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合集(调研报告、理论研讨发言

2024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合集(调研报告、理论研讨发言




2024
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合集(调研报告、理论研讨发言、经验总结参考)(60篇)



目 录



1.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袁丽:“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金融支持湖南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1




2.
王雅婷、李慧:




保险业与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驱动力以及“四个均衡”问题  6




3.
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党委:




打造“四个课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2




4.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  14




5.
徐思远:




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湖州实践  18




6.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点燃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2




7.
贵州高速毕节营运中心:




发挥党建赋能作用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24




8.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罗启东: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8




9.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义: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




  发展的方法与实践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中央在沪企业为例  3310.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45




12.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




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48




13.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  52




14.
袁凯苏: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六维三力”模式




研究以中国船舶集团为例  58




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董事长宋海良:




加快“四大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70




16.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赵兵:建设特色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




  发展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7516.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李明宇:




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79




18.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贺城:




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路、现实意义与科学内涵  89




19.A
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质”和“量”…  100




20.
余淼杰、杨伯烨:




理解东北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106




2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周文、张奕涵: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障碍与破解路径  117




2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房宏琳:




谋深做实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大文章  131




23.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




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35




24.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




努力走出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  139




25.
萍乡市委党校杨曦、刘晶:




萍乡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  145




26.
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刘菲、泓何丹:




浦东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50




27.
兵团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杜疆鸣:




浅析基层工会组织如何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153




28.
江苏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全力推进江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56




29.
西安财经大学王璇: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59




30.
江苏省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谭国明:




实践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苏州探索  166




31.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学东:




提升五方面价值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171




32.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赵绍益: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大突破  174




33.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渭南高新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1773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邹建辉:




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归因与对策研究  180




35.
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讲师仓决: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及路径  186




36.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朱文莉:




咸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探讨  191




37.
平顶山学院张垒磊: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实现路径研究  196




38.
石家庄高新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焦笑天:




新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203




39.
天津塘沽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胡喜国:




新时代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  208




40.
超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21440.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钞小静: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231




42.
姻韩晔: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244




43.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研究员丁正良:




以标准创新提升赋能龙江高质量发展  249




44.
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刘春见: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贵州民航高质量发展  251




45.
思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254




46.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




以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257




47.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薛天航: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259




48.
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常务副书记朱现军:




以“六个聚焦”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263




49.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王晓峰: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266




50.
江西省会昌县委书记潘金城: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77




51.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杨娟:




银川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280




52.
中国民生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李纯元:




银行同业战略新动向及高质量转型路径研究  288




53.
泰康保险集团陈东升:




拥抱新寿险迎接行业高质量发展  295




5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莉君:




有效推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303




55.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升:




织金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304




56.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婕怡: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312




57.
陈健: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316




58.
《中国报道》记者王哲:




中粮集团: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332




59.
《中国报道》记者王哲:




中盐集团:增强核心功能,促进盐业高质量发展  335




60.
国家电网党校课题组: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经验、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  340




6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陈威威: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346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金融支持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袁丽




  在“三高四新”背景下,湖南制造业为保证高质量发展,需关注在金融支持方面的工作。企业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响应金融支持政策的号召,在政府的带领下,完成金融剩余动员工作,通过银行及信贷机构的干预,实现内贷款利率的差异化管理,以均衡制造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化水平,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湖南制造业发展现状




  湖南属于中部地区的重点省份,其企业融资方式多数为股权融资、银行融资、融资平台及民间融资。根据相关数据可知,近年来,湖南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总体上,银行贷款占比较大,制造业中承担融资对象的有担保公司、企业及融资平台。同时,在“三高四新”的战略背景下,湖南制造业增加了金融支持,使贷款比值呈现增长的状态。在20XX年,湖南制造业市值已突破1.5亿万元,制造业增加值约为1.37万亿元,制造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高达28.2%,远超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湖南经济的贡献率约为42.6%20XX年,通过对湖南制造业的调查可知,该省的制造业GDP达到1.88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进一步提升。这说明该省经济处于平稳态势,处于高质量发展期间,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该省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尤为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其采用创新驱动的方式,增加经济在发展阶段的新动能,从而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路线,推动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及动力变革,增加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使发展要素向着创新驱动的方向转换。




二、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思路




2.1
动力机制




  湖南制造业在粗放式管理的基础上,向着扁平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使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改革及全方位开放成为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力机制。该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降低其在发展时的要素成本,满足新型要素的供给。制造业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源等内容,还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及数据、组织等内容,增加了该省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动力。




2.2
思路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传统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方便制造业




形成供给体系,从而转变当前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其成为行业的发展新出路。第二,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制造业需了解市场主体的作用,不断融入科技手段,并增加行业内的劳动力,以提高生产率,增加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升级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拓展行业的发展渠道,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结合行业发展规律,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链,规划集群式与链长制的发展路线,实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模式,并走绿色低碳之路。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实现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新工业改革的背景下,需了解行业发展环节的契机,不断增加新兴技术的应用,从而保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资源更加集中,让人工智能技术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融入制造业,从而打造一种全新的制造产业链,让制造业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三、金融支持湖南制造业发展的效果实证




  在20XX3月末,湖南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高达10.7万亿元,其中同比增长率为41.2%,制造业连续30个月维持30%的增速。在20XX年,国家在制造业内投入了4000亿元科技贷款支持,湖南地区21家银行为科技创新企业投放1.3万亿元,以为制造业提供金融支持。




  以湖南制造业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集团”)为例,其是当地制造业中的金字招牌,该企业每10s能生产铝轮毂一件,每80s可制造一个汽车发动机。据了解,近30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持续支持三一集团,累计为其贷款146.44亿元,并在20XX年向701家集团投入8400笔融资,余额可达到10亿元,使湖南多家制造企业受益,增加了全产业链上的金融支持,加快了三一集团及相关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若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得分比作解释变量,则可在固定的时间创建以下回归模型:




  (1)式中:yit表示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效果;λi表示第i个特征值;β1β2β3表示123个贝塔系数;




  μit表示响应变量;ωit表示控制变量;FIR表示金融规模;LS表示金融效率;FS表示金融结构;i为常变系数;t=12,…,n




  从回归模型(1)中可知,金融支持湖南制造业发展效果良好,可以给予制造业一定的创新驱动。




四、“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金融支持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近年来,湖南省委提出了“三高四新”战略,其成为湖南制造业的总牵引。




湖南制造业为保证自身全面发展,应履行“三高四新”战略内容,让金融支持政策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使企业通过监管缺陷、风险防范等方式,尽快融入市场,以满足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4.2
优化制造业金融结构,创建风险投资机制




  一方面,湖南制造业在发展期间,需通过金融支持的方式,不断扩大中长期贷款规模。若贷款抑制企业的发挥,表示企业在配置中长期贷款时发生错配的情况。此时,企业应转换金融融资的思想,合理扩大中长期贷款审批权限,保证金融机构可以在此发挥资金的引导效益。如此,则可在保证满足制造业资金融入需求的同时,满足银行与企业双方的资金需求。此外,制造行业可运用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融资操作,以增加企业的总产值[1]




  另一方面,湖南制造业需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风险投资支持。通过风险投资机制的应用,培育高新技术与资本相互结合的金融模式,让企业在发展阶段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统一其长远战略目标。金融支持可以在此发挥作用,调节制造业发展期间的投资布局、社会融资情况,使企业的金融机制及结构都有所改善。这样一来,制造业通过对投资风险点防控,可短时间内与信贷机构对接,使其投资的方向放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上。制造业也可以不断挖掘风险投资的主体,了解当前风险投资的方向,不违背高新技术的发展模式,而是让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风险投资环节起到引导作用,带领企业增加内部的投资基金,从而规范企业的市场投资行为,增加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让风险投资机制的创建更有意义,实现对制造业金融结构的优化[2]




4.3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注重银行支持作用




  湖南制造业为保证全面的发展,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领导人员应考虑产品设计、地点选择、资源使用及规则制定等诸多方面,不断整合资本、土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新产品等内容,通过调节劳动者收入的方式,增强产业的聚集效果,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具有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及时掌握新契机。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企业增加盈利机会,均衡市场在金融支持政策中的应用,使银行的支持作用更加有效。例如,制造业可以通过对经济市场的了解,增加高新技术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让商业银行对其进行支持,使效益作为行业的发展中心,加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信贷投入,而中介服务机构等也乐于为制造业提供相应的支持,辅助其创建满足科技发展要求的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朝产业化、商品化




的方向转变。同时,制造业可转变以往的信贷方式,不只运用抵押担保的信贷模式,还应提高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视,调节自身在高科技市场中的占比,通过多样化的担保方式,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例如,新上市的高科技制造业,其科技人员在经济市场中的个人股份市值是较大的。因此,上市企业可采用股权抵押的方式,让商业银行放宽、拓展融资的渠道,而当地银行也可发挥网点优势,开发技术企业债券。此外,企业也可通过民间投资资金的应用,拓展发展渠道[3]




4.4
依托当地资本市场,完善数字金融征信机制




  制造业在发展期间,需要监测资本市场,创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进而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制造业的风险投资成功率通常为10%15%,多数企业会经过迅速成长后上市,使其可以收回以往投资,获得高额的回报。但在此机制运行期间,资本市场的作用至关重要。制造企业可采用债券、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的方式,也可运用商业票据、金融租赁、信托的方法,实行间接融资工作,在掌握上市条件的同时,适当地增加自身的上市额度,并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让技术成为企业的上市中介。同时,制造业可以通过完善数字金融征信机制的方式,保证其在数字金融领域内健康地发展。第一,制造业可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强技术集团与金融机构的工作协作,让两者形成合作关系,了解各自在发展期间应该遵循的数字金融征信体系。此时,双方可以创建信息化数据共享系统,方便企业了解行业标准,创建属于自己的信息库,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及质量,防止信用信息及征信信息在传导时发生不及时的情况。第二,制造业可以凭借数字金融征信系统,维护自己与其他用户的隐私,其可运用公正、合法及透明的方式,防止征信被滥用、利用,以减轻自身在发展环节的压力。




4.5
注重数字金融技术革新,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金融支持政策是制造业的发展动力,其可以通过公共部门的期望,配置金融租金,减少金融剩余成本。随着金融管制政策的实施,制造业可以纳入金融市场的管制,从而实现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首先,制造业需要做好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及服务创新工作,使企业融入数字金融的发展理念,整合产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让其所执行的融资工作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可以在发展期间增加政策内容的引导,鼓励科技企业及金融企业适当地增加创新投资占比,以夯实自身的金融技术能力。




  其次,政府部门可以采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的方式,加大制造业对数字金融的开发与研究,不断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制造业发展环节的应用,以确保融资企业能够衔接行业之间的关系,增加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从而让数字经济能够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形成数字金融的生态圈,以提高制造业在融资环节的便利性。




  再次,为保证高质量发展,需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增加企业储备的知识型人才、数字技术型人才,并与高校、企业及政府等诸多部门衔接,实现对数字金融领域人力资源培养工作的研究。由此,制造业可以拓展发展渠道,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促使数字金融领域的人才研究及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最后,制造业可以通过数字金融技术的革新,为中小企业增加担保。例如,某些不愿意转让经营管理权、技术产权的创业企业,其可以借助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获取融资,而此方法比风险投资更加有利,有利于制造业不断完善信用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承担担保机构的责任,坚持政策化资金、市场化运作及法人化管理工作的职责,减少制造业在发展期间的行政干预,让企业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担保资金。此外,政府部门应鼓励制造业互帮互助,创建担保组织,从而保证自身高质量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湖南制造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金融支持政策的辅助。湖南制造业可以结合自身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现状,通过优化制造业金融结构,创建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注重银行支持作用;依托当地资本市场,完善数字金融征信机制;注重数字金融技术革新,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方式;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保险业与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驱动力以及“四个均衡”问题




王雅婷、李慧




  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然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因此,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下一步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在这一大背景下,现代保险服务业应进一步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提升保险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度的五种驱动力量




  保险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应对疫情、助力企业纾困、支持跨地区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20XX年,全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58%;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55万亿元;保险密度为3326/人,保险深度为3.88%。从近年的发展过程看,提高保险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主要有以下五种驱动力量。




2.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险业坚守保障本源,聚焦乡村振兴、科技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针对经济运行堵点,多措并举助企纾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XX年,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6万亿元,10年间增长4.1倍;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助力“卡脖子”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集成电路共保体为17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万亿元,知识产权保险为2.8万家企业的4.6万件专利提供风险保障;广泛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过6万亿元,为跨境贸易服务提供风险保障11.1万亿元,支持外贸企业获得融资增信超过3000亿元;稳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892.6万户次,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3.
持续关注民生保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保险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多维度、多方式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美好生




活。20XX年,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巨灾保险,服务国家灾害体系建设,为住宅地震共保体提供风险保障1115亿元;聚焦健康养老需求,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3600亿元,大病保险已覆盖城乡居民12.2亿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1.69亿人,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105个,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超过1.5万亿元;深入推进综合车险改革,为6亿辆机动车提供保险保障,车均保费同比下降21%,车险理赔效率不断提升,服务交通治理现代化;发展普惠金融,打造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新市民提供专属风险保障超过6.8亿人次,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人身保险产品6500余个。




4.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近十年来,我国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2021年居民消费增速达到11.4%,人民消费热情和消费意愿较高。不过,疫情等原因使失业率和失业风险上升,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消费更加谨慎,预防性储蓄倾向上升。20XX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消费相对疲软。相关理论研究指出,保险业能够通过影响储蓄—资本转化率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机制,可以帮助人们规避风险,有效减少消费者的谨慎性储蓄,优化居民财富配置。同时,与储蓄相比,保险的互助性质有更大的资金放大效应。因此,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预防性储蓄,帮助稳定居民风险预期,间接促进国内消费。




5.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绝大多数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认为,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目前,保险机构已成为金融市场日益重要的资金供应者和资产管理者。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和资金运用规模近十年来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XX8月末,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达26.97万亿元,为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奠定了基础。20XX年,累计为实体经济融资超过21万亿元,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投资5.2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逐步提升。196家保险公司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年末,保险公司股权投资资产规模为1.86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7.84%。股权投资资产已超过股票成为第四大资产配置类别;行业直接股权投资规模为1.14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超大型寿险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规模同比增长22.54%。投资于企业股权的保险资金将成为企业发育、企业成长以及企业整合的推手。在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适度增配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资产




也有助于保险企业拉长资产久期,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匹配。




6.
践行“双碳”战略,助力绿色转型




  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保险业践行“双碳”战略,将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金融动力。20XX年,保险业全面支持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高度,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改善和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保险保障和资金支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保险业绿色保险产品数量超过3600个,绿色债券规模超过5000亿元,69家机构建立了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及工作小组,9家机构加入了可持续保险或负责任投资原则。




二、保险与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应注意实现“四个均衡”




  中国保险业在切实提升保险供给能力、进一步凸显经济“减震器”作用并不断织密社会“保障网”的同时,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2006年“国十条”就提出要着力解决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2014
年“新国十条”再次强调到2020年要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并确立保险业对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作用。2019年原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在迈向制度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注意制度层面协调均衡、优化保险业结构将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关键。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可能的着力方向。




2.
实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总量及结构的协调均衡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是我国民生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将从底层逻辑上影响居民消费和投资预期,从而深刻影响经济发展。这在养老领域和健康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养老金融,如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以及养老服务的融资等,直接为解决人们养老的经济来源提供保障服务,是中央强调要做好的五篇金融大文章之一。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融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解决养老金融发展不足的关键是要优化基本养老金制度,要让它早日成熟、早日定型,让所有人都有清晰、稳定的预期,这样才能知道其他层次养老金融发展的空间(郑功成,20XX),才能理性引领人们选择新的金融保险产




品,解决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正如周小川先生指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计划安排会对总储蓄即积累的形成产生相当重要的作用”,养老金改革不仅要考虑制度本身财务平衡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还需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到养老金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养老金改革主要通过储蓄率和劳动力供给两大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在健康保障领域,一些无法被社会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医疗健康服务迫切需要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覆盖。然而,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主要问题是市场规模不足以及老百姓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同度还不够高(娄洪,20XX)。因此,首先要明确社保和商保的定位,即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和边界,以及融合发展问题(魏迎宁,20XX),在顶层设计上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健康产业之间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发挥多层次功能;在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保制度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邢丽,20XX)。




3.
实现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总量及结构的协调均衡




  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在促进对外贸易、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三类保险都属于政策性保险,但在具体经营中并未禁止商业性保险机构参与。例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已经由单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经营转为对商业性保险机构放开经营,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网络和人员优势,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不过,专业信用保险机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业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很小。巨灾保险则形成了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原则下,政府负责立法保障、制度设计以及政策支持,商业市场主体负责具体运营,建立了多层损失分担机制并设定总体赔付限额,由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财政支持及其他紧急资金逐层承担损失。农业保险方面,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将制度运行原则确立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基本确定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政府市场合作”模式,并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层决策机制,地方政府可以在全国制度模式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农险经营模式。




  此外,还有一类保险,如全国各地的城市普惠型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由政府参与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承保。以北京为例,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线两年来,




参保人数累计超650万人次,并继续稳步增长。相比于纯商业模式运作的健康保险产品,这类产品以政府公信力为背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客,但如果政府持续以强姿态主导普惠型健康保险市场,相关保险公司可能会对政府帮扶形成依赖,而民众也可能留下产品由“政府负责”的固有印象,后续一旦产品引发负面社会舆论,政府将很难置身事外(杜霞,2021)。这类由政府参与指导的产品与上述政策性保险一样,都存在合理设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边界问题。




  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在微观市场上的总量和结构方面,如市场定位、市场份额等,应注意达到协调均衡。在商业性保险应为主体、政策性保险是辅助与补充的领域,政府要把握参与指导的程度,更多作为数据提供者、技术服务者、部门协调者及运营监管者,为相关险种的市场化发展留有足够的运营管理空间,避免造成政府难放手的困局;而对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区,如某一特定领域、特定地区或特定产业,政府则务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此时政策性保险更可能是主角,而商业性保险则为辅助与补充。总之,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在一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中相互补充,是平等合作的伙伴而非对立关系或竞争对手。两者只有达到协调均衡,保险体制才是稳定和有效的,否则将会是扭曲、不稳定和低效的。




4.
实现商业保险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均衡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其发展需要保险业的支持。随着我国保险产业布局的初步形成,出现了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城市地区优于农村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的保险业差序格局。诚然,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保险业务能较快实现盈利目标,而在欠发达地区可能面临更高的经营成本和更低的单位利润,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遵循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而形成以上格局。然而,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所处自然环境导致各类灾害的出现和影响程度在时空上也不尽相同,其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越是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其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相对越低,越需要保险业的支持。商业保险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均衡性,是微观目标的经济有效性和宏观目标的社会合理性出现矛盾的体现。




  当前,国家强调要促进各地区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保险机构处理好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即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这三种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发挥现代保险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在过度竞争的发达区域并不一定会带来盈利;而在欠发达区域,只要经营得当,也能占据先机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保险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配合各地相关政策,面向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发投保门槛较低、核保简单、价格实惠、保障责任明确的产品,为欠发达地区和收入较低人群“雪中送炭”,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5.
实现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协调均衡




  20XX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保险业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性优势,配合国家重大战略,以产业思维布局创新成长的企业股权,能够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并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当前,监管已从规则层面为保险资金权益投资解决了部分堵点,提升了权益投资的灵活度和绝对比例,未来有望继续优化相应的监管规则。然而,偿二代二期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背景下,保险企业投资权益面临新的约束和挑战。例如,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与偿付能力挂钩;与偿二代一期相比,各类因子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风险因子提升幅度较大。另外,宏观经济持续下行,险企改革不及预期,政策实施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这些都是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风险因素。




  未来,保险企业应在重视权益类资产配置价值基础上,根据偿二代二期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合理评估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和资产负债匹配的影响,加强各类权益资产配置,如适当增加高股息、高分红股票配置和被动ETF的配置,夯实资产端收益基础。同时,当前政策不断出台并逐步落地见效,有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打造“四个课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党委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城西公司”)党委创新打造“四个课堂”,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网络云课堂”,守好舆论“主阵地”。




  城西公司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类宣传中,在润物无声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是“要事+大事”,让门户网站“动”起来。利用内网电脑覆盖面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设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防洪防汛保供电”等热点专栏,让干部职工开门见山地了解企业要事大事。二是“常态+动态”,让楼宇电视“亮”起来。统筹电梯间、食堂等楼宇电视,常态设立“一周新闻回顾”,动态增加职代会宣传片、攻坚重难点任务纪实等,确保主流舆论直达基层。三是“思政+文明”,让微信




公众号“活”起来。创建“旗帜领航•津彩城西”公众号,发挥新媒体优势,




发布“学习进行时”“文明创建”等专栏64期,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支部大讲堂”,提升队伍“凝聚力”。城西公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以“支部大讲堂”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一是坚持权威辅导学。向员工发放季度《形势任务教育读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引》等辅导教材,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公司形势任务、国网公司价值理念体系等进行辅导27场,架起干部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凝聚奋斗合力。二是坚持重点解读学。党支部以科务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针对职代会、专业会等内容开展重点解读81场。打造覆盖14个基层办公场所的“楼宇电视+形势任务”主题墙,涵盖主题教育、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公司形势任务等内容,并播放国网公司司歌《光明之路》MV等视频,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




  打造“道德讲堂”,唱响道德“交响曲”。城西公司每季度开展“道德讲堂”,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丰富道德教育,传播道德风尚。一是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践行两会精神致敬巾帼力量”“敬业兴企匠心筑梦”专题道德讲堂,通过国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




青年岗位能手自己讲和身边的同事讲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培育爱岗敬业、诚信做事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二是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建党日、全民国防教育月等关键节点,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天津市关工委宣讲团成员讲授红色思政课,教育干部职工爱国爱党、崇德向善。




  打造“榜样学堂”,发挥榜样“引领力”。城西公司创新“榜样直播间”活动,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干部职工服务社会、奉献企业的生动实践。一是聚焦评优评先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职工追求卓越。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等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通过人物访谈、事迹再现、现场互动等环节,让榜样的光芒照进基层、照进班组。二是聚焦大战大考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结合近年来防汛抗洪、援豫、援涿、援川等重大活动,策划“榜样直播间”特别节目,邀请6位先进人物讲述攻坚故事、分享心得感悟。三是聚焦基层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职工实干担当。开展“先锋模范”评选,围绕专业技术和道德品质2个方面、10个类别,为干部职工搭建展示平台,共评选出23位“岗位先锋”、9位“道德模范”。




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近年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发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快推动创新龙江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XX—2026年)》等系列政策,20XX年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支持企业占比达到73.6%,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9%,创新龙江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支撑,以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抓手,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积蓄了科技动能。




  组织科研攻关突破“卡脖子”难题。坚持高水平研发,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龙江路径”。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哈工大、哈工程、703所、哈电集团、中国一重等单位多项技术成果应用到载人航天、月壤采样、火星探测、北斗导航、万米海试等国家战略任务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科技攻关三年行动计划,部署高端装备、智能农机、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专项,实施“揭榜挂帅”重大攻关项目,有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古龙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压裂技术实现日产油气当量超千吨,肇东星湖生物发酵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703所低排放及双燃料工业燃气轮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东北轻合金大型客机高强高韧铝合金板材实现国内自主保障,新和成辅酶Q10关键菌种技术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建设平台载体积聚创新动能。坚持高标准示范,依托黑龙江省产业基础及科教优势,着力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平台载体。智慧农场、陆相页岩油、寒地心血管病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机器人技术与系统、材料结构精密焊接等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2家,在“五大安全”领域实现全覆盖。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佳木斯农高区建设获国务院批复,创新高地示范效应更加明显。哈工大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哈尔滨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建设获科技部批复。齐齐哈尔国家农业




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布局建设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新集聚企业1348家、创新平台36家,高层次人才1204人。




  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活力。坚持高效能转化,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计划和高校、院所、企业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举办“汇智龙江”成果路演推介活动202场,对接项目2305个。实现重大成果转化589项,成果产业化项目新增经济效益98.8亿元。累计支持56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项目实施期预计新增收入77亿元。转化培育一批质量过硬、品牌突出的优质科技型企业,20XX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30家。打造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省工研院、哈尔滨科技大市场等成果转化平台,全省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81家,289项成果在联盟成员中转移转化。哈工大手术机器人团队历经十几年攻关,成果落地转化,成立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公司。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动力。坚持标准化创新,有效激发创新动力。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关于科技创新的规划部署,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支持科技创新力度。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9%,增长率排名全国第12位。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整合优化五类科技计划,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连续3年保持20%增长,支持企业占比连续3年达到70%以上。实施专项人才计划,壮大科技人才队伍,2021以来,全省新增院士6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26人,省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561个。




