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篇)2024年5月调研报告汇编

60篇)20245月调研报告汇编

60篇)20245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录
60篇)20245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录
1
.中国信息报:
20XX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1
2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张建伟:
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5
3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赵林伟: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11
4
.衡水学院张伟伟:
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8
5
.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教授课题组:
持续扩大哈尔滨“热效应”打造国际冰雪旅游之城………………………22
6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持续转型与创新寻求高质量发展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XX年年报分析………………………………………26
7
.珠海市统计局课题组: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质生产力示范新高地……………………………………36
8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许焱焰: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研究
基于河南省涉农专业大学生的调研分析……………………………………41
9
.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董晓宏:
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47
10
.楼宇琼:
对县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52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朱继东: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现状、问题、原因、对策…………………58
12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刘珍珍: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71
13
.王春媛:
公立医院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探索…………………………………………78
14
.戴寿琴:
公立医院纪检监察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83
15
.郭瑞: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探索……………………………………89
16
.王靺:
公立医院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6
17
.漯河市源汇区审计局李贞:
公务用车租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1
18
.人民政协报特约通讯员燕宏博:
关山初度路犹长沈阳市政协亮点工作综述……………………………103
19
.温州商学院刘汝德:关于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调研报告以台州市为例……………………………………………………106
20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汪学均:关于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调查报告
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M中学为例…………………………………………114
2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课题组: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124
22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孙海雨: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35
23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王帅:
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福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40
24
.人民公安报联合调研组:
护佑新质生产力焕新启航…………………………………………………147
25
.云南省昭通市委政法委工会王世刚:
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1
26
.三原县财政局孙阿宁: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54
27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王文风:
江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158
28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汪艳萍:
江西省河湖长制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63
29
.赵莉:
江西省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170
30
.光明日报调研组:
津沽传古韵海河又新潮天津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173
31
.南江县水利局:
南江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179
32
.长沙韶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程虹: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181
33
.广西华锡矿业有限公司庾庆菲:
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87
34
.李杰:
浅谈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4
35
.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农村局黄晓江: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以运城市为例…199
36
.王云红:
浅析农村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05
37
.王占华:
庆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210
38
.西北师范大学曾庆辉: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实践探索与制度完善……214
39
.山东省潍坊市总工会孙文荣:全力收规范管强保障山东省潍坊市总工会
开展财务监督检查工作的调查报告………………………………………227
40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张敏敏:
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实践探索与研究基于对河南省部分高校的调查…232
41
.特色商业街区研究课题组: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区提升路径研究……………………………………236
42
.赵阳: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4
43
.石家庄铁道大学史学壮:
数字时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49
44
.曾贵森:
双轮同转同向发力漳州市政协党建引领履职的实践探索……………255
4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王馨雨:
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58
46
.何继新、胡明杰:
天津市排水防涝安全韧性建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263
47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课题组:
为建设金融强国提供青年人才支撑………………………………………269
48
.侯树钰: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72
49
.张婷、张传军:
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与对策建议以G省为例…………………278
50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沈钦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帮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房山区花港村调研…286
51
.段晓燕:
新经济形势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90
52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左勇超: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96
5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孟缘: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存在问题
与建议对策以江苏、江西、广东为例………………………………………299
54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苏晓杰: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304
55
.韩娜:
新形势下国企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310
56
.河北日报调研组:
用系统思维谋划动能转换看协同创新如何加快河北高质量发展……318
57
.南宁市玉兰路小学校长谢凯:
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323
58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中国市场一体化建设现状、效果与建议…………………………………326
59
.帅雪梨: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34
60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邱晓慧:
中小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以YD公司为例……………………342
20XX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中国信息报
202456日)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
  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比上年减少277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比上年增加468万人,增长2.7%。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2816万人。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6751万人,占比38.2%;省内流动10907万人,
占比61.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占13.8%,中部地区占
51.7%
,西部地区占44.5%,东北地区占30.9%
(二)各区域农民工人数均有增长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484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中部地区9904万人,比上年增加52万人,增长0.5%;西部地区8367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增长0.2%;东北地区998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增长4.4%
(三)农民工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回流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277万人,比上年减少170万人,下降1.1%;在中部地区6982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3.1%;在西部地区6552万人,比上年增加116万人,增长1.8%;在东北地区8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增长3.4%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农民工占比有所上升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2.7%,女性占37.3%。其中,本地农民工中女性
43.0%,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5%。全部农民工中女性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4.6%,有配偶的占81.4%,丧偶或离婚的占4.0%。其中,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0.0%,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71.0%。全部农民工中有配偶的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平均年龄继续提高
农民工平均年龄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6
岁,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8.9岁。从年龄结构看,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占44.6%
41-50
岁占24.8%50岁以上占30.6%
(三)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0.8%,小学文化程度占13.8%,初中文化程度占52.1%,高中文化程度占17.5%,大专及以上占1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状况
(一)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继续提高
  分产业看,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5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45.5%,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从六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27.5%,从事建筑业占15.4%,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占13.2%,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1%,从事住宿餐饮业占6.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12.7%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平稳增长
  农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比上年增加165元,增长3.6%。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441元,增长3.8%;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4131元,增长2.6%。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比本地农民工快1.2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5172元,增长3.4%;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增长4.1%;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376元,增长3.3%;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049元,增长5.2%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收入均保持增长。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增长1.8%;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88元,增长2.4%;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181元,增长5.1%;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69元,增长3.2%;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98元,增长4.6%;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65元,增长2.3%
四、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一)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20XX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4.0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4平方米。其中,在500万人以上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19.1平方米,在50万人以下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8.6平方米。
(二)随迁儿童受教育情况继续改善
  进城农民工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90.9%。从就读学校类型看,42.3%入园儿童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30.6%入园儿童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校率为99.7%。其中,小学阶段随迁儿童90.1%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随迁儿童91.0%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三)城市生活适应度不断提高
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适应度不断增强。进城农民工中,47.3%
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86.3%表示非常适应或比较适应本地生活,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38.2%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附注:
1
.调查简介
  农民工监测调查: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730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613个调查小区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调查:为准确反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2015年建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制度(简称农民工市民化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地域,随机抽取了4万户进城农民工样本,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采集终端(PAD),直接入户面访的形式采集数据。
2
.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
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指年末居住在城镇地域内的农民工。城镇地域为根据国家统
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区域。
农民工月均收入:指农民工本年度从业收入和从业时间(月)的比值。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城市类型:按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将城市划分为500万人以上城市、
300-500
万人城市、100-300万人城市、50-100万人城市、50万人以下城市。
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张建伟
  20218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20195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了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边境地区法治建设”,另可理解为对“中国边境民族地区的法治政府建设”作一管窥,而非其他国家的法治建设,这是具有特定地域范围与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法治模式,更是在经历多年风雨变革与人民考验下依然挺立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并非西方形式上的法律至上,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应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经验,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更是因其特殊区位和民族因素,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
1
.边境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概述
1
1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意涵之描述
