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2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2篇)

20XX12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2篇)






20XX
12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2篇)
目 录




20XX
12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2篇)


目 录



一、先进集体




记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复兴区公安分局户村派出所:




五融”融入百姓心  1




记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




17
年坚守“死亡之坡”变平安坦途  5




记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党支部:




擦亮党建品牌热情忠诚把“关”  8




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




传承“三爱”精神为平安牛街增添青春亮色  10




记“学雷锋示范点”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传承雷锋精神传递人社温度  13




记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




传承雷锋精神点亮“志愿之光”…  16




记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生产第一党支部:




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1




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惠水县排楼村:




干群携手共绘幸福画卷  24




记河北省“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单位、经开区姚寨派出所:




共筑平安新家园  28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乐业县百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和谐化泥更护花  31




记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




厚植为民情怀为民纾困解难  34




记拉萨市林周县春堆司法所:




绘就解纷新“枫”景  37




记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




派出所里好“枫”景古茶镇中立新功  40




记青海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




情系社保强党建财政服务显担当  43




记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保障党支部:




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46




记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部:




一流团队练成记  50




三原县检察院被最高检记集体一等功走笔:




用实干担当让检徽绽放光芒  53




记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




在湘西沃土绽放美丽荣光  55




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纪委监委:




珠峰下的“生态”守护者  58




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群体:




逐梦乡村沃野贡献青春力量  62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驻村路上显担当一腔热忱办实事  65




二、先进个人




记中宣部20XX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张有华: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群众心中  67




20XX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夏昭炎:




不嫌陇亩小躬耕育繁华  69




记涪陵区政协常委姚以山:




参政议政“能手”这样炼成  73




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开平:




赤忱衷心守边关无怨无悔践承诺  75




记市人大代表、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齐金娟:




初心如磐育“幼苗”履职为民显担当  78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智强:




从“心”出发为民解忧  82




记金寨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陶丛彬:




大别山里写风华  84




记贵阳市人大代表,花溪区久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娟:




当发展“领头人”做群众“代言人”…  88




记市人大代表、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峰:




当好“代言人”铺就“平安路”…  90




记孝感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孝南区委书记苏其琛:




点燃“青春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94




记全国人大代表刘文玲:




弘扬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96




记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朱康华:




厚积落叶听雨声  98




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齐昆:




黄土地里“刨”“金子”…  105




记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贺新义:




将忠诚实干刻印在心  109




记延安市人大代表、产业致富带头人胡全:




脚沾泥土味心怀为民情  112




记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成静清:




静心向水科普为民  116




记雅安市政协委员彭贵明:




聚焦政企同频发展践行委员使命担当  119




记贵州省人大代表、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玉峰:




履职尽责有作为全力以赴促发展  122




记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教师吴斌:




帕米尔高原上的援疆人  125




记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荣立者林毅:




让法律监督闪耀正义的光芒  127




记安徽岳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刘宝林:




三十五载不改为民初心  131




记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乌鲁木齐友爱医院院长丁桂凤:




生命之光耀天山  133




记河南省舞阳县人民法院孟寨法庭庭长张保中:




土地里“长出来”的法官  138




记东安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蒋凌云:




为民检察无欺无愧  147




记雅安市政协委员喻思皓:




扬专业之长履政协之责  150




记高新区关堤乡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保生:




一“马”当先开新路  152




记省人大代表、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钊:




用心做强企业用情履职为民  155




记淇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朱小陈:




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百姓平安  158




记“中国好人”刘荣洪:




愿在三尺讲台奉献一生  160




记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长锋:




逐梦科研勇登攀  162




记花溪区人大代表、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陈卡斌:




做好服务群众“贴心人”当好企业发展“领航人”…  166









五融”融入百姓心




记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复兴区公安分局户村派出所




20XX125日)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近年来,邯郸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形成的经验先后获公安部、省委政法委表彰,涌现出一批“枫桥式工作法”先进集体。他们扎根基层一线,紧紧依靠群众进行探索创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全面反映这些获奖单位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新实践、新成果,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邯郸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日前,市公安局复兴区公安分局户村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个长期扎根于城乡结合部、保障当地工矿企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层派出所,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有限的警力较好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




  面对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在市公安局党委、复兴区委的指导支持和复兴区公安分局党委的领导下,户村派出所扎实履行“派出所主防”责任,以社区警务工作为前沿阵地,从组织、职能、关系、文化、资源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五个融入”机制,积极打造“村务警务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警务新模式,将警务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工作阵地向乡村覆盖、服务事项向群众贴近,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目标。“五个融入”创新机制被邯郸市改革办列为20XX年度重点改革事项。




组织融入——




民警“守”在群众身边




  日前,复兴区户村镇齐村村民韩先生来到设在村委会的警务室,向联村民警连发军咨询手机上一条社保补交的短信,还附有链接。民警当场告诉他:这是诈骗。




  “民警驻村,方便多了。”自齐村警务室建立以来,像韩先生这样寻求帮助的村民不少。“去年打工的时候,包工头欠了我两万块钱,到现在还没给”联村民警连发军翻开记事本说,群众诉求一一记在本子上,以便跟踪调查。




  民警“守”在群众身边,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安全感。警务室建到村委会后,联村民警连发军兼任村支部副书记,常驻齐村开展工作。村委会和群众对连发军很认可,把他当成村里的一员。商量沟通、说和矛盾、寻求帮助村里“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他。




  “践行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要把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村务高度融合,把职责紧密对接,推进社区事务(村务)警务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警务新模式、新路子。”26日,在复兴区公安分局召开的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动员部署会上,复兴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林之这样强调。




  在顶层设计下,复兴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联合下发文件,将公安民警融入基层班子建设,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组织融入。文件规定:社区民警任社区




(村)党支部副书记,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日常会议、事务,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主体由“单一式”向“复合式”转变,切实形成“警务支持党务政务,党务政务为警务统筹资源”的良好局面。




  “组织融入”,让基层治理工作焕发生机。户村派出所定期开展治安形势分析,对发案类型、重点区域、作案手段等因素进行研判,社区民警及时向社区(村)通报警情分析情况,动态划定防范重点,组织网格员、治保力量、物业保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有针对性地巡逻防范,有力提升了治安防范能力。




职能融入——“六情”碰头会解纠纷




  在复兴区,社区警务工作与乡村治理工作中多项重叠、互为依托。户村派出所将公安职责融入乡村治理,将社区警务五项职责,与乡村社保、综治等17项职责相对应,建立了职责明晰、责任明确、对接快速、高效运转的警务运行模式,实现了社区治理职能由“分散式”向“紧密式”转变。




  围绕警情、案情、访情、舆情、社情、险情,户村派出所由联村(社区)民警每周组织召开“六情”碰头会,通报辖区警情发案形势,细致开展分析研判,靠前一步做好治理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苗头,解决在萌芽。




  今年6月的一天,户村“六情”碰头会上,负责民调的村干部李洋说,村里80岁的李忠义(化名)老人,他和老伴分别由两个儿子照顾。但在最近李忠义老人闹起了情绪,家庭矛盾逐渐升级。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民警游亚杰走访得知,李老的两个儿子十分孝顺,原来李忠义几十年和老伴一起生活习惯了,还是觉得跟老伴在一起好。于是,游亚杰和刘洋分头家访,将一家人召集到一




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老人做伴去儿子家居住,定期轮换。李家的矛盾解决了,一家人又和睦相处。




  据统计,今年户村派出所18支乡村社区警务团队,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累计入户走访2400余人次,更新流动人口信息150余条;搜集掌握社情民意230余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起;组织治安巡逻1300余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6400余人次。该所搭建VR安防体验室,让群众直面感受、沉浸体验,增强安全防范宣传效果,齐村自20XX年底作为基层警务试点以来实现电诈零发案。




关系融入——




小联盟解决大问题




  “将公安力量融入群防群治体系,实现社会组织牵引下的关系融入,推动基层治理格局由‘一元式’向‘多元式’转变。”采访中,户村派出所所长焦阳阳介绍,该所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借鉴“枫桥经验”,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创新孵化了“大货车联盟”“邯郸益家人”“红白理事会”“夕阳红调解队”等平安建设社会组织12个,引导网格员、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参与群防群治,在平安创建、矛盾调处中协同发力。




  “大货车联盟”由复兴区20多家物流企业的400多辆大货车司机和户村派出所的民警组成,用于调解由于信息不畅或一些其他原因引发的纠纷。派出所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促进运输企业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曾经,因抢活儿引发过纠纷,如今师傅们和睦相处,生意更红火了。




  有一个群体事件让焦阳阳印象深刻:辖区某健身房因筹建缓慢,100余名群众聚集讨要预付款。户村派出所出面协调联动乡镇、市场监管、司法部门成功化解,群众在临时微信群中表示诚挚感谢,表示微信临时群不解散,遂转为治安联防群。焦阳阳说,“枫桥经验”是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




资源融入——




家门口解决“急难愁盼”




  “村里留守老人居多,去镇上办理业务十分不便。如今,常用的业务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就能办理,这样的警务真接地气。”户村镇牛叫河村民谢磊告诉记者。




户村派出所将派出所服务窗口前移到各村群众服务中心,实现“一窗通办”




应办尽办”,便民服务由“上门到派出所办”向“派出所上门办”转变。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帮办,今年以来,该所累计为群众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480余人次,上门办理33件次,将公安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户村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市公安局20条便民利企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9个,办理企业服务事项21件次。社区民警作为基层党组织副书记,在日常跨区域警务协作中,向外推介本地优势资源,向内引入助力经济发展的产业资源。今年3月份,户村派出所赴诸暨市学习“枫桥经验”,联系引进了诸暨市珍珠产业落户康湖,解决群众就业125人,其中生活困难人员11人,安置工作对象3人,并举办了“诗画康湖·孕沙成珠”主题“平安文化节”,推进乡村文旅、产业经济融合发展。




文化融入——




情感共鸣传递乡情乡音




  户村派出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与群众建立了密切的鱼水情。近年来,该所将公安宣传融入地域文化建设,推进平安建设下的文化融入,推动基层治理方式由“表层式”向“根源式”转变。




  针对当前乡村人员流动频繁、村民乡土归属感减弱等问题,户村派出所从物理、精神、网络“三个路径”着手加强平安文化宣传。




  ——依托户村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讲好沁河发源地等“地名故事”,凸显涧沟村龙山文化遗址等“地标符号”,引起情感共鸣,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融入村民群众文化娱乐阵地,编排党的二十大精神诗朗诵、和美乡村建设等文艺节目,深入各村举办文化活动19场,拉进了警民距离,传递了平安文化;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发布派出所工作信息360余篇,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在全镇各村的24个乡贤微信群,培育“网络新乡贤”56人,协同公安机关宣传法治理念,实现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迈进。




17
年坚守  “死亡之坡”变平安坦途




记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




20XX1229日)




  昆磨高速公路有一条27公里的大风垭口长下坡路段,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该路段盘山而建,坡长、弯急、隧道多,落差超过1100米,加之每年有近5个月能见度不到50米的大雾天气,自2004年开通以来,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频发,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死亡之坡”。




  多年来,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大风垭口中队不断探索,总结形成“提示到位、清患到位、应急到位、自救到位、保通到位”的高速公路长下坡防控模式,实现“降事故、保平安、保畅通”的目标。




  据统计,近年来,该路段大货车自燃事故同比下降90%、堵车次数和单次堵车时间同比下降70%;连续9年没有发生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2019年、2020年、20XX年三年“零死亡”一组组数据显示,“死亡之坡”现已成为平安坦途。




一、忠诚坚守17年全天候保畅护安




  2006年,大风垭口长下坡路段连续发生两起车毁人亡的较大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7人不同程度受伤。面对异常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当年,玉溪市交警支队在此设立大风垭口执法站,2016年成立大风垭口中队,全天候对途经此地的货车、客车逐车登记提示。




  胡锦文和朱进伟是最早进驻大风垭口执法站的两名民警。他们在乱石上搭起一顶帐篷,配上雨伞、凳子。“帐篷里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潮湿。没有电,夜间照明靠电瓶,吃饭是用几块石头搭建的锅灶自己做。”胡锦文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白天温度最高超过40摄氏度,夜里穿着棉大衣仍然会打寒战。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名年轻民警在大山深处开启了他们改写“死亡之坡”历史的别样人生。




  “师傅您好,请记得给车加水!”“通过长下坡,请减速慢行!”一晃17年过去了,从当初的执法站到如今的大风垭口中队,警力从2人增加到十多人。回望过去的6000多个日夜,一句句叮嘱的话,他们平均每天要讲1200次;一张张贴在货车挡风玻璃上方的“福”字提示贴,他们送出了300万份。17年来,他们用“舍”与“守”,为群众平安出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坚持守正创新压降交通事故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大风垭口中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探索,将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运用到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中,事故预防取得明显效果。




  2010年,大风垭口交警联合相关部门对大风垭口长下坡路段全面铺设防滑沥青,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并通过改造自救匝道、加高加固右转弯及中心隔离墙、加装硬性碰撞点过渡性护栏等生命防护工程,降低事故的损害后果;2013年,他们首创“以雾区巡查与雾前节点分车型管控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以多层次、多节点逐步纵深预防为辅”的雾区应急防控模式,将货车在雾区前节点进行单独截流或分流,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相统一的效果;2015年,他们首创在自救匝道顶端设置大网兜,至今已成功挽救了7人的生命;2016年,他们自主研发的二次事故防范预警系统在长下坡路段投入使用,此后6年,长下坡路段二次事故发生率下降80%以上,且至今未发生过二次伤人事故;2017年,他们自主设计的首批5套自救水箱,在27公里长下坡货车起火事故多发及视线相对较好的位置投入使用,此后,货车驾驶人可以方便使用自救水箱进行降温或灭火,货车自燃事故下降90%20XX年,大风垭口交警登记提示模式由人工升级为声、光、电立体无纸化模式,同时增加“两客一危一货一网”车辆安全提示“小程序”录入,大大提高了登记提示效率。




三、万家灯火平安夜于无声处写忠诚




  2020年的一天,一辆重型货车与一辆正在作业的洒水车追尾,激烈碰撞使得重型货车驾驶室与车身分离,驾驶人被悬空卡在变形的驾驶室内。为缓解驾驶人的痛苦,防止二次伤害,胡锦文挤进狭小的驾驶室,用自己的肩膀托着近200斤重的驾驶人长达1小时之久,直至驾驶人被解救出来。




  为民服务常在路上,救急解难义不容辞。2015年的一天,一辆满载香蕉的大货车在经过大风垭口长下坡路段时,因制动失效发生事故,车头连同两名驾乘人员摔下150多米深的山箐里。在43摄氏度的高温下,民警持续奋战了4个多小时,才将两名伤者救了出来。




  这样的经历,对大风垭口中队的每一名民警辅警而言,都不鲜见。车辆半路抛锚,他们为其预警;急救车辆受阻,他们为其带道;行人误上高速公路,他们送其回家;牛羊闯进高速公路,他们变身赶牛倌、牧羊人为它们找主人;货车翻下悬崖,他们变身探险家、攀岩者,尽最大能力减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胜数。17年来,一批又一批来到大风垭口的民警辅警,




不断朝着“少堵一段路,少毁一辆车,少死一个人”的防控目标迈进,既殚精竭虑做关乎生命的大事,又古道热肠做解人饥寒的小事,这已成为大风垭口中队代代相传的家风。




擦亮党建品牌  热情忠诚把“关”




记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党支部




20XX125日)




  广袤的三江平原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顶风雪、战严寒,以满腔热忱散去凛冬冰霜,保障口岸通关“不降温”;他们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擦亮“三江尚风窗”党建品牌,为北疆国门增添一抹“党建红”;他们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为民服务无休、无私、无我,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海关利剑”。他们是一支尽职尽责、素质过硬、传递温情的执法队伍——哈尔滨海关所属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党支部。




一、学思践悟凝聚党建伟力




  综合业务科党支部书记宋丹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挥毫泼墨,书写一段又一段党建心得体会,有力度、有温度,更鼓舞激励着支部全体党员同志。为提高党建质量,她积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互促互融”党建机制,以党日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联学共建、关企联建,为党日活动增添新色彩。擦亮政治名片是她努力的方向,在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她创新运用“点线面柱网”工作法,多维度、高层度、全方面提高支部党建工作能力,擦亮“三江尚风窗”党建品牌。在她的带领下,“三江尚风窗”党建品牌于2021年通过海关总署培育品牌复审,20XX年获评全国海关党建示范品牌。




二、火眼金睛严查守护国门




  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负责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一个扩大开放作业区的单证审核工作,每日需人工审核的报关单数量难计其数。在开展一次寻常的报关单审核作业时,综合业务科党支部纪检委员程晓雨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企业申报的商品价格与海关掌握的价格行情不符,且存在归类风险。在查看企业提供的煤炭质量检测报告后,她当机立断向科长提出下达即决式布控指令,经过布控查验送检,最终确认企业归类错误,涉及商品总值约785万元,补征税款金额约达13.6万元。




三、助企纾困绽放青春力量




  保障粮食资源进口供应稳定是同江西港水运口岸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5月份,同江市金豆经贸有限公司业务员火急火燎赶到报关大厅,因大豆无法顺利通关向正在值班的综合业务科党支部青年党员王士嘉寻求帮助。虽然他只是一




名仅入职一年的新关员,但他沉着镇定、认真负责,细心向企业负责人询问申报细节,同时积极向支部老同志请教,顺利保障价值288万元大豆顺利通关。




四、服务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以政策服务“小托管”,奏响对外开放“大合唱”。综合业务科党支部提升政策研究、分析及服务功能,助力同江港口岸扩大开放东部作业区顺利通过验收。保障西港水运口岸、东部扩大开放作业区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首批通过海关总署专家组能力核定;助力东部扩大作业区无害化检疫处理中心投入使用,并成为哈尔滨关区4个区域无害化检疫处理中心之一。




  下沉解题,确保“源”“源”不断。为全力保障能源、资源供应稳定,支部党员积极作为,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等惠企政策,针对煤炭、铁精矿等大宗能源、资源类商品通关,多维度搭建“关企”沟通平台,不断压缩通关时间,保障跨境贸易畅通,打造对俄物流大通道。




  20XX1-8月,实际监管煤炭、铁精矿货运量共计197万吨,同比增长约31倍,创历史新高。




  百年口岸,两江横流显砥柱。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党支部将进一步践行“人民海关为人民”的理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




传承“三爱”精神  为平安牛街增添青春亮色




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




20XX123日)




  11月底,北京大风预警,气温骤降。在西城区牛街东里社区居委会,一场“平安小剧场——小白讲防盗”安防宣讲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小讲师将开锁师傅请到了现场,咱还能不知道哪种锁防盗性能好吗?”社区居民说。




  社区居民口中的小讲师,是牛街派出所青年突击队“牛派小青年”的一员,“90后”社区民警白斌。




  近日,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印发决定,命名1932个集体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其中,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被评为“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白斌是牛街派出所青年民警的代表。一代代的‘牛派小青年’,秉承爱人民、爱公安、爱牛街的‘三爱’精神,努力维护好地区稳定与民族团结,为建设平安、和谐新牛街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牛街派出所政委、“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沈琦说。




传承




牢记“三爱”精神,做合格牛街人




  牛街派出所成立于1952年,辖区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5.4万余人,是首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区之一。




  走进牛街派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爱”所训:爱人民、爱公安、爱牛街。入警就在牛街,从一名“新兵蛋子”成长为警长,青年民警魏俭亲身经历了“三爱”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他至今仍清楚记得:有一年冬天,所里两位老前辈给辖区少数民族大妈送证件,正赶上对方




  手头忙。为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两位民警在大雪中足足等了20多分钟。听着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们“雪人警官”,并由此多了一批坚定的警务工作支持者,魏俭明白了什么是“三爱”精神,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牛街人。




  除了学习前辈的光荣事迹,魏俭和“牛派小青年”还会在节假日期间,到辖区敬老院、学校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帮忙做好环境卫生和杂物清理等工作。




  “我们把民族敬老院当家一样打扫。”魏俭对记者说。这已经成为牛街所青年民警学习民族文化、融入牛街地区的重要一课。礼拜寺阿訇曾表示:“牛




街派出所的民警们打扫的不仅仅是一条小路,更是打通了一条警察和群众之间的心路。”




创新




打造安防品牌,建设平安牛街




  “各位大爷大妈,这是钢筋防护栏,这是网状防盗窗,大家觉得那种防护效果好?”




钢筋的看着粗,钢筋的好。”“我准备了大剪子,请您上来试试”。




  一番操作下,钢筋防护栏被剪断了,网状防护窗却完好无损。这次别开生面的小实验,来自“平安小剧场——小白讲防盗”安防宣传活动。




  为了让居民更直观了解防盗窗的安全性能,白斌专门找来不同性能防盗窗模型,并邀请居民现场参与测试。“灵感来源于真实案例,一户居民的防护栏被剪断了。咱们都说门锁升级,其实不合格的防盗窗也应该及时替换。”白斌说。




  白斌,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90后”藏族小伙儿,是“牛派小青年”的骨干力量。参与社区工作后,他将学校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原有社区宣防活动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小白讲反诈”“小白讲防盗”等“小白说”系列安防品牌,深受辖区群众欢迎。




  “‘小白说’主题有反诈、防盗、防骗、反恐等内容,会根据辖区多发警情设置具体话题,这样既贴合实战,又与群众息息相关。”白斌说。截至目前,“小白说”安防宣讲活动已开展5年,覆盖群众达6000余人次。




  “牛街派出所类似的‘青年品牌项目’还有很多。”派出所内勤负责人翁嘉仪向记者介绍,在所领导的带领下,青年民警积极打造“牛派小青年”“牛派讲师团”“平安小剧场”等品牌,精心组织民警辅警深入社区开展安全宣防和志愿服务活动,热心服务辖区居民,受到群众的赞扬。




起航




燃文明之火,扬青春之帆




  近年来,牛街派出所一代代青年民警,聚焦平安牛街建设,以“青年警队”创先争优为抓手,全力开展防范、打击、服务各项工作,确保辖区安全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繁荣。




今年以来,青年突击队共破获各类案件11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90




余名,占到全所打击破案量的84%。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的骨干力量。”沈琦告诉记者。




  在强化打击破案的基础上,牛街派出所带领青年民警,充分发挥主责牵动作用,持续在创造辖区良好治安环境上下功夫,结合“冬季攻势”等专项工作,主动参与谋划地区综合治理,发挥公安主力军和重要推手作用,落实社区“7×24小时”警务模式,全面提升辖区打防管控效果。通过持续努力,截至目前,牛街派出所110刑事、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50%17%,社会治安整体呈现良好走势,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对于青年民警职业定位以及培养问题,牛街派出所领导班子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规划:坚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用教与考、参观与交流等多种方式筑牢青年民警的思想根基。每月定期举行警务培训班,组织老民警为青年民警教授各种警务工作方法、技巧,做好传帮带等工作。同时,坚决贯彻严管厚爱理念,常态开展自查自纠、自主教育,对有违纪苗头的年轻民警,及时发现、及时教育。此外,深入开展“减少群众投诉,落实形象责任”等主题活动,提升青年民警政治素养,确保队伍不发生问题。




  “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既是荣誉也是动力。我相信,‘牛派小青年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扬西城公安‘红墙卫士’精神,为建设平安、和谐新牛街而不懈奋斗,在奉献中绽放出青年民警的绚丽之花。”沈琦坚定地说。




传承雷锋精神  传递人社温度




记“学雷锋示范点”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XX1221日)




  近年来,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以’“就近办”政务服驿站为载体,深入推进岗位学雷锋各项工作。




一、立足岗位学雷锋服务群众有温度




  “就近办”,亲民更便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04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就近办”政务服务驿站,在社保大厦审批大厅开设8个“一站式”服务窗口,涵盖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等人社重点工作。各项审批业务与市社保中心即时联动,实现业务办理集中化,群众办事少跑路。年办理企(事)业事项11500余件,办理个人事项40000余件。这种贴近群众的一站式服务驿站,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创新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网上办理、提前预约等系列便民措施,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主动服务,推行审批事项预审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提前预审工作机制,对拟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和领取养老金待遇资格条件进行预审核,20XX年预审拟退休人员档案1400余份,涉及150余家单位。为扎实推进“进企业促预审”服务,为企业解决达龄职工的退休审核工作难题,上门服务60余次,为上千名企业职工现场办理了退休审核。坚持每月到市级三家代理服务中心进行上门服务,对存在的工龄认定、退休时间、特殊工种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体“会诊”,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服务驿站,20XX4月至20XX10月,共计审核通过82人灵活就业人员非本人原因补缴养老保险费;审核通过7021人办理企业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便民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针对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等各类人员多且集中的现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主动利用休息时间解决服务对象诉求,共受理单位岗位聘用审核2000余件,公开招聘备案560余件,各类初、中、高级职称申报400余人次,发放各类职业资格证书4000余本,并创新采取证书邮寄的工作方法,主动加担子,让老百姓少跑腿、不跑腿。




亮牌服务,“共产党员先锋岗”先行。工作中通过党员亮身份,发挥党员




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窗口服务优质化、利民化、便民性,展现人社窗口良好精神风貌。今年1月末,一名已确诊肺癌晚期的患者拟申报病退鉴定,但因身体状况无法做手术取病理。按照“病退”鉴定的要求,其不符合“病退”的受理条件。工伤保险科从实际出发,积极与患者的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了解该患者确实无法做手术且病情严重的情况后,立即受理了该患者的病退申请,并安排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到医院进行往诊鉴定,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该科室全年共受理工伤申报1100余件,多次受到企业、群众来电、来信及锦旗感谢。




二、践行雷锋精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抚顺人社“就近办”服务驿站制度建设上,统筹规划,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定期调度,闭环管理,狠抓落实,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选择高频、热点人社服务事项,扎实组织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对54项就业、社保、人社服务事项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制作二维码,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进行线上公开,并在人社部门各窗口或专.区等进行线下展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对照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完善事项类别和事项名称、办理路径、禁办事项、语言表述等内容,确保类别规范、路径清晰、合法合规。




三、争做雷锋传人为群众办实事




  学雷锋,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抚顺人社“就近办”服务驿站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动倾听群众声音。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后,企业职工退休审核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群众。为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张丽红查找在原单位工作的资料记载,让她按期办理退休手续,及时享受退休待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切实解决群众诉求19件,并已将模式推广至全市各级人社系统,共建立10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人社工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感召力得到不断提升。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落实“一门通办”,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归集市本级人社、就业、社保三部门(单位)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管理、提供集成服务为目标,整合人社综合服务分中心。在分中心设立办不成事、招不到工、找不到岗、难不倒我“四不”窗口,同步设立4个一件事一次




办线下窗口,试行“一窗式”改革,设立两个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多措并举,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切实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提高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擦亮人社服务品牌。




传承雷锋精神  点亮“志愿之光”




记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




20XX1229日)




在长葛,活跃着这样一群人。




  他们走遍城镇中的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儿散心,为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他们加入爱心助考的队伍,为学子们准点进入考场提供保障;他们心系群众,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他们就是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尽管成立时间不到两年,但吸纳207名志愿者,




  今年一年组织72场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省、市级荣誉10余项,用爱心和奉献,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20XX4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如今,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在长葛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与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力量,在长葛市范围内开展了各项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慈善文化。




那么,该支服务队在制度化、品牌化建设方面,都有哪些有益的探索?




一、健全制度体系志愿者队伍成长迅速




  1212日,虽然气温很低,但雪后的城市格外美丽,空气也格外清新。9时许,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不畏严寒,早早来到集合地点签到等候活动。




  “气温骤降,我们准备了一些慰问品,准备到老城镇敬老院和古桥镇敬老院,让老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朱志英告诉记者,敬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他们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人,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一箱箱爱心牛奶搬运到敬老院内,并分发给每一位老人。老人们接过牛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并对志愿者们的爱心表示感




谢。




  “娘,在这里还习惯吧!”志愿者亲切与老人们攀谈,并提醒老人注意身体,日常行动注意安全。“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我们,有空常来,给你们说说话心里可得劲儿了。”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学在心间,做在日常,我们既是在雷锋精神浸润感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是传承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青年,我将在接下来的志愿服务中积极宣讲雷锋精神,学做志愿奉献的螺丝钉,用行动领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老人的感激,志愿者们纷纷说道。




  其实,这只是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一次活动缩影。一年72场志愿服务活动,该志愿服务队伍究竟靠啥“秘诀”,支撑如此高效地运转?




