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并提出肯定。三是拓宽全国巡回引才渠道。着力引才精准度,提升“瓯容四海·越向未来”引才活动实效,走进重庆、合肥等11个地市,新增四川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等14家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新招引大学生11175人,吸引1222名大学生来瓯实习。深化“企业建站+政府买单”模式,调动企业设站积极性,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累计建站17家,在站博士后28名,引进博士31名、硕士345名,排名全市前列。

(三)以“三种模式”提升“服务指数”。我们始终把服务型人社作为一流指标,创新改革服务事项,及时回应群众和企业诉求。一是打造“视频办”模式。创新试点人社事项全流程“视频办”,采用5G视频、语音导航等技术,力推AI智慧咨询功能,已载入2988条智能答复词条,消除网办事项“指尖烦恼”,服务市民达25287人次。推出“云上社保大厅”,破题华侨回国办事成本高、耗时长等困境,上线以来共为138名侨胞远程办理人社业务,实现“服务云上享、跨国零距离”。二是推行“工伤速裁+”模式。推进工伤速裁改革试点,通过部门协同、机制优化、数据融通,打破“单位耗得起,职工等不起”窘境,改革后已速裁工伤案件632件,平均压缩时限达55%以上,工伤职工获赔XX万元。今年10月,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创新试点工作现场会在XX成功召开,“工伤速裁+”改革成效获得人社部参会领导、省人社厅领导现场点赞。三是升级“智慧监察”模式。重点推进“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全覆盖监管,强化打击非法欠薪行为,移送公安立案29起,力度空前。特别是成功打击周某团伙敲诈勒索案,系我市首例,在全省劳动监察系统比武活动中获评典型案例,参赛干部获“典型案例分析能手”称号,全省仅五名,今年欠薪打击工作获省人社厅领导两度批示肯定。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们持续深化“强技能、兴就创、优服务”三大行动,重点围绕服务“5+5+N”产业12条举措,砥砺奋进、接续奋斗,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以“匠新工程”引领强技能行动。推进技能人才精准培育,深入挖掘技能大师工作室潜力,强化备案企业指导帮扶,发挥共享型实训基地功效,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逐步形成“精品制造”格局。积极对接“预制菜制作工”、“智能锁具装配调试员”两大新职业申报进程,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助推技能人才工资稳定增长,争取打造“新经济新职业新增长”示范标杆。

二是以“惠聚青年”引领兴就创行动。落实青年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持续赋能“学社里”应用,深化全国巡回引才活动,突出打造“百校千企”大学生实习平台,计划引进全国内资猎头榜一的嘉驰国际集团,提高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水平。全力做好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工作,打造事业单位初任特色培训“金名片”。扎实做好春节前后企业用工调研,全域开展“百场招聘促就业”系列招聘活动,落实“开门红”举措。

三是以“党建品牌”引领优服务行动。擦亮“红‘社’心连心”底色,加强党建和业务融合互促,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效能,完善“视频办”功能,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用心抓好社保基金使用管理,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加大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力度,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推动根治欠薪从后端根治向前端预防转变,实现全区劳动关系领域的和谐稳定。




区住建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区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奋力谱写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获得市重大项目招引和重大产业建设先进集体,20XX年度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考核优秀;获评省风貌样板区1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1个,引领型未来社区2个,仙岩街道渔潭村获评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优秀,入选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14处;18个在建工程纳入温州市智能建造项目典型应用场景,获住建部廖玉平副司长督察肯定;举办全市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召开全市建筑工地“四化”工作及“红色工地”创建现场观摩会。

一、20XX年亮点工作

(一)行业发展稳中趋好。全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出台《XX户籍二孩、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实行财政补贴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参与“百个楼盘促安居、温暖安居、秋季房博会”等购房专项活动。优化“1+5+16”产业政策,新增一级房屋建筑施工企业5家。

(二)安全生产时刻警惕。深刻吸取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训,开展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自建房“回头看”56288幢;开展工业厂房使用安全专项整治“双月”攻坚行动,排查厂房2146家;开展农村房屋常态化网格巡查,完成5759户农房网格巡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施工安全监管,创成钱江杯工程4个、瓯江杯23个、金瓯杯40个,标化工地省级9个,市级24个,立案查处安全生产隐患等案件33起,累计罚没78.36万元,行政拘留1人。

(三)都市能级持续提升。高品质推进“一核十片”建设,“精建精美”项目开工4个、建成5个,完成投资17.75亿元。共富单元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共实施未来社区项目16,新申报5,完成创建6个,数量居全市首位;实施城乡风貌样板区6个,新申报2个,完成创建3个。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分步有序推进温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共建设街地名标志559个,100%完成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道路10公里,XX大道西延三期工程道路建成通车,新增停车位9358个,完成“上改下”土建管沟建设3.2公里,拆除架空线路5.9公里,新增绿地31.74公顷,新建绿道3.3公里,完成3个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四)民生福祉加快改善。紧扣“七优享”工程,坚持“住有宜居”,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713套(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XX万元,筹集人才住房232套,发放人才住房租赁补贴XX万元。全力推进安置提速工程,建成项目完成100%、交钥匙完成100%、投资额完成100%。完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个,开工9个,加装电梯24台。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开展物业企业星级评定,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0.34%

(五)审批监管优化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消防一体化管理,率全市之先首创地下空间和消防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共管机制。打造XX首个敞开式现代化“最美”企业社区,实现仙岩镇区工业基地A2-1eA2-1a地块等8家企业提前100天领取施工许可证,减少基础设施配套费用支出约3500万元,受到红榜激励。发放XX建筑业政策扶持奖励金额累计超3亿元,居全市首位。

二、2024年重点工作

(一)开展行业做强做优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一号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做优做强行业“地瓜经济”。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完成“1+5+16”等产业政策兑现,打造智能建造“XX”样板;依托产业工人培育基地深耕产教融合。坚决贯彻落实经济稳进提质工作部署,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强化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巩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成果,持续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双月”攻坚行动。守牢住房安全底线,持续深化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城乡危房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住建系统整体形势安全稳定。

(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稳妥处理住建领域投诉、举报、信访等社会矛盾,确保整体形式安全稳定。健全风险监测防控机制,持续完善“一楼一策”,有力推进非正常交付项目、停工项目和重点受困企业风险化解。全面贯彻落实施工现场“六项制度”,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从源头上筑起建筑工程领域欠薪管控防线,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推进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加快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和美共富幸福家园,力争通过省级验收2个,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进程。加快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打造和美共富集成载体,力争创成2个以上风貌样板区,获得1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实施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优化提升等专项行动。

(五)推进“七优享”“住有宜居”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压实做细“住有宜居”工作,推动实现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超2000套(间);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计划,完工6个,督促各街道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加速消化上级补助资金,明确项目自筹资金收缴金额,及时完成收缴工作。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以来,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供销社的正确指导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目标,夯基础、拓业务、攻项目、抓改革、促共富、争优秀,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系统实现总经营收入XX亿元,销售总额XX亿元。

一、20XX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眼能力提升,完善体制机制,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巩固提升供销社机关、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领办社会组织这四大类供销社组织体系,重塑XX供销社的“四梁八柱”。一是调整完善了市社机关“三定”方案。经市委编办同意,对市供销社机关内设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合并内部管理处室,增设对外服务处室,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在社有资产监管、合作经济指导、社有企业管理、农业生产服务、城乡流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二是加快了社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完成市供销经贸公司(集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变更为XX市供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两会一层”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和资产监管机制。启动全市系统社有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试点。三是推进了基层供销社赋能强基。不断丰富“县基一体化”改革内涵,全市已有60多家基层单位财务纳入县级管理。实施基层供销社赋能强基工程,瓯海泽雅、乐清翁洋、平阳万全等3家基层供销社入选省级赋能强基示范样板建设单位。四是延伸了社会组织服务触角。充分发挥领办社会团体的载体作用,团结更多涉农主体,开展形式更为多样的为农服务。市小吃协会实施XX小吃百强复兴计划,加速特色小吃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二)坚守为农本色,强化综合集成,核心业务有力拓展。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三农”工作大局,努力以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助推“两个先行”,相关工作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一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完成首批4家市级农事服务中心认定,制定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在瑞安、鹿城试点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培育打造10家保供重点农资企业,依托全市667个农资经营服务网点,服务保障全市农业生产需求。全系统平价供应各类化肥18.4万吨,农药4200多吨,农膜990多吨,开展农技指导3000多人次。二是做强农产品流通服务。市老供销超市公司通过优化经营、强化管理,今年19月实现经营利润35.5万元,同比增长44%。完成“瓯越鲜风”品牌建立23家线下门店、130个品牌专柜、政采云专区、京东XX农特产馆、官方小程序一体的品牌营销体系,入选全国供销社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积极开展农产品节庆营销,在鹿城、龙湾、乐清、瑞安等地举办了“我为群众找好茶”“杨梅文化旅游节暨露营大会”“幸福生活节”等消费节庆活动。三是优化农村信用服务。市农信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达到4亿元,其中,番茄、四季柚、茶叶、水产等本土特色产业贷款担保占99%,个体小农户占99%。鹿城区社推出“三位一体”共富联名卡,龙湾区社打造农合联会员专属信贷产品。

(三)立足项目建设,打造供销特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强化项目意识,重点打造农产品仓储物流、农资供应等农民群众需要、具有鲜明供销社特色和长期稳健运作条件的资产化项目。一是推进农业经营服务项目。加快全市新型庄稼医院服务体系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农资经营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新建乐清“供销优选”超市、平阳农产品冷链中心等流通项目,市惠多利农资公司与平阳县社联合打造了农资现代化仓储物流基地。二是参与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市供销集团参与市本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已推进项目实质性合作。瓯海区、瑞安市、平阳县开展农村产权中心建设和运营,其中瑞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办理327间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鉴证,完成408宗总计XX亿元的村集体项目交易,溢价近XX亿元。三是打造农旅融合项目。鹿城区社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旅发展公司,流转乡村闲置土地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瓯海区强村公司在泽雅山区打造17个强村民宿,乐清市社参与开发动物主题园区。四是拓展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市农发公司联合社会主体投资组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瓯海供销集团静脉园已经开园,乐清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中心已完成选址。积极承接政府农资废弃物分类回收购买服务,今年全市系统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211.4吨。

