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汇编(6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汇编(6篇)


目录


1.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

2.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9

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13

4.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 25

5.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 31

6.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 35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强化惠民举措、优化服务供给、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发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作用,推进人力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呈现新气象。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保基本兜底线,扎实筑牢稳岗就业“保障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纵深推进“百日招聘促就业”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3万人,全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是落实政策稳就业。汇总梳理现行的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稳就业保就业举措,综合制定“保用工促就业”14项举措、服务三个“一号工程”28条举措等政策,充分发挥人社补贴资金、惠企措施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累计发放稳岗补贴、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补贴7600万元,惠及企业120家次、群众5119人次。二是重点帮扶促就业。聚焦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出台《XX区“春风行动-深化重点群体帮扶行动”方案》,区-街镇-社区三级联动提供“1311”帮扶服务,并建立重点群体求职需求清单以及就业带动力强企业用工缺工清单,动态筛查匹配,实现求职、岗位“双向联动”。目前,累计摸排重点群体需求1.3万条,实现帮扶7982人。三是供需搭桥助就业。高频组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七省十五城”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各类双线招聘活动94场,累计提供962家企业52431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约2230人;新建广化、仰义“零工市场”2家,累计发布岗位需求1735479个,成功匹配就业岗位240个。此外,持续发挥职能优势,突出退役军人转业安置、就业创业等方面,着力做好双拥工作。

(二)重需求优服务,全面涵养人才引育“蓄水池”。一是主攻精准发力引才。与12家本外地院校合作设立高校人才联络站,双线推进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高校、重点地区的全国巡回引才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衍生“直播带岗”“局长讲政策”“沉浸式探岗”等“小而精”招才模式,结合“名企开放日”“法润青春 护航就业”“人才夜市”等宣传品牌建设,进一步构建立体式人才招引矩阵。今年已开展各类引才活动96场,引进大学生1.6万人,其中硕士315人、博士20人。二是主抓提技强能培才。紧扣“浙派工匠”民生实事落地,制定出台《关于实施20XX年新时代白鹿工匠培育工程的通知》,启动实施技能平台建设、技能培训攻坚、技能竞赛锤炼、技能评价改革等“八大行动”,专项承办第五届温州市职业技能大赛,并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工坊等民生场所提供“家门口”培训服务,持续拓宽提技增收辐射半径。全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1万人、高技能人才3645人,完成率居全市第1。三是主推人事管理留才。优先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本科毕业生引进,创新推出“两放宽一优化”办法,快马加鞭缩短面谈、资格复核、面试流程。目前已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人事考试12场,新聘用教育、卫生、工程类、管理类等人才790名。同时,以“规范化管理+智办式服务”为导向,扎实做好全区企事业单位职称管理,已推荐参加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523人,开展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初定728人,人数创历史新高。

(三)抓关键提效能,稳步发展劳动关系“新景象”。一是基层治理稳中有实。组建覆盖“区级-街镇-片区”三级的基层人社治理队伍,以“14+N”组织架构配强劳动保障督导员、街镇劳动保障管理员、村(社区)和企业(在建工程)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业务力量932名。同时,聚焦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扎实推进企业用工体检、薪酬调查、“浙里签”电子合同推广等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开展企业劳动用工体检311家,完成部级、省级、市级样本企业薪酬调查285家,引导签订电子劳动合同4.73万份。二是根治欠薪稳中有进。对标“安薪指数”考核要求,统筹推进预防稳控与常态处置,先后组织重点在建项目“六项制度”排查、“安薪护航亚运”专项治理、“护苗20XX”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各类用人单位2000余家,其中131家纳入重点监管目录实行“动态预警、挂牌销案”。同时,积极落地制造业企业银行代试点工作,并创新建立在建工程领域风险警示机制,重管严打恶意欠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成功为11085名劳动者追回薪资XX万元,试点街镇银行代发签约企业重点制造业企业260家,覆盖率达24.48%。三是纠纷调处稳中有新。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原则,充分发挥“裁前调解工作室”“党员律师调解工作室”等载体作用,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处理的各个阶段。同时,突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通过开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热线”、开展新业态专题普法宣讲等方式,全方位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目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件达93.35%,调解成功率达78.72%,开庭前即调解成功400件,人社部调解仲裁司刘世民副司长更是专题来鹿调研并充分肯定。

