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汇编(8篇)


目录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1 1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2 5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3 10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4 15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5 19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6 23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7 27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8 32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1

XX,女,汉族,19705月出生,XXXX人,1997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XXXX市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和XX市妇联兼职副主席、矿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桥头街道兼职副书记。社会工作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荣获新时代最美人民调解员、当选为全国第十二次妇代会代表,被聘为XX省人民调解专家库专家,荣获XX省优秀党务工作者、XX省五一劳动奖章、XX省十佳最美社区干部、XX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段南沟社区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工矿型城市社区,驻社区单位阳煤集团四矿已经破产十多年,许多职工分流到阳煤所属外地企业,社区内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XX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城市社区工作的新要求,在省市区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带领大家着力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子,探索形成了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的“鸿雁”品牌,使为民服务“实”了起来,党建新模式“立”了起来,社区形象“树”了起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一)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社区领头雁,XX带领全体党员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好“主心骨”。一是突出政治功能。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牢坚持“两个维护”,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教育引导社区党员及在职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紧跟核心维护核心。二是打造鸿雁品牌。XX秉承“以居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深挖居民群众需求,针对社区“一老一小一特殊群体”的现状,提出了“奉献、责任、服务、创新、诚信”的“鸿雁精神”,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认真履行党的十九大代表职责,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累计个人已宣讲220余场,直接受众达85000余人次。她积极倡导在社区内外时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各类讲习园,将核心价值观融化体现在每一次为民服务中,开展了鸿雁双飞、关爱空巢老人雁巢行动、天使之爱关注留守儿童活动、鸿雁之星党员承诺活动、鸿雁解忧等系列活动,构建起了“鸿雁”社区服务品牌。三是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XX注重坚持以“鸿雁”品牌增强社区党总支的组织力,使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各类群团组织的力量紧紧围绕和活跃在党组织周围,不断夯实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形成了党组织领导,“大伙儿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良好氛围。她开设“红色家庭课堂”,组织年轻党员到85岁老党员董守兰家中听老人讲述1954年以来“八张奖状的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二)坚持社区治理。XX善于动脑用心,着力在“加、减、乘、除”四个方面优化“一张网”管理体系。一是在服务保障上做“加法”。XX积极主动争取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支持社区工作,在社区服务设施硬件不断加强的基础上,XX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带动社区工作者共计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3人、助理社会工作师9人,专业人员在社区工作者中的占比达到75%,为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在服务环节上做“减法”。大力推进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设立服务专线、服务专岗,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使居民群众诉求“随时表达、快速服务、及时解决、有效跟踪”,减少群众办事环节。2018年以来,社区累计处理和上报各类民情民意8000余件,解决率达100%三是在服务民生上做“乘法”。以亲情关怀为导向,她自费出资3万元成立了全省首家“亲&FAMILY青少年社会工作站”,举办“亲青”讲堂等190多期,心理咨询、亲子运动会、孝老爱亲妈妈菜、面塑剪纸等活动惠及青少年20000余人次,实施的城市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列入了团中央全国首批青少年示范项目。“鸿雁艺术团”从最初的10余人到如今的锣鼓队、腰鼓队、曲艺队、舞蹈队等13支队伍200余人;从最初的没有场地到如今的室内LED大屏剧场、室外60平方米的鸿雁大舞台,实现了天天有训练,月月有表演,年年艺术节,让居民群众绽放芳华、人生出彩。四是在维护稳定上做“除法”。详细梳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34项重点工作任务,联系建立“领导挂帅包干、区直部门统筹联动”工作机制,彻底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社区居民的“疑难杂症”。社区设立“鸿雁邻里聊吧”人民调解工作室、六彩会客厅,将社区内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坚持大胆创新。时代在不断变化,社情民意也在不断变化,社区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XX坚持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保守观念,在创新中破难题、求发展。一是推进机制创新。社区在“区委统一领导、街道协调推进、社区着力落实”的工作格局下,形成以4家阳煤集团驻社区单位和3家社会组织为支撑的共建主体,在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党组织中选拔优秀成员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整体构成党建工作新机制。二是加强社区协商。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大力加强社区协商,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8年以来,社区共召开社区协商会15场,参加人数310人次,为居民群众办理实事好事33件。三是实现融合发展。坚持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工作理念,整合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场所、人员、资金、工作内容上的资源优势,提升了共驻共建能力。强化地缘意识和服务意识,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便民医疗、水电暖维修等系列共治共建服务活动,推动区域党建的互联互动、融合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服务居民群众需求这条生命线,推广“一家亲”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营造“一家亲”氛围。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12个一”系列活动,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歌舞颂党恩》让社区老老少少登上了市级、区级联欢会的舞台,充分激发了居民群众爱党护党为党的内生动力,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一家亲”服务。成立了“红梅党代表工作室”,平均每年接待群众200余人次,2018年为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难题27件;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推行的“早看窗帘晚看灯,社区楼里数板凳”关爱空巢老人服务;社区党总支开展“关爱母亲”主题党日活动,为70周岁以上老党员包饺子、送鲜花,让百姓倍感暖心。三是扩大“一家亲”效果。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赵启胜14年累计缴纳33768元“一次性”党费,83岁的王才云老人将价值10000元的米面油奶等物资捐赠给42户困难家庭,商铺老板赵建林先后将1000斤西瓜和20袋大米、月饼送给社区困难家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一家亲”服务,社区成了居民群众的暖心人、排忧解难的热心人、工作服务的贴心人。

段南沟社区从建设“鸿雁之家”到提炼“鸿雁精神”,从精细化“鸿雁服务”到拓展“亲&FAMILY”,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形成一整套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体系,让全体社区党员干部真正掌握了服务居民群众的本领,找到了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步步将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2

从事基层工作28年,XX的身上有众多的“标签”,每一个暖心故事背后,都凝聚着她的认真、辛勤、奉献和努力,这些成就了XX平凡经历中的闪光人生。

一、“我要带领青年党员承担社会责任”——党员眼中的“站长姐姐”