(四)拉高工作标杆,突出XX辨识度,改革探索持续深化。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不断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砥砺探索、走在前列。一是积极参与“三位一体”改革政策制订工作。积极争取市人大对“三位一体”改革立法的支持,配合省、市人大开展立法调研,提供基础数据、做好决策参考,努力推进改革由实践成果向制度成果跃升。二是高标准推进改革实施县建设。系统构建县域范围内政府部门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服务多跨协同的为农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瑞安市已列入省级改革实施县,启动鹿城、瓯海、乐清、平阳4个市级改革实施县建设,蹄疾步稳地推进改革全域深化,全省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工作推进会在瑞安召开。XX市、瑞安市两级联创的农村“三位一体”合作服务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三是有力强化农合联组织基础。全市已开展18场产业农合联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活动。抓好乡镇农合联示范创建和产业农合联星级管理,重点指导推进4家单位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农合联和五星级产业农合联。

(五)加强造血扶持,深入联农助农,带农共富有效推动。紧盯山区群众难点痛点,做好联合合作文章,争当促进山区共同富裕探路者。一是纵深推进“供富大篷车”服务。赋予“供富大篷车”更多工作内涵和延伸场景,20XX年,全市“供富大篷车”已常态化服务6个县(市、区)71个乡镇665个山区村,开通车辆38辆,运营里程108万公里,帮助收购农产品XX余万元,平价放心农资进村3300余吨,送农技指导270次,提供代办服务1000余件次。泰顺县“供富大篷车”推出“农户安心种植、企业保底回收”的订单销售模式,订单额高达XX万元。二是扎实推进消费扶贫。牵头推进全市供销系统山海协作、东西部对口协作等消费帮扶工作,鹿城区、泰顺县联合举办农特产品进市区活动2场,瑞安市、文成县联合举办“西瓜节”农播展销和“山海共富”农播节。市老供销销售对口地区农产品超XX万元,永嘉县社助力四川省红原县销售农产品XX多万元。

(六)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工作大局,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扎实有力推进机关和企业党的建设。一是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每周第一事”学习制度,丰富载体创新手段,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做好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解题大攻坚,更好服务XX供销事业改革发展。二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四会一改一公开”警示教育,督促供销社干部坚决摒弃“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压紧压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三不腐”。以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为重点,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是加强监事会监督工作。理事会主动接受监事会工作监督,从健全“三会”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社资监管、建设清廉供销等多方面入手,治理体系、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2024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和优化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抓手平台,积极投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总体思路是:加快构建实施“1234”工作体系。“1”1个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2”2个目标,以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为总目标;“3”3大建设,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4”即“4类组织”,巩固提升供销社机关、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领办社会组织四大类供销社组织体系,带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重点做好以下10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全域共兴。以推进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和数字化建设为主要抓手,提升县域为农服务统筹能力和建立协调供给机制。巩固瑞安作为首批省级“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建设成果,力争成为全省最具典型价值的改革标杆。打造第二批省级“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辐射带动其他县(市、区)做好改革全域深化。

二是提升农合联核心功能。召开市农合联“三代会”,改选新一届领导班子,推动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市农合联例会制度。抓好产业农合联星级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以涉农项目带动产业培育、合作共享,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争创省五星级产业农合联1-2家,打造市四星级产业农合联4家以上。强化服务功能集成,吸引更多部门和社会主体参与农合联服务平台搭建,建立起生产、供销、信用等关键节点的服务队伍,着力成为为农服务资源集散枢纽。参与数字化智慧乡村平台搭建,打造一批产业农合联特色应用。

三是加强为农服务阵地建设。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及分级管理,新建农事服务中心4家,评定市级农事服务中心4家,争创省级农事服务中心2家。指导推进平阳县官岙邸农资储备仓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资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和应急保供稳价能力。上下联动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

四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农资企业从流通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打造集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2024年重点拓展育种供苗、代耕代种、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全市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83万亩次以上。

五是做强助农流通服务。持续推进“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争取再扩面1-2个县,持续丰富“大篷车+订单农业”服务模式,力争带动农产品产销突破XX万元。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探索参与冷链物流、集采集配、农贸农批市场等建设。做好山海协作、对口合作工作,争创全省系统山海协作与结对帮扶优秀单位2家。

六是加快社有企业改革。以市供销集团为重点,健全社有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党的领导更强化、法人治理结构更规范、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更强、市场竞争能力更稳”的“四更”发展格局。深入开展全市系统社有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试点,“顺市而为”推进县级社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力争完成80%以上。

七是大力拓展业务新领域。围绕更高质量效益、更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一批服务链的“链主型”企业。整合优化系统资源,以“供销社+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开发公司(专业团队)+村集体”等多元化合作经营模式,推进农村产权服务、农产品冷链、农资仓储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等项目。推进市农信担保公司“政银担”金融业务创新。牵头组织全市供销社系统项目建设,鼓励指导县级社围绕山海协作、农资网络、农机作业、“供富大篷车”等开展项目跨层跨域联合合作,开拓发展新赛道和业务新领域。

八是稳步健全组织架构。积极指导县级社合理规划内部机构和人才配备,优先保障机关对外服务和对下指导的力量和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核心业务发展壮大。不断丰富“县基一体化”改革内涵,在县级社统一托管基层财务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县级社和基层社的项目、资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加快基层社赋能强基,建立基层社重点项目目录,打造全省基层组织赋能强基示范项目。

九是加快推进人才强社工程。推进人才“引、育、用”一体发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建立机关干部交流轮岗、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懂经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且堪当改革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是从严抓好党的建设。强化政治铸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打造清廉标杆,认真落实“清廉强基”计划,大力推进年轻干部“青廉”工程,加强警示教育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努力争取党建带社建取得更加丰硕成果。重视监事会建设,建立健全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体系,规范全市供销社监事会监督运行。





市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绍兴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坚持以数据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统计服务工作特色,扎实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助力打响“富乐XX”品牌,奋力续写“八八战略”XX新篇章。

一、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二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7.9%1-8月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工业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31.5%;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X亿元,同比增长23.7%;财政总收入XX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8%24.0%;全社会用电19.78亿度,其中工业用电12.60亿度,分别增长10.4%11.5%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立足忠诚担当,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扎实学好党的理论、党的纪律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素养的重要标准,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贯穿始终,推动政治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0XX年,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18次,领导班子深入开展研讨交流,通过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持续抓好全局干部理论知识积累,开展“周一夜学”,同时借助“学习强国”、“浙里学习”等平台,坚持“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是贯彻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管党治党的主责主业意识,局党组坚定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目标责任书和责任清单,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形势总结分析,意识形态总结分析,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党的建设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层层覆盖,责任明晰的主体框架体系。班子成员担负起分管范围内的管党治党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做到了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三是有序开展主题教育。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局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干部参与到实际行动中,抓住此次主题教育契机,在善学笃行中不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借助“红立方”、“先锋亮旗”、“党日活动”等方式,常态化下沉一线办实事、解民忧,扎实开展“感恩奋进、实干争先”行动,推动党员干部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干事创业。

(二)优化统计服务,抓牢数据命脉。

一是抓实数据监测预警。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聚焦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强化预警监测能力。落实《统计数据审核“三级预警”管理办法》,建立覆盖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做好对重点企业的调查研究,加强经济运行态势预测预判。严格执行“一监测一汇总一分析一建议”工作机制,对企业报数情况做到即报即审,每天实时汇总各专业数据,并根据报送情况与走势开展点评提出建议,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消除可能存在数据异常的风险点,加强统计数据全过程监测。

二是抓好统计服务指导。定期开展统计服务下企业及统计数据现场核查工作,积极开展走访调研点对点指导。全面帮助企业梳理统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企业提出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意见和举措,一对一指导企业台账建设,从源头上保障数据质量。不断创新统计服务指导方式方法,开展统计第三方监督管理试点,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试点街道辖区内涉及统计的各类企业开展统计监督管理、咨询指导和辅助服务等工作,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闭环。

三是抓优经济运行分析。通过经济运行分析会议、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常态化走访调研等方式,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及时掌握全市经济发展现状,精准把握我市经济发展趋势,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能力,形成分析报告供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20XX年来,我局共撰写数据分析报告70余篇,上报绍兴市统计局统计信息35篇,其中9篇被省统计局录用;撰写的统计专报《关于小吃企业达归纳统情况的汇报》获裘书记批示。

(三)稳固基层基础,夯实统计根基。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锻造统计铁军。健全落实局本级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的机制,创新完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全面落实局机关管理35项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明确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严格执行局机关工作人员效能检查及责任追究办法,局机关效能检查工作组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结果纳入干部的考核考察、选拔任用、评选评优等多方面管理中。搭建平台,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持续加强党员干部工作动力,激发工作热情,锻造一只敢打敢干统计铁军队伍。

二是加大统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加大分级分层精准培训力度,20XX年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统计业务培训4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1800余人次,充分发挥市统计局“传、帮、带”作用,试行基层统计人员到市级统计机构跟班学习轮训,截止目前已开展7期,88人次跟班学习;开展全市“统计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查找问题短板,补齐台账资料,提高数据质量,提升统计人员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等业务能力,更好发挥统计服务水平;落实《绍兴市统计基层基础指导员制度》、《绍兴市统计业务培训制度》,促进统计工作提质提效,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推进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夯实全市统计基层基础。

(四)聚焦统计法治,坚持依法统计。

一是开展统计法治宣传。利用周末、“9.20”统计开放日开展统计法治宣传,举办“统计法治润心田”活动,宣讲《统计法》和相关知识,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00余份,增进公众对统计知识的了解;落实“统计法进党校”,向企业宣讲调查对象的统计义务、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企业统计违法行为及处罚等统计法相关内容,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开展统计法治教育培训,加强全市基层统计人员统计法治教育,提高统计人员守法意识,截止目前共开展培训20余场,培训600余人次。

二是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严格落实《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文件,深化执行统计失信惩戒机制等举措,加大违法典型曝光力度,营造依法统计良好氛围。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重点指标开展核查,结合统计造假专项纠治工作,采取专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方式开展执法检查。截至9月底,今年我局各专业共核查、检查企业(项目)229家,严肃统计执法不松劲。

三是持续帮助问题企业。坚持管理与服务齐抓、处罚与教育结合,以执法督促企业秉持“依法统计”理念,树立“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职业道德规范,帮助问题企业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围绕统计造假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深挖根源,深入企业统计数据核查,鼓励企业建立回头看制度,时刻关注上报统计数据,以更有力的改进举措、更有效的整改结果检验统计执法的成效。

