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理论专稿汇编(24篇)(202402)


日报理论专稿汇编(24篇)

202402

目录


  1.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吸引世界瞩目 3

  2.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7

  3.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12

  4.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8

  5. 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 24

  6.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 28

  7.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 32

  8. 在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中澎湃火热“青动能” 37

  9. 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40

  10. 以科研评价改革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47

  1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筑牢精神高地 54

  12.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61

  13. 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69

  14.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73

  15. 深耕数字化“试验田” 赋能新质生产力“结硕果” 80

  16. 网络文艺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86

  17. 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93

  18. 释放数字消费新潜能 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00

  19. 就业视域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路 107

  20.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及其世界意义 112

  21.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117

  22.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略 121

  23.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128

  24.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 135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吸引世界瞩目


近日,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XX年超过121万亿元;过去10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自2017年起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XX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至20XX年的36883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5年,也是中国拥抱世界、惠及全球的铿锵步履。

党的二十大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变清晰可见,一组组客观的经济数据、一项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开放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映照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式现代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

20XX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岁末回望,这一年,我国经济全年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步伐。这既有利于增强国内的信心和底气,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效应”持续释放,优质进口商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让更多跨国企业能够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提出10周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变为现实,不仅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可以想象,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的国家,将为世界各国贸易与投资创造多大的机遇。

时间镌刻前行痕迹,正如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所言,通过与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无私地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自身发展进步的经验。我们不妨将视野从“一带一路”的康庄大道中拉向更加广阔的天地,面对风急浪高、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实践亦是如此。

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也必将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许多国际人士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2017年,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共建国家的青年们把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风靡多国;现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在国际社会走俏,活力彰显;国货品牌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国产剧集接续出海充盈文化发展,甚至是中华美食、传统华服都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赓续文明又更新文明,通过小“窗口”真正造福世界人民,这何尝不是中国式现代化被世界点赞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中国,依然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事实无数次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其发展成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实践不仅拓宽了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也为非西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都将为世界带来多方面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扬帆远航再出发。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去改革创新。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提供全球生态公共产品,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让同样面临实现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任务的国家看到了希望,为发展中国家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全面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诸要素均具有特定的职能作用,同时又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生态文化体系是引导,生态经济体系是基础,目标责任体系是关键,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安全体系是底线。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新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 等人类面对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重大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其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如何在反对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民粹主义纷纷抬头、“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清洁美丽世界,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要维护共同利益,夯实保障全球生态安全的坚实基础。维护好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非排他性特征,要求人们抛开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来思考环境问题,共迎全球生态挑战,这必须且只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组织载体来化解危机。

另一方面,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共同价值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纽带,没有“共同价值”的引导,人类各个行为体就不可能普遍地相互认同并在这一基础上按着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原则相互协调,共同解决所面临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问题。依托全人类共同价值,进一步确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价值观,积极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全球生态治理新秩序

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全球生态协同治理,建立起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生态治理新秩序。

一是改革全球生态治理制度,保障发展中国家全球生态治理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是建设国际法治,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必须用最严格的法治和制度来治理全球生态环境,达成一系列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

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生态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联合国1992年发布并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原则维护了全球生态主义。发达国家应多作表率履行其历史责任,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的能力。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卓著,也为化解全球生态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为美丽世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加强协同治理,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基层干部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重要经验,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近年来,“枫桥经验”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进一步凸显了“枫桥经验”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维护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对于社会发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义的需求也日渐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直接面对群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既要积极转变治理观念,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同时也要充分凝聚和发挥基层智慧,将基层打造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从源头上防范与减少社会风险,真正实现良法善治。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提高。密切联系群众是党主持法治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枫桥经验”,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具体要求,无不将人民主体地位放在法治工作的核心位置,将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国家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最重要场所。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在基层法治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政务透明度,构建政民良性沟通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充分利用好基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基层打造为一个政民互动的关键切口,使政府能够更加直接和充分地了解广大群众的治理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成效的重要抓手。随着近年来我国治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但与此同时,基层治理资源不充足、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旧执法方式与新治理思维之间的张力较为突出。面对这种局面,“枫桥经验”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以下重要指引:在治理主体上,有效整合村(居)委员会基层组织、民间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多元力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在治理方式上,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结合本地习俗与文化传统,通过走访、座谈、调解等多种方式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在规范建设上,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软法”与传统硬法的相互融合;在评价体系上,打破“唯任务、唯指标”的做法,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核心依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事件的处理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体系优势、人民群众创新能力优势,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整体转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各地在践行“枫桥经验”过程中不断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制度创新,使得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朝着高效化、智能化和便民化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需要继续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经验,不断发扬与创新“枫桥经验”法治内涵,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提供指引和参照。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引下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最为关键的位置上,不断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党建工作的统筹功能,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继续健全基层治理规则制定和决策机制,依法发挥基层民主自治功能,确保村(居)民对相关治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相关规则和决策能够切实反映群众意志;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特别是着力解决法治机构设置不完善、法治机构队伍不稳定和人员配备不足、法治工作物质装备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将人、财、物更多投放到基层的长效机制,确保资源下沉到基层,努力提高基层法治机构工作能力;要健全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以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智慧平台满足多元主体需求、推动执法流程再造和打破信息壁垒的作用,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回应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推进信息的共享互通,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促进“良法善治”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实现。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作用不断彰显。一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乡风、激发亿万农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源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等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农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著提升。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建设各类公共设施、文化交流平台等,不仅有力回应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破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奠定了基础。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逐步形成了一条崭新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策脉络。从政策文件上看,2018年至20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专题安排与决策部署。2018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此外,2019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与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政策内容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包括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支持建设文化活动空间,深入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从最新政策变化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脉络逐渐从关注农村思想阵地向探索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转变,同时在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文化惠民活动、积分制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农村生活方式、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等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突出难题。

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困境。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农村社会较之传统农村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具体表现为农村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出现断层;一些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戏台、凉亭等建筑载体的商业化与流失;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与活动室等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日益形式化等问题,导致农民缺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情感交流载体。这些都不利于文明乡风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在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偏向于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是“软任务”,因而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公共设施配备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流动性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缺位,而留守群体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留守妇女与老人缺乏参与积极性、留守儿童缺乏认知等困境。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质化困境。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各地纷纷开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农村社会文化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而采取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与实践形式。这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容易陷入同质化困境,无法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方面的实际作用与效果有所欠缺。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线,开展思想道德与民主法治教育,建立农村党员名人馆、优秀传统文化长廊等载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基层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是要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榜样力量。针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坚持农民群众的中心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包括培养文化技艺传承人、民间艺人、妇女干部等人才力量,激发当地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培养与输送一批人才到基层参与建设乡风文明;以家风建设为微观载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

三是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载体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新实践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式、避免同质化困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起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融媒体等数字载体,推动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乡村书店与图书室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的“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空间,集书店、咖啡馆、展览等功能于一体,为当地乡村社会注入了文化力量。此外,可以通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让党的新思想在农村生根发芽,落地见效。比如,江苏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理论宣讲和惠民服务、文化生活等有机融合,在提升农民群众“精气神”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


记得当年我到农村去,当地‘秀才’跑我那儿来宣讲,说‘咱们今后现代了,那都不一样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20XX10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很感慨地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往事。从中可以发现,现代化可感可知,具体而生动。昔日乡村里想破天儿想到的心愿,却是今天中国大地上普普通通人家,过的平平常常日子。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也有路径,有时间表也有领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久前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正如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式现代化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这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人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我们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以主人翁精神建功立业,首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具体而言,要深刻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当旁观者。

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有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新作为,无论你是“斜杠青年”还是“六边形战士”,都要行动起来,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牢记使命,坚定向前。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一定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葆有主人翁意识,才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被艰辛所羁绊,不会被荆棘所束缚,而是在披荆斩棘中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涓滴成海,奔涌成潮,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每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勠力同心,携手同行,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最艰巨的事业、最繁重的任务面前,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则中国式现代化的梦想就会照进现实,更美好的明天就会触手可及。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认知:不少欧美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抄作业”,朝着它们的方向迈进?现代化是不是只有“西方化”这一个答案?对于一个宏观理念的理解,应该跳出字面,把它置于更加多元与客观的背景之下解读,如此才能看出其中的深刻内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一个大党来掌舵国家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在蜿蜒曲折之中,必然要有引领的坚强力量。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能达成的。对于这方面的论证,可以从“战略性”这个关键词来进行审视。

