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清江县按照“立足产业链、构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现代物流支撑服务,农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
  一、立足特色,做实产业绿色发展文章
  发挥好山好水、好生态、好物产等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清江再生稻、特色水产品、生态畜禽、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一是优化品种。调优水稻种植结构,推广“一种两收吨粮田”模式,再生稻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大力实施牛羊增量提质项目,重点发展“三角山牛”等特色养殖,优质牛羊养殖规模达到20万头。注重发展小龙虾、鳗鱼等名特优水产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加工产值超1.5亿元。二是扩大规模。标准化、规模化、订单式推进中药种植,建成中药良繁基地300亩,建设百亩以上中药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68个、千亩以上连片7个、万亩连片2个,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2.75万亩。大力引进安吉白茶等特色品种,新建茶叶基地1000亩,茶叶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加工产值达2.5亿元。三是擦亮品牌。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重点培育中药省级核心大品牌,集中打造清江再生稻、蕲山药、驹龙园茶等一批精品农产品品牌。中药荣登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第30位,是唯一入围前30强的全省地标品牌。持续提升农业知名品牌价值,全县新增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品牌2个,总数达25个。
  二、突出重点,做实产业优化提质文章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跨越发展。一是突出园区建设。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已进驻企业17家,基本形成了中药加工产业集群,粮油、肉类、纺织、森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二是突出龙头培育。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优质稻米、菜籽油、生态畜禽、名优水产、油茶、茶叶等传统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和重组整合,着力强链延链补链。20XX年,全县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总数达到61家。三是突出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招大引强。20XX年,全县共签约大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4个,协议投资金额95.27亿元,全面完成市定精深加工30亿元落地投资额目标任务,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三、发挥优势,做实产业提档升级文章
  清江的中药、粮油、森工等产业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90%以上,必须千方百计把优势产业的好局面维护好、保持好,把优势产业的好势头巩固好、发展好。一是粮油产业扩规提能。以优质稻、油料精深加工为重点,着力打造清江珍米、李时珍保健油等产品品牌。支持银兴米业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鼓励建设数字清江直播带货新平台,加快更新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中药产业强链补链。按照“向千亿产业冲锋”目标定位,强力推动中药产业突破性发展。20XX12月,清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中药)产业园创建成功,已签约中药加工企业23家。其中,中药集团投资15.8亿元的中药示范园区项目达产后,可年产各类中药产品100多种,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纳税2亿元以上。三是森工产业提速增效。依托燕加隆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木制品精深加工。突出林业低碳产业特色,重点打造“全省现代林业清江低碳产业园”。20XX年,全县森工产业产值达17.52亿元。
  四、强化保障,做实产业延链强链文章
  坚持“供应链建在枢纽上、产业链延伸到大山里”,完善物流仓储、冷链基础设施,发展各类电商平台,强化农业科技赋能,激活农产品供应链引领驱动作用。一是供应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XX年,建成县级公共配送中心1个,覆盖15个乡镇(办);乡镇服务站点54个,实现15个乡镇(办)服务站点全覆盖;可持续运营村级服务网点515个,覆盖率达100%。建设田头小型仓储设施3座,新增产地冷藏保鲜仓储库容0.1万吨以上。投资3.5亿元的数智云仓项目投入运营。二是“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快速发展。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振兴助农直播比赛,举办李时珍文化节农产品展销会、清江县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推动农产品出山出圈。全县培训农产品电商人才200余人次,网销额过千万市场主体、瞪羚企业、种子企业分别达到10个、4个、2个。三是农业科技赋能动力增强。建成2个农业科技服务站,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17个,实用新技术10项,高效新模式6项,培训职业农民600余人次,签订优质稻订单面积15.1万亩。完成优质稻品牌提升暨“种粮工程”核心示范面积0.7万亩。围绕水稻、茶叶、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县级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推进农业科技赋能工作。积极对接傅廷栋院士、刘大会教授等专家团队,建立再生稻产业、中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