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质战斗力素材汇编(新质生产力)

10篇)新质战斗力素材汇编(新质生产力)

10篇)新质战斗力素材汇编(新质生产力)
目录
10篇)新质战斗力素材汇编(新质生产力)
目录
1
.马权:
向新兴领域要新质战斗力………………………………………………………1
2
.广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锐:
聚焦新质公安战斗力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5
3
.萍乡市公安局局长程海腾:
聚焦“五化”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10
4
.中国移民管理报评论员韩瑞: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新质战斗力………………………………………………13
5
.江苏法治报记者姚瑶:
警练兵提升新质战斗力………………………………………………………15
6
.河南省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王珂:
培育和发展消防救援队伍新质战斗力………………………………………17
7
.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讲师秦晓光: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辩证统一关系………………………21
8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闩锁:
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内涵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24
9
.童培友: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43
10
.朱建安:
以新质战斗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45
向新兴领域要新质战斗力
马权
202451日)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新兴领域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活动范围拓展,而出现的新型战略空间和关键技术领域,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赛场和新高地。作为新质战斗力生成和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维域,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离不开新兴领域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加强对新兴领域价值作用的深刻认知和透彻理解,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坚持向新兴领域要新质战斗力。
一、充分认清新兴领域承载军事属性的时代价值
  新兴领域战略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国防和军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兴领域所构建起来的新型战略优势,是当今时代大国战略博弈和军事实力竞争的战略高地。深化推进新兴领域开发建设,成为拓展军事实力、制胜未来战场、赋能新质战斗力的新驱动。
  军事战略竞争焦点。新兴领域汇聚了引领未来发展的几乎所有战略性技术,围绕新兴领域空间开发利用和技术研发,世界主要国家着眼发展规划、核心技术、军事化运用等方面强化部署,抢占新时代新兴领域竞争制高点,构筑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军力突破的先发优势。近年来,为迎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相继出台国防军事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明确军事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举措,详细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对加快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并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力求在战略博弈和智能化战争中抢占先机。
  战场制胜关键领域。新兴领域的前沿性先进性属性特征,决定其在诸多方面具有传统作战领域和作战力量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军事实践表明,新兴领域正在加速作战手段全面重塑,作战机理呈现空前变革性与颠覆性,作战能力展现出超常规的非对称优势,日益突破传统作战形态,在实战中发挥巨大威力。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大量投入实战,无人机实施情报搜集、突袭,融入作战的每一个环节,衍生出“情报众筹”“派单打击”等作战新样式,战争形态更加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的交叉融合应用,智能无人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场制胜法则,成为决定战争
胜负的关键因素。
  新质战斗力生成新范式。与传统战斗力相比,新质战斗力全要素植入了智能化基因、融进了网络化通道,使军事新体系呈现出智能赋能、网络聚能、技术强能、体系释能的新优势。新兴领域蕴含发展新空间,发掘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战斗力的关键要素。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战斗力要素,让传统作战元素“老树发新芽”焕发新活力;用新的认知力、结构力、创造力变革升级传统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使战争攻防作战机理发生跨越性颠覆性变化,对于新质战斗力的生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当前,世界军事强国纷纷在人工智能、生物交叉、先进计算、高超声速等方向加大投入,并将融合交叉应用作为培育新质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成为新原理、新机理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增长极。
二、努力发掘新兴领域蕴含创新发展的潜能优势
  新兴领域或是客观存在而新涉足的空间,或是传统空间领域的新发展,涵盖了太空、深海、网络、极地等新型战略空间,涉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天然拥有极强的时代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等价值属性,蕴含着创新突破的巨大潜能。
  新兴领域为新质战斗力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作为国家战略能力的增长极,新兴领域不仅可以催生新质生产力,而且可以有效供给新质战斗力。当前,开发和积蓄新兴领域资源,支撑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核心技术和作用机理,已由传统范畴加速向新兴领域转变,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态势,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深刻改变,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制胜机理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一大批新兴领域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转化运用,为更好赋能决策链、指挥链和战斗力生成链奠定坚实基础。
  新兴领域为新质战斗力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核心是“科技+创新”。当前,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领域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核心装备研发,进一步促进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向军事领域转化速度加快,以各种方式和形态融入并凝结在战斗力各要素中,从作战维域、制胜机理、武器装备、力量结构等方面,推动旧战斗力体系要素消亡,牵引新战斗力体系要素重塑,为加速发展新质战斗力提供强劲驱动。
  新兴领域为新质战斗力发展赋能创新动力。新质战斗力是战斗力构成要素发生改变,所产生的新生战斗力,本质上是“新质”被赋能革新,不断突破传统战斗力增长方式和路径,不断突破原有科技根基的藩篱,具有高科技、新机理、强功能特征。新兴领域技术新、领域新、配置新,对新兴技术、力量组成、结构编成等作战要素具有空间集聚性,能够不断吸引新的主体和新的要素融入,技术、装备、机理创新溢出效应强,实现新兴技术、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及人员的创新性配置和优化组合,为发展新质战斗力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新增长引擎。
三、加快推进新质战斗力生成提升的方法策略
  恩格斯指出,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军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实现新兴领域创新成果在军事领域的落地转化,必须全面激发新兴领域军地科技创新活力,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加速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构建创新生态。新质战斗力是新质生产力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成质量取决于国家产业基础、社会创新环境、军事资源禀赋。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强化体系布局,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努力提高新兴领域发展整体效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科技—产业—军力”良性循环,营造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的良好创新生态。
  突出发展重点。新质战斗力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在军事领域的突破成果,主要体现在作战空间的新拓展、制胜机理的新变化、军事科技的新突破、武器装备的新模态。要紧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扭住重点新兴领域推进,努力构建先进科技、优质潜力资源向新质战斗力转化的快速通道;不断强化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遵循作战能力生成规律,充分发挥作战需求牵引作用,推动新质战斗力建设需求进入战略规划、进入装备研发、进入整体布局;瞄准前沿,找准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突破方向,自主超前开展前瞻性国防科技创新,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拓宽转化路径。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成长链、杀伤链,是培育新型作战力量、发展新质战斗力的重要路径。要紧盯科技前沿研究备战,
从技术之变研判战争之变、探寻制胜之法,以充分的战略预见谋求先发优势;围绕杀伤链部署创新链,面向推动传统作战力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前瞻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大胆创新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主动与新兴领域科研院所建立需求对接、规划衔接、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机制,探索实践“科学家+”联合攻关新模式,推动新质战斗力建设跑出加速度、建出高质量。
  提高赋能质效。新质战斗力是转化运用新兴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重要抓手,应广泛集聚军地各方面力量资源,把新兴领域集成优势转化为战场胜势。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梯次衔接同向发力,融合抓好新型力量开发培育和传统作战能力挖潜;大力推动新兴领域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打通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直达转化链条,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提高新兴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强化技术、装备、人才、编成等要素协同,探索“科技+”“网络+”等作战训练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新技术、新手段加快形成新质战斗能力。
聚焦新质公安战斗力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访广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锐
2024511日)
  近年来,广东广州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定位,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推进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精准警务,不断打造高水平安全,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使命。近日,广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锐就“聚焦新质公安战斗力、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广州公安在立足工作实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张锐:我们立足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定位,推进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精准警务,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使命。
  一是锚定最高标准,坚决守牢政治安全底线。坚定不移开展反颠覆反渗透反分裂斗争,从打防管控建等多个维度,通过系统性部署守牢政治安全“南大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周密措施,强化落实反恐防恐各项措施。
二是激发动力活力,坚持以打促防护发展。坚持打击主责主业,成立打击
委员会,高质量打击违法犯罪。通过整合各警种资源,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三是严密巡防管控,筑牢公共安全坚固防线。深入开展精准巡防、精准清查,精准启动等级勤务,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动态设置“135分钟”快速反应勤务圈,联动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积极推进治安治理,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深化粤居码推广应用,不断深化城中村治安综合治理。
  四是聚焦城市治理,持续构建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建设为目标,全力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国际大都市。强化道路交通事故治理专项攻坚,深化设施隐患排查,优化警医联动救治机制。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组织召开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警企座谈会,制定“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治理、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6个专项行动,持续排查整治各类执法突出问题。
记者:就“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请您谈谈广州市公安局的
具体做法。
  张锐:新质公安战斗力是公安机关利用先进的革命性技术,通过创新形成的捍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守护人民安宁的新质态专业能力。新质公安战斗力在手段支撑上,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在工作质态上,体现在战斗力全要素的大幅提升;在警务效能上,落实在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上。
我们紧紧围绕公安部党委、广东省公安厅党委提出的有关部署要求,结合
广州超大城市的体量和安全态势,深入研究,探索推进。
  一是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创新是关键。我们将不断健全公安创新制度机制,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动力,推动公安工作的力量、系统、装备等资源要素与工作新模式相匹配。