在中海荣盛社区,有一家 “党员爱心文印站”,纸张耗材由爱心党员认捐,每位家长每天可以免费打印或复印2A4纸规格的作业。文印站还设置了居民互助箱,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帮助社区贫困家庭复印、打印。文印站的运营者杜俊曾是社区中的一名创业教师,从一名学生教起,他在开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过程中,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不易。XX在党员走访中了解到他的情况,不仅为他申请了党员创业扶持基金,还建议他发挥党员作用,瞄准家长需求开办“党员爱心文印站”,既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也能回馈居民、发展公益。一传十、十传百,杜俊的小事业开展的红红火火,公益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了,走在社区里,“党员志愿者”成为了杜俊最闪亮的标签。“站长姐姐,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也要带领青年党员承担起社会责任”,杜俊发给XX的这条微信,她一直存在手机里。

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江苏省党代表,在XX的带领下,社区中的77名党员全都主动到社区报到注册成为志愿者;“XX党代表工作室”、“党员爱心文印站”、“中村党员好管家”等党建品牌项目在常州市获得了广泛认可。

二、“我们都来打卡上班呢”——社区阿姨们眼中的“老板娘”

每天早上,准有一帮阿姨姐姐们准时到中海荣盛社区工作站报到。在社区“巧手绘”,每天都聚集了几十位居民,做手工补贴家用。XX通过资源链接,联系了两家企业,达成外贸产品代加工协议,今年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只有20多名成员,经过一个月的发展,队伍已经扩大到300多人,社区的阿姨们最初都误以为她是“老板娘”。帮助妇女创业就业是XX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巧手绘”工作室、“剔筠轩”留青竹刻传习所、琪嘉手工制作等都是她帮助妇女创业、就业的好点子,先后带动妇女创业就业500多人次。

巧手绘”工作室虽小,但它不但在帮助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能促进外来人口融入,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社区中的随迁老人石阿姨经常把捡回来的垃圾堆在楼道里,时间一长,居民对她很有意见。XX了解石阿姨的情况后,鼓励石阿姨加入“巧手绘”工作室,丰富生活,融入邻里,一段时间过后,石阿姨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工作室的劳动产出上,没时间再去捡垃圾了。石阿姨通过在工作室与邻里的交往,认识到自己以前行为给邻居们带来的不便,积极主动清理楼道卫生,与邻里相处也更加融洽。山西人马宇芳选择在常州开始新生活,一开始身边没有朋友、亲人,不知如何融入,正是“巧手绘”工作室,让她学了一门手艺,有了一点收入,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她老是说:“这里就像家一样,即使不说话,静静地做事,也会觉得很安心。身体不好亚平姐姐还会带着我一起看医生,有心里话我也喜欢跟亚平姐姐讲,没想到社区给了我家的感觉。” 

三、“你烧的常州菜真好吃”——春晖小家孩子们眼里的“常州妈妈”

2015年,XX在一次省妇女工作会议上结识了泗阳“春晖小家”爱心妈妈张矾,自那以后,她每年都组织助学活动:到泗阳“春晖小家”给孩子们烧了一顿常州菜,孩子们深深把这位“爱心妈妈”记在心里;邀请泗阳“春晖小家”的20个孩子到常州做客,与20个常州孩子共度国庆、参加军训、篝火晚会、拓展训练、互换心愿卡和礼物,短短两天时间,孩子们共同成长,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联系常州爱心家庭、爱心企业捐助物资,到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餐桌上的微公益”活动,帮助当地农户卖芦蒿、鸡鸭蛋,再到出资购买鸡苗鸭苗500余只,投放到泗阳贫困家庭,让他们自我造血,XX的结对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4年来共发动50余家爱心企业,近百位常州“爱心妈妈”,带去物资近千件,筹集善款近十万元。

扶贫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改变,不一定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方的一次机会,在平等的接纳和付出过程中大家都会有收获。”XX说,这是她组织结对扶贫活动四年以来一直坚守的理念。

四、“丫头,有你在我就定心了”——独居老人眼里的“好闺女”

陶桂英是独居老人,大儿子患肝癌去世,小儿子不与老人住在一起,那几年为了省钱给儿子看病,老人常年只吃一些青菜、剩菜,身体特别差,有几次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家。XX得知后,便经常带点菜去看望她。得知她过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公共浴室洗一次热水澡,和大家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后,XX每年都带着80多岁陶奶奶去公共浴室,把她当作自己的奶奶一样,从洗澡搓背到剪指甲,安排的妥妥帖帖;有一年小年夜还特别为老人安排了一顿年夜饭,请街坊、邻居和老人一起吃一顿自助餐,那也是陶奶奶人生中的第一次自助餐。“我们年纪大了,聚一年,少一年了,多亏XX,让老伙伴们这样聚在一起,真好。”

为了让社区老人能长期得到关照,她发动街坊四邻的10名巧媳妇们成立组成“巧媳妇”睦邻助餐协会,每周都给社区里的2580岁以上独居老人送饭,累计共送餐800余次。每年到小年夜,她都邀请社区里的低保、残疾、孤寡老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巧媳妇们带上几个拿手好菜,爱心企业准备好松软的糕点、水果、新年礼物,陪着他们乐融融地过新年。

组建“巧媳妇”睦邻助餐协会为高龄老人送餐、联系家庭医生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和临终关怀、组织“银发助理”志愿者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爱心理发、举办“公益5号”便民集市为老人们义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XX始终把关心老人记挂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五、“你也要多注意身体,社区有需要叫我”——社区居民眼里的“管家婆”

