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实施方案

市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XX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行动方案》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 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对XX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对XX特指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XX林区林下空间广阔、森林资源丰富优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提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建设全国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绿色药园。让林区天然绿色有机食品走出大山、体现价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

  1. 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站位。胸怀大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提高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生态产业、循环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农林一体化发展。突出向森林拓展食物来源,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出优势,走出一条现代化农林产业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坚持创新发展。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产业赋能森林食品产业,推动“种养加销”全过程应用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

  1. 工作目标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木本粮油及林下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食物的结构更加优化,供给量不断提高。到2026年,全市植物动物微生物3大类食物总量达到158.04万吨,其中,植物类食物116.24吨,动物类食物12.6万吨,微生物类食物29.2万吨。

二、 重点任务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绿色、质量、品牌等元素加快融入食物产业链各环节,加快打造优质粳稻优质玉米优质大豆、肉蛋林果、林林菜食用菌、特色养殖、寒地果蔬冷水11生产基地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全面提升食物供给保障能力。

()建设优质粳稻供给基地。〔责任单位:业农村务局发改委,铁力XX森工集团]

加强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建设巩固完善铁力市国家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水稻品质提高XX优质粳稻供给能力市场竞争力。

1.发展目标。2026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40吨左右

2.发展布局。在第三积温带铁力市,积极扩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发展中高端稻米。在第四积温带县(区),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促进稻米品质提升合理控减地下水使用面积,探索“鸭稻”“稻”“蟹稻”等种养模式。

3.主要路径

建设优质种植基地。加强基地水利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田林路水电等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水稻种植基地。加大对水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大高标准田建设力度,实现水田条田化、平整化和渠系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广优质品种。重点推广龙粳31、育龙62、莲汇9、龙粳3010、田友518、龙庆稻8等品种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载体, 集成推广“抗逆优质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钵育摆 插+侧深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节水灌溉”的技术模式。重点推行宽窄行栽培和侧深施肥。加强铁力市3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认证基地建设,完善、推广和应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技术规程,提高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

()建设优质玉米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发改委,各县()、区

巩固玉米面积,提升玉米产能,提高优质玉米供给能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1.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7万亩左右,产量达到38万吨以上。

2.发展布局。稳定玉米种植区域,重点巩固和提升铁力市、嘉荫县玉米种植面积,加快品种创新。辐射其他县区适度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

3.主要路径。

加快品种推广在铁力市重点推广禾田4、先达203、绥农20玉米等品种在中部及嘉荫县等北部县区重点推广德美亚1号、益农玉14、新科玉1号、先玉1219、她A6565等品种

实施标准化生产。以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宜机收良种 为核心,以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为 基础,集成推广“耐密品种+抗旱节水+生物防治+秸秆还田+米豆轮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以及“大垄双行”等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全面提升玉米标准化生产水平。

开展耕地轮作试点。严格按照国家下达耕地轮作试点任务指标逐级分解落实指标。以四积温带为主,兼顾其他积温带,在全市重点推广米豆轮作

()建设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县()、区

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挖掘大豆单产潜力、提升大豆品质,提高优质大豆供给能力,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供给。

1.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20亩左右,产量达到23万吨以上。

2.发展布局

突出嘉荫县5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铁力市大豆主产区优势,重点发展“三高”(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拉动其他县区挖掘单产和品质提升潜力,推广适宜传统豆制品加工的优质食用大豆品种

3.主要路径。

加快品种创新。以食用大豆为发展方向,突出发展“三高” (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专用高蛋白大豆、专用高油大豆和小粒豆、毛豆等特用豆,挖掘单产和品质提升潜力;重点推广黑河43黑河45、克山1号、合农95、昊疆2号、东升7号、圣豆43、华疆4号、龙垦310、黑科60等品种

实施标准作业。重点推行13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45厘米小垄密植栽培和侧深施肥技术,在光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垄三”标准化栽培为主,低洼冷凉及北部高寒地区以大垄密植栽培为主,丘陵漫岗地区以45厘米密植栽培为主,逐步形成大垄栽培模式。加快配套使用适用机型,提高机械化水平。