  二是深入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是契合新质公安战斗力的警务模式。我们将在做专警种、完善机制、科技支撑、服务实战上下功夫,打造现代新技术支撑、符合现代城市特色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三是持续培育与锻造新型警务人才。新质战斗力的生成,源头是新质人才的养成。我们将从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着手,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警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
  四是全面系统强化警队实战训练。训练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路径,是警务实战极其重要的直接准备,是把由人员素质、科技装备所形成的潜在战斗力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更是形成新质战斗力的核心环节。我们将构建新型教育训练模式,开展系统化、针对性训练,有力助推新质战斗力提升。
  五是协调推进新质战斗力与传统战斗力。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其主要目的是增进工作效能。我们将遵循公安工作规律,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状况和特征,在持续总结提升用好现有传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加快拓展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内涵,扎实稳健促进公安战斗力向新质转型。
记者:在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进程中,广州公安是如何谋划和构建“专业+
+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
张锐:我们把警务运行模式创新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谋划,结合
公安改革,落实公安部要求,在做专警种、完善机制、科技支撑、服务实战上
全面出功发力。
  一是突出专业的科学性定位。在全面推行大部门、大警种改革的基础上,明晰大部门整体专业性和大部门内各业务模块的专业化要求,加快构建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警务管理体制。重点从整合专业力量、加强专业研判、优化专业流程、集成专业手段、提升专业能力、强化专业攻坚六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二是突出机制的实战化再造。坚持实战运行导向,以健全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完善常态化研判、扁平化指挥、合成化作战平台,强化警务数据共享、部门警种联动、网上网下同步应对,全面提升警务效能和整体战斗力。主要从优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优化刑侦部门运行机制、整合治安部门运行机制、优化大监督运行机制建设、优化应急警务协同机制建设、优化重大敏感案事件跨级办理机制等方面出功发力。
  三是突出大数据的新质域应用。加强科技信息化统筹,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赋能方式。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一体化公安大数据平台基座。改进数据赋能模态,科信部门建设通用系统,专业警种组建本警种的大数据专题库及运用系统。大力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警务领域的全警使用。深化新技术、新装备研究试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安工作应用场景。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探索可穿戴类设备、警用机器人等扩展类移动警务终端的实战应用场景。
对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的初步认识
  新质战斗力是依托新兴科技手段和作战理念形成的一种全新、高效、多元的战斗力,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通过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等手段,形成的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新型战斗力生成模式和形态。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需要搞清楚新质战斗力“质”是什么、“供”向哪里、如何“供”等基本问题。
新质战斗力“质”是什么
  新质战斗力的内涵丰富,包括信息化战斗力、智能化战斗力、精确化战斗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新质战斗力的“质”要素。
  “质”在信息化。新质战斗力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这意味着它高度依赖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信息化战斗力强调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实现对战场信息的快速获取、传输和处理,进而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对战场态势的一目了然,使作战人员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决策,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
  “质”在智能化。智能化是新质战斗力的另一大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质战斗力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以提高作战效能和减少人力投入。智能化战斗力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战场态势的智能感知、分析和决策,进一步提高了作战效率。
  “质”在精确化。新质战斗力追求精确化打击,通过精确制导武器、远程打击等手段,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摧毁,减少附带损伤和战争成本。精确化战斗力通过精确打击、精确保障等手段,实现对敌方目标的精确摧毁和对己方力量的精确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
新质战斗力“供”向哪里
  新质战斗力供给主要是在军事领域。通过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推动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提高作战效能,为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提升以及打赢现代战争和制胜未来战场,提供强大力量保障和先进科技供给。
  供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新质战斗力服务于国家整体安全战略,可大幅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为应对外部威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供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新质战斗力供给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为提升军队作战效能、优化作战方式、实现作战目标提供强大动力。新质战斗力通过提供先进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适应性。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帮助军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以提高军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形成新型作战力量。
  供现代战争和未来战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新质战斗力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新质战斗力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特征,使其能够实现对战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和应用,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新质战斗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战场变
化,可以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战争节奏;新质战斗力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使其能够创造出新的作战方式和手段,突破传统作战方式的限制,在战争中出奇制胜。
新质战斗力如何“供”
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要紧盯打赢未来战争,向科技创新、装备更新和人
才培养要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供。科技创新是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的动力引擎。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应该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关注技术趋势、加强技术研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深海、网络、太空、无人智能等作战力量建设。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完善科技合作通道,破除技术壁垒,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碰撞,产生更多新的技术增长点。要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这个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器”,尽快打通转换渠道,建强全链条全流程支撑体系,让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战斗力。
  通过装备更新供。装备更新是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的重要保障。通过引进和研制新型武器装备,提高装备水平,增强作战能力,从而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装备更新重在技术保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适应现代战争需要、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推动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装备更新还需要加强采购管理,优化采购流程,拓宽采购渠道,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此外,装备更新还应该注重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武器装备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通过人才培养供。人才是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的关键要素。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军事较量主要表现为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新型军事人才的比拼。因此,要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要加强军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明确培养战略目标,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搭建军事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人才学习资源,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五化”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萍乡市公安局局长程海腾(202456日)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日常工作规范化、部门警种实战化、基层基础信息化、科技支撑智能化、队伍素质专业化”建设,着力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公安工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公安力量与智慧。
一、聚焦日常工作规范化,提升工作质效
  推进日常工作规范化是提高整体公安工作效率的基础。我们坚持以工作的规范化、实质化、长效化运行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局各警种部门在办文办会办事、信息流转、执法办案、监督落实等工作的规范度。
  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总结推广一批“教科书式执法”模式,提升执法管理水平,守住执法安全底线。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力量整合,通过建立精细化的督查督办运行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反馈。
二、聚焦部门警种实战化,锻造主战之“矛”
  推进部门警种实战化是激活“市县主战”的引擎。萍乡地域小、人口较集中,对此,我们进一步加强市局警种部门情报研判、指挥调度、执法办案、行动落地等实战化运转,增强对基层一线的服务支撑,以深化“三大专项行动”(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为牵引,主动靠前担当、忠实履职尽责,全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坚决确保社会稳定。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注重源头治理、协同治理、闭环管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类非警务警情向综治中心分流的对接联动模式,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决防控治安风险。持续严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135分钟”(即核心区域1分钟内、重点区域3分钟内、其他区域5分钟内到达现场)快速响应和城市快警等机制,提高见警率和震慑力。
坚决守护公共安全。严格危险物品、道路交通、大型活动安全监管,提高
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防控水平,从源头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坚决服务发展大局。严格落实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25条措施,依法维护
市场经济秩序,以利企便民举措更好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真正把好事
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三、聚焦基层基础信息化,筑牢主防根基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我们推进派出所硬件提升工程、派出所软件规范化建设,完善智慧派出所管控平台建设、派出所运行机制,深化日常人口服务管理和社区警务工作融合水平,重点提升人口服务管理和社区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着力提升基层基础水平,不断推进派出所警务运行规范化、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基层警务智能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警务效能,结合市县机构改革和实际,理顺派出所和其他专业队伍关系,引导派出所回归基层治理主业。着力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班子”,推广“平安义警”“城市快警”等群防群治做法,推动“民警干、群众看”向“民警带着群众干”转变。
四、聚焦科技支撑智能化,赋能实战运用
  科技是促进公安战斗力提升的硬支撑。我们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改革为着力点,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抓手,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提升市县公安机关的科技应用水平和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智能化水平,不断为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打造新的战斗力。
  全力推进机构改革。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稳妥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实现机构人员业务重组、职能整合、流程再造。
  健全完善警务机制。持续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化110非警务警情分流衔接有效处置机制,大力推进警种部门力量整合、资源整合、职能融合,做到情报精准灵敏、指挥高效顺畅、行动快速有力。
