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党课讲稿: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重大要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课题。
  20XX10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XX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论断意蕴深厚、导向突出,视通万里、融通古今,为强国复兴谋深虑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举旗定向,充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创新精神,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使命担当。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准中华文明发展的未来走向,是破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各文明纷争的良方。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需要解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其价值意蕴“有什么”,以及“怎么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
  20XX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本质和特征如何?与以往的各种文明形态有何根本区别?应当探索何种建构路径?对上述问题的追询和回答,是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概念的首要环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文明是一个整体概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寓于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廓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的突出特点,首先应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三个核心概念切入,以小见大地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全新概念进行整体描摹。
  1.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突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鲜明聚焦于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民族属性和地域文化特色。
  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底蕴熔铸而成的,与华夏大地的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共同生发,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中华”一词限定了文明生发与演进的地理范围:中华即中华大地,亦是万千中华儿女生长的土地。“中华”的“中”字通常被解释为地理方位,指“中心”、“居中”;而“华”字的本意为“花”,后来引申为礼服上所绣的图案纹饰。“华夏”与“中华”词义相近,《春秋左传正义》中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中记载,“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被解释为服饰华美的大国。衣冠华服是礼仪与品节的象征,无论是“中华”还是“华夏”,都内含文化、文明之意。正是这种以衣冠礼乐来指代文化的内在逻辑,使得“中华”成为一个外延宽泛的文化概念,而非封闭的种族概念、血缘概念。共同的语言、文字、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象征物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识。
  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中华儿女书写的文明史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标识。在横向维度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灿烂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史,正因如此,中华文明具备天然的包容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纵向维度上,在数千年的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夏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这一“自在”的民族实体;在近代与外来侵略者抗争中,中华民族又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根本转变,造就了如今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这一“国家—民族”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国家意识和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文化和道德传统中增强了文化认同,也必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发挥强大合力。
  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鲜明的民族特性,与注重个体价值的西方文明有着根本差异。照见自身须以他者为鉴,正如梁启超所言:“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为此,应当以西方文明为参照系,在比较中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发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之处。
  2.现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指向
  守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脉相承的必然通路,锚定了文明存续的根基;创新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紧跟时代变革的必然旨归,指明了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回望历史、赓续传统,更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牢牢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脱胎于民为邦本的农耕文明,具备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文明是历史的产物,“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更是历史主体的能动选择。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了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承载着文明赓续的历史必然性。数千年来历经风雨动荡,中华文明的火种却从未熄灭,与天人合一的群体选择及其衍生出的家国同构、兼容并包的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历史选择性。它并非对传统文化全盘接收,而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碰撞中批判继承,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彼此契合、相互成就,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眼当今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具备把握面向未来的时代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当下文化领域的新矛盾、新课题,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作为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能否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洞悉时代所向,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否顺应时代发展,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固本培元与继古开今的辩证统一,具备引领时代的未来可能性。当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既需立足当下,同时也要放眼未来。
  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备强烈的革命性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红船、延安、西柏坡,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扬着中华儿女积极进取的昂扬斗志,滋养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经得住时代的检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近代文明蒙尘的历史教训深刻表明,文明能否跟上时代、引领时代,与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华文明知常达变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更好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3.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界定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厘清文明演进的基本逻辑,辨析文明的定义内涵,是透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的重要遵循。
  何谓文明?学术界关于文明的定义有100多种,不胜枚举。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术语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取与“野蛮”相对应的“开化”之义,用以判断社会发展阶段、进化方式标准,并以西方为话语中心开始向世界传播。西方学者对文明的内涵与外延有着较为详尽的论述,例如,“(文明是)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联结”,“(文明是)一种包围着一定数量的民族的道德环境”等,但却始终没能走出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阶级论的老套。
  在我国,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或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还指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集合,包括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科技、城市、乡村、家族和国家等要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反映。文明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是持久的并不断演进的。文明的演进是一个包含对抗和矛盾的历史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为基线,将人类文明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借助术语“革命”揭示了文明演进的本质,即生产方式与生产资料的更迭。
  当前,人类文明已超越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形态,正不断向信息文明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担着推动中华文明与信息时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重大任务,要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大国文明观,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革命性转化。
  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三个基础概念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更加明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价值观念、文化艺术。立足当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步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和发展。
  中华文明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整体中历史地连续发展和创新创造的文明成果总和。中华文明可以分为辉煌的古代文明、蒙尘的近代文明和走向复兴的现代文明。当今走向复兴的现代文明是寓于中华文明整体之中、一个具有丰富现代性内涵的历史文化概念。因此,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必须将其置于中华文明整体建设中。
  (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需要把握四个关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保持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以现代化的形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何落点于文明而非文化?这就要求廓清二者的基本界分。概言之,对比文化,文明更具整体性和持久性。
  首先,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蕴含着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的更高表现形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明乃是整体……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非常美好的平衡关系。”文明不仅包括礼仪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还涵盖了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艺术造诣,是一个民族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总和。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其次,文明是一个持久的、渐进的历程。文化可能应时而生、转瞬即逝;而文明的孕育则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常常要以百年、千年来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其底气正源自连续发展、源远流长的文明特性。
  2.“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
  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关系,核心在于从文化生命体角度理解文明。
