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6篇)

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6篇)

目录

1.

XX自治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

2.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15

3.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3

4.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31

5.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40

6.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57

XX自治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大会精神,以打造“一区一县一试点”为重点,启动国家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强师工程”试点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铜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和“三会一课”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巩固提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六个坚持”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牵头股室:党建办  协办股室:办公室)

2.增强基层组织功能。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全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示范校”创建工作,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质效。持续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党组织,选好用好党建工作指导员,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和工青妇工作。加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推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牵头股室:党建办  协办股室:教育股 组织人事股 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安排部署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市纪委、县纪委全会精神。持续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和实施清廉铜仁“廉动未来”计划。落实党组织书记上廉政党课制度,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认真开展分级约谈工作,做到早提醒、早打招呼,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紧盯教师职称评定、工程项目招投标、民生资金管理使用、设备物资采购、招生考试等重点领域及重点环节,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及违规收费、违规招生等行为。严肃查处违规操办(参与)酒席、酒驾醉驾、师德师风失范行为。

(牵头股室:党建办  协办股室:局机关各股室)

4.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依法管控宗教,严格宗教与校园分离,严禁共产党员、教师和学生信教。管控好自建的gwrzp888群、微信群,实行谁建谁管谁负责。加强课堂教学及学术活动管理,坚持“教学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原则,严禁教师在课堂上散布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言论。

(牵头股室:党建办  协办股室:教育股 安全指导站 办公室 教研室 教师发展中心 电化教育中心 资助中心)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学科教学渗透思政教育、法治教育。落实好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上思政课制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党建办 组织人事股 督导办)

2.落实五育并举育人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疏导干预。加大体艺教师的引进和交流力度。把音体美、劳动等课程执行情况作为教学视导等督查的重要内容。把两课两操、班班有歌声活动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音体美、信息科技、劳动等学科的终结性质量监测及评价方式,试行以“调查问卷(理论)+技能考查”方式开展终结性质量监测和评价。出台课后服务工作管理办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力争举办全省小学生象棋邀请赛活动,组织开展第四届全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督导办 组织人事股 青少年活动中心 教研室 电化教育中心)

三、以教育公平为目标,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推动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启动国家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工作,建立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师资保障机制和质量提升支持机制。扎实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县固效提质3+9+3路径探究项目”工作,保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在园幼儿占比率“只增不减”。扎实抓好“四个全覆盖”,即集团化办园管理全覆盖、教研指导责任区全覆盖、乡村学前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学前教育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有效缩小城乡、园际之间的差距,促进幼儿园均衡发展。扎实抓好示范园创建和复评工作,支持指导县实验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省级示范园创建和新寨中心幼儿园、刀坝中心幼儿园、沙子坡二幼、东方英才幼儿园市级示范园创建工作,对天堂镇中心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等8所县级示范园开展复评。

(牵头股室: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协办股室:办公室 教育股 组织人事股 计财股 教师发展中心 电化教育中心)

2.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标准,实施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度四个方面32项指标项项达标工程。巩固公办强校培育工作成果,开展第二批公办强校培育校评估验收工作。启动校校合格工程。实施集团联盟办学,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教学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建好小规模学校,稳步推进部分学校撤并。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完成七小秋季招生,全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0个。抓好特殊教育初中班八年级招生,争取新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个。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组织人事股 教师发展中心 督导办 教研室 项目指导站 电化教育中心)

3.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巩固XX中学二类示范性高中、XX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成果,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XX中学西扩项目建设,启动XX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擦亮XX一中特色高中品牌,抓好举重等特色项目。持续抓好乡村振兴高中班招生工作。加强对智成中学教研、招生支持力度,助推民办教育发展。做好新高考综合改革系列工作,督促指导高中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确保2024届高考成绩稳中有升。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计财股 项目指导站 电化教育中心 教研室)

4.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发展。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持续推进县职校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做好“双师型”师资培养和急需专业人才补充工作。推荐选拔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才艺展示活动。统筹推进职教高考、2024年毕业生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工作。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职业教育新形象。完成2024年中职招生1800人和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注册培训2150人任务。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组织人事股)

四、以争资争项为重点,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投入1.8亿元提升我县教育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逐步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完成第七小学、第十幼儿园、天堂第二幼儿园建设工程,建成三小综合楼、二中学生宿舍和综合楼、三中综合楼、木黄小学教学综合楼,开工建设XX中学教学楼及学生道路改造工程,启动第二小学、第十一幼儿园建设工程和XX中学学生宿舍工程,谋划XX四中、XX九小新建和XX一小改扩建项目,启动第六小学学生宿舍、木黄小学教学楼等项目立项工作。

(牵头股室:项目指导站  协办股室:计财股)

2.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度,启动XX中学、XX七小、XX十幼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完成XX一中校园网提质升级改造,启动XX二中、实验小学、XX三小综合楼设备采购工作。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设施设备达标建设,完成100人以上村级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工程。完成学前教育数字化教研平台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开展数字资源应用教研、培训和送教活动。开展智能研修优秀案例征集和数字资源应用优质课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开展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和中小学教师微课应用暨竞赛活动。

(牵头股室:电化教育中心  协办股室:教育股 教研室 教师发展中心 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五、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1.抓实教学教研工作。抓好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强化对集团联盟教研活动、校际教研交流以及各工作室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抓实集中教学视导及推门观课工作,开展好“教学行为规范周”活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落实好集体备课工作。督导4个市级学科教研基地工作的开展,创建912个县级学科教研基地。强化课题研究的督导和提炼工作,抓好省市县级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成果的培育和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抓好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工作。

(牵头股室:教研室  协办股室:督导办)

2.抓细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完善XX自治县学科专家库,成立中高考学科研究专家团队,加大对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的督促指导。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及中高考备考研讨会,试行初高中毕业班分层集中备考模式,选拔毕业班优秀教师,探索以智能研修平台线上直播或录播形式进行复习备考。精心组织省市级中考模拟考试以及九年级全县3次月考和高三3次全市模拟考试以及省适应性考试,做好质量分析,开好质量分析会。

(牵头股室:教研室  协办股室:招生考试院 电化教育中心)

3.抓好教研员队伍管理。选聘全县第二批中小学以及第一批中职教育兼职教研员,开展兼职教研员业务培训。认真落实教研员联系区域和学校制度。配齐配强教研员队伍,细化教研员工作职责。

(牵头股室:教研室  协办股室:组织人事股)

六、以强师工程为抓手,着力建设教育人才队伍

1.以更大力度引才。扩大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引进范围,将XX二中纳入高层次及急需人才招聘计划。超前编制招聘计划,提前启动高层次及急需人才招聘和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全力保障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资需求,招聘计划向体艺、思政、科学等紧缺学科倾斜。继续做好东西部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严格落实支教专家人才“1+7+N”工作机制。

(牵头股室:组织人事股  协办股室:教师发展中心 强师办)

2.以更优措施育才。继续落实新入职教师“三跟岗”制度,定期对跟岗学校、派出学校、指导教师和跟岗教师进行考核评比。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完成学校管理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提升集中培训1050人次,选派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三名”人员、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组织开展“XX名师名校长访东莞”学习考察活动。做好名优教师培育工作,推荐评选市级骨干教师30人、市级“三名”人员1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黔灵名师2人,评选认定中小学幼儿园县级骨干教师120人、县级“三名”人员30人。落实教师减负工作,统筹好各类会议、督导、调研,落实好各类“进校园”活动报备审批制度。组织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逐级推荐评选优秀教师。定期开展教师人才慰问工作。