  “我们就是靠着一套规范的制度化,支撑团队建设。”该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贾建强说,他们有一套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效率,使各项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汇聚了207名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这套规章制度从队员申请到队员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纪律、工作要求、活动策划及实行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比如活动实行环节,就对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明确规范,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签到制度,统计志愿者参与人数,做好活动有关记录,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有关资料实行归档。




  每个寻常日子,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红”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二、强化品牌带动处处闪耀“志愿之光”




  把志愿服务做成品牌,把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这是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蓬勃发展的有力写照。




  今年97日至9日,长葛市积极响应省慈善联合总会和许昌市慈善总会倡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长葛市慈善总会发起了“为乡村振兴,爱洒葛邑”项目,积极开展“99公益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尽可能多地募集慈善资金,弘扬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持续提升慈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活动期间,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通过培训、宣传、募捐等形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筹集善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许多市民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许多企业和商家也纷纷




慷慨解囊,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些善款对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等方面提供了实质性帮助。




  在关爱老人方面,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全年共组织志愿者参与关爱老人活动达21场次,包括“葛满慈善情最美夕阳红”文化下乡、乡镇孝道文化大餐、冬日送温暖,活动以关爱老人为核心,以实际行动传承了我国的孝道精神,为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关爱。




  “这些活动不仅关注了老人的物质生活,更关注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该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赵伟杰说,志愿者们通过这些活动,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每一滴血都是生命的希望,每一次献血都是爱的传递。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事业,定期组织宣传献血活动,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献血知识,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全年组织参与献血达到1000多人,被许昌市公民无偿献血委员会评为“无偿献血促进单位”。




  每年的“高考季”,都是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最忙碌的时候。志愿者坚守在街头,30余辆志愿者的车,承载的是满满的爱与关怀,大家用实际行动为考生们保驾护航,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参加高考。




  志愿者不仅出车出人护送考生,还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应急救援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对于家住得较远的考生,志愿者们更是倾尽全力,不仅按时接送,还为他们在路上提供各种便利。




  尤其是今年8月份,河北发生水灾,牵动着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每名队员的心,如何更有效地支援灾区,志愿者们也是积极想办法,把爱与关怀送到了灾区。




  “我们在网上看到河北涞水三坡镇急需物资的视频后,就积极与当地取得联系,确定急需的物资种类。”朱志英说,她就立即在志愿群中发起活动通告,短短4个小时就筹集了近2万元善款。




  接着,志愿者们购置了1000公斤挂面、100壶油、100袋面粉、100袋大米、1000公斤西瓜,紧急联系了两辆货车,10名志愿者主动“请缨”,经过9个小时的车程,连夜将物资送到了河北涞水三坡镇。




  每一次真情服务,都写下温暖你我的生动故事。通过品牌带动,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努力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用点滴的行动不断诠释着无私奉献的文明新风。




三、践行志愿精神感染带动更多人




有一种精神叫志愿者精神,有一种行动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朱志英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在她心中早已深深扎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成了她的行动指南。




  “在上班时候,看到生活有困难的患者,我就忍不住想力所能及地帮帮他们。”朱志英说,小到一个暖水瓶、被子,大到捐款资助,在她的从业经历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朱志英渐渐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而且越做越有劲,并且带动身边朋友、亲戚做志愿者。




  “我在爱心送考过程中,利用送考的间隙,给孩子们讲志愿服务的价值,吸引了5个孩子高考结束后,就来我们这儿做志愿者,而且通过传、帮、带,现在我们队伍里已经有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朱志英说,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也为团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让团队更有朝气和力量。




  在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还有很多如朱志英一样的志愿者,他们践行着爱与善,在平凡中用执着和坚守践行着爱与善,感染了身边人,绽放出文明之光。




  作为志愿者的王新波,家中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但每次志愿服务活动,他都会妥善将母亲安排好,从不缺席。




  还有家在大周镇的大学生志愿者冀露岩等,尽管家离活动地点比较远,但每次活动她都是想办法准时赶来;还有孟栋梁,尽管家庭负担比较重,但每次志愿服务活动他都会坚持参加他们用责任和奉献传递着大爱和温暖,用凡人善举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一个个朴素的故事,一帧帧感人的画面,凝聚磅礴的榜样力量,焕发出无穷的志愿活力。




  正是有这样一个个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志愿者们,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才充满了勃勃生机。




  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还加强了与其他公益组织的合作和交流,经常性与许昌雷锋团、鄢陵义女社区志愿队等优秀公益组织紧密合作,相互学习,深度参与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公益活动。




  “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才能服务更多的人。”该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车红超说,社区文明连着千家万户,牵动着民生冷暖。社区建得怎么样、设施是否完善、服务是否周全,不仅事关城市文明创建的功效,也关系着老百姓的获得




感和幸福感。




  最近,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在探索着通过志愿者编演的文艺节目,助力文化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既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直观感受,更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城市爱心带来的温暖。




  展望未来,育品牌、聚人心、展形象,长葛市慈善总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投身于各类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中,聚光成塔,在需要的时刻成为温暖人心的灯塔,积极构建共育、共融、共情的志愿服务格局。




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生产第一党支部




20XX1212日)




  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生产第一党支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微信3231169整理,以精心运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发电机组为重点,创新党建载体,创建“高原先锋”党建品牌,不断发挥党建品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高原先锋”




创建让党员干劲十足




  一大早,党员方有军便带着同事李海洋、周文峰赶往青海海西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20万千瓦光伏电站,开始了一天的秋检工作。




  多能互补20万千瓦光伏电站是一片占地366.7公顷的“蓝色海洋”,每年秋天是这里集中检修发电机组的最佳时机。行走在海拔3000米的发电机组中,巡视113个子方阵,检查光伏组件,方有军和同事们轻车熟路,设备成了他们最好的伙伴。




  “这里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虽然有强烈的紫外线、猛烈的沙尘暴、追人的蚊虫,但作为运维青海清洁能源产业的‘高原先锋’,我们干劲十足!”方有军笑着说。




  据方有军介绍,为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全力支持青海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生产第一党支部创建“高原先锋”党建品牌,让党员干部干有方向、行有参照,并充分利用党建品牌创建中党员积分管理、星级支部创建活动,激发党员工作活力,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运维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公司党员群众克服高寒缺氧、日照风吹的恶劣环境,积极开展设备运维工作,累计发电5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9万吨,固沙面积超过373.3万公顷,以实际行动助力青海“双碳”目标实现。




党建领航




激发降本增效新动能




降本增效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生产第一党支部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把党建品牌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转化为可细化量化、可考核评价的具体项目,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箱变熔断器改造、电缆头更换、线路改造等10余项工作,降本增效成效提升明显。




  以海西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重点项目5万千瓦光热电站为例,该电站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占地约426.7公顷,其中占地293.3公顷的定日镜聚光生热,是电站发电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第一党支部书记刘茁汉与党员充分沟通,把定日镜缺陷处理作为支部重点任务,镜场消缺2025条,大幅提升了定日镜投入率,发电量同比上升222万千瓦时,降低光热下网电量44万千瓦时,不仅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为公司降本增效贡献了力量。




  今年9月,5万千瓦光热电站迎来C级检修,生产第一党支部将此项工作列入支部月度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以积分形式引导党员攻坚技术难点。党支部书记刘茁汉与党员群众干在一起、吃在一起,连续13天泡在设备中完成汽水系统等14大项检修任务,电站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我们把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作为长期性工作来抓,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工作的积极性,




为企业降本增效注入新动能。”刘茁汉说。




党建引领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生产第一党支部立足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这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以科技创新推进多能互补技术创新,制定液态(化)空气储能领域工程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打造国家级首台(套)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71日,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顺利开建,项目建设将推进储能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在高原落地,切实推动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这背后离不开生产第一党支部成员们的努力与付出。




据刘茁汉介绍,液态空气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项目,落地建设




过程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此,公司生产第一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搜索相关资料,认真学习深冷、蓄冷相关技术,与合作单位在项目可研、方案初步设计、效益测算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促使各方形成合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和实践。




  生产第一党支部以打造“高原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把党的战斗堡垒建在项目建设、设备运维最前沿,将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攻坚重难点问题,组织引导党员干部高质量开展设备技改、消缺等工作,不断提升故障处理响应速度,提升发电效率,源源不断奉献清洁电能,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干群携手共绘幸福画卷




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惠水县排楼村




20XX1220日)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邻里和睦,传遍山乡”夕阳西下,吃过晚饭的村民三三两两地在法治宣传长廊下聚集,聊家常、听广播、锻炼身体,宁静的山村美景、和谐的人居环境、村民们的张张笑脸,勾勒出惠水县涟江街道排楼村的幸福生活画卷。




  这幅幸福生活新画卷背后,离不开排楼村干部和群众的齐心缔造。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过去无人管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自治激发村庄活力,以法治规范群众言行,以德治培育文明村风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组合拳”,排楼村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径。20187月,排楼村被表彰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组建网格服务队解决群众忧心事




农田缺水无法进行耕种,灌溉水渠需要疏通修理……”




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是违法的,你们一定不要轻信他人  ”从信息排查到纠纷化解,从政策宣传到居民诉求反馈,从安全隐患排查到




问题整改  每天,在排楼村的各个网格,都能看到网格员、联户长们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排楼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行以网格员、联户长为基础的网格化服务,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设置3个“党小组”,选优26名联户长,促进村民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服务有效衔接,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群众之中。




  在农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如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化解,小矛盾可能就变成大问题。在日常网格工作中,网格员、联户长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积极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各村的和谐稳定。




  20XX11月,下寨组两兄弟因田坎归属问题大打出手,接到电话的联户长闫文洪赶忙放下手中的饭碗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你们两兄弟为了一个田坎闹成这样有必要嘛,这田坎是公共的,不属于你们任何一个人,一家人不要伤了和气。”闫文洪每次调解都不厌其烦摆事实讲道理,让大家心服口服,在他一




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后,两兄弟终于握手言和。




  同时,网格员、联户长还会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时机,动员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实施美丽庭院工程,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近年来,排楼村发动群众改造“美丽庭院”171户、文化墙23户、立面186栋。“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是排楼村所有网格员和联户长的工作信念。近年来,排楼村化解矛盾纠纷11件,化解成功率100%。全村基层治理实现了“零上访、零发案、零事故、零涉毒、零邪教”和“村容美、生态美、乡风美、发展美、生活美”的“五零五美”目标。




二、“家门口”普法送法法律服务在身边




  “什么是法律援助?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在排楼村的一场普法活动上,法律顾问向到场村民详细介绍法律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大家增强法治意识。




  为在全村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村“两委”每月定期邀请村法律顾问为村民授课,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法律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引导群众遇事找法、用法维权。




  “我们每周利用‘乡村大喇叭’,播放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土地流转、劳动合同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普法。”驻村第一书记卢贤锋介绍,在排楼村村委会办公阵地,还有一间“普法办公室”。




  “普法办公室”用于村民借阅法律文书、开展人民调解和法律明白人培训,为村民提供“半小时法律服务圈”,矛盾纠纷受理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




  “法律明白人”万涛,就是通过培训,逐渐蜕变为排楼村调解能手,全村90%的案件都是通过他进行调解,并且从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依据到拟写调解协议再到进行司法确认,都是他一人包办,其拟写的调解协议书获得法院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今年2月,万涛偶然间得知排楼村一起借贷纠纷几年时间仍未解决,他决定将双方当事人邀请到普法办公室进行调解。




  “我好心借钱给你做菌子生意,现在三年了你一分钱不还,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有钱肯定还你,何必这么得理不饶人?”




……




  调解当天,双方当事人情绪十分激动,场面一度不受控制。万涛赶忙将两人拉开,首先进行单独沟通再进行调解,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借款方承诺在4年时间内还完这笔借款,双方态度终于缓和,并签下调解协议书。




  法治,让村里大小事务在群众的视野下运行,拉近了干群关系,也激发乡贤寨佬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




  “最近几年,我们村里没有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和刑事案件,甚至连邻里之间的吵架都很少了。”村干部自豪地说。




三、制定村规民约展现新风尚




  “讲文明,行礼仪;宽待人,严律己”走进排楼村,道路整洁、环境优美,村子里一院一景、一户一韵,庭院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处处展现着新农村的新变化。




  “我们村变化这么大,环境这么好,村规民约起了很大的作用,村委把村规民约编成了顺口溜,朗朗上口,我们村78岁的小孩都会背。遇到事情大家都一起出力,现在我们村是越来越漂亮了。”排楼村村民连连称赞道。




  2013年,排楼村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集体讨论研究、表决通过48288个字的“三字经”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涵盖宣传爱国爱家、邻里关系、村风民俗、农民建房、土地管理等丰富内容,以“三字经”形式高度概括,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我们通过在醒目位置公示、门口院落张贴、利用村级会议、院坝会、微信群广泛宣传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成为群众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有效引导群众转变思想,争做新农村文明人。”排楼村党支部书记唐和平说道。




  近年来,排楼村充分激活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导向约束作用,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激励大家涵养好家风,形成好民风,让“我们的家我们管”成为村民共识,培养乡风文明新风尚。




  “以前村里有些人动不动就乱占地建房,各种酒席也层出不穷,我们每年随份子钱都要花好大一笔。”村民王大爷说,“如今,村里的陈规陋习不见了,村民负担减轻了,大伙儿都有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019年,排楼村入选省州“村规民约示范村”。近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滥办酒席和乱占耕地建房的行为。




  随着村规民约的制定和遵守,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家庭”的生活理念已在排楼村蔚然成风,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




形成了共同遵守、维护、践行村规民约的文明新风。




  现在,村规民约在排楼村愈来愈显示出勃勃生机,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干部带头,群众跟进,人心顺了,风气正了,乡村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乡村善治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文明乡风也如习习春风扑面而来,一幅新农村的现实美丽图景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徐徐展现。




共筑平安新家园




记河北省“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单位、经开区姚寨派出所




20XX1226日)




  沿着人民路一路向东,经过气势如虹的东湖大桥,再向前5公里就来到了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姚寨派出所。




  姚寨派出所始建于1997年,辖区面积5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9万人,辖22个行政村、30余家企业、43家中小学幼儿园,沿街门市近400家。随着东湖新城的快速发展,保障辖区稳定发展成为这个派出所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姚寨派出所结合辖区特点,以“枫桥经验”为工作指引,以“警社共治”为主线,探索创建“1+2+N”群防群治机制,全面推进警务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0XX10月,姚寨派出所入选河北省“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单位。




一、警民共治,问题解决在基层




  “我在路边看到一名儿童独自行走,四处张望,疑似走失”今年3月的一天,姚寨乡南中堡村治安巡逻队员豆自朋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男童,由于其年龄太小不能说出家长姓名及家庭住址,便立即通知民警前来帮助。




  一会儿,民警赶到现场,先安抚儿童情绪并悉心照料,同时在“一村一警”工作群发布儿童信息。时间不长,这名儿童的姑姑与派出所民警取得了联系,将孩子领回了家。




  治安巡逻队员是姚寨派出所前移警务关口的一个缩影。巡逻队员由村干部及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了解本村情况,一旦发生警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效避免了事态升级和矛盾发生。




  “多亏派出所民警,要不然我就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了。”小西堡乡赵寨村刘某来到姚寨派出所,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原来1217日,我市出现暴雪极端天气,姚寨派出所于海龙等民警在辖区袁庄村夜间巡逻时,发现刘某躺在雪地里。民警立即上前查看,发现刘某身上散发着酒气,身体不停地颤抖,意识模糊,无法正常交流。民警立即将其扶入车内,打开空调为他取暖,经过一个小时的耐心沟通,终于得知其身份,并将其送回家。




  “无论冬夏,天一黑,我们就开始巡逻,采用步巡加车巡的形式,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在街面上。”采访中,姚寨派出所所长刘晓辉说,这样既对违法犯




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还能缩短出警时间,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姚寨派出所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村一群”工作模式,创建了党政统揽、警群合力的“1+2+N”群防群治、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由民警、乡镇执法大队、村治安巡逻队共同维护辖区治安环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上。




  结合乡镇“一委一庭三中心”,姚寨派出所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从根源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自2019年以来,姚寨乡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36件,帮助群众寻找遗失物、走失人口120余起。




二、主动靠前,开辟服务新渠道




  “小窗口”体现“大民生”。姚寨派出所为民服务的举动,温暖了辖区居民和学生的心。“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身份证,解决了我们的难题,真是太谢谢了!”老人贾云风的女儿激动地说。




  姚寨派出所指导员江伟波在走访中了解到,高庄村贾云风老人因患阿尔兹海默症,长期卧病在床,其子女在为老人办理医保时,人像、身份审核未通过,需要重新补办身份证。由于老人无法行走,到派出所办理困难重重,江伟波决定,专门到医院跑一趟,为老人上门办理,考虑到医院没有合适的拍照场所,民警还带上了白色背景板。最终,成功为老人补办了身份证。江伟波告诉记者:“随着上门服务的增加,我们的户籍员已经练成摄影师了。”




  前些天,因高考填报学生信息,辖区翰光中学学生需要集中办理身份证,民警了解到这一需求后,立即与学校协调沟通,延长窗口工作时间,分批次为学生进行了办理,节约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感谢民警上门登记信息,这不仅节约了我们的时间,还增进了与外国友人的感情。”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前来考察并进行技术指导。姚寨乡派出所副所长于海龙了解企业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做好涉外接待工作提供政策指南。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姚寨派出所推行主动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高效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服务“零距离”、办事“更便捷”。姚寨派出所获得“2019年度全市优秀户籍窗口”,2020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三、多管齐下,共筑平安新家园




  “外围的监控存在一处死角,需要补充摄像头,现场的消防安全还需要再强化。”在元旦来临之际,姚寨派出所民警对辖区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结合典型事故案例,为企业工作人员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安全防范常识及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负责人及员工紧绷安全之弦,帮助企业排除安全隐患。




  康诺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外不远处,是经开区卓越中学。针对学生放学时段校园周边人流车流量较大、交通拥堵等情况,姚寨派出所设立“护学岗”,为师生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遇到放假,学校门口人流量猛增,学生安全是头等大事,有警察同志在这里替我们把关,心里踏实多了。”卓越中学李老师感慨地说。




  姚寨派出所探索实施“精准滴灌”式预防警务,利用开学季、节假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民警开展治安检查和隐患排查,今年共开展治安检查和隐患排查33场次。




  为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姚寨派出所积极侦办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小案,尤其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电信诈骗等案件,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




  今年721日,姚寨派出所值班民警在辖区某商圈巡逻时,接到乡执法大队微信群信息,辖区一男子进入居民家中,多次翻动居民家中物品,目前该人还在村中。巡逻民警迅速调转车头向案发现场赶去,仅用8分钟就到达了案发地点,控制住嫌疑人。现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执法大队发现早,警察同志来得快,在这儿居住满满的安全感”。




和谐化泥更护花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乐业县百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20XX129日)




  百坭村位于乐业县新化镇,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地方。




  走进百坭村,和谐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民风淳朴的村落,彼此之间的关系融洽而亲密。




  “百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我们县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典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老百姓享受到和谐带来的幸福感。”在百坭村村部,到访的乐业县司法局局长田景明说。




  百坭村调委会弘扬文秀弘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当事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着力排查调处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百坭村调委会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帮助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531万元。因工作成效突出,20XX9月,司法部授予其“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一、“五老”团队化纷争




  百坭村调委会健全机构,全村设13个调解小组,针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特点规律,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注重运用专业知识、借助专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提高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我们成立‘五老’调解员团队,就是由老村干部、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德高望重群众组成的调解队伍,对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矛盾,安排不同的调解员进行调解,取得奇效,可以说人到‘纷’解。”百坭村支书、调委会主任周昌战如是说。




  一高速路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导致石头滚落至离施工地不远的周家坟地上,村民周某异常激动,扬言要阻止项目部施工,并在项目部与之洽谈中要求巨额赔偿。




  接到消息后,周昌战立即率班智华、廖家荣两名调解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调解。调解过程中,项目部愿意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给予3680元补偿款。周某不接受这样的调解方案,从网上搜索到相关案例,称有先例显示,补偿一座




坟墓要3.6万元,也要求按照先例给予相同的补偿。




  调解员从现场回到办公室后组织调委会其他成员进行研判。廖家荣献上一“计”:周某家这两年在致富带头人班统茂的带动下发展了砂糖橘产业,收入颇丰,其对班统茂的想法很认可,而班茂隆又是周某的老师,周某一直很敬重老师,建议启动“五老”团队,一起到周某家再次进行调解。周昌战立即联系“五老”团队成员班统茂和班茂隆,并就调解方向和他们商谈,让他们和项目部负责人一同到周某家开展调解。




  班统茂和班茂隆听了周某的诉求后,仔细分析先例和周某案例的不同,提出调解方案:在项目部原先同意补偿3680元的基础上提高2000元,同时项目部按当地习俗封一个利是红包,并保证加固施工围栏,不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周某对调解方案欣然接受。




二、调解普法“同步走”




  “调解工作责任重大,我们首先把责任分清,每个调解员都敢于担当。调解过程中立场公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信赖我们,调解才能成功。”百坭村调委会副主任黄世根深有体会地说。




  20XX年,受30年一遇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百坭村那赖屯缺水,且原本水源受到污染,遂到长沙屯拉管取水,导致水流变小,影响耕种,两屯群众因此产生纠纷。




  百坭村调委会即时组织调解员和“五老”团队到场调解。调解员和“五老”团队兵分两路,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长沙屯有优先使用水的权利,在灌溉季节那赖屯享有用水的权利,农田灌溉季节后,长沙屯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那赖屯群众饮用水取水;那赖屯只能在现有取水点接水,不能在长沙屯地界内再改变取水点。




  百坭村调委会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广泛开展法律进村屯活动,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12场次,受教育村民4900余人次;开辟法律知识宣传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治教育,不断增强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三、“四调”对接解千结




  百坭村调委会调解工作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积极创新工作方式——“诉调”“公调”“访调”“援调”四调对接。




百坭村调委会与乐业县人民法院文秀巡回法庭协调一致,建立诉调对接通




道。法庭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诉前告知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程序,诉中还可以委托进行诉中调解。乐业县公安局新化派出所设立警务室,与百坭村调委会通过案件移送、信息互通等方式,实现调解工作与110接警处“公调”对接。公安机关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将轻微治安案件引入大调解机制。百坭村调委会与信访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调解与信访职能的互补作用,实现“访调”对接。在调解赡养、抚养和人身损害等矛盾纠纷时,若发现受害一方确系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及时向司法所汇报,并报县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调解,实现“援调”对接。




  20XX4月,谭某拿着一份货物清单找到百坭村调委会。原来,201612月,百坭村的黄某向谭某购买家具,双方约定在次年的春节前将货款结清。黄某在认购清单上签字后,谭某将货物交付至黄某家中。7年间,谭某不间断地催促黄某偿还货款,开始几年黄某都以不在家或者经济困难为由搪塞,但20XX年开始,谭某就联系不上对方了。




  了解双方争议点后,调解员立即做好相关“对接”工作并开展调解。黄某不常在家,家庭具体事务均由父亲操持。于是,调解员走访黄某的父亲,告知纠纷的前因后果。起初,黄父坚称没有欠款纠纷。调解员向黄父出示有黄某签名的货物清单,面对白纸黑字,黄父承认拖欠货款的事实。经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黄父同意承担自己的民事责任,并签订协议。至此,纠纷画上了句号。




厚植为民情怀  为民纾困解难




记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




20XX1218日)




  坚持党建引领、树立求实标准、紧盯重点问题近年来,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经验交流”和“磨刀石”,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走出了一条“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工作新路子。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上坚决有力、在强化以学铸魂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以学促干上见行见效。”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负责人颜景宝介绍,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学促干,推动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督查工作走深走实。




  在实际工作中,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督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有力督促各地各部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员责任履行好坏的根本标准。




  除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每周固定一天作为“学习日”,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还采取“集中+自学+研讨+党课+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精神实质、观点方法等,推动党员干部以学铸魂、深学细悟、真学真信,使督查干部的能力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同时,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真督实查、严督细查,以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督查,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树立求实标准,深查细核快办问题线索




  督查工作不仅涉及的点多、关联的面广,而且有时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这就要求督查工作对线索要深查细核,确保查得实、查得准、查得快。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发挥督查促落实的职能作用,依托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和青海政务督查微信平台优势,敞开大门听民声。”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干部张剑晖告诉记者,对问题线索留言督查室会逐条进行审核确认。




  张剑晖介绍,今年7月,在收到某地居民小区路面塌陷的问题线索后,省政府督查室当即研判,派员赴实地进行了暗访核实,在查看现场的基础上,与留言群众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并将该问题线索转属地政府进行办理,3天内就妥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对群众而言,身边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省政府督查室始终秉承“群众之事无小事”的理念,积极发挥“利器”作用,全力推动民生工作落实落地。




  “针对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问题线索,我们通过重点筛选、加强督办、督帮结合、多方关注等措施做到紧盯不放、及时核查、推动整改。”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干部李海萍介绍,截至目前,省政府督查室20XX年累计从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督查”平台转办和青海政务督查微信公众号上收集到有效留言554条,已办结498条,其余56条正在办理中。




三、紧盯重点问题,以点带面破梗阻、清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




  今年年初,针对某县国营书店落实青海省助企纾困政策不到位,未执行租金减免的问题线索,省政府督查室挂牌督办、多方协调、持续跟进,会同主管部门对其分、子公司全面排查、举一反三、立行立改,最终所属租赁户减免3个月租金政策于今年5月全部落实到位,累计减免金额408.12万元。




  “在处理重难点问题时,要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扎实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青海省政府督查室干部宋慧明说,督查工作就是要在“督”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见成效,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落实、促整改、补短板,用实招硬招破梗阻、清障碍,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梳理问题线索时,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中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线索,省政府督查室通过组织人员进行专项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如实向省政府领导反映推动解决,并持续跟踪问题解决进度,以实际行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几年来,省政府督查室党支部共办理问题线索留言2万余条,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身边事”,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省政府督查室的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在笃行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实干中彰显责任担当。省政府督查室党员干部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不断优化创新问题线索办理手段,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绘就解纷新“枫”景




记拉萨市林周县春堆司法所




20XX1220日)




  1127日,全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调解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命名表彰了7家自治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其中拉萨市林周县司法局春堆司法所获得这一殊荣。作为自治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近年来,林周县春堆司法所立足推动基层平安建设、




  法治建设职能任务,以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为抓手,着力提升司法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打通法治为民、助民、惠民“最后一公里”。




一、坚持守正创新,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构建直通社会治理最小单元、覆盖辖区全行业全领域的调解组织体系,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延伸人民调解“触角”。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完善工作机制,推行点面结合、立体布局的乡村两级网格化人民调解管理模式,形成分流有序、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的人民调解工作格局,并打造“和事佬”品牌调解工作室,方便群众及时就地享受调解服务。现设乡调委会1个、村调委会3个,配备兼职人民调解员21名、专职调解员2名、法律明白人9名,实现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全覆盖。




  建立多元解纷机制。牢固树立“解题”意识,统筹带动派出所、律所、包乡法官、综治中心等工作力量,成功打造集“三所一官一中心”为一体的诉源治理工作站,有力解决了以往资源缺乏、力量薄弱、人员分散等难题。诉源治理工作站每月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二、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春堆司法所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四结合”举措,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消解在萌芽状态。




  预防与调解相结合。以预防为先,及时调解为主,有效整合司法所、联户长、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制度,普遍排查、重点排查、




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第一时间发现纠纷隐患并进行分析研判和分流对接,避免“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




  普法与调解相结合。坚持普法先行,将普法工作贯穿于调解工作全过程,在调解过程中不仅讲情理、明事理,更注重法治引导,把调解变为群众学法实践,把调解现场作为法治课堂,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达到调解一起纠纷、教育一片的目的。




  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任人民调解员的首要标准,在建立以基层组织成员、基层政法干警和乡贤人士为主的兼职调解员队伍的同时,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发挥兼职调解员工作经验丰富、专职调解员文化水平高的优势,建立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调解员队伍,有效提升调解工作质量。




  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司法所与法官驿站诉调对接,优化司法确认程序,畅通调解与司法确认程序导入导出渠道;达成调解协议的,积极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对可能出现协议履行难的纠纷,包乡法官提前介入调解过程,一方面对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另一方面现场进行司法确认,提高调解协议“执行力”。




近年来,春堆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




三、坚持法治护航,切实提升法治服务水平




  春堆司法所时刻关注群众需求和利益,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当好法治参谋。构建“党群办+司法所+法律顾问”三位一体的法治审查主体,围绕乡党委、乡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司法所依法治乡统筹协调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共提供法律意见建议30条,开展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3次。




  做好法律服务。创建“一站式”法律服务窗口,增设公证咨询联络点、法律援助联络点,不断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发放公共法律服务联系卡,使司法所职能“家喻户晓”;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咨询法律问题,让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从“指尖”延伸到“心间”。今年以来,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余次。




  奏响普法守法主旋律。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将普法“独角戏”变成多方协同“大合唱”,在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县交警大队、派出所、乡村专干




等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充分运用微信、抖音等信息化手段,推行“精准普法”“智慧普法”模式,利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现身说法、以案说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在身边。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教活动29次、覆盖群众7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品(册)1万余份。




派出所里好“枫”景  古茶镇中立新功




记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




20XX1219日)




  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作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派出所”,今年10月又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成为安徽省为数不多的获此殊荣的单位。近年来,该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县政治大局持续平稳作出突出贡献。




以茶为媒




打造化解矛盾纠纷新阵地




  “周边包地的价格都涨了,他凭啥不给我们家涨?”近日,临涣派出所的“平安茶室”内,该镇村民李大林(化名)激动地站起身喊道。




  “别着急,先坐下喝杯茶。”见此情景,临涣派出所副所长李珂将他扶回座位:“咱们临涣的棒棒茶最爽口,你别生气,先喝杯茶,咱慢慢说。”




  原来,李大林和李大龙(化名)是同庄亲戚,李大林将自家土地承包给李大龙种植,每年按市场价格收取土地流转费用。近期,因周边的土地流转费用均有上涨,李大林也要求上涨价格,却遭到李大龙的拒绝,两人因此频繁发生争执,到村里反映,事情也未能得到解决。了解情况后,李珂将二人请到“平安茶室”,从人情伦理的角度劝解二人原是本家,不应为了一点小事发生矛盾,同时为二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俩了解采取不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将带来的相关后果和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终于,两人的矛盾在李珂和调解员一次又一次的“递话”中逐渐消融,达成一致意见并重新签订了协议书。




  “临涣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又名古茶镇。”临涣派出所所长欧阳可可介绍说,“作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利用当地群众‘不去府衙去茶馆’的习俗,分别在临涣怡心茶楼、派出所办公区、两个中心警务室成立‘平安茶室’,在当地党委、政府牵头下,统筹全镇20多个民间调解组织,成立多元化调解委员会,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以茶为媒、化解民忧’的调解矩阵,走出一条独具临涣特色的党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据介绍,“平安茶室”负责统一梳理汇总矛盾纠纷线索,按照“属地化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送给相关调解组织,建立健全“调解确认一体,部门联动一体”的司法确认机制,每月调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合力将矛




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今年以来,该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1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97件,建立警民联调卷228卷,终结率、化解率100%,辖区内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优化机制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临涣派出所始终秉持“中和民意以安四方”的理念,聚焦资源融合、组织融合、阵地融合、机制融合,全面细化“派出所主防”具体措施,深入实施预防警务,不断筑牢视频防控体系、治安防控体系、群防群治体系“三防”体系,加强每日视频巡逻,为执法办案、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推进“两队一室”改革,每日开展警情分析研判,确定巡逻重点区域,调整警力部署,做到精准巡逻、精准预防;在19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281个自然庄全部配备治安员;建立“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19个,覆盖社区居民9700余人;成立临涣镇“江淮义警”




  工作站,广泛吸收沿街商户、退伍军人等群体组建义警队40余支,为辖区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1127日,民警郑毅和辅警王青松等人刚刚完成上午的工作开着警车来到高皇村村部。“听民声、解民忧,群众有所呼,民警有行动。走入各个自然庄向村民们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发放宣传单,提高村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是我们的日常工作。”郑毅说。




  以派出所“主防”工作理念为指引,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警务室创建为契机,采取机构设置、人员整合、职能调整、资源共享、制度建设5项新举措,加强所队合一深度融合、警务运行机制业务深度融合,通过警务改革优化派出所警务机制,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实现工作效率提高、执法环境优化、社会治安状况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信访与投诉降低等效果。




  持续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围绕“派出所主防”“预防警务”工作理念,以“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为目标,加强为民为企服务,探索实践跟踪问效的警情闭环机制,深化重复警情专项治理,深挖化解警情背后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堵塞防控漏洞,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为属地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为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驾护航。




从社会治安领域到各类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从传统行业




到寄递物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从公安机关“专门”治理到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枫桥经验”在临涣不断解答时代课题,历久弥新。




警务帮办




完善便民利企服务新体系




  “一切工作,都必须要遵循‘人民满意’这个内涵,都必须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尺。”欧阳可可说。




  临涣派出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为引领,将户政窗口升级为包含治安、交管等业务的“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在“一窗通办”165项业务中积极开展“政务审批网上办”“特殊人群上门办”“急难愁盼假期办”等工作举措,深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服务增效、改革攻坚”专项行动,创新打造“警务宣传”新平台、“警务帮办”新模式、“最多跑一次”新阵地,扎扎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不断提高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我们走进村里给行动不便的村民拍证件照的情景。”临涣派出所副所长王思奇展示着手中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推行户籍业务上门办证服务、身份证异地办理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周六办证服务、错时服务等‘五项便民措施’,为群众开通便民利民户籍‘绿色通道’,已经全面实现公安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目标。”




