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校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汇编(7篇)
目录
在全市乡镇党校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1 1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2 5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3 9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4 11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4 13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5 15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6 17
乡镇党校建管工作汇报 7 1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丰富但内容针对性不强、手段多样但目的聚焦不够、资源众多但平台建设不规范、机制灵活但运行效果有待加强等问题。改进乡镇(街道)党校建设需要把握四个要点。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提高政治站位把方向。一要高水平认识。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将党校(行政学院)列为六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之首,《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提出“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党(工)委,可以设立党校”。办好乡镇(街道)党校,有益于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方针传递给基层党员,有益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二要高标准规范。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建设和发展规划》要求,规范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做到有组织机构、有教学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运行机制、有经费保障,着力解决党员身边的党校“在哪儿教”“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如何管理”“如何评估”等问题。三要高层次定位。乡镇(街道)党校要突出党校特色,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努力把乡镇(街道)党校建设成为优质资源配送站,基层党员兜底培训的承接地,区域党员教育工作的服务点。
健全机制体制顺关系。一要领导机制顺。领导机制的顺畅可以避免办党校建党校管党校责任不明晰的问题。乡镇(街道)党校实行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校长,副书记兼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从市级党校下派专职教师中选任兼职教学副校长,其他校务委员会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区委党校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兼任校务委员。校务委员会组成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党(工)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员教育培训专题会议,研究决策重要事项。二要工作机制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XX-2027年》明确要求,“推进乡镇(街道)党校规范化建设,强化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对乡镇(街道)党校的业务指导”。要构建由县(区、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级党校负责业务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为乡镇(街道)党校办管建责任主体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规范的工作制度,严格教学管理、学院管理、考核测评,做好培训档案管理和消防应急安全疏散预案,形成一套包括调训、教学计划生成、教学专题生成、科研激励、人才培养等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制度体系,并将党校建设发展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考核内容。三要培训机制顺。完善调训机制,落实集中轮训制度,普通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2课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要完善师资库,联系省市区各级党校师资,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在街道范围内培养能力突出的本土师资,如从经验丰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或党务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和离退休党员干部等人员中间选聘师资。要健全联点授课机制,党(工)委书记每年至少到乡镇(街道)党校授课一次,其他班子成员要结合分工到乡镇(街道)党校授课。要健全课题库建设机制,探索从选题、集体备课、试讲、评课等环节规范专题生成机制,着力开发富有泥土味本土课程。要健全方法创新机制。本土特色的课程按照理论加实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充分探索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多种教学方法,让党员进得来、坐得住、学得进。要探索建立基层党员点单、乡镇(街道)党校派单、党校师资接单和基层党员评单的闭环,善于小切口讲大道理,便捷通俗地增强培训实效。
聚焦主业主课抓关键。一要精于党校主业。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的初心,乡镇(街道)党校也要始终不渝地坚守这个初心,服务区域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始终把全区基层党员的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域落地生根上。乡镇(街道)党校存在的价值还在于回应基层党员成长中困惑,回应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乡镇(街道)党校年初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对象聚焦机关党员、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基层党员骨干、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二要精于党校主课。乡镇(街道)党校要围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主课设计培训内容。县级党校出台年度培训指引或课程设置建议。机关党员和党员骨干重点围绕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党建工作务实、群众工作基层治理的内容,不断提升基层党员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普通党员重点开展党员意识、组织观念、纪律规矩等教育培训,引导他们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充分发挥作用。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党风党性、党纪党规的优良传统等教育培训,提升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强化服务保障实基础。