(牵头股室:组织人事股  协办股室:教师发展中心 强师办 办公室)

3.以更严标准管才。坚持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深入推进“强师工程·铸魂”行动。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实施“五查”制度,教职工评先评优、职称评聘、遴选调动实行个人档案审查、廉洁自律查询、近三年年度考核查询、教学成绩查询、专业能力素养测试查询,以强有力的手段推进教师规范管理。

(牵头股室:组织人事股  协办股室:强师办 党建办 教研室)

七、以深化改革为引擎,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

1.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面,加大教师交流调整力度,保障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率达10%,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

(牵头股室:组织人事股  协办股室:教育股 强师办)

2.有序启动“集团联盟”办学。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采取“优质品牌学校+成员校”方式,以XX二中、XX思源实验中学、XX三中为集团龙头校,组建3个初中教育集团;以木黄中学、朗溪中学牵头,组建2个初中教育联盟;以实验小学、龙津学区办、峨岭学区办为集团龙头单位,组建3个小学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实施一体化管理,教育集团内部各成员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后勤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组织人事股 教研室)

八、以教育保障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1.扎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健全政府、部门、学校劝返复学机制,严格履行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充分运用《劝返复学工作指南二十条》,对疑似失学辍学学生开展劝返复学工作,继续保持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督导办)

2.扎实抓好教育资助工作。落实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免一补”、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中职国家奖学金、贵州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及滋蕙计划等社会资助,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持续做好高中(中职)学生入学学费减免,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学生无障碍入学。开展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理和本息回收工作。实施好农村学前幼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巩固教育扶贫成效,常态化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校农结合”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及成效宣传,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牵头股室:资助中心  协办股室:计财股)

3.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持续抓好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局机关帮扶干部的管理。落实好班子领导联系帮扶村制度,定期到村开展调研和指导。继续做好驻村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保障驻村工作经费。

(牵头股室:组织人事股  协办股室:办公室 计财股)

九、以精细管理为驱动,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持续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贵州省教育督导规定》,优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调整充实县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和乡镇责任督学,优化督学责任区,确保督导资源和力量有机整合。重点围绕幼儿园督导评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开展督导评估。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问责等制度。建立健全督导结果问责机制,让督导工作“长牙齿”,发挥督导“利剑”作用。

(牵头股室:督导办  协办股室: 组织人事股 教育股 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教研室)

2.持续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健全完善校园安全“一把手,网格化,周调度”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校园安全“1530”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8234”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研判、建档、治理、验收、销号、反思8个环节工作,落实安全教育、应急疏散演练2项制度,强化责任压实、督导检查、追责问责3项措施,落实组织领导、氛围营造、值班值守、信息报送4项保障,常态化推进安全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领域、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立足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理。完善校园“三防”建设,不断提升护校安园能力和水平。强化家校联动,切实做好“千师访万家”家访行动,通过gwrzp888群、微信群、短信、电话、给家长的公开信、家长座谈会和实地走访,建立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家校联动机制”。

(牵头股室:安全指导站  协办股室:局机关各股室)

3.持续强化学校内涵发展。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常态化开展“双减”督导工作,将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学校社团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五项管理”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现作业管理优化、睡眠管理有效、手机管理加强、课外读物规范、体质管理强化。

(牵头股室:教育股  协办股室:督导办 教研室  电化教育中心) 

十、统筹抓好其他重点工作    

1.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法治建设、创卫、社情民意、政务服务、信访、保密、宣传、档案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宣传教育,筑牢“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增强生态环境与生命健康共存”意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建设法治机关。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XX”创建活动,加强师生文明礼仪教育,保持校园和城区网格干净整洁。建立健全学校工会组织,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加强上拨工会费管理使用和职工会员费收缴工作。组织在职在编职工参加住院医疗互助活动,实施贫困教师家庭救助。举办第三届全县教职工篮球运动会。认真办理“两代表一委员”提案。强化电子政务工作,及时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加强政务服务工作,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强化行政审批和公众服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建立教育局领导信访工作接访制,实行教育信访首问责任制。加强教育宣传,充分发挥教育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积极向上级媒体投稿宣传XX教育。做好保密工作。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完成《XX教育志》编撰工作。

(牵头股室:办公室  协办股室:督导办 教育股 教育工会  安全指导站 组织人事股)

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XX教育“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XX区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对接市教委工作要求,切实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技能型社会,健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区,不断完善培训市场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为服务G60科创走廊和XX新城建设作出贡献。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内涵发展

1.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继续推动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体育文化建设,彰显青春风采。加强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教育,抓好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学校图书馆工作,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2.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启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首批认定工作。学校拟定实施细则,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委员会开展认定。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班主任师训和科研工作,参加上海市“金山杯”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暨第七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遴选教师参加第九届中职学校教师教学法评优活动,推进“匠心匠艺”优质课堂建设。开展区第四届“匠心卓越”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3.推进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支持科创学院聚焦办学优势和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做好10个专业、8个基础学科共同体建设,继续申报与地方产业经济同频共振的新专业。城市科技学校持续推进中本贯通专业建设,有序实施教学诊改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进市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打造一批优秀课程案例。

4.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依托XX区职教集团,区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开展新一轮区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继续探索协作组模式,持续优化“XX方案”。大力推动第二轮区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相关工作,立足企业、院校,面向行业,做好传艺、研发、交流任务,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5.发挥行业产教融合体和现代产业学院优势。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方面调研,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利用全国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势,汇聚产教资源,规范完善专业(群)。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打造特色,形成亮点。

6.深化职普融通、育训结合。继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等活动,完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工作流程,通过职业体验,感受职业魅力,启蒙职业意识。利用好新型技师学院平台,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中心服务能级,对接好、服务好G60科创走廊建设,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提升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服务G60科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7.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做好各类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养基地平台作用,积极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积极申办和承办各类比赛,配合区人社局、总工会做好区技能大赛,配合区中华职教社承办市中华杯职业技能大赛等,为服务区域经济和提升职业院校影响力作出贡献。

8.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能力。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以“国示范”标准建设城市科技学校,选定新校址,做好新校区规划工作。支持科创学院规范创新发展,继续落实新型高职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机构设置、财产管理与使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9.促进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创建G60职教联盟,发挥XX策源地优势探索“九城市+六安”联动机制,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认真做好与彝良职业技术高级中学、镇雄职业高级中学对接项目,选派骨干教师赴昭通相关学校进行挂职指导,助力对口学校专业发展、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建设。推进昭通、六安等合作学校教师来沪培训、赴企业实践、学习交流等工作。

二、健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区

10.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根据20XX年度学习型城区建设监测情况,完善建设机制,丰富建设内容,加大学习型城区建设力度。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创建活力,优化成长生态,继续培育、遴选一批上海市优秀学习型组织。

11.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组织申报第七批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试点村,参加第五批上海学习型乡村遴选。积极开展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数字化管理、乡村产业融合、农耕文化传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各类培训,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主动服务乡村振兴。

12.提升开放教育服务能级。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结合开放大学专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实现职工技能和学历“双提升”。加强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发挥开放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做好双线混融教学服务,提升信息化支持服务能力。

