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6篇)“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目录
1.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冯鹏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1
2.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5
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9
4.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小明: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结晶与思想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3
5.全国政协委员、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韩保江:
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17
6.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人民政协报,2024年4月17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
和强大生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冯鹏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高度概括,也鲜明地标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两个大局”中引领时代精神,在原创“两个结合”中揭示必由之路,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升华实践智慧,在实现“两个创造”中彰显天下情怀,在塑造看家本领中凝练“活的灵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炼了新理论、概括了新实践,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
在把握“两个大局”中引领时代精神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及其时代要求,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时代特征,在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的同时又自觉自信地塑造和引领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正是在“两个大局”的高度上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走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当代中国塑造和引领了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当今世界塑造和引领了天下为公、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规律和当今世界深刻变革历史趋势的坚实把握。
在原创“两个结合”中揭示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表明,“两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入总结,也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我们党打开了理论创新的空间、拓宽了理论创新的路径、激发了理论创新的活力、彰显了理论创新的文化主体性,不仅在“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的意义上表征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的认识新高度,表征了我们党在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上的精神新高度,表征了我们党在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创新上的实践新高度,也从思想解放层面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展现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理论逻辑。
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升华实践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宗旨立场是理论创新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最高价值尺度,既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根据和标准去洞察时代大势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又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思维和方法去具体回应和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凝练并升华了我们党具有更强价值自觉和更高时代站位的实践智慧,为我们党能够深刻回应和回答时代课题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价值逻辑。
在推进“两个创造”中彰显天下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人类历史性的创造,历史是人类创造性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既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线性现代化观和文明等级论,又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世界历史意义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创造”的实践特质、世界意义与文明气度的深刻阐发,
讲清楚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实践精粹、文化精华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历史逻辑。
在塑造看家本领中凝练“活的灵魂”
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认识和实践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性,坚持用世界和世界的发展变化来观察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确把握、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六个必须坚持”作出概括阐述,不仅创造性地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统一起来的鲜明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而且深刻展现了我们党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我们党提供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看家本领”,也为我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活的灵魂”。
开放是思想之舟,创新是理论之魂。一个理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既决定于理论满足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需要的程度,也决定于理论在满足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需要的同时展现了什么样的内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在回应时代、引领时代、传承文明、塑造文明的同时,又从引领时代精神、揭示必由之路、升华实践智慧、彰显天下情怀和塑造看家本领等方面,建构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为坚实而深刻的内涵逻辑,从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解决当今世界问题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的科学方法和观念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深切地领会和实践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就是要在深入把握这一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和世界性贡献的同时,深刻领悟其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所展现出来的具有时代高度的主
体自信、理论思维、实践智慧、世界意义和思维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
在20XX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系统阐述,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只有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才能体会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历史逻辑,才能更加笃定地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规律的深刻揭示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
“第二个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正确认识并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因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更能符合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得以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得以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使之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与价值认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指导关系,也是相互融合关系。相互融合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也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激活、互相成就,使二者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便能迸发出强大的思想伟力,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内在奥秘的深刻揭示,揭示了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围绕振兴中华,近代以来多种思想文化激荡,改革开放后也一度出现思想分歧。这些思潮或怀疑、否定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割裂文化传统;或盲从西方,全盘西化;甚至还有倒行逆施的文化复古主义。这些错误认识让我们在“古今中西”问题上摇摆不定,在推进中华文化自我更新发展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
在民族危亡、文化自信几近丧失之际,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批判总结并承继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悲惨命运,才使得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被动转为主动,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使中国人民在重新站立起来后重新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赋予了“实事求是”“小康”“和谐”“天人合一”“大同”“民本”等概念现代因素,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并自觉将其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以此指导实践,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第二个结合”是对这一实践的经验总结,揭示了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省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本土化的智慧支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根基和更加宏阔的历史纵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根基上,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不是断裂的关系,而是古老文明的自我更新与不断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当代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和包袱,而是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区别于西方式的现代化,就在于它既基于中国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与相互融合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思想和治国理政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当前中国实际相结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强国建设、法治建设、反腐倡廉、基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治国理政的诸多方面提供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如体系完备的文官制度、郡县制行政体系、科举制度、乡绅制等,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央集权制
度和“大一统”思想及其有效实践。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这是党的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成
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延续至今,就在于具有鲜明的文化主体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外国侵略者和西方文明的欺凌之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根基逐渐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改变了中华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中华文化主体性得到升华并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广泛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变了一段时期内社会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等思潮泛滥的乱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独具特色的理论品格,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执政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科学的理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一个“行”字,有力而又传神,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
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对人民的真挚情感,洋溢着鲜明的人民性。经济建设中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始终坚持人民在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等等。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政权存亡。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
