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控制制度全集15万字(内控)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目录

第一篇 内部控制的基础 2

第二篇 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9

第三篇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28

第四篇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69

第五篇 全面预算制度 240

第六篇 内部审计制度 258

第七篇 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265

第八篇 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75

附件:x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283

第一篇 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加强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及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2、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

3、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形成覆盖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所有人员的预算控制机制;

4、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5、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浪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

6、保证所有的经济事项真实、完整地反映,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

7、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四、制定与修改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

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公司内部的经济业务、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并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3、协调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符合公司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与公司其他管理控制制度相互协调,注重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

4、经济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5、时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不断评价和及时更新。

五、本制度所规范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2.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3.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4. 全面预算制度;

  5. 内部审计制度;

  6. 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7. 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公司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在各机构配备相应的业务人员。

二、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及职能划分应符合内部控制原则和目标。

三、公司新设、撤销机构,或变更机构职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规定,按照确定的授权体系审核批准。

四、各机构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必须的专业技术资格;

3、具有该职务所需的业务能力业务经验;

4、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5、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6、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五、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资格、任免、回避已有规定的,公司在设置该机构和任命管理人员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六、机构内部岗位设置或职责划分发生改变,应符合公司内部制度的规定和内部控制的原则,按照确定的授权体系审核批准。

七、机构、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应当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回避的原则,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提高岗位设置的效率,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八、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权利机构。

九、公司设置审计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负责包括内部控制审计在内的公司内部审计日常工作。审计部在审计委员会授权下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 内部控制方法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全面预算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会计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业务人员素质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内部审计、信息技术控制。

二、预算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由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其常设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事务。

三、经营风险控制要求公司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报告等措施,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四、组织结构控制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内部审计、业务经办和财产保管、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五、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公司及各部门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公司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授权范围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六、文件记录控制是组织规划控制和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本制度规范了公司组织结构职能图和业务授权表,建立岗位说明书,制定业务流程手册,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

七、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公司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安全完整。

八、业务人员素质控制要求公司建立和实施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业务人员工作规范,保证业务人员胜任相应的工作。

九、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预算执行报告、资金分析报告、经营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等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分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部负责内部审计日常工作,并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部按照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内部审计计划,对公司各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保证公司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十一、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第四章 内部控制基础工作

一、董事会或经理层应根据审计部和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建议,及时改进内部控制,调整机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完善授权体系。

二、各项业务活动应遵守本制度及公司其他管理制度所确定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业务授权进行。

三、各业务部门应及时向会计部传递会计核算所需单据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四、会计部定期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资产盘点,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五、公司各部门应妥善保管各类业务资料,保证内部控制档案的完整。内部控制档案为公司提供利用,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内部控制档案按照不同业务类型分别确定保管期限及销毁方式。

六、业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工作连同负责保管的内部控制档案全部移交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离职。移交人员对移交的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授权体系概述

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据《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权利。

二、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1. 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 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 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5. 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

  6.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 对公司发行债券作出决议;

10、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事项作出决议;

11、修改公司章程;

12、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

13、审议代表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的提案;

14、审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三、公司设立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 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2. 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3.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 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 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 制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或其他证券方案;

  7. 拟定公司重大收购、回购本公司股票或合并、分立和解散方案;

  8. 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的风险投资、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事项;

  9.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10、聘任或者解聘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根据总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他报酬事项和奖惩事项;

11、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2、制定公司章程的修改方案;

13、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项;

14、向股东大会提请聘请或更换为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15、听取公司总经理的工作汇报并检查总经理的工作;

16、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以及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公司设总经理一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对董事会负责。总经理行使下列职权:

  1.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2. 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年度计划和投资方案;

  3. 拟定公司的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 拟定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

  5. 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 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7. 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管理人员;

  8. 拟定公司职工的工资、福利、奖惩,决定公司职工的聘用和解聘;

  9. 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10、公司章程或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五、在董事会授权下,总经理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完善负责。总经理应充分履行职权,健全公司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六、经总经理授权,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级分支机构在其规定的业务、财务、人事等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经营管理职能。

七、各项经济业务和管理程序必须遵循交易授权原则,经办人员的每一项工作必须是在其业务授权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的。

八、对已获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已不适用的授权应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第六章 附则

一、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

二、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 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供应内部控制制度

      1. 第一节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本章所述供应循环涵盖了从物资及服务的购置、储存到传递至生产经营各部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采购、仓储两个主要业务环节。

供应循环的内部控制指对供应计划、采购作业、存货流转、仓储等供应业务流程中的重要节点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二、控制目标

确保采购业务集中归集供应管理部门运作,并纳入公司的全面经营预算和计划控制范围,避免重复采购和盲目采购;

确保采购业务在预先设定的规范的参数体系和分级授权的审核体系下进行,以实现采购业务发生的合理性、计划性、有效性;

确保存货仓储业务的发生在预先设定的规范的参数体系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指引下进行,以实现存货资产高效率周转,减少资金占压和资产沉滞。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管理层定期设定和调整个别特定自采权限和特定采购模式,其他物资、服务等采购权限归口供应部门,实现集中操作、统一调度;

供应部统一采购管理模式、管理政策、货源管理和业务控制标准及流程,统筹规划批量物资需求,尽量形成批量采购,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能力和反应能力。

在经营预算目标指导下,根据销售计划和各营运部门物资需求,形成中短期供应业务计划,直接规范采购作业指令和进度安排,保证充分及时、灵活调整的供应能力,并提供详尽的资金使用依据。

采购业务程序中的各重要环节根据业务特点和金额大小等,分别接受不同级别的授权控制,减少业务运作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强化权限决策和权限责任。

采用供应市场分析、供应商管理、实施特殊采购程序规范、定价权的授权控制等多种方法,实现综合供应成本的不断改进,促进优化成本管理之财务目标的实现。

建立仓库业务部门和财务会计部多层次帐务体系:

根据业务操作部门和财务职能部门的特点及需求,形成基层帐务体系和财务一级帐务体系各自物流、资产和业务等反映信息地重点和形式,

在多层次帐务体系之间建立凭证、单据、帐表等形式的全面业务接口和严密的勾稽关系,实现多层次的信息记录、沟通和反馈机制。

按多种具体营运目标和物资特性定义库存和库存参数标准,定期形成基础数据的分析和相关报表、报告的传递和反馈,在向营运部门提供及时、充分供应的同时,实现库存规模、结构和周转率有效性控制。

通过贯彻基层帐务建设的一般控制标准和实施在库物资的定期抽查和循环盘点,保证库存物资帐实一致,提高资产规模、资产价值及资产减损等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按物资流转和经营特性,明确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较大、物流费用较高的库存物资,划定重点控制存量、流量和周转的物资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的物资交接、在库存储和清理政策,减少滞料和废料,控制生产环节之外的物料消耗。

      1.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部门及部门职责

1、供应循环管理组织机构

供应部

计划成本组

采购组

仓库管理组

档案资讯组

2、供应循环涉及部门及职责

财务管理部

按业务控制要点和权限划分范围参与采购、仓储、存货管理等供应循环控制,主要职权包括供应计划和资金计划的审定、重要合同会签、参予和监督招标议标采购、以及相关控制评价工作。

会计部

定期获得和汇总相关票据和明细帐表,负责重点环节审核、票据审核、对帐、核算。

各职能部门(生产部、设备部及其他):

提出物资和劳务等项目请购需求,传递需求计划或请购需求,参与特定采购程序。

法务部

对采购合同进行法律条款审定,并负责最后合同签章。

质量技术部

负责材料物资到货、退库等环节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

审计部

对采购作业和自采过程进行定期稽核,提交稽核报告。

二、岗位职责

供应部经理

计划成本主管

材料物资计划员

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

成本控制员

招标管理员

库存控制员

档案管理员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采购员)

按采购指令和操作规范的要求完成具体采购作业,对供应商实施询比价程序,跟催供应商备货,记录和回馈采购业务的基本情况和异常情况,负责收集、汇总和上报供应市场行业信息,提出供应商规划建议。

仓库主管

仓库管理员

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组织和监督仓库员工日常工作,提交盘赢盘亏处理报告,报废存货、滞存物资处理报告。

收料员

物资正常入库、退料入库、盘盈入库等收料环节交接,物料入库数量清点和制单,日常在库物资仓储作业。

发料员

物资正常出库、毁损出库、盘亏出库、退货出库等发料环节交接,物料出库数量清点和制单,日常在库物资仓储作业。

质检员

参予入库交接环节和原辅料不定期抽检,外包装初检和质检抽样,填写请验单,协助质量技术部质检员进行检验工作。

总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

物资进出票据汇总,各仓库的台账(三级账)和每日进销存报表核算统计工作,当月进销存报表,与供应部总统计员核对报表。

      1. 第三节 授权体系

供应循环业务授权,是指在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级别及对应的有关职责,执行采购及库存管理的项业务的发起、协商、审核和审批。

供应循环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发起部门

协商/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审批部门

物料供应计划

计划员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分管副总

计划超预算说明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物资请购

各部门

仓库管理员

部门主管

部门部长

1万元以下预算外请购

各部门

仓库管理员

部门主管

部门部长、分管副总

1万元以上预算外请购

各部门

仓库管理员

部门主管

部门部长、总经理

自采权限首次分派

项目负责人

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


总经理

自采权限年度审定、调整

项目负责人


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

总经理

各部门零星备用金自采权确定

各部门部长


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结算中心负责人

总经理

项目自采询比价

项目自采人员

项目二级财务人员

项目负责人

分管副总

部门备用金自采询比价

部门内自采人员


部门部长

分管副总

自采不经询比价授权

项目/部门自采人员


项目负责人/部门部长

分管副总

预算内项目自采5万元以下合同

项目自采人员



项目负责人

预算内项目自采5-10万元合同

项目自采人员



分管副总

预算内项目自采10万元以上合同

项目自采人员



总经理

预算外项目自采1万元以下合同

项目自采人员



分管副总

预算外项目自采1万元以上合同

项目自采人员



总经理

项目自采大宗采购申请

项目自采人员



项目负责人

大宗采购标准制定

计划成本主管

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符合标准但不实行大宗采购

使用部门

企业发展部

计划成本主管

分管副总

大宗采购合同期限标准制定

计划成本主管

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


分管副总

实际采购合同超期限标准

招标管理员

使用部门、企业发展部


分管副总

大宗采购程序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招标失败或无效的处理

使用部门

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

计划成本主管

分管副总

20万以下物资大宗采购合同

招标管理员



分管副总

20万以上物资大宗采购合同

招标管理员



总经理

固定资产和工程等项目大宗采购合同

招标管理员



分管副总、总经理

定点采购标准制定

计划成本主管、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定点供应商名单确定

计划成本主管

各使用部门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物资定点采购年度合同

采购主管

生产部、使用部门、质量技术部、财务管理部


分管副总、总经理

非生产性物资定点供货形式确定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定点供应商汰换和取消定点资格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物资停止定点采购

使用部门/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固定资产请购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5万元以下固定资产预算外请购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分管副总

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预算外请购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总经理

生产性设备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5万元以下非生产性固定资产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5-10万元非生产性固定资产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10万元以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使用部门与供应部共同采购固定资产

使用部门



分管副总

劳务及服务请购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分管副总、总经理

10万元以下劳务及服务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分管副总

10万元以商劳务及服务采购合同

采购经理



总经理

采购作业控制参数设定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1万元以下询比价申报单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1万元以上询比价申报单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

成本控制员


新供应商开发

计划成本组

质量技术部、企业发展部


供应部经理

供应商考评体系

计划成本组、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供应商汰换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年度供货或服务协议

采购组

生产部、其他使用部门、质量技术部、财务管理部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总经理

非年度供货或服务合同(关联供应商)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5万元以下非年度供货或服务合同(关联供应商)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5-20万元非年度供货或服务合同(关联供应商)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20万元以上非年度供货或服务合同(关联供应商)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变更和解除合同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采购超指导价格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物资采购合同定价权:





单价2000元以下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

单价2000-5000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单价5000-20000元以下

采购经理



分管副总

单价20000元以上

采购经理



总经理

安全库存量设定

库存控制员

计划成本主管、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标准周转率制订

库存控制员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生产部门退料

生产车间


车间主任

质量技术部

盘赢盘亏账务处理

仓库

仓库主管

供应部经理、会计部部长

总经理

不合格退料销毁

仓库


质量技术部、仓库主管

供应部经理

滞料销毁

仓库

仓库主管

供应部经理、会计部部长

总经理

      1. 第四节 管理制度

        1. 物资供应计划(P2-Z1-J4-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物料供应计划编制和采购计划分解、执行及反馈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制定满足公司日常生产运营需要的物资供应计划,指导具体采购工作。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范围的生产性物料(中西药原辅料、包装材料、五金配件、低值易耗品)和非生产性物料(办公劳保用品)的定期供应计划编制及审核。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计划制订与调整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上月末

材料物资计划员

医贸公司

生产部

设备部

库存控制员

物资材料计划员获得医贸公司、生产部、设备部和库存控制员的书面月度生产性物资需求数据和库存物资补货需求资料,

分别是:

医贸公司的《季度滚动销售预测》、《本月订货计划》、

生产部《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部物料需求表》、

设备部《五金备件需求表》、

仓库管理组的《月度库存补货需求表》和月末《存货状态明细表》

2

上季末

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

各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按季度以书面计划表的形式向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传递非生产性物资需求数据

3

当月中以前

材料物资计划员

医贸公司

生产部

设备部

材料物资计划员获得医贸公司、生产部当月生产性物资需求调整数据,

分别是:

医贸公司的《追加订货需求》、

生产部的《生产调整计划》、《生产部物料需求调整表》、

4

上月末/当月中

材料物资计划员

材料物资计划员制定和调整生产性物资月度供应计划

5

上季末

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

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制定非生产性物资季度供应计划

6

上月末/上季末

计划成本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核定或修订物资供应计划,保证物资供应计划合理性,充分满足各生产经营部门的需求,并符合采购作业参数标准

7

上月末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采购经理按未结款情况提交当月预计付款需求

8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采购经理的付款需求,经采购主管和供应部经理审批后,传递至计划成本主管

9

上月末

计划成本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根据采购经理付款需求和当月供应计划统一形成供应部《月度资金用款计划》

2、 计划审批和报备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上月末

计划成本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分别对材料物资供应计划和非生产性物资供应计划中超预算部分形成说明报告

2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财务管理部

计划成本主管将该说明报告交供应部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并将审批后的报告转至财务管理部备案

3

月末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计划成本主管将《材料物料月度供应计划》和《月度调整计划》、《非生产性物资季度供应计划》、《月度资金用款计划》报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批

4

月末

计划成本主管

财务管理部

计划成本主管将《材料物资月度供应计划》、《月度调整计划》和《非生产性物料季度供应计划》、《月度资金用款计划》各一份报财务管理部备案,另一份在计划成本组留存

3、计划分解和执行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上月末/本月中

生产部

采购主管

采购主管获得生产部《月度生产排程表》和《排程调整表》

2

上月末/本月中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根据月供应计划和生产排成分解月供应计划至《周采购作业清单》,向采购经理下达采购指令

3

当月初/本月初

采购主管

仓库主管

仓库管理员

采购主管制订《周到货计划》,一联传递给仓库主管和各仓库管理员,作为收料依据,另一联在采购组留存

4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监督和协助采购经理计划执行,收集反馈信息

5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

每周采购组召集采购计划执行进度总结会,督促计划完成,处理影响完成进度的异常情况

五、单据及报告

《生产部物料需求表》

《生产部物料需求调整表》

《月末库存补货需求表》

《存货状态明细表》

《五金配件需求表》

《月度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月度材料物资供应调整计划》

《季度非生产性物料供应计划》

《供应部月度资金用款计划》

《超预算报告》

《采购周作业清单》

《周到货计划》

        1. 物资请购规范(P2-Z1-J4-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生产经营各部门在物资需求计划外的零星物料需求请购流程,以规范物资请购的发起、审批和传递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范围的生产性物资和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外需求和零星请购。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各职能部门

各部门主管

仓库管理员

各生产经营部门提出物资采购申请,经各部门相关人员与仓库仓库管理员核实后,填写一式三联《物料请购单》,经本部门主管确定请购物资品种、数量、建议供应商、需求日期等详细内容,并签字

2


各部门部长

填写完整的物料请购单交部门部长审批签字

3


分管副总

总经理

凡预算外物资请购需要按权限级别经分管副总或总经理审批,

预算外审批权限具体如下:

1万元以下由分管副总审批

1万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

4


计划成本主管

采购主管

经审批的请购单两联传递至供应部,由计划成本主管作形式审核后,传递给采购主管,另一联在请购部门自行留存

5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

采购主管汇总请购单,根据请购内容安排具体采购作业,制定《零星采购作业清单》,向采购经理下达采购指令

6


采购经理

属于年度协议内范围的物料,采购经理直接按协议条件向供货商下追加订单,具体操作详见:

《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7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物资请购和使用部门

属于年度协议外范围外的物料,采购经理实施询比价程序,填报《询比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后,申报单细节内容由使用部门确认,

其他具体操作详见:

《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进货价格及采购成本控制》(P2-Z1-J4-11

8


采购主管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物资请购和使用部门


属于首次采购的物料,采购经理在采购主管指导下实施询比价程序,填写《询比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后,申报单细节内容由使用部门确认,

其他具体操作详见:

《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进货价格及采购成本控制》(P2-Z1-J4-11

9


计划员

采购经理

会计部

采购结束后:

请购单一联按物料内容的性质(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由材料物资计划员和非生产性物资计划员进行归集汇总;

另一联由采购经理保留待与会计部报帐

10


采购经理

会计部

与会计部报帐时,采购经理须提交《请购单》、《询比价申报单》、合同或订单、《供应商发票》、《仓库入库单》或《使用部门接收单》各一联,并同时填写提交《付款申请单》

五、单据及报告

《物料请购单》

《零星采购作业清单》

《询比价申报单》

《入库单》

《使用部门物资接收单》

《付款申请单》

        1. 自采业务规范(P2-Z1-J4-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个别具有自采权限的部门自行实施采购行为的操作规程、管理方法及标准,以规范个别部门自采的业务流程。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特定项目(免煎中药原材料、电子调配柜原材料)自采管理、特定项目部门(中药发展部、医药智能技术办)自采管理,以及其他各职能部门零星备用金自采。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自采权限设定和自采额度拨付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项目负责人

项目部门负责人

总经理


自采权限的首次分派按如下程序进行: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部门负责人提出自采权申请,附供应部经理和财务管理部部长意见;

总经理审批,确定可以实施自采业务的特定项目或项目部门

2

上年末

财务管理部

项目组负责人

项目部门负责人

供应部经理

总经理

对于自采权限分派的合理性,各部门应进行年度联合审定,

具体程序是:

每年财务管理部提供该项目或项目部门的财务分析报告,

项目组负责人、项目部门负责人、财务管理部、供应部经理参照该报告,共同进行年度自采权限审定,决定是否继续分派自采权或调整特定自采权限的范围,

审定或调整结果报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3

上年末

各职能部门部长

供应部

财务管理部

结算中心

总经理

各职能部门的零星备用金自采内容按如下程序确定:

供应部、财务管理部、结算中心每年参考各部门意见和实际情况,共同审定和调整各部门零星备用金自采标准,结果报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该审定过程包括备用金限额、各部门小额自采或特殊自采具体范围

4

年初

结算中心

每年具备自采权限的项目,其采购用款由结算中心根据项目预算拨付固定项目额度

5

年初

结算中心

其他各职能部门的自采备用金限额由结算中心按每年审定的结果拨付

4-2 自采业务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项目自采负责人

项目采购负责人

项目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部

项目采购在项目组或项目部门内安排专人,即项目采购负责人操作,

项目部门或项目组内的二级财务人员严格物料采购进货成本核算和实施成本控制管理,定期向财务管理部提交项目成本分析报告

2


项目二级财务人员

部门主管

部门部长

项目负责人

项目自采和各职能部门备用金自采一般要遵循询比价程序:

在项目组或项目部门内,由二级财务人员监督并审签采购人员提交的《询比价申报单》,再经项目负责人和分管副总审批;

其他部门备用金自采由部门部长和分管副总审签部门内采购人员提交的《询比价申报单》;

特殊情况授权直接采购不需询比价的,必须由项目负责人和部门部长批准,报分管副总审批后授权采购

3


项目负责任人

总经理

预算内项目物料自采的合同和订单按金额大小分别经项目负责人或总经理审批,

具体审批权限如下:

合同价值5万元以下经项目负责人审批

合同价值5万元-10万员以上经分管副总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总经理审批

4


分管副总

总经理

预算范围外的超预算自采合同必须按权限级别经过项目负责人或总经理审批,由结算中心在定额备用金外拨付资金,

审批权限如下:

合同价值1万元以下经分管副总审批

合同价值1万元以上经总经理审批

5


项目自采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项目自采中符合大宗采购标准的,项目自采负责人发起大宗采购申请,项目负责人审批同意,按相关管理程序执行,与供应部共同操作,

符合定点采购标准的,按相关管理程序执行,严格控制进货渠道

6


内审员

对项目自采定期由审计部内审员组织专项采购作业稽核,检核业务操作程序和形成的相关文档,形成《自采控制稽核评价报告》

详见《内部审计制度》P6

五、单据及报告

《询比价申报单》

《自采控制稽核评价报告》

        1. 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某些易于标准化的材料、大金额固定资产等物资或服务的特殊采购标准及业务操作流程,以便在形成大批量集中采购的同时,加强财务监督,规范和优化供货渠道及供应价格。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集团内关联供应商货源的,易于标准化的生产性原辅料、金额较高的设备、固定资产、工程材料、修缮和工程项目(设备及车间改造、基建工程)、租赁项目及其他服务项目。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 (P2-Z1-J4-6

劳务及服务采购 (P2-Z1-J4-7

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四、业务流程

1、 大宗采购标准制定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计划成本主管

企业发展部

财务管理部

分管副总

计划成本主管会同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共同制订适用于大宗采购规范方法的范围和标准;

每年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结果报供应部经理、分管副总审批生效;

一般标准参照: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较易于标准化的物料;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的国内采购设备;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的租赁、工程项目;

合同价值1万元以上的修缮工程项目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的其他服务项目

2


计划成本主管

使用部门

企业发展部

分管副总

实际采购业务中,特殊情况不予招标和邀请报价等大宗采购程序的,供应部计划成本主管参照使用部门和企业发展部意见,报分管副总审批同意后,实行普通采购程序

3

年末

计划成本主管

企业发展部

财务管理部

供应部计划成本主管、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共同制订经大宗采购程序所订立合同的最长履行时限标准,

每年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调整和修正,

结果经分管副总审批生效

4

年末

招标管理员

使用部门

企业发展部

分管副总

实际采购业务中,特殊情况下合同履行期限超过标准的,供应部招标管理员参照使用部门和企业发展部意见,报分管副总审批同意后,执行实际合同期限

2、 大宗采购业务操作规范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自采部门

供应部

企业发展部


根据使用部门提交的物资需求计划,自采部门的物资大宗采购申请,计划成本主管按大宗采购标准提出大宗采购程序申请,

供应部经理审批后,计划成本主管与企业发展部共同形成标准物料的大宗采购统筹安排,实施大宗采购程序

2


使用部门

自采部门

供应部

企业发展部


根据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服务项目请购要求、自采部门的固定资产、服务及工程项目大宗采购申请,计划成本主管按大宗采购标准提出大宗采购程序申请,

供应部经理审批后,计划成本主管与企业发展部共同安排工程项目、工程材料、服务项目的大宗采购,实施大宗采购程序

3


使用部门

招标管理员

分管副总


以供应部为主,实施大宗采购程序:

使用部门确定物料质量、技术规格型号、工程技术要求等供应条件;

招标管理员按供应条件邀请报价或组织招标,制《报价邀请书》或《招标文件》;

采用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报价由供应部决定,分管副总批准;

公开招标可以自行组织,也可委托专业代理机构进行,具体由供应部决定,分管副总批准

4


招标管理员

企业发展部

财务管理部

使用部门

邀请报价的,招标管理员、企业发展部和财务管理部参予议标和监督,决定中标人,

公开招标的,招标管理员、使用部门、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共同组成评标专会,决定中标人

5


计划称本主管

招标失败或无效的,计划成本主管根据企业发展部、使用部门及财务管理部的意见,报分管副总批准,进行二次招标或转入普通采购程序。

3、大宗采购合同规范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招标管理员

分管副总

总经理

物资招标或邀请报价的,招标管理员与中标人草签长期供货合同,分权限级别经分管副总或总经理审核后执行,

合同审批权限如下:

合同价值20万以下,分管副总审核,

合同价值20万以上,总经理审核

2


招标管理员

分管副总

总经理

设备、固定资产、维修、租赁、工程或其他服务项目招标或邀请报价的,招标管理员与中标人草签设备、工程材料、工程项目或服务采购合同,经分管副总和总经理审核后执行

3


档案资讯组

大宗采购由供应部档案资讯组将全程相关档案资料按大宗采购编号归档和保管

五、单据及报告

《报价邀请书》

《招标文件》

        1. 定点采购管理(P2-Z1-J4-5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某些材料物资实行定点采购程序的标准及业务操作流程,以便在形成集中采购的同时,加强财务监督,规范和优化供货渠道及进货价格,完善供应链合作。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部分原材料、五金备件、仪表电器、低值易耗品、办公劳保用品及其他物资材料的定点采购程序。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定点采购标准和范围设定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计划成本主管

采购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和采购主管共同确定定点采购物料和定点供应商的标准,

每年根据供应商实际变动情况调整修该两项标准

2

年末

供应部经理

该标准提交供应部经理审批同意后成为确定定点供应具体范围的原则指导

2、定点采购物料及候选定点供应商确定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使用部门

定点采购物资使用部门每年提供定点采购物料使用情况的书面反馈资料,提交《建议定点采购物料明细表》

2


成本控制员

成本控制员每年提供《重点供应商季度询价表》

3


档案资讯组


档案资讯组每年提供现有定点供应商半年度评审结果和年度交易记录

4


采购主管

计划成本组

采购主管、计划成本组提供供应市场调研结果、邀请报价结果、推荐定点供应商名单和相关资料

5


供应部

供应部召集年会,按定点采购标准和以上资料划定定点采购物料和定点供应商候选名单

6


计划成本主管

采购主管

使用部门

新的候选定点供应商可在年初确定,也可根据供应部的市场调查和生产方面的变化,随时由采购主管或计划成本主管提出新的定点供应商推荐名单,

拟新选定的定点供应商必须经供应部、使用部门联合实地考察,提供考察报告,进入候选定点供应商范围,参与定点供应商综合评议

3、定点供应商资格综合评议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计划成本主管

生产部

仓库主管

各使用部门

计划成本主管组织,生产部、各使用部门参加,参照候选名单、基础资料和考察报告等进行综合评议:

A年度综合评议;

B随时进行新的候选定点供应商资格综合评议;

以确定定点供应商名单和定点采购物资范围

2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定点供应商名单和定点采购物资范围形成报告,由计划成本主管报供应部经理、分管副总审批同意后生效

4、定点供货合同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采购主管


定点采购的生产用原辅料,采购主管与定点供应商洽谈,签订年度协议,

协议签订过程的控制见《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2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其他定点采购物资由采购主管决定是否采用年度协议形式合作,报供应部经理审批

3


采购主管


非生产性物资采用年度协议方式合作的,采购主管与定点供应商洽谈,签订年度协议;

协议签订过程的控制见《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4


采购经理

非年度协议合作的定点采购,具体采购业务中由采购经理直接与定点供应商签订合同或订单

合同签订过程的控制见《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5、定点供应商管理、评审和资格汰换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计划成本组

采购组

计划成本组和采购组共同制定定点供应商评审内容和管理标准,确定定点资格汰换标准,并提供《定点供应商评审表》和《定点供应商交易记录表》

2


采购经理

采购经理根据日常订单交易情况填列《定点供应商交易记录表》

3


计划成本主管

采购经理

仓库主管

使用部门

计划成本主管组织:

非原材料物资定点供应商半年度评审;

生产性原辅料定点供应商年度评审;采购经理、仓库主管、使用部门参与,填写《定点供应商评审表》

4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采购主管根据定点资格汰换标准和《定点供应商评审表》、《定点供应商交易记录表》决定定点资格汰换,

报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批

5



定点合作年度内供应商出现重大异常,影响正常供应的,由采购主管申请,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批,取消该供应商的定点资格

  1. 定点采购范围变更和记录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采购主管

供应经理

分管副总

合作期内发现定点采购物资不再适用定点采购方式的,使用部门或采购主管提出,供应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批,同意停止定点采购

2


档案资讯组

定点采购的所有材料信息再档案资讯组编号并归档保存

五、单据及报告

《建议定点采购物料明细表》

《供应商季度询价表》

《定点供应商综合评议表》

《定点供应商名单》

《定点供应商评审表》

《定点供应商交易记录表》

        1. 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P2-Z1-J4-6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一般固定资产和设备的采购规程,以规范生产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的采购。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性设备、非生产性一般固定资产的采购。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人员填写并提交《固定资产请购单》,经本部门部长和分管副总审签

2


分管副总

总经理

预算外请购分权限级别经分管副总或总经理审批:

5万元以下经分管副总审批

5万元以上经总经理审批

3


计划成本组

审批后的《固定资产请购单》传递至供应部计划成本组,

符合大宗采购标准的,实施大宗采购,进行邀请报价或招标管理程序,

详见《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4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使用部门

采用一般采购程序的,供应部采购经理负责询比价,提供《询比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后,交使用部门确认拟采购物资的详细条件内容

5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总经理

采购经理按确定后的采购条件,草拟固定资产采购合同,分权限级别经过审批后执行:

A 生产性设备

供应部经理和总经理审核

B 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合同价值5万以下经供应部经理审核

合同价值5-10万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核

合同价值10万以上供应部经理和总经理审核

6


使用部门

分管副总

采购经理

某些特殊固定资产可由使用部门申请,分管副总批准,使用部门与采购经理共同实施采购,以确保采购标的准确。

五、单据及报告

《固定资产请购单》

《询比价申报单》

        1. 劳务及服务采购(P2-Z1-J4-7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一般性劳务及服务的采购规程,以规范劳务及服务采购的作业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部门在自采范围以外的一般性劳务及服务采购。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填写《劳务及服务请购单》

2



部门部长

分管副总

总经理

《劳务及服务请购单》经本部门部长、分管副总和总经理分别审签

3


供应部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使用部门


须经过供应部统一采购的:

A 供应部按标准实施大宗采购程序,见《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B 不符合大宗采购标准的,由采购经理实施询比价程序,填报《询比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后,使用部门确认采购内容和具体条件,采购经理草拟合同,分权限级别审批后执行: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下,分管副总审批

合同价值10万元以上,总经理审批

4



已经有确定劳务及服务提供商的,不通过供应部门,由使用部门将经过审批的《劳务及服务请购单》、经审批的合同协议、《付款申请单》报备会计部,申请付款。

五、单据及报告

《劳务及服务请购单》

《付款申请单》

        1. 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控制和监督具体采购作业环节的程序、方法和参予人员,以规范采购作业的控制流程。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范围内所有非固定资产的采购作业。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 作业参数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计划成本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设定重点物料采购周期、采购批量等作业控制参数,形成《重点物料采购作业控制参数表》,并根据物料供应变化特点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

2


供应部经理

《重点物料采购作业控制参数表》报供应部经理审批后执行

3


计划员

采购经理

作业控制参数下发给计划员和采购经理,直接指导采购计划制定和采购业务实施

4


计划员

计划员监督采购作业是否达到控制参数要求

2、 询比价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在定点采购、大宗采购和其他以年度协议方式合作以外的采购作业,要求实施询比价程序

2


采购经理

须经询比价程序的采购业务,采购经理要提供至少3家供应商报价,填写《询比价申报单》

3


采购主管

1万元以上采购,《询比价申报单》须经采购主管审签

4


成本控制员

使用部门

《询比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后,需要使用部门确认的交使用部门确认,不需要经使用部门确认的,按询比价申报单内容下订单或草签合同

5


采购经理

会计部

经审核的《询比价申报单》必须与合同或订单等由采购经理在实施采购后及时报备会计部

3、 采购跟催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采购经理

采购经理对日常采购进行供应商备货跟催,并对采购作业进行异常情况记录,按订单或合同编号形成《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

2


档案资讯组

《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作为供应商交易考核的依据,定期向档案资讯组归档

3


计划员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计划员定期监督和汇总采购作业具体结果,对比计划要求和请购内容进行采购作业准确率统计(品种内容、数量、交货期),将准确率统计结果报计划成本主管和供应部经理

4


采购经理

采购经理将发票、付款日期等结算条件作备查登记,记录于《发票、付款登记表》

4、采购稽核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内审员

财务总监

分管副总

总经理


审计部内审员组织对采购作业程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形成稽核报告,报财务总监、分管副总和总经理

2


内审员

稽核范围包括供应部统一采购和部门自采两部分,自采稽核程序参照自采管理

五、单据及报告

《重点物料采购作业控制参数表》

《询比价申报单》

《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

《发票、付款登记表》

        1. 供应商管理(P2-Z1-J4-9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供应商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规范供应商的选择,强化供应商合作,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采购综合成本。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程序和定点采购程序的所有物资供应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供应商规划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供应部经理

计划成本组

每年供应部经理制定进货渠道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下发给计划成本组

2


计划员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计划员分别作出年度供应商规划(区位布局、品种分配、开发计划、储备供应商范围),报计划成本主管和供应部经理批准,提供供应商开发和管理的原则与标准

2、供应商开发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计划成本组

计划成本组报新供应商开发计划和备选名单

2



计划成本组与质量技术部、企业发展部进行备选供应商现场考察,提供考察报告

3



供应部经理根据考察报告审批新供应商的选择

3、供应商评审和汰换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计划成本组

采购组

供应部经理

计划成本组和采购组联合制定供应商考核评审体系,并参照实际情况不定期修订,结果报供应部经理审批

2


采购经理

计划员

仓库管理员

质量技术部

月度供应商业务考核,由采购经理、计划员、仓库管理员、质量技术部共同评分,形成《供应商月度交易考核表》,同时由计划员汇总形成评分依据的数据资料,向供应商档案归档

3


计划成本组

每月计划成本组公布评分前5名供应商和后5名供应商

4


采购主管

连续3次进入后5名供应商名单的,采购主管进行督促改进或直接停止下订单,如限期改进无效,停止下订单,进入汰换准备状态 ,

供应部经理审批

5


采购主管

计划成本组

采购主管将进入汰换状态的供应商名单报计划成本组

6


计划成本主管

采购主管

仓库主管

质量技术部

生产部

财务分析员

每年末对所有供应商进行进货价格成本控制目标为中心的综合评审,

计划成本主管组织,采购主管、仓库主管、质量技术部、生产部和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参与综合评审,形成《年度供应商综合评审表》

7


计划成本主管

供应部经理

根据《年度供应商综合评审表》,计划成本主管提出汰换供应商名单,报供应经理审批后,停止与汰换供应商的合作。

4、供应商档案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档案资讯组

档案咨讯组归档所有供应商文字或电子档案

2


档案资讯组

每月档案资讯组对档案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加工,出据分类汇总表,报计划成本主管和供应部经理

五、单据及报告

《供应商月度交易考核表》

《年度供应商综合评审表》

        1. 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规程,以规范合同签定、审核和执行的控制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自采和大宗采购之外的物料采购合同和订单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1、重要合同会签及审核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

使用部门

质量技术部

财务管理部

分管副总

总经理

年度供货或服务协议经过生产部、其他使用部门、质量技术部、财务管理部会签,

并经分管副总和总经理审批


2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总经理

非年度性质的供货或服务合同按权限级别经过供应部经理、分管副总或总经理审批:

A关联供应商经供应部经理审批;

B非关联供应商:

合同价值5万元以下,供应部经理审批

合同价值5-20万元,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审批

合同价值20万以上,供应部经理和总经理审批

3


法务部

经审核和批准的的合同交法务部审定法律条款,并盖章生效

2、 合同、订单跟踪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采购经理

采购经理对合同、订单执行进行跟催,出现较大异常情况,形成《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注明合同或订单编号

2


采购主管

重大异常报采购主管,形成处理措施

3


供应部经理

如须变更或解除合同,经供应部经理批准

3、 合同订单报备及档案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法务部

会计部

所有采购订单、合同均一式四份,同时报备法务部和会计部

一份供应部留存;

一份交会计部;

一份法务部备存;

一份供应商留存

2



供应部留存的所有合同订单按供应商分类进行归档,档案咨讯组负责汇总、维护、更新和管理调阅

五、单据及报告

《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材料来源:liaoda199

        1. 进货价格及采购成本控制(P2-Z1-J4-1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采购价格及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以实现适时监控物料进货价格,合理压缩物料采购成本。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范围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物资采购价格和成本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价格分析和成本改进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成本控制员

计划成本主管

集团内关联供应商进货成本分析:

成本控制员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关联企业供应商利润成本分析或成本审计,确定供货商价格的合理性和进货成本压缩的可能空间;

向计划成本主管提出进货成本改进报告

2


成本控制员


原材料市场行情收集:

成本控制员每月收集、汇总主要中药材市场行情;

每季度收集、汇总主要西药原材料市场行情;

成本控制员对重要供应商进行季度询价,形成《重点供应商季度询价表》;

3


采购经理

成本控制员

采购经理不定期提供价格行情报告,由成本控制员汇总

4


财务分析员

成本控制员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每月向成本控制员传递《成本分析报告》,明确本月存货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提供进货成本变动趋势和控制要求数据

5



成本控制员定期汇总以上资料(2-4),形成原材料价格变动报告和进货成本改进报告,提交计划成本主管

6


计划成本主管


计划成本主管汇总资料和改进报告,定期(每两月或每季)提出主要生产性物资进货指导价格范围:

A集团内关联供应商货源控制价格

B非关联供应商货源指导价格

7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财务管理部

该指导价格范围提交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批准;

供应部和财务管理部备案;

交计划员在计划中实施

8


供应部经理

采购经理在业务操作中严格遵循指导价范围,如有超过,实际执行价格应得到供应部经理批准,同时在《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中体现

2、定价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采购主管

定价权责任人

供应部经理

财务管理部部长


长期合作供应商年度合同中确定进货价格和变价协议;

该价格和变价协议由采购主管与供应商草拟;

定价权责任人审定,

在合同会签程序中经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分别审核

2


采购经理

非年度协议范围的临时采购,采取采购经理询报价程序控制进价

3


采购主管

成本控制员

《询报价申报单》经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

1万元以上《询报价申报单》经采购主管审核后,成本控制员形式审核

4


采购经理

定价权责任人

供应部经理

财务管理部部长

非年度协议的合同,价格经采购经理与供应商草拟;

定价权责任人审定

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分别审核

5


采购主管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总经理

定价权责任人对物资采购合同价格赋有审定责任:

单价2000元以下,采购主管

单价2000-5000元,供应部经理

单价5000-20000元,分管副总

单价20000元以上,总经理

五、单据及报告

《重点供应商季度询价表》

《成本分析报告》

《采购业务异常记录表》

《询比价申报单》

        1. 物料进库规程(P2-Z1-J4-1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物料入库过程中需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以实现入库程序的标准化作业。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供应部各仓库外购物料的入库程序。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仓库收料员/仓库质检员

供应商送货至仓库,仓库收料员核对《周到货计划》和供应商发运单,仓库质检员协助收料员检验外观是否完好、标签与物料是否一致、供应商是否已经核准,收料员与供应商送货员共同清点数量

2


仓库收料员/仓库质检员

质检员和收料员初检合格的物料进入仓库待检区,收料员开《临时入库单》,供应商送货员和收料员分别在临时入库单上签字,临时入库单一式四联,第一联存根联,第二联仓库记账联,第三联客户联,第四联总统计员记账联,收料员将第三联客户联交供应商送货员,第二联仓库记账联和第四联总统计记账联每日汇总交仓库统计员,仓库统计员将第二联作为仓库三级明细账记账凭证,将第四联传递给总统计员,作为仓库二级明细账记账凭证,第一联收料员留存

3


仓库收料员/供应部采购经理

初检不合格的物料,收料员拒收,填写《物料拒收记录》并通知供应部采购经理

4


仓库质检员/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仓库质检员对进入待检区的物料,根据取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样,开出《请验单》,《请验单》一式两联,第一联连同送检物料交质量技术部质检员,第二联仓库质检员留存

5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完成检验程序,出具《质检报告书》

6

出具《质检报告》当日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仓库质检员/供应部总统计员

《质检报告书》一式四联,第一联质量技术部留存,其余三联交仓库质检员,仓库质检员将第二联与对应请验单一并留存、第三联和第四联交仓库统计员和总统计员

7

出具《质检报告》当日

仓库质检员/仓库收料员

仓库质检员通知收料员质检结果,在货位卡上填上《质检报告书》出具日期和检验结果,收料员将物料由待检区移入合格区或不合格区放置

8

出具《质检报告》当日

仓库质检员/供应部采购经理

仓库质检员将不合格物料的检验结果通知供应部采购经理,由采购经理联系供应商补货

9

出具《质检报告》当日

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收到质检合格报告书,做备查登记并将第四联传递给总统计员,总统计员开出正式入库单,作为仓库二级明细账的物料入库凭证

10

出具《质检报告》当日

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收到质检不合格报告书,做入库冲红单并将《质检报告书》第四联传递给总统计员,总统计员做备查登记

五、单据及报告

《临时入库单》

《正式入库单》

《请验单》

《质检报告书》

《物料拒收记录》

        1. 物料出库规程(P2-Z1-J4-1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物料出库过程中需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以实现出库程序的标准化作业。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供应部各仓库物料的出库程序。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领料员/车间主任

生产部领料员将车间主任审批签字的《请领单》交仓库发料员

2

收到领料单后

仓库发料员

仓库发料员根据《请领单》,按先进先出原则,将合格区物料办理出库

3

收到领料单后

仓库发料员/生产部领料员

仓库发料员和领料员共同核对数量,验收无误

4

验收交接后

仓库发料员/生产部领料员

双方分别在《请领单》和《出库单》上签字,《请领单》一式三联,第一、三联生产部留存,第二联交仓库发料员

5

每日仓库下班前

仓库发料员/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仓库发料员汇总当日《出库单》,《出库单》一式四联,第一联存根联,由仓库发料员留存,第二联财务联和第四联记账联交仓库统计员,仓库统计员将第四联记账联作为仓库三级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将第二联传递给总统计员,作为仓库二级明细账的记账凭证,第三联车间联由生产部领料员带回交生产部统计员

五、单据及报告

《请领单》

《出库单》

        1. 退料规程(P2-Z1-J4-14)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物料从生产车间退回供应部物料仓库过程中需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以实现退料程序的标准化作业。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供应部各仓库物料的生产部退库程序。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统计员/车间主任

生产部统计员填写《退料申请单》,车间主任审核签字,《退料申请单》一式四联,两联生产车间留存,一联质量技术部留存,一联交仓库发料员

2

《退料申请单》批准当日

生产部统计员/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生产部统计员填写《请验单》,交质量技术部,质量技术部派质检员到仓库取样,取样后的物料封严封口,贴上封条和标签

3

收到《请验单》后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生产部质检员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出具《质检报告书》或直接在《退料申请单》上签署意见;检验结果和质检报告书编号由质检员在《退料申请单》上签署,《退料申请单》质量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两份交还生产部统计员

4

出具《质检报告书》当日

生产部领料员

生产部领料员凭《退料申请单》和相应《质检报告书》到仓库办理退库

5


生产部领料员/仓库收料员

仓库收料员根据《退料申请单》,点算数量,办理入库,开《出库冲红单》,仓库收料员和生产部领料员在《出库冲红单》和《退料申请单》上签字,《退料申请单》一份交仓库收料员留存,一份由生产部领料员交还生产部统计员,《出库冲红单》与当日其他出库单一并汇总、传递和留存

6


仓库收料员

仓库收料员根据《质检报告》和《退料申请单》上的意见,对不合格的退库物资开出《入库冲红单》;在《退库不合格物料登记表》上做备查登记;《入库冲红单》与当日其他入库单一并汇总、传递和留存

7


仓库收料员

经质量技术部确认为合格的退库物资进合格区放置,在《退库合格物资登记表》上作备查登记

8


仓库统计员/供应部采购经理

仓库统计员根据当日《入库冲红单》,汇总当日的生产部不合格退库,通知采购经理,采购经理联系供应商补货

9



供应商补货,在到货时开出《入库单》,办理入库

五、单据及报告

《退料申请单》

《请验单》

《质检报告书》

《退库不合格物料登记表》

《退库合格物料登记表》

《出库冲红单》

《入库冲红单》

        1. 仓库账务管理(P2-Z1-J4-15)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的目的是规范仓库进销存核算,及时准确的反映库存物资。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供应部各仓库的三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的核算。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每日下班前

仓库收料员/仓库发料员/仓库统计员

仓库收料员和发料员每日汇总当日的《临时入库单》、《出库单》、《入库冲红单》和《出库冲红单》,《临时入库单》和《入库冲红单》的第二联仓库记账联和第四联总统计记账联交仓库统计员,《出库单》和《出库冲红单》的第二联财务联和第四联记账联交仓库统计员

2

每日下班前

仓库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根据出入库单登记仓库台账,并制作日报表,将日报表报供应部采购办和供应部计划成本组;仓库台账按物料品种登记,并注明批次和编号

3

第二日中午前

总统计员

总统计员根据仓库每日传递的《出库单》和《出库单冲红单》登记仓库二级账,《临时入库单》暂不登账,待质检合格报告出具后,制《正式入库单》,根据正式入库单登记入账,正式入库单一式四联,其中第二联财务联,月底汇总交财务,其余各联总统计留存

3


总统计

临时入库后质检不合格开出的《入库冲红单》,由于总统计未对临时入库做账务处理,此处亦不登账,只做备查登记;生产部退库开出的《入库冲红单》,总统计需登记入账

4


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供应商补货,按正常程序办理入库并登记入账

5


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月末仓库统计员和总统计员核对月报表一致,总统计员汇总当月出入库单和月报表报会计部存货会计

五、单据及报告

《临时入库单》

《正式入库单》

《质检报告书》

《出库单》

《出库冲红单》

《入库冲红单》

        1. 存货盘点管理(P2-Z1-J4-16)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为了规范仓库日常管理,使明细账及时反映库存数量的真实信息,明确仓库盘点标准规程。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材料物资仓库的盘点环节。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1、基本方法


项目

说明

1

盘点周期的确定

盘点周期是指在规定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内,通过若干次的盘点(例如每月一次或半年一次),保证所有的库存物资都得以清查;盘点周期的可以根据库存的活跃程度确定(详见示例)

2

每月盘点项数的确定

对于活跃、不活跃和积压库存,每月盘点项数的确定可以根据该类库存总项数除以盘点周期确定(详见示例)

3

盘点的组织方法

盘点在执行时,可以由仓库人员和财务人员混合编组,两人一组;另设监盘小组,可由财务人员担任,执行抽盘复点程序

4

盘点的计划

盘点前必须制定盘点计划,每月盘点由各仓库管理员制定计划,年中和年末的联合盘点可由仓库主管和会计部主管存货会计共同制定

5

盘点的执行

盘点前应将盘点计划通知所有盘点参加人员,编制盘点表,盘点在仓库下班收发停止后进行

2、存货盘点周期标准及盘点数量标准示例

结合存货的活跃性,每类存货的盘点周期标准参见下表:

存货类型

盘点周期

活跃存货

1个月

不活跃存货

6个月

积压存货

12个月

活跃指标根据各仓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般月周转次数在一次以上的可定义为活跃库存。长期积压不用或待报废的库存为积压库存。

周转次数=本月出库量/本月平均库存

本月平均库存=(月出库存+月末库存)/2,或在月初库存和月末库存异常的情况下,更准确计算月平均库存:

本月平均库存=(月初库存+当月每日库存余额)/(当月天数+1

月周转次数可根据仓库每日报表的每日出库量和库存余额,设定链接公式,自动生成周转率数据。

每月盘点项目数=某类存货总项目数/某类存货盘点周期

各类存货的每期盘点数量标准参见下表:

库存等级

总项目数

循环盘点周期

每月盘点项目数

活跃存货

200

1个月

200/1=200/

不活跃存货

120

6个月

120/6=20/

积压存货

60

12个月

60/12=5/

合计



225/

3、仓库月度盘点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每月月初

仓库管理员

仓库管理员于每月月初制定当月盘点计划,规定盘点时间、盘点执行人和抽盘项目

2


仓库主管

月度盘点计划送仓库主管签字批准

3

每月盘点前

仓库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根据经批准的盘点计划规定的时间和项目,编制盘点表,通知仓库管理人员盘点时间

4


仓库管理员/仓库收发料员/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

仓库月度盘点以仓库的自查为主,会计部派人员监盘;仓库下班收发货停止后执行盘点程序;仓库管理人员两人一组按盘点计划中规定的项目进行盘点,仓库管理员和仓库统计员、总统计员组成监盘小组,进行抽盘复点

5


仓库管理员

盘盈盘亏金额在一定额度以上的必须向财务报账,该额度可根据各仓库的实际情况和物料自然损耗率厘定

6


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供应部经理/会计部部长/总经理

盘点表经盘点人和监盘人签字,仓库管理员将盘盈盘亏情况、原因报仓库主管,仓库主管将盘赢盘亏情况、原因和处理意见形成报告交供应部经理和会计部部长审批,最后经总经理签字,再做账务调整

7


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

对于盘盈盘亏金额在额度以下的,仓库可以不用调账和向会计部报账,仓库自己查明原因,并由库房班长形成报告报仓库主管;仓库统计员将盘赢盘亏数量和金额作备查登记,待年中和年末详盘后一并调整

4、 半年及年度详盘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每年年中和年末

供应部仓库/会计部

除仓库每月自查外,年中和年底与会计部进行两次联合盘点;与财务人员的联合盘点必须为全盘,包括库房内全部的合格和不合格存货

2

盘点当月月初

供应部仓库主管/会计部主管会计

盘点计划由仓库主管和会计部主管存货会计共同制定,报供应部经理和会计部部长共同审批

3


供应部仓库管理组/会计部

盘点前通知所有盘点参加人员,编制盘点表,存货停止流动

4


供应部仓库管理组/会计部

联合盘点由仓库人员和财务人员混合编组,两人一组,每组可由一仓库管理人员和一统计员组成;由仓库管理员和会计部会计组成监盘小组,由监盘小组抽盘复点

5


仓库统计员

根据盘点结果,仓库统计员编制《盘赢盘亏对照表》和《期末存货明细表》

6


仓库管理员

仓库管理员编制盘赢盘亏处理报告,列明盘点盈亏数量及金额、盈亏原因和处理意见,对重大的盘赢盘亏,要列明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意见和现存的管理漏洞

7


仓库主管

仓库主管汇总各仓库的处理报告,形成总报告,列明盘赢盘亏数量及金额、盈亏原因和对盘赢盘亏的账务处理意见,报供应部和会计部部长共同审批

8


供应部经理/会计部部长

供应部经理和会计部部长审批后报总经理批准

9


总经理

总经理对盘赢盘亏的处理意见进行最后审批

10


会计部

根据经总经理审核批准的盘赢盘亏处理报告,仓库统计员调整仓库三级账,会计部总统计员调整二级账,会计部存货会计调整一级账

五、单据及报告

《盘点表》

《盘盈处理报告》

《盘亏处理报告》

        1. 库存分析及报告(P2-Z1-J4-17)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分析库存情况数据,为供应部的采购工作及库存管理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及决策依据。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仓库的库存分析领域。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1、 库存参数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库存控制员

库存控制员进行各仓库存货管理参数体系的设置和定期调整,包括安全库存、最高库存警戒、最低库存警戒、库存周转率指标等,报计划成本主管和供应部经理审批

2


总统计员

总统计员每月汇总传递存货流转基础数据,库存控制员每月按照参数标准出具《存货周转率报表》和《周转状况评价报告》和《库存参数调整报告》

2 、存货基本信息记录与汇总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每日

仓库统计员

仓库统计员每日记录存货流转基础数据,包括每日出入库、每日库存、与安全库存对照差异、拒收记录、退货记录、退库记录,以上信息以日报表形式传递给库存控制员和供应部各采购经理