  从中国特色政治角度来看,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的内涵是在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依法治国,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公平执法,法治化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作为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党的领导与法治结合。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它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府治理模式,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持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设计,确保法治政府建设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这种结合表现为确立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党的决策通过法治程序得到实施。第二,依法行政的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依法行政,体现在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合法性原则,任何政府行为都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依法办事,要求政府事业的各个层面和部门严格遵守法律规范,通过完善法规和制度,强化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规
范化。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监督。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提供渠道和方式,让公民可以参与到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包含通过选举、民主协商、听证会议和公众咨询等多种民主形式,实现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同时建立健全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并通过法律保障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效力。
1
2  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现有认识之评析
  边境政府建设与社会治理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断加强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千禧年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国家对边境地区经贸建设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学界的研究方向也开始转向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一并关注到当地少数民族在边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近年来中国边境政府建设的重要成就和力度在很多方面得到彰显,旨在构建一个法治化、现代化、和谐稳定的边境环境。同时应当注意到,边境法治政府建设尽管有相当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挑战需要克服和解决。国内学界关于边境地区法治建设起步很晚、深度不够,学术成果承继发展未现规模,其研究领域大多还仅限于对成果评价的研究,更不必谈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研究。近几年来,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关注视线,逐渐从治理的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更加注重理论在解决边境地区具体问题上的效用。笔者认为目前针对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同国内如火如荼地讨论与探索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理论上的欠缺必然带来实践路径的单一性和方法论的落后性,需要在更多的实证调研基础上发现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法论。
2
.法治政府建设在边境地区开展的成绩
2
1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工作
  现阶段下,边境地区各县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和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点,对目标任务逐步细化,实现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新成效。在各边境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过程中,均无一例外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各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课程,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列入年终考评、干部
使用等指标,防范和化解地区重大风险的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法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
2落实以人为本,深化法治建设
  一是注重风险管理,当前各边境县政府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等已经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购买法律服务、聘任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已经成为近两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严格坚持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得到了根本意义上的实现。二是强化执法监督,伴随着机构改革的进程,边境地区各县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现已全部实现了对行政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执法清单和法制审核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进一步对执法情况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同时借助行政执法监督员、律师开展的执法单位卷宗随机抽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卷宗管理规整工作。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定位转变,“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扎实推进,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职能部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办事群体享受政务服务,同时政务平台的“好差评”系统也已经在各边境县全面使用,结合在线或现场评价的结果来看,办结率和好评率均能达到95%以上。
2
3  深化基层治理,稳定社会大局
  在多措并举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多数边境县明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才队伍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和信访接待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为“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乡镇、大事不出县”的矛盾为上交目标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群防群治工作中,各县政府充分动员多方力量,依托村居警务室,通过“网格化”条块治理,实现了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任务逐一细化到联户单位、户、人的工作格局,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三级纵向治理架构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边境管控取得新成效。
3
.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问题检视
3
1  “关键少数”履职方面仍需持续加强
  “关键少数”是指在法治政府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领导干部,边境地区的干部履职情况直接影响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质量。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如果没有
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可能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管理失误;与此同时,干部在履职中,需要与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合作,需要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实地访谈可以发现,边境地区个别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还有差距,首先是部分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尚需提高,在边境地区工作面临重要任务时,政治意识不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其次是工作能力不足,少数干部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缺乏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法治;另外还存在着思维水平不高和担当精神不够的问题,各部门之间在协调配合和衔接上还不够顺畅,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面对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难题,部分干部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工作推进缓慢。
3
2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
  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短板。人才队伍中的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常见问题,例如在某些行业或领域,可能存在人才过剩或人才短缺的情况,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或不足,特别是法治专业人才匮乏,在边境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这可能是因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准确,或者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和引导机制。在实地调研中,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相关人员业务知识更新较慢,在相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中也有体现为“责任意识淡薄,对行业部门法律法规理解还不够准确、熟悉,执法意识不强。”这也间接体现出目前培训体系不完善的困境,现行的培训机制无法满足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特殊性的要求,需要加强在针对性、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与此同时,现阶段对边境地区法治政府人才的选拔和选拔途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多渠道的选调挂职交流机制。
3
3行政执法问题突出
  受限于偏远地区和基层实际条件,边境地区政府行政执法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执法资源配置不均衡,某些执法领域的力量集中较高,而其他领域相对薄弱等问题。以C县为例,行政执法特别是在“三项制度”方面落实不够,部分单位还存在执法设备短缺,部分案件在程序方面还存在瑕疵,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法律规定的程序忽视,影响了执法效果和公众信任;另一方面体现在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不够,易导致执法不公、执法滥用等问题,行政执法部门对行政执法公示,特别是事中和事后的
公示较少。
3
4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式单一
  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多依赖传统的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具体表现为:部分单位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等同于法治宣传教育,个别单位发挥作用不明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存在着“等、靠”的懈怠思想,体现在实际工作上主要有简报有效信息缺失、工作亮点不突出等问题。另外,当前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在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上,应用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亟待提高。
4
.推进边境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
4
1  持续开展法律宣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法治从来不是一种工具,社会主义法治更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边境地区在进行法治宣传时,应注意以民族团结创建为抓手,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民族团结摄影、书法、文艺汇演等形式,不断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思想认识,充分运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中的法治案例、生动故事教育群众学习法律、使用法律。同时积极地构筑普法平台,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在民族地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并采用汉语和本地民族语言两种形式,针对与本地区群众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对于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要求重点学法,带动少数民族带头人及青少年学习法律法规政策。
4
2创新执法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诉求依法解决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包括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办案技巧和调查取证能力等。培训和教育应注重特殊民族地区的背景和特点,确保执法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相关问题;行政执法机关也务必根据边境这一特殊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执法指南和规范,明确执法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健全的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人员的权责,增强执法透明度和规范性。有助于提高执法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保护民族地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4
3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
  实现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全覆盖,无疑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居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在边境地区建立覆盖广泛、服务便捷的法律服务机构网络包括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等,通过这些机构提
供各类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为民族地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帮助。结合各边境县面积广阔、交通不便的客观因素,法律服务与援助的信息化建设应当成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法律援助的在线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网上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方便边境地区居民获取法律援助。
5
.结语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法治政府建设设立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对于内陆的城市政府等基层政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边境地区的政府部门也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向和影响,同样也促使着边境地区的政府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工作。边境地区的政府法治建设的体系化需要时刻以法治为依归,具备高度的法治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会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国家。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赵林伟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质量的提升日益受到关注,这就促使中国经济进入了关注发展质量的新时代,而非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目标从原本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变成了关注发展质量,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国家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推进中国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改革经济体制,特别是在金融业方面。在银行业,城市商业银行是主要构成部分。这些年来,尽管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城市商业银行概述
(一)历史沿革
1
.城市信用合作社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其宗旨是通过信贷活动给个体工商业、城市居民以及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服务。接着,中国在各地区试办了集体性质的城市信用合作组织。
2
.城市合作银行
  城市信用合作社缓解了城市企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问题,推动了所处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但是,其在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很多问题,如资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等。
3
.城市商业银行
  由于合作银行在本质上不具备合作的性质,且合作银行的名称无法体现地方商业银行的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合作银行仅仅是过渡阶段。1997年年底,城市合作银行变为城市商业银行,从20世纪90年代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21世纪初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拉开了帷幕。
(二)特征
1
.和地方政府联系紧密
  构建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因而城市商业银行在构建之初受到金融当局的限制。其中持股比例规定,地方财政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为30%,单独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不应超过总股本的10%,自然人持股比例需要
控制在总股本的2%。这部分规定导致地方政府独大。虽然地方政策对股权的介入在城市商业银行构建初期具有一定的维稳性,但是其负面影响也很大。地方政策干预经营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备行政色彩。
2
.市场定位模糊
  城市商业银行承担着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城市商业银行在创建的初期就已然对自身进行了定位,如银行建设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要为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居民提供相关服务。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经营地区、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限制。伴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不断改变以及其自身的持续发展和成长,很多城市商业银行都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市场定位不明确不仅会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中出现问题,还让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3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失衡
  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出现强的越强、弱的越弱的情况。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彼此之间的发展出现失衡。经济发展是金融行业的核心,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快速,有更多的大客户,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开拓奠定了根基。而处于中西部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根本无法与其进行比拟的。这就加大了银行之间的差距,导致中西部地区城商行的发展愈发缓慢,而沿海地带城商行的发展迅速。
二、发展历程
(一)风险化解