  临涣派出所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工作理念,成立由2名民警、6名辅警组成的“警务帮办”队伍,为老、弱、病、残和特殊群体实行“一站式”登门服务。20XX年以来,“警务帮办”送证上门140余张,网上受理户籍业务170余项,为群众排忧解难360余件,收到锦旗、感谢信58件。至20XX10月,群众办理公安业务满意率100%




情系社保强党建财政服务显担当




记青海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




20XX126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青海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紧紧围绕财政社保中心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守为民初心,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践行民生使命,发挥财政职能、兜牢民生底线,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政治引领,打造站位“有高度”的基层战斗堡垒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




  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财政社保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服务保障工作成效检验党建成果,筑起财政社会保障事业“红色堡垒”。




  在实际工作中,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各项社会保障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持续推进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财政社保工作政策性强,联系微信3231169,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副处长田传斌介绍,一直以来,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群众关系密切的公共服务项目都首先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财政社保工作落实就跟进到哪里。




  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论是调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基本养老保险金,还是完善落实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特困人员供养等,均建立




在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上,合理稳妥提出相关建议,既从实际出发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又坚决防止脱离实际的“高承诺”和不可持续的“高福利”,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实施条件相适应。




二、强化理论武装,打造学习“有深度”的基层战斗堡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业优先战略、社会救助等政策措施。“对财政社保工作而言,政策研究得透,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方向就准、思路就清,汇报争取就越有‘底气’,受益的都是咱老百姓。”田传斌说。




  为此,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在强化理论武装上常抓不懈,以“线上+线下”“集中+自学”“调研学习+内部培训”等形式打好学习理论“组合拳”。利用主题宣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谈认识、谈体会、找差距、定目标、说打算,在思想碰撞中形成民生至上的共识与合力。




  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争取中央专项的强大推动力,加大向财政部等中央部委的工作汇报力度,积极争取更多民生事项纳入中央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范围。今年财政部从社会福利事业中央彩票公益金中单独拿出1000万元,用于西宁市养老服务领域国务院督查激励;新增安排我省就业、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助、高海拔地区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资金共计2.8亿元。




  同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保障性、稳基本的实际行动,积极应对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就业、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额度变化较大的情况,将省和市州配套资金作为地方对应安排资金,合理分配、调剂和控制资金规模,用心用情用力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三、坚定理想信念,打造干事“有力度”的基层战斗堡垒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做好财政社保工作的力量之源。“从服务对象看,社会保障离不开每一位群众;从支出规模看,社会保障




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田传斌说,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把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党性修养,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筑牢第一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意识。




  同时,夯实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养老等重点任务,融入“一名党员一面旗”“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勇争先”等岗位建功立业活动中,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我们按照每名党员坚守一道社保政策和资金管理防线的服务模式,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项目,稳步提升普惠性制度覆盖面。”田传斌介绍,就业方面,支持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部落实;社会救助方面,制定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机制,完善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体系;医疗卫生方面,提升卫生健康领域资金配置效率,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养老服务方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提高各类养老金水平,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初见成效,高龄补贴、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意外伤害保险得到全面落实;民生实事工程方面,通过不断改进项目征集、遴选、宣传、督导方式,累计办成民生实事202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记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保障党支部




20XX121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想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工作优势,必须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持续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保障党支部现有党员43名、发展对象4名,下设6个党小组。在曲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该党支部坚持把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重大任务,聚力“锻一支维保铁军、炼一颗匠心、铸一流品质”目标,打造“服务保障我先行”支部品牌,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班组全面进步。




一、聚焦“三个着力”让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卷包车间是整个卷烟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复杂的地方,同时也是全厂机器设备最多、职工人数和党员人数最多的车间。维修保障党支部承担着车间设备保障、工艺管控、生产组织、后勤服务等职能,是卷包车间的“大管家”和所有设备的“守护神”。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维修保障党支部以“三个着力”突出政治功能,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整体质量。着力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全体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工厂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体部署,采取“支委领学”“业务骨干带学”“全员践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习全覆盖。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建共建等,组织全体党员以自学、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要求的理解把握。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融入生产的各个环节,在重点质量改进、设备搬迁改造、短板机组效率提升等关键工作中,分层开展谈心谈话,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严肃作风纪律教育、强化廉洁风险提醒,确保工作干到哪里,支部就跟进到哪里。着力抓好自身建设。把党委开展的政治能力考察“画像”作为改进切入点,组织支委、党小组长集体补课,重温重学党章、支部工作条例等,查摆差距不足,提升政治能力。开展“走出车间、走进现场”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围绕“7S”现场管理、业务流程学习,到成型车间、制丝车间、天福公司




等开展现场党课,深入生产制造上下游增进了解、强化联动。




  因为工作特点决定,要当好“大管家”和“守护神”,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可或缺。这是维修保障党支部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最深切的体会。带着这样的共识,在抢修设备的现场、在攻坚克难的关口,甚至是在每一项文体活动中,支部党员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前面;而在关心关爱职工、切实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做好事的每一个瞬间,也都能看到党员同志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要发挥好支部的作用,微信3231169整理,关键就是要让职工群众能在生产、攻坚克难、解决问题、服务职工的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时刻都能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要让党员能在每一项工作中喊出‘跟我上’,最终让职工群众能自发自愿听党话、跟党走。”维修保障党支部书记岳绍东深有感触。




二、抓好“五个结合”实现党建业务深融互促




  前段时间,支部党员张号在巡检设备时看到,一个机组的下游机设备需要14个人手工整理烟包,职工劳动强度大,便联合李俊宏大师,通过一次次尝试完成了“一种快速整理烟包装置和快速添加装置”的研发,现在,整理烟包的工作2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像这样的例子,在车间不胜枚举。比如供胶装置的系统改造、照明灯具的改造,看似都是小事,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节约了能耗,而这些都得益于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及广大党员同志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益求精。”卷包车间党总支书记郑利明说。




  以进一步强化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双促为抓手,维修保障党支部注重抓好“五个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逐渐转化为“有效覆盖”。结合生产实际,支部组建党员大师团队,成立短板观察团,设立“技能大师现场流动工作站”,用PDCA立项整改挂牌制攻克生产技术难题10余个,完成70多项改进,帮助短板机组提升设备效率,车间产品的精品率也提升了13%。结合职责定位,支部按照电气、包装、卷烟、工艺、技术、服务职能划分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确定一个主题,牵头解决业务难题,切实将业务难题转化为党建课题,把“问题清单”变成“责任清单”。技术党小组自主构建零配件管理数据库,整理5.5万条零配件信息,实现对配件申报、修旧利废申报与查询、到货提醒等功能的可视化与数字化管理;工艺党小组不断完善质量风险隐患“防差错”机制,收集并整改质量隐患意见67条,当好“精品护卫者”。结合难题破解,支部组建专项团队,为高端突破保驾护航,制定新品放样标准流程,形成“一函一档”




模式,优质高效配合新品放样和产品提质维护。针对高端品牌产能受限问题,开展辅料上机适配性研究,破解影响产能的质量、设备稳定性等问题。结合数字化转型,围绕曲烟“133N”数字化转型架构,支部组织人员参与工厂信息化小组,依托数字化平台,自主研发质量预警、辅料防差错确认、设备零配件周期管理、维修经验库等模块,丰富管理看板的现实场景,为“一部手机管生产”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职工群众需求,除了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外,支部还通过购置共享雨伞、在清洗间加装胶缸清洗工作台、增设保养毛巾集中清洗点等回应职工需求,从细微之处让职工心暖劲足。




  “的确,结合车间的工作实际,聚焦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和短板,有效解决问题,提升质量水平,做到党的建设与生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推动工厂各项工作部署在卷包车间的落地落实,是我们党建工作的目标。”郑利明表示。




三、抓实“双培养机制”队伍建设见成效




  初冬的一天,记者走进卷包车间修理室,只见几名工人正在一起研讨业务,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开怀大笑,气氛十分融洽。间隙,既是“新人”又是“老人”的蔡培良跟记者聊了起来。说他是“新人”,是因为今年1026日老蔡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是党员队伍里的“新鲜血液”,说他是“老人”,则因为他今年已经51岁,车间里一半以上的电气尖兵都是他的徒弟。




  在烟草行业,蔡培良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他是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云南中烟及红云红河集团管理专家库成员,享受曲靖市政府特殊津贴,也是曲靖市第二届“珠源工匠”。他个人及团队累计取得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上百项,他负责的“真空、悬浮、螺旋、风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无独有偶,去年,曲靖市第三届“珠源工匠”评比揭晓,卷包车间包装机维修组组长李俊宏榜上有名,他先后获得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云岭首席技师等诸多荣誉,是厂里“大熊猫”级别的技能大师。20XX6月,李俊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一直渴望入党,但是之前觉得自己离入党的条件还有差距,这几年在支部的帮助和培养下,我在思想和技术方面都进步了一些,自己才觉得条件成熟了。成为党员后,我将更加用心工作、带好新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党员的身份。”




多年来,维修保障党支部坚持党员骨干双培养机制,坚持“把业务骨干发




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蔡培良、李俊宏这样的大师接受组织考验,成为光荣的中共党员,也让很多年轻的党务骨干在工厂和车间提供的平台上,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2021年参加工作的张红卉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通过车间搭平台、师傅‘传帮带’,许多像我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能得到快速成长。”庄丽梅是张红卉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说起这个师傅,张红卉眼里满是敬佩和感激,她说庄丽梅是“最热情的老师”,如春风化雨一般将技术要点与责任担当传递给年轻人,同时传承的还有细心、耐心、用心、真心的工作态度。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张红卉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先后在维修保障党支部和一工班党支部任宣传委员,同时还负责着车间的工会和女工等工作,在业务方面也毫不逊色,通过重重选拔考核,她如今已经是车间的后备工艺员了。




  像张红卉一样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党员还有很多。“我们的培养方式就是缺啥补啥。”谈及如何将年轻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郑利明认为,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是基础,通过这种双培养机制,最终就是要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攻坚时刻见党员”。




  20XX年以来,支部党员职工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59件、软件著作2件,发表科技论文6篇;拥有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新培养技师6人、高级工11人、初级工21人;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行业劳模,3人获评“云岭首席技师”,4人获评曲烟工人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近3年为工厂各部门、集团、中烟输送各类人才近80人。




  如今,“坚持学习、自己动手、苦干实干”的维保人精神,“设备问题不过夜、服务保障不断档”的工作作风,“择一业、专一事、终一生”的工匠养成秘笈已成为共识。下一步,支部将持续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统领,强化党建引领,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狠下功夫,力争把支部打造成为承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曲烟精神、探索数字化治理新模式的前沿阵地,以实打实的发展业绩助力工厂高质量发展。




一流团队练成记




记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部




20XX128日)




  在北京西长安街南侧一栋并不算高的楼宇内,聚集着一个32人的年轻团队。多年来,他们瞄准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和锻造一流团队的目标,立足本职,以骄人的经营业绩和过硬的团队建设脱颖而出,荣获20XX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他们就是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部。




一、想干事能负重




  吕凡是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他40出头,既稳重老练又活力迸发,谈起各项工作来如数家珍,洋溢着激情和责任感。




  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公司制已经成为当下企业普遍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将过去的对公业务部更名为公司金融部,赋予其统筹协调条线的职责。简言之,除零售金融业务外的所有与企事业等对公单位的融资业务,都归公司金融部统筹协调。




在庞杂的业务事项中,如何理出头绪?




  吕凡给出的答案是——党建引领,团队凝心。截至目前,这个32个人的团队已有党员(含预备党员)24名,占比高达75%。“我们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贯彻落实好‘金融为民’理念,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重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他们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丰富理论学习的方式,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锻造过硬员工队伍的熔炉。他们将抓党建、转作风、提服务、促发展相衔接,形成闭环工作链。他们坚决破除顽症积弊,树立客户至上理念,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坚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同部署,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坚守金融政治性、人民性




  “我们深知,支持首都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公司金融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吕凡说。




  为此,他们主动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制定金融支持方案,强化政策宣传培训,严格执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专项补贴优惠政策,做好贷款储备,提高投放力度。成功中标北京地铁3号、19号线、京沪高铁等重点项目融资商,主动对接区域内集团成员企业及兄弟分行协同联动,助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战略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9月末,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对公存款余额超48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贷款余额登上千亿元台阶,较年初增长14%,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效落实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责任使命。”吕凡说。




  更好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体现公司金融部工作人民性的现实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光大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从调研入手,持续落实集中分层专业化经营管理,推动分行各层级客群价值实现齐头并进。他们联动集团成员企业,与证券、保险、信托、中青旅及嘉事堂等企业共同代销,形成销售合力,做到购得到、卖得出、投资人有回报。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见效,他们牵头成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区域协同发展融资需求,推动联合贷款。传导总分行优惠政策,制定信贷服务区域实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绿色金融相关要求,他们以北京地铁3号线融资为突破口探索路子,已达成为该项目授信16亿元协议,至采访日累计投放贷款9亿元。吕凡告诉




《金融时报》记者:“为不误工时,公司金融部与信用审批部门密切配合,开辟绿色通道,最短时间完成授信流程、完成审批并以优惠贷款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目前,我们提供的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0%,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1倍。”




三、群雁高飞头雁领




  头雁,永远决定着雁队的前进方向、精神状态和工作成败。在公司金融部同事们看来,他们的老大哥吕凡就是那只“头雁”。




  “他永远不骛于虚声,而是用实际行动号召我们、带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他会定期与我们谈心谈话,特别注重与年轻干部的交流”,在团队成员看来,吕凡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头雁”带领下,公司金融部的经营管理水平蒸蒸日上。他们持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以“聚焦主业、强调创收”激发职工工作动力,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性指标考核,设置垂直绩效。创新推出《北京分行访客管理实施细则》,打造公司金融客户营销范式,提升营销产出率,挖掘潜在动能。




  他们从一线需求出发,明确条线各经营管理部室协同培训工作机制,出台培训工作方案。强化日常培训,严格落实培训效果后评价,提升条线队伍专业化水平,为公司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技能保障。他们以日常履职尽责为切入点,全力支持服务营销,开展“业务送训上门”等活动,面对面交流、一家一家宣讲,真心实意倾听客户声音、仔细查摆服务短板、逐条反馈客户经理,为发展公司金融广结人缘。




  从2020年到20XX年,吕凡带领公司金融部先后获得北京市工人先锋号、中国光大集团先进基层党支部、中国光大银行公司金融先进分行等集体荣誉,他本人连续三年分别获得总行、北京分行“先进个人”等荣誉。




  提及未来,整个公司金融部满怀憧憬。他们坚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卷上,总有他们的一笔。




用实干担当让检徽绽放光芒




三原县检察院被最高检记集体一等功走笔




20XX1229日)




  历史上,以三原为中心区域的渭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在这里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现如今,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三原县检察院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连续八年获评咸阳检察机关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近日,该院被最高检记“集体一等功”。




100-1=0




守牢办案质量生命线




  100-1=0,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累积起来的良好形象。基于此,三原检察院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办案的核心,牢牢把握住质量这道关,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年来办理2679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捕错诉,监督立案32件,监督撤案18件。




  办案的同时该院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我们对照检察建议纠正了1件有同类问题在办案件。”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公开听证会后,县交通局对检察官PPT示证的问题照单全收,并举一反三建立执法易错库。该院与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会签协作机制两年来,评查行政处罚案卷1528册,通过检察、政府座谈反馈共性问题9个,针对个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3件。




  为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地实现,三原县公、检、法协商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轻刑案件批捕和起诉平均办案时长分别缩短至3天、13天,实现轻重分离、快慢分流。




1+1
2




综合履行诉讼、监督、社会三项职责




  检察机关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一体、综合、能动履职是更好履行诉讼、监督、社会三项职责的基本途径,三原检察院推动高质效办好案件从个案办理向诉源治理延伸。




  今年以来,三原检察院向市检察院移送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办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14人,探索“法律监督专项报告+检察建议”监督新路径,促成财政、税务等6部门信息共享,




补征税款270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院与县自然资源局、嵯峨镇政府共建全市第一个检察公益林,追回的碳汇损失赔偿金变成嵯峨山上的片片绿荫。参加首批林木栽植的省政协委员说:“检察院组织村干部参加听证会是一堂极好的法治课,更好地发挥了法的教育作用。”




  今年10月,全省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双进”工作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现场会在三原召开,该院以“小窗口”融入“大治理”为题,在会上开展经验交流,获得参会单位纷纷好评。




党建+队建




双核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论文获评第三届‘咸阳市法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带给我更多的是鼓励和信心。”员额检察官李琳高兴地说。检察讲堂、三检之星、政治+业务双导师、干警体能强化训练该院党组为锻造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检察队伍打了一套组合拳,会办案、会讲课、会写文章的“三会”检察官越来越多。




  以素能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该院《“三化”促进民事检察建议提质增效》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六厅刊发,16项工作经验被省检察院转发,1件案例被省司法厅收录于《陕西省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活动典型案例集》。检察官受邀为全省民事和行政检察人员授课,民事检察和“检察之窗”两个办案团队被评为20XX年度全省优秀办案团队,“三原色”未检团队被表彰为市级三八红旗集体。




  坚守初心,荣耀天平,三原检察院将持续答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让检徽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在湘西沃土绽放美丽荣光




记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




20XX1211日)




  40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34.5岁——这是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员工状态。在这支年轻、充满活力的队伍里,他们挥洒青春的汗水,实现了辉煌的业绩,为湘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智慧力量。20XX年,该行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深耕厚植,笃行致远。作为一家国有银行,自2008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坚持党建引领,坚定初心和使命,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广大干部职工立足自身岗位,充分激发自身潜能、智慧和才干,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既定工作,营造了学先进、做典范的积极氛围。




一、学习榜样争做先进




  “打造良好的风气和精神状态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曙光说。一直以来,该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发扬践行邮储银行企业价值观,不断推动企业向着更远的目标发展。




  在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有很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先进个人。2018年,该行资产保全部荣获湖南省总工会颁发的“湖南省工人先锋号”




荣誉称号;2019年,该行员工李璟荣获湖南省总工会颁发的“湖南省芙蓉百岗




明星”荣誉称号;20XX年,该行员工杨智获中国金融总工会颁发的“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20XX年,该行荣获湘西州总工会颁发的“湘西自治州五一劳动奖状”;20XX年,该行个人金融部荣获湘西州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该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争当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激情、决心和信心。结合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培育和选树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典型人物,注重挖掘优秀代表,重视正向激励,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模范的正能量,提升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利用科技推动业务流程向智能化、自动化、敏捷化转变,全面提升前中后台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产能,为发扬劳模




精神、工匠精神提供科技支撑。




二、服务人民助力发展




  “能让家乡的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幸福!”看着吕洞山区的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邮储银行保靖县支行业务部经理宋芳激动地说。多年来,宋芳扎根于吕洞山区,贯彻落实分行党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帮助山区百姓增收致富。




  不论冬夏,宋芳带领其业务团队顶烈日、冒寒风穿梭在山区各个村落,与村委会和村民耐心沟通,仔细讲解邮储银行创建信用村和信用户的金融帮扶政策,挨家挨户搜集录入信用户信息,将邮储银行惠民帮扶政策带到了湘西最偏远的山区,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XX年末,以宋芳为代表的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三农团队累计创建信用村1386个,创建信用户30520户,线上信用户贷款余额1.21亿元,本年净增1.19亿元,增幅高达592%




  在广大农村,邮储银行的实在为农民、为产业发展带来希望;在城市里,邮储银行的真诚给人们、给企业发展带来信心。




  “我们坚持转变服务模式,坚持推动营销数字化、产品立体化、服务综合化和运营集约化的全面转型,主动为企业生产提供最适宜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始终全力保障市场运行平稳。”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金融部总经理向苑林表示。20XX年,向苑林带领团队积极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主动走访园区、企业、商圈,奋战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桥头堡前。并从贷款、结算、供应链、票据等多维度为实体经济提供综合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提升产业金融体系支撑能力、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竭尽全力。在向苑林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全州多达3000余家优质企业享受到高质量金融服务,新能源、医疗、基建、生产制造等众多行业领域在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的帮扶下恢复了疫情后的发展生机。




  难能可贵的是,向苑林及其团队成员顶住压力,深入一线攻坚克难,积极发挥破阵先锋的作用,让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公司存款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实现逆势上扬,年净增达到3.74亿元,同业中占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为稳住该行公司市场发展基本盘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扎根湘西奉献湘西




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扎根于湘西,成长于湘西,也奉献于湘西。近年来,




该行围绕州委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矢志不渝坚定支持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服务农村方面,今年截至10月末,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涉农贷款余额




33.46
亿元,本年净增7.3亿元,完成省行计划的214.7%,完成监管计划的256.14%,居同业第一位,惠及农业主体超过32000户。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08亿元,本年净增4.88亿元,完成省行和监管计划的375.38%。该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目前,该行已在全州累计创建信用村1410个,录入信用户信息32395户,线上信用户贷款余额1.52亿元,




  本年新增3219万元。此外,该行拥有产业贷、极速贷等多种贷款产品,可全面覆盖所有农业主体,能全方位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在服务城市方面,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积极深化服务模式变革,推动营销数字化、产品立体化、服务综合化和运营集约化的全面转型,重点聚焦民生基础设施、园区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大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的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全力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今年截至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45亿元,居同业第二位,本年净增25亿元。其中公司存款本年净增1.9亿元,净增额居同业第二位;企业类贷款余额9亿元,本年净增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7亿元,本年净增1亿元。




  “我们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任务,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湘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黄曙光的话掷地有声。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是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怀着对湘西这块土地的一份热爱,他们朝乾夕惕、前赴后继,在湘西这片沃土上绽放着属于这个光荣集体的美丽荣光。




珠峰下的“生态”守护者




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纪委监委




20XX124日)




  西藏日喀则,严冬的珠穆朗玛峰,巍峨挺拔、景色壮美;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内,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日喀则市纪委监委的干部们结束了一天的明察暗访,围坐在帐篷里吃点干粮,商量后续行程。连日来,他们深入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实地了解村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乡村两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日喀则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境内有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珠穆朗玛国家公园。为了保护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及珠峰的自然生态,守护当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喀则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抓手,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着力点,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有力有效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20XX9月,日喀则市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一、领题监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今年以来,日喀则市纪委监委明确将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工作之一,由党风政风监督室协同各县区纪委监委和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成立3个调研监督组,深入全市18个县区200余个乡镇和部分村居,通过调阅资料、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开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工程项目推进情况。




  “温室大棚开建时群众期望很高,出地出力都很积极,但是后来因为管理不善,就荒废了。群众不仅没有任何经济收益,而且连自家吃蔬菜都满足不了。”调研监督组的一位同志说,他们在聂拉木县某乡镇调研监督时,发现当地一些温室大棚建而不管、建而不用。随即向聂拉木县委和市农业农村部门作了反馈,督促其对闲置废弃温室大棚的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补齐设备、优化布局,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目前,该县60余座闲置温室大棚均已全部恢复生产利用。




  “要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探索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效途径。”日喀则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聚




焦“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明确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4个监督检查室分别领题重点监督“四个创建”中的一项任务。各县区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实际选题监督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发现、处置和通报违反纪律、落实责任和措施不力等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以案促改,做深做实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20213月,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委原书记次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利用一把手的权力为他人承揽工程项目提供帮助,继而收受巨额好处费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一把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重失守,引发上行下效,严重污染地方政治生态。”次某被查处后不久,日喀则市纪委监委组织相关室深入研究次某案背后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对包括南木林县在内的部分县(区)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深挖彻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为他人在承揽工程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的违纪违法问题。




  “我们先从政治生态状况一般或情况复杂的地方入手,重点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程项目、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的问题线索。”日喀则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说,该市纪委监委围绕工程项目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资金发放等重点环节,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党的十九大以来,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120余人。同时,深化运用“室组地”“室组”联合办案、指定管辖等模式,加强对县级纪委监委办案工作的领导指导。




  20XX年初,南木林县纪委监委根据日喀则市纪委监委转办的问题线索,对该县某领导干部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但由于该县纪委监委此前较少办留置案,且被审查调查人反调查意识较强,留置启动后的较长时间内,内审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喀则市纪委监委有关室及时掌握情况,并应南木林县纪委监委申请,派员介入案件查办工作,指导他们重新梳理初核情况,进一步对被审查调查人的工作履历、社会关系、资产财产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同时结合被审查调查人性格特点、前期内审工作情况等,重新制定了新的内审方案。南木林县纪委监委按照新方案,特别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唤醒被审查调查人初心的同时,为其讲纪法、讲政策、讲利害,促使其如实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在查办案件上持续加压的同时,日喀则市纪委监委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把查办案件与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发现个案背后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度薄弱点,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以案促改深化系统施治工作办法(试行)》,构建全流程以案促改工作机制,做深做实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三、专项整治,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后藏粮仓”,江孜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发展基础。202012月,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的江孜县重孜乡特色小城镇项目竣工,拟将其打造成当地重要的农贸市场,这让很多群众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然而因重孜乡周围商业环境不成熟,一直没有规模性企业愿意入驻并运营该项目,群众的期待落空,意见很大。




  “多亏了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让昔日的冷冷清清变成现在的热闹繁华,现在不仅我们乡,周边其他乡镇的村民也都来这里做买卖,我们的腰包眼瞅着就鼓了起来,亚咕嘟(藏语,干得好)!”江孜县重孜乡村民索朗平措高兴地说。




  从2020年开始,日喀则市纪委监委为解决基层信访举报渠道不够畅通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放“监督连心卡”,在卡片上写明纪检监察机关的受理范围、联系电话、来访地址等信息,并由各县区纪委监委利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机会广泛发放,架起纪检监察机关与各族群众的“连心桥”,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




  20XX年底,江孜群众把江孜县重孜乡特色小城镇项目有关情况向县纪委监委作了反映,县纪委监委对此高度重视,督促县有关部门开拓思路、加大招商力度,实现了正常运营。




  “之所以有些工作落不下去、老百姓的一些关切无人问津,关键在于一些干部选择‘躺平’,把‘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堵一公里’。”日喀则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朱泽华说,为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有效解决,日喀则市纪委监委以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为抓手,协助市委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结合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党政督查、信访举报以及行业系统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整治“等靠要”“庸懒散”“推拖绕”“做虚功”等为重点,分批次通报多起“躺平式干部”典型案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以前去政务大厅办个事,总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现




在好了,不仅门好进、脸好看,事办起来也高效顺畅,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了干部是实实在在为我们服务。”日喀则市便民服务大厅的办事群众说。




逐梦乡村沃野  贡献青春力量




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群体




20XX1212日)




  “大学毕业返乡创业,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乡村振兴的光明大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新思想、新力量。”“我将和广大农村创业青年一道,在乡村热土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发言,彰显了一位位青年先锋的蓬勃力量,也体现着青年们兴农强农的使命担当。




  近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表彰活动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举行,10人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称号,380人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他们扎根乡村、传播技术、发展产业、服务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也激励着更多青年人才逐梦乡村、建功立业,为乡村建设、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科技兴农有本领




  青年人才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果树园艺研究室副主任马晓丽正是科技兴农的青年代表。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她长年奔赴在生产一线,从事李、柑橘等果树新品种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近年来,三峡库区柑橘优质果品率降低,病虫害频发,她和团队在万州、云阳等三峡库区柑橘主产区改良土壤、培育高光效树形、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柑橘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解决生产难题。“这项技术在三峡库区7个区县全年应用推广55.15万亩,每亩增效1000元以上,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75亿元。”马晓丽说。




  从重庆到江苏,青年人科技兴农强农的初心正在延续。年仅28岁的华梦丽已经在农村扎根了8年,2015年底,她和4名同学一起到江苏省句容市,创办了“果牧不忘农场”,开始探索乡村事业。有一次,几名农户发现自家草莓苗莫名死亡,便第一时间联系华梦丽。冒着暴雨,她立刻赶往现场查看,她说:“农业技术问题,就得在田里面才能说清楚。”她迅速诊断出病因,决定使用脱毒草莓苗,并筹备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室。正值夏季高温,华梦丽在桑拿房般的实验室待了三个多月,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助下研制出草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此外,她还组织“90后”“00后”农学专业毕业生成立助农服务队,




为农民开展免费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成为了让农民放心的“田保姆”。




  像这样用科技引领乡村发展的青年人才还有很多,他们坚守为农初心、掌握农业技术、积极投身农村。在湖北省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锋积极与湖北省、武汉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瓜蔬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提高种植效益;留学回国的浙江青年林东东正在用数字化改变父辈赖以生存的柑橘产业,从传统农业到数字农业,从线下销售到线上销售,他为柑橘产业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帮助更多橘乡百姓鼓起了腰包。




二、产业振兴出奇招




  青年最具活力和创造性,青年人才在乡村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和乡村产业实现了“双向奔赴”,碰撞出新思想、新创意、新做法的火花。




  新时代高素质农民朱霞,创立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分区管理、综合利用、绩效奖励等措施,年生产、购销优质原粮1万余吨,年产值达7500余万元,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身残志坚的青年代表张莹莹,依托广西凤山县、罗城县困境残疾人创办的专业养殖合作社,策划精准扶贫公益助残项目,为残障者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地区残疾人脱贫致富来自浙江建德的“90后”农创客王运,接过父辈的种粮“接力棒”,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种粮大户。她购置了57台(套)无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持续钻研现代化的种粮方式,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08亩发展到2800亩,大米生产也实现了优质化、绿色化。“有了好大米,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王运介绍,经过不断探索,稻田逐渐成为她施展创意的新平台。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王运连续8年举办稻香节,从单纯的卖粮食转变为现在的“卖文化”“卖体验”“卖风景”,8年间吸引游客27万人次,销售额15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0多万元,父老乡亲们都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每斤大米只能卖2-3元,现在有了质量和品牌的加持,可以卖到8-10元。”王运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同王运一样,来自云南的“博士农民”梁名双,从2014年开始投身三农,在澄江市、普洱市景东县先后注册两家公司,积极突破云南露天蓝莓种植技术壁垒,积累了一套完整




的蓝莓种植和管理经验,并制定《蓝莓种植规程》,无偿向农民共享技术。“从我们种植蓝莓开始,就比较注重在自己得到发展的同时,让周边的老




百姓也能够从中获益。”梁名双表示,他带着技术和管理人员深入村民家中,耐心细致介绍,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既提供地租收入,还聘用农民务工,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把“小蓝果”做成了大产业。




三、乡村实践有方法




  青年人有想法、敢创新、肯实干,为古老的乡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奇思妙想也为乡村治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推广民间技艺等点燃了新的“星火”。




  吴金伟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之后,放弃大城市的高薪机会,毅然投身湖南省脱贫攻坚一线。




  2021年,两年基层选调期满,他放弃回到机关的机会,留在基层担任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党委书记。在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村委中“80后”“90后”占比超过一半,存在干事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此,吴金伟集合起了资历丰富、能力优秀的“银发资源”,建立起以退休的村党支部书记吴有远为首的“老吴工作室”,并吸收退休律师、医生、军人、教师等资源,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村民自治局面。