13.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完善终身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基本实现社区学校街镇全覆盖。深化“十五分钟社区学习圈”建设,依托银行网点等社会资源拓宽学习圈覆盖面,专项推进金融知识进社区行动,定期更新学习圈地图。争创1所市级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建设成果,提升社区学校办学品质,办好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协同推进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家长学校工作,搭建好未成年人实践成长平台。拓展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一批优质区级微课、推荐用书与数字学习资源。深入探索社区教育资源联盟建设,继续实施牵头单位轮值制度,进一步优化资源联盟管理机制,发挥好资源联盟“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新建1条区级人文行走线路,建设一批区级修身立德社区教育社会学习点(体验基地),组织申报新一轮市级社区学习坊,优化市民学习方式、丰富市民学习体验,提升市民学习满意度。扎实推进终身教育品牌建设,组织开展街镇区级品牌集中认定,培育、遴选市级品牌项目;提升“云间系列”终身教育品牌内涵,打造XX终身教育品牌矩阵。

14.推动老年教育提质扩优。持续推进“老年大学倍增计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上海云间老年大学。紧抓老年教育三类学习点建设,计划培育4个居村委特色学习点、8个居村委示范学习点、4个优秀社会学习点、2个养教结合优秀学习点,新增4个社会学习点。优化星级学习团队培育机制,积极参加市五星级老年学习团队及学习团队工作室评审。有效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工作,推动老年教育向末端延伸。持续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打造一支智慧学习助学队伍,培育一批智慧助老学习品牌,常态化、个性化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提升智慧学习场景服务效能,完成新一批智慧学习场景申报、建设与认定工作。依托市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及“一网通办”平台,切实提升老年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老年友好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激发老年教育办学活力。

15.强化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面向专、兼职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学科中心组建设,重视社区教育青年研究团队梯队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参加市级“素质教育示范课”展示活动,切实提升育人本领。创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室、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研究、引领和辐射作用。优化师资库建设,扩大兼职教师规模,推进兼职教师注册制,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机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持续增加助学志愿服务站点和志愿者队伍数量,继续培育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遴选上海市社区教育最美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

16.深化终身教育研究与交流。继续做好终身教育科研工作,以课题、实验项目为引领,推动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云间社区教育》杂志,提升终身教育研究影响力。持续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深挖课程思政要素,展现育人之美。继续做好“XX-六安”终身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两地终身教育合作交流。

17.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在区推学委各成员单位共同协作下,组织开展XX区学习型城区建设成果展示、XX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科普教育进社区、金融知识进社区等全民学习活动。拓展终身学习阅读活动,助力“人文XX-书香之域”建设。积极参加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海市民诗歌节、上海老年教育艺术节、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数字阅读、“上海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等系列活动。做好百姓学习之星推介、宣传,展示XX终身教育发展成果,传播终身学习理念。

三、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体系,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18.优化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体系。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日常监管、执法处罚、应急处置等协同机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街镇培训市场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范围的要求,研究创新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机制,将预收费资金监管纳入培训机构审批许可、日常监管、年检年审等全流程环节,有效防范预收费资金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学员、家长合法权益。

19.全面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工作。优化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审批机制,全面推进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进一步落实“一网通办”要求,依据《上海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立与管理实施办法》及分类设置标准等配套政策,认真做好培训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备案及联审联评工作。

20.稳步开展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完善政府信用体系和行业信用评价相衔接的培训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联动,用好社会大课堂,加强校外培训宣教工作。继续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综合监管试点,继续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营利性转非营利性工作成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基于营利性培训机构业务范围的规范整治,推进艺考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优化监管执法衔接,加大“隐形变异”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查处力度,推进违法违规培训机构执法工作。

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XX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站在XX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高平台和关键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扩规模”和“提质量”并举,全力打造“本真、适才、普惠、优质”的教育新生态,以更高标准办好“首善教育”,为XX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1.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学校书记、校长、专职副书记;严格落实党组织议事决策八大职责,完善程序机制,全面提升沟通协调、决策执行等工作效能;聚焦规范指引、培训指导、督导落实、打造品牌等环节构建基层党建全链条工作闭环,以高质量党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2.党建带团建队建贯通育人链条。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基础规范,制定《XX区中小学进一步规范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方案》,通过党建带团建队建,巩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基础性作用;成立区校团建联盟,围绕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建;依托区级少先队名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学校少工委建设,建立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

二、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任务

3.全力保障学位建设。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力争完成笔架山中学、安托山幼儿园等新建及改扩建项目,争取完成10所学校及幼儿园的整体改造提升,预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270座。出台《XX区中小学建设标准指引》《XX区幼儿园建设标准指引》。

4.深入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以深圳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政策研究专项课题为抓手,加强打造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优质教育体系。全力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评估认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创建任务。持续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成效,形成可供广东省乃至全国参考的“XX经验”。发展精品化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多样化”。打造职业教育高地,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教融汇。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着力构建“1+7+N”的融合教育三级管理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经验及成果。

5.优化XX教育帮扶工作体系。制定《XX区教育帮扶工作方案》,清单化、制度化落实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实施“一地一案”,高质量、个性化完成对口区县教育帮扶工作。

三、持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6.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树立校园大安全教育观,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教学业务相融合,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健全“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做到安全工作全员全时全方位管理。评选食品安全示范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校、交通安全管理示范校各10所,引领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构建高水平高质量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7.加强规范化办学管理。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形成规范化的课程实施方案,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课表备案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标准,常态化开展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确保开齐开足课程,巩固深化“双减”成果。

8.加强数字化监管应用。开发全开放、全口径、多向互动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对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和资金监管的长效监控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对经费预算、采购、资产、合同等方面的全过程监管,提高经济活动执行的规范性。

9.深化教育学区化治理。制定《XX2024年义务教育学区化招生工作方案》,力争2024年底将大学区招生覆盖率提升至35%以上。印发《XX区学前教育学区管理章程》《XX区学前教育优质学区考评量化表》等,促进学区各成员园共建共学、共研共享,优质化办园水平。

10.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调研,根据片区学校实际组建教育集团,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2024年新成立2个教育集团。制定《XX区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细则》,健全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

11.加强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制定《XX2024年教育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确定中小学4项、幼儿园6项专项督导主题,研制指标体系。组织38个责任区责任督学按照听取汇报、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等方式开展专项督导。督导结果以清单式呈现亮点和特色、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加强督导结果的运用,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形成完整的督导闭环,推进教育政策和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12.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及结果应用。完善XX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组织中小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发布《XX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建立区域基础教育监测结果应用细则,在10所中小学开展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专项督导活动。发布“XX教育幸福指数”,以“幸福教育”作为“首善之区、幸福XX”的动力与支撑。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测,对20所学校、超过200名教师的课堂进行人工智能监测,发布XX区“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测大数据报告”。为政府决策、学校管理、家庭教育提供数据依据,实现教育质量监测与教科研、学校教学、政府履职的有效协调与联动。

