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素材选粹汇编(34篇)


人民日报素材选粹汇编

34篇)

目录


  1. 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 3

  2. 把青春献给“火焰蓝” 6

  3. 奔走山乡 守护健康 9

  4. 不求桃李满园 只为相暖相依 12

  5. 乘着歌声的翅膀飞越大山 15

  6.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18

  7. 充分保障育儿妇女就业权利 21

  8. 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 24

  9. 大山深处“守桥人” 27

  10. 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 30

  11. 服务不打烊 延时暖人心 33

  12. 广袤乡村也是成才舞台 36

  13. 焊花闪耀,映照工匠精神 39

  14. 激发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42

  15. 紧握人生出彩机会 45

  16. 旅行“欠条”彰显暖心服务 48

  17. 青春当与时代同频共振 50

  18. 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 52

  19. 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55

  20. 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57

  21.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60

  22. 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 63

  23. 让外来建设者增强归属感 66

  24. 巍巍长城 共同守护 68

  25. 为身残志坚者引路鼓劲 71

  26. 为玉米嵌入“中国芯” 73

  27. 心怀热爱,逐梦“追星” 75

  28. 心向光明 有爱无碍 79

  29. 用热爱奔赴生活的远方 81

  30. 用一生书写诚信答卷 84

  31. 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 86

  32. 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 89

  33. 扎根“海岛”,守护灯火长明 92

  34. 扎根乡村,让梦想绽放光芒 94



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


【人物】英雄司机杨勇

【故事】杨勇,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机务段动车组司机。20XX64日,杨勇值乘贵阳北至广州南D2809次列车。当列车运行至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处时,他发现线路异常,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突发坍塌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坍体脱轨,在线路挡墙和轨道结构综合防护下避免了颠覆坠落,杨勇却不幸殉职,年仅46岁。国铁集团追授杨勇“中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前不久,贵州省人民政府评定杨勇为烈士。

【点评】

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这是动车组司机杨勇在生命最后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的承诺。车内监控视频记录下,险情发生的电光石火之间,杨勇没有片刻犹豫,在5秒之内果断一把将制动手柄推到了底。他用这“最后一把闸”筑起生命的屏障,守护了车上151名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却唯独没能救下自己。危难关头见英雄,关键时刻显担当。评定杨勇为烈士,是对英雄司机英勇无畏、临危不乱、恪尽职守的颂扬,传递着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价值理念。

千钧一发时的力量,源自日复一日的敬业坚守。列车事故抢险现场发现的动车组司机手账上,杨勇坚定的笔迹清晰可见:“没有错停,只有盲行;停车免责,盲行重处。”厚厚的手账内页几乎被写满,记录着每一趟车出乘前的运行关键点和安全预想内容,内容详实,一丝不苟。一字一句写下的是忠于职守的担当,每一次履职尽责都是在护卫群众生命安全。值乘动车组以来,杨勇连续安全值乘900余趟、走行近40万公里。在同事口中,他永远是工作中严于律己、注重细节的楷模。正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持与磨砺,赋予了他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与精湛高超的专业技能,让本能变成壮举,使凡人化身英雄。

生死攸关之际的果断处置,背后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赤诚情怀。杨勇还有另一个身份——一名退役武警战士。在战友的回忆里,他性格内敛不张扬,干工作踏实认真,总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杨勇服役时的班长说,“军旅生涯在他的骨子里烙下了革命军人心系人民、舍生忘死的使命担当”。为保护乘客英勇无畏、不惧牺牲,展现了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映照着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不顾个人安危、冰湖勇救老人的山东威海乳山市公安局辅警张鑫圆,到江苏常州张开双臂救下从4楼坠落女子的73岁保安伏国林,再到浙江诸暨奋不顾身跳江救人的退役军人蔡祖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许许多多像杨勇一样出身平凡的英雄人物、英雄群体,用危急时刻的英雄壮举诠释着崇高、传递着温情、凝聚起力量。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缅怀烈士、褒奖英雄,就要把英烈的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化感动为行动,从英雄们的嘉德懿行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养料,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把青春献给“火焰蓝”


【人物】“红门鲁班”鲁文贵

【故事】鲁文贵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长安路特勤站站长助理。在消防一线的20多年里,他参加重大应急救援任务1000余次,自主研发5项装备专利并无偿提供给消防救援队伍使用,节约经费100余万元,被队友们称为“红门鲁班”“多面能手”。鲁文贵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

【点评】

在一个地方工作,我热爱它,也要懂它”,这是鲁文贵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面对险情时冲锋在前,改进装备时研精覃思,鲁文贵用汗水与智慧为消防事业添砖加瓦,以火热青春谱写消防卫士的奉献之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刚进消防队时,鲁文贵的身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比其他战友差很多,第一次上火场时,连水枪都抱不住。从那时起,无论三九严寒还是烈日炎炎,鲁文贵都坚持每天加练。经过不懈努力,鲁文贵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彻底甩掉“后进生”的帽子,成长为中队骨干和业务尖子。20多年来,他累计营救疏散遇险群众1300多人,抢救疏散的各类物资价值上千万元。他曾深入火光冲天的仓库,凭借丰富的抢险救援经验,成功救出10余人;他曾只身进入山体滑坡后的废墟深处,用手刨、用指挖,在没有着力点、身体蜷曲的状态下救出被困群众;他还曾连续战斗24小时,为68名处理爆炸事故的指战员提供强有力的装备物资保障……战火海、排险情、救危难,鲁文贵在工作中赴汤蹈火、全力以赴,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用奋斗铸就了无悔的青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作训练之余,鲁文贵喜欢钻研装备,常说“装备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他利用休假时间自费到外地学习,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充专业知识储备。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鲁文贵已帮助多个消防救援站开展装备巡检,将淘汰的器材构件重新组合、变废为宝。他还研发出便携式泡沫输转装置、不锈钢折叠运输车、半自动水带卷盘机等消防新装备。如今,这些装备有效提升了基层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一件件新发明,记录着鲁文贵“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也诠释着他对岗位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

从一名普通消防员成长为爱岗敬业的消防能手,从一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获得本科文凭的装备技师,鲁文贵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他饮水思源,感慨“我是消防队伍培养起来的,如果没有消防队伍,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在工作中,鲁文贵重视传帮带,已培养出一批学习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装备技能人才。他还拒绝多家厂商购买装备专利的请求,将专利项目无偿提供给贵州消防队伍。身处“火焰蓝”队伍,鲁文贵在奉献中赢得了他人的敬意,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在烈火中淬炼,在危难中挺身,还有许许多多像鲁文贵一样的消防战士,在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奋斗。在民房火势将楼梯封堵的情况下,广西梧州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们勇敢冲入火场,连救5人;在洪水来袭时,山西平遥消防救援大队的队员们跳入冰冷的水中组成人墙,搬运沙袋封堵决口;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四川雅安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们为了转移一名瘫痪老人,趴在地上,用身体搭出一条生命通道……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他们逆行出征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成为他们冲锋陷阵的前线。灾难无情,英雄无畏。钢铁之躯也是血肉之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重视消防工作,尊敬和关爱消防队员,就是对消防英雄最好的致敬。




奔走山乡 守护健康


【人物】80后村医张雪峰

【故事】张雪峰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南城司乡的一名村医。他扎根山乡,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当村医的21年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对他而言是常态。奔走在太行山路上,张雪峰先后骑坏了7辆摩托车,行程80多万公里,年均穿破6双鞋。凭借扎实的医术和贴心的态度,他赢得了当地乡亲们的信任和赞誉。

【点评】

凌晨在零下12摄氏度的太行山深处摸黑穿行,晚上睡下后接到电话再爬起来上门送诊,双手被医疗器械磨出了厚厚的茧子……80后村医张雪峰扎根乡村21年,用心用情守护农村居民健康。

不怕苦、不怕累坚守这么多年,是因为有一颗真诚善良、懂得感恩的心。多年前,乡亲们一起凑钱,帮助张雪峰在石家庄一所卫校完成了学业。毕业后,19岁的张雪峰婉拒恩师挽留,毅然回乡当起了村医。天黑路滑,车翻进山沟,没耽误他雪夜出诊;身在700公里外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收到哮喘患者一通电话求助,他连夜驱车返回山村。“生病难受时不方便去卫生室拿药,小龙总是自己跑腿送上门,我们心里都过意不去”“有他在我们都很心安”……上点年纪的村民习惯叫张雪峰的乳名“小龙”。他的付出乡亲们看在眼里,大家也把他视作亲人。

每天忙忙碌碌、唠唠叨叨背后,是帮助村民用上药、看上医、治好病的医者仁心。走村串巷工作忙碌,张雪峰几乎马不停蹄,手机铃声也响个不停。每次上门服务,张雪峰总要细细叮嘱村民很多注意事项。遇到年纪大的村民,他还会拿着药、凑近用家乡话大声解释。去不成两个女儿的家长会,除夕夜吃不上家里的团圆饭,这些也让张雪峰感到遗憾,但支撑他一直坚守的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期待,是作为乡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说起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他的回答简单又实在:“没因为自己的原因把谁的病情耽误了。”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底,全国49.0万个行政村共设59.9万个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人员136.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6万人、注册护士19.3万人、持乡村医生证的人员和卫生员69.1万人。正是他们的辛勤守护,织就了广袤农村第一道“健康屏障”。像张雪峰一样奔波在一线的村医有很多。保定市有5000余个家庭巡诊小分队,张雪峰是其中一员。他们背着药箱,穿行于乡间小路,用专业和奉献守护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不断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提高乡村医生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让更多“张雪峰们”干得好、留得住、能发展,定能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不求桃李满园 只为相暖相依