一要多领域整合阵地。乡镇(街道)党校按照街道“中心课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现场教学点”的模式,打造立体化阵地体系办学场所。场地设置因地制宜,规范简洁,突出党校特色。街道中心课堂按规定设置党校标识,打造多功能教室,购置学习教材,完善教学设施,接入中央、省、市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用常态化的合作方式,和紧密型的联系方式,推动乡镇(街道)党校长远发展。二要多渠道充实资源。在统筹用好省市区党员教育骨干讲师的基础上,在乡镇(街道)党校要储备三名以上党性意识强的本土师资。同时,各乡镇(街道)党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发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因材施教,因地施教,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多途径筹集经费。区级按每个乡镇(街道)党校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下拨乡镇(街道)党校建设费用。各街道要统筹用好财政拨付的党员教育活动经费、党建工作专项经费、远教点运营维护经费以及用于党员教育培训的党费。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乡镇党校是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在农村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市针对基层党员培训少、师资力量缺乏、课程不系统、场所不固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场、街道)党校(以下简称乡镇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党员干部、农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延伸到乡镇(街道)一线,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一、建立组织机构,确保有人员办学。市委下发《**市推进乡镇党校建设实施意见》(冶办发〔20XX〕7号),统一设立乡镇党校,专职负责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突出乡镇(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明确乡镇(街道)党校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每年研究乡镇党校工作1-2次,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分管liaoda199作副书记、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能职责是在乡镇党委直接领导下组织各类人员培训。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至少有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组成,负责乡镇党校的具体工作。同时接受上级组织部门业务指导。重大事项共同研究,把握办学方向,推进任务落实。目前,**市已建成15个乡镇党校,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
二、建好教学阵地,确保有场所教学。坚持不搞重复建设、不另起炉灶,一律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盘活现有资产资源上做文章。整合培训场所。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规范节俭、一校多用原则,整合现有的会议室、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建设实用、开放、共享的乡镇(街道)党校培训场所。**市已建成乡镇党校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3所,占20%;依托乡镇(街道)多功能会议室建设12所,占80%。规范教学设施。规范醒目标识、规章制度、培训计划、教学设备、培训教材、档案资料等方面的教学设施,对乡镇党校硬件进行配套规范,着力打造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乡镇(街道)党校。精准课程设置。按照政治理论+党性锻炼+技能培训的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开发乡镇特色课程。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全年完成各类培训不少于12次96个学时,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培训、季度有小结、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完善阵地体系。根据“课堂+基地”实训要求,每个乡镇党校就近链接红色教育、绿色产业发展、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典型和警示教育等教学资源,分类建设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产业技能培训、基层治理示范等实训基地。全市目前已打造**兵暴、红三军团革命纪念馆、南山头革命纪念馆、曹家晚鄂东南第一农村党支部旧址、湘鄂赣指挥部旧址等57个现场教学点,将教学阵地延伸到现场、延伸到最基层,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即可接受党校教育。
三、建强师资队伍,确保有教师授课。树立“能者为师”的理念,采取聘、引、吸等多种方式将各类优秀人才纳入乡镇(街道)党校师资库。基层一线聘师资。选聘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基层站所负责人、党代表、先进模范人物、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等担任乡镇党校兼职老师。**市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储备师资已达400余人。结合需求引师资。结合培训需求,市镇两级党校积极向上级党校、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申请师资,把上级党校、各种培训机构师资引入乡镇党校教学中,更好满足基层党员多样化培训需求。包保联系强师资。吸纳一批乡镇挂点市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专业人才、法律顾问、各级宣讲团成员等开展送课活动,进一步提升乡镇党校教学水平。
四、建实制度建设,确保有机制保障。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实现乡镇党校办学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健全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市级财政列支+市级留存党费补充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市级每年按财政列支与留存党费4:1的比例、每个乡镇党校平均5万元标准列支专项经费。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单位结合基层培训需求,在相关培训项目及项目经费上给予支持。完善教学保障制度。制定教学组织管理、学员考核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培训经费管理、课酬管理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形成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科学化教学的工作机制,保障乡镇党校高效运行。落实督导考核。把政治功能、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参训率作为乡镇党校建设考核的重要标准,并把考核情况纳入基层党建“月通报、季考核、年考评”和每年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倒逼各乡镇党校规范有效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15家乡镇党校已开展44期培训,共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9600余人。通过加强“家门口”党校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有阵地、有人管、有课程、有师资、有计划,也使党员经常受教育成为常态,打通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今后,**市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市县乡镇党校经验,分层次分领域办好党员教育,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乡镇党校这个小平台成为基层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提升素质能力的大课堂。