(四)夯基础建载体,用心跑出民生保障“加速度”。一是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以公共服务七优享“劳有所得”专项工作为核心,围绕就业创业、职业发展、治欠保支、纠纷调处等领域综合发力,梳理形成“1+4+10”工作清单,确保各项任务指标按时完成,三季度“劳有所得”专项评分达91.36分,位列全市第1,获省级5星评价。二是打造社保便民“安馨”品牌。在经办提速、服务提效、基金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线下积极开展“有困难找党徽”活动,助推服务阵地“窗口前移”;线上迭代升级“鹿小社”人社智慧应用2.0,推出AI虚拟形象“小董”“小晴”,提供更加本土化、人性化的社保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职工和灵活就业参保登记21.67万件,发放社保基金达XX亿元,“鹿小社”转载量、播放量超10万次,社保大厅成功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三是深化一卡通办载体建设。持续强化“一卡通”服务支撑,创新打造利民补助“一卡通”,拓宽社保卡应用场景,实现江心屿景区“双票合一”、持卡畅玩,相关工作成功入选省人力社保厅“一卡通”创新示范工作试点,副厅长葛平安更是实地调研体验。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以“稳”促就,推动就业保障再优化。一是加强岗位扩容。瞄准城市建设、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需求,对内紧密合作南郊中关村、蒲鞋市“城市岛屿”、双屿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发挥“红靴奖”鞋类设计、青年创业就业街区等载体作用;对外劳动力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七省十五城”东西部劳务协作等系列招聘活动,助力重点群体充分流动、充分就业。二是加强政策服务。加快兑现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创业担保等惠企利民政策,并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我区小微企业实施重点扶持,通过开展创业大赛、进孵化器开展各类创业活动等,鼓励创新创业吸纳就业,进一步提高全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质量。三是加强兜底保障。健全“待业-就业”“失业-就业”等闭环服务管理体系,在摸清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底数的基础上,深化三级协同帮扶机制,确保重点群体帮扶全覆盖,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以“智”促增,推动人才引育再提质。一是建强招才引智载体。结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积极性、应聘意愿、企业招录情况精筛巡回引才城市,绘制外出引才图谱,组织“小而精”专场招聘活动,强化“人才夜市”“名企开放日”等特色载体建设,持续打响“青春逐梦 白鹿相邀”特色品牌。2024年计划开展各类招聘活动80场,引进高校毕业生1.5万人。二是做优人力资源服务。积极抓招商、引项目,建立招商引智专班,对接更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洽谈入驻及项目合作事宜,并安排专人跟进,充分利用产业园8层配套空间,为企业培训、沙龙、讲座及产业园内活动开展提供场地支持和人员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园的人才集聚效应。三是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坚持产才融合,探索“地方元素”融入技能培训,打造“白鹿工匠”品牌,计划2024年评选“白鹿工匠”50名;发挥企业技能等级认定主体作用,尝试打造中国鞋都“产业实训基地”,培育更多符合企业、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技能人才。

(三)以“治”促改,推动劳动监管再收紧。一是提升企业用工管理效能。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参与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持续开展企业用工体检,上门为企业把脉开方,查找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隐性问题,提升全区企业规范管理水平。二是推进劳资纠纷细分专治。健全“专项排查+滚动排查”欠薪监管模式,发挥“智慧监察·阳光支付”数字监管效能,适当推广“工资保证金”“一案一策一专班”等机制, 不断提升根治欠薪综合治理水平。三是促进劳动仲裁调裁并进。积极开展仲裁办案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数字仲裁庭、网络调解室建设,推动劳动争议、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化解,不断营造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以“改”促提,推动便民服务再优化。一是建立参保扩面联动机制。完善扩大就业与社保联动、“五险一金”参保比对、企业外迁预警等机制,串联就业-参保闭环,找准宣传对象着力点,提升全民参保意识,扩大参保“朋友圈”;二是做强便民利企普惠服务。延伸“1+14+N”社保基层服务触角,完善“社保服务直通车”“社银合作”“虚拟AI小董小晴”“退管之家”等创新举措,打造10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五)以“规”促优,推动人事管理再有序。一是优化事业人才队伍。全力做好事业单位招聘、选聘、高层次人才引进、选调等工作,以部门需求为导向,稳定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塑造蓬勃向上、敢打硬仗的高素质事业干部队伍。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职员等级晋升、人员交流、绩效工资等相关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全区各事业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是完善晋升激励保障。健全探索教育、卫生系统岗位管理统分结合机制,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努力盘活岗位资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力社保工作与政务公开紧密结合,强化重点领域公开,增强解读回应实效,规范依申请公开,不断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

一、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落实情况

局党组会专题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对上一年度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本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政务公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根据区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定期研究部署,查漏补缺,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二、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多渠道传播人社工作正能量,在主流媒体宣传我区人力社保政策和重点亮点工作。在“路桥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上开辟 “人社小课堂”专栏,用图文、问答等方式对企业、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人力社保政策予以解读。新发布“人社小课堂”10期,累计阅读量达2.8万人次。发布“技赢未来”职业技能大赛专题4期,在广大劳动者中树立“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鲜明导向。聚焦民生实事和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开展“开工第一课”“社保走基层、政策零距离”“高技能人才引育双倍增”等宣传服务,共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服务企业100多家次,服务群众2600余名,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