【人物】特教路上的“筑梦人”闫蕊

【故事】闫蕊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22年来,从负责听障孩子的语文教学,到为患有脑瘫、自闭症等疾病的儿童进行培智教育,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用心引导学生跨越残缺的障碍,帮助不少学生实现了能力提升。

【点评】

后悔选择这行吗?”22年,只教过96名学生,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却很难体会到桃李满园的成就感,闫蕊坚定回答:“假如再选一次,我还会做一名特教老师。”不为“桃李满天下”,只为梦想相伴、相暖相依——这是闫蕊从事特殊教育的不变初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对特殊教育来说,更是如此。闫蕊日复一日地付出,帮助这些特殊孩子找回生命中缺失的美好。听障孩子学习拼音不易,她就一遍遍教;转型培智教育,她把专业笔记做得密密麻麻;面对情绪不稳定、沟通有困难的学生,她用“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化解一个个难题……蹲下身来、耐下心来,将自己的爱心、细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孩子们身上,闫蕊以“师者仁心”,以不断磨精磨细的教学方法,呵护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教师的责任感,体现于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有教无类。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无法入校学习,闫蕊主动送教上门,把课堂“搬”到学生家中。带上绘本教具,奔走在酷暑严寒,这些年来,闫蕊每年送教行程超过2000公里。漫漫送教路,记录着闫蕊的奔波,见证着特殊教育事业前行的脚步。近年来,从壮大“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到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收能力,再到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办好特殊教育”的承诺得以践行,更多孩子接受到了更平等、更优质的教育。

对于残障青少年而言,教育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掌握一门技术、走上工作岗位“发光发热”,可能是生活能够自理、减轻父母负担,也可能只是会多写几个字、多说几句话。这些普通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却可以汇聚成光,照亮他们的生命,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在闫蕊的班级里,有不少学生顺利升入重点特殊教育学校,有一些孩子对画画、阅读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在更广袤的特殊教育土地上,有学生成长为冰雪运动的特奥冠军,有学生走上讲台成为特教老师,有学生投身公益事业点亮更多困境中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凝结着无数“筑梦人”的耕耘付出,也显示出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特殊儿童来说,在为他们提供物质上帮助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瞄准这一目标,我们还要采取更多措施,汇聚更多力量,切实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到实处,全面提高特教质量,让更多人能够在教育的滋养下,掌握知识技能、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乘着歌声的翅膀飞越大山


【人物】湖南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

【故事】2017年,湖南祁东县启航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合唱团,这是湖南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合唱团成立后,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曾经不敢开口的孩子们,不断站上更大的舞台,还成为表现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的故事原型之一。音乐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带他们领略更广阔的世界。

【点评】

湖南祁东县曾是省级贫困县,有2万多名留守儿童。启航学校距县城1小时车程,学校里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近九成。很长时间里,贫穷和孤独让孩子们变得沉默内敛。合唱团的成立,为他们原本单调的童年增添了斑斓色彩,让小小少年们开始惊喜蜕变、精彩成长。

从第一堂合唱课上的鸦雀无声,到主动对老师提出想唱的歌;从第一次录制视频参加比赛时紧张得满头大汗,到3年后在北京灯光璀璨、座无虚席的剧场笑容灿烂,孩子们在音乐的滋养中,实现由自卑到自信、由孤僻到阳光的转变。“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歌唱家,让更多人听到我的歌声”“我想一直唱歌、一直读书”“我想参加世界合唱比赛”……一个个梦想在心里扎根拔节,孩子们的视野不再为大山遮挡,音乐为他们插上了翻山越岭的翅膀。

美育不仅为祁东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也让更多农村娃得到滋养、敢于想象。这些年来,从唱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的乌蒙山区的孩子们,到大凉山里的妞妞合唱团,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孩子歌声嘹亮,自信唱出对未来的向往,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艺术点亮梦想、助力成长的力量。今天,在更广袤的乡村,还有更多少年渴望着艺术的滋养。关注并重视乡村青少年的艺术成长,让更多深山里的孩子、田埂上的少年也能在艺术的哺育下丰润心灵、开阔视野、蓬勃生长,是我们仍需不断努力的方向。

如何让艺术教育更好抵达乡村,抵达更多乡村?如今,各种探索正在前行。从志愿者们走进偏远山乡,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上;到实施乡村美育“空中飞课”行动、开展“乡村艺课”直播课堂等活动,解决乡村美育教师稀缺问题;再到“流动美术馆”“流动博物馆”等走进乡村,让孩子们近距离聆听美育知识、进行艺术体验……多措并举,正在帮助更多乡村孩子走进艺术世界,走入美的殿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我们还要采取更多方式,汇聚更多力量,让艺术之美浸润乡村课堂,让照亮孩子们前进道路的心灵火炬越燃越旺。

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参加过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和来自四川大凉山喜德县中坝村果果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清澈、稚嫩的歌声开场,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相信更多乡村少年将在艺术之美的熏陶下,更加自信昂扬、奋发向上。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关键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事件】为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通过“三甲医院+社区服务+医生巡诊”的联动模式,让养老到医疗实现“零距离”;推出线上智能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上门服务……近年来,各地积极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等设施,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点评】

从各地实践看,开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能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护理等生活难题,还能让他们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老年人的需求在哪里,服务供给就要跟进到哪里。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但现实中,一些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老年人,同时很多空巢老年人医疗、护理、康复的需求增加,居家养老遭遇难题。为了更好推动老有所养,各地通过在社区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把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并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衍生出多样、细分的服务,致力于在家门口“一揽子”解决老年人的民生需求。如今,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等,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乐享晚年的“幸福驿站”。

养老不是“一家之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发展,离不开多方合力。从开展消防等定期巡查,到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再到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等,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把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障照料中心的平稳、安全运营。当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往往存在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样急需社会力量的加入。在这方面,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比如,天津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或租用房屋开办照料中心;四川成都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专业养老照护机构。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服务中来,一定能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做好社区养老这篇大文章,不仅要建设和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得让整个社区的硬件设施和风气氛围朝着“老年友好型”发展。这一方面需要做好社区微更新、适老化改造等,让老年人居住环境更舒适,出入更方便、更安全;另一方面则需要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社会参与机会,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断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让优质养老服务成为社区标配,才能不断增进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与老龄化趋势及养老需求相比,我国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还存在不足。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才能共同守护好老年群体的切身福祉。




充分保障育儿妇女就业权利


【关键词】“妈妈岗”

【事件】不久前,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开发‘妈妈岗’岗位”“加强‘妈妈岗’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介绍,“妈妈岗”是由政府鼓励引导、企业等用工主体开发设置的就业岗位,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

【点评】

白天职场打拼,不怕工作量大,最怕孩子生病需要请假”“为了带孩子和照料家庭,只好一直打零工、找兼职,但是收入太低,也没有保障”“当了几年全职妈妈,想重回职场,发现合适的岗位太少了”……这样的烦心事,在育儿妇女群体中并不鲜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加快促进平等就业,努力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妇女就业权益。北京市石景山区举办“妈妈岗”专场招聘会,鼓励企业为“宝妈”量身定制工作岗位;广东省中山市探索通过实行弹性工时制度,帮助女性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安徽省祁门县对全县“宝妈”陪读群体开展调查摸底,推出“妈妈岗”“陪读岗”等就业岗位……“妈妈岗”这一创新模式在越来越多城市落地开花,其灵活的工作时间、管理方式,一方面能够消除求职者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提供更为多样的用工选择,有效拓展了妇女就业空间,有助于破解职育冲突、促进职育平衡。

妈妈岗”的时间、地点可以灵活,但是劳动权益保障不能打折扣。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确保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保证按时按量发放工资……只有不断夯实“妈妈岗”的劳动权益保障,才能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政策落实质量高、成色足。同时,“妈妈岗”的岗位设置不应局限于缝纫、保洁、护工等劳动密集型岗位,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破除“隐形门槛”,摘掉“有色眼镜”,才能让更多有能力、想干事的育儿妇女获得更大职业发展空间。

心里很踏实,就想好好干。”一位在“妈妈岗”上实现就业的女性道出了心声。对于育儿妇女而言,一份稳定而灵活的工作不仅是收入的保障,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充分保障育儿妇女就业权利,解决工作和育儿的后顾之忧,每一位育儿妇女都将更好绽放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光彩,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出彩的人生。




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


【关键词】“村超”

【事件】“村超”,指的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自5月中旬以来,每逢周五、周六、周日,当地群众组成的20支参赛球队,就在绿茵场上展开一轮轮激烈角逐。足球赛从傍晚踢到午夜,平均每场比赛都吸引万余名观众观赛。尤其到了周六,群众围坐在跑道上,有的还带着梯子方便观赛,甚至还有从省外前来的游客,气氛十分火爆。

【点评】

BA”的精彩画面还历历在目,“村超”的哨声再次吹响。两者相同的特点是接地气:参与者都是当地群众,奖品都是当地特色农产品,观众覆盖各年龄段。也要看到,“村超”的成功,并非是对前者的简单复刻,而是因地制宜,以广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足球运动为载体,并将榕江的民俗文化、特色风情融入其中。

选择足球赛事,得益于榕江浓郁的足球运动氛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榕江群众就自发组织在露天球场比赛,条件虽简陋,但大家踢得不亦乐乎。如今,榕江全县拥有14块标准足球场,注册球队35支,球员上千人。植根于深厚的足球土壤,“村超”的推出便也水到渠成。