  在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上,青年人也给出了新创意、玩出了新花样。山东济南乡村创业青年穆峰充分挖掘龙山文化,打造了以“龙山味道”为统领的文化特色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出了以产业赋能文化、以文化引领产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在文化赋能下,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山水豆腐得到快速发展,实现鲜豆工坊全球连锁700余家、龙山豆腐脑中式快餐100多家的突破,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加入豆制品产业链,每户年收入从三五万元增加到十万元。”穆峰表示,如今,龙山黑陶、龙山水豆腐、龙山小米等产品远销欧洲国家,让龙山文化真正走出了博物馆、走向了全国、迈向了世界。




  青年先锋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光发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比如下乡担任志愿者、行医助学、捐资捐物、为乡村提供法律服务、发展绿色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等。这些青年先锋毅然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田间逐梦,帮百姓圆梦,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驻村路上显担当一腔热忱办实事




记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




20XX1228日)




  冬日清晨,太阳喷薄着舒缓温暖的光芒,映照在村头巷尾的屋檐,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海榛,提着一些孩子爱吃的零食,径直往脱贫户韩金良家走去。




  20XX年测算全村人均收入,韩家是唯一一家没过万元的家庭,将韩金良家纳入监测户,秦海榛和驻村工作队时常上门去韩家探望。“秦书记来了!走,进屋!”在院里喂牛的韩金良见到秦海榛,连忙招呼着让他进屋。




  “老韩叔,家里这几头牛长得真好,出栏的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指着院里4头牛,秦海榛仔细询问韩金良喂养犊牛的方法,之后他又提议道,如果养牛的饲料比例拿不准,韩金良可以上养殖大户家去看看。




  “你们工作也忙,有啥事打电话或者群里喊一声就行了。”进屋后,韩金良连忙让妻子给秦海榛倒茶。“这两天正好有空来看看您,再说惠民政策当面讲,大家才更清楚嘛!”秦海榛笑着说。




  “叔,快到年底了,今年家里收入咋样?”秦海榛最近一直忙着采集脱贫人口的收入信息,顺便入户宣讲医疗保障等多项惠民政策,他摊开手里的宣传册笑着问道。




  “多亏党的好政策,今年收入比去年好多了!”说着话的韩金良掰着手指,给秦海榛算起了收入账,纳入监测户后,他们一家四口被政府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他的儿子当上了护林员,他自己养了4头牛。“我们老两口看病住院,有医保报销,几乎不用花钱,日子过着越来越有盼头了!”韩金良乐呵呵道。




  秦海榛拿出纸笔,将韩金良家的收入一笔笔记录下来,算下来今年韩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听到韩金良的儿子韩德,闲暇之余还会去县城打零工,秦海榛鼓励道:“村里如果有技能培训,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韩德,让他学些技能,以后出去打零工也好找工作。”




  从韩家出来,秦海榛拐进另一条村道,去查看村里环境卫生整治情况。9月底,他们组织村里退休干部、老党员等6名人员,成立村里的“热点”,让各行各业的“老把式”,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咱们村通过国家各项政策,基础设施建得非常完善,但是村里的年轻人,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不强,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情况?”白杨沟村集中学习会上,“热点”成员之一包怀满提议道。




  会议结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组织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向村里的青年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看见垃圾随手捡,自家垃圾投放到村垃圾箱”白杨沟村不仅广泛宣传,还将青年爱护环境,写进村规民约。




  驻村工作队对白杨沟村132户群众入户时,鼓励全村群众开展门前“五包”、集中清理日、村级环卫队等机制,并将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牲畜棚圈、门前村道、就近河道等纳入整治范围,引导全村人,自发性开展村居环境卫生整治,为继续打响全国美丽休闲乡村“金招牌”提供保障。




  村庄美了,村民还得富起来。白杨沟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走访、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形成集“乡村旅游经济+舌尖经济+民宿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链,逐步将旅游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0年,白杨沟村荣获“全省旅游示范村”称号。如今,当年的“红泥沟”变成了人人叫好的乡村旅游“网红村”“样板村”,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白杨沟村村民主要收入之一,仅旅游业一项,实现人均增收512元。




  驻村工作队编写白杨沟村项目方案,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方案,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金资源,最终确定修建旅游文创研学观光体验基地、儿童乐园等旅游项目。




  “‘吃租’赚不上钱!”经过几年的摸索,得出此结论后,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委托经营、入股经营的方式,将白杨沟村产业划分为基础设施股占50%,资金投入股占30%,经营管理股占20%三大基础股份。




  白杨沟村采取收益明晰、风险公摊的方式将村旅游文创研学基地盘活,将村内树湾打造集露营、烧烤、游玩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探索促农增收“新引擎”,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为完成年收入50万元打下基础。




  “白杨沟村作为青海省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遇,我们驻村工作队会努力带领白杨沟村尽快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美好愿望。”秦海榛说。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群众心中




记中宣部20XX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张有华




20XX1215日)




  在元江县曼来镇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党的宣讲事业,带领着一支少数民族宣讲队伍,长期扎根基层,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只为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山区群众,让党的理论政策扎根基层、扎根群众,他就是元江县民政局退休干部、曼来镇百姓宣教队负责人张有华。20XX11月,张有华被中央宣传部表彰为20XX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张有华出生于1954年,16岁参加工作,是元江县曼来大队的一名畜牧兽医员,1980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43年党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党和人民把我从一个小学毕业生、大队‘劁猪匠’培养成机关干部,我要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在有生之年多为党和国家做点事。”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余热生辉,永做党的声音传播者




  2014年,从元江县民政局退休的张有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走访了曼来社区所有村民小组,了解到有小组需要成立老年协会后,他利用在老龄委工作的经验帮助高寨、石脚地、乔边、马鹿洞、箐门口5个小组成立了4个老年协会。几个月后,他还与5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了“532乐队”,自娱自乐的同时,带动了农村文艺队发展,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余热。2015年,元江县实行殡葬改革,从土葬改为火葬,曼来社区一直是土葬,要让大家改变固有的观念,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此时,退休在家的张有华想为宣传殡葬改革做一点事,就跑到县民政局要来一口袋殡葬改革资料自行研究,把自己的宣讲想法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后,第二天就到县城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编写了《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宣讲稿。




  “第一次宣讲是在曼来社区冬季党员干部培训会上,大家都很认真地听讲,有的还记笔记,有的散会后还来问问题,我太高兴了。”首次宣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家表示,老张的宣讲通俗易懂,喜欢听。群众的支持和喜爱,成了他开展宣讲工作的最大动力。于是,他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开展了28场宣讲,宣传殡葬改革新规,引导大家树立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亲情观。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曼来镇的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并圆满完成,未发生一起矛




盾纠纷。




  2016年,张有华受邀担任曼来镇百姓宣教队负责人,他把“532乐队”也纳入宣教队。从此,张有华的宣讲活动从“独角戏”变成了“民族歌舞+花灯说唱




+
政策宣讲”的模式,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精彩,受到了群众欢迎。队员们白天务农,晚上排练节目,除了在曼来镇演出,宣教队还经常被邀请到其他乡镇和相邻县区宣讲表演。




二、创新方式,让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元江县是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有些老百姓听不懂普通话。针对这一情况,张有华根据民族特点进行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到不同的民族村寨,就以各民族宣讲成员为“主角”,既用普通话宣讲,又用民族语言宣讲,并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




  “张队长知道我是‘傣族双声部民歌’传承人后,第一时间就找到我,拉我入队。而且他对每场演出都非常细心和负责,能把每个队员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曼来镇百姓宣教队队员白天宝说。




  “我每天都收听收看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新闻,只要有新的政策,我都会在10天内下载整理,不超过半个月就要宣传出去。”张有华说。从1970年工作一直到现在,张有华始终如一地学习党的理论,关注党的声音,坚持做到新闻必看、理论必学、报纸必读、心得必记,不断丰富宣讲素材。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他更是积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髓,第一时间编排了《二十大光芒照边疆》《赞民族团结》等节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之余,张有华还经常拉上朋友一起去看望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帮困难群众解决问题,而且每次都是他自掏腰包购买慰问品。此外,他还坚持去夜校授课,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关心的事,让当地群众尽快知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脚踏家乡土地,歌唱时代精神。从曼来镇的村村寨寨到全县,再到周边县,张有华让理论宣讲在基层落地开花。2014年退休至今,张有华累计撰写宣讲稿78篇,编写花灯说唱69首,宣讲255场,演出183场,听众达到了近10万人次,真正做到了从乡村来、唱百姓事、为群众演,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基层群众的心中。




不嫌陇亩小躬耕育繁华




20XX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夏昭炎




20XX1225日)




  在湖南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88岁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是出了名的率真。他喜欢走路,微信3231169整理,夏天光着脚,走得很快。每天至少一万步,“五千步都不行”。




  他喜欢倾听,与人说话,总是面带微笑,眯着眼,偏着头,侧耳听。他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笑称自己是“网购达人”,微信也玩得飞起。




  他有很多荣誉:全国道德模范、全省最美新乡贤前不久,还荣获20XX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在乡野里,没有人把他当大学教授。他也总说自己是“受教”,“要向农民学习”。但,谁都知道,这位受人尊敬的、与乡邻打成一片的长者,心中装着的,是乡村文化原野的阡陌纵横。其德昭昭,其心炎炎。他甘当一颗文化的种子,撒向家乡的土地,破土萌芽,拔节生长,如今已是一片繁华盛景。




一、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工,那就“种文化”




72
年前,不到16岁的攸县少年夏昭炎参军入伍。




初中肄业的他,在部队算是一个文化人,顺理成章成了文化教员。




  当时,部队里很多人没读过书,处于文盲与半文盲状态。文化教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扫盲。战士们训练的时候个个生龙活虎,但认起字来却大眼瞪小眼。于是,夏昭炎自创了一套“夏氏教学法”。




  “‘仁’字是两个人互相支持,两个人一起做好事。‘信’字是‘人’旁‘言’边,言而有信方为人……”轻松的教学方式很受欢迎。




  在部队服役4年,夏昭炎坚持学习,笔耕不辍,多次在部队报刊发表文章,被首长夸赞为“笔杆子”。




部队的经历,决定我终身的任务就是传播文化。”夏昭炎后来说。1955年从部队转业之后,夏昭炎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酃县(今




炎陵县),执起了教鞭。




  从中学老师,到县委宣传部文化教员,再到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教师,人生轨迹与个人志向的高度契合,让夏昭炎在文化的沃土里不断向深处扎根。




2004
年,已经退休的夏昭炎,决定和老伴杨莲金回到家乡石羊塘镇杏塘村




(后合并为谭家垅社区)高桥屋场定居。




  在湖南科技大学任教的几十年,夏昭炎从事文艺理论、文艺美学等课程教学,他的专著《意境概说》,被学术界誉为“在意境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




  “意境”强调美的氛围。研究了一辈子意境的夏昭炎回到家乡之后,敏锐地发现,乡村的美,尚有缺憾。




  村里4000多口人,约2000青壮年,其中四分之三外出务工,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




  “家家户户,男的女的,都在打字牌,孩子们干什么?就在旁边看打牌。”乡村面貌日新,唯有文化生活凋敝。




  “乡村若没有文化的滋养,哪会有诗意的美。”夏昭炎和老伴合计着,要为一老一小做点什么。




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工,做什么呢?”夏昭炎寻思。




  “你是文化教员,那就‘种文化’。”老伴的随口一说,夏昭炎记在了心上。




二、“种”了一间书屋,“种”下3个学校




从夏昭炎家的小院出发,一条乡间小道通往谭家垅社区文化广场。




  道路两侧,是夏昭炎和乡亲们一起种下的红叶石楠,还有国画风格的文化墙。一边绿意盎然,一边古朴文艺。




  文化广场周围建有书屋、儿童之家、乡贤馆、民俗馆等,如今已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广场所在地原本建有祠堂。祠堂边有一处闲置多年的老屋。回乡后,夏昭炎将屋子买下来,修缮一新,再从家里搬来一些桌椅和书籍、报纸,建起了高桥农家书屋。




  20094月,书屋开张了。老伴挨家挨户邀请:“都来看书吧。”第二天,陆陆续续来了十多位村民。




  没高兴多久,夏昭炎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老年人不识字,看不懂书和报,怎么办?于是他办起了老年学校。




  他“重操旧业”,在祠堂的空地上支起一块黑板,为一群头发和他一样花白的乡亲们上课。从认字开始,讲文化、讲政策,还拉上卫生局退休的老伴讲保健知识,越来越受欢迎。慢慢地,村里的老人们远离了牌桌,习惯了结伴到




文化广场来,听课、跳广场舞、做保健操。村里的留守儿童,是书屋的常客。




  《一千零一夜》《论语》《三国演义》这是一个叫陈雨涵的孩子在高桥农家书屋借过的书,共有上百本。




  书屋如今已经升级为攸县图书馆高桥分馆,藏书超过2万册,总借阅数达到1万多本。4间房3组大书架满满当当,地上还码着许多没来得及拆的邮包,都是各地捐赠的书,最远的来自新疆。




  夏昭炎借鉴孙子就读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经验:写5篇读书心得,授予“读书小学士”称号,写10篇是“小硕士”,写15篇是“小博士”。读得多、读得好,还有奖励,奖品也是书。




  夏昭炎还在相邻的几个村陆续开办了6个书屋分点,让图书“漂流”,发挥最大的能量。一本本书,点亮一盏盏心灯,筑起一座座文化的“粮仓”。




  接下来,又有了少儿假期学校、家长学校,其中少儿假期学校先后吸引了攸县、衡东县8个乡镇1135名学生来学习,最多时一次达300多人。




  近几年,夏昭炎还成立了“高桥四美基金”,自己拿出1.2万元,部分村民和社会爱心人士也陆续捐了一些,奖励学有所成的孩子,“一共奖励了40多人,奖出了7个研究生。”




三、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身份,不忘初心




农家少年夏阳洋,是在高桥农家书屋“泡”大的孩子。




  夏阳洋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书屋时的震撼。从自然世界,到人文地理,再到科学知识,满屋的书,让他眼花缭乱。




  好学上进的夏阳洋,在文化的海洋里,一步步成长。2020年,夏阳洋以656分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21年暑假,夏阳洋带上几个大学同学,回到少儿假期学校义务支教。站在讲台上,夏阳洋看到了台下孩子们眼里的光,和他当年一模一样。




  现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大学、湖南信息学院,纷纷与少儿假期学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先后有200多人次自发来义务支教。




夏昭炎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心有触动。




  2021年,村民夏政凯将自家三层小楼的第一、二层,无偿提供给少儿假期学校使用,孩子们有了更宽敞明亮的教室,支教的同学们也有了集中住处。




  当少儿假期学校需要一位管理员时,原本在家带孩子的熊侠艳站了出来;村民张玉英的家就在书屋附近,自2011年起义务担任图书管理员,被评为湖南




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在夏昭炎这位“新乡贤”的感染下,乡村盛开向上向善的文明之花。如今,当地已评选出74名身边的“新乡贤”。




  即将步入“90后”的夏昭炎,身板硬朗,心态年轻。但其实早在2004年,他就已经罹患胃癌,切除了3/4的胃。回到乡村这十多年,他说自己“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疾病、忘记了身份,唯独忘不了初心”。




  他每周定期给大人小孩上课,课时并不比当大学教授少;不同的是,他现在授课,还倒贴钱。学生去看他,问:“要带些什么给您?”他说:“什么都不要,人来了就好。”反复问,他才说:“带些书来,给孩子们读。”




  这些年,“夏先生讨学钱”,先后募集数百万元,修路、修桥、修广场,一砖一瓦盖上崇文兴教的楼房,一耕一锄种出金灿灿的“文化田”。




  他还写信,满怀深情邀请退休后的老同学,回来一起建设家乡:“若来看我,最好是春天。一起走过嫩绿的田畴,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峦……”




十多年辛苦不寻常,绿了荒山白了头。




  夏昭炎当年在院子里种下两棵雪松、十二棵桂花树、一棵含笑树。如今,树已亭亭。花开的季节,香远益清,沁人心脾,像极了眼前这位老人,余韵悠扬,山高水长。




参政议政“能手”这样炼成




记涪陵区政协常委姚以山




20XX1221日)




  近日,农工党中央理论党史工作交流暨党史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涪陵区政协常委、农工党涪陵区委会副主委、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姚以山作为优秀代表,在会上作了理论研究工作经验分享,这在农工党涪陵区委会机关引起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向这位参政议政能手“取经”。




  2018年以来,姚以山撰写了300余条统战建言和社情民意信息,仅去年一年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百篇。丰硕的履职成果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高质量建言带来的高采用率上。“每当精心打磨的议政建言转化成措施落地,我都感到很自豪。”他说,积极参政议政增加了他的人生厚度。




这位参政议政能手是如何炼成的?




一、情系民之关切为传递民声架起一座桥




  “议政建言不是随心的文字游戏。”姚以山说,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和老百姓走在一起、站在一起、聊在一起,才能了解到更多元、更真实的社情民意,才能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传递好群众的声音。




  从《关于将城市困难群体纳入精准脱贫工作对象的建议》《为残疾人C5车从事短途客运留条“活路”》等为困难群体呼吁,到《关于破解儿童票“优而不惠”制度弊端的建议》等对社会矛盾的关注,再到《关于加强教材审核人民监督的建议》等就难点堵点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姚以山坚持走进社区村居、田间地头,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好建议,传递群众的“急难愁盼”。




  “看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参加中小学教材审核,铁路部门调整儿童优惠票标准等新闻报道,意味着建议得到采纳落实,成就感油然而生。”姚以山高兴地说。




二、立足本职工作为提质增效添上一把柴




  “本职工作和议政建言犹如个人事业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姚以山表示,对于感兴趣的课题,抑或“命题”“考题”,可以运用一些思维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思考,在反复分析、判断、推演中寻求解题答案,逐步将自己锤炼成“有深度的杂家”。




  姚以山先后从事过纪检监察、民主党派专职党务、招商、商务等多类型工作,这些经历对高质量参政议政很有帮助。《监察机关留置对象的辩护权应受到法律保护》《农工党的相关称谓应当予以规范》《警惕招商引资“内卷”加剧产业失衡》《外企资本金账户使用的银梗阻问题亟待解决》等一篇篇建言材料,反映出他对工作的深入思考。




  “重庆市政府出台健全协同招商体系、统一招商引资政策标准等措施以避免区县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细数建言成果,姚以山说,这既坚定了他对招商工作的信心,也更坚定了干到哪里、谋到哪里、谏到哪里的决心。




三、心怀国之大者为强国建设当好一块砖




  “党和国家的工作推进到哪里,参政议政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姚以山认为,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素有“人才库”“热点”美誉、肩负着参政议政重任的民主党派必须关注中共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看问题,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智力资源优势,积极主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为此,他为优化政协工作,提出《部分地方推选政协委员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为优化对外开放工作,提出《我国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亟待破除相关制度障碍》;为健全法律制度,提出《食品药品监督执法相关法律“打架”需引起重视》姚以山始终牢记使命,坚持从自己的法学、公共管理专业背景出发,自觉围绕“国之大者”献务实之策、建有用之言。




赤忱衷心守边关无怨无悔践承诺




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开平




20XX1220日)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我国“最西南的抵边县城”。镇康,地如其名,寓意着“镇守边关·幸福安康”。面对着复杂的边境形势,世代镇康人民用爱国情怀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国土,先后涌现了一批批禁毒、守边的先进人物。而坚守在政法一线18年的镇康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开平,就是其中一位。




  有人形容他像一盏灯,时刻用光亮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位群众;有人形容他像一座山,扎根在边境用忠诚守护着每一寸疆土;还有人形容他像一团火,用满腔热血和一片赤诚全身心投入边疆政法事业面对褒赞,罗开平坦言:他只是在平凡坚守中砥砺初心本色,在持续奋斗中践行使命担当。




一、边境线上的“守望者”




  在镇康县96.358公里的边境线上,“党政军警民”联合巡逻队正沿着崎岖的山路踏巡,如往常一样,他们一边观察着边境周围的情况,一边看护检查这段边境线上的界碑。




  走在队伍最前面是罗开平,他在这片险峻寂静的大山里,已经整整走了6年。他熟悉这段边境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流,甚至每一棵树、每一丛草。




  罗开平所在的联合巡逻队有8个人,他们轮流巡边守护着一段16公里长的边境线。这段边境线上,过去有很多小道,是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易发高发区域。“现在有咱们守着,偷渡违法犯罪越来越少了。”话不多的罗开平,在闲暇之余,和守边新人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偶尔也会侃侃而谈。




  罗开平一家有3人在政法系统工作,父亲在公安一线退休,妻子一直在基层公安岗位默默奉献。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扎根边疆,继承和弘扬父辈卫国戍边的光荣使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边境一线。




  说起守卫的边境线,他的嘴角不时流露出自豪的表情。他说:“卫国戍边,是自己最为重要和光荣的使命。”他深深地眷恋着这里的土地,眷恋着这里的大山,眷恋着这里的人民。




界碑往往矗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沿路时常充满危险。联合巡逻队的




队员们常常要忍受蚊叮虫咬,甚至还有蜈蚣、山蚂蟥等毒虫的侵扰。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磕磕碰碰更是常事。




  可每到一处界碑,罗开平和战友们辛劳疲惫的状态便一扫而空。他们庄严地向界碑敬礼,拿出随身携带的干净毛巾,小心翼翼地把界碑擦干净,再拿出油漆把碑上的字描得清清楚楚。“一切都很满意后,我们才向下一个目标进发。”罗开平说。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辛却神圣的工作,罗开平一干就是6年。如今,他的脚印遍及这片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他一直无怨无悔地把青春洒在这片大山里。




二、新农村治理的“帮扶人”




  除了守边的政法人,罗开平还有一个身份——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驻村干部。面对边境山村,罗开平把对土地、对人民的挚爱,幻化为一颗颗饱含爱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山村里。




  帮东村是镇康县14个抵边行政村之一,也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域。20XX年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为更好地帮助帮东村发展,罗开平与帮东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同对4个自然村3972064人进行入户巡访工作。与群众面对面时,罗开平总是不忘向群众耐心宣传和讲解政策法规,接受群众咨询,将国家惠民政策、法治文化送到千家万户。以真情换真爱,长期与群众打交道,罗开平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帮东村位处边境,边境维稳形势错综复杂。在接到挂钩驻村任务后,罗开平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带领边疆群众将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于是,他同村“两委”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暨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组建联合普法服务队、双语普法小分队,利用“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端午节、“6·26”国际禁毒日等节点,深入村寨、深入农户,通过集中宣讲、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发送短信、微信、滚动播放普法音视频等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共开展“送法活动”4次,集中宣讲6场。帮东村至今未发生参与“偷引带”等跨境违法犯罪案件和恶性案事件。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政法干部,罗开平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使




命,为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模式,罗开平在帮东村按照“双联户”管理要求,在原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以515户为单位划分为联户单元,在自愿、公平的基础上由群众投票推选出“双联户”代表,构建以联户单元为基础、以社区民警和治保人员为骨干、以联防所和派出所为核心,解决问题一通到底、社情民意一传到顶的社会管理模式。




  “待在基层能为群众踏踏实实多干点事”,是罗开平坚守基层的朴素想法。他坚持用心体察民意,用脚步丈量民情,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边境安宁的“守护人”




  “边境社会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发动辖区群众广泛参与边境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边境社会治理新格局。”这句话,罗开平常常挂在嘴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罗开平主张坚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在深刻认清边境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破除惯性思维、摒弃僵化思想,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改革创新治理模式。他牵头与涉边部门共同发力,把边境控牢、把边境守好,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坚决维护边境社会治安稳定。近五年来,镇康县呈现出两案侦办四项指标“两降两升”的良好局面,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了加强边境管控和打击涉边犯罪需求,罗开平始终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考虑,进一步规范了全县领导指挥体系、常态工作机制、日常运转模式,推动健全边境派出所、抵边警务室、边境联防所“三位一体”联勤联防机制,全力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的防控体系,确保边境管控全覆盖、无缝隙,支撑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问题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镇康县实现了“边境安宁、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维护边境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承诺。




  今年41岁的罗开平,早已同他热爱的政法工作融为一体,他始终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毅前行、传递温暖,始终以一名奋斗者的姿态书写着政法人的多彩篇章。




初心如磐育“幼苗”  履职为民显担当




记市人大代表、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齐金娟




20XX127日)




  “园长妈妈很温柔,也很漂亮,她教导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园长妈妈就像一个太阳,每天早上都会笑着在大门口迎接我们”“她经常陪我们做游戏,有时候会讲好听的故事”一声声稚嫩的童音、一句句甜甜的“我爱园长妈妈”,使得身为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的齐金娟不由得眼中泛光,脸上带笑。




  二十年如一日,齐金娟带着一份热爱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用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用爱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园长妈妈”这个昵称是她收获的一份快乐和认可,更是她肩上的一份责任。




  除了教育工作者,齐金娟还是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她履职尽责,不负群众嘱托,努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办好实事,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一、深耕教育践初心




  “小朋友们原地站好,园长妈妈要来抓‘小老鼠’喽!”当记者来到吴起县第二幼儿园时,齐金娟正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做游戏。只见她眉眼弯弯,笑容灿烂,像个大孩子一样和小朋友们互动玩游戏。一时间,欢声笑语在操场上空回荡。




  自2002年从洛川师范学校毕业后,齐金娟便一头扎进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从吴起县长官庙镇中心小学到县城关小学老师,再到吴起县第六幼儿园园长、县第二幼儿园园长,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转眼已过了21年。




  “之所以选择做一名老师,是受我小学数学老师的影响。他几次生病做手术,都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自己的教学岗位,即使身体特别虚弱还坚持给我们上课。这种无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齐金娟告诉记者。




  “以爱育爱,用心教育”是齐金娟一直以来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细心的她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始终以鼓励式的教育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信心,用爱心、细心、耐心、童心和责任心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无忧无虑地成长。




  “我家孩子一开始不爱说话、不愿上学,齐园长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慢慢跟孩子成了要好的朋友。在她的引导、沟通和鼓励下,孩子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了。”家长郝女士感激地说。




  做人讲厚道,做事求圆满。担任园长10年以来,齐金娟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最前沿,凡事都力求做到细致、精致、极致,渐渐地成了大家眼中的“好园长”和同事心中的“领头雁”。




  “刚参加工作时,内心很迷茫,齐园长请了专家给我们培训,还组织了青篮工程老教师帮扶活动帮助我们成长。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遇到困难就找她,她就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关爱我们。”吴起县第二幼儿园教师齐燕妮说。如今的她,已经成为省级教学能手、幼儿园工会主席。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工作中,齐金娟总是吃苦在先,幼儿园一切苦活、脏活、累活、难活她总是抢着干,并能出色完成。在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哪怕是校园墙面的涂料调色、楼道里每个装饰画框、教室里的每一个挂件,都倾注着她的心血。




  “齐园长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她的心一直在孩子们身上,我很佩服她。”采访中,吴起县第二幼儿园总务处赵志荣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两件事:2018年,齐金娟因为疲劳过度,得了严重的胰腺炎,她在医院仅仅待了一周就返回岗位开始主持工作,以至于落下了消化不良的后遗症;去年,齐金娟在幼儿园环创工作中从教学楼楼梯上摔下去,导致脚踝受伤,但她没有住院休息,一瘸一拐地拄着拐杖坚持上班,脚踝疼痛至今都伴随着她。




  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园长,齐金娟一直以“儿童发展”为工作目标。她始终坚信,无论是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安全教育,还是后勤保障,都是为儿童发展服务的。“长征游戏点亮童年”便是她践行这一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齐金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功能,用长征游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长征精神内涵转化为德育目标,为幼儿和园所量身打造“长征游戏”教育模式。通过运送军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以长征故事为背景的游戏,以及包括生活活动、习惯培养、兴趣培养、体能训练等4个方面的38个社团,促进幼儿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我的一双龙凤胎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女孩学唱歌,男孩踢足球,每次上




完社团课他们都会兴奋地给我说:‘妈妈,我们太喜欢幼儿园了。’作为一名家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幸运。”家长刘欢感慨道,别的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只是唱唱歌、跳舞跳、识识字就很好了,你看看咱们二幼的孩子在干啥——学做饭、扎染、画写意国画、下围棋、弹古筝、缝衣服等等,孩子们在游戏中践行长征精神,变着花样地玩“长征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教书育人二十载,齐金娟坚守初心,努力做适合儿童发展的真教育,无怨无悔地为吴起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先后被评为吴起县十佳青年、延安市优秀园长、延安市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建功标兵,连续10年被吴起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园长。




二、为民奔走鼓与呼




  基于多年来对吴起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20XX年,齐金娟成功当选为吴起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延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能够当选市人大代表,这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是一份庄严而又神圣的责任。”齐金娟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自觉身上的担子明显加重,一方面要将本职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要领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广泛了解民情、民意,为百姓发声,为群众解难,为发展建言。




  为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齐金娟自费订阅了多种杂志,坚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市县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学习活动,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人大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同时,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和意见,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使命。




  “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在基层,接触最多的是民生民愿。”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齐金娟时常关注民生问题,坚持深入群众听取意见,掌握和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认真收集整理,及时向人大提出建议和议案。




  20XX年冬天,全县供暖实施煤改气,主管单位由原来的县城管局变为水务集团,需重新测量住户供暖面积,核算供暖费用。一时间,全县居民出现了各种呼声和不同意见。




  为此,齐金娟深入吴起县新城社区合沟小区、宗疙堵社区居宁花园小区等县城最大的4个小区,累计走访居民百余人,听取群众意见。随后,她在深入广




泛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代表民意建议,提出了“妥善完成业务交接与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加强领导,强化政府监督管理”等意见建议。吴起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研究,采纳了该建议,通过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了供热效率,改善了供热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受到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状况,提早监测预防各类疾病,今年3月,齐金娟提出了《关于实行全民健康体检的建议》。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吴起县卫生健康局对此高度重视,并给出答复:“目前,我县每年都会组织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同时每年组织干部职工进行1次健康体检,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干部职工体检推迟。我们将加大协调力度,尽快组织实施干部职工体检,扩大免费健康体检层面。”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教育工作者,齐金娟一直以来心系儿童发展与教育,关爱贫困儿童,为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2015年,齐金娟主动了解情况并帮扶吴起县吴起镇蔺砭子村村民二娃一家。二娃夫妻两人双双残疾,父母均已年迈,家有4个小孩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齐金娟就帮忙把孩子们全部转到县里的吴起县第二幼儿园,不仅给免了学费,还为孩子提供日常学习用具等。




  “说良心话,齐园长对我们家的帮助太大了。儿子两口子都有智力缺陷,啥也靠不上,我有啥事就找她。她帮娃娃们上了县城里的幼儿园,校服、笔、绘本故事书、书包这些费用都不用我们出,每学期还给我们送粮食、水果。后来,两个大娃娃要上小学,她也给帮忙解决了入学问题。”二娃的老母亲蔺彦梅感激地说,齐园长人特别好,担心娃娃们学习跟不上,我又不识字,她下班后经常会带着她儿子来家里帮忙辅导家庭作业。有次屋顶漏雨,她带着几个同事,一阵就给修补好了。直到现在,有事也常会找她,她从不推脱。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齐金娟表示,将以一颗人大代表炽热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时刻牢记使命,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为民奔走呼吁;以无限的激情和不懈的努力投入工作,回报社会,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从“心”出发  为民解忧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智强




20XX126日)




  近日,司法部授予29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授予999名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其中,剑阁县普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张智强上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名单。




  有人将调解工作称为“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而1991年至今先后在剑阁县司法局机关以及柳沟、普安、城北、武连等7个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张智强认为,能为群众解点难事、做些实事,是情感和责任的双向奔赴。




一、入党33年初心不改践誓言




  张智强的父亲是一名中共党员,曾参与过群众工作,父亲严谨、细致、敬业的作风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在部队服役时,历经身体与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他敬党爱党、为民服务的意志;在基层司法所,他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




  今年初,患者杨某因在剑阁县某医院手术治疗后出现尿血现象,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接到调解申请后,张智强立即着手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但杨某情绪激动,不仅多次更改诉求,还表示不相信调解,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不服输的张智强再次细细翻阅卷宗资料,在得知杨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时,他终于找到突破口了。张智强诚恳地对杨某说:“我也是共产党员,请您一定相信我。”当杨某听到这话,再看着眼神坚定的张智强时,当即便决定不再“胡搅蛮缠”,这起医疗纠纷调解也才得以继续进行。




  在翻阅张智强调解的案卷时,发现调解的多为损害赔偿、医疗纠纷、合同纠纷这类涉及金钱利益的复杂案件。“我们化解的矛盾纠纷既有党委政府受理分流过来的,也有群众主动上门申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张智强同志党性强,正直坦荡,大家都信任他。”剑阁县普安司法分局局长张峨说。




二、在岗32年敬业奉献解民忧




  2018年,四川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剑阁县某乡承包修建居民聚居点。直到2019年底工程结束,该建筑公司一直未支付任某等23位农民工约9.6万余元的工资、王某等2人约1万余元的运输费、郭某等6人约32万余元的材料款。这30




位群众多次向该公司讨要欠款,联系微信3231169,但均无果。




  而后,任某等30余人共同向剑阁县武连司法所申请调解。为了尽快解决纠纷,时任武连司法所负责人的张智强不得不放弃与妻女约定好的假期安排,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就工人工资给付、材料款支付等事项与建筑公司负责人沟通协调。经过数天的谈判,这起牵涉劳务合同、运输合同、买卖合同的群体性复杂纠纷最终圆满解决。




  张智强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工作之余的他一直积极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调解经历,总结出“123”工作法:1“抓”矛盾关键,2“找”原因和办法,3“真”即动真情、说真话、办真事。32年来,他运用“123”工作法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2%




三、临近退休满怀激情再出发




  也有一些朋友曾劝年过半百的张智强,“老张,你可以歇息啦,马上都快退休的人啦。还折腾个啥?”