2

各月月末

仓库总统计员

总统计员每月出具月统计报表,包括当月累计进出库、月初库存、月末库存、当月拒收记录、退货记录和退库记录

3


供应部经理/库存控制员/会计部存货会计/供应部采购经理

月统计报表报供应部经理、库存控制员、会计部和各采购经理

3、存货有效性分析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每月

库存控制员

库存控制员每月进行生产性物料缺货分析和滞料分析

2

每月

库存控制员

库存控制员每月进行存货结构和规模统计及有效性分析

3

每周

库存控制员

库存控制员每周进行重点物料周转分析,向仓库主管和财务管理部提交《重点物料周转周分析报表》

对全部生产性物资进行月度和年度的周转分析,向仓库主管和财务管理部提交《周转状况评价报告》

4、 存货滞料报告和处理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库存控制员/仓库主管

按库存控制员的分析信息和每月盘库结果,仓库主管每月汇总滞料情况,追溯原因,及时调整实物仓储管理,形成《滞存物料处理报告》,并上报处理意见

2


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总经理

《滞存物料处理报告》经供应部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和总经理审批,通过变卖、销毁等手段处理,及时化解不良库存

5、存货跌价警示报告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库存控制员

主管会计

按库存控制员的存货有效性和滞料状况分析结果,每年会计部主管会计制订进入重点跌价监视范围的在库存货

2


计划成本组

会计部

计划成本组每年向会计部提交《分类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和《单项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提供跌价警示信息

五、单据及报告

《存货周转率报表》

《库存参数调整报告》

《滞存物料处理报告》

《重点跌价监视存货表》

《分类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

《单项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

第二章 生产内部控制制度

      1. 第一节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生产是将包括原料、辅料、包装物等各种物料转化为产成品的过程。本制度所指的生产包括以下主要业务活动:

  1. 生产计划安排

生产部根据生产预算及三九医贸的订单确定月度生产任务,并继续分解为每日生产指令,以控制生产进度。

  1. 物料管理

生产性物料的领料、发放、使用控制及相关的记录、统计工作。

  1. 生产环节

配料、精包、外包等生产环节和质检工作,以及相关的记录、统计工作。

  1. 产成品管理

产成品的入库、保管、检验、出库环节及相关的记录、统计工作。

  1. 委托加工

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半成品、产成品。

6、成本管理

生产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

本制度主要规范生产部及所属各车间、办公室、派驻委托加工企业业务小组的内部控制,其中涉及其他部门的业务环节参照相关程序与制度执行。

  1. 控制目标

  1. 主要控制节点

  1. 控制政策与方法

      1.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部门及部门职责

1、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生产部

计划办公室:

核算办公室:

GMP办公室:

外加工办公室:

维修车间:

各生产车间:

2、生产业务涉及部门及其职责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预算管理办公室:

质量技术部:

供应部:

二、岗位职责

总经理:

财务总监:

主管生产副总:

生产部部长:

生产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生产车间主任:

班组长:

生产车间统计员:

生产车间工艺员:

生产车间领料员:

送货员:

生产车间生产工人:

核算办公室主任: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外加工办公室主任: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维修车间主任: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驻点业务小组监督员:

驻点业务小组统计员:

驻点业务小组质检员:

      1. 第三节 授权体系

生产业务授权体系,是指在公司内部涉及生产业务的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生产的各项业务。

生产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 目

发起部门/ 岗位

会签部门 / 岗位

审核部门 / 岗位

批准部门 / 岗位

制定《月度生产任务表》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生产部部长

制定《月度生产推进计划》

车间主任/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受托加工企业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生产部部长

下达《调整生产指令》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生产部部长

生产车间完成《请领单》

车间统计员



车间主任

完成《退料申请单》

车间统计员

质量技术部


车间主任

完成《车间月盘点记录表》

车间统计员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车间主任/ 核算办公室主任


完成《车间年盘点记录表》

车间统计员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会计人员

车间主任/ 核算办公室主任

生产部部长

完成《批生产记录》

车间工人


班组长

车间主任

完成《成品出库单》

车间统计员



车间主任

完成《放行条》

车间主任



生产部部长

完成《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

外加工办公室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 预算办公室预算编制员

生产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部长 / 预算办公室主任 / 财务总监 / 分管副总 / 总经理

董事会

选派驻受托加工企业业务小组

外加工办公室主任



生产部长/ 质量技术部部长

完成《需料单》

受托加工企业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开具委托加工物料《请领单》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外加工办公室主任

完成《委托加工日报》

驻点业务小组统计员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1. 第四节 管理制度

        1.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P2-Z2-J4-1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生产计划的制定、分解和下达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生产计划管理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及下属生产计划办公室、各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

  1. 相关程序及制度

  1. 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月15

三九医贸

向生产部下达《月度需求预计划》,即下月需求预测

2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根据《生产预算》和《月度需求预计划》,考虑生产部及受托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生产任务分配(其中包括委托其他企业加工产成品、半成品的品种和数量),拟定《月度生产任务表》,报生产部部长

3


生产部部长

召开各车间主任参加的月度生产协调会议,讨论《月度生产任务表》

4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修订《月度生产任务表》,报生产部部长

5


生产部部长

审批《月度生产任务表》

6

每月20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将《月度生产任务表》下发各生产车间主任、核算办公室主任、驻点业务小组

7


车间主任/驻点业务小组组长/受托加工企业

根据《月度生产任务表》制定《月度生产推进计划》,明确下月每日的生产品种、数量

8

每月25

三九医贸

向生产部下达下月月度订单

9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对比《月度需求预计划》,区别情况:

A、无差异,将订单存档;

B、有差异但不显著,填制《调整生产指令》,报生产部部长审批后下发各生产车间主任、核算办公室主任、驻点业务小组

C、有重大差异,提请生产部部长召开临时生产协调会议,重新分配生产任务

10

每月28

车间主任/驻点业务小组/ 受托加工企业

根据《调整生产指令》或临时生产协调会议决定,修订《月度生产推进计划》,报计划办公室

11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审核《月度生产推进计划》,报生产部部长

12


生产部部长

审批《月度生产推进计划》

13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将《月度生产推进计划》一份存档,一份报核算办公室存档,同时下发各车间主任/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14


车间主任

将《月度生产推进计划》下发各班组长及车间统计员

15


驻点业务小组组长

将《月度生产推进计划》传达给受托加工企业组织生产

16


三九医贸

如销售需要,向生产部下达临时订单

17

收到临时订单后

计划办公室计划员

填制《调整生产指令》,报生产部部长审批后下发相关生产车间或驻点业务小组,同时抄送核算办公室

18

每日

车间主任

根据《月度生产推进计划》及月度内计划办公室下达的《调整生产指令》,向班组长和车间统计员下达每日《生产指令》

五、单据及报告

《月度需求预计划》

《月度生产任务表》

《月度生产推进计划》

《调整生产指令》

《生产指令》

        1. 领料制度(P2-Z2-J4-2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各生产车间从供应部仓库领取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生产部领料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及供应部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一般领料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车间统计员

根据《月度生产推进计划》及《调整生产指令》,按照每种产品物料消耗定额,计算未来三天生产所需物料品种和数量,结合生产车间暂存仓库库存数量,计算需领取物料品种与数量,填写《请领单》一式三联

2


车间主任

审核《请领单》所填写物料品种与数量是否正确,签字确认

3


车间统计员

将经车间主任签字的《请领单》交车间领料员

4


车间领料员

持《请领单》到供应部仓库办理领料手续

5


仓库发料员

按照《请领单》 办理物料出库

6


仓库发料员/车间领料员

共同核对物料品种、数量无误后,仓库发料员在《请领单》及《出库单》上填写实发物料品种和数量,实发数量与请领数量不一致的注明原因;仓库发料员和车间领料员分别签字,请领单第二联仓库发料员存档

7


车间领料员

将物料运回车间,带回仓库《出库单》第三联及《请领单》第一、三联交车间统计员

8


车间统计员/车间领料员

共同核对物料品种、数量与《请领单》、《出库单》上填写的实发品种、数量是否相符

9


车间统计员

核对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车间物料暂存仓库

10


车间统计员

根据《请领单》登记物料进销帐,《请领单》第一联存档

11


车间统计员

《请领单》第三联及《出库单》第三联交核算办公室

12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核对《请领单》第三联与《出库单》第三联无误后存档

13


车间统计员

车间接到紧急生产任务时,根据有关通知计算所需物料品种和数量,填写《请领单》,其余流程同上

2、特殊领料

注:适用于请领数量较大或仓库距离较远的情况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车间统计员

根据《月度生产推进计划》及《调整生产指令》,按照每种产品物料消耗定额,计算未来三天生产所需物料品种和数量,结合生产车间暂存仓库库存数量,计算需领取物料品种与数量,填写《请领单》一式三联

2


车间主任

审核《请领单》所填写物料品种与数量是否正确,签字确认

3


车间统计员

将经车间主任签字的《请领单》传真至供应部仓库

5


仓库发料员

按照《请领单》传真件办理物料出库,开具《出库单》,交仓库送料员。如实发物料品种、数量与《请领单》不一致,在《出库单》上注明原因

6


仓库送料员

核对物料品种、数量与《出库单》上填写实发物料品种和数量相符,在《出库单》上签字,持《出库单》运送物料到生产车间

7


车间统计员/仓库送料员

共同清点物料品种、数量,与《出库单》、《请领单》核对。

8


车间统计员

核对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车间物料暂存仓库

9


车间统计员/仓库送料员

车间统计员在《出库单》上签字;仓库送料员在《请领单》上签字,并填写实发物料品种和数量。当请领物料品种和数量与实发存在差异时,按照仓库发料员在《出库单》上说明的原因,在《请领单》上注明。车间统计员留下《出库单》第三联及《请领单》第一、三联;仓库送料员带走《出库单》其余三联及《请领单》第二联,交仓库发料员

10


车间统计员

根据《请领单》登记物料进销帐,《请领单》第一联存档

11

月末

车间统计员

《请领单》第三联及《出库单》第三联汇总交核算办公室

12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核对《请领单》第三联与《出库单》第三联无误后存档

13


车间统计员

车间接到紧急生产任务时,根据有关通知计算所需物料品种和数量,填写《请领单》,其余流程同上

五、单据及报告

《请领单》

《出库单》

        1. 物料使用制度(P2-Z2-J4-3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各生产班组从生产车间暂存仓库领取、使用、退回多余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生产部物料使用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及供应部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生产前一日

车间统计员

根据《生产指令》按照产品物料消耗定额,计算下一日生产所需物料种类及数量,完成配料

2

每日

班组长

根据当日《生产指令》向车间统计员申请领料

3


车间统计员/班组长

车间统计员将已配好的物料从车间暂存仓库移交班组长,双方共同清点物料种类和数量

4


车间统计员

填写《发放记录单》

5


班组长

在《发放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6


班组长

因各种原因造成物料需要量超过领取量时,向统计员申请临时领料

7


车间统计员/班组长

车间统计员发料,并登记《发放记录单》,将临时领料单独列示,班组长签字确认。车间统计员及时将情况汇报给车间主任,并向车间工艺员反映

8

当班生产完成时

班组长

清查当班物料消耗量,包括有效使用量和损耗量,在《批生产记录》上登记,并向车间统计员报告当班物料消耗情况

9


车间统计员

现场检查班组长报告的物料消耗情况,确认属实后在《发放记录单》上登记

10


班组长

在《发放记录单》上签字确认统计员所登记的当班物料消耗量

11


班组长/车间工艺员/车间主任

如发生临时领料,应出具书面报告,说明物料消耗量过大的原因,经车间工艺员和车间主任签字,交车间统计员,作为《发放记录单》的附件存档

12


班组长/车间统计员

班组长将当班生产未使用物料退给车间统计员,车间统计员将其存入车间暂存仓库

13


车间统计员

根据《发放记录单》登记物料进销帐

14

每日

车间统计员

根据物料进销帐每日填写《生产车间日统计表》的物料统计部分,待所有内容统计完成后交核算办公室

五、单据及报告

《发放记录单》

《生产车间日统计表》

        1. 物料退库制度(P4-Z2-J4-4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将存在品质缺陷的或多余的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退回供应部仓库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物料退库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及供应部仓库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车间统计员

在生产过程、盘点过程或通过其他途径发现存在品质问题的或多余的物料,现场检查确定物料品种、数量,填写《退料申请单》一式四联

2


车间主任

批准《退料申请单》,签字确认

3

《退料申请单》批准当日

车间统计员

填写《请验单》,交质量技术部

4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到车间取样,取样后的物料封严封口,贴上封条和标签

5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出具《质检报告书》或直接在《退料申请单》上签署意见;检验结果和质检报告书编号由质检员在《退料申请单》上签署,《退料申请单》质量技术部留存一联,其余两联交还生产车间统计员

6


车间领料员

车间领料员凭车间统计员传递的《退料申请单》和相应《质检报告书》到仓库办理退库

7


车间领料员/仓库收料员

仓库收料员根据《退料申请单》,点算数量,办理入库,开《出库冲红单》,仓库收料员和生产部领料员在《出库冲红单》和《退料申请单》上签字,《退料申请单》一联交仓库收料员留存,《出库冲红单》一联交车间领料员

8


车间领料员

将《退料申请单》两联和《出库冲红单》一联交车间统计员

9


车间统计员

核对《退料申请单》和《出库冲红单》相符后,将《退料申请单》和《出库冲红单》各一联交核算办公室,《退料申请单》一联留存

10


车间统计员

根据《退料申请单》登记物料进销帐

11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核对《退料申请单》和《出库冲红单》,存档

12


供应部仓库

将《出库冲红单》一联交会计部进行会计处理

五、单据及报告

《退料申请单》

《请验单》

《质检报告书》

《出库冲红单》

        1. 物料盘点制度(P2-Z2-J4-5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对各生产车间暂存仓库库存的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进行盘点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物料盘点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及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周周末

车间统计员

自行盘点车间暂存仓库库存物料种类和数量,形成《车间周盘点记录表》,报车间主任

2


车间主任

审核《车间周盘点记录表》,签字确认,由生产统计员交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3


车间统计员

如盘点结果与物料进销帐存在差异,按照盘点结果调整物料进销帐

4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审核《车间周盘点记录表》后存档

5

每月月末

核算办公室主任

组织各生产车间暂存仓库月度盘点

6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监督车间统计员盘点

7


车间统计员

盘点车间暂存仓库库存物料,填制《车间月盘点记录表》

8


车间主任

审核《车间月盘点记录表》,签字确认

9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签字确认《车间月盘点记录表》,交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主任

10


核算办公室主任

审核并签字确认《车间月盘点记录表》,存档,并报送生产部部长及会计部部长

11


车间统计员

如盘点结果与物料进销帐存在差异,按照盘点结果调整物料进销帐

12


生产部部长

如盘点结果与物料进销帐差异非常显著,生产部部长应责成车间主任和车间统计员作出书面说明,严重的应追究车间主任和车间统计员责任

13


会计部材料会计

将《车间月盘点记录表》存档

14

每年年底

会计部

组织公司年度盘点工作

15


核算办公室主任

具体组织各车间暂存仓库盘点,将盘点日期报会计部

16


会计部会计人员/核算办公室核算员/车间统计员

进行年度盘点。车间统计员盘点,会计人员和核算员监盘。盘点完成形成《车间年底盘点记录表》一式三份,三方人员签字确认

17


车间主任/核算办公室主任

审核《车间年底盘点记录表》并签字

18


生产部部长

审核并签字确认《车间年底盘点记录表》,由车间统计员、核算办公室、会计部各自留存一份

19


车间统计员

如盘点结果与物料进销帐存在差异,按照盘点结果调整物料进销帐

20


生产车间

对盘点发现的长期未用的多余物料,办理物料退库,详见《物料退库制度(P2-Z2-J4-5)》

21


生产部部长

如盘点结果与物料进销帐差异非常显著,生产部部长应责成车间主任和车间统计员作出书面说明,报生产部部长和会计部部长;严重的应追究车间主任和车间统计员责任

五、单据及报告

《车间周盘点记录表》

《车间月盘点记录表》

《车间年底盘点记录表》

        1. 生产环节控制制度(P2-Z2-J4-6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车间生产过程重点环节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生产环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及核算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车间主任

根据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以及车间工人的技术水平,合理确定工作岗位和人员。一般应配置配料员、精包员、外包员等岗位

2


车间主任

选择技术熟练、熟悉本车间工艺的人员担任车间工艺监督员,全面负责本车间生产工艺控制

3

每日

车间主任

向班组长和统计员下达每日《生产指令》

4


班组长

将当班生产要求传达到各岗位

5


班组长

根据《生产指令》向车间统计员领取物料,详见《物料使用制度(P2-Z2-J4-3)》

6


各岗位工人

按照《生产指令》、班组长要求及《批生产记录》所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7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在各生产线关键环节抽样检验,如发现质检不合格及时通知车间主任

8


车间主任

根据质量技术部质检员检验不合格通知,考虑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返工、停工检查或做废品处理,并书面上报生产部部长

9


车间主任

如作为废品处理,应专门填写《废品报告单》,报生产部部长,生产部部长审阅后传核算办公室存档

10


班组长

对于待检半成品,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11


各岗位工人

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时,填写《批生产记录》中各岗位相关内容

12


车间工艺监督员

收集整理《批生产记录》,检查其中登记内容是否完整。将《批生产记录》交车间主任

13


车间主任

审核《批生产记录》,签字后交车间统计员保管

14


班组长/车间统计员

班组长向车间统计员报告当班物料消耗量及产成品数量,车间统计员实地检查核实后双方在《发放记录单》上签字

15


班组长/车间统计员

办理产成品入库,详见《产成品入库制度(P2-Z2-J4-7)》

五、单据及报告

《生产指令》

《批生产记录》

《发放记录单》

《废品报告单》

        1. 产成品入库制度(P2-Z2-J4-7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各生产车间生产的产成品办理入库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产成品入库环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当班生产任务完成

班组长

通知车间统计员准备办理产成品入库

2


车间统计员

清点产成品品种及数量,观察产成品外包装是否有明显不合格处。将产成品放置于产成品仓库待验区

3


车间统计员/班组长

车间统计员将产成品品种及数量填写于《发放记录单》,班组长签字确认

4


车间统计员

根据《发放记录单》登记产成品进销帐

5


车间统计员

在《生产车间日统计表》中填写产成品入库有关资料,将《生产车间日统计表》交核算办公室

五、单据及报告

《批生产记录》

《发放记录单》

《生产车间日统计表》

        1. 产成品检验制度(P2-Z2-J4-8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各生产车间生产的产成品进行品质检验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产成品检验环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及质量技术部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批产成品入库

车间统计员

填制《请验单》,标明本批产成品品种、数量

2


车间统计员

将《批生产记录》与《请验单》一起提交质量技术部

3


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从本批产成品中抽取样本,开具《检验抽样单》,经车间统计员签字后一联留车间统计员存档

4


质量技术部

检验后出具《检验报告书》,由车间统计员交车间主任

5


车间统计员

如检验合格,将产成品从待验区转入合格品区;检验不合格,将产成品从待验区转入不合格品区

6


车间主任

如检验不合格,追查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书面报送生产部部长批准

7


车间主任

按照生产部部长批准的方案对不合格产成品进行辐照、返工或其他处理

8


车间主任

如作为废品处理,应专门填制《废品报告单》,报生产部部长审核后转核算办公室存档

9


车间统计员

根据产成品检验报告,登记产成品进销帐

五、单据及报告

《请验单》

《检验抽样单》

《检验报告书》

《废品报告单》

        1. 产成品出库制度(P2-Z2-J4-9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成品发出、运输至三九医贸入库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产成品出库环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及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产成品检验合格后

车间主任

与三九医贸仓库联系,确定送货日期

2


车间统计员

开具《成品出库单》一式四联,注明批号、品名、数量等,交车间主任

3


车间主任

审核《成品出库单》,签字确认

4


车间主任

填制《放行条》,连同合格产成品的《检验报告书》交生产部部长

5


生产部部长

审批《放行条》

6


车间统计员

清点须出库产成品数量,交生产部送货员

7


送货员

清点确认出库产成品种类和数量,在《成品出库单》上签字

8


送货员

持《成品出库单》及《放行条》押运产成品到三九医贸仓库

9


送货员/医贸公司仓库管理员

共同清点产成品种类和数量,检查外包装是否有明显不合格处

10


医贸公司仓库管理员/送货员

医贸公司仓库管理员开具《入库单》,经送货员签字确认,一联交送货员。在《成品出库单》上填写实收品种和数量。如实收产成品品种和数量与《成品出库单》上出库数量不一致,应注明差异原因,并由送货员签字确认。《成品出库单》一联由医贸公司仓库管理员留存

11


送货员

如发生全部或部分产成品外包装明显不合格,及时将不合格产成品运送回生产车间,通知车间主任、统计员、质量技术部质检员

12


送货员

带回《成品出库单》三联及三九医贸仓库《入库单》一联,交车间统计员

13


车间统计员

核对《成品出库单》和三九医贸仓库《入库单》,登记产成品进销帐,将《成品出库单》一联存档

14


车间统计员

将产成品出库情况填写在《生产车间日统计表》中,连同《成品出库单》两联和三九医贸仓库《入库单》一联交核算办公室

15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核对《成品出库单》和三九医贸仓库《入库单》,将《成品出库单》一联和三九医贸仓库《入库单》存档

16

月末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将《成品出库单》一联汇总后交会计部成本会计进行会计处理

五、单据及报告

《成品出库单》

《放行条》

《入库单》(三九医贸仓库)

《生产车间日统计表》

        1. 委托加工定价制度(P2-Z2-J4-10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半成品、产成品业务中,委托加工价格制定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委托加工定价环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财务管理部、会计部、预算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年末

外加工办公室

根据以往年度委托加工价格、调查掌握的市场价格、对受托加工企业加工成本的了解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结合下年度生产预算所确定的委托加工数量,拟定《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并在逐级审核过程中根据各部门及领导意见不断修改

2


生产部部长

审核《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对核算办公室拟定的《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进行财务分析,提交书面分析意见,附于《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之后

4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及财务分析书面意见

5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员

分析核算办公室拟定的《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是否符合年度预算要求,提交书面意见,附于《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之后

6


预算办公室主任

审核《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及预算分析书面意见

7


财务总监/分管副总

审核《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及各部门分析意见,提交总经理

8


总经理

审核《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及分析意见

9


总经理

与受托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协商讨论委托加工价格;审核经核算办公室修改的《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10


董事会

审议批准《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

11


外加工办公室

根据《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拟定《委托加工合同》

12


总经理

与受托加工企业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外加工办公室、核算办公室和会计部各存档一份

五、单据及报告

《年度委托加工定价方案》

《委托加工合同》

        1. 委托加工过程管理(P2-Z2-J4-11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半成品和产成品的业务中,对物料领用和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委托加工过程管理。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委托加工过程管理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供应部等相关部门, 并涉及受托加工企业。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领料管理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部长/质量技术部部长

经外加工办公室主任提名,选派驻点业务小组,该小组人员每两年更换一次;业务小组中质检员由质量技术部部长指派

2

月末

驻点业务小组

将计划办公室下达的《月度生产任务表》转交受托加工企业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3


受托加工企业生产车间

根据《月度生产任务表》及本车间制定的《月度生产推进计划》,计算23天生产所需物料数量,填写《需料单》一式两联,填写所需物料种类与数量,交业务小组组长

4


业务小组组长

根据《月度生产推进计划》,核实《需料单》填写所需物料种类与数量是否正确,核实无误在《需料单》上签字,《需料单》交受托加工企业生产车间

5


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

持受托加工企业开具的《派车单》及经业务小组组长签字的《需料单》到xxx,将《需料单》交外加工办公室

6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根据《月度生产推进计划》,核实《需料单》填写所需物料种类与数量是否正确

7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核实无误后在《需料单》上签字,开具《请领单》一式三联,填写所需物料种类与数量

8


外加工办公室主任

审核《需料单》和《请领单》,签字确认

9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请领单》交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需料单》一联存档,一联交还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

10


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持《请领单》及《派车单》到供应部仓库领料

11


供应部仓库发料员

核实《派车单》上填写的领料人姓名及领料车辆车号与实际是否一致

12


供应部仓库发料员/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供应部仓库发料员按照《请领单》填写的物料种类和数量发料,开具《出库单》,并在《请领单》上填写实发种类与数量,留存一联,其余两联交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如实发种类与数量和《请领单》不符,应注明原因;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和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核实物料种类与数量,在《出库单》上签字;《出库单》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与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各留存一联

13


受托加工企业领料员

将领取的物料运送回受托加工企业,带回《需料单》一及《出库单》一联

14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业务小组监督员

清点领取物料种类与数量,与《需料单》及《出库单》核对相符后,办理入库手续,业务小组物料监督员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15


业务小组组长

如入库时发现物料存在明显不合格,与外加工办公室联系,进行退库及重新领料,详见《物料退库制度(P4-Z2-J4-4)》

16


外加工办公室业务员

将《请领单》一联存档,另一联及《出库单》一联交核算办公室

17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将请领单及出库单第三联存档

2、生产加工过程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业务小组监督员

每日监督物料的发放、使用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受托加工企业是否按照定额严格控制物料消耗,如发现问题及时向业务小组组长汇报,并通知受托加工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

2


业务小组质检员

每日抽检关键环节半成品及产成品

3


业务小组监督员

每日监督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入库、保管、发出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如发现问题及时向业务小组组长汇报,并通知受托加工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

4


受托加工企业生产部门各车间

每日向业务小组统计员报送有关物料使用、损耗、半成品或产成品产出的统计数据

5


业务小组统计员

核实受托加工企业生产部门各车间报送的统计数据,并向业务小组监督员了解本日是否发生异常情况

6


业务小组统计员

将核实后的统计数据制作成《委托加工日报》,交业务小组组长

7


业务小组组长

审核《委托加工日报》

8

次日早晨

业务小组组长

于次日早晨以电子邮件形式将《委托加工日报》发送给核算办公室

9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接收《委托加工日报》,打印后作为原始资料存档

10

月度结束后3日内

受托加工企业生产部门

统计各车间、各品种物料使用、损耗和半成品、产成品产出情况,分品种、区分原辅料与包装物,制作《月度统计报表》一式三份,报送业务小组统计员

11


业务小组统计员

将《月度统计报表》与《委托加工日报》的统计数据核对,核对无误签字后报送业务小组组长

12


业务小组组长

审核月度统计报表,签字确认

13


业务小组组长

《月度统计报表》一份存档,另外两份报送核算办公室

14


核算办公室主任

审核《月度统计报表》,一份存档,另一份与xxx各生产品种的月度报表一起报送会计部成本会计

15


受托加工企业生产部门各车间/业务小组/核算办公室

按照与《月度统计报表》相同的报送程序,每年形成《年度统计报表》

  1. 单据及报告

《月度生产任务表》

《需料单》

《派车单》

《请领单》

《出库单》

《委托加工日报》

《月度统计报表》

《年度统计报表》

        1. 委托加工产品管理制度(P2-Z2-J4-12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委托其他企业加工业务中,完工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委托加工产品管理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及下属各车间、核算办公室以及质量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并涉及受托加工企业、三九医贸等。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委托加工产成品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每批产成品完工后,办理产成品入库手续,放置在待验区,同时填制《请验单》,连同《批生产记录》交业务小组质检员