村超”,是一场场足球赛,又不仅仅是足球赛。草地上,高超球技、精彩对决展现出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赛事之余,“村超”也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的展示舞台。比赛中场休息期间,侗家姑娘唱响侗族大歌,苗家姑娘翩翩起舞,榕江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透过绿茵场,特色文化成为榕江的又一张新名片: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榕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糯米饭、腌鱼、卷粉等当地特色美食,在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中,诉说着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乡村体育赛事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休闲生活,也通过网络感染着更多“场外人”。搭建起运动的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在“村超”赛场上,做出“彩虹过人”等动作、打出“世界波”进球的球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生活中是司机、木匠、教师等,而站上赛场,就是奋力拼搏的球员。也正是这种对足球的热爱,打动了更多人,让“村超”走红网络。在奔跑和拼抢中,场上的球员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网上网下的观众也被这样的热爱与激情感染,沉浸其中一起享受体育的活力、文化的魅力。

如今,我国许多地方的乡村体育赛事相继推出,从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篮球赛到江苏徐州的足球“村界杯”,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硕果,在体育赛场上得以缤纷呈现。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将在全国设立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赛区,分赛区开展省级代表队比赛,最终在贵州台江举办首届全国“村BA”决赛。相信,乡村体育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也希望这份体育热情继续火热下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彩的文体活动、更丰厚的精神滋养。




大山深处“守桥人”


【人物】桥隧工王先洪

【故事】“守桥人”王先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工电段大关桥路车间桥隧工。从事桥隧工工作15年的王先洪,如今是车间维修队长,负责对车间管内142座桥梁进行安全监测和巡检排查。“守桥人”的工作不分寒暑,登高作业、桥梁巡检、监测数据等任务既需要细致负责,也离不开过硬的技术能力。认真排查每一个异常数据和零件背后的安全隐患,王先洪和同事们坚守着“守护好每一座桥”的职责。

【点评】

大家一定认真检查,核对各项监测数据,确认一切数据正常,保证大桥安全。”每次开展桥梁安全监测,王先洪都会反复叮嘱工队人员细致检修、不留隐患。一敲、一测、一拧、一望,然后赶赴下一座桥梁进行巡检作业和数据监测,王先洪和同事们始终全身心投入、毫不懈怠,为的就是通过及时精心维护,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穿桥墩、攀钢梁、敲螺栓……桥梁巡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守桥人”的工作繁琐而紧张。他们的心愿都是共同的:各项监测数据正常、及时排查清除隐患、望着通过的列车安全平稳驶向远方。

然而,要达成这样的心愿,“守桥人”需要付出不寻常的努力。王先洪所在的工电段周边山高林密、地质复杂;高铁桥梁维护需在夜间进行,可视条件有限,要利用“天窗点”对多达20余万颗高强度螺栓分批次进行防松防脱检查;冬天遭遇大风天气,人被吹得浑身哆嗦,夏天使用电磁加热设备,作业人员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条件艰苦、考验重重,一个个“守桥人”用坚守和付出,将保障列车安全通行的职责融入每一次锤敲手拧、每一次监测比对。

桥梁巡检监测必须细致入微。小到一颗螺栓松动、一处数据异常,都可能带来风险隐患,容不得半点马虎。除了运用高精度设备和手段监测桥梁整体情况,王先洪和同事们还定期对梁端梁缝距离、活动支座倾角等进行人工监测。巡检时,王先洪经常亲自上阵,顺着检查梯下到桥墩墩台仔细查看,确保支座不存在开裂、锈蚀、变位等问题。为了对桥梁各部细节进行检查,他还需要攀爬几十米高的刚性吊杆,使用敲击辨音等常规检查方式:“如果有木木的杂音,说明可能是有砼脱落露筋、螺栓松动等病害,需要及时查找病因,有效进行整治。”正因如此,有人把桥隧工称为“桥梁医生”。只有把认真负责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精准查病因、及时除隐患,才能守好桥、护好路。

坚守源自责任,奋斗铸就不凡。从往来奔波清理垃圾、给游客提供更优美环境的景区环卫工人,到在人流密集的车站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的铁路员工,再到加紧施工、抢抓工期的工程建设者,众多劳动者坚守工作岗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与付出。每个人立足自身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必将大有可为、干有所成,形成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


【人物】20XX年“最美职工”潘阿锁

【故事】潘阿锁,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梯研发部副部长。面对高速电梯研发技术由国外垄断、价格居高不下的困境,潘阿锁立志要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梯,并带领团队深耕新梯研发领域,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截至目前,他的4项技术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8000多万元。前不久,潘阿锁入选20XX年“最美职工”。

【点评】

20202月,一段工作人员乘坐无接触式“声控电梯”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部电梯的设计团队带头人,正是潘阿锁。

厚积方能薄发。无论是短时间内攻克无接触声控技术难关,还是研发高速电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无不得益于日复一日的技术沉淀和不弃微末的努力攀登。正如潘阿锁所说:“凡事多做0.01,拒绝差不多,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卓越不凡,做到最好。”潘阿锁十七年如一日专注于电梯安装维修与设计,努力把小事做深、做细、做好,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劳动者树立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榜样。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要能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沉浸在电梯安装维修与设计的世界里,上班时钻研维修技术,午休时在职工书屋里捧着专业书“啃”, 遇见不懂的地方随时向单位的工程师、老师傅们请教学习,奠定了潘阿锁扎实的专业功底。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业绩属于实干家。不论身处什么行业或岗位,只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也能给电梯乘客带来乘坐体验的大提升。深耕电梯行业多年,潘阿锁始终关注不同群体乘坐电梯的需求。针对老楼加装电梯底坑深度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潘阿锁发明了电梯机械阻止装置技术,使电梯井道底坑深度降低了50%以上,帮助更多居民圆了电梯梦。勇于突破、敢为人先,把踏实肯干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和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技术创新找到方向、注入动力,也能切实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管益辉,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真空设备研发中心首席技师温伟……20XX年“最美职工”都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用坚守、奉献和辛勤的汗水在平凡岗位上浇灌出绚丽的劳动之花。

所有的不凡,无不基于平凡的日积月累。广大职工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标杆,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恪尽职守、担当尽责,在奔跑追梦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服务不打烊 延时暖人心


【事件】520日,因“520”谐音“我爱你”而受到年轻人青睐,成为每年结婚登记的高峰期。今年520日,恰逢周六休息日。为满足新人在520日登记结婚的愿望,河南开封、广东深圳、四川绵竹等地婚姻登记机关正常为新人办理婚姻登记业务,受到广泛好评。

【点评】

通常而言,各地婚姻登记处的办公时间是法定工作日的周一到周五。但对于新人而言,选在520日这一天结婚,蕴含着彼此之间的情愫,寄托着相伴终生的期许,别具纪念意义。回应群众期待,调整工作时间,相关部门“为爱加班”,以便利服务成人之美,为有需要的新人送上了一份甜蜜祝福与浓浓暖意。

日常工作虽有上班下班,群众需求不分周中周末。现实中,由于工作时间不便请假,或者临时遇到突发状况,人们难免需要在非工作日、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面对群众的办事需求,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让群众少跑腿”“为大家办成事”,正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体现。

8小时以外,双休日之中,不应成为公共服务的“盲区”。吉林省公主岭市政务服务中心“午间不间断”,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陕西省西安市多个区县市民中心“周末不打烊”……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时间的延长,换来了服务效能的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各地政府甘当“店小二”,彰显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丰硕成果。

政务窗口,也是观察党风政风的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工作人员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及时详尽回应诉求、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很多群众反映:门不难进,脸不难看,关键事也不再难办了。时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开展。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把群众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做,既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取消单位介绍信,到“一部手机办登记”,再到最近国务院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我国婚姻登记流程逐渐简化,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生动缩影。手续“瘦身”、流程“减负”,服务不能“缩水”。这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树牢公仆意识,磨炼工作本领,让服务跟着需求走;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人员调配和激励机制,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给予工作人员更多关怀。坚持倾听群众心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所需,将为民造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广袤乡村也是成才舞台


【人物】沈阳农业大学教师王一夫、赵野夫妇

【故事】王一夫、赵野夫妇是沈阳农业大学教师。两人响应学校号召,分别来到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胜利街道马莲屯村和朝阳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学校到农村,他们带着年幼的女儿,在乡村振兴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点评】

我们都觉得,到乡村去大有可为。”这是王一夫、赵野夫妇的心声,也是不少投身乡村建设的年轻人的心声。驻村一年多来,王一夫、赵野夫妇以自己的辛勤付出,收获了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任。

来到农村,想把工作做好,重在结合实际、发挥所长。驻村之前,王一夫是学校创业办主任,常年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熟悉农业生产新技术和生产理念。请专家指导,查资料研究,王一夫帮助村民改良地瓜种植技术,为“马莲地瓜”打开销路。赵野充分发挥做组织工作的丰富经验,为村党支部做党建记录模板,带着村民一起布置图书角,担起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既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又勇于尝试、善作善成,王一夫、赵野的工作成效,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乡村振兴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各方面,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就应该把自身所长和振兴所需结合起来,更好施展才华、得到锻炼,为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需要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学会跟群众打交道,需要付出耐心和时间。为了把工作做好,赵野经常白天在村里走访,晚上把女儿哄睡后,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案头工作。持之以恒的付出、全心全力的倾注,换来的是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点燃的是乡亲们奔向更好生活的斗志。年轻人扎根乡村,应该真正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与广袤乡村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共促发展的合力。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如今,越来越多像王一夫、赵野夫妇这样的年轻人,奔赴乡村、建设乡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有生力量。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谭翊泉,用多年的努力为村里蹚出一条“旅游+生态+产业”的发展新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党支部委员邓小燕,带领村民种植优质水稻超过1万亩,带动2000多名群众年均增收1.2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逄子剑,大学毕业后来到南疆乡镇一线,与科研院所对接引入近千个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效益对比,激活了基层工作“一池春水”……在乡村这块广阔天地里,优秀青年们正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更加美好、乡亲们更加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在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中,青春之花必将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焊花闪耀,映照工匠精神