二、以“五大行动”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将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五大行动”,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助力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实施重点产业科技成果供给行动。完善成果导向的攻关机制,产出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机器人、商业航天、人工智能、页岩油、智能农机装备等攻关项目,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强化基础研究的产业应用导向,围绕我省重点产业,组织开展联合基金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活动,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转化应用研究“地面空间站”的300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成果。继续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龙江路径”,围绕航天装备、能源环境、电子信息等领域,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一体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落地转化。




  实施企业载体培育行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工程,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保障金、科技创新券等惠企政策。推进精准化培育服务,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梳理企业创新需求,部署一批研发项目。开展临规企业科技赋能行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承接主体,积极发挥企业科技成果核心载体作用,做好省级孵化载体备案、认定和申建国家级孵化载体等工作。开展科技创业孵化立标杆提质效选育行动,汇集配套服务与政策支持,选树一批标杆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加快培育质效型服务机构。




  实施成果转化重大工程引领行动。聚焦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供需对接、协同转化、金融联动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统筹推进高校、院所、企业三大成果转化行动,分类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示范带动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挥龙头作用,建设专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和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高水平建设科技大市场,突出“科技服务+技术交易”方向,以市场化模式集聚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设立创新创业生态圈科技引导资金,培育龙江碳谷大厦、深海未来产业科技园等一批生态圈示范项目。




  实施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行动。加强省市协调联动,支持区域创新载体建设,集聚、转化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高水平建设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复制推广中关村、珠三角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试点经验和政策措施,开展“双自”联动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引领区、示范区和创新创业生态标杆区,持续推动深哈产业园建设,推动深哈两市协同互补、紧密对接。扎实推进佳木斯农高区建设,构建水稻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基地、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承建单位按照“管委会+公司”模式组建农高区产业投资公司,依托农高区“金字招牌”开展精准招商,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对省级高新区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挥科




技项目、平台等创新资源支撑作用,推动省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实施成果转化生态优化行动。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平台、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拓展科技金融渠道等,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重建科技体制“四梁八柱”,调整内设机构职能。深化科技研发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创新平台评价体系等。启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工作,构建支持产业振兴的平台体系。加大创新平台清理、规范、整合力度,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引导现有平台载体向产业振兴进一步聚焦。建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做好国家级、省级孵化载体培育工作,选树一批标杆型孵化载体。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推荐国家高层次人才,推动龙江科技英才“头雁”“春雁”支持计划向产业振兴聚焦,壮大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团队。壮大技术经理人、经纪人和企业家队伍。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推动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深化与银河证券、省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合作。落实风险补偿政策,推动省市共建风险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赋能成果转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湖州实践




徐思远




  70载风雨兼程,70载砥砺前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70个春秋,实践成果丰硕而厚重,制度设计日益完善,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地方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一线的贯彻和实践,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和功效的关键,也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湖州市人大坚持向中心聚焦、给发展聚力、为百姓谋福祉、让制度放光彩,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子。




一、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与党委政府的同向发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20XX913日,湖州市第57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如期举行。与




以往不同,这次的地点选在了吴兴区织里镇代表联络站。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贤龙与7位民营企业负责人、4位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联络站内围坐一堂,以“全心全意服务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交流。会上,当地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遇到的困难提出了诉求,人大代表们则将恳谈会作为履职现场,提出了一系列当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建议。针对企业诉求和人大代表意见,参会部门一一作答,并精心为企业出谋划策。




  把政企恳谈会开进代表联络站,是湖州市人大将助推三个“一号工程”与发挥代表联络站阵地功能相结合,以“物理叠加”催生“化学反应”的创新举




措。20XX年,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轮值办好18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推动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原材料短缺等269个实际难题,为全市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这,正是湖州市人大服务中心大局,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缩影。20XX年以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以




及市委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扬长补短实干争先工作要求,在大场景中找准人大工作切入口、发力点,详细制定《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聚焦扬长补短“535”行动方案》,聚焦发挥5方面效能,推进30项重点工作,培育打造5类标志性成果,全力“拼经济、优环境、促发展”。其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围绕重点领域进行立法,着力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首位战略”加快落地,推动开展城市文明、水网建设、安全生产、护航亚运、




反电信诈骗、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等多项工作,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20XX年,湖州市共有11个案例获评全省人大代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优秀案例,真正以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检验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新的一年,以人大方式服务中心大局的探索仍在湖州继续。




二、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与湖城百姓的同频共振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意既是人大依法有效履职行权的基石,更是推动常规工作求深化、难点工作求突破的源头活水。




  20XX10月,湖州市人大在“联群网”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社情民意收集运用打造人大“联群网”民意池的实施方案》,着力打通民意前端收集、中端处置、末端反馈的全链条。该方案吸收了不少湖州市人大近期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既有效规范现有探索实践,更有利于指导今后实践。比如,提出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做好所在领域民意收集、梳理、报送和督办工作,同时加强“二次开发”,对相关民意进行深度研究,将成果运用于更广范围,等等。




  “建立‘民意池’机制是对‘联群网’建设的迭代优化,推动人大干部、人大代表更加深入群众,广泛打造线上线下结合、各类民情汇聚的平台载体,推动民情民意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断厚植人大工作基础。”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元庆介绍。




  自“民意池”打造以来,各条战线都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市人大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同时,民意办理、转化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健全,“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承办单位”的建议督办模式不断深化细化,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30件议案建议全部按期办结,并实现问题解决率和代表满意率双提升。




  一手抓探索,一手抓集成。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湖州市人大还同步对已有工作成果进行提炼固化。湖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关于深




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定》,体系化归集了人大“联群“亲清直通车•政




企恳谈会”成了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聚合力、促发展,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重要载体。网”、代表“亮身份”、“代表寻访一件事”、代表小组“4111”机制等工作品牌,对照新时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加以完善,着




力以更加系统的制度性成果来指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湖州实践持续深化。




孙贤龙主任说:“只要认真,制度就管用。”这份决定,展现的正是湖州




对标“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的要求,久久为功做好民意这篇“大文章”的决心。




三、守正创新,善作善成,与全省人大的同题共答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人心?这是地方人大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近年来,全省人大系统全力破题,形成了不少好做法。湖州市人大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努力答好每一道必答题。




  全国人大和省人大高度重视打通备案审查“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地方人大加强探索。20XX年,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委办、市司法局对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调研,抽查文件654份,发现11份文件存在合法性问题12个,适当性问题10个。




  20XX年,省人大常委会确定湖州作为全省镇街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化建设试点。针对镇街人大备案审查力量薄弱难点,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明确要求各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两条腿走路”,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事员开展审查的同时,组建由上级人大相关委室、法检“两院”、公安机关、司法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律师等组成的备案审查专家组。20XX年,共指导全市72个乡镇(街道)清理现行有效文件1401件,废止1210件,纠正修改4662个适当性问题,有效推动法制统一。




  小站点承载大责任。吴兴区织里镇人大是省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3年多来,这个小站点不断加强规范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在数字赋能上下功夫,通过“立法监督”“织里城事”“码上说事”“有事找代表”等平台征求立法意见,有效拓宽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近两年,织里镇人大参与了35部法规的意见建议征集,汇总上报260余条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民意“直通车”作用。在此基础上,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在全市优选、布建22个立法联系点,范围纵跨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把回应社会关切、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的方法、原则、措施梳理为“法言法语”。




  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基础是省人大的重要关注点。20XX年以来,湖州市人大高标准落实全省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人大关于规范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组织8个调研组赴乡镇(街道)开展蹲点调研,找准基层人大工作的短板弱项,提实对策建议。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意见》并由市委转发,通过市区县联动加强指导落实,不断提升基层人大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着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




实。




  大潮澎湃起,扬帆奋进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之际,湖州市人大将在市委领导下,在省人大精心指导下,实干争先、履职担当,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州的高质量生动实践,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燃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  齐向东




  239月,A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A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理解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与“质”两方面。“新”是指在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下产生的生产力“;质”是指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数据、信息、网络作为三大新生产要素,具备整合传统生产力的能力,能从生产要素衍生出由数据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和网络生产力构成的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对打造新质生产力有主导作用。北京创新底蕴深厚,促进新机制、新主体、新场景通力合作,能加速三大新生产要素“羽化蝶变”。新机制,包括新资源创新机制、新收入分配机制、新社会流动机制等;新主体,包括各类企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社会组织等;新场景,包括新生产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为抓住先机打造新质生产力,点燃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建议: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加速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质”的突破。回顾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历程,大量科技巨头通过国际化战略,用在全球市场赚取的高额利润,反哺本土科技创新,形成了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出海项目援助,对有潜力的项目,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加强风险指引,增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加速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大力发展“纽带”产业串联新主体新场景,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之都。网络安全产业是首都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纽带”产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力,是新场景、新主体的必备能力。建议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为纽带,串联北京的信息、生物、新能源、材料等颠覆性技术产业,将北京打造为具有综合性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之都。




  构造科技类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协调联动的发展新业态,增强科技产业链韧性。建议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对民营企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打造新机制用金融活水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破茧”。科技领军企业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面临的风控监管更严格,易发生资金链断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潜能大,但不受传统融资渠道青睐。建议推动金融支持与数字产业、“纽带”产业相结合,在创新中心建设、重大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弹药,推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做好“筑巢引凤”工作,为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注入人才的“源头活水”。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会拖慢创新步伐。建议对积极引进、培养科技创新类人才的民营企业给予相应奖补政策,降低留人、用人、育人成本,增强创新活力。鼓励民营企业与国内外优秀科研院所、首都高校合作,促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党建赋能作用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贵州高速毕节营运中心




  新时代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企业面临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强。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在党的领导下,企业的党建工作成为掌舵、压舱的重要路径。企业党建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思想引领方面。党组织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引领,帮助员工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组织建设方面。党组织在企业中具有组织的力量,可以带领员工建立起一支忠诚、奋发、团结的队伍,推动企业走向科学、规模化、高效化的发展路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三,管理优化方面。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积极推动企业实现管理优化和制度建设,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并通过完善社会责任体系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从而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党建工作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1]




二、党建引领企业业务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不到位




  理念不到位的问题表现在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将其视为一项政策性任务而缺乏深入理解。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可能仅注重党组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过分追求“帽子”的形式主义作风,而忽视了思想引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往往只把党建工作当作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不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并未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往往缺乏投入和精力,使党建工作无法深入企业的各个领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无法真正为企业的业务开展提供有效的引领和支持。




(二)方法不得当




  一些企业过于注重党建会议、报告等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他们可能将党建工作仅限于组建党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化的活动,如组织党员培训、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等,而忽视了对党员的思想引领、职业培训以及个人发展的关注。同时,一些企业在党建工作中缺乏思想引领的深入,注重行政性的工作安排,而忽视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导致党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企业整体文化的建设。




(三)机制不完善




  党建工作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会导致党建工作的推进无序,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在党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并且,党建工作需要有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效果的评估,但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导致党建工作的执行不到位,工作只停留在表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2]




(四)与企业特点脱节




  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和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一些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某些企业在党建工作开展中,盲目地照搬别人的经验或者简单地将党建工作当作例行公事来开展,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一些企业在党建工作中过于注重宏观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忽视具体执行层面的需求和参与,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实际存在脱节现象[3]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措施




(一)加强党建工作领导和组织建设




  企业应将党建工作摆在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或岗位,加强党支部建设和领导,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并加强宣传倡导。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党员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关怀和激励,打造良好的员工体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应重视党建工作,将其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日常管理之中。只有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增强企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才能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和谐共赢。




(二)深入调研企业特点与员工需求




  一方面,通过组织员工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党建工作的期望和需求。具体调研内容可以包括员工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的评价,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反馈以及对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期望。通过这些调研,能够全面了解员工对党建工作的需求和期待,为后续的党建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了解市场的动态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业务特点和所处的竞争环境。通过调研和分析,能够更好地认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党建工作提供相应的方向和策略。此外,结合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的结果,开展行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4]




(三)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




  为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可以组织行业讲座、实践调研和创新培训等活动,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党员应积极参与社会责任项目,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和扶贫帮困,践行党员的先进性与党建工作的意义。建立党员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党员发展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提升党员参与度和活跃度。建立党建工作的微信公众号和企业社交平台,加强党建工作与员工的互动和沟通,传递重要信息、学习资源和活动安排,增强员工与党建工作的联系和参与度。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水平,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企业党建与经营业务融合机制




  企业可以设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亲自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的发展。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的融合方案,并监督落实。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党建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经营业务,并将党建理念和精神融入企业的核心业务中,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竞争力。同时,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设立党建工作的考核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对各部门、单位和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评估和排名,激励干部和党员积极开展党建工作。通过考核结果,对党建工作成果进行激励和奖励,对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融合的深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建设,深入调研企业特点与员工需求,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构建企业党建与经营业务融合的机制。通过有效地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可以实现党建赋能企业的目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罗启东




  A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时代特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一、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我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优势,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生产力质的提升。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持续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观环境。不以增加要素投入为前提,重点是将现有各类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重新配置,通过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生产主体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进一步深化土地、能源、金融等要素改革,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的统筹协调。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速度。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的支持,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全球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拓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国际先进企业、研发机构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和转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技术交流和合作的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二、大力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支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坚持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理念,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着力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和研究平台。聚焦基础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紧前瞻布局,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进一步加快协同创新,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逐个突破“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改革人才评级机制,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二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优化研究型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供给。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完善高校自主培养学科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培




养体制机制,实施大类招生、分段培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个人潜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充足、多元、可选的专业、课程、教师等优质要素资源。推动专业转换和学分制度改革,降低转换专业限制,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专业权。完善主辅修管理制度,保护学生的潜力和兴趣,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元化发展的机会。




  三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坚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进,适应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提高新质生产力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衔接,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培养素质高、需求量大、适应性强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联合,支持订单培养和定制培训,聚焦重点产业、企业和岗位需求,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体现技能型人才的劳动价值。




三、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生产要素供给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加大劳动资料以及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具有倍增作用,在驱动产业智能化、催生新的生产组织形态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数据要素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黏合剂。




  一是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数据资源国,具备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应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打造大规模高效运行的数据资产市场,把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巨大推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数据要素的产权,设立全国性的数据确权登记平台。制定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价体系,明确数据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更精准地进行数据要素的评估和交易。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的创造和流通。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要素壁垒,使数据在流通中产生更大价值。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数据安全措施,不断改进和加强数据安全策略。




二是着力优化金融供给服务。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血脉,需完善促进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壮大风险投资市场,促进一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各级各类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积极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银行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的参与度。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对企业科创贷款的担保支持,为科技创新贷款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是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利用质效,推动生产管理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提升管理水平。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让市场要素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环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市场经营主体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创新资源要素布局,发挥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及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生产力国内布局,推动重点产业有序转移。




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建设具有完整安全、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一是打造高效互联的基础设施。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集聚集群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提升区域运输服务水平,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新发展。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工程,拓展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开拓加密近远洋航线,强化中欧班列品牌线路集聚效应。实施多式联运高效发展工程,引导多式联运枢纽区布局。统筹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部署建设,加快5G网络规划建设和通信网络应用升级,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发展卫星互联网。




  二是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尊重科研规律,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推、高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坚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水平开放。




  三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利用碳交易等市场化和财税手段,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供应链。做大绿色农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确保种子安全、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产业区。做优绿色服务业,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推进能源革命、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方法与实践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中央在沪企业为例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张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20XX年底,A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根本保证,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系统中央在沪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成立调研组,先后走访12家中央在沪企业,访谈11位企业党委正副书记,收集20余个最佳案例,并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等形式,对新时代经济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经信系统”)在沪央企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解剖式调研,以期为高质量党建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




一、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引擎




  近年来,学界高度关注“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热点课题,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党建总要求、党建新实践和治理高标准等方面,这些研究为高质量党建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结合经信系统实际,中央在沪企业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答题、是国企发展的特色卷、是央地融合的加分项,对于进一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不断提升国企党建质量体现了坚




  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A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1]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党建引领是非常好的抓手,可以把党的要求和部署落实体现到各方面各环节。从中央到市委对党建引领都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共识。




(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体




  现了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2016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A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




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1]二十大党章也指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2]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党委(党组)在国有企业中的独特地位,更表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五项重要原则,其中包括“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3]。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面对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突破“卡脖子”技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硬任务”,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三)新时代党建引领体现了中央在沪企业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企业管理体制来看,中央在沪企业总部在北京(个别也在其他城市),业务领导在北京,但长期扎根上海,业务重心、服务对象、发展优势都在上海,有的甚至是以上海为根据地的二总部。在沪央企对上海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也非常大,主动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迫切。从党的管理体制来看,中央在沪企业党的工作实施的是双重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在沪央企的管理和服务,上海在全国首创了大口工作党委体制。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开展工作,是大口党委制度优势所在。中央在沪企业可以主动参与大口党委搭建的党建引领各类平台,更好地了解、融入、建设上海,央地携手实现企业和地方的双向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经信系统广大中央在沪企业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保障企业改革发展,以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发展全局,推动国家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实施,着力解决经济信息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充分彰显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以制度建设实现治理效能转换,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在经信系统在沪央企得到充分实践。以组织建设夯实经营创新基础,选优配强干部人才队伍,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党建优势很好地转化为了在沪央企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创新优势。




  同时,通过调研访谈也发现,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如何深度融合还存在5个方面15个痛点难点。一是在政治建设方面,如何更高效地把A总书记关于本行业、本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到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如何明确使命愿景和企业定位,使之更加深入人心;如何确保企业战




略与党建要求相匹配,避免党建业务两张皮;如何避免贯彻落实效果层层递减等方法不多。二是在思想建设方面,如何更好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具体包括如何掌握运用好贯穿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避免理论学习上下一般粗;如何挖掘利用好本企业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更好地树立典型,及时有效了解职工思想动态等创新不足。三是在组织建设方面,如何更有效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具体表现为如何搭建最理想的党组织结构,实现党组织覆盖有形、有效、高效;如何建设优质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如何增强党支部工作效能;如何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等思路不宽。




  四是在能力素质方面,如何全方位支持帮助干部职工提升岗位胜任力。具体表现为如何梳理不同岗位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素质标准,掌握干部职工个性化能力素质现状;如何建立大培训体系,在岗位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在工作机制方面,如何使党建机制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具体表现为如何进一步明晰党建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链条;如何将党建考核体系与业务考核体系有效融合;如何体现党建的增值效果,发挥党风廉政的保障作用;如何打破形式主义、资源壁垒,更好实现各方联动等力度不够。




  二、新时代党建引领在沪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方法探索——“五引领五聚焦”工作法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调研组在运用贯穿于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吸收、合理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有效方法,把高绩效组织相关要素融入其中。在去行业化特征、去业务化特点、总结底层逻辑规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央企党建“五引领五聚焦”工作法,助力中央在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五引领五聚焦”工作法的内涵。




  调研中发现,党建政治、思想、组织、能力、机制引领(以下简称“五引领”)与现代企业管理中高绩效组织结构、流程、人、治理、数智化(以下简称“五要素”)在底层逻辑上有很多相融性,以高绩效组织“五要素”为抓手,可以实现高质量党建更有效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引领”。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试行)》的具体规定,本文将国有企业党建引领归纳为政治、思想、组织、




能力、机制引领五个方面。政治引领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引领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把A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到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引领就是高举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守为民宗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组织引领就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在已覆盖的地方织密建强,在未覆盖的地方延伸触角,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能力引领就是通过组织系统性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支持干部、帮助干部提升岗位胜任力,克服本领恐慌;机制引领就是把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使党建制度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有机衔接,良性互动。政治引领是统领,是方向目标;思想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是路径,是凝心铸魂、力量之本、胜任之源;机制引领是保障,贯穿党的建设始终。五个引领基本涵盖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各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




  “五聚焦”。高绩效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概念,“五聚焦”就是指持续聚焦高绩效组织“五要素”。国有企业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承担了主要责任。盈利是企业的目标,高绩效能支持企业获得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高绩效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重要表征,可归纳为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绩效表现三个方面。其中,构成要素是高绩效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包括清晰的组织结构、协调的管理流程、能力匹配的人员队伍等;高效的运行机制是构成要素相互促进、调节和约束的保障,包括治理机制、数智化工作手段等;企业的绩效表现则集中表征了高绩效企业所取得的经营成果。




  国有企业“五引领”从高绩效组织的五方面抓手发力,把组织架构优化、流程精益、人员激励、治理反馈、数智化建设等与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有机融合,可以使国企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更加紧密结合,有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就是“五引领五聚焦”工作法的内涵。




(二)“五引领五聚焦”工作法的主要内容。




2.
  政治引领。作为中央在沪企业,政治建设是第一位的,关乎把“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乎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把企业做强做优的根本保证。结合系统实际,政治引领主要关注使命愿景定位、战略制定和战略层层落实三个关键方面,聚焦“五要素”中的“人”“治理”“流程”三个要素。第一,关于企业愿景使命定位的解决路径。愿景使命定位充分彰显了央




企的责任和担当,它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人”和“治理”。一般情况下,愿景使命由央企总部制定,在沪央企则根据总部规定确定自身目标定位,制定战略计划。优秀的在沪央企在确定自身定位时,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国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中央在沪企业在确定自身定位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二是结合时代特色。在沪央企在确定自身定位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考虑时代性。三是结合企业经营。国有企业经营发展重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确定目标定位时充分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结合区域特点。在沪央企的目标定位可以结合所处地域的经济形势、发展战略、文化特色、资源情况等,更好地做到央地融合。第二,关于战略融合的解决路径。在沪央企制定的战略规划要充分体现政治要求,确保企业战略与中央要求相匹配,避免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战略融合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治理”。一方面,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在沪央企首先要进行战略研究,审查并分析愿景使命和长期目标(5年及以上),尤其要关注目标的可实现性;其次要进行中期计划,促使业务部门按照确定的目标执行详细的规划。另一方面,在沪央企所制定的战略规划要充分消化、深化、转化党和国家的要求。党和国家要求是在沪央企战略制定的方向,“党建+核心业务”是在沪央企战略实施的支柱,党风廉政和党建责任制等是在沪央企战略实现的保证。第三,关于层层落实的解决路径。层层落实更多聚焦五要素中的“流程”和“治理”。如果层层落实不到位,就会面临脱离实际的风险,使目标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是分解目标任务,逐级制定目标,将大目标拆成更小的要素和具体任务,并合理安排、责任到人。二是明晰过程标准,形成“制度+程序+指导书”三位一体的程序体系,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加强责任管控,采用月度督办、季度督导、半年述职和年度考评等方法,加强对各责任主体落实责任情况的日常及专项检查。




3.
  思想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思想引领主要聚焦“五要素”中的“人”和“数智化”两个要素。第一,关于加强理论武装的解决路径。理论学习要根据基层实际和员工接受能力制定符合基层特色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人”。一是遵循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缓。因此,




理论武装学习要坚持做到要反复学、持久学,保持一个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二是结合实际,避免上下一般粗。理论武装在基层要创新,用最新、最接地气的形式,作与基层干部群众契合度最高的理论宣讲。要突出通俗化,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把“官话”和“术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少一些照本宣科、和尚念经,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第二,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解决路径。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党员安身立命之本。要挖掘利用好本企业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人”和“数智化”。一是挖掘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经信系统在沪央企红色资源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鲜明特点、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鲜明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重要工作与活动地的鲜明特点、作为新中国现代工业集聚地的特点和上海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特点,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径挖掘利用好这些生动的理想信念教材。二是做好典型选树。新时代的典型选树,可以从思想作风维度、工作贡献维度和时代性维度3个维度综合评估,选出思想作风方面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工作贡献方面善于作为、成绩突出,时代性方面与时俱进、创新引领的示范典型。三是了解职工思想动态。首先构建员工性格画像,可依据MBTI性格类型测试等方法来进行;其次与员工高频率、随时随地谈心谈话,在组织生活会前等时间节点定期进行谈心谈话,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见缝插针式地举行非定期谈心谈话;还要关注员工家庭,进行家访,从家庭成员口中了解员工情况;最后注重与员工的沟通方式,要增加个别交流,减少当众说教,要增加双向交流,减少单面传递,不要让员工成了听众,应根据不同的员工、不同的时段,确定不同的沟通主题。