  我国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是希望其在整体上具有独立的体系,可以按照企业制的原则进行经营和管理,并自负盈亏,为所在地区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充分的服务,而非像改制前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一样隐藏在政府背后,只能依托政策资源,导致经营效率低下,服务态度不佳。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建设之初就遭遇了金融危机,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尚未脱离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传统做法,在财务与操作方面存在风险,如果经营不当或遇到导火线,就会面临破产的风险。在城市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立足以及出现金融风险的双重压力下,政府部门与监管机构做出了很多努力,如调整组织架构、管控资产风险等,以帮助城市商业银行渡过难关。如此,城市商业银行的隐患才逐渐得到消除和改良,并朝着规范化的方
向发展。
(二)规范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诸多与城市信用合作社相似的问题,难以完全被消除,因此,我国政府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在国家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影响,开始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将发展核心放置于为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上。正是在国家帮助和自身不断努力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才具备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轨迹。这些规范的建立使城市商业银行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合理应对出现的问题,从而在银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发展探究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其逐渐具备了自己的定位与服务对象,在获得市场认可后,逐渐探究深入发展路径,尤其是在组织结构与发展战略上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面向世界,实现国际化发展,这样城市商业银行才能提高自身的名誉度,并在业务上得到互惠,同时还能预防区域金融风险。除此以外,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和国外先进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以期学习和掌握国外金融机构的管理经验,并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上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探索阶段所做的尝试,以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选择
  2008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有27家,共设置了73家异地分行;2009年总计有48家,设置了178家异地分行。
  考虑到跨区域设置异地分支机构的规模在2008年得到扩张,因此此次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8—2019年。在选择样本时,选择在2008年以前设置过异地分行的城商行,根据其资产规模、注册地点等因素,并考虑样本代表性问题,选取其中在资产规模等指标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注册地的南北位置对其进行分类,各选择了15家,总计30家。北方地区有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南方地区有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置分行的情况
  在调查分析过程中要考查各城市商业银行在各年度有无设置跨区域分行以及设置的异地分行的数量,将时间分割成2008—2013年和2014—2019年,观察这些城市商业银行在上述时间段内设置异地分行的情况,并进行对比、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2008—2013年这一区间内,城市商业银行设置的异地分行的数量为186家;而在2014—2019年这一区间内,城市商业银行设置异地分行的数量为91家。由此可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规模开设异地分行的时间是在2013年之前,特别是在2008—2010年这段时间内。其中,以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等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2013年之前设置的异地分行的数量超过了5家,而在2013年以后,其设置的异地分行的数量均不超过5家。这是因为随着监管政策放开,各大城市商业银行想要打开市场,夺取市场份额。
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
(一)发展模式相差无几
  在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均模仿其发展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仅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能够为城市居民与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诸多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模式并无太大的差别,均是照搬照抄、缺乏新意的,盲目跟从现象较为普遍,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不断增加。除此以外,在城商行发展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产品研发还有待加强。市场认知不足,政府扶持优势慢慢消失,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锐减。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各城商行如果不加思考就照搬照抄其他银行的发展模式,不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会导致效益下滑。
(二)管理人才匮乏
  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构建了新的金融网络,在其跨区域发展过程中,人才问题愈发明显。城商行分支机构中大多是由总行安排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工作人员。据此可以发现,各分支机构中的人才储备还有待提升,其中具备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屈指可数。再者,由于环境不同,分支机构了解到的信息不足,这些被安排过来的人员无法在短期内完全适应分支机构中的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并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分支机构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未来发展当中,还需
要积极培养管理人才,以此来推动城商行的可持续发展[3]。(三)同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出现了市场饱和现象。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拓展规模,加剧了竞争。国有城商行信誉良好,对外形象甚佳,其凭借自身优势在银行业中长期占据着主要地位。同时随着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其将视线放在了中小企业身上,希望通过自身优势来不断扩大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股份制城商行则具备产品创新、科技含量高的优势,这些优势能够让其占据市场先机,但也会导致凭借中小型企业和城市居民来维持生存的城商行发展变缓,使得银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五、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对策(一)积极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需要积极创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目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在各大城市中设置分支机构,或对银行进行合并重组,又或是进行收购。这类模式均可以得到执行,但是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选择了设置分行的发展模式,忽视了对合并重组和收购兼并这两种模式的运用。事实上,实施跨区域发展除了能够使城商行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还能促进不同地区银行的相互合作,从而促进城商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互补。
  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无需沿用传统的业务模式,而是可以利用各种电子业务渠道来全面开展金融服务工作,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电子化业务渠道。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运用ATM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用户办理业务的流程,节省时间;同时投入该设备还可以弥补网点数量少的问题,推动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融合发展,提升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的速度。再者,需要积极采用差异化战略,即企业设立业务目标,发挥自身的战略优势来满足客户需求,与对手之间形成差异,继而制订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并且,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市民银行这一定位,通过差异化的经营发展战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银行要在细分客户的同时,积极构建客户档案,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掌握其有关需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与此同时,要严格按照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特征来全面开发金融服务产品,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此外,还要准确定位职责和构建完整的激励制度,促进网点功能转型,推动二级支行发展为社区银行。
(二)执行人才发展与激励战略
  人才是主要资源。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经营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是城商行发展的核心,也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城商行需要认真执行人才发展和激励战略,以人为本,积极培养人才,制订人才激励制度,建立长效的职工持股计划,建立薪酬激励制度,将城商行经营管理者与基层职工的利益和银行发展相融合。这样才能让银行和人才的目标一致,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实现人才对自我发展的追求,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促使二者成为利益共同体[5]
(三)增加同行之间的联合
  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增加与同行的联合。银行在办理业务时,除了需要经过机构执行以外,还需要通过与各地区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要积极采用联合重组或并购的方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城商行有相同的规模与管理模式,因此银行之间可以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与各个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解决流动性弱的问题。
(四)避免盲目扩张
  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发展规划,合理优化战略布局,明确自身的定位,结合地方特色和业务优势来分析布局,避免盲目跟风扩张,认真思考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如厦门国际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热潮阶段只设置了一家异地分行,未顺应总体风向,而是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分批次在六年时间内设置了五家异地分行。可以了解到,其经营发展绩效长时间维持在1.00,无较大的波动。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及管理对策,而非盲目跟从,合理设置分支机构,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
(五)创建特色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把重心放置在打造特色业务产品上,着重树立品牌优势,构建特色金融服务,以实现创新发展。首先,需要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业务特征,在巩固强势业务领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主动开发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构建品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其次,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对内部经营管理进行优化升级和创新,提升内部管理流程的效率,积极开展业务上云、服务上云等数字化创新实践,紧抓数字化风口,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六、结语
  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跨区域发展成为了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要想推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必须要全面考虑城市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攻克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次研究虽然提出了一些举措,但是依旧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需要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得到客观数据,再按照数据分析拟定科学的跨区域发展政策,而非闭门造车。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需要立足于自身定位,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衡水学院张伟伟
  摘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两者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渐变大,进而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失衡局面。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乡一体化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本文研究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探索了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经济;对策
  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经济结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相对分离的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进入中后期的必然要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是完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路径,是国家统筹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的新举措。
1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1
1思想意识淡薄。首先,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以家庭为
核心的意识加强,资源共享和基础设施共同建设的意识逐渐减弱。其次,城乡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思想观念相对淡薄。一些干部对于城乡一体化的了解还不全面,也没有长远的工作打算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再次,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矛盾。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起工作、生活在城市中,在双方友好相处的主流下,还存在着摩擦和冲突。最后,思想过于传统,部分农村居民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愿与外人交流,更希望周围都是熟人、亲戚朋友这样的生活环境,这也就使得部分农村居民更愿生活在农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首先,在养老保障方面。农村老龄化人口越
来越多,老龄化人口的养老得不到保障,依靠土地来养老远远不够,农村地区的社区服务不全面。农村人口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相比之下,城市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相对健全。通常情况下,在分别缴纳了
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前提下,养老金是不同的,城镇居民在退休后拿到比农村居民更多的养老金。第二,在医疗保险方面,城乡居民参加的医疗保险是不同的,城市居民参加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高,农村居民参加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第三,关于户籍问题。目前户籍制度仍然区分城乡户口,城乡还是相对分割的,这也就强化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地区、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户籍制度相互作用,制约着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进而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1]
1
3现有城镇化水平不均衡。虽然,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部分
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地区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导致城镇化水平较低。在一些地区,部分农村区域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造成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没有发展方向,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就不高。因为乡镇财政收入少,经济结构不完善,部分乡镇政府的机构臃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的负担加重,从而限制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方式,导致该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不高。
1
4农村建设资金短缺。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政府为了推动
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政府没有办法持续的提供大量的资金,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政府全面组织和投资兴建,也仍然有部分农民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当他们建完房子后,所剩的钱就不多了。研究表明,在不少地方的农村地区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部分农民不愿意把钱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因为他们觉得农村的发展是国家的事情,应该由国家出资建设。此外,大多数村庄的集体经济实力较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另外,农村的金融服务落后,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民发放贷款。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然而,与巨大的需求相比,建设新农村的资金仍然十分有限,资金短缺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
5村庄布局分散。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村落分散布局,村庄之间距
离远,这不利于对村庄的统一管理,不利于制定统一的政策;村庄之间联系不紧密,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不协调;这样的分散布局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村庄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共享,需要重复建设,导致了资金的浪费;村庄之间也无法共同发展与进步,阻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方面,一般用
于乡村建设的拨款不足,另一方面,重复建设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2]
2.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2
1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转变自身的理念;
破除二元结构的旧观念,树立城乡一体化新理念;推翻“封闭式经济”的旧观念,形成城乡市场化的新理念;摒弃“重视城市轻视农村”的旧观念,树立“工农并举”的新理念;打破政府政策推动的旧观念,形成市场机制运作的新理念[3]