(二)严格规范公开审查。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明确政务公开的信息内容和保密审查等工作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建立信息发布登记制度,信息公开发布前先由局办公室审核,再经分管领导审核通过后予以发布。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机制,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由政策法规科负责,处理、答复由相关科室负责,法律顾问做回复的合法合规性审核等,20XX年共接到3起依申请公开,严格按要求予以公开,未发生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的情况。20XX年共政务公开行政处罚12起,行政许可74起,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公开。

(三)突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以就业创业为重点领域做好信息公开,加强就业支持政策的宣讲和推送,加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解读和培训,动态公开技能培训政策规定及经办流程,促进更好就业创业,共发布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信息公开12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16期,就业创业补贴公示22期。加强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共发布社会保险信息公开12期。强化政策解读,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主动及时地公开,并大力提升政策解读质量,丰富解读新形式,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匹配对应的解读材料,进行关联查阅,做到文件、解读互通互联,形成统一整体。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依申请公开的办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依申请公开方面的经验较为欠缺,对能否进行公开把握不够精准,政务公开回复时效性有待加强。二是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质量有待提高。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性、实用性不强,以发布新闻动态为主,缺少社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政策文件、便民服务类信息。三是信息公开规范性还有待加强。部分信息公开专栏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规范,有的还存在信息错误的情况。

四、2024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信息公开培训,提升信息公开能力。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会。认真对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落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类应公开的信息,全面梳理、查漏补缺,逐一规范公开。

(二)主动深化公开内容,优化信息公开服务。聚焦群众关切事项,全面梳理公开事项名称、依据以及应公开的内容、主体及责任科室、渠道、方式等内容,确保公开事项分类科学、名称规范、指向明确、内容完整,推进信息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全透明、全方位公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内容,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内容的质量。

(三)加大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创新信息公开渠道。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人社实际,做好栏目设置、主题策划和线上线下联动。针对群众和企业所需所盼,进一步梳理人社领域相关政策文件,以图文、音视频、案例等简洁易懂的形式进行解读,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和传播力,让更多群众和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四)强化信息公开指导,提升政务信息时效。提高对信息公开的重视程度和主动性,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能按时按质开展。积极报送相关工作动态信息,主动提高政务公开的意识,及时发布更多的动态信息和政务信息,向广大群众普及相关科技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时效性,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拓宽信息范围。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保持稳就业、聚人才、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各项工作取得扎实进展。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情况

(一)立足就业优先,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为准绳,全力保障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96人,完成全年任务(13500人)77%,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22人,完成全年任务(2600人)85.46%。一是用足用好政策支持“工具箱”。认真贯彻落实降费率、发补贴等减负稳岗政策,出台《关于稳生产拓市场促消费助力“开门红”“开门稳”部分政策的实施细则》,积极开展“就业走基层”活动加强宣传,提高政策送达率和知晓度,确保落地见效。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1-10月共降费减免失业保险XX万元,累计发放失业补助金3078XX万元,技能提升补贴1094人次XX万元。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扩增量”。始终把支持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突破口,严把关、勤宣传、优服务、提效能。与台州学院联办“源来好创业”20XX年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大赛,为青年创业者搭建精彩舞台;择优申报省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村16个,促进创业潜力加速释放;审核并认定创保贷81XX万元,发放各类创业补贴XX万元、贴息XX万元,扶持创业661人,有效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三是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壮体量”。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堵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入校、入村、入企。已推荐12个社区(村)参加台州市高质量就业社区(村)评选;落实公益性兜底岗位145个、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738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64人、失业人员4151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605人,帮扶率100%;累计发放高校毕业各类就业补贴XX万元、见习备案1161人、补贴XX万元。四是搭建岗位精准匹配“供需端”。加强与发改、经信、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岗位开发、对接等就业服务,提供多形式就业帮扶活动。积极组建专班开展跨省驻点招工,共吸引求职人员1.5万余人,接返员工1733人。今年以来先后走访企业110家次,募集岗位6414个。共举办线下招聘会45场次,赴省内外参加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5场次,“六域联动 护航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900余个。五是持续擦亮就业服务“金招牌”。制定《XX市零工市场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出台《XX市零工市场建设运营考核办法》,实现东塍、杜桥、永丰3家零工市场常态化、规范化运营。共发布线上线下岗位7000多个,接待求职者1.2万人次。相关工作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培训班作典型发言,被省财政厅发文推广,入选20XX年度社保就业省级优化提升项目,列入全省百万家庭奔富行动地方成熟模式推文清单。