  从文化生命体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和历史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推动中华文化创造出了中华文化的新形态,创造出了中国人民的新世界和新生活。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化”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文明也得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立足于文化生命体来看待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两者就是文化生命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自然生长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一个遥远目标,而是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行动的总纲领。
  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
  从古老中华文明中生长出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全人类示范了一种现代文明、一种文明的新形态,一种将中华文明特性加以现代转化和创造的现代文明,一种将现代文明的精神和价值扎根于古老文明的有机生长之中的文明。这一文明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结合,形成一个文化生命体实践的有机总体,把建立在不同文明主体性之上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文明秩序作为全人类的文明理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世界昭示了一条新的文明道路,那就是只有牢牢把握文明发展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出自己文明的现代形态。根据这样的文明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百花园”。从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各文明竞相绽放、绚丽多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其特殊性根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根植于中国国情、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其自身而与其他文明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但又兼具与世界各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呈现的多彩多姿。从本质上说,其既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普遍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就把握了其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就能更好地在建设中促进世界各文明的交往交流和对话。
  4.中国式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贯通上把握其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和丰富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文明与现代化的内在统一及融合发展,具有方向、立场、内容、方法和要求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是相互贯通的,而不能持二元对立论,或误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仅限于文化领域,事实上现代文明的建设涵盖了新时代“五大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
  (三)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我们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
  1.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形态,留给后人丰富、独特而又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淀。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逐渐确立并巩固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兼容佛道文化的文化发展格局,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究其根本,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形成了绵延永续、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基本特质,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完善更新,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坚定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洞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发扬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2.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段话中,出现了四个“新”字,构建了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文化的理论逻辑框架,形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新场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接续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持“两个结合”,积极探索理论和制度创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一方面,要坚持“返本开新”。要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人文精神,深入理解“为政以德”“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中华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智慧底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坚持“推陈出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守旧复古,一味向后看;而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直向前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创造根植于传统、融通于现代、着眼于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担当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3.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其中蕴含了“两个结合”“两创”理论的逻辑生成和演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融汇点,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全面推进中华文明的时代化、现代化。当代社会,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多样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我国文化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数字赋能文化发展,加快文
  化数字化进程,既包含文化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又包含公共文化服务、对外传播交流和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全方位的数字化。通过数字赋能,在内容互嵌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们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形成连接传统与现在、沟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数字路径,使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要牢记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和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突出特性,又具备现代文明时代的特点和气质。
  (一)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文明有什么特殊之处?中华文明究竟何以伟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审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精准概括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用科学理论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之间具有共时性,它们都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
  从内在逻辑来看,“五个突出特性”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第一,连续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贯通古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人类文明,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第二,创新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充满活力、敢于创造的人类文明,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第三,统一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保持稳定、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人类文明,这决定了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第四,包容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这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第五,和平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坚持求同存异、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文明,这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五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低及高、由内及外,以审视本民族文化特性为基础,进一步论述民族发展前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以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等内容。
  在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五个突出特性”的提出,既清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整体面貌,又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特殊优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
  (二)把握好“五个突出特性”的时代新要求
  对于“五个突出特性”,需要准确把握和认真贯彻落实,才能更有效地承担起文化新使命。第一,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必然走自己的路,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又强化了文明的连续性;第二,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弘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弘扬不惧风险挑战、勇于开拓创新的无畏品格,确保其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活力源泉;第三,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坚持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民心所向,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世界各文明要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第五,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赓续与传承,又有融通中外交流和反思,具备继往开来的主体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个特质
  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念、实践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样态来看,其特质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文明。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赖于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植根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人民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源泉。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的文明诉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通过文明进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的,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最大区别。
  第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协调发展的文明。文明构成要素是否协调与平衡,直接关系文明发展的程度。文明的生命力、影响力与文明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密切相关。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稳定结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尤为注重文明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协调与均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定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文明追求。
  第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新发展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创新中形成的,创新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赋予传统新的内涵和价值,以活化传统、超越传统,彰显传统的当代魅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理论、实践、制度、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应对挑战,形成新的文明形态;通过科学技术创新生成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型。
