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XX市XX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4XXXX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4XXXX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2024XX区应急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持续保持事故形势平稳,落实‘六个不发生’要求,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为依托、以数字化为手段,不断提高风险感知能力,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高风险处置能力,落实“1+7”工作清单要求,强化事故防范举一反三机制、应急指挥合成机制和执法检查联动机制,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走在前、做示范”,以务实作风和扎实成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体思路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抓住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及有影响事故这一主线,二是把握治标和治本、当前和长远两个关系,三是解决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问题,四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提质增效、专项整治提质增效、基础建设提质增效三个行动,五是强化高素质监管队伍建设、高质量监管服务举措、高水平风险报告平台、高效能应急救援机制、高标准全民安全意识等五个支撑,六是围绕“六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网格化、专业化、数字化、全员化、实体化、手册化)。
  二、主要目标
  (一)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各级安全发展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六个不发生”要求,压紧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推动高质量安全发展。
  (二)强化防范风险能力,推进风险报告动态监管。持续保持事故形势平稳,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的事故,强化事前预防,推进落实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动态监管系统应用。
  (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健全安全治理体系。立足管控新风险,压降老风险,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危化品、工贸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丰富安全文化供给,落实岗位安全培训,强化安全阵地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五)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增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建设应急救援数智指挥系统,围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落实各项工作机制,健全事故灾害防范应对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持续打造应急管理铁军。进一步扛起使命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队伍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具体做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体系,落实“1+7”工作清单要求,强化合成机制、联动机制、举一反三机制,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1.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底线。①常态化落实“1+7”工作清单,围绕问题抓整改,聚焦短板抓提升。②持续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阶段、全过程。③将安全生产作为干部培训重要课程,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④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坚持“三管三必须”,落实安全发展责任。一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①要加强“网格化”监管,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走村入户,提升基层发现问题、排查隐患和应急处置的能力。②要加强“专业化”监管,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化检查服务,推动重点企业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在风险报告系统中增加第三方模块,将专家检查情况录入系统。③要加强“数字化”监管,推进风险报告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应用,利用数字化手段去发现风险、感知风险,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①抓好“全员化”,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实际控制人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管理人员使用风险报告系统。②抓好“实体化”,推动企业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实体化运作,加强企业车间班组安全员配备管理。③抓好“手册化”,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一企一策推广岗位安全生产手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区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①落实区镇(街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区镇(街道)监管能力建设要求。②加强企业班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做到安全员应配尽配,明确人员职责,建立责任绑定,实施上墙公示。
  (二)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健全风险报告动态监管体系
  4.落实风险报告动态监管。落实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条例,推进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动态监管体系建设应用。①系统建设不断迭代更新,完善系统功能。②持续落实体系架构、风险地标库、数据规范、功能模块、标签体系“五个统一”要求。③推动系统应用全覆盖,确保每家企业、每个重点单位全部应用。④落实责任绑定机制,确保每家企业、每个单位、每个场所都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查。⑤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核查,确保系统数据准确、企业上传情况真实,形成长效机制。⑥全面对接员工库,让企业员工全覆盖使用风险报告平台,开展线上安全培训。
  5.持续推进标准化创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到“真创、自创、真运行”。一级标准化方面:推动2家工贸企业进行一级标准化创建申报。二级标准化方面:①对照“6个全覆盖”(工贸“亿元”以上企业、工贸重点领域规上企业、原化工集中区内危化品企业、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企业、领危化品生产证企业),推动一批企业进行二级标准化创建申报,②对连续三年申报的企业指导提前开展迎审工作。三级标准化方面:①着力提升企业标准化运行质量,对三级标准化评审工作开展交叉检查;②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减轻企业创建负担。创建运行方面:①鼓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标准化创建,避免“两张皮”现象;②组织第三方开展标准化运行审计(工贸150家、危化10家);③对标准化运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
  6.紧抓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是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攻坚。危化品领域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改造更新,开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提升行动,实施常压储罐更新改造。工贸领域开展群租厂房(厂中厂)专项整治,落实工业企业老旧装置改造和电气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项治理。二是落实举一反三机制,深刻吸取各地区、各行业、各环节事故教训,摸清相关底数,推动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三是针对阶段性突出风险和暴露问题,统筹开展专项整治。①对工伤多发的地区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事故预防关口前移。②对检查督查发现问题,集中解决同类问题隐患。③对发生事故的情况,分析问题原因,开展专项整治。
  (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以防为主的安全治理体系