战略问题是一个执政党的根本性问题,它最能映照出国家“往何处去”的宏观路径。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清晰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就这个“时间表”的执行维度来说,放在西方国家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在西方所谓“民主政治”的范畴中,新任总统上任当天大概率就会推翻前任的多项政策,甚至连修建一条高速铁路都可能在政客争吵中拖成“烂尾”,“战略性”无从谈起。现代化建设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韧性和坚持,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很多事物的发展,要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观察,方能窥探出其中的清晰脉络。翻开近代历史书就能看到,西方国家实现的现代化,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掠夺和压榨的基础之上:从对本国小生产者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再到海外殖民地的奴隶贩卖和资源抢夺,在完成血淋淋的资本积累之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了最初的雏形。这种把繁荣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模式,中国不能也不会去尝试。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华夏传统文化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主张是“计利当计天下利”,走的是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这样的现代化之路,和西方化有着本质区别。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反观西方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相信“资本的力量”,使利益利润最大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基于此,才能有工人、农民、教师等普通群众走上全国参政议政的最高平台。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很多都转化成了国家的政策之一。在西方式现代化的维度中,政客的角色往往是财阀、企业等资本的利益代言人,拥有金钱更能“赢者通吃”。譬如对外战争的发动,背后就不乏军工巨鳄的“伸手过长”。所以,相比于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西方现代化的利益分配,又有多少“人民为主”,恐怕要打个大问号。

国家和时期不同,道路和理念也会不同。“现代化”不是一个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这六个字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要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靠抄西方国家的作业注定交不了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把理念战略、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付诸行动,亿万人民携手同行,我们必将实现宏伟的目标。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


黑龙江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得天独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是黑龙江发展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黑龙江的生动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对黑龙江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以及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守正创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只能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和自身,深刻揭示了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之一。

彰显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逻辑起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现代科学都表明人是自然的产物,先有自然的存在,是自然演化了人,人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优先存在性和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参与到自然的改造中,不断地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前进,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冰天雪地”指向自然资源环境,“金山银山”指向社会经济发展,本质上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冰天雪地是大自然对黑龙江人民的馈赠,其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因素,是黑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优势。我们必须要在发展中将“冰天雪地”转化为持续供给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绿色发展,促进金山银山“量”和“质”双重提升,使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揭示了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的演化;人的存在是有意识、有实践的存在,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两山论”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同一性,要求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冰天雪地和金山银山就是对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形象化阐释,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对冰天雪地的保护就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对冰天雪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就是发展生态生产力,指明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实现和谐共生的新路径,打破了长期以来将二者对立的错误观点。其实,“冰天雪地”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能够为地区社会生产提供持续的资料,是黑龙江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对冰雪资源的保护就是实现黑龙江自然资源价值的增值,就是保护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的统一。

继承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指明事物的变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也是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辩证转化而产生的。它为人类正确了解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考察自身的历史和精神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体现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发展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的变革,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冰天雪地”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传统社会意识中它只是人们要征服、利用、改造的对象,经济活动、人的行为受限其中,在开发利用上走了弯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个全新的理念,是针对黑龙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大自然认识的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事实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不仅蕴含了价值属性,还呈现了生产力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其实就是要保护住冰天雪地的颜值、增值其经济效益,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客观上反映了新时代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摒弃以往征服和战胜自然的旧思维,从过去强调征服和改造冰天雪地的发展观,转向了利用好冰天雪地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要通过对环境生产力的保护与发展,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坚定了“冰天雪地”变身“金山银山”的信心决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两山论”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更有信心能够走好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中国道路,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念的正确性。但是,冰雪资源禀赋发达地区要想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仍需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态保护和冰雪产业崛起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要学会利用冰天雪地的自然优势发展黑龙江特色产业,在冰天雪地上做文章、在保护黑龙江生态上下功夫,壮大黑龙江美丽经济,让冰天雪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实现辩证统一;要通过创新发展,让冰天雪地活起来、火起来,把其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端稳冰天雪地这个“金饭碗”。

总之,深刻领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蕴含的哲学意蕴,定能为黑龙江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为主的发展道路提供重要导向,助力黑龙江可持续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中澎湃火热“青动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事业是干出来的,高质量发展是拼出来的。中国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落实到奋进的日常中去,就是用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时代规律,更是战略自信。2024年的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主旋律,“五个必须”和九项重点任务是主抓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更好地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离不开包括中国青年在内的14亿多人民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车轮。

在谋划今年的经济工作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要想“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就必须在科技创新上狠下功夫。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永远在创新创业的“C位”上。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激扬青春,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铿锵前行。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支点,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有了“硬科技”,才有“智造极”。近年来,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开始牵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相关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帮扶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越来越多的“科研青年”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担重任、挑大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什么样的,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就是什么样的。科研青年闪耀创新舞台,高质量发展就拥有了璀璨的星辰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埋下头、俯下身,在科研创新中成长成才,火热澎湃的“青动能”,也就成了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凝聚青春智慧、汇聚创新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发出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号召。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及使命,深刻揭示了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不确定性、难以预料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绕不开、躲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以及党的建设存在的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值得关注,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弘扬好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本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伟业具有重大意义。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我们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偏差、不脱轨。

一是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要求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就是要在贯彻党的基本方略、路线政策中,坚定不移地同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执政基础的行为作斗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在实践中维护党的领导,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奋进中执行党的意志。

二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的作用。党的组织体系由党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所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不断完善和优化党的组织结构,使之发挥组织优势、释放组织效能, 把党锻造成“一块整钢”,永葆党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一个党员犹如一面旗帜,呈现了党的形象和风貌。广大党员要在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方面树标杆、走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艰苦奋斗示范者、实践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阐释艰苦奋斗精神,在攻坚克难、创新进取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蕴。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强化内外驱动,构建常态的体制机制

构建常态长效的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机制,既要有崇高理想的信仰力,又要有法律法规的牵引力,以此实现内在精神驱动和外在刚性约束相统一,达到思想提升和行动实践相贯通。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认知上明确行动才能使实践更加坚定有力。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强决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开创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局面。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从长从远,增强规矩意识,在已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出台配套措施办法,用可操作的细则规范来约束党组织与党员行为,用严明的法规防御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强化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深厚感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另一方面要自觉提升思想境界。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还需要激发传承者、实践者的主体性,将外在刚性约束内化为主体自觉行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破“心中贼”,常怀“感恩情”,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用初心使命滋养新时代艰苦奋斗实践,筑牢艰苦奋斗的思想根基。要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的相关学习教育,在回顾历史中理解艰苦奋斗的意义,在鲜活的奋斗实践中体悟艰苦奋斗的价值,多思多想、边学边干,激发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正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严管厚爱,塑造清新的政治生态

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做到有畏有为,让党员干部紧绷“纪律规矩弦”,严守“廉洁高压线”,保持艰苦的清醒,激发奋斗的意识。

一要抓好关键少数,旨在以上率下。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离不开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推动“八项规定”上行下效、涤荡党风,以赓续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压实关键少数的主体责任,让领导干部常怀艰苦奋斗这个“国之大者”,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推动党的作风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党治国效能。

二要管住绝大多数,重在激励约束。风成于上,俗形于下。要坚持深入开展经常性的集中纪律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使纪律的威严和效力向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延伸,使党的优良作风浸润每个党员肌体,融入血脉,将部分党员的旁观“看客”心态转化为苦干实干的动能。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鞭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干事创业、担当善为的奉献者,引导党员干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奋进姿态。

三要织密监督网络,意在保障落实。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锤炼优良作风,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自觉践行,亦在于抓常、抓长、抓落实。要织牢织密监督网络,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项监督与巡视巡察相结合,综合运用监督方法,增进监督实效,扎紧扎牢权力“铁笼子”。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曝光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终端等媒介开展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对违反四风、不担当、假作为、不作为等现象进行曝光,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增强协同联动,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通力配合和协同联动,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之往深里走,向实处行。

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引领时代新风。要构建立体多样、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全媒体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生态,既应立足于人民群众身边事、烦心事,真正在为民谋实惠、办实事中发扬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又要重点打造“行风政风热线”“网络问政”“奋斗新时代”品牌栏目,大力报道新时代劳动者奋斗者事迹,曝光铺张浪费、不文明现象,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塑造和展现新时代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者新形象。

二要聚焦家风家教传承,涵养个人品格。家风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一种家族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族成员精神风貌、审美格调、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锻造的红色家风为价值参照,讲党性重品行、坚决反对特权思想,谨防“枕边风”“衙内腐败”,铸牢防腐堤坝。通过党员干部争做良好家风家教楷模的示范,带动全社会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三要重视学校养成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状态。要让青少年在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践者。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体化建设,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政课内容要有难易之分、深浅之别,增强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和理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的,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党建设的更为成熟、更为有力,永葆革命本色,不断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以科研评价改革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是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需要科研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其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科研系统的运转离不开规划合理、运行有序的科研评价体系。近年来,国家在科研评价领域多次发布关键性政策,引领科研评价改革的浪潮。科学性和实践性兼备的科研评价理念与方法是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落实分类评价理念与学科体系建设