【人物】“电焊花木兰”易冉

【故事】易冉,中共党员,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从事重载铁路货车焊接工作。从业20多年来,她参与焊出的8万多辆新型货车质量全优,主持、参与了30多种型号新车试制,先后率队参与焊接攻关项目试验100余项(次)。她被誉为中国“电焊花木兰”,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最美职工等称号。

【点评】

铁水的温度,在11002300摄氏度之间;电弧的温度,在60008000摄氏度之间。从业20多年,在这两种温度间,易冉将焊接从普通的技术升华为高超的技能。闪耀的焊花,映照出一个大国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赤忱。

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法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脏、累、热,是电焊车间的最大特点。穿上两层厚厚的长袖工作服,提着几十斤重的焊丝来回走,脸被高强度电弧光灼伤……条件越是艰苦、任务越是艰巨,易冉就越是努力。“焊花把手臂烫得冒烟,也绝不停弧”,彰显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的意志品质。从车间的底架转胎班到国际焊接大赛的竞技场,从工厂实习生到26岁时成为湖南省当时最年轻的电焊高级技师,易冉一路下苦功夫、磨砺技能,收获了成长,赢得了肯定,实现了自我价值。

潜心钻研、锐意创新,是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新车型,既要重载,又要高速,还要经受高寒、高温、高腐蚀等复杂自然环境的考验,焊缝上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不畏难、不认输,易冉铆足“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一股子劲儿。多角度反复试验,使手工操作达到数控机械手精度;采用小月牙形摆动手法施焊,攻克复杂难题;独创的“小摆快频”焊接操作法,入选中国中车绝招绝技……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靠的是把匠心与创新融为一体,精益求精、细节创新。不服输、爱钻研,既苦干、又巧干,易冉把职业价值标注在一次次探索创新中,成为企业推动“三个转变”的顶梁柱。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云南,铁路职工张凯从事听漏工作14年,累计避免水损耗约115万立方米;在福建,陶瓷匠人卢佳伦通过近10年苦心钻研,成功复原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在湖北,电力检修工人胡洪炜和团队研发和改进了十几种带电作业工器具,实施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许多像易冉一样的普通劳动者,用时间淬炼本领、用汗水浇灌理想,将工匠精神书写在平凡岗位上,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承担起培训焊接机器人技能的任务至今,易冉的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几批专业的焊接机器人、机械手操作工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我们迈向制造强国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激发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人物】民间河长胡福庆

【故事】77岁的胡福庆,是浙江杭州的一名民间河长。2014年至今,他每天义务巡查河道、清理河道两侧垃圾,采样测量河水相关数据、监督水体环境质量。8年多来,胡福庆累计巡河里程超6000公里,巡河时间超4000小时,写下巡河日记3000多篇,以奉献和热爱守护水清岸绿。

【点评】

在胡福庆家里,标注采样日期和样本质量的一个个水瓶,记录水体特征与河道状况的一本本日记,见证这位民间河长多年如一日的巡护足迹。没有报酬,无论寒暑,胡福庆巡河脚步从未停歇,为守护水清岸绿贡献着力量。详细的日记,也为“黑臭河”变身“清水河”留存了生动“印迹”。

虽然是民间河长,但胡福庆干得不马虎,还摸索出了一整套巡河护河的经验。从自制一根既能收集垃圾又能测量河水透明度的捞竿,到自费购买水质检测设备并学习测量水样指标,再到结合日常记录、月度分析对河水作出“体检报告”,胡福庆不仅装备齐全,还练成了判断水质的“火眼金睛”。在每日例行巡河中,他还关心河岸绿化带干不干净、雨水口是否有污水流出、水生植物生长情况等,遇到违规垂钓、倾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他也会挺身劝阻。如今,尽管巡河范围越来越大,但胡福庆的工作丝毫不打折扣,“每次走在河边,看到散步的市民,他们开心,我更开心”。

胡福庆虽然是独自巡河,可和他并肩战斗在“护河战线”的伙伴越来越多。在他近年的巡河日记里,“水质清澈”“水面无漂浮物”等字眼频现。出现这些可喜变化,不仅要感谢像他一样坚持巡河的“流动哨”,更得益于专项治理、巡护反馈、协调处置等连环行动打出的“组合拳”。日常巡护中,胡福庆发现的异常情况,经过工作群、电话等报告后,都能及时得到责任部门的妥善处置。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广泛发动民间力量参与护河治水、不留管护死角,责任部门精准解决问题、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这样相互配合的治理链条,让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为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河长,如同一条河的“家长”,不仅要眼里有河,更要心里有河。这是以胡福庆为代表的民间河长“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动力源泉。放眼大小江河湖库,民间河长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守一方水土、护一域清流。无论是主动放下渔船和钓具,投身义务巡护并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周海明,还是患喉癌后无法说话,坚持用小画板反映河道问题的“无声河长”张海清,成千上万的民间河长与村民监督员、义务护水队、亲水志愿者等一起,秉持爱护之心、责任之心,充分激发了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发挥民间河长的作用,建设人人共享的生态文明。从“河长上岗、生态变样”到“全民参与、人人护河”,有理由相信,更多守护“水清岸绿风光美”的生动实践,将在迢迢水岸、悠悠长堤间绘就更美画卷!




紧握人生出彩机会


【关键词】高考

【事件】今年高考期间,河北省定州市的环卫工人任红娟,在工作结束后,顾不上脱掉工服,就赶往考场外等候参加高考的儿子任旭明。一门考试结束后,任旭明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等候的母亲。母子相拥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温情的一幕令无数网友动容。

【点评】

高考季,老师为考生送上鼓励的拥抱,父母与孩子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环卫工妈妈为走出考场的孩子递上一瓶水,母子执手相拥、流下眼泪的画面,何以如此触动人们的心弦?

也许正如网友所说:“妈妈穿着朴素的工作服,代表了所有平凡母亲真实的一面。”前不久,一位学子在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中,用一整段文字致敬母亲,也感动了不少人。“每一次刮风下雨,我总能在校门口看见这张温暖的脸;每一个晚自习归来,我也能在十字路口看到等我归来的慈爱的脸。”随身携带的一瓶水、雨里撑起的伞、深夜里的等候……在这些朴素的互动中,人们得以窥见守护为奋斗托底,平凡与伟大交融。每份情感流动至此,都能激发人们心中最纯粹的情感共鸣。

高考是青年学子通往人生梦想的大道之一。此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的事迹引发网友热议,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生动有力的注解。今年高考考生中,也不乏这样勤奋执着的身影。在高三的学习中,任旭明也曾有过迷茫和倦怠的时候,但他都“坚持下来了”;山东青岛,考生韩诗雨在高考前30天意外摔伤右手,后来苦练左手写字,终于克服了身体和心理障碍,顺利完成了高考;宁夏银川,视障考生马奕菲用双手触摸凹凸不平的盲文试卷,一句“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展现从容自信……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学子,十年寒窗,勤学苦读,正是因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把人生出彩的机会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平凡也许是生活的本色,但梦想让其变得激动人心,奋斗为其着上斑斓色彩。孩子通过努力读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母亲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视频里的母子,是无数平凡人的缩影: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进发。梦想无所谓大小,它赋予了生活以意义、以方向;奋斗贵在于坚持,它赋予了人生以力量、以希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生不息的奋斗,为美好生活创造了无限可能,更会形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澎湃动能,让中国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旺盛活力。

伟大出于平凡,奇迹成于奋斗。一个又一个学有所成、苦尽甘来的圆梦故事,让我们一次次见证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是如何生发出梦想、积蓄着力量、成就着不凡,也启示着人们,无论置身何种境遇,自强不息始终是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舞台广大、机遇无限。勇敢坚持梦想,执着付出努力,锐意奋发向上,每个人都能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写下精彩的人生答卷。




旅行“欠条”彰显暖心服务


【关键词】旅行“欠条”

【事件】“我欠您一次旅行,凭此欠条可免门票入园一次,有效期10年。”今年“五一”假期,河南洛阳栾川县老君山景区因达到最大游客承载量实行限流,景区工作人员给近千名无法入园的游客送上奶茶、鸡腿简餐,并打下这样一张“欠条”。暖心举措不仅抚慰了那些抱憾而归的游客,也在社交平台上赢得网友点赞。

【点评】

为了保证良好的游览秩序,如今许多景点在节假日都已实行预约参观。今年“五一”假期,洛阳老君山景区发出多条“限流提醒”,仍有游客未预约直接到达景区,吃了“闭门羹”。舟车劳顿,大老远跑来,满怀期待到了景区却进不去,那种失落的情绪不难体会。而给未能入园的游客打下“欠条”,无疑彰显了景区对游客的尊重和服务的真诚。

一纸“欠条”,表面上看是景区的“负债”,实则是宝贵的正向资产。对游客来说,一个有效期10年的承诺,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此次未能成行的遗憾,更能转化为对景区乃至当地旅游产业的认可和信赖。于景区而言,系列做法既提升了更多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赢得了更广泛的关注、更坚实的口碑、更旺盛的人气。

给游客留下好印象的,不只老君山景区。随着我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在热门时段不少景区游客数量激增。让更多人能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各个景区理应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五一”假期,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优惠政策,52日和3日没能成功预约的外地游客下次参观可享五折票价优惠;四川成都“夜游锦江”游船项目售票处设置宠物寄存点,让游客安心乘船、放心游玩……以游客体验和需求为中心不断改进服务,托举起游客出行的“诗与远方”,也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属性,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享受优质服务、感受休闲时光日益成为“旅行意义”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多人将旅行的舒适度、服务的精细度作为评判旅游产品的关键因素。一些景区和旅游目的地通过暖心服务成功“出圈”,折射出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更说明了“唯有真诚得人心”。