4.
  组织引领。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在已覆盖的地方织密建强,在未覆盖的地方延伸触角,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组织引领主要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和“人”两个要素。第一,关于组织体系建设的解决路径。组织体系建设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一是建立与业务组织结构相匹配的党组织结构。在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减少组织层级,探索最理想的组织程度,实现党组织的有效管理。比如在公司党委下增设专业领域党委,分层分类管理党支部,使党委更好发挥党组织在不同经营块面上针对性的指导作用。二是在党组织未覆盖的地方延伸触角,实现工作的有效触达。针对党组织覆盖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内外联合项目中传统组织模式覆盖不到等问题,一方




面在横向上冲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围城”,打破地域、单位、行业、部门、身份限制,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另一方面在纵向上构建基层组织的“动力主轴”,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第二,关于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解决路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和“人”。党组织带头人要明晰自身的4个角色:在基于双向进入的交叉任职的层面,做好党建管理者和业务管理者;在基于管理责任的角色定位层面,要做好对上的接收者和对下的传导者。第三,关于党支部建设的解决路径。党支部建设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和“人”。在沪央企要结合业务特点,加强党支部分类管理,形成支部特色品牌。比如将党支部按照业务类型分为综合管理型、科研生产型、分/子公司型,按照“目标责任、管理体系、评价标准、考核实施、结果运用”这5个管理要素,形成5个分类管理维度: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差异化的评价标准、立体化的考核体系、迭代化的结果运用、精准化的目标责任。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使基层党支部更加具有特色亮点,进而形成独有的支部品牌,有力促进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提升。第四,关于党员队伍的解决路径。党员队伍建设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和“人”。一是对于增量党员队伍注重品质提升。后备干部培养、人才队伍培育、先进典型选树都要与党员发展同频,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成熟度评价,制定入党积极分子成熟度评价标准,不断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对于存量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唤醒党员身份意识,定期设定创先争优目标,让其在业务攻坚任务中发挥作用。制定党员登高计划,绘制党员雷达图画像,上墙亮身份,设置党员“个性化标签”,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5.
  能力引领。能力引领主要聚焦“五要素”中的“人”和“数智化”。第一,关于掌握能力核心需求的解决路径。工作中,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应具备不同的关键能力素质,要挖掘员工个体的能力素质,选育出与岗位相适配的个体。掌握能力核心需求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人”。一是不同岗位应具备不同的关键能力素质标准。领导层面,最重要的是要具备领导能力;中层、项目经理、后备干部等层面,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中级岗位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技术人员和员工层面,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岗位能力、通用能力。针对不同的角色梳理出能力素质标准,形成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及岗位实践锻炼,提升不同岗位人员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二是掌握干部职工个性化能力素质现状。




通过构建干部职工个人胜任力画像、胜任能力雷达图、个人能力报告等对干部职工的知识技能、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并为干部职工提供提升建议。第二,关于针对性系统化培训解决路径。工作中,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应具备不同的关键能力素质,要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展开系统性、持续性、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培训。针对性系统化培训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人”和“数智化”。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学习培训中往往会遇到针对性、有效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统筹谋划不够等问题。在沪央企既注重“操其要于上”,加强对培训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注重“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同时用好数智化最新培训手段。




6.
  机制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五大建设之中。就在沪央企而言,党的工作机制也要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机制引领主与“五要素”中的所有要素都有关系。第一,关于责任机制的解决路径。在沪央企如何进一步明晰党建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链条。责任机制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流程”“人”和“治理”。在沪央企通过党建责任机制,层层分解党建责任,党委班子成员制定党建长期工作规划,支部书记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工作落地,推动党业融合,党员骨干明确自身任务,把党建“软内容”转化为工作“硬任务”。通过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深化工作责任主体、细化责任目标、强化责任管控,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各项目标有机融合,党建工作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党建工作机制。第二,关于评价机制的解决路径。中央要求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将党建考核体系与业务考核体系有效融合。评价机制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流程”“人”和“治理”。在沪央企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将党建考核体系与业务考核体系有效融合,做到业务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党建考核成绩纳入综合考核。第三,关于赋能机制的解决路径。赋能机制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治理”和“数智化”。在沪央企通过“党建+”赋能,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冲在一线优势,做到党建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一是坚定“党建+”的方向。




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在发展方向上充分体现党的意志、组织建设上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工作推进上充分体现党的引领。二是丰富“党建+”的内容。把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开展“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结合点、着力点,将党建工作融合到经营改革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产生“1+1>2”的效果。三是创新“党建+”的载体。在“党建+”的方式上,既可以业务划分,也可以系统划分;既可以是本单位内部的,又可以是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还可以是产业链上的。在“党建+”的效用上,可以是长期的,建立长效机制,上升到制度层面;也可以是阶段性的,针对专项任务,及时进行总结,优化“党建+”的方向和目标,确保取得实效。第四,关于联建机制的解决路径。要通过党建共建打破资源行业壁垒,凝聚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联建机制更多地聚焦五要素中的“结构”。在沪央企根据业务特点,从企业与地区、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与社会等维度入手,持续加强工程链、业务链、产业链党建联融联建,打造党建联建平台,依托党建联建协作强化经验共享、成果共促,形成合力。




三、新时代党建引领在沪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政治引领方面,要避免贯彻效果层层递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以中国航发商发“一图三单”工作法为例,通过聚焦高绩效组织的“流程”“治理”要素,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责任,抓住系统工程与党建的结合点,一抓到底。主要做法:按照经典的系统工程“V”模型理论,构建了党建工作“V”模型。左半边从上到下代表从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到公司党建工作要点内容,再到基层支部党建工作要求的逐级分解定义过程;右半边从下到上代表从基层支部工作见实效,到公司党委工作起作用,再到上级党组织工作落地落实的逐级集成验证过程。通过中间各层级党建工作计划管控以及规范化指导,确保上级党组织各项要求在基层落实落地。根据党建工作“V”模型构建了组织功能图、计划过程总结单、程序清单、可视化清单。通过“组织功能图”将各项党建工作要求分解转化为各级党组织的功能职责;通过“计划过程总结单”逐级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将各项党建工作合理安排、责任到人;通过“程序清单”做到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可视化清单”将党建工作成效通过可视化手段进行公开展示,将各级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成果直观呈现出来。实践效果:中国航发商发通过打造党建“一图三单”,全方位梳理了各级党组织职责功能,进一步形成了“一套党建工作机制”。通过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




工作责任,找准党建工作与工程研制的结合点,推动党务工作者快速进入角色,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将党委、党支部、党员凝聚起来,将职工群众动员起来。




  在思想引领方面,理论学习要防止“上下一般粗”。以上海航天局打造“铸魂”四课堂为例,通过聚焦高绩效组织中“人”的要素,打造“铸魂”四课堂,以领导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的分层分类分级的授课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做法:党委书记“初心课堂”。党委书记采用固定+灵活的授课方式,开展“初心”教育。每年固定在庆祝建党周年之际,组织党的历史教育。到联系党支部、所在党支部,灵活开展党史小课堂、思想引领小课堂等。党委委员“政策课堂”。采用宣贯+规划的工作方法,全面对接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宣贯中,确保党委委员做到政策的全面把握,到主管条线宣贯的彻底清晰。在规划中,把学习和业务规划相关联,确保了党中央重要部署与发展方向始终保持一致。科技委专家“专业课堂”。聚焦技术前沿和型号前沿发展趋势,组织科技委专家和型号两总走进支部、走进部门、走进班组、走进新职工,开展院士面对面、博识堂等。支部书记“微课堂”。组织支部书记开展“党课开讲啦”“优秀主题党日”“品牌党支部”等主题活动,选评优秀微党课案例,实现党的创新思想理论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党员心中。实践效果:上海航天局通过打造“铸魂”四课堂,将授课老师层层分类,听课学员可按需学习,同时,以学习、研讨、分享、总结等丰富的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充分调动多层级多方面的人员参与党员思想教育,切实避免了“上下一般粗”。




  在组织引领方面,要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抓基层、打基础,织密建强组织体系。以上海移动网格化党建为例,通过聚焦高绩效组织的“结构”和“人”要素,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导向,以网格化党建搭建最理想的党组织结构,实现党组织全面、有形、有效覆盖。主要做法:一是党建网格化。营销类企业的末梢运营单元分布广、分散性强,是落实公司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上海移动通过对网格化党建路径和方法的探索,建立了党建指导员、党员派驻、党员联系等机制,将党建工作全面深入覆盖到各网格单元,确保组织有形和工作有效。二是实现有形覆盖。坚持同等条件下将发展指标向基层网格倾斜,从而使基层网格党员同比增长200%,网格覆盖率同比提升24%。通过下任务、搭平台、建机制、做测评,推动网格党员带头解决业务拓展、客户服务、建设维护等重点难点问题,从而使推动作用显性化。三是实现有效覆盖。




选拔党建指导员队伍,实现了对一线班组、网格全覆盖,并形成了队伍优化、赋能支撑、考核激励、方法推广四项工作机制。运用“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工作法开展谈心谈话千余次,解决一线“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并取得经营发展实效。实践效果:基层基础更加夯实,深入推进网格化党建,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向一线末梢全面覆盖。党业融合成效更加显现,通过丰富党业融合载体,提炼党业融合机制,强化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到一线”。队伍能力活力合力更加激发,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服务支撑群众的意识得以进一步强化,管理能力支撑效力不断提升。




  在能力引领方面,要建立大培训体系,在岗位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海联通构建“1341”针对性系统性的大培训体系为例,通过形成“战略—组织—专业—人才”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强化“公司—部门—基层单元—个人”四级穿透的纵横协同,执行有力的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展开系统性、持续性、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培训,将人才强企与公司经营紧密结合,以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目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主要做法:一是构建“1341”赋能培养体系。从规划、实施、资源、平台四方面构建。1个规划设计即制定岗位年度培训计划;3个运营实施即培训组织实施、培训IT系统、数字化应用;4个体系建设即基于战略及岗位要求的能力体系,基于能力要求的多元赋能课程体系,大师资队伍持续稳定发展的师资体系,以及多维评价的认证及等级认定体系;1个平台即“沃成长”学习平台。二是多措并举组织落实。通过顶层规划,面向全员和关键群体精准赋能;灵活教学方式,夯实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及师徒带教;推进全员认证,落实以赛促训,以考促学;夯实教学支撑,强化师资队伍,构建培训管理数字化平台。三是培养成效保障。通过加强培训机构设施保障,改革人才关键机制,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加强效果评估应用等手段保障培养成效。通过构建“1341”人才培养体系,精准面向重点对象实施战略关键能力赋能,员工能力素质结构不断改善。实践效果:通过构建“1341”人才培养体系,精准面向重点对象实施战略关键能力赋能,员工能力素质结构不断改善,全员支撑战略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为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机制引领方面,党建工作机制如何更好地适应推动业务工作,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构建“三化三合”党建责任落实机制为例,通过聚焦高绩效组织的“人”“流程”“治理”要素,找到党的建设与企业治理有机结合的有效抓




手和发力点,将党建考核与业务考核有效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匹配分解,系统牵引目标任务的落实跟踪。主要做法:一是构建机制。“三化三合”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即“深化责任主体、细化责任目标、强化责任管控,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各项目标有机融合、党建工作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的党建工作落地方法。二是明晰责任。完善了党建工作格局,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组织体系。把党建基础工作和年度任务目标细化分解为可量化、可督办、可考核的具体项目。发挥党建引领在治理机制上统筹协调的优势,推进业务任务有效落地执行。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全面落实闭环改进。三是有机衔接。将党建工作的成效鲜明体现在确保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队伍稳定等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中。促进工作职能融合、过程融合、检查融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一体化”考核。横向构建党建工作联建协作区,纵向开展两级联创,提升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实践效果:国网上海公司通过责任清单的确立,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明确党建目标和任务目标,通过“三化”促“三合”,以“三合”体现“三化”的成效,提升党建工作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质效。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刘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坚持贯彻的主题。刚刚闭幕的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另一方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提高到空前高度,作为首要任务,作为要坚持的主题,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阐释,从实践上作了系统的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达成作出了战略举措方面的充分准备,意义重大。




  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上,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供给和需求协调均衡的发展,是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动态均衡的发展;在微观上、动能上,高质量发展一定是高效率发展,这主要体现为要素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结构上,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协调的发展,包括城乡结构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区域结构的协调;从发展的承受力来说,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发展中大国来说,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足够的抗击打韧性;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发展,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一定是朝着国际的现代化历史发展方向不断提升。




  之所以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是因为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很多历史性成就,但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问题还是源于我们国家不够发展,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要发展。一般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现在目标函数变了,约束函数也变了,只有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之所以说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发展,是因为没有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难以实现。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来讲,2025年实现向高收入经济体跨越,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10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用15年时间实现高收入的成长阶段,2035年赶




上中等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有一个基本指标,即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达到这个水平,我们在15年里GDP要翻一番。到2050年赶上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202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是4.7万美元。从人均收入1.05万美元到4.7万美元,GDP总量相当于2050年要比2020年翻2翻,年均增长达到4.6%。前两年我们的增速是4.6%,20XX年国家设定的增长目标是5%左右,所以,2024年和2025年的经济建设任务非常重。2035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GDP,15年翻一番需要年均增长4.8%。按照各方面的测算,如果发展质量不发生根本性提升,我们在未来平均增长率可能达到的最高值在3%~3.8%之间,达不到要求的4.8%;到21世纪中叶,这30年自然增长率平均就是3.5%,到不了30年翻两番的增长率4.6%。不改变发展方式,不能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经济目标就难以实现。




  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在我们党做了一系列战略安排,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条件,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有了更为系统的战略举措,虽然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还没有达成,但是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怎么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我们要贯彻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水平的创新。党的二十大从科技、教育和人才等方面对其作了深入阐述,它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的支撑,其核心就是提高我们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




  第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改革。想推进高质量发展首要就需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要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贯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做大做优做强,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要支持扶持中小微企业,这是要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完善公平竞争的价格机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体系。




  第三,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开放,高水平的开放主要是指制度性开放,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后进入新发展阶段,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政策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从一般的鼓励“引进来”,到开始鼓励“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要推动从沿边沿江沿海的开放,向内地双向纵深推进的开放,等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对中国的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第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是党中央对我们面临发展的风险认识更加深入后给出的特别强调。高水平的安全对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具有不可或缺性。讲挑战和机遇的关系时,有一个深刻的观点,过去讲的“机遇大于挑战”,现在讲“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什么是战略性?战略性就是方向性,总的方向是有的。可塑性就是具体实践时很多目标不是确定的。挑战更具全局性,风险更具系统性。挑战和机遇的关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是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所以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高水平安全。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创新。我们现在知道要有新材料,人类文明历史当时是石器,接着是青铜、瓷器,然后是钢铁,现在是崭新新材料的时代;新科技,人们要求新的动能,刚开始是热力、蒸汽,然后是电力、算力,这是新的动力;能源,过去是自然力,然后是煤炭、化石资源、油气,现在是新能源。这些汇聚在一起,最要紧的是从生产业态来说,以前是自然经济、农业、工业,现在是数字,数字有可能成为和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并列的新的文明时代。在这些变化条件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这就是高水平的创新;要实现这种变革要有生产关系的保障,这就要有高质量的改革;高质量的创新,高质量的改革在现代开放条件下就要有高水平的开放;兼顾改革和开放,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就要有高水平的安全;所以,高水平的创新、高水平的改革、高水平的开放、高水平的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




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吉训明




  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正处在“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中美科技之争,高质量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保障中国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途经,更是实现医学科研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质量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医学创新发展政策文件精神,推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一、深刻理解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时代意蕴




  202112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将科技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A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A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重点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强调“把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发展文件精神在健康行业的生动实践,A总书记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最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提供了遵照依据,注入了强大发展动能。医学科技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需求。医学科技成果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医学应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二、探寻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低下的核心问题




  中国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科研工作者热衷于申请政府的各种项目,输出了海量的论文和专利,与企业生产一线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科研-知识产权-产品-市场-产业化”的闭环并未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严重不足。相关数据显示,中美之间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差距巨大。2002-2021年北京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仅为30698件,其中转让专利1105件、许可专利139件,转让率和许可率分别仅为3.6%0.5%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的数据)。




美国的同期相关数据显示,专利实施率70%80%(产业化率超过50%)。中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以专利转让和许可率代表)远落后于美国。医学科技成果除了提升科学技术效益、社会效益,改善临床救治效果和医院管理能力外,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更能体现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的与经济性内涵。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实现了规模化销售的医学技术产品,单纯的专利转让和许可并不等于产业化和产品化,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应低于专利转让和许可率。经查询,国内尚无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权威的的对口统计数据。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低下的核心问题在于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严重不足。




三、坚持医工结合的源头技术创新,追求医学科技自立自强




  医工结合在我国的医学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的进步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工结合已成行业基本共识。医工结合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既不是单一的医学,也不是单一的工程技术。一方面,由于医疗领域产生创新成果的周期长、难度高,需要满足临床实用化与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还与市场、资本、标准的发展风向高度有关。因此,医工结合创新研究,需要临床专家、医生、工程师、市场分析师、战略投资者等共同研讨,方可确定技术要求及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系统的工程化解决方案,最终让产品真正解决临床的痛点、难点。




  智能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人体生物力学、生物医药制造、生物材料等领域是医工结合重点研究方向,医学新材料、生物学统计与生物物理学、器官修复与移植、类器官研究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医工结合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实现医工结合的可行办法是需要以项目为抓手,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组建由医学专家和工科专家融合的项目团队,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制度设计,合理划分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制造出更多能够服务于临床的医疗产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坚持自主研发,技术不受制于人,跨越从跟随到模仿再到原始创新的阶段,方能实现医学科技成果的源头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改变医疗的当下,加强新医科-医工结合领域的创新学习,加速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弥补和同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场景应用与创新升级,刻不容缓。




  四、坚持流程创新,以终为始,搭建逆向医学科技转化应用研究体系,提高医学科技转化效率




  医学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的传统模式为“基础研究-原创发现-专利申请-概念验证-中试-转化-产品-产业化”,逆向医学科技转化应用研究体系的创新思路,是指实践摸索,从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基于市场筛选临床问题,逆向设计研究项目及研发内容,组建研发团队,匹配研发资源,设定技术框架,筹划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成倍提高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逆向医学科技转化应用研究体系的核心在于从项目立项之初,即需要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可能性评估,弥补传统医学科研项目的不足,构建“市场-科研-生产-产业化-市场”的闭环。医学科研需要重新走进临床和了解医学产业基础,在了解临床与产业现状之后聚焦技术突破点并解决市场需求和临床问题,充分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评估。但市场需求和临床问题的明确,商业化和产业化评估并不必然意味着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成功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重要因素,其内在机制是什么,有效运行的规律是什么,这些问题均要基于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属性来探究,以及不断实践试错来解决。逆向医学科技转化应用研究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提高医学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五、坚持机制创新,五链有效融合,探索“政产资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现有机制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20XX年,A同志指示: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目前,“五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产业链方面,企业主体参与“五链融合”的内驱力不够;创新链方面,科技创新贡献力度不大,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低;资金链方面,融资不易,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政策链方面,政策的制定源于行政惯性,与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匹配,政策的有效执行力较差;人才链方面,人才作用发挥不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对脱节。“五链融合”的实质是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加快集聚并实现共享互联相通,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五链融合”是解决目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有效办法。创新主体(多指企业)从市场需求和临床实际问题(“用”)出发,通过政府相关政策(“政”)的推动(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不同阶段的资金匹配(“资”,分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资金、概念验证资金、中试平台验证资金、市场应用研究资金、市场推广阶段的商业资金等多种不同渠道和性质的资金),与具有解决技术能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研究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生产产品,推动健




康产业发展(“产”)。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政产资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六、坚持“一专多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医学产业化团队,培育一批医学产业科学家




  人才资源是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的资源。现有人才素质和人才培养体系不能高效支撑高质量医学科技转化。高质量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非一种技能的人或者某个人完成,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医学产业化团队,培养一批医学产业科学家。医学产业科学家是以医学用技术为主要科研对象,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健康产业和医学应用,研究实用技术并且能进行产业化的科学家。医学产业科学家在医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对医学科研和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为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七、总结




  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战场,是实现中国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活水,是“新质生产力”在医疗领域的场景实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问题是医学科技成果产业化不足的问题,以医学科技产业化为导向,坚持医工结合形成原创性技术的源头创新,坚持逆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创新,坚持“政产资研用”的机制创新,可以提高中国医学科技转化效率,推动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蔡之兵




  在20XX5月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A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是党中央赋予京津冀的全新历史使命,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的第一个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它在整个国土空间布局和区域战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生态联防共治、公共产品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有力促进和支撑了京津冀三地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样板和借鉴。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过程中,京津冀地区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个方面,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




一、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所有的创新类型中,又以原始创新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最大。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在这种背景下,京津冀作为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理应勇当先锋,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北京是全国乃至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基础研究力量也远强于国内其他城市。在推进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北京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优势,携手津冀,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引领,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明确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确保政府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有序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以社会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参与,从而能够不断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要率先推进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




加强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各类创新




人才的培养。京津冀地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发挥开放程度高、国际化水平高的优势,积极推进国际教育和科技交流与合作。京津冀在国际交流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持续推动国际学术和科技活动交流,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




  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需要依靠市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来吸引数量众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原始创新活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渠道。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明显,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上具有坚实基础。以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一指标为例,20XX年京津冀三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都超过了1000亿元,分别为7948亿元、1677亿元、1010亿元,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北京市向国内其他地区输出了95062项技术,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创新增长动力源。京津冀地区应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加快推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市场之间的通道,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水平。




二、以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为目标推动协同发展




  2014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探索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框架。2015430日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了“交通—产业—生态”三维框架,其后陆续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思路,都借鉴了该框架。这充分证明了这一框架的重要现实和指导价值。当前,党中央已经部署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任务,这对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首个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地区应深入探索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发展路径和模式。




  在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上继续作表率。在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推动绿色发展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区域协同发展不仅仅涉及交通、产业、生态三个领域,还涉及包括政府治理、公共产品、营商环境等其他领域。因此,深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既需要重视交通、产业、生态三个传统领域的一体化工作,也需要从区域制度与政策趋同、公共产品如何实现均等化等




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




  在平衡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上继续作表率。作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肩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就要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通过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着力处理好“一核”与“两翼”、北三县等周边地区关系,持续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全面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强力后劲、开拓更大空间。要立足全国南北区域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深刻认识到京津冀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与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的交通连接和产业合作,通过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领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为北方其他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持续缩小南北区域发展差距。




  在探索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继续作表率。在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是确保京津冀能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根本前提。围绕这一目标,要以“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为原则,开展公共服务政策相关研究,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内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资源,研究制定实施统一的设施配置、建设及服务标准,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要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强雄安新区与京津公共服务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京津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机构向外拓展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优质资源优先向雄安新区及河北省其他地区转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从各地实践及面临的挑战看,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是各地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难题。作为典型的完整生态系统区域,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不仅是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问题,也是影响京津冀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京津冀地区应加快探索科学、可行、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率先探索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处理好生态环保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探索一条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京津冀地区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为方向,从主导产业培育、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等方面,系统性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要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度量难、变现难、交易难、抵押难等问题,加快开发生态




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高排放企业碳减排之间搭建起市场化的转化渠道,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相统筹的实践路径。




  积极探索系统性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从过去1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从全国发展大局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样巨大,尤其对流域经济等处于同一完整生态系统内的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对此,京津冀地区要着眼全局,全面比较国际和国内典型地区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案例,充分借鉴各类补偿经验和做法,加快构建包含“补不补、补多少、谁来补、怎么补”的系统性跨行政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因生态补偿不平衡而导致的区域合作难题。




  加快探索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是决定“绿水青山”能否顺利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因素。生态产品价值用绿色GDP等指标引导政府部门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制度机制。




  实现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生态产品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回报,这是生态屏障型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一方面,要加快对京津冀地区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系统梳理各地区已有的优质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关的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路径,加大生态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升生态产品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的市场收益。另一方面,要加快优化调整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考核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和地位,探索建立运2021年,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甘棠船闸投入使用。




三、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目标推动开放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A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这是对新时代我国开放发展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方向。京津冀地区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进大发展。




  一方面,克服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发挥京津冀地区区位优势,助力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一些短