20XX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科研评价改革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作为我国科研评价改革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的分类评价理念的落实尤为重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由多学科构成的系统性学科体系,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与融合,学科之间共性与差异并存。“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面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化特征,科研评价改革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不同学科的差异化特点,落实分类评价的理念,实现评价对象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关于分类评价的指导理念,国家已出台多项措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应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也强调了“坚持分类评价。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分类评价理念的贯彻尤为必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理论沿革、成果类型、研究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科研评价工作尤其需要处理好统一与多元的关系,既科学反映不同学科的普遍价值,又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特色纳入考量范畴,进而形成由优势突出的重点学科、紧跟前沿的新兴学科、凸显特色的专业学科所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注重本土研究需求与学术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吸收各国的学术资源;也需要立足本土实际开展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学术研究是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需要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系。

在学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学术研究本土需求的科研评价方向调整尤为重要。学术研究开展中,需紧扣本土实际,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形成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系,才能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实现。2020年,科技部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科研评价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在本土期刊发表成果,体现了科研成果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要求,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尤为重要。科研评价政策的调整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发表于本土期刊,也能够推动学术研究扎根本国土壤,通过对本土议题的调查与研究,提炼反映本国实践的规律与问题,从而构建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这既是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也能够以“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影响国际学术界。

拓展多维影响力与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思想与理论的外在反映,建立在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基础之上。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际学术资源滋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话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对理论与话语内容的认可与使用,另一方面需要打破西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心位置,扩大国际影响力。

科研评价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体现在科研评价在学术成果影响力衡量与学术成果传播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的使用能够推动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的传播,发挥对科研人员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构建新理论的激励作用,这是话语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受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性的影响,其学术成果类型多样,涉及了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多种形式。从影响所涉及的群体来看,这些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界,还涉及政府管理人员、社会公众等多方群体。传统科研评价中的学术引用虽然是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反映,但难以全面反映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多维影响力,尤其是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是科研评价改革的未来方向,这也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科研评价改革的重要转向。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在学术研究对社会大众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例如公共政策的制定、实践措施的落实、公众舆论的导向等。这要求科研评价改革需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测度理念的落实与方法的创新,这一议题广受学界关注。学术成果的读者关注度、社交媒体的传播广度、政策文件的引用情况等均是社会影响力的部分反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研究在学术之外的影响,从而使得学术研究真正有益于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话语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学术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思想。在科研评价中,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重要的工作方向。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是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更强调学术成果对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这一影响可以从知识交流的角度予以考量,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对国际学术资源的吸纳与扩散是国际影响力的体现,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式。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评价改革是学术话语创新与传播的关键助力,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认同效应。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基于落实分类评价理念、注重本土研究需求、拓展多维影响力的科研评价改革是其重要支撑,需要在理论创新、评价改革和实践拓展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和努力,从而在更广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筑牢精神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青年应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前行动力,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青年践行使命担当需要强大精神力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这是一场接力跑,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这一代青年手中。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青年要主动接过接力棒,“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堪当时代重任、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当代青年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心理健康、价值观变革等诸多压力。“内卷”“躺平”等热词不仅从侧面反映了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中的现实困境,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拉锯,体现了其复杂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思潮中,青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前行道路上的“指南针”和“清醒剂”,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免疫力;青年需要坚强的精神依托以启智润心、淬炼灵魂,塑造精神风貌、壮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提供深厚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峥嵘岁月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内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丰富意涵,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所提供深厚力量的维度。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我们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密码,也是青年践行使命不可或缺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标杆。比如,“两弹一星”精神讲述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只身来到大漠荒原,以板房帐篷为家、与黄沙戈壁为伴,隐姓埋名几十年,攻坚克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中,筑起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正是中国航天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风骨支撑着他们踱步走过一个个黑夜,缔造出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心中有灯塔,脚下才不会迷失方向,这一思想品格有助于青年明辨是非、慎思笃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二,夯实根本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立足实践层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把初心融入血液、把使命扛在肩头的高尚情操。新冠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同心抗疫。奔跑在生死线上的医护工作者,火速集结的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创造奇迹的工程建设者,不辞辛劳的社区工作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共同书写了伟大抗疫精神的恢宏篇章。伟大抗疫精神启迪新时代青年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成就出彩人生。

第三,塑造风骨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展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比如,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光荣牺牲,大约每14名红军只有一人可顺利到达陕北。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数万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在血与火战斗的考验中,红军以非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勇于自我牺牲精神,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和行为本色,助力青年强化斗争意识,勇于突破“浮云遮望眼”的狭隘视野,培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锤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范和不惧危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

第四,迈进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信条,绘就了一幅幅党群同心、鱼水情深的感人画卷。例如,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持续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只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脱贫攻坚精神映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炽热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把人民的期盼和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寄语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对青年的殷殷期盼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底色高度吻合,青年应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一是有理想。理想信念是灯,为青年砥砺奋进新征程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无不彰显着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无不昭示着理想信念的深刻印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应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理想信仰的力量,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让理想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异彩。

二是敢担当。纵观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一代代仁人志士谱写了一曲曲直抵人心的青春赞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浇灌使命担当,架构起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在新中国的起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精神中都能看到磅礴的青春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争做“新长征突击手”,在接续发展中展现出非凡卓绝的使命担当,助力构筑起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持续贡献出不可磨灭的青春力量,在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精神成果的孕育中起到生力军的作用。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并不比以往少,青年要自觉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字当头、勇挑重担,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是能吃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凝结着先辈们“能吃苦”的基因——长征中“啃草根、嚼树皮、吃皮带”充饥;抗日战争中以“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把炒面一把雪”。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吃苦精神都不能丢。没有吃苦精神,我们就难以翻越“雪山”和“草地”,难以征服“娄山关”和“腊子口”。

四是肯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肯奋斗”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北大荒精神中,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完成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壮举;大庆精神中,石油人破土勘探、冒雪打井,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塞罕坝精神中,林场建设者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实现了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向“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转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青年要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荼毒,主动规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对心智的蚕食。

责任在肩,青年理应在所不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青春之我,谱写青春之华章。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的治理效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XX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布局作出了系统谋划和科学部署,提出“建立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一体推进的规律性认识,内在地构成了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深刻理解何谓数字生态文明、数字生态文明中“绿色”与“智慧”有何关系,以及如何建立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从而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正确把握数字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从生成机理来看,数字生态文明是“文明数字化”与“文明生态化”有机交融的时代产物。21世纪初,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频发,数字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新型文明形态崭露头角,文明数字化和生态化转向同期交汇。应该说,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人类在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中能动地找寻新的发展出路的历史必然。这一必然不仅源自于人们对工业文明两重性的清醒认知,更基于人类对文明交替演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人类文明行向何处”的历史深思。

从本质特征来看,数字生态文明是“数字生态化”与“生态数字化”辩证统一的过程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生态文明兼具两重意蕴。一是数字生态化过程,即数字技术在生态领域的场景应用;二是生态数字化过程,即生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技术呈现。当前,数字技术与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用好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及时追踪环境突发问题,做到有效预警、科学研判环境动态走向,还能推动数字技术的生态化转型,进一步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从价值取向来看,数字生态文明强调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非单纯追求数字技术的先进性,“数字”只是一种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手段,二者不可本末倒置。可以说,推动数字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人们为了更加高效地保护环境和治理生态,主动生产和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并将其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种技术与文明的融合。

从表现形态来看,数字生态文明可视为生态文明的数字化形态,即通过数字技术将生态文明的现实形态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形态所形成的一种数字集合,内含生态文明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数字化过程。例如,福建的生态云将环境全要素一体融合,转化为实时更新的海量数据,为环境保护撑起智慧网。又如,浙江的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对洪水演进的仿真预演,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这些生态治理数字化应用的生动例子,本质上都是集于生态文明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形态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数字化。

准确理解数字生态文明中“绿色”与“智慧”的辩证关系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底色,象征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近些年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绿色”早已超越其原始词义,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丰富,成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等共同追求的目标理念,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衍生出“绿色经济”“绿色城市”“绿色出行”等诸多形态,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智慧”则作为数字文明的表征,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意味着数字化时代的正式到来,技术变革带来的“智慧”感弥散于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智慧物流”“智慧治理”“智慧教育”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高效化、智能化运转,加速了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全面生产。

可见,“绿色”与“智慧”已然成为新时代文明转型的两大标识。

一方面,“绿色”与“智慧”相互依存,双向赋能。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化、系统化,传统的“人力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生态治理的要求,想要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水平,就必须借助卫星遥感、雷达走航等尖端数字科技进行“精确问诊”和“靶向治疗”。同样,抛弃了“绿色”的实践推动,“智慧”也终将沦为人类破坏和征服自然的工具。数字科技运行的背后造成的污染也非常可观。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训练一台大型AI机器产生的碳,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驾驶汽车产生的排放量的5倍。在生产实际中,“智慧”能够促进“绿色”的转化,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降低生态治理成本,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同样,“绿色”也能够助推“智慧”往更有利于人类发展和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方向升级迭代。