(五)围绕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五经普。

一是做好五经普保障工作。我局系统谋划五经普保障工作,结合普查人员反馈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讨论,认真研判,有效、全面地为五经普做好保障。1.完成保障物资分发。完成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PAD)及配套的流量卡681套的下发,覆盖全市所有镇街普查员,采购和分发“两员”普查用品,包括雨伞、茶杯、马甲、毛巾等物品。2.普查员人身意外险投保。收集整理普查员的身份信息和联系号码,为634名普查员购买保险,保障普查员人身安全。3.开展两员专项培训。组织各镇街召开培训会议,通过课件讲解、系统演示等方式为各乡镇(街道)培养了一批师资力量,全市15个乡镇(街道)对全部“两员”进行“一对一”清查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两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二是制作完成单位清查底册。探索建立完整全面、准确可靠的清查底册。将编办、金融等数据导入清查系统,并将所有单位和个体划分到村一级处理地,编制相应的地址码。在市五经普各成员单位配合下,数据共享机制加持下,814日,顺利完成了单位清查底册的制作工作,全市25309家单位、61429家个体户都已完成编码落村工作。同时,完成了对自然人纳税个体、个体运输户、菜鸟驿站等个体户行政资料收集工作。

三是开展地毯式清查。做好普查员任务分配,将各普查小区任务落实到普查员,确保清查对象不遗漏、不重复,前期发动有经验的普查员试用正式普查程序的基础上,818日,启动入户地毯式清查。清查期间,我局每日通报进度、对口提醒、经验分享,紧盯各乡镇(街道)的清查进度,保障地毯式清查工作有序推进,截至916日,全部单位的已核查率(单位清查进度指标)为73.5%,暂居绍兴第三位,个体户底册填报率(个体户清查进度指标)为63.6%,暂居第一,个体无证率11.8%,暂居绍兴第三位,各项进度较快。

第二部分 2024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继续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素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强党性,重实践,更多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本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先进典型教育、警示教育,深化清廉统计建设,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鼓励我局工作人员外出进修,通过轮岗交流、挂职、跟班学习、党校培训等方式,提升统计能力,切实为XX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统计力量。

二、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稳固统计基层基础。

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统计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提升人员素质,健全基层统计机构,完善基层统计网络,发现和解决基层统计“无机构、无人员、无台账”的三无状况,组织乡镇(街道)统计人员、企业统计人员,尤其是新上岗统计人员参加培训,结合日常调研、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上门业务指导,做到培训人员全覆盖、培训内容全覆盖。

三、进一步履行统计责任,优化监测分析服务。

继续加强月度、季度、年度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密切跟踪监测重点指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时察觉风险,挖掘潜在性、苗头性问题,紧紧围绕我市发展计划,深入基层调研,深化经济研究,制定更有力监测分析制度,正确反映我市经济发展趋势,捕捉经济运行新亮点,提出高质量、有见地的统计观点和建议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顺利推进五经普工作。

进一步落实我市对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全面部署,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1231日,将在2024年开展普查登记、数据验收、质量抽查、数据汇总、普查总结等工作。我局将继续推动普查方式创新,确保数据质量,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科学、规范、高效开展普查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

五、进一步开展法治监督,确保依法依规统计。

始终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有效营造良好统计工作环境。统计法治宣传更大范围,利用节日组织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活动,借助互联网、短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线上方式开展宣传,让统计法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统计执法检查更有效果,加强统计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对统计造假惩罚的警示教育,倒逼统计人员、企业更好地依法统计。




市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省、温州市统计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XX’,以实干实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的中心工作,站位大局,改革创新,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

(一)加速智库转型,智囊作用更加突显。一是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聚焦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和经济运行变化情况,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和解题,查找经济运行和统计工作存在的亮点特色和短板不足,形成专题分析建议,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切实为基层和企业解忧排难。二是制定《统计部门服务“八八战略”深入实施  全力助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举措》,聚焦三个“一号工程”,紧扣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回归、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找准统计切入点,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入统服务,聚焦经济稳进提质,完善潜力企业储备库和投资入统项目一对一服务机制,每月开展潜力企业和投资项目排摸分析,及时跟进达限未入统企业入库指导服务,全过程跟踪了解重大项目进度。四是探索主要经济指标实时预测预警模式,实现“数据采集零时差、指标评估高精度、预测预警全方位”,为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提供可靠依据。

(二)强化政府主导,经济普查有序推进。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政府将“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写入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市考绩办将五经普工作列入对市统计局等有关市直部门及乡镇街、开发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二是先行先试,总结摸索。高质量完成数字经济普查省级专项试点工作,并在五经普省级专项试点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77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徐文光常务副省长在汇报中也点赞了温州XX。三是多方联动,营造氛围。以“单位清查宣传”和“经济普查宣传月”为重要宣传节点,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抖音、微信等新旧媒体融合以及经普宣传动画、彩铃、短信、现场活动宣传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营造浓厚经普氛围。各乡镇街通过挂横幅、流动宣传车、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开展全面的五经普宣传动员。

(三)坚持质量核心,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贯通监管机制。始终坚持数据质量底线,与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等部门建立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提供各类统计违法违纪违规线索,明确统计监督职责。二是严格数据审核。充分利用税务、供电等部门数据对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比对分析,对数据波动异常的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查询,确保源头数据科学准确。三是全面自查自纠。发函各乡镇街、功能区和有关部门再次开展清理和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全覆盖开展全专业入统企业(单位、项目)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自查自纠专项工作。四是加强普法宣传。市委党校将《统计法》相关知识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必修课程;各乡镇街、功能区和有关部门科(局)级干部和统计人员全覆盖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年报和定报培训等专业业务培训以及五经普宣传全部包含统计法知识培训;在XX湾港区建成统计法治公园。

(四)再塑统计铁军,队伍建设活力迸发。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大力推进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政治型机关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学一争”专题活动,完善“三学三平台三带头双导师”学习机制,持续掀起学理论强信念、学业务增本领、学法律明底线的热潮。二是深化网格智治,有效强化基础保障。组建统计二级网格27个、三级网格140个,共有企业用户2766家、“统计之家”活动场所26个,强化对基层统计的精准指导和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水平。采用“请进来、送出去”与“请上来、走下去”和“分分合合”“点单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培训形式全覆盖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统计条线业务水平。同时,修订《统计业务口袋书》,供新到位统计人员参考使用。四是推进“三比一讲”,积极营造争创氛围。进一步完善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办法,开展科室工作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评比工作,每季度召开科室负责人工作述评会议,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实施“上挂下派、成长帮带、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成长成才。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聚焦聚力中心工作,锚定“以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一个总目标,推进“统计干部、统计部门、统计服务”三大转变,持续开展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强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强基础提升数据质量、强担当提升服务效能、强调研提升参谋水平、强作风提升机关形象“六强六提升”专项行动,具体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是学思想、强党性,持续深化政治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三学一争”专题活动,完善“三学三平台三带头双导师”学习机制,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重实践、建新功,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擦亮“精准服务、数说XX”党建品牌,用“党建+统计”深化精准服务,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进一步突显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二)聚焦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当好参谋助手,提升统计咨询职能。围绕XX市“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XX”目标,紧扣“创新优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重大决策部署,构建月度变化、城市对比等横纵多元监测比较体系,为冲刺“全国前十强”找不足、献良策。二是创新方式手段,提升统计监督职能。全面加强过程性专业分析,建立统计“一报三单”(快报、提示单、警示单、告知单)制度,着力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版块、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三是展现成果成效,提升统计信息职能。聚焦数字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国式现代化等专题,编印成果分析汇编等资料,展现XX发展成效。

(三)把握时间节点,有序做好五经普工作。一是扎实开展五经普宣传。加大部门合作力度,创新经济普查宣传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宣传五经普工作,扩大五经普宣传面,打消普查对象顾虑,营造全社会了解普查、参与普查、支持普查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完善五经普工作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和日督导周通报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节点、目标任务、责任人员,按时保质完成五经普正式登记工作。三是推进动态审核反馈制度。市经普办每日邀请专业人员轮流开展五经普入户登记数据联合会审,及时审核反馈数据上报差错,确保五经普数据质量。

(四)严肃法治权威,继续推进统计数据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一是开展统计普法大宣传。结合统计业务培训、党校主体班次专题授课和国家宪法日、统计法宣传日等主要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多渠道扩大统计法治宣传,持续推进统计普法进机关进党校进基层,打造良好的统计生态。开展统计普法和统计文化宣传活动,打造“一格一家一路一园”统计文化宣传格局,营造良好的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氛围。二是贯通统计领域联合监督机制。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组织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建立健全重大统计监督事项会商研判、统计违纪违法线索移送机制,将统计监督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评价、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五)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提升统计工作保障。一是推进统计网格智治建设。深入落实乐政办发〔20XX37号文件精神,紧抓基层统计网格建设,开展优秀网格大评选活动,定期举办网格建设经验交流会和观摩会。二是加快统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有计划、分区域、分专业、分批次开展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各级统计人员业务能力适应工作要求。邀请省、温州市级业务处室人员到XX授课或调研走访、现场指导,组织机关干部、重点乡镇街统计人员外出学习交流,进一步拓展业务能力。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依法统计专题培训、能力素质话题交流、业务工作难题解析、创新发展课题研究、统计文化主题宣传、统计知识命题测试等“六题联训”,推进统计系统人员业务素养提升。实施“向上挂职锻炼”、政治业务双导师、容错纠错、约谈问责机制,促进机关干部成长成才。




市文化和旅游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突出抓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艺术精品创作、文旅宣传推广、市场管理、党的建设等工作,扎实推动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文旅经济加速恢复。今年以来,全市文旅经济呈现后劲企稳态势,闽南文化体验游、山区生态游、滨海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备受青睐。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XX万人次,比增42.9%,位列全省第三(全年预计XX万人次、比增44%);实现旅游总收入XX亿元,比增49.7%,位列全省第六(全年预计XX、比增51%);实现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XX亿元,比增20.5%,位列全省第二;文旅康养产业产值XX亿元,比增37.3%(全年预计XX亿元,比增38.31%)。XX古城活态传承闽南文化,打造“侯喜”木偶IP,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和“四钻级智慧景区”。土楼文旅经济提质增效,推动7座试点土楼活化利用,南靖云水谣休闲古街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有机串联滨海度假游,东山岛、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等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点燃夏日激情,南门湾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名单,东山岛滨海旅游度假区、长泰区马洋溪旅游度假区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持续火热,平和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靖县梅林镇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文旅盛宴接连上演,成功举办两届的XX市美食文化节以及闽南文化周、海峡两岸中秋晚会,承办第二届福建“福”文化嘉年华和5.19中国旅游日福建主会场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活力。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八闽不夜城、女排娘家基地以及南湖温泉酒店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二)文化影响更加彰显。再次启动XX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发掘工作,累计出水文物17288件,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项目的发掘填补了中国元代沉船考古研究的空白,有力佐证了XX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组织布袋木偶戏开展与美国“z世代”线上讲座活动,举办“趣淘”XX文化周活动,受到美国师生、艺术家的喜爱,得到外交部和驻美大使馆发函赞誉。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作为我省代表亮相美国旧金山,展现了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参加全国对外友协“友好日”活动,XX非遗得到中外嘉宾点赞。推动7座试点活化利用土楼项目赴法国巴黎参展,项目设计荣获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金奖,是亚太地区唯一获得金奖作品。元旦假期,XX古城等主要景区景点34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引发热烈反响,“花样XX”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三)文艺创作持续繁荣。芗剧《谷文昌》作为福建唯一参演节目亮相20XX年全国新年戏曲晚会。芗剧小戏《说亲》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和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成为福建唯一获此殊荣的剧目。潮剧小戏《家风》在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中喜获金奖,是全省唯一获得金奖的剧目。在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8届戏剧会演期间,我市共获得34个奖项。在福建省第29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中,我市6部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部,一等奖数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今年精心组织打造芗剧现代戏《烽火侨魂》、芗剧《新嫁娘》、芗剧《一代相国蔡新》、芗剧《龙江新曲》、木偶剧《戚继光》、木偶剧《军号手》、潮剧《黄道周》等一批戏剧精品。