  深化科技支撑运用。贯彻落实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全力推进反洗钱联合研判中心、基础管控中心、大数据实战应用中心、违法犯罪侦查中心、交通安全管控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六大中心”建设,努力提升全市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五、聚焦队伍素质专业化,锻造过硬队伍
专业化、职业化是推进公安队伍建设现代化的必由之径。我们通过教育培
训、暖警爱警、从严治警等方式促进整体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队伍政治引领能力、对敌斗争能力、基层治理能力、防范风险能力、法治运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服务发展能力、科技支撑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激励广大民警挺膺担当、履职尽责,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公安队伍的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担当作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健全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任用、回访等全链条闭环孵化机制,突出抓好正向励警,评先评优、立功受奖政策坚持向工作成绩突出、辛苦指数高的一线民警倾斜。
  坚持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两个责任”,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坚持实战实训。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建立健全公安干警轮训制度和全警训练机制,持续开展轮训轮值、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竞赛活动,着眼训战结合、资源共享,夯实教育训练基础。
  坚持暖警爱警。坚持“民警第一”,深入推进警心工程,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科学调配警力、合理安排勤务,切实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新质战斗力
中国移民管理报评论员韩瑞(2024116日)
  “剑斩七寸”、“神”机智算、“千面归一”国家移民管理局第二届基层科技创新应用大赛上,多个科技成果喜获奖项,一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折射出移民管理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力量磅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来,局党组始终把科技兴警摆在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突出位置,把信息科技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出台“十四五”时期移民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到深入推进移民大数据战略,构建移民治理“最强大脑”;再到集中建设一批基础项目、骨干项目、急需项目,体系化催生新质战斗力一项项举措接连推出、陆续落地,科技创新理念深入警心、步伐不断加快、成果喷涌而出,移民管理事业发展赛道更宽、活力更足、质量更高。
  观大势、谋全局,方能育新机、开新局。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和制高点,谁就能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环顾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亟须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审视自身,移民管理机构担负着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口岸边境安全稳定、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神圣职责,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方位,迫切需要向科技要警力、向创新要战斗力。我们要客观认识信息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切实增强做好信息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快提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战斗力。
  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引领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新则天地宽。要把学科技、用科技贯穿移民管理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在学习中增强科技理念,在应用中提升科技运用本领,营造“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浓厚氛围,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破解实践难题、突破瓶颈制约、提升发展质量。
  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必须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建设应用。没有信息科技现代化,就没有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移民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民警的科学素养,取决于移民管理科技含量和创新分量。要紧紧围绕移
民管理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智慧边境”建设、“数字国门”建设、人工智能建设、大数据应用建设,切实筑牢口岸边境安全防线,持续提升管理服务质效,有力促进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必须充分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信息化建设能否做得成、做得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能否成为事业发展“最大增量”,取决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专业队伍。各级要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热情主动关心支持创新发明,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广大信息科技骨干要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立时代之潮头、担创新之重任,把难干当难得、以精神创精品,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技创新广度和深度进军。
  国家移民管理局第二届基层科技创新应用大赛圆满落幕,这批科技创新成果必将在实战中释放强大威力,使移民管理事业如虎添翼。而眺望更远的远方,科技兴警深入推进,新质战斗力加速生成,高质量发展动能定会越来越充沛,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江阴焠警练兵提升新质战斗力
江苏法治报记者姚瑶(202443日)
  去年以来,江阴市公安局紧紧围绕队伍建设攻坚部署要求,以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为目标,立足实战需求、着眼长远规划,坚持从严、从实、从难出发,加速构建“战练合一、练战一体”练兵机制,着力锻造一支富有新质战斗力的钢铁警队。
优布局构建实战训练体系
  江阴市公安局党委将全警实战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党委领导、政工牵头、警种主抓、条块联动、全警练兵”的工作格局,全面研究解决基地建设、教官培养、课程研发、训法创新等问题。同时,打造江阴公安人才库,探索实施“1330智汇人才”计划,大力推进24个基层所队“训练角”、3个随岗培训点、19个实践教学点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实战实用的训练基地建设体系。
  为了人人练就过硬本领,个个成为行家里手,江阴公安制定民警轮训轮值、专业蓝军建设等工作方案,明确37项培训科目,构建起“警种全岗位、业务全流程、职业全周期”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以“周训练、月通报、季总结、年评定”制度进一步提升练兵质效。同时探索“指尖”云培训模式,从小警情、小案件、小纠纷入手,自主研发警务理论、实战技能等警务微课程52个,让民警愿意学、随时学。
  截至目前,全局共有省厅中级教官5名、无锡公安一级教官35名,去年以来开展送教上门73次,全方位构建起“小教员、教官、警师”可持续发展培养机制,形成“一所一队一教官”格局,以教促学、以学带练,形成良好的“传帮带”的浓厚氛围。
磨利刃锻造过硬公安铁军
  焠警练兵,政治学习是关键,理论武装是基础,要把忠诚教育贯穿始终。江阴公安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36次,开展党建工作培训指导2批次,各党总支部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900余次。该局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拓展“线上+线下”“集体+个人”“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全警将高涨学习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之行。
  练兵没有终点,强警永不止步,318日,2024年第一期警衔晋升培训班在市警校开班,对政治理论、公安机关警纪警规等知识进行培训。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局民警综合体能情况,该局分批次对民警开展身体质量指数评定(BMI)、俯卧撑、握力、50米跑、2000米跑等9个项目的测试,进一步提高参训警员的速度、力量、耐力、韧性等综合体能素质,锻造强健体魄,为执行实战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自去年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天网”“心盾”两大行动开展以来,江阴公安反诈中心已组织3241人次反诈宣讲员能力提升班。除此以外,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江阴公安围绕不同警种、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培训班各15期,全警规范执法和人岗相适的岗位履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练实战淬炼利刃尖刀队伍
  立足实战固根本,在打击治理方面,江阴公安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推动“一案一队经验”转化为全警财富,先后制定《打击“回流”案件指导意见》《古董诈骗案件侦办要点》《“保健品”“药品”类养老诈骗案件指导意见》等规定,其中该局刑警大队总结提炼的“天空一号”诈骗“回流”专案侦办经验获公安部刑侦局肯定并在全国范围推广。
  江阴公安秉持战训结合理念,常态组织红蓝对抗演练,情报指挥中心围绕“研测学教促”一体化目标,采用不打招呼、模拟实战的方式抽选派出所进行接处警演练,今年以来,已开展4场红蓝对抗测试,引导实战部门严格按照接处警规范手势快速有效控制事态、制止犯罪,推动警务实战能力提档升级。
  实战研判、数据库操作、模型搭建、场景评比……在20XX年全省警务数据实战技能竞赛决赛中,江阴大数据管理大队民警严枫作为无锡“必达”数据战队队员参赛,勇夺竞赛团体二等奖、金牌场景(模型)奖。
培育和发展消防救援队伍新质战斗力
河南省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王珂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
消防救援队伍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新质战斗力是相较传统作战模式、作战体系而言,在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科技进步最新讲话系列的大势面前,消防救援队伍必然也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始终聚焦新质战斗力生成。
  新挑战呼唤新质战斗力。当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战科学性、安全性与任务多重性、复杂性还不相对称,特别是传统“高低大化”灭火救援难题尚未彻底破解,新领域专业力量建设还有盲点;科技创新动能不足,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缺乏关键时刻冲得上、拿得下的“尖刀”和“拳头”利器。由此引发的本领恐慌使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深入研究灭火救援特点规律,加快从观念、方式、装备、机制等方面转型升级,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队伍新质战斗力。
  新科技催生新质战斗力。新质战斗力具有基于科技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其生成模式的核心是以提高信息能力为主线,遵循信息作用原理,在战斗力生成各个领域注入信息元素,打造适应信息化战场需要的新型战斗力体系。
  新质战斗力内涵丰富,包括信息化战斗力、智能化战斗力、精确化战斗力等多个方面。具体到消防救援领域,信息化战斗力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灭火救援现场信息的快速获取、传输和处理,提高接警调度和指挥决策效率。智能化战斗力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发挥无人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优势,实现对灭火救援现场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不仅能提高灭火救援效率,还能够降低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精确化战斗力是通过精准
灭火、精确保障等手段,实现对火灾现场的控制,能够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提高灭火救援效果。
  新观念提升新质战斗力。在新质战斗力生成中,科技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定意义上讲,有了科技优势,就能拥有战场胜势,这需要各级指挥员增强科技认知、创新和运用,强化“技术赋能”理念,用好“科技+”“智能+”“网络+”等手段,最大限度激发作战效能。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善于利用信息化装备收集捕获可用决策信息,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判断、整合,将有关信息及时作用于作战行动,使“科技能”迅速转化为“作战能”;还要将信息化手段合理分布,统一到对应指挥链、调度层级上,通过配套执勤规定,规范作战指挥行动和通信保障要点,固化“一部六组”“一体化值守”等成熟机制,让信息化作战指挥“有章可循”;更要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实战任务的指挥闭环,从指挥资源着手,突出“人机融合”多维拓展,聚合“侦、控、打、防、保”于一体的人机混合装备能力,逐步构建以人为主的战略指挥—人机结合的战役指挥—人机混合的战术行动体系,全面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培育新质战斗力的四个目标
  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将灾害现场的宏观态势、处置对象的各方位角度、各作业面的战斗阵地,实时同步传输到指挥链条,加快救援能力“数字蝶变”,弥补人力不可及之处、不能涉之险、不可查之情,改变过去作战数据匮乏、手段单一的指挥局面。
调得快”是基本功,“智能部署”是方向。
  “调得快”是实现初战打赢的关键。传统模式下指挥中心系统功能集成度不高,特别是接警系统、视频图像平台、外部气象预警平台等系统未实现融合对接。常规接处警系统获取信息手段单一,接处警不主动,只有报警人口述现场基本情况,对于火势大小、周边毗邻、人员被困、建筑结构等信息很难获取,更无法实现报警定位、语音转写、智能调派、辅助指挥。当前,要落实好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就要积极搭建智能化警情调度体系,实现信息数据在时间、空间、人员装备等维度的拓展关联,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指向性和预见性,达到预防、预判、预警的效果。
  “呼得通”是基础课,“信息畅通”是根本。语音联通是指挥体系建立的基础前提,也是实战的保底手段。长期以来,现场指挥层级乱、语音喊不通一直是制约灭火救援效率的痛点,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现场多头指挥、
无序指挥、前后失联等问题丛生,亟须在建立通信控制中心的基础上划清指挥层级、厘清指挥体系、明确通信规则,即建立起以通信层级为主体框架的指挥体系通道,建设稳定可靠的指挥信息网、天地联动的卫星通信网、高效灵活的宽窄带无线自组网,形成“全面融合、空天地一体、全程贯通、随遇接入”的应急通信网络,实现各类环境条件下“信息畅达”目标。
  “看得见”是基准线,“全域感知”是目标。火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没有科技手段做前导、做预先侦查,灭火救援就犹如“盲人摸象、雾里看花”。灭火救援现场,要能够直观监测火灾事故具体点位和态势、道路交通、力量资源分布调配、一线行动进展等情况,还要具备时间、空间、属性等多维要素关联和数据、图像、视频等可视化展示的能力。目前,4G/5G单兵装备、布控球等设备在极端条件下作用发挥有限,这就需要充分应用自组网、高清摄像头感知、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建立全域覆盖网络,扩展视频感知、航空感知等信息来源渠道、现场采集手段,赢得空地一体化作战主动权。
打得准”是硬指标,“高效精准”是核心。
