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报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产权制度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



  xxxx年,xxxx市开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成立第一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近年来,xx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先易后难、梯次开展的方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推进试点工作。xxxx年,xx市印发《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截至xxxx年年底,xxxx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改革任务,xxx个行政村均领取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作为独立法人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xxxxxx村在改革政策指引下,于xxxxxxxx日领取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xxx.xx万元,集体土地资源xxxx.x亩;共确认集体成员xxx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xx村以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为契机,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持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开展资产清查,摸清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彻底摸清xx村集体资产家底,逐步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xxxx年,xx村成立了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以理事会成员、成员代表、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等为组员,每年年底对本村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核查,重点对确权到村集体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清查核实,按照登记、清查、核实、公示、确认等程序,组织安排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系统、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系统填报,明晰农村资产产权归属,真正做到了记账和实际相符、记账和原始凭证相同、各类账目逻辑关系相一致、记账和款额相同、账目和表格相同、账目和电脑系统做账一致的“六一致”。截至xxxx年年底,xx村资产总计xxx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xx.x万元,非经营性资产xxx万元,固定资产xxx万元;土地面积xxxx.x亩。



  二、推动合同清理,保障集体利益



  合同清理是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规范和清理村集体经济合同,厘清村集体“三资”家底,是扎实推进农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xxxx年以前,xx村集体收入不足x万元(主要来自上级办公经费补贴),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导致xx村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此外,xx村还存在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混乱无序,村集体部分荒地被长期低价租赁或无偿占用等问题。如xxxx年,河滩地经口头协议被个人无偿占用xx亩,荒山经口头协议被个人无偿占用xxx亩。



  xxxx—xxxx年,xx市在全市域内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xx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合同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对村集体经济合同全面排查梳理,深入整改。xx村抓住机遇,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村干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精神,利用微信群、大喇叭、贴公告、入户讲解等形式向村民宣传、讲解相关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有抵触情绪的村民,重点研判,分析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合同条款,与之重新签订相关合同,并全部通过xx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合同鉴证。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xx村共清理合同xxx份,清理率高达xxx%,直接增收xxx.xx万元,收回土地xxx多亩,有力推动村集体利益“归仓”。



  三、创建示范引领,壮大集体经济



  为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发展”为主题,创办xx市台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培源壮基,厚植振兴根基



  xxxx年,xx村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发展主体,整合流转成员土地xxx余亩,采取“租金保底、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管理,每亩地收入xxxxxx元。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购置种子、农药、化肥,统一安装灌溉设备并购置农耕机械,节省土地耕种成本xxx/亩。与此同时,集中小片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了xx余亩耕作面积,玉米、小麦的统一管理与耕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xx.x万元。为了实现畜禽粪污有效利用和节本增效,村集体与xxx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该公司将xx村的畜禽粪便免费发酵成有机肥,这为xx村每亩耕地节省了xxx元肥料开支。截至xxxx年年底,xx村集体收入突破xx万元。



  (二)资源整合,放大经济产值



  xx村通过整合闲散土地以及荒山、荒滩、荒沟,积极引进xxx牧业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xx村荒山贫瘠土地冬、春季防火及管理难题,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xx.x万元的固定收益,村民们也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此外,xx村积极引进xx市鑫通物流有限公司和邢台勤茂实业有限公司,出租荒山荒地xx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x.x万元。通过填平村东沟壑的方式,xx村新增集体土地xx余亩,租赁给企业后增收近xx万元,土地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到xxx亩。仅靠流转土地种植粮食,xx村集体收入便达到xx.x万元;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管理,小片土地变整片土地,增加可用土地近xx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x.x万余元。



  (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精品



  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xx村依据地形地貌、土地性质、气候等特点,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尝试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并聘请专家技术团队服务到村、到户、到人。xx村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农副产品。同时,xx村积极推广粮油作物种植新模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xxx亩;实施土地整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能力;丰富农作物耕种种类,实现节本增收。



  截至xxxx年,xx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xxx余亩,村集体收入xxx余万元,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同时,xx村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周边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xx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xx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中国xx个民族自治州中xxx个,是全国拥有自治州数量最多的省份。xx作为xx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我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还是我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xx发生的一跃千年巨变不仅是整个中国巨变的生动缩影,而且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典范。



  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积累的宝贵历



  (一)始终坚持不遗余力的精神斗志,夯实物质发展基础



  一是扶贫工作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及xx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xx的贫困状况,不仅加大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各级领导还先后率队到xx调研,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探讨共同治穷致富的路子。xx先后确立“解放思想换脑筋,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发东西两面,带动中间一线,依托资源,面向市场,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指导方针。xx世纪xx年代,国家启动“xx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xx累计使



  xx多万的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平均一年脱贫一万人左右的成绩。xxxxxx国内生产总值为xxx万元,xxxx年达到了xx.x亿元,翻了xxxx倍,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抓生产的融洽局面。