(四)文旅惠民得到加强。全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拓展图书馆分馆工作,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累计建设县级图书馆分馆54个、文化馆分馆74个。其中市图书馆在西苑湖公园、霞漳书屋、行政服务中心、艺术馆少儿活动室、龙文区中骏蓝湾社区设置5个分馆。启动推广社区图书馆,全市首批21个社区图书馆挂牌,助力书香城市建设。市美术馆错时延时开放服务列入20XX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实施市民反响良好。推动XX市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开馆,推动XX闽南书院和XX文旅直播中心揭牌成立。组织开展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和乡村阅读推广人推荐工作,推选的长泰区岩溪镇湖珠村农家书屋被评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

(五)市场管理安全有效。持续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开展剧本娱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长泰县兴昌书店(官某某)发行非法出版物案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加强对各县(区)民宿细则出台给予指导,目前我市已有6个县区出台民宿发展实施细则,推荐符合条件的旅游民宿参与评定等级,目前我市已推荐评定三家,其中乙级1家(全省唯一),丙级2家,我市旅游民宿评定等级情况,位居全省前列。加大文旅人才培育,我市选手在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总决赛、第五届全国导游大赛福建省选拔赛、第四届福建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均取得不俗成绩。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

2024年,全市文旅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和“七比一看”竞赛部署要求,围绕全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事业要写好“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旅游发展要按照“1331”(即打响一个品牌、做靓三条旅游带、畅通三部曲和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事业:“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

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推动XX圣杯屿水下元代沉船遗址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建设XX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加强与央视合作,掀起新一轮水下考古热潮。继续推进土楼活化利用,让土楼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相融合,不断增强土楼建筑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XX涉台文物数量全国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水平,赋能两岸融合发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持续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大力发展非遗工坊,积极打造XX古城非遗文化街区等项目,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集市,让闽南文化绽放时代芳华,使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2.加强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加大舞台艺术作品创排力度,力争第29届全省戏剧汇演取得好成绩,市直两个院团和各县(区),力争一部作品入选汇演。深度打磨提升芗剧现代戏《烽火侨魂》,争取晋京展演、山西巡演,全力冲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旅部“文华奖”。持续打造“漳籍书画名家画写XX”品牌,举办不少于2场的漳籍书画名家作品展,加快建设书画强市。加强对外艺术交流,按“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争取到市外、省外举办各种书画、戏剧交流展览展演。

3.加强文化惠民传播。推动新的XX市图书馆开馆,拓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在更多领域,与更多行业的跨界合作,探索博物馆商业办展模式,大力发展博物馆经济。建设并挂牌一批社区图书馆,今年12月份从芗城开始试点,并推广到各县(),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设完成100个社区图书馆。积极推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办好“百姓大舞台”、乡村“村晚”、乡村音乐会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群文精品创作,让群众“站C位”“唱主角”。实施“走出去”战略,持续推动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XX布袋木偶走进美国校园、“趣淘XX”文化艺术周等品牌活动。利用好土楼活化利用展览在法国举办的有力契机,加强与省厅、文旅部的对接沟通,策划好明年春节期间的展览闭幕式,争取更高层面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依托XX古城,争取打造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推动举办开漳圣王文化节,持续举办关帝文化旅游节、三平祖师文化节、保生大帝文化节,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推动闽南文化更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花样XX”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旅游发展:1331”(即打响一个品牌、做靓三条旅游带、畅通三部曲和实现一个目标)

1.打响一个品牌:“花样XX”品牌。

花样XX”是根据XX花开四季、风情万种、精彩纷呈的特色确定的宣传品牌,是我省首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的全类别地市级区域商标。经过多年培育,“花样XX”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还将多渠道开展营销推介,大力推进品牌整体VI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采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模式,整合市、县、旅游企业的资源和宣传促销资金,在一些主流媒体集中采购宣传版块和时段,集中开展“花样XX”宣传推介。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全面展示XX特色旅游产品及资源,认真挖掘、策划推出一批高水平、有冲击力的主题宣传产品。多渠道开展营销推介,通过借节造势、借媒唱戏、借梯上楼,不断丰富“花样XX”品牌内涵,全方位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2.做靓三条旅游带:闽南红旅游带、海洋蓝旅游带、生态绿旅游带。

闽南红旅游带(以XX古城为主体的闽南文化体验游):大力实施“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XX古城”行动计划,挖掘用好XX古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党史资源,强化经典线路的文化属性和红色元素,积极策划古城非遗街区展演展示活动,将布袋木偶、歌仔戏、剪纸、锦歌、古琴等闽南文化标识融入古城旅游,有机串联九龙江两岸的XX古城、龙江岁月以及龙文的闽南水乡,将九龙江南岸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纳入闽南红的旅游动线中,不断掀起“非遗热”、“博物馆热”“图书馆热”。

海洋蓝旅游带(以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为串联的海滨度假游):以G228滨海风景道建设为重点,按照全域旅游、快进慢游的要求,有机串联海洋康养、民间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地、红色景区、海洋牧场、民宿经济等,将其融入线路,提升滨海产品吸引力,鼓励更多游客开上小车,一路山海一路歌,从北到南体验XX诗画海岸。推进滨海旅游与体育、夜间经济等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

生态绿旅游带(以世遗土楼为主题的山区生态游):以福建土楼世遗文化游、山区生态游、农耕体验游为载体,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培育一批森呼吸康养基地、森林露营地、星空营地、亲子森林乐园等。丰富土楼旅游体验产品,深度开发“大鱼海棠”IP,从夜间经济、特色餐饮、特色民宿、游乐项目、农旅体验项目等方面推进业态配置,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推动土楼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升级。

畅通三部曲:把人引进来、让人住下来、让人想再来。

把人引进来。通过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及A级旅游景区等各类旅行服务组织商合作,把游客团队引进来。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利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和“两微一端”等进行宣传,把散客引进来。

让人住下来。做大夜间文旅经济,培育扶持XX古城、龙江岁月、龙海后港古街、东山南门湾等一批“网红”地标和夜市品牌,丰富夜间消费业态。配套好住宿酒店和餐饮,虹吸周边城市游客群体来漳过夜,变“流量”为“留量”。

让人想再来。策划输出闽南文化生活方式,推出沉浸式美食体验产品,以闽南风情、XX味道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留下来,想再来。大力提升全市旅游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贴心、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系统,完善交通接驳和景区服务,让游客进得快、慢慢转、玩得好。

实现一个目标:旅游人数过亿,旅游总收入破千亿。

努力实现旅游人数过亿,总收入过1000亿元的目标,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作出文旅贡献。




县交通运输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情况

20XX年,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紧紧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公开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高了政务公开实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政府信息公开。

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组织、有落实、有成效,我局及时调整了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信息公开管理工作。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规范,明确有关职责,规范办理程序。

(二)强化日常管理,提高政务公开能力。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源头管理,明确“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谁报送、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审核、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落实等具体规则,明确各职能科室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公开的工作,确保职责落实到岗、到人。规范办理程序,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公开工作取得实效。在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内,及时发布和更新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化,切实提高办事透明度,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适时梳理信息公开内容,修正、更新服务指南,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制度,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三)主动公开信息,增强公开透明度。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一是在政府官网进行公开;二是在我局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三是充分运用遂阅、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进行公开。20XX年,在政府官网发布部门文件2条,公示公告信息8条,法治政府信息8条,行政执法信息公示1条,依申请公开信息2条,其他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14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信息公开存在不够及时情况,如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公开不及时;三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计划

2024年,我局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公开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情况的监督;三是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进一步梳理局机关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发布,定期维护,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途径。通过网络、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细化信息公开工作流程,拓宽公开渠道。




县统计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统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统计工作重点,积极拓展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发挥路径,不断增强统计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和实效性。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坚守“政治建设”为第一要务,党建引领统计事业。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局党组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共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0次,干部集中学习40余次,支部学习10次。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局中心工作来抓,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严守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统计阵地,规范各类统计数据发布、数据解读,牢牢把控涉统舆情监测。二是增强党建活力。党组书记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党组集体研究决策。今年以来召开支委会10次,上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接收预备党员1名。三是抓实党风廉政。强化廉政教育,经常性组织学习党规党纪、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典型案例通报和统计违法行为警示案例;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紧盯节假日等“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开展自省自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二)坚守“统计规矩”为第一底线,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推进依法治统走深走实。一是坚持党政带头学习,社会全面普及。建立“逢会讲法”普法模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造假屡禁难绝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传达贯彻国家、省市关于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的部署要求。常态化开展数据核查和走访调研,提高统计调查对象配合度。二是坚持常态监管为主,制度约束为辅。通过“数据质量预警清单”预警反馈,统计平台数据监测分析,“一体化统计监督系统”掌上核查,加大常态化监督管理。县纪委建立“1+9”基层监督联共体,将统计监督纳入基层监重要层面。建立统计工作“两书两函”制度,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举措不实、推进不力的予以提醒敦促、要求整改和工作约谈,有效保障统计工作落实。三是坚持法治宣传为要,约谈执法同频。推动法治宣传进党校,将统计法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常态培训。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20XX年度统计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统计业务能力。实行数据质量三色预警机制和约谈机制,优化统计法治环境。

(三)做优“统计服务”为第一职责,充分彰显职能发挥。突出“数据分析师”“形势判断师”“问题预警师”统计角色定位,做优统计服务。一是强化预警监测。“日监测、月跟踪、常调研”加强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准确预判形势,及早做好汇报,靠前预警分析,报送51期月度数据专报,统计分析专报50篇,获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16篇次。二是发挥信息功能。通过定目标、定规则、定实绩,持续升级统计“六报”信息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报送各类统计信息百余篇,其中获国家局网录用8篇,省局网录用47篇,完成率位居全市统计系统第1名。三是精准调研服务。立足“统计网格化”管理模块,先后30余次提前征集“统计需求清单”,组团式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解决乡镇、企业统计工作难题,形成“发现问题、形成建议、反馈落实”闭环管理的一线工作法。