为党不竭的力量源泉。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其本质是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从建党至今,党的历史方位几经变化,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须臾未曾改变,历久弥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出的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中,第二条便是“坚持人民至上”。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写在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人民的理论,必然被人民心悦诚服地接受,化为亿万人民在新时代昂扬奋进、创造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基于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解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掌握历史主动的宝贵政治品格。
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这一创新理论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经过实
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为源自实践,所以理论很有现实针对性、很实在、很管用。因为接地气,所以理论之树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生气盎然。
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致力于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譬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不丢老祖宗、又努力讲新话,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始终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其精髓在于把握好这一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社科界的政协委员,我深切地感受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精神,乘势而上,重视了解社情民意,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积极建言资政、履职尽责;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结晶与思想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
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小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必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把握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宏阔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航程,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对当代中国新型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科学回答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赋予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治国理政新气象,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演进规律、民族运动发展规律、现代国家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是对党百年来民族工作发展历程特别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科学回答事关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逻辑严谨,涉及民族工作各领域各方面,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新成就新经验,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十二个必须”的提炼概括,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突破民族的狭义范畴,海纳百川指向更具开放、包容性的命运共同体,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根本消除西方民族观念对中华民族形塑的消极影响。深入学习领悟、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论断。
世界民族经历了古代民族、传统民族、现代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有自身的进阶逻辑和演进规律,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宗教等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化拓展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性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同时指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郑重宣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XX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XX年,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民族工作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深
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具有很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也为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范畴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打牢了思想根基。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进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体路径包括: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即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民族观中启迪智慧,马克思主义经典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民族理论的源头和基础:国家不仅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同时也是社会整合的工具;国家产生催生民族交流,国家发展推动民族交融,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尊重特殊性、包容差异性、增进共同性是多民族国家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要义。
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自信,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揭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规律,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各民族命运相融、利益相连、守望相助,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从新中国75年特别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增强信心,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一体的多彩中国,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世界读懂历史中国、新时代中国。
从宪法精神的共识指引和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正本清源,宪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基石性作用,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价值体系、彰显大一统国家观传统,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宪法蕴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等价值资源,弘扬宪法精神。
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的学术使命中激发原创,集群研究优势,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维度,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
论逻辑,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化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韩保江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揭示了高质量发展规律
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品格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科学品格也集中体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揭示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本质上说,新发展理念,就是我们“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因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之所以是“规律”,是因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是我们党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清醒地回答好“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新发展理念就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从而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抓好、抓出质量,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我们的事业发展才会顺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再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新时代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只有按照这一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求去调整或改革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与高质量的生产力相适应,我国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的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包容性发展的社会规律认识的结果。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按照科学发展的经济规律的要求,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质量与速度兼顾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要求,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按照包容性发展的社会规律的要求,就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包容性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完成好高质量发展这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高质量发展规律。
第一,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有机结合之中。既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营主体的生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居民消费方式和需求侧管理,进而“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第二,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使然。”“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同时,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第三,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第四,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新质生产力中的“新质”与先进生产力中的“先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现代化”,以及新发展格局的“新”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都属于“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为如何看待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创立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大量吸收借鉴前人创造的成果,尤其是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结果。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推翻旧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包括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丰厚滋养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可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重要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比如,
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今天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
展
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高度重视发挥新文化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我们要建立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充满信心地预言新中国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与此同时,毛泽东强调要批判地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要古为今用。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宏伟蓝图时,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到一个
新水平,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一是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提出文化自信并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三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四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六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影响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