另一方面,“绿色”与“智慧”之间也存在着潜在的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对于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一是存在数据隐私泄露风险。数字技术需要收集、处理、传输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被恶意利用或泄露,可能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信息安全威胁等问题。二是存在技术可靠性风险。数字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各种技术的集成,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如果这些技术存在漏洞或故障,可能会导致环境监测失灵、信息错误等问题。三是存在人为干扰风险。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受到包括数据篡改、网络攻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如果这些干扰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环境治理失效、信息失真等问题。故而,我们在看到技术带给我们高效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无限依赖,以免陷入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的囹圄。

深刻认识以数字生态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路

数字技术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则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以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推动数字技术和生态文明深度融合,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数智化。一是要加强数字技术与环保产业相融合。通过发展数字技术,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数字化应用向生态友好型转型,以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提高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要加强数字技术与环境治理相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效能。三是要加强数字技术和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教育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转型,使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加强数字技术和生态治理双向融合的制度保障。在制定环境法典的进程中,注重数字元素的植入,将数字技术嵌入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制度规范中,促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其次,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数字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数字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可以检验数字技术和生态文明融合的效果和成果,指导和促进数字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一是要合理制定数字生态文明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该包括数字化水平、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也要考虑不同评价对象的需求和差异性,确保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数字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二是要科学建立数字生态文明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应该是科学、规范、有效的,需要根据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和评价工具,确保评价过程合理、可靠。三是要有效运用数字生态文明的评价结果。如设立省、市各级年度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发布机制,通过数据科学衡量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年度进展总体情况,发挥好“风向标”作用,积极引导各地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落实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

最后,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全球性工作,需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并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这也是共同推动世界数字生态文明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是可以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际生态文明合作的发展框架中。充分依托已有的国际合作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制定出符合现实需求的数字生态文明合作协议。二是可以将数字生态文明的技术成果纳入跨国生态治理的对话机制中。如在跨国流域生态治理实践中深入开展技术交流,促进各国在数字生态治理中协同发力,不断提高跨国生态治理能力。三是可以将数字生态治理纳入环境治理双边或多边协定的合作内容中。推动各国在数字生态文明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数字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尽管总体可控,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尚存一些困难和挑战,凸显风险隐患较多,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呈现出新特点

一定意义上,风险是一种可能性。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出发,我们必须对地方债务风险采取更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当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作出客观判断。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XX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35.1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5.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61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XXGDP初步核算数121.02万亿元计算,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50.4%,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我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体系已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与此同时,财政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使地方债务风险呈现新特点,有可能导致地方债务风险的扩大化。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其要旨在于创造良好的防控风险的宏观环境,避免风险显性化冲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根本。为此,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需指出的是,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应努力保持经济一定增速,使之快于债务增速,持续做大经济总盘子,社会预期改善,开源与节流并举,将有助于稀释地方债务风险的存量和增量。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一头连着民生,关乎民生改善,一头连着经济,关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房地产兼具消费和投资功能,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起到带动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坚持系统观念,支持加快探索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在房地产业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地方金融监管行为,合理界定央地金融权力的边界。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明确地方在维护区域经济及金融稳定方面的事权责任。尤其,需要将地方政府作为“金融需求者、监管者、所有者”三者身份摆正,权责清晰、相对独立,从而建立激励相容的现代化金融管理体制,实现财政到位、金融归位。

切实加强对省以下地方债务监督和兜底职责。防控债务风险,必须坚持预防为先、谨慎为上。除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地方债务风险外,强化省政府对本级及省以下政府债务的管控兜底责任,防止产生“道德风险”。通过审计、财政部门对风险点和高危区域跟踪监管,将审查结果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债务管理绩效的指标。同时,进一步完善债务问责机制,做到考评可操作、奖惩可落实,从而对地方整体形成强约束。尤其是,要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模式,构建合理有序的财力纵向分配关系,健全地方税体系,充实地方财力。就此,可以考虑把共享税作为健全地方税体系的主力。着眼于健全地方税体系的长效机制,利用增值税、所得税这类具有显著收入意义的共享税充实地方财政收入,甚至不妨考虑将增值税、所得税等大税种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个统一的比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以此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前提下,根据税种特点,通过立法授权,在税目和税率确定、调整和税收优惠选择等权限上赋予地方政府(主要为省级政府)合适的税收管理权限,以调动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20XX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变乱交织带来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乏力,国内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影响,新阶段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新问题新挑战为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拓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思想理论体系的深刻变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以及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各方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金融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从经济领域指标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至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9.3万亿元增长到121.02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超过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还将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人均GDP增长到1.27万美元,为跨入基本现代化门槛打下坚实基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65.22%,人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XX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多达1.81亿户。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处理好几对关系

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为牵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各方面改革协同发力,着力处理好六对关系。

一是处理好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结合关系。改革是长变量、慢变量,要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长期目标,渐进推进,久久为功,兼顾解决要素市场化改革、统一大市场建设、社会体制与民生保障等阶段性问题。

二是处理好重点改革和全面改革的协同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要系统设计,也要协同有序实施,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各方面改革,加快补齐相关领域改革短板。

三是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改革设计创新的衔接关系。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接续、传承和创新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破”与“立”辩证统一基础上推进的,一些领域改革步入深水区甚至无人区,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就必须先立后破。

四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基层创新和改革激励的联动关系。既要有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改革,小切口入手,用更多小而美的管用举措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等现实需求,通过基层创新的改革成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改革激励政策。

五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统筹关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上,要更多加入安全的新任务新要求,统筹推进高标准改革、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六是处理好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支撑关系。改革主要是制度创新,但新时代技术变革影响制度创新更加明显,尤其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对体制机制藩篱的穿透性颠覆性作用突出,要加快用数字化改革赋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高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系统设计。未来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做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建立全面支撑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同时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建立从先行区、示范区开始到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基本实现的整体布局和梯次推动格局。

二是全面深化高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着力推动经济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化阶段迈进,以经济现代化牵引各方面现代化建设。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加快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是建立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中心工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以产业强国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拓宽应用场景助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完善国家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是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及全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深化改革仍要坚定不移推动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市场化改革要以经营主体特别是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要素市场化改革、市场基础性制度完善为重点。通过改革再次大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完善全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更多推出激发全社会发展动力活力的改革,努力以改革改善社会预期。

五是构建与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相适应的高水平开放新体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统筹沿海与内陆开放,加快国家沿边开放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开放新体制。高质量建设产业转移“拦水坝”“蓄水池”和国家战略腹地。

六是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保障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实现经济质升量增守好底线防住风险。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和重要战略物资备份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健全和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新型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七是加快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改革。用数字化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藩篱。在数字化基础上全面推动各项市场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与畅通,让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八是积极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浓郁改革氛围并加强改革资源配置。一方面,要不断解放思想,不忘初心,重点突破,守正创新,用开放思想加强新时代改革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和支撑保障:加强改革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确保改革领域后继有人;加强重大改革政策的研究和储备,实施一批、备着一批、谋划一批。加强改革探索和创新试点,鼓励各地和基层创新;加大新时代改革支撑平台建设,赋予更多试点地区清单式改革授权,加强数字化改革的技术支撑,完善重大改革政策评估。




深耕数字化“试验田” 赋能新质生产力“结硕果”


掌握高效利用有限资源的生产能力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关键因素。20XX9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备元创造性、动态先进性和产业根植性,其形成目标不仅是用更少投入获得更多产出,更是为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可能性和机会,因此始终动态领先于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平均水平,根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马克思在致帕··安年科夫的信中写到,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数字技术创新转化为基础,通过产业数智化融合形成潜在新质生产力,政府主导数字场景开放、管理和服务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试验田”。

厘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数字逻辑

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度互补性。数字技术本身具备新质生产力属性,能够与传统技术、资源和模式融合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效互补,意味着任何产业的新质生产力都能够随数字技术的嵌入和深化而提升价值。通过与企业创新要素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数字技术使高数字化行业和产业更易获得技术人才、组织资本和金融便利,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反之,数字技术滞后会大幅降低新质生产力形成潜力,阻碍驱动创新的数据要素、前沿理论和必要设施向关键部门集聚。