3


业务小组质检员

从本批产成品中抽取样本,连同《请验单》、《批生产记录》送质量技术部检验

4


质量技术部

检验后出具《检验报告书》,由业务小组质检员交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5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检验合格的产成品,开具《成品出库单》,交仓库主管

6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主管/业务小组组长

共同审核《成品出库单》,核对《检验报告书》,签字后准予出库

7


受托加工企业

办理产成品出库手续,将产成品运送至三九医贸仓库

8


医贸公司仓库

办理入库手续,开具《入库单》,将《入库单》一联交受托加工企业送货员,一联在月末汇总交会计部销售会计

9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收到送货员带回的《入库单》一联后,连同《成品出库单》三联交业务小组统计员

10


业务小组统计员

核对《成品出库单》和《入库单》,将产成品出库情况填写在《委托加工日报表中》

11

月末

业务小组统计员

将《成品出库单》两联和《入库单》汇总后随《月度统计报表》及其他单据一起交核算办公室核算员,《成品出库单》一联留存

12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核对《成品出库单》、《入库单》及《月度统计报表》,存档;《成品出库单》一联汇总后交会计部成本会计进行会计处理

2、委托加工半成品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每批半成品完工后,办理半成品入库手续,放置在待验区,同时填制《请验单》,连同《批生产记录》交业务小组质检员

2


业务小组质检员

从本批半成品中抽取样本,连同《请验单》、《批生产记录》送质量技术部检验

3


质量技术部

检验后出具《检验报告书》,由业务小组质检员交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4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管理员

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开具《半成品出库单》,交仓库主管

5


受托加工企业仓库主管/业务小组组长

共同审核《半成品出库单》,核对《检验报告书》,签字后准予出库

6


受托加工企业送货员

持受托加工企业《半成品出库单》、《检验报告书》,将产成品运送至使用该半成品的生产车间

7


车间统计员

清点半成品种类与数量,与《半成品出库单》核对,并检查是否附检验合格的《检验报告书》

8


车间统计员

核实无误办理将半成品存放在生产车间暂存仓库,在《半成品出库单》上签字,留下两联,其余由受托加工企业送料员带回交仓库管理员

9


车间统计员

根据《半成品出库单》登记半成品进销帐,《半成品出库单》一联存档

10

月末

生产车间统计员

将《半成品出库单》一联汇总交核算办公室

11


核算办公室

将《半成品出库单》存档

五、单据及报告

《检验报告书》

《成品出库单》(受托加工企业)

《半成品出库单》(受托加工企业)

《入库单》(三九医贸仓库)

        1.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2-Z2-J4-13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生产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核算、控制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生产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生产部及下属各生产车间、核算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日

车间统计员

向核算办公室报送《生产车间日统计表》,包含本车间当日物料和半成品入库、出库、使用、损耗、结存及产成品入库、出库、结存等

2

每日

车间主任

向核算办公室报送《工时记录》


每日

驻点业务小组统计员

向核算办公室报送《委托加工日报》

3


生产部维修车间

发生生产设备维修、维护,随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登记维修耗用物料及人工,交核算办公室

4

月末/年末

车间统计员

向核算办公室报送《生产车间月统计表》/《生产车间年度统计表》,包含本车间本月/ 本年度物料和半成品入库、出库、使用、损耗、结存及产成品入库、出库、结存等

5

月末/年末

驻点业务小组统计员

向核算办公室报送《月度统计报表》/ 《年度统计报表》

6

月末/年末

核算办公室

汇总编制《成本月报表》/ 《成本年报表》,计算本月/ 本年度各产品、各车间的半成品、产成品入库、出库、结存;物料、半成品、人工消耗数量及单位消耗量,并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本月设备维修消耗;由设备部等部门取得的水、电、汽等其他成本数据,报生产部部长和会计部成本会计

7


车间统计员/核算办公室

发现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显著差异,随时向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汇报并追查原因,严重时由生产部部长向主管副总、总经理汇报

8

月末/年末

会计部成本会计

根据核算办公室报送的《成本月报表》/ 《成本年报表》计算本月/ 本年产成品、半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形成《月生产成本计算表》/ 《年度生产成本计算表》,报会计部部长、生产部部长、财务管理部部长

9

每月/每年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对本月/ 本年度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提交《月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年度生产成本分析报告,经财务管理部部长审核后,报生产部部长、供应部部长、主管副总、财务总监、总经理

10

每周

车间主任

召开生产成本分析会,分析生产消耗变动及与标准成本出现差异的原因,作为各班组考核的依据之一

11

每月

生产部部长

召开生产成本分析会,分析生产消耗变动及与标准成本出现差异的原因,作为各车间考核的依据之一

12

每月

总经理

召开生产成本分析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作为生产部、供应部等相关部门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单据及报告

《生产车间日统计表》

《生产车间月统计表》

《生产车间年统计表》

《工时日报》

《委托加工日报》

《月度统计报表》

《年度统计报表》

《设备维修记录》

《月生产成本计算表》

《年度生产成本计算表》

《月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年度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第三章 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1. 第一节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销售是关于公司出售产品并获得经济利益流入的过程。本管理文件所指销售包括如下部分:

1、销售定价

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起草、审核对三九医贸年度销售定价方案,与三九医贸协商达成一致后,报请董事会审议批准,最终由总经理代表公司与三九医贸签订年度销售合同的过程。

2、销售环节

指生产部或受托加工企业发出产成品,经三九医贸接收并确认,由会计部

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应收帐款的过程。

本制度主要规范销售定价、销售环节有关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其中涉及其他部门的业务环节参照相关程序与制度执行。

二、控制目标

1、通过财务分析、相关部门审核和公司授权人审批,保证销售定价的合理性;

2、确保产品销售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登记入帐的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1.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部门及部门职责

财务管理部

预算管理办公室

会计部

生产部

二、岗位职责

总经理

财务总监

分管销售副总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会计部部长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成本会计

会计部销售会计

会计部出纳

生产部生产车间统计员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1. 第三节 业务授权

销售业务授权,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销售的各项业务。

销售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 目

发起部门

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完成《销售定价方案》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部长/ 会计部部长 /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财务总监 / 分管副总 / 总经理

董事会

      1. 第四节 管理制度

        1. 销售定价管理制度( P2-Z3-J4-1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制定产品年度销售价格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销售定价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销售定价程序进行了规定,适用于财务管理部、预算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并涉及三九医贸。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1110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根据各产品品种历年销售价格、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资料等起草下一年度《销售定价方案》,列举多套可能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提交财务管理部部长,并报会计部部长、预算办公室主任,并根据反馈的修改意见随时进行修改

2


财务管理部部长/会计部部长/预算办公室主任

审核《销售定价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由财务管理部部长将《销售定价方案》提交财务总监

3

1120

财务总监

审核《销售定价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将《销售定价方案》提交总经理

4

1230

总经理

与三九医贸管理人员谈判,提出对《销售定价方案》修改意见,将修改后的《销售定价方案》提交董事会

5

1210

董事会

审议批准《销售定价方案》

6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将经董事会审批的《销售定价方案》存档

7


财务管理部部长

根据《销售定价方案》拟定《年度销售合同》

8


总经理

与三九医贸共同签订《年度销售合同》

9


会计部/财务管理部

将《年度销售合同》存档

五、单据及报告

《销售定价方案》

《年度销售合同》

        1. 销售环节管理制度( P2-Z3-J4-2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从产成品出库、运送至三九医贸公司至开具销售发票、确认销售实现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销售环节的基本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适用于公司销售环节管理,适用于生产部、会计部等相关部门,并涉及受托加工企业及三九医贸。

  1. 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1、生产部发出的产成品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三九医贸仓库

对质量技术部检验合格产成品,完成产成品出库、运输及xxx贸易公司仓库入库业务,详见产成品出库制度(P2-Z2-J4-9

2


生产部送货员

带回xxx贸易公司仓库《入库单》一联,及经仓库管理员签字并注明实收品种及数量的生产部《成品出库单》,交车间统计员

3


车间统计员

核对《成品出库单》、《入库单》,登记产成品进销帐,将《成品出库单》一联存档

4


车间统计员

将产成品出库数据填写到《生产车间日统计表》,连同《成品出库单》两联及《入库单》交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5

月末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统计本月产成品出库数据,填写到《产成品月统计表》,连同《成品出库单》一联交会计部成本会计;《成品出库单》一联及《入库单》存档

6


会计部成本会计

计算产成品出入库数量、产成品成本,制作《生产成本计算表》和《产成品报表》

7

月末

会计部销售会计

由三九医贸取得本月《入库单》,与成本会计提供的《产成品报表》核对;根据实现销售产品品种、数量及《年度销售合同》所确定的销售单价,计算本月销售收入及应收帐款,根据《生产成本计算表》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制作记帐凭证

8


会计部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9


出纳

根据月度销售金额开具销售发票,交三九医贸

2、受托加工企业发出的产成品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受托加工企业/ 三九医贸仓库

对经质量技术部检验合格的产成品,完成产成品出库、运输及三九医贸仓库入库业务,详见委托加工产品管理制度(P2-Z2-J4-12

2


受托加工企业送货员

将《成品出库单》三联及三九医贸《入库单》一联交驻点业务小组统计员

3

月末

业务小组统计员

将《成品出库单》两联和《入库单》汇总后随《月度统计报表》及其他单据一起交核算办公室核算员,《成品出库单》一联留存

4

月末

核算办公室核算员

统计本月委托加工产成品出库数据,填写到《产成品月统计表》,连同《成品出库单》一联汇总后交会计部成本会计;《成品出库单》一联及《入库单》存档

5

月末

核算办公室

统计本月产成品出库数据,填写到《产成品月统计表》,连同《成品出库单》一联交会计部销售会计;《成品出库单》一联及《入库单》存档

6


会计部成本会计

计算产成品出入库数量、产成品成本,制作《生产成本计算表》和《产成品报表》

7

月末

会计部销售会计

由三九医贸取得本月《入库单》,与成本会计提供的《产成品报表》核对;根据实现销售产品品种、数量及《年度销售合同》所确定的销售单价,计算本月销售收入及应收帐款,根据《生产成本计算表》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制作记帐凭证

8


会计部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9


出纳

根据月度销售金额开具销售发票,交三九医贸

五、单据及报告

《成品出库单》(生产部 / 受托加工企业)

《入库单》(三九医贸仓库)

《生产成本计算表》

《产成品报表》

第三篇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资金内部控制是公司对资金的筹集、可控资金的运用过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本管理文件所指资金内部控制包括对以下资金业务的控制:

  1. 资金预算与计划

公司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年度资金预算,并逐层分解到季度、月度以及每周,制定相应时段的预算或计划。

  1. 现金与银行存款业务

包括公司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收入、支付、余额管理。

  1. 借款与备用金

包括借款申请、审批、清偿,备用金的申请、审批、日常使用及撤销。

  1. 费用报销

  2. 筹资

公司出于经营战略、项目投资的需要,通过证券市场或银行筹集所需资金,包括筹资的计划和实施。

  1. 结算中心业务

结算中心作为公司及开户的控股子公司进行资金统一管理、合理调配的机构,其业务包括开户、现金收支、银行结算、内部结算、对帐等。

本制度涉及公司各部门、分公司、驻外办事处,以及通过结算中心进行资金结算的子公司。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部门及部门职责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结算中心

二、岗位职责

总经理

财务总监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会计部部长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制单会计

会计部出纳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结算中心信贷员

结算中心会计

结算中心出纳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第三章 业务授权

资金内部控制业务授权,是指在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各项资金业务。

资金内部控制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 目

发起部门

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完成《月付款计划》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部长/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完成《周付款计划》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总监

完成《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

经办人

财务管理部部长/会计部部长

部门部长

总经理

完成《项目备用金撤销申请》

经办人



部门部长

已列入《周付款计划》且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借款

借款人


会计部部长

部门部长

超出或未列入《周付款计划》,且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借款

借款人


部门部长/会计部部长

主管副总

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借款

借款人


部门部长 / 会计部部长

总经理

未超出部门月度费用预算且金额在五千元以下的费用报销

报销人


会计部部长

部门部长

未超出部门月度费用预算且金额在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含五千元)的费用报销

报销人


部门部长/会计部部长

分管副总

超出部门月度费用预算,或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费用报销

报销人


部门部长/会计部部长

总经理

完成《筹资报告》及筹资方案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董事会秘书处/预算管理办公室/投资管理办公室/企业发展部

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会

股东大会

完成《月度银行贷款计划》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完成《贷款申请报告》

结算中心信贷员


财务管理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结算中心内部开户

开户单位财务经理


开户单位总经理

财务管理部部长

子公司银行开户

开户单位财务经理


开户单位总经理/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总监

结算中心五十万元以下付款

开户单位



财务管理部部长

结算中心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以下付款

开户单位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总监

结算中心一百万元以上(含一百万元)付款

开户单位


财务管理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第四章 管理制度

        1. 资金使用计划制度( P3-Z4-1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根据资金预算制定和分解月度资金计划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资金计划管理。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资金计划管理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并涉及资金统一计划的各控股子公司。如未加特别说明,本程序管理文件内所称“控股子公司”均指其资金纳入公司资金统一计划管理的控股子公司。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1. 业务流程

1、每月资金使用计划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月23

各职能部门

在资金预算、费用预算和经营预算控制范围内,根据本部门下月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状况,编制本部门《月资金使用计划表》,报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2

每月23

控股子公司

在公司经营预算及资金预算控制范围内,根据公司下月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状况,编制本部门《月资金使用计划表》,报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分析公司所控制资金状况,在资金预算控制范围内协调各部门、控股子公司资金需求,编制《月付款计划表》,将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纳入付款计划

4

每月25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将《月付款计划表》附各部门、控股子公司的《月资金使用计划表》,交财务管理部部长、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5

每月27

财务管理部部长/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月付款计划表》,提出修改意见。由财务管理部部长将《月付款计划表》提交财务总监

6

每月28

财务总监

审核《月付款计划表》,提交总经理

7

每月30

总经理

召开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每月资金协调会议,讨论《月付款计划表》,最终由总经理审批《月付款计划表》,交结算中心、各部门和控股子公司存档

2、每周资金使用计划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周三

各职能部门

在《月付款计划表》所确定的本部门本月付款总额控制范围内,根据本部门下周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状况,编制本部门《周资金使用计划表》,报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2

每周三

控股子公司

在《月付款计划表》所确定的公司本月付款总额控制范围内,根据公司下周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状况,编制公司《周资金使用计划表》,报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分析公司所控制资金状况,在《月付款计划》控制范围内协调各部门、控股子公司资金需求,编制《周付款计划表》,将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纳入付款计划

4

每周四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将《周付款计划表》附各部门、控股子公司的《周资金使用计划表》,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5

每周四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周付款计划表》,提出修改意见,提交财务总监

6

每周五

财务总监

审批《周付款计划表》,交结算中心、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存档;如《周付款计划》对《月付款计划》作出重大调整,应报请总经理审批

7

每周五

总经理

在《周付款计划》对《月付款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审批《周付款计划表》,交结算中心、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存档

五、单据及报告

《月资金使用计划表》

《月付款计划》

《周资金使用计划表》

《周付款计划》

        1. 现金管理制度( P3-Z4-2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现金收入、支出及余额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现金收支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现金管理进行了规定,适用于会计部及发生现金收支的各部门,但不包括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现金业务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6 )》。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现金收入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现金交款人

持相关单据,向制单会计提示缴付现金

2

制单会计

根据缴付现金的业务内容及现金金额开具《收款收据》一式四联,由现金交款人签字后加盖会计章,交出纳

3

现金交款人

将现金交出纳

4

出纳

收款,清点现金金额并与《收款收据》核对相符,在《收款收据》上加盖“收讫”章,交制单会计

5

制单会计

将《收款收据》两联交现金交款人,一联存根,一联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

6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7

出纳

根据审核后记帐凭证及其所附《收款收据》登记现金日记帐

2、现金提款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出纳

当库存现金不能满足现金支付需求时,提示制单会计开具《现金支取单》

2

制单会计

开具《现金支取单》一式三联,填写提款单位、金额及用途等,交主管会计。其中提款金额每天不超过十万元

3

主管会计

审核《现金支取单》,签字

4

制单会计

在《现金支取单》上加盖预留结算中心印鉴,交出纳

5

出纳

在两日内到结算中心办理现金提款手续,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3、开户单位提取现金管理”

6

出纳

收取现金,在《现金支取单》上签字。将《现金支取单》一联留结算中心作收款收据

7

制单会计

将《现金支取单》一联作存根,另一联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8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9

出纳

根据审核后记帐凭证及其所附《收款收据》登记现金日记帐

2、现金支出管理

21 现金借款管理

详见《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

22 现金报销管理

详见《费用报销管理制度(P3-Z4-6)》。

3、现金余额管理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日下班前

出纳

结出现金日记帐余额,并与电脑帐核对相符;盘点库存现金,确保帐实相符。如帐实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帐实严重不符时应及时向主管会计和会计部部长汇报

2


出纳

保持库存现金一般不超过三万元。超过限额的现金,应于当日存入结算中心,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7 )》之“2、现金收款管理”。

3


主管会计/出纳

主管会计不定期安排现金盘点,由出纳盘点,主管会计监盘,形成《现金盘点表》,报会计部部长。如帐实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帐实严重不符时应及时向会计部部长汇报

4

月末/年末

主管会计/出纳

进行定期现金盘点,由出纳盘点,主管会计监盘,形成《现金盘点表》,报会计部部长。如帐实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帐实严重不符时应及时向会计部部长汇报

5


会计部部长

当现金盘点帐实不符时,对出纳及其他责任人进行处理

  1. 单据及报告

《收款收据》

《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

《出差报告单》

《现金盘点表》

        1. 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P3-Z4-3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通过银行进行收款、付款结算及银行存款余额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银行存款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适用于公司银行存款业务,适用于会计部及收、付款相关部门,但不包括结算中心。涉及结算中心银行存款业务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银行收款管理

11 三九医贸销售款转帐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三九医贸/银行/结算中心

完成三九医贸销售款转帐相关业务,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23 银行收款(三九医贸收货款)”

2

制单会计

以结算中心记帐凭证一份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3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4

出纳

根据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12 其他银行收款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出纳/结算中心

完成银行进帐相关业务,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22 银行收款(三九医贸收货款除外)”

2

制单会计

以结算中心记帐凭证一份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3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4

出纳

根据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2、空白支票领取管理

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4、空白支票领取管理”。

2、银行付款管理

21 自行签发支票付款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经办人

对于十万元以下(不含十万元)且需用支票付款的,按照不同业务内容填制单据:属借款的,填制《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属报销的,填制《费用报销单》。单据分别经授权人审批和主管会计、会计部 部长审核,详见《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和《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2

出纳

向经办人签发支票

3

经办人

收取支票,在《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费用报销单》上签字确认,并在出纳的支票登记本上签收

4

出纳

填制《支票付款通知书》一式三联,连同支票根交结算中心会计,办理领取空白支票的销帐手续。带回结算中心会计、出纳盖章的《支票付款通知书》两联,一联留作存根

5

结算中心会计

在《支票付款通知书》上盖章,留存一联及支票根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6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7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同时根据支票根在支票登记簿上注销会计部出纳领取的空白支票

8

出纳

将《支票付款通知书》一联交制单会计,一联留存,在支票登记簿上登记

9

制单会计

以《支票付款通知书》一联、《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或《费用报销单》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10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1

出纳

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22 委托结算中心付款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经办人

对于十万元以上(含十万元)付款,按照不同业务内容和结算方式填制单据:属借款的,填制《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属报销的,填制《费用报销单》。单据分别经授权人审批和主管会计、会计部部长审核,交出纳。详见《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和《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2

出纳

根据不同付款方式要求,开具《支票付款通知书》一式三联或《汇票、电汇通知书》一式三联,交结算中心会计

3

结算中心

办理银行付款手续,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61 公司付款管理”

4

制单会计

以结算中心盖章的《支票付款通知书》或《汇款、电汇通知书》一联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一联作为存根

5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6

出纳

根据经审核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3、银行存款余额管理

出纳每月由结算中心获取银行存款对帐单,编制调节表。如有不符应报会计部部长和财务管理部部长,与结算中心共同追查原因。

五、单据及报告

《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

《费用报销单》

《支票付款通知书》

《汇票、电汇通知书》

银行存款对帐单(结算中心提供)

        1. 备用金管理制度( P3-Z4-4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关于项目备用金设立、使用和销帐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备用金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备用金业务,适用于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及使用备用金的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经办人

根据项目需要,起草《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提交部门部长、财务管理部部长、会计部部长

2

部门部长/财务管理部部长/会计部部长

审核《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检查申请金额和用途是否符合项目需要,由部门部长提交总经理

3

总经理

审批《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

4

经办人

持经总经理《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到会计部办理备用金借款手续,详见《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之“1、借款环节管理”。借款完成后建立定额 备用金

5

经办人

使用备用金作日常、小额支出后,持相关单据到会计部办理费用报销手续,详见《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购买设备、大批量物料采购等业务执行供应管理相关制度,不允许从备用金中开支

6

经办人

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起草《项目备用金撤销申请》,交部门部长

7

部门部长

确认无需继续保留备用金,审批《项目备用金撤销申请》

8

经办人

持《项目备用金撤销申请》,到会计部办理撤销备用金手续,缴回所领取的备用金,详见《现金管理制度( P3-Z4-2 )》之“1、现金收入管理”;

如有从备用金中开支尚未报销的费用,撤销备用金同时办理费用报销手续,详见《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5、单据及报告

《项目备用金申请报告》

《项目备用金撤销申请》

        1. 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各部门借款及销帐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借款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公司借款业务,适用于会计部、结算中心及发生借款的各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借款环节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借款人

填制《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或《资金使用请示报告(支票)》,注明资金用途,如为出差借款,应填写《出差报告单》,附于请示报告单之后,交部门部长。使用资金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原则上应使用支票

2

部门部长

对于金额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借款,审核相关单据,由借款人交总经理;

对于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借款,如已列入《周付款计划》,检查申请使用金额与计划是否一致,核实一致批准该借款;如申请使用金额超出计划,审核有关单据,由经办人交主管副总;如该借款未列入《周付款计划》,审核有关单据,由经办人交主管副总

3

主管副总

审批金额超出《周付款计划》或未列入《周付款计划》,且在一万元以下的借款

4

总经理

审批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借款

5

经办人

将经授权审批的《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或《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及《出差报告单》等相关单据交制单会计

6

制单会计

核实申请使用资金是否列入《周付款计划》,是否经授权审批,相关单据是否齐全。核实无误交会计部部长

7

会计部部长

审核借款相关单据是否经过授权审批,审核无误在单据上签字

8

经办人

将经授权审批及会计部部长签字的《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或《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及《出差报告单》等相关单据交出纳

9

出纳

核实单据各栏目是否填写齐全,是否已经授权审批和会计部部长签字;

核实无误后,借支现金的,按照《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填报金额支付现金;

借用支票的,当金额在十万元以下时,按照《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支票)》填报金额签发支票交借款人;当金额在十万元以上(含十万元)时,开具《支票付款通知书》,到结算中心办理付款,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61 公司付款管理”

10

经办人

借支现金的,收取现金,在《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单(现金)》上签字确认;

借用支票的,在《资金使用请示报告(支票)》上签字确认。当会计部出纳签发支票时,在支票登记簿上签收;

《出差报告单》自行保存,待出差结束报销费用时使用

11

出纳/结算中心

如自行签发支票的,应填制《支票付款通知书》,连同支票根交结算中心会计,办理领取空白支票的销帐手续。带回结算中心盖章的《支票付款通知书》两联,一联留作存根

当结算中心签发支票时,结算中心将《支票付款通知书》两联交会计部制单会计;

12

出纳

在《资金使用请示报告(现金)》或《资金使用请示报告(支票)》上加盖“付讫”章,交制单会计

13

制单会计

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如为备用金借款,应单独列示

14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5

出纳

根据审核后记帐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或银行存款日记帐

2、借款销帐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借款人

原则上应于相关业务结束后一个月内清偿借款,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其中出差借款应于回公司后七日内报帐,最多不超过十五日

2

借款人/会计部

以现金偿还借款,详见《现金管理制度( P3-Z4-2 )》之“现金收入管理”;

以报销方式销帐,详见《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备用金借款的销帐,详见《备用金管理制度( P3-Z4-4 )

3

会计部

对于逾期借款,按照相关程序处理,详见《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P4-Z2-J4-1-2)》

五、单据及报告

《资金使用请示报告(现金)》

《资金使用请示报告(支票)》

        1. 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各部门费用性开支报销业务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费用报销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费用报销业务,适用于会计部及报销费用的各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报销人

填制《费用报销单》,分类填写费用,附相关单据。如原有借款,应填写原借款金额。如为出差借款,还应附借款时填制的《出差报告单》,附于《费用报销单》之后,交部门部长。

2

部门部长

审核《费用报销单》及所附单据,检查该费用是否符合有关业务的费用报销标准,是否在部门月度预算之内,如超出预算或未列入预算,应注明原因,由报销人交总经理;

如未超出预算,分金额处理:

对于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报销,审核后由报销人交总经理;

对于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含五千元)的报销,审核后由报销人交主管副总;

对于在五千元以下的报销,审批《费用报销单》;

3

主管副总

审批报销金额在部门月度费用预算以内,且金额在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含五千元)的《费用报销单》

4

总经理

审批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费用报销单》;

审批报销金额超出部门月度预算费用或未列入预算的《费用报销单》

5

报销人

将经授权审批的《费用报销单》及《出差报告单》等所附单据交制单会计

6

制单会计

核实报销金额是否该费用是否符合有关业务的费用报销标准,是否在部门月度预算费用之内,是否经授权审批,相关单据是否齐全。核实无误交会计部部长

7

会计部部长

审核《费用报销单》及所附单据是否经过授权审批,审核无误签字

8

报销人

将经授权审批及会计部部长签字的《费用报销单》交出纳

9

出纳

核实单据各栏目是否填写齐全,是否已经授权审批和会计部部长签字;