延伸产业链条。精深发展大豆食品加工,促进油脂加工转型 升级,拓展精制油专用粕()市场,吸引调味品、保健品、大豆蛋白等产能企业逐步来我市开发建设。重点扩大全粉类、发酵类和非发酵类等领域新型大豆加工食品开发,拓展区域市场,不断增加大豆产品供应种类。

()建设肉蛋奶生产基地。〔责任单位:业农村县()、区

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1.发展目标:2026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4万吨,禽蛋产量3.87万吨,牛奶产量0.3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到40%

2.发展布局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突出区域比较优势,通过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强养殖基地建设。依托铁力市金新农、新希望等龙头牵动,做强生猪产业;依托森工集团湖羊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湖羊产业。支持铁力市创建畜牧大县或以生猪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向主产区聚集,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域优势产业。

3.发展路径。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工程,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扩总量、提质量、强供给、增效益,扎实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铁力市金新农、新希望,乌翠区丰博牧业等大型生猪养殖项目达产达效。推动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升级,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疫情监测、风险评估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努力确保重大动物疫情稳定。围绕养殖业布局建设加工基地,支持畜禽就地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铁力市松风食品、乌翠区丰博农牧养殖加工综合体项目等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减少活畜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畜""运肉"转变,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 用,推广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液体肥料化利用、粪污与作物秸秆菌剂混合发酵成肥及能源化生产天然气技术等多元化利用模式。统筹推进病死猪牛羊禽等无害化处理。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秸秆和粪肥综合利用发展模式,推广秸秆饲料化技术。提升绿色养殖水平,严格执行投入品安全使用规范,强化饲料、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

(五)建设全省最大的林果基地。〔责任单位:市林草局、XX森工集团、林科院XX分院,各县(市)区〕

依托我市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着力建立林果资源保护基地,培育一批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林果生产基地,将XX打造成为闻名国内外的“蓝莓之都”、“红松产业之乡”。

  1.发展目标。2026,蓝莓等小浆果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达到0.3万吨,发展木本粮油经济林100万亩以上,野生山野果采集量达到4万吨利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支持建设一批林下产业示范基地。  

  2.发展布局。以丰林县、友好区、XX森工集团为核心建设蓝莓种植基地,构建蓝莓产业集群;以汤旺县、嘉荫县、铁力市为核心建设红松、胡桃楸等木本油料基地,在红星、朗乡、美溪、新青、双丰等林业局建设榛子种植基地,在上甘岭溪水林场建设红松产业示范园。

3.主要路径。

建立林果资源保护基地。建立集中连片的林果野生资源保护基地,合理制定划区轮采规划,做到有采有养、采养轮换,防止掠青、折枝等行为,保证野生资源消长平衡、永续利用。

发展林下改培基地。通过嫁接果穗、平茬、移植、补种、透光、疏密补稀等措施,缩短林区职工管护承包区内分散生长的林果结实时间,促进其稳产丰产,提高产品品质。

加大林果人工种植基地建设。适度发展棚室鲜食蓝莓,打造伊嘉小浆果产业带;加快木本粮油产业基地,推广轻基质苗木培育技术,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优质高产栽培的高纬度寒地红松果林基地。

深度开发林果加工项目。以XX森工集团、忠芝集团为重点开发蓝莓花青素提取、桦树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引进松籽食用油、红松宝胶丸、松多酚、松仁蛋白粉等系列产品加工的企业和项目,开发红松、榛子保健功效。

(六)建设全省最大的北药种植和林下抚育基地〔责任单位:市林草局、市北药服务中心、XX森工集团、林科院XX分院,各县(市)区〕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资源、发挥优势、市场导向、高益持续”的基本原则,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产业集群,把我市打造成为“北药之都”。