(二)聚焦人才强市,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锚定人才工作“台州当标杆、浙江争一流”目标定位,在“走出去”和“请进来”、面上推进和点上突破、项目落地和引进人才上同步发力。共招引大学生20877人,其中青年大学生6374人,并成功举办台州市20XX“智汇台州·百校引才”甘肃周活动。一是扩“增量”提“质量”,精准引才。常态化组织“青雁看XX、学子探名企”活动,邀请22所高校来临访企拓岗,成功激活兰州大学引才联络点。定期组织“校企协作”计划,成功搭建黑龙江俄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伟星通道”等深层次合作平台。小批量、短周期、常态化组织企业硕博人才对接会,举办“梦享古城 智创未来”第五届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累计招引硕士人才885人、博士57人,全市博士后工作站招收设占比达到0.88,高于台州市平均水平。黑龙江大学、燕山大学硕博专场招聘会和博士后人才项目洽谈会得到台州市局高度肯定。1-12月份,共申报台州市“500精英”创业创新项目44个,新入选领军人才项目5个、高端人才项目1个。二是挖“潜力”提“潜能”,精细育才。牵头落实台州市首批“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创新政、校、企、社4方联动模式,建成集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于一体的XX技能体验中心1+6矩阵。牵头制定《台州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规范(试行)》,实现6个方面突破并印发推广,为台州企业自主评价工作提供规范样本和制度保障。持续深化“扩中提低”,累计开展职业培训3.77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22万人、高技能人才3726人,整体完成情况居全市第一。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3场次,在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奖总数、层次居均为台州市第一。全市新评选第三轮星级台州技工1200余人,累计入选台州星级技工人数近4000人,19名优秀技能人才参与“浙江工匠”遴选,预计有7人将获评新一届“新时代浙江工匠”称号。三是变“流量”为“留量”,精心留才。统筹做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三个留人”文章,高规格举办高层次人才沙龙、中秋联谊等活动,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累计发放各类人才政策资金近XX万元,兑现大学生安家补贴和租房补贴XX万元、企业新培养或新引进副高以上专业职称人员薪酬补助XX万、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安家补助计XX万元。迭代升级“台州人才码”数字化应用,实现免费乘公交业务覆盖XX市域100条线路,人才码累计申请人数近2.4万人,绝对数排名台州第二。

(三)注重民生保障,完善高品质社保体系。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开展“社保走基层”惠民暖心活动,推动社保扩面提质。截至12月底,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9.2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9.59万人、待遇领取17.69万人,工伤职工参保人数29.55万,累计支付各险种待遇XX亿元。一是广宣传、勤扩面,提升政策知晓率。建立常态化政策宣传机制,强化“宣传开路”做好“柔性引导”,组建“被征地政策讲解队”,把社保政策装入群众“口袋”。共开展送政策进村、入企宣讲250余场,大型企业集中培训7场,摆摊设点集中宣传45场,宣传人数达1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1万余份,对“有纳税、无社保”的2500多家企业发放告知书和给职工的一封信。二是严把关、简流程,提升待遇感知度。深化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事项,共办理待遇资格确认7955人次,其中被征地资格确认2795人次,特殊工种提前退休14人,因病提前退休(职)27人。今年以来,全市职工养老人均增资XX元,机关养老人均增资XX元,城乡养老人均增资XX元,XX万人民充分享受社保政策红利和社会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强宗旨、转作风,提升服务满意度。以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本职,设立“急难愁盼”服务专窗,制定《社保窗口全科受理员业务经办手册》,有效提升服务大厅服务水平。社保“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进一步拓展业务受理渠道,实现社保服务“不打烊”。“社保经办内控管理标准化建设”入选省级优化提升项目,《内部审计标准》形成示范。四是防风险、治隐患,提升基金安全线。坚持底线思维,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清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稳岗返还资金发放管理、失业保险待遇发放、欺诈骗领套取失业保险基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省、市反馈及其他单位的疑似违规线索自查率、整改率达到100%

(四)着眼稳定有序,推进高质效劳动保障。坚定不移把护航亚运维稳安保、根治欠薪冬季行动作为重点,深入推进“根治欠薪治源”“风险隐患清零”“送维权助安薪”系列专项行动,共受理欠薪投诉3409件,为6911名职工追回工资XX万元。10月底,我市“安薪指数”94.7%,台州市排名第2、全省排名37,无省、市督办涉劳资纠纷案件,未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一是全力治欠保薪。印发《XX市根治欠薪秋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双随机”“无死角”劈开基层网格全面排查、跨部门联合抽查、重点领域核查行动,妥善处置“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件869件,涉及人数2977人、金额XX万元,欠薪线索办结率100%。二是深化违法打击。聚焦欠薪领域工作重点、难点、痛点,做到有欠必清、违法必究,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起、下达行政处罚2起、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管理名单19起,有效处置涉欠薪网络舆情共26件,全市欠薪违法行为打击总量折计53件,居台州市(371件)第2。三是加强调解仲裁。开发“船员维权”二维码系统,统一公布市镇(街道)两级“欠薪问题”受理举报电话,完善人社、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调解机制,劳动纠纷一线调解率80%以上。妥善处置劳动争议案件661件,结案率为95.5%,调解成功率87.4%。截至11月,共办理信访件1704件,同比下降18.35%。四是做好工伤认定。制定《工伤认定工作内部流程及规范要求》,实行6级以上工伤案件和复杂疑难案件会商和内部呈报会签制度,组建工伤保险东部服务队,就近服务乡镇企业工伤职工842人次,满意率达到100%。截至10月底,共办理工伤认定2427起,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15期,鉴定人次2198起,工伤发生率8.19‰,同比去年有所降低。