(四)做强“统计业务”为第一保障,纵深推进能力提升。一是扎实开展五经普工作。高效完成五经普单位“地毯式”清查工作,针对可能遗漏单位、数据质量存疑等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尽可能使应登记的单位全部登记,覆盖率达到100%。重点抓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本地特色产业单位的排查统计。县乡联动利用电视、微信、宣传车、广播、摆摊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开展五经普宣传活动20余次,通过“XX发布”“XX新闻网”等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宣传推文,撰写的“五经普”政务信息被省经普网录用70篇,被国家统计局内网录用1篇。二是认真推进各项常规调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报表制度,组织实施农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商贸、投资、月度劳动力调查、住户调查等常规统计调查。扎实推进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样本轮换工作,了解各乡镇畜禽养殖的发展态势,确保畜禽调查数据质量。三是全面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在投资、商贸、工业等领域建立常态化随报随审、县乡统计联审辅导机制,抽调20多人次乡镇统计人员参与数据质量审核工作,提升基层统计业务能力。立足“乡镇统计网格驿站”,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联谊活动、互学互比等,强化基层统计动力,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县统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聚焦“1234”统计工作重点,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统计保障。

(一)坚持一个中心,彰显统计改革成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发展,牢牢把握机关党建新动态,及时开展党建学习,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基础,拓宽统计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统计业务的作用。

(二)优化两项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做好县委县政府服务。加强月度、季度、年度经济形势研判,精准把脉经济运行态势,高质量开展相关专题分析,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二是做优调查对象服务。用心用情用智做好调查服务,争取获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与配合。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指导和专业培训,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写好三篇文章,提升综合能力水平。一是写好课题信息文章。紧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围绕统计重点工作任务及民生实事展开课题调研,发挥统计调研对发展决策的支撑作用。二是写好分析建议文章。做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监测,强化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分析,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可靠统计支撑。三是写好指标复盘文章。关注统计部门出数的指标,建立常态复盘机制,定期开展复盘工作,列出问题清单开展靶向治理。

(四)强化四项重点,巩固统计工作成效。一是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及数据处理工作。完成好普查数据登记、数据审核验收、数据质量抽查、数据评估发布等工作普查组织实施阶段,加强对经济普查重要性的宣传和经济普查业务知识的普及培训。二是持续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针对统计专业人员匮乏、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大业务培训指导力度,夯实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三是有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统计网格服务管理体制,从文件学习、硬件设施、制度完善、台账管理、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四是紧抓不放数据质量工作。加大统计法治监督力度,继续推进“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和统计稽查“三位一体”执法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抓好统计数据质量。借力“1+9”基层监督联共体,加强联合监督,保障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




县应急管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

安全生产方面:截至目前,我县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2人,受伤1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1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1起。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有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33.3%,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自然灾害方面:今年汛期414日至1015日,全县平均面雨量978.3毫米。短临强降雨期间,我局严格落实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叫应机制,组建专班实体化办公,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指挥。梅雨期不典型,梅中有伏,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台汛期,虽有杜苏芮”“卡努”“海葵”等台风的影响,但均未带来强风大雨。全县未造成因灾致人伤亡事故,总体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平稳,但由于长期干旱少雨,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

二、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统筹抓落实,把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发挥安委办专班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完善“1+10”工作体系,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根据安全生产考核权重(镇街2.5分、部门1.5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落实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责任体系,相关责任人每月定期履职。向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4次,由县主要领导召开5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而且县主要领导逢大会必强调安全生产。二是百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成效显著。417日至87日,全县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3216家次,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34865个,其中重大安全生产隐患3969个,全部完成整改。停产整顿企业4195家,立案查处3473件,罚款XX万元,拘留33人。三是平安护航亚运。911日至1027日,亚运重保时段,组建8个“三下沉”技术服务组,到乡镇企业开展安全督查,每周不少于2次,全县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7077家次,其中重点单位场所444家次,发现隐患3324项,已整改3114项,其中重大隐患2项,已整改2项,一案双罚6件,精准执法69件,罚款XX万元,行政拘留2人,非事故行刑衔接1人。四是重点领域整治挂牌督办。完成全县2家市级、12家县级重点事故隐患工贸企业,涉及一般隐患55项,重大隐患17项和10处市级、100处县级交通道路事故多发点段和7家县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挂牌整治。五是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通过召开月例会,运用月通报工作机制,20XX年以来,新增市级问题14个,已办结销号9个;1个省级问题晋级,已完成办结,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指数从20XX年的全省90名、全市第9名提升至全省40名,全市第6名(20XX年三季度最新排名)。六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了6期一般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管员取证培训班,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469人次;17期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109人次;消防设施操作员161人。累计组织企业安全演练416场次,组织开展“人人会应急,个个讲安全”“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和安全生产普法竞赛。

(二)盯重点抓整治,夯实安全治理基础。

一是危化品监管。开展危化领域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2家危化生产经营单位、2家化妆品企业以及15个加油站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发现问题隐患57项(重大隐患2项),罚款2.5万元。对全县7个柴油加油点经营场所开展提升整改,对其中6家颁发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组织全县63名危化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开展了危化专项培训。危化领域行政处罚2起,分别是恒际化工罚款5万元和名仕科技罚款2.5万元。二是矿山监管。全县共有2座正式生产露天矿山,今年新增竣工验收发证矿山企业1家。根据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矿山重点人员进行书面考核,同时开展多轮安全检查,督促企业做好自查自纠、每日安全承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 “一厂多租”专项整治。深刻吸取武义“4·17”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底数、责任、隐患三张清单,完成15项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四是电气焊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聚焦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运用物联网手段,实现电气焊作业“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坚决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火灾事故多发势头。共查处违规电气焊作业12人次,罚款13万元,累计改造数字焊机196台,涉焊企业94家。五是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整治。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出台《XX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对全县范围内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整治,累计下发8份问题通报,约谈机构6家次,清退未备案机构1家。

(三)用行政执法双刃剑,助推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推动执法规范化。制定《行政案件简案快办程序规定》《安全生产执法领域适用“公益减罚”制度执法事项清单》等制度,对5家企业下发《公益减罚告知书》,对2家企业下发《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对1件案件采用简案快办程序,为企业减少6万余元的经济负担。二是严肃铁腕执法。“4·17”事故后,严格落实“两全两铁两最”工作要求,开展“电气焊”“有限空间”“企业负责人履职”等专项执法行动,共计立案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75起,案件数同比上升187.5%,罚款金额48.1万元。三是开展以案释法。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企业负责人不履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等典型安案例,通过微信公众号、海螺号等平台进行警示曝光,达到“处罚一家、震慑一批、教育一片、警戒全县“的效果,共公布案件12起,其中应急部曝光1起,省厅曝光1起,市局曝光4起。四是司法衔接。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今年公安机关移送我局处罚案件4起,我局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人。办理非事故行刑衔接案件1起。五是“一案三查”追责问责。对20XX3起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开展了“一案三查”工作,对5名工作人员采用第一种形态,对3家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约谈,以追责问责强化压力传导,倒逼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同时,对岗头隧道 “4·17”道路交通事故、磐文溪河道“5·10”溺水事故开展事故调查和“一案三查”。

(四)科学防御自然灾害,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一是体系化推进责任落实。严格落实“1833”联合指挥体系,汛期县主要领导严格落实“三个提级”要求坐镇指挥部署指挥防汛防台工作。二是落实联合值班值守。组建防汛防台专班开展联合值班值守,时时滚动开展会商研判分析,以预报预警为令,科学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六问抽查”。三是全域化排查整治,完善风险精密智控。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滚动开展山塘水库、河湖堤坝、老旧房屋、旅游景区、临水临崖、涉水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共排查整治各类隐患272条,整改率为100%。对标“八张风险清单”内容排查梳理全县建筑工地60个,地下空间28个,CD级危房944间,住人老旧房518间,病险水库6座,病险山塘54座,小流域山洪村159个,地质灾害点18个,风险防范区224个,转移人员8033人。 四是健全应急预案和保障体系。修编《XX县“八张风险清单”分类分层分级研判机制》《XX县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五停”实施细则》和《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暴雨预警叫应操作细则》。组织全县800余人参加防汛备汛业务培训会,开展20XX年度防汛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风险隐患科学动态研判、精准闭环管控能力。对防汛设备进行专业保养调试,投入46余万元采购补充防汛物资。建立完善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和统筹调拨机制,对全县社会大型防汛机械编制成册以备用,确保抢险设备物资拿得出、用得上。五是科学防御防台和强天气。坚决贯彻“三个提级”“三个必须”“三个提前”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4次,发布指令单6份、提示单12份,做到科学启动应急响应。六是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和防火宣传。今年防火期和亚运重保期,以从源头上堵死火情为目标,加大野外用火管理力度,实现管控“无缝化”。共开展检查56次,及时发现处置野外违规用火42起,立案21起,下发处罚决定17起,处罚金额7500元。同时,对护林员履职不到位的处罚,其中1名护林员被开除处理,对多名护林员被扣罚奖金。利用“3.19森林消防日”,森防指重点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同时,采取播广播、发短信、发传单、贴标语、挂横幅等方式宣传森林防灭火政策法规和预防措施,在全县上下营造林区及周边“不点火,不冒烟”的浓厚氛围。七是有序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通过统一采购物质、配备标识标牌、统一实现可视化,完成30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八是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联合气象、资规、消防、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以防灾减灾咨询,心肺复苏讲解,摆放宣传图板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共设咨询台12个,展板85块,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0多人次。九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撑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撑体系。投入41万余元为全县常住人口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