XX服务基层的28年里,她遇见过质疑、误解、不友好,但通过她的不懈努力,最终收获了由衷的认可和敬佩。

“‘汤管家’,不用叫物业和保安,我们几个自己就能帮13号楼把垃圾清运干净。”中海荣盛社区居民志愿者郝俊总是开玩笑地称XX为“汤管家”。11月的一大早,他便召集了几位热心居民,帮社区把楼道堆放了2年、整整两拖车的垃圾运走了。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热心的居民骨干以前竟是对社区敌意最重、闹得最凶的那一个。一次,郝俊在社区微信群里公开叫道:“汤主管,你做的那些事情别以为我不知道。”XX甚为不解,私下里找了郝俊问清缘由,原来一个姓汤的物业工作人员曾经以“大门改外开要收费”为由骗了他500元,气愤不过,他便一直拒交物业费,对抗物业和社区。在XX的解释下,虽然误会消除了,但郝俊却还是心存芥蒂。他在居民微信群里默默观察,发现这个汤站长总是“秒回”问题,热心地为居民解决各种困难,他一点一点地被她打动。于是郝俊联系XX:“汤站长,我想缴物业费了,但我不相信他们,我只相信你。”XX带着物业经理登门拜访,郝俊爽快地缴了物业费,多年的心结也打开了:“就从这件事,我开始信任组织、信任你,你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

帮居民协调移建公交站台、协商解决商户油烟问题、为老年人增设休闲座椅、增设“宠物厕所”、策划“家庭抖音大赛”……一年来,10000多条微信、3000多个问题、500多件大大小小的事情,XX在中海荣盛社区工作站做的都是点滴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逐渐化解了居民的芥蒂,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她说:“把人心聚在一起,什么事都能办成!” 

28年的工作中,XX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敬业奉献”好人、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常州市劳动模范、常州好人等荣誉。她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工作、质朴的情怀,完美诠释了社区工作者的为民初心。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3

XX,女,汉族,19652月出生,中共党员,XXXX市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1989年,24岁的她当上了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那时,由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收入微薄、事情烦杂,主任都是由退休在家又爱管些事情的老大娘担任,年轻的她经常会在开会时被一群老大娘围在中间,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邻里的一项谈资,大家都认为她做不了多长时间。然而,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29年。这29年来,XX走百家门,进百家户,知百家事,解百家难,29年的风风雨雨,29年的酸甜苦辣,她用真心捂热了一个个经受困苦的家庭,用爱心呵护着一颗颗饱经风霜的心灵,她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深深的爱上了这块土地上生活的父老乡亲,她生命的价值也在爱与被爱中得到了升华。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现,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XX市特等劳动模范”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一、爱洒社区,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为了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她制作了2000张社区连心卡,卡片正面印着她的照片、名字、办公和手机电话,左下角印着一只衔着康乃馨的和平鸽,右下角印着两颗紧紧连在一起的红心。卡片的背面印着“快乐彼此共享、难题共同面对、烦恼一起承担”三句话。XX的电话24小时开着,方便居民群众随时找到她。

社区居民中有一位孤寡老人闫大妈,因为冬天小区的水管被冻坏,老人好几天没有水吃。XX得知闫大妈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没顾得多想就把自己穿的棉袄脱下包到水管上,周围的邻居都十分感动。为了照顾老人,她和社区工作人员轮流负责老人的用水问题,让老人每天足不出户也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老人知道XX每天拎水手腕都扭伤了,很是心疼,感动的要认她做干闺女。她对老人说:“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您的闺女,只要有困难就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您幸福地生活。”为了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每年她都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庆祝生日。近年来,老人记忆力越来越差,水、电、煤气等费用经常忘交,为了保证老人家里不断水断电,XX和同事定期帮老人代缴这些费用,并定期陪老人参加体检。2017年老人生了一场重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照顾下痊愈出院,但是老人已经不适合独自生活,XX走访了多个养老机构,最终定下将闫大妈送到了一个比较放心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有专门的护工照顾,XX会经常抽出时间去探望老人,使老人和其他有儿女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

二、情系社区,做居民群众就业的铺路人

如果要问现在什么事最难,恐怕很多人都会说是给人找工作。帮助一个人找工作尚且很难,那么帮助400多个人找工作呢?为400多个失了业、文化水平不高,又绝大多数是4050人员的社区居民找工作,其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当年龙兴社区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没有了工作,失去了生活来源,夫妻不和、家庭不睦、社会不稳等诸多矛盾就相继凸显出来。为了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XX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愁白了多少头发。经过多方考察、深入思考,XX认识到,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还要从驻社区企业入手。她一方面积极组织社区失业人员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对驻社区企业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大到大型商贸企业,小到超市、小吃部,她想尽一些办法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方便,只有它们发展壮大了,才会用更多的员工。实践中XX总结出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有三招:第一招是广泛联系驻社区单位;第二招是挖掘身边资源,利用多种渠道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就业;第三招是和失业人员交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转变择业观念。自此,龙兴社区成为了零失业社区。

社区有一名患脊柱炎的大学生小孙,当时家里仅靠他母亲七百元的退休金来维持基本生活。为了给他治病,小孙家人打算卖掉房子,小孙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XX得知小孙家的情况后,主动帮助小孙的父亲联系了工作,又帮小孙联系到了一份排版员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在他上岗前对他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有利于他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收入来源有着落后,小孙一家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一家人不断地向XX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和帮助。在大家的关爱下,曾经有过轻生念头的孙某变得乐观、积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三、推动创新,将社会工作理念融入社区工作

社区居民陈女士的丈夫和独生子在不到一年里相继去世,沉重的打击使得陈女士一蹶不振。XX了解情况后,坚持每周到家中探访,请社会工作者来帮助陈女士。看到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引导陈女士,鼓励陈女士参加“失独家庭社心相伴”小组活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陈女士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打扮自己,逐渐走出阴霾。陈女士的变化,使XX和她的团队看到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价值所在。

XX深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区居民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社区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要求。于是她主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地调查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创新建立社区居民档案,把社区居民需求分成8大类24种,从居民需求出发,将调查结果与服务能力、服务资源相结合,秉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理念,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自主化服务。近年来,XX把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社区工作,使近百位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得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积累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实务经验。如今她所带领的社区已经成为XX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一面旗帜。