2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首先,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第
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得农村大量的老龄人口的养老得到保障,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四,总结中国城市的成功经验,研究解决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进一步构建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4]
2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规定,推进城乡一体化
进程就要赋予了农民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两点:①推行有条件的开放式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中国户籍制度变革的重要一步,逐渐降低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工作的门槛,逐步减少落户城市的程序,并逐渐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劳动和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成本。②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一切城市劳动者和人才实行不间断地、无差别地严格管理,并逐渐废除进入城市的所有不公正的相关法律障碍,确保所有城乡居民能够自由迁徙和定居自由[5]
2
4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平等、合理的城乡利益是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的核心。我国的产业发展需要从过度依赖农业转向完全依靠自身积累阶段。当前,我国政府干预农业市场发展的方式和目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从过去为降低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和维护消费者权益而进行的干预,转变为旨在保护农业发展和生产者权益而进行的干预。
2
5保障人民根本利益,解决农民发展出路。第一,改善就业保障,制
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逐步形成适应城市劳动力总量需求的就业体系。第二,构建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拥有一样的医疗保险,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第三,构建针对农村地区的财政系统和社会筹资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或筹集资金。第四,进一步健全城乡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救济投入,积极拓宽社会救济的融资渠道。第五,
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规划,使村庄布局合理[6]
持续扩大哈尔滨“热效应”打造国际冰雪旅游之城
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教授课题组
  20XX年冬季,哈尔滨火爆“出圈”。2024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哈尔滨机场旅客年吞吐量2080.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居东北地区之首,我省成为最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5.1%213.8%”。毋庸置疑,哈尔滨已然成为国内著名冰雪旅游目的地。但对标国际冰雪旅游之城,哈尔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还需持续扩大“热效应”,让“冷环境”散发“热能量”,让“冷产业”涵养“热经济”,真正实现从冰天雪地挖掘金山银山。
一、冰雪旅游取得的成效
  冰雪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游客结构不断优化。作为冰雪旅游之城,哈尔滨对游客的吸引力愈发强劲,冰雪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春节期间(210日至17日),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81.7%,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2354%。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国际游客、年轻游客、中远程游客、中高消费游客、深度游游客占比提高,游客构成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结构不断优化。
  塑造冬季旅游“顶流”形象,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哈尔滨通过持续举办大型冰雪节庆活动与国际冰雪赛事,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成功塑造冬季旅游的“顶流”形象,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吸引大批境外游客。《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20XX12月下旬至20241月中旬,哈尔滨旅游一直处于“顶流”态势。20XX年,哈尔滨冬季旅游全网信息量(不包括评论量)超1100万条,较20XX年增长4倍有余。
  打造服务型政府口碑,“花样宠客”提升游客体验。哈尔滨市政府积极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出台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为冰雪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如修建游客温暖驿站、提供景点之间的免费地铁等“花样宠客”措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
  文化、科技赋能产品创新,上下游产业链日趋完善。哈尔滨市注重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创新打造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和互动体验的冰雪旅游产品,如雪
花摩天轮、万人雪地蹦迪、哈冰秀演出、人造月亮等,使游客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深入感受哈尔滨的冰雪文化魅力。目前,逐步形成涵盖冰雪景观、冰雪赛事、冰雪培训、冰雪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格局,上下游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对周边城市溢出效应显著,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哈尔滨冰雪旅游热度的显著提升,为周边城市带来了大量客源。这种溢出效应不仅直接拉动了周边城市的旅游收入,更促进了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了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发展。20XX121日至202411日,雪乡、亚布力滑雪场分别接待游客38.3万人次、20.1万人次,区域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二、打造国际冰雪旅游之城面临的挑战
  精准把握并迅速响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现有冰雪旅游产品、服务与不同国籍、年龄段、消费能力和兴趣偏好游客还不能精准匹配。例如,20XX121日至202411日,面对占比达88.7%的具有中等及以上消费水平游客,哈尔滨现有的高端冰雪度假产品形式和供给上还难以满足游客实际需求。
  在热度分散的网络环境下挖掘新爆点。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环境中,公众的注意力易被层出不穷的新热点所吸引,如何让“网红”实现持续的“长红”,是哈尔滨面临的巨大挑战。若不能打造出具有话题性、独特性和社交媒体传播力的冰雪旅游新项目,可能会导致关注度下降,难以引发持续的线上讨论和分享,进而影响其在网络时代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持续吸引游客复购文旅产品与服务。传统的冰雪观赏产品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征,游客重复购买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意愿相对较低,需要在每年相似的冰雪季中提供足够新颖、有深度的旅游体验。目前,哈尔滨仍缺少能引起游客情感共鸣、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核心文旅IP,缺少对游客复游、复购冰雪旅游产品的政策优惠,以及对游客推荐、反馈意见等价值共创行为的奖励。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拓新市场。全球范围内,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日益激烈,北欧、北美等地的成熟冰雪旅游市场以及亚洲的新兴冰雪旅游市场都在竞相争夺国际游客。哈尔滨在拓展新客源市场时,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航线网络不完善、签证政策限制等问题,多语种服务、国际支付服务、酒店餐饮服务等还跟不上国际游客的高标准需求。
  打破季节性限制,保持四季游热度。哈尔滨冰雪旅游受季节性制约明显,旅游旺季与淡季对比明显,冰雪旅游期间客流骤增,非冰雪季游客流量大幅下
滑,全年旅游收入波动较大。如何在非冰雪季保持旅游热度,实现全季节旅游,是哈尔滨面临的又一大挑战。虚拟冰雪世界、室内滑雪场等业态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旅游产品供需精准匹配。一是构建游客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建立游客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游客行为数据,洞察游客偏好、旅游行为规律等,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定期推送冰雪旅游信息。二是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实时监测旅游市场动态。根据游客的兴趣标签、游客反馈等信息,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利用数据算法动态预测整体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三是设立互动模块,个性化定制游客满意的旅行路线。鼓励游客提交需求、预约活动、评价服务,与不同国籍、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年龄段合作定制个性化路线,不断优化服务方案,提高游客满意度。
  加大软性资产投入,创造新内容新亮点吸引新流量。一是融入当地独特文化,创造新内容,开发新产品。围绕国际冰雪旅游之城IP,将哈尔滨独有的东北民俗文化、中俄交融历史文化、冰雪运动文化、都市时尚文化等,融入动画、游戏等内容型产品,突出哈尔滨的异质性。二是充分运用社交媒体,制造新话题,引入新流量。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联合国际知名IP开展互动营销,邀请网络红人等进行体验式营销,制造热门话题,吸引粉丝关注。三是创新举办“冰雪+”活动,制造新亮点,吸引新游客。与冰雪项目国际组织、科研组织等合作,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体育赛事、冰雪艺术节、冰雪雕塑节、雪地音乐会、冰雪文化论坛等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文化IP
  提升游客互动体验,加大对复游游客的优惠力度。一是提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互动体验。更新冰雪旅游产品,尤其注重在游览过程中设置互动体验环节,如AR/VR冰雪体验、冰雕DIY工坊、冰车游街等,增强游客新鲜感、参与感和沉浸感,与文旅IP实现价值共创。二是推出对复游、复购游客的优惠政策。建立游客会员体系,设计游客积分制度,累积游览次数、消费额度可兑换奖励、提升等级,提供复游折扣、免费升级服务等优惠政策,激励游客多次到访。三是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持续跟踪、关注游客意见,不断根据游客反馈提升服务质量,为复游游客提供专享服务,通过举办冰雪节庆特别晚宴、预留VIP
观演席位等,提升复游游客的尊享感。
  加强国际宣传推广,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是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体系,加强国际宣传推广。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展、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展示哈尔滨的特色魅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二是建立适用于国内外游客的冰雪旅游服务体系。申请获得涵盖票务预订、景区导览、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等一站式国际服务标准认证,为外籍游客提供便利,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改进服务品质。三是提升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国际化素养。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针对性地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外籍游客服务技巧,提高从业人员的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推广冰雪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吸引国际游客。
  开发四季旅游产品,建设虚拟或室内冰雪世界。一是开发“四季旅游”产品,挖掘特色避暑、康养资源。举办避暑音乐节、露营节等主题活动,开发户外运动、亲子乐园等项目,打造夏日休闲胜地,弥补旅游空白期。二是借助信息化、数智化手段,构建虚拟冰雪世界。在数字平台构建三维立体的虚拟冰雪世界,通过高清建模技术和实时渲染引擎,为游客提供虚拟冰雪景观、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展等,开发手机APP或小程序,让用户体验冰雪运动等趣味游戏,拉近游客与冰雪旅游的心理距离。三是投资建设室内冰雪世界。采用现代制冷技术和恒温恒湿技术,开发全年可玩的冰雪娱乐项目,克服自然条件对冰雪旅游的季节性制约。
持续转型与创新寻求高质量发展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XX年年报分析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共有12家,在内地和香港公开上市的银行(以下简称“上市股份行”)有10家(渤海银行仅在香港上市),随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华夏银行都在430日正式发布20XX年年报,所有上市股份行都发布了年报。20XX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艰难的一年。上市股份行也不例外,这群率先具有机制优势、最早适应银行业竞争的银行,在20XX年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了发展韧性推进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
  规模稳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规模稳中有增。20XX年,10家上市股份行资产总规模68.41万亿元,相比20XX年增长4.70万亿元,增幅达7.37%,略高于12家股份制银行6.65%的平均增速。但各上市股份行的资产增速参差不齐,浙商银行的增速接近20%,浦发银行的增速不足4%,其余各行的资产增速保持在4%
10%的区间内(见图1)。招商银行的资产自20XX年超过10万亿元后再次突破11万亿元,兴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也正朝着10万亿元规模目标迸发。总体上,10家股份行的资产规模增长以“稳”为主基调。
贷款增速有所放缓。由于实体经济恢复还面临多重压力,各上市股份行贷
款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放缓,有6家银行增速在6%以下,甚至有银行出现了负增
长。20XX年,10家上市股份行贷款余额达到39.02万亿元,相比20XX年增加了2.01
万亿元,增长5.44个百分点(见图2)。上市股份行间贷款增速差异显著,规模
较小的浙商银行保持了在贷款市场的活跃程度,贷款余额增速超过12%,但另一
家规模较小的渤海银行的贷款余额略有下降,这与个人贷款的持续下降有关。
20XX
年,渤海银行个人贷款只有2727亿元,比20XX年减少了638亿元,而其公司
贷款和票据贴现则保持增长。同时,在房地产业下行压力下,很多银行在贷款
结构中持续进行调整,普遍降低了房地产贷款的规模与占比,虽然兴业银行大
幅增加了房地产贷款,但其在贷款中的占比仍维持在9%以下的较低水平(见图
3
)。
  存款增速明显回落。上市股份行存款增速均为正,但相比20XX年的增速有较明显的回落。20XX年上市股份行的存款规模达40.28万亿元,较20XX年增长
2.36
万亿元,增幅为6.21%,但此增幅相比20XX年下降了4.36个百分点(见图4)。在存款结构上,上市股份行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通过产品与营销创新来吸引更多个人存款,10家银行的个人存款都有所增加,全部个人存款总额增长了14%,如果按10家银行的增速进行简单平均,其增速为15.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兴业银行,增幅达24.9%,个人存款基础最好的招商银行仍保持着12.6%的增速,实为不易。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存款结构的优化,即个人存款占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图5)。虽然利率自20XX年以来持续走低,特别是在20XX6月、9月和12月分别出现了3次大规模存款利率下调,但由于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发生趋势性改变等因素,存款反而出现了回流情况。与此同时,存款呈现出定期化趋势,即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而定期存款占比上升的现象在多家上市股份行的年报中都有所体现。整体而言,出于对负债成本管控的考虑,上市股份行加强了对高息存款的管理,并同步加大了对非存款负债的吸收力度,导致银行负债有所增长。
一、净息差下降,盈利能力承压
  盈利能力下降。上市股份行普遍出现了净利润下降的情况,甚至有三家银行的净利润下降明显。在利差缩小和贷款增长放缓,以及各种减费使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银行利润普遍承压,增速相比20XX年明显下降。20XX年,10家上市股份行的净利润总额为5008.80亿元,相比20XX年下降了176.97亿元,同比下降3.41个百分点,20XX年的净利润增速为10.71%。同时,各股份行的净利润也呈现较明显的分化趋势,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高于5%,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跌幅超过了10个百分点(见图6)。净利润增速回落主要受到利息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部分银行也受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的影响,如兴业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达7.37%的前提下,净利润的下降会导致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大幅下降。
  其他收入占比扩大。在收入结构方面,总体上利息净收入占比有所收缩,其他收入占比有所扩大。从绝对值上看,仅有兴业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有所上升,其余上市股份行的利息净收入均有所减少,8家上市股份行的利息净收入共减少373.47亿元,这是与银行净息差的下行密切相关的。此外,这8家上市股份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256.49亿元,较20XX年减少了353.45亿元,体现出股份行服务实体经济、响应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的担当(见图7)。整
体上,非息收入贡献提升,保持了较强韧性。除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非息收
入有小幅缩减外,其余上市股份行的非息收入均有所扩大。
  净息差持续下降。受贷款利率下行和存款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加上银行持续实行让利政策,上市股份行的净息差进一步收窄,20XX年的平均值为1.82%,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0.24个百分点(见图8)。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及浙商银行的净息差仍然在2%以上,虽然与前些年相比已经下降不少(2019年这三家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622.592.34)。净息差的下降是银行业近几年的整体趋势,随着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市场供求关系剧烈变化,金融市场利率及银行信贷利率均处于下行趋势,加上负债端受存款定期化倾向加重的影响,银行负债端利率的下降速度慢于资产端,导致银行息差持续收窄。
  总资产收益率下降。由于利润增速下降而资产则保持增长,上市股份行加权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也呈现整体下降趋势。20XX年,10家上市股份行的总资产收益率都比上年下降,均值为0.68%,同20XX年相比下降了0.08个百分点(见图
9
)。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受结构和价格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收益率较高的
贷款占比下降;另一方面,存量按揭贷款降息导致新增贷款利率下降。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上市股份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行的下降幅度差异较大。20XX年,10家上市股份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06%,相比20XX年缩减了1.19个百分点。除中信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与20XX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外,其余上市股份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均明显下滑,尤其是兴业银行与浦发银行,其净资产收益率跌幅超过2.5个百分点(见图10)。
二、经营环境复杂,风险仍然可控
