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和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学术界和思政课教师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已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随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要从着力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阶段,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
1.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格局不够完善。一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环境构建欠缺,衔接不密切,链接上存在断层现象。上下贯通、共同行动的纵向指导机制还未建立,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横向联动机制尚未健全,校际联动、家校联动、校地联动的制度建设和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二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设计欠缺。大中小学各学段内部的组织管理部门还没有构建统一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制度层面存在分工不明确和责任认定模糊的问题。三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欠缺。当前,围绕各学段教育目标,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目前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初步实践探索,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特别是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
2.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统筹协同创新不够完善。一是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梯次性不够。部分教师对其他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整体认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没有完全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二是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匹配性不够。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些重要内容有由浅入深的阐述,由于不同学段交流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的了解还不充分,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特点的掌握还不全面,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重叠,学生产生精神疲劳。三是多学科思政育人协同性不够。有的专业课教师习惯于“就专业谈专业”,没有深入挖掘专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不愿意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上下功夫。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建设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不够。
3.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和大中小学已经形成了一体化建设联盟或者“手拉手”机制,但切实可行的全省性、区域性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课程建设一体化、课外活动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完全有效聚集,从而导致“两层皮”“脱节”的情况仍然存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三是综合评价有待改进。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多依托于德育评价和课程考试,评价方式形式化,评价内容缺乏发展性、全面性和整体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推动都需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综合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1.以系统思维构建一体化格局。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逻辑遵循,把对象相互联系的,系统认识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法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推进其在实践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分层设计促进纵向衔接。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在仔细甄别每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特点的基础上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体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系统推进促进全向贯通。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全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职责。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共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既要靠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负责推动,还要发挥组织部、宣传部等学校各个部门的作用。既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的职责。此外,要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在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沟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2.以创新思维优化工作载体。创新思维是指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探寻解决问题新方案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要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突破常规思路,抓住“人”这一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统筹相关教育资源,以育人主体间的有效联络联合联动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创新主渠道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抓好思政课这个关键课程。思政课在小学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鉴于各学段课程侧重点的不同,应有效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强化顶层设计,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规范化、常态化。例如,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定期开展“手拉手”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教案、课件、示范“金课”,开展有各个学段教师参加的交流研讨,精准提炼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过程中呈现连续性,避免重复。善用社会大课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用好社会大课堂,加强校地共建,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家校社协同,深度整合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坚定信仰。为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更具成效,教育主管部门或各级学校可以组织大中小学的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让高学段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当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加深他们对红色精神、先进文化、伟大成就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在带领低学段学生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在高学段同学的带领和示范下,低学段的同学也会获得政治社会化的直接经验,在共同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对他们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搭建大资源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打破界限,为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相互听课、集体备课、集体攻关及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梳理各类校内外教育资源、场馆资源、文化资源等,培育适合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大中小学的信息发布平台、教学研究体系平台、智慧教育系统和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功能日益完备的强大的智慧教育平台的赋能下,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化教学功能。
3.以战略思维健全一体化制度机制。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体现的是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离不开多元主体、多种资源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来推动。构建合理、有效的机制体系是推动工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巩固共谋机制。要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建立党员教师家校协同常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党委领导、政府搭台、社会支持、学校对接、师生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引领,坚持党建、管理、教育、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一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成果管理,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推动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学校下沉的工作机制。完善共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体系以建设意愿是否共同征集、建设内容是否共同商议、建设方案是否共同研究、建设过程是否共同管理、建设效果是否共同评议、建设成果是否共同享有为评价标准,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全面的评价导向,促进提能增效的评价运用。对各学段思政课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和分类,探索符合一体化管理且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考核标准;构建合理有效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评价指标的延展性、反馈的有效性;完善一体化质量评价制度,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评,设立各学段质量考核评价小组,实行各学段交叉监督,加强各学段思政课建设的沟通与反馈。健全共享机制。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打破限制建设成果合理流动的地域、学校、行业壁垒,注重成果转化、复制推广、品牌示范,形成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建设,建设惠及社会各方的良性循环,塑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首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就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由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德性教育的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