  二是脱贫攻坚解决群众发展问题。中国小康看xxxx小康看xx。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xx倾情关心关注,党中央、国务院把xx列入“三区三州”进行特殊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xx各族群众,先后作出一次批示、一次回信,一次会见、一次亲自听取汇报,并在xxxx年考察xx时提出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在接见xx干部群众时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作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在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下,四面八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给予帮扶,绝对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xxxx年底,xxxx.xx万贫困人口、xxx个贫困村全部脱贫,x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xx.x万人搬出大山进入新居,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xxxx年至xxxx年,xx地区生产总值从xx.xx亿元增加到xxx.xx亿元,年均增长x.x%,人均GDPxxxxx元增加到xxxxx元,年均增长x%xx创下了发展速度最快和民生领域提升最大的历史纪录,各族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团结迈上新台阶。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一是确立开展民族工作有区别的方针。xxxxx月,中共xx省委经西南局批转下达的《关于边疆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强调在阶级分化不明显的落后民族中,一般不进行内部的土地改革,应以“团结、生产、进步”作为长期的工作方针,通过政府及其他民族的长期帮助,逐渐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共滇西工作委员会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xx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文化现实,确定了坚持执行“慎重稳进”方针,不提社会建设口号,不搞清算斗争,以生产为中心对山区生产进行改造,开垦农田、新修水利等改善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通过认真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群众心中牢牢地树立共产党领导好、社会主义制度好的思想观念,把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是有力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推动下,经济社会文化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势头。xx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全面总结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民族自治权利在xx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xx建立健全了与实施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一大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相继出台,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了民族团结。



  (三)始终坚持凝心聚力的团结精神,培育发展中坚力量



  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培养选拔干部。建州初期,为更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从农村中选拔各民族的优秀分子,进行政治和文化训练,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新时期更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岗位上锻炼,将干部下派到基层锻炼,组织干部进一步学习深造、外出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全面提高队伍质量。从xxxx年至xxxx年,将xx%的干部选派到农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累计选派xxxx人次干部驻村,xxxxx人挂联干部帮扶任务。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大队长”工作层级,从州级机关处级干部中选派xx个乡镇大队长。xxxxxx人才总量达到xxxxx人,人才结构逐步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闪烁时代光芒的先进模范,全面推动xx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二是大力选派人才支援xx建设。xx世纪xx年代初以来,在xx三县支边的老干部和科技人员多达xxxx多人。来到xx工作的干部走村串寨,爬天梯、过溜索,做好事、交朋友,学习民族语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群众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自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国家更进一步加大干部选派的支持力度,中央企业、珠海市、上海市等派出领导干部、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到xx帮扶。



  (四)始终坚持兼容并蓄的博大情怀,开创团结进步新局面



  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xx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有力推进。建设和培育了一批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xxxxxxx日,xx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先后涌现出xx等一批先进模范;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和单位。截至xxxx年底,受到国务院表彰的有x个模范集体和xx名模范个人;受到省政府表彰的有xx个模范集体和xx名模范个人。xx共召开了x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xxx个模范集体和xxx名模范个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是打造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系紧民族团结纽带。通过组织举办民族节庆等活动,一大批民族歌舞、表演项目等获得奖项,将绚丽的民族服饰文化、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向全世界展现,各民族齐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同过民族节,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谐和睦共处。大力实施“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百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十创”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峡谷红旗飘飘”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发展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继往开来的新征程新使命铺垫幸福



  (一)一以贯之练硬功夫啃硬骨头,提高发展竞争力



  一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保持民族团结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两区一胜地”的发展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抓住国家推动边境城镇高质量发展契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扎实建设好xx个边境幸福示范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医保全覆盖,农村特困户、城镇居民低保户政策。加大对守边固边群众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安民与兴边并重,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兴边富民作出表率。



  二是展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和谐包容团结的民族文化环境,尊重和认同各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坚持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包容、和谐、进取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加强民族之间互相认同。用好民族文化广场,培养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利用、传承好民族文化,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傈僳族、独龙族等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正在打响。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正能量。



  三是抓综合素质提升,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为提高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为人才发展注入新活力,把懂业务、善钻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历练。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以“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帮助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宣传,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和农村文明素质提升等行动比赛,全面提升群众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致富的本领。深入开展“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教育,让群众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感谢党和政府,筑牢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爱心长城。



  (二)坚持不懈出真招拿实策,凝聚发展向心力



  一是抓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各级干部在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当好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员、讲解员。用好xxx余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街道、公园等场所,加强对xxxx余个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标识牌、墙体等的管理,抓好民族团结“十进”工作,利用现代媒体和先进技术,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模范集体和个人,树立典型、典型引领,精心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始终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和区域相结合,依法治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发挥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隐蔽战线斗争,重点排查化解、及时处置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潜在隐患,加强网络管控,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榜样,推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边疆之治彰显中国之治。



  三是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边境地区安全屏障。始终绷紧维护国家安全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范的篱笆,坚决打击“三股势力”,防范境内外各种势力的渗透破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