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架构与实现的思考

关于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架构与实现的思考

纵观中外历史,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政党都需要通过意识形态来阐明主张、引领社会、凝聚民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为赢得、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以确立并不断巩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价值定位和基本原则,系统推进中国共产党握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路向,进而守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的攻坚战,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意识形态根基,依然是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价值定位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不仅表现为思想上的成熟和组织上的壮大,还体现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构建上的牢固和强大。从战略高度、历史教训和现实境遇中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系统认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的题中之义。

(一)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做出的重大判断,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的深邃洞见。意识形态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政治工作。早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就逐步认识到要正确认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发挥思想和政治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统帅作用。从“掌握思想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等经典论断中,足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以后,党对“文化大革命”的失误进行深刻反思,对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

四个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胡锦涛也曾指出:“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经济建设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极易导致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风气盛行,不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市场秩序的稳定,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根基。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建设工作凝聚社会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只有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航把脉、铸魂立根的作用,才能调节民众的社会心理,澄清是非,在更广泛、更为深层意义上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保障。另外,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更加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出台表明我国由“传统国家安全观”向“新型国家安全观”转变,开始通过国家强制立法的形式,将柔性的意识形态要求转化为刚性的法律制度约束,极大提升了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保障。概而言之,意识形态工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保驾护航,关系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把握它的极端重要性和任务艰巨性。

(二)从苏联解体洞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执政兴国的“定盘星”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根本的政治功能在于为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辩护。能否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地位是否牢固的关键。从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历史来看,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执政后期至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违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和原则,譬如:一方面,在文化、科学和教育领域,常常以行政命令来解决思想问题,对待意识形态工作简单粗暴;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弱化甚至疏忽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教育;对一些“地下刊物”“非正式组织”的意识形态审查缺乏警觉性、敏锐性,致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潮竞相激荡,它们往往以“重评历史”为名发表攻击苏共政治思想的言论,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瓦解苏共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最终酿成苏共分崩离析、丧失政权的悲剧。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工作是争夺人心的工作,是事关人心向背、兴衰存亡的工作。党政关系异变、党内关系异常、党群关系异化使得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脱离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意识形态防线被资本主义突破,最终导致苏共灭亡和苏联解体。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政权同敌对势力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敌对势力颠覆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突破口。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政党的兴衰成败,是政权合法性获得的重要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自冷战时期起,西方敌对势力就以各种方式推行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不惜一切代价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其根本目的在于妄图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普世化,实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统天下,从而更好地维护其世界霸权。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立党立国的“定盘星”,一旦被摧毁,随之而来的便是出现诸如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因此,只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挺牢固,才能够为政党及其成员指明目标和方向,凝聚成员意志,促进内部团结。换言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党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影响着党的组织建设,规范着党的作风建设,引领着党的制度建设。当前,面对执政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全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定盘星”的作用,才能确保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出偏差、不犯颠覆性的错误。

(三)从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研判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为艰巨。总体而言,价值性与政治性的双重属性决定着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无比重要性,科学研判意识形态领域严峻复杂形势,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才能在各种风险和考验中激流勇进。

放眼国际,世界安全形势和经济运行情况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国际局势激烈动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旧尖锐复杂。一些西方国家以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利用文化交流、宗教输入、人员交往等方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包装成为“世界原则”和“国际标准”,借助“分化”“西化”等各种图谋威胁着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甚至不遗余力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攻击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支配地位。

审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直接侵蚀着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它们刻意渲染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否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尤其是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剧了虚拟空间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性和匿名性,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挑战。西方势力以技术为掩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通过篡改网站、挖掘漏洞等方式频繁对我国网民关注的热点、兴趣点等数据进行非法监控和收集,并进行隐秘的网络意识形态攻击。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原则要求

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首要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则表现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问题。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原则要求,明确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注意什么”“坚持什么”,是坚定决心、凝聚人心、提振信心,进而富有成效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同向聚合

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群众路线作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联结器,既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更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其本色、存在价值和奋斗目标都与工人阶级、人民大众不可分割,相伴而生。在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导向和方法引领下,党与群众血脉相连、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创造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一个个奇迹。这些成就的取得,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了党心为民、民心向党、党群交融的巨大伟力,同时也启示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只有继续运用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切实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才能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

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一方面,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为基础和前提,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党的手里。早在19xx年,《解放日报》在创刊一千期的社论中就指出:“我们的报纸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是人民大众的报纸,这是我们这个报纸的第一个特点。”所有思想宣传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另一方面,将“人民立场”熔铸于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中,真正从人民利益的角度阐释和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将党的理论政策与人民的实际诉求结合起来,客观反映和有效实现人民大众的呼声与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消解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架起党心和民心的“连心桥”,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同心圆”,凝聚亿万人民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二)始终坚持总结经验与回应现实同频共振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体体现为: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以发展的眼光和整体性思维来思考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建设应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紧密结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建设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将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传播到人民群众当中,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是党的本职本分。这需要以党管媒体、党管宣传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方向保证,以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人才支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是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所遵循的重要原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等必然会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因此,新时代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仅要善于总结经验,而且要积极回应现实,观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毋庸置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往往是造成意识形态形势错综复杂的现实原因。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追求、思想观念的差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现实生活,才能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力”“批判力”和“免疫力”。尤其是针对偏激或错误的社会思潮,要敢于发声亮剑,及时回应批评,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正是在总结经验中与时俱进,只有聚焦时代课题、现实问题,才能把握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回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感召力。