(五)坚持高效管务,统筹人事行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一是人事管理实现5个百分百。实施《XX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实施方案(试行)》和《XX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后备人选库使用细则(试行)》,编外人员招录效率大大提高。配合壮大教育、卫健人才队伍,指导招录教职工155名、卫健181名,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496人次,办理岗位设置方案备案144家、岗位聘任变动491家次。二是行政服务实现“4个满分”。严格按照省厅“八统一”要求,优化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00多项,“跑零次”审批事项占比90%以上。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77件,办件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4%,未出现超期受理或办件情况,办件对象满意度测评差评数为0。“综合一网通办率”、“线下一网通办率”、“超期办件率”、“好差评数量”4个分指标考核均得满分,且在助力XX市政务服务高质量“一网通办”率全省排名并列第1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人事考试实现新的突破。组织各类笔试和面试27场,服务考生23909人次,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约招聘正式和编外人员673人,其中公务员12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8名,编外聘用人员81名,国有企业和专职社区工作者等136名。成功举办浙江省、江苏省人事考试工作调研交流会、全省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推进会,获台州市人事考试技能比武二等奖。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和思路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2024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8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一是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始终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突出就业优先目标导向,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促进就业容量扩大和质量提升;持续开展“走基层”就业促进行动,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夯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不断提高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到乡镇、入村庄,着力建成乡镇“就业服务站”2家以上。强化“零工市场”服务属性,突出做好农村人口就业引导、岗位推荐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力争1家以上被评为省级示范零工市场并入选省级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三是持续放大创业倍增效应。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岗前培训力度,继续推进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村创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申报台州市级创业园1家。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力争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以上,扶持创业600人以上。四是扎实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优化人社服务专员服务机制和“一企一策”制度,健全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积极与对口地区联系,组织“跨省驻点招工”“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创新开展“直播带岗”“送工入企”等活动,提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实效。

(二)服务市域经济发展,高效推进“双招双引”。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持续推进“引才来临”产业人才引育行动,积极拓展高校人才输送渠道,加密组织线上线下硕士、博士专场招聘会,围绕用人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专业相符的高校院所,提高引才实效。推进经开区、江南、沿江、杜桥等镇街创业创新园区平台建设,力争落地“500精英”创业企业8家以上,助推更多落地人才项目上规上亿。二是提速高技能人才培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争取新培养数字技能人才1600人以上,新培育“新时代浙江工匠”8名以上,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健全XX技能体验中心运营机制,加强与各类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水平,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机会。三是拓展大学生招引渠道。以黑龙江为重点发展片区,甘肃为拓展片区,辐射江西、陕西、四川等地,寻求专业匹配度高的院校,打通片区阻隔、拓宽合作院校,全年举办“智汇台州 百校引才”系列活动20场次以上,新招引大学生1.7万人以上。优化智慧招聘平台,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全年人才市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不少于35场次。四是提升人事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资、退休审批和人事调动等工作,持续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激发事业单位人员干事热情,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水平。五是迭代人才服务质效。围绕人才事业和生活提供全方位集成式的政策支持。主动对接企业,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才政策审批效率,加快涉企资金拨付速度。进一步拓展“台爱人才服务小站”和“人才码”应用使用场景,高质量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丰富人才在临生活品质,站稳人才招引、服务第一方阵。

(三)提升社保工作质量,让参保群众有得有感。一是推进扩面征缴应保尽保。深入实施“数据找人计划”,重点关注农民工、新业态人员等重点群体社保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走深走实社保宣传服务活动,推动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及时落实困难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二是健全完善社保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缴工作机制,开展原试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缴费记录维护与清退,维护参保群众切身利益。以全省统一工伤保险政策为核心,加强与税务、市监部门衔接,通过“数据找企”的方法,引导用人单位招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三是确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及时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待工作,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提升。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与民政、残联部门保持对接,多部门通力合作,确保低收入群体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政策应享尽享。四是加大社保基金监管力度。持续深化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和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与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数据共享,提升基金管理水平,确保社保基金保持平稳、安全运行。