核实无误后,如报销人垫付资金的,向报销人支付垫付等额的现金;如报销金额小于原借款金额的,报销人应缴回剩余现金;

如需以支票支付且金额在十万元以下的,向报销人签发支票;

如需以支票支付且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填制《支票付款通知书》一式三联,交结算中心办理付款,详见《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之“61 公司付款管理”

10

经办人

在《费用报销单》上签字确认

11

出纳

在《费用报销单》上盖章确认,交制单会计

12

制单会计

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如报销人缴回剩余现金,应向报销人开具《收款收据》

13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4

出纳

如发生现金收支,根据审核后记帐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

如签发支票或由结算中心办理银行结算,根据审核后记帐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五、单据及报告

《费用报销单》

《出差报告单》

《收款收据》

        1. 筹资管理制度( P3-Z4-7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或银行筹集资金业务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保证公司筹资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制定筹资计划、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及通过银行信贷筹资的业务过程,适用于董事会秘书处、财务管理部、预算管理办公室、投资管理办公室、企业发展部等相关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筹资计划管理

11 证券市场筹资计划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针对经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进行所需资金筹资分析。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确定是否采取证券市场筹资方式,及可能的筹资方案,起草《筹资报告》

2


财务管理部/董事会秘书处/预算管理办公室/投资管理办公室/企业发展部

讨论财务管理部提出的《筹资报告》,修改后提交财务总监


3


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会

逐级审核《筹资报告》,董事会通过后形成董事会决议及提交股东大会的筹资议案


4

董事会决议二日内

董事会秘书处

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召开股东大会


5

公告一月后

股东大会

审议批准董事会提交的筹资议案

12银行贷款计划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930

财务管理部

收到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部门预算目标纲要》,根据资金需求开始起草《年度银行贷款预算》

2

1110

财务管理部

完成《年度银行贷款预算》,提交预算管理办公室


3

1120

预算管理办公室

起草完成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年度预算,提交财务总监


4

1210

财务总监/总经理/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

逐级审核,由董事会批准年度预算


5

每月2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根据《年度银行贷款预算》及贷款到期情况,制定《月度银行贷款计划》,提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6

每月25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月度银行贷款计划》,提交财务总监


7

每月26

财务总监

审核《月度银行贷款计划》,提交总经理


8

每月30

总经理

召开公司月度资金协调会,讨论批准《月度银行贷款计划》

2、筹资业务管理

21 证券市场筹资业务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董事会

授权总经理组成筹资项目小组,其成员包括本次筹资项目相关各部门人员

2

筹资项目小组

准备有关文件,开展本次筹资项目的具体工作

22 银行贷款业务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财务管理部部长

将公司月度资金协调会批准的《月度银行贷款计划》下发给结算中心各信贷员

2

结算中心信贷员

与自己所负责的银行协商贷款条件,形成《贷款申请报告》,提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3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贷款申请报告》,提交给财务总监


4

财务总监

审核《贷款申请报告》,提交给总经理


5

总经理

审批《贷款申请报告》


6

结算中心信贷员

依据总经理审批的《贷款申请报告》所确定的贷款条件,准备贷款所需资料,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7

总经理

签署贷款合同


8

结算中心信贷员

贷款合同存档

五、单据及报告

《筹资报告》

董事会决议及提交股东大会议案

《年度银行贷款预算》

《月度银行贷款计划》

《贷款申请报告》

贷款合同

        1. 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结算中心各项业务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保证结算中心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提高公司及其子公司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结算中心开户、收款、付款、内部结算等业务的过程,适用于结算中心、发生收付款的公司各部门及在结算中心开户的控股子公司。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开户管理

11 结算中心内部开户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控股子公司财务经理

拟定《结算中心开户申请》,交控股子公司总经理

2

控股子公司总经理

审批《结算中心开户申请》


3

控股子公司财务经理

将《结算中心开户申请》提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4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批《结算中心开户申请》,交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5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为控股子公司开设帐户,将《结算中心开户申请》存档,通知控股子公司财务经理帐户名称及相关资料

12银行开户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开户子公司财务经理

拟定《银行开户申请》,交开户子公司总经理

2

开户子公司总经理

审批《银行开户申请》


3

开户子公司财务经理

将《银行开户申请》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4

财务管理部部长

核实《银行开户申请》是否经过授权审批,提交财务总监审批;如公司需要开立银行帐户,由财务管理部部长拟定《银行开户申请》,交财务总监审批


5

财务总监

审批《银行开户申请》,经财务管理部部长交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6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收到《银行开户申请》,安排结算中心外勤出纳办理银行开户手续


7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持有关资料办理银行开户手续,取得《开户许可证》,交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8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如为公司开户,将《开户许可证》存档;如为子公司开户,将《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存档,原件交开户子公司财务经理

2、现金收款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开户单位出纳

填写《现金交款单》一式两联,连同现金交结算中心出纳

2

结算中心出纳

核对现金金额与《现金交款单》一致,收存现金,在《现金交款单》上加盖收讫章和名章,第二联交开户单位出纳,第一联交结算中心会计

3

结算中心会计

以《现金交款单》作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

4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5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及所附《现金交款单》登记现金日记帐

3、开户单位提取现金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开户单位出纳

将《现金支取单》交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2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现金支取单》各项目是否填写完全,是否经开户单位主管会计签字,开具日期距提款日期是否超过两天。审核无误后签字,交结算中心出纳

3

结算中心出纳

核对《现金支取单》加盖印鉴与预留结算中心印鉴相符,按照《现金支取单》填写的提款金额支付现金

4

会计部出纳

收取现金,在《现金支取单》上签字。将《现金支取单》一联作收款收据交结算中心会计

5

结算中心会计

以《现金支取单》作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

6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7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及所附《现金交款单》登记现金日记帐

4、空白支票领取管理

注:在结算中心开户的控股子公司不得领取空白支票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会计部出纳

根据支票付款需要,填制《空白支票申领单》一式两联,填写领取空白支票数量(每次不超过5张),交会计部主管会计

2

会计部主管会计

审核《空白支票申领单》,签字

3

会计部出纳

将《空白支票申领单》交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4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空白支票申领单》,签字后交结算中心出纳

5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空白支票申领单》列示数量,将空白支票交付会计部出纳,在《空白支票申领单》上盖章

6

会计部出纳

收取空白支票,在结算中心出纳的支票登记簿上签收,同时在《空白支票申领单》上签字,将一联留结算中心出纳存档

7

会计部出纳

在支票登记簿上登记,将《空白支票申领单》一联存档

5、 银行收款管理

51 三九医贸收销售款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公司/三九医贸/银行

签订自动转帐协议,规定凡客户向三九医贸支付的货款,应在不迟于收款的次日,由三九医贸银行帐户自动转入公司帐户

2

三九医贸

实现销售,收取货款,办理银行进帐手续


3

银行

将三九医贸帐户收取的货款转入公司帐户,并通知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4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取回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会计


5

结算中心会计

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一式两份


6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7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经审核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日记帐


8

结算中心会计

将打印的记帐凭证一份附银行回单存档,另一份交会计部制单会计,作为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

52 其他收款方式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开户单位出纳

将支票(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交结算中心出纳

2

结算中心出纳

核实银行结算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


3

结算中心出纳

核实无误,在开户单位出纳管理的开户单位支票登记本(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登记本)上签收;在结算中心支票登记本(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登记本)上登记


4

结算中心出纳

登记完毕将支票(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交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5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收取支票(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在出纳管理的支票登记本(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登记本)上签收


6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持支票(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到银行办理进帐手续,带回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会计


7

结算中心会计

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一式两份


8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9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经审核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10

结算中心会计

将打印的记帐凭证一份附银行回单存档,另一份交开户单位会计,作为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

6、银行付款管理

61 公司付款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结算中心会计

收到会计部出纳开具的《支票付款通知书》或《汇票、电汇通知书》,核对其是否符合《周付款计划》。核对相符根据付款金额分别由授权人审核、审批:

2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所有付款单据;审批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下(不含五十万元)付款


3

财务总监

审核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的付款;审批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以下(不含一百万元)付款


4

总经理

审批金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含一百万元)的付款


5

结算中心会计

将经授权审核、审批的付款单据交结算中心出纳


6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付款单据,按照不同付款方式分别开具相应的银行结算凭证,交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7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持银行结算凭证)到银行办理付款手续,带回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会计


8

结算中心会计

在《支票付款通知书》或《汇票、电汇通知书》上加盖结算中心章,一联连同银行回单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


9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0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经审核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11

结算中心会计

将《支票付款通知书》或《汇票、电汇通知书》两联交会计部制单会计,作为记帐原始凭证

62 子公司付款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子公司财务人员

根据《周付款计划》的资金安排,开具《付款通知书》一式三联

2

子公司总经理

审批《付款通知书》

3

结算中心会计

收到子公司开具的《付款通知书》,核对其是否符合《周付款计划》。核对相符根据付款金额分别由授权人审核、审批:

4

财务管理部部长

审核所有付款单据;审批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下(不含五十万元)付款


5

财务总监

审核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的付款;审批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含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以下(不含一百万元)付款


6

总经理

审批金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含一百万元)的付款


7

结算中心会计

将经授权审核、审批的《付款通知书》交结算中心出纳


8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付款通知书》,签发转帐支票或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交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9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持转帐支票等银行结算凭证到银行办理手续,从公司帐户转帐至子公司帐户。带回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会计


10

结算中心会计

在《付款通知书》上加盖结算中心章,一联连同银行回单作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


11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2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经审核的记帐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13

结算中心会计

将《付款通知书》两联交子公司财务人员,作为记帐原始凭证


14

子公司

根据《周付款计划》及实际需要自行安排付款

7、内部结算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委托付款单位财务人员

开具《委托结算凭证》一式三联,经本单位授权人审批后,交结算中心会计

2

结算中心会计

核对《委托结算凭证》无误后盖结算中心章,以一联为原始凭证制作记帐凭证,在付款单位和收款单位内部帐户间转帐


3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4

结算中心会计

将《委托结算凭证》一联交付款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一联交收款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

8、对帐管理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每月从银行获取对帐单,负责与各开户行对帐

2

结算中心出纳

每月打印结算中心各开户单位对帐单,与开户单位对帐

五、单据及报告

《结算中心开户申请》

《银行开户申请》

《现金交款单》

《现金支取单》

《空白支票申领单》

《支票付款通知书》

《汇票、电汇通知书》

《周付款计划》

《付款通知书》

《委托结算凭证》

银行存款对帐单(银行)、银行存款对帐单(内部开户单位)

来自:liaoda199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

第四篇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1. 第一节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保护财产物资和确保会计资料可靠性为目的,用于会计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业务管理方面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包括: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1.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

一、会计部的职责

二、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会计部部长:

主管会计:

总账会计(主管会计):

成本会计:

固定资产、原材料、银行对帐会计:

销售、税务及包装物会计:

制单及维修材料会计:

出纳:

      1. 第三节 授权体系

会计核算业务授权,是指公司会计部及相关部门各级业务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会计核算的各项业务。

会计核算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发起部门/岗位

审核部门/人员

批准部门

原始单据审核


会计人员/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

完成记帐凭证

会计人员

主管会计


完成财务会计报告

合并报表会计/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总经理

董事会

利润分配

董事会


股东大会

      1. 第四节 管理制度

        1.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P4-Z1-J4-1 )

1.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充分体现会计集息的可检验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会计科目的运用及帐户的设置按《x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执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设置。

3.凭证采用记帐凭证。

4.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1 )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录入电脑软件生成记帐凭证;

( 2 )将记帐凭证与原始原始凭证粘贴在一起;

3)主管会计审核记帐凭证;

( 4 )月终,将各明细分类帐及时过入总帐帐套,生成会计报表。

5.记帐规则

1)记录会计凭证须根据审核过的原始凭证。除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进行转帐时,用记帐员写的转帐说明作记帐依据外,其它记帐凭证都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2)每张记帐凭证必须由制单、复核、记帐、会计主管分别签名,不得省略。

( 3 ) 会计分录的科目对应关系,原则上一种经济事项分别或汇总编一套分录,不得将不同内容的多种经济事项合并编制一套分录。

( 4 ) 每张记帐凭证的日期、凭证号码和摘要必须记录清楚。

( 5 ) 记帐凭证发生错误时,按规定的方法更正。

6.对帐规则

对帐是为了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具体内容如下:

1)帐证核对:是指各种帐簿(总帐、明细帐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等)的记录与会计凭证(记帐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的核对,这种核对主要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帐过程中进行。月终如果发现帐帐不符,就应回过头来对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帐证相符。

2)帐帐核对:每月一次,主要是总分类帐各帐户期末余额与各明细分类帐帐面余额相核对,现金、银行存款二级帐与出纳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相核对。每季一次,会计部分各种财产物资明细类帐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保管帐相核对等。

3)帐实核对分两类:第一类,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与开户银行对帐单相核对,要求每月核对一次;第二类,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帐帐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相核对,各种往来帐款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的帐目核对等,要求每月核对一次。

        1. 一般会计业务管理制度( P4-Z1-J4-2 )

1.一般会计业务包括下列各项:

2.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应依公司的规定,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造具记帐凭证;根据合法的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根据符合规定的会计簿记,编制会计报告。

3.原始凭证关系现金、票据、证券业务的,非经会计部部长盖章,不得为出纳的执行。

4.主管会计人员于核对帐目时,对于现金、票据、证券及其他各项财物应随时派员盘点。关于财物的核对与盘点事项,每年最少应办理一次。

5.会计业务的处理发生错误时,应于发现错误时随时加以更正。

6.会计人员执行其职务时,须使用本名,不得用别名或别号。

7.凡是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及其经过的文书单据均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法令规定须具备某种条件者,应依其规定。

8.原始凭证应先详细审核,如有下列情况者,当视为不合法:

( 1 )法令明定为不当的支出者;

( 2 )书据数字计算错误者;

( 3 )收支数字与规定及事实经过不符者;

( 4 )与公司有关规定不合者。

9.原始凭证的审核:

( 1 )支出凭证的审核

A、支付款项应取得受款人的统一发票,但金额较小或情况特殊时取得受款人的收据亦可。

B、对于取得的发票和收据应盖有受款人的印章,并记明下列各项:

a. 该公司或商号名称、地址;

b. 货品名称、规格及数量或费用性质;

c. 单价及总价;

d. 交易日期;

e. 公司的抬头及地址。

C、对于公司内部支出的原始凭证,应依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D、购进材料的原始凭证,应附材料入库单和发票。

E、购进物料及其他消耗品的原始凭证,均应附物料入库单和发票。

F、购进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应附固定资产收验单、固定资产请购报告、入库单、发票。

G、刊登广告费及印刷费发票或收据均应具样本或样张。

H、员工出差旅费应按照公司“差旅费报销规定”支给,并填写“出差报告单”检附有关单据报销。

I、支出凭证单据上的实付金额应用大写数字书写,不得涂改或挖补。

J、非中文的凭证单据应由经办人将内容摘要译成中文,一并附送。

K、各部门的费用开支应受部门费用预算的限制者,依各该预算的规定办理。

L、各项支出凭证应由经办部门主管或经办人签章,会计人员审核及会计部部长核准始为有效。

( 2 )收入凭证的审核:

A、各项收入无论属于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均应取得足资证明收入的凭证。

B、主营业务的销售应以公司有关规定价格为其审核的依据。

C、凡属出售资产的收入,应以合同或其他有关书据为其审核的依据。

D、各项产品销售及其他资产出售,所开的统一发票,应记明下列事项:

a. 销售(或出售)日期;

b. 客户名称或地址;

c. 销售产品或其他资产名称、数量;

d. 单据或总价;

e. 公司名称、地址及印章;

f. 其他事项。

E、收入凭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视为不合者。

a. 收入计算及条件与规定不合者;

b. 收入与事实经过不符者;

c. 书据数字计算错误者;

d. 形式未具或手续不全者;

e. 其他与法令规章不合者。

10.不生效力或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为造具记帐凭证或登帐的根据。

11.记帐凭证的编制,除整理结算、结帐等事项,确无原始凭证者外,应根据原始凭证处理。

12.记帐凭证内所记载的会计事项及金额,应与原始凭证内所表示者相符。原始凭证的金额,其不以分位为止者,应将分位以下的小数四舍五入记入记帐凭证。

13.记帐凭证有下列情况者,视为不合法的凭证,应予更正:

( 1 )记帐凭证根据不合法的原始凭证造具者;

( 2 )未依规定程序编制者;

( 3 )记载内容与原始凭证不符者;

( 4 )依照规定,应经各级人员签章,而未经其签名盖章者;

( 5 )有记载缮写计算错误,而未经遵照规定更正者;

( 6 )其他与法令、公司规章不合者。

14.现金、证券、票据及财物的增减、保管、转移,应随时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造具记帐凭证,但有关生产成本已随时根据合法原始凭证,直接记入明细分类帐者,得按期分类汇总造具记帐凭证。

15.总账会计须及时审核记凭证。

16.月末,根据审核过的记帐凭证过入总帐,生成会计报表。

17.年终,打印各种帐簿并装订成册。各种帐簿的首页应列启用单,标明公司名称、年度、帐簿名称、册次页数、启有日期,并由负责人及会计部部长盖章。各种帐簿的末页,应列经管人员一览表,填明记帐人员的姓名、职别、经管日期。凡经管帐簿人员遇有职务更调时,须将各项帐簿由原经管人员与接管人员于上述帐簿“经管人员一览表”内书明交接年月日并盖章证明。

18.会计报告应依公司所订的期限编送。

19.各种会计报告,均应留存底稿。

20.会计报告未经公司的核准,不得随意给与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

会计报告表达方式应尽量使非会计人员易于了解,会计报告规格应使大小一致,以便装订。

21.记帐凭证应按月编号,并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另加封面、详记日期、起讫号码、记帐凭证张数。

22.下列原始凭证得分别装订保管,只是应于记帐凭证注明其保管处所及档案编号,或其他便于查封事项:

( 1 )各种合同及重要资产凭证应编号独立专卷;

( 2 )应留待将来使用的现金、票据、证券等凭证;

( 3 )将来应转送其他机构或应退还的文件书据;

( 4 )其他事实不能依会计科目装订成册者。

23.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会计报告及已记载完毕的会计簿记等档案,均应分年编号,妥为保管。

        1.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3 )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编制、审批、公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要求及操作规范,以保证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报告,反映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并提供给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外部管理机构及内部管理者。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规范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批、公告过程,涉及会计部及董事会、总经理、财务总监相关授权人。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会计部主管会计

根据公司本部的总账先编制本部的财务会计报表。

2


会计部合并报表会计

审核由子公司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


会计部主管会计

编制本期的财务会计报告,呈报财务经理。

4


会计部部长

复核财务会计报告后送交财务总监

5


财务总监

审核财务会计报告后送交总经理

6


总经理

总经理审签财务会计报告后送交董事会

7


董事会

对于无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董事会依有关规定及时对外公告;

8


董事会

对于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董事会依有关规定及时对外公告业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9


董事会

委派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报告及组成部分进行内部审计。

说明:因公司为公众上市公司,故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根据现行法规,其他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还有:①公司拟在年度中期(半年)进行利润分配;②公司拟进行配股或增发新股。

五、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时间

五、单据及报告

财务会计报表

报表附注

财务状况说明书

        1. 利润分配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4 )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利润分配的操作规范,以规范利润分配的作业程序,使之符合《公司法》及其他法规的要求。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利润分配操作程序进行了规定,适用于会计部、董事会秘书处及相关授权人。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后

董事会

董事会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制定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并送交股东大会审批。

2

董事会制定出利润分配方案后

董事会秘书

董事会秘书及时公告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

3

召开股东大会时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

4

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后

董事会秘书

董事会秘书及时公告股东大会审议批的利润分配方案

5

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后

会计部主管会计

根据经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账务处理

五、单据及报告

利润分配方案

利润分配表

        1.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P4-Z1-J4-5 )

1. 会计档案的范围

会计档案的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 1 )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帐凭证、银行存款(借款)对帐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 2 ) 会计帐簿

会计帐簿是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帐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它包括按科目设置的总分类帐、各类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以及辅助簿等。

( 3 )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反映公司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 4 ) 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册等。存贮在计算机存储器和网络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2.会计档案的装订

会计档案的装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文字的装订。

1)会计凭证的装订。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

2)会计帐簿的装订。各种会计帐簿年度结帐后,应按时整理立卷。

3)会计报表的装订。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及时报送后,留存的报表按月装订成册谨防丢失。

3.会计档案的保管

1)会计档案的移交手续。会计部在将会计档案移交公司档案部门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A、开列清册,填写交接清单;

B、在帐簿使用日期栏填写移交日期;

C、交接人员按移交清册和交接清单项目核查无误后签章。

2)会计档案的借阅。

A、会计档案为公司提供利用,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B、外部借阅会计档案时,应持有单位正式介绍信,经总经理或财务总监批准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公司内部人员借阅会计档案时,应经会计部部长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借阅人应认真填写档案代阅登记簿,将借阅人姓名、单位、日期、数量、内容、归期等情况登记清楚。

C、借出的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期如数收回,并办理注销借阅手续。

( 3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其特点可分为永久性和定期性两类。凡是在立档单位会计核算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会计核算的,对工作总结、查考和研究经济活动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会计档案,应永久保存。定期保管期限分别为3年、5年、10年、15年、20年、256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如:2001年度终了日为1231日,保管期限按2002年元月1日开始计算。

为了全面反映会计档案情况,立档部门应设置“会计档案备查表”(见下表)及时记载会计档案的保存数,借阅数和归档数,做到中心有数、不出差错。

会计档案备查表

单位盖章:


总计数

凭证档案

帐簿档案

会计报表档案

其他会计资料档案

















年初数




本年增加数




本年减少数




本年年终数




借阅档案情况

复制档案情况

归还档案情况

自用

外调






填报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4.会计档案的销毁

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2)会计档案要销毁时,报财务总监批准后销毁。

3)会计档案保管期满,但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4)销毁档案前,应按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的项目逐一清查核对;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共同派员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后经办人在“销毁清册”上签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以示负责,同时将监销情况写出面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财务总监,一份入档案备查。会计档案销毁审批表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的参考格式见下表:

会计档案销毁审批表

销毁会计档案意见

帐簿卷(册)数

凭证卷(册)数

备 注





鉴定单位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主 管 负 责 人 批 示 (签名)


年 月 日

监 销 人 (签名)


年 月 日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顺序号

类别

案卷号

案卷题名

起止日期

页数

保管期限

已保管期限

备注





































        1. 会计工作交接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6 )

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离职。会计人员办理移交必须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2. 交接的基本程序

1)移交点收

移交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接替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具体要求是:

2)专人监督

会计人员在办理交接手续时,必须有人监交,以起督促、公正作用。对监交的具体要求是:

3)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3. 会计工作临时交接

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工作的,都要办理临时交按手续。

4.移交后的责任

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未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方面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为由而推脱责任。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 第一节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公司对财务管理业务的分工、职责、权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本管理文件所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包括对以业务的控制:

1、债权管理

公司对于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包括公司内部个人借款)的正确记录、催收管理。

2、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管理

包括公司对于固定资产购置、日常维护、盘点、处置等业务和在建工程的管理。

3、资产减值管理

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的管理,包括减值依据及授权审批程序。

4、债务管理

包括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债务的正确记录、支付管理。

5、成本费用管理

包括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6、财务分析管理

公司职能部门按照不同分析目的和周期,确定分析指标,进行短期、中期、长期财务分析。

本制度涉及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及相关各业务部门。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1.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部门及部门职责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供应部计划成本组

企业发展部

投资管理办公室

结算中心

各业务部门

二、岗位职责

总经理

财务总监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会计部部长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人员

      1. 第三节 业务授权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授权,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财务管理各项业务。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 目

发起部门

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核实《借款明细表》

会计部应收款会计


部长助理

部门部长

从工资中扣款清偿逾期欠款

会计部应收款会计



会计部部长

坏账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坏帐准备计提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坏账确认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表》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

总经理

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

各生产经营部门


本部门部长

总经理

编制固定资产支出预算

各生产经营部门


财务管理部


固定资产一般维修

使用部门

设备部班组组长

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大修

使用部门

设备部班组组长

部门部长

总经理

固定资产部门内调拨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固定资产部门间调拨

使用部门、固定资产办公室


部门部长、设备部

固定资产办公室主管

《固定资产盘点差异明细表》

盘点小组

使用部门

固定资产办公室、财务管理部

财务总监、总经理

固定资产处置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设备部、财务管理部

总经理

在建工程立项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固定资产办公室、企业发展部、财务管理部

总经理

在建工程超预算支出(5万以下)

工程项目组



分管副总

在建工程超预算支出(5万以上)

工程项目组



总经理

在建工程不正常中断处理

工程项目组


企业发展部、固定资产办公室、财务管理部

总经理

供应部额度外付款请求

采购经理


供应部经理

分管副总

5万元以下应付帐款付款审核

采购经理


主管会计

财务总监

5万元以上应付帐款付款审核

采购经理


主管会计

总经理

      1. 第四节 管理制度

        1. 一、债权管理

          1. 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P4-Z2-J4-1-1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应收帐款确认、收回、对帐等相关业务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应收帐款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应收帐款业务,适用于会计部、结算中心、财务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并涉及三九医贸。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月末

销售会计

由三九医贸取得本月《入库单》,与成本会计提供的《产成品报表》核对;根据实现销售产品品种、数量及《年度销售合同》所确定的销售单价,计算本月销售收入及应收帐款,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2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3

客户向三九医贸支付货款后

银行

根据公司、三九医贸、银行间签订的自动转帐协议,货款自动转入公司银行帐户,并通知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4


结算中心外勤出纳

取回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出纳


5


结算中心出纳

根据银行回单登记银行日记帐,将银行回单交结算中心会计


6


结算中心会计

制作并打印电脑记帐凭证,附银行回单


7


结算中心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8


结算中心会计

将打印的记帐凭证一份附银行回单存档,另一份交会计部制单会计,作为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


9


制单会计

以结算中心记帐凭证一份为原始凭证,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反映应收帐款收回


10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11

月末

应帐款会计

打印《应收帐款对帐单》,与三九医贸会计人员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找原因

五、单据及报告

《应收帐款对帐单》

          1. 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 P4-Z2-J4-1-2 )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其他应收款确认、收回、对帐等相关业务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其他应收款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其他应收款业务,适用于会计部及存在应付款项的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应收款会计