南关区为了更好地培育优秀社区工作带头人,成立了亚兰工作室。作为亚兰工作室的带头人,XX用自己30来年的社区工作经验指引和影响其他社区工作者,成为他们的“引路人”。亚兰工作室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培训内容不断丰富,根据社区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困难家庭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尤其强调把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理念融入社区工作。吉林省内各地的组织部门、民政部门纷纷邀请XX为本地区社区工作者讲课传授经验,现如今亚兰工作室已经成为吉林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品牌。

四、坚定信念,奉献无悔人生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是XX的人生信条,无论在顺境时还是在逆境,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201110月,XX被查出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即使是在手术前住院期间,她依旧心系社区,为了一个到了转正的时间党员转正、一个居民要办残疾证、社区公示栏的锁没装好……她还从医院打车回去把这些工作做完。20151月,她女儿查出了甲状腺癌,而且已经扩散。她依然是坐夜车往返照顾女儿,尽量少请假。她的同事说:“刚得知女儿病情时,XX眼泪没少流。后来工作上一忙起来,她就顾不上琢磨自己的烦恼了。”同事们都很心疼她,劝她说:“路姐,你在社区干了30来年,付出的够多了,以后你就别像以前那么卖命干了!”XX反而劝起了同事:“我要亮出党员的意志,给我的女儿和居民做战胜病魔的榜样。如果有一天我画上句号了,大家愿意讲几个关于我的小故事,就够了。”

XX的笔记本里记着这么一句话:“生命要有价值,如果因为疾病我就放弃了我的事业,放弃了一个党员的理想信念,那我宁肯放弃生命!”她仍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诺言。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4

有困难,找杨姐。”这是团结坝社区居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杨姐”全名XX,女,1963年出生,党的十九大代表。现任XXXX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2005年,XX特殊钢集团(简称特钢厂)破产,成为全市最大的整体性破产案,5.4万名下岗失业职工大部分住在团结坝社区,团结坝社区成为各种矛盾骤增的“问题社区”。XX作为原特钢厂的女职工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她以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主动请缨接手这个“烂摊子”,从社区社保员做起,并于2007年当选为团结坝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XX任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的10余年里,她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把社区当家来建,把居民当亲人对待,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社区居民交口称赞“好当家”。她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性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先后开展“巷内无生人”、“三个居务”等人性化服务。通过十余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让原先一个以破产企业职工为主的老旧、脏乱差社区重新焕发了生机,把一个人心散落、贫困落后、矛盾丛生的“问题社区”打造成全市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

一、把服务居民放心里,做实在

趁大家下班的时间,我喜欢去居民家里坐一坐,听听他们想什么、急什么、能否帮上忙”,就这样,“上班忙”、“下班忙”成为XX的工作常态。

小杨是真的对我们好。”这是曾经抵触情绪最强烈的居民之一梁大哥现在总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梁大哥说,特钢厂破产对他的打击很大,抵触情绪相当强烈。XX偶然得知他家背后有一个垃圾转运站,环卫工人每天大清早焚烧树叶,呛得一家人难受,便主动与环卫部门交涉,连续几天清晨守在垃圾转运站,督促环卫工人把所有垃圾运走。这件小事触动了梁大哥,令他渐渐化解了自己的心结。

梁大哥的事让XX意识到,社区无小事,为居民服务,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她创新性地将社区居民每50户设置为一个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工作者“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民情走访工作机制,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灵敏高效的群众诉求快速反应机制。她每年都坚持带领班子成员遍访辖区2369户居民和社会单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采集录入居民家庭信息和居民需求,将社区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居民楼栋。 

10余年里,XX和她的团队,开展“走进群众”活动300多场次,上门入户5万余人次,处置解决居民群众问题数千件,社区多年“零上访”。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居民的惠民政策知晓率100%、社区建设支持率100%、服务工作满意率100%。在一次XX区社区治理电话随机民调中,社区居民对团结坝社区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二、把人性温暖带进去,传出来

今年16岁的娇娇是团结坝社区的小居民,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失踪,母亲服刑,不满8岁就失去了生活依靠。这时“妈妈”XX来到了她的身边。多年来,学校家长会、过年团聚……陪在娇娇身边的,总是“妈妈”XX。“我刚见到她的时候,她个头刚好到我胸口那么高,现在长大了,比我还高出一头。”XX摸着娇娇的头,满脸都是爱。

除了“女儿”娇娇,XX还有一个“妈妈”——年近90岁的吴婆婆。吴婆婆有一个女儿,但是长久以来都在外省工作。只要有空,XX就会带上些日常用品到吴婆婆家里去,帮老人打扫打扫屋子,陪老人聊聊天。日子久了,吴婆婆甚至有时候都会忘了远在外省女儿的地址,但XX的电话,她却随口都能背出来。

在社区,像娇娇、吴婆婆这样的“亲人”,XX还有很多。但社区需要“亲人”的居民还有很多,如何让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

带头建立帮扶机制。这是XX想出的办法。她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发起和建立了“三个居务”帮扶机制——“阳光居务”驱阴霾,让党员、志愿者成为服刑人员子女的“妈妈”;“温暖居务”显真情,她组织红岩党员、社区志愿者,给辖区百余名高龄空巢老人当“子女”;“牵手居务”促帮扶,组织志愿者收集用工信息帮助1000余名大龄困难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针对社区流动人口多的问题,XX实施了社区巷内无生人“345”工作模式,把流动人口定义为“新邻居”,通过“开设新邻居服务窗口”、“建立新邻居民情档案”、“接纳新邻居生活方式”及“四位一体联动”、“五个到位”规范管理,与288户流动人口、642人取得了联系,实现了社区“新老居民不陌生、你我都是团结人”的和谐氛围。

把穷家底盘活成富资源”,是XX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针对居民利益诉求不断增多的现实情况,社区建立了“三张清单”提高服务针对性。依托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了解驻社区单位各方的优势资源和合作意向,并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两委”提供的服务制定《资源清单》;通过征求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的需求制定《需求清单》;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进行配对,借助“党建联席会议”等服务群众平台,采取社会组织认领和党员群众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对接“需求”与“资源”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力量,使社区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合作”。截至201810月中旬,通过“三张清单”共解决各类诉求300余件。

