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局创建文明单位材料:关于市文明委重点工作安排和下达事项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XX局创建文明单位材料:关于市文明委重点工作安排和下达事项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区文明办的指导帮助下,XX区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各级文明委和文明办关于文明单位创建的文件精神、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紧扣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目标,紧密联系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紧密结合局机关党建和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了城管系统党员干部的素质,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管理事业发展两促进、双丰收。现将我局今年以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到位。局党组始终坚持加强对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专职负责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了《XX区城市管理局XX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和《XX区城市管理局XX年度特色创建活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做到了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始终把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总体部署安排,按照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标认领,压实责任,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工作互动、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狠抓责任落实,做到事情有人管、工作有落实,确保全局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创建水平再创新高。
二、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我局始终坚持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上率先带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了《XX区城市管理局XX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学习内容,确保取得实效。
(二)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全区城市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XX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迅速行动,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组织开展“学、唱红歌”合唱活动,录制视频并报上级党组织参选。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我的父亲焦裕禄》《千顷澄碧的时代》等红色电影,结合XXX周年活动,参观XXX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园,重温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辈,撰写心得体会,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信念上得到了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同志们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三)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党建是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更是引领、推进文明创建的重要保障,我局始终坚持机关党建和文明创建相融合,创新创建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党建楼道、党员书屋、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活动阵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有效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党员进社区、“书香三八”“清明祭英烈”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党建与文明创建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
(四)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在全局开展最美志愿者、文明职工、文明科室、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来,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实现文明服务常态化,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观点市民的文明意识,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通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文明旅游、义务献血、爱心帮扶、疫情防控值守、文明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也充分展示了全区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四、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开展国情和形势教育方面。坚持经常开展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深化党的XX大精神学习宣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开展“四德”教育方面。大力培树“四德”典型,开展道德模范、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评树活动,号召全区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进一步激励了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方面。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学习了家风家训家规,了解到家风家训家规是先人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生活智慧的传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教体系统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对营造美好家庭、引领向上向善向俭的文明家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方面。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参与“XX区实干担当甘于奉献好青年”“XX好榜样”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并在区“学习强国主题公园”展播先进事迹。XX年,我局依托“文明XX城管”微博转载、发布正向信息XX条;撰写工作简报、城管动态等信息XX余篇,推送搜狐网、XX日报、汴梁晚报、XX报等媒体平台刊登稿件;“XX城管”美篇公众号发布信息XX余篇;有效处置网络舆情X件。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使用新媒体网络的管理约束,督促转发、跟评时事政治热点,切实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五)开展《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教育方面。我局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和实践活动,采取会议专题学习、干部职工自学等形式加大学习《条例》力度,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文明观念,促进文明行为养成,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六)开展学习型单位建设方面。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学习型单位建设的部署,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党支部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领导干部学在前、作表率。规范学习交流制度,定期安排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交流学习工作心得,用好用活“学习强国”APP平台和“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平台,持续掀起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潮,形成人人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营造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浓厚氛围。
(七)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方面。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文明观念,促进文明行为养成,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喜事坚持节俭的原则,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鼓励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屏、宣传栏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建立节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八)开展诚信教育方面。通过开展诚信教育讲座、诚信教育进社区等活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干部职工个人诚信档案,坚持“守信激励,失信处罚”的原则,把诚信建设纳入干部职工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科学正确运用诚信档案,提高单位诚信建设氛围,促进干部职工成长,形成较稳定持久的诚信理念,不断提高个人的诚信度。
(九)开展法治教育方面。持续开展法治进机关、进社区活动。集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和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法规,将宪法宣传有效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组织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广场公园,悬挂宣传条幅,印发宣传单页,向辖区广大居民面对面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教育法律问题;通过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了大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思想理念,能有效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
(十)开展文体活动方面。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活动。建立健全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大力开展“书香三八”、“趣味运动会”、“健步走”、“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动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职工间的交流,增进凝聚力和向心力。
(十一)开展帮扶慰问方面。健全落实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干部和职工走访慰问制度。以“双联双创”活动开展为载体,认真抓好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局领导带领机关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牛庄、小马圈、环卫局等一线走访调研,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帮扶走访活动,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生活中体民情,解民需,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十二)开展城市防汛救灾方面。制定《XX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以全体党员干部为基础,组建100人应急救援队伍,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盯梢值守制度。妥善应对特大暴雨天气灾害,寻情期间救援遇险群众XX余人,引导车辆远离水深路段,切实保障了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负春光再出发,文明花开正当时。XX区城市管理局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务实的思想作风、高昂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为新时代XX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