  “那不得行哦,在岗一分钟,奋斗60秒,我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张智强回绝道。他认为除了做好调解工作,还必须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于是,他组建了“宣讲队”,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企业园区开展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各类讲座20余场,送法上门4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近万份。




  他不仅自己工作能力突出,还积极参与“古柏育新苗”帮带提能活动。经常鼓励单位的年轻人参加司法考试、分享业务经验、在生活中给予关心。




  他参与古柏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到翠云廊、剑门关开展森林防灭火法治宣传;他响应文明城市创建号召,主动到挂联小区打扫卫生、关心帮助孤寡老人、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具从青葱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人人夸赞的业务能手,张智强用全部热情投入到人民调解和基层治理一线,为辖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别山里写风华




记金寨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陶丛彬




20XX1228日)




  在领导眼中,他是业务精湛的办案能手;在同事眼里,他是毫无保留分享经验的“老师”;在案件当事人眼中,他则是刚正不阿又心细如发的正义代表……提起金寨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陶丛彬,与之有交集的人几乎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这位坚守在政法岗位近30年的“老兵”,如今拖着病躯,依旧坚守在办案一线,以实际行动在大别山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风华。




  近年来,陶丛彬先后荣获“六安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六安市“十大优秀政法干警”、六安市“十大法治人物”、中政委2021年度“平安之星”等荣誉称号,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二等功”。




一、“要在‘敢监督善监督’中擦亮检察底色”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




  2014年,陶丛彬从法院调至检察院工作,面对身份的转换,他迅速适应,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陶丛彬看来,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仅要有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更要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正气和担当。




  2015年,陶丛彬带队对全县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集中点验及教育,在点验过程中,他发现社区矫正人员姜某的档案中记载其为癌症患者,并因此获准保外就医。然而,姜某无论是体质、气色,还是步伐、精神状态都与档案记载不太吻合。经调查核实,确定姜某的病历均系伪造,2017年,姜某被依法撤销保外就医,重新审判,合并执行刑罚,法律的正义得以彰显。




  “我自己生病那么多年了,微信3231169整理,病人该是什么样的,我很清楚。”如今谈起该案件,陶丛彬依旧云淡风轻,甚至还能对自己的病情开几句玩笑。在那之前,陶丛彬已经患有肾部疾病,一直带病坚持在岗位上。




  2017年,在办理一起案件时,陶丛彬晕倒在现场,被送去医院急救,也是这一次,他被确诊为尿毒症。




  从那以后,陶丛彬成为医院的常客,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工作,也放不下院里的年轻同事们。




20XX
年,陶丛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星期。好不容易




从鬼门关走回来,没休养几天,他又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检察机关手持监督“利器”,更要善用监督智慧。当年底,金寨县公安局提请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涉恶犯罪集团案件,经初步梳理,该案件有近40名犯罪嫌疑人,100多起涉罪事实,涉及组织卖淫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强制猥亵、侮辱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等多个罪名。由于案情复杂,陶丛彬带队提前介入,引导公安侦查,指导办案人员需重点审查该犯罪集团的实际控制人程某某在犯罪集团中的作用。通过对案件取证重点的引导,侦查人员逐步查清各团伙成员的犯罪分工及犯罪事实,实现了精准、高效打击犯罪。




  “几十本卷宗、6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当时陶检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但他还是坚持亲自上阵,对案件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总能在关键处提供一针见血的指导。”案件的成功办理给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彭丝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检察官就是要做好社会公共利益的‘守夜人’”




  水清山秀、满目青翠……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是鄂、豫、皖三省接合部,也是我省最大的山区县,这里群山起伏、河流纵横、风景秀丽,生活惬意而悠然,仿若人间天堂。然而,2015年,陶丛彬的案头却收到一份印满百余名村民红手印的申诉书,反映梅山镇某矿业公司非法排污,造成千余户村民不敢吃水、灌溉。




  彼时,正处在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时期,安徽作为首批试点省市,尚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案件办不办、如何办、怎么办到最好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陶丛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好。“不管怎样,检察机关就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守夜人’,我们必须通过扎实规范的办案,做好公共利益的代表。”陶丛彬的一番话也为原本有点怵的年轻同事们鼓足了劲儿。




  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陶丛彬立即组织人员到矿山勘查现场固定证据,到县安监局、国土局、环保局调取证据材料,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决定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实践。但由于案件涉及的部门多,专业性强,办理难度不小。




  “我们自己也会担心,作为检察机关,就好像是‘外行’监督‘内行’,能不能把问题指到点上,陶检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功课做足,要把事实弄准,




法律适用要站得住脚。”如今回忆起该案件,第二检察部主任储士喜仍旧记忆深刻。




  经过细致缜密的调查,检察机关确定该矿业公司长期存在直接对外排放未经处理的矿业废水以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山地等情形。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先后向金寨县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他们依法履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两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对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该份检察建议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催生了全县矿业大督查、大整顿。




  这次实践,也为全省检察公益诉讼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生动样本,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列为行政公益诉讼十大案件之一。




  如今,陶丛彬“做好公共利益守夜人”的这份情怀和担当也在年轻检察官之中生根、发芽。据统计,金寨县检察院公益诉讼业务考评连续多年位列六安市第一。




三、“办案关键要把良心摆正、拿出全部的能力水平”




  “无论干什么,只要把自己的良心摆正了,然后拿出全部的能力水平,就可以了。”在彭丝雨的笔记本上,一直记着这样一句话。




  2013年,彭丝雨刚参加工作,面对工作时常感觉压力很大,作为分管领导,陶丛彬既指导她办案时要高标准,要拿得住案子,也要经得住检验,同时也提醒她,要坚守底线,严守工作纪律,不办人情案、金钱案。




  “办理案件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要务实,不能浮在表面,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彭丝雨告诉记者,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陶丛彬告诉她,坚决不能“以捕促赔”“一捕了之”,而是分别找双方当事人沟通,既按照法律规定一笔笔帮被害人家属算清大概金额,同时跟嫌疑人家属沟通说明,促使其主动赔偿,表达诚意,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也让彭丝雨对办案的方法和担当有了更深的体会。




  “陶检就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虽然不是一个单位的,但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在金寨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汪先杰的印象里,陶丛彬业务能力全面扎实,对年轻人请教的问题总是充满耐心、有问必答,对疑难复杂案件的提前介入和跟踪指导总是精准全面、一针见血。无论是专业业务上的指导还是日常办案中的经验传递和鼓励支持,陶丛彬坚信,对年轻人,




一定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如今,临近退休的陶丛彬本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他依旧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周抽三天时间透析,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为什么要这么累?”面对记者的提问,陶丛彬先是给出了两个理由:只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就好像忘记病痛,满血复活一样;另外,我也想抓紧时间,多教这些年轻人一些东西,早点把他们都带上路子。思虑良久,他又加了一句,我还想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言语朴实,却情意深长。




  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陶丛彬的儿子陶燃如今也加入了政法队伍,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爸爸从小就告诉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些我都记在心里。现在,我和妈妈担心他的身体,但也知道,这是他热爱的事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支持他。”




  仲冬候始寒。采访结束后,夜幕越来越深,陶丛彬又把案头的材料整理一遍准备动身回家,细密的汗珠已经布满了他的额头。而此时,正是妻子邓正茹心里最焦灼的时刻,既要准备好饭菜,又要时刻关注丈夫是否安全到家,时间每推迟一分钟,心里的焦急就又多了一分,而门锁响动的声音,就是她和丈夫之间最独特最甜蜜的平安信号。




当发展“领头人”  做群众“代言人”




记贵阳市人大代表,花溪区久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娟




20XX1225日)




  创办合作社助村民增收,协调校车停靠点方便群众,上门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0余年来,她怀揣对乡亲的爱扎根农村,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就是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花溪区久安乡久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娟。




一、开拓增收之路当好发展“领头人”




刘主任,带客人来参观吗?”“刘主任,来我家喝杯茶再走呗。”




  1212日,记者随刘娟一起走进久安村,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热情地跟她打起了招呼。




  刘娟现年38岁,回忆起10多年前她刚来村里的时候,她笑着说:“那时可不是这般景象。”当时,村民们都带着质疑的目光看她,但在任的几年时间里,刘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让村民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四川媳妇,2010年随丈夫来到久安村,2013年,我成为了久安村劳动保障协管员。”刘娟说,她的群众基础也正是那时奠定的。为了更快地融入这个村,她从辅助村委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开始,慢慢熟悉村里的文件档案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再后来开始入户走访,为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就这样,刘娟在村里一待就是10余年。




  2021年,刘娟当选久安村党支部书记,她决定要做出更多有利于群众的事,充分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肯定。




  为了帮助困难妇女增收,刘娟带头创办“荼山黔女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久安村新寨开设人大代表创业点,探索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开拓致富之路。“最开始,我们做的是‘爱为家共享茶园’这个品牌,后来想想,久安景色这么好,何不让顾客留下来喝杯茶,然后带走一些当地产品呢?说干就干,人大代表创业点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妇女的增收之路。”她说,“身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二、关注民生福祉当好百姓“贴心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发声,为久安村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121217时许,校车抵达久安村毛栗组停靠点,在此等待的家长们顺利接到了各自的孩子。“自从有了这个临时停靠点,校车接送学生离村子更近了,我们再也不用步行两公里去接送孩子,这多亏了政府、多亏了刘主任呀。”一位家长说。




  曾经,久安村毛栗组的进村路狭窄,校车无停靠点,只能停在距离毛栗组两公里外的地方,“孩子上下学难”成了不少村民头疼的事。有村民向刘娟反映该问题后,刘娟立即进行实地考察,并迅速将情况上报乡党委,积极争取政策、资金。




  要解决该问题,土地是绕不过去的一关。刘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但有的村民一开始不愿分出土地,他们就只能不断上门做工作。“有的村民家,甚至去了十几趟。”刘娟说,那段时间,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早出晚归成了她的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娟成功说服相关村民,协调好了土地问题,之后,她发动党员群众,采取村民投工投劳、村委会补助工料的方式,对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并向市政协申请资金修建了三条乡村振兴错车道,向花溪区交通局申请修缮四条错车道,打通了校车进组的“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履职水平当好群众“代言人”




  刘娟有一本笔记本,无论走到哪里,这本子都不离身,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每天的工作。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肩上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娟说,为充分发挥自己身处基层的优势,她经常上门入户,广泛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对需要向上反映的群众关切进行归纳梳理,通过意见建议、社情民意和其他途径对上反映,她提出的“关于228路公交延伸至久安乡政府”“关于支持发展大数据及共享农业经济”等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如今,刘娟在村民眼里早已是一名“为村民干实事”的好书记、好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当好大家的服务员,扎根农村、真诚为民。”刘娟说。




当好“代言人”铺就“平安路”




记市人大代表、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峰




20XX1214日)




  “苗峰同志任职以来,能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工作思路清晰,紧贴民生需求,聚焦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群众诉求和期盼,在我区道路建、管、养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XX6月,宝塔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经过实地调研后,对市人大代表、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峰的履职情况作了如是评价。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苗峰立足自身岗位,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用责任诠释担当使命,用汗水铺就民生坦途,以昂扬奋发精神姿态在基层干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牢记心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认真履行职责,传递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一、勤奋务实,铺就百姓“平安路”




  1116日,在宝塔区高家原则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各种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抢抓施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这一天,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峰全天守在项目施工现场,对该项目的安全生产、质量控制、进度计划等各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进行技术业务指导,确保进度与质量“齐头并进”。




  高家原则沟是一条烂泥沟,路面窄,坑洼不平,行车错车困难,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出行,道路改建迫在眉睫。苗峰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带领宝塔区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全力以赴抓进度、保质量,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惠民。




  “这是件大好事!路修好了,大伙儿出行就方便了。”家住高家原则前沟的居民杜琳高兴地说。据了解,高家原则沟道路改建工程全长1.437公里,目前完成投资1842万元,约完成总投资的66%;完成了全线路面底基层铺筑工作,保证了今冬明春沿线居民正常通行。预计20245月初全面完成,项目建成后,既能方便当地居民出行,也能缓解红化沟、市场沟等周边道路的通行压力。




  乡村要振兴,道路需先行。苗峰自2020年担任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经常深入农村公路现场,检查工程质量,推进工程进度,排查整治道路隐患,确保农村公路安全,为沿线群众修建了致富路、小康路、连心桥。2020年以来,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维修、完善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任务367公里,为百姓提供了良好的地方道路通行条件,列养的县、乡、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




MQI)分别达到了837971,极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切实做好汛期公路灾害防范应对和道路安全排查整治工作,1010日左右,苗峰带队来到宝塔区南川片,先后深入南泥湾镇、麻洞川镇、临镇镇等地,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督导检查,细致排查水毁隐患,有效改善路域环境,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农村公路既要建好,又要管好、养好、运营好。按照《宝塔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宝塔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要求,苗峰带领区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以只争朝夕的工作姿态,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全面推行路长制,夯实养护责任,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全区1311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推动全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2020年至今,争取到养护资金2335万元,累计清理土、石塌方27万立方米,回填路肩缺口15万立方米,清理路面淤泥15万立方米,疏通涵洞912道,修剪行道树及绿化带710公里,完成投资1933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水毁维修等养护工程60公里,完成投资1294万元,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争取到区级资金200万元,更换了老旧的拌合楼和压路机,提高了养护水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结合宝塔区实际和“三个年”活动的开展,宝塔区交通运输局确定了公路“五+”的发展思路。苗峰团结和带领区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进取、扎实苦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交通工作全局,全力实施“公路+节能环保工程”“公路+基层党建工程”“公路+全域旅游工程”“公路+特色产业工程”“公路+乡村振兴工程”“五+”工程,大力建设农村公路,强化农村公路管护,全力推进高等级公路征迁和环境保障工作,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得到高质量快速发展。




  “苗局长在工作中思路清、有担当、劲头足,是一个勤奋务实的人。在管理方面,他重沟通、善倾听、讲团结,很有人情味儿。”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李宏飞评价道。




  李宏飞告诉记者,在苗峰任职期间,全局上下拧成了一股绳,齐心协力完成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公路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稳步提高,省市公路征迁工作按期完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交通部门应有的贡献。该局从2020年至20XX年,连续3年获得全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XX年,被市交通运输局授予“好路杯”铜杯,创建了市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1个,打造了市级“美丽乡村公路”1条;20XX年,被宝塔区委、区政府评为“20XX年度宝塔区重点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苗峰本人于2016年至20XX年,连续7个年度在全区交通运输系统中考核优秀,记三等功2次,并被评为2021年度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二、担当尽责,当好群众“代言人”




  “20XX年,我有幸当选市六届人大代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苗峰说。




  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苗峰认真学习“充电”,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本领,在履职活动中担当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市区高质量发展。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抱着这样的想法,苗峰认真自学党的政治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公路建设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市人大组织的专题学习班、调研、视察等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主动固定联系走访6名群众,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努力当好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




  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和体察民意的基础上,苗峰多次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案、议案,助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延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大多数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为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问题,苗峰经过全面调查,认真研究分析,在20XX3月提出了《关于解决延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建议采取解决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人为因素,着力提高行人和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解决客观因素,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办法,近期解决乱停乱放、停车点少、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远期解决行车道少、行车道狭窄等问题,通过规划建设足够的停车场、规划实施隧道工程、增加道路密度、规划建设立交、高架桥等措施,有效避免交通拥堵。




该议案切入主题好、问题分析准、提出建议实,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市政府




的支持,并交由相关部门予以办理。621日,市发改委发来答复函,详细介绍了我市2019年以来为解决延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和进展情况,并表示将优化城区道路、建设停车场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将“持续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纳入了民生实事任务,今年维修改造枣园路,打通2条断头路,并组织申报宝塔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道路、停车位、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截至目前,苗峰共提出了《关于将城市规划区内过境路纳入城市道路管理的建议》《关于设置宝塔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建议》《关于市区人大联动监督推进五支执法队伍权责统一规范执法的建议》和《关于解决延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4个议案。这些议案均在有序办理和推进中。




  交通道路建设一直是历届人大代表们关注的民生热点。身为宝塔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峰一直非常重视人大代表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加大力度、注重质量,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代表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2020年以来,宝塔区政府交由该局办理的人大意见建议共19件,其中市人大建议意见11件,区人大建议意见8件。苗峰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按照要求和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修建和维修了延刘路、烟洞沟通组路、王岔沟通组路、胡家沟通组路、申庄村白庄通组道路,以及临镇强家河到田家村、临镇觉德村到郭家塬等果业生产路,共计731公里,得到了各级人大代表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人大代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在尽心尽力做好自身岗位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书写一名人大代表的风采,助推延安市和宝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苗峰表示。




点燃“青春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记孝感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孝南区委书记苏其琛




20XX1221日)




  “作为一名共青团界的政协委员,要时刻保持福流状态,当好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引领青年群体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孝南区委书记苏其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XX年,苏其琛当选孝感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夯实履职之基,积极建言献策,参加市政协“双月协商”活动3次,提交提案6份且均已立案,其中《关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创建宜居城市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一、聚焦“幼需”关爱,开办“四点半课堂”




  “同学们,今天的家庭作业完成后,我们来学习折纸。”在孝南区新铺镇星火村的“四点半课堂”里,青年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做手工。




  星火村是孝感市“青力缔造”的试点村。为进一步推动“青力缔造”不断向基层延伸拓展,助力共同缔造,助推乡村振兴,苏其琛坚持开门问计、开单问方,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以解决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期待的实事小事为出发点,针对星火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较多,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课业无人辅导的情况,提出开展“四点半课堂”项目。




  该项目聚焦“幼需”关爱,整合“希望家园”,按照立足需求、精准分工、家长自愿、阵地受托的原则,采用“1+1+X”模式配齐师资,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队作用,免费为辖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托管等服务,减轻上班族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压力。




  “‘四点半课堂’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放学早、在家无人管、作业无人辅导’问题,而且帮助留守儿童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外知识,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点赞。”苏其琛表示,孝南区团委根据实际情况正在全区推广“四点半课堂”或“周末学堂”,目前已开设课堂5处、




共计130余班次,整合教学志愿队伍40余人,覆盖少年儿童2500余人次。




二、青创+“头雁”培育,助推乡村振兴




青”力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孝感的特产,孝感米酒!点击一号链接即可下单!”在湖北冰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孝感味道”直播间,主播们正在激




情满满地推荐着孝感本地特色产品。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孝南区团委抢抓机遇,持续推动“新农人”计划,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农村电商培育工程,举办了“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活动,同时联合冰点传媒产教融合基地,设立“中华纸都”“孝感味道”等直播间,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孝感专场直播会,积极推介孝感本地特产。




  “孝感的农副产品入驻直播间都享有优惠政策,我们希望发挥新兴领域青年作用,叫响孝感品牌,助力本地优质产品‘出圈’。”苏其琛说。




  孝南区团委积极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常态化开展人才沙龙,重点加强对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等人才的联系与服务,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青创贷”等项目,探索新型青创园、孵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为163家青年个体户或小微企业申报“青创贷”共计3840万元,帮扶农村贫困青少年88名,申报青年创业扶持项目29个。同时,孝南区团委积极推动大学生“青马工程”“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邀请武汉高校学生和专家团队,到10余个乡镇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促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界别委员,一头连着市政协的参政履职,一头连着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苏其琛表示,“今后我将继续为青年成长‘代言’、为青年需求‘发声’、为青年发展‘献策’,找准共青团应为、能为、善为的着力点,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推进主城崛起的发展战略上来,落实到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上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孝感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弘扬沂蒙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记全国人大代表刘文玲




20XX1228日)




  她带领村民办合作社养獭兔,办工业园、建农贸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收入越来越高,幸福的生活变成了现实;她团结带领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尽心尽责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谱写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她就是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现任山东省沂水县沂城街道西朱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文玲。




一、把稳发展“领航舵”建强班子聚合力




  刘文玲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村级队伍,注重党支部班子建设。她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肩上的责任之重,所领导的班子建设更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担任西朱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刘文玲一直坚持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等重点一线磨炼班子,每名班子成员既“分线分工”,又相互“补台补位”,每天坚持“早半个点”工作例会,打造了一个率先垂范、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过硬班子。




  刘文玲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为党员划分网格,明确“三包一帮”责任,让党员参与矛盾调处、站岗巡逻、扶弱助困、经济发展等工作,推动管理单元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基本实现社区无上访事件、无诉讼纠纷、无违法违纪、无卫生死角。刘文玲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党群服务能力,引领乡村振兴“大步走”。




二、驶上发展“快车道”共同富裕打头阵




  刘文玲牢记人大代表使命,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坚守为民初心。她勇挑重担,于2019年启动社区老旧居民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发建设楼房15799套,安置居民666户,今年2月顺利完成分房回迁入住。其中,配套建设99套中转老年公寓,社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新建1处实验小学,高标准打造1处党群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带领社区居民从“农村时代”迈入“城市时代”,过上更优质、更现代的生活。




  刘文玲还积极支持经济薄弱村庄的发展建设,结成多个帮扶对子,先富帮后富,帮助经济薄弱村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居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争当群众“代言人”履职为民敢担当




  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文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层经历,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扶持沂蒙革命老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家校社网”四位一体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建议》等,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注和支持,助力沂水创建首家5A级景区,殡葬改革、婚俗改革、寸草心志愿服务等做法得到民政部的肯定推广,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有力地推动了沂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在全国各地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针对了解群众需求诉求渠道不够广泛,化解群众诉求不够及时,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不够高,乡村治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等问题,刘文玲提出




《关于推广“站办”联动助力乡村治理的建议》。




  刘文玲表示,下一步她将更加主动、及时地听取基层声音,形成更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积极为人民发声,为群众代言。




厚积落叶听雨声




记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朱康华




20XX1211日)




  有人说,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热爱的事,然后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




  有人问朱康华,作为刑事法官,他想要实现的自我价值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答案就藏在他审结的1000多起刑事案件之中。




  短短几天的采访,浓缩了朱康华22年来刑事审判工作的经历。一段段耐心细致、情节翔实的讲述,还原了他办案时的心路历程,让人真切感受到他对情理法融合的坚守,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厚积落叶听雨声,此身已近桃花源。”朱康华的刑事审判履职路,概莫如是。




一、他有一颗“仁者之心”




  朱康华出生在浙江省仙居县朱溪镇的一个小山村,山高路陡,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1980年夏,朱康华被毒蛇咬伤,在床上躺了半年多,错失高考机会,家人打算让他去新疆跟师傅学做油漆。




  朱康华就读中学的陈校长得知此事,不希望他就这样失去上学的机会,便上门耐心做其父母的工作。在校长的劝说下,朱康华再次踏上了求学之路。




  回忆起复读的时光,最令朱康华难忘的是那段30多公里、要走7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以及秋深时山路两旁的如火红枫。




  朱康华说,追寻知识的过程就如同这条从家到学校的山路,虽然艰辛,却有美好相伴。经过充实努力的一年,朱康华如愿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喜悦的情绪还没散去,愁绪便接踵而至。因为家里很穷,拿不出钱买车票,怎么去远在温州的学校成了一道难题。




  好在有一群热心肠的亲朋好友,东拼西凑了20元,塞给朱康华,并且主动提出不需要归还。带着家乡人民的温暖和支持,朱康华一路前行、一路成长。善良、感恩的品质在乡土的孕育下生根发芽。成为刑事法官后,他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秉承着一颗仁者之心,对老百姓多一分理解,办案更添几分司法温度。




  回忆起201810月发生的一起由强制拆迁引发的刑事自诉案,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张媛娇说:“当时案件根据审理情况已经作出发回重审的裁定,但朱康华依旧多次为村民奔波,努力与相关部门沟通,起初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结案后他还要费时费力去协调?”




  朱康华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老百姓走投无路了,我们总要给他一个说法。”回答的背后,是朱康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以及他的一颗仁者之心。




  最后,当事人得到合理的行政赔偿。张媛娇也从朱康华身上,对审判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朱康华深知,作为一名刑事法官,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的同时,也要把司法的温度留在人民群众的身边。




  2017年至2018年间,某公司从事非法网络放贷活动,导致近9万人受害,在全国范围内造成恶劣影响,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多达260余人,还包括一部分大学生。




  20197月,该系列案一审判决后,其中一部分案件的相关被告人提起上诉,上诉人家属多次集体上访。




  朱康华负责审理该套路贷系列案件中的陈某等17人上诉案,通过前期阅卷、庭审调查,他凭借丰富的审判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发现此案前期处理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机械司法,导致罪刑不相适应。




  “有没有详细了解26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如何进入犯罪团伙等情况?”“该犯罪团伙隐瞒真相,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招聘大、中专学生工作,邀请专家上课,对员工洗脑,使这些人误入歧途。此情节一审处理时是否已经注意?”“一审对百余名学生身份的被告人均判处三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只考虑犯罪情节,却忽略犯罪主体主观恶性程度这一关键因素。”朱康华抽丝剥茧地分析。




被告人中,一名来自山西的“95后”大学生任某引起了朱康华的注意。通过调查了解,朱康华得知任某在大学时期曾任学生会某部部长、学生自




律委员会主任等职务,还获得过“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看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怎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




  “我是通过正规的招聘渠道到公司上班的,从没想过这个公司竟是‘套路贷’!”任某在庭上痛哭。




这是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程度不深的表现。”综合全案情况,朱康华认




为,犯罪团伙利用正规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人缺乏辨别能力,极易受骗成为“共犯”。




  在朱康华的据理力争下,终使该系列案得到纠正:二审审理的案件得以改判,已生效的案件提起审判监督,未诉的案件部分不诉。涉案时间不到3个月,获利不到2万元的71名大学生被改判缓刑,被告人家属的上访也因此得到平息。朱康华的处理兼顾了法理和情理,体现了法者仁心,他的努力带来了大家




满意的结局,也收获了颇多称赞。




  “我们的刑事法官也要有一颗仁者之心。朱康华办理套路贷系列案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值得全院干警学习。”时任台州中院主要领导在当年全院干警总结大会上专门表扬朱康华,认为这个案子办得好。




  在台州中院刑一庭副庭长陈茜眼中,朱康华既是一名严肃的刑事法官,也是一位有人情味的暖男。




  “去年春节期间,一名被告人的妻子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塑料拖鞋来找他。那时天气正冷,朱康华发现后,当即找女同事借来一双合脚的保暖鞋,给她穿上。”陈茜说。




  再想起这起案件,朱康华依然有些动容。“为了争取老公判个缓刑,她几乎是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才凑了10多万元赔偿金,我和受害人都看到其中还有毛票、硬币。”




  同情、无奈,经历过苦难的朱康华更能感同身受当事人面临的困境,职责之下依法依规办理的同时,他觉得自己可以更柔和一些,尽力促成相对圆满的结局。




  他耐心去做双方的调解工作,在至诚至善的沟通下,最后受害人出具了谅解书,案件得以改判缓刑。




二、他有一双“火眼金睛”




  “这起疑难复杂案件,如何向前推进?”20134月,在审理一起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上诉案中,朱康华认真地查阅在案证据,查找各类材料、文件,努力尝试发现破题的切入点。




  两名被告人为涉案村两委负责人,该村出于集体利益需要对农业用地进行处理,在完成前期农转用及相应批建程序后,因无力缴纳相关费用,经村两委、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后向社会公开拍卖,涉案项目18间屋基被转让给外村人。




一审法院以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各判处二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




年,并处罚金34万元。




两名被告人的行为究竟该不该被认定为犯罪?