板,比如美西方国家对“卡脖子”技术的封锁制约我国高端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动对我国外贸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对此,京津冀地区要坚持全球思维、国际视野,抓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以有力的政策制度畅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循环大通道,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贸易协定、对外投资等方面,系统性构建内外联动新机制,实现进口与出口、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内需与外需的协调发展,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坚持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京津冀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地区的开放平台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在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具有良好基础,要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加快建立以产业协同开放为核心的促进体系和合作机制,实现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之间的互补错位发展,推动京津冀区域在更高层次上协同开放。同时,要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深度合作机制,加强三地在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政府合作方面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地区发展活力,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共享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共享发展程度不够是制约三地形成高度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点难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共享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北京要着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首都,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还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中心,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应发挥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顶层设计上,要坚持把北京发展纳入京津冀战略空间考量,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携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在协作布局上,要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以一体化为路径,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圈强链补链,形成紧密分工协作格局。在具体思路上,要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符合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河北雄安新区疏解转移,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天津与河北省要着力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区域协同发展,不仅要发挥首都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天津河北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对天津而言,要把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重要位置,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全面增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竞争力。从河北省地理结构看,既有沿海城市、也有内陆城市;既有城市化地区,也有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加快缩小省内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省竞争力整体提升。




  区域协同发展要着力探索更加有效的共享发展机制。加强京津冀三地在规划、交通、产业、生态、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对接,优化要素空间布局,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完善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区域合作与互助模式,灵活运用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模式,充分发挥京津两市的发展能力优势和河北的要素禀赋优势,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格局,开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六维三力”模式研究以中国船舶集团为例




袁凯苏




  近年来,按照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六维三力”模式,中国船舶集团党组站在“两船”重组新起点,把抓党建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不断深化改革与整合融合,持续巩固深化全国国企党建会工作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动力充沛的国企改革“船舶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队”,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中国船舶集团在总结近年来党建工作和企业改革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总结形成了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六维三力”模型,坚定不移抓党建、强党建,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双融互促。




一、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的根本要求。A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我们认为,这“六种力量”是党对国有企业地位和作用的定位,也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为之努力的目标。国有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六种力量”,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独特优势,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同时,A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换言之,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等同于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综上所述,衡量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高低的




根本体现就是国有企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水平,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否取得实效,起到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二是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解决“融合”问题。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性质上兼顾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两种属性,在组织架构上存在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两套体系,在作用发挥上存在政治功能与管理职能两个逻辑。从政治属性上看,国有企业肩负着贯彻国家基本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确保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政治责任,这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从经济属性上看,国有企业承担着完成经营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这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国有企业一方面要时刻把准政治方向,在制度设计、组织保障、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价值导向,党建工作需紧扣企业“价值创造”,真正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综上,国有企业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必须通过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这也正是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必由之路。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全面深度融合,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凸显党的建设对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的推动作用,使党建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聚焦。全面融合体现在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即党建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发挥作用;深度融合体现在这种融合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融合,而是有机的、精准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的融合。




二、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理




  一是实现融合的路径是“六个维度”。第一,从国有企业政治属性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A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因此,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与企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的首要着力点,就是与“公司治理”相融合。




  第二,战略方向是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国有企业政治责任、政治担当的集中体现。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正确选择和确定战略方向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和基业常青的基础。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战略方向必须在党组(党委)领导下制定,符合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适应国家战略、体现国企担当。




  第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更是党组织实现思想领导的重要路径。企业文化作用于员工的思想、精神层面,发挥着约束员工的行为,并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的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天然的关联性,通过教育、引导、熏陶、教化,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励干劲的目的。




  第四,干部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落地落实的关键。如果将企业比喻为一个人,干部和人才就是企业这个肌体中的血液,能够支撑肌体各部分器官功能作用的发挥,干部和人才是企业坚韧生存、长远发展的砥柱力量。国有企业干部人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国有企业党组织抓住干部人才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企业坚持党的领导的关键所在。




  第五,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党组织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的重点。优化内部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话题,也是保障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监督功能,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合规管理密不可分,是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工作,更是基层党建植根创新的活力之源。对企业发展而言,抓好生产经营是重中之重,也是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运营实践的实际行动。对于基层党建而言,只有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工作载体、活动安排与生产经营的具体事项结合起来,党建引领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建才能在组织形式、方法路径上不断创新、激发活力。




  二是促进融合的方式是“三个力”。第一,引领推动力是指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能力,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




把稳企业改革发展方向,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企业最大的使命和责任,善于用政治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想深一层、看远一步,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和政治警觉,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和定位本单位工作,确保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执行到位、落实有力。




  第二,动员激发力是指国有企业党组织依靠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组织内部成员和外部人员进行凝聚、引导、动员和激励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发挥组织优势和组织功能,做好党员和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发动,统筹做好规划设计、统一思想,让党员群众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把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集到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面对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时,敢啃硬骨头,善打硬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亮剑、攻坚克难,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第三,自我革命力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来说,就是各级党组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保持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堵塞漏洞、健全机制,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党员干部员工进行有效监督;勇于推陈出新,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攻克“卡脖子”难关;增长新的本领、开拓新的境界,努力做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三是实现融合是路径和方式的统一。




  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干部人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六个维度”是党建与企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的路径,引领推动、动员激发、自我革命“三力”是在六个维度上,使二者能够实现融合的方式。路径侧重于融合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融合发生作用的方式侧重于形式。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就是在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干部人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六个维度”,每个维度上党建工作都能发挥引领推动力、动员激发力、自我革命力,从而实现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治理同频,聚焦“顶层设计”强领导。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结合船舶实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科




学、完备、高效的治理机制,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第一,强化引领推动,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深刻领会、全面理解、不折不扣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首要环节。完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党建进章程,实施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二级企业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制定《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实施意见》,专门制定党组议事决策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等制度。理顺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健全集团公司董事会“1+2+N”制度体系,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授权管理规定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确保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使党的领导更紧密融入公司治理,决策流程更加高效协同。




  第二,强化动员激发,推动治理机制贯通扎根。把宣传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机制作为改革重组过程中促进整合融合的重要举措。在全系统大力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同时对集团公司实施意见作出部署安排,逐级开展宣贯。把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纳入党性教育和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的必学内容。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培训,突出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教育,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并强化“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集团公司正副职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专门设置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学习模块,邀请权威师资进行专题授课,强化各单位领导干部规范议事、廉洁决策意识。




  第三,强化自我革命,行使党组织的监督权利。集团党组和二级单位党委在参与决策,有效行使决定权、把关权的基础上,坚持对相关决策事项行使监督权。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事先经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充分酝酿等程序再提交集体研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不搞临时动议,坚决杜绝“一言堂”。出台《一把手管理意见》,促进主动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开好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改进作风、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前移监督关口、深化日常监督提醒,突出对决策的全过程监督,重点抓好选人用人监督,坚持“定期体检”,发现问题逐一销号式跟踪管理,确保“两个一以贯之”落到实处。




  二是战略同向,聚焦“国之大者”谋发展。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围绕公司重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政治功能,激发党员干部政治领悟力,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发展方向前进。




  第一,坚持引领推动,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谋战略促改革的行动指南。将学习贯彻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四项标准督促跟踪落实情况。2020年—20XX年,连续三年专门召开学习贯彻A总书记重要指示座谈会。在战略制定上,以A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明确新集团三项企业使命、“三步走”战略目标、四大产业方向、八大发展战略,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新征程。把学习贯彻A强军思想、支撑国防建设作为首责所在和立身之本,坚定履行强军首责,实现了国产航母、新型两栖攻击舰、大型驱逐舰等历史性突破,军工“战略+运营”管控加快建立,军工核心能力全面跃升,军品质量实现重大改善,有力支撑海军现代化转型升级。




  第二,坚持动员激发,推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强化战略宣导,利用好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三会一课”等党的工作载体宣传贯彻发展战略。集团公司党组领导在所联系单位讲授专题党课、阐述兴企方针和目标愿景。旗下一些大型造船企业建立党委委员十余场主题党课到支部、支部书记百场专题党课到班组、全体党员千场微型党课话初心的“十百千”党课机制,在班组等层面全面解读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领导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2021年,集团公司分7批对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及总部处级干部进行全面轮训,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开班授课,为集团战略规划落地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第三,坚持自我革命,把政治可靠作为“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把兴装强军作为发展之基、立身之本,自我加压,主动放弃“挣快钱”但不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产业,聚焦主责主业,形成强大的战略自觉。立足国内大循环,坚决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双碳”目标、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推动“绿色珠江”“新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推动国内市场畅通和规模拓展。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好排头兵,承接建造一批国际先进的品牌船型,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加快“走出去”。压实责任、健全体系提升能力,向“一把手”下达责任令,对型号研制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捆绑考核,将军工责任压实扛牢。成立工程管理中心等四个中心,强化军品供应链管理,推动军工核心能力全面跃升。标本兼治狠抓装备质量,坚持“质量至上”,健全《军工科研生产管理办法》《舰船精细化质量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强力推进质量专项行动,新发质量问题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军品质量实现重大改善。坚决压实型号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干净工程”建设,型号风险防控全面加强。




  三是文化同育,聚焦“追求卓越”铸灵魂。中国船舶集团继承和发扬军工优良传统,赓续红色基因,持续开展“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精神文化教育,凝聚广大船舶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献身国防军工事业的精神力量。




  第一,全力引领推动,大力弘扬红色血脉的品质和境界。注重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底色,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根基,继承和发扬与其一脉相承的军工文化,在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总结提炼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中国船舶三大精神,不断完善船舶精神谱系。广泛开展以“三大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船舶精神文化教育。联合央视摄制电视剧《功勋之黄旭华的深潜》,生动展现“共和国勋章”背后的故事;组织多名型号“两总”登上央视《对话》《开讲啦》《军工记忆》等栏目,发出舰船报国好声音;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邀请黄旭华院士以及深潜器技术专家徐芑南院士、船舶总体和动力专家张金麟院士参会交流,口述历史、深刻诠释“三大精神”。




  第二,全力动员激发,汇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做强做大主题宣传,首艘国产航母、“奋斗者”号等重大宣传高频亮相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200余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时代楷模”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英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黄群、宋月才、姜开斌英雄纪念展,江南造船展示馆入选“中央企业首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制作《功勋——黄旭华的深潜》《播火1920》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播火1920》入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顺应新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大力弘扬、传播企业文化。旗下第七○一研究所在微信公众号围绕舰船设计师的故事,开展“党旗映我心”系列宣传活动,使全体职工通过“微党课”体悟军工精神的时代价值。旗下大船集团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策划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主题快闪活动,在全球首艘智能VLCC“凯征”轮甲板上,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船集团劳模群体以及100余名基层员工倾情献唱,激发员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第三,全力自我革命,在改革重组中推进企业文化重塑。适应集团重组需要,着眼新起点新要求,坚持融合与重塑的思路,把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积淀形成的企业价值理念同外在事物结合起来,围绕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以中国船舶精神为内核的企业文化体系,推动不同企业法人之间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生产经营理念、规章制度、员工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归一融合。同时,通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成全过程管控、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传递和推进架构,促进重组后企业的文化融合,形成全员普遍接受并与发展实践相匹配的文化共识,保证上下一致、有序联动、同频共振,保障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人才同建,聚焦“关键队伍”固根基。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党组织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建强“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人才队伍。




  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干部人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六个维度”是党建与企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的路径,引领推动、动员激发、自我革命“三力”是在六个维度上,使二者能够实现融合的方式。




  第一,加大引领推动,树立政治过硬、实干兴企的鲜明用人导向。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选人用人工作的最新政策要求,加强对标对表,强化管理制度并轨,构建起全面覆盖、务实管用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选人用人突出政治导向,把是否对党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尺,从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到20XX年实现成员单位领导干部老中青梯次配备,即“60后”“70后”“75后”各占1/3的目标并加快落实。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大力选拔使用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




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专业能力的干部,调整补充优化86家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坚持“先定分工后补人”“先历练后提拔”,重组以来,新提拔领导人员均具有基层党支部书记、核心主业部门正职、重大项目工程或重要子公司负责人等锻炼经历。强化干部政治能力素养培训,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体现在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课程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二,加大动员激发,全面激发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研究制定《中国船舶集团“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六大人才工程,实现四新目标。建立以院士为引领,以高级专家和型号领军人才为带动,以青年拔尖科技人才为支撑的“雁阵型”战略科技人才体系。围绕打造人才高地抓创新,支持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研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建立“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首席技师-技能带头人”专家职务晋升序列,中国船舶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建立特级技师制度的单位。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管理、考核制度,分级分类建立纵向梯队分明、横向融合贯通的科技人才发展体系。健全总部员工和成员单位领导人员日常管理及中长期激励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激励干事创业的效果初步显现。坚持人事相宜、各尽其才,实现由单一管理领导班子向统筹建设五支队伍转变,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员充实到专职董监事、高级专家队伍。推动干部人才队伍治企兴企能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激情活力持续迸发。




  第三,加大自我革命,全力构建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领导班子功能的重要举措。科学研判重组整合后干部队伍实际,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与新老交替高峰期叠加所带来的干部选用压力,明确干部队伍专业化、市场化、年轻化建设的“路线图”“施工图”,确定每年因考核和履职状态原因“下”的干部不低于3%;针对“65前”干部比例较大的情况,专题研究新老交替和年轻干部工作,提出了3年工作目标和7项务实举措。从制度层面细化干部“下”的情形和渠道,逐步建立了常态退、导向下、市场转的体系化长效化机制。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增强市场化选聘力度,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截至2021年底,集团公司所属各级子企业经理层签约户数达91%、签约人数达95%,超额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70%




考核指标。




  五是管理同步,聚焦“机制对接”强整合。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以“两船”重组为契机,着力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与公司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司管理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有效发挥党组织对企业管理的监督保障作用。




  第一,注重引领推动,严格落实上级要求。按照国资委要求,在集团公司党组部署领导下,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率、“两金”占比等指标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按照国资委关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有关要求,正式编制和印发《中国船舶集团总部内部控制管理手册》,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总部内控体系。按照国资委要求,实施差异化管控模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能力布局优化和专业化实体化重组整合,加快放大重组效应;实现军民船设计、制造、配套、管理一体化,构建起“基础科研+技术攻关+总装制造+关键配套+试验验证+服务保障”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对重组后投资、财务、传媒、物资等48家二级成员单位党组织进行调整,实现工作任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第二,注重动员激发,以精细化管理激活提质增效动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管理思维教育,增强管理者相关理念和意识,营造注重管理提升的氛围。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在班组内开展“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胜算”“安全无小事”等主题文化创建活动,营造注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氛围。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合规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教育,促进企业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织注重发扬其前身中国船舶工业的发祥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悬规植矩”的局训,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发布公司“悬规植矩”合规文化手册、员工诚信合规手册、公司合规规范清单,营造了“人人合规、事事合规”的良好氛围。连续两年重大纠纷案件数量、标的额双降超过20%,避免和挽回损失51.3亿元。




  第三,注重自我革命,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全力推进改革重组,落实总部机构改革和“去机关化”要求,新总部组成机构由22个压缩到18个,成员单位由重组时的147家整合为108家。强化职能部门履职,特别是加强日常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分析,不断提升各业务系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大监督”格局,将党内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充分融合,廉洁建设与内控




管理充分结合。持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细化完善定期会议、问题线索移交、协查协办、处分台账共享、监督检查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整合巡视、审计、财务等监督力量,切实发挥监督合力。扎实推进中央巡视整改,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以案促改,有效加强企业治理、规范权力运行。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注重宽严相济、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大力推动装备领域军地廉政共建,开展某重点工程信息监管系统建设,打造“干净工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对顶风违纪从严惩处。坚守政治巡视定位,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巡视工作,扎实推进集团内部巡视。近5年开展巡视工作17轮,巡视成员单位党组织146个;对巡视发现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党组领导约谈成员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从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利剑作用有力彰显。




  六是载体同建,聚焦“业务协同”增活力。中国船舶集团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不断创新拓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把党的建设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攻坚克难。




第一,围绕引领推动,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组织保障。集团党组专门印发




《关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意见》,树立“大项目要有党员领着、关键岗位有党员顶着,争取完成一个项目,培养一批干部和人才,发现和表彰一批优秀党员”的思想,明确促进融合的方向和路径。基层企业党组织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党员干部职工,在航母、大型邮轮等任务现场开展“舰船一线党旗红”活动,建立现场党组织117个,开展“试航之星”评比、海上劳动竞赛等活动832场,创建先锋岗、示范区3500多个,开展“两优一先”“两标兵一示范”选树活动,8000名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5+2”“白加黑”,2020年成功抢回被疫情耽误的5个月时间,有力保障工程进展,攻克了多个“卡脖子”技术。




  第二,围绕动员激发,在解决问题中强化融合赋能。坚持把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促进融合。旗下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把破解大型邮轮项目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重点,各党支部聚焦“学史担当确保邮轮下坞节点”等主题,开展行走党课50




余场,有效凝聚重大项目攻坚力量。旗下第七○二研究所在研制“奋斗者”号载人作业潜水器过程中,通过做一份庄严承诺、读一本红色书籍、做一次党课分享等方式,引导团队成员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集智攻关各项关键核心技术。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把临时党委建在大型水面舰艇项目上,用党旗引领、用思想团结,积极促进军地、厂所形成合力,创下大型舰船最短建造纪录,填补海军装备发展空白。同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系统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累计办实事4436项。企业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暖心工程”,搭建心灵驿站,全覆盖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EAP),积极协调解决劳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并开展“爱心家教”志愿服务。常态化为青年员工搭鹊桥、举办集体婚礼、提供暑期托管,落实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困难慰问、孕妇营养餐、妈咪小屋等系列举措,让广大职工更好安心、安业,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三,围绕自我革命,加快催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集团党组把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上与时俱进、自我超越,不断催生国有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完善激发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36家科研院所和6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做实集团公司科技委;形成总部统筹协调、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工合作的总体研发格局;发布实施“船海产品升级行动计划”,推动民船海工领域983型产品优化升级,在船型轻量化、高能效、新能源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重大科技项目牵引技术与产业发展,“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探底;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投入应用;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全船贯通、整体起浮;多项重大科技工程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加快“四大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董事长  宋海良




  A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创新经济、绿色经济、数智经济、融合经济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主流经济形态”。其中,创新是动力,提供核心支撑;绿色是底色,激发长期价值;数智是平台,全面嫁接赋能;融合是方向,实现转型升级价值链扩大并共享共赢。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央企业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三个总”“两个途径”“三个作用”新使新任务,将“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突出价值创造,加快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四大转型”,系统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能建智慧与力量。




一、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




  A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中央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队与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履行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中国能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技强企、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产业链供应链所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形成更具创新性融合性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全面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强化科技创新组织领导,设立一把手负责的科技创新领导和决策机构,建立公司技术专家体系,成立由33位知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高级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优化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建立“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科技立项机制,健全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构建新技术示范项目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所属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科学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从智能建造、智慧能源、低碳能源等8个领域、32个方向提出了100项主要任务。




  二是全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高空风能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电芯及系统、抽水蓄能、氢能、交能融合、东数西算、智能建造等部署重大科技项目,有力支撑公司转型发展。“新型高空风力发电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实现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中心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创新平台,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上榜国家首台(套)名录,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未来地下空间重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级创新示范项目有序落地。




  三是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以公司技术中心为统领,若干研发平台和所属企业技术中心组成的“1NX”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建设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组建“30.60”研究院、压缩空气储能研究院、氢能研究院等14个高端研发平台;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凝聚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构建开放、协同、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锻造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家”“优秀技术专家、技能专家”,完善多方位激励机制,全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能建围绕“双碳”时代命题,坚持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创新驱动一体推进,持续在引领支撑“双碳”战略目标上扛旗领跑。公司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经济持续增强、绿色贡献持续放大,发展的绿色底色与高质量成色持续提升。




  一是创新打造绿色低碳系统解决方案。依托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优势,系统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253”原则,即坚持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领“一个引领”,把握构建




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两大关键”,走好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低碳发展机制化、碳中和责任协同化“五化路径”,着力处理好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化、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集约化、以主要用户为主的提效节能系统化“三者辩证关系”,同时聚焦




“30•60”
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




精准发力,编制发布《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碳达峰行动方案,从政府端、行业端、国际端、技术端、项目端“五端”,全方位




提供具有能建特色的一体化、高端化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先后承担了国家“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等重大研究,为20余个省市、100余个县市编制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方案。




  二是系统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能源+”“绿色低碳+”多维发展模式,坚持以大型风光电基地、清洁高效煤电和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支撑,打造了世界领先的白鹤滩、乌东德等“大国重器”,谱写了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史上的精彩华章。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先行先试,创新性打造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西崇左等新一代绿色电站示范项目,开创新能源供给消纳全新模式。全面攻坚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网大范围互联等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安徽绩溪1000米以上高空风能发电、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等储能新技术示范项目,引领储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绿氢海水淡化等氢能核心领域,打造吉林松原绿色氢氨一体化等重点示范项目,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




  三是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三新”联盟、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供应链联盟“四大联盟”作用,与联盟成员单位协同联动、交流互鉴、共享共创,大力探索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新模式,持续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共同推动一批重大合作成果落地生根,构建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命共同体。筹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能建时代研究院、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等科研平台,广泛组织参与行业技术攻关与国家标准制定,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绿色竞争力”,持续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加快数字智慧转型,搭建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也正在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力量。中国能建紧跟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场景,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入推动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四化”跃升,大力提升产信融合水平。




一是深化管理数字化。全力推进业财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




理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四大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实现不同职能、层级、系统之间的协同、贯通与融合,实现穿透式管理、集约化管控、数字化驱动,提升企业的管控力与决策力。




  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聚焦价值创造,以业务场景为驱动,推动数字技术与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BIM应用,深化数字设计,推广智能制造,开拓数字运维,探索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全链条高效协同、全流程数据贯通、全方位资源共享、全生态融合发展。




  三是发展数字产业化。构建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数字产业化发展体系,系统打造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解决方案,创新迭代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能装备等产品,完善电力规划、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大数据平台,打造企业数字化能力“孵化器”,形成数字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四是推动数据价值化。完善“一张网”,构建“一朵云”,健全数据标准体系,促进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共通、共融;建立数据资产平台,实现内外部数据高效汇聚、分析与共享,探索汇聚全方面、多类型全生命周期数据,以数据作为要素催生新价值。




四、加快共享融合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




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追求水乳交融的深度融合,产生“1




12”甚至倍增的效果。中国能建充分发挥“能源+”独特优势,全面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部一体化融合、产业与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同融合“四大融合”,提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能建特色的能源融合发展系统化解决方案。




  一是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实现高端价值。聚焦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发展技术、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交能融合、数能融合、建能融合、产能融合等新场景,锻造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竞争优势,开辟新赛道、抢占制高点。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并网发电;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打通“算力网+能源网”通道,实现瓦特与比特的高效转化;运用智能装配式建筑打造的中国能建总部大厦二期建能融合零碳智慧园区获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江苏无锡近零碳产业园区、河南郑州绿色低碳产业新村等一




批产业融合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有力支撑与保障了交通强国、能源强国、美丽中国建设。




  二是推动产业链内部一体化融合实现集约价值。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一体化融合,全面提升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投资、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能力、协同能力、集约能力,推进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一体化贯通协同。高效运用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投建营、综合交通、城市综合开发、海上综合能源、东数西算“七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先后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孵化开发了一批大型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和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




  三是推动产业与要素间交互融合实现共享价值。聚焦产融、产技、产信“三大融合”,通过技术、资本、数据等核心要素与产业的嫁接赋能,着力推动技术、资本、人才、数字等关键要素交互集聚融合,激发资本的放大力、创新的驱动力、数字的加速力,促进要素间融通创新,叠加赋能供应链、产业链、管理链,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如在数能融合方面,通过借助“云大物智联”技术,推动能源生产、供应、储备、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形成数字、能源双向驱动发展格局,提升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全面助力“碳中和”的能源变革和创新。




  四是推动区域间协同融合实现协调价值。充分发挥电规总院、六大区域院、省院在跨国、跨区域、跨城乡电力规划、设计、咨询等方面的牵引作用,持续深化国际及国内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标准、产业、资本、市场、机构等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内外互济、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依托中国能建作为国际能源署中国联络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能源合作中方秘书处等平台优势,主动为政府、行业、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高端智库研究支持,积极与国际组织、科研院所、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务实合作,合力打造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有力推动全球能源电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建设特色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赵兵




  第一,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资源、产品、资金等物质形态的竞争,转向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的竞争。煤炭企业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已经不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战略实施、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




  第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提出更加科学,更加明确的发展目的、目标和路径,要对“为何发展”“向何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依靠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层的思考,时代之问、发展之问、责任之问,迫切需要我们领题、破题、解题。




  第三,经过40年的发展,既积淀了丰富的、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文化底蕴,也形成诸多阻碍发展与创新的思维定式和组织惰性。建设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摒弃各种陈旧思想和陋习,才能适应新时代企业竞争和发展要求。