数字环境提升新质生产力扩散速度。新质生产力形成周期长、难度大,须在反复应用、测试和迭代中积累足够量变才能实现质变。数字环境通过搭建更迅速、更便宜的信息传播渠道促进新质生产力扩散,使微小创新优势从前沿企业传播到数字经济其他部分,减少低效率企业学习、模仿和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成本。数字环境使更多企业参与创新并反哺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但数字鸿沟会增加创新复杂性和特殊性并创造出倾向于规模经济和市场垄断的产业网络,导致跟随企业对接新质生产力的难度和成本提升,只能在链主企业技术框架内提增传统生产力的适配性。

数字经济增强新质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劳动者在数字环境中运用数字工具改造数据资料是以智力为第一资源、数据为核心要素、服务为发展目标的新型生产力,较传统生产力更具竞争优势。在新质生产力完全形成并引致技术跃迁、产业革命和生产关系改变前,政策和市场难以分辨其微小提升或与传统技术创新的本质区别。但数字经济通过增加生产力竞争强度拉大新旧生产力差距,突出潜在新质生产力价值,通过提供技术应用、市场反馈、流量提升来缩短新质生产力获得政策支持和风险投资关注的周期,保障其产业系统韧性、研发资金韧性和知识产权韧性。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场景需求

数字场景有助于新质生产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仅受利润驱动,还肩负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和国际影响,与现实世界的应用需求存在复杂耦合关联,无法脱离实际应用需求而独立存在。开放数字场景以包容和协作模式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评价发展方向正确与否的普适方案,强化新质生产力的社会相关性和创新有效性。同时,数字场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模拟和测试环境,显化真实场景中非技术因素引起的市场反馈,以便调整研发路径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协同关系,确保新质生产力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发展。

数字场景为新质生产力形成集聚资源和产业。数字场景是资源和市场的耦合系统,一方面为新质生产力集聚包括数据、算力、技术、人才、资金在内的多种资源,另一方面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拓展的产业市场,提增其辐射广度和应用深度。其中,大规模实时数据和反馈信息有助于评估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科学调整研发策略和进度;人才协作平台有助于构建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新质生产力落地质量和效率。而开放特定领域数字场景能够以技术供给划分应用市场,以经济手段调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作行为,促进创新成果的交叉传播和研发规划的科学论证。

数字场景改善新质生产力形成逻辑和生态。传统技术创新研发周期长、创新迭代慢、市场适配差,易陷入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数字场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多元供求匹配体系:一是降低新质生产力进入市场的政策壁垒和认知壁垒,运用地方政府或链主企业背书吸引应用端企业有机衔接新质生产力;二是以数字场景为载体实现多主体协调和创新联动,不以组织结构划分创新要素,转而以产业链、价值链为基础,驱动创新要素在场景内融合;三是搭建新质生产力技术裂变生态,将创新潜力汇总在统一场景生态下,促成供求两端螺旋推进、良性循环的研发体系,有序控制新质生产力导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路径

基于可控试点和前瞻研判的政策路径。数字场景是政府传统资源和行政权力的创新要素化体现,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优化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和倾向性。标准测试流程和严格科技伦理对确保技术安全可靠至关重要,但提增了研发资金和时间成本,不适用于可能产生不可预见后果或需差异化监管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数字场景能够在一定区域、产业和项目内建立试点,允许政策要求和流程标准的可控突破,实现新质生产力高效转化,促进地方政府及时关注具备新质生产力潜力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创新在测试规范和科技伦理上的特殊需求,通过在场景中植入差异化规制模式,前瞻研判新质生产力 “放管服”敏感性。

基于信息披露和价值溢出的市场路径。新质生产力趋于成熟而接近一般生产力社会平均水平时会在市场调节下被潜在新质生产力取代,而潜在新质生产力可能区别于过去被着重发展的生产力。数字场景以市场化方式接纳各参与主体,并将新质生产力的迭代表现作为政策制定、补贴发放、税收优惠的评价依据,企业也能通过评价新质生产力在场景内的“元生产力”价值而进行集成开发和协同创新,在最大程度上弱化多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同时,数字场景将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价值纳入产业体系,允许并吸引应用端企业围绕潜在新质生产力进行集成创新,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化的经济效益前置和研发成本摊销。

基于社会服务和资源集聚的支撑路径。社会服务始终滞后于新质生产力形成并造成其转化受非技术因素限制,只有当新质生产力嵌入数字场景而具象化为产品,社会服务才能理解并主动对接其需求。政府定期发布数字场景清单为特定颠覆性技术在公共部门的应用风险进行背书,能吸引社会服务向缺乏成熟产品和成功案例的新概念、新模式、新业态流动,推进社会认知和服务能力与新质生产力匹配。此外新质生产力形成依赖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而研发部门普遍存在数据资源不充足、算力保有不经济等问题,限制测试规模和反馈效度;数字场景引导企业数据和算力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外源支撑。

基于前沿把控和发展指引的监管路径。数字场景的示范性促进了政府对前沿技术的战略性把控和市场化指引,明确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一是在国家层面显化国家战略意义大、市场转化效率低的颠覆性创新,吸引应用端企业围绕技术进行产业化和价值化,强化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的主导思想;二是在区域层面科学规划适合地方产业和民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形成路径,推动多角度、差异化创新,消除或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系统性风险,分散不同地区同质化创新的非系统风险;三是在市场层面将新质生产力纳入相对稳定的市场监管体系,采用统一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衡量其技术价值,引导新质生产力契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网络文艺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文艺的创新与传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强大的催生力让文艺创新传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为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创造了无尽的可能性,也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技术与网络平台联合驱动的新的艺术时代。

网络文艺,作为一种跳出传统文学和艺术界限的创新形式,正在勾勒全新的艺术版图。从网络小说、网络电影到网络音乐和网络绘画,新的艺术形态代表了当代文艺的革新方向。崭新的创作氛围也吸引了大批年轻创作者的加入,同时获得了广大受众的热烈响应。然而,网络文艺在其耀眼的荣光中,同样面临着众多严峻的挑战,最为显著的是“快餐文化”带来的挑战:众多创作者为追求即时的流量和暂时的热度,忽视了对文艺的深度与本质的探索;快速的创作与传播则使得作品的生命周期短暂。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同的观众群体对网络文艺的期待和接受方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年轻一代对新奇、迅速和直观的艺术形式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而中老年群体则可能更倾向于与他们过去的经验和记忆相呼应的文艺内容,他们更加重视深度、情感的沉淀和故事的连贯性;中年观众的喜好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年龄层面,还与观众的教育背景、地域、文化传统等因素紧密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追求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快速传播显然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将数字技术的便利性与传统文艺的精髓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广大观众青睐的网络文艺作品。为了促进高质量网络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社会认同,有以下路径可供参考。

一是强化网络文艺质量审核机制。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正在以显著的速度渗透并影响市场。与传统的文艺形式相比,其内容的生成速度显著加快,导致众多作品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呈现。然而,庞大的内容数量并不意味着更高的作品质量。

为赋能网络文艺作品的质量提升和创作者的持续发展,政府文化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携手引入第三方,构建网络文艺质量审核权威专家库,其中包括知名的文艺评论家、文化研究学者、知名网络文艺创作者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旨在为作品提供客观、中立的评估。为适应行业发展,此专家库应定期进行更新,并确保专家通过周期性培训与研讨,对最新的创作趋势和技术保持敏感度。

一个科学且有力的审核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匹配作品与市场需求,进而促成一个既强调艺术价值又具有市场视野的健康生态。在评审过程中,除了对作品的原创性进行严格审核,还要对内容的深度、结构和艺术价值进行细致评估,以确保作品不只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而是能够真正地滋养受众的心灵。更进一步,一个完善的审核制度能够确保网络文艺作品的整体质量,为创作者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仅追求流量,而是深入思考如何满足受众的内在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种导向性的指引能够帮助创作者更为准确地把握市场和受众的真实需求。此外,引入第三方的关键作用在于,将专家评估和审核过的高质量网络文艺作品推向市场,满足受众的需求,进而为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这种模式不仅能确保作品的质量,而且能为创作者带来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二是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研究。

如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有机结合,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这一整合过程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找到切入点,更需在文化、哲学及审美维度中找到共鸣。重要的是,保证在融合过程中不损及传统艺术的本质,同时充分体现数字技术的前沿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何为传统艺术的核心价值?如何在维护其精华的同时,使其与现代形态相适应?这个问题涉及跨学科研究,囊括了艺术学、科技哲学、传播学等领域。因此,支持艺术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进行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此类研究首先需要技术的扶持,技术专家需要深入了解传统艺术的结构、技巧及内在哲学,确保技术应用的适切性。但仅靠技术是不足够的,研究者必须对传统艺术持深厚的了解与尊重:除了技术应用外,对传统艺术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确保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保持原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当技术与艺术理论两方面结合时,或许可以预见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既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又展示了数字技术的创新性。通过此类融合,可能会诞生一个平衡创新与传统的点,进而使网络文艺作品形成既有现代审美,又沉淀有历史文化的特质。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传统艺术教育中加入数字技术的培训,鼓励多种类型的网络文艺创作,让艺术家了解和利用新技术为创作提供新的可能性,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可能性。总的来说,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研究,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深入于文化和哲学的讨论。通过这种结合,期望艺术在当代不仅能继续保留其传统魅力,而且还能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活力,为社会带来更为丰富的网络艺术体验。