最是一城好风景,半缘烟火半缘君。”真正吸引游客,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除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还有可能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段充满温情的回忆。推动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更新完善,更需要服务保障的提质增效。对行业企业来说,用服务的暖心、贴心和用心换取游客的放心、安心和开心,“流量”才能变成“留量”,发展才能常青。



青春当与时代同频共振


【人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丹

【故事】吴丹是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党委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主任。20年来,她致力于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从成像原理、成像序列、重建模型等方面提升了磁共振成像的分辨率、速度、对比度,实现成像尺度从宏观到介观到微观的逐步突破。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被全球50多家机构采用。

【点评】

二十载孜孜以求,从“机缘巧合”接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国外顶级大学的“科研新星”,再到成为针对人体的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专家,吴丹将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贡献给我国科技创新事业。

为了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她不断突破医学影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极限。”这是国外科技评论专家对吴丹的评价。以“米粒雕花”的超高分辨率构建大脑的时空发育图谱,为胎儿大脑刻画精细结构图;研发3D高分辨率弥散磁共振成像技术,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吴丹带领团队在科研之路上奋勇拼搏,形成了一系列引领国际磁共振技术前沿、支撑我国脑科学发展、推动我国医疗影像产业升级的新装置、新方法和新技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科研很多时候是从01的事,失败是很正常的。”吴丹从不抱怨科研的苦,在她看来,学科发展需要一线科研工作者反复探索试错,不断将科学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正是凭着探索未知的一腔热情,面对技术难题和未知挑战,吴丹百折不挠、孜孜不倦,不断攀登高峰。

创新的领域很宽,而个人的精力有限,该向哪里冲锋?关键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技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我的成长,和中国磁共振成像产业的成长同频共振。”吴丹组建的这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磁共振影像团队,取得了多项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以吴丹为代表的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汇聚起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激扬的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光彩。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纵览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新时代好青年在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在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在车间工厂钻研节能降耗,在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手艺,在体育赛场上拼尽全力……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以自信自强、向阳而生的劲头,以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的笃行,写下壮美的青春华章。对于广大青年而言,唯有把个人的梦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


【关键词】旅游专列

【事件】春暖花开,我国旅游市场快速升温,人们出游意愿高涨。近段时间,不少地方以旅客需求为导向,纷纷推出文化旅游、赏花旅游等“定制化”旅游专列,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熊猫专列”“油菜花专列”“牡丹专列”等特色线路,广受游客欢迎,让流动的中国更加充满活力。

【点评】

乘坐“探秘古蜀”旅游专列,深度畅游九寨沟、三星堆博物馆、都江堰等景点;搭乘陕西“油菜花”定制服务旅游专列,在秦巴腹地欣赏“人在花中走,犹如画中游”的烂漫风景……一趟趟旅游专列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彰显旅游市场的澎湃活力。

旅游要发展,服务是关键。今年初,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带动大理旅游再度火爆,“有风专列”应运而生;随着露营热度升高,不久前,黑龙江省文旅部门将自驾、露营和登山等元素集合在一起,举办了首届自驾登山节。这种紧跟市场热点的能力,正是各地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体现。与自由行相比,旅游专列具有定时、定点、定线等特点,还随车提供医疗等服务,让出行既舒心又放心。此外,一些专列还举行特色表演、文化交流等活动,让游客“在路上”就能拥有“沉浸式”的文化之旅。用心服务,温暖了旅途,也照亮了旅游产业的前景。

当下,旅游市场强劲复苏。抢抓机遇,持续提升市场的热度,关键还在于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只有从食、住、行等多方面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得住。比如,泼水节期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不仅推出博物画展、龙舟比赛、泼水节主题音乐演唱会等活动,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还在各大会场、火车站、机场等地安排志愿者,解答游客疑问、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五一”假期,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提前开园、常态化开放夜长城,为游客带来更多新体验;上海推出打卡点配置充电宝、轨道交通延时收班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快速精准对接游客需求,用心做好服务保障,让游客感受到服务的精度和温度,才能不断提升旅游市场的热度。

今天,中国消费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跟团游到自驾游、定制游,从看风景到重体验,从传统热门目的地到新晋网红打卡地,日益增长的旅游新期待,呼唤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比如,不少游客在欣赏原生态风景时,也希望有便利的交通、整洁的公厕。适应文旅消费新需求、紧跟新趋势,完善配套、提升服务,让游客体验到优质产品的新意,也感受到优质服务的心意,文旅产业必将更具活力。

火热的文旅市场,一头连着“诗和远方”,一头连着消费、就业与民生。推动文旅产业更好发展,全面激活文旅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前进道路上,进一步深耕细作、优化服务、创新供给,切实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



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关键词】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事件】利用腾退空间、交通枢纽、商业楼宇、公园绿地等场地,建设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内建设邻里图书馆,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推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设施建设,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点评】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场所,人们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籍,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之美。公共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不必贪大,实用是重点,精巧是亮点。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山东临沂琅琊园城市书房则将书房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提升市民阅读体验;浙江乐清清和书苑利用建筑本身特点,为读者打造出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文化场所。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建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是关键。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共阅读空间使用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多想办法优供给,多出实招优服务,就能吸引更多人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记载着城市故事的“读书亭”,到社区的“最美书店”,再到“小而美”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阅读场域即便再小也能萦绕一抹书香,打开更大的精神世界。打造更多阅读空间,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



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关键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事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社区商圈。这两年,不少居民发现,“小修小补”正有序回归,“一点多用”的服务综合体陆续建成,养老、托幼等服务水平逐渐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成为惠民生、促消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重要载体。

【点评】

对社区居民来说,步行一刻钟就能满足买菜、就餐、理发等生活需求,还能享受医疗康养、休闲娱乐等品质服务,这是实实在在的便利与近在咫尺的幸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折射出城市的发展温度。

为居民提供便利,关键在于聚焦居民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居民所需所盼作为社区“添什么”的依据。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居民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于生活便利的需求愈加多元。这意味着家门口不仅要有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维修点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还要积极引入运动健身房、新式书店、茶艺咖啡馆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更要因地制宜配建老年康护、幼儿托管、残障人士照护等特定群体服务设施。不断丰富社区消费业态、完善服务功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才能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截至目前,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便民生活圈不断织密民生服务网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探索实践。北京市朝阳区呼北社区便捷服务综合中心设置维修区、裁缝室、智能快递柜等区域,实现服务叠加、“一点多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搭建远程诊疗系统,汇聚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能预约医生进行远程会诊;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将一幢闲置小楼改造成社区食堂,吸引周边居民前来用餐……善用新技术,优化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才能更好满足民生需求,以精细化城市治理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过程中,经营主体的成长、社区居民的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试点地区实践来看,简化社区店铺开业程序,鼓励大企业向社区店铺输出品牌、管理和服务等,可以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再比如,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能更好调动起居民参与清洁保洁、代购配送等社区服务的热情。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便民生活圈建设新模式,有利于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让便民生活圈真正“落地生根”。

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未来,当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日益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广大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定会越来越强。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关键词】流动科普

【事件】雪山下,数十件科普展品被送到中小学和周边村落,供当地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众参观;鱼塘前,帮助水产养殖户检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借助5G4KVR等技术,观众沉浸式体验滑雪比赛项目,了解冰雪运动知识……截至20XX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项目深入基层,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

【点评】

实体科技馆馆藏丰富、类型多样,一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松享受到实体科技馆带来的科普服务。对许多偏远地区来说,科学教育资源仍然是“稀缺品”。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城乡、区域间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流动科普应运而生。

载着丰富展品的科普大篷车,极大弥补了基层科普设施的不足。以流动科技馆为例,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流动科技馆共配发流动科技展览资源658套,每套展览包含约50件科普互动展品。AR数字科技馆、VR眼镜、机器人表演,日常在电视里才能看见的前沿科技近在咫尺;电磁现象、手摇发电、听话的小球等互动展品,让光学、电磁学、力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变得可知可感。流动科普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群众“家门口”,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科学表演,还可以亲身参与科学实验,近距离感受科学的奥妙,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

从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天宫课堂”太空课,到流动科技馆走进山东东营的农村大集,再到科普大篷车在云南组织专家团为果农开展种植猕猴桃、枇杷等培训……近年来,我国流动科普工作覆盖群体日渐广泛,涉及内容更加丰富。一轮轮巡展、一次次出车,让变化悄然发生。可见、可听、可感、可触碰的科学知识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让越来越多青少年爱上科学。农业知识科普让农民尝到了科学的“甘甜”,学科学、用科学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共识。基层群众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科学素质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科普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有鉴于此,流动科普向基层提供了“菜单式”的定制服务,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更感兴趣、更为需要的科普项目,以便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科普资源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及时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开展活动、联合各地有关部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技术提升展览质量,流动科普才能持续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服务,助力全民科学素质再上台阶。

穿行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之上,流动科普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城市街道、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高原、偏远山区,提升着人们对科学的热情,激发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相信随着流动科普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之花将会在更多地方绚丽绽放。



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


康 岩 《 人民日报 》( 20XX0217日   第 05 版)

【人物】坚守乡村图书室的王治伦

【故事】王治伦是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受酷爱读书的祖父王守一影响,他自小与书相伴,心中一直有一个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梦想。20多年前,他和家人自筹资金,建成了一个面积60余平方米的公益图书室,并将其命名为“守一图书室”。20多年间,“守一图书室”始终敞开大门,成为周边村民获取知识的“加油站”。不久前,王治伦被中宣部等3部门授予20XX年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称号。

【点评】

把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王治伦从小到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竭尽所能建设“守一图书室”。为了筹集资金,老两口把亲戚闲置的地都拿来种上庄稼,买来鸡苗、鸭苗,又养了好几头猪,两个儿子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出去打零工……虽然困难重重,但王治伦始终没有放弃。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呵护着这方小小的书香天地。