三、把毕生精力投进去,乐坚守

为社区群众服务,不是一阵子,更不是做样子,而是一辈子。”XX说,“我生活在这里,社区是什么样子,我的家就是什么样子。社区的居民是我的家人。如果我的家人需要我,我理所当然的要冲在最前头。”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头衔加在了XX的头上:XX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XX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3年度感动XX区十大人物、党的十九大代表……但XX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下班后,她总会在社区某户人家里,聊着家长里短,暗暗记下群众喜忧;手里仍牵着已慢慢高过自己一头的“女儿”,越来越吃力的辅导着“女儿”的作业;心里总想着社区里的“妈妈”,是不是该去给老人做做家务、陪她聊聊天......XX说,社区是家,怎能没有家的样子。居民是亲人,怎能不用真心去服务?她不敢保证自己能一直当着社区书记。但,只要群众遇到困难,需要有谁帮忙。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来到他身边。

就这样,XX,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十余年辛勤付出,赢得了全体团结坝人的口碑,也成为了全体团结坝人的贴心人。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5

XX,女,回族,19597月出生,19987月入党,现任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东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20019月担任东孙村党支部书记以来,XX同志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村庄治理,真情服务群众,东孙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之路上越走越宽阔。XX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全国妇女九大代表、山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泰安市八、九、十次党代表、市十四届人大代表。

东孙村是泰山脚下的一个纯回族村,现有村民274户、1010人,耕地面积475亩,共有党员2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过去,村集体曾负债50多万元,村居环境脏乱差,是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近年来,XX同志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班子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进村庄治理,真情服务群众,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党的建设,做基层党建的擎旗手

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近年来,XX同志以“过硬支部建设”为总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班子带队伍,抓思想促行动。

一是让群众说党好、跟党走。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XX同志带头联系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分片联系群众,通过联系帮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传达到群众心里,贯彻到平时的生产生活中。

二是让党员站出来,作用发挥好。一方面,规范组织生活,确定每月25号为主题党日,通过支部成员上讲台、党员大讨论等形式,邀请群众代表、清真寺管委会同志列席,实现组织生活从“课堂式”向“互动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开展“三强三诺”活动,在党员户悬挂承诺牌,将党员身份、认领项目、承诺亮出来,共认领服务项目25项、制定承诺27条,为党员作用发挥搭建了平台。

三是把制度建起来,大家来遵守。XX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加强村级规章制度建设,坚持村里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即党支部会议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从不搞一言堂。坚持基层协商制度,遇事多商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大家的事大家办。党员带民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将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主心骨、主力军。

四是动真碰硬树正气,身先士卒当标杆。多年来,XX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遵规守纪、不贪不沾。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对近亲属严格要求,她的大伯和两个哥哥都是从事建筑承包工作的,对XX的品性十分了解,在村里建中心大街和养牛场时,都主动放弃了竞标权。XX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有个别村民抢占村里的60亩苹果园,XX盯上靠上做说服教育工作,晓之以法、动之以情,面对威胁也不退缩,果园收回来了,民心也收回来了。在XX的带动下,东孙村“两委”班子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作风,深得群众拥护。

二、发展特色经济,做富民强村的领路人

作为民族村,村民有养牛传统,XX瞄准这一传统优势,召开“两委”会议反复研究,探索合作化服务模式,成立养殖合作社,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对接,在为科研院所提供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定期邀请院校专家入村授课,在品种引进、养殖管理、疾病防疫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解决了村民在肉牛养殖上缺技术、少经验的难题,通过收取养殖户服务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针对肉牛养殖分散、管理粗放、品质不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合作社积极争取贷款和上级帮扶,筹措资金3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占地130亩养殖小区,将肉牛全部集中到养殖小区养殖,并完善了配套设施,制定了管理服务标准,走上了肉牛养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路子,村集体通过收取养殖小区圈场租赁每年实现增收8万元。随着肉牛养殖产业的不断壮大,村民的口袋鼓了,村集体的收入多了,XX带领大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紧接着,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投资1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挤奶大厅,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不断把奶牛养殖做大做强。在发展特色养殖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投资115万建设了4个果蔬采摘大棚,高标准建成2000平方米的沿街商业楼,引进幼儿园、饭店、宾馆等配套服务项目,全村经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村集体增收了,有钱为群众办事了,群众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全村村民人均收入由2400元提高到了1.6万余元,村集体由负债50余万元发展到年收入30余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1000余万元。

三、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做群众的贴心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XX同志经常说:“万事民为先”,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是咱们村干部的天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孙村围绕改善民生,加强村庄治理,东孙村旧貌换新颜。

一是修公路,解决村民出行难。以前,东孙村庄道路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修路,是群众多年的期盼。XX上任后一直把修路的工作放在心上,她积极对上争取,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筹集24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5000余米,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二是建小康楼,解决群众住房难。住上楼房,一直是东孙村人的梦想,尤其东孙村是少数民族村,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更为突出。在XX同志的多方协调下,村“两委”共同决定实施“安居工程”,利用旧窑场和废弃土地规划建设小康楼,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3栋小康楼建设,入住106户。

三是建服务中心,解决群众办事难。XX同志一直把方便群众办事放在心上。多方筹措资金400余万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的原则,对现有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了占地24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结”,群众办事方便了。

四是实行美化净化工程,让村庄美起来。十八大以来,东孙村抓住美丽乡村创建契机,投资170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万余平方米;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补栽苗木2万株,粉刷村内住宅墙面2万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处,建设总长约1.2万米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实施“吃放心水、润民族情”自来水净化工程项目,安装管道1950米,让全村老百姓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如今的东孙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为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颐养天年,新安装的63盏路灯让村庄亮起来,民族文化宣传一条街展示着新时代、新农村良好精神文化风貌,以前脏乱差的旧东孙村早已成过去时,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整洁漂亮、绿色包容、和谐有序、安居乐业的美丽的农村社区。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6