三是建立网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

在网络文艺领域中,人才始终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资源:他们不仅扮演创作的主导与参与角色,更是艺术创意的来源与执行者。尤其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日,传统艺术与网络科技的融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然而,这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及更综合的要求,如何培养和引导创作者已经上升为网络文艺的核心议题。艺术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依赖于持续且高品质的创意与实践,这种创新力量不仅源于已经成名的大师和专家,更来自新一代的创作者。他们为网络文艺带来独特的视角、方法和创意,赋予艺术新的活力。仅依赖当前的网络环境来培育这类人才显然是不足够的。鉴于此,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文艺相关课程,强调数字技术、文艺理论和市场营销的融合;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专门的网络文艺培训课程;鼓励产业园区和创意工作室开展短期培训项目,重点培训网络文艺的实际应用技能等。通过培训,网络文艺创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现代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进而在作品中巧妙地结合实践与理论,使之既具有现代感,又深具内涵。更进一步,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源源不断地为网络文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是新的创作者,还包括新的艺术认知、方法和视角。因此,建立网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无疑是一项既复杂又至关重要的任务。

四是激励多元化内容创新。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逐渐增强。这不仅仅是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深度、有机的整合。在此背景之下,网络文艺创作有机会触及更广的创意来源,从而吸纳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因此,如何激励网络文艺创作者进行多元化内容创新尤为关键。首先,鼓励文化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面向网络文艺创作者开展跨文化研究项目,培养创作者对全球各地文化特质、历史和社会议题的深入了解。每种文化都拥有其独特的哲学理念、生活习惯以及审美标准,这些都可以为文艺创作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通过研究并运用这些素材,创作的网络文艺作品不仅能够展现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与观众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增强其艺术影响力。其次,鼓励跨领域合作是当代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与其他领域的创作者进行合作,网络文艺创作者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创意资源,进而产出更具有创新意识和深度的作品。例如,结合网络文艺与科技,可以发展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新的艺术形式;结合社会学能深入挖掘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结合哲学能更深入地探讨人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此外,这种跨领域合作也能够为网络文艺提供新的传播途径和目标受众,从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再者,鼓励网络平台推广跨领域和跨文化的作品,让观众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多元化网络文艺内容。多元化内容的创新不仅能满足网络文艺的发展需求,而且是其持续创新和保持与时俱进的关键。只有持续开展跨领域合作,对多元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网络文艺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现其强烈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文艺需要构建更加健全的质量把控体系,结合先进技术和传统艺术的精华,发掘其深厚的内在价值;深化多学科融合,创造出富有创新力与活力的作品,为网络文艺真正焕发光芒,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艺术与文化需求培育土壤。

 



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它不仅能够有效抵御个体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而且具有促进社会团结与社会融合、在供需两方面支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至增强政权合法性与助力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等积极功能。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并且已经成功建成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方略

20212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这既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空方位的准确判断,也是新时代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将社会保障改革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框架下谋划改革举措,强化顶层设计,更好地处理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发挥整体效应。包括: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要实现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的有效协同,社会保障制度既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要为人口均衡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要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有效协同,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就业形态,也通过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要让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稳定预期并提振消费的重要机制,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等等。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还要求将社会保障体系看成一个整体,处理好不同社会保障项目、不同社会保障供给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要处理好养老金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关系,将基本养老保险锁定为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增加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让老年人真正过上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还例如,要处理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专项救助之间的关系,将面临专项大额支出压力的人民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夯实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再例如,要处理好医疗保障制度与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医疗保障制度既要发挥战略购买者的作用,也要有效支持民族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成合力。除此之外,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需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关系,以系统集成之策略,实现协同高效之目标。

积极应对多重挑战,优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能力、人口数量结构与区域分布、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必须守正创新,既要坚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多重挑战。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是全世界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这既是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高,老年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成果;也反过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对此,一方面要综合判断基于人口数量的老年人抚养比变化情况和基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老年人抚养力变化情况,充分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树立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新理念;另一方面,要构建更加有效和精准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生育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等视角出发,实现人口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协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要积极应对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与实体经济更加密切的结合,各种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依托的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这对建立在传统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量新业态从业人员游离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之外,面临较大的社会风险。对此,要坚持社会保险“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兼顾就业与社会保险权益保护,通过参数改革的方式,研究和探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逐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适应人口流动与分布格局变化的挑战。目前,我国人户分离的人群规模持续扩大,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也呈现出从以个体为单位的流动向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从单纯追求经济收入到兼顾收入和公共服务可及性的重要转变。需要以人口的区域分布和结构特征为依据,优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有效供给,着力提升可及性与均等化程度。

要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变革的挑战。社会保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使用范围和频率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广大参保群众在登记参保、缴费续费、待遇申请、转移接续等环节的便利程度。因此,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优化各社会保障项目的经办流程,在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等新方式的同时,也要关注老年人、视障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实现经办机制的多样化与包容性。

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彰显中国特色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将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更好地与解决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相结合,更好地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相结合,更好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保障方式相结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也是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征,即西方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责任分担机制,以应对公共养老金等制度的财务风险;而我国的多层次社保体系则是在优化责任分担机制的同时,不断提高居民的福祉水平,从雪中送炭走向锦上添花,从消除社会风险、维持基本生活走向促进社会融合、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是否缩小了贫富差距,扎实推进了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象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口,也即基本保障水平较高的人群,而农民等基本保障水平较低的人群则缺乏多层次社保体系的设计和制度安排。长此以往,则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反而会扩大福利水平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群体差距,从而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加快开展针对农村居民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在提升国民总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不断缩小待遇差距,体现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保障形式的优势。邻里相助、亲友互济、尊老慈幼、乐善好施,这些都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障方式,从而应当在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多层次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新激发社区的活力,支持服务型社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要构建有效的家庭保障支持政策,在养老、托幼等方面充分发挥家庭的张力;要弘扬慈善事业的道德力量,倡导全面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探索企业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挑战,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施策,从而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持续提升人民福祉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释放数字消费新潜能 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积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年来,作为数字技术与资本耦合的产物,数字消费日益成为极具发展潜能的消费,能有效拓展内需增长的新空间,打破国内大循环堵点,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力。

加快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消费发展的“底座”和“基石”,有助于催生消费新业态、激发消费新动能。

一是,加强数据通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算力、存力和运力是新一代数据通信技术产业的关键核心要素,我们要深入研究数字消费领域的“以运强算”课题,遴选一批具有数字技能培养优势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数字化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数字人才培养计划,以数字技术与消费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加大数字消费领域的网络算力、存力和运力等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二是,完善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布局。加快实施5G、光纤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信卫星等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空天地一体化进程;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提升乡村及偏远地区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度,持续促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为数字消费的普惠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建造数字消费信息通信资源共享平台。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数字化产业集群区、电商直播基地和国家级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数字消费合作和创新示范园区的信息通信集群效应,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的区域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机房等数据信息通信资源共享大平台,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和开创多语言数据共享模式,充分发挥信息通信资源共享平台对区域数字消费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推动数字文化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潜在“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和数字技术融合,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消费新内容,高效契合现代消费群体的代际转换变化特点,可以加快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是,培育壮大数字文化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区域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打造数字特色文化企业集群区,通过生产协作、资源共享等合作方式,“互联飞地”“伙伴园区”等合作模式,促进区域数字文化消费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为数字文化消费提质扩容。

二是,打造数字文化消费特色品牌。深度挖掘地方经典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和特色地标等资源,借助各类文化IP形象、故事等热点,加强数字消费产品与文化IP联名合作,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内容+”“数据+”等多样化数字文化消费模式,以点带线、全域联动地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数字文化品牌;同时,通过直播电商、云端带货、短视频、社交电商等方式,多维度展示各地特色文化产品全貌,加大对数字文化特色品牌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促进数字文化特色产品的智慧零售。

三是,促进数字文化消费多元融合。推动云平台、虚拟现实、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组合运用,倾力打造“云观展”“云学习”“VR文旅”“虚拟空间”等跨次元虚实共生的多形态数字文化消费场景,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虚实联动,满足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沉浸式体验需求;构建一体化多元资源共享协作平台,提高全业态资源整合和运营能力,探索同一数字消费场景内文、商、旅等跨业态组合联动和相互融合模式,打破业务信息割裂限制,形成多样化数字文化产品服务体系。