  “打得准”是评判救援行动效能的核心指标。当前,周口市中心城区有高层建筑1200余栋、消防重点单位407家,在高层建筑火灾、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中,还存在整体灭火效能不高等问题。加之扑救时间过长、用水量过大,造成建筑内长时间大量灌水、内部积水多,个别时候因灭火造成的损失比保护的财产价值还大,致使建筑结构不安全,内攻人员风险高,甚至对后期火灾调查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实现“打得准”,最紧要的任务是解决灭火救援效率不高的难题,如可以使用无人机携行水带灭火、增加灭火片等,实现高效灭火。
探索与思考
  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打合成仗、攻坚仗的整体能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借助科技化、信息化手段,探索了发展新质战斗力的一些实践路径,在工作中也有了一定思考。
  以拓展融合为支撑,掌握火情发现主动权。没有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就没有精准信息研判;没有精准信息研判,就没有科学指挥调度。立足这一要求,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拟将“两智一图”与智慧火灾防控平台相融合,搭建空天一体化智能巡检侦察平台,确保火情发现在早。在社会单位内部,智慧火灾防控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线监测重点单位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状态,重点区域烟雾浓度、温度和敏感设备电压、电流变化信息,将清
洗过滤后的真实火警信号数据第一时间推送至指挥中心。在中心城区,拟建设5套无人机机场和20余路高空智能摄像头监控。其中,高清摄像头监控能时时感知烟火信息并传递至指挥中心,无人机不定时开展智能巡检,发现高温、浓烟等情况,也会在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回传到指挥中心。智能接处警平台接到报警信息后,自动调派最近无人机到现场侦查,实时传输现场情况到出动车辆,实现警情信息与主管消防站自动关联,大幅提升调派效率。
  以实战打赢为目标,织密现代化信息指挥网。利用无人机巡检功能,指挥员途中可根据无人机回传的图像,结合移动终端APP“一警一群”功能,实时掌握灾情周边水源分布、重点单位概况、电子预案以及全景图、二维图情况,预先安排出动车辆停靠位置,及时调整战斗部署。在灭火救援现场,无人机能够深入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立体查看灾情,也可以搭载装备开展搜索、定位;对于单点和区域事故地点,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功能,可建立现场指挥处置决策分析平台,为后续指挥打下坚实基础。在复杂救援现场,应用“5G+4K”背包、“5G+AR”设备等辅助装备,结合动中通卫星指挥车、宽窄带自组网等关键通信装备,运用“卫星+专网+公网”互补模式,可保障“三断”(断路、断网、断电)等恶劣环境下通信畅通。下一步,周口市将统筹规划智能化无人救援装备发展,加强无人机等装备实战效能挖潜,为实战赢得更大主动权。
  以科技赋能为依托,提升作战指挥新效能。无人化装备将极大改变救援观念、救援形态和保障模式,必将对指战员能力素质、传统救援装备效能、救援空间等救援构成要素产生根本性影响。要解决内攻人员定位难题,坚持侦打一体,改良内攻通信、定位装备,整合生命体征监测、追踪导航、自救报警、避险撤离、环境传感等实战功能,与后场接收设备联网联用,将内攻人员定位误差锁定在1米以内,发送紧急避险信号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要解决复杂高层建筑联通难题,利用无人机侦查、数字电台、VR头盔与骨传导降噪一体机,解决内攻人员图像、语音联通问题。要解决空地联合作战难题,拟在周口市城区大队和特勤站组建无人机编队,配备30架无人机,满足无人机一次性投送到位,并发挥无人机点对点空中侦察、建筑内部狭小空间灵活穿梭、定点辅助救援重点任务等“侦—打—察”空域优势。同时,联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究应用高效灭火片,将灭火片按一定比例加入储水罐,使用无人机携行水带灭火,提升灭火效果。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讲师秦晓光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是指引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航标。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在理论上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既彼此独立又深度交融,表现出深刻复杂的辩证统一关系。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所谓新质战斗力,就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经由各种战斗力要素结构性重组而生成的,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军队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战斗力的本质是超越传统和常规的体系作战能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分别代表着推动发展与进步、维护和平与安全的现代性方向和革命性力量。
  新质生产力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社会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性因素,人类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力。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新质”的生产力不断取代“旧质”的生产力的过程。人民解放军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其性质不仅是国家的暴力机关,同时也是社会的组成系统。军队战斗力量的发展和军事文明的进步同样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支配,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创造性转化。人类军事史上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无不是以生产力的跃迁为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的。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武器装备从冷兵器时代跨越到热兵器时代,核技术的突破又将军事战争从热兵器时代带向核武器时代。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标志性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必须准确把握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律,增强科技创新的主
动性、紧迫感,强化融合创新的开放性、包容度,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质战斗
力的生长点和增长极。
  新质战斗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从历史上看,源发于国防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常常能够在社会生产领域得到推广普及和创造性运用,从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核技术的创新不仅催生了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核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航天技术的突破不仅大幅拓展了军事作战的时空维域,同时也为合理开发太空资源创造了可能;深海潜水技术的精进不仅有力提升了海洋作战能力,同时也为深度探索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便利。从理论上看,新质战斗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和战斗力要素创新性融合的规律性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了生产力要素的基本构成,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的组成体现为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的有机统一。与之类似,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也包括人与物两类,人的要素主要是军人的军事素养、理想信念、战斗意志等,物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作战条件、武器装备、信息与科技、军事管理技术等。生产力要素和战斗力要素具有结构的一致性和组成的相似性,在以改造自然世界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活动和军事活动中,生产力各要素和战斗力各要素间的互通互融则是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相互转化的充要条件。
  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共同服务于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今世界正面临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国际力量对比的革命性变化,大国之间的竞争愈发难以避免,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有力提升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水平。习主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当此背景之下,深化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内在要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一体培育、融合发展。一方面,只有新质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牵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激发彰显,我国在大国战略竞争中才能掌握更多基于物质基础的主动权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只有新质战斗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战斗本领才能得到持续增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项成绩和果实才能得到有力捍卫,我国在大国战略竞争中才能拥有掌舵领航、把关定向、定分止争的实力与魄力。
  党的领导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同样,在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中,党亦代表新质战斗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不同,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剥削阶级的利益,不仅作为国家暴力机关而存在,更作为捍卫人民民主的支柱力量而存在,充分体现国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这种高度统一性在制度安排层面体现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军队战斗力发展的协调性,从根本上破除了两者间的融合界限和可能存在的制约关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本质就是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所进行的变革调适,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了党有能力从根本上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有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和新质战斗力生成的资源要素整合互通,有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相互转化。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不断夯实政治基础强化政治保证。
  抢抓新兴领域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的关键纽带。新兴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成果的富集地,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阵地,是强化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必争之地,最有可能生成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最有条件促进两者高效融合、双向拉动。谁抢占了新兴领域发展高地,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习主席强调“: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要优化航天布局,推进我国航天体系建设。要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提高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能力。要加强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统筹实施,加大先进成果应用力度。”这就为强化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指明了主攻方向。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瞄准新兴领域主战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与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也要立足新兴领域精准发力,以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现代军事治理体制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推动战斗力要素和生产力要素复合融通,全面提升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内涵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闩锁
  20191月,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质战斗力”的独特概念,指出:“要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增加新质战斗力比重。”[1]随后,习近平在不同活动、重要会议中多次谈及这一概念并作出相关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加紧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提升。”[2]20243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3]在这些原创性的论述中,关于“新质战斗力”的概念不断被论及和阐述,不仅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4]的优化与提升指明了前进方向,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强军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新质战斗力”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和重大的政治范畴,在新时代世界大变局的时空境遇下究竟展现了何种形态和内涵?其生成的理论来源与历史演进脉络是什么?理论话语的原创性价值具备何种独特的贡献与意义?以及在实践中何以孕育形成?可以说,对这一基本问题域的研究和阐明,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尽可能地完整呈现其理论与实践面相。
一、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战斗力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的概念,狭义上是指武装力量(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亦称为作战能力。就此而言,“战斗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方式”[5]171,不仅决定着武装力量在执行军事任务中的作战方式和实际效能,还是维系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从“战斗力”到“新质战斗