1.发展目标。2026年,中药材种植抚育面75万亩以上野生药材采集量达2.4万吨,年种植药材产量达到1.5万吨

2.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一带、两园、四区”。以南岔县、金林区为核心重点打造金南公路万亩北药产业带,扩大平贝、返魂草、五味子、刺五加、林下参和苍术等种植面积。重点打造铁力市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乌翠区中药材物流园,全力打造农林北药产业集聚区和集散地。重点打造XX经济开发区、铁力市经济开发区、南岔中药产业集聚区、汤旺县中药材产业园区“四区”。

3.主要路径。

通过“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和“种植生态化”,实现种植中药材的“优质、稳定、可控”;通过中药材种植全过程的“机械化”,推动中药材种植的“生产规模化”;通过“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和“管理法制化”,增强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

建设刺五加、平贝、返魂草、暴马丁香、五味子和人参六个道地药材核心产区和满山红、刺五加和苍术三个野生药材抚育基地,建成XX省最大、全国知名的北药种植和林下抚育基地

积极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食品(药食同源食材)、保健品、特殊食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持续推进药食同源食物发展。

(七)推动林菜产业开发责任单位:市林草局、市农业农村局、XX森工集团、林科院XX分院,各县(市)区〕

依托野生植物资源,以“绿色化、特色化、设施化”为方向,适度发展山野菜采集业和人工栽培,保障群众“菜篮子”、推动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1.发展目标。2026,以山葱、刺嫩芽为主的野生山野菜年采集量达到5.5万吨重点发展以山葱、老山芹为主的人工种植。

2.发展布局以乌马河林业局公司为核心建设龙牙楤木、山葱等山野菜种植基地,将野生采集与人工选育相结合XX全域大力发展山野菜采集业。

3.主要路径。

大力发掘蕨菜、刺嫩芽、黄花菜、刺五加叶、猴腿、老山芹和山葱等特色山野菜资源潜力,提高野生山野菜资源利用率,做好特色山野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强化野生采集与人工栽培的有机结合。重点发展蕨菜、猴腿、老山芹、蒲公英等主要品种林下种植基地。

盘活XX森工集团伊林公司绿色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生产线等资产,整合全市山野菜资源和加工企业,发展速冻、冻干、即食产品,做强做优林菜产业。

(八)建设全省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市林草局、林科院XX分院XX森工集团,各县(市)区〕

充分发挥XX黑木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作用,优化食用菌种植结构,全域发展黑木耳产业,加快香菇、榆黄蘑、榛蘑、滑子蘑、猴头菇等中高端食用菌产品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在全省占位。

1.发展目标。2026年,全市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3亿袋,产量约27万吨全市野生食用菌采集量达2.2万吨。

2.发展布局。XX森工集团、黑尊、黑臻等菌包厂为带动持续推进食用菌工厂化制菌、立体化栽培、园区化管理,巩固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重点在铁力市、乌翠区、友好区、丰林县、汤旺县、南岔县及XX森工集团重点建设黑木耳棚室立体栽培园区,构建黑木耳产业集群。以XX森工集团为重点开发木耳多糖、氨基酸提取等精深加工产品。

3.主要路径。

加强食用菌菌种选育。依托优越的气候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以XX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载体,推动资源保护和驯化栽培,支持XX市建设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强XX林区黑木耳优良耐寒菌种选育。强化食用菌品种选育、扩繁、示范、推广,研发优质 菌种,建立母种、原种、栽培种供给体系。规范菌种生产经营,支持菌种企业改造传统工艺,推进技术和设施装备升级,提高优良品种繁育水平和优质菌种保障能力。

加强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培育黑木耳、香菇、猴头等菌类林下种植基地。推广黑木耳棚室立体栽培、食用菌高效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强铁力黑木耳综合技术示范园和XX友好食用菌综合技术示范园等核心基地建设,推进食用菌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做大做强传统木腐食用菌产业,引领推动新兴草腐及珍稀食用菌产业。

营造食用菌原料林基地。利用林间空地,大力发展蒙古栎、白桦、榛子、糖槭、胡枝子等食用菌原料林,走循环经济之路。

(九)建设特色养殖基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XX森工集团县()、区

1.发展目标:到2026年,毛皮动物(狐貉貂)饲养量25万只,鹿饲养量0.5万只,蜜蜂存栏6.5万箱。

2.发展布局。依托乌马河宝宇、伊润等龙头牵动,做强森林猪、毛皮动物等特色产业。鼓励特色养殖养殖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