在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更不能缺席。截至20XX年末,我国有逾4.9亿乡村常住人口。如何让数亿农民更好地参与全民阅读,像王治伦这样的“乡村阅读榜样”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从背诵诗词上万首、在困厄中活出倔强诗意的农民白茹云,到被村民们称为“贴心的书屋管理员”的任福盛,再到为了让山里的娃娃有书读、读好书,坚守山乡20多年的退休教师唐上君,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批批热爱阅读、热心奉献的“乡村阅读榜样”,彰显了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浸润人心的持久力量,鼓舞着更多农民群众参与阅读、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文化的滋养、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

在农村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农家书屋是有效载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万余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在许多地方,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的“文化粮仓”和学习技术的“第一课堂”。如何更好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服务效能,在“建好”的同时更“用好”,值得思考。只有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有书读、有人管、有吸引力的“文化加油站”,才能助益乡村阅读深入发展。

点燃乡村阅读的燎原之火,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需要有更多人共同推动乡村阅读。众人拾柴,一起出力,营造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乡村文化氛围,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就一定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更多精神力量。



让外来建设者增强归属感


【事件】一双粗糙的手在黑白琴键上跳动,一曲《致爱丽丝》悠悠响起……前不久,广东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落成,农民工易群林受邀第一个登上舞台演奏。易群林来自湖南岳阳,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近20年。这个文化场馆,是他和上千个工友们用3年时间建成的。能在自己建设的音乐厅里为工友们演奏,易群林感到很自豪。

【点评】

易群林演奏的钢琴曲,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始终葆有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扛得起生活,弹得出浪漫”,这份对生活的热忱,令人感动。

一座音乐厅,将舞台的首演机会献给它的建设者,“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份对劳动者的尊重,让人敬佩。

音乐厅的舞台也是城市的窗台,由此可以观望一个城市的精神风采。城市的艺术殿堂,对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开放,无论职业、年龄,人人都可以在此徜徉,都能感受到尊重和温暖,这彰显的不仅是艺术的纯粹,更是城市的包容。

在深圳的近20年里,易群林进过工厂、干过流水线、做过建筑工,抹灰、砌砖、打混凝土样样在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易群林与千千万万个外来建设者,用拼搏奋斗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建设城市,也渴望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几年前,同样是在深圳,有街道管理者在繁忙的地铁口和广场上摆放了8台公益钢琴,供人免费弹奏。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被频频弹奏,钢琴越来越受欢迎。88个黑白琴键,汇成一条纽带,连接着城市里素不相识的人,弹奏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渴望。

两个关于钢琴与城市的故事,有同样的启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以户籍为界限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性障碍,让外来建设者更便捷体面地享受城市公共资源,正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和能力。从农村来到城市,不只是生活空间的转移,更意味着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转变。让外来建设者看到在城市定居的希望,增强在城市的价值感、归属感,既需要更完善的制度保障,也呼唤更细致的人文关怀。

令人欣喜的是,各个城市都已行动起来。上海“巡回体检车”开进外卖、快递站点,体检项目享有专项补贴;天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满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需求;长春已建成提供饮水、饭食加热等服务的“工驿站”288个,每年惠及户外劳动者约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外来建设者,在城市享受到更暖心的服务。

此心安处是吾乡”,敞开胸怀,温暖善待,把外来建设者当“家里人”,为他们拼搏奋斗提供更大舞台,城市也将收获更多惊喜与精彩。



巍巍长城 共同守护


【人物】参与长城保护、研究的年轻人

【故事】1984年出生的尚珩,2010年来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10多年间参与和主持了多项长城考古发掘工作,完成“中国历代长城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90后姑娘鲁婷婷,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成为一名长城保护的“守关人”;郭洪秀一家接力守护家乡的野长城,他已是第三代长城保护员……近年来,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许多年轻人用丰富的专业知识、饱满的青春热情投入长城保护工作,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点评】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多已是残垣断壁。长城不断老去,保护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提速,一批年轻人在长城的保护和研究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长城保护,贵在坚守。长城绵延万里,大多地处偏远,地形陡峭,一些地段无路可走,只能手脚并用艰难攀爬。选择这份工作意味着远离繁华、独守寂寞、甘于清贫。20多年间,尚珩徒步考察了多地的长城,行程超过3000公里;鲁婷婷每月对散布在戈壁山林、人迹罕至荒漠中的30个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多达400余次的巡查监管;郭洪秀守护的长城离县城有30公里远,他常年骑着摩托车颠簸在崎岖山路之上……这些可亲可爱的年轻人,心怀热爱、不辞辛苦,在保护长城的坚实足迹中写下壮美的青春华章。

长城保护,也少不了矢志创新。长城建造年代不同,建造材料和方法各异,保护修缮殊为不易。近些年,经过各方不懈努力,长城研究和保护的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涌现。尚珩与古建、材料、植物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合作,以考古挖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变以往的抢救性修缮为“慢慢修长城,边研究边修缮”的研究性修缮,为长城修复保护开启新的篇章。鲁婷婷借助无人机等诸多先进设备,不仅能更及时便捷地巡护长城,还可以精准地为长城把“脉象”、查病因、治未病。将最新科技用于长城修缮,使长城保护获得更多助力。

历史文物承载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得益于越来越多人孜孜不倦的创新求索,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得到很大程度保护。不仅是长城修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或在故宫修文物,或在敦煌临摹古画,或在三星堆进行考古发掘,成为文物研究保护的重要力量。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文化遗产是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与我们相逢。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不断汇聚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让文化遗产绵延不绝,让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为身残志坚者引路鼓劲


【人物】无臂妈妈韩丹、听障外卖骑手张俊明

【故事】边带娃边创业、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超百万,无臂妈妈韩丹一路向前,用双脚书写自强人生;月送上千单、获得“好评王”,听障外卖骑手张俊明在无声的世界里奋力奔跑,用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他们,身残志坚、迎难而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点评】

身体的残缺无碍精神的健全,强大的内心孕育战胜苦难的不竭动力。韩丹6岁时失去双臂,她用脚夹起木棍,在地上写出歪歪扭扭的“1”15岁时学习游泳,偷偷加练却跳错水池摔掉门牙;27岁时结婚创业,没有双臂便用双脚拥抱儿女……一次次跌落低谷,再咬紧牙关一次次挺立。遭遇苦难却不畏惧苦难,遭遇挫折更能勇于战胜挫折。昂扬奋进的精气神、自立自强的价值观,帮助她战胜人生中的一个个困难。

同样自强不息的,还有张俊明。靠不断刷新手机屏幕来接单,仔细核对外卖单号,休息时了解每一家店的详细位置,见到客户微笑服务,这是张俊明的工作日常。如今,张俊明平均每天派送数十单,外卖送得又好又快。“虽然很辛苦,但有活干,真踏实。”奋斗总是浸润着汗水和泪水,张俊明用行动证明,奋力拼搏、奋勇前行,生命就能多姿,人生就能多彩。

如何对待残疾人,映照着社会文明的水位。让身残志坚者也享有尊严和幸福,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对韩丹来说,是社会的帮扶、亲友的支持,让她在创业之余,不忘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对张俊明而言,是队长的倾囊相助、同伴的互帮互助、客户的手语感谢,为他推开了一扇门,通往更广阔的世界,沐浴更温暖的阳光。爱心的聚沙成塔,善意的涓滴成河,必能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引领时代新风正气。

我国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为身残志坚者引路鼓劲,让他们“有爱无碍”地工作和生活,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让残疾人出行便利;配备上下车无障碍渡板的地铁车厢向残疾人敞开“怀抱”;648家网站和APP完成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残疾人网上冲浪更便捷……当前,各地扶残助残风气渐浓,无障碍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考试就业、体育健身、医疗康复、融入社会等方面为残疾人纾困解难,社会各界都已行动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残疾人将会更包容、更友好,他们将更好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也将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玉米嵌入“中国芯”


【人物】育种专家番兴明

【故事】番兴明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近40年来,他潜心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玉米品质改良、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功解决了玉米种子同质化等重大技术难题。他率领团队累计选育出60余个玉米品种,推广优质玉米超1.4亿亩,新增产值超过170亿元,助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民增收致富。

【点评】

在番兴明的办公室,一个尚未“封顶”的“玉米塔”格外显眼,每层都挂有品种名称,每个品种都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层层玉米,记录着番兴明几十年潜心玉米育种的不懈努力,标注着他科学报国的赤子之情。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的农作物。多年来,玉米病害蔓延、虫害加剧的情况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育好种,番兴明每年有200多天在农田里搞科研;在玉米试验基地遭遇洪水时,他冒着危险跳下水抢救宝贵的玉米资源……对玉米育种事业始终如一的执着追求,让番兴明练就了万里挑一的选种“慧眼”,培育出一系列创新果实,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表现更优异的中国“玉米塔”作出重要贡献。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2001年,国外一家跨国种业巨头向番兴明抛出“天价合同”,但规定科研成果不能发表在期刊上,只能属于公司。当时每月工资仅约千元的番兴明,毅然拒绝了邀请,因为在他心中,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社会和广大老百姓。这些年来,番兴明始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守着“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最轻”的信念。如今,番兴明团队培育的品种遍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有力提升了我国玉米种子的国际影响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每一粒种子都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种子供应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种业自主创新仍有差距,在某些方面还面临“卡脖子”问题。确保中国碗里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这就需要更多农业科学工作者心怀家国、求实创新、协力攻关,努力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播撒良种,孕育丰收。从“生命不息,奋‘豆’不止”的大豆育种专家盖钧镒,到五十余载追梦万里稻香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再到玉米地里“追着太阳跑”的番兴明,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怀揣梦想、接续奋斗,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广袤大地上的累累硕果。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如他们一样,投身种业振兴事业,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心怀热爱,逐梦“追星”