(五)聚焦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救援规范化,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一方面,以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基础,通过加强消防救援大队的力量组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和17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完成全县14支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覆盖率100%,达到灾害事故救援全覆盖。充实村级应急力量,完成3074236个村(社区)的应急小分队建设,完成村(社区)综合性“多案合一”应急预案各应急工作手册、行动方案和应急处置卡。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援队伍救援力量的引导和扶持,支持社会救援队伍与消防救援大队联姻,增强自救、互救和他救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救援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通过为2支社会救援队伍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他们的救援作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二是先试先行推进,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大盘镇乡镇规范化试点,通过组建组织责任网;配备(水箱12个,清理山塘8个、林区防火通道15公里,防火林5公里,森林消防检查点3个,声光电警示等森林消防设施,依托指挥信息中心等搭建述职化平台;整合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综合救援队伍等建成“五网一平台”的森林防灭火规范化乡镇。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和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处置。对全县森林防灭火分管领导、林技员进行了防火理论培训,组织16支森林扑火队开展了技能大比武。山地应急救援队先后开展了春季负重10公斤徒步8公里山地体能训练、应急救护培训和应急救援训练、两步路定点搜寻比赛、长三角浆板赛暨游泳公开赛的应急保障任务、浆板、冲锋舟水域救生训练等,并在金华市第二届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技能竞赛取得了优胜奖。民防公益救援队参加团建及训练活动,并进行应急急救培训并进行救护证培训考证。截至目前,各救援队伍共出动 1820人次,找到失联人员29人,现场救护伤员9人。四是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参加了义磐液化气有限公司储配站综合应急救援反恐预案演练,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黄檀林场,园塘林场组织的以水灭火演练,组织开展了XX20XX年防汛防台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的应急救援演练,为提高各部门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处置火灾能力。配备了以水灭火装备、风力灭火机、油锯等,将增配车辆、水泵及水带等,平时注重对车辆、装备、机具以及通讯设备等森林消防器材检修保养情况检查,确保各种机具状态完好。对去年安装的88个蓄水桶和今年新加装的88个森林蓄水桶进行了检查加灌,保持临战状态。各队伍每月组织拉练,森林火险等级高时携装备巡护,同时以战练战,提升灭火技能水平,增强队伍灭火作战能力。年初为130名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参保了保额100万的意外保险。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构建以安委会为统领,专委会各司其职的安全监管格局。

一是发挥县安委办的组织参与、督查检查、指导协调作用,执行“三单三报一谈一课”制度,围绕落实安全责任、压降事故指标、推进专项整治、严格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宣传等重点任务为中心,强化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检查,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不搞单兵作战,十指成拳集中发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二是夯实安全基础。继续开展重点事故隐患挂牌整治,抓好“三类培训”,即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取证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百万员工大培训,提升“人人将安全,个个会应急”能力。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浙政钉、微信等媒体宣传作用,播放公益广告、宣传安全知识、曝光典型违法行为等。三是强化安全执法。坚持细查严管重罚真改要求,以铁的决心和铁的手段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问题突出企业、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坚决立案查处,及时进行案例通报曝光,并纳入安全生产失信名单予以公布,提高涉事企业违法违规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二)构建以防指为统领,成员单位“照单履职”的防汛防台格局。

一是学深悟透底线思维,持续深化完善“1833”联合指挥体系。严格落实“三个提级”“三个提前”“三个必须”工作要求,做好全年度防汛防台抗旱抗寒各项相关工作,及时防范,科学预警,全力做好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工作。二是组织全县各相关部门开展汛前安全隐患大排查,督促整改,确保安全度汛,及时指导督促各乡镇、村对防汛物资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应急时刻拿得出用得上。三是组织全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修编和防汛防台应急演练。用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编制完善防汛要素图,进一步巩固防汛防台基层标准化创建成果。

(三)构建森防指为统领,各乡镇为同步推进的森林防灭火格局。

一是全面开展森林防灭火规范化乡镇创建。巩固试点乡镇创建成果,依据乡镇规范化建设标准,对照查漏补缺,形成试点成果,计划年初召开乡镇规范化建设动员部署会,全面开展乡镇规范化建设。计划上半年完成7个乡镇创建任务,其余6个乡镇将于年底完成。二是联防联控抓好火源管控。在重要时期和节点,组织会商研判,及时做好预警提示,严格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大宣传督察力度,确保看住重点人,管住重点区域。坚决制止林区烧荒、烧田埂等野外用火行为,对野外违规违法用火行为,依法严厉追究火灾肇事者责任。三是继续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县森林消防大比武、森林防灭火技能培训,督促乡镇森林消防队伍每月组织开展实战化演练,每月开展一次不确定具体时间、地点的实战拉练。同时,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配齐队伍装备,提升全县各基层森防队伍的以水灭火能力、实战化水平,增强我县森林消防队伍应对森林火灾的处置水平。

(四)构建以县级综合救援队伍为中心,基层和社会队伍为补充的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以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高各类应急队伍能力。积极整合民防、山地、红十字等各类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逐步构建以消防综合应急队伍为骨干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企业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的防范防治、应急救援、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和能力提高。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分级、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制度,及时制定、熟悉、演练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二是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社会救援力量培育扶持力度。在应急装备购置上坚持“轻重缓急”原则,分期、分批保证到位。对纳入县级社会应急力量的社会救援队伍予以资金扶持,逐渐加大装备购置、人员培训、技能比武、应急演练、出警施救等基本经费投入,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按照“培育、发展、规范、提高”的工作目标,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社会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积极开展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演练,将政府培训和社会培训相结合,分级分类开展培训,要保证每年至少一次培训机会,并定期进行考核,对各救援队进行的社会培训在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和奖励。

(五)构建以乡镇应急消防管理中心提升为基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推进乡镇应急管理中心与“141”治理体系相融合,从“县、乡、村”三个层级,通过“王”字型运行机制来实现县乡村三级体系高效联动,突出条抓块统、块抓条保,全面落实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建设。相关部门扛起条线责任,确保高效协同,真正为基层赋能增效,推动工作落地闭环。属地乡镇街道扛起主体责任,加大统筹力度,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联系群众优势等转化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治理效能。构建县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乡级“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属地统领,综合考核”;村级“深耕网格、做实网格,一长三员、四力共用”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20XX年发展服务办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发展服务办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惠商安商”攻坚行动决策部署,围绕“拼经济”主线,着力强机制、优服务、促发展,按照年度全镇重点任务安排,全力推动全镇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镇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扩大有效投资获市政府嘉奖,紧固件产业入选浙江省第五批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名单,西河紧固件工业园入选宁波市第一批“2070”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工业经济回升承压。前三季度,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规上紧固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7.1%。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20个,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X亿元,其中工业投资XX亿元,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增长点。服务业经济稳步恢复。前三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39.1%;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15.8%。首个商业综合体(九龙汇)上半年开业,引进星巴克、肯德基等知名品牌,丰富全镇消费业态。实际利用制造业外资XX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XX亿元。

二是产业升级蹄疾步稳。梯队化培育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数字化转型量质并重。新增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5家,前三季度完成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区均增速15.5个百分点;2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4家企业申报区数字化车间;金鼎紧固件、东鑫紧固件建设智能工厂;甬友电子、奇正发动机5G+工业互联网成功验收。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整治高耗低效、落后产能、散乱污企业48家,完成低效区块改造1个;鼓励企业绿色转型,新增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三星级绿色工厂7家、清洁生产企业3家;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5000KW

三是科技人才倍增提质。关键指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XX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考核位居全区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67.0%。新增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国科小认定46家、省科小认定31家;申报省级高企研发中心1家,入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创新生态逐步优化。举办“科创中国”产业论坛和“科技金桥”圆桌会议,联合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举办“烯创未来”大赛;石墨烯创新中心申报省“双尖双领”项目,海信紧固件、新宏液压成功入选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新宏液压申报市科学技术奖。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国家级人才计划申报11个、入选2人,申报数与入选数均实现翻番;入选市级“甬江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1个。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任职1名,培育区民营企业家管理人才1名。

2024年工作重点思路

2024年是紧固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和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发展年,全镇产业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破而后立、勇毅前行,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一是全力提振工业经济,稳住经济基本盘。受拆迁等影响,91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 13企业迁出、10企业下规,预计产值下降XX亿元。为弥补产值下降缺口,加快镇石新材料、甬友精密等企业年底入库,预计增加产值XX亿元;推动睿晶半导体及早月度进规,预计增加产值X亿元。综上,预计2024年产值下降X亿元,总产值X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4年房地产项目投资存量CC亿元,重点关注制造业投资放量,加快睿晶半导体二期项目、希格玛项目、小微园和航海产业园改造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工业投资支撑作用。

二是加快小微园区建设,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紧固件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对航海工业园进行改造扩建,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重点引进检验检测、数字服务等企业,2024年重点保障紫光检测、亿思科技等项目落地。加快潘家小微园建设,优化产业准入、租金、产权转让标准,加快拆迁企业入园和优质企业腾挪改造。高标准建设天德邵小微园,重点做好建设方案编制和入园企业招引,探索政府主导开发、龙头企业开发等多元主体开发模式,聚焦优质企业安置、集成电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强项目招引。

三是谋划人才项目共育,提升人才经济适配度。持续深化引才、育才、留才、用才,进一步提升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结合我镇山水资源禀赋、芯片新产业引育新优势,深化与人才推荐方的合作共进,持续扩大引荐高端产业、农文旅人才。依托石墨烯创新中心加大人才引进和创业项目落地,计划申报国家、省级人才计划项目数较20XX年上升15%;市“甬江人才工程”、区“雄镇英才”高端项目入选5个;力争新增重点人才项目落户2个。

四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保障健康持续发展。修订经济、人才政策,全年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引育。持续做优企业拆后服务,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园和宁慈线拆迁企业,重点帮助过渡厂房租赁对接、企业厂房产权分割转让等问题困难。强化统筹协调,降低拆迁对企业生产影响,针对企业面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确保企业正常经营。

五是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强化科技创新赋能。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术创新,全年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入选市级“科创甬江2035”计划项目1个,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6%。深化产学用结合,举办1场“科创中国”高能级论坛和1场“科技金桥”研讨活动。着力加快制造业“大优强、绿新高”发展。强化优质中小企业梯队培育,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绿色转型,力争新增四星级绿色工厂1家、三星级绿色工厂7家、清洁生产企业5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力争实现规上紧固件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新增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3家。