  不良率与逾期率仍然较低。面对经济恢复承压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挑战巨大的严峻形势,20XX年上市股份行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从资产质量来看,上市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均未超过2%,其中招商银行在1%以下,相比上年度,不良贷款率波动不大,且普遍下降,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更为明显(见图11)。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银行能够将不良率压降到当前水平已属不易,显示出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整体来看,上市股份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可控。从行业来看,房地产业成为主要的风险源,有8家银行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高于2%,其中有5家高于4%,有7家银行20XX年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与20XX年相比有明显的提升(见图12)。从逾期贷款率来看,上市股份行的逾期贷款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7
银行未超过2%。从变化情况来看,上市股份行整体逾期贷款率呈下降趋势,除渤海银行、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招商、兴业、浙商3家银行逾期贷款率的下降幅度较大(见图13)。
  风险抵补能力仍然较强。从拨备覆盖率来看,招商银行超过400%,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也均在200%以上,仅民生银行在150%以下。与20XX年相比普遍变化不大,保持相对平稳(见图14)。拨备是商业银行吸收预期风险的跨周期储备,体现了商业银行对未来信用成本的预期,2020年起,商业银行对疫情影响过于悲观预期造成了较高的拨备提取比例,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部分上市股份行正在收缩前期计提过高的拨备水平。拨备覆盖水平相对较低的民生、渤海、浦发3家银行则选择了更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高拨备覆盖率。总体来说,上市股份行的拨备覆盖率较高,表明它们具备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但从贷款拨备率来看,10家上市股份行中,有3家银行贷款拨备率低于2.5%的早期监管要求,而根据监管部门2018年《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的监管要求,所有银行都符合相关标准(见图15)。
三、多渠道补充资本,资本实力保持强劲
  从各行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XX年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超过了15%,即使是资本充足率最低的渤海银行也达到了11.58%(见图16)。上市股份行资本充足率较为稳定,表明它们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吸收损失的能力。资本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与多种资本补充工具的应用有关。招商银行在20XX年新发了300亿元永续债,中信银行于20XX12月发行了2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中国光大银行于20XX4月先后发行了100亿元和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浙商银行于20XX5月和11月分别发行了200亿元和1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二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业务稳健发展。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浙商银行分别于20XX6月和7月完成AH配股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分别约为97.22亿元人民币及
30.12
亿港元。有些银行似乎没有这么幸运,配股计划不得不推迟。20XX年,兴业银行可转债的转股额为94万元,光大银行为169亿元,中信银行为2.06亿元。虽然上市股份行在20XX年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但资本补充工具市场整体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市场总规模的年增加额在1.2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银行二级资本补充范围有望扩大,平均资本充足率将稳中有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于202411日起正式施行,将对银行的资
本充足率产生影响。让人欣慰的是,内地与香港股市已经回暖,这必将给上市股份行更多的融资空间,不仅有助于银行的配股增发等再融资计划,而且有助于提升可转债的转股率。
  根据年报数据,上市股份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有所增长。其中,招商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最高,超过了其他银行,达到了15%以上,其他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多在10%以上,只有浙商银行的这一指标为9.52%(见图17)。招商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增长得益于20XX11月发行的300亿元永续债。从增长情况来看,20XX年上市股份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所增长。从近5年情况来看,上市股份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波动较小,整体较稳定。
  总体来看,核心一级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最低的银行也达到8.17%,招商银行达到13.73%,其他银行都在8.22%—9.76%之间。与20XX年相比,20XX上市股份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稍微有所提高,表明它们的最高层级核心资本充裕程度在提高(见图18)。但从近5年来看,它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缓步下降。
四、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普惠金融受重视。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较快。上市股份行也是一样,20XX年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有上市股份行的普惠型小微信贷余额的总额已突破4.73万亿元,较20XX年同比增长
12.28%
;从贷款结构来看,普惠型小微信贷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由20XX年的
11.34%
提升至12.28%。从贷款余额规模来看,截至20XX年末,招商银行以8042.79亿元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拔得头筹,然后依次是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以6122.69亿元和5849.72亿元的规模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从贷款增速来看,光大银行同比增速最快,达到24.18%,但该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位列中游,高增速或有基数较低的因素影响。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速也较快,分别为23.95%22.22%,因此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招商银行作为20XX年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最大的上市股份行在20XX年仍然保持了
18.56%
的增速,实为不易。从普惠贷款户数来看,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在20XX年突破100万户,分别达到103.22万户和100.45万户,稳居前两位。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则分别以51.33万户和42.97万户的普惠贷款户数位列第三和第四(见图19)。
发力绿色金融。随着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的出台,银行已经将发展绿色金
融列入战略重点。绿色金融在20XX年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重点战略业务,20XX年底,10家上市股份行绿色信贷余额合计已突破3.46万亿元,较20XX年同比增长30%;从贷款结构来看,绿色信贷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由20XX年的7.20%
提升至8.87%。从银行的单个规模来看,兴业银行仍是绿色信贷的领跑者,信贷
余额已达8090亿元,达到27%的增速,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
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均超过3000亿元,且同比增量均超过或接近1000亿元。除了
华夏银行只有9%的增速和渤海银行接近15%的增速外,其他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
的同比增速均超过20%,其中光大银行的增速超过了57%。绿色信贷业务在20XX
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见图20)。从绿色信贷的占比来看,20XX年,兴业银行
与浙商银行的绿色贷款比重均超过10%,绿色型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XX年兴业
银行落地多笔首单、首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包括CCER市场重启后全国首批CCER
项目开发挂钩贷款等;浙商银行则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专业经营及考核激励等,
推广碳易贷、光伏贷等产品服务,引导资源流入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型行业等
相关领域。与此同时,各上市股份行的绿色信贷在总贷款业务的占比均有一定
程度的提升。可以说,每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见图
21
)。
  服务制造业和科创企业。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之一。从监管要求来看,金融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仍是政策的主要发力方向。20XX年年末,10家上市股份行的制造业贷款总规模超过4.05万亿元,所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也由20XX年的9.23%提升至
10.38%
。具体从各家银行的信贷投放看,制造业贷款的增长在20XX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20XX年兴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7282.57亿元,同比增长24.43%;招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770.26亿元,同比增长23.9%;浦发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726.95亿元,同比增长21.27%;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000.02亿元,同比增长19.19%。从制造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来看,光大银行最高,达19.62%(见图22)。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正在成为不少银行的转型方向。从20XX年四季度的信贷投向报告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速快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2万家,获贷率达到46.8%。但科技信贷的存量规模仍然较低,截至20XX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仅为1.03%。上市股份行的年报中,有六家披露了科创金融的情况,其
中浦发银行是这方面的领头银行,20XX年底科技贷款余额已经达5000亿元,浦发硅谷银行在科技金融上积极探索。兴业银行科创客户贷款余额4532.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88%,“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均位列同类型银行前列。招商银行服务的科技企业客户超13万户、“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达60%、近三年IPO科技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88.4%、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服务覆盖率分别为93.6%78.1%,科技企业一般性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中信银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为415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50%;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7144户(见图23)。
五、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与管理“双提升”
  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重要战略。股份制银行特别是上市股份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进行产品创新和管理提升,积累了不少经验。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XX—2025年)》,提出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20XX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又将“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上市股份行根据各自的特点,继续寻求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转型对银行有多个层面的要求。首先是对技术架构层面,直观上需要银行有足够规模的科技投入,打好稳健的底层基础;其次是数据资产层面,需要银行从业务出发,维护富有价值且易于分析的数据资产;最后是数据应用层面,需要银行充分发挥数据潜能,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等。此外,由于银行自身的特殊性质,在数字化转型中也必须对于安全问题给予格外的重视。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业务、技术、数据融合一体化的复杂任务。从20XX年年报来看,多家上市股份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前期科技投入较多的银行已经在数据应用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投入较少的银行也正在努力完善自身的底层技术架构。从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人员占比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上市股份行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
  从科技投入来看。根据披露相关信息的9家上市股份行的数据,20XX年大部分上市股份行的科技投入水平在50亿—70亿元之间,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两家科技投入超过百亿元,绝大部分银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4%左右,渤海银行科技投入的占比为5.6%,中信银行科技投入的占比达到了5.9%(见图
24
)。
  从纵向上看,20XX年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的科技投入增速均超过了10%,其中中信银行以38.9%的增速领跑;有3家上市股份行的科技投入较去年发生了下降,分别是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但在营业收入占比方面,这3家银行均与20XX年保持了基本一致,其中招商银行的科技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反而较20XX年有轻微提高(从4.51%上升到4.6%)。
  从科技人员情况上看,在7家上市股份行中,仅有招商银行20XX年科技人员较20XX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唯一一家科技人员超过万人的上市股份行,其余各家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均有一定增加。20XX年上市股份行的科技人员平均水平在5600人左右,占比在8%14%之间浮动。其中,兴业银行在科技人员上的增速最快,为13.91%(见图25)。
  总体来看,20XX年,上市股份行在科技投入方面稳步发展,在20XX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承压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科技方面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表明了这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正深刻地影响着银行的方方面面。从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和董事长、行长的致辞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无处不在。从获客到风控,从业务与内部管理,无不体现出数字化的魅力。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银行开始重视大模型在数字化战略中的应用。
  网点和人员有所增加,人均员工费用有所下降与大型银行相比,上市股份行在网点数量上一直处于劣势。即使在数字化的今天,作为银行形象的标志和连接客户的平台,一定数量的物理网点仍然是业务经营所必需的。对于那些成立较晚的上市股份行,增加物理网点显得更有必要。但在当前银行经营承压的形势下,增加网点必然将增加费用,这也是银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从规模上看,20XX年绝大多数上市股份行的分支机构数仍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浙商银行从312家分支机构增长到344家,渤海银行分支机构数的涨幅超过10%,其余几家上市股份行的分支机构数涨幅均在1%左右,只有民生银行的网点数比20XX年减少了两家,这可能与当年民生银行建了太多功能比较单一的社区支行有关(见图26)。
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不少银行面临着裁员压力,但20XX年银行业并未出
现大量裁员的情况,这可能与上市股份行普遍经营较有韧性有一定关系(见图
27
)。20XX年,只有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员,
其余几家银行则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当然,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面是可能带来人员结构的变化。以招商银行为例,20XX年招商银行员工专业构成为公司金融部门有19746人,零售金融部门有52843人,风险管理部门有6844人,运营操作及管理部门、研发人员、行政后勤和综合管理等部门的人数分别为17377人、10650人、983人、8095人。与20XX年相比,招商银行的公司金融、零售金融、运营操作及管理、综合管理员工数量均有所增加,而风险管理条线人员、研发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则有所减少。考虑到招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起步较早,这一员工专业构成变动显示出其着眼于数据资产进一步落地应用的战略意图。
  机构的增加会带来员工的增加,员工的增加会带来员工费用的增加。从总体上看,20XX年上市股份行的员工费用增幅有所放缓,不少银行的员工费用是下降的,这说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受整体营收不理想的影响,开始过紧日子了。只有浙商银行仍有着高达14.72%的员工费用涨幅,但这应是与浙商银行大幅增加了员工数量有关(见图28)。
  综合比较员工费用和人均员工费用,只有民生银行一家在员工数扩张的情况下,实现了员工费用和人均员工费用的双正向增长,绝大多数上市股份行的人均员工费用发生较大下滑,考虑到20XX年机构数增长速度远不及员工数增长速度,人均员工费用的下降是自然的。
  20XX年,除3家银行的人均员工费用略有增长外,其他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信银行和渤海银行下降幅度超过8%(见图29)。其实,人均员工费用可能掩盖了许多问题,许多基层员工的工资水平并不太高,而付出可能很多。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许多银行开始了内部薪酬的调整。据几家银行年报披露,员工薪酬有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的趋势,强调考评结果与业绩贡献和岗位价值挂钩。未来,股份制银行可能会更加强调员工的创利与所得薪酬之间的关联性,激励员工更多地进行价值创造。
六、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打造强大金融机构
  在年报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各大银行对2024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做了充分评估,对这一年的发展做了精心谋划布局,各位董事长、行长的致辞中也进行了更为精炼的概括。一个总体印象是,各行都在将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与各行的具体情况融合起来,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打造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兴业银行提出要协同推进“五条新赛道”和“五篇大文章”,持续擦亮绿
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这里所说的五条新赛道就是科创金融、普惠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浙商银行则将深耕场景金融,扎根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池化融资、财富管理五大特色金融场景。浦发银行则将聚焦“五大赛道”,加快推进落实数智化战略,全面打响“科技金融”业务品牌,以数据驱动全力打造数智化“普惠金融”新生态,持续做强“跨境金融”优势业务,加快落地数智化“财资金融”新打法。光大银行则提出,加快推进“商行+投行+私行”战略转型,精准有力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做好“五篇大文章”。2024年正好是中信银行新的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其新的愿景是建设有担当、有价值、有特色、有温度的“四有”银行、跨入世界一流银行竞争前列,提出实施“五个领先”的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