  一方面,结合刑法、土地管理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以及此前同类案件处理情况来看,此类行为达到定罪标准,应当被认定为犯罪。但另一方面,站在被告人的角度,这是为集体谋利益的无奈之举,若是被认定为犯罪,很有可能对农村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罪与非罪的困惑,不断萦绕在朱康华的心头。这时候,一份纲领性文件打开了他的思路。




  案件审理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一份重要决定。决定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要价。




  “这是今后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国家相关部门会系统安排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配套措施,比如修改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朱康华深入分析当时形势,经过慎重和成熟的考虑之后,他决定遵循内心的法律良知,迈出勇敢且创新的一步,准备改判两名被告人无罪。




  之后,此案经台州中院审委会讨论,最终同意朱康华的意见:此案不宜按犯罪论处。“在当时的情势下,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在不违反村镇规则和改变基本农田情况下,没有必要动用刑事手段,来惩罚此类土地使用权转让违规案件。”台州中院刑一庭庭长朱坚认为,朱康华的“火眼金睛”看得准,他的这一判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2013年以后,浙江省同类案件几乎再没有进行刑事处罚。




  对每一起案件,朱康华都认真对待、一视同仁,多年以来,他始终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扛在肩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大案难案,朱康华凭借他的“火眼金睛”,不断寻找“破局点”。




2020
年,朱康华一审办理了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




  诈骗团伙以“点赞赚钱”为幌子,共计骗取人民币3.3亿余元,全案涉及的犯罪嫌疑人达几千人,被害人达200万人,数量均为当年网络诈骗案件全国之最。




  “公司提供的网络APP平台有足够的小额任务、高额任务和各种网络技能教学,供各会员兼职赚钱和学习技能。”庭上,主犯孙某拒不认罪。




  “那好,我问你,缴费的会员通过兼职任务获得的收入有多少?回本的又有多少?”朱康华的发问直击关键,让孙某哑口无言。




  充满底气的提问背后,源自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详尽的调查,以及一双具备敏锐洞察力的“火眼金睛”。




  在校期间,朱康华学习的是财会专业,于是他利用曾经的专业知识,从法官变身“会计”,将各项“任务”数据分类整理,再耐心、细致地制表作表、统计汇总。




  整整两天的“会计”工作结束,准确的结果出来了:所有缴费会员通过兼职任务获得的收入不足人民币900万元,收回本的人数仅占缴费会员人数的0.2%




  “在此情形下,不允许会员退费,还不断提高提现门槛,同时让推广人员继续吸收会员缴纳会员费之行为,足以认定其以招聘网络兼职之名行诈骗之实。”朱康华在判决书中写道。




  最终,被告人孙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孙某上诉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朱康华认为,工作做得实做得细,庞大复杂的案件才能删繁就简,才能用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撑判决。




三、他是一根“定海神针”




  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22载,朱康华并不觉得漫长,因为他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因为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岁月经年,朱康华已从曾经的“刑事小白”成为了刑庭的“定海神针”,他的刻苦和努力也影响了身边一位又一位同事。




  曾与朱康华在同一合议庭搭档两年的法官陈茜说:“自己办案遇到难题时,就会想如果我是朱老师,会如何解决?然后,我会努力像他一样,沉下心去‘磨’去‘啃’。”




  今年8月,朱康华秉承一贯的求真精神,办结了一个发回重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件,并向当地政府发出了一份“重磅”司法建议书。




  20214月,某环保公司造粒车间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35.9万元。在某市应急管理局出具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中显示,秦某等人的行为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一审法院据此对秦某定罪。但秦某不服,提起上诉,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到提醒义务,公司未消除消防隐患才是导致火灾产生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




这一观点是否可信?谁该对这起火灾负主要责任?




朱康华一如既往地认真钻研案件疑点,仔细研判在案证据,并听取各方意




见,随后敏锐地发现,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作为定罪依据并不充分。




  为了更加准确把握案情,作出公正的结论,朱康华多次前往现场,走访相关部门,还向相关消防工作人员了解、咨询专业知识。权责划分一点点明晰起来。




  “涉案公司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可能存在放纵罪犯、骗保、渎职等违法乱纪行为。”综合全案情况,朱康华将案件发回重审,还将涉案公司中其他人员的犯罪线索移送台州市人民检察院,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司法建议,希望加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管理审核力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朱老师虽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他有着刻苦钻研法律业务的劲头,有几十年丰富的办案经验,还有十分宽广的知识面,确实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习。可以说,他像一根‘定海神针’。”陈茜这样评价朱康华。




  台州中院刑一庭四级高级法官朱仁跃谈到朱康华的办案风格,也是竖起大拇指点赞:“他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发表合议意见总能直指要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多年法庭耕耘,智慧如香暗凝;多年勇敢担当,何惧雨雪风霜!




  2020年夏秋之际,朱康华与同事合作办结了台州中院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一审案件。




  公安机关卷宗共计234本,记载了被告人尹某及其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涉嫌实施开设赌场、虚开增值税发票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2亿余元。




任务重、审限紧,该如何破题解题?




  收到移送材料后,朱康华与合议庭成员抓紧时间阅卷,光是阅卷笔录就写了40余万字。




  庭审整整进行了三天,每天开庭时长均超过10小时。庭审后,朱康华顾不上休息,加班加点撰写审理报告,与合议庭合议后,最终形成一份近4.5万字的判决书。“这个案子是我审判生涯中办得最艰难最辛苦的一件,是靠红牛饮料补气提神坚持下来。”




朱康华调侃道。




  3年后的今天,该案合议庭成员之一张媛娇仍清晰记得当时的点点滴滴。“案卷堆起来有好几米高,很多证据需要逐一核实,庭审时也没有时间午休有时候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一看朱老师还在‘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先离开?”




  大案在前,朱康华这份以身作则、担当作为的品质,让合议庭成员钦佩不已,在这根“定海神针”的主持下,案件有序向前推进。




  通过朱康华和同事的合作及努力,正义终得伸张:台州中院决定对被告人尹某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510万元。




  红日西沉,秋风叹蝉,岁月聆听他的热爱与追求。法治之下,灯火祥和,众人见证他的努力和坚守。蓦然回首,落叶厚积,然后可以期待着雨声来临。




黄土地里“刨”“金子”




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齐昆




20XX1212日)




  “地有啥种的?祖辈都是这么个弄法,村里老人个个都是老把式!”“种地有啥出息?务一亩地到头落不了几个钱,没戏!”




  2016年,当得知村里的大学生齐昆回乡种地,这两种声音像沙尘一样,几乎把他淹没。




  然而,20岁的齐昆却不认卯,他要在家乡的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七年过去了,齐昆已经是宝鸡市最年轻的高级职业农民,不仅流转了800亩地种粮食,还托管了周围三镇3万多亩良田,年增收粮食2000余吨。




20XX
年岁末,齐昆被授予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一、“毛小伙”成了“农专家”




  东出宝鸡市区20多公里,向北上了塬,便是大片的沃野,这里自古便有“关中粮仓”之称,齐昆的家乡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就坐落于此。




  对故土的眷恋,让齐昆大学毕业后,挥别南下的同学,一刻不停地回到家乡。当时,齐昆父亲齐垂孝已经种了300亩地,没黑没明地劳作,让齐昆父母脸上的皱纹像沟壑一样深,双手像黄土一样粗。齐昆暗下决心:“我要让种地不再是辛苦的代名词!”




  然而,种地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回到家乡的第二年春天,到了给小麦杀虫追肥的时节,齐昆从库房搬出一箱农药,稀释后喷到麦田。没想到,过了两天,他到地头查看长势时,惊出了一身汗:原本该拔节的小麦却像被抽了筋,叶梢发黄,蔫头耷脑。他跑回家翻出药箱一看,原来,他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喷到地里,喷过药的这100多亩地,怕是要绝收了!




  看到自己闯出的大祸,齐昆懊悔之余才明白,干农业,只凭一腔热血远远不够。他沉下心来,报名参加陈仓区职业农民培训,从有机肥的种类和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开始,像管护孩子一样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空闲时间他还学习农机操作和修理技术。四年后,齐昆捧回了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证书,成为全市最年轻的高级职业农民。




  这期间,齐昆先后取得第四届中国农机手大赛植保分赛陕西赛区冠军、第三届陕西省农业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宝鸡市农机手大赛第一名和无人机喷洒




农药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2021年,齐昆研发的“收割机割台改造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新秀”。




  20185月,在齐西村一块试验田里,齐昆操作的无人植保机从绿毯般的麦田间腾空而起,一米多长的“翅膀”伸展开来,喷洒出的药水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不下地就能除草?”“300亩地半天就能喷完!”看到喷农药用上了无人机,村民像看大戏一样,围在地头观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现代化必须农机先行,短短几年时间,齐昆的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添置从粮食播种、日常管护到收割、烘干等各类机械设备共计75台,仅无人机就有10台,总投入近500万元。




  有了新农具的助力,种地效率与传统方式不可同日而语,齐昆不仅流转的土地达到800亩,还用自家的机械服务周围农户、降低种地强度。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乡亲找上门来,齐昆托管的土地也达到了3万亩。




二、“精计算”创出高收益




  有了现代化的农机,种地的效率提高了,那么,如何改变种地效益低的状况?




  “记得我小时候,收完麦子的地里,一场雨过后就长上来一层绿油油的麦青,这些都是没有归仓的粮食呀!”这是齐昆挥之不去的记忆。他想:现在托管了这么多土地,如果能通过农机助力和农艺提升,使每亩地能减损10斤、增产100斤,“利润就出来了!”




种地能手”齐昆开始从种粮的全环节上做文章。




  他主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市农科院联系,在自家的地里开展西农226、秦农168、宝研12等小麦新品种实验,从小面积试种到大范围推广,为粮食增收打下基础。仅20XX年,齐昆就开展了38个小麦新品种的试种。




  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中,已经获得全省无人植保机操作冠军的齐昆,利用自己掌握的“蜻蜓点水”式高超技术,对田块边角、高低不平的地方进行精准喷洒,使小麦免受病虫害的侵扰。肥料是增收的关键,却不是越多越好。齐昆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当地土壤进行测试,调配出更加适用粮食各个生长期的缓释肥,推广并指导农户科学施肥。




  收割是减损的重要一环。驾驶员的技术、收割机的速度、拨禾轮的控制缺一不可。齐昆对合作社的40多名驾驶员进行实操培训,手把手传授自己的专利技术。从2020年起,村里的小麦亩均产量达到了1100斤以上,亩均增产超过100




斤!




  有了实打实的收获,齐昆并未止步。20206月,眼看到了收麦天,却碰上连阴雨,成堆的麦粒晒不上日头,影响了品质。“如果有粮食烘干机,群众就不受作难了!”齐昆把这个想法给家人一说,立即引来了母亲的反对:“投资烘干机需要200多万,咱吃不消!”“一年就用几天,啥时候才能收回本?”一家人争论不休。一周后,全家人终于达成一致:“只要农户有需要,咱咬牙也得上!大不了咱辛苦一点,慢慢还!”




  第二年,两台烘干机安装到位,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户的小麦、玉米拉过来,先进清选机去粗取精,再进烘干机低温烘干,实现了优质优价。“虽然费了这么多功夫,但只要每斤收购价提高2分钱,一年烘干2000吨小麦、1000吨玉米,就能为群众增收12万元。”算起这笔账,齐昆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




  全过程的精打细算,让种植粮食既增收又减损,两头获益,据测算,仅20XX年,齐昆帮助当地群众增收粮食达2000余吨。




三、“大农业”走出新路子




  对故土深沉的热爱,让27岁的齐昆迸发出旺盛的创造力,在家乡的土地开展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实验,不断颠覆传统的种植方式。




  每天清晨,齐昆拿起手机,会习惯性地打开智慧物联网监测病虫害平台,实时查看地里的病虫害情况。在这个平台,土壤的含水量、氮磷钾的含量等关键数据都显示得清清楚楚,为科学种地提供准确的数据。




  入冬以来,天气偏旱,在陈仓区的万亩良田里,齐昆驾驶着拖拉机,把自动喷灌机送到麦田,自动喷灌机一头扎进深水井,另一头,摇摆的长臂将清冽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洒到干渴的麦田里。除了自动喷灌设备外,他还利用项目资金,建成水肥一体化系统、田块滴灌系统,让旱塬上种地不再“看天吃饭”。




  齐昆发展的每一步,都不忘带动当地乡亲共同致富。在取得全省农机手大赛第一名后,齐昆把课堂搬到了庄稼地,带领合作社的40多名农机手,开展技术大比武,每个人都成为行家里手,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




  “国家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很大,这是我坚守农业、干好农业的底气。”齐昆说,这几年,他的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获得的项目补贴达40余万元。这些经费,一部分用来添置农机,更多的资金,他都通过各种形式反哺给当地农户。




20XX
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




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而齐昆,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种地就是我的事业。在这条路上,我越走越有劲!”齐昆说,“下一步,我计划继续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家乡的农业不再落后、乡亲们更加幸福!”说起农业的将来,齐昆的脸上充满憧憬。他的身后,冬日的西秦大地,大片的麦田像绿毯一般铺陈开来,酝酿着下一季的丰收。




将忠诚实干刻印在心




记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贺新义




20XX122日)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这一点在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贺新义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党员,贺新义捐资助学、敬老孝老、扶贫济困、修路建桥、抗洪抗疫、残疾救助,为家乡建设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近3000万元,在工作中深刻体现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并将忠诚刻印在心、实践于行、奉行终身的优良品行。




一、讲诚信助百万农民走上致富路




  贺新义自1994年开始从事驻马店至深圳客运业务。为解决农民工出行难、就业难的问题,组建“以客运带动劳务,以劳务促进脱贫”车队,在驻马店和深圳成立了人力资源公司,使两地业务得到有效衔接。通过有序组织农民工闲时外出务工、忙时返乡种田,为农民工提供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服务,顺利解决了农民工出行难、就业难的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他始终坚守“诚信是金,德行天下”的人生信条,挥泪告别病重的父亲,只为及时把600多名农民工送往深圳就业。20多年来,他先后安置农民工就业累计300多万人次,为困难农民工减免车费6000多万元,带动3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家乡农民增收780多亿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二、感党恩带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过去的孟庄村集体经济薄弱,“两委”班子涣散。贺新义由于经常为大家做好事、办实事,修路捐款7万元,感动了家乡父老,因此被村民邀请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反复思考,贺新义说,是家乡的热土养育了他,是党的好政策成就了他,作为一名党员,要担起家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他毅然放下经营多年的公司,不计年损失上千万元的后果回到家乡,全票当选为孟庄村党支部书记。支部强不强,关键要看“领头羊”。贺新义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孟庄是我的根、是我的家,乡亲们不富决不罢休。”他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寻找落后根源、探讨致富路径,顺着“抓党建、惠民生、兴产业、促脱贫”的工作思路,让群众的思想扶起来、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他捐资100万元建起了村委办公楼和文化大院,始终坚持“党心民心一条心、共创全市第一村”的奋斗目标,带领大家先后到革命老区延安、新县、竹沟等地参观学习,积极




挖掘孔繁益等12名烈士的红色文化资源,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增强了党群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孟庄“好人村”,成立了1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影响带动村民1000多人次参与环境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活动;推选出“好公婆”“好媳妇”“好邻里”等125名身边好人、121户十星级文明户,并进行隆重表彰,激发了村民争创文明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的积极性。至目前,先后有7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河南好人”“驻马店好人”,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建设美丽家园,他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带动本村爱心人士捐资100多万元,对本村的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起了孟庄村小学教学楼、学生餐厅、村卫生室、自来水厂、红色文化村史馆等,打造房前屋后菜园、花园、果园、游园200多处,旱厕改造689座,家家通上了天然气,实现了道路村村通、户户通,家乡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发展致富产业,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创业者到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改变传统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以“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先后扶持创办了村光伏发电、冷库、扶贫车间、电商平台、农有王机械厂、玉兴晟果业、安邦裕民牧业、弘吉牧业、建筑公司等10多个扶贫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8万元,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三、讲党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微信3231169整理,防控就是责任。在防疫物资最紧缺的时候,贺新义只身一人冒着风险,先后3次开车奔赴深圳,为家乡购买防疫物资,啃方便面、喝矿泉水,在厂门口蹲守三天三夜,一天拨打100多个电话,用真诚感动了身边的朋友和企业家,纷纷帮忙出主意、想办法。经多方协调,终于买到了20多万只口罩、1400只额温枪、500套防护服等急需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送到驿城区、市产业集聚区、正阳县、汝南县等疫情防控一线,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20多万元。贺新义自担任孟庄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兑现了向村民许下的每一个承诺,实现了脱贫致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美好目标。孟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乡村特色旅游村”“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10多项荣誉称号。多年来,贺新义先后获得“全国优




秀农民工”“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50多项荣誉称号。




脚沾泥土味心怀为民情




记延安市人大代表、产业致富带头人胡全




20XX127日)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也是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生力军。当前,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踊跃投身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在各自工作岗位和各条战线上乐于奉献,认真履职,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践行初心,积极引领人民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为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人大代表力量。本报特推出“人大代表向党报告”专栏,聚焦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履职的人大代表,采撷原汁原味的“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故事,展现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联系群众、服务大局的新担当新作为。




  是陕北那广袤的大地,给了他敢闯敢干的气魄,像一头创新发展的“拓荒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是洛河那清澈的河水,哺育了他纯朴真挚的情感,像一头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扎根基层、与民共赢;是肩头那属于人大代表的沉甸甸责任,厚重了他心系民生的情怀,像一头为民服务的“孺子牛”,胸怀宽广、为民代言。他便是市人大代表、产业致富标兵胡全。




  作为人大代表、共产党党员、产业致富带头人,多年来,胡全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发展苹果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始终用一颗赤诚的心,甘做群众致富的铺路人,争做为民说话的代言人,用最实在的话语和最真切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深刻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和农村基层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脚下沾泥土,蹚出富民路




  作为陕西苹果北扩基地示范县和优质苹果基地县,志丹县是山地有机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之一。生于斯、长于斯的胡全自小就有着很深的苹果情结。




  2014年,外出闯荡的胡全看到家乡苹果种植业迅速发展,了解到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毅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事业,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自此,他与苹果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年秋天,胡全在义正镇枣林坡村流转土地370亩,投资260多万元,建成了该镇最大的苹果种植专业基地,年产值达100多万元,成为当地苹果种植的领头企业。




  身为农民的儿子,胡全内心赤诚,做事务实。他把苹果种植基地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于20161月成立了志丹县宏盛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周边百姓就业增收,助力当地苹果产业发展。




  在距离合作社不远的果库,数十名工人正忙着把红彤彤的苹果分拣、装箱、搬运,一派繁忙景象。义正镇碾河湾村村民王对霞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对霞边忙活边说:“以前待在家里没事干,就带带孩子,到胡老板这里打工后,每天都有活干,工资一天一清,一年下来能挣个三四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既能补贴家用,还不影响照顾娃娃,真好。”




  由于老板信誉度高、从不拖欠工资,当地农民都争着来这里打工。而像王对霞一样在这里务工的人,平均每天至少有20人,旺季时可达到50人以上。20XX年,联系微信3231169,仅劳务费一项,宏盛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支出了100万元左右。




  说起务工人员最满意的“工资日结”制度,胡全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当时,一个婆姨给胡全打电话,说她家掌柜在内蒙古开车没打回来钱,娃娃下周上学没有生活费走不了。问胡全能不能来他果园里干3天,挣上3天的钱以解燃眉之急。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胡全,让他更加坚定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决心。




  除了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胡全还利用合作社的优势,为当地农户提供种子和农药的供应,以及种植技术指导、市场供求信息分享、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并承担了苹果产业农业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和实操训练任务,带动周边多家农户发展种植有机绿色苹果。村民李成发就是受益者之一。




  “给我干活你永远是当伙计,要不要考虑自己当老板?不用怕,好好把自己的果园管上,有技术不懂的或是销售问题来找我。”在果园干活的李成发没想到,老板胡全这么支持他们这些打工人自己创业。今年,在胡全的帮助下,李成发承包了近50亩果园。“胡总特别热心、仗义,在人工、物资、技术、销售渠道等各方面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今年果园收成不错,挣了将近6万元。”李成发高兴地说。




  要想销量高,质量要抓牢。2017年年底,胡全申请了绿色食品及商标注册。在苹果种植基地采用标准化种植、科学管理,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使用有机肥料和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产品品质优、口味好,深受全国各地果商及消费




者欢迎。




  来自哈尔滨的苹果收购商陈龙前些年辗转于延安周边各县城的多个苹果产区,最终在志丹县安定下来,和胡全展开深度合作。陈龙告诉记者:“胡总家的苹果口感、品相、硬度都相当好,人更好。胡总为人实在、仗义,也愿意帮助周围的农民,和他合作心里踏实。”




  为进一步拓宽苹果销售渠道,提升志丹苹果知名度,胡全把目光瞄向了国外。20XX年,他联系到果商陈龙、于亮,通过挂靠的方式,成功让4000吨苹果走出了国门。同年年底,他们注册成立了陕西龙康广贸易有限公司,获得了出口“通行证”,实现苹果从产地直接登上国际舞台,为当地果农闯出了外销新渠道。今年,预计出口苹果2000吨左右,约产生经济效益16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力争通过外贸出口牵引带动全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多年来,胡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基层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被志丹县评为返乡创业先进、优秀农业科技应用示范户,被延安市农业局评为产业致富标兵;宏盛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二、心中有百姓,履职有力量




  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直接影响苹果当年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每年都会给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




  志丹县果业种植大户安光荣的380多亩果园处于低洼地带,极易受冻害影响,导致连续几年果个偏小,达不到商品果的要求。大量苹果滞销,可愁坏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胡全得知情况后,帮他解决了销路问题,将20吨左右的滞销苹果全部卖出,令他感激不已。




  “搞好苹果的防灾减灾,对果农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把春季的霜冻预防搞好,夏季的冰雹防好,稳产增收就有保障了。”作为果业种植大户的胡全,对陕北区域气候十分了解,对果树管理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深知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基于此,今年3月,胡全在我市“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苹果产业防灾减灾支持力度,助推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该议案提出后,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由市农业农村局具体办理。630日,市农业农村局在答复函中表示,该议案对推动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助力果农增收意义重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支持苹果产业发展,果园防雹网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民生工程。今年,全市新




建果园防雹网3.6万亩,防雹网总面积达到45万亩,冰雹带上的69.6万亩果园防雹网覆盖率达47.8%。其中,冰雹高发区有果园37万亩,防雹网覆盖率达到85.7%,防雹能力显著提升。




  “人大代表是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选为人大代表,我感到更多的是压力,不把事干好、成绩干出来,就觉得对不起这个崇高的荣誉。”胡全平时并不善言辞,但在表达他对人大代表的理解时,发自肺腑的一番话令人难忘而动容。




  爱心捐赠暖人心,热血滋润桃李香。20XX1121日,志丹县教科体系统收到了一份甜蜜蜜、沉甸甸的、饱含关心的礼物——来自人大代表、当地苹果产业大户胡全捐赠的1000箱苹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胡全在发展产业、建言献策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用爱心践行社会责任,




行善举彰显担当本色。




  关于未来发展,胡全信心满怀,他表示:“今后将继续肩负行业使命,在生产投入、人才培养、品种优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下功夫,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认真学习《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当好群众‘代言人’,办好群众关心事,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期盼、期许。”




静心向水  科普为民




记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成静清




20XX1215日)




  近日,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以下简称“省水科院”)水利科技工作者——成静清,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成静清的家乡在甘肃秦安,陇中黄土高原干涸的梁峁沟壑间,人们对“水”的渴求在她内心深处埋下了节水的种子。2010年,24岁的成静清从西北黄土高原踏上江西赣鄱大地,入职省水科院。自此,她向水而行,逐梦人水和谐的征程也正式开启。




一、坚守:滴水穿石多磨砺




  在科普行业水利少、水利行业科普弱的“双冷”局面下,如何开展节水工作?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节水科普?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成静清面前。




  成静清迎难而上,坚定节水科普是解决民众意识淡薄的“公开讲话”,带领起初仅有两三人的团队开展节水科普创新及传播研究。




  不同于职业科普工作者,当时除了要主持省水科院水资源水环境研究所工作,兼顾科研和生产,还要管理团队,“海绵式”地利用“夹缝”时间开展节水科普则成为成静清的工作常态。出差候车时的行李箱以及火车、飞机上的小桌板都承载着她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一沓沓创作手稿和动画脚本的记忆。于是,节水卡通形象“水宝”诞生,之后陆续出版以“水宝”为主角的《节水总动员》系列动画、书籍、挂图、歌曲、文创、表情包“科学普及工作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一次容易、做十年难。”科普读物要做到普适易懂、接受面广,就要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通常需要以深入浅出地形式将知识点呈现,因而大多人只看到了科普工作“浅”的一面,自然而然地认为科普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开展科普工作非常简单;鲜有人能理解科普工作“深”的一面:一个知识点、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的背后,要翻阅多少本书籍、进行多长时间的构思、经过多少次推敲。加之早期开展科普工作的业绩不能体现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成静清难免对团队感到愧疚。




成静清重拾信心,更加坚定了开展节水科普工作的决心。




  她带领团队开展科普创作技术攻关,创新构建了“多层级-多行业-多途径”的“互联网+”多维矩阵式传播模式,打破行业壁垒,高效运用新媒体,在全国




15
个省(市)、百余行业广泛应用,指导基层开展“说走就走”的科普工作,实现从一年开展一场节水科普宣传,到一年完成百场活动,覆盖1亿人次的蜕变。她以滴水穿石的功夫深耕节水科普,完成了节水科普从形象到品牌的第一次华丽转身。




  成静清团队的科普作品入选多个国家级推荐书目,《节水总动员》走进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内的多个省、市电视台。成静清牵头完成的《<节水总动员>科普动画创新与多维传播》项目获大禹水利科技奖首届科普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本人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二、求新:水到渠成再阔步




  创新驱动发展,征程未有穷期。20218月,成静清开始系统思考、全盘谋划如何立足“十年”开启节水科普新纪元,“编写一部市面上从未有过的水知识科普绘本”拉开了新起点的序幕。




  新组建的团队核心成员是10位女性科技工作者,专业涵盖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




  当开始设计绘本的第一张草图时,因团队成员没有一个有绘画功底;而画师虽有绘画灵感但不懂水利知识,这样一场“水利与非水利”“绘画与非绘画”之间的正面碰撞,昭示着她们的绘本创作之路必将不是坦途。




  “我们以一幅画为例,比如人类傍水而居这幅图的版本有24个之多,为了保证科学性,从当时人类可以饲养的家禽种类到最初的用水方式,每一样都要严谨考证,中间的修改多达100余次,整个绘本40余页长图反复推敲和琢磨的工作量非常大,项目组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每每谈起团队,成静清总是不由得为她们竖起大拇指。




  20XX年,成静清带领团队将“水宝”全新升级,取名“江小惜”,在未有先例、无从参考的情况下持续丰富科普作品,首次将水与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相连编著《江小惜的时光旅行》科普绘本,将原创科普歌曲、动画等插入绘本,实现了“静”与“动”、“看”与“听”的结合。




  在江西省科技馆900平方米展厅,《江小惜的时光旅行》大型科普展展出8个月,参观者超过40万人,创节水科普展览形式和规模之最。与此同时,成静清不断创新绘本+展览、展览+文创、一场主展览+N场云展览和巡展等的科普模式。这一年,她还牵头成立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功建立面向长江流域和全国的更高科普平台。




三、期冀:绿水青山展新颜




  科技创新是花,科学普及是土壤。“作为一名水利科技工作者,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大职责,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优质水利后备人才,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成静清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紧紧围绕“六个江西”奋斗目标,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持续做优做强“江小惜”特色品牌,丰富系列科普作品,并努力把水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作为省级水科院,这次能获奖,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江西省水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许新发表示。




  拥抱生命之源用心爱,滋养着后代。绿水青山是我们最美的情诗,写下湛蓝的未来。




聚焦政企同频发展  践行委员使命担当




记雅安市政协委员彭贵明




20XX121日)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政协委员,我深知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委员职责,与时俱进,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用心建言献策,为雅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雅安市政协委员、石棉县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欣公司)董事长彭贵明的坚持。




  截至目前,亿欣公司已对石棉县安顺场镇及周边等村完成脱贫攻坚帮扶,致力“同心共建现代化石棉”活动,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资金和物资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村集体经济等。




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助力建设富裕乡村




  作为石棉县安顺场镇解放村经济发展顾问,彭贵明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探索特色产业增长点,利用解放村有限的土地开展精品化、规模化种植,日渐扩大黄桃、青脆李、猕猴桃、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规模。




  今年223日,在安顺场镇召开的“有事来协商”议事会上,彭贵明围绕解放村黄桃产业发展提出了要走“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精品化”的建议,并出资10万元助力解放村黄桃产业发展;定期到户收购农副产品,帮助解决农副产品销售、运输问题,促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兴旺。




  去年1111日,石棉县首个政协委员“双助”活动实践基地——彭贵明委员“双助”活动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彭贵明充分发挥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作用,把村民请到基地的协商议事室,大力推进“村民的事村民来说”,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村民积极参与村里大小事,激发大家建设家园的热情,带动村民凝心聚气、齐心共治,优化村环境。




  要致富,先修路。一条公路不仅是出行路,更是助农致富路。如果道路不通,再好的资源也难以盘活,再好的产品也很难销售。




  面对困境,基地出资650余万元,加宽、硬化公路,硬化乡村入户路多条,修建桥梁一座;




  投入资金10万元,改造升级石棉县麂子坪村、魁沙村、新场村等出行通道。该路被群众命名为“亿欣路”,累计受益农户1000余户5800余人。




  一条条纵横交织的“组组通”公路,犹如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不仅打通了村民的出行路,更联通了村民的致富路。路通了,好走了,但夜间仍漆黑一片,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地实施“光明行动”,在石棉县安顺场镇金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照亮了百姓的出行路,也照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书香润企业,彭贵明成立了“书香政协亿欣委员书屋”,以党建引领建设“8+1+1”“健康企业”文化,倡导职工8小时工作爱岗敬业,1小时运动保持身体健康,1小时看书滋养浩然正气。




  此外,他还对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为安顺场镇中学和八一希望小学捐赠物资,建设乡村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发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彭贵明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传播党的声音,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促进乡风文明。




二、履职尽责建言献策贡献政协委员力量




  “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要选准‘造血’项目。”这是基地负责人彭贵明在“如何壮大解放村村级集体经济协商会”上掷地有声的发言。




  彭贵明大胆提出组建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承包道路维修、养护、物流等项目,达到实现村企发展共“谋”、生态家园共“建”、村民发展成果共“享”。




  20XX15日,在实践基地的大力扶持下,全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石棉县解放村佳兴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依托基地及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当地解决困难家庭就业40人次,百余户村民平均每年增收3万余元,让村民真正做到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致富。




  “请问民宿未来规划是什么?准备打造成什么风格?”“民宿定位是什么?价格大概在什么区间?”“主要针对哪类消费群体?”前不久,在石棉县政协组织的集中实地视察活动中,彭贵明与同行委员围绕“推进乡村民宿和文旅融合发展”提问。




  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介绍的形式,彭贵明详细了解全县特色民宿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他建议,蟹螺堡子具有浓厚的尔苏藏族木雅文化,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千方百计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




委员寄语:




  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建出特色,让履职新平台活起来、实起来,把委员工作室用活、用好,切实架起委员之间、委员与群众之间密切沟通的桥梁,让政协走入群众、让群众走入政协。我将继续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收集民意、服务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为雅安现代化建设贡献政协委员力量。




履职尽责有作为全力以赴促发展




记贵州省人大代表、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玉峰




20XX1221日)




  是带领企业聚焦高精尖产业的民营企业家,也是倾听行业声音、帮忙排忧解难的人大代表,他就是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玉峰。




  在对戚玉峰的采访中,“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频频出现在其口中。他立足产业发展高度,认真履职建言;积极参与本土人才培养,帮助毕业生与企业搭建就业桥梁他说,发展企业,要把资金、人才、技术都引进贵州来。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戚玉峰作为人大代表,一直在行动。




一、立足产业高度认真履职建言




  今年初,戚玉峰当选为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他说:“企业家应该要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带领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奋斗了20余年的IT人,戚玉峰在对产业发展的观察中发现,数字经济产业中,数据中心机房硬件机电设备、机柜及配套设施等用量较大,但相关技术含量相对存储、服务器等较低,在新基建、“东数西算”等项目上完全可实现贵州本地化生产和加工。




  “大家平时在工作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可以畅所欲言。”在履职中,戚玉峰不仅会向公司员工了解行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还会利用自己贵阳市工商联副主席、贵阳市信息技术(IT)行业商会副会长等社会兼职,广泛向同行收集问题和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戚玉峰了解到,基于原材料配置、产业链布局、高端技术性人才缺乏、物流成本和市场端销售等原因,贵州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相对较少。




  在20XX年贵州省两会上,戚玉峰聚焦贵州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本地有生产加工意愿的企业投入到贵州新基建产业补链、强链的产业中来;做好贵州在新基建、电子产品方面的品牌目录建档工作并向社会公布,为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业指明方向;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积极扶持贵州本地电子产品装备生产加工企业。




二、倾听行业声音解决实际困难




  戚玉峰时常在思考,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同时也是人大代表,他应该代表谁去发声?