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党委会议开下去 治理能力提上来”为总抓手,高标谋划、紧密推进,抓实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等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交出XX高质量发展“全年答卷”。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和 202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20XX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统领,聚焦固本强基,促规范、创品牌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以学促干推动事业发展;常态化开展日常督查和集中学习,教育引导镇村党员干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铸牢思想之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一心一意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村干部、村官擂台赛,引导干部分享亮点工作和特色做法,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绩效挂钩、责任捆绑、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每月制定干部任务清单,对干部任务目标内容进行督查;组织村(社区)干部学习会,加强干部理论知识和经验交流。三是加强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每次召开大会组织镇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扎实推进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全镇范围开展巡察,紧盯农村三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热点领域,始终坚持务实为先、实干为重,自觉抵制“四风”新表现,坚持做好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建设清廉政府、清廉机关、清廉村居。四是激发释放“党委会议开下去 治理能力提上来”的“镇能量”。坚持推行“党委会议开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走访调研,解决木耳基地蓄水池建设、腐竹场道路建设、一村委循环通道建设等实事,依托这一联动工作机制,23件制约基层发展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持产业发展,聚焦巩固衔接,固成果、促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积极探索发展方向,深挖潜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将巩固衔接工作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县重要决策部署,形成“党委书记牵头抓,分管副职直接抓,镇村干部具体抓”的责任落实体系;成立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及16个工作专班的巩固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日常动态排查+集中入户排查+部门下发信息专项排查,按照“两研判、两核查、双帮扶”,全面摸清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各村卫生室配备合格的村医,药品、医疗设备,建立完善制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失学学生,一学年雨露计划资助学生共10人;实施住房安全排查和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全镇饮水供水情况良好,居民用水正常;对监测户发放交通补贴稳岗补贴,发放率100%;完成3个就业帮扶车间的验收;动员79人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超额完成就业局下达任务;通过与禹丰木耳有限公司、沣圣瓜子食品有限公司、正兴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联农带农协议,为监测户中的弱劳动力提供岗位帮助增收。全镇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全部达XX元以上,20XX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XX元,较20XX年增幅为18.03%。二是深入推进农旅融合。成功举办“品名蒜、逛古镇、看球赛”主题的XX古镇第三届紫皮蒜文化节和圆满协办“柳林县第二届职工羽毛球赛”等系列活动,吸引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游客2000余人次,切实推动乡村旅游消费升级,持续提升XX知名度。争取项目资金XX万元,推进二村委明清古街建设;提升三村委烈士陵园为县级红色教育基地单位,委托县退役军人局接管。三是加快实施产业项目。建立完善“主要领导调研,专题会议调度,项目专班督导,纪检严肃问责”工作机制,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确保项目按时完工、资金规范支出。今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9个,已完工7个,2个正在稳步推进。

三、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保障,兜底线、增福祉

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持续发力,关心关切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切实落实兜底保障。全镇共有7721389人享受低保,其中城市低保3852人,农村低保7341337人。全年发放临时救助金483483XX元。全镇共有持证残疾人443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75人次,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2人次,补贴困难家庭大学生助学金XX万元;高龄津贴应享尽享,应取尽取,共有26人享受低保高龄津贴,296人享受80周岁以上非低保高龄津贴。二是全面摸排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对全镇儿童的生活状况进行摸底,父母均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建立台账和探视制度,针对儿童确实无人抚养或抚养人为重病重残对象,抚养能力受限的情况,及时根据实际申报相关救助,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目前有3名孤儿和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救助,20XX年识别纳入2名孤儿,给予救助。关心关爱独居老人,积极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行,9个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覆盖8个村,20XX年新建康家沟、张家山、杨家坪三所日间照料中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医保参保率稳中有升。二是认真开展“两不一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两不一欠”工作领导小组,压实责任担当、坚持标本兼治,把纪法震慑、规范制度、思想教育贯穿行动全过程,构建“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长效治理机制,扎扎实实推动专项行动落地有声、落实有效,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后墙”。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服务理念,坚持理论学习,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列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班子会定期研究,大会重点安排,坚持问题整改,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查找症结,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协调一村委村民聚集干扰孝柳站台硬化施工建设的问题的解决,推动工程正常施工;推行“政务服务+”,开展“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四是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深入企业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全面打造助企纾困服务链,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情况,建立发现问题--解决整改--反馈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推动XX商业街打造项目、一村委中心建设商业圈的建设。至11月新增个体户169户个,新增企业37个,新设农业合作社1个。五是高质量做好12345工作。把热线作为工作中的信号灯,安排专人负责办理工作,确立了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责任体系,建立问题、任务、责任等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进、限时整改、对账销号,高质量完成47612345热线回复。

四、坚持主动创稳,聚焦安全领域,守底线、筑屏障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全镇基石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平安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集中清查、入户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一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做好初信初访化解工作,奋力在接访上下功夫、处理上求实效、督查上见真章,着眼提高化解率,做好重点人员的息访罢访工作,110月接收信访件42件,同比下降34%,今年以来主要领导共接访1420人次,解决群众较难事项5起。持续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是深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组建工作专班,出台《XX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会同县消防、住建、应急、公安、能源、市场监督、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8部门对全镇1112栋高层建筑开展全面检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联合部门督促整改,通过安全月宣传和“五进”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扎实开展一村委硬化路商住混合区的消防安全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配置消防灭火器、消防栓、线路套管。三是扎实开展综治工作。完善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稳定分析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打造村级综治中心,健全24家单位和193家企业管控台账,实现网格化区域精准管理,确保了各项维稳和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坚持宜居宜业,聚焦生态环境,靓底色、提品质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持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着力点,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对307国道沿线村委人居环境进行全面的整治,清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200余吨及平整覆盖地面约230平米,修剪残枝320株,除草、补栽绿篱26000株等,粉刷307国道两侧的数木1968棵;砌墙及残垣断壁修补14处,面积约148平米,307国道两侧路口硬化破损路面面积约730平米。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小结、半年一考核、一年一奖惩”的管理制度,将“六乱”整治成果与干部工资挂钩、与农村转移支付资金挂钩、与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挂钩、与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挂钩,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整治成效;今年将安沟村、二村委申报卫生村创建;开展厕所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推进“厕所革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二是高质量完成两河”“两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照出台专项整治方案,成立8个工作组,按照分组负责、责任到人开展铁腕治理,高质量完成县级移交问题及27个自查问题的整改和推动两河”“两路”环境治理的长效化、常态化。三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申报安沟村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杨家坪、二村委美丽乡村建设;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加速推进康家沟自然灾害隐患治理;成功申报一村委为山西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9月完成认证公布。四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月确定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安全常识、乡村振兴等宣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村(居)规民约全部上墙公示,并做好全方位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户评选,创造文明新风,新评选文明户4834户,其中市级文明户1人,县文明户36户。

六、坚持项目为王,聚焦重点建设,抓攻坚、保进度

镇党委、政府坚持走在一线的务实精神,以和谐征拆为主导,以征拆绩效论英雄,努力破解征拆难题,切实将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重点工作,成立征地、拆迁、坟墓、林木、临时用地五个工作专班采取分工分片、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方式,推动征拆工作落地交付。二是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分工分片、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方式,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推动征拆工作落地交付。三是扎实推动进程。长输集中供热管线涉及征地全部完成,工程顺利贯通,与此同时柳林县清河南岸防汛清淤道路工程一期工程征拆全部完工;二期西延至华晋沙曲桥征地工作全线完成河卵石路基路面铺设完成。康前公路康家沟路段10户回迁安置楼全面竣工,具备安置分房条件;307改线工程涉及康家沟大桥二标灌浆路段、沙曲村二标土方开挖路段、堡上三标煤矸石治理路段、杜峪三标杜峪大桥路段、安沟卜赖垣三标土方开挖路段全部完成征拆交付工队施工。

七、坚持全面从严,聚焦自身建设,重管理、强作风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大力倡树“说办就办 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方位推动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法治建设。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越”的观念,增强以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主动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切实提高驾驭全局、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能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法定职责,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二是加快推进效能建设。投资1900余万元实施XX镇基础设施规范提升工程,投资97万元建设XX镇乡贤馆,入驻即能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与政府中心工作、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调度。重点关注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设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三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开展“转作风 树形象 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解决纪律不严、作风不实、精神不振的突出问题,大兴调查研究,提升整体形象。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各项制度和各项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对各村开展督查,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2024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做好巩固衔接。坚持“四个不摘”政策,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抓实阵地建设,结合村庄布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完善集镇配套功能。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加强品牌建设,把紫皮蒜做大做强做精品,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探索旅游+的联动发展模式,保护性开发XX明清古街,争取一村委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创建,提倡农村形态的多样性,留住正在消逝的农村景观、乡里风情,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跟踪对接xxx等续建项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早日建成投产。积极谋划储备项目,从农业生产、乡村产业、乡村生态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谋划建设xxx等项目。

二、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纵深推进“教育兴乡”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启动一村委寄宿制小学建设项目。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遗余力推行移风易俗工作,坚决杜绝违规操办丧事活动行为发生。继续落实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敬老院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升档提标。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抓牢民政慈善服务,健全社会救助数据共享机制,持续抓好社会福利、慈善救济、残疾人帮扶等兜底性工作,组织开展入户走访及调查复核工作,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现状,做到动态管理,及时救助。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抓手,从严落实落细耕地保护各项措施,开展全覆盖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和动态巡查,切实保护耕地,提升全民节约集约、合理合法用地意识。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继续落实“四到场”个人住宅建设,落实防违控违“无违建”精神要求,加强环保建设工作,保持XX镇生态环境优良,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持续保障XX镇交通安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三、持续做好平安建设。创新基层矛盾排解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做好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抓紧抓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行”,健全完善“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工作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信访维稳责任。配强网格员队伍,在矛盾纠纷排查、隐患上报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破解村企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全力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守牢安全防线。每月开展1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域内企业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城乡危旧房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

四、持续推进项目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布局,集中精力办大事,对于上马的项目,尽快完善土地、规划等前期手续,逐个落实开工条件,努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难题,竭尽全力推进辖区供热改造或煤改气,最大化实现XX供热无死角;及时主动对接华晋公司,推动贯头移民搬迁后续工作;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加大依法拆违力度,严厉打击抢栽、抢种、抢占、抢建等违法行为。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以“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为抓手,规划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举龙头强基地,继续做大做强沙曲、康家沟大棚蔬菜种植业;积极对接县乡村振兴局,推动完成xx个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推进堡上养殖基地、二村委南瓜种植及加工等一批项目的投产见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盘活杨家坪、一、二、三村委闲置土地。全力创优环境,真诚引进人才,筹备举办XX籍在外乡贤大会,吸引外来人员经商办企;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注入发展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五、持续提升机关效能。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越”的观念,增强以法治思维推动发展、推进改革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强化效能建设,厚植为民情怀,转变服务理念,坚持推行“党委会议开下去 治理能力提上来”,走出办公室,沉到一线,问需于民,在一线转作风、在一线解难题、在一线促发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时代红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立健全干部奖惩、容错纠错机制,大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事创业氛围,变“选马”为“赛马”,确保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活动回头看,全面整治“虚假漂浮”形式主义,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推动政府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0XX年社会事务办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社会事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一老一小”这个牛鼻子,以群众需求为立足点,以完善服务为落脚点,从环境卫生、健康素养、服务覆盖等多方面入手,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致力公卫体系,打造健康乡镇