3.发展路径。加强生产源头治理和质量控制,努力提高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培育出一批新的名牌畜产品。采取品牌培育、连锁经营、有偿授权使用等办法,扶持和培育优质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建立配套养殖生产基地,走出培育重点骨干品牌的新路子,重点打造“宝宇雪猪”“伊润雪貂”“阿婆园森林鸡”“洞藏雪蜜”等有代表性的品牌商标,逐步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跨越。

()建设全重要的寒地果蔬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县()、区

重点建设一批全产业链标准化果蔬生产基地,巩固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1. 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大宗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发展到2100亩,产量达到6500吨,果树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 亩,产量达到 2600 吨,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5300亩,产量6300吨。

2.发展布局。重点在铁力市、友好区、南岔县、嘉荫县等地发展设施瓜菜和小浆果生产。充分发挥我市冷凉气候条件、生态条件优良等优势,实施设施果蔬和露地果蔬双轮驱动,加快推动果蔬产业发展。突出油豆角、西甜瓜、番茄等优势果菜品种,以及蓝莓、蓝靛果、葡萄等耐寒小浆果品种和鲜食玉米等,突出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园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先进、绿色优质、高产高效、产销协调的寒地果蔬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开展反季节生产,加快实现新鲜蔬菜周年均衡供给,满足人民蔬菜多样化需求。加强分拣、包装、清洗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果蔬流通环节损失。

3.主要路径。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做强优势品种,发展特色品种,挖掘潜力品种,通过品种更新换代实现提质增效。围绕全市果蔬产业优势区,建设完善番茄、辣椒等果菜类,油豆角、毛豆等豆类蔬菜,西甜瓜、浆果等瓜果类和鲜食玉米等专品类生产基地。

推进果蔬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推广应用改良型高效节能日光 温室、复合墙体太阳能主动蓄热温室、双拱日光蓄热温室和保温 大棚等新型先进优质果蔬生产设施,延长供应时间,提高避灾抗灾能力。

完善采后保障配套。重点在500亩以上露地和100亩以上棚室果蔬基地,配套发展建设田间预冷库、储藏窖、保鲜库等各类冷储设施。加强分拣、包装、清洗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果蔬流通环节损失,拓展销售范围。

(十一)建设全省重要的冷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责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各县()、区

深入实施《XX冷水业振兴行动方案》,大力提升渔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组织化发展水平。

1、发展目标。到2026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力争达到0.94万吨。

2、发展布局依托松花江、XX二大水系,大力发展具有我市特色的冷水性鱼类设施养殖,提升养殖产量与质量效益,优先在铁力市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建设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小龙虾、青虾、沙塘鳢、洛氏鱥(柳根鱼)等品种稻田养殖技术模式试验、示范推广,不断增加稻渔综合种养新品种。

3、主要路径

  加强水产种资源保护利用。选择适合我市应用新品种,组织认定一批省级水产良种场,全面提升名优水产苗种自给能力。

打造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积极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技术模式,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质量发展。

提升水产养殖基础设施水平,鼓励生产主体深度挖掘现有池塘养殖产能,推动池塘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尾水治理设施。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引领构建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提升渔业标准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各县(市)区要成立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工作推进专班,统筹推进实施方案的落实。相关市直部门要将践行大食物观纳入重点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强化部门协调,分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责任单位: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二)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相关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要根据方案中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清单、责任清单,挂图作战、闭环管理,谋划项目、争取政策、打通堵点、破解难题。建立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任务有效落实。【责任单位: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完成监测体系,坚持日常监督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责任单位: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四)建立健全督导问责体系。建立健全通报、约谈、亮牌、问责四个机制,加强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五)建立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聚焦全市基础性、引领性和战略性农业领域,投入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在严格保护前提下,保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合理用地需求。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向林下产业发展倾斜,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力度,探索资金奖补方式,鼓励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林草局,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