  7.强化安全准入把关。①从严把关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和项目审查,②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③配合市应急局对3家生产证换证企业提前开展本质安全诊断,④对4家危险化学品带储存经营企业、20家加油站开展经营许可证换证现场核查。⑤配合市应急局对XX开发区承接赋权事项情况开展巡回督查。
  8.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一是推进关停并转,持续推进淘汰落后,①计划关闭退出工贸企业52家,②推动2家危化品企业关停并转搬。二是危化品方面,①完成1家企业、2套老旧化工装置更新改造,②推动79家工贸重点企业开展升级改造,③对3家化工企业开展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评估,推动企业提升设备完整性水平,④持续推进危化品高危工艺低危化改造和10人以上独栋厂房搬迁改造,⑤推广氮气置换等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工贸方面,①推动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②落实88家金属熔融企业智能化“二道门”提质行动,③推进有限空间“上锁设柜”提质扩面,④落实危化品中间库、储存柜安全整治扩面,⑤实施喷漆企业本质安全改造。
  9.健全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各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全面使用风险报告系统。一是危化品方面,落实“1+6+2+N”治理体系,“1”是严把危化品安全准入关口;“6”是体系化治理六大方面(原化工集中区、危化品企业、医药企业、烟花爆竹批发零售单位、涉及高危工艺的工贸企业、危化品领域全链安全);“2”是“两个提升”,一是本质安全提升(关停并转搬、四个压减、全流程自动化改造、老旧装置改造、高危工艺低危化改造、重点设施场所搬迁改造工作),二是安全风险整治提升(重大隐患动态清零、高危细分领域风险管控、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检查、化工过程安全管理);“N”是提升危化品安全生产支撑保障能力若干举措(数字化赋能、标准化建设、培训空间建设、重点岗位人员培训和学历提升、专家体系建设)。二是工贸方面,落实“3+1+1+N”治理体系,“3”是三个一批(关闭退出一批、升级改造一批、标准化达标一批);“1”是“厂中厂”安全整治及中小企业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重点整治电气线路老化、违规动火、违章搭建和堵塞消防通道等隐患;“1”是落实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动态监管;“N”是围绕“小切口、抓关键”提升本质安全(有限空间“上锁设柜”提质扩面、危化品中间库储存柜整治扩面、金属熔融“二道门”建设提质、喷漆企业专项整治、新能源电池企业安全整治、金属铸造专项治理提质、纺织印染企业专项治理、金属熔融企业“零点”行动)。
  (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持续健全安全文化体系
  10.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员工安全意识。①加强企业单位安全宣传与员工培训,开展安全宣讲“春风”行动,提升企业负责人和岗位员工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②依托员工库和风险报告系统,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③推动企业“班前班后5分钟”安全培训和“一季一课”安全宣讲落到实处。④对重点企业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安全培训。⑤指导25家危化品企业建成投用安全培训空间。
  11.加强安全宣传,形成社会安全文化。载体建设方面,线上线下联动,①依托XX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科普教育馆,开展沉浸式、融入式安全体验,②规范基层安全学校和安全教育体验馆运行,③打造线上安全学习课堂,实现云端安全体验参观。安全文化方面,①党政领导带头开展安全宣讲,②落实重大会议活动前安全警示提醒,③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五进”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月和防灾减灾周系列活动。行业领域方面,针对行业风险和实际特点,研究制定提升安全意识方案,推动落实行业安全宣传,推动全员落实安全操作手册。
  12.注重工作宣传,推动工作落实落细。①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宣传报道力度,挖掘提炼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具体做法、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②与融媒体、报社等单位合作,发挥微信公众号宣传主阵地作用,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③借助媒体平台,对典型事故、违法行为、工作不力的情况,进行警示提醒和曝光通报,推动举一反三整改问题、落实责任。
  (五)坚持防抗救一体推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持续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3.立足“全灾种”,落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发挥减灾办作用,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五项机制。完善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落实灾害防范联动机制,适时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系统纳入风险报告动态监管系统。①事前定期开展自然灾害分析预测,强化极端天气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提示,落实防范措施。②事中强化灾害救援,落实应急物资、装备、队伍,落实应急力量前置机制,做好救援协调和灾害信息报送。③事后强化灾害统计评估,协调做好灾后重建、补助,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落实基层防灾减灾责任机制,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14.聚焦“大应急”,建设应急救援数智指挥体系。①围绕事故灾害、自然灾害两个维度,建设应急救援数智化指挥系统,强化应急指挥合成机制。②加快应急救援数据汇集,实时汇聚110119120三大指挥系统接警信息,对接联动水务部门防汛排涝调度系统、气象部门气象监测系统、交通部门危险货物运输系统等,为应急指挥提供决策支持。③加强应急预案准备,细化清单化任务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系统,提升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保障。⑤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队伍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建设。⑥做好重点时段和极端天气应急值守,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六)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展现应急担当作为
  15.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应急铁军。①讲政治,持之以恒抓好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坚持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深化提升“党建+应急”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大走访、送安全”活动。②强担当,立足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矛盾问题,不除隐患不罢休,不达目的不罢休。③善作为,着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执法比武竞赛、干部大讲堂等系列活动。④抓作风,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管理,严禁随意执法、故意执法,持续打造“廉洁机关”。严格机关内部管理,落实财务、政务公开、档案保密、网络安全、垃圾分类、节能降碳等各项工作要求。
  16.强化基础支撑,护航安全发展。①建立直达基层一线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实施公告公示,提升专业能力。②强化社会共治,推动企业安全联盟建设,从产业链、行业和区域三个维度,加强企业之间安全互动,开展互学、互查、互帮活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③发挥安责险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应保尽保,强化安责险安全技术服务,提升安全技术服务质量。④强化第三方服务管理,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提升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第三方服务。⑤突出科技赋能,充分运用安全生产科技展厅,“线上+线下”提升宣传覆盖面,加快应急科技产品和生产安全技防手段的推广应用,搭建安全供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撑。
  17.突出依法治理,落实精准执法。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法治建设,推动提升依法治理水平。①加大法规标准宣贯力度,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以案释法”巡回宣讲服务,推动基层和企业知法守法,规范执法。②强化基层执法能力,开展基层执法人员轮训,举办执法比武竞赛。③推动执法全过程视频记录,落实重大案件案审机制,定期开展案卷评审,深化执法监督。④持续深化精准执法,做到对象、内容、方式、处罚、服务“五个精准”。⑤深化企业安全生产行政合规建设,对企业非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加大合规指导服务力度。⑥聚焦突出问题和重点企业,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