四、打造教育家型高质量人才梯队

13.加强教育人才梯队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落实“大先生”培养计划。全面推进“启航”工程,全覆盖开展职初教师“胜任力”跟踪式培养,完成入职3年以内新教师约3000人的全员培训,助其站稳讲台,增强职业自信。深入推进“续航”“远航”“领航”“助航”工程,开展第一批155名和第二批215名领军、骨干和新秀培养对象跟岗学习。深度培养100名教师培训导师,打造100门精品培训课程;递进式开展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持续推进“赋能”“活力”工程,组织113名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副校长及后备干部跟岗全国一流名校,整体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力,全面探索现代化办学的实施路径;普及式开展新课标落地课堂的全员培训,覆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1万名教师,提升全体教师新课标落地的理解力和践行力,焕发课改新样态。

14.创新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深化“区管校聘”改革,选取试点学校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探索“四聘”(短聘、固聘、长聘、特聘)人事管理办法,对教师编制实行更科学、更有序的管理。

15.推进优质人才职前培养。推动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与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优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接收高校优秀学生到XX区进行实习交流,预计接受100余名优秀学生到XX区开展沉浸式实践。

五、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模式

16.全面构建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推动生命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生命为本、能力为重、实践为基”的生命课堂,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主逻辑开发义务教育全学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库,为国家课程跨学科学习提供“XX样本”。编写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读本、生命守护手册,丰富生命教育频道,培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示范校、典型案例,为全球性社会焦虑背景下的教育生态重建提供“XX方案”。

17.构建片区德育成长共同体。完善7个德育教研片区组织架构,聘请14名德育专家担任片区导师,推动德育资源共享、成果共建,形成200项德育成果。构建“校---医”四级响应体系,形成危机干预应急机制。建设10个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4期“名班主任大讲堂”活动,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中小学5100思政工作坊”建设。

18.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落实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要求,严格落实校内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育飞行检查、交叉检查机制。科学丰富开展各项体育赛事,100%打造体育特色学校。做好《202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体质优良率达到65%以上。

19.建设高品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多样化、特色化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实践育人方式变革,持续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4次主题式深度研学实践活动,邀请院士、科学家、行业专家指导,前往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优秀实践场所开展沉浸式调研,推动探究式、项目式学习。

20.促进科学素养提升。以“大科学教育观”为引领,编制出台《深圳市XX区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方案》。构建区域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培育打造不少于5所科学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形成学校科学教育典型案例。遴选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一批优质科普课程,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引入科学家资源,100%学校设立科学副校长,开展15场“院士及专家进校园”活动。推广示范学校科学教育成果,举办全国性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实施AI创新计划,以学习、应用、创新进阶式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1.深化美育和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学校美育课程,继续推进“感创音乐”“童味美术”区域美育发展模式研究。全区中小学100%参加艺术展演活动。利用社会公共艺术场馆和专家资源,打造40个区级、校级精品艺术团,创建5个区中小学“学校艺术长廊示范样本校”。优化实施小、初、高一体化“福·融”劳动教育课程,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现代公民,支持学生终身发展。

六、深化改革构建教育新样态

22.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印发《XX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育人蓝图转化为学校施工图,培育一批精品课程方案。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培育100节精品课。推进教科研体系改革,打造20所课程改革领航校,培育一批课程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

23.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夯实教育数字基座,健全数据共享和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全量共享、一网统管、一屏统览,研发个性化学习、大阅读、学生身心健康支持体系、青年教师画像等4个应用场景,推广13所智慧教育实验校、示范校成果,开发知识图谱和认知模型,开展数智技术支持的大规模条件个性化学习试点,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指数、青年教师成长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研究,培育一批典型案例,探索数据驱动“基本式+变式”的区域改革路径。

24.启动教育AI计划。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红利,汇聚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技产业和学校的创新动能,聚集人工智能工具箱,成立XX区青少年创新中心,组建科技、体育、文学、艺术、外语五大领域的AI创新联盟和AI创新实验室集群,构建课程群、导师团、少年队、项目库、指数集、实验室“六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AI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XX路径”。

25.探索构建XX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体系。扎实推进广东省、深圳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持续推进XX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索,遴选不同学段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改革试点。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一、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全面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落细落实。积极谋划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丰富机关文体活动,推动机关文明建设。

2.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深化“156”党建工作机制,建立“5G+党建共建”机制,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制定学校党建工作考评制度,试行党建积分制度,用好“青年说”“师说习语”等理论学习品牌。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市直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实施民办学校党建质量提升专项计划,制定民办学校党建管理办法,选树民办学校党建联系点、市级标杆院系及样本支部,开展民办学校特色党建巡礼,组建公民办学校党建联盟。

3.一以贯之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组织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深化整治中小学非教学事务“进校园”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示范校园创建活动,发挥示范校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中小学校提高“三清”建设整体水平。

4.加快构建立德树人工作新格局。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举办第17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盟创新开展活动,遴选一批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建成独具特色的“泉思政”品牌课程库。探索从幼儿园到高校、从少先队员到中共党员的党性铸魂“长程培养计划”,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规范教材和教辅、读物进校园管理,做好义务教育新教材使用工作。

5.扎实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持续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心理健康筛查、心理辅导室建设,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探索在市直学校开展标准化心理健康质量监测。巩固提升课间十分钟管理与服务成效,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电子化抽测。编印《世遗XX》学生读物,打造“校团挂钩”工程,举办中小学生艺术现场展演、新年音乐会、美术书法现场赛等活动。绘制全市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分布图”、精品研学“路线图”。

二、坚持聚力攻坚,打造教育改革“XX样板”

6.全力建设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制定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实施若干重点专项行动。构建市、县、校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举办“开学家长第一课”,开展“百万父母学做好家长”行动,推进家长学校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做好家庭教育系列公益活动,积极遴选家庭教育典型案例,扩容本地优质课程资源,打造“泉家教”特色品牌。

7.深入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优化“XX在线教育一体化平台”,大力扩充各类优质资源,持续推进“5G+专递课堂”“名师课堂”试点工作,开发学科、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精品课程。组织申报创建一批省级“智慧教育试点区”“智慧教育试点校”。

8.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科学家进校园行动”“少年科学院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评选,规范开展科技竞赛活动,落实中小学校聘任科学副校长。推进市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基地建设。

9.持续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新增3个以上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联盟(集团)。新增发布2个产教融合建设标准。推动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支持体系,支持国家级、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聚焦XX主导产业,推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园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评选3个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示范性产业学院。

三、坚持市域统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10.高水平建设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深入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力争2024年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公办率均达50%、普惠率均达90%以上。加强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和管理,依托乡镇公办园办好村园,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开展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开放活动。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标准化建设。指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统筹资源配置和入园需求变化,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

11.高水平建设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提升100个“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成效,推进45所初中新优校培育,加强省、市级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培育建设,组织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及“回头看”跟踪督查、评估指导工作。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建立学龄人口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持续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保障。

12.高水平建设优质特色的普通高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总量,有序推进综合高中建设,指导开展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建设,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持续开展优质高中对口帮扶县域高中,推进达标高中和省示范高中评估创建,加强“G20”优质高中联盟建设,抓好高考精准复习备考指导。

13.高水平建设融合发展的特殊教育。深入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增评估确认一批随班就读基地校(园)。扩大医康教融合教育试点工作覆盖面。开展融合教育特教专职教师上岗培训。依托XX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设立“XX融合教育”公众号。举办教育慈善公益拍卖活动。