XX镇认真贯彻落实镇街党校建设要求,坚决扛牢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聚焦党员素质提升和党员实际需求,通过“菜单+点单”选课、“课堂+基地”教学、“理论+实践”培训,助推乡镇党委党校提质增效,打造农村党员干部身边的党性“加油站”,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让课程内容“实”起来。
一是聚焦“资源整合”,激活党校“智力引擎”。“内部挖潜+广借外力”建立党校师资库,构建“多渠道、全流程”式的师资遴选和动态管理体系。实行“党委书记带头讲、党员干部轮流讲、专家学者系统讲、农技专家现场讲”教学模式。二是突出务实管用,集中开展“课堂学”。以党员需求为导向,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业主课地位,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热点课题,实施“菜单式培训”,让基层党员“点菜”、镇街党校“拟单”、党校教师“上菜”,把教科书式的理论宣讲变为接地气的业务培训、经验分享、情景体验、案例研讨,让基层党员“对胃口”“易消化”。三是注重开拓创新,形式灵活“线上学”。依托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开设专栏,用好用活“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平台,镇党委组织机关干部自选课题制作党史宣讲视频,打造党课“微讲堂”并推送至镇下辖党组织和党员。
二、让本土资源“活”起来。
XX镇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实施“1+3+N”模式,“1”即1个党校主校区,以XX记忆广场为核心的党校主阵地;“3”即3大教育阵地,包含鲁源新村红色教育基地,颜母庄、夫子洞村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XX红葡萄、虹美农业园区等乡村振兴实践基地;“N”即N门培训课程,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课堂搬到“红色村庄”“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将一线实践现场作为课堂,把一线生动的素材当作教材,让一线工作者成为党校的教育者,开发出“党员干部培训”和“乡村振兴主题”十大特色主题班,打造极具本土特色的课程。
让培训方式“新”起来
一是探索“党校+红色教育”。高标准打造鲁源东村红色美丽村庄,作为集中参训党员的“必修课”,让基层党员接受红色教育。通过文字、图片、数据向受训党员展现XX镇红色血脉和精神图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XX镇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成果,让受训党员在现场教学中提升党性修养。二是探索“党校+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夫子洞的院子、儒乡印象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习、感悟儒家思想中治国安邦、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三是探索“党校+乡村振兴”。设立“乡村振兴课堂”,组织参训学员参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棚种植、XX红葡萄产业基地、鲁源新村民宿联盟等,让村两委上台讲授村庄发展,总结推广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先进经验,将课堂从室内搬至乡村振兴一线,参训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显著提高,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
为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途径,用好用活乡镇党校课堂,为党员学习“加料添味”,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XX镇积极利用红色资源,着力弘扬红色传统、大力践行红色服务,助推乡镇党校教育提质增效。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示范阵地”。XX镇不断抓好红色资源的挖掘,围绕红色遗址建设、红色研学路线开发,以乡镇党校培训为中心,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以红色历史、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作为培训思路,实现了镇内党员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环。探索开展不同类型规模、不同培训时长的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列宁小学、月亮地等本地红色遗址作用,创新开展沉浸式教学,打造党员党性淬炼的“大熔炉”、本领锻炼的“主战场”。用好云端教学,通过向党员推送“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微讯”“半月谈”等优秀专栏内容,进一步激发党员理论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宣传教育态势。
弘扬红色传统,办好“红色教育课堂”。XX镇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乡镇党校主课程,同时结合基层党员多样化教育需求和农村党员教育即时性、碎片化特点,将教育阵地搬到户外,创新开设“田间党课”“广场党课”等教育课堂,邀请老红军以鲜活、立体的方式讲好革命故事,上好红色党课,努力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红色资源、红色记忆融入血脉。不断弘扬模范精神,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向革命先辈致敬、向先进典型看齐。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等活动,引导各支部、各党员找差距、识不足,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践行红色服务、树好“红色表率先锋”。XX镇持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上讲台”活动,围绕乡镇重点工作讲经验、谈打算,着力培育“抬头能想、低头能干、张嘴能讲”的新时代村干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乡镇党校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落脚点”,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助企助农等特色教学课程,强化党建示范引领。把党员能力提升落实到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上,鼓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行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XX县多举措建强用好乡镇党校,着力建设规范有序、坚强有力的党员教育基层阵地,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让乡镇党校真正成为基层党员的“充电站”。