  “我认为,小而言之,应该要代表我所处的行业和民营企业,大而言之,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他说,只有真正用心去体悟“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的含义,并付诸实际行动,才算对得起人民的选择。




  在履职过程中,戚玉峰经常和多家公司的负责人共商行业发展。“在交流时,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戚玉峰说,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大家解决发展难题。




  于是,他牵头带领30家小微企业和贵阳农商银行科技支行一起探讨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经过商讨,最后决定30家小微企业各自出资20万元组成资金池,每家企业可以从贵阳农商银行科技支行贷款2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若有企业发生还贷难问题,便可用资金池里的资金去解决这家企业的现实困难和还贷问题。”戚玉峰说,如今,30家企业无一家贷款逾期,且解决了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积极培引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戚玉峰看来,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加强人才培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才能持续赋能相关产业和企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戚玉峰发现了人才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于是,他从自家企业做起,带动业内数十家企业与高校搭建“传帮带”的实习制度,提出将学校的实训室搬到企业中来,并针对市场急需人才,对学生进行定点、定向培训,每年有200多名学生参加培训。




  近五年来,戚玉峰带领的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产值超过10亿元,连续四年被评为云岩区年度大数据经济总量贡献奖企业。作为省内软服行业第一矩阵的龙头企业,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平均每年接纳省内至少2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公司实习、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上千人。




  “我认为一家企业的社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创造税收、解决就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要将产业链上下游引进来,把人才、资金、技术都引进来。”戚玉峰说,目前,他已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积极沟通协调,准备在其新建的数字产业园内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邀请业内具有丰富从业经




验的企业家或技术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共同培养本土大数据产业人才。




帕米尔高原上的援疆人




记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教师吴斌




20XX1227日)




  1219日,是吴斌的35岁生日,也是他在新疆过的第一个生日。当天,他通过线上会议向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领导进行了援疆支教工作中期汇报。“我在这边挺好的,较好完成了原定中期计划,还提前完成了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吴斌在屏幕那端开心地说。




  “我对新疆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一直憧憬能够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今年7月,看到学校发布援疆支教通知时,我立刻报了名。”吴斌说。经过层层遴选,他如愿在823日踏上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土地,在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一、跨越山海,奔赴“故乡”接续奋斗




  新疆对于吴斌来说,既是远方,也是“故乡”。20世纪50年代末,吴斌的祖辈离开江苏,远赴新疆支边,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回到江苏。出生在江苏的吴斌从小就听着父母讲新疆的故事长大,对祖辈奋斗过的热土心生向往,憧憬着能够在那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然而,吴斌的女儿刚满4周岁,很多人对他选择此时远赴新疆支教感到不解,吴斌坦然地说:




  “我的祖辈曾建设过新疆,建设新疆也是我的梦想。”祖辈父辈的承诺在“变与不变”之间传承,支援新疆建设的方式虽然在变,但建设大美新疆的“山海情”从未改变。




  帕米尔高原海拔高、紫外线强烈,这对一个常年生活在常州的人而言十分不易,但吴斌从未叫苦叫累。援疆半年多时间,吴斌瘦了20多斤,皮肤也被晒得黝黑,但他却乐在其中。“这健康的肤色是这片纯净的土地赠予我的礼物。”吴斌笑着说。凭着这份质朴的援疆情感,他用足了心、铆足了劲,展现担当。




二、引入资源,用心用情育“青苗”




  作为一名专任教师,课堂教学是吴斌的本职工作。本学期,他主讲了《砌筑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制图》3门专业课程。班上的80多名学生均是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及专业基础薄弱,是吴斌开展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




为此,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诵读新疆简史,鼓励他们多说普通




话、敢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课堂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中国超级工程珠港澳大桥等“搬到”学生面前,开拓他们的眼界。




  目前,吴斌已带领30余名学生围绕智能建造知识与技术研习开展各类社团活动10余场。他自主开发“浓浓援疆情,走进江苏建筑”训练项目,让智能建造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依托江苏城建职院的智能建造3D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平台的资源优势,吴斌还主动承接克州职院“3D打印学社”指导工作。在指导社团的过程中,吴斌还发现了两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主动提出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鼓励他们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鱼渔同授,助力办学提质增效




  初到克州职院,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师资队伍短缺、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是吴斌最大的感受。在摸清具体情况后,吴斌明确要在这些方面开展工作,他充分发挥江苏城建职院扎根行业办学的丰富资源、人才和智力优势,将学校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引入克州职院。




  “首先要在办学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吴斌说干就干,在克州职院校领导的支持下,吴斌顺利完成了2024年自治区级建筑施工虚拟现实实训教学中心申报、对口援疆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职新专业申报。他还依托江苏城建职院博士团队、教学名师团队和各类数字化、信息化平台,积极筹备新疆建筑工匠培训就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带动克州建筑人才梯队建设。




  吴斌还主动申请与克州职院3名年轻教师进行青蓝结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给予他们指导。依托“师带徒”听课评课活动,吴斌通过课前辅导、随堂听课、课后点评等指导年轻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让新的技术技能真正‘留下来’。”吴斌说。他充分发挥江苏城建职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的师资团队等优势,依托其“砌筑金牌教练团队”,通过远程连线、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克州职院年轻教师迅速提升砌筑实操技能水平,帮扶带动克州建筑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带不走”的建筑人才队伍。




让法律监督闪耀正义的光芒




记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荣立者林毅




20XX1226日)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当好公共利益的代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每一件为民实事;依法能动履职,探索机制创新不断打造服务大局检察新样本,努力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这就是龙海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林毅的“检察梦”。




  忠诚公正谋检事,清廉严明树检威。他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一名检察官,必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真相的追求,对人民的守护,办好每一个‘小案件’,扛起检察‘大责任’,更好地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为法治担当。”




  他是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人才库成员、全省优秀检察官、全省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曾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漳州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日前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




  他是人民的公仆,法律的卫士,忠诚的守护者。从检十七载,无论是一线办案,还是业务研究,他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的钻研精神,奋斗不止,勇争一流。在审查每一起案件时,他都以“求极致”的精神察微析疑,精心求证,力求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努力做到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立检为公




做公共利益守护者




  在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检察机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林毅带领的生态检察办案团队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民生问题,积极探索在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注重引导其通过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异地修复等方式补偿受损的生态资源,把恢复性司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贯穿于执法办案实践中。




  “过去破坏生态案件虽然行为人被判刑,但荒山依旧、污水横流,受损的生态得不到恢复,群众反映强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林毅与同事们积极探索,努力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到办案实践中,通过耐心地释法说理,促使犯罪嫌疑人主动认识到错误,积极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2019年,林毅在办理郑




某等人非法采矿案时,发现涉案地块因违法取土导致地表裸露、坑坑洼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周边村民反映强烈。他积极引导行为人修复生态、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治理环境,最终让10余亩山地重新披上绿装。“粉尘没了,山绿了,水清了,鸟儿又飞回来了。”附近村民对这里的变化拍手称快。




  近年来,他带领的办案团队共办理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案件150余起,通过释法说理,促使80起涉案当事人主动进行生态修复或缴纳生态修复费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3件,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00余万元。其中,办理的邵某污染环境案入选最高检编印的《刑事案件审查逮捕指引配套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入选的三个案例之一;连续四年作为基层检察院代表参加全省生态检察工作现场会并做经验交流。




  公共利益归根结底是人民利益。公益诉讼检察不只是一项检察职能,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他立检为公,以公益保护为己任,积极履行职责,为维护社会正义和人民群众的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走过长满荆棘杂草的崎岖山路,调查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现状,为的是以法治力量捍卫英烈荣光;他走访餐饮场所、传统小吃店,督促餐饮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为的是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他推动构建涉侨、涉台文物遗址、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为的是以公益诉讼守护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的“乡愁”。




  五年来,林毅带领办案团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70件,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古树名木保护、矿产资源监管、野生动物保护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45份,其中办理的陈某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更是在今年8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他的带动下,龙海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单项业务连续三年在漳州市基层检察院建设考评中名列第一,4项公益诉讼工作经验被上级检察院行文推广。




检察服务




做台胞台企法治宣传员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龙海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漳州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主动为台胞台企提供优质检察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林毅同志的推动下,近年来,龙海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12309检察服务中




心设立“台胞台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先后设立涉台检察联络室(点)4个,探索聘请14名台胞担任检察联络员、听证员、公益诉讼观察员等,搭建检察机关与台胞台企的沟通交流载体,不断增强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针对台胞台企不同群体对法律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林毅同志积极探索开展“量身定制式”法治宣传,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法律服务,帮助和促进台胞台企强化遵法学法意识,明确法律红线和法律风险。同时,还通过走访台胞台企、举办闽台青年交流联谊活动等形式,深入了解台企发展困难、台湾青年创业需求,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协调办理台胞台企的合理诉求,及时提供涉台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为台企健康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共组织到台企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60场次,举办法治座谈会15场,参与活动的台企高管、员工累计达3000余名,先后向20家台企管理人员赠阅《民法典》等普法材料200册,向台企及时提出完善管理的建议50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问题40余件。




  在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台企、涉台法律实务沙龙等活动的基础上,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建设“漳州台胞台企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作为基地建设的现场负责人之一,林毅同志连续加班加点,采取挂图作战方式,与其他负责人员共同全力以赴推动基地建设重点工作逐条逐项落实。今年919日,基地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约900㎡,涵盖两岸一家、闽台同源、法治服务等六个部分,采用图文、多媒体、大数据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两岸融合发展、闽台交流、全省涉台检察工作亮点、机制创新等内容。基地自启用以来,已接待台胞台商及各界人士等1600余人次,正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交流窗口与服务平台。




  20XX1211日,在福建省检察院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典型事例定评现场会上,龙海区人民检察院选送的事例“打造涉台检察精品护航融合发展新路”获评最佳典型事例。




扫黑除恶




做敢于“亮剑”担当人




  近年来,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检察官的林毅为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宁,积极投身于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前线,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办案质量,坚持做到“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




并始终聚焦服务大局,着眼于长效常治,进一步推动行业整治。




  扫黑除恶,是“国家行动”,也是“民心工程”。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林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辖区首起涉黑案件,被害人多达1100多名、卷宗证据近200册,接到任务后,他与同事迎难而上,加班加点,认真审查阅卷,亲历案发现场,积极引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及时收集和完善相关证据,充分发挥诉前主导作用,提起公诉后,黄某等18人分别被判处二十年至一年零四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或并处罚金,有效增强了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震慑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是扫黑除恶的重要战场。案件办理过程中,林毅同志并未简单就案办案,而是深挖黑恶势力犯罪根源,剖析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漏洞。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辖区部分高层居民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存在伙同黑恶势力强买强卖小区装修建材、泄露业主个人信息等问题和乱象,他认真进行梳理总结、分析研判,及时向物业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接到检察建议后,物业主管部门对检察建议高度重视,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开展辖区全行业摸底排查与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打击物业服务企业泄露业主个人信息、强买强卖装修建材、强迫业主接受二次装修服务等行为,进一步整顿与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才能更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为了确保扫黑除恶治乱检察建议得到有效落实,促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提升监督管理水平,2020年,林毅同志还专门牵头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检察建议“回头看”专项活动,对行政执法单位、监管部门落实检察建议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与跟踪回访,努力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推动扫黑除恶与社会治理双赢,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检察建议“回头看”相关经验材料得到上级检察院的肯定。20214月,林毅同志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是漳州市检察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三十五载不改为民初心




记安徽岳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刘宝林




20XX122日)




  在安徽省岳西县有这样一位从事水利工作35年的同志,他先后在基层水利站、储运站和地方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水政监察大队等不同岗位工作,始终以水为师,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水利工作者水利为民的初心、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岳西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水政监察大队长、高级工程师刘宝林。




  35年来,刘宝林先后获得岳西县优秀共产党员员,安庆市防汛抗洪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在刘宝林的带领下,岳西县先后荣获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国家县域节水社会达标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舍小家为大家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的纯山区县。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岗位工作期间,刘宝林结合山区地形地貌特点,始终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着力加强灾害风险防范、应急抢险救援、基层防办能力建设,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风等各项工作。200592日,岳西县受“泰利”台风外围影响,24小时降雨量达493毫米,全县15个乡镇遭受了特大洪灾。作为防办主任,他曾连续7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一直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被告知家里房屋因滑坡涌进了洪水,他顾不上回家查看并抢险,只是告诉家人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




  为进一步总结山区防汛防台风经验,2006年,他主持编写的主簿镇村级防御山洪灾害应急工作预案,被省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发文转发全省,供各地借鉴参照编写。2009年,岳西县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列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并成功通过国家防汛办验收。




二、成功创建达标县




  2016年—2020年,刘宝林分管水资源管理工作,他认真贯彻落实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的思路。一方面全面分析岳西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预测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全县需水量,从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县城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供水保障、水资源配置、水源工程建设等方面统筹安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另一




方面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节水企业、节水机关、节水社区、节水农业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取水许可管理,完成150多个取水许可审批,2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规范取水档案,全县水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在刘宝林的带领下,岳西县水资源管理工作连续4年在全市考核评定均第一名。2019年,岳西县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是安徽省首批达标县。




三、小流域变风景线




  因历史原因,岳西县水土流失总面积一度高达728.3平方公里。自岳西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战略以来,岳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治山治水与治贫致富相结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起抓”的防治水土流失新思路。




  刘宝林自2016年开始分管水土保持工作至今,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持续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管。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累计办理100多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管。针对牛草山风电项目,刘宝林带领技术人员先后深入现场10多次,帮助企业编制水土保持设计,并现场指导施工,有效地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岳西水土保持率持续上升,微信3231169整理,一个小流域就是一道风景:红旗小流域变成了网红村,横河小流域变成村级集体收入状元村。




四、不畏艰难敢亮剑




  刘宝林高度重视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和河湖安全保护工作。作为局分管领导,刘宝林带领同事,严格按照规范,主持完成所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或核准,主持完成县内生产建设项目(含省、市水利局审批的项目)现场监督检查全覆盖。2018年至2020年,根据组织安排,刘宝林负责全县水利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期间,他多次接到恐吓电话,但他没有退却,坚持依法依规办案,主持查出的水利案件120多个,结案率100%,没有发生一起错案。岳西水利局获得全市水利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水政监察大队获得岳西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生命之光耀天山




记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乌鲁木齐友爱医院院长丁桂凤




20XX1216日)




  1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妇幼健康科技大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乌鲁木齐友爱医院院长丁桂凤站在领奖台,手中的奖杯闪闪发光——




  她带领科研团队完成的“子痫前期的预警防治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了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就在前不久,这一项目还荣获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子痫前期的预警防治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为什么受到如此关注和褒奖?30年如一日护佑边疆母婴安康,丁桂凤怎样用医者仁心诠释着大爱无疆?




  就像一束光,她照亮赶路人,点燃新希望,为生命护航,让希望绽放,壮美天山也因她熠熠生辉!




一、为了一个执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严重类型,是导致母胎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疆地区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多年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中,子痫前期一直位列前五。




  2006年,丁桂凤第一次参加全疆孕产妇死亡评审会议,当听到子痫前期造成孕妇和胎儿死亡的数字时,她惊呆了。




  “如果在孕前、孕期就进行综合管理,完全可以避免母子双亡的悲剧啊!”那晚,她辗转反侧,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子痫前期”,护佑新疆母婴安康。




  带着攻坚执念,经过三年准备,丁桂凤从2009年开始带领科研团队启动了相关基础研究,重点是明确新疆地区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子痫前期早期预测方法和精细化用药干预措施,建立新疆地区子痫前期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控网络。




  做科研难,临床医生做科研更是难上加难。上班时,大家必须把精力百分百投入到常规医疗工作;下班后,再抽出时间查文献、找数据、写论文项目组成员30多人,每一个都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顶梁柱”,每一个也是项目研究的




主力军。平日里加班加点做科研是常态,到项目冲刺阶段更是一连数日住在医院集体研讨。




  千辛万苦的临床科研,换来的是更多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是生命之光的流光溢彩。




  根据多年对子痫前期病因、病理、治疗与预防进行研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入钻研,科研团队最终发现了有效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的方法,开发出全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云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区14个地州五级医疗机构的子痫前期预警防治体系,科研成果先后向全疆、全国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0多年来,丁桂凤带领团队走遍全疆14个地州的城市和乡村,为300多家医疗机构培训了2000多名骨干医务人员,推动全疆子痫前期防治水平整体提升,大大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




  星光不负赶路人。2021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疆孕产妇死亡原因顺位中,子痫前期也由2016年的首位降至第四位。丁桂凤带领团队创造性开展的子痫前期预警防治“新疆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丁桂凤带领医院另一支团队进行的出生缺陷防控项目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在全疆第一个开设产前诊断中心、建立了实验室,率先开展基因芯片检测等技术,实现了产前诊断水平与国际接轨,目前已承担全疆90%以上的产前诊断量。




  而今,该院产前诊断中心与全疆152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专科联盟和出生缺陷防控转诊网络,全疆14个地州市的孕妇足不出疆就可以享受国内外先进的产前筛查与诊断同质化的医疗技术服务,还持续为全疆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出生缺陷防控人才队伍。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边疆各族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我多年的目标和追求。”丁桂凤说。




二、守护母婴平安




  丁桂凤,自治区著名产科专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每星期四,是她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特需门诊”坐诊的日子。从2016年元月开始,丁桂凤创建的这个产科“特需门诊”,就承担起了为疑难危重孕产妇病例会诊的重要任务。




20XX
83日上午,特需诊室里温馨如常。上午12时,一对夫妇牵着2个幼




童走进诊室,径直跪在了丁桂凤的就诊台前。“院长,三年前您救了我的2个孩子;今天,他们来看望救命恩人了!”孩子母亲一开口已是泪流满面。




丁桂凤跪伏到地上扶起孩子和母亲,又把孩子们抱在怀里细细端详。




  三年前,这位母亲怀孕三胞胎,因为身材矮小、身体虚弱,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都被建议终止妊娠。她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特需门诊。




  丁桂凤带领专家团队评估了她的身体状况,制订了终止1名胎儿妊娠、保全2名胎儿的方案,并且指导她顺利度过孕期,平安产下一对“龙凤胎”。




  每个生命都弥足珍贵!丁桂凤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首位,竭尽全力挽救生命、呵护生命。她胆大心细、敢于担当,30多年来,一次次挑战疑难重症,无数次创造了让危重产妇“起死回生”的奇迹,她和她的团队被称为“天山母婴健康的守护者”。




  一个深夜,一名27岁产妇顺利分娩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启动院外会诊!”正在值班的丁桂凤一边向手术室狂奔一边下达命令。她作为总指挥,指挥现场医护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汇集全市医疗力量,有序开展一系列治疗。1个半小时过去了,产妇情况没有转机;专家团队数次表示已无力回天,丁桂凤却不忍放弃,带领大家继续抢救。




  奇迹发生了!产妇在呼吸、心跳停止1小时46分钟后,恢复了生命体征!当晚,丁桂凤寸步不离守在产妇身边。到清晨,她开出了320条医嘱。“和死神斗争,让生命绽放,这是职业赋予我的无上荣光。”她说。




  正因为对这份荣光的执着和向往,1988年走向工作岗位时,她选择了产科。30多年来,她勤学不辍、苦练技术,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享誉天山南北的产科专家,赢得各族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9年,她荣获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




  她敢为人先,在全疆率先开设孕期营养门诊、糖尿病门诊、遗传咨询门诊母胎医学中心等,在全疆率先启动“产科快速反应团队”+门诊MDT会诊团队模式,五年内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2000多例。




  她倡导人文关怀,给予病患亲人般的温暖,在全疆率先开展家庭式陪伴分娩、一对一陪产,积极引进分娩镇痛等国内外先进技术。




  她用心锤炼团队,打造出全疆最大助产服务阵容的自治区级产科队伍,圆了无数家庭的梦想。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同时,她还担负着建言资政的责任。




担任政协委员13年来,她发挥所长履职尽责,努力为民生改善鼓与呼,提出的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报销、推广“银龄工程”改善高端医疗人才缺失等提案建议均已得到采纳、落实,惠及各族群众。




作为政协委员,她积极参加每一次会议和调研活动。但有一次,她请假了。2019年初,相伴多年的丈夫罹患重病、生命垂危。守护在病床前,她根据




前期调研,撰写了5篇提案,提交给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得起病患的信任,却对不住家人的付出。”她低沉的声音里满是愧疚。多年来加班是常态,未能顾及家庭和家人。可丈夫患病后依然支持她,嘱咐说:“病人更需要你。




  你的时间应该多留给他们。”儿子也宽慰她,说:“妈妈您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您安心工作,我来照顾爸爸。”




  “家人如此,何其有幸!”于是她更拼了,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给了患者。她说:“还有很多群众没有享受到优质医院资源,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三、掌舵两家医院




  点开丁桂凤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条动态都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或乌鲁木齐友爱医院有关。




  从2018年担任两家医院院长以来,她和班子成员团结一心,按照“一院两址”运营策略和差异化融合发展原则,对两院区的就诊环境、学科建设、专科力量、技术人才等进行全方位整合,实行同质化管理,使两家医院逐渐走上良性发展的好局面,相继荣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排名前十妇幼医院”等称号。




  目前,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不仅是全疆规模最大、专科特色最突出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还是新疆产前诊断技术最成熟的医疗机构。




  乌鲁木齐友爱医院经过4年多运营,也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医院,拥有绿色生态大厅、特色中医治疗、先进诊疗设施设备和高端科研平台,临床科研能力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影响力与日俱增。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




  丁桂凤借鉴三明市医改经验,大胆改革创新,精准引才育才留才,近3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47名,全面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她还鼓励职工进修深造,3年来两所医院累计考取博士17人、硕士27人。




人才引进,谈何容易?




  她以诚待人、爱才引才,还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寻找教学资源,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在她的极力争取下,医院获批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并成为新疆第二医学院非隶属第五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她像一块磁石,把两院区医护人员的心紧紧聚在一起;她像一团火焰,迸发出耀眼的光和热,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XX年乌鲁木齐疫情期间,她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奋战,承担了全市51.16%的分娩量,迎接了4885个新生儿顺利出生,成功救治449名危重孕产妇,切实保障了母婴安全。




  她还积极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向党委、政府提出的整合医卫资源等建议得到采纳,满足了各族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而她每天的睡眠时间却不足3小时。超负荷工作让她的双耳突然失聪,听力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疫情结束回到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看着她憔悴的面庞、新生的白发,疼惜地说不出话。她也终于放下所有的坚强,趴在母亲怀中倾诉。她问母亲:“我付出这些值得吗?”




  母亲坐直身子,注视着她的眼睛说:“值得呀,想想你救了多少人的命,那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啊!”是呀,30多年来,她迎接了多少新生命的出生,又争分夺秒抢回了多少危重产妇的生命。




值,太值了!”她抱着母亲,脸上满是幸福的热泪。




  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建设美丽新疆的“大我”当中,她已然活出了最有价值的人生。




土地里“长出来”的法官




记河南省舞阳县人民法院孟寨法庭庭长张保中




20XX1225日)




一、守护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一名乡村法庭的庭长,我深爱我的家乡,也愿意一直扎根基层,为家乡的百姓解决困难和问题。我的家乡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能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添一把柴、加一把火、助一把力,我感到很有价值。我愿在人间烟火中,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冬日的豫南大地,田野淡黄,天空灰白,暖阳照射在旷野上,驱走清晨的微寒。还有两个月,张保中在孟寨人民法庭就待满20年了。36岁那年,他来到河南省舞阳县人民法院孟寨法庭担任庭长,就再也没离开过。乡亲们说他“穿上法袍是法官,脱下法袍是农民”。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点黝黑的皮肤和外貌,还因为他的行事作风和对待群众的态度,让村民觉得“他和我们差不多!”




  1995年考入法院工作前,张保中是县高中的一名语文老师。27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保中看到法院的招录公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就考入了法院。他先后在太尉人民法庭、办公室、辛安人民法庭、执行局工作。工作了几年后,张保中还是想去乡村法庭,便主动提出申请。2004年,张保中来到了孟寨法庭。




  “农村让我感到自在。”张保中的老家和孟寨镇相隔十几公里,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熟悉农村,在乡村法庭和农民打交道,对张保中来说是他喜欢和擅长的事。为老百姓解决琐事、难事、烦心事,他从没有觉得棘手,能真正帮到群众,让他感到“很有意义”。把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是张保中一直以来的追求。




一定要在法庭外就把矛盾给解决了!




  舞阳县,地处河南省中南部,距离漯河市40多公里。孟寨法庭位于孟寨镇,距离舞阳县城12公里,驱车只要十几分钟。这短短的距离,既是法庭和县城的距离,也是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孟寨法庭下辖孟寨镇和马村乡一乡一镇,面积




126.6
平方公里,63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




  户籍人口8.3万。张保中说:“年轻人能出去的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小孩,靠种地也就勉强解决个温饱。”




  “没有技术”——这句话被张保中和孟王村村支部书记孟留记反复提及。没有技术,就只能出苦力。




  孟留记介绍,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数都在40岁以上,村委会想各种办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引进光伏发电、种植香菇大棚,为留在村里的村民创造就业机会,也给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多一些补贴。




  进孟王村的道路两旁,房屋聚集在一起,被农田包围着。集中居住,也意味着矛盾的多发。“村里许多矛盾看起来是小事,但一旦处理不好矛盾激化,会引发严重后果。”舞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戈新说道,“乡村是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是社会的终端和末梢,在乡村做好诉源治理工作,才能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现在乡村的矛盾纠纷呈现两种不同的特点。”张保中介绍,年轻人更多的是借贷纠纷、婚姻纠纷等,年龄大的还是传统农业种植的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年轻人的纠纷比较好解决,年龄大的有些想法比较固执,不太好办。”




  新旧观念交织,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法庭如何发挥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




  在农村,村支书的作用很大。有些矛盾找到村部,村支书有权威,训两句就回去了,问题也解决了。“村支书是村里的带头人,也负责维护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只有村里团结安定和谐,才能发展好。”在法庭工作的十几年里,张保中一直重视发挥村支书、村干部的作用,“每到换届时,我都会一直关注。如果换届换人了,我就赶去村里建立新联系。”




  19年里,张保中慢慢和每个村支书都变得熟悉起来。如今,63个村支书都被法庭邀请作为司法联络员,有了矛盾纠纷,村支书也会及时沟通。




  距离法庭几百米的孟寨镇司法所,也是张保中常去的地方。“今年我刚到所里工作时,张庭长就来找我了。”孟寨镇司法所副所长刘香丽是从县里下来的,年纪轻,张保中担心年轻同志在乡村的经验不足,去村部调解复杂的矛盾时,经常喊上她一起。




  农村有句话说,没进法庭都好说,等闹上了法庭,矛盾就严重了。但这句话并不代表着法庭无事可做。相反,张保中一年到头基本都在各村跑。




一定要在法庭外就把矛盾给解决了!”张保中坚持道。




二、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在农村,最难解决、矛盾最尖锐的就是土地纠纷。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孟寨镇邢王村原支书王明说道,涉及到土地、宅基地的纠纷,都很难解决。




  20XX年,张保中在法庭的调解室内挂起了一张孟寨法庭诉源治理形势图,地图是法庭辖区的乡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图钉钉在重点村庄,张保中每个月会进行更换。




  “绿色是平安,黄色是有点隐患,红色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诉源治理形势图上几十个图钉大部分都是绿色,张保中指着图中央红色图钉位置的张王村说,“这个村子去年发生了一批土地纠纷案件,村里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今年我也一直在关注。”




2021
年,张王村村委会与某农业合作社签订为期5年的合同,将村里179




500
余亩土地集中流转,交由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种植,所收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款由村委会分配给村民。其间,部分村民因为外出没有找到打工机会,又返乡在已流转的土地上种地。农业合作社一纸诉状,把村委会告上法庭。虽然打赢了官司,但农民种了庄稼的地无法收回。20XX年,农业合作社又将7户村民告上了法庭。




  “从法律关系来看,村民不是签订合同的一方,农业合作社不该起诉村民,因此法庭判决驳回起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张保中说,解决土地纠纷,既要按照法律规定,吃透党的政策,还要符合乡俗民约。




  “没有技术的农民离开了土地,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还是要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张保中对着诉源治理形势图若有所思。因涉及农户众多,未来还可能会发生大量纠纷,张保中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解决。




  日常工作中,孟寨法庭专门针对土地流转、土地继承等重点领域的常见问题制作了普法宣传单,向农户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土地政策。




  “在农村,邻里间发生土地纠纷也比较常见。”孟留记提起去年村里一起土地继承纠纷。“我们村里有个单身老汉,一直是他侄子赡养。老汉去世后,按照规定,土地由村组收回来,重新分配给其他三个村民。但老汉的侄子认为自己为叔叔养老送终,土地应该由自己继承,便自己种上了。经村里调解,说好第二年不要再种了,结果第二年老汉的侄子又种上了。”




  村委会调不好,三个村民起诉到了法庭。“一开始也很难调。”张保中回忆,“老汉的侄子态度比较抗拒,躲着不见我们。我们就一趟一趟找,每次换着角度讲。”老汉的侄子提出自己出了丧葬费,今年的种子化肥也花了很多钱,村干部和法庭一起调解,提出分得土地的三人拿出一些钱,补给老汉的侄子,今年的粮食让老汉的侄子收了,明年不要再种了。




  经调解,被告表态不种了,原告也提出了撤诉。今年麦收结束时张保中去村里回访,得知老汉的侄子又主动退让了一步,地里的庄稼让原告三人收了,秋收庄稼三人也种上了。




怎么确保调解好后双方能守信呢?