14.高水平建设对接产业变革的职业教育。持续推进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新增30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推动中职、普高互融互通以及中职、高职、职教本科贯通衔接。发布职业教育专业正面清单,落实“一校一案”专业规划,优化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点,推动职业院校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持续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XX市职教园区规划建设。

15.高水平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高等教育。制定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高校“一校一案”系统谋划发展,完善高校专业设置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紧缺领域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与在泉大院大所深度合作。

16.高水平建设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建设一批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加强对全市50个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老年教育示范点的指导,推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向基层、农村延伸,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支持职业院校承担职业培训,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17.高水平建设“海丝XX”对外交流平台。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扩大“海丝学院”规模,推广“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强化产学研用合作。支持高校加大招收台籍学生、引聘台籍教师力度。

四、坚持多维驱动,提升办学治校育人水平

18.建设高水平校长队伍。逐步扩大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范围,遴选培养XX市“十四五”第二批名校长和第四批教育“领航团队”,加强优秀校长交流任职。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人才库。用好校长读书班品牌,组织“最美校园”宣讲、校长办学理念讲演等,承办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

19.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开展“光荣与梦想——礼赞教师”巡回宣讲暨表扬表彰活动,做好第七届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XX市“教育世家”、优秀教师及五一劳动奖状(章)等推荐评选工作,持续实施“桐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开展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项目建设。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扩大常年引聘基础教育博士人才试点范围,支持县(市、区)在全市总公告内自主发布方案组织招聘,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落地,推动优化银龄教师聘任办法,实施教学精英孵化培养。推行高级职称“无纸化”评审。

20.构建高质量教科研体系。优化市级大教研和教学视导,强化对新高考、中考命题研究,培育60XX市基础教育校本教研示范校(园)、确认100XX市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园),持续推动教研员到先进发达地区教科研院(所)跟岗访学。评选80项市级教学成果奖,确认500项市级专项课题,开展教育科研“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及“一核四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专项研究。

21.开展高效能督导评价工作。开展对县(市、区)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绩效考评、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专项督导,指导抽查县(市、区)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的督导。开展“两项督导”实地评估,启动新一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制定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开展全市域国家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完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教育评价服务机制。举办督学培训班,遴选一批责任督学优秀案例。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

五、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教育服务暖心惠民

22.持续优化“一湾两翼”教育布局。围绕“两江一湾”海丝新城和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部署,加快学校项目建设。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1+3”学位扩容工程。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新增乡村温馨校园200所以上,创建乡村温馨校园特色校50所。改造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2500间以上。

23.不断深化招生服务改革。完善提升“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服务平台服务,建立XX市级“教育入学一件事”融合平台。全面推行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实施初中新生均衡编班,持续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完善统招、定向、自主招生多元录取办法。

24.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强化校外培训治理,联合多部门开展市级督查检查,出台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作业管理等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政策,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遴选推广XX市第三批、第四批课后服务典型案例。

25.扎实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服务,持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持续开展XX高校“留才奖”评选,举办20期“名企导师”训练营,推动XX市高校公益性创业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培训2万人次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泉就业创业。

六、坚持责任落实,强化教育发展要素保障

26.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持续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持续开展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动态监测。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深化资金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全面精准落实资助政策,持续开展“向阳花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持续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引导规范、做大做强教育类基金。

27.提升依法治教水平。推动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园)长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深化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加大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推广应用。指导、督促学校及时修改完善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全面落实全市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方案。规范做好高频、重点事项审批工作,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出台落实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校管理工作措施,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8.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健全教育系统意识形态、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和通报机制。落实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创建高质量学校安全标准化体系和安全监管执法体系,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大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力度。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整治、推广配备AED等急救设备、加强急救教育培训,全力守护师生生命安全。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为牵引,深化教育改革攻坚,强化规范管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集中推进教育扩容、五育并举、“莞邑良师”、产教融合、教育治理等十大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努力为XX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教育力量。

一、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教育系统政治建设。严格执行“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直管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进行督导检查,全覆盖开展列席旁听、检查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对政治学习情况进行通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各园区(镇街)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和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部署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学校阵地管理,及时排查化解风险。

2.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继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持续开展党员干部职工专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履职本领,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3.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成效,推动全市设立党支部的公办中小学校配齐专职副书记。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实现向民办中小学派驻第一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台中小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和党务工作规程,抓实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强化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巩固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成果。深化莞教微课堂、莞教联学联建等机关党建品牌建设,抓实“四强”党支部建设,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坚持举办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组织直管党组织迅速传达学习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市委巡察“回头看”,聚焦招生入学、教育收费、物资采购、食品卫生、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制度建设,集中开展督导检查,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切实做到为基层减负。

二、全面推进公办学位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千日攻坚

5.大力推进公办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3万个;公办园19所,新增公办园学位7000个。开展历史已建公办学校完善用地手续行动,推动用地手续办理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考核内容。制定20XX-2027年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推动各园区(镇街)做好“三所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区域规划和结构调整。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优化全市高中用地、特殊教育用地规划布局,推动各园区(镇街)上报编制成果。推动修订XX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指引,组建学校设计专家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学校规划建设水平。

6.加快高中阶段学校项目建设。推动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所学校完工,沙田中学(暂定名)、清溪高级中学(暂定名)、水乡未来学校3个新建项目,以及汽车学校、虎门中学2个改扩建项目动工,协调督促有缺口的园区、镇街加快兑现高中用地承诺。

7.推进新一轮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投资年”攻坚计划要求,全力推进千日攻坚项目库未动工项目落地建设,结合学位需求实际谋划一批新建改扩建投资项目,提前做好“十四五”与“十五五”学校建设布局规划衔接。积极探索“民转公”、村建镇用、以租代建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持续扩充公办学位。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铸魂工程,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健全“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市教育局与XX理工学院共同体建设,探索开展中小学校与高校思政课名师一体化培养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小学一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等,指导每所学校就近联系1个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1名思政课校外导师。征集评选100节精品微课、100项优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100篇优秀时政小论文。建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推动党、团、队思想政治工作衔接。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9.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启动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计划,率先推动一批东江沿线镇街超3万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会游泳技能,逐年实现全市中小学生基本学会游泳和救生技能。健全“普及性+选拔性”竞赛体系,举办XX市学生(中小学)运动会,保障学生每学年参与体育竞赛的机会不少于4次,逐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并初步具备比赛能力。推动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10.深入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大力建设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推动科学教育“三个全覆盖”,实现全市公办中小学全部聘有科学副校长、公民办学校开足开齐科学实验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门“科普类430”课程。高水平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举行“名家大师面对面”活动100场次,辐射师生不少于10万人次。落实科学教育新课标要求,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五级课程体系。推进XX少年科学院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小小科学家。

11.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举办XX市学生艺术节,打造“每周一歌”2.0版,培育50个优秀学生艺术社团,开发500节美育数字化课程资源,逐年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2项艺术特长。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育和遴选10个省级最美阅读空间、100个市级优秀阅读空间、1000个镇级优秀阅读空间,开展中华诗词大赛、莞邑少年读书演讲阅读系列活动,加快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氛围。

12.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高水平开展“劳动周”活动,培育认定第三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常态化、规范化、精品化,落实劳动教育清单“一校一案”,争取年底前基础教育阶段“一校一案”覆盖率超90%,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备案数量达300个。利用本土馆场、产业资源,打造和推广红色研学、科普研学、工业研学、生态研学等第二批市内精品研学课程。