【人物】90后天文摄影师刘博洋

【故事】20XX年是中国空间站决战决胜之年。“天舟”升空、“神舟”飞天、“问天”腾飞、“梦天”启航,伴随每一次发射任务而来的,是中国空间站构型的不断变化。为了捕捉到中国空间站的变化过程,90后天文摄影师刘博洋自编光学跟踪程序,组建团队辗转国内10余个城市,用几个月时间完整记录下中国空间站建设时期的12种构型,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民间影像资料。完成中国空间站拍摄之后,刘博洋又参与到由北京大学牵头的“6—8米口径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项目中,为更多人“逐梦星空”提供助力。

【点评】

仰望星空,宇宙浩瀚。距地面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每天绕地球飞行16圈,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然而,在地面上跟拍空间站并不容易,因为空间站过境时的移动速度将近每秒8公里,靠人力实现稳定跟踪几乎不可能。为了拍摄这颗闪耀太空的“星星”,刘博洋尝试自主编程,经过反复调试,终于在20XX419日实现了突破:“天宫”被成功地捕获在画面中,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柔性太阳翼、机械臂等全都清晰可见。50多次拍摄,记录了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不断完备的过程,也反映了一名“追星”青年心怀热爱、勇于探索的精神。

追拍空间站看似浪漫,实则要付出艰苦努力。在地面观测并拍摄的时机十分有限,某种新构型的拍摄机会甚至只有一两次。高难度的拍摄要求程序算法不断迭代演进,观测条件的瞬息变化更让团队经常带着上百公斤的设备奔波赶路。承德、敦煌、文昌……为了寻找具备更好拍摄条件的地点,刘博洋去过荒漠、上过高原,拍摄过程中经常风餐露宿、受冻挨饿,通宵熬夜更是寻常事。但这些辛苦在他看来不算什么:“我是在做一件好玩的事,而且在自己得到乐趣的同时进行了天文科普。”这名90后“追星”青年,在一次次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中,完成了一场场与“星星”的浪漫约会。

兔年春节期间,一场特殊的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空间站举办。此次展出的“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每一张都是摄影师在地球上抓拍到的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的经典瞬间。“全球拍天宫”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专业摄影师、天文爱好者、航天工作者、青年学生等群体广泛参与。“天文摄影是我的最爱,中国空间站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朴素的话语,表达着对灿烂星空的热爱、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支持。通过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空间站、了解中国航天人奋斗追梦的故事,吸引越来越多有志青年加入航天报国的事业,中国航天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0XX年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历程的圆梦之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无数像刘博洋一样的天文爱好者,无数对科技充满好奇与向往的人,培厚了中国航天、中国科技发展的社会土壤。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航空航天知识的传播普及,科学的种子必将扎根于越来越多人心中,托举中国人的航天梦飞得更稳更远。




心向光明 有爱无碍


【人物】“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志愿者

【故事】“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从2017年底创立以来,500多名师生加入该项目,制作完成了500多部无障碍电影和46集无障碍电视剧《老酒馆》。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

【点评】

为视障朋友搭建一条通往心灵的“文化盲道”,这是“光明影院”诞生之初确立的目标。为此,志愿者们一直致力于制作出让视障人士“看”得明白并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无障碍电影。在艰苦的探索之后,“光明影院”最终确定了无障碍电影的基本形式:在电影对白和音响的间隙,插入对于电影画面的讲述,描绘画面内容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义。分析剧情、精心撰稿、娓娓道来,一部部无障碍电影就这样通过声音走进了视障人群的世界。

让视障人士感受电影之美,并非易事。从选片、写稿,到录音、剪辑、混音……无障碍电影的制作相当于二次创作。可以说,每一次观影的背后,都凝结着志愿者默默的坚持与付出。对于“光明影院”的志愿者来说,制作一部无障碍电影,至少要按3000次暂停键,一部电影看30遍以上、一个镜头看100遍以上都是常事;两个小时的电影,讲述稿长达2万多字,制作前后需花费1个多月时间;每次放映活动前,还要制定周密的工作流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演练,以确保视障朋友的安全……正是这样不辞辛苦的付出,让越来越多视障人士拥有更多享受优秀文化成果、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关爱。

通过“光明影院”项目,志愿者们为视障朋友投来“一束光”,视障朋友也为志愿者们带来温暖。在制作无障碍电影过程中,志愿者们克服一个个技术难题,努力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而在与视障人士近距离接触中,志愿者们也感受到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收获了向上向善的力量。如今,这项改善视障朋友生活品质的事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从各大电影节设立固定公益放映单元,到网络视听平台为“光明影院”开启线上传播模式,越来越多力量汇聚到一起,更多人在善意的传递中感受到正能量。

对残障群体的关爱,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近些年来,盲道越来越通畅,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电梯、卫生间等日益普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的无障碍功能不断完善,无障碍书店助残障人士体验阅读的美好……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不断优化升级,让残障人士“有爱无碍”,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一个对残障人士更包容、更友好的社会,他们将更好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同在蓝天下,携手向未来。除了“看懂”电影,如今残障人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多样。希望越来越多像“光明影院”志愿者们一样的爱心人士持续发力,不断为无障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帮助更多残障人士享受平等权益,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热爱奔赴生活的远方


【人物】爱写诗的环卫工黄新生

【故事】近期,湖南长沙一名环卫工人黄新生的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她手握扫帚,早出晚归,经常一身尘土,却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坚持读书写作,4年多创作了300多篇诗歌作品。在朋友及子女的鼓励下,黄新生报考了全国高等自学考试,选择了自己最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通过了3门考试。现在,她还在努力学习,渴望有一天能圆大学梦。

【点评】

如何在柴米油盐、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寻得诗意,抵达梦想的远方?爱写诗的环卫工人黄新生用热爱和坚持给出了答案,让我们看到平凡的生活一样可以充满诗情画意。

梦想犹如明灯,能照亮跋涉者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黄新生的故事,让人感触尤深。她从小喜欢读书写作,高考失利后,因家庭困难,只能放弃学业,踏上打工之路。几十年间,她辗转湖南、广东,种过田、当过印刷工、摆过摊、干过环卫,却始终没有放下心中的文学梦。工作之余,她每天都要捧书畅读,有了灵感就进行创作。半辈子的风雨,都被她写进了诗里。环卫工作不易,她落笔“你们日复一日地梳洗着城市”“你们在落叶缤纷的光影里拾掇岁月”;在雨中工作,她写下《赠寒雨歌》,感怀“先施风雨,再布彩虹,冬风虐罢春雨酬”……正是因为有文学的浸润、有梦想的指引,她才能用内心的笃定驱散阴霾,在平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逐梦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布满荆棘与坎坷。黄新生也曾经受过人生的苦难磨砺。人到中年,一场意外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经济的压力、心灵的痛苦,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孜孜不倦、埋头苦读,坚持在公交车上写,在餐前午后的片刻休息时写,在彻夜难眠的午夜和凌晨写,在一字一句之间,与生命对话、与生活和解。不懈的追求和奋斗,成就了如今的黄新生,拿起扫帚能养家糊口,放下扫帚能纸上放歌。可见,联接梦想和现实的,是哪怕艰难,也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的坚守;沟通平凡和诗意的,是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梦想、不忘心中的热爱。

兴之所起,一往情深。所有的梦想都源于热爱,成于热爱,对诗意的追寻亦如此。保安大叔许一飞,从小学习书法,虽因贫寒辍学却从未放弃,写废了2000多支毛笔,荣获兰亭奖;外卖小哥雷海为,在忙碌的工作中坚持背诵古诗词,一举拿下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侏儒症患者沈明辉,一心一意苦练画技,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家……他们和黄新生一样,无论起点如何、经历怎样,都因为内心不变的热爱而让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而这份热爱,源于生命不屈的意志,源于对生活美好的追寻。

世界纷繁芜杂,人在其中或许渺小平凡,甚至有苦痛挣扎,然而梦想却可以自由飞扬。在平凡生活中保持热爱、保持奋斗,每个人都可以奔赴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用一生书写诚信答卷


【人物】“信义老农”陈廷海

【故事】陈廷海是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村民。20066月,红光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像往年一样,将当年收获的上百万斤油菜籽交给陈廷海,由他负责售卖给一家油脂厂,油脂厂老板却在一天夜里突然不见踪影,陈廷海因此背上98万元债务。对此,陈廷海立下誓言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此后的17年里,为偿还210户乡亲的欠款,他和妻儿勤劳苦作、省吃俭用,风雨践诺。陈廷海曾因诚实守信当选“中国好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信义老农”。

【点评】

17年的光阴,意味着什么?对陈廷海来说,过去17年里,他最高兴的时候之一就是还钱的时候。陈廷海用17年的坚持跑出了一场履行承诺的马拉松,也将“诚信”二字一笔一画写在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上。

只有还清,我才能挺直腰板做人!”一句话,道出了陈廷海还债的初心。天还未亮,他就下地干活,把13亩农田管护好;日头正大,他却跳上货车,将几千斤玉米运往镇上的专业合作社;除了买盐,买日用品,交电费,陈廷海几乎拒绝任何消费,衣鞋都是亲戚们送来的旧物……陈廷海一点一点地攒、一块一块地还。从45岁到62岁,从感觉“两腿瘫软,眼前发黑”,到承诺“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从城里的建筑工地到农户家的晒场,陈廷海以纯朴的道德感将信义践之行之,既获得了同村乡亲们的信任,也赢得了全社会的敬意。