夯实党员教育培训基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镇党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规范建设新时代乡镇党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校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选聘由县级联系领导、县委党校教师、县直部门业务骨干、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用技术人才等30人左右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储备乡镇党校师资库力量。20XX年以来,18个乡镇全面启动运行乡镇党校,针对党务工作者、村干部、流动党员、乡土人才等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班58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642人次。
延伸党员教育培训触角。依托本土资源,在各乡镇红色革命旧址、历史文化遗址、特色产业基地、党建示范点等地打造集“政治理论+实训教学+观摩交流”为一体的“三个+”乡镇党校教学模式。运行一个培训“主阵地”,各乡镇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校舍等现有资源场地打造集中培训场所1处。建好一个实训基地,结合各乡镇特色资源,依托陇右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五线一区”党建示范片带、“书记党建项目”等分类打造现场教学点51个,有效延伸党员教育“半径”,为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提供新阵地、新渠道。党校开班以来,18个乡镇依托现场教学点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3期,培训种养殖户1200多人次。
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实效。针对乡镇机关党员和干部,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农业生产经营、乡土人才等不同群体,突出乡土味,用看得懂、听得进的家常话,坚持以送课下基层等生动鲜活的形式,把党校课堂延伸到党性教育基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种养殖基地、农机合作社等,围绕基层党务工作、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以及技能培训等主题,分类辅导授课,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新添镇党校在崖湾村二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为本村50多个菜农党员开课,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业人员就闷棚、茬口选择及病虫害预防等方面进行授课,真正做到把实用技术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XX镇立足高标准党员队伍建设,把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党校规范化建设作为筑牢党的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举措,坚持在“机制、内容、形式、师资”上下功夫,将党员干部、农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延伸到乡镇一线,打通了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最后一公里”。
完善办学机制,让阵地“强”起来。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目标要求,及时印发《XX镇党委党校培训计划》《XX镇党委党校教学培训管理制度》等,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规范有序、优势互补、务实高效、学风优良的乡镇党校工作机制。强化党校领导班子配备,设立XX镇党委党校校委会,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副校长,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制定党校教学计划、聘请党校教员、组织教学活动、处理日常事务等。积极落实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将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运转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有效夯实办学基础,确保镇党委党校有效运转。
聚焦党员需求,让内容“富”起来。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党校姓党”理念,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设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理论课程。强化业务学习,以提升乡村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为抓手,开设《茶叶技术培训班》《普通的小山村 不普通的振兴路》《20XX年度组织振兴重点工作解读》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课程,并组织乡村干部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同时,发挥电教远教资源优势,每周播放《红军日记中的长征》《老兵的自述》《以身许国壮山河》等红色微党课,为基层党员培根铸魂。
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活”起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探索“集中培训+室外培训+个人自学”的教学新模式,着力提升镇党委党校教育培训吸引力。每月开展集中培训,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精选党校培训课程,针对性组织培训。去年以来,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招商引资、信访工作、舆情应对等精选课题,集中培训9场次,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和乡村干部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室外培训,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常态化开设采茶制茶体验班、插秧播种体验班、竹编工艺培训班、葡萄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让年轻党员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学习体验,增强其服务“三农”能力。常态化开展个人自学,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APP、各级先锋系列平台等“线上资源”加强自主学习,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党员教育多样化。
充实师资力量,让效果“优”起来。按照“外聘内选,专兼结合”的方式,积极整合县、乡、村三级人才资源,打造动态式管理师资库,不断优化镇党委党校师资队伍配置。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业务骨干送教下乡,围绕党的理论、文件政策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充分吸收乡镇党委领导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和“土专家”“田秀才”等进入师资库,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由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专职教师,每人每年到党校讲党课不少于1次。去年以来,共吸纳17人进入镇党委党校师资库,开展党课教学27班次,培训党员干部1500人次。