加大数字消费对外开放力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好共赢“生态圈”

数字消费国际合作是推动“以内带外”新型循环模式的重要渠道,是构建数字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点领域。

一是,打造国际数字消费合作平台。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主场平台,主动参与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的数字经济政治磋商和多边协调,积极搭建关于数字消费的双边、区域和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国家间关于数字消费战略对接、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支付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消费技术标准制定,营造良好的数字消费国际大环境。

二是,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升级。将数字消费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布局规划中,借助信息网络化力量,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消费商品和服务资源,将产品、技术、资本等多元消费元素进行数字化的超级链接、整合和创新,将城市打造成面向全球聚合、配置资源的数字消费运作“大平台”和“总枢纽”;加强本土化的国货“潮品”、中华“老字号”等品牌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输出,增强该城市在全球数字消费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全球商品、资金、客户及购买力流入。

三是,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消费合作。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化中欧班列”等数字化互联互通走廊,鼓励沿线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领域的数字业务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丝路电商”建设,实现沿线优质数字消费产品服务的互通有无,延展我国数字消费时空界限,与共建国家人民共享数字消费发展红利。

推动数字消费治理体系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有力“支撑点”

加快推进数字消费治理体系升级,有利于规范数字消费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数字消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一是,持续优化数字消费营商环境。深化数字消费领域“放管服”改革,降低数字消费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将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提高数字消费市场办事效率,激发各类数字消费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鼓励更高质量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下沉市场,以“低价高质”为核心,充分释放国内数字消费潜力。

二是,不断完善数字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推进监管技术数字化升级,加快“智慧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切实提高数字消费市场监管的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以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同履职为原则,打造数字消费市场“一体化监管平台”,建立跨区域监管、综合执法联动机制,创建包含数字用户、消费技术、数据流动等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监管模式,大力提升数字消费市场监管效率。

三是,着力构建数字消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网络安全相关政策制度,对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数字消费数据安全治理方案,通过数字消费者对不同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要性进行反馈,进行最小化的数据收集,对信息数据进行隐私计算、加密技术、访问权限控制和匿名化等脱敏处理,防止数字消费行为信息泄露和滥用,强化对消费者个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

因此,面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打好促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文化消费发展、数字消费对外开放和数字消费治理升级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打通数字消费赋能经济新增长的“新赛道”,推动数字消费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壮美“新画卷”。



就业视域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路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更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进行沟通,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却在逐渐减弱。

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企业反馈,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态和表达能力不足。部分毕业生在面试时无法清晰、流畅、有逻辑地介绍自己,因此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语言打动面试官,甚至连最基本的求职愿望都无法表达清楚,进而错失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求职与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其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求职中能打动面试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求职过程中的“怯场”心理,使他们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将语言变成资源,从而获得应聘单位的青睐。在面试中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对方,面试中表达有条理、脉络清晰,将会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进而打动面试官,获得期待的岗位。其二,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要求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在学生就业中扮演的多是牵线搭桥的角色,学生能否被录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学生在应聘过程的表现。如何让用人单位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不能忽视的。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工作中迅速打开局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的信任感,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有共情、共振的工作状态。同时,良好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纷争。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时,会更自信,因为他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在现代职场中,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成长非常关键。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多因素交织的结果

当前,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首先,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我国的儒家文化中,崇尚的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巧言令色,视含蓄讷言为美德,而能言善辩则被视为油滑。由于历史上常有“祸从口出”的故事,许多人选择保持沉默以明哲保身。这种观念深植于人们心中,导致许多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过于保守,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应试教育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考试的重压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只关注考试成绩,而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估和要求,同时也缺乏激励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制。家庭方面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缺乏足够的锻炼。再者,网络社交的兴起是当代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交是人类的天然属性,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必需品。当现实社交充满压力的时候,网络社交因“人明我暗”的特点,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并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在网络社交中,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用语表达思想情感,而网络用语虽然具有幽默活泼贴近学生的特点,但也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很多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大学生,语言也越来越贫乏。最后,社会环境和地方方言也会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影响。我国方言众多,一些学生因长期使用方言,导致普通话不标准,甚至言不达意,这无疑影响了这些学生与他人的有效沟通。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意识培养到实践技巧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首先,提升表达意识。据观察显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在大学的课堂,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点名后才发言,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缺失。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表达意识,勇于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其次,规范语言表述。语言表述不准确既包括发音不标准,也包括内容不清晰。因此,大学生要重视普通话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规范性和清晰度。同时,也要注重用词和语法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此外,阅读有助于积累词汇和丰富表达方式,而写作则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写日记、文章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克服怯场心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大学生应该学会克服紧张和怯场心理,保持自信和从容的态度。在公共场合发言时,要注意声音的响亮和节奏感,保持思路清晰和有逻辑。

除了个人努力外,高校和社会也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高校应该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课程和训练环节。此外,大学生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除了需要增强认识和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及技能,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只有不断强化实践锻炼,才能使语言知识和技巧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演讲、辩论、模拟求职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全社会也应该营造一种鼓励表达、尊重个体差异的文化氛围,减少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歧视和偏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他们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能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应该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一项必备技能来认真对待,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及其世界意义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虽然经济发展既要承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的困难,也需要面对外部复杂形势和美联储加息造成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挑战,但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20XX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消费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3.2%,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中产阶层的快速崛起,构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而且具有强大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为全球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庞大的目标群体,这对全世界各国企业都是巨大机遇。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消费品总额为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1%。由此可见,中国强劲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和整合。

2009年之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成为世界第一,在全球贸易预计今年下降5%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总值前三季度仅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0.6%,显得难能可贵。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仍在不断上升。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产业分类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成品,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由于中国前三季度CPI同比仅上涨0.4%PPI同比下降3.1%,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叠加中国制造业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能够有效对国际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从而对全球通货膨胀具有抑制作用。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在发生改变。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15年推动供给侧改革和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再到20XX年党的二十大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从以前依赖投资和出口导向的高速增长,逐渐向注重增长质量、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模式演变,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是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的。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1.3%11.8%。与之对应的是研发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中国企业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迅速进步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推动了全球的技术创新,而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大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也给世界的相关产业带来了增长的空间和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作为应对,中国于2015年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也表明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的决心。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成效凸显,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的快速增长,从前三季度的出口数据显示,同比增长达到了41.7%,占中国出口比重继续提升,达到了4.5%。中国经济的主动转型,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持续投资和发展,推动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增长,提升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和降低了相关技术的成本,推动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国在以新能源汽车、清洁生产技术等环保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对全球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引领作用,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减轻全球资源压力、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20XX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1.9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1%,拨备覆盖率207.89%,资本充足率14.7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4%。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同时,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最重要的底气。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20XX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49.21万亿元。中国金融市场整体规模位居全球金融领域前列,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中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有助于减少全球市场的波动性,提高全球投资者信心,推动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与此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金融市场的稳定对全球贸易和投资至关重要,稳定的金融环境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支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的平稳运行。

20XX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2013年到20XX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和全球贸易增速。在此期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业投资、基础设施为共建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带动4000万人摆脱贫困,为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缩小贫富差距、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通过促进跨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一些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

随着中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中向好,这对保持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抑制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推动全球均衡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反映了大国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信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人民创造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运用于具体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大的力量;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既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所指。由此可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成败也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回顾历史,是人民群众书写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壮丽史诗,“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离开人民去理解我们党的成功,便无法洞察包含在历史必然之中的逻辑,无法把握蕴藏在传奇背后的力量,无法解读中国革命以弱胜强的奥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人民群众认准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得解放。没有人民群众这种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认同,就不可能有支援前线出生入死、掩护伤员挺身而出的壮烈举动。历史反复昭示这样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几年来,我国经受了战洪水、抗地震、阻新冠等诸多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守望相助,凝聚起强大合力,形成了撼天动地的历史画面。如今,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一切辉煌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诚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实践雄辩证明,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主心骨和掌舵人;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是党和国家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从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时期到再造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创造出彪炳千秋的伟大业绩,靠的就是人民对党的支持和拥护,靠的就是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才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成为执政党;正是依靠人民的拥护,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被载入宪法。因此,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因此,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集中人民智慧,维护人民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牢固基石。党与人民风雨同舟、亲密无间,就必将谱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略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要议题,其核心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范式,理解与把握三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认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乡村治理视阈下,教育事业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础,科技事业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人才事业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范式顺应乡村治理逻辑规律。从本质上讲,新时代乡村治理以推进治理现代化、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构建新型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以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总体原则,在实践逻辑中体现为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事业对乡村治理的支撑作用,蕴含“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建构的思想。