(三)始终坚持守土尽责与对外传播同步推进

现实生活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均是意识形态工作要面对的重要阵地,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需要强化底线思维与阵地意识,坚持守土尽责和对外传播同步推进。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和改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建构和形成党管新闻、党管宣传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机制,从而有效把握和引导社会思想舆论导向。完善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体系,通过建章立制的刚性约束,压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的意识形态职责划分,增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肩负起“守土之责”,旗帜鲜明讲党性,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政策和主张,在“守土尽责”中大力保护“红色地带”,敢于打击“黑色地带”,积极争取“灰色地带”,促成党心和民意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国际话语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在国际话语场域中构建和巩固话语权与主动权,这也是展示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推动着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已逐步从国际规则接受者转变为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守护者、塑造者。因此构建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要在全球背景、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之下围绕中国发展道路展开,揭露西方话语霸权的错误逻辑,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坚持以开放性的眼光和视野洞察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主动、持久地融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努力对国际社会面临的贸易自由化、反恐、减贫、人道主义援助、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课题和重大挑战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与实践智慧。

三、系统推进新时代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路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国共产党要在新时代新征程运筹帷幄、行稳致远,续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必须念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构的“紧箍咒”,增强思想自觉、发扬斗争精神、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一)坚定“两个确立”,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行动自觉

立足新的时代方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离不开领导核心的掌舵领航,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方向指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做好意识形态和其他各方面工作的灵魂与指导思想,必须毫不含糊、一以贯之地将“两个确立”入脑、入心、化行;同时,也要将与之密切相连的“两个维护”坚持和捍卫到底,落到实处,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方面,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我们党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蓝图壮阔宏伟,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前所未有,需要防范化解的风险隐患错综复杂。因此,更需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大局,用鲜活丰富的当代实践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立健全党委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汇报以及研讨制度,加强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主要从事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机构的横向联合,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统筹指导,确保全党始终步调一致向前进。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全党要敢于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做硬碰硬的斗争,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其他大是大非问题上同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唱反调的噪音和杂音做坚决的斗争。

另一方面,政论文公众号整理,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领导干部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清醒的理论自觉、科学的工作方法加强理论创新和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阐释,聚焦社会热点和思想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通过理论创新阐明“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特优势,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深化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克服学和用“两张皮”的现象,完善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武装与实践发展有机互动。

(二)发扬“斗争精神”,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彰显自身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斗争精神”一词,肯定了“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的重大意义。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话语霸权和技术优势,激烈进行“阵地争夺”“话语抢位”,致使多种错误思潮渗透侵扰,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始终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以突出的政治导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迎难而上,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铁骨战士,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底气和硬气。

首先,把牢斗争方向,提升敢于斗争的魄力。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泥沙俱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加大。把牢意识形态斗争方向就意味着旗帜鲜明抵制敌对势力的渗透,倡导“做战士、不做绅士”,坚决果断消除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顽瘴痼疾。明确区分思想舆论领域的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不能一味以“思想包容”冲淡“一元指导”。敏锐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发展态势,深入分析意识形态斗争的突出特点和内容实质,在交流交锋中明辨是非曲直,剥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外壳。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时,要坚持动态、综合、有效的斗争策略,绝不能走“放任自由”的邪路,也绝不能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严防意识形态工作出现松散化、疲软化,或者扩大化和绝对化等不良倾向。

其次,掌握斗争规律,增强善于斗争的能力。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需要抢占制高点、占领主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得新闻出版阵地、社科理论阵地、高校教育阵地、网络媒体阵地可管可控。建设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主题网站和文创产品,积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思想文化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做好高站位又接地气的议题设置,使广大人民群众热衷于、乐于回应,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服力和聚合力,坚定信念跟党走,踔厉奋发建新功。培养一支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意识形态斗争规律的思想宣传队伍,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舆论动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斗争思路和方法,构建全民参与、全民防范的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实现网络舆论的健康向上、动态有序发展。

(三)提高“政治三力”,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

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其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之一,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则表现为以提高“政治三力”来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xxxx月,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领导干部只有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大局,增强政治本领,才能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牢牢掌握在手中。

一是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强调的是“怎么看”的问题,聚焦在意识形态责任工作的是非层面。科学研判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变化,以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潜在性、苗头性问题,避免意识形态问题的进一步演化和扩大。要善于从政治立场和方向上发现问题,从全局和长远来分析问题,从重点和关键来辨识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党的手中。提升政治判断力也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品质,促使其以自我革命精神进行问题检视和整改,进而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清醒和行动上的坚决果敢,始终铸牢为党、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

二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领悟力。政治领悟力侧重于“怎么想”的问题,主要是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认识。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是党规党纪赋予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之责,是各级党组织的使命所在。领导干部要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对党的理论学深悟透、弄懂做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了多次集中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陆续开展,通过思想研讨、理论考试、实践作为等方式促使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创新思想、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帮助他们将学习掌握的理论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与工作能力。

三是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注重的是“怎么干”的问题,着重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的程度。20xxxxx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层层明确、步步分解,破除意识形态工作执行中的不严、不实等弊病。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情况的监督落实,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列入“问题清单”并加以追责,制定整改措施,狠抓立行立改,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刚性约束,为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提供规范指引和制度保障。

四、结语

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一根本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视当前风险挑战中深刻认识新时代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价值定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旁落,这为我们高度重视和顺利开展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主基调,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意识形态斗争局势更加波诡云谲,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同向聚合、总结经验与回应现实同频共振、守土尽责与对外传播同步推进这三大原则要求,是党遵循意识形态斗争规律并打赢这场硬仗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尽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以及意识形态工作本身的至关重要性,都决不允许我们在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有任何的松懈。不断增强“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是党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逻辑必然和现实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