  此外,不少地域性很强的银行,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如上海浦发银行提出要持续做强“跨境金融”优势业务,抢抓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等重大机遇。华夏银行坚持“北京的银行”定位、服务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和“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定位。浙商银行坚持“深耕浙江、服务浙商”,真正成为“浙江、浙商、浙江人的银行”,立足浙江、放眼全球、服务国家战略,为政府和企业链接全方位的金融顾问服务,完善推广区域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浙银示范。
  同时,各家银行都强调加强数字化引领,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管理,实现行稳致远。期待在2024年年报中,各家银行都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质生产力示范新高地
珠海市统计局课题组
2024521日)
  服务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兴则百业兴,服务业强则经济强。服务业具有强大的产业“黏合剂”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时代特征,“两新”代表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四高”代表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人才结构和高情感体验,西方国家称现代服务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与GDP核算关联的41项经济指标中,服务业34项占八成以上。服务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制造业能否成为产业脊梁关键在于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只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共生,才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省委赋予珠海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及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三大目标定位,都离不开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珠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积极推动珠港澳三地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服务业是香港的经济命脉,贸易物流、金融、专业服务及旅游是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文化及创意、环保产业、创新科技及检测验证等逐渐发展成为香港六大新兴产业。澳门服务业会展、文化创意、旅游及商贸优势突出。结合珠海服务业发展实际,对接好香港,聚焦协同目标、用好香港资源、发挥大桥优势,推动珠港优势叠加,重点推进旅游会展、文化创意、金融及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港澳协同发展。一是旅游会展业,学习港澳旅游会展业先进经营理念,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三地旅游合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港澳会展业巨头,打造吸附力更强的世界级会展平台。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待,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及会展产业融合,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影视制作基地及珠港澳文化产业合作区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三是金融业,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调控和监管方式,积极争取港澳金融机构落户珠海,多层次、多渠道强化与港澳金融机构深度合作,营造“宽环境、严监管、少干预、多扶持”金融生态环境,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四是现代物流业,制定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据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陆海空三位一体现代物流体系,用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政策,推动粤澳跨境物流“西进西出”,加快建设大桥经贸新通道。
二、扎实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是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打造经济新引擎、增添新动力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面向港澳进一步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政府、市场、企业良性互动格局。二是选择新赛道,抓住发展新机会。紧紧围绕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发展“云上智城”和低空经济及创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珠海范式,发挥莲洲通用机场优势,以场景运用驱动低空经济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推动“云上智城”,打造智慧化城市标杆,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三是完善支持企业创新转型配套政策,放大政策支持杠杆效应,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业相关法律规范,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开透明的行业发展环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设立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以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五是优先保障现代服务业用地,实行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坚持现代服务业新增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优先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对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包括大型市场、总部基地、研发中心等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用地确保优先。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现代服务业信贷支持,开发适合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对“珠西都市圈”辐射力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字贸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珠海应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软件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主体,出台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政策,
加大工业软件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创建一批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发展一批高水平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认证平台,力争三年内,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示范企业。让生产性服务业面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形成强大辐射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要突破口,发挥优势,一方面强化并夯实珠海制造业当家的产业基础,提升制造业发展韧性。另一方面助推“珠西都市圈”其他三城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为制造业由中低端迈进高端提供重要服务支撑。
四、做大做强做优科技服务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跃迁,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内涵的生产力。一是加快创新企业培育,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注重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标杆企业引领,提升全市创新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二是突出政府引领,加大财政向基础研究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重点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设立科研计划,对研发能力强的团队给予重点支持。三是持续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创新供需对接、产学研融合,强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扩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四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积极探索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路径相关扶持政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科技企业,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让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五是强化对企业创新风险投资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用好用足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政策工具,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支撑力。
五、加强人才开发和储备,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撑
  现代服务业是最需要人才支撑的行业,要把开发和储备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基本方略。一是主动吸引并聚集培养青年人才,更多从青年人才的精神需求留才引才聚才,以人才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强磁场”。二是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发布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依托高校优势培养现代服务业紧缺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专项培养项目,满足人才知识更新需求。四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机构整合专业资源,举办各类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领域高端论坛和讲座,
为现代服务业人才搭建分享交流平台,帮助企业紧跟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五是选送一批高中级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赴港澳开展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六是搭建现代服务业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交流和研讨学术氛围,解决青年人才在珠工作后顾之忧,增强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六、强化服务和流量意识,加快文旅会展业发展
  文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点多量大面广,牵动力强的特征,对扩就业、增收入,促进宏观经济稳增长意义重大。一是积极拓展“旅游+”新发展模式。“旅游+”是当前旅游发展大趋势,旨在增加旅游业同其他行业互动,拓展旅游综合效益。珠海旅游资源丰富,可重点在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影视、旅游+养老等方面进行尝试探索,丰富旅游产业链条。二是加强与港澳旅游合作,港澳旅游历史悠久经验成熟,主动与港澳文旅会展业合作,推进珠港澳文旅会展业协同发展,通过港珠澳大桥整合三地文旅产业资源,开展一程三地多站游览。三是重视新媒体营销,塑造旅游品牌,重视互联网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聚焦游客反映的现实问题,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善意,使城市管理更加大气、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四是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智能化”建设,推进“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交易平台和市级旅游应急指挥平台,补齐旅游业发展短板,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五是针对北山村、山房路、会同村、夏湾夜市等新兴网红商业打卡点开展专题研究,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突出旅游特色,提升游客体验感及参与度。
七、着力解决现代服务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
20XX
年西部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1.9%,远低于东部香洲区
65.3%
的比重,差距十分明显。东西部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珠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板。服务业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按照市场规律研判,珠海西部地区目前仅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发展
任重而道远,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是缩小东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差距的重中之重,加快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和医疗保障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产业、城市与人深度融合,才是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研究基于河南省涉农专业大学生的调
研分析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许焱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的经典论断,指明了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下,大量人才流向城市,少部分人才流向农村。同时,20XX届、20XX届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达1076万人、1158万人,均过1000万大关,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依旧严峻,问题依旧很多。解决当代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创业质量低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平台。与此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能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稳定乡村发展效益。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是否存在联动关系,联动机制怎样发生,如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已成为学界亟待开展研究的课题。
一、联动机制的含义
  机制源于描述机器构造、结构,学术界将其应用到自然、人文、社会学科,用于阐释功能规律、结构关系、秩序模式等,即机制是某种现象相关多种要素的特定关系。联动机制是指特定关系的相关要素中某一个或多个要素调整后,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形成特定运行机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发展、人才建设、村企创建等,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实践不谋而合,二者的诸多要素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二者有联动的可能性。同时,学界也对二者发展的耦合性开展了相关研究,从案例研究到理论分析逐步深化。本文梳理出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见图1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的逻
  本研究前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焦作市、南阳市、周口市、许昌市等八地十所高校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开展调研,所选高校跨地区、层次多、代表性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影响因素、现状、局限和困境等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样调研,选取10位大学生开展半结构性访谈,线上访谈、线下访谈相结合,受访者按顺序编码为:S1S2S3……S10。采访时长均为1~2h。经整理,推动联动机制发生、发展的逻辑前提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策方面
  国家重视“三农”,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创业时的选择,在建设数字乡村、开展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改善、深化农村改革等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其释放的红利在广大乡村地区已形成积累效应,乡村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家乡故土也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发展基础,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在乡村创业过程中,创业贷款优惠、土地流转、税费补贴等保障政策,创业门槛低,乡村经济建设氛围良好等都增加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信心。
(二)市场方面
1
.在市场主体方面,大学生经营者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能与政府、
组织、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打破信息差,促进乡村市场竞争,给乡村带来活力与机遇。在市场机遇方面,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学生学历高,思维开阔,对乡村商机的捕捉更敏感、迅捷,能够从识别性、获得性、竞争性等方面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发展。
2
.在市场建设方面,乡村市场以传统意义的市场,即商品交换的物理
场所形式存在居多,然而,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虚拟市场、
网络市场亟须建设,大学生返乡创业势必会推动此类市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资源方面
  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商品、信息、资金等资源流向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振兴及乡村市场发展,又会提供资源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发展,自觉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联动关系。在资源流动过程中,相应的溢出效应也很明显,能够激活乡村资源,并推动其使用效率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推动乡村资源“储水池”建设,推动乡村留守剩余劳动力就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因其地缘优势、人力优势,更能够挖掘乡村的潜在资源,激活血缘、亲缘及地缘的资源,更新或创造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全方位地促进乡村振兴。
(四)社会方面
  大学生返乡创业,对农村社会的最大影响是建设主体的回归,一部分主动回归的青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提供若干就业岗位,也会带动另一部分青壮年返乡就业,乡村人力“蓄水池”壮大,能够有力地解决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守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发展、完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乡村生活振兴。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知识
经验丰富,思维、视野开阔;另一方面,受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本位思想的影响,家庭、家族意识较强。大学连接村民与现代技术,在创业实践中,对生产、经营、生活方式发展变革富有创新性,实践性强,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振兴,也能反哺、保障大三学、生大的学创生业返收乡益创和业成效与。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的运行路径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大学生带着实现个人价值、增加家庭财富、推动家乡发展的使命返乡创业,创业意识较强,机会嗅觉更敏锐,结合网络技术,能较快地打开创业渠道,带动信息、资金等市场资源流向农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能推动乡村技能建设,带动乡村观念的改善更新,社会效益的增加。总之,大学生返乡创业,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1
.信息方面。随着国内多次创业潮的发展,创业经验不断积累、创业