开展主题环境卫生整洁专项行动,致力打造宜居环境。动员干部群众自己动手绿化美化公共环境和家庭环境,全镇共清理整治乱堆放1563处,清理卫生死角2012处,清运垃圾354吨,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开展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累计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7次,健康指导/服务20次,急救培训5场,中医药服务16场。开展健康村镇试点建设行动,创建特色村镇。紧紧围绕“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创建目标,推进除“四害”村建设;持续推进公厕线上管理系统,完成龙源社区智能化公厕改建;申报完成西经堂、长宏村、中心村等8座优秀公厕创省级星级公厕;龙源社区邻里中心和汶溪秦山菜场两个健康驿站顺利竣工,进行软件安装调试;健康支持性环境---XX儿童友好公园进入施工阶段;“稻海粮仓”健康步道完成建设,环湖亲水健康步道申报省级规范化健康步道。

二、致力分类试点,夯实示范引领

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工作提质增效。XX镇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处理片区;蓝城桂语风荷小区、花溪水岸小区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已完成相关台账整理工作;XX村、汶溪村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杜夹岙村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精品村。以完善分类设施为抓手,提升分类环境。截止目前为止采购新垃圾桶1137个,建造垃圾投放点位3处,完成XX村垃圾桶归集点和三大件临时堆放点迁建;落地世行二期全品类智能柜,已完成3个选址。以硬核督查为抓手,促进分类质量提升。截止目前,共回复区级整改25次,线上市级督查18次,镇级巡查36次,联合村社、物业、综合执法队打击处罚偷倒、拒不分类等行为15起。以模范宣传为抓手,深入分类理念。充分发挥“镇红先锋”“党员五长”“执行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百名机关干部担任垃圾分类示范员、指导员和监督员,联村干部不定期对所联村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农村小板凳垃圾分类课堂”公益培训“垃圾去哪儿”等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截止目前,累计执行各村开展宣传活动164场次,涉及人数6212人次、开展培训活动38场,涉及1012人次。

三、致力兜底事业,保障人民生活

扎实进行低保慈善救助事业,为人民生活兜底。开展慈善一日捐行动,救助困难群体,20XX年募捐得款总计XX万元;落实全镇低保、低边、特困对象325人,低保金、高龄补贴、困境儿童生活补助金等补助共计XX万元,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对1050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XX万元。扎实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生活护航。全镇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筛查,联系医生上门进行初筛复筛,为认知障碍病人提供医疗便利;建设完成香山老年服务中心“记忆家”、西经堂“记忆站”,让认知障碍老人能得到全方位照顾;提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我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享受人数达到620人,服务时长共计4895小时。扎实提升为老助餐服务,解决部分老人就餐问题。依托三类老年助餐机构,我镇共有5家助餐食堂,每月平均享受助餐送餐服务达到300名老人。扎实保障民生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落实各类就业政策,以就业促进法为依据深入实施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政策,全年发放各类就业补贴合计850万元;采用基础保障加商业补充的模式,持续推进保险覆盖面,启动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和天一甬宁保参保,多部门联合力争完成指标。扎实建设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生活安全。为15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家庭入户改造并完成验收;完成西河村村委会及文化礼堂无障碍改造,保障残疾人户外生活便利。扎实落实残疾人群培训,帮助残疾人群通入社会。全年为总计805名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为5名残疾人提供残疾就业培训并新增5名残疾人就业,全力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推进孤独症儿童康复工程,完成10名儿童的康复训练。

四、致力社会服务,加强社区建设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启动新社区筹建前期工作。组织号召219名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加强社会组织队伍,提高社会组织质量。XX镇基层备案社会组织已有288家,完成一个民非社会组织预登记工作。加强各社会项目申报,丰富组织日常。成功申报第十届公益创投项目——“领雁培育·蓄力起航”社会组织赋能项目,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中心专职社工、银龄互助、黄背包志愿者、村社工作者等群体参与各类团建、培训活动共计476人次;开展“微民生大服务”项目评选活动,成功申报两个居民提案,申请金额XX万元。加强面向家庭的社会服务,完善社会服务设施。累计在龙源社区、河源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开展11次小组活动,惠及群众100余人;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四送四必到”制度,对全镇计生特殊家庭开展关怀帮扶活动,发放慰问金(品)3万余元;完成暖心家园竣工验收,阵地内设心理咨询室,并邀请区心理协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入驻;成功招商社会化普惠婴幼儿社会机构入驻我镇,已完成内部装修和软件设置,预计11月正式开园。

五、致力环境营造,促进教体发展

全力保障教师待遇,建立镇级奖教基金。对优秀教师、品学兼优学生和困难学生进行奖励、补助,制定编外教师农村工作补助办法,让优秀教师能留在本地安心教学。全力推进幼儿园普及普惠改造提升,开展长石、文种两所幼儿园收支情况调查,顺利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省级督导检查。全力保障教学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开展对各园所、校外培训机构巡查工作,会同镇安监所、XX消防队、XX市场监管所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4所幼儿园、16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经营范围等进行了审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全力发展体育事业,配合开展XX国际半程马拉松预热活动2场和迎亚运活动2场,参与人次达到400余人;顺利完成20XXXX(宁波)半程马拉松赛事;顺利完成XX村百姓健身房建设;顺利开展镇级老年趣味运动会、社区家庭运动会及第十六届机关运动会;顺利推进仁爱教育集团XX校区运动场社会化开放和区足协青训基地建设。

20XX年,我镇社会事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各项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如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待深入,全民体育事业有待进一步开展等等。对此,我们将在2024年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社会事务工作将对照20XX年工作成果,查漏补缺,强化责任、紧抓实干,力求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重点。

一、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完成垃圾分类农村和社区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汶溪村和XX村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准备迎检验收;完成两个社区(河源社区,龙源社区)的垃圾桶归集点新的选址和建造;完成桂语风荷和花溪水岸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验收工作;完成农村拆迁区域中非正规生活垃圾投放点进行整体检查;创建杜夹岙村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创建桂语风荷生活垃圾市级典范场所;创建杜夹岙村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精品村;创建九龙家苑五期为省级高标准小区;增加桂语风荷、九龙家苑五期和杨柳映月的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政府考核内容。

二、积极巩固社会群体就业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挖掘XX劳动力,促进就业发展。推进“九龙有灵”零工驿站建设,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推进“贷、免、扶、补”工作,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基本全民参保、被征地人员缴费补贴、企业个体工商户各类社保补贴、场租补贴等工作。发动居民参保甬宁保,作为基本医保的补充。抓好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和管理,为群众提供优享服务。

三、积极推动人民生活托底事业。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管理,探索日间照料。完成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创建;新增20张长护险日间照护床位改造;养老服务中心在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助餐、人员等项目与第三方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心站点养老服务一体化进展。加强为老助餐服务,保障老年人用餐。提升“车轮食堂+配送餐”的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助餐服务,力争助餐人数突破平均350人每月,新增一家社会餐饮加入助餐工作。加强对临时救助走访关把关审核,主动实施困难救助。重点关注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特殊家庭等生活困难老年人,因人因需提供津贴补助、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的排摸及每月探访,做好XX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省级示范站创建工作。加强公墓管理,解决民生后续问题。围绕区级坟墓迁移工作抓进度,做好中心粮库新址红线内坟墓(51穴)迁移工作的后续跟进,对红线范围外10米的墓穴(44穴)做好保护工作;完成中心村大背山坟墓(300穴)的迁移工作。

四、积极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利用龙源和汶溪健康驿站平台,为周边居民提供配药便利;建设现代信息化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利用各村社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依托龙源社区和河源社区两个家庭养护驿站,开展各类养护指导活动;进一步提升常住人口全员数据库质量,全面应用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准确率95%以上。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确保再生育审批、生育登记程序到位,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五、积极完善社会组织各条职能。提升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专业水平。计划新增10名社工,为新社区融入人才血液;鼓励社会组织人才参加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通过讲座、培训等活动提升专业能力,从行政性社工向专业性社工转变,提供更好的服务社会;目标23年新进社工在新一年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达到百分百。提升社会组织活力,丰富日常活动。持续做好第十届公益创投项目——“领雁培育·蓄力起航”社会组织赋能项目,每月开展2个技能提升培训及模拟训练营活动;申报1个第十一届公益创投项目,同时指导村社社会组织服务站申报2个创投项目。提升社会组织中心职能,整合各范围资源。新增慈善组织功能,结合镇慈善协会做好慈善事业;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黄背包志愿者协会、XX镇残联、XX镇体育协会等多家单位资源,开展针对全辖区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服务。

六、积极丰富残疾人物质精神世界。全力保障残疾人物质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在20XX年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帮助有辅具、精神服药需求的残疾人进行申请;排摸2024年无障碍残疾人家庭改造,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环境;做好两项补贴残疾人的申报和审核工作,时刻关注其经济变化;每月关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在20XX年的签约率基础上,努力劝导残疾人都参与家医助残项目。全力丰富残疾人精神世界,提升生活信心。及时关注残疾人的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继续关注辖区内孤独症小朋友的康复状况,加强“守护星星的小孩”公益项目。全力为残疾人助能,提升社会生存能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为残疾人多多提供各项工作机会;做好残疾人之家的招生和管理工作;新址建成后新建残疾人之家,并维持四星条件。

七、积极争创星级学前教育机构。全力做好三所集体办幼儿园的统筹管理工作。计划于2024年关停文种幼儿园;按照要求对蓝城幼儿园实施集团化管理,严格根据考核指标进行督促指导;为长石幼儿园提供财政支撑,并实时跟进两所幼儿园的困难需求;督促顾兆田(中心)幼儿园完成整改工作,改善园区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全力提升学前教育环境,争创优秀示点。普及普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顾兆田中心幼儿园争创6星级幼儿园,蓝城幼儿园争创5星级幼儿园。全力加强社会设施,营造社会儿童友好氛围。做好与城建办合作完成XXXX家苑七期新建幼儿园的规划工作;全面推开幼托一体化;扩大校地共建。

八、积极增设全民健身体育场地。打造社会运动场地,为群众运动健身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建造室内型体育健身场地,弥补我镇现在无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等短板;根据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工作要求指示,申报龙源社区、中心村建设百姓健身房,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便利的运动健身场所;依托龙源社区创建的未来社区,同时推动“国球进社区”活动,在龙源社区建设乒乓球小型场地建设;链合XX风景区资源,申报旅游区内的健康步道,进一步提高我镇的健康步道质量;打造全名健身中心,对仁爱学校体育场进行扩大运行,进一步规范运营,承接更多体育赛事的举办。

九、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推动生育登记“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深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充分融合社会普惠托育机构-全尔优、顾兆田中心幼儿园托育部和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满足各种入托需求,提高托位使用率。计划新增1个省级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实现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100%全覆盖;新建1个新型婚育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清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正面导向婚育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