  第四,建设企业文化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的皖煤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强化政治领导定方向、强化思想引领铸灵魂,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认真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主动对标一流企业,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及时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愿景,强势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构建与塑造并举,不断设计构建符合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培育体系,持续推进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发展等融合,使职工与企业结成价值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有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一、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体系




  2004年,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发展、职工行为等方面,初步确立了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等涉及企业发展、经营、




工作、安全等方面的16项理念,形成了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四大识别系统;发布实施了《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三大手册;在建设体系上初步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统领、培育载体为支撑、方法内容为基础的金字塔式架构。这为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十四五”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急需以新战略、新理念、新愿景,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特点,主动适应新时期企业变革新需求。20XX年,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坚持守正创新,在对企业发展新目标、管理新实践和面临新形势进行综合思考、理性分析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在广大干部职工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把A文化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时代要求,把忠诚担当作为精神之源,与时俱进重新确定了企业战略、企业愿景、企业宗旨等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总结提炼出“本土提效、外围发展、聚焦煤电、做精化贸、善用资本、科创赋能”的发展战略、“推高质量发展,圆好日子梦想”的企业宗旨、“忠诚、担当、规范、开放、情怀”的企业精神、打造“实力强、运营稳、环境优、活力足、氛围好”高质量发展能源企业的企业愿景、“一心向党、心系职工、忠于企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严于律己”的干部政治要求5项理念,使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在文化上得到升华和体现,形成了高度共识,获得了广泛认同。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确立的新的企业战略、企业愿景、企业宗旨,展示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构建完善了与发展战略高度匹配、反映新时期企业与职工共同追求、保持企业发展活力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磅礴力量,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深入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让职工真正了解掌握企业的价值理念,并在脑海里形成文化意识,方可对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强化职工对企业价值认知、认同和践行,做到“知”“行”统一。




  围绕企业新理念宣贯和培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出宣传灌输法、礼仪熏陶法、实践活动法、典型示范法和皖煤人故事激励法“五大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塑造职工。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组织




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中国梦•劳动美”、升旗仪式、义务献血




等系列活动;大力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在生产单位班前会诵安全誓词、举办齐唱《皖煤之歌》大赛、举行践行企业价值观演讲比赛、举办“感动皖北”先进




事迹报告会、开展“作风大转变,我该怎么办”大讨论等宣教、实践活动,增强企业理念渗透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宣传效应,构建出“一报(皖北煤电)一刊(皖煤文化)一台(矿区电视台)一网(集团公司网站)一窗(宣传橱窗)一廊(文化长廊)两微(握手皖煤微信公众号和皖煤微频)”八大宣传平台,持续对企业新理念、企业改革发展史、劳模工匠先进典型等进行广泛宣传,讲好皖煤人故事,传播皖煤好文化,形成浓烈的视觉听觉氛围和文化环境,使企业理念得到干部职工广泛认同,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三、健全完善文化管理机制




  文化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体制运行的保障。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工作规划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和交流机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落实。




  在工作规划上,坚持“长短”结合,“长”即中长期规划,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指导集团上下文化建设管理及落地;“短”即年度建设工作规划,每个年度制定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等实施意见,督促指导各单位做实企业文化工作。在评估考核上,安全文化采取季度一评估、年终一奖励的形式,企业文化采取年终一考核一总评的方式;考核结果直接纳入集团公司各单位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在交流机制上,采取工作推进会、对标学习交流等形式,不定期组织各单位之间、与外部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这些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深入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促进价值理念向行为规范转化




  如何让企业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以此统一职工思想,提高企业执行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工作追求的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上进行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通过大力培育“五大子文化”,即旗帜领航的党建文化、责任如山的安全文化、夯基固本的班组文化、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高度融合,为实现“本土提效、外围发展、聚焦煤电、做精化贸、善用资本、科创赋能”的新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皖北煤电坚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推进,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之魂、人本管理之道,广大干部职工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愈加坚定,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凝聚力迅速增强,职工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以党建引领、文化为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面向未来,企业将认真践行A文化思想,大力实施文化兴企战略,为实现打造“实力强、运营稳、环境优、活力足、氛围好”的高质量发展能源企业愿景阔步前行。




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李明宇




  老字号具有原创性、正宗性、特定品牌情境等特征[1],兼具鲜明的历史属性和地理属性,呈现出极高的辨识度和排他性[2],并蕴藏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3]。然而,面对现代企业和新兴品牌的冲击,以及“三新消费”(即新消费群体、新消费场景和新消费用途)的影响,老字号发展仅靠“老”是不行的。若品牌管理僵化、产品研发迟缓、运营模式陈旧、技术创新滞后,拥有传统竞争优势的老字号也会面临老化甚至退出市场的尴尬境地[4]。以餐饮业中华老字号为例,2020年,“狗不理”因经营不善而退市,又于2021年全面退出北京市场,其大本营天津也开始收缩门店[5];“全聚德”因菜品形态和服务意识未能契合消费者需求,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几年来连续下滑,2020年亏损额逾2亿元[6]109




  A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7]。集历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老字号”是锦州市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力量和烫金名片,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锦州市“老字号”也同样面临着结构失衡、产能过剩、需求不确定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发展瓶颈和现实挑战。




  关于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研究,学者们主要从老字号数字化转型[8]、文化营销[9]、党建引领、品牌管理[10]、发展路径[11]等维度实施了探讨。其中,黄纪波等[12]36指出了企业党建引领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迈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3]研究认为,老字号高质量发展包括研发新品、升级工艺、提升质量、契合新业态、借力新营销等多维度和多内涵。李明宇等[14]253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老字号高质量发展应从政府政策制度层面、企业创新驱动层面和产业生态系统层面来设计路径并提出具体对策。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关于老字号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多是对全国层面或单个企业层面的聚焦,鲜有针对一座城市的老字号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据此,本文以锦州市老字号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字号发展现状及存在




问题,结合现代企业和新兴品牌的运作经验,在传承与创新中构建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炼对策,以期为振兴锦州市自主品牌、促进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锦州市老字号发展现状




  调研资料显示,除了北京、上海、浙江等老字号比较集中的地区外,辽宁也属于老字号数量众多的地区,仅在辽宁获得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就有34家,企业种类主要涉及酿酒、餐饮、食品、中药以及零售等行业[15]32。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千余家中华老字号中只有一成企业健康运转、效益较好,而有近七成企业由于观念、机制、组织等方面原因导致传承无力、创新不足甚至陷入经营困境,还有约二成企业处于破产边缘[6]106。辽宁省老字号企业同样面临着发展压力,在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上受到了新商业模式的冲击[15]32




  锦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涌现出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发展潜力大、享誉国内外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承载着锦州的品牌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技艺、工匠精神,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价值符号和民众记忆,在满足需求、保障供应、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锦州市共拥有39家老字号企业、56个老字号称号,包括中华老字号4个、辽宁老字号16个、锦州老字号36个,涵盖酿酒、食品、餐饮、中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锦州小菜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沟帮子熏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镇市刘家猪蹄熏鸡厂为中华老字号。




  虽然锦州市老字号数量和质量一直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但是企业体量相对较小,真正有品牌、有规模、有效益的企业不足15%。由锦州市商务局数据统计可知:2021年锦州市老字号营业额前5名分别为沟帮子熏鸡、百合食品、达莲海参、笔架山食品和道光廿五白酒,但鲜有超过亿元的企业。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6],锦州市老字号有望通过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辽沈战役”中争先锋、打头阵,有力有效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二、锦州市老字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政策支持相对不足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商流通发




20XX11号)精神,进一步推动老字号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辽宁省最近出




台了《省商务厅等8部门关于推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辽商零售




20XX72号),包括总体要求、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培育老字号创新发展动能、保障措施等5个维度,但在具体实施层面,还需要各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原因,与相对发达省市相比,锦州市对老字号政策支持相对不足。在锦州市产业结构中,老字号所在的酿酒、食品、中医药、餐饮等轻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较低,很难得到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白酒产业政策对锦州市白酒老字号(道光廿五集团、凌河酿酒公司、闾山酒业、华夏鼓楼酒业、常胜金酒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不够。与川、贵、豫、晋等白酒大省相比,辽宁缺少类似于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意见和行动计划的政策支持。




(二)企业创新驱动相对欠缺




2.
营销管理过于粗放




2)文化挖掘不深入




  老字号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底蕴和商业的风格。无可否认,锦州市老字号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次文化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着定位不清、规划不远、挖掘不深和创新不足的共性问题。锦州市老字号的品牌文化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未能深度融合;锦州市老字号的产品文化缺少个性化设计,包装风格平淡,产品核心价值不突出,无法有效契合顾客越来越高的需求情境。




3)品牌管理不到位




  受品牌定位、设计、传播和创新等因素影响,包括锦州小菜、尹家熏鸡、道光廿五白酒等中华老字号在内的锦州市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还未能与其真实的美誉度相匹配。而且,大多数锦州市老字号的品牌推广只重视新媒体推广,忽视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对于宣传战役的“噪声”问题亦无法有效应对[17]。有些老字号缺少长期导向的规划与设计,忽视品牌传播和价值再造对于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4)产品竞争力不足




  多数锦州市老字号重销售而轻研发,导致核心产品处于同质化的初级阶段,且受经济、技术条件等制约,锦州市老字号产品结构常以中、低档为主,极大地限制了利润空间扩展、技术设备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中华老字号道光廿五白酒为例,尽管该白酒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前身凌川白酒早在1963年就被评为国家优质酒并获银质奖,但核心竞争力与国内一线白酒相比仍有一




定差距。此外,个别老字号固步自封、倚“老”卖“老”,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加之管理不善,导致产品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下滑,顾客感知价值锐减。甚至在某些行业,还存在个别商家滥用老字号招牌的现象。




5)渠道管理不专业




  在锦州市老字号中,有的企业认为渠道建成即一劳永逸,忽视了客情沟通和客群拓展,影响了销量的达成;有的企业自建销售网络,但受专业水平所限,渠道效率低下,缺乏敏捷性和柔性,管理成本上升,销售业绩下降。以酿酒和食品类老字号线上渠道为例,在“京东”和“天猫”电商平台建立自营店铺的锦州市老字号达10余个,然而截至20XX年底关注人数超过20万的仅有道光廿五白酒和沟帮子熏鸡。




3.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隐患




  人才是第一资源,但由于区域优势相对弱化、企业效益不景气、工作环境欠佳、激励机制不足、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企业文化不认同等原因,锦州市老字号大多面临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方面存在专业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多数企业长期未系统性招聘人才,关键岗位人才断档隐患凸显。同时,锦州市老字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吸纳、维持、激励和开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尤其在劳动合同、离职、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环节存在争议,并在劳动纠纷中被动应对风险。




4.
数字化赋能尚未形成




  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老字号大多拥有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且在理念和方法上均已达到数字化赋能阶段。但锦州市老字号在信息化建设上尚处于局部信息化阶段,导致其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质量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三)产业生态系统相对落伍




  锦州市老字号的产业生态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发特征,未能系统性地协同老字号企业与供应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尚未形成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产业布局与供应链结构。此外,产业集聚数字化的精细化管理欠缺,老字号数字化转型困难、数字平台运营不规范、数字文化消费品质不到位,企业间经营管理协同效应未能显现。锦州市老字号经营规模和销售半径相对有限,鲜有超过亿元销售额的企业。锦州市虽然拥有道光廿五白酒、锦州小菜、尹家熏鸡、刘万成猪蹄等地域强势品牌,却没




有国家一线品牌,且酿酒企业、食品企业、餐饮企业、中医药企业之间协同度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根据以上分析,锦州市老字号发展问题是复杂而多维的,但主要集中于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生态系统三个层面。




三、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




  所谓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是指老字号企业在合法合规的产业生态系统内基于技术运用、质量控制与流程优化,通过供应链产业链战略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改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从而向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确保老字号利益相关者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结合对锦州市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相关参考文献的梳理与归纳,借鉴新兴品牌和现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经验,本文认为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生态系统之间交互影响,共同制约着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从政府政策支持层面、企业创新驱动层面和产业生态系统层面来设计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炼对策。




(一)政府政策支持层面




2.
强化政府领导




  首先,政府部门须对锦州市老字号进行深入调研,切实掌握其历史底蕴、经营现状、文化理念、战略规划等情况;把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纳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中;积极构建市级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千方百计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




  其次,在质量控制、技术应用、标准化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给予切实的服务、帮助和指导;鼓励依托省内外科研机构和所在地高校,创建老字号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对制约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生产工艺与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支持老字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配方的标准化,例如沟帮子熏鸡可借鉴全聚德的标准化运营模式[18],建立企业标准,开发高新设备,既保持统一风味,又防止技术外流,推进老字号熏鸡现代化、规模化和连锁化;积极围绕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时间节点,发挥中央大街、地一大道等商街平台载体作用,引导线上店铺、线下门店集中开展“老字号精品展销”系列活动。




3.
完善保护体系




首先,常态化开展老字号普查,重点保护好店铺原貌,充分考虑延续与彰




显老字号文化,鼓励在其历史遗迹上拓建老字号展示馆、博物馆、工匠室、体验中心和特色商圈;建立老字号名录信息库,采集和梳理老字号的起源、历史、技艺、特色、理念、品牌内涵等文化信息,运用文字、图片、音像、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分类存档,为政府制定老字号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数据保障;对现有老字号实行动态管理,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老字号资格。




  其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老字号完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以及境外商标注册和延展;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径。




4.
优化发展环境




  首先,积极支持老字号资格升级,尤其是抓住20XX年“中华老字号”新一轮评选启动的契机。例如,助力有潜力的笔架山食品、云杉熏鸡、大凌河白酒等“辽宁老字号”升级为“中华老字号”,并助力优秀的“锦州老字号”升级为“辽宁老字号”。




  其次,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锦州市老字号的宣传推广;支持老字号参加各类展洽会以及国内外同业交流合作活动;出台政策整合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和万得汽车等企业资源,建立锦州市老字号培训基地,每年组织“锦州市老字号掌门人培训”活动,课程包括品牌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媒体宣传、商法培训等,邀请高校教授或业内专家授课;召开锦州市老字号年度表彰大会,表彰业绩卓越的企业和老字号掌门人,并对“锦州市十大老字号产品”提供重点扶持。




(二)企业创新驱动层面




2.“
企业党建+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的融合创新




  首先,强化锦州市老字号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内容纳入公司章程,把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结构,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环节;推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并把党委会作为公司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的前置程序;完善党委督促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执行到位[12]37。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模式”[19],按照“政治家+企业家”标准建设企业领导班子,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效能;在组织机制、责任机制、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上勇于创新,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




3.
营销管理创新




2)文化管理创新




  首先,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强化对老字号文化涵义的深描;深入挖掘锦州地区的历史文化、飘香文化、滨海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将文化元素及老字号传承主题,融入“三新消费”之中,渗透进生产、包装、流通等各个环节,催化出新的营销效能、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例如借鉴老字号“国宝李渡”的文化赋能模式[20],让消费者对老字号产品形成更高的冲动性购买倾向和品牌认同感,最终提升品牌忠诚度。




  其次,在挖掘和梳理老字号文化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高频次弘扬老字号文化,为老字号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




3)品牌管理创新




  首先,锦州市老字号应从“字号”经营向“品牌”经营过渡;品牌价值大的老字号企业,应在政府和协会的支持下千方百计地打造全国知名的品牌形象,不仅要依托“定位+设计”的创新,也要借势“传播+推广”的创新。




  其次,与文旅部门合作,拓展老字号情境体验,将消费行为演变为“文化康养旅游”。例如酿酒、食品、医药类老字号企业可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旅游、品鉴、养生、保健、定制等文旅康养项目融为一体,实现协同营销效果,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进而最大限度地契合游客需求,以实现老字号核心产品的功能与价值。




4)产品与渠道管理创新




  首先,锦州市老字号须有战略眼光,实施长期有效的研发投入,以使产品更加契合顾客需求;考虑到商超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和休闲方式,因此借鉴道光廿五等白酒企业在大型商超的营销模式[21],食品类老字号可研发大型商超渠道产品,并且对标主导性产品、标志性产品和对冲性产品,在独特包装、锦州风味、传统技艺、卓越质量等维度精心诠释,让产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推进老字号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品牌和企业形象,减少老字号成本和风险,最终让顾客满意。




  其次,在渠道为王的背景下,锦州市老字号应基于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开拓新的消费渠道。例如,庞家水馅包子馆、人和美茶食店、白氏餐饮、懋楼饭店等餐饮类老字号可充分利用自身产品特色,积极通过电子商务、微商、主播带货等新业态实现销售升级,做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




虚拟、旗舰与连锁相结合,满足顾客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首先,老字号应从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释放要素活力,扭转人才管理弱势;聚焦经营管理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提升引才精准度和引才质量,并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形成高激励标准的人才管理制度,构建符合人才偏好的引才平台,在用才、留才环节精心设计和长期倾斜,确保人才“引得进、过得好、留得住”。如华为人才梯队建设的成功经验[22]值得借鉴,即挖掘、培养和激励三管齐下,实施精准的人才引进策略,搭建“应用型”培养平台,打造“多元化”激励体系,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其次,老字号应强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23],既要出台有助于员工职业发展的制度,又要考虑员工需求及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确保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形成,培养工匠自信与文化认同;借鉴海尔模式[24],老字号通过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将传统静态薪酬形式升级为与市场价值匹配的动态薪酬制度。




  最后,老字号应基于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企业文化一致性原则和高绩效原则实施劳动关系管理,并设立专职劳动关系协调员;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会工作实践耦合,营造集体主义、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将自身、企业和工会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而促进工作幸福感的最大化[25]




4
.数字化应用创新




  首先,锦州市老字号应尽快由企业局部信息化阶段升级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化集成阶段,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合作企业共享数据和信息,从而在效率、成本和质量维度赢得优势。例如北京食品类老字号“稻香村”早在2003年就运用ERP支持管理升级,目前在全国有800多家专卖专营店;鞋业类老字号“内联升”则在2010年运用CRM对顾客数据实现了高效管理。




  其次,在数字化精准营销方面,锦州市老字号一方面积极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形成线上店铺与线下门店、组货与配送、采购与生产的协同管理;另一方面锦州市老字号力争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自身的营销管理系统,形成全面规划、智慧运维、敏捷服务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提升企业销售业绩。




(三)产业生态系统层面




2.
  构建“政府—协会—企业—高校”创新联盟首先,应明确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关键资源禀赋等因素[26],锦州市政府作为老字号产业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应为产业生态系统健康有序运转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引导协调、创新支持、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




  其次,大力支持老字号企业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活动,借助省内第三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势,通过组建“政府—协会—企业—高校”创新联盟,完善攻坚激励、要素保障、成果转化等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于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老字号产品质量更精良、传承载体更丰富、文化特色更鲜明、品牌信誉更可靠、核心竞争力更强大。




3.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品牌协同效应




  首先,围绕核心老字号企业,通过对生态系统上下游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决策、协调和控制,基于双碳目标形成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在跨界合作过程中,锦州市老字号应摒弃单打独斗的消极亚文化,发挥产业链供应链品牌协同效应,促进链上所有参与主体的长期利润和运作效率,从整体上提升竞争力。例如,以尹家熏鸡、刘万成猪蹄等老字号为依托,建立辐射周边的肉鸡、生猪养殖加工基地;以道光廿五白酒、锦州小菜等品牌为依托,建立高粱、蔬菜种植、酿造(加工)与旅游一体化基地等。




  其次,集中老字号协会、行业协会和老字号企业的力量,在关键渠道资源、营销技术应用上协同培育包括中华老字号道光廿五、锦州小菜、尹家、刘万成在内的4个以上的全国知名老字号品牌及5个以上的全年破亿的超级大单品。




4.
打造产业集聚数字化特色模式




  鉴于产业集聚数字化有助于改变老字号发展窘境内因、缓解企业发展窘境外因[27],锦州市应围绕老字号集聚电商平台、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老字号产品追溯平台、文商旅融合数字化平台,助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积极打造老字号产业集聚数字化特色模式。




5.
支持老字号企业资产重组




  首先,支持锦州市老字号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即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老字号企业基于公司控制权市场,兼并、收购、重组同行业的其他老字号,并充分




利用公司资源形成老字号企业集团。




  其次,利用锦州市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的区位优势和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政策优势,千方百计助推老字号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提高整个产供链的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与创新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锦州市老字号是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的优势资源,其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产业的协同治理,以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生态系统层面为路径,强化政府领导、完善保护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党建+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融合创新、营销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数字化应用创新,构建“政府—协会—企业—高校”创新联盟、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品牌协同效应、打造产业集聚数字化特色模式、支持老字号企业资产重组,从而全面推动锦州市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路、现实意义与科学内涵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贺城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发展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促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理论界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内涵、特征、目标、路径以及如何衡量等。一方面,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来看,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2〕。赵剑波等(2019)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3〕。张占斌等(20XX)分析和概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措施,从发展目标、方式、内容、结构和要素来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4〕。另一方面,就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实现路径而言,金碚(2018)认为发展质量评判的标准最终追求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高培勇(2019)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目标,秉持的发展理念,面对的经济运行矛盾,贯穿的宏观经济主线,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等〔6〕。刘志彪(2018)从评价标准、历史背景、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发展的区别,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7〕。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历史性、革命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关键阶段。A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题〔8〕。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经济建设,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




现实意义进一步拔高。同时,从解决“有没有”到转向“好不好”,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新征程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都要求我们,既要回答好生产关系范畴内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更要回答好生产力范畴内具体怎么依靠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引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鉴于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在阐述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基础上,重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来展开分析。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同时批判吸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中有关发展的优秀成果,推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宝贵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和继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2.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9〕。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要对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引以为戒,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经济理论〔10〕,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强国”的战略目标,“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等等〔11〕。这些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3.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飞跃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要抓住机遇,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建设小康社会




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指明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办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特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12-13〕,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厘清了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江泽民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14〕,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勾勒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上述经济发展的理论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了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15-16〕。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5.
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的系统化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









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新境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包括: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根本目的;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等〔17〕。




  20171018日,A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8〕。同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A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1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A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厘清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重大意义以及推动的方向、路线,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有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逐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等软约束、硬约束的压力相伴而生。同时,尽管在经济发展中将“蛋糕”做大,但距离做好“蛋糕”仍有较大差距,并且在把已经做大的“蛋糕”切好、分好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传统上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而新的发展动力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21〕。这三个“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深刻阐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进而言之,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的演进,站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




和当前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挑战等多个维度来深入阐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2.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保持着年均9.5%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发展。客观来看,20XX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超过120万亿元,在这样的经济体量下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已殊为不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角色的转变,原有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人口红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红利都在不同程度地削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开始出现,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22〕。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如果解决不好发展的动力问题,那么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难以做到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成功实现了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以此为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绝不意味发展速度不再重要。恰恰相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和充足的发展动力来支撑。根据刘伟等(2021)的测算,如果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汇率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要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的人均GDP2035年和2050年分别应达到2.7万美元和7.5万美元〔23〕。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人均GDP12741美元。如果以20XX年为基年测算的话,保持同样的假设条件,意味着到2035年和到2050年我国年均实际增速分别需要保持在4%4.5%以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学者测算,“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速可能下滑至5.5%左右,2026-2035年可能进一步下降到4.2%左右〔24〕。因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提供动力支撑,推动经济增长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以“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问题,从“有速度”的经济增长转向兼顾速度与质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3.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然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国家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5〕。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的。一方面,就发展不平衡来看,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就发展不协调来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还未做到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就发展不充分来看,在产业结构和资本构成方面,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和资本有机构成偏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仍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需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另一方面,我国供求不平衡、供需错配的现象仍然存在。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达成,越来越多的居民跨越阶层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逐步升级的特点。但从供给端来看,我国供给的商品多而不精、品牌大而不强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在高端商品和服务方面并未形成竞争优势和赛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人民的这种“美好生活需要”既需要经济保持继续增长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发展方式在做大“蛋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上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在面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在做好“蛋糕”以及切好、分好“蛋糕”方面所能起到的效果就难以凸显。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26〕。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更突出表现了人民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产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往的发展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在关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所能够提供给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仍不够强。在这个意义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成高效多样的供给体系,提供优质、多样的商品和服务,进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之,平衡供给与需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必然都要回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上来。