力”,不仅是话语概念的演进,还历史性地确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乱云飞渡的国际局势下对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同时又更凸显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鲜明特质,即致力于理论与实践创新,摆脱传统战斗力生成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对战斗力构成要素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变革,推动其发展动能的新质生成,以“深入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6]16,从而在新时代境遇下形成以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先进的武器装备、完善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为核心的先进战斗力(新质战斗力)。正如习近平所说,“国家大柄,莫重于兵”,“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3]。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思想,其认识对象指向于“战斗力”,但关键在于研究场域中对其理论概念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转向了对“新”和“质”的凸显和强调上[7]。这种转变体现了对战斗力构成要素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旨在挖掘其内在的创新潜力和质量提升的可能性。概言之,新质战斗力之“新”,本质上既在于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又在于“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之新;新质战斗力之“质”,不仅意味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更高的发展“质量”,更代表着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开展军事斗争、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
(一)新质战斗力是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斗力
  新质战斗力之所谓“新”,根本在于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及其生成和发展要素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发的“新质生产力”相契合。这种契合性,体现在新质生产力为新质战斗力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科学的作战理念等核心要素。从世界军事发展史中,不难看出,军队战斗力和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紧密而复杂的关系。恩格斯曾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这里起变革作用的……而是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改变”[9]174。这深刻表明,军队的整体态势及其战斗力的质变跃迁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中,“更好的武器”是指新的社会生产力所引起的武器装备的重大改革。在资本主义时代,随着铁路、电报等新生产力要素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欧洲战争中不仅成为当时“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催化剂”,还深刻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方式。正如恩格斯在
描述原始的体系化作战模式所指出的那样:“铁路和电报现在已给了有才干的将军或陆军部长一个在欧洲战争中采取完全新的策略的机会。”[10]562这充分显现了某一军队的状况和它的战斗力取决于该军队产生和活动的社会条件[11]14。面向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最新质态,它在开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由此也意味着更多的新兴领域、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不断被探索和生成。而这也将推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8]56的比重不断增加,军队所具备的战斗效能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作战能力。如同恩格斯所指明的,“新的生产力同样是军事上每一种新的成就的前提”[10]562。另外,“士兵成分的改变”是指“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所引起的士兵综合素质的变化。新的历史方位下,在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现实情境中,不仅涉及领域新,且有更高质量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为广泛的劳动对象。自然地,战斗力的构成要素也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累积、创新,实现新“质”的转化,推动新质战斗力的孕育和发展。对此,习近平曾深刻总结道,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12]。由此见之,社会生产力的累积和发展不但为军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成为培育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那么,习近平提出的新质战斗力在本质上就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战斗力。
(二)新质战斗力是以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为引领的战斗力
  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反映了生产力最先进部分,既是大国军事博弈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主导力量,也是形成非对称优势和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13]。可以说,它不仅深刻改变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还对战争形态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引领人民军队战斗力新质生成的先进动力。据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观察,“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凡是能够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迈向另一个领域的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14]。新时代境遇下,习近平强调:“要把新兴领域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突出出来,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更好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战争的时空特性,坚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
快速转化机制,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3]。如在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取得重大成果,推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快速迭代升级与优化,为军队战斗力的新质生成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在信息和网络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涌现,不仅具备强大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防护能力,指挥控制系统的深度、广度、强度也得以不断深化拓展,有效提高了人民军队的作战效能;在太空和深海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但具备探索、开发、利用和保护太空和深海资源的能力,还开拓了战略新空间,增强战略威慑力;等等。习近平之所以高度重视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根本原因在于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国防科技以及军事力量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具体表现为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战斗力各要素发生了深刻变革,新的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也不断涌现,为新质战斗力的历史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如他所言,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对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和双向拉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3]。基于这些现实性问题的总体考量,习近平指出要乘势而上、突出发展重点,抓好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有关战略和规划落实[3],“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孵化和生成”[15]。质言之,习近平提出的新质战斗力是以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为引领的战斗力。
(三)新质战斗力是以新型作战力量为标志的战斗力
  新质战斗力之所谓“质”,核心要点是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建设在新质生产力的有效供给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成为在全域范围内快速响应、有效执行各种军事任务的新型作战力量,如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军事太空部队[16]。当前,面对世界军事革命的新趋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胜仗
聚焦。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8]54。可见,习近平在纷繁复杂的世情国情军情中科学洞察新型作战力量的重
要作用,即“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未来战场的制高点”[5]15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按照全面建设的思想奋楫笃行地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划建设,形成了不再局限于物理域的战斗(传统的陆地、海洋和太空),而是拓展、延伸至心理域和认知域(如无人作战、智能作战等形式)综合展开的新型作战力量。同时又在其驱动下,推动军队战斗力在新时代境遇下超越传统地理空间范畴的场域维度,实现了新质的融合跃迁。首先,新型作战力量以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注重在全军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内教育,并以此为基点系统构建了常态化长效化的理论学习教育机制,从而锻造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6]16,使其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转换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战斗力,如同恩格斯所指明的,“精神因素,勇敢,在这里立即化为物质力量”[11]319。其次,新型作战力量以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军事力量为主线,始终坚持把实战化的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在提高实战化水平的同时,还进一步“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和“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8]56,推动各类军事力量以及军事系统运行效能的优化整合,形成科学高效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锻造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人民军队。最后,新型作战力量不断与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融合,以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为内在引擎,较之于传统战斗力,新质战斗力够迅速吸收和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从而在现代战争中生成灰色超限、无人智能作战等方面的新型作战力量,凸显出高度超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前沿性。总而言之,新型作战力量不仅是衡量新质战斗力的重要尺度,在其驱动下还成为军队战斗力发展的新生长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战略支撑。
二、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提出新实践,新实践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作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其原创性地提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新质战斗力是什么”“生成新质战斗力为什么”“打造新质战斗力怎么做”等时代之问的科学性回应。显然,作为上述议题的答案,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生成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成有着特定的内在逻辑:即理论、文化、历史等维度相互交织、内在耦合的结果。可以说,它不仅是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军事理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是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战斗力
历程的探索与总结。
(一)理论根基: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科学军事观和方法论,不仅阐明军事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内在联系,还科学洞察军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建设军事力量、从事军事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17]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18]329,“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追本溯源,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生成于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科学指引。因此,探寻其理论缘起,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中加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出“新质战斗力”的话语概念,但其时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指涉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武装力量(军队)以一种最直接、最尖锐的方式出现,成为敌对的国家、阶级和社会政治集团之间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暴力工具和重要手段。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得到了普遍发展。于是,这一历史时空下的资产阶级,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9]35,不仅打破了各个国家、民族原有的孤立状态,甚至“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9]35。在这资本积累和扩张的过程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孕育和催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利益,资产阶级往往借助武装力量(军队)去镇压“异己的存在”(被压迫的阶级)。由此见之,军队是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其存在和行动不仅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更是阶级社会冲突与对抗的直观体现。恩格斯曾深刻总结军队在阶级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政府的物质支柱是军队”[20]596。但彼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潮的腐蚀渗透,并没有认识到“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革命的作用”[9]191,在社会运动中放弃了对独立武装的建立和领导。这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成因。历史也恰如经典作