(四)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强化农民工工资专户、实名制、劳资专管员、工资总包代发等制度落实,推动标准化管理。巩固完善人社牵头、行业主抓、部门联动的欠薪治理工作格局。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困难行业企业,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执法。二是提高调解仲裁工作质效。完善各镇(街道)由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专管员、劳动保障协调员组成的基层人社治理共同体队伍,努力实现劳动纠纷“投诉在当地,解决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镇街一线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三是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持续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相关平台企业用工管理,数字赋能“安薪工程”,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聚焦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落实主管部门和镇街属地领办,做到快立快处快结。进一步加大对严重欠薪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定期曝光重大欠薪案件,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五)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结合“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化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一改两为”人社行风提升行动。坚持关口前移,通过主动接访、强化宣传、协调配合等举措,努力降低人社部门信访总量,提高处置满意度。积极配合市政策做好法制、安全生产及国防教育等工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突出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主线,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民生服务保障。

一、立足发挥部门职责,服务全市重点任务取得新成效

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首善标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人力社保职责使命,不折不扣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人才工作协同发展、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和京津冀鲁苏劳务协作等协议,推进就业信息共享、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服务互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建,进一步提高人社公共服务协调联动水平。二是举全系统之力服务保障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出台实施帮扶特大暴雨受灾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政策文件,建立“专班+网格+结对区”精准帮扶工作机制,专设受灾企业服务窗口,开展线上线下进企入村宣讲近百场次、“手拉手暖心相助”招聘活动87场,累计为受灾区发放就业补贴XX亿元,惠及XX万人,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8万人,受灾区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以下,整体就业形势稳定。建立工伤认定及待遇支付绿色通道,从速落实伤亡人员待遇。引导各类表彰向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倾斜,妥善安置烈士家属就业。三是全力推进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强化与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研究建立调度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等举措,最大限度促进工资增长。

二、凝聚合力稳就业,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

坚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市委将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纳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围绕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和民主监督,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8次专题调度,举全市之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实现了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超额完成全年26万人的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回落,均值为4.5%,全年实现保持在5%以内的预期目标。一是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制定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优化调整城市公共服务岗位补贴政策,持续实施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二是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协同相关部门拓岗位、优服务、强帮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24 场、就业创业指导活动209场,大力开发政策性岗位、见习岗位,实行“一生一策”帮扶,为长期失业青年提供精细化服务13.52 万人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5.7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三是组织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在职职工等不同人群需求特点,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1.4万人次,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落实人社部部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审计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四是强化全方位就业服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专项服务,举办招聘活动3270场、发布岗位信息XX万个。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举办第六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1-11月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新增参保单位XX万户、带动岗位XX万个。研究零工市场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印发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5年),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若干措施,组织中国国际服贸会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积极促成与英国人力资源服务交流合作,组团参加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指导建成首个市级产业园—大兴园,区级产业园—丰台园,形成“国家—市—区”三级产业园体系。

三、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体系覆盖范围达到2000余万人。一是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改革任务。稳妥有序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等任务。二是调整社保相关待遇标准。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失业保险金标准,各项待遇已发放到位,惠及群众400余万人,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持续完善“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认真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和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疑点数据核查,稳妥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四是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新社保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统一服务标准、简化办理流程,实现全程网办、“受审分离、全市通查”,“社会保险费特殊缴费申报”“退还误收多缴保险费申请”等事项可“跨省通办”,社保经办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有效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

聚焦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人才高地建设,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牵引,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一是高标准服务“两区”建设,发布“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XX年版和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版,加快汇集首都发展所需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境外职业资格清单与过往资历认可机制”获评商务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二是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出台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新八级工制度试点,新增高技能人才2.15万人,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13157优胜的成绩。三是深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评价。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养培训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人才8.2万人,优化博士后站点布局、壮大设站单位规模,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437优胜的成绩。完成全部25个职称制度系列改革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等“1+N”配套改革举措,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

五、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坚持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全市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一是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完善欠薪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抓好欠薪问题多元快速处置,在工程建设领域进行“风险+信用”综合评估,开展根治欠薪冬季、夏季专项行动和欠薪隐患排查处置专项行动,查处工资类案件6806件,为XX万人追发工资XX亿元,实现欠薪案件线索及时动态清零。在国务院对全国各省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评定为优秀,排名第二。二是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开展集体合同条例修法调研论证,在新就业形态头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指导建成签署平台26个、覆盖职工120万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企业、行业工资指导线和季度、年度人力资源薪酬大数据报告,切实加大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和指导力度,稳步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三是强化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完善争议协商调解机制,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推动争议源头治理,上线运行调解仲裁网上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实现争议案件全流程在线办理,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8万余件。