4.
赢得国际间的竞争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演进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外国资本的“引进来”有效地缓解了我国资本短缺的现状、激发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前沿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建成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衬衫换飞机”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基础上。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为1.3,我国已经正式迈入“老龄社会”。同时,尽管地方政府依靠廉价的土地成本来招商引资,加快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锦标赛”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概而言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人口红利的消退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逐渐失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部分中低端的产业已经并且正在向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转移。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引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国家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只有抓住机遇,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升级的国家,才能成功跨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反之,则容易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之中。在发挥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好地利用好国际大市场,提高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面对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和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谋求生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函数,使我国经济焕发新的发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激发新的发展潜力,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构建起国际大循环的竞争优势。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衡量的标准相对简单,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是评判的主要标准,一般可以用GDP增速或人均GDP增速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水平〔27〕。一般而言,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为长期的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28〕。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是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29〕。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而言,在不同领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不同主体的要求也不同。A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30〕。A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概括是进一步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根本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31〕。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建立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高度抽象的发展思想契合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并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基本遵循。需要强调的是,新发展理念虽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简单将其界定为经济领域的一种发展理念,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




2.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点所在〔32〕。事实上,只有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经济体量想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必须在内部涌现出新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3〕,这些是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如能被人合理地控制、运用到生产中,会显著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提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科技进步最终会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条件能力的提高。同时,过往的人类发展历史表明,科技的创新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国家崛起和强盛的标志。




  总之,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科技发展进步的源泉在于创新,创新的根源在于人才。我国创新能力与经济体量相比仍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受制于人,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从而推动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未充分形成。换言之,想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首先要做到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必须进一步改革人才的培养和服务机制,完善人力资本和人力财富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问题。最终形成以科学的发展带动技术的革新,以技术的变革倒推科学的进一步




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并非专指科技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等。这种广义上的创新也将为科技提供相应的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




3.
协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尺度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协调成为内生特点”是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是阻碍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协调发展理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仅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来看,19782.562021年的2.50①,似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不大,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已经从1978年的209元增加到2021年的28481元。同时,不仅传统上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南方和北方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也日渐显现。此外,我国还存在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唯有依靠协调发展本身。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注意协调好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有效率配置资源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的公平配置,特别是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资源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实现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克服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保证经济社会有计划地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空间的治理完善来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平衡发展,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挖掘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从而缩小中部、西部、东北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促进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更重视推进市民化的进程,畅通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4.
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进入新发展阶色成为普遍形态”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绿色循环发展




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作为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个主体普遍遵循的规则和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应把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之内,支持环保节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简单劳动更多被复杂劳动代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推动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加快推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
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近代以来的历史也证明,只有顺应、融入、利用经济全球化才能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更好地实现自立自强。一方面,要在开放中倒逼我国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提升能力和安全性,推动相应的法律、咨询、金融、风控等方面满足与国际对接的要求,提高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吸引更为优质的企业、更雄厚的资本、更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等各类优质资源,以进一步优化我国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配置,以开放发展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




6.
共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在内容上体现着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统一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为了人民需要,围绕人民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归根结底,经济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基础,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必须以更为公平的制度设计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创造财富的活力,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建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地,从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和原则来看,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量变”中推动收入分配渐趋公平的“质变”,在最广大人民“共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文化产品。




  概括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政府可通过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趋同。同时,还应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既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也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和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涌现,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质”和“量”




A
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A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地位作用和丰富内涵,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把握“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快促进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发展中“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及演进规律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一特征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质”通常表现为结构、效益和安全性,质变是这些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突变性飞跃“。量”通常表现为规模、程度和速度,量变是这些方面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A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积小胜为大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质“”量”关系的道理学理哲理,为新征程上更好把握质量互变规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在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实施五年计划等,我们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并长期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稳居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日益接近高收入国家目标。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不断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催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成为新一轮产业经济发生质变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量的聚沙成塔实现质的历史巨变,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是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伟大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促进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从赶超走向制胜既要靠规模的对比,更要拼质量的高下。解决国内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注重把经济总量“蛋糕”做大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增长的内涵和品质,以质的优势催生量的能级。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量”的积累稳住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质”的突破开辟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大台阶。




二、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接近质的飞跃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也是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从这些维度看,我国经济发展都呈现出正在发生质变的生动局面。每一个维度的质变都是建立在长期量变的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表现为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质变在多领域加速出现的特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新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重塑、我国创新在全球的位势和竞争力的跃升。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5G应用广泛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7个;全国共有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由长期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力,在创新主体上不断拓展,在创新要素上加快积累,推动创新发展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下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优势互补性和融合互动性的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城乡融合更加深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要素区域间流动更加畅通。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持续发力,不断缩小与城镇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推动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向城乡融合发展演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加快形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理念和行动的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型。目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我国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产业核心竞争力跑出绿色“加速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畅销全球。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降耗减碳增绿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开放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贸易结构的优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深度结合、平台能级的提升。目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占比总体上升,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自贸区建设扩围提效,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梯次展开,制度型开放成果加速向全国复制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贸易规模和进出口平衡上稳中有进,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上稳健增长,在自贸合作上加快布局,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教育医疗等重要指标的新跃升。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正迈向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已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




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社会保险主要险种加快实现省级和全国统筹、转移接续更加顺畅便捷。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促进就业增收,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在中华大地上如期全面建成了惠及全体人民、含金量高的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




  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安全发展的质变主要表现为新安全格局对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保障、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可控。目前,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基本形成,风光电技术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快解决集成电路、5G通信、高铁、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产业链供应链更趋稳定安全;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始终确保坚守底线安全的能源资源产量和自给率,推动我国发展安全性达到新高度,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稳。




三、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上保持领先,必须在发展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在创新赋能上持续突破。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在具体工作中,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改革开放上提质增效。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重点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在具体工作中,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消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生机活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破除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带来的障碍和壁垒,破解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造成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缩小差距上主动作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所在。重点是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具体工作中,要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强化战略统筹、协同发展、合作互助、利益补偿,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在宏观调控上精准加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离不开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重点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不断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促进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稳定拓展外需市场,以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坚定不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高劳动者素质,巩固提升人力资本优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在风险防范上奋力攻坚。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关键。重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在




具体工作中,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确保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锻造“撒手锏”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推进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引发系统性风险。




理解东北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余淼杰、杨伯烨




一、引言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汽车、石化、船舶、能源、航空和农业等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巩固产业安全基础、强化能源保障作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等“五大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及《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发布,东北振兴步入新的历史阶段。20XX9月,A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强调,“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把高质量发展确定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方向。这不仅反映了东北振兴在新阶段的新要求,而且赋予东北振兴在新阶段的新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对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解读,对新形势下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加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阐释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六个方面刻画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第三节以问题为导向剖析当前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第四节结合理论给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二、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017年,A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




结合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笔者以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




以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及产业分工比例协调六个方面进行诠释。




(一)产品质量提高




  据余淼杰和张睿(2017)核算,若是依据单价、市场份额和边际成本来衡量工业产品的平均出口质量,并将东北地区2000年时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为1,那么东北地区的产品平均出口质量到2013年时提升了37%,达到1.374(见图1)。




若将辽宁2000年时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为1,则辽宁的产品平均出口质量到2013年时提升了40%,达到了1.401(见图2)。而在同一时间段内,中国的产品平均出口质量则提升了30%。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的产品质量提升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




东北地区平均出口质量(2000标准化为1)。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涌现出一批中小企业,它们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逐渐崛起为“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致力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经营,不断推动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些企业主打生产具有地域特色或独特功能的产品,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带动整个行业质量标准的提高。以辽宁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凭借300多个种类的机芯产品和60多项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殊荣。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液化天然气瓶专用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液化天然气瓶专用全自动智能式成像检测系统、储罐专用平板成像检测系统等高端设备,如今其产品占据国内射线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①吉林省的长春市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是新中国汽车工业“长子”——一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多年来,汽车工业的增加值占吉林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利润更是占全省工业利润的一半以上,汽车销售量更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10%以上,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吉林省在汽车产业上的长期耕耘为“小巨人”企业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汽车制造质量全面提升(见表1)。




  在质量管理的道路上,品牌代表着卓越的质量,抓好品牌建设是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升级改造“老字号”、深度挖掘“原字号”、培育发展“新字号”这“三篇大文章”中,品牌建设是工作的重点。辽宁是东北三省品牌建设的典范。在农业领域,辽宁拥有8个被农业部认定的中国特色农产品




优势区。截至2021年底,辽宁地区拥有89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9件地理标志商标,98种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盘锦大米等10个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清单”。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辽宁形成了一系列名牌产品,如X60植保无人直升机、静压植桩机、黄海牌大客车、CR-211型铁白粉、智能交互电液耦合系统、土压平衡盾构机等。此外,辽宁还培育了165家省级及以上的“老字号”企业,其中包括3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6家“老字号”企业荣获A级景区称号,同时有75家“老字号”企业的生产(服务)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系列的成就不仅彰显了辽宁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卓越表现,也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




  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曾一度达到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半壁江山”之多的加工贸易,目前比重已降到20.1%,而一般贸易的比重上升到63.7%。东北地区的加工贸易比重由2006年的34.9%逐步下降至20XX年的14.6%(见图3),一般贸易比重则由49.6%上升至75.3%。辽宁




  的加工贸易比重由2006年的47.2%逐步下降至20XX年的20.0%(见图4),一般贸易比重则由44.7%上升至68.9%。可以看到,无论是辽宁还是东北地区,其一般贸易的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般贸易比重的上升意味着东北地区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反映了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在加工贸易产业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以服装、鞋帽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机器设备、电子仪器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东北地区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东北地区在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崭露头角,适从传统制造逐渐迈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在辽宁,产业智能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一些企业如沈阳海尔、特变电工沈变公司等相继建成智能工厂,这些智能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包括提升了21.2%的生产




  效率,降低了15.6%的成本以及降低了21.2%的不良率。值得一提的是,鞍钢炼钢总厂启动的“5G+智慧炼钢”项目在2021年也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益。沈阳科网通信人工智能设备预测性维护、东软医疗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等15个项目被评为“国家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此外,鲲鹏产业孵化基地、沈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华为沈阳云中心以及锦州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创新载体正在辽宁布局,共有33个项目被成功纳入到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近三万家企业提




供了相关服务。这些积极的发展迹象表明,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正在不断推进智能化和高端制造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近年来,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辽宁的劳动生产率自2016年的8.9万元/人上升至2021年的12.6万元/人,东北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自2016年的7.8万元/人上升至2021年的11.5万元/人(见图5)。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增加产出,推动社会总财富的增长。




(四)全产业链特色明晰




  按照联合国产业分类,辽宁拥有41个产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产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产业小类中的500多个。东北地区则拥有全部的产业大类、产业中类和产业小类,产业体系非常完备,涵盖了全产业链(见表2)。东北的工业体系代表了中国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完整产业链带来规模配套优势,可大大降低企业要素供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因此,东北工业的振兴发展可以彰显中国工业体系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具有战略意义。而辽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按照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公报,进入全国前5名的产业数量为9个,全国排名第5,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与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辽宁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产业基础条件。辽西地区是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半径最短的承接区域之一;辽中南地区面朝大海,依托东北腹地,能够直接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同时辽宁与江苏、沈阳与北京、大连与上海的对口合作机制,能够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深化南北互动合作。




  另一方面,若按照海关六位码进行计算,2020年中国出口的海关产品为6104种,东北三省为4054种,辽宁为3816种。中国进口的海关产品为5003种,东北三省为3780种,辽宁为3603种(见表3)。可以看到,无论辽宁还是整个东北地区,其进出口产品种类涵盖了全国的贸易产品种类的60%以上,产品种类非常丰富,有力地夯实了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及不断升级需求的物质基础。




(五)产业集聚优势突出




  东北地区许多的工业城市都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群,这为其降低固定成本、获取正外部收益、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提供了坚实基础。辽宁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各城市展示了多样化的“产业名片”。在沈阳形成了航空装备产业集群。




作为国内承担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任务最多的地区,沈阳延伸航空工业沈飞、黎明等头部公司的优势,建立起涵盖航空发动机整机、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和零部件制造、通用航空及无人机整机以及航空运营与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体系。在大连形成了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大连船舶重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渤海船舶重工等龙头企业,在大连湾、旅顺开发区、葫芦岛龙港一带形成了以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2020年辽宁海洋船舶工业实现增加值91.5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排名第三位。盘锦形成了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盘锦的辽滨开发区依托区域内现有炼化、有机原料、特种橡胶、专用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基础,构建基础石化原料深加工产业体系,目前已形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功能助剂、新能源材料五大产业集群,涵盖通用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13个领域;①锦州形成了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重点生产钛、锆、铬、铪、钼、锰等合金及粉末,金属铬、工业锆分别占国内产量的85%90%以上,金属钼加工的企业数及产量在国内产业集中度最高,集群内高纯金属铬提纯、全流程海绵钛生产、氯化法钛白粉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农业方面,辽宁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省和“北粮南运”的重要节点,粮食产量稳定在460亿斤以上。粮油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以中粮、益海嘉里、九三、禾丰、鼎翔、富虹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粮油产业集群(见表4)。




这些产业集群通过中心外溢作用,促使相近产业在同一地区集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规模效益,还为东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通过深度整合各产业链条,实现更紧密的产业协同,将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迈进。




(六)产业分工比例协调




  近十年来,中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已由9.1%下降至为7.3%,同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基本一致。虽然辽宁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也逐步下降至9.0%,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始终维持在13%-14%的高位(见表5)。这与东北地区的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战略定位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的1/5以上(见图6),商品粮产量约占全国的1/4,粮食调出量约占全国的1/320XX年更是实现粮食“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达到14538.1万吨。20XX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024.8




万亩,占全国的12.4%,同比增加197.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粮食单产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第1位。东北三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均达到65%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龙江省综合机械化率达87.7%,居全国前列。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




  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目前为39.3%,而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一般在15%以下。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近年来下降至3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的第二产业比重基本处于高位,达到40.6%。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根本战略保障。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支柱行业中,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0.6%3.2%,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①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24%42.8%33.8%20XX年,辽宁省围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筛选了200个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达4302亿元。另一方面,辽宁矿产资源丰富,菱镁矿储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25%左右,硼矿、铁矿、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




  第二产业比重维持在较高水平,无论对于辽宁及东北地区,还是对于中国而言,都是适应当前的发展阶段的,是较为科学而合理的。其一因为制造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从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与巴西几乎同步开启工业化道路,其后韩国始终坚持“制造立国”,制造业比重相对稳定;2020年韩国制造业比重在25%左右,人均GDP达到31489美元,成功迈上高收入国家行列。而巴西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上“去工业化”道路,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2020年已降至9.8%,人均GDP仅有6797美元,经济多年持续低迷徘徊。两国发展实践充分说明了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肩负着履行“五大安全”的重大使命,更是要警惕“脱实向虚”的危险。其二因为制造业是人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制造业就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一方面,先进制造业对于高端创新人才有巨大吸引力,是汇聚高端创新人才的“蓄水池”,有利于孵化创新;另一方面,传统劳动密




集型制造业仍是解决大量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渠道,不能因新兴产业发展而偏废。




  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目前为53.4%,东北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由40.1%上升至50.1%,辽宁的第三产业比重则由39.7%上升至50.5%,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比重一般达到70%-80%。近年来,东北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辽宁数字经济基础稳固,全省5G基站突破5万个,5G网络实现县级行政区主城区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工业互联网与钢铁、装备、消费品等行业的有机整合,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升级,20XX年完成16个工业互联




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行。试运行的“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成为全国七




个超级节点之一,为东北地区各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区块链和标识解析服务。吉林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20XX年,华为、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黑龙江开工建设。




从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已经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三、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一)城市群辐射能力不足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建设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然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却存在总体经济规模偏小、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不足、次级城市发展缓慢等问题。从城市群的整体规模来看,东北地区的城市群相对落后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群。20XX年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分别为2.4万亿元和2.3万亿元,人均GDP分别为8.0万元/人和5.3万元/人,常住人口分别为0.3亿人和0.4亿人,不仅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也与长江中游、成渝和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存在明显差距(见表6)。“十四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国家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定位预期出现变化,辽中南城市群由第二梯队降至第三梯队,被国家定位为“培育发展”类城市群(见表7)。从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在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作为中心城市,与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相比,经济总量较低。20XX年,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的GDP分别为5490.1亿元、6744.56亿元、7695.8亿元和8430.9亿元,而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珠三角地区的广州的GDP分别高达44652.8亿元和28839亿元。从次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东北地区其他的中小城市、节点城市、资源城市、边境城市等




与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相比,其经济规模、产业形态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20XX年,沈阳生产总值为7695.8亿元,而本溪和营口的生产总值分别为930.8亿元和1431.6亿元,都不足沈阳的20%。较低的经济总量制约了其作为次级城市经济扩散作用。东北的一些城市甚至还面临着城市萎缩的困境。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同质化程度较高,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间比较优势不够突出,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都主要以传统工业领域,如装备制造和石化为主导,导致它们的工业结构相似性较大。2021年,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8.1%,吉林的增长为15.6%,黑龙江的增长为13.3%。辽中南城市群整体呈现北部密集、南部疏散的特点。由于大连与其他城市的距离较远,它们之间彼此的经济联系不足,沿海和内陆腹地存在产业发展的断点。在哈长城市群中,由于各自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惯性”,导致哈尔滨主导产业为装备、食品、医药等,而长春则以汽车制造为主导。这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并不十分紧密,缺少生产和经营领域的密切协作。①同时在争取国家政策红利等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二)民营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A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但是,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存量始终偏低。截至20XX10月,东北地区内,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分别为119.85万家、71.89万家和66.32万家,总计258.06万家。这一数字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401.87万家)、浙江省(323.01万家)以及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691.67万家)。同时,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273.37万家)、京津冀地区的河北省(230.94万家)等主要省份相比,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数量也存在明显差距。




  另一方面,东北民营企业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偏低。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量很少(见表8),且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截至20XX年上半年,东北地区累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为410家,在全国占比仅为4.42%(见表9)。甚至在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石化工业中,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大量民营




企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粗化工有余而精细化工不足,原材料有余而增值链不足。尽管东北地区具备资源密集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尚未被有效释放,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不足。教育科研优势与主导产业难以相互契合,创新与转化存在脱节的情况,导致整体产业链上缺乏“填空白”“补短板”的“小巨人”企业。总体上看,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产业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极少。




  从营商环境来看,一些行业和领域仍存在“隐形门槛”。除了负面清单外,某些行业和领域尚未真正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军工向民用转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民营企业为央企和地方企业提供产业链和供应链配套服务等方面,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仍未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一现象阻碍了一些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导致一些潜在的合作和创新机会未能充分挖掘。与此同时,东北地区整体上缺乏浓厚的“尊商重商从商”的社会氛围。例如,民营企业在招聘高层次人才上面临较大困难,大多数具有高学历和高层次背景的人才更愿意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或高水平科研机构工作,而非加入民营企业。这使得民营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获取生产资料和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尚未得到平等的待遇,包括融资渠道的不畅、政策支持的相对不足等。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此外,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它们的专业化、标准化运营水平也相对较低。一些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存在着缺乏规范化、标准化意识的情况,导致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时代,这一现象会对服务业的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双核驱动”发展格局,推动城市群产业链协同




  以辽宁省为代表的“双核心驱动”模式为东北三省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合适的范本。副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协同发展,既可分担核心城市的发展压力,又能有效提升城市群的引领带动能力。在坚持城市群“双核心驱动”的发展格局下,推动双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间协作共赢是重中之重。




  首先,构建大中小城市错落有致的梯次结构。中心城市首位度过高,会抑制次级城市的经济发展,最终阻碍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应当避免中心城




市在规模上过度的绝对优势。在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布,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助力次级城市形成合理的梯次,以便与中心城市相辅相成。例如,可以提高次级城市干部配置级别,认命省委成员或副省长担任次级城市的主要领导;在产业园区布局、高校与科研机构布局等方面给予次级城市一定的倾向性政策;在金融管制和税收方面给予次级城市更多的优惠空间等。




  其次,以“链长制”塑造产业分工格局。针对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内每一个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都成立一个“链长”领导小组,以推动各城市围绕产业链展开紧密的分工协作,提升城市间的产业关联水平。“链长”由副省级领导或各市主要领导挂帅,利用党政领导的综合协调优势,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和完整稳定。“副链长”则由该产业链内的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链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链长制”日常运转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谋划产业链空间布局、编制产业链招商名录、监督产业链招商推进情况、调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困难、剖析产业链薄弱环节等等。“链长”“副链长”以及产业链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保持定期沟通,针对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提交相关会议决策研究解决。




(二)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为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必须持续拓宽其发展空间。除禁止私有资本进入的特殊领域外,所有领域应全方位面向民营企业有序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保障其在资源获取、要素价格等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待遇。在地方政府采购方面,有必要优先考虑本地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供应商,适度提高对这些企业的采购比例,以便更好地支持和激励本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企与民营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鼓励并支持民营资本在法律框架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调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原料供给、产业配套等方面与驻省央企、地方国企加强务实合作。同时,建设各级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梳理并发布项目合作、融资、人才、技术成果等各类供需信息。开展产需对接活动,推动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促使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更加紧密地连接。通过这些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合作平台,加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对接。




  同时加强培育和支持领军型龙头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扶持行动,建立细分的企业培育库,根据企业类型分别实施个性化和共性化的培育措




施。鼓励并支持“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通过让民营企业在重点产品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专精特新”民营企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加速标准的升级迭代和应用转化,以提高民营企业在市场中整体的竞争力。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障碍与破解路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周文、张奕涵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创业就业、引领科技创新、增进国家税收、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比重持续提升。截至20XX5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5092.76万户,在企业中的占比达92.4%,“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超过2500万户[1]。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内在要素,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20XX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3]现阶段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现实障碍。一方面,民营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原本被高速增长的经济总量所掩盖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纷纷浮出水面,民营经济亟须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诸多争议,在制度上与观念上面临多重束缚。尽管党中央在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态度鲜明、立场坚决、一以贯之,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融资支持和产权保护等方面所能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始终有限,发展困境难以得到纾解。部分地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刀切”、重复检查、过度干预等问题,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缺乏稳定预期,民营企业家信心不振。当前,亟须深化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破除对民营经济的认知谬误,同时深入探究民营经济面临的发展障碍及其成因,找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二、民营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民营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其一,民营经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经济活力的真正来源。民营经济极具活力与竞争力,能依据价格信号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升生产效率。民营经济的存在促进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为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奠定重要基础,数量众多的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下提质增效,增进市场经济的活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在合作中实现互促共进,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条件上有极大优势;民营企业在第二、第三产业均有广泛分布,在市场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民营企业可以同国有企业一起形成大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合、有序竞争的现代产业组织,促使产业间分工向更为精细的产品内分工转换[4J,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多条产业链之间乃至三大产业之间的协同交互,使原材料、中间品、制成品和装备制造业等不同生产部门能够为彼此提供互补性生产需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接续性、完整性与安全性。




  其二,民营经济助力构建以内需为主动力的国内大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与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循环流通,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自主有序开展,提升生产效率。民营经济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地区空间的流动与优化配置,以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5J,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产业不协调、区域分割、市场分割等问题,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畅通经济循环,增强经济韧性,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民营经济处于市场前沿,最了解科技、产品、商业模式等的新动态新变化,且民营企业家锐意进取,敢于开辟新赛道,采用新技术,拓展业务范围,这有助于减少同质化竞争与过剩产能的存在,生产更多高技术、差异化、多样化的优质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民营经济充分发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仅提升生产能力,更能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使供给与需求端双向互促、有机衔接,使国内大循环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国际循环注入新动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韧性与安全。




  其三,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民营经济是中国外贸主力军,积极参与国际化经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1820XX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出口总额从1422.55亿美元上升至2763.64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从5.72%上升至7.69%,对全国出口总额的贡献率平稳增长[6J。民营经济不仅充分运用国外原材料、品牌、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开展经营,壮大自身,更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与成果。20XX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中国民营企业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的53.7%[7J;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的民营企业500强数量为148[8J。这充分显示自新冠疫情以来,民营经济不仅在促进中国经济恢复、确保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安全中发挥巨大作用,更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联动发展,使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数据等关键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畅通流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民营经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其一,民营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营经济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既来源于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来源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创新报酬的内生动力。在内外动力的共同驱动下,民营企业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模仿、嫁接到原创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民营企业整体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通信、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互联网等领域已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少数民营企业已经站在了全球创新竞争的最前沿,开始步入自主探索的“无人之境”,与全球发达国家科创巨头争夺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如在云计算方面,阿里云、华为云已经进入全球前五大云计算平台名单,具备了与谷歌、微软、亚马逊公司一较高下的实力;在智能驾驶领域,华为、百度等企业积极开展新技术的自主探索;在人工智能领域,通义千问大模型、混元AI、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技术突破与发展速度不断攀升,应用前景广阔。民营经济展现出的强大创新能力为国内相关产业注入信心与发展动力。除了新经济领域的持续突破,各类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也积极拥抱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浪潮。如在制造业领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行业大类的企业近年来不断提升科研经费投入与研发强度,实现向创新型民营企业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生产能力。顺丰、“四通一达”、美团等民营企业实现了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改造,通过线上线