XX,女,汉族,19634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管委会主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XX原是大学的一位教师,这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但她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投身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建设之中。1995年,她义无反顾地来到百步亭,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社区工作者战斗在一起,翻开了她服务百姓、建设社区的人生新篇章。

23年如一日专注于社区,以知识分子的执着追求,聚精会神探索百步亭社区发展之路,从一片烂泥塘上建起的百步亭社区,如今文明新风扑面、人际关系亲密、管理服务完善、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23年不忘初心奉献在社区,以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服务社区居民,满腔热情带领老百姓跟党走,党组织对居民有求必应,居民对党组织一呼百应。18万多人的百步亭社区,居民们骄傲地说:“选择百步亭,就是选择幸福生活。”

一、她是社区红色领头雁,创新“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全国推广

她坚持“红色引领”,带领社区老百姓永远跟党走。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早在2000年,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最先在社区将党小组建在每个楼栋,建在每支群众活动队伍上。将社区8000多名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44个党支部,610个党小组,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

她把党组织的根,深植在群众的土壤之中。每个楼栋建立包括党小组长、楼栋长以及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物业房管员组成的“二长四员”队伍。5000多骨干,照片上墙,电话公开,24小时履职。上万只耳朵第一时间倾听居民心声,上万只手第一时间解决居民难题。

她在社区探索出一整套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2013年,中央组织部向全国推广。2006年,百步亭社区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她是社区带头人,创新社区治理“百步亭经验”花开武汉

她通过企业参与社区共建、物业融入社区治理、志愿者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等创新举措,充分整合并发挥驻社区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形成了一整套百步亭社区的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她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联动”的物业服务工作机制,1000多名物业公司名员工成为社区的编外“工作队”、服务居民“专业队”、应急抢险“突击队”。她将社区24小时信访接待窗口设在物业公司,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

她创新 “六步议事”工作法,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办法,做到“凡是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说了算”,通过居民提出问题—恳谈会讨论—参事会制订条例—公告社区吸收意见—社区专家审定条例—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让群众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当家有方法。

多年来,百步亭社区始终保持无垃圾乱扔、无占道经营、无摘花踩草,没有大的邻里纠纷、没有越级上访、没有群体性事件、没有黄赌毒等“十无十没有”纪录。社区治理的“百步亭经验”在武汉市全面推广。

三、她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把温馨和谐的种子埋到居民心坎上

她把社区居民的事装在心中,要求百步亭社区做到“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居民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大的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居民,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两劳释解”人员必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20多年来,她几乎走访了社区所有家庭,解决各种矛盾问题20多万件,将温暖和亲情送到了居民的心里。

她要求百步亭社区工作者树立“居民永远都不错,我们永远有不足”的理念,实施“亲情服务、规范管理、从小事做起、从好事做起”的服务宗旨,要求百步亭社区服务做到“三全”,即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过程不说“不”字。每年接待信访诉求一万多件次,处理率100%,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70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一键通”手机,整合400多家社区服务商资源,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她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开发金桥汇养老公寓,让400多户老人集中居住养老。配建的社区食堂里有营养餐,老年大学里有朋友圈。社区开办日托养老站,“爱心餐吧”每天提供保本微利的可口饭菜。

94岁的空巢老人吴琬华以及王德云、周仁光等20多位老人,认XX做“女儿”。XX还是残疾人、困难家庭的守护人,是单亲家庭的好姐妹,是生病住院居民的“心灵鸡汤”。智力残疾的青年徐涛,总爱用她那不利索的话说:“王书记好,王书记像妈妈!”

选择社区就意为着奉献。一天24小时她总不够用。一次因劳累过度昏倒送医院抢救,一位老人紧紧抓住她的胳膊不放,当她醒来的时候,胳膊上深深印下了5个指印。老人老泪纵横地说:“我是怕你走了,我要把你拉住。”

四、她是社区文化传播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百姓的日子里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教育,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动员”, 她用“红色文化”引领群众跟党走。社区每月举行社区升国旗仪式,17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社区44个党支部,每月固定学习日,党员不用通知自觉参加。她发起的“社区党员故事”、“家有党员故事会”、“党小组长故事会”,在社区年年讲、日日传,教育引导居民爱党、爱国、爱社区。

社区靠群众,群众靠活动,活动靠发动,发动靠文化”,她用“家园文化”凝聚社区正能量。她动员居民培养一个文艺爱好,走进一个文化圈子。一大批社区“达人”成为居民心中的“明星偶像”,中华文化服务队、和谐传播服务队让苑区处处飘佳句、四方溢书香。她坚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大孝子”、“好婆媳”等评比,举办“家庭故事会”、“我的父亲母亲”摄影赛、家风家训书画展等活动,动员居民编出“百户家风故事集”、“百户家风启示录”、“百户家风典范画册”,让家家户户受到熏陶和感染。“婆媳对夸”活动“婆夸媳,夸出善良门第;媳夸婆,夸出忠厚人家”,有效融洽了婆媳关系。社区每年春节举办“万家宴”,迄今连续举办了18届,家家户户把自家的“拿手菜”、“创意菜”带到“万家宴”上分享,与邻里共同庆祝新春佳节,共同感受浓浓的团圆氛围。百步亭社区连续六年牵头举办“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六年来,百步亭社区共联络全国2万多个社区,参演居民达20多万人,累计点击收看人数达3.3亿人次。“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成为了全国社区群众文化集中展示的盛会。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XX用“志愿文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目前社区有4万多人注册成为志愿者,成立了20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她引导社区志愿者与1000多名空巢老人、500多名残疾人全部结上关爱对子,通过开展针对性、常态化志愿服务,使百步亭社区“邻里枝头结情谊,互帮互助满园春”。

正是XX用她火一样的热情全身心投入百步亭社区工作中,带领社区工作者一班人,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百步亭社区已形成“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喜有人贺”的良好风尚,百步亭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步一亭 温馨家园”。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7