家所指出的,“但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
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唤醒“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21],建立独立的军事力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恩格斯曾在《美国新百科全书》的出版物上发表了《军队》《骑兵》《炮兵》等一系列条目。在这些文章中,恩格斯根据大量的实际材料深刻论述和总结了人类社会的军事问题,不仅揭示了战争和武装力量的产生及其历史条件,还彻底研究了军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和特点,指出了军队的组织、战略和战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不仅如此,恩格斯在辩证地研究武装力量的发展时,更创造性地把这种发展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具体地联系起来,指出:“军队的盛衰取决于某一形态的形成和瓦解的过程。”[11]12对此,马克思曾指明:“军队的历史比任何东西都更加清楚地表明,我们对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的看法是正确的。”[22]可以说,这一时空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把握了军队战斗力构成要素及其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武装力量的性质和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装备和战术,部队的编制和训练方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社会的阶级结构”[11]12。由此,他们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在解放运动中要以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国民自卫军代替常备军。可见,经典作家的语境中已内在地蕴含着提升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的历史自觉和思想基因,不仅揭示军队战斗力与生产力、尤其是新的生产力因素的内在关系,还阐明其独特作用、演进方向和特点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建立和发展独立的武装力量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坚实的哲学基础。
  由此见之,这也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区别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家的根本之处,即不能把武装力量的发展看做规律性的过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继承并创新着经典作家这一重大思想理论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军队的状况及战斗力,并充分结合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变化着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境遇,不仅科学研判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同时又强调以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打造新质战斗力的增长极,推进强国强军事业的深入发展。由此表明,新的历史方位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运动发展的时空下适时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科学制定与之相契合的路线、政策和方
针,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且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而这也正是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继承与创新的最准确注解。
(二)文化溯源:对中华优秀军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刻苦耐劳的中华民族和开拓进取的中国人民在厚重的历史及现实生活的有效助益、启迪和激励下,既创造了源远流长和绚烂多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培育了价值崇高和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它们超越时空变迁转换、历久弥新,以其“果敢、忠诚、担当、奉献”等精神内核和丰厚的哲学思想,不断滋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在表达和阐释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战争观、天下观等形成过程中,许多关于战争和军队的本质、目的和策略等方面的经典言论和道德践履,在历史的长时空中构造和凝练了无数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叙事和箴言典故。这些叙事箴言所蕴含的诸多关于战略思维、战斗精神、作战方式、军队建设的理念,随着时代迁移不断与时俱进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积淀和精神标识,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国防和军队的深化改革,锻造出新质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武装保障力量——人民军队。
  古代经典中,《孙子兵法·始计篇》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以及战争和军事要深入研究和慎重对待的态度。这种思想在中国特定的时空场域中实现了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人民军队新质战斗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的启迪,即要注重练兵备战,善于运用战略思维、精准决策,不断提升军队的作战效能。新时代以来,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新态势,习近平指出:“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我们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手段和选择有多种多样,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6]15新形势下,“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种复杂情况”[23],着力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和水平。又如,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蕴含的战略智慧和战术原则,在新质战斗力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新质战斗力的语境中,体现为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利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实现对战争态势的实时感知和精确判断,从而制定出更为
精准的作战策略。习近平强调,“现代战争中,制信息权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2],要坚持“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等能力[24],以“加强新质战斗力建设”[25]。可以说,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战略性兵种的全新打造和调整组建是其最形象彰显。再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军事思想十分重视军人战斗精神的培养,如无畏、勇敢、尚武等内在品质。这也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元素。面向新时代,习近平认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要“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6]16,强化对军人政治品质、精神风貌的塑造和培育,激发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热情,提升军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由此见之,新质战斗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军事思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的互存互动中呈现出文化逻辑上的思维贯通和要素趋同,从而“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26],在新时代的时空境遇下共同推动着现代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对此,习近平曾深刻总结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27],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28],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8]31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29],尤其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充分吸取其有益精华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可以说,新质战斗力的理论谱系形成,是习近平以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军队作战力量的本质把握和规律揭示。换言之,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正是流自源出、植根其中,它的生成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并且在历史的演进中实现了对“军事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三)历史积淀: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历程的探索与总结
  “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30],不仅“述录先人的开拓”,还“启迪来者的智慧”[31]。中国共产党强军兴军的历史,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紧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步伐,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
[6]4
的生动图景,既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成败与得失,又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汗水,是新时代推进军队战斗力新质生成的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强军兴军的历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百年大党不断推动人民军队战斗力演进发展的历史。因此,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运动发展的时空下不断探索的历史性课题。换言之,如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和波谲云诡的全球风云中锻造出一支具备新域新质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军事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独特而重大的命题。为了科学解答这一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实践样态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生成提供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深邃的智慧启迪。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立足中国革命和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的现实境遇,提出了军队的战斗力问题。193810月,党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发出“提高主力军的战斗力”的号召,指出:“全民族的第三个任务,在于提高主力军的战斗力,整理现有军队,增编新的军队,为保卫华中、华南与西北而战,停止敌人进攻。”[32]612可见,在严酷的斗争中,党深刻认识到,没有强大的“革命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6]2。为了更好地增强军队战斗力以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党科学分析了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要素,并提出了科学的方法策略。对此,毛泽东曾指出,战斗力是由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社会组合方式(体制编制、作战编成等)融合生成的有形物质机体,在其运动功能和发展过程受多种要素影响[33]。在他看来,“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34]811“中国须努力增加新式武器,以便在战略反攻阶段中能够充分地执行阵地攻击的任务。”[35]500“中国解放区的军队一旦得到新式武器的装备,它就会更加强大。”[34]1041“编制改变了,使红军在组织上增加了力量。”[36]101基于此,党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场域中,从训练、教育、管理等生成要素制定了各种政策,以此优化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推动军队的战斗力深入发展。如“必须在大后方建立可能的军事工厂,并提高制造能力,接济前线的枪械与弹药……第四,就现有物质基础改善士兵生活,在连队中组织经济委员会……提倡自觉纪律,废止打骂制度……加紧教育训练,以利持久作战。用这一切办法,提高主力军的战斗力。”[32]612可以说,这些重要决策
的实施,对于人民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所有这些,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成为不可战胜的苏维埃武装力量”[36]101。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若干部队存在的军事素质差、战备观念弱等现象,毛泽东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纠正放松军事教育和纪律废弛现象的指示》中详细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的办法,要求“各部队严格遵守执行”[37]。这充分说明,尽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军队战斗力的建设。总而言之,这些创造性实践为新时代人民军队战斗力的质变跃迁有效累积、创新和生成了丰厚的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科学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38]132,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科学依据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战斗力建设及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细致考察和深入思考,旨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提高军队的军政素质,增强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39]417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议指出,要“坚持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基本原则,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因素;实行精兵政策……把重点放在发展武器装备和提高人的素质上,实行科学编组,使人和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起来”[39]417。在此基础上,1988年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战斗力标准来统筹各项工作,理顺内部关系,解决各种矛盾”[39]419。