13.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出台新版中考体育方案。完善各学科作业管理及优化设计指导意见,推广课后服务示范校经验。建立校外培训违法违规线索移交机制,加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推行校外培训领域“先学后付”收费模式。深入开展校外托管专项治理行动,筑牢校外托管安全底线。

14.大力督导五育并举工作落实。将学校落实课程计划情况列入责任督学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将五育并举落实情况作为专项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和镇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提质工程,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5.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以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镇为抓手,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两项核心任务,加快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长安、南城、洪梅打造3个教育赶超样板镇,鼓励长安引入市外优质教育资源,南城办好阳光教育品牌,洪梅启动教育消薄行动。支持滨海湾新区开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专题研究,高起点办好新建学校。鼓励洪梅、厚街、黄江、麻涌、企石、清溪、沙田、谢岗等8个有乡村学校的镇街探索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

16.深化集团化办学。加大集团化办学统筹布局,推动松山湖、莞城等园区(镇街)和市直属学校优质资源向薄弱镇街、薄弱学校辐射。制定规范集团化办学管理措施,推进19个省优质教育集团培养对象提质发展,指导28个跨市教育集团办出特色,将集团化办学打造成优秀干部孵化器。

17.启动百校提升工程。出台百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进特色项目滚动建设,建立评估验收机制,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遴选首批20所有一定办学基础的学校,纳入优质学校培育计划,围绕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变革、学校治理等方面,发挥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名校长工作室等专业力量,合力攻关推动学校优质成长。

18.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充分利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租用政府和集体物业开办的民办园等现有资源举办公办园,推广镇村合作办园模式,探索委托管理办园,按要求完成“5085”任务。加快新一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规划,引导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探索名园长帮扶集体办园机制,推广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经验,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加强学前教育调研和监测,创新路径加大普惠性学位供给,形成更加良好发展格局。健全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9.加快满足不同群体教育需求。巩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全员有书读、全员享补贴、全员可升学成果,不折不扣落实“95”“85”硬任务。推动雅园地块特殊教育学校动工,推进新增第2所特殊教育学校选址工作,全年通过借址办学、支持镇街开办第二个特教班等方式,新增公办学位超200个。推进镇街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困难学生资助项目,保障困难学生超6万人次。

20.全面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持续推进建设省级“双新”示范区,实施普通高中学业质量增值评价,支持学校探索高水平人文班、数理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级教研基地推进教研课程化,加强对“品质课堂”实验基地的建设指导和评估认定,重点培育一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开展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应用创新行动,新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6000节,以数字化驱动精准教学和因材施教。

五、全面落实“新强师”工程,深入锻造“莞邑良师”队伍

21.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高规格举办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的“我为什么当老师”大讨论。开展“我身边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推选活动,每校(园)推选1名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先进典型。推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长、园长)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上好新学期师德第一课,将弘扬教育家精神纳入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将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行动和成效作为各类人才评选考核的重要指标。落实教师入职查询、背景审查制度,健全师德违规行为监测、核查、处理、通报一体化机制。

22.实施班主任队伍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若干措施。构建市、镇、校班主任荣誉体系,探索提高职称评审对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的要求,发展新党员向优秀班主任群体倾斜。加强新任班主任岗前培训,实施班主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为新任班主任配备导师,促进年轻班主任加快成长。完善班主任专业成长体系,设立班主任工作专项课题,鼓励支持学校设立校级、学段或年级班主任科组长,成立班主任工作室或研修坊,加强校内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和培训指导。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清单,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3.着力提升人才招引质量。认真研究分析新增教师需求,科学制定年度招聘计划。举办“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进一步营造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浓厚氛围。成立高层次人才招引顾问团,组建人才评审委员会,加快引进一批标志性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推动修订学校短缺人才目录,加大力度配齐配强学科短缺人才。探索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建立优秀中小学教师“订单”培养合作关系,组织到参与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招聘,设立校园招聘大使,推动各园区(镇街)全覆盖建设优质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

24.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梯队。优化校长队伍年龄结构,推动中小学45岁以下校级领导占比低于五分之一、35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低于六分之一的镇街和35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低于六分之一的市直属学校制定优化学校行政干部配备方案,加大力度培养年轻干部,确保一年见成效、三年基本达标。强化干部交流轮岗,盘活干部资源、激发干部活力、优化干部结构。遴选第三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0人、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对象50人,遴选新一轮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和书记工作室主持人300人,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申报正高级职称。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持续建好XX教育名家智库。制定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细化市、镇、校三级教师继续教育定位,增强培训评价力度,着力提高教师培训精准性。

25.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将教师持证上岗率、高一层次学历比例等纳入镇街、学校工作督导考评范围、进行定期通报。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达88%并逐年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持证上岗基本全覆盖。幼儿园教师大专率达到99%,小学教师本科率达到95%,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9%,高中(中职)教师研究生率达到30%

六、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培优工程,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建设能力

26.建立职业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在市政府高位统筹下,推动建立市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多个职能部门力量,研究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高规格出台XX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全面加强政校企三方资源统筹。按照市“百千万工程”部署安排,深化在莞高校、中职学校与重点镇典型村结对共建工作,大力开展学校人才技术下乡,加强镇村建设规划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服务。扩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27.紧密对接龙头企业人才需求。引导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松山湖(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探索共建数字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全年组织不少于30名骨干教师挂职锻炼、不少于300名学生参加龙头企业认证培训,参与龙头企业组织的行业赛事。加快推动中职学校通过“中高企”协同育人、现场工程师计划、订单培养等模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28.探索开展“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争取省教育厅支持我市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与重点企业、本科院校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中本贯通培养,多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安排,拓宽中职学生升入本科院校途径,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9.深入推进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深入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推进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健全需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修订紧缺人才岗位目录。继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扩大专业群培养规模,加快打造一批与XX产业对接的专业群。

30.加强产业人才子女入学保障。修订企业人才与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办法,建立市、镇、企三方对接协调机制,提供保障产业人才子女学位1.1万个以上。

七、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攻坚工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31.提升依法治教工作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教育领域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探索建立法治副校长动态调整补充机制,深入开展校园及校园周边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2.深入推进教育收费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平躺午休服务要求,严格执行校服自愿购买原则,学校食堂原则上自行经营,教育APP进校园“凡进必审”,不得强制、劝导学生参加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管理。

33.维护招生入学良好生态。印发实施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管理的通知,制定中小学校招生入学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深入开展违规招生专项治理行动,严格执行“十项严禁”“六项规定”要求。修订学籍管理政策,全面实行学籍异动线上办理。完善招生入学风险排查、防范、预警、化解机制,有效查处群众投诉举报问题。

34.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莞教通”平台建设与推广,提升“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水平。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行动,支持8所学校深入应用市级智慧校园平台,遴选培育30所市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开展“莞教盾-2024”攻防演练活动,建立健全教育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自建信息系统风险监测。

35.积极有效回应群众关切。完善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更新、完善热线知识库,提升回复效率和回复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收件当天派件率、及时回复率、回复满意率。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处置部门联动机制,办好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及时回应媒体采访需求,主动宣传教育重大举措和成效,讲好XX教育故事。