有一种简单,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有一种平凡,是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有一种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从未改变。有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动人篇章,她就是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亚南路街道广州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热先古力·托乎提同志。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的背后站着群众,她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却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在头屯河区中亚南路街道,她是孤寡老人的亲闺女,流动人口子女的热大妈,居民群众的好书记,社区工作者的领路人。

大家都说热书记给人以干练、朴实、风风火火的印象,社区工作十几年以来,她在业务上认真刻苦,努力提高个人素质;生活上勤俭节约,作风优良;工作上勤奋谦和,服从组织安排,尽心尽力,以社区为家,以居民为重,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把居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无悔奉献,她的心在社区

她十几年如一日,迎着朝雾晨露出发,披着晚霞月光回家。在社区,很少有人迟到,因为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热书记每天来的很早。热书记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早晨学习,她总说:“我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的高学历,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不落在别人后面”。她常常为了工作,半个馒头就对付了一顿饭,工作忙的时候,她就住在社区,吃在社区,泡一包方便面、掰一块馕饼子充饥。2014年新成立的广州街社区,在成立当年就成功创建开发区(头屯河区)“五星级”社区,这在星级社区评选工作中是从无先例的。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她不忘为群众排忧解难,自己利用节假日、下班休息时间入户走访、了解辖区情况,在到新成立社区的两个多月中她没有休息过,鞋底的花纹都磨平了,茶水和馕成了家常便饭,感冒发烧就在社区挂点滴。

春天,热书记是一滴清露,带给群众一抹春色;夏天,热书记是一碗凉茶,给群众消暑降温;秋天,热书记是一捧晨光,带领社区采摘累累硕果;冬天,热书记是一方暖炉,带给群众温暖贴心。丈夫经常抱怨她说:“你也不比别人多拿工资,别人回家了,你却回不了家,你说你到底图个啥?”每当此时,热书记常常微笑不语,因为她的心中装满了居民群众,装满了社区的大小事务,为了工作,她常常舍弃小家,整天都泡在社区这个大家里。但是,再多的付出,她都无怨无悔。

一心为民,她的情在社区

在卫星路社区工作的时候,社区低保户张金宝2009年遭遇车祸,腰椎及双腿致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母亲今年已经80岁了,体弱多病。看着老人年纪大,还要照顾瘫痪的儿子,生活非常艰难,热书记心里不是滋味,平时只要有点空闲,就到张金宝家里探望,送些面、油、蔬菜,给老人收拾整理一下家里的卫生,在书记的带动下,社区的工作人员轮流去照看张金宝一家,可她还是放心不下,尤其是逢年过节一定要去张金宝家里看望。照顾老人的事,并没有因为工作上的调动而终止,从卫星路社区到中亚南路社区又到广州街社区,帮助张金宝一家从来没有间断过。热书记在广州街社区的结亲对象刘妍,独自带着女儿生活,热书记把刘妍的女儿当做自己的女儿,在学习上精心辅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每当热书记看到好看的裙子、衣服都会想到给女儿买一件。20187月刘妍因乳腺癌去世,年仅8岁的女儿由年迈的奶奶照料,看着年纪还小的女儿热书记流下了眼泪,从此她将照顾女儿的担子接过来,女儿的家长会她去开,女儿的学习她来管,女儿的生活她来照料。多年以来,她一直坚持每月至少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钱来帮助困难家庭,2018年她个人用来帮助困难家庭的金额已经超过万元。热书记的这种坚持影响着所在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让社区孤寡老人多了“社区儿女”,让社区流动儿童多了“社区妈妈”。

2013年,在一次入户中得知辖区低保户杜桂英家的小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境贫寒无力凑齐女儿的学费,当天下午,热先就将自己被评为“乌鲁木齐市优秀人才”所得的2000元奖金送到了杜桂英家中。随后,她动员辖区11家企业,启动了社区“圆梦基金”,一共筹集了13000元善款,补齐了剩余的学费,圆了孩子的大学梦。201710月,热先古力·托乎提同志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北京回来后,她走街串巷,积极为居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先后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100余场,受益群众50000余人次,把党的声音宣传到千家万户。

不忘初心,她的信念在社区

她是自治区“最美新疆人”的提名者,是“乌鲁木齐市优秀人才”,是“开发区优秀建设者”,她在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被开发区(头屯河区)评为“20102012年优秀共产党员”,20127月获得“乌鲁木齐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3月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称号, 20154月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55月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172月,被评为2016年度乌鲁木齐市优秀社区工作者,20175月,被评为第三届乌鲁木齐市团结友爱道德模范,2017年又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她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数不清的荣誉是对她辛勤付出的认可,是居民对她奉献的肯定,但她从不敢忘“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她把奖金捐给长期瘫痪在床的居民张建新,又用奖金将卫星路北二巷的围墙进行粉刷,并把民族团结等内容刷上墙。她解决了兴成花园小区绿化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她的多方奔走和努力争取下,在兴成花园小区种植苗木4000余株。她先后协助烟草公司家属院小区、珠海街1号小区、兴成花园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沟通协商,解决了收取停车费、楼宇照明设施不亮、电梯停运等一系列问题,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她带头在社区成立了“去极端化”宣讲队,让更多质朴的劳动者认清了极端宗教主义的真面目。短短的一个星期里,她就跑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开展了20多场宣讲,让辖区2000多名居民明白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017年,她带头在街道社区发声亮剑,坚定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向辖区居民群众讲清“三股势力”的真面目,坚决同“两面人”作斗争,她在发声亮剑中说道:“各族群众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绝不说‘两面话’,绝不做‘两面人’,我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带领居民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千言万语凝聚成热先古力·托乎提写在自己工作日志扉页上的一段话:“面对困难,面对险阻,我无所畏惧,越是在这种时刻,越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因为我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群众期盼的眼神,我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就应该是社区工作的领路人。”热先古力·托乎提就是这样一名十年风雨,初心不改的老党员;一个敢于担当,牢记使命的社区领路人;一位作风优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她依然在社区默默地奉献,用信念的微光点燃无限的希望。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8