善人者,人亦善之。陈廷海做粮食经纪人时,诚信一直是他在村里的金字招牌:他收粮食,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市价跌了,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生意外,他也不忘帮衬乡亲们:有人跟他借钱治病,有人找他借小孩的学费,他都一一应允;就连乡亲们买种子、化肥、鱼苗、饲料的钱,他也常帮忙垫付。因为这种乐善好施,他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借钱、借粮给他,还有乡亲鼓励他“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一个人的本分和善良,一个村的宽容与理解,蕴藏着令人动容的人情温暖,传递出持久深沉的精神力量。

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契约不仅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更是一种说话算数的“良知”、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只有当个体人性中的善良和责任得到充分重视,公共秩序和社会文明才能得到坚固支撑。在广东,药店店主豆碧珍在湛江市硇洲岛30多年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在湖北,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约定,替牺牲战友尽孝22年……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榜样。他们可能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却以内心朴素的道德自觉,托举起良知善行,彰显出品格担当。

做事先做人,做人必诚信。相信陈廷海的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一个个高举的诚信火炬发出的光芒,也必将照亮全社会通往美好未来的前行之路。



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


【人物】20XX年“最美大学生”

【故事】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XX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被表彰的10名大学生,有的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交出闪亮的青春答卷;有的心怀大我、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有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奥运赛场展示青春风采……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点评】

心怀“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邓宇皓矢志科研,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信守“护一方平安”的誓言,贵州警察学院本科生王金磊面对严重交通事故,毅然冒险进入车辆破拆,成功营救被困人员;秉承“精益求精”的信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生陆亦炜勤学苦练,获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冠军……“最美大学生”们以各不相同的青春故事,书写下同样绚丽的青春答卷。他们身上涌动的蓬勃朝气、青春力量,成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生动写照。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呼唤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从“最美大学生”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担当有为。无论是立志科研报国,创造北极高纬度浮冰区光学监测设备最长自主观测纪录;还是奔赴黎巴嫩维和战场,执行扫雷任务;或是退伍后运用专业知识创办新媒体账号,传播军旅文化、致力国防教育……使命感、责任感,是他们冲锋在前、矢志奋斗的力量源泉;爱国心、报国志,是他们拼出精彩青春的深沉动力。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往。从浇灌出靓丽青春之花的“最美大学生”,到各行各业拼搏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激扬青春力量,在危难关键时刻彰显青年担当,用实际行动回答着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让我们看到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满怀“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收获多项荣誉的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曾韵,是一位完全接受本土培养的青年古典音乐演奏家,用一支圆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信;清华大学博士生刘迪波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志愿者,向外国友人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被授予奥林匹克徽章……“最美大学生”身上展现的朝气与活力,折射的正是这个伟大时代昂扬向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青年向上,时代向前。伟大时代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广阔空间,广大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时代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青春动力。中国青年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必将进一步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正在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故事。以“最美大学生”为榜样,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广大青年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唱响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



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


【人物】20XX年“最美铁路人”

【故事】“最美铁路人”是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典范榜样,他们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是新时代铁路人的优秀代表。不久前,中宣部、国铁集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XX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激励广大铁路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共同推动中国铁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点评】

中国铁路路徽,总能唤起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的记忆。“人在钢轨上”的精巧构思,既庄严宣示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热忱初心,也见证着一代代铁路人在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的坚实足迹。随着新时代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最美铁路人”涌现出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精湛精良的技艺、贴心周到的服务,为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最美铁路人”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也是敬业奉献的楷模。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闪耀着他们“一心在一艺”的执着追求,凝结着他们不舍昼夜、不辞辛苦的辛勤付出。接触网工杜赫在沙漠腹地一干就是10多年,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烈日当空,都会爬电杆训练;探伤工黄涛苦心钻研专业知识,光学习笔记就记了30万字;竞标雅万高铁项目,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夏健带领团队在雨林里进行“地毯式”勘察,400多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业主量身定制,推动中国高铁赢得海外第一单……“最美铁路人”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用行动擦亮“最美”底色,传递平凡而又伟大的力量。

创新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依靠人才。为了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发人员刘贞带领团队坚定自主创新,实现中国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全套技术的自主可控;“动车医生”董宏涛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先后革新改造实用工装26项,获得国家专利22项……铁路人用奋斗证明,只有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回望过去,正是不惧挑战、矢志创新,中国铁路才有了更好服务群众的底气;面向未来,也只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中国铁路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20XX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从百年前“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的喟叹,到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初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自豪,铁路折射百年沧桑巨变。在这一历程中,无数勤勉奉献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照亮了中国铁路奋进的道路。今天,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让交通强国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仍需千千万万奋斗者勇毅坚守、攻坚克难、不懈创新。

新征程上,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汲取榜样力量,争做先锋、砥砺奋斗,必能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铁路这张“名片”也必将更加声名远扬。



扎根“海岛”,守护灯火长明


【人物】“海岛”电工赵儒新

【故事】在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水库,赵儒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水库中的“海岛”上进行电力保障工作,一干就是32年。对于海岛、小岭等12座小岛上237户居民的生活需要,他都全天候“待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奉献中,赵儒新守护着电力线路,也守护着岛屿和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点评】

赵儒新家里有一样“必备品”——酒精块。夜幕降临,氤氲升腾的饭菜热气等候着时常晚归的赵儒新,而用于保温的酒精炉里,酒精块已经换了好几个。在水面穿梭、往来“巡守”,是赵儒新的日常生活,也是他32年来未曾改变的坚守。

海岛”不在海上,它是响洪甸水库一座岛的名字。1958年建成蓄水后,水库6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零星分布着七八十个岛屿,环岛建有14千米长的10千伏输电线路,东岛、中岛、西岛3个台区有612千米低压输电线路。在“海岛”上,赵儒新与电结缘,成为响洪甸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这里是同事们口中全所最难干的供电区域:水库所有台区之间的交通都只能靠船,起初没有机械船时,从一个台区划到另一个基本上要1个小时。但在赵儒新看来,纵然工作艰苦而枯燥,也一点都不能含糊。他一遍又一遍地“巡守”着岛屿和电路,32年如一日。他用经年累月的敬业奉献,守护着万顷碧波上的长明灯火。

在“海岛”做电工,需要穿越不可控制的风浪、应对难以预料的危险。一次在水面抢修断线时,一阵大风把电线刮到船篷上,赵儒新连人带船被掀进水里,船就压在头顶上。“想想都后怕!”但赵儒新从未退却,不仅当好了乘风破浪的电工,还成了岛上居民的“家人”。无论酷暑寒冬,只要岛上居民有用电需求,他再忙也随叫随到;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帮岛上不便出行的居民采买生活用品……驾驶着自己的小船,照顾着岛上的“大家”,赵儒新用自己的不辞劳苦、风雨无阻,给237户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送去助力。

人民电业为人民”,从老一辈电力人徒手登杆,使用油毡纸、绝缘杆等工具带电作业,到在三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绝缘服在斗臂车中挥汗如雨……这是电力人代代传承的服务宗旨和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从23年扎根抢修一线,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次,做到检修零差错、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桥东供配电中心供电抢修一班原班长赵庆祥,到在距离地面近百米高度的电缆上作业、每年野外作业时间超过200天的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作业员龙福刚……千家万户温馨璀璨的灯火背后,有无数电力人在默默坚守、倾情付出。

劳动最美丽,奋斗最幸福。无论是守护城镇乡野点点光亮的电力人,还是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供暖人,抑或是起早贪黑、往来奔忙的快递小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千千万万奋斗者的付出和创造,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洪流。


扎根乡村,让梦想绽放光芒


【人物】特岗教师华晓娟

【故事】华晓娟是辽宁省新民市法哈牛学校的一名英语特岗教师。10年前,硕士毕业的她报考了“特岗计划”。10年间,她走遍了法哈牛镇的15个村,一次次把徘徊于路口的学生领回学校。讲台上,她因材施教,让许多孩子告别“哑巴英语”;课堂外,她常常与孩子们谈未来、论人生,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点评】

成为人民教师、去农村教书,并非华晓娟一时冲动。教书育人一直是她的梦想。2009年春天,本科在读的华晓娟来到一所乡村中学实习。一堂英语课下来,她发现40人的班级里只有十几个孩子能听懂,部分孩子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学生基础薄弱、专业英语教师缺乏、重视程度不够,当地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问题,华晓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进一步坚定了成为一名英语特岗教师的决心。在最被需要的地方扎下根来,让她的青春和梦想不断绽放光芒。

爱是教育的灵魂,心中有爱,方懂坚守和付出。初到学校时,由于家离得很远,为了早到班级,华晓娟干脆住在学校,一个人在学校一住就是两年。为了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她所有的课间都和学生在一起,给英文基础弱的学生打基础,陪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练习口语。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她开设的初中英语写作公开课获得沈阳市课堂教学评优特等奖,2018年她代表沈阳市参加辽宁省教师素养大赛获得一等奖,2019年她参加沈阳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技术标兵”荣誉称号。用爱浇灌、用情育人,让华晓娟有了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也为学生们照亮了前行的路。

特岗计划”是解决农村地区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实施至今,累计有109.5万名高校毕业生赴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84.8%。特岗教师的到来,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新建镇大水完小的95后特岗教师樊彪,组织学生成立“打火石”乐队,在大山深处奏出梦想的音符;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武家沟学区的90后校长闫旭东,一周除了教8节语文课外,还负责4天的晚自习,“只要学校在,我就不会走”……一批又一批有情怀、有担当、热爱教育、热爱乡村的大学毕业生,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教育是陪伴、是呵护、是引领,更是彼此启发、共赴美好的过程。2021年教师节前夕,两名毕业生回校看望华晓娟。他们告诉华老师,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跟华晓娟一样的英语师范专业,希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培养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就能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