下联动,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便利人民生活。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慧农业”稳步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种类更加多样化,不仅丰富了国内居民的“菜篮子”,更提升了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夯实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固强健。




  其二,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突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安全稳定。当前大国竞争的重点在于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率先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9J,通过技术领先突破实现制度与标准的领先制定,抢占发展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协同共促,锚定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关键“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国有企业是国家创新意志的承载对象[10J,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基础科研、前沿技术、重点领域发挥骨干力量和引领作用;民营企业以自身的活力、创新力与韧性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要素资源与服务支持,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孕育出一批价值巨大、应用前景广阔的创新成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孕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与关键环节开展布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础产品等面临断供等限制时的抗风险能力与自生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构建起“产学研政企”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有效贯通,打通“产业需求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的创新链全环节,不断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成果质量,加快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提升中国对国内外创新人才、要素、资金、项目的吸引力,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民营经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其一,民营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提升,在积累私人财富同时增进社会财富的积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民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外面临市场竞争的强大生存压力,对内有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逐利动机和完成资本积累及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需求,这迫使民营企业不断创新突破、提质增效。随着先进技术、




商业模式与管理方式在企业间扩散,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此外,民营经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是具备财产硬约束关系的交易主体,拥有高度的自主用人选择权和内部分配权,这使得企业能利用工资激励、股权分红等形式调动个体劳动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形成庞大社会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单个民营企业生产力的进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单个民营企业为追求私人财富积累的行为最终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劳动者个人的财富、企业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均显著提高,这为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创造重要前提,有助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其二,民营经济是“稳就业”与“保就业”的关键力量,改善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国家财政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一直是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生活保障。从对就业的贡献来看,20XX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比达48.3%[11J。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平台创造了大量岗位,一部分原先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不同技能、性别、年龄的劳动者可以更为便捷地寻找与自身能力与需求匹配的岗位,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对税收的贡献来看,2021年民营企业税收已经达到全国税收的59.6%[12J。民营经济数量众多,经营业务多元,能扩大国家税收基础,增强国家财政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再分配将税收用于支持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民生福利等方面,减少贫困,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状况[13J,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居民在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市场生机活力的重要来源、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尽管民营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但必须辩证看待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不能因为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产生或遭遇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放弃使之发展[14J。在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民营经济不但不能离场,还需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前亟须破除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障碍,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




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障碍




(一)内部阻碍:民营经济的治理机制与经营理念亟待转变




  其一,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落后,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运营管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当前,仍有较高比重的民营企业采用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产权带有强烈的血缘和亲缘性质,企业内部私人间的产权界限模糊,家族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发展深受个人与家庭的制约,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与约束。由于产权结构特殊,许多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形同虚设,决策的盲目性高,容易滋生腐败与风险。企业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内部风险管控、财务管理、人才选聘与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短板,严重制约民营企业提质增效。




  其二,民营经济经营理念亟待转变,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意愿不强。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众多民营经济无法稳定预期,制定长远发展目标。一部份民营企业以私人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没有意识到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的创新存在门槛,对研发投入要求就高,回报周期长,这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参与。而大量中小企业在产品改进、外观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微创新”较难得到社会高度评价与认同,创新报酬较低,创新成果容易被模仿与取代,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热情。因此,民营经济更倾向于制定短期经营目标,以压低成本替代创新突破和转型升级获取利润。这不仅不利于民营经济自身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也使得民营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劳资冲突、金融风险等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容易引发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危机。




(二)市场环境: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市场机制亟待完善




  其一,准入壁垒限制民营经济成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利用技术进步、人才优势、提高原材料与资本的使用效率来牵引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加紧密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提升企业战略优势及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因此民营经济需要充足的产业发展空间。但现实中,民营经济面临“玻璃门”、“弹簧门”等市场准入难题,尽管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出“全国一张清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企业注销便利化等政策,旨在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扫除障碍,但与支持政策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尚未跟上,因此政策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在产业准入方面,许多行业没有明确限制民营经济参与,但却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等理由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繁琐的准入流程增加业务审批办理难度,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成本。在跨区准入方面,司法障碍、本地优先、封闭运作、监管差异等手段成为地方保护引致市场分割的新形式[15J,民营企业跨地区发展面临严苛的资质审查,交易成本较高。




  其二,民营经济面临不公平的要素竞争环境,在信贷支持、资源获取、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服务等生产要素供应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这一点在融资渠道和信贷支持方面最为显著[16J。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避免坏账与实现盈利的目标,对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大小与所有制方面的歧视,民营经济难以获得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健全,民间资本参与民营企业发展投资的渠道受限,民营经济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仅制约民营经济获得发展所需支持要件,也损害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为克服不确定性风险,会更倾向于提供非生产性活动构建和维系政商关系和企业间关系,以获得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等政策性资源,熟悉经济政策走向和执行强度,灵活开展经营。[17J在这一过程中,民营经济产生“寻租”、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资本无序扩张等行为,不仅会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也不利于民营经济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制度支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制度体系亟待优化




  其一,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18J。以法治为抓手,依法保护民营经济财产权,能使民营企业稳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使民营企业产生内部激励,通过创新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当前,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治化程度不高。在财产权方面,一些地方官员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时有发生,甚至存在个别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的事件;在知识产权方面,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面临侵权,规模较大的企业可用更低的成本进行模仿与生产,利用价格战将中小企业挤出市场,不仅严重损害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更会导致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制定产权保护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没有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制度不够精细精准。政府的执法手段也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地方政府延续了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与企业的传统执法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制度不足的问题,但以行政命令替代法治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长期发




展要求,也容易误伤企业,不利于为企业提供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其二,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制度建设与服务保障不足,政府的规制与




监管手段亟待优化。新冠疫情以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范式和一体化生产网络的脆弱性暴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中断[19J,国际分工及贸易体系加快重构。中国的民营经济既面临原料短缺、用工成本高昂、市场萎缩等经营困境,也面临国际生产体系调整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战略机遇,亟须通过创新技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但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与配套服务措施不完善,企业创新活动风险较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率缺乏保障,中小微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此外,政府在进行规制与监管时未能充分考虑新行业新领域的新规律,一方面对新风险新问题的规制不足,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借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制度变迁行为未能正确识别和区分,对一些属于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行为没有加以支持,反而予以抑制,损害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其三,政府出台政策的稳定性与精准性不足。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出台速度过快,政策与政策之间调整转向过大,国家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政策缺乏衔接性以及政策内容不够精准。高密度、多层级、不同步的政策不但不利于民营经济稳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反而会增加民营经济的非生产性支出与政策解读的负担。密集出台的政策容易产生“积累效应”,在某一时点使市场及企业面临多重政策效果的叠加冲击,诱发系统性、颠覆性的风险。此外,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与企业的沟通,政策内容与企业发展所需所盼并不完全对应,在推动政策落地时也缺乏市场预期引导,民营企业可能对政策存在误读或过度解读。这种反应还会在民营企业之间传递并形成趋同效应,更加不利于民营经济安心经营发展。




(四)社会舆论:对民营经济”公”与”私”问题的认知亟待破除




  “公”与“私”之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不少社会人士将民营经济等同于“私有化”,甚至主张“国进民退”“民营经济离场论”,片面放大民营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忽视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否认民营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扰。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破除以上认知谬误,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其一,民营经济不等于“私有化经济”。从党的历史与文件来看,“民营经济”的内涵集中在“民”与“营”二字上,是以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为划分依据的概念范畴[20J。“民”代表人民,“营”则是指经营权,因此民营经济的本质是“民本经济”,是老百姓自主创业从事的经济事业。从所涵盖的范围来看,广义上的民营经济不仅包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私有制经济,也包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国有民营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民营经济等经济形式[21J。将民营经济与私有化对等,其实是一种对所有制的误解。




  其二,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民营经济发展是长远之策,而非权宜之计。评判民营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应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就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而言,民营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个体生产力整合为庞大的社会生产力,通过创新突破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就增强综合国力而言,民营经济在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加速积累,在以科技创新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能力,打造中国对外开放新优势。就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民营企业是稳就业、促增长的关键力量,是居民提升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就业渠道,是国家税收的重要贡献者,为国家通过再分配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市场经济,追逐私人利益最大化是民营企业的本能,现阶段民营经济在生产经营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外部性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过度强调社会利益的实现既不符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也不利于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但放任民营经济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既会导致对社会利益的扭曲,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当前,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限制民营经济发展中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的损害,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破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障碍的路径探析




(一)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历经四十余年的高速增长,过去曾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在新形势下已经发生逆转,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民营经济自身长期发展的要求。民营经济必须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创新发展塑造竞争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贡献力量。




  其一,民营企业要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实现“两个健康”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清晰的产权结构,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完善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等内容。民营企业要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使企业财产与企业家个人财产、家族财产分离,划定产权界限,清理债权债务,以产权改革推动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改革,增强企业的内部约束与监督成效。民营企业要通过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工作流程、议事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成权责明晰、相互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推动企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化。民营企业要持续改善运营与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人才选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增强风险预判、评估与管控能力,持续关注国际贸易、投资、生产通行规则变化,自觉对标发达国家技术和产品的高标准规则,强化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管控与标准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其二,民营企业要自觉转变经营理念,主动参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民营企业必须清楚认知自身的长项与短板,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做精专业,制定高效科学的长远发展目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探索和推进技术、产品、组织创新,把自身锻炼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更应当意识到“微创新”的价值,以“微创新”塑造企业的独特优势,积累口碑,以“微创新”量的积累为重大创新质的飞跃奠定基础。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助力“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提升国际对“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认可度。民营企业家更要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真正把企业发展利益建立在公平大小股东利益、保障员工利益、增进社区利益、维护社会与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22J




(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外部环境保障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有助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其提供充足的要素支持与坚实的制度支持。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的贡献与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建设与政策保障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要创造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因地域分割、行业准入、所有制歧视等原因产生的市场进入壁垒,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拓展民营经济的产业发展空间。要完善与落实对不同所有制产权同等对待、平等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强化财产权保护增强民营经济财产财富安全感,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民营经济的创新激励政策。要推动要素市场和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降低民营经济获取生产要素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难度,使民营经济充分释放发展潜能。




  其二,综合考虑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政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诉求,这需要政府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对于新业态以及处于初生时期的企业,政府应当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给予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对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更多要素与政策支持,破除企业发展中的制度性壁垒。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3]




  政府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和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民营经济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前沿技术的转化与推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民营企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开拓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政府要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相吻合的标准规则和制度体系,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分工、获取世界市场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大机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其三,以法治化为核心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充分考虑数字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平台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采取“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分类分级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给予新兴产业更多成长空间。在市场监管中,要积极发挥市场对经营主体的自我净化功能,发挥行业自我规制作用,




在内部构建反应敏锐、作用精准、效果可控的监管机制。在外部监管上,要使政府从“运动式”监管为“常态化”监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网络,通过跨区域联动执法等形式优化执法手段,使民营经济形成对政策和监管的稳定预期与发展信心。




(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民营经济发展既面临风高浪急、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外部环境,也面临自身发展思路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重重压力,当前亟须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既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又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运转,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其一,明确“市场政府政党”三维治理主体各自权责范围,形成更高水平治理合力。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政府市场”二元对立的理论范式,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多元治理主体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运作的“市场政府政党”三维主体治理谱系[24],不仅充分结合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优势,而且以党的领导作为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与重大创新,也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与最大优势。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主体更应明确权责范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可为”与“不可为”的职能边界,以党的领导约束政府权力,确保政府“有为”“善治”。政府职能由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当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时,政府需要及时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政府职能应向服务于企业和市场转变。面对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新需求和产生的新问题,政府要持续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精准施策。政府在行使职能时更要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减少对市场运行及微观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要以市场的办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法治建设,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限制民营经济不良发展态势。




  其二,构建双向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提升“有为政府”服务水平。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外部营商环境,政商关系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利于民营企业减少获取要素资源与政策支持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避免对生产性成本的挤占,从而将关键性资源运用在科研创新投入与经营效率提升上,提高企业竞争力。良好的政商关系也有助于避免官员腐败、官商勾结等现象发生,肃清市场环境,使市场机制有效。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利于民营企业




充分了解政策内容与监管方式,形成稳定的预期,灵活调整经营。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及时反应自身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使政策更为精准有效。在“亲”“清”意味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亲”代表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给予企业更多自主空间。政府要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渠道,了解民营企业发展所需,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做好政策解读与确保落实的工作。“清”代表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尽责,与民营企业保持清楚、清白的距离,守住交往底线,防范廉政风险。必须健全“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约束政企双方行为,使之符合法律与政策的规定。




  其三,引导民营经济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升经济治理水平贡献力量。民营经济虽然不是宏观经济治理的主体,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使其可以成为治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与政府形成市场内外治理合力。一方面,民营企业在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同时引致了制度变迁,已经成为事实上制度建设的重要推动者,能促进市场机制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作为微观主体,最了解市场发展动向与现存制度的薄弱之处,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积极推动产业自我规制,引导行业自律,激发市场自我净化的功能,民营经济在实际经营中可以维持正当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绝大多数市场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从而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四)强化对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A总书记在20XX3月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25]。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其一,国家要引导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破除对民营经济“公”与“私”问题的简单化认识,既要客观、正确地认识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贡献,也要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性影响,设计合理的政策对民营经济进行引导、支持与限制。必须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作用,既要充分理解民营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其经营下民营企业的良好发




展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职工工资,扩大了政府税收,提供了更多就业,因而必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与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又要正视民营企业家逐利带来的负外部性,对其予以限制,引导民营企业家更多为社会作出贡献。地方政府要进一步破除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所有制歧视与隐性壁垒,社会各界人士要营造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所得的良好氛围。政府也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对民营经济的监督过程,以外界舆论力量限制民营经济的不良发展行为,敦促民营经济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其二,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冲突,反而可以实现互促。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应急救灾、国防建设等公共事业有助于树立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社会形象,有助于消除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感、破除所有制歧视,有助于民营企业积累口碑、打开市场、更好地实现盈利目标。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全体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不仅有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民营企业家更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创新发展、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自觉引领民营企业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谋深做实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大文章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房宏琳




  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是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重大课题。A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要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深刻认识、科学把握“五大优势”,精准选取转化赋能路径,对于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过程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保持战略定力,辩证看待黑龙江发展形势。既要看“量”,也要看“质”;既要看当前之“形”,更要看长远之“势”。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使命任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黑龙江,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力发电设备企业、第一个重型机械企业等“大国重器”,被称为“共和国工业摇篮”。然而,黑龙江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曾经的优势亦成为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竞争的要求,资源枯竭更使部分资源型城市陷入可持续发展困境。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拉开了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大局,精心谋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战略。2013年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黑龙江振兴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89月,A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视察时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黑龙江振兴发展锚定了新目标、擘画了新蓝图。20XX9月,A总书记再次视察黑龙江,将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与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紧密联系起来,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A总书记对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深切关怀,体现了A总书记对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殷切期望。




  实现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共同推动黑龙江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维护“五大安全”的能力得到新提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压实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优化政治生态,弘扬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为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机遇,主动服务和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A总书记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东北全面振兴是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影响,我们要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面临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新的重大时代机遇。




  从国内层面看,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拥有新时代赋予的发展国内大循环的新机遇。这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黑龙江的战略地位、战略优势将更加突出。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规模巨大,在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黑龙江产业转型升级,畅通资源资金循环,提高生产要素产出与利用效率提供了新机遇。从国际层面看,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有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驱动下发展壮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通过中欧班列,黑龙江已经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心枢纽。可以说,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演变使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黑龙江既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更多机会,也要强化自身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方面,黑




龙江要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抢抓新科技带来的数字时代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区域合作,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振兴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政策、产业、创新和开放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牢牢把握黑龙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把难得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




  A总书记强调,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牢牢把握黑龙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抢抓难得发展机遇,把“五大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边疆,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在国家战略发展全局中地位十分突出。黑龙江土地广阔而肥沃,资源禀赋丰富而多样,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点产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黑龙江区位条件优越,沿边优势明显,实现高质量振兴发展必须用好这一优势。事实上,东北亚区域多个国家也正在推出对外合作新机制,如韩国的“欧亚倡议”、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俄罗斯的“东望”战略等,这些为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黑龙江可以积极打造横跨亚欧大陆、联结太平洋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跨境运输体系。发挥黑河、绥芬河、东宁、同江等边境口岸优势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体现黑龙江的新价值。




  黑龙江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强,发展潜力巨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东北的全面振兴,更加需要黑龙江实现高质量振兴发展。黑龙江要担负光荣使命,守好祖国“北大门”、强化能源保障、建强生态屏障、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的联系,携手提升国家战略支撑能力,把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四、牢牢把握黑龙江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高质量振兴发展新篇章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是党中央赋予黑龙江的重要使命。




  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黑龙江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在粮食产量、粮食调出量和商品化率方面处于较高水平,但粮食生产增长存在瓶颈,面临着应对世界粮食市场波动的风险和压力。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原因,部分地区黑土地退化,土层变薄、肥力下降。传统能源产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开发成本趋高等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足,难以实现有效稳定替代。对此,黑龙江要持续实施“兴边富民”战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加大政策倾斜和资源倾斜来助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要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当好“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做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生态安全与生态效应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稳步调整黑龙江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延伸传统能源产业链,发展传统能源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探索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新路径,为能源安全寻求多途径保障,切实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好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大国重器”作用,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力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




  哈尔滨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在国家和黑龙江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省委关于建设质量龙江的部署要求,抓好标准新区、质量新区、品牌新区、信誉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提升。




一、坚定扛起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本质要求。哈尔滨新区牢固树立“大质量观”,牢牢把握在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坚定扛起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第一,大力实施质效升级战略,积极构建质量新区。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竣工投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大力推动企业主导的科技攻关,高纯度金属材料、第三代半导体制备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召开中俄国际科技论坛和国际教育论坛,阿斯图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入驻哈尔滨新区。建成启动黑龙江省首家科技大市场,就地转化科技成果243项,实施转化项目137项,新增销售收入52亿元。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和“个转企、小升规、优上市”的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1户,占全省的29.1%;国家级“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占全省的14.8%24.5%;主板上市企业达到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接近30%




  第二,创新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全力打造标准新区。把标准化发展理念融入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率先制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标准化、科技创新标准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对外开放标准化、民生保障和生态建设标准化。深化改革、对外开放、营商环境等方面11项改革,案例被国家部委推广。更好发挥标准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产业层次水平的关键作用。持续实施GDP、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六个倍增”计划,强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占哈尔滨市比重达到16.3%,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较好发挥黑龙江省高




质量发展“增长极”作用。




  第三,全面实施品牌提档战略,深度打造品牌新区。通过“品牌+质量”“标准+认证”“服务+推广”,不断提升产业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擦亮招商引资“金名片”,加快建设深哈产业园、碧海产业园等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园区平台,大力引进同创普润等战新产业龙头企业,吸引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南雁北归”,黑龙江科友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二期投资,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势头向好,哈尔滨新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新区智造”含金量越来越高。20XX年,全区新设立企业近万家,同比增长72.4%,全区市场主体接近10万家。全面提升自贸区品牌,在莫斯科设立离岸投资服务促进中心,引进黑龙江富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俄贸通控股有限公司等外贸龙头企业,俄罗斯国家馆和中俄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入驻新区,承办中俄工科联盟暨校长论坛,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协会和德国中心研究院,成为黑龙江省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合作首选地。




  第四,深入实施诚信提升战略,着力建设信誉新区。坚持把诚信政府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推动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依规化解,累计兑现企业扶持资金28亿元。对标对表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在“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改革创新举措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无感续证”、建设项目前期综合评审等深层次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摆在核心位置,2018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投入达到352亿元,带动国企和社会资本投资超千亿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中考成绩由2018年低于全市平均分23分提升至超过全市平均分1.5分;5家三甲医院落户新区,人均医疗健康资源拥有量在全省领先。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二、全力以赴打造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哈尔滨新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关于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质量龙江的意见》,对标对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统计体系,推动哈尔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再拔高、质量再升级、品牌再响亮、信誉再提升,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力以赴打造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第一,高质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一是强化




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全面升级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服务示范区建设,推动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扩大“双自联动”优势,利用在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设立的离岸孵化器和阿斯图国际高校联盟,加快国外科技成果的引入、转化和落地。二是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充分发挥哈尔滨科技大市场作用,突出“科技服务+技术交易”方向,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启动深哈产业园科技创新增量器试点建设,依托格林伍德孵化器和阿斯图国际高校联盟,加快国外科技成果的引入、转化和落地。力争全年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300项以上。三是着力完善聚才引才机制。加大对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支持力度,持续扩大新区具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领军人才梯队的企业总量。持续推动部省共建产教联合体项目,力争全年新组建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2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根基。一是抓实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谋划建设万亩智慧农业种植示范园区,打造龙江现代农业一号样本田。智能化改造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试点推进智能牧场建设。建设全国首家寒地小龙虾抱仔虾苗繁育技术基地,实现虾苗“南繁北育”。二是切实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打造一批市级样本村和示范村,争创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三是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村集体之间通过入股联合、项目开发、委托经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抱团发展。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全方位监管,持续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完善“旅游+”冰雪文化、体育赛事、休闲康养、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二是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冰雪旅游产品和活动影响力;加快现有景区提档升级,开发7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冬夏季旅游攻略地图。三是积极承办冬季体育赛事。举办国际冬季铁人三项赛、速滑马拉松世界杯、全民上冰雪等国际化、国家级赛事活动;打造冰雪大世界地域文化与冰雪文化融合的室内四季冰雪主题演出,组织开展冰雪摄影、冰雪绘画、冰雪综艺等节庆活动。




  第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一是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优化调整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




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机构职责。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新组建集团公司架构,建立健全国企激励机制、扶持政策,引导银行资本设立国企发展基金,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政务服务2.0模式,扩大承诺代证范围,持续推出“承诺代证”“全程替办”等创新举措,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从“减要素”向“减事项”的质的飞跃。三是持续打造深哈2.0升级版。在深哈产业园26平方公里范围内,新建成专业产业园区6个,新注册企业100家,年内再复制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和产业发展政策20项,举办并承接系列科创活动,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第五,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构筑高效畅通国际化大通道。推动公共型保税仓库向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吸引和扩大区内企业跨境物流需求,做大做强俄罗斯进口保税商品集散地。积极参与多式联运、江海联运,对接“滨海1号”跨境运输长廊,打通对俄陆海联运大通道。二是提升对俄合作水平。进一步发挥新区驻莫斯科投资服务促进中心职能,延伸对俄合作企业的服务链条。推动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设立驻哈尔滨片区办事处,为服务俄罗斯企业在黑龙江投资项目落地搭建更高平台载体。三是发挥高能级开放平台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俄罗斯进口产品中心即俄罗斯国家制造馆,加速推进“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谋划建设白俄罗斯国家馆、亚美尼亚国家馆。四是加快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度研究国际通行的规章、规制、规则和标准,研究制定《哈尔滨片区对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工作方案》,让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成为先进体制机制的“首发地”。




努力走出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




吉林省委书记  景俊海




  20XX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97日,A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102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赋予东北新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这充分体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考量和深邃思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东北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意。我们必须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一、A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指出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三次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三次视察吉林,每一次都选择在关键节点,每一次都有新战略、新部署、新指引。20157月第一次东北振兴座谈会在长春召开,总书记深刻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提出“四个着力”,为东北振兴把脉开方,标注了开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闪亮时空坐标。20189月,总书记专程来到东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确定六项重点工作,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绘就蓝图;总书记深入吉林松原查干湖视察,充分肯定了治理成效,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20207月,总书记再赴吉林视察,看庄稼、走社区、入园区、进工厂,与老百姓聊家常,发出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的号召,对一汽集团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赋予我们“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责任使命。




  A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视角,前瞻性擘画和布局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宏伟蓝图,让东北全面振兴的方向更加清晰,图景更加可视可感、可望可期。这次重要讲话,与历次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以及对吉林的讲话指示一脉相承,为吉林发展指引了方向和路径,就是要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十多年来,吉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高举旗帜、紧跟核心,




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抓住了诸多发展机遇,战胜了诸多风险挑战,取得了诸多突破进展,推动吉林振兴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纵观吉林振兴的历程,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总书记的科学指引,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总书记的悉心关怀。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商品粮调出量居全国第二。