36.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严格落实“十不得一严禁”要求,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建设通过省评估验收,深入推进10个实验镇、100所实验校的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实验工作。制定实施深化推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和学生学业述评指导意见,推动成立XX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强化评估监测结果应用,建设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信息化平台,科学研制镇街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图谱,探索建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37.加快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科学开展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监测。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扩容提质、招生入学、校园安全等专项督导,提升督导工作实效。

38.持续开展攻坚揭榜活动。围绕“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教育典型培育、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共同体建设、“三所学校”等重点工作,遴选一批基础较好、成长性强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攻关,进一步健全跟踪督导服务机制,探索聘请第三方专家开展项目评估验收工作,推动形成一批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成果经验,扩大XX基础教育改革经验辐射作用。

八、全面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推动民办教育规范提质发展

39.推动党建引领办学治校。完善民办学校党组织设置,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并实施监督,完善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或党建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强化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40.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落实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加强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管理,优化民办招生计划类别和制定流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录取学生。健全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提高民办学校后勤服务水平。

41.支持提升办学水平。鼓励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研支持力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42.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建立市镇校三级风险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处置风险。优化民办学校年检事项指标,聚焦重点问题调整评分比重,客观评价出具年检结果,引导民办学校补齐短板弱项。

九、全面落实教育安全守护工程,维护教育领域安全稳定

43.加快完善“大安全”格局。健全教育、政法、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联动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共同加强风险研判和源头治理。健全市镇校三级教育领域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整治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每季度开展校园安全风险研判,每月调度校园安全工作,对发生重点安全事件的镇校挂牌督导。

44.全面抓好各领域安全工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继续提升国家教育考试考点设施设备规范化配备和管理水平,圆满完成平安高考中考研考目标任务。持续开展“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家庭教育活动,启动新一轮学生心理防护建设工程。开展为期半年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查处一批典型案例。组织第三方专业安全机构开展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覆盖超900所学校。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建立防欺凌防性侵线索排查、重点人员跟进两个清单,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修订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联合实施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落实校内“人车分流”管理。加强重点时段防溺水工作,在沿江沿海镇街推广石排、高埗学生防溺水经验,建立“村社区课后驿站”。以防溺水、交通安全宣传为重点,全年开展不少于300场体验式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开展不少于100场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

45.推动安全领域改革创新。提升校园安全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市一半中小学幼儿园关键部位视频接入共享平台,完成市级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初步建设,实现接入全市50%学校安全管理数据。完善学校安全事故纠纷调解制度,探索建立市级第三方学校安全事故调解机制,充实市级校园纠纷矛盾化解专家成员库力量,提升涉校纠纷矛盾依法依规化解能力。

十、全面强化各方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46.落实教育投入责任。严格执行生均拨款制度,统筹保障教育重点工作资金需求,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引导作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把钱花在“刀刃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广泛筹措社会资金支持发展教育。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和管理体系,加强教育系统财务队伍建设,规范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47.广泛凝聚发展合力。积极争取属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依法依规支持各类教育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学术引领等作用,凝聚各方强大合力,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8.深入推动交流合作。深化深莞、穗莞教育合作,加强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的沟通,强化与教育名家沟通联系,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落实教育对外开放工程,规范国际课程班、外籍教师、境外教材管理,深化莞港澳台青少年常态化交流。

49.完成各项教育支援任务统筹抓好援疆、东西部协作、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等工作,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结对帮扶,完善跨市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组织名优教师开展实地宣教讲学,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跨市县中托管帮扶,组织优质高中学校与揭阳、韶关县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支持民族地区推普工作,抓好内地民族班服务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0.加强教育系统队伍建设。做好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两方面工作,强化教育督导作用,带动广大干部职工严守纪律规矩、锤炼实干作风,自觉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使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注重选拔任用在教育重大改革攻坚任务中经过磨砺的干部,提振广大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XX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深化“五创图强、四进争先”,锚定“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全力优布局、育人才、强支撑、塑队伍、守底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一批“共同成长”教育标志性成果,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先行市,为XX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做出更大贡献。

(一)聚力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1.筑牢思想根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抓统领、抓贯穿、抓融入、抓转化、抓素养、抓纪律,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政治责任,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擦亮“育人先锋大讲堂”品牌。

2.强化基层党建。抓实“七张问题清单”工作,切实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教育工委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深化高校党建与属地党建融合,提升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质量,公办中小学校领导干部按要求配置到位,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深化实施“三型争创、强根壮脉”行动,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3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五星三名”工作,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继续选树一批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典型。发挥好党建工作专职指导员作用,不断整固提升民办学校党建水平。

3.打造清廉教育。持续强化内审工作,充分用好各类审计整改成果,防止类似问题纠而复发。不断完善教育系统九大领域小微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用好“招生安”“校园食管家”“校园资管家”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坚持“敢管善治”常态督查,深化中小学校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治理。深化“五廉一体”清廉学校建设,培育选树一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遴选一批清廉学校建设创新案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4.加强思政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督查教材教辅征订工作。举办“越思政金课”、课程思政案例、大思政育人品牌征集评选和在绍高校“走读XX”短视频大赛、“越地元素”通识课程遴选、课程思政集中备课月活动,编写出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XX实践》,高质量举办XX市第九届大学生寝室文化节。

(二)聚力创建开放提质扩面

5.提升创建水平。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各项指标锻长补短工作,提升优质普惠水平。指导越城区加快解决制约短板、争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认定;督促上虞区、新昌县加快接长省级评估发现的短板,成功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级评估认定。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确保再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化学校30所左右。

6.优化均衡布局。全面实施《XX市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指导区、县(市)合理优化农村中小学校网点布局。继续撤并整合一批“小、散、弱”学校,办好一批有底蕴、有潜力的“优、美、特”农村学校,进一步减少“大校额”学校。推进52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续建、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完工24个。加快市直学校项目建设,深化推进稽山中学改扩建工程,完成高级中学西校门及校舍提升工程,推进阳明中学排羽训练中心项目前期审批及征迁工作,开展越州中学校园整体提升工程立项等前期工作。

7.深化开放合作。创新做好教育援疆、援藏、援青、援川工作任务,擦亮“组团式”援教金名片。扎实落实对口支援工作,深化东西部职业教育“蓝鹰工程”,推进职业技能人才跨市域培养提质扩面。强化融杭联甬接沪教育发展行动,继续选派优秀干部赴先进地区跟岗培训、挂职锻炼。有序推进与上海静安区等地教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对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日常监管。落实“浙江省千校结好”计划,培育一批中小学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和特色项目。

(三)聚力学段衔接共同成长

8.学前教育推进优质普惠扩面。协同卫健部门探索“托幼一体化”工作。引导一批低水平、小规模幼儿园停办或移交卫健部门转办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95%。新创建一批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提升省一级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覆盖面,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85%,力争有1个县(市、区)率先实现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基本覆盖。培育建设一批有XX特色、可推广复制的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扩大区、县(市)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覆盖面,力争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80%及以上。持续实施《XX市农村幼儿园提质二十条》,力争至少1个县(市、区)实现农村幼儿园优质资源全覆盖。

9.义务教育提升优质均衡水平。落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推进教共体建设和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省级试点区工作,强化“强校+弱校”“名校+新校”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享学校比例达到100%。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教师交流力度。推进镜湖区域义务教育段优质学校增点扩面。开展二轮品质课堂建设,探索基于创意设计的课堂评优体系。落实初中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调整工作。深化初中基础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新选树初中基础性学科分层走班典型学校10所,继续探索分类评价改革。组织小规模学校联盟论坛活动。