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不仅深刻变革着战争形态与军事理论,国家安全领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我军战斗力,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成为党在这一历史时期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在这世纪之交充满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的历史交汇点,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深刻认识到科技在军队战斗力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以贯之地把“科技”引入军队战斗力建设视野,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向战斗力的转化和生成。为此,他们要求把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科技人才建设置于新时期军事变革之中,不断组织科技兴训、科技练兵,从而提高了自主创新和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为军队战斗力建设与发展的强大引擎。简言之,“科技兴军”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为培育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创设了必要场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科学把握强国强军时代新要求,在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新局面中始终坚持以政治建军为根本、以改革强军为动力、以人才强军为支撑、以依法治军为保障、以科技强军为基础、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目的,“按照体系融合、全域支撑的战略要求”[16],推进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建设与发展实践在长时段的历史纵深中和广大宏阔的时代背景下不断走向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创新战斗力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系统构建了以战斗力为唯一的根本标准的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在革命性改造和时代性重构的有机统一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强军胜战之道”,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怎样建设国防和军队”之问,不仅取得了许多标志性、开创性、历史性重大成就,还进一步指明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军队战斗力新质生成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进路,创造性地提出“新质战斗力”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形成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思想。正如习近平所说,“人民军队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由过去‘小米加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发展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6]4,“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6]12。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加紧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提升”[2]。进言之,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40],才能超越历史语境历久弥新,推动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实现新质的变迁跃升,以新的组织形态、作战方式及其卓越效能,为中国共产党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文明等要素上建构中国自主范式的知识体系和文明形态,提供坚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三、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1]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思想史上的鲜明理论标志,其科学军事观和方法论是在系统回溯百年大党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的历史图景、科学把握世界军事力量发展新趋势的现实境遇中孕育形成。可以说,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内容全面深刻、发展脉络清晰,不仅以独特性视角考察了战斗力生成与演进的内在逻辑,还深入剖析了新
质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及其生成机制,从而创造性地回答了“新质战斗力是什么”“生成新质战斗力为什么”等时代之问;更在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互筑中实现了
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为新时代新征程国防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国情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和时代价值。
(一)理论意义: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熠熠生辉,其诞生具有变革性的深远意义。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既在解释世界中阐明战争和军队同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暴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又于改造世界中揭示无产阶级建立和发展独立武装力量的重要作用、策略方法和发展趋势,不仅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还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研究和解决军事问题、推动无产阶级军事力量发展与壮大的行动指南。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因此“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42]45。显然,随着时代条件的深刻变革与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也必须与时并进、开拓创新,才能科学地回应时代课题,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原创性地提出,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时空脉络中结合党的军事创新理论与强军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进行细致剖析和深度研究的独创性成果。可以说,这一科学理论不仅合理承继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原则和价值追求,还兼顾中国历史文化情景和现实语境,把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更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将具体内容转换成军队战斗力建设与发展的智慧,在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军队锻造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从新时期强军兴军的历史实践为切入点,提出新质战斗力的新概念,打造军事理论新命题;创造性地揭示“新”与“质”的内在机理,阐明新质战斗力的理论内涵,拓展军事理论新视阈;创造性地剖析新质战斗力生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化军事理论新认识;创造性地建构“强军胜战之道”,明确新质战斗力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开辟军事理论新境界;等等。据此可见,这一思想论域的核心解释框架与整体言说语境以其原创性的话语形式和独特性的表达方式,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全新的理论形态和时代意蕴,推动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创造性地成为具有元叙事意义的概念范畴,使其理论面貌、思想旨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日益拓展、更具中国化时代化[43]
(二)实践意义:为新时代新征程国防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高质量发展指
明了前进方向
  科学的理论是客观的物质实践的凝练与升华,同时又以其内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发挥出积极的导向与启迪作用。如同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44]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的重要论述源于新时代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是引领传统战斗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不断孕育和形成的科学理论。它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守正创新的思维理念,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国防与军队建设产生更富有创新性的历史变革。概而论之,这种创新性变革主要在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维度上得以彰显。从前者看,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国防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5]171,充分发挥科技对军队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仍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尚待提升,一些关键与核心技术领域仍遭受着“牵鼻子”“卡脖子”等现实困境的制约。在这样的境遇下,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地提出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在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新的发展理念下,必然要求“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必然要求“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
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推动形成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生动局面”
[3]
,实现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的深度融合。由此见之,新质战斗力作为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创新与应用的“风向标”和“检验器”,不仅体现其整体发展趋势,更推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孕育和发展。从后者看,新质战斗力的提出与新的时空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一般规律相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体现在新质战斗力与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融合与双向拉动上,更有助于科学地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且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同时这一创新生态的打造,将深入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作战力量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果,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演变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进言之,在推进军事力量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新质战斗力不仅作为一种新兴势能,为军事力量的质变跃升注入新的活力,更代表着一种新的生长点,引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朝着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
(三)世界意义:为国情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中国
方案
  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剖析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有机体,其中个性又寓于着共性,特别是某一军队的状况和它的战斗力发展的命题,一直以来都是阶级社会中敌对的国家、阶级和社会政治集团之间解决对抗性矛盾的重要主题。可以说,这些议题深刻反映了军事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阶级利益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言,“任何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没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是决然不行的”[38]133。因此,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的重要论述不仅指明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与军事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还内蕴着世界范围内各国关于军队战斗力建设的普遍性意义。历史也恰如马克思所洞察的那样,“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45]。正是基于对世界军事发展史的深刻凝思,以及“两个大局”的科学研判,习近平深入总结了古今中外军队战斗力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绵延至今、从未中断的东方文明古国中成功探索出一条厚植中国实践、彰显民族特色、昭示民族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强军胜战之道”,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思想。可以说,这一话语体系既通过本土学说的思想争鸣相辩相成,又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涵容与转换,始终处于“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动态演进过程,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之治”的时空维度中围绕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等重大命题进行了独创性探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推动其新质生成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而且成功推动了“世界之问”向“中国智慧”的场域转化和话语生成,给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并明确了新质战斗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建设目标。总之,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从“‘世界方案’中寻找‘中国问题’解决方法、以‘中国方案’为化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46],在世界场域与中国实践互构中展现出理论上的共通性和行动上的协同性,使其叙事构成与思想意蕴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情境下更具世界性意义和文明价值,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后发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可资镜鉴的中国方案。