近年来,XX县XX镇党委把提升乡镇党校培训水平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乡镇党校运行管理,通过“党校+基地、培训线上+线下、课程必修+选修”等举措,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党校+基地”办学模式,强化学习“支撑点”。积极转变办学理念,探索出“党校+基地”的特色办学模式,即以乡镇党校为中心,辐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花梨产业示范园、黄牛养殖基地等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实践教学点,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入更多通俗易懂的实践教学。深化“1+N”教学点的打造,将教学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深入拓展教学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党员教育。从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优配强,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相对稳定、理论功底强的师资队伍,每期培训都采用“三有”课堂模式,即有主题研究、有成果展示、有课后反馈,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教学质量。目前,该镇党校师资队伍现有9人,开课课程15场,授课人次300余人。
实行“线上+线下”培训模式,打通教育“串联线”。立足实际、精心组织,该镇党校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活动双向联动,推动了党员教育的新热潮。在线上,构建“云端课堂”教育新平台,利用“安徽先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员教育网,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在线下,通过党校集中学、党员自己学、特殊党员上门送学等多种形式,让党员教育更加“沾泥土、接地气”,切实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关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创建流动党员微信群,搭建“互联网+微课堂”平台,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确保他们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去年以来,共将15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10个“云支部”。
实施“必修+选修”学习模式,提升培训“覆盖面”。该镇党校严格制定党员教育学习计划,采用现场观摩、专题辅导、案例教学、主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让“必学”内容不走过场、深入人心。针对农村(社区)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不同行业党员,制定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例如,邀请致富带头人、种粮大户等在田间地头、果园厂区内开展“实境课堂”,让党员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充分发挥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作用,将直播现场作为选修内容融入课堂,见证直播带货如何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力量,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新思路。去年以来,该镇党校先后开办专题培训5期、主题培训8期,覆盖党员2000余名。
今年来,XX镇全面加强镇党校建设工作,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深入推进新时代镇党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镇党校建设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强“根”铸“魂”的坚强阵地。
整合全镇资源,建强基础保障。充分利用镇四楼会议室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打造集中教学的主阵地1个,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规范布置教学场所。依托后地湾村廉政教育基地、三益村党建示范点、产业培育和乡村治理示范点等,打造镇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同时,融合各方资源,按照数量充足、结构优化、胜任教学、德才兼备的原则,选聘一支由县级联系领导、县委党校教师、县直部门业务骨干、镇领导班子成员、站所(中心)负责人、优秀村干部、先进模范人物、老党员、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等30人左右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保证镇党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和多元化。
优化整体规划,理顺管理制度。明确镇党校在业务上接受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指导,逐步完备工作机制,形成层次分明、齐抓共管的领导制度。由镇党委书记任镇党校校长,副书记任副校长,选拔2名班子成员纳入校委会,组织委员担任常务,负责党校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党校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各个班次设班主任,负责学员管理工作,建立学员参训档案,要求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严格执行学员请销假制度,累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总学习天数的1/7,超过的应予退学。同时,严格学员管理,把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先锋指数”评定的重要内容。
明确职能定位,抓实培训工作。严格围绕“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加强与县委党校的联接,实现培训资源互联互通。聚焦镇村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以及种养殖大户等各类人才全面开展好培训工作。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观摩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深化“党校+基地”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党课开讲啦”、微信群等在线学习平台,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向流出党员推送“微党课”“微视频”等,提高教育培训覆盖面,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培养锻造骨干队伍。目前已完成录制电教片2部。
聚焦追赶发展,提升培训质效。坚持将镇党校建设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按照应训尽训、不漏一人的目标,努力将镇党校打造成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分层次分类推进工作开展,针对镇基层干部、村干部、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采取短期专题培训、传统课堂培训、实地观摩培训、案例体验培训、情景式教学等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参与度,确保培训效果,真正做到学得进、用得好,切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截至目前,共计开展集中培训3次,在线推送学习内容3次则,培养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人员17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