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首善标准,突出部门特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事业发展根基。二是以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为主线,深化拓展“局处长走流程”“全城办同标办”,集中开展“持续深化行风建设提升人社服务满意度”专项行动和“人社服务满意度大调研”,发布人力社保服务规范2.0版和企业群众《办事指南》,着力推进系统行风建设。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建设,开展全市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人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人力社保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稳三进二走前列”目标任务,全力稳就业、惠民生、促和谐,为XX“小县六大”再深化、“六个先行”争示范贡献人社力量。

1.“七优享”指标排名稳步上升。紧盯关键核心指标、把握工作重点,全力推进重大民生保障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专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考评情况通报,XX一季度全省第24位、全市第二,二季度全省第18位,全市第一,三季度全省第16位,全市第一。

2.用工保障服务精准有效。出台《关于完善做好工业企业用工保障的实施细则》,实施“天姥雁栖”春季用工保障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引才招聘、赴外招聘等形式开展招聘活动177场次,提供岗位5.4万余个,进场招聘1.8万余人次,切实帮扶企业解决缺工人数5200余人次。全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3人,招引外来产业工人6127人。上报2期用工情况专报,为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提供政策建议。

3.困难群体帮扶用心用情。锁定“城乡边保户”、残疾人、精障患者等特殊群体,以“精准画像”推动实施精准施策,搭建乡镇(街道)就业共富基地、企业爱心岗位、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多元联合帮扶机制,新增城乡边保户就业共富基地17个,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7个,吸纳周边农民灵活就业560余人。

4.产才深度融合创新路径。主动对接与XX产业契合度高、合作意向强烈、专业能力一流的高校,创新设立“高校青年博士服务团”制度。已与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6所高校组建高校青年博士助企服务团,12批次58名青年博士组团来新走访企业、对接项目,16名首批服务团成员被选聘为市级、县级人才特派员。全年新增就业大学生10426人,博士137人。

5.高端人才培养取得突破。近年来,XX博士后工作成效明显,20XX年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全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19家,其中国家级8家,先后引进193名博士进站。20XX年省级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推荐24人,最终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张世杰获得特别资助XX万元,实现全市零的突破。上报《XX县打造人才队伍雁阵式培育模式构筑最优企业人才生态圈》刊登于浙江政务信息(专报)并获张雁云副省长批示。

6.职称评聘改革坚实有力。20XX年,推荐万丰奥特成为XX第三家绍兴市民营经济领域工程技术类职称社会化评价工作试点企业。XX3家企业被确定为职称自主评审的试点企业,全市共6家,XX占据一半。同时,新和成成为绍兴市第一批职称自主采认试点企业。

7.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特色。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培育“39X”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推动XX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等地方特色为重点,出台《XX县“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培增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培育“数字工匠”500人,培育知识产权专业人才3000人,XX上市企业中知识产权师持证率达到100%。创建“天姥工匠”品牌活动、实施“浙派工匠”提质行动、深化技能人才招引行动,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051人(完成率193%),新增技能人才5001人(完成率192%),其中高技能人才1840人(完成率142%)。

8.根治欠薪完善制度保障。结合XX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XX县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谁建设、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确定市场主体、属地政府、行业部门负责的大监管体系,创新提出开工报备制度、项目交底制度和完工备案制度,对项目进行全流程闭环精准监管,提升治欠的实效性和高效性。20XX年,受理全国和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件716件,办结601件,涉及劳动者2235人,涉及金额XX万元,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94.81%

9.矛盾纠纷化解常抓不懈。设立XX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强化仲裁案前调解,在立案阶段强化甄别审查和研判分流,对争议事实相对明晰、标的额较小的案件一律先行调解,20XX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80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100%,仲裁调解率91.81%,网络办案率49.47%。出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规范实施办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规范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争议仲裁服务,提升仲裁效能,仲裁结案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

10.初信初访工作提质增效。立足抓早、抓小、抓矛头,完善排查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及时,应对得当。将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符合政策的尽快解决到位,有实际困难的尽力帮扶到位,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重复访、越级访。20XX年受理各类信访及咨询件602件次,成功化解重点信访交办件2件,信访处理率、反馈率、办结率及初次信访化解率均为100%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