模式不断优化,在乡村创业,大学生借助所学创业技能、管理理念、社会信息差等,在创业实践之前,谋划适合乡村创业的运作项目、商业模式。“在创业前,研究人员已经对临近县域的苹果果园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苹果的产出量、时间、冷链物流等相关信息,为项目的运作模式开展整体设计。”准备销售苹果的BSLS2)说。68%的调研对象反映,在校期间已接受基本的创业创新知识训练,14%的学生已参与过创业相关实践,有意创业的同学在校期间,已有意识积累与创业相关的信息。
2
.资金方面。政府不断出台返乡创业金融扶持政策,大学生在返乡创
业时,又将相关资金带回乡村。调研中,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来源,按金额高低,依次来源于家庭、个人、贷款、政府支持及风投,因调研对象多数是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大学生,年龄多为18~25岁,初步入社会,受传统思想影响,在资金使用方面,更趋向保守、理性。一方面,个人资金不多,需要借助家庭支持,对风险较高的资金获取渠道仍有顾虑;另一方面,比较积极主动地了解政府金融支持政策,趋向借助政府项目获取启动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金流向乡村地区,符合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对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很大支持。
3
.技能方面。一方面,国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
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带动学校技能资源、专业知识返乡;另一方面,
调研显示,留乡新农人的文化程度普遍高,“80后”群体居多,返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易与这个群体产生连接,能将新技能、新工艺在乡村得以应用、发展。在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带动下,引导各种资源参与技能兴村实践,参与广、层次多,农产品种类多、产业链完善,能够促进技能乡村的原产地品牌建设及“一村一品”的实现。
4
.观念方面。观念包含对乡村主客体的认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是劳动观念的一种转变,是对资本的对抗,能打破劳动异化的抑制,摆脱劳动、雇佣关系的束缚,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能够将个人价值与家庭、家族价值并行,个人幸福值更高。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将城市文明理念、生活规则行为习惯等带回乡村,能够推动村民对自身、对乡村的认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转变部分陈规陋习,助力乡村地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二)乡村振兴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总要求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乡村振兴的五个具体路径,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切实的推动作用。
1
.产业振兴方面。产业振兴、产业兴旺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吸引力更
强。“能挣到钱,是大家愿意返乡创业的根本原因。”受访者LBS6)大胆说出了多数大学生的想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完善产业体系,从田间到餐桌,产业链长,能够有力促进大学生尽快找到合适、可行的创业项目,并缩短回本周期,降低创业风险。
2
.人才振兴方面。人才振兴为乡村建设者搭建创业干事平台,营造好
的营商环境,制定“引”“留”人才返乡创业政策。从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人才支持、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全环节推动包含大学生在内的创业者返乡创业,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有利于人才在乡村建设中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构建乡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3
.文化振兴方面。文化振兴基于场景化、艺术化、品牌化、制度化的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激活乡村文化,提升村民精神,挖掘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文化振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带动新元素、新思想返
乡,发展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研学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发展“乡村+高校”模式,与高校对接,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平台,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质量。
4
.生态振兴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发
展的最大财富和优势。大学生返乡创业,很大的客观原因是城市竞争激烈、环境质量下降,受访者HHYS3)认为,“家乡更接近大自然,在创业做事的同时,也能够看到土地、庄稼、果园,感觉心态也会松弛,整个人的状态也不一样,城市里,到处钢筋水泥,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田园生活、生态宜居成为拉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之一。
5
.组织振兴方面。党组织始终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主心骨”。党
组织带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让乡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吃上定心丸。“三支一扶”者、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工作者,是大学生返乡创业者的强大支持者、同行者,在他们的支持下,大学生找政策、筹资金、补短板,节省成本、节约精力,有力地保障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中,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
四、联动机制良性发展的保障策略
  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中,联动机制的运行、发展,仍处于不健全、不完善阶段。近年,学界对此联动机制的研究也经历了识别、经验、分析、模式等阶段,逐步深化。实践与研究均显示,推动此联动机制良性发展的核心主体是大学生,基于对河南省涉农专业大学生的调研情况,以大学生为切入点,从政府、教育、组织和教育等角度分析相关保障策略,促进联动机制良性发展。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要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如政府促进大学生返校创业的政策宣传仍待提升,应在乡村、学校、人才市场等区域,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及时开展调研,制定符合各地区发展实情的政策,提升政策质量;扶持政策落地的可操作性仍待加强,有的政策门槛过高,严重打击学生申报的积极性,同时,科学设置审批程序,简化相关扶持项目的审批流程,提升效率。政策科学、可行,联动机制的运行才有保障。
(二)学校层面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等方面加强完善教育体系。在“大众
创新,万众创业”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被普遍唤醒,然而,教育质量如何,师资队伍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创新,校企合作效果怎样等相关问题的评价体系均待完善。同时,借助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搭建符合乡村创业项目的实践平台,增强融资渠道选择、创业风险规避等实践经验积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创业能力强,有利于推动联动机制运行。
(三)组织层面
  行业协会、致富带头人协会、农业技术转化联盟等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仍不够,开展与农业项目相关的活动也不多,质量也有待提升。社会组织可从法律帮扶、组织帮扶、平台搭建等渠道帮助大学生提升返乡创业的信心。诸如帮助找寻启动资金,帮助规避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陷阱,已从事农业创业项目的前辈同行进行传帮带,提升大学生农产品养殖、种植技术,打造“学校+合作社”“学校+农场主”等精准创业项目。完善的社会组织能够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四)家庭层面
  大学生父母传统的就业创业观念,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阻碍之一,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极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农村传统落后的就业创业观念认为,到大城市机会更多,能有更稳定的收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在此情况下,村两委、社区对当前国家的就业创业形势、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介绍与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对这些政策的理解,以及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也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实践。基层政府对乡村创业者的风貌宣传,有利于转变乡村地区的舆论环境,进而转变家庭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认知,增强对其行为的认可。
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董晓宏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慢就业”是主要原因之一。“慢就业”指学生毕业后暂时不就业或延长择业时间,在一定时期内未形成较为正式或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毕业而不就业的现象。自2009年,“慢就业”概念在国内提出以来[1],学界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视角进行了丰富的探究,微观视角主要分析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动机、未来取向、就业理念以及父母的干预与引导等影响因素[2];中观主要针对培养院校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3];宏观则从整体就业形势、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政府就业政策调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但关注地方院校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研究很少,地方“双非”院校的毕业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就业选择也呈现特定的偏好,如何盘活这类智力资源,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现状调查
  我国管理类本科专业分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管理等九大类63个本科专业。为充分体现研究对象的共性特点,本文选择河北、河南、辽宁、湖南、广西、新疆等12所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专业的2896名毕业生展开调查,同时面向院校的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以及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开展访谈工作。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个体与家庭对“慢就业”的认知与选择、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程度、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度三个方面,回收有效问卷2461份,有效率达到85%。访谈内容主要从对“慢就业”的认知、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就业管理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课程授课内容与形式五个方面进行;先后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访谈了50人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首先,个体与家庭对“慢就业”的认知与选择方面,42%的学生了解“慢就业”的概念或关注到类似的报道,但是52%的学生选择认同;家庭态度方面,农村生源的父母5%选择支持,13%选择视情况而定,82%选择不支持;城
市生源的父母9%选择支持,32%选择视情况而定,59%选择不支持。其次,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程度,2%选择不了解,41%选择有一定了解,57%选择充分了解;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度,9%选择没有规划,走一步看一步;48%选择有一定的想法,但不清晰;43%选择有比较完善的规划。
  综合来看,超过半数的同学是认同“慢就业”概念的,没有规划和规划不清晰的比例合计也达到了57%,这一结果说明如果没有系统性干预,对应届毕业生以及后续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视角的分析
1
.就业职业引导模式不完善。调研的12所高校均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意
识与能力的培养,都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设有课程实践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获取就业感知的教学环节,同时部分院校还会单独设立创新创业课程、举办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活动。就业职业引导工作体系的模块设置较为完整,覆盖了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能力应用实践、就业综合能力训练。但是调查显示,对于是否掌握了使用生涯规划的知识和工具做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进行生涯规划,5.1%的人选择基本没掌握,48.98%的人选择基本掌握、33.67%的人选择掌握,12.24%的人选择完全掌握。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能力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相互独立。访谈调查显示,专业就业指导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互为独立的课程体系,专业任课教师将专业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中,指导程度并不统一,造成学生对于专业发展趋势的认知缺乏系统性,缺乏对当前社会最新需求、本专业发展的宏观数据、专业匹配用人岗位需求、胜任素质标准等方面信息的全面了解,对就业的竞争性与紧迫感不强。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均为通用性内容,面向所有专业,亦缺乏实际案例,尽管授课形式互动性强,但是缺乏具体专业依托,造成学生不能将课程知识与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职业素质进行很好的融合。
2
.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求职需要。三分之二调查院校中,大学就业指导
和创业基础课程是由辅导员兼任进行授课,辅导员熟悉学生特点同时承担推进就业的职责,但因工作职责所限,与专业行业接触机会较少,对于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不深。虽然多数院校会提前培训或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授课技巧辅导,但学生反馈授课形式仍以讲授为主,重在理论;对于国家政策、
行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不足。因此,就课程收获来看,50%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大学生指导类课程很有收获,47.96%认为课程有收获、但很少,2.04%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表明目前学校所开展的课程不能满足部分管理类学生对求职就业的需求。
3
.校内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不足。受访学生表示,72.45%的人通过学习
途径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活动,13.27%没参加过,10.2%从社会渠道参加,4.08%从家庭渠道参加,说明校内学习是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51.02%的人从学校课堂获取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22.45%自主从网络获取,6.12%从其他渠道,5.1%从与同学或学长学姐沟通交流中获得相关信息,表明获取方式集中于课堂学习。职业描述、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资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相关主题的讲座、参观等开展得较少,而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不知道如何辨别真伪,同时也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产生错误的专业认识和价值观。
(二)毕业生个体视角的分析
1
.就业目标不客观。一是受互联网媒体尤其是部分短视频等自媒体的
影响,大学生中倾向于舒适、高薪、环境优越的就业观日益增多,在心理上以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生活品质为基本出发点。二是网红、直播带货等新兴职业对传统的就业观念形成冲击,这类新兴职业主要依靠粉丝流量和出货量作为评价指标,没有太多制度的“束缚”,给大学生造成工作时间富有弹性、简单易操作的假象,加剧了学生对基层、务实工作岗位的排斥。
2
.就业选择过于单一。对于就业选择,68%的学生选择考研、考公、
考编,考研学生中有八成也是为进入更高层级机关、事业单位做准备,突显出学生对于“体制内”就业岗位的执念。相对于有限的招考岗位,未考中学生对于“如果选择升学或者考公失败,你是否会选择重新备考而不就业呢”一题,调查结果显示,68%的同学选择是,仅有32%的同学选择不是,部分原因来自于大家对宏观就业形势的判断,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以及学生更加青睐于稳定性更高的“铁饭碗”,近年来的考公、考编人数的快速增长也验证了这一问题。而“二战”过程使得学生错过了部分就业机会,只能延长就业时间,也增加了“慢就业”的比重。
3
.存在就业心理困境。调查显示,63.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足
够的就业竞争力或优势,对未来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同时表示为实现就业可
以降低自己的预期要求。但在验证性问题中,有52.6%的学生又表示不能接受低于自己预期的工作。这种自相矛盾的答案体现了“双非”院校学生陷于对自我能力自卑认知与未来目标又自负的心理困境,这一困境极易造成迷茫的心态,从而延缓了就业求职的过程。
三、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干预对策
(一)高校方面的改进对策
1
.明确分工,强化专业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人
才培养目标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多数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因此,如何在扎实专业学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是地方院校在未来人才培养变革中的突破口。在现有就业指导和专业学习两条主战线中,应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分工。就业指导课程应以帮助学生认知自己为主线设计理念的课程内容,大一重点在自我认知,大二通过职业榜样介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大三引导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大四着重简历打造和求职面试经验分享。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单独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或在专业课中用固定学时进行课程相关的职业指导,密切专业课程与职业胜任能力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习有方向感和获得感;同时,增加专业实习和课程实践比重,为学生增加专业岗位的体验机会,将职业选择前置,丰富学生专业积累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专业岗位的客观认知,促进学生尽快完成职业选择。
2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
的具体需要,对授课教师进行提前培训与选拔,教师通过考核后才能授课。如就业指导课程多数由辅导员进行教学,结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专业背景,可以通过模拟上课的形式来实施培训,辅导员轮流扮演学生角色,从学生视角感受上课的方式和授课重点,培训中可以通过提问、游戏、做项目等活动提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刻感知,也易发现自己对课程理解的问题和困惑。对于专业课任课教师,则应增加教师在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学校也要采取措施稳定授课教师队伍数量,引进新的师资。
3
.多样化建立就业求职信息渠道。首先,学校应不定期多开展有关职
业生涯规划的讲座,邀请用人单位或校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成功案例分享,并在讲座后与学生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共性的成长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求职扫清一些障碍。其次,各学院学生会或组织可以就职业生涯方面创办自
我认知的趣味活动,如绘画理想中成功的自己、在空白人形牌贴写上自我或他人给自己定义的标签等,助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能走准走稳。最后,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也开设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室,为学生提供职业求职的咨询帮助。