教育为基础、科技为动力、人才为主体的“三角顶立”结构助力创新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从功能属性上看,乡村教育是培养乡村人才、创新乡村科技的社会活动;乡村科技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赋能乡村人才队伍的先进力量;乡村人才是联结乡村教育和科技的载体,三者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属性能够助力重塑乡村治理的工作侧重和战略布局。从作用关系上看,“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存在耦合联动、整体互促的发展关系,乡村教育为乡村科技发展、乡村人才梯队建设筑牢基础,乡村科研成果反哺乡村教育和人才的发展,乡村人才引领乡村教育和科技创新,三者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关系能够持续增强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助力构建要素完备、功能齐全、效力明显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教育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科技反哺教育人才进步、人才为教育科技提供支撑的“循环互促”结构为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在新时代乡村治理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本元素“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一是打破乡村治理中就教育论教育、就科技论科技、就人才论人才的固有藩篱;二是在“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中遵循特征、发扬特色;三是促进形成“三位一体”全面和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扭转“单一产业理念”的思维导向。因此,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建构,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乡村治理中落细落实、相互联系、协同发展。这样做可以持续完善乡村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乡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注入理念和政策活力,引入教育资源、科创平台、人才力量,调配和发挥产业优势,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创设发展条件。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

当前,在部分乡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淡薄、公共服务落后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乡村教育和乡村科技的基础条件薄弱,存在资源分布的结构化、区域化差异。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供需不当、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现实挑战。

乡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是乡村产业结构相对简单。我国传统乡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较弱。乡村主要经济来源简单,产业发展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且乡村产业对应的市场小,产品销售途径有限,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二是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部分乡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集约型产业发展观念欠缺,经营性资产相对较少,资源利用效能偏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基层治理可用财力相对匮乏。三是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仍有短板。部分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体系仍不完整,与广大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乡村教育薄弱和人才短缺问题并存。一方面,乡村教育条件弱化、教育资源紧缺。由于常年在乡人口数量的减少,部分乡村学校向城区撤并,乡村教育资源流失,乡村师资队伍和生源质量相对降低,乡村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发展不均衡、内涵不足等问题显著。同时,由于乡村教育主体的缺失,部分乡村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政策制订、财政投入,在治理中容易缺乏“引进教育”“创设平台”“共建基地”的理念和做法,乡村地区逐渐沦为“教育孤岛”。另一方面,乡村人才梯队不健全、人才力量薄弱。当前,随着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乡村治理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部分乡村老龄化、空心化趋势加剧,由于年龄的限制和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的常年在乡群众难以承担乡村治理重任,乡村治理人才极度匮乏。同时,部分乡村地区人才政策淡薄,缺乏主动发掘“存量”人才和“引进”增量人才的能力,导致乡村治理人才总量不足,逐渐沦为“人才空池”。

乡村科技创新和科技赋能水平存在短板。一是乡村科技创新平台缺失。乡村农业项目周期长,资金需要量大,但其获取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获取资金的数量相对较少,乡村科技创新激励措施不足,乡村地区主动引入和搭建乡村科技创新平台的意识淡薄。二是乡村科技创新体系不完整。部分乡村没有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链路,乡村科技创新更多依靠于“等、靠、要”,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且缺乏科技创新政策的扶持,缺乏科技创新人才梯队,科技创新体系不完整。三是乡村科技创新供求失衡。部分乡村地区缺乏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专业人才,再加上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部分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无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带动相关产业增值发展。四是乡村产业科技赋能欠佳。截至20XX年底,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网络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乡村治理无法实现科技化、信息化全覆盖,部分乡村不能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存在“数字鸿沟”苗头倾向,制约乡村产业科技赋能。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路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既在本质属性上有着密切联系,又在实践中结成一体化的发展关系;既在理论逻辑的“上位系统”中形成良性互动,又在实践逻辑的“下位系统”中形成一体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正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衔接、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的实践逻辑。

聚焦教育基础性作用,“三位一体”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应当聚焦乡村教育的基础性、条件性、优先性作用,以坚持乡村教育在各项工作中优先发展为核心要义,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和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法规。一是整合教育基础资源,下好教育优先的“先手棋”。二是优化教育人才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本盘”。三是创新教育科技平台,打好教育创新的“主动仗”。把数字资源的静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此支撑引领乡村教育现代化,走好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之路。

聚焦人才主体性支撑,“三位一体”强化乡村人才驱动。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应当聚焦人才的主体性支撑,以实施人才引领驱动为主要目标,聚焦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在乡村地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一是创新本土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完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三是健全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推动建立差异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的发展环境,走好乡村人才引领驱动之路。

聚焦科技动力源构建,“三位一体”激发乡村科技创新。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应当聚焦科技的动力源助推,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打造农业科研创新高地,实现乡村产业的引领性科技攻关。一是强化乡村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完善乡村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突出乡村科技创新驱动。在此过程中形成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乡村科研创新生态,走好乡村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大法宝”。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精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二者同向同行、交相辉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底色”

从现代化的兴发历程看,西方国家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其现代化成就为后来国家展示了“未来的景象”,却也导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误区。历史证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割裂传统的“另起炉灶”,而是对历史文化的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决定了中国必然能走出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现代化最深厚的根脉,影响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财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极其宏阔的历史高度与深度,成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表征。“大一统”的政治传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复杂难题,化“人口数量”为“人口力量”,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天下为公”的道德情怀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规避“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陷阱,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心物合一”的精神诉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重视满足人民对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和万邦”的交往原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会走“国强必霸、殖民掠夺”的老路,而是走促进世界发展、谋求共同进步的新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源泉,不仅为其指明了明确的道路走向,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为国为民、德才兼备、坚贞不屈的先圣哲人和英雄模范,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指引中国人民在国家蒙辱蒙难、生死存亡之际践履伟大使命;“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指引中国人民勇于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不断提出的时代之问,不照搬照抄现代化的“本本”,不断突破固有的理论和经验,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指引中国人民在现代化中敢于且善于吸收一切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汲他人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从而保持现代化的鲜活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锻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成色”

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更是“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具备科学性与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因子的结合,使后者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重焕新生,淬炼出切中时代脉搏、契合时代特征、彰显时代内涵的现代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力量”。文化是立国之基,国家命运同文化命运紧密相连。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化含垢蒙尘,一度丧失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助力构成了中华文明核心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获“传承动力”,再显“时代生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接续锻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实现中华文化“历史与现实、古代与现代”的融合共存,有利于共同铸就一脉相承的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蓄且内敛,其在现代社会的“由隐至显”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实践场景,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重要舞台。脱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的价值元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奠定了跨越时空的启迪,保证中国式现代化道不变、志不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也会反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化面临的关键课题。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时代再造”。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如何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同中国式现代化协同并行、熠熠生辉。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政治之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继承者与弘扬者、主动的激活者与再造者。这就决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必须将“坚持党的领导”置于首要政治原则。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牢牢把握“文化主体性”,进而促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使在中国式现代化中造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以及“时代之问”。

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凝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之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的理论基础,是其得以成功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虽“分跨东西”,隶属不同的思想范畴,但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二者的契合之处日益显现,展现出强大的互通性与互容性。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之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汇聚交融,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的结合。

三是要形塑全方位话语,强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生之力”。文化是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必须欢迎文化“走进来”,尽显“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情怀,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思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推动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文化“走出去”,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秉性,乘势而变、推陈出新,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类文明的共有精神,创造富含中国特色、彰显世界意义的文明话语,向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一面,从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


元启新程,万象更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迎来新的一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20XX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克服内外困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展现了开局起步之年的新气象新作为。

千帆过尽,向新而行。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展望未来,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接力跑,需要我们接续奋斗、把握主动、砥砺前行,“一棒接着一棒”地跑下去,不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的历史伟业和更加辉煌灿烂的荣光。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所谓“战略定力”就是一种坚定、稳重、执着的力量,体现了我们党科学研判时代形势、长远考量发展战略的主体自觉,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战略定力源自于完善的制度保证。新时代以来的辉煌成绩雄辩证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一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战略定力源自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等独特优势,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雄厚底气。

战略定力源自于主动的精神力量。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精神力量的发展繁荣。当前,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正信心百倍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必须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多方面的,既要坚持“两个结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又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以“中国之制”新气象续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总之,只要我们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等全方位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就一定能够掌握发展主动权,切实发挥创新推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建设的“乘数效应”。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必须增强斗争动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不断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伟大而艰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要我们坚定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总结好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斗争经验,认识好把握好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回答“与谁斗争”“为谁斗争”“靠谁斗争”“如何斗争”这一系列根本问题,就一定能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不断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天地。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必须凝聚奋斗合力。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仍然是不变的时代呼声,是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正确的团结奋斗方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亿万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合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扬帆启航新征程,乘势而上谱新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人的征程。我们坚信,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凝聚合力,掌握历史主动和发展规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新的荣光,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