当发生借款及其他应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业务事项时,确认其他应收款金额,制作并打印记帐凭证

2


主管会计

审核记帐凭证


3

月末

应收款会计

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帐,对于公司以外的其他应收款,与欠款单位会计人员对帐并催讨欠款;对于公司内部部门、员工欠款,分部门打印《借款明细表》,列示该部门所有未偿还借款的借款人、用途、金额等,交部门部长


4


部门部长

责成部长助理核对《借款明细表》


5


部长助理

核对《借款明细表》,核实相关业务是否已完成,出差人员是否已回到公司,在《借款明细表》上填写后交应收款会计


6


应收款会计

将逾期借款的借款人、金额、逾期时间等填入《逾期借款明细表》,对逾期且催讨无效的,提出从工资中扣回的处理意见,将《逾期借款明细表》交会计部部长。

借款原则上应于相关业务结束后一个月内清偿,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其中出差借款应于回公司后七日内报帐,最多不超过十五日。确因客观原因超过规定期限的,需经总经理预先批示,在到会计部说明原因。


7


会计部部长

审核《逾期借款明细表》,批准从工资中扣回逾期借款的处理意见


8


应收款会计

《逾期借款明细表》与各部门相关部分交各部门部长;根据《逾期借款明细表》通知借款人清偿借款,告知催款无效将从工资中扣回借款,同时通知人事部


9


会计部

对逾期且催讨无效的借款,根据经会计部部长审批的《逾期借款明细表》上有关处理意见,在核发工资时一次或分次扣回借款,直至借款全部清偿为止。此外,取消借款人借款资格,不再办理借款事宜

五、单据及报告

《借款明细表》

《逾期借款明细表》

        1. 二、固定资产管理

          1. 固定资产购置(P4-Z2-J4-2-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设备、工具及办公类固定资产购置的一般规程,以规范各使用部门固定资产需求的发起、固定资产采购和验收过程的业务操作。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所有非房产类固定资产的项目的购置。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固定资产购置预算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总经理

各部门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经本部门部长和总经理审批,

详细预算过程见《预算管理制度》

2


使用部门

财务管理部

各部门根据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作固定资产支出的资金预算,报备财务管理部,

详细预算过程见《预算管理制度》

2、 固定资产购置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自采部门

在《固定资产请购单》和自采部门内部的《固定资产请购单》上必须注明相应的经审批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文件编号

2


自采部门

属于自采范围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详见《自采业务规范》(P2-Z1-J4-3

3


使用部门

供应部

不属于自采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规范详见《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P2-Z1-J4-6

4


供应部

使用部门

财务管理部

企业发展部

符合大宗采购标准的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规范详见《大宗采购管理》 (P2-Z1-J4-4

3、固定资产验收交接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采购经理

招标管理员

使用部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到货后,直接转交使用部门的:

由供应部采购责任人(采购经理或招标管理员)、使用部门和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完成联合验收,

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签发两联式《固定资产收验单》,联合验收人签字

2


采购经理

招标管理员

仓库收料员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到货后,交存供应部库房的,

由供应部采购责任人(采购经理或招标管理员)、仓库收料员、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完成联合验收,

由仓库收料员签发两联式《固定资产收验单》,联合验收人签字

3


自采使用部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属于自采范围的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完成联合验收,

自采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签发两联式《固定资产收验单》,联合验收人签字

4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收验单》上必须注明固定资产办公室的相应《固定资产卡片》编号

5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仓库

会计部

《固定资产收验单》一联留存于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或仓库,

一联汇同《固定资产请购单》、发票和相关购置合同原件一份传递给会计部

6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仓库

会计部

使用部门从仓库领用固定资产时,双方填写三联式《固定资产出库交接单》并签字,

仓库留存一联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留存一联

向会计部传递一联

7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按验收和交接结果,将已经投入各营运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详细情况登记《固定资产卡片》

五、单据及报告

《固定资产请购单》

《固定资产收验单》

《固定资产出库交接单》

《固定资产卡片》

          1.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P4-Z2-J4-2-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各生产经营部门固定资产日常实物维护、修理、转移和基础信息记录、帐务管理的一般内容及职责,以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生产经营部门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固定资产维护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台帐的建立、编号、更新、存档和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其他管理,并定期更新固定资产维护、调拨、修理等使用情况的记录

2


各生产经营部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在各部门由部门部长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实物管理责任制,

在固定资产上贴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统一制固定资产标签,注明固定资产细节内容、投入使用日期、存放地点和具体责任人

2、固定资产修理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设备部班组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一般性维修:

A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报设备部各班组组长确认;

B设备部各班组负责修理;

C修理责任人和使用部门报修人填写两联式《固定资产维修记录单》并签字,报固定资产办公室,

D固定资产办公室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的一般性维修记录

2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固定资产维修记录单》向会计部传递一联作为核算依据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留存一联

3


使用部门主管

部门部长

总经理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大修:

A各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填写两联式《固定资产大修申请单》,设备部班组长和固定资产办公室主任检查确认,并签字;

B部门部长审签;

C总经理审签;

D《固定资产大修申请单》至固定资产办公室,确认进入大修状态,并记录台帐和卡片,留存一联,另一联待转;

E设备部依据《固定资产大修申请单》提出项目采购申请,详见《劳务及服务采购》(P2-Z1-J4-7);

F属于大宗采购范围的,设备部参与招标或邀请报价程序,详见《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4


使用部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大修结束后:

A按合同规定验收,验收责任人填写两联式《固定资产大修验收单》;

B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按《固定资产大修验收单》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的大修记录,并留存一联;

C固定资产办公室将《固定资产大修申请单》、《固定资产大修验收单》各一联和大修期间所涉及的合同一份传递至会计部作为大修费用核算原始凭证

3、固定资产调拨与转移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各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部门内调拨:

部门内相关人员协调,部门部长审批,在部门内转移实物;

实物转移情况以书面说明形式报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作备查登记,更新固定资产卡片和标签

1


使用部门

设备部班组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部门间调拨:

A各使用部门之间协调后,提交《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经协调双方部门部长签字;

B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查验核实固定资产情况,签署调拨意见;

C固定资产办公室主管审签《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

D使用部门实物转移,调入部门填写《固定资产调拨收验单》,双方责任人签字;

E调入部门部长指定专人管理调入固定资产;

F调拨部门将《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和《固定资产调拨收验单》转给固定资产办公室;

G固定资产办公室存档《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和《固定资产调拨收验单》,更新固定资产卡片、标签,并作备查记录

五、单据及报告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维修记录单》

《固定资产大修申请单》

《固定资产大修验收单》

《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

《固定资产调拨收验单》

          1. 固定资产盘点(P4-Z2-J4-2-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企业内房产以外所有固定资产盘点的方法和规程,以规范固定资产盘点程序,提高帐实准确性,及时发掘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的异常状态,并通过盘点提供会计核算的资产减值依据。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生产经营部门的非房产类固定资产盘点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每半年由会计部和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组织公司内全面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制《固定资产盘点表》等文件

2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各使用部门

各使用部门进行实物清点,盘点小组监盘

3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盘点表经由盘点小组汇总,与固定资产办公室的台帐记录和会计部固定资产帐核对

4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盘点小组制两联式《固定资产盘点差异明细表》(附件:盘差原因说明)

5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各使用部门


盘差结果经盘点小组追查原因,形成盘差原因书面说明,附于《固定资产盘点差异明细表》后,

固定资产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使用部门部长、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主管和会计部部长共同确认并审签该说明

6


财务总监

总经理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盘点差异明细表》及附件报财务总监、总经理审签后,一联传递至会计部进行帐务处理,另一联固定资产办公室留存,同时作备查登记,更新卡片等记录

7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财务总监

总经理


经盘点出现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和长期闲置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形成《固定资产盘点状态异常表》,附详细清单,签处理意见,

《固定资产盘点状态异常表》及附件经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签同意后,进入固定资产清理程序

8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长期闲置固定资产由固定资产办公室组织,根据各部门情况决定是否进入调拨转移程序,详见《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调拨与转移》 (P4-Z2-J4-2

9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报废、毁损和不能进行调拨的固定资产进入固定资产清理程序,详见固定资产处置(P4-Z2-J4-2-4

10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年末固定资产办公室将固定资产卡片、维护记录、盘点资料等报备会计部,提供减值准备依据

五、单据及报告

《固定资产盘点表》

《固定资产盘点差异明细表》(附件:盘差原因说明)

《固定资产盘点状态异常表》(附件:详细清单及处理意见)

          1. 固定资产处置(P4-Z2-J4-2-4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企业固定资产处置的一般规程,以规范固定资产闲置、停用程序和因毁损、报废或闲置等原因进行处置的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各部门所有非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固定资产闲置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固定资产一年以上闲置不用的,由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直接责任人填写两联式《闲置固定资产处理申请单》,并附详细的书面情况说明,本部门部长审签

2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可内部调拨的实行统筹调拨,详见《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调拨与转移(P4-Z2-J4-2-2

3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无法调拨的,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核实使用部门的申请和说明,

固定资产办公室批准变更为闲置状态,更新《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填写《设备闲置停用、封存统计表》,

4


设备部

使用部门

经过设备部门批准的闲置设备,由设备部会同使用部门按设备封存标准进行封存

5


会计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在封存当日,固定资产办公室将一联《闲置固定资产处理申请单》传递至会计部,变更财务处理状态

2、固定资产停用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仓储设备、运输设备等)停用,由使用部门填报两联式《固定资产停用申报单》,注明停用期间,本部门部长审签

2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可内部调拨的实行统筹调拨,详见《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调拨与转移(P4-Z2-J4-2-2

3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无法调拨的,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经审核批准为停用固定资产,更新《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填写《设备闲置停用、封存统计表》

4


设备部

经过设备部门批准的停用固定资产,由设备部视停用时间长短:

停用3个月以下的,办理就地封存,

停用3个月以上的,可无须办理封存,仅更新固定资产台帐记录,并作备查记录

5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凡办理封存的,在封存当日,固定资产办公室将一联《固定资产停用申报单》传递至会计部,变更财务处理状态

6


使用部门

部门部长

停用固定资产如果再次启用:

固定资产直接责任人到设备部办理领用手续,提交经部门部长审签的《停用固定资产领用单》,

7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凡封存的固定资产再次启用,固定资产办公室将一联《停用固定资产领用单》在启用当日传递至会计部,变更财务处理状态

3、处置申请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提出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填写两联式《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详细填写处置申请原因,如毁损、报废、长期闲置、已不符合需求等

2


各部门部长

固定资产办公室

《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经本部门部长审签,传递至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3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闲置固定资产经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统筹,可进行调拨的,由固定资产办公室组织调拨,停止处置程序,详见《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调拨与转移》(P4-Z2-J4-2

4


设备部

财务管理部

其他原因申请处置和不能调拨的固定资产,设备部会同会计部审定使用部门的申请,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进行实物勘察,查验人在《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上签字,并附处理意见

5


固定资产办公室主管

会计部部长

总经理

固定资产办公室主管和会计部部长审签《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后,报总经理审批同意,进入处置程序

6



经盘点出现的固定资产毁损及报废情况,通过盘点程序反映直接进入处置程序,详见《固定资产盘点》(P4-Z2-J4-3

4、处置程序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和会计部

根据《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的处理意见,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和会计部共同进行实物的报废或变卖等清理处置

2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一联《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由固定资产办公室留存,并根据处置方式和结果登记卡片,进行记录和备查登记

3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会计部

另一联《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和处置程序中的其他合同等原始单据文件由固定资产办公室传递至会计部

4


会计部

会计部根据经批准的实物处理,对固定资产实施清理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闲置固定资产处理申请单》

《固定资产停用申报单》

《停用固定资产领用单》

《设备闲置停用、封存统计表》

《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

          1. 在建工程管理(P4-Z2-J4-2-5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一般固定资产和设备的采购规程,以规范生产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的采购。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非自采性质的生产性设备、非生产性一般固定资产采购。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在建工程立项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提出《立项申请报告》和项目预算,本部门部长审签

2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基建部

企业发展部

财务管理部

由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基建部、企业发展部和财务管理部共同审核《立项申请报告》及项目预算

3



审核后的立项申请由总经理审签

4



在建工程立项分为:

购入固定资产使用前的安装建设等在建工程;

自建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改良、设备技术改造更新的在建工程

5


会计部

企业发展部

审核通过后,立项材料和预算资料传递至会计部,企业发展部派发在建工程项目号

2、在建工程管理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基建部

企业发展部

财务管理部

立项后,固定资产办公室、企业发展部和财务管理部联合成立工程项目组,指派专人负责在建工程项目管理

2


会计部

会计部根据项目涉及金额大小及复杂程度等情况,向项目组派驻二级财务人员进行项目核算,或直接在会计部进行项目核算

3



项目核算人员

核算人员定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并向财务管理部部长报告

4


分管副总

总经理

项目核算的内容要受到预算的控制,超预算支出必须形成详细报告,分权限级别审批

5万元以下经分管副总审批

5万元以上经总经理审批

5



在建工程物资、固定资产及劳务服务、工程采购遵循供应循环相关制度,详见:

《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定点采购管理》(P2-Z1-J4-5

《自采业务规范》 (P2-Z1-J4-3

《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 (P2-Z1-J4-6

6


在建工程项目组

财务管理部

企业发展部

总经理

在建工程发生不正常中断,由项目组报财务管理部和企业发展部,处理意见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7

年末

分管副总

财务管理部

企业发展部

专家

会计部

每年年末由分管副总、财务管理部、企业发展部、企业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在建工程联合考察,(包括工程进度等内容),形成报告和减值意见,传递给会计部进行减值核算

3、在建工程竣工与决算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在建工程项目组

使用部门

企业发展部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财务管理部

在建工程竣工验收:

由项目组会同使用部门、企业发展部、设备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财务管理部共同进行,形成《竣工验收报告》

2


会计部

《竣工验收报告》传递至会计部,会计部在确认竣工验收后及时结转各项支出和费用,进行在建工程转固的资产核算

3


在建工程项目组

参出管理组

会计部

工程余料等剩余物资由项目组在竣工结算后与供应部仓储管理组进行实物清点和汇总统计,经会计部财务确认后办理实物交接,进入供应部库房

4


在建工程项目组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决算结果超预算的,要由项目组形成详细报告,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

5


在建工程项目组

使用部门

在建工程由项目组向使用部门办理移交

五、单据及报告

《立项申请报告》(附件:项目预算)

《竣工验收报告》

        1. 三、资产减值管理

          1. 坏帐准备管理(P4-Z2-J4-3-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坏账准备提取、冲销和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坏账准备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坏账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财务总监

总经理

会计部与财务管理部共同制定坏账管理政策,包括:

应收款项减值管理的明细分类方法;

应收款项减值分析的基础方法;

坏账准备提取范围、原则和比例;

坏账确认的条件;

坏账转回的条件和依据;

以上管理政策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2


会计部

财务管理部

财务总监

总经理

每个会计年度根据财会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会计部与财务管理部调整坏账管理政策;

政策调整经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生效

2、坏账准备核算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应收帐款会计

会计部部长


应收款会计每月检核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明细帐,并向会计部部长报送有关分析性报表:

A滚动结算的应收帐款明细科目,按结算对象分类,形成《滚动债权结款状况明细表》,对结款比例和账期进行详细说明(对比正常结款比例及账期);

B单笔结算应收款项明细科目,按结算对象分类,形成《应收款项帐龄分析明细汇总表》

2


主管会计

应收票据和预付帐款科目难以回款和债权存在潜在损失的情况,由主管会计每月判断,并入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

3


主管会计

主管会计根据以上分析报表、坏帐计提标准和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计算当期坏帐准备计提额,形成当期《坏帐准备计提表》

4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该表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审批,作为坏账提取依据,由应收款会计作当期坏账准备核算

3、坏账确认和转回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主管会计

主管会计定期检核应收款项科目余额状态,对账期过长的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

A安排销售人员回馈结算对象具体债务偿还能力,

B建议实施债务重组

根据以上分析或协议,作出初步判断,按照坏账确认的条件,提交不良债权核销报告

2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总经理

该报告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后,确认坏账,应收款会计核销相应应收帐款

3


应收款会计

对核销后又收回的债权,应收款会计自行作转回已核销债权和坏账准备的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滚动债权结款状况明细表》

《应收款项帐龄分析明细汇总表》

《坏帐准备计提表》

          1. 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投资类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冲销和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投资减值准备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员

每年年末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员向会计部提供《短期投资市价统计表》,列明短期证券投资的期末市价

2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按《短期投资市价明细表》作出跌价初步判断,提交当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表》

3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表》经会计部部长和财务总监审批

4


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作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核算

2、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员

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员分析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企业经营状况,提交:

《投资企业财务价值分析报告》

证券类长期投资的《投资市价统计表》

2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按《投资企业财务价值分析报告》和《投资市价统计表》作出减值初步判断,提交当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表》

3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表》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4


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作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短期投资市价统计表》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表》

《投资企业财务价值分析报告》

《投资市价统计表》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表》

          1. 存货跌价准备管理(P4-Z2-J4-3-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存货资产跌价准备提取、冲销和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存货跌价准备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存货类资产的跌价准备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供应部库存控制员

主管会计

根据库存控制员传递的库存有效性分析结果,会计部主管会计制定进入重点跌价监视范围的在库存货,

详见《库存分析及报告》(P2-Z1-J4-17)

2


会计部


根据年度联合盘点结果,会计部获得《期末存货明细表》,

详见《存货盘点管理》 (P2-Z1-J4-16)

3


供应部计划成本组

会计部

供应部计划成本组每年向会计部提交《分类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和《单项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提供跌价警示信息

4


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根据以上材料,初步判断存货潜在跌价情况,确定本期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数,编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

5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经会计部部长和财务总监审批后,为跌价准备的核算依据

6


会计部

会计部会计人员作存货跌价准备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期末存货明细表》

《分类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

《单项存货期末市价明细表》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

          1.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4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提取、冲销和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管理。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设备部固定资产办公室

年末固定资产办公室将固定资产卡片、维护记录、盘点资料等报备会计部,提供减值准备依据

详见《固定资产盘点》(P4-Z2-J4-2-3

2


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根据以上资料,初步判断当期固定资产减值情况,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3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后,为减值准备的核算依据

4


会计部

会计部会计人员作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

2、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分管副总

财务管理部

企业发展部

专家

会计部

每年年末由分管副总、财务管理部、企业发展部、企业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在建工程联合考察,(包括工程进度等内容),形成报告和减值意见,传递给会计部进行减值核算

详见《在建工程管理》(P4-Z2-J4-2-5

2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根据以上材料对在建工程减值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形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3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总经理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4


会计部

会计部会计人员作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明细表》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5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冲销和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管理。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分析员分析无形资产档案,将专利及专有技术价值测算呈送研发部测算;

2


研发部研发分析员

研发分析员形成专利及专有技术价值测算报告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分析员根据专利及专有技术价值测算报告,初步测评当期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无形资产增减值分析

4


审计委员会

若价值变动异常,由审计委员会聘请社会评估机构或专家再次评估,以价值评估报告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

5


会计部主管会计

会计部主管会计根据以上资料初步判断无形资产减值情况,编制当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表》

6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总经理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表》经会计部部长、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7


会计部

会计部会计人员作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核算

五、单据及报告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表》

        1. 四、债务管理

          1. 应付帐款管理(P4-Z2-J4-4-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应付帐款的规划、形成确认和付款控制管理规程,以规范应付帐款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生产性采购所产生的应付款项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财务管理部部长


根据预算情况,财务管理部部长制订当期应付帐款管理政策:

包括应付帐款地一般合理规模;

应付帐款的一般合理帐期;

应付帐款形成的条件;

应付帐款挂帐付款的决策基本依据或标准

2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部长审核每月供应部的《月度用款计划》,并下达供应部该月用款额度

3


财务管理部部长

财务管理部部长参与或授权财务管理部人员参与重要供货合同会签和重大采购招标、议标时,根据当期应付帐款管理政策和供应部提供的供应商基本资料,与供应部共同确认对供应商的帐期;

会签具体操作详见《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4


供应部总统计员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供应部总统计员每月传递正式《入库单》,应付帐款会计核查相关合同或订单原件,审核制单,作应付帐款暂估核算

5


供应部采购经理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采购经理将正式《入库单》、供应商发票传递至应付帐款会计,并提交《付款申请单》,

6


供应部采购经理

额度外付款请求,采购经理在传递单据之前须得到供应部经理和分管副总的审签

7


各生产经营部门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各劳务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验收结果,向应付帐款会计传递请购单、发票、验收单等原始凭证,并提交《付款申请单》

8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应付帐款会计核查相关合同或订单原件,审核原始凭证,制单并冲回暂估值,按实际值作正式入帐,编制付款凭证,

程序衔接详见:

自采业务规范 (P2-Z1-J4-3

物资请购规范 (P2-Z1-J4-2

劳务及服务采购 (P2-Z1-J4-7

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 (P2-Z1-J4-6

9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应付帐款会计每月编制《暂估应付帐款明细表》和《冲回暂估应付帐款明细报表》,报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10


主管会计

会计部部长

财务总监


主管会计根据帐期和用款额度审签付款凭证,按权限级别经会计部部长或财务总监审签,下达付款指令:

5万元以下会计部部长审签;

5万元以上财务总监审签

11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应付帐款会计根据返回的已付款凭证作备查登记:

单笔控制的合同登记《合同付款进度表》;

累加控制的订单或合同按供应商登记《交易已付款记录表》

12


会计部应付帐款会计

供应部采购经理

应付帐款会计定期与采购经理的《发票、付款登记表》对帐,形成《应付帐款明细报表》,并提交详细的应付帐款数据报表,以供评价应付帐款管理政策

五、单据及报告

《入库单》

《付款申请单》

《暂估应付帐款明细表》

《冲回暂估应付帐款明细报表》

《合同付款进度表》

《交易已付款记录表》

《发票、付款登记表》

          1. 应付工资与福利费管理(P4-Z2-J4-4-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应付工资与福利费的形成确认和付款控制管理规程,以规范应付帐款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核算工资和福利费而产生的应付债务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部门

会计部


人事部门每月向会计部传递经部门部长审核的《工资明细表》、《员工工资单》、《福利费明细表》

2


会计部会计人员

主管会计

会计部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并制单,经主管会计审核,作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的帐务核算

3


会计部会计人员

主管会计

结算中心

会计部会计制付款凭证,经主管会计审签后,传递至结算中心,下达付款指令

4


会计部

根据已付款凭证,会计部会计核销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

5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部

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明细帐转成本会计核算人工成本,并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交《每月人工成本报告》。

五、单据及报告

《工资明细表》

《员工工资单》

《福利费明细表》

《每月人工成本报告》

        1. 五、成本费用管理

          1.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4-Z2-J4-5-1

详见第二篇第二章第四节《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2-Z2-J4-13)》。

          1. 管理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2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管理费用的预算、记录、控制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管理费用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管理费用的管理,适用于会计部及发生管理费用的各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相关部门及授权审批人

制定财务费用预算,经授权审批,详见《预算编制制度( P5-Z4-1 )

2


报销人/授权审批人/会计部

完成费用报销业务,控制和准确记录应列入管理费用的报销业务,详见《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其中超过部门月度费用预算的《费用报销单》必须经总经理审批


3

月末、年末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每月、每年汇总各部门实际发生的管理费用数据,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分析本月、本年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发生的差异以及预算外的项目,说明差异发生的原因


4


预算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财务总监/总经理/预算管理委员会

通过月度、年度预算分析会,具体分析管理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及发生主要差异。将管理费用预算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之一,根据《考核标准》决定对各部门的考核或处理意见,并决定是否对管理费用预算进行调整。详见《预算执行与考核( P5-Z4-2)

五、单据及报告

《费用报销单》

《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1. 财务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3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财务费用的预算、核算、控制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管理费用业务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规范了公司管理费用的管理,适用于会计部及发生管理费用的各部门。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相关部门及授权审批人

制定财务费用预算,经授权审批,详见《预算编制制度( P5-Z4-1 )

2


制单会计

核算发生的财务费用


3

月末、年末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每月、每年根据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数据,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分析本月、本年财务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发生的差异以及预算外的项目,说明差异发生的原因


4


预算管理办公室会计部/财务管理部/财务总监/总经理/预算管理委员会

通过月度、年度预算分析会,具体分析财务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及发生主要差异。财务管理部就贷款额、利息、汇兑差异等问题作出解释。作为考核依据之一,根据《考核标准》决定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或处理意见,并决定是否对财务费用预算进行调整。详见《预算执行与考核( P5-Z4-2)

五、单据及报告

《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1. 六、财务分析管理

          1. 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短期财务分析的一般规程,以规范短期财务分析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短期财务分析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年末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分析员每日、每周从会计部获得资金收支的基础帐务数据,形成《资金收支日分析报表》和《资金收支周分析报表》,提交财务管理部部长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统计本日、本周的使用材料、工时、材料损耗的数量,编制日成本核算表和周成本核算表,生产部长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财务分析员形成《生产成本分析日报》和《生产成本分析周报》




供应部总统计员汇总当日、本周进、出、存、退回材料的数量,编制日材料统计表和周材料统计表,供应部经理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五、单据及报告

《资金收支日分析报表》

《资金收支周分析报表》

《生产成本分析日报》

《生产成本分析周报》

          1. 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中期财务分析的一般规程,以规范中期财务分析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中期财务分析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统计当月、季度累计的使用材料、工时、水、电、汽修理费及材料损耗的数量,编制月生产核算表和季度生产核算表,经生产部长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2


供应部仓储管理组总统计员

供应部仓储管理组总统计员统计本月、本季度累计进、出、存、退回材料的数量,编制月材料统计表和季度累计材料统计表及应付帐款帐龄分析表,经供应部经理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将有关部门报送的报表,汇总编制《月度、季度销售报表》,《月度、季度生产报表》,《月度、季度库存变动分析报表》,《销售毛利、产成品成本分析》,《库存分析报告》,《应收款、应付款分析报告》,《期间费用报表分析》,《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经财务管理部长审核后,上报财务总监、相关部门副总和总经理

五、单据及报告

《月度、季度销售报表》

《月度、季度生产报表》

《月度、季度库存变动分析报表》

《销售毛利、产成品成本分析》

《库存分析报告》

《应收款、应付款分析报告》

《期间费用报表分析》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

          1. 长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长期财务分析的一般规程,以规范长期财务分析的管理程序。