(二)学生自身的改进对策
1
.理性设定职业目标,积极实践体验不同职业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
变化,大学生应该努力寻找实践机会进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首先,大学生应该先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目标,理性的职业发展目标才具有牵引作用。其次,在生活中积极参加课外社团、学生社团与高校大赛等活动,关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的学习夏令营、暑期实习、创建文明城市等实践机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每次实践中进行日志记录收获,询问同事或同学自己的表现和不足,总结复盘,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体验,逐步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而非从众性的选择单一出路。
2
.增强自信与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如前所述,地方院校管理类学
生存在自卑与自负的矛盾心理状态,应逐步通过生活和学习的规律化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掌控感,进而获取自信心的增强。除此之外,以成长型思维模式培养来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成长型思维强调个体的成就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取,并不单纯依赖天赋,这恰恰契合了地方双非院校同学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为自己树立对标榜样,细化对标内容,以阶段性成长推动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对县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
楼宇琼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营造优质人才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个地方想要得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新形势下,人才需要贴近地方产业、立足企业实际,才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推动人才工作理念、机制、方法、能力迭代升级。
一、诸暨市人才基本情况
(一)诸暨发展情况
  诸暨,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北、绍兴市西南部,现辖5个街道、18个乡镇。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658.8亿元。近年来,诸暨市积极抢占产业前沿赛道,深入实施制造强市“229”计划,深入挖掘袜业、珍珠、金属材料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势,同时,智能视觉、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加速崛起。目前,智能视觉产业链成为浙江省试点,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进入省级名单,浣江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落地运行,空天装备海归小镇成为全国第四个挂牌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
(二)人才引进情况
  1.人才项目申报情况。20XX年年底,诸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5.1万人,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116名、省高层次人才92人、绍兴高层次人才团队369个。20XX年,诸暨市申报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41人、省高层次人才25人,入选绍兴高层次人才团队86个。2021—20XX年,诸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8000名,引进培养博士超500名,全市梯队化培育新时代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等101人,新增省级名师名医名家30人。
  2.科创平台建设情况。产业平台方面,海归小镇(诸暨·空天装备)正式运营,摒弃了传统产业园区“土地+招商”的传统模式,制定海归小镇专项人才服务政策,利用欧美同学会对全球留学人才的号召力、动员力,将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入选省第四批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科创平台方面,与浙江大学、浙大控股集团共建浣江实验室,
形成“带科研、带人才、带项目、带培养”,功能全面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与中俄联合实验室(江苏苏州)共建中俄国际实验室;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服务平台方面,建成运营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约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就在诸暨职等你来”周六常态化人才招聘会。
  3.人才服务保障情况。政策方面,围绕人才招引、人才激励、创业发展、服务保障等四方面优化25项政策举措,诸暨市20XX—20XX年兑现政策资金4.2亿元。生活方面,建立人才公寓“先租后售”机制、“首席人才服务官”工作机制,出台《诸暨市人才公寓租赁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流程、规范管理,启动实施人才公寓升级改造工程,获批成立绍兴首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文化方面,推出“与杭同城”高速免费通行、保利大剧院精彩剧目、CBA广厦主场赛事赠票等人才服务“暖心小事”,常态化组织“才荟四季”“青春有约”系列、篮球赛、主题沙龙等活动,开展“青春巴士”人才专线、“CityTiip”产业奔赴活动、“我的家乡我建设”大学生专场、专业领域“学子联盟”等加强产业需求与人才需求结合,引聚优秀高校毕业生、海归人才到诸暨创新创业。
二、诸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引进过程具有盲目性
  人才引进存在盲目性。虽然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但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并未构建明确的引进计划,以切实保证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引进形式化。
  一是“抢人大战”引发畸形“四角关系”。在正常的引才过程中,主角是用人单位与人才;但是在海外引才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往往是政府冲在前头、企业跟在后头,政企联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1]。面对人才匮乏的危机感,近几年不少地区的人才政策奖励设置普遍比较高,人才中介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甚至出现个别中介在人才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在互联网上的材料虚假申报,同一个专家在不同省份或不同地市多头申报。
  二是申报乡镇、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神仙打架”现象。政府部门以及乡镇可以往市内科研院所或企业平台推荐人才,企业从实际需求出发挑选人才,但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会考虑配合属地完成人才落地指标、私交感情等因素而引进精准度和匹配度不高的人才[2],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是人才工作专职队伍建设落后。很多地方都将人才引进工作任务分解到
基层,但基层往往力量配置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内容繁杂、持续服务动力不足,导致其人才政策知晓度、显示度不高,以完成人才引进指标为导向,在工作中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二)人才引进管理缺乏精细化
  一是部分专家与企业需求匹配不精准。在引进人才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当地企业的发展模式、结构以及制度状况了解不足,导致引进的人才与企业关联性和关联度均不高,短时间内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和资金投入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此外,政策实施前期专家与企业交流不充分,企业主动引才意愿不够强烈,也会导致专家入职后不能为企业、为行业产生应有的价值[4]。调研中发现,曾有一位国家领军人才因为掌握的技术与企业的需求并不完全匹配,人才与企业配合完成落地认定后并未开展深入合作。
  二是语言沟通存在困难,特别是非英语国家专家与企业交流存在较大障碍。如某企业引进的专家,母语为乌克兰语,公司配备的生活翻译主要是日常生活的交流,对技术交流翻译得不精准,在企业内的研发工作推动不畅,企业表示比起外国专家过来指导,更希望能派技术负责人到专家所在机构去学习,以提高合作效果。
  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仍需优化。高层次人才数量相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发展现状仍然不足,在引育产业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方面还有欠缺,拥有“金刚钻”、能揽“技术活”的产业高精尖人才储备不多,青年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留才政策缺乏吸引力
  一是入选人才计划的人才全职意向较弱。调研中了解到,不少企业新引进的人才来华时并未辞去海外工作,每年仅花三四个月的时间来华工作,在资助期结束之后,企业与人才如果继续合作,不会继续按照原先的约定发放薪酬。而全职在企业工作并继续与企业保持稳定劳动关系的人才主要为申报人才计划之前就已入职的高层次人才;资助期结束后,大部分人才只愿意继续开展技术合作,但不会全职留在县(市),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有限、工作环境不佳。
  二是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相对迟缓。相比一二线大城市所辖县(区)科技创新理念以及资金扶持,诸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较为薄弱。经调研,该市拥有省级孵化器2家、省众创空间8家;20XX
孵化使用总面积22436.4平方米,在孵企业数101家;众创空间使用总面积10957.68平方米,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总数79家,与周边的杭州余杭区和滨江区、宁波鄞州区等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与认定机制
  首先,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企业柔性引才给予必要的支持,尤其是对引进技术顾问、专家教授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构建异地研发中心、创设人才实践基地,提升整个地区集聚人才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人才猎头的作用,注重外源和内源并重,从商会、行业协会以及驻外机构等挖掘人才,特别是有本地区成长经历或工作经历的人才。二是常态化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摸排、发布人才需求,编制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实际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根据企业人才规划,分析本地区企业人才需求并形成人才需求数据库,该数据库应既有当地重点产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也有与产业相关的人才信息。通过数据库资源,实现人才供给和产业发展、企业创新创业需求的匹配,避免“引来的用不上、用得上的没引来”的问题。
  其次,完善人才认定机制。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关系到地方吸引、培养优秀人才,对推动地方发展作用显著,而认定机制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吸引、保留和开发。一是客观量化认定标准。包括明确认定指标及流程,尽可能使用可量化的指标和数据,提高认定的客观性、准确性。例如,可用科研项目获奖数量、获得的科研经费数额、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等客观的量化指标考察项目负责人的创新能力。二是综合考量多个因素。综合考量多个因素可提高人才认定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公正性,除了考量学历、职称、论文等常规指标外,还可考量实践经验、工作业绩、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等,对挖掘有潜力的高层次人才更有利。认定机制的确定不但要立足本地实际,还需要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指标体系。
(二)提升人才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单纯比拼奖励额度、层层加码奖励的模式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高层次人才本身就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人格特色以及行为风格,这意味着人才管理既不能笼统,也不能粗放,人才管理的制度应精细化、准确化。一是精细区分人
才类型,提高人才在本地区工作的匹配度。政府部门、企业要做到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培训,把引进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用其所长、用其所能,实现人才与岗位的优化组合,做到培养上扬长补短、使用上扬长避短。及时协助他们找准自身能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增加人才归属感、成就感,减少流失率。二是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组建人才服务联盟,建立人才链和产业链结合的人才服务集成平台,梳理人才项目申报、创业培训、生活服务保障等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事项,出台常态化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搭建政府与人才交流桥梁,打通服务科技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全链条,关心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理念发生了转变,对城市的宜居性、文化范等软指标的需求螺旋式上升。需加强对引进落地人才的后续服务工作,细化涵盖住房、就医、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人才公寓先租后购、人才消费优惠升级、外籍人才停居留等暖心工程,充分展现爱才的诚意,让引进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三)提升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引育水平
  国家、省级人才计划需要有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作为承载平台,因此应提升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引育水平,依托科创平台集聚人才。一是以新型研发机构“领航”,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以多层次孵化平台“筑基”。以专业化、企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基地。三是以特色产业平台“蓄势”。聚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开展精准引才,高质量发展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集科技研发、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为一体的产业承载平台,加强人才链和地方产业链的有效连接,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率,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以企业研发平台“赋能”。以推动各级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为抓手,系统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形成领军企业有院士工作站或研发中心、规上企业有合作高校院所、小微企业有指导专家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人才引进能力和人才流失率。一是要创新人才引进理念。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当中沿用传统观念,根据学历、专业一刀切,而忽略了人才的实践能力,就会导致企业主动将一批有潜力、有能
力的人才拒之门外,使企业的人才引进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企业需要积极转变人才引进观念,以全新的人才引进观念吸引人才加入。比如在招聘时,应更注重对人才的学习、工作、项目经历等的考量,摒弃传统的人才引进观念,多角度进行综合考核。二是加强培训,深入开发人才价值。企业需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开发,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将人才的价值最大化,并针对重点人才的能力、发展潜力与人才共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将人才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融合。三是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在物质激励层面,薪酬福利、绩效考核、晋升奖惩应具体体现在人才管理制度中。在精神激励层面,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企业应着力打造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配的特色企业文化,凸显出对人才价值的肯定与尊重,以此吸引、留住人才。
结语
  招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各地人才竞争中最火热的议题。浙江省内不少地方通过成立人才集团,强化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专业化和系统化服务让人才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地的产业、人才政策,短时间内完成人才与需求的最佳匹配,推进人才高效配置。浙江省内已有各级人才集团42家,其中省级1家、地市级9家、县(市、区)级32家。县域城市要想在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效提升人才引进软实力。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理念创新,推进人才引进模式迭代升级,为本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是人才引进与落地主力军,但目前企业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产学研合作缺乏精准性和有效性,协同作战、政企联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朱继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608。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同时,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备受关注。2016年,笔者带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走访了北京、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市有关单位、部门,深入调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形成调研报告在《红旗文稿》发表并被广泛转载,引起了较大反响。20XX年,笔者再次带着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辽宁、河南、河北、山西、四川、贵州、海南、内蒙古等省区市的统战部门、宣传部门、工商联、商会等单位、部门和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副总经理层级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走访。对比7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的变化,深入剖析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结合多年的研究积累,从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向上向好
  为了使对比更具科学性、针对性,课题组在走访的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中保留了7年前的80名,特意请他们谈7年来的变化。同7年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状况向上向好。虽然期间受中美争端、新冠疫情、发展转型等因素影响,有的受访者心中仍存有一些疑虑、问题,但越来越多的受访者愈加心向祖国、心向中国共产党、心向社会主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
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努力做到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各级统战部门、政协、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商会和各民主党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纷纷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促进大家自觉认同、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认清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其危害,自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凝聚共识。94.5%的受访者表示认真学习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这个数字在7年前是87.5%,而在80名两次接受走访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这个数字则高达98.75%97.5%的受访者高度评价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75%的受访者表示从内心深处非常敬佩习近平总书记。
目录
60篇)20245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