XX,女,汉族,197311月出生,1998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西省高安市筠阳街道筠泉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自进入社区工作以来,XX怀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区建设奉献,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20年,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秀书记”。20年来,她以社区为家、视居民为亲人,带领“两委”一班人,围绕“党旗领航、幸福社区”目标,探索推行“五心”社区工作模式,抓党建强核心、抓共建暖人心、抓治理保安心、抓载体聚爱心、抓阵地乐民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站点、全国妇女健身示范点、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诸多荣誉。XX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爱岗敬业模范、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2017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712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委员。

一、抓党建,强核心,实现便民服务“一站式”

筠泉社区成立于1969年,是高安市的商业旺区、人口密集区。现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小组,4216户居民,常住人口有12556人。20188月,社区党支部正式升格为社区党委,下设11个网格党支部、1个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172名。

作为党委书记,抓好党建是主业,抓不好是失职。”XX以担当实干的精神,大力实施党建核心工程,推行“两委一中心”(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模式,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以网格为单位建立了11个党支部,以小区或楼栋为单位建立36个党小组,真正把社区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小区、楼栋。

为了打造居民“一站式”服务平台,2017年,XX争取上级支持,社区办公场所从原有200平米小场地变为4600多平米的大活动场所,投入了300多万元,将社区硬件设施进行装修改造。如今呈现在社区居民眼前的是“老中青”三栋大楼,橙蓝灰相间,清爽靓丽。社区办公楼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功能设施齐全,社区服务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硬件强起来,服务跟上去。社区配全配齐了14名社区工作者。服务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社区创新管理,在每个窗口都安装了“评议评价器”,每个月对群众评价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对评价不高的社区工作者进行谈话教育,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水平。

二、抓共建,暖人心,奏响共建共享“协奏曲”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XX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大力实施共建共享“暖心工程”,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治理复杂多样,需要激发多方参与的活力。XX依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通过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政策、资源、人才、信息等优势,推动落实共建任务。同时,创新探索出“六联”共建工作模式,即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文化活动联谊、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建,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的积极作用。

共建单位高安市中医院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进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家庭提供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特殊病人随访治疗等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前段时间,我半夜上卫生间的时候,不小心摔到腿,一时不能动弹。孩子也不在家,多亏了医生的上门服务,我才能好得这么快。”如今已恢复得差不多的胡大爷逢人便夸。

共建单位进社区,在职党员结穷亲。为了激励在职党员参与热情,XX在社区建立“筠泉社区心愿树”,将困难居民的合理诉求全部进行登记,在心愿树上发布“微心愿”,由在职党员和志愿者认领,然后上门达成“微心愿”,让居民说“住在身边的共产党员好”。向每一位在职党员发放《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证》,记录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服务情况及其他表现,并探索试行在职党员服务积分考评办法,按分值到“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通过与辖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良性互动,奏响了社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奏曲”。

三、抓治理,保安心,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理的“稳压器”、“总阀门”,为了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XX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安心工程”,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纠纷调解室和公安服务窗口,居民在社区就可以办理身份证、户籍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并聘请了专职律师进驻社区,定期为居民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援助,对邻里纠纷、安全隐患、信访稳定、举报投诉等情况,即时接受、及时办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按照“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机制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XX把辖区内的28个小区、184栋居民楼、294个单元、4216户居民、856家商铺划分为11个网格,配齐配足各层级工作人员,建立了“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商户)”的网格治理服务体系,摸清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建立了“居情格子簿”。

在走访过程中,XX发现老年人心理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残疾人群心理问题等在社区普遍存在,许多居民却不知道该如何排解。尤其是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于是,她买来心理学专业书籍,自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依托公益团队专门建立了社区心理咨询室,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减释压力、家庭矛盾调解服务,让社区居民有一个可以谈心、交流、释放压力的场所,从而促进家庭和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四、抓载体,聚爱心,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新活力”

社区工作重千斤,社区社会组织挑八百。多年来,XX一直把志愿者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社区成立起的“义工服务一条街”到如今的新社区“志愿服务”之家,爱心在这里传递,奉献在这里延伸。如今,各式各样的社区社会组织给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社区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XX将社区办公大楼的二楼,无偿提供给志愿服务联合会、巾帼志愿服务队、人防志愿服务队、筠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13个社区社会组织,作为这些组织的活动场所,并成立“筠泉志愿者之家”,不断引入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实现成熟一批,孵化一批,增强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力量。

正是有着这样的良好平台,社区社会组织才有了家,才能在社区服务里用心用情、发光发亮。

王礼军是筠泉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在社区的号召下,王礼军成为了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把自己开的一家小店设成了“党员义工服务点”,遇上生活贫困的人来修补旧伞,她总是免费服务。她还长期到80多岁的孤寡老人彭沉香家中,做些家务,照料老人生活。

在筠泉社区,像王礼军这样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方方面面。筠泉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网格、楼栋,组建了以党员骨干为主,网格员、楼栋长、爱心居民共同参与的15支志愿者队伍,在扶贫助困、治安巡逻、敬老助残、水电维修等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了“党员居住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奉献在网格”。

五、抓阵地,乐民心,搭建精神文化生活“大舞台”

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区治理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XX以夯实文化阵地、打造文化品牌为抓手,搭建起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舞台”。

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XX充分发挥党的十九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社区建立起“秀秀工作室”,在居民群众身边搭建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长期阵地,与居民群众一起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学深学透。打造社区培训中心,邀请专家为社区居民讲授传统文化、医疗卫生、运动养生等等专业知识,营造社区文明新风尚。协调各方资源,建设社区妇女儿童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齐在欢乐中成长。

目前,1200多平米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已全部建成并对居民免费开放,老年活动室、运动健身室、图书室、书法绘画室等功能一应俱全。这些场所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活跃了社区氛围,社区真正成为了居民群众的“开心乐园”。为了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XX积极组织居民群众成立广场舞协会、柔力球协会、太极拳协会、腰鼓龙灯协会等文化团队。近年来,广场舞、柔力球、太极拳等协会多次组队参加全省甚至全国的各种比赛,社区广场舞协会更是多次获得金奖、银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