二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长期财务分析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与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生产部核算办公室统计本年度累计的使用材料、工时、水、电、汽修理费及材料损耗的数量,编制月生产核算表和季度生产核算表,经生产部长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2


供应部仓储管理组总统计员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供应部仓储管理组总统计员统计本年度累计进、出、存、退回材料的数量,编制月材料统计表和季度累计材料统计表及应付帐款帐龄分析表,经供应部经理审核后,交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3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

财务管理部财务分析员将有关部门报送的报表,汇总编制《年度销售报表》,《年度生产报表》,《年度库存变动分析报表》,《年度销售毛利、产成品成本分析报表》、《应收帐款分析报表》,《应付帐款分析报表》,《年度预算差异分析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还可以做一些专项分析,如《利润规划综合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支付能力分析》等,经财务管理部长审核后,上报财务总监、相关部门副总和总经理

五、单据及报告

《年度销售报表》

《年度生产报表》

《年度库存变动分析报表》

《年度销售毛利、产成品成本分析报表》

《应收帐款分析报表》

《应付帐款分析报表》

《年度预算差异分析报告》

《利润规划综合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分析》

第五篇 全面预算制度

第一章 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预算是关于公司在既定期间内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测。本管理文件所指预算包括如下部分:

  1. 生产经营预算

生产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预算。

  1. 资本性支出预算

资本预算指长期投资、大型固定资产的购建、扩建、改建、更新支出及新药产品开发研制支出预算等。

  1.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包括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金预算等。

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控制两个环节,涉及到公司所有部门及各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的各项业务和经营活动。

二、控制目标

  1. 通过预算使公司各部门的计划相互协调、互相配合,达到对公司范围内资源有效和动态的配置;

  2. 通过全面地综合、协调、规划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公司经营目标的要求,并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各自职责及相应奋斗目标;

  3. 加强内部控制,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

  4. 划分各责任中心及其职责,明确控制与考核对象,对公司的全面经营活动进行以预算和业绩考核为中心的管理;

  5. 及时进行过程反馈,加强事中控制,了解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采取改正措施,与绩效管理体系相结合,使公司对于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有章可徇,有法可依” ;

  6. 鼓励员工参与制订全面预算,加强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和基本政策的关注,便于公司管理层与员工的及时沟通,使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预算目标实现自我控制,保证目标利润的完成。

三、主要控制节点

  1. 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董事会制定的下年度经营总目标制定公司下年度经营预算目标;

  2. 财务部将年度经营预算目标先行分解到各部门,制定《部门预算目标纲要》,各部门按部门预算目标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部门预算;

  3. 财务部将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并编制整体预算,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及股东大会逐级审批;

  4. 各部门在年度预算基础上,每季度第二个月完成下季度分月预算及后续第四个季度预算,由财务部汇总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5. 财务部及相关部门制定预算执行考核标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发给各部门;

  6. 各部门若有超出预算支出项目,须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后执行;

  7. 财务部负责汇总各部门实际发生数据,并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报财务总监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

  8. 预算管理委员会每月组织召开月度预算分析会议,决定考核、处理或修正月度预算意见;

  9. 财务部汇总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在财务总监审核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再上报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四、特定政策与方法

1、预算编制方法

公司预算采用年度预算与季度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公司年度预算以一年为期,并采用每季度滚动预算编制方式。预算期保持四个季度,每过1个季度,都要根据新的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并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1个季度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一年的预算期。滚动预算的编制采取长计划、短安排的方式进行,即在编制预算时,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按月划分,建立各月明细预算,以便监督和控制预算的执行,其他三季按季度总量预测。到每季度的第2个月,再将下季度的预算数按月细分,确定月度预算,并对未来第四季度进行预测,编制未来第四季度预算,如此循序渐进。

2、月度预算分析会

每月结束后,由财务部汇总并分析上月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各部门对于本部门执行状况进行总结,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月度预算分析会,就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且根据考核办法作出处理决定,对由于特殊事项而出现的超出预算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分月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作出局部调整或时间调整的决定。

每年度结束后,月度预算分析会除对上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外,还要对上年度全年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报董事会审议。

3、预算调整

月度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因特殊事项进行局部调整或时间调整,主要指由于市场出现预测外大幅波动、因家宏观政策突然调整以及其他造成预算与实际严重不符的突发意外事件等。

4、预算与绩效考核

预算有关数据是关键业绩考核指标计算的数据来源,预算的执行情况应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涉及部门及部门职责

1、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预算组织体系是预算推进的主体与基础,公司预算组织机构包括:

2、 预算管理涉及部门及其职责

股东大会:

是预算审批最高权力机关,行使下列预算职权:

董事会:

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预算职权。

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公司内部预算管理的权力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负责人任委员,成员名单由董事会提名确认,每届预算委员会任期二年,其主要职责是:

预算管理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会议由主任主持召开,如主任因特殊原因缺席,由主任指定副主任代为履行上述职责;

预算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月度预算分析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关注差异,审定调整方案,表决有关事宜。由预算管理办公室向预算委员会主任提请确认,并提前两天向委员会成员发出确认通知。因故调整会议日期,由预算委员会主任决定。

预算管理委员会临时会议的召开,应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预算管理委员会临时会议由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前三天通知各委员。

预算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当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预算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必须经预算委员会全体委员的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预算委员会会议根据会议议程,可以召集与会议议题有关的其他人员到会介绍有关情况或听取有关意见,但列席会议的非委员成员不介入会议议事,不参与表决。

预算管理办公室:

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作为公司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控制的执行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直接向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受公司财务总监领导。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人事部:

公司人事部是预算管理的考核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审计部:

审计部是预算管理的内部监控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公司各职能部门:

公司各职能部门是预算管理的编制机构和执行机构,其具体职责是:

1)三九医贸编制销售预算;

2)供应部编制采购、存货预算及本部门费用预算;

3)生产部编制生产预算及本部门费用预算;

4)投资管理办公室、生产部、设备部、研发部门编制资本性支出预算及本部门费用预算;

5)其他各职能部门编制费用预算;

6)将部门预算目标分解为下一级(科室或班组)的预算目标,并对下一级预算进行汇总。

全资、控股、参股企业:

根据公司下属企业管理制度,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的职责是:

二、预算管理办公室岗位职责

预算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公司财务总监提名,总经理任命;设置预算编制及调整岗、预算执行监控岗,可以分别由一人或多人担任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预算执行监控岗:

第三章 业务授权

预算管理业务授权,是指在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预算管理的各项业务。

预算管理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第四章 管理制度

        1. 预算编制( P5-Z4-1 )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年度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编制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预算编制作业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对公司内部预算编制的组织结构及编制程序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各职能部门公司年度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编制过程。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1、年度预算编制程序(编制第一年)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股东大会

制定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2

9月初

董事会

董事会结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对本行业市场下一年度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的预测、以及公司在上一年度业绩表现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公司下一年度的经营目标和预算编制的基本思想。

3

915

预算管理委员会

根据董事会的预算指导思想,确定公司下一年度经营预算各项目标。

4

920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依照预算委员会的要求,对下一年度的经营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并对基本的指标和部门间的分配进行粗略的匡算,起草《部门预算目标纲要》。

5

922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部门预算目标纲要》,定稿报财务总监审批。

6

924

财务总监

审核《部门预算目标纲要》,提请召开预算委员会审议。

7

927

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议并通过《部门预算目标纲要》。

8

930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将已通过的《部门预算目标纲要》下发各部门作为编制预算草案的基础。

9.1

1015

xxx贸易公司

完成下年度各季度销售预算及第一季度分月销售预算(销量、品种、单价及销售收入)

9.2

1020

供应部

完成下年度各季度及第一季度分月采购预算及存货预算

9.3

1030

生产部

完成下年度各季度及第一季度分月生产成本预算及制造费用预算;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大修理、改造、新增等资本性支出预算

9.4

1110

投资管理办公室/证券部

完成下年度投资项目资本性支出预算

9.5

1110

企业发展部/研发部门

完成下年度新药开发项目资本性支出预算

9.6

1110

其他各职能部门

完成本部门下年度各季度及第一季度分月费用预算

10

1120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汇总整理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完成下年度公司整体预算及第一季度滚动预算编制,起草完成《部门预算汇总表》、《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资金预算及《预算现金流量表》,并送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审核。

11

1122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下年度公司整体预算及第一季度滚动预算草稿,报财务总监审核。

12

1125

财务总监

审核下年度公司整体预算及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提请召开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

13

121

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核预算草案,在对必要的项目要求各部门进行相应调整后,将年度预算草案报送董事会审议。

14

1210

董事会

审议预算草案,在对必要的项目要求各部门进行相应调整后,报送股东大会批准。

15

1220

股东大会

审议、批准预算方案。


16

1220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将股东大会批准的《整体年度预算和分部门年度预算》第一份交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与考核岗存档。

17

1225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将股东大会批准的《整体年度预算和分部门年度预算》第二份下发至各部门。

18

1230

各部门

将部门预算分解至科室或班组。


2、季度滚动预算编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季度第二个月20

各部门

将下季度季度预算细化为分月度预算,并完成未来第四个季度的季度预算,报预算管理办公室汇总。

2

每季度第二个月25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汇总各部门下季度分月度预算及未来第四个季度季度预算,形成草案报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审核。

3

每季度第二个月25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公司下季度分月度预算及未来第四个季度季度预算草案,报财务总监审批。

4

每季度第二个月30

财务总监

审核公司下季度分月度预算及未来第四个季度季度预算草案,提请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5

每季度第三个月5日前

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核批准各部门分月预算及未来第四季度预算。

6

每季度第三个月10日前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将已经批准的各部门分月预算及未来第四季度预算第一份交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与考核岗存档。

7

每季度第三个月10日前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及调整岗

将已经批准的各部门分月预算及未来第四季度预算下发至各部门。

3、年度预算编制(编制第2年及以后)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每年10-11

各职能部门

对比公司下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第一季度分月预算,完成第四季度预算,并且调整第二、第三季度预算。形成年度预算草案。

2

每年12

预算管理办公室

按度预算审批程序报送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批。[见年度预算编制程序(编制第一年)]

4、预算的调整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岗位岗

步骤说明

1

不确定

各职能部门

根据实际情况与原年度预算和季度滚动预算的差异,提出《预算调整申请报告》报预算管理办公室。

2

不确定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与调整岗

审核《预算调整申请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3

不确定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预算调整处理建议。

4

不确定

财务总监

审核预算调整处理建议,同意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局部调整预算或予以否决。

5

不确定

预算管理委员会

在月度预算分析会上讨论预算调整方案。同意调整或予以否决。

6

不确定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与调整岗

按已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方案调整相应预算。

7

不确定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将调整后预算报财务总监审核。

8

不确定

财务总监

审核签署。


9

不确定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编制与调整岗

将调整后预算下发给相关部门,并交一份与预算执行考核岗存档。

五、单据及报告

公司发展战略

部门预算目标纲要

整体年度预算和分部门年度预算

季度分月预算及季度预算

        1. 预算执行与考核(P5-Z4-2

  1. 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公司年度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执行与考核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以规范预算执行作业程序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确定考核标准的基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管理文件适用于公司年度预算及季度滚动预算的执行与考核。预算执行考核标准的内容不包含在本管理文件内。

三、相关程序管理文件

四、业务流程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人事部

起草《预算考核标准》,送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出修改建议。

2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对《预算考核标准》提出修改建议,并报财务总监审核。

3

财务总监


审核《预算考核标准》,提请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

4

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核《考核标准》,并作出同意或修改的决定。

5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将已经批准的《考核标准》第二份下发给各部门,第一份存档。

6

各部门

按已批准的分月预算及季度预算控制费用支出。若支出项目不超出预算,则根据正常授权审批程序进行审批。若支出项目超出预算,须提出解释原因及处理建议,完成《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一式两份,经部门负责人签署后报预算管理办公室初审。

7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对《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内容进行初步审核,提出建议处理措施。

8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预算执行岗提出处理措施,并送财务总监审批。

9

财务总监

审核《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送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批准。

10

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

对《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内容进行审批。

11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将经批准的《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第一份存档,第二份交相关部门,并监督纠正及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12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每月汇总各部门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分析本月预算执行情况,发生的差异以及预算外的项目,说明差异发生的原因。

13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14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将《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送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及相关部门。

15

各部门

分析本部门月度预算完成情况,发生差异及预算外项目,详细说明差异发生原因。

16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提请召开月度预算分析会,并将具体时间地点通知预算管理委员会各委员及列席部门。

17

预算管理委员会

组织召开月度预算分析会,具体分析上月预算完成情况,及发生主要差异。根据《考核标准》决定对各部门的考核或处理意见,并决定是否对月度预算或季度滚动预算进行调整。

18

各部门

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制定纠改措施。

19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每年末编制《全年预算执行报告》。分析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发生的差异以及预算外的项目,说明差异发生的原因及已进行的改进措施和成效。

20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审核《全年预算执行报告》。

21

财务总监

审核《全年预算执行报告》。


22

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执行监控岗

将《全年预算执行报告》送预算管理委员会各委员及相关部门。

23

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

提请召开年度预算分析会。

24

预算管理委员会

召开年度预算分析会,审阅公司《全年预算执行报告》,进行总结,并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为下一期的预算调整提供参考,并报董事会审议。

25

董事会

审阅公司《年度预算执行报告》,并提出审核意见。

26

股东大会

审阅公司汇总的《年度预算执行报告》,提出审批意见。

五、单据及报告

《预算超支原因及纠正措施报告》

《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年度预算执行报告》

第六篇 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内控概述

  1. 定义与范围

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

公司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包括公司本部、下属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分公司、驻外办事处等。内部审计的审计类型包括经营绩效审计、法纪规章遵循情况审计、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专项审计。

本制度所规定的内部审计包括:

1、内部审计计划

审计部按照审计委员会所确定的年度审计重点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后作为年度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内部审计执行

审计部按照年度审计计划,针对具体审计项目制定审计程序,派遣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3、内部审计结果处理

审计部将审计报告报送审计委员会,同时送达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审计委员会根据审计报告确定内部审计处理意见。当发生重大争议时由审计委员会召开听证会,由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确定处理意见。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涉及部门及部门职责

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职责包括:

财务总监

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其职责包括:

  1. 岗位职责

审计部部长

审计员

第三章 授权体系

内部审计业务授权,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配合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

内部审计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发起部门

协商/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部


财务总监

审计委员会

审计报告的编制

审计部


财务总监

审计委员会

审计结果中重大问题的处理

审计委员会



董事会

第四章 管理制度

        1. 内部审计计划管理(P6-Z4-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计计划制定、审批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计划制定、审批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部及审计委员会。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 岗位

步骤说明

1

董事会本年经营目标确定后15日内

审计委员会

根据董事会经营指导思想,确定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

2

审计委员会确定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后20

审计部部长

明确本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部门、分公司、子公司,以及重点审计项目,并制定年度《年度内部审计计

划》,报财务总监审核

3

收到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后10

财务总监

审核《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4

收到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后10

审计委员会

《批准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五、单据及报告

《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1. 内部审计执行管理(P6-Z4-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计项目执行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项目执行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及被审计部门(或单位)。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审计部部长

确定具体审计项目人员配备,拟定具体审计计划,报财务总监审批;


2

收到具体审计划后5日内

财务总监

审批具体审计计划

3

财务总监审批审计计划后5日内

审计部部长

报请审计委员会签发《内部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


4

《内部审计通知书》下达后

审计部审计人员

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5

审计工作外勤结束后

审计部审计人员

撰写《内部审计报告》草稿,提交审计部经理审核;

6

收到《内部审计报告》草稿3日内

审计部部长

审核《内部审计报告》草稿,形成初稿后,送财务总监;

7

收到《内部审计报告》草稿3日内

财务总监

审核《内部审计报告》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8

收到《内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5日内

被审计单位

对《内部审计报告》初稿反馈意见

9

收到反馈意见后5日内

财务总监、审计部经理

根据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对内部审计报告草稿作出修改(如认为反馈意见无参考价值,则不考虑),最终完成内部审计报告并提交审计委员会。

五、单据及报告

《内部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报告》

        1.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P6-Z4-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结果处理、审计报告重大争议处理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结果处理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及被审计部门(或单位)。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岗位

步骤说明

1

收到审计报告后5日内

审计委员会

审议内部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2

收到审计报告后5日内

被审计单位

如对审计结果表示异议,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审计申诉报告》;

3

收到申诉报告后5日内

审计委员会

审核申诉理由,如认为申诉 理由不成立,则不与考虑;

4

收到申诉报告后5日内

审计委员会

如认 有必要,审计委员会可召集财务总监、审计部经理、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举行听证会,就内部审计申诉报告中的重要事项进行听证。

5

听证会后5

审计委员会

根据听证的结果,作出是否复审的决定;如须复审,由审计委员会直接指派人员复审;

6

审计结果确定后

审计委员会

根据审计结果依照公司有关制度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并交公司有关部门执行;对审计结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可先形成处理意见,然后提交董事会讨论解决。

五、单据及报告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决定书》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意见书》

        1. 其他管理制度(P6-Z4-4

1、对审计人员的管理

审计委员会对审计人员的选用、审计部门部长的任用应认真考核、仔细筛选。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并加强对审计人员执业道德的监督。

2、与独立审计的配合

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时,审计部有义务进行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3、档案管理及保密

审计部应妥善保管好审计档案,对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悉知的情况予以保密。

第七篇 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本篇所述投资,指日常生产经营之外的资金营运行为,主要包括实业型项目投资、研究开发类项目投资和证券类金融资产投资。

投资内部控制指对投资规划、具体项目计划和筹备、投资立项研究和审批、投资业务实施、投资项目结束和后期工作的全部流程进行重要控制节点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涉及部门及部门职责

股东大会

董事会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投资项目的具体操作、监控和评价机构。

负责确定投资管理战略目标,起草投资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项目运作方案,组织与审核可行性研究,组织并报送项目审批资料,审核项目支出预算,落实投资项目的实施、跟踪及监控,向投资管理委员会汇报项目进展状况,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价。

项目组、项目法人

人事部

董事会秘书处

企业发展部

  1. 岗位职责

投资管理办公室相关岗位包括:

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是组织起草公司投资战略发展规划,审核投资分析岗完成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运作方案》等书面文件,负责向投资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组织召集投资管理委员会会议,负责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监控投资项目进度及质量。

投资分析岗

研究公司投资及产业发展方向,起草三年期投资发展战略,搜集与筛选投资项目信息,审核或起草《项目建议书》,具体组织落实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起草或组织完成相关法律文件,初审通过项目组织相关资料报送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

投资实施监控岗

已批准项目列入资本性支出预算,按预算金额审核投资支出,落实项目组织方案,监控项目执行状态,完成项目月度进展情况报告,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并将所有项目档案转交下属企业管理岗位,配合审计部对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章 授权体系

投资业务授权,是指公司相关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投资的各项业务。

投资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发起部门

协商/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当期投资战略部署

董事会



股东大会

投资发展规划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委员会

具体项目前期研究和项目建议

投资分析岗


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


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立项(5000万以下)

投资分析岗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立项(5000万以上)

投资分析岗


投资管理委员会

股东大会

项目后评估方案

投资实施监控岗

审计部、投资管理办公室、人事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年度有价证券投资计划

投资管理办公室

董事会秘书处、结算中心


投资管理委员

《有价证券投资方案》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岗

董事会秘书处、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委员会

有价证券投资(5000万以下)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有价证券投资(5000万以下)

投资管理委员会



股东大会

研究开发项目(5000万以下)

研究开发部

企业发展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研究开发项目(5000万以下)

研究开发部

企业发展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股东大会

第四章 管理制度

        1. 项目投资管理(P7-Z4-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项目投资管理控制和评估的一般规程,以规范项目投资的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实业型投资项目的管理。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1、制定投资战略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董事会


董事会制定中长期公司发展总体战略,并相应制定当期投资战略部署;

2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审批董事会制定的战略部署草案

3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办公室组织研究并起草公司三年投资发展规划,提交投资管理委员会

4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作为投资项目的决策指南;

2、投资项目筛选与决策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员


投资管理办公室投资分析岗负责拟投资项目和潜在项目资源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其他相关部门与公司员工可以向公司提供项目信息与项目建议

2


投资分析岗

投资分析岗完成具体项目的前期研究、项目建议书起草或初步审核意见,提交投资管理委员会

3


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

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核,决定特定项目是否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4


投资分析岗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分析岗组织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谈判、调查,起草项目审核意见,组织各项书面文件,

投资管理办公室提请召开投资管理委员会会议审议

5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项目,按权限报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最终审批:

5000万元以下经董事会审批,

5000万元以上经股东大会审批

3、投资项目实施控制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实施监控岗

投资实施监控岗将已批准项目按预算编制程序列入预算,按预算金额及支付进度审核各项投资支出情况

2


投资实施监控岗

人事部

财务管理部

投资实施监控岗按已批准项目组或项目法人组建方案进行落实,人事部负责选派相关构成人员,财务管理部选派财务管理人员

3


投资实施监控岗

项目组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实施监控岗每月完成投资项目月度进展状况报告,项目组定期向投资管理委员会汇报项目重大问题,

投资管理委员会决定相关项目政策的调整与修订

4、项目完成与评估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管理委员会

公司组建完成,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投资管理委员会召集项目总结会议,决定相关考核意见,移交《参股企业管理》(P8-Z4-1)或《控股企业管理》(P8-Z4-2

2


投资实施监控岗

审计部

投资管理办公室

人事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实施监控岗在项目完成后半年至一年内提出项目后评估方案,由审计部、投资管理办公室、人事部共同组织项目后评估小组,起草完成评估报告及处理建议,投资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

3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股权投资转让的相关分析,谈判及相关法律文件的起草,转让完成后负责《股权投资转让报告》起草

  1. 单据及报告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核意见》

《项目月度进展报告》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后评估报告》

        1. 有价证券投资管理(P7-Z4-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有价证券投资管理的一般规程,以规范有价证券投资的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有价证券投资的管理。

  1. 相关程序及制度

  1. 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投资管理办公室

    董事会秘书处

    结算中心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计划:

    投资管理办公室、董事会秘书处、结算中心共同研究公司资金状况、证券市场状况、相关法律法规,起草公司年度有价证券投资计划(金额与结构),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

    2


    结算中心

    投资资金预算:

    按已批准的投资计划,结算中心将所需资金按预算编制编制程序列入资金预算并按规定报批,

    详见《预算编制》(P5-Z4-J1

    3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岗

    董事会秘书处

    投资管理办公室

    投资管理委员会

    投资分析: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岗按已列入预算的投资计划,具体研究购入时机,价格,预测收益水平,完成《有价证券投资方案》报董事会秘书处、投资管理办公室提出意见,修改后报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

    4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投资决策:

    投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项目,按权限报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最终审批:

    5000万元以下经董事会审批,

    5000万元以上经股东大会审批

    5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岗

    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总经理)

    财务总监

    投资管理办公室

    审计部

    投资实施:

    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岗按批准的投资方案每日将投资资金金额,持有有价证券数量及金额等信息向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总经理)、财务总监进行报告,每月向投资管理办公室、审计部进行报告

    6



    有价证券保管:

    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设计相关保管制度

  2. 单据及报告

《年度有价证券投资计划》

《有价证券投资方案》

《有价评判投资日报》

《有价证券投资月报》

        1. 研究开发投资(P7-Z4-3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研究开发类投资的管理、控制及评估的一般规程,以规范研究开发投资的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研究开发投资的管理。

  1. 相关程序及制度

  2. 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研究开发部

研发设想或新药技术引进建议:

研究开发部、相关部门及公司员工向公司企业发展部提出研究开发设想或新药技术引进建议,完成《研究开发项目建议书》

2


企业发展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审核与分析:

企业发展部负责组织研究发展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及专家对《研究开发项目建议书》进行初步审核及可行性论证,提出审核意见报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

投资管理委员会召集会议就新药项目的技术前景、市场及投资进行讨论,并决定是否投资开发或购置,

按权限报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最终审批:

5000万元以下经董事会审批,

5000万元以上经股东大会审批

3


企业发展部

开发预算:

已经审议通过的研究开发项目,企业发展部负责按预算编制程序将项目支出列入资本性支出预算,

按预算审核程序进行项目费用支付,项目费用审核由企业发展部负责

4


企业发展部

研究开发部

人事部

开发组织:

由企业发展部、研究开发部、人事部负责明确新药开发项目的组织构成及人员

5


项目组

研究开发部

企业发展部

投资管理委员会

实施管理

应于每月向企业发展部、研究开发部上报项目进展动态报告,企业发展部将相关报告抄投资管理办公室。项目组定期向投资管理委员会报告重大事项

6


会计部

核算:

参见《xxx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会计制度》内容,由会计部负责进行

7


企业发展部

研究开发部

项目完成或终结:

项目开发成功或引进完成,由企业发展部、研究开发部及项目组共同负责办理相关药品申报及审批手续,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开发或引进失败,由企业发展部、研究开发部与项目组共同起草《项目总结报告》

五、单据及报告

《研究开发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分析》

《月度项目进展状态报告》

《项目总结报告》

第八篇 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本篇所述子公司(企业),指通过股权或其他权益性投资形成关联关系的下属企业,两种主要类型包括参股企业和控股企业。

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指对参股和控股的下属企业实施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确立经营目标、重大经营决策、财务报告等方面重要控制节点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二、控制目标

三、主要控制节点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 涉及部门及部门职责

参股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

子公司董事会

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的董事

投资管理办公室

预算管理办公室

人事部

研究开发部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务对口部门

如作为母公司原材料供应商的各下属企业,其业务对口部门包括供应部、生产部等。

2、岗位职责

投资管理办公室相关岗位包括:

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是组织对下属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负责向公司汇报下属企业管理状态,组织召集下属企业管理月度会议,负责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审核下属企业管理岗起草的各项书面文件,负责下属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调。

下属企业管理岗

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控股企业确定财务制度,召集下属企业经营分析会议,参与组织对相关管理层的考核。

第三章 授权体系

子公司(企业)管理业务授权,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子公司(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

子公司(企业)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发起部门

协商/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确定参股企业经营目标

下属企业管理岗


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

董事会

控股子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任用

控股子公司



子公司董事会

第四章 管理制度

        1. 参股企业管理(P8-Z4-1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母公司对下属参股企业的一般管理规程,以规范参股企业的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参股企业的管理。

  1. 相关程序及制度

  2. 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下属企业管理岗

    建立下属企业档案:

    下属企业管理岗将新参股企业资料整理为下属企业档案,并报参股公司董事一份

    2


    下属企业管理岗

    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

    董事会

    确定经营目标要求:

    下属企业管理岗按公司整体目标起草对参股子公司的经营目标要求,

    该经营目标要求经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和董事会审核同意后,通过子公司董事会转达

    3


    财务管理部

    投资管理办公室

    经营信息与动态报告:

    子公司每月向母公司财务管理部和投资管理办公室报送经营及财务信息

    4


    下属企业管理岗

    月度经营分析:

    下属企业管理岗按月完成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5


    子公司董事

    经营意见反馈:

    母公司投资管理办公室对子公司的经营及重大问题通过子公司董事反馈给子公司

    6


    投资管理办公室

    财务管理部

    年度审计:

    子公司每年应聘请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送母公司投资管理办公室和财务管理部

    7


    下属企业管理岗

    年度经营效果分析:

    下属企业管理岗分析子公司年度经营结果,并与母公司经营目标相比较,提出建议

    8


    下属企业管理岗

    下年度经营目标建议:

    下属企业管理岗提出子公司下年度经营目标建议

  3. 单据及报告

《子公司经营目标建议书》

《月度经营情况分析》

《年度经营情况分析》

        1. 控股企业管理(P8-Z4-2

一、目的

本管理文件明确了母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一般管理规程,以规范控股企业的管理程序。

  1. 范围

本管理文件适用于控股企业的管理。

  1. 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步骤说明

1


子公司董事会

母公司董事


组织架构:

母公司通过董事会机构控制子公司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的聘任;

子公司独立确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他一般管理人员的任用,报董事会审批;

母公司通过董事会直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

2


财务管理部

会计部

确定财务管理制度及核算模式:

财务管理部确定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会计部确定子公司统一核算方法

3


投资管理部

战略:

投资管理部按母公司整体目标提出对子公司的战略发展控制目标及考核指标

4


子公司董事会

预算管理:

子公司按母公司提出目标独立制定企业预算,在董事会审核后报母公司进行审批

5


结算中心

投资管理办公室

董事会

资金控制:

母公司结算中心与投资管理办公室每年根据资金规划和子公司的经营发展预算,给予子公司一定的资金收付及运用权限;

该资金权限的分派要得到母公司董事会的审批;

资金运用超权限的,报母公司投资管理办公室审批

6


投资管理办公室

董事会

决策:

母公司投资管理办公室拟订子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权限的分派,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调整;

该重大经营决策权限的分派标准要得到董事会的审批;

超权限的重大经营决策报母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

7


审计部

董事会

内部审计:

母公司审计部定期对子公司经营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向董事会提交专项审计报告,并提出控制改进意见

8


财务管理部

财务报告:

子公司定期向母公司财务管理部报送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

9


投资管理办公室

考核:

母公司投资管理办公室根据预算指标对子公司进行考核

  1. 单据及报告

附件:x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x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资 产

第三章 负 债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第五章 收 入

第六章 成本和费用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八章 非货币性交易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十章 会计调整

第十一章 或有事项

第十二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第十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四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七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第八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九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十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第十一条: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四)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六)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七)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八)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九)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十)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十一)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十二)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十三)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第二章 资 产

第十二条: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带来经济利益。

第十三条:资产应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一节 流动资产

第十四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本制度所称的投资,是指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第十五条:应当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银行存款应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和存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有外币现金和存款的,还应当分别按人民币和外币进行明细核算。

现金的账面余额必须与库存数相符;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当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本制度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第十六条: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投资成本计量。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1、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短期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成本。

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短期投资,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3、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短期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短期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如果所接受的短期投资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作为短期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短期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本制度所称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短期投资”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短期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的短期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二)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三)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按照减去其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四)处置短期投资时,应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委托贷款,应视同短期投资进行核算。但是,委托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提利息,计入损益;按期计提的利息到付息期不能收回的,应当停止计提利息,并冲回原已计提的利息。期末时,委托贷款应按资产减值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第十七条: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第十八条: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照往来户名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二)带息的应收款项,应于期末按照本金(或票面价值)与确定的利率计算的金额,增加其账面余额,并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三)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不再计提利息。

(四)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1、债务人在债务重组时以低于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的,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等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接受多项非现金资产的,应按接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并按照分配后的价值作为所接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权转为股权的,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等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如果涉及多项股权的,应按各项股权的公允价值占股权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并按照分配后的价值作为所接受的各项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的,应将未来应收金额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收益的,则或有收益不应当包括在未来应收金额中。待实际收到或有收益时计入收到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如果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未来应收金额等于或大于重组前应收债权账面余额的,则在债务重组时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当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修改债务条件后的应收债权,按本制度规定的一般应收债权进行会计处理。

本制度所称的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或有收益,是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收益。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五)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第十九条: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

待摊费用应按其受益期限在1年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受益,应当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间摊销。

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十条:存货,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加工材料、开发成本、包装物等。存货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1、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2、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5、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和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6、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存货的,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存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8、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三)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四)存货盘点采用永续盘存法,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五)存货应当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按照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第二节 长期投资

第二十一条: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应当单独进行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第二十二条: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初始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1、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20%以上,但不具备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三)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10年的期限摊销。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当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的净利润除外,如承包经营支付的承包利润、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按照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作为负债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投资损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账面价值。

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计算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后发生的净损益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五)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当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本制度的规定摊销,计入损益。

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改按成本法核算,并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其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计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六)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七)处置股权投资时,应将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第二十三条:长期债权投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长期债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1、以现金购入的长期债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权利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所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2、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债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债权投资的,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债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补价的,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长期债权投资应当按照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按期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长期债券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未到期债券利息和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相关税费,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的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购买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一般债券投资进行处理。当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投资转换为股份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现金后的余额,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四)处置长期债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投资损益。

第二十四条: 长期投资应当在期末时按照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第三节 固定资产

第二十五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第二十六条: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应当编制成册,并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

第二十七条: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一)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四)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本制度所称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公司(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公司(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但是,如果公司(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公司(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包括在内。其中,资产余值是指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公司(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采用出租人的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均无法知悉,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六)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固定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入账价值。

(八)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九)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第二十八条: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增值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的库存材料。如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的库存材料。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收支。

第二十九条: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工程项目较多且工程支出较大的,应当按照工程项目的性质分项核算。

在建工程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

第三十条: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第三十一条: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第三十二条: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为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第三十三条: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算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第三十四条: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一)房屋和建筑物;

(二)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

(三)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四)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作为调整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

第三十五条: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要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三十六条:公司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际注中予以说明。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按各类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估计的使用年限扣除残值(原值的3-5%)确定其折旧率,年分类折旧率如下:

资 产 类 别 使用年限 年 折 旧 率

房屋建筑物 20-402.375-4.85%

机器设备 10-127.92-9.70%

电子设备 519.00-19.40%

运输设备 519.00-19.40%

其它设备 519.00-19.40%

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对于接受捐赠旧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第三十七条: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

第三十八条: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的方式核算。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前的平均摊销,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

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第三十九条:由于出售、报废或者毁损等原因而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第四十条: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固定资产,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盘亏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如盘盈、盈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四十一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当办理会计手续,并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者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

第四十二条: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减值准确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第四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四十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自创的商誉,以及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项目,不能作为无形资产。

第四十四条: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计量,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应按以下方法确定;

(一)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三)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的,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四)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五)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相关的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1)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第三十五条: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第四十六条: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一)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二)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三)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第四十七条: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第四十八条:出售无形资产,应将所得价款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出租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本制度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同时,确认出租无形资产的相关费用。

第四十九条: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按照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第五十条: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但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应当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前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份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的,可作为长期摊销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转入当期损益。

第五节 资产减值

第五十一条: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当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五十二条: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短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按投资类别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应当对委托贷款本进行定期检查,并按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本制度所称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值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的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对于长期投资而言,可收回金额是指投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出售投资所得价款减去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第五十三条: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确认标准:a.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b.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应当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中扣除母公司之款项)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对账龄在一年以内的账款余额,提取2%的坏账准备;对账龄在一年以上两年以内的账款余额,提取5%的坏账准备;对账龄在两年以上三年以内的账款余额,提取10%的坏账准备;对账龄在三年以上的账款余额,提取30%的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收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列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第五十四条: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去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一)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二)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三)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四)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第五十五条: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跌价准备;

(一)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二)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三)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四)因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五)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第五十六条:应当在期末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被投资单位状况恶化,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项目计提。

第五十七条: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一)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

(二)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

(三)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

(四)被投资单位持续2年发生亏损;

(五)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第五十八条: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一)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

(二)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

(三)被投资单位所在地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

(四)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九条:如果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资产,应当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一)长期闲置不用,在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二)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三)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四)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五)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第六十条: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一)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新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全部转入价值益:

(二)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带来经济利益;

(三)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第六十一条: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一)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二)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三)某项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第六十二条: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如果高于已提资金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冲减的资产减值准备,仅限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冲减已提的减值准备。

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会计处理,即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则上期利润中计提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调整上期利润),不得作为增加当期的利润处理。

第六十三条:处置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以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以应收款项进行交换等,应当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六十四条: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长期投资等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长期投资等,如债务单位或被投资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工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资产损失,冲销已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第六十五条: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应当根据上述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三章 负债

第六十六条: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第六十七条: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第一节 流动负债

第六十八条: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第六十九条:各级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入账。短期借款、带息应付票据、短期应付债券应当按照借款本金或债券面值,按照确定的利率按期计提利息,计入损益。

第七十条: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以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小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转。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用于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者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外支出。

(三)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股份有限公司,应按债以人放弃债权人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按应付债务账面价值与转作股本的金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2、其他,应按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额作为实收资本,按债务账面价值与转作实收资本的金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四)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未来应付金额小于债务重组前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应将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者有支出的,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未来应付金额中,含或有支出的未来应付金额小于债务重组前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应将其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在未来偿还债务期间未满足债务重组协议所规定的或有支出条件,即或有支出没有发生的,其已记录的或有支出转入资本公积。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未来应付金额等于或大于债务重组前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在债务重组时不作账务处理。对于修改债务条件后的应付债务,应按制度规定的一般应付债务进行会计处理。

本制度所称的或有支出,是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支出。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节 长期负债

第七十一条: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各项长期负债应当分别进行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列项目反映。将于1年内到期偿还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作为一项流动资产,单独反映。

第七十二条:长期负债应当以实际发生额入账。

长期负债应当按照负债本金或债券面值,按照确定的利率按照计提利息,并按本制度的规定,分别计入工程成本或当期财务费用。

按照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因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应纳税或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单独核算,作为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第七十三条:发生债券的,应当按照实际的发行价格总额,作负债处理;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接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第七十四条:发行可转移公司债券的,可转移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一般公司进行处理。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份或资本时,应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可转称股份面值的差额,减去支付的现金后的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移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在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第七十五条: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较低者,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按最低租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应在租赁开始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租赁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

第七十六条:收到的专项拨款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应核销的部分,冲减专项应付款,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第七十七条: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是指因借款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包括手续费等。

除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本制度所称的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的处理:

1、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将发生金额较大的发行费用(减去发生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将发生金额较小的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向银行借款而发生的手续费,按上述同一原则处理。

2、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除发生费用和银行借款手续费以外的辅助费用,如果金额较大的,属于在所购建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对于金额较小的辅助费用,也可以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二)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的处理

1、当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为购建某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1)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主义发生的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2、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的发生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满足上述资本化条件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前所发生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应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每一会计期间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未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每笔专门借款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每笔专门借款本金×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为简化计算,也可以月数作为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权数。

资本化率的确定原则为:为购建固定资产只借入一笔专门借款,资本化率为该项借款的利率;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资本化率为这些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加权平均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发生的利息之和÷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100%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每笔专门借款本金×每笔占用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为简化计算,也可以月数作为计算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和的权数。

在计算资本化率时,如果发行债券发生债券折价或溢价的,应当将每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作为利息的调整额,对资本化率作相应的调整,其加权平均法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发生的利息之和+(或-)折价(或溢价)摊销额÷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100%

3、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外币专门借款,其每一会计期间所产生的汇兑差额(指当期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所发生的汇兑差额),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4、发行债券,如果发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的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发行费用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间于计提利息时摊销。

5、每期利息和折价或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不得超过当期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发际发生的利息和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金额。

在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不得冲减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所发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6、以非借款方式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购建某项固定资产的,如专门拨款、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等,在募集资金尚未到在前借入的专门用于购建该项固定资产的资金,其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募集资金到达前,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募集资金到达后,在购建该资产的实际支出未超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的资金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实际支出超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的资金时,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但在计算该项资产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时,应将以非借款方式募集的资金扣除。

7、如果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指每一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下同),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并且为该部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则这部分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再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则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再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8、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含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其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将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直至购建重新开始,再将其后至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如果中断是使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程序,则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仍应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当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于发行当期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第七十八条:本制度所称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要使用状态:

(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

(二)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

(三)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四)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符的,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七十九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第八十条 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的资本。

()一般实收资本应按以下规定核算:

1.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应当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实际收到或者存入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其在该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入账。

3.投资者投入的外币,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因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4.中外合作经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投资的,对已归还的投资应当单独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实收资本的减项单独反映。

1.公司的股本应当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的范围内发行股票取得。公司发行的股票,应按其面值作为股本,超过面值发行取得的收入;其超过面值的部分,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2.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作为股本入账,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按人民币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第八十一条 资本(或股本)除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符合增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增资的,在实际取得投资者的出资时,登记入账。

()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投资时登记入账。采用收购本股票方式减资的,在实际购入本股票时,登记入账。

应当将因减资而注销股份、发还股款,以及因减资需更新股票的变动情况,在股本账户的明细账及有关备查簿中详细记录。

投资者按规定转让其出资的,应当于有关的转让手续办理完毕时,将出让方所转让的出资额,在资本(或股本)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及各备查登记簿中转为受让方。

第八十二条 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项目主要包括: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是指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接受现金捐赠,是指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股权投资准备,是指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拨款转入,是指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按转入金额入账;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也在本项目核算。

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

第八十三条 盈余公积按照性质,分别包括以下内容:

()一般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公积包括:

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是指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3.法定公益金,是指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时,应当将其转入任意盈余公积。

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1.储备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经批准用于弥补亏损和增加资本的储备基金;

2.发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生产发展和经批准用于增加资本的发展基金;

3.利润归还投资,是指中外合作经营按照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第五章

第八十四条 收入,是指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应当根据收入的性质,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入

第八十五条 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八十六条 销售商品的收入,应按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费用;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收入。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减让;销售折让,是指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第八十七条 已经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冲减退回当期的收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及以前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的,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有关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数字。

第八十八条 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当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

当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劳务的完成程度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已完工作的测量;

()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第八十九条 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收入分别以下情况予以确认和计量: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确认的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差额,作为当期损失;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不确认收入。

第九十条 提供劳务的总收入,应按与接受劳务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的金额确定。现金折扣应当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费用。

第九十一条 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发生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利息和使用费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利息和使用费收入,应按下列方法分别予以计量:

1.利息收入,应按让渡现金使用权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

2.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第二节 建造合同收入

第九十二条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允许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第九十三条 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合同变更,是指客户为改变合同规定的作业内容而提出的调整。因合同变更而增加的收入,应当在客户能够认可因变更而增加的收入,并且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时予以确认。

索赔款,是指因客户或第三方的原因造成的、由建造承包商向客户或第三方收取的、用以补偿不包括在合同造价中的成本的款项。只有在预计对方能够同意这项索赔(根据谈判情况判断),并且对方同意接受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将因索赔款而形成的收入予以确认。

奖励款,是指工程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时,客户同意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额外款项。应当根据目前合同完成情况,足以判断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标准,并且奖励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将因奖励而形成的收入予以确认。

第九十四条 建造承包商建造工程合同成本应当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耗用的人工费用、耗用的材料费用、耗用的机械使用费和与设计有关的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用等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用和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

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船舶等制造的销售费用、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直接费用在发生时应当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应当在期末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与合同有关的零星收益,如合同完成后处置残余物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冲减合同成本。

第九十五条 建造承包商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及费用应按以下原则确认和计量;

()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1.固定造价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

(1)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3)在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

(4)为完成合同已经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以便实际合同成本能够与以前的预计成本相比较。

2.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具备以下2项条件:

(1)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2)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

()当期完成的建造合同,应按实际合同总收入减去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后的余额作为当期收入,同时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减去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当期费用。

()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作为费用;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当在发生时立即作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的建造合同,应当在完成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应当将预计损失立即作为当期费用。

第九十六条 合同完工进度可以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已完合同工作的测量等方法确定。

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合同完工进度时,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包括:(1)与合同未来活动相关的合同成本;(2)在分包工程总工作量完成之前预付给分包单位的款项。

第九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自行开发商品房对外销售收入的确定,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执行;如果符合建造合同的条件,并且有不可撤销的建造合同的情况下,也可按照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的原则,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收入。

第九十八条 的收入,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在利润表中反映。

第六章 成本和费用

第九十九条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应将当期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商品流通应将当期已销商品的进价转入当期的费用。

第一百条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各项材料,应按实际耗用数量和账面单价计算,计入成本、费用。

第一百零一条 应支付职工的工资,应当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工时、产量记录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计入成本、费用。按规定给予职工的各种工资性质的补贴,也应计入各工资项目。

应当根据国家规定,计算提取应付福利费,计入成本、费用。

第一百零二条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应当以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费用。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凡已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当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第一百零三条 应当根据本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本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一百零四条 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项目列示。

()营业费用,是指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商品流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进货费用,也包括在内。

()管理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财务费用,是指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第一百零五条 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工业必须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成本。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一百零六条 利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补贴收入,是指按规定实际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第一百零七条 的所得税费用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1.应付税款法,是指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可以选择采用递延法或者债务法进行核算。在采用递延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在采用债务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

()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应当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界限:

1.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2)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3)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予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4)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2.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采用递延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本期应交所得说;

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

上述本期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是指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用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和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金额,以及本期转回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按照上述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内容,可列示公式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本期应交所得税;

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3.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

按照上述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内容,可列示公式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累计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前期确认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时适用的所得税率

或者=递延税款账面余额-已确认递延税款金额的累计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的,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

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按一定比例可以从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所得税中抵免的部分,以及已经享受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在规定期限内出租、转让应补交的所得税,均作为永久性差异处理;按规定以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再投资所应退回的所得税,以及实行先征后返所得税的,应当于实际收到退回的所得税时,冲减退回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第一百零八条 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

第一百零九条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除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外),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召开会议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与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请批准的报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不一致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一百一十条 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末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外商投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

中外合作经营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扣除。

第一百一十一条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指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核算。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本项目核算。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如发生亏损,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未分配的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独反映。

第一百一十二条 实现的利润和利润分配应当分别核算,利润构成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未分配利润(或来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第八章 非货币性交易

第一百一十三条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倾向性交易时,收到补价的,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等于或低于25%确定;支付补价的,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等于或低于25%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补价的: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的: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第一百一十四条 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时,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资产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或者同时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均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如果涉及补价,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收益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本制度所称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上述换入的资产如为存货的,按上述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还应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第一百一十五条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一百一十六条 在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的资产中涉及应收款项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以一项资产换入的应收款项,或多项资产换入的应收款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如果换入的应收款项的原账面价值大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换入应收款项的原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坏账准备。

()以一项资产同时换入应收款项和其他多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入应收款项和其他多项资产的,应当按照换入应收款项的原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换入除应收款项外的各项其他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照各项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全部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果涉及补价,还应当减去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或者加上补价),减去换入的应收款项入账价值后的余额进行分配,并按分配价值作为其换入的各项其他资产的入账价值。

涉及补价的,如收到的补价小于换出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的,应将收到的补价先冲减换出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后,再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如收到的补价大于换出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的,应将收到的补价首先冲减换出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再按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一百一十七条 外币业务,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等业务。

第一百一十八条 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外币账户包括外

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和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长期借款等),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置,并分别核算。

第一百一十九条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发生外币业务时,如无法直接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等的基准汇率作为折算汇率时,应当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折算:

美元、日元、港币等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根据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外币的汇率进行套算,按照套算后的汇率作为折算汇率。美元对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的汇率,直接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

美元、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按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外币的汇率进行套算,按套算后的汇率作为折算汇率。

第一百二十条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金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十章 会计调整

第一百二十一条 会计调整,是指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长期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等。

会计估计,是指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例如,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预计无形资产的受益期等。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

第一百二十二条 会计政策的变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一百二十四条 按照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应按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执行,如果没有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为了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变更会计政策时,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在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当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但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包括储备基金、发展基金)。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如果需要调整所得税影响金额的)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记录及会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然保留原有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应当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第一百二十七条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

第一百二十八条 由于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第一百二十九条 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

第一百三十条 会计估计的变更,如果仅影响变更当期,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如果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

第一百三十一条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当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百三十二条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第三节 会计差错更正

第一百三十三条 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当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当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

第一百三十四条 在编制计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第一百三十五条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第一百三十六条 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百三十七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应当作为调整事项,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以下是调整事项的例子:

()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

()销售退回;

()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会议,或者类似机构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会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也应当作为调整事项,但利润分配方案中的股票股利(或以利润转增资本)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

第一百三十八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这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

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3.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调整有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

4.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第一百三十九条 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下是非调整事项的例子:

()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对一个的巨额投资;

()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

()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非调整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

第十一章 或有事项

第一百四十条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第一百四十一条 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应当将其作为负债:

()该义务是承担的现时义务;

()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第一百四十二条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其金额应当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该范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如下方法确定:

()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

()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如果清偿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但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资产,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第一百四十四条 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第一百四十五条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

()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

()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其他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或有负债)

第一百四十六条 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如果能够预计其产生的财务影响,还应当作相应披露。

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按本章规定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的形成原因。

第十二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第一百四十七条 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主要存在于:

()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或受其他控制,以及同受某一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

母公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的;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

()合营。

合营,是指按合同规定经济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

()联营。

联营,是指投资者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的。

()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一个10%或以上表决权资本的个人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活动的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的交易时有可能影响某人或受其影响的家庭成员。

()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

国家控制的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但间存有上述()()的关系,或根据上述()受同一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时,彼此应视为关联方。

第一百四十八条 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时,不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

第一百四十九条 在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

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类型相同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

第一百五十条 下列关联方交易不需要披露:

()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披露包括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

()在与合并会计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会计报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

第十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百五十一条 应当按照《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编制和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百五十二条 的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月度和季度终了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将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统称为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百五十三条 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除外)。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等,由本制度规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自行规定。

季度、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所有重大的事项,如转让子公司等。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等,除特别重大事项外,可不作调整或披露。

第一百五十四条 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利润分配表;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分部报表;

()其他有关附表。

第一百五十五条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合并、分立的说明;

()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五十六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

()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五十七条 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第一百五十八条 对其他单位投资如占该单位资本总额50%以上(不含50%),或虽然占该单位注册资本总额不足50%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执行。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合营合并在内,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营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

第一百五十九条 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名称、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报出日期,并由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又设置总会计师的,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第一百六十条 本制度自200111日起施行。

附件:2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一、总说明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不应当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对于会计科目名称,可以根据本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的会计科目名称。

()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当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应按照《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需要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的,还应当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重大事项的说明,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年度和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者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符合本制度的规定,做到内容真实完整,说明清晰,便于理解。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在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以及不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

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等,除特别重大事项外,可不作调整或披露;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除特别重大的事项外,可不提供会计报表附注。

()接受财务会计报告的单位,在财务会计报告未正式对外披露前,应当对其内容保密。

二、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 编 号 名 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xx 外埠存款

xx 银行本票

xx 银行汇票

xx 信用卡

xx 信用证保证金

xx 存出投资款

4 1101 短期投资

xx 股票

xx 债券

xx 基金

xx 其他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股利

8 1122 应收利息

9 1131 应收账款

10 1133 其他应收款

11 1141 坏账准备

12 1151 预付账款

13 1161 应收补贴款

14 1201 物资采购

15 1211 原材料

16 1221 包装物

17 1231 低值易耗品

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

19 1241 自制半成品

20 1243 库存商品

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23 1261 委托代销商品

24 1271 受托代销商品

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26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7 1301 待摊费用

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xx 股票投资

xx 其他股权投资

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xx 债券投资

xx 其他债权投资

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31 1431 委托贷款

xx 本金

xx 利息

xx 减值准备

32 1501 固定资产

33 1502 累计折旧

34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5 1601 工程物资

xx 专用材料

xx 专用设备

xx 预付大型设备款

xx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36 1603 在建工程

37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

39 1801 无形资产

40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

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

43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xx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xx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二、负债类

44 2101 短期借款

45 2111 应付票据

46 2121 应付账款

47 2131 预收账款

48 2141 代销商品款

49 2151 应付工资

50 2153 应付福利费

51 2161 应付股利

52 2171 应交税金

xx 应交增值税

xx 进项税额

xx 已交税金

xx 转出未交增值税

xx 减免税款

xx 销项税额

xx 出口退税

xx 进项税额转出

xx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xx 转出多交增值税

xx 未交增值税

xx 应交营业税

xx 应交消费税

xx 应交资源税

xx 应交所得税

xx 应交土地增值税

xx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xx 应交房产税

xx 应交土地使用税

xx 应交车船使用税

xx 应交个人所得税

53 2176 其他应交款

54 2181 其他应付款

55 2191 预提费用

56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57 2211 预计负债

58 2301 长期借款

59 2311 应付债券

xx 债券面值

xx 债券溢价

xx 债券折价

xx 应计利息

60 2321 长期应付款

61 2331 专项应付款

62 2341 递延税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63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64 3103 已归还投资

65 3111 资本公积

xx 资本(或股本)溢价

xx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xx 接受现金捐赠

xx 股权投资准备

xx 拨款转入

xx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xx 其他资本公积

66 3121 盈余公积

xx 法定盈余公积

xx 任意盈余公积

xx 法定公益金

xx 储备基金

xx 发展基金

xx 利润归还投资

67 3131 本年利润

68 3141 利润分配

xx 其他转入

xx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xx 提取法定公益金

xx 提取储备基金

xx 提取发展基金

xx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xx 利润归还投资

xx 应付优先股股利

xx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xx 应付普通股股利

xx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xx 未分配利润

四、成本类

69 4101 生产成本

xx 基本生产成本

xx 辅助生产成本

70 4105 制造费用

71 4107 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72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73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74 5201 投资收益

75 5203 补贴收入

76 5301 营业外收入

77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78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9 5405 其他业务支出

80 5501 营业费用

81 5502 管理费用

82 5503 财务费用

83 5601 营业外支出

84 5701 所得税

85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材料来源:liaoda199),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