四、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实践进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7]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生成和出场,虽然植根于中国特定的地域空间及其在此孕育而出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上,但是有着超越世界历史普遍交往的地域、框架束缚的文明意义和时代价值。它既为新时代新征程国防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又为世界各国的军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不断变革全球军事力量、重塑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变动时局下,谁走好了释放创新动能的“先手棋”,谁就能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谁就能赢得国家安全发展的主动权、占据未来军事斗争的制高点和显著优势。进言之,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深刻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正如习近平所言,“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没有安全保障”[38]133。如今,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空境遇下擘画“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既要科学领会和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也要致力于推动这一科学理论在强军兴军的物质实践中得以不断深化并真正落地生根。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根本原则上,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
绝对领导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在血与火的斗争淬炼中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35]547胡锦涛也曾强调,“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48]。在长时段的历史纵深中,正是基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人民军队才能“紧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步伐,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6]4。可见,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历史新时期,新质战斗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不仅确保军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能够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支持,从而有效集中、调动社会各种资源,推动其战斗力在新质生成的历史演进中发挥“主心骨”和根本保障的关键效用。
正如习近平所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6]14。尤其是面对当前“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49]的新形势,既要“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军队新质战斗力的孕育与发展沿着科学方向不断前进,也要着力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增强相关制度机制的系统性和操作性,确保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使党的决策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从而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50]。概言之,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克服复杂环境中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为新质战斗力的加速形成和创新发展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在支撑载体上,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必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建
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战斗力作为人工智能场域中孕育形成的一种新型战斗力质态,实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支撑的战斗力,而创新要素建构的前提在于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因此,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既离不开科技本身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其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深刻昭示了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全方位、根本性地推动着军队战斗力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推动旧战斗力体系要素消亡和新战斗力体系要素构建的主要力量,大大缩短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周期,促进新质战斗力的飞跃”[5]171。换言之,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就没有新质战斗力的历史生成。因而,新质战斗力的培育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习近平曾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把科技创新这个强大引擎发动起来”,“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5]163-170。基于此,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的重要论述,构建新质战斗力建设的内在支撑,一是要“聚力国防科技创新、原始创新”的鲜明导向,制定“加速战略
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5]41等战略规划,明确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防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和重点领域,从而破解核心技术的瓶颈和难题(如芯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等),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8]35,“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51]。二是积极创新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同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由此,着力打通束缚新质战斗力发展的卡点堵点,推动其走向深入、实现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为加速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又要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代表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等诸多优势和特点。它不仅为新质战斗力的生成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为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提供强大的支撑。对此,习近平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52]。当前,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要“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8]56,尤其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的发展机遇,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进而深化新质战斗力的高质量供给、提升作战效能,实现军队战斗力的不断跃升。二要不断强化新兴领域的引领功能,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在实现新兴领域能力及其发展效益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总而言之,新质战斗力的内在支撑在于创新,而其依托载体则是产业,只有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进而不断推动战斗力的新质生成。
(三)在实践主体上,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必须锻造和培育新型军事人
才方阵
  人是物质活动的主体,是军事实践的能动者和参与者,是战斗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人的发展对于军队战斗力的解放和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
由此,战斗力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人,那么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也将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有更高地提升。可以说,“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42]332,不断对战斗力的各要素“赋能”,形成克敌制胜的最优解。无论是国防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抑或是军队“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植根于人才资源的深厚积淀,这既是其实现的基础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要素。尤其是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军事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军事理论、武器装备、组织形态也发生深刻变革。这些革命性变化,都客观要求必须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锻造和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正是在这样的逻辑规范下,习近平深刻洞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的内在机理,指出:“强军之道,要在得
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53]这一原创性论述的历史出场,不仅科学指明人才的重要性,还为军队战斗力的新质生成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具体来看,其一,加快形成新质战
斗力,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此为基点“加快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5]40-41,从而畅通科技、教育、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二,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必须要“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突出政治标准和打仗能力,深入解决选人用人突出问题,把强军事业需要的人用起来,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岗位上”[42]332,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军事职业比较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让人才活力充分迸发,促其为新质战斗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
童培友
2024315日)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一词备受关注,成为热议话题。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推动和实现生产力迭代升级,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突出“新”;以效益优质为保证,突出“质”。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度,对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出全面布局,明确要求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习主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未来高端战争是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科技制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科技创新在军事领域运用越充分,军事制衡能力就越强大,就越能把握好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仅剩3年,打好攻坚战需要向新发力、以新提质,围绕治军模式、武器装备研发、战斗力提升,及时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以“创新链”加载“作战链”,切实为有效形成新质战斗力作出科技贡献。
  打通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转化的路径,有利于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持久活力。省军区系统地处军地结合部,应着眼新时代人民战争特点,充分挖掘地方高新科技成果,积极搭乘新质生产力发展快车,紧盯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瞄准未来、紧贴所需、服务打赢,进一步健全完善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等机制,把动员潜力转化成国防实力,当好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供需耦合的连接链条。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应认真担负起以新质生产力供给新质战斗力的重要政治责任,坚持军地“一盘棋”统筹谋划,在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走开新质生产力标准通用化路子,促进军地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切实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为军队新质战斗力生成赋能增效。
以新质战斗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朱建安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强调指出,“要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公安交警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警种之一,在围绕服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协同共治体系“五大体系”发展目标路径中,通过坚持强化警务实战效能为导向,持续形成和提升包括政治素质、法治素养、专业技能、科技水平、服务能力等全方位的新质战斗力。
  绝对忠诚的政治领悟力。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纵深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持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公安交管铁军。
  依法治理的法治执行力。以深厚的法律素养和坚定的法治信仰依法履职尽责,持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体系,并在提升执法管理水平与执法效能上下功夫,既有对重点违法违规行为治理的严格公正,又有面对社会群众的温情关怀。
  警情处置的专业应对力。基于“情指行”一体化交管警务指挥运行模式,不断深化预警精准、指挥有序、处置高效的现代化警务运行体系,完善大流量应对、恶劣天气管控、突发事件处置等措施,全力维护主干路网安全顺畅高效运行。智慧科技的赋能驱动力。以支撑警务实战为牵引汇聚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科学理性规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让科技为交通安全赋能,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效率和精准预防、精确打击、精心服务的智慧含量。
  为民服务的向心凝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化交管政务“放管服”改革的红利,促进传统运输行业和新业态的健康发展,着力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普惠均衡、便捷高效、智慧精准的高品质服务。
目录
10篇)新质战斗力素材汇编(新质生产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