  张保中说:“村里最看重个人信誉,调解时我劝被告,你看你的孙子孙女也到了成家找对象的时候,你再不守信用,村里传开了也会影响孩子们。”




  乡村的信用体系依赖于熟人社会,张保中在办案时,都会了解当事人的家庭成员、工作和生活情况。“老百姓观念朴素,尽管有的只认自己的那套理,但只要把道理讲透,我想再固执的人都会转变的。”




三、老百姓最想得到的是尊重




  家门口一点地,谁家水漏到谁家去了”马村乡任桥村村支部书记辛少平说道,“村部工作,基本一半的精力都用来处理这些琐事。”




  矛盾虽然琐碎,但处理不好,很容易小事变大事、民事变刑事,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命案。两年前夏季的一天,下班后的张保中换了背心,在法庭的小菜园里摆弄蔬菜,这时来了个村民骑着自行车,停在法庭门口说:“我还没见过法庭呢,我来看看。”




  张保中看村民年龄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大,便主动攀谈起来。村民问他是谁,张保中说:“我是法庭的保安,整理整理菜园子。”




  一开始,村民问一些种菜的事。张保中聊了几句,便猜到他是有事想来法庭咨询,便主动与他拉起了家常。慢慢地,村民吐露了心事,因为母亲去世,兄弟几人争起了家产,最后说来说去就是两棵果树的事,他也不是要争果树,而是觉得母亲偏心。




  张保中引导他回想儿时兄弟几人一起长大的苦日子,还有过去一些幸福的时光,通过不断开导,村民也渐渐解开了心结。




  “我看你不是保安,你是法官吧!”村民猜中了张保中的身份,张保中憨厚一笑。




老百姓来法庭最想得到什么?”




  有时是想要个理儿,有时是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但张保中觉得,他们最想得到的,是尊重。张保中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去县里办事,“我父亲没见过多少世面,他那种胆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很多村民来法庭,也是那种怯生生的,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所以我就想办法让他们放松,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期望达到的目的,我便能通过法律来帮助到他们。”




  对群众,张保中总会给予无限的耐心,不管对方是喋喋不休,还是激动愤怒,张保中都不去打断:“让他们诉说,把委屈都说出来。如果有怨气、怒气,让他们发泄出来,等平静下来,也会因为内疚不好意思,就能听进劝说了。”




今天谁劝都不行,我都一定要离!”




  127日,法庭庭前调解一起离婚纠纷,一家三代人都来到了法庭。在圆桌调解室,张保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谈谈想法。张保中提出让双方当事人分开冷静一周,等情绪过去,再好好思考这段婚姻是否继续,一周后再来法庭。




  女方泪眼婆娑、满腔委屈,在法庭不断倾诉。张保中主动提出,这周会找个时间去她家,听她慢慢说。张保中还让大家记下自己的手机号,并说:“早7点到晚9点,你们有事都可以找我,如果不方便接,我过后也会回过去。”




  张保中的手机里存了1000多个手机号,都是当事人或者来法庭咨询的村民。“电话我都留着,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好也没什么社会关系的人,我告诉他们不要怕,有事就打电话给我。”张保中说,他们很多人都是到处跑着打工挣钱,有时候花半天时间来法庭,就是为了送个手续或者说几句话,但这半天就没有收入了。“所以我每次都尽量提供手机号。”尊重、耐心、平等,张保中用这些简单又朴素的观念,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四、解决问题,既要靠审判智慧,也要靠乡土智慧




提起庭长,孟寨法庭的法官助理张鹏举称赞其“睿智”。




  张鹏举2019年调入孟寨法庭,后因一直承担驻村等工作,直到今年1月才回到法庭。法庭一年有200多件案件,一个人时,张保中依旧游刃有余。




  张保中谈到以前解决的矛盾时,都用“后来我反复劝说,给调解好了”这句话作为结局。但这看似简单的劝一劝、调一调里,有着大名堂。




一次,张鹏举跟着张保中来到村里调解一起农村排水引发的纠纷。




  “村里两家为了方便,把水直接从家门口排走,结果把路尽头另一家的田地给淹了。那家把水渠堵上,这两家的水直接大水漫灌,全都漫到路上来。其




中一家排放的还是后院养猪的化粪水,搞得路上恶臭不堪。”张鹏举说当时怎么劝都不行,说什么道理都不听。




  “庭长说了一句话,一下就让他们立刻同意不排了。”张鹏举回想起来仍感到佩服不已,“庭长说,村后得了脑梗那个女的,走到你家门口万一摔了出事了,就找你负责。”




这种“小技巧”,张保中可以说“信手拈来”。




  马村乡有一对小年轻,结婚一年后就离婚了,生有一个女儿,近几年多次起诉要求提高抚养费。因妈妈带着女儿在外地打工,爸爸也在外地打工,开庭便由姥爷和爷爷代为参加。




  张保中了解到,姥爷跟着自己的女儿、外孙女在外地一起生活,爷爷在村里,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孙女了。“一开始爷爷不愿多给,担心这钱花不到孙女身上。”




  开庭前,张保中分别联系两位老人。他先问了姥爷很多孩子成长的点滴,再转告给爷爷。爷爷听得很专注,唯恐遗漏了一点细节。




张保中又想到个办法,让姥爷过来时带几张孩子的照片。




  法庭上,爷爷一看到孙女的照片,一下就心软了,拿着照片红了眼眶,毫不犹豫地说:“自己的孙女,咋会不给?就按孩子要求的给!”




  为了方便双方当事人,张保中和他们说好,每年河南省居民收入支出统计公布后,他会计算好抚养费,和爷爷联系,姥爷也不用再跑200公里过来打官司了。




  尽管这意味着以后每年张保中都需要记着这事,但张保中却说:“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复杂的问题。”




  “爷爷多年没见过孙女。”这是张保中倾听时抓住的小细节。体会群众心中深处的想法,打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张保中的“法宝”。




  在另一起提高抚养费的诉讼案中,张保中也是通过细节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症结。




  一个外省的女孩嫁来村里,生了孩子,原本和和美美,因男方母亲嫌弃女方是外省人,一直不满,各种挑剔。男方因不敢违抗母亲,两人便分开了。在和双方沟通过程中,张保中发现男方在外打工,总把快递寄到女方家,每次返乡时再借口取快递约女方一起吃饭。和女方聊了后,也发现提高抚养费只是女方的借口,其实她也想与男方和好。




  “两人都有感情,也都想在一起,只是因为男方母亲的阻碍。”张保中作出判断后,主动找到了男方母亲,劝解她:“农村家庭不富裕,再娶个媳妇不知要花上几倍的钱,有现成的媳妇你嫌弃,要不你回家再仔细考虑一下”




  隔天,男女双方手拉着手,来法庭撤诉了。张保中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离开的背影,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五、永远站在群众这边




  耐心、细心以及强大的共情能力,让张保中永远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除了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张保中提起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往。




  那年,张保中刚到法庭。村里的一对老夫妇,把家里的独子送去汽车修理铺学技术。春节前,老夫妇的儿子在给一辆拉石子的卡车做保养时,意外发生了。




  卡车司机因前一天连夜开车太累,修车时坐在车里休息,手不小心碰到了操作杆,车慢慢地落下来,老夫妇的儿子被夹在了车厢和车架中间。




  “孩子是学徒,经验少没想到紧急避险,就用手撑着,等救出来拉到县医院,人已经不行了”张保中语气凝重。




  卡车司机为补贴家用,贷款买车拉货,老夫妇家也同样困难。双方商量了好几次,都未能就赔偿达成一致,老夫妇起诉到法院。




  “当时都腊月二十三小年了,我压力非常大。判决的话得两三个月,老夫妇的儿子还在县医院太平间停放着,一天几百元。我就想,最后这笔钱无论谁来出,都负担不起。”张保中下定决心,一定要调解。




  “那天大雪纷飞,我从早上调到晚上9点。”张保中记忆犹新,“我提前查了类案,判的话也就是十二三万元,被告拿不出来。后来我反复做双方工作,让被告3天内拿3万元,先把人给安葬了,4月前再拿6万元,一共9万元把这事了了。”




  老夫妇失去了独子,没有了依靠,6万元就是养老保障。年后,张保中联系被告,被告通过法庭转交了剩下的钱。




  近20年过去了,张保中还会时不时想起这个案子:“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农村很苦,加上我自己也是农村出身,我就想我能不能多想想办法,多出出主意,能帮助当事人一次性解决问题。”




  今年8月,孟寨法庭受理了一起劳动纠纷案。50岁的村民刘某外出打工时突发脑梗,成了植物人。因为是陈旧性疾病,未认定为工伤,公司出于人道主义




赔偿了3万元。但刘某治病先后花




费了30万元,于是起诉公司赔偿30万元。




  张保中查了类案作参考,判决的话也就是5万元左右,他还是想尝试调解,为原告多争取一些补偿。




  刘某打工的公司在深圳,张保中通过电话联系,告诉了他们刘某的家庭状况,因为丧失了劳动能力,加上后续治疗的支出,很可能让这个家庭再次返贫。公司则说自己也是小公司,如果赔偿那么多钱,公司也面临破产的风险。




  张保中又找到了刘某的妻子和女儿,告诉他们查到的类似案件补偿金的数额,看能不能少要一些。经过反复协调,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同意补偿8万元。




农民很难,我能帮就多帮帮。”张保中说道。




六、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对乡村的深厚感情和对群众的悲悯之心,决定了张保中绝不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如果遇到有人给他送礼,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保中都一概拒绝。




  张保中曾经审理过一起离婚纠纷案,男方是村里的,女方是贵州人,离婚后,孩子跟着女方在贵州生活。孩子的爷爷想见孙子,因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没办法前往。张保中从中协调,让爷孙俩通上了电话。老人为了表达感谢,把家里种的桃子精挑细选了一番,送到了法庭。




  “老人进门聊了会,走时我发现他在法庭大门口放了一袋桃子。”张保中怕当面拒绝,老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便和保安说,老人年龄大了三轮车骑不快,趁他走时把桃子悄悄放在三轮车后面就行,别惊动他。




农民种点地,真的不容易。”张保中说,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也有当事人不信任法庭,担心法庭偏向另一方,跑来法庭送东西的。”张保中说,一次他审理的一起离婚案,原告跑到村里四处散播谣言,说“我找好人了,张庭长这次肯定这么判!”被告听到了,担心得很,就带上钱和两条烟,揣在大衣里到法庭来了。




  “正当我和被告‘缠斗’的过程中,他猛地把钱塞到沙发缝里,把烟扔桌上就跑,我一把抓住他,赶紧喊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张保中回想起那一幕还觉得有点好笑。“后来调解过程中,按照法律,被告该享有的权利都得到了保障,他一看也不像是原告说的那样,也就打消了错误的想法。”




在“讲人情、讲关系”的乡土熟人社会,血缘、地缘与姻缘织成了一张张




庞大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如果无法处理好熟人社会的人情世故,不能在“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中坚守公正和原则,不仅个人声誉受损,更会损害基层法治的权威和公信力。




扎根基层19年,张保中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




  张鹏举提起一个小细节:“每次庭长发觉当事人要送东西,会赶紧把我和书记员叫进去,有的当事人看人多不好意思,就作罢了。有的坚持送,庭长也会讲清楚,当场拒绝。”




  “我的办公室对着大门,我会注意观察当事人来有没有带很多东西。也和法庭的保安说好,如果当事人带了大的编织袋,就在安检时拦下来,一会走时再带走。”张保中说。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张保中刚到法庭来时就对自己立下规矩,拒绝一切饭局的邀请。“尤其是那种很久不联系的,突然邀请我吃饭、爬山,我都很警惕,一律拒绝。”张保中说,刚来法庭时正好有一阵自己身体不好,好几年都不喝酒、吃素食,久了也就没人再喊着吃饭了。




  扎根基层19年,张保中用每一天、每一件事,一点一滴塑造了自己的好口碑,也树立了人民法官公道正派的好形象。再有两年多张保中就要退休了。今年3月,王戈新找张保中,问他愿不愿意回院里来,张保中说道:“我想在法庭干到退休。”他早已和乡土融为一体。正如他所追求的那样:“当我站在人群里,希望有人看过来时,看到的是人群,而不是我。”




为民检察  无欺无愧




记东安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蒋凌云




20XX129日)




  沉稳、干练、严谨,一言一行都有着使人信服的力量,这是蒋凌云具有的检察官职业气质。作为东安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业务中坚骨干,她以较真的法律态度践行检察初心,从检25年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忠实地履行着法律监督职责,以无惧无悔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无欺无愧。




一、践行为民检察




  1998年,英文系毕业的蒋凌云被分配到东安县检察院工作。蒋凌云先从办公室工作入门,同时积极学习法律知识,逐步专业上手。2000年至2010年,通过不断学习,她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通过了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又进修取得了湖南师大法学专业硕士学历学位,最终回到东安县检察院负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2014年,蒋凌云被选派参加湖南省第2届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并取得了“优秀办案能手”称号。通过十几年苦功钻研,蒋凌云真正成为了专业过硬的检察精英。




  “司法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敷衍与将就。”蒋凌云长期负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司法体制改革后,她又担负起公益诉讼重任,带领整合后的第二检察部。蒋凌云负责的领域往往涉及民生、关乎民心,在新时代检察机关职能平衡、能动履职的要求下,她积极贯彻为民检察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021年春,东安县检察院通过主动找案,在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发现民生案件线索。热兰滩桥,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座约两米宽、百余米长的水泥桥,两侧无护栏。该桥连接多个自然村,是当地村民的出行要道,但年久失修已岌岌可危,引起村民在网上求助。




  蒋凌云立刻带办案组前往调查核实。发现该桥修建时间较早,未纳入相关数据管理库,导致桥梁管护主体不明;且在该桥附近上游,已修建有新桥,但两桥间道路不便,很多群众仍走旧桥。为防止旧桥受大雨等影响突然垮塌,引发安全事故。东安县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




  为确保问题得到一揽子解决,推动综合治理。蒋凌云带办案组逐一梳理部门职能,向有关多部门发出了磋商函,将问题移送县河长办同步办理。2021




11
19日,通过听证会与磋商会,多部门明确了各方职责并达成共识,决定拆除危桥并修好通往新桥的道路。东安县检察院还将该桥相关问题以提案形式向县政协会议进行了提交,得到高度重视与支持。后又经过调研、落实、多方协调,旧桥成功拆除,新路全线修通,当地群众的出行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守护社会和谐




  民事、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在新时代的职能平衡与拓展,所涉案件往往更复杂,影响更广远。在办案中格外需要细心耐心同理心,既要贯彻法治正义,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2021
年,蒋凌云接到一起讨薪案件。东安县某小微服饰公司2020年底拖欠




30
余名员工30余万元工资。员工见迟迟追不回工资,集结信访,到服饰厂拉闸断电,情绪激动。




  蒋凌云走访后发现,服饰厂是在疫情期间资金断流,为保运转不得已拖欠了工资。企业资金困难,讨薪民工更是水深火热,双方都有无奈,但矛盾激化显然是最坏的结果。如果简单处理,起诉了事,企业征信将受影响,无法贷款更难以恢复生产。“企业一倒,工资更讨不到;工资要付,企业也要保!”蒋凌云定下了决心。




  她建议企业立即统计收支情况,拿出方案分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并结清欠付额度不大的部分。公司同意此意见后,蒋凌云马上组织员工代表座谈会。她苦口婆心,释法说理用情,将过激行为的两害后果向员工讲清,希望大家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依法维权。最终双方坐下来协商解决,企业先支付了13万元工资,承诺限期付清余款,讨薪员工也表示和解并观望。这样的案件,多年来蒋凌云办了一件又一件,每次成功化解,背后都是保住了一个企业、许多个家庭。




三、恪守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守护社会法治公平正义的关键防线。蒋凌云从检以来,始终恪守初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监督职责。面对司法机关与政府职能部门,蒋凌云从不回避妥协;对每一个涉案当事人,她绝不敷衍应付,把群众的案子当自己的案子负责到底。身为一个人民检察官,蒋凌云始终无欺无愧。




  20XX年上半年,蒋凌云办理了一起监督案件。当事人熊某,在2002年到2013年期间,在本村村委会工作,但职务不明确,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在工作期间,




村委会拖欠了承诺熊某的部分工资;2020年,熊某将村委会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村委会发放拖欠工资。但熊某又缺乏证明其职务的关键证据,法院因此驳回他的请求。此后又多经波折,调解未果,熊某最终向东安县检察院请求法律监督。




  蒋凌云作为承办检察官,仔细调阅了案卷材料,并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诉求,多次到政府部门了解本案信访处理情况。她还到当地财政部门,调取了涉案村委会财务凭证,核实工资发放情况。多方调查后蒋凌云查明,拖欠工资的事实客观存在;东安县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后又经多方努力,该案最终解决,熊某合理调整工资诉求后,与村委会达成和解。




  该案本身不大,但案情复杂特殊。蒋凌云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细心,才查清来龙去脉,并帮助当事人取得相关证据。蒋凌云表示,法律机关经手的案件很多,办案压力大,对每个案子分配精力必然有限;但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只经历一案,一个案子就决定了他对社会法治的印象,就决定了他是否能相信法律、相信公平正义。比如熊某,讨回工资不是唯一目的,他要讨的是公道。因此,蒋凌云不以案子大小论轻重,她宁愿自己多跑多麻烦,也要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答复。




  凭借这样的检察初心,10多年来,蒋凌云向相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600余件次,督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200余件次,支持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维权100余件次。她办理的1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土地执法领域优秀案件,两件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入选湖南省检察院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她所带领科室两人入选湖南省民事、行政检察及理论调研人才库,3人次获评全省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优秀办案能手,部门工作在市检察系统考评中始终稳列前茅。




  作为人民检察官,面对人民群众,无欺才能无愧。蒋凌云以对法律的用心负责、对党的高度忠诚、对人民的满腔热爱,用更精湛的业务、更扎实的作风,守护公平正义,为民排忧解难,助燃法治正义光芒。




扬专业之长履政协之责




记雅安市政协委员喻思皓




20XX126日)




  1130日,市政协召开第一批雅安市“政协智库”成员聘任仪式暨“政协智库”工作座谈会,标志着雅安市“政协智库”正式运行。市政协委员、雅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市科协副主席喻思皓是第一批雅安市“政协智库”成员。




  “充分发挥自身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在服务大局上体现担当、在政策专业上把住标准、在增进共识上发挥作用。”喻思皓表示。




  作为市政协委员,他积极参与各项议政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担当意识,贡献智慧力量,为雅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政协委员贡献。




一、推进提案落地有声参政议政铿锵有力




  “每一份提案都是提案人用心血打磨出来的。”在处理提案的过程中,喻思皓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对于提案中的问题和建议,与提案人加强沟通和交流,全心为提案人服务,全力为群众解难。据统计,今年以来,喻思皓牵头负责累计处理提案40余件。




  “提案是反映人民意愿、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喻思皓除了积极参与市政协各项提案处理工作,还立足个人专业特长,认真撰写提案,在履职路上发挥委员的积极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本职工作,履行委员职责,他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被市政协列为今年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只有到基层、细调查、深研究、强交流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聚焦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交通建设等方面,喻思皓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积极向政府反映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各种协商民主活动中,喻思皓与其他委员一起讨论、协商,就重要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工作中的喻思皓谦虚、谨慎、务实,通过参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依托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资源,搭建工业经济运行数据库,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20XX1月,市两会召开之际,喻思皓对未来雅安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发出政协“好声音”。




二、贡献智慧力量助力经济发展




  经开区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让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快速发展,让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喻思皓立足本职工作,把推动经开区的经济发展当作他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一年时间,喻思皓把分管工作与政协委员职责相结合,双向发力,贡献“智力”,聚焦大数据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方面,全面助推经开区产业发展。




  如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川发展等128家大数据龙头企业相继入驻,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成为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中国移动云全国八大核心节点之一“中国雅云”成为行业内一张响亮名片。




  加快壮大绿色工业规模,对于建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来说尤为重要,他助推经开区加速培育以锂电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统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建强绿色低碳现代化产业体系。他大力推动绿色制造推进工程、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成功助推培育雅化锂业、厦钨新能、天力锂业等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初步构建“锂矿




高端锂盐—锂电材料—锂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上半年,园区获评20XX年度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锂电材料),先进材料产业规模预计达200亿元。




  一个个具体的数据、一项项工作的完成、一张张成果丰硕的成绩单,都与喻思皓贴心服务、协助解决难题、提供政策咨询等密不可分。




委员寄语:




  在履职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政协委员的重要性和责任所在。我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为雅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马”当先开新路




记高新区关堤乡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保生




20XX125日)




  美观大方的住宅楼,设施完备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齐全的游园初冬时节,走进高新区关堤乡南马庄村,老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幼儿园的孩童追逐嬉戏笑脸盈盈,好一幅和谐的都市新农村图景。




  南马庄村的“简历”可谓耀眼夺目,曾创下高新区“七个第一”:第一个利用预留地建设标准厂房、第一个给全村村民办理社保、第一个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个完成城中村改造、第一个完成殡葬改革、第一个成立村级爱心协会、第一个以村集体投资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20XX年,南马庄村成功创建“五星”党支部。




  昔日的南马庄村人,曾因遍地盐碱滩而生活异常困苦。说起村子的嬗变,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夸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保生。




  乡愁连着根与血脉。2005年,面对软弱无力的村组织、一穷二白的村民,在企业任领导职务的王保生临危受命,毅然辞去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乡。在高新区党委的指导下,王保生和新一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确定了“抓住城市外扩机遇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




  “听党话、跟党走,为民办事是关键”。王保生认为,要想让群众信服,战斗堡垒必须过硬。上任之初,他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党员参与村务,参与讨论决策;他草拟制定了《南马庄村党员干部“十不准”》,明确规定党员干部不得违规插手公共项目。他带领党员干部“走出去”,在延安、嘉兴、兰考等地,大家深深感悟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迎着困难上、齐心协力干。王保生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一次次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走在前列——




  面对征地款分配、拆迁补偿等难题,村集体反复研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制订“三三制”分配方案。第一部分征地款直接分给村民,第二部分为村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第三部分建设标准厂房,为集体经济挣得第一桶金。




  城中村拆迁改造是块“硬骨头”,看到大家犹豫不定,王保生身先士卒,第一个拆了自家的房子。随后他把全村党员拉进山里,开了3天动员会。回去后,




参会的党员纷纷拆了自家的房子,再说服亲戚同意拆迁,最后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




  作为全市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王保生数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开会、考察、论证,同时邀请村民代表参与讨论方案,并向全体村民公示,最终制订了符合村庄实际的产权制度改革方案,使家家有分红、户户有股份。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居民变股东,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南马庄村实现了由乱到治、创新强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村集体资产壮大到4亿元,全村集体收入每年8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4.8万元,人均股份40万元。




富了口袋富“脑袋”,文明之花次第绽放——




  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高标准的老年娱乐活动室、医疗室便民为民;农家书屋藏书近5000册,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红色网络家园教育基地,为需要上网的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道德大讲堂不定期开展党的政策、健康医疗、安全出行等知识讲座;党员活动室和志愿者服务站为党员学习、服务提供了场所。




  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文化娱乐活动精彩纷呈;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倡导文明新风;成立爱心协会,累计帮助困难家庭百余次,资助善款70余万元;建立红分爱心超市,通过正面引导弘扬先进;认领星级文明户,目前认领率达到100%;成立村级矛盾调解小组和志愿者服务队,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面对生产生活用地减少、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等现状,南马庄村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在知重负重中起势成势,在敢闯敢试中善作善成。为此,王保生带领村“两委”干部南下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参观学习,按照高新区发展总规划和要求,制定了新的5年规划。




  投资2000万元建设“龙马巷”美食街,营造城市“烟火气”,目前,美食街西段建成运营,东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原有的标准厂房已不能满足形势需要,计划投资2亿元升级改造,改造后,2万余平方米的厂房将变成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以适应新时期高科技项目入驻。总投资3500万元的新时代大厦已经建成,目前,招商入驻企业13家。




  “这些项目总投资2.55亿元,预计到2027年全部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南马庄村的二次飞跃。”王保生自信地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南马庄村发展后劲儿十足。




  心中有信仰,前行有力量。一个曾经人心不稳、致富无门的贫困村正在朝着集新型城市工业化综合体建设、宜居社区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科学发展之路迈进,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村”。




  王保生办公室挂着这样一幅字:“风清气正”。他说,他将牢记为民初心,与村“两委”班子一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破难题、开新局,带领全村1200名群众向着富裕、幸福的道路阔步前行。




用心做强企业  用情履职为民




记省人大代表、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钊




20XX1213日)




  作为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钊身兼数职,既是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兼),也是贵阳市工商联副主席(兼),还是贵阳市铝行业协会监事长。




  张钊深耕贵州30年,用心做强企业,用情履职为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彰显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先后获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开放40年贵商风云人物”……众多的荣誉,是对这位企业家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生动见证。




一、建言献策做党和企业家的连心桥




  1116日,为期3天的民营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结业。这是继今年6月后开展的第二期培训,聚焦当前民营经济人士最为关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人才引进和培育等内容,为我省实力优、素质高、代表性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开展专题辅导。




建议被落实,我很高兴,没有辜负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张钊说。




  原来,张钊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将民营企业家培训纳入省委党校培训”的建议。114日晚,还在会议期间履职的张钊接到了告知建议已在落实办理的电话,感到十分欣喜。




  “及时回应,反应快速。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代表建议办理的重视,让我们人大代表深受鼓舞,履职更有动力。”张钊说。




  在张钊看来,民营企业家要讲政治、讲规矩、守纪律,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




  “党和政府关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也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时常接受再学习再教育,企业家才能不忘初心。作为人大代表,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建言献策,做党和民营企业家的连心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助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张钊说。




二、做强企业争当与时俱进的创新者




  “我最近太忙了,刚从省外回来,一会要去黔东南州商讨工作事宜。”128日,张钊一早上都在办公室处理工作,下午3点又要外出洽谈合作,每天的




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张钊办公室的墙上,左边挂着中国地图,右边挂着贵州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布局图。




  “这是毕节威宁,我们在这里引入业内先进的贵州首条自动化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生产P型与N型高效单晶双面光伏组件,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投产,产品已发往云南、广西、新疆、青海等地;二期正在加快进度,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将会带动威宁乃至贵州的工业发展。”张钊指着地图道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方向。




  从“0”到“1”,长通集团在威宁先行先试,打造了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探索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证明了贵州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长通集团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把新能源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大力布局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以前创办企业是为了赚钱养家,随着企业越做越大,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是一名制造业领域的人大代表,更要积极抢抓时代机遇,立足贵州,做大做强本土先进装配制造业,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强省会’行动、助力贵州新型工业化。”张钊说。




三、履职为民做有为民情怀的企业家




  “作为人大代表和民营企业家,企业发展壮大了,就要有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多招人、多纳税、多创新’。”张钊说。




  长通集团在威宁布局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以商招商”,带动不少新能源企业纷纷落地,让威宁对新能源技术人才的需求“暴涨”,许多曾经在外省打拼的贵州学子开始纷纷返乡。




  如今,毕节人马玉兵在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上班即将满一年。今年初,他从江西上饶的一家新能源企业回到威宁,当上了工艺主管。像马玉兵一样从省外返乡到威宁新能源产业园应聘的人还有很多。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和威宁中等职业学校将向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输送3000名毕业生,接受专业培训后派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制造基地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仅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长通集团就新招聘人员超过400人,为解决就业难题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长通集团通过直接捐助、产业带动等方式,助力遵义、息烽、榕江等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长通集团近年累计向公益事业投入3亿余元。




  2024年,长通集团将瞄准新能源赛道,在安顺市、黔东南州、贵安新区等地布局多个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贵州省内及西南、西北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这些基地将有效带动贵州本地玻璃、铝、物流等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带就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张钊说。




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百姓平安




记淇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朱小陈




20XX1214日)




  在辖区群众眼里,他是破案能手;在犯罪嫌疑人眼里,他是避之不及的“克星”,被他盯上就无法逃脱;在同事眼里,他是业务能力强、有困难第一个冲上去的“多面手”。作为刑侦大队大队长,他曾先后侦破一系列重特大案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XX年荣获鹤壁市第三届青年五四奖章,被推选为鹤壁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就是淇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党总支书记、淇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朱小陈。




  “多破案、多追赃就是我的工作,把受害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再难也要做好,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百姓平安。”这是朱小陈的心声。他深知当前侵财案件高发的严峻性,为更好地破案,朱小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侵财案件特点,总结创新战法,先后推出“快速取证法”“表格诉讼法”“四用八字”侦查思路,争取打击电诈犯罪的主动权。




  朱小陈始终坚持每案必研。在侦办辽宁特大电信诈骗案时,朱小陈快速研判出犯罪团伙位置,经过深入摸排,他带领民辅警20余人,从淇县奔赴辽宁,当场抓获诈骗嫌疑人25人。凭着多年的刑警经验,朱小陈通过深挖扩线,让剩余案犯浮出水面。最终,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6人,追回赃款470余万元。




  工作中的朱小陈特别爱钻研,为全面提升队伍打击能力,朱小陈积极向县局党委建言献策,探索构建淇县公安“大侦查”格局,经局党委研究决定,20XX3月,刑侦大队与智侦、网安、情指、禁毒、科通部门联合成立刑侦党总支,全力打造系统高效协同、数据融合共享、警种密切合作的侦查新模式。朱小陈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办案经验,以侦研结合为抓手,创新推出双向派警机制,根据警情需求由情指中心同步推送智慧侦查中心和办案单位,实现了接处警和案件研判同步推进、双向沟通、协同作战,抢抓破案黄金期,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开展案件侦查、研判工作,极大地缩短了侦查时间,大幅度提升了刑事打击效能。真正做到了高效研判、高效联动、高效落地。“大侦查”机制运行以来,该局现行案件破案数和抓获数均有大幅度提升。




  针对历年积案,朱小陈逐个分析,相继侦破“2018年晋某团伙盗窃电缆案”,抓获3名嫌疑人;“2016年方某团伙盗掘古墓葬案”,抓获4名嫌疑人,追回文




66件,并带破1起非法持有枪支案件,收缴枪支2支。




  在侦破“20XX年谭某盗窃汽车案”中,朱小陈紧抓破案黄金期,组织刑侦、智侦双向发力,6小时内成功告破该案,抓获1人,追回被盗车辆;在侦破“关某团伙盗窃烟酒门市案”中,朱小陈统筹组织,从接案到破案,多警种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大侦查”机制的优势,一举抓获4名嫌疑人,追回被盗财物12万余元;20XX71011时,辖区发生一起蒙面飞车抢夺案件,受害人价值1万余元的黄金项链被抢走。朱小陈和队友仅用24小时破获该起跨山西、河北、河南数省系列飞车抢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带破案件10起。公安部刑侦局印发《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四)》,对该案件的侦破予以表扬。







目录

20XX
12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2篇)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