  第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兼收并蓄的文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形成文明比较,通过文明比较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所短和他者拥有的所长,从而产生文明互动、借鉴他者的文明自觉。“文明的价值和生命力不仅在于本体,更来自与其他文明间的交流和互动影响”。中华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域外文明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先后借鉴吸收了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通过本土化改造,形成了新的文明构成要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第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和平发展的文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中华儿女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对外侵略扩张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统。对比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充满侵略和剥削、暴力和血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伴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发展自己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提供发展平台,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是蕴含中国共产党根本价值立场、传承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性格和中华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发展趋势的文明形态。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文明价值,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现代性转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塑造国家民族政党现代形象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型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开创的现代性文明,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前现代性文明与现代性文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是前现代性文明的一种。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按照自身逻辑演进发展,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中华文明未能实现现代性转型,导致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本质上属于前现代性文明,无法抵挡现代性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延续,它在使中华文明保持原有突出特性的同时,克服历史局限,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生机与活力,确立了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主导地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型。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文明基础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在于中华文明的创造,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从历史来看,中华文明对于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莱布尼茨、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都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思想智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西方的传播有着密切关联。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衰落实质上是中华文明的衰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包含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奇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文明基础。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的样态
  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文明取代封建主义文明是一大进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开创了世界历史。然而,资本主义文明以资本为中心,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物质享受,导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文明,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注入了新的动能,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为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又超越了“西方中心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明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也超越了“零和博弈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国家、民族、政党形象建构提供文明支撑
  文明发展对于国家、民族、政党形象建构具有表征意义和支撑作用。对于国家形象建构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体现了国家对现代文明的追求,表明了国家的文明创新能力、文明发展水平和文明传播能力。对于民族形象建构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追求和文明发展目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文明基础。对于政党形象建构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文明追求、文明担当和文明创造能力,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达到新的高度,表明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推进文明创新的历史自觉性、历史主动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文明只能在长时间段中进行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既要基于历史,更要着眼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意味着中华文明发展进入新阶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景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前景,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改变人类文明发展格局。
  四、以新的文化使命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新的文化使命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滋养、筑牢文化根基,从“两个结合”中把握时代大势、铸就时代之魂,不断从文明交流互鉴中汲取力量、焕发生机活力。
  (一)厘清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互为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定会推动文明形态的更替,驱使中华文明向着现代化、时代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变革中实现自我革新,建设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路径选择上的根本一致性。从生成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是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从发展特征来看,二者都是普遍现代性与特殊民族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目标指向来看,二者都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等突出特性,不但开拓了现代化的理论纵深,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与未来走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始终离不开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价值支撑,就必须不断强化价值追求,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力量,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赓续文脉:筑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赓续千年文脉、弘扬中华文明,才能不断筑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时代考古研究工作。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离不开考古学。百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悠久历史和强大凝聚力,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的攻关研究,为更好认识中华文明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
  (三)“两个结合”: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之魂
  “两个结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促进”的实现。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理论看,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实践看,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至今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要运用好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四)人民立场:助推大众文化现代转型
  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义与鲜明特征,反映着中国式现代化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中华文明素以“民本”思想为根基,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之道,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哲学,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应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价值立场。一是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推动中华文明精髓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深度交融。二是要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大众文化中的中国特征、民族特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民族文化“火起来”。另一方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三是要培育文明主体意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大众文化现代转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集各族人民之力,发挥人民智慧,充分激发全民族进行文化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巩固文化主体性,培育文明主体意识。
  (五)崇古尚今:在古今相生相成中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从历史的维度来勘探中华文明的发展逻辑,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际遇。要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一是要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置于历史纵深进行考察,在历史的镜鉴中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纵深,铸牢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根”和“魂”。二是要抓住中华文明的民族特性,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主体优势。一方面,应当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根植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汲取各民族文明的优良基因,充分汇聚各方智慧,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三是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赋予中华文明以守正创新的时代张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应当在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促使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变”与“不变”相得益彰,推动中华文明与古为新、吐故纳新。
  (六)交流互鉴:焕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开放体系,要从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汲取养分,推动文化创新,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以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二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格局,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文明。三是用创新激活文明进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绵至今,就是因为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创新精神。如果失去创新,只知道“拿来主义”,文化交流就会变成简单的文化输入。
  总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明确其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价值意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