  “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五大安全”是“国之大者”,攸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只有筑牢国家安全基础,才能从容应变、把握主动。吉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必须立足定位,发挥优势,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




  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当好国家的粮仓肉库和国人的中央厨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吉林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吉林要实现的,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志的全面振兴。实现全面振兴,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事关全局的长远大计、百年大计。既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发力、早见成效,也要在可持续振兴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避免发展出现大起大落。新时代新征程,吉林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要强化“可持续”的导向、做实“可持续”的支撑,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发挥资源、产业、创新、生态、开放等优势,让吉林发展韧性更强、活力更足、可持续性更好,确保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二、牢牢把握吉林在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A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产量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20XX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7.3亿斤,居全国第四,位次前移1位;保护性耕作面积居全国第一,商品粮调出量居全国第二,中国人饭碗里“吉林粮”越来越多。从目前看,吉林粮食增产潜力较大。我们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挥吉林盐碱地多等后备耕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耕地面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积极推广“梨树模式”和“水肥




一体化+密植”等增产技术,全面提高粮食产量,高质量推进“千亿斤优质粮食”生产工程。不仅要多打粮,而且要生产更多农产品、畜产品、林特产品,加快推进“千万头肉牛”、“五千万生猪”、“千亿元人参”等工程,让更多吉林的优质食品进家庭厨房、上百姓餐桌、装群众口袋。




  坚决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的新高地。吉林以实体经济起家,产业基础雄厚。“红旗”、“解放”蝉联中国最具价值的乘用车、商用车品牌,中车长客研制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闪耀冬奥、亚运赛事,“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108颗,建成世界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作为东北首个创新型省份,吉林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幅度位居全国前列,新材料、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安全提供了强劲支撑。吉林将强化自主创新、赓续工业血脉,充分发挥汽车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科技、卫星制造等产业底蕴优势,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突破更多“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为国家产业安全贡献力量。




  坚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能源安全对国家至关重要,绿色低碳是发展的优先方向。吉林风光资源丰富,西部土地平坦辽阔,东部山水纵横密布,全域地热资源富集,是我国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近年来,吉林大力实施西部“陆上风光三峡”建设,风光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60亿度。20XX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2400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57%。当前,发展清洁能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建设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实施“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加速推进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新能源化工,实现绿电、绿氢、绿氨、绿醇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打造省内消纳、外送和制氢等三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坚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吉林坐拥唯一森林资源状况满分省份。20XX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3.4%,空气质量位于全国第一方阵。优良生态是吉林的突出优势和发展底色,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吉林肩负的重大责任。吉林将忠实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




加快实施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等重大生态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决维护国家国防安全,建设更繁荣、更开放、更安全的美丽边疆。治国必治边。吉林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拥有1430多公里边境线,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节点,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发源地,肩负着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重大使命。稳边固边,人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在提升边境地区产业承载能力、人口聚集能力上狠下功夫,紧紧抓住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重大契机,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松花江水上旅游大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全省生态资源价值总量居全国第6位,是全国道。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重点边境村建设,为保障国家边境安全稳定、服务国家沿边对外开放贡献吉林力量。




三、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A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扣产业体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体系三个领域的“现代化”,结合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保障,对东北全面振兴“五项重要任务”作出部署。新征程上,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必须坚决落实“五项重要任务”,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




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推动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必须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针对产业集群化程




度不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等问题,我们将以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四大集群”培育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康养、新服务、新电商“六新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建设为保障,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品质生活体系。比如,发展新材料,我们将把碳纤维这个“新材料之王”作为重要突破方向,支持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吉林破10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吉林碳谷”。同时,把握转型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社会共享化、产业高级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水平。抢先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A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自然条件好、人均耕地多、技术基础扎实,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动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完善“吉农云”数字化平台,探索扩大农业领域数智化应用场景,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加快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化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目前吉林化纤年产值约200亿元,力争在未来3—5年超过500亿元,远期突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让“冰天雪地”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吉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大有可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目前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航班量和旅客量恢复率双双位居国内千万级机场前列,按照三千万级标准建设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加快推进。继续深化全方位对口合作、多层次战略合作、紧密型专业合作、前瞻性共建合作、开放性国际合作“五个合作”,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20XX年前三季度,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5.7%。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完善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功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更多“吉字号”产品行销全球,让开放的吉林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吉林全面振兴。推动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口、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吉林坚持海纳百川引人才、多措并举育人才、苦口婆心留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出台人才新政,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高




校毕业生留吉规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20XX届落实去向高校毕业生中留吉人数13.16万人、留吉率超过60%、超过本地生源比例,人才汇聚、人才回归、人才兴业的热潮加速形成。但也要看到,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切实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着力优化人口结构,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把教育强省建设作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突破口,全面抓好新一轮高校“双一流”、“双特色”建设,以高质量教育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多渠道促进人才回归,深入实施“吉人回乡”工程,办好“创业奋斗、‘就’在吉林”、高端人才招聘等活动,构建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振兴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用好“四战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强基培苗”、“铸魂赋能”等工程,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干事、真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当前,吉林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XX年末,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第6位。我们要以良好政治生态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增强对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着力抓好主题教育,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打通落实全链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效化解矛盾问题。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督促党员干部正视和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以新风正气提振人民群众发展信心。




萍乡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




萍乡市委党校  杨曦、刘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应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大力促进发展。然而,萍乡经济发展虽有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境,如创新内生动力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矛盾突出、开放意识不强等。为解决以上难题,继续推进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形成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发展格局,从而推动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萍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效




  近年来,萍乡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方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放意识不断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化,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具体的表现如下: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萍乡数字经济推动“一号发展工程”平稳发展,核心产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致力于打造“数字萍乡”建设,发展数字经济“萍兴业”品牌。于财政支持上看,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与2021年相比增长5倍,达到历史支出的最高水平。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也逐步增加,在全省的排名达到第四位。创新平台建设效果良好,“一县区一产业一平台”格局完善程度逐渐提高。育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其中有74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为了实现创新发展,成立了市科技创新促进会,全方位实现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四方支撑的创新服务链条。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20XX年,萍乡城市品质提质升级,划定“三区三线”,土地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基本明确,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城市建设水平扎实稳步提升,三大公交场站建设顺利实行,还增加了智慧停车泊位达5000多个、公厕20多座,改造老旧小区百余个、惠及小区用户近6万户。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升级,着力实施“智慧城市+民生服务”项目,处理有害垃圾。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定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老村落等村庄的转型规划编制。农村基础用具设施不断更新完善,新建设的农村公路长达百公里,乡村水电路气基础设施更为健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夯实根基。脱贫人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战略性成




果。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中国绿都。萍乡发起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良好,PM2.5平均浓度33ug/m3,自有监测以来实现最优结果,大力建设高标准的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避免耕地遭到环境破坏和污染。水质优良干净,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革,提升排水质量,防止污水溢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良好,推出引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政策,对废弃的矿山进行修复,打造人工化林业,森林覆盖率排在全省前列,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四)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萍乡作为观察员城市的一员列席长株潭都市圈联席会议,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事务进行得如火如荼。浏阳-上栗、醴陵-湘东2个跨省合作园区达成初级基础设施引流投资,引入50多所湖南企业。同时,萍乡与湖南建成互联互通公路,与赣湘边区域的六个市区实现高频医保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进出口方面也有所建树,获批中国(萍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萍乡市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增长,民生实事按序推进。在城乡范围内建设供水基础设施,让市民日常生活用水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大力扶持青年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出台各类优秀毕业生来萍就业创业的保障措施,发放各类补贴和津贴。保证好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降低民众的就医负担,对高龄老人提供津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出台各种福利政策惠及民众,做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二、萍乡市贯彻新发展理念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萍乡市高质量发展虽取得部分成效,但发展强度和力度稍显不足,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创新内生动力薄弱。现如今,萍乡市有着科研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信息滞后、技术平庸化等难题,在这种情形下推动创新发展困难重重。萍乡市作为地处赣湘交通要道的中心城市,没有牢牢把握这一地理环境的优势,城市小,人才吸引力度差,以至于本土高质量人才流向国内其他城市,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想让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科技创新,而人才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最重要一环。有必要大力发展萍乡经济发展水平,发布各类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方针,打造适合人才生存的发展环境,以此来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大力支持本土人才到外地学习深造,不




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城市教育资源和乡村教育资源的差异、师资力量的差别、交通设施的完善度和各类方针政策的不同,都会导致收入的高低;二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对等,农村居民所享有的师资条件、医疗技术、农村养老待遇与城市居民相比处于劣势,医疗卫生资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医疗设施和人力资源上,医疗设施简陋、条件落后是优秀人才鲜少流入农村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城乡基本权益不平等,如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迟,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缺位。




  (三)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矛盾突出。近年来,萍乡市的电子电器、风力发电叶片、矿山机械、包装等新兴产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仍处于初步阶段。被称为“黑白灰红金”的传统产业面临产业萎缩的困境“,黑”即煤炭资源,被大规模开采,现已枯竭;“白”指的是电磁和化工瓷,该行业保持稳定,缺乏创新精神;“灰”即水泥等建材,存在资源枯竭和相关环保问题;称作“金”的钢材和机械加工业停滞不前;“红”即烟花鞭炮,被政策打压。不管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存在结构单一、主体责任指定模糊、考核问责标准缺乏规范化等问题,需要完善绿色发展法规制度。在推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过程中,监察执法部门监察力度不强,企业采取态度不积极,采用一系列被时代淘汰的落后方式生产,加重生态环境的污染,难以实现绿色经济的转型发展。




  (四)开放意识不强。就本地领导干部而言,思考问题眼界不足,没有用开放性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萍乡的发展前景,以至于束缚了萍乡开放发展的进程。就本土企业主来看,多采用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者缺乏做大做强的眼界和追求,缺乏开拓向上精神。领导干部应当转变思想观念,采用更具思辨性和开阔性的视角看待萍乡,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电磁、陶瓷、煤炭、烟花爆竹等萍乡传统产业走向世界,化旧为新,开拓国际市场。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提高自身开放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尝试,将企业深耕到其他领域。




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未来之路




  (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创新能力。数字经济是新兴产业,切实把握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萍乡要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一号发展工程”稳步前行,做到核心产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建立“人才是支持创新发展第一资源”的思维模式,着力开展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工程,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打造一支满足萍乡全方位发展所需




的精英人才队伍。营造优质的社会市场营销环境及切实可行的福利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为企业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人才保障。提高创造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积极研发创新平台并加以维护,打造良好环境鼓励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继续完善“一县区一产业一平台”格局,政府制定出台契合当下市场的税收、财政和金融制度,推出政府引导的多样化融资方式,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保证充足资金致力各类创新发展事业。




  (二)大力优化城乡协调发展意识,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让城乡融合、协调并进的最重要环节是处理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第一,努力打造农业生产经营成熟模式。打破传统农业的束缚,通过加速农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与科学技术协调相融,促使农业生产现代化,采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方式打造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圈,提升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第二,积极形成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格局。既要加强党在农村的话语权,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基石,还要增加乡村治理的自治化程度,通过提升村民自治思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服务体系等,使村集体拥有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乡村治理能力。第三,完善和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保障村民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升学、就业机会,确保各项发展机遇保持一致。




  (三)牢牢把握绿色转型主线,实现绿色发展。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以绿色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生产,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绿色升级。就第一产业而言,首先要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体进行绿色发展,提高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产品饲料的选取和制作以绿色化和清洁化为基本准则,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就第二产业而言,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非再生能源是不可抵挡的时代趋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降低环境的被污染率,萍乡的工业陶瓷产业可以从化工陶瓷起步,更新换代为功能陶瓷、环保陶瓷。就第三产业而言,不仅需要政府带头发挥导向作用,还需要萍乡人民的协同并进,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业推行绿色化服务,以低碳发展为导向,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格局,多举办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讲座,形成倡导自然低碳的舆论氛围。




  (四)持续加强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开放是萍乡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秉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精细化发展环境,构建开放发




展新格局。抓住开放创新的潮流大势,不断提升萍乡的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住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机遇,形成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等科技创新资源。鼓励当地优秀企业到省外甚至是国外投资,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环境,充分吸纳外省优秀人才和资源来本地耕耘,增强萍乡企业竞争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融入深度融入长株潭都市圈,打造联结湘赣两省的开放门户和新时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标杆城市。构建“一带一路”创新网络,参与并购和投资互动,提升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完善发展策略,学习外省先进技术,做好消化吸纳和推广,实现萍乡与周边城市贸易的合作共赢。




  (五)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把萍乡打造成共同富裕示范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立坚实的城市物质技术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满足萍乡人民的精神生活所需。谈到高质量发展,对城市来说,就是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第一,加强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着力建设好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打造厚实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主要发力点,以此来推进工业化,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质量齐抓。第二,加强人民精神生活保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逐步推动惠民生、暖民心等措施,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医保“三保合一”均衡化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得病后的保险报销占比,推行健康扶贫保险,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支出。通过这两点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真正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把共享贯彻发展整个过程,形成共享式发展理念。




浦东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刘菲、泓何丹




  浦东新区在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三资”监管,开展“十大行动”,探索浦东模式,打开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抓好一个“深”字,谋划集体经济改革




  一是顶层设计,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线图。2020年,《浦东新区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五个方面20条路径。20XX年,出台




《浦东新区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2025年)》,提出开展拓宽集体资金投资渠道行动、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行动、提升镇级集体经济实力行动、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活力行动等十大行动。




  二是发挥优势,城乡融合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浦东新区立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农村集体经济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乡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乡土文化和人文历史三大优势,由传统物业经济转向多元发展模式。




  三是智慧监管,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在全市率先建立“区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交易管理平台”,要求集体房屋资产纳入平台公开租赁交易。截至20XX年底,租赁平台共成交1230笔,金额42468.5万元。整合各类数据平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应用场景,对预算执行异常、大额资金支出、拖欠租金等11个高风险事项及时发出预警,并通过“触发、派单、处置、确认”的闭环处置,基本实现对企业日常运行的全覆盖、全过程监管,增强了制度执行的穿透力。20XX年已发出预警412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




二、聚焦一个“活”字,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抱团发展”,发挥资金规模效应。浦东新区规定区级征收安置房项目的商业配套设施,由区农业农村委统筹农村集体全资企业按成本价收购。安置房商业配套既可本地购买,也可异地购置。同时,突破“没地有钱”,鼓励镇与镇抱团跨区域购买,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截至20XX年底,各镇统筹农村集体资金以成本价购买区级征收安置房商业配套房产10.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0.2亿元。




  二是“三产融合”,增加集体经济活力。浦东新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后,进一步加大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推动集体经济发展。20XX年立项由各镇农投公司实施的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11个,总投资4.7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4.5亿元)。项目建成后,其财政性投入资产获得的租金收益的70%,将反哺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川沙新镇连民村依托靠近迪士尼的区位优势,打造特色民宿,收储农房年租金在5万元-19.5万元,每两年按10%递增。民宿还为当地农民带来房务、管家等就业岗位。截至20XX年底,川沙新镇连民村收入339.7万元,较20XX年同比增长89.5%




  三是“租税联动”,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探索研究以自有集体资产为依托,实行租税联动,吸引优质承租户入驻,提升集体资产的运营综合效益,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动。如金桥镇推动集体资产物业从传统定期收租的“包租公”转变为租税联动,促进集体经济和招商引税同向发力、同步发展。20XX11月,金桥镇镇级农村集体经济总资产同比增长6.8%,净资产同比增长8.4%




三、突出一个“实”字,助力新业态新项目率先落地




  一是“树企业品牌”,打响浦东集体经济知名度。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农村集体企业投资关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如金桥镇集体控股企业上海通汇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作为上汽通用的一级供应商,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智能制造中心,近三年净利润都在2000万元以上。北蔡镇镇村两级集体企业与优质民企合作成立的上海汽配公司,具备较高的生产、销售和研发能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上升,20XX年超过1亿元。20XX111日,该公司作为上海市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农村集体资产控股企业正式挂牌交易。




  二是“提质增效”,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按照“存量盘活,增量做优”的原则,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积极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0XX年已创建的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落实乡村产业项目9个,预计新增集体建设用地0.8万平方米,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0.2万平方米。2024年拟创建1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已基本锁定乡村产业项目45个,预计新增集体建设用地5.2万平方米,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3.6万平方米。20XX1031日,全市首个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自主开发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在张江镇环东中心村正式开工。




三是“国企参与”,助推集体经济发展。浦东区属国有企业带任务、带项




目、带资源,积极为集体经济发展赋能,着力解决发展思路、资源、渠道、品牌等问题。全区15家区属企业直接与14个镇结对共建,共结对项目57个。如陆家嘴集团在大团镇邵宅村改造6栋农民自建房,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乡村公寓”,为耀雪项目等临港新片区域的产业工人提供住宿。浦开集团在新场镇王桥村、祝桥村改造两处农民自建房,计划投资约400万元,打造开新缘康养民宿。




浅析基层工会组织如何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兵团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杜疆鸣




一、强化职工思想引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首先,基层工会组织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A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强化自身政治理论基础,增强理论联系工作实际的能力,切实运用新理论解决当前国企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既要做好职工群众的服务工作,也要做好职工群众日常的政治教育与思想引导工作。要在开展服务中,把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及党的关怀及时向职工群众进行宣贯,让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真心实意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其次,基层工会组织应深入贯彻落实全总《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结合企业行业要求、发展需求的实际,大力推进工匠人才的培育,积极构建工匠人才成长的条件,营造工匠人才的成长环境,诸如成立劳模工作室、工匠先进班组等,以完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在行业、专业领域进行深耕细作,在平凡岗位上自我提升,自觉向企业“高、精、尖”人才需求上靠拢,通过基层工会组织的大力扶持与培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技术性人才,进一步助力企业构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进程。




  再次,基层工会还需运用多媒体的广泛传播优势,对国企在发展过程中的劳模培育、挖掘,通过先进事例以及能够充分展示工匠精神的代表进行定期宣传和表彰,在企业内形成模范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劳模及工匠精神的重特大代表典型,积极培育区、县、市、省等劳模及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凸显以点带面,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通过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建设,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匠力量。




二、强化企业民主化管理,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首先,基层工会组织是国企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基层工会要切实维护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及监督的权利。工会相关人员要明确自己职责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适时予以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




其次,要切实落实好国企职代会的召开,严肃会议程序,确保会议质量。




特别是在职代会筹备阶段,要不断规范职代会提案的征集,广泛动员企业各层面职工积极参与提案的上报工作,切实展现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同时,在提案处理程序、监督、跟踪提案落实上下工夫,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提案办理好,既要体现企业的民主管理,也要把职代会作为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办称心如意事的平台。




  再次,在基层工会组织中,要注重职工代表推选工作,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参与企业发展积极性高、职工群众基础好的职工群众推选为职工代表,加强与职工代表的沟通交流,充分挖掘职工代表的智慧和潜力,激发职工参与到国企的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责任意识和代表能力,在齐抓共管和广泛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基层工会的工作格局,拓展监督渠道。




三、强化职工技能培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




  首先,在国企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工会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以及法治培训等,通过提升思想政治及法律法规意识教育,使得国企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道德标准行事,同时将这主流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转化为争创一流的实干精神。




  其次,通过提升国企员工的业务技能,包括定期对员工进行系统技能培训,定期展开专家交流座谈会以及运用新媒体平台、网络直播课等进行学习和提升,在丰富教育形式的过程中激发员工的技能提升,全面提升个人修养。这样员工不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可有效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国企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工会组织应结合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实际,积极协调企业为职工开展第二技能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可酌情给予职工诸如学习假、经费支持、职称补贴等人性化制度设置,解决职工业务技能学习中的后顾之忧。同时,国企工会组织在强化职工培训教育方面要深入结合上级政策,加强与当地人社部门的沟通,申请专业化培训机会及企业人才培训扶持政策,为本企业职工搭建业务技能培训的平台。




四、强化帮扶维权职能,为企业发展营造和美氛围




  一是用心用情做好职工帮扶工作。基层工会要运用新时代的企管方式进行,包括平时多关心员工,让员工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工会的关心和爱护:定期为困难职工送温暖,解决其在生活中的困难;对生病住院的职工加大关照力度;对退休的职工进行定期慰问;对女职工进行日常的工作关心;对青年职工注重平




时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安心为国企效力。在平时的关心中,还要注重提升员工的法治思维能力,能够让员工运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在必要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员工过生日或者重大节日时,基层工会要展开慰问品的发放或探索出更加人性化的活动形式,让员工能够在国企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




  二是做实维权工作,充分彰显以人为本。首先,基层工会组织日常工作中更多地关注员工加强合法权益的思想认识教育,提升职工依法依规的理性维权能力。作为基层工会组织也应在加强国企领导干部法律法规意识上多做工作,解决好职工与企业在法律准绳内的潜在纠纷问题。其次,国企要摆正工会的工作地位,为工会维权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正视工会维权工作的正向能动性。再次,加强和企业信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反映职工情况,重视协调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第四,工会组织还应完善相关制度,使得工会职能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发挥。第五,基层工会组织应积极推进“四不两直”工作法,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班组车间,把被动“等”转为主动“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的潜在维权风险,当好企业和美发展的黏合剂,做好企业发展的助推剂。




  总而言之,基层工会组织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从职工的实际需求考虑,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关心员工的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让员工能够积极努力地工作,在团结协作、奋斗不息的意志当中为国企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力推进江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A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部署要求,切实深化改革、规范资产管理、增强发展实力,按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不断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监督机制,巩固发扬了江苏集体经济发展传统优势。到20XX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70亿元,村均220万元。




一、强监管,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安排,每年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年度清查,摸清集体家底、形成发展“底账”。




  在全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拓展业务功能,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的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成员动态管理、股份权益保障、资产监测运营、财务核算监督、产权流转交易等为一体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




  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紧盯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集体经济审计5个关键环节,聚焦集体资产管理薄弱领域,切实堵塞制度漏洞、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健全农村集体资产长效监管机制。




二、抓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以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为契机,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折股量化、组织建立工作,探索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发展路径、运营机制、人才加入、奖励激励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在总结前期昆山、江阴等地“政经分开”改革探索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扩大“政经分开”改革试点范围,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模式,逐步将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等非经济职能从集体经济组织中剥离出来,理顺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之间的职能关系。




三、补短板,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宽难题,一手抓巩固提升、一手抓路径拓展,巩固提升资源发包、物业租赁等传统发展路径,积极拓展新路径,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融合经济,鼓励村集体统筹利用乡村空间、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等多种资源,完善乡村功能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等多产业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将集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创新生态资源运营模式,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务,增加集体服务收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创新发展“飞地”经济,鼓励发展“物业飞地”“产业飞地”等多种“飞地”形式,在“飞出地”和“飞入地”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重合作,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以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推动村村、村企、村社联合合作,服务带动各类主体共同发展。




  鼓励村村联合,鼓励各地突破村域限制,提升集体资产资源统筹层级,推动资产集中托管、资本集中投资、资金集中使用,探索形成县乡统筹、村村联合的抱团发展模式。




  深化村企对接,充分利用工商企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深挖农村资源潜力,因地制宜拓展规模种养、乡村工业、综合开发等深度合作方式,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为乡村发展注入先进生产要素,将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村、留给农民。




  强化村社合作,推广“村集体+”经营模式,通过领办创办各类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形式,提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能力,服务带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




五、建市场,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联网、规则统一、资源共享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实现实体市场、交易品种、服务对象三个全覆盖。




  牵头制订2项国家标准和5项地方标准,实现交易流程标准化。全面推进集体资产进场交易,实现“应进必进”,集体资产市场交易机制基本形成。




  全面推行线上交易,打造全流程“不见面交易”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线上交易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打造农村产权“互联网+交易鉴证+他项权证+抵押登记”抵押融资链条,制定出台金融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专门意见,增设金融超市,全省基于平台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9200多笔、贷款超88亿元。目前全省各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成交金额已突破2200亿元。




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西安财经大学  王璇




20XX1028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随着世界局势的高速变化,必须抓住全党工作重点,稳住“三农”基本盘,破解“三农”难题。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发展质量上,深入研究农业高质量问题,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探讨如何用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的建设,这既是对国家战略的回应,也是适应新发展阶段,顺应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陕西省十个地级市20112021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文献综述




  目前,现有的文献从多个角度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城市发展进度和城市创新能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为高职院校开拓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路径和方法。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测度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实现供给提质增效为引领,走绿色发展道路。熵权TOPSIS1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是常用于测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方法。




  关于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先增强再减弱的非线性关系,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特征。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正相关的影响。




  数字经济是否可以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成为持续的动力,它又是如何影响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维度、年份窥探陕西省各市的数字经济如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二、理论机制与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