10.高中教育坚持优质特色发展。落实浙江省新的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政策,优化自主招生办法。深化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工作,合理优化体育艺术全市布局,完善高中质量分析评价机制,巩固“县县均有一所优质普通高中”的优势。深化“县中崛起”结对帮扶。培育推广国家、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课题成果。探索资优生一条龙培养体系,争取全国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奥赛”成绩稳中有升。

11.特殊教育加快优质融合。全面实施《XX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下降义务教育段持证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学生比例。优化融合资源布局,完善随班就读质量评价体系,办好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组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及基本功比武。进一步提升设施标准化、教师专业化、教育个别化水平。推进专门学校布局建设。

12.完善体医教融合体系。深化落实“体教融合”新10条,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精品项目,持续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比和棒垒球运动进校园,新选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50所,新增棒垒球运动进校园试点学校30所。深化推进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加快形成XX特色的校园足球实践成果。制定“583”体质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月度大课间专项督查,切实提高大课间锻炼实效。完善“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青少年锦标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赛事体系,构建教学、训练、竞赛等互为补充、互相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中小学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98.55%70%以上。以实施“绍‘心’行动”为重点,落实全省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现心理教师配置和心理健康中心全覆盖,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C证、B证持证率分别达到97%以上、12%以上。

13.不断促进五育并举。深入开展德育微创新“4+1”活动,继续开展市级“五好学生”评比,新创一批省市级文明校园。广泛开展青少年“爱阅读”读书行动,深化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培育美育特色,新遴选美育基地学校30所(其中乡村美育基地学校10所),新认定优秀校外美育社团活动实践基地30个,组织好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专场演出、百佳精品节目展演等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继续擦亮“劳模工匠进校园”金名片,率先实现中小学劳动实践教室基本覆盖。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精心培育一批省市级研学游基地和10门以上“优质研学课程”。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出台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支持越城区建设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统筹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作品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比赛,组织“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50场。

(四)聚力“三位一体”强化支撑

14.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全面贯彻省职业教育推进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提级赋能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新型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行动。深化实施《XX市深化产教融合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工人倍增行动方案(20XX—2024年)》。有序争取高职院校成为国家级“双高”建设单位,确保省中职“双高”项目全部通过终期评估,培育一批中职学校入选国家“双优”项目。建设产教融合联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储备项目。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年度评估。开展第十一届职业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保持全国中等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职班主任和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加强中职学生学科教学,深化跨界融合教学,协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专业、技能水平。

15.高等教育加快内涵建设。积极落实全省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部署,因地制宜承接优质资源。出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工作方案。支持元培学院率先完成转设工作,加快XX文理学院更名设置大学。统筹支持高职院校或专业升格本科,支持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适时增设一批本科专业。支持XX文理学院立项建设博士点,引导更多高校获批硕士学位点,支持在绍高校建设重点学科。通过培育一批新兴专业来提升学科专业与XX产业的吻合度。推进“高端人才引培工程”,力争招引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开展国家新一轮高职“双高计划”创建工作。开工建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XX校区,有序推进XX文理学院扩建工程、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昌校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稽山校区,建成投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XX校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0%以上。

16.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充分发挥XX开放大学在开展学历技能提升行动中的主力军作用,稳步推进现代化社区学校建设。出台《关于有序推进2024年全市社会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实施方案》。稳定普职招生比例,有效扩大技工类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人才培养规模和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争创区域中高本贯通培养省级试点。提升成人初高中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协同人社部门开展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支持在绍高校毕业生留绍率提高到27%

(五)聚力综合改革创新发展

17.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组织全市教育评价改革研训活动。推进上虞区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柯桥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全国实验区试点。探索义务教育段“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评价改革,落实“让小学生书包轻起来”行动。深化“县管校聘”“五权下放”改革。建立分类评价、分级管理、学校自主评聘和教育部门宏观监督管理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

18.打造教育数字化成果。完善XX教育开放互联平台,继续用好“浙里课后服务”市级治理平台,探索推进“学在XX”站点落地,开发升级一批XX本地特色应用。深化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新型教学空间建设,新打造15所智慧校园标杆学校。全员全覆盖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

19.巩固“双减”成效。持续提高课后托管服务优质校外资源引入率,组织“名师网上课堂”6期。扎实开展课间10分钟活动。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清朗环境行动计划,支持诸暨市开展校外培训清朗环境省级试点,率先实现机构纳管、上平台、审核登记“三个100%”,开展党建引领覆盖、学科类隐形变异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纳管、违规培训广告清理、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培训环境治理稳定等六大专项行动,每个区、县(市)形成1个以上校外培训清朗环境典型案例,争取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六)聚力队伍建设强师兴教

20.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工程,实施师德师风领航工程,做好教师荣誉表彰工作,精心组织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落实教师入职查询制度,规范教师资格管理。巩固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效,长效化推动师德建设。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范“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

2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编制使用和专业配置,招引一批辅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金牌的优秀教练、紧缺学科优质教师、高学历新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师配备师生比和班师比。出台《新时代XX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实施《XX市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XX-2025年)》,按照干部人才队伍梯队合理分布、素质整体跃升的要求,健全中小学校长培养体系,支持名校长、骨干校长“师带徒”,组织骨干校长、优秀管理干部、教研员挂职锻炼、跟岗培训。出台《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联盟运行机制。

22.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五权下放”和“县管校聘”质量,强化教师进口关的闭环监督。新增一批有正高级职称或特级教师荣誉的优秀教师,加强教育领域拔尖人才的绩效考核工作。培育选拔一批教师成为“国培计划”、学科领军教师培训、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人选。组织小规模学校校长专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在岗学历进修,大幅度提升研究生学历比例。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组织全市班主任基本功比武,确保在全省班主任大赛中保持领跑成绩。

23.强化教师待遇保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研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学前教育合同制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长效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长效机制。制定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推广落实教师“十个有”关爱举措。

(七)聚力教育保障优学优享

24.守好平安底线。聚焦平安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坚决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和谐稳定。严格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重大决策风险防范工作。持续做好教育系统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网络安全工作,坚决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和谐稳定。加强寄宿制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枫桥式”平安校园创建、学生交通安全保障、预防溺水、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管理平台(3.0版)建设、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培训、智安校园项目建设、安全教育“十百千万”等工程,做好“四特学生”一人一档管理,争取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平稳组织各项教育考试工作。

25.办好“学有优教”实事。实现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0%以上。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累计培训8万人次以上。持续开展明眸亮睛工程,开展一年两次视力普查工作,新增市级示范性视力健康指导站10%,选树一批省、市近视防控示范校,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健康促进校创建率达100%,新增金牌校10所以上,银牌校30所以上。提升学生资助整体智治水平,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按要求落实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行动、“午休躺睡”工程、普通高中扩容增量计划、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任务。

26.做好教育保障。以“1610”教育现代化发展愿景规划为基础,谋深落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地工作。完善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机制,做好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检工作,做好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等五项监测工作。加强市、县、校三级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发挥好督导、评估作用。深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进学校”活动。依规做好教育重点领域执法监管、信访、政务公开工作,用心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升依法治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