20XX年,在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以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五化五联”服务体系建设,推动XX人社事业长远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构建“五化五联”服务体系。一是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就业超市、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公共就业服务网点,着力构建县、乡、村联动就业服务平台;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实现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屏对屏”接触。二是构建智能化信息网络。统筹利用就业超市硬件设施及省公共就业信息系统资源,建立健全全县统一的城乡劳动力信息系统,开发系统运行数据与现有劳动力资源数据自动比对、异动更新等功能,逐步实现全县劳动力技能人才自动分类、自动匹配。三是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联合县财政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人社协理员队伍建设的通知》,全县214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1名人社协理员,组织就业、社保中心业务骨干,深入全县13个乡镇,面向214名人社协理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显著提升了人社协理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四是共建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合作经营等方式,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展深入合作,成功推荐“XX鸭匠”创建市级劳务品牌,“XX鸭匠:立足特色产业,创响劳务品牌”特色亮点被郴州市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五是创建精细化管理制度。制定印发《村(社区)人社协理员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工作绩效考核任务清单》,对人社协理员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考核打分细则,采取平时考核、半年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德、能、勤、绩等方面综合考评人社协理员,并按规定予以支持激励。

(二)全力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一是抓实组织领导。对标省市“六仗”方案,第一时间制定出台《XX县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实施方案》,成立XX县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实行“专人、专事、专办”。二是抓快项目推进。紧盯年度任务和争先进位目标,清单化分解13项重点民生保障仗工作任务,明确各项目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市里对接反馈的情况,我县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13个民生项目均已全部完工,在“人社一体化平台”完成了所有民生项目的资料上传工作,全部经过市专班的审核通过,省专班也已全部验收完毕。三是抓好宣传报道。主动挖掘项目实施中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典型经验材料,积极向省市两级新闻媒体投稿。宣传我县特色亮点工作,累计在各类省市新闻媒体上稿240余篇,在中央级纸媒《中国劳动保障报》、《经济日报》和省级纸媒《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上刊登我县典型经验宣传3篇。现正汇编成册。四是抓牢汇报衔接。坚持每周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带队前往省市各级部门汇报我县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工作,及时了解上级工作部署,针对问题短板进行补足。

(三)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招聘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国庆假日和县内重大活动契机,组织久森新能源、东佳电子等锂电重点企业,深入各乡镇村委开展“春风行动”、“园区企业专场招聘”和“就业夜市”等专场招聘活动,有效缓解了园区企业的用工压力,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68场,提供就业岗位2400余个,求职登记3822人次,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4800余人次,为园区企业招工2551人次。全县累计转移就业106053人,新增转移就业人员4132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免费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前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455人。组织久森新能源、东佳电子和建活塑胶等园区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现有学员204人。推动县职业中专申报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站,累计组织开展三期电工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开设创业培训班25个,合计培训809人。指导协助创业孵化基地开展运营服务工作,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已通过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复审认定,目前在孵企业42家,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我县申报的“舜华XX鸭——直播唤醒新湘味”项目获湖南省首届“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第二名。

(四)全力筑牢社会保障底线。组织开展20XX年度“温暖社保·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广泛深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营造全民参保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84596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211人,被征地农民累计参加社会保障人数18057人。

(五)全力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扎实抓好人才引进。组织开展20XXXX县直赴高校引进编制内教师和急需紧缺医疗技术人才工作,经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和公示等工作,共引进编制内教师9人,急需紧缺医疗技术人才27人。二是认真组织人事考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考试保密规定,规范人事考试流程。组织开展20XXXX县公开招聘教师和公开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共聘用教师125人,确认选聘工作人员5人。20XXXX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于1230日完成笔试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考试安全事故和相关舆情。

(六)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做好日常监管检查工作。依托“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对全县在建项目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各项目落实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等关键性制度。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等职能部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及禁止使用童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5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执法行动,检查用人单位23户。开展劳动保障定期书面审查和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评选出8A类企业。二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组织开展政府、国企投资建设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大排查和“用心用情·湘薪湘护”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掌握2024年春节前各在建项目拨付人工费情况,针对存在严重缺口的项目,向项目主管部门下达《欠薪隐患提示函》,督促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保证项目工程款及时拨付到位,确保2024年春节前将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扎实做好园区就业服务。组织园区锂电重点企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继续联合郴州技师学院、县职业中专和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久森新能源申报设立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机构,打造XX锂电产业特色劳务品牌。二是继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帮扶车间,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社保底线全面筑牢。一是强化社保参保扩面。通过广泛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增强社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保缴费率,积极引导群众持续参保缴费,完成全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目标任务。二是强化社保基金监管。严格按照《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条例》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落实岗位不相容要求,对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制度,定期对内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稽核检查。

(三)人才队伍展现新貌。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主动与县人才办沟通交流,结合我县锂电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锂电产业人才引进机制,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县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做好招聘选聘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出台有关人事考试方面的政策,完善相关的程序和制度,做好公开招聘工作,促进县内人才流动发展。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守住根治欠薪工作底线。继续围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监管力度,及时化解欠薪隐患,确保全年不发生农民工欠薪案件等重大负面舆情。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员、仲裁员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大力营造“重业务、比能力、求进取”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依法执法能力,促进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