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凝聚合力铆足干劲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研讨发言:凝聚合力铆足干劲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威龙开气象,海岳抖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十四五’东北振兴要有突破,要有战略性举措”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市上下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聚焦全市全面振兴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守正创新持续激发干劲活力,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
一、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强化理论武装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点之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一是突出应知应会,聚焦专题学精髓。强化政治引领,高站位统筹推进,切实解决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学风问题。领导干部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全面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理论学习先行,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学习中深入找准职责定位,增强纪律意识,提高政策把握能力。理论学习永无止境,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更不能有浅尝辄止、鸣金收兵的想法。二是突出问题导向,联系实际下真功。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体悟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突出问题导向,主动投入主题教育,自觉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性锻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集中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深学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领悟上用实劲、下真功,触及思想灵魂,学出新境界。三是突出同题共答,对标要求显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头雁带头”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领导干部要带头走上讲台讲授专题党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支部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做到上下同题、学习同步,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充分发挥“活动创新”作用。集中时间举办理论学习读书班,打牢理论基础。有效开展专题讲座、党性教育培训、理论知识竞赛、参观见学等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重温红色岁月,有效发挥红色资源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培根铸魂的作用。
二、聚焦“深细实准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一竿子插到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踏踏实实沉下去,通过调研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做到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全面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切实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一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主题教育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要结合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认真制定调研方案,有效服务全市全面振兴发展大局,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生动实践。二是坚持攻坚克难。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市的重大目标、重大任务,要针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开展蹲点调研,谋思路、谋政策、谋举措、谋布局、谋平台、谋项目。坚持把调研报告写在大地上、田野间、工厂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紧扣问题实际“对症开方”。三是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要接地气、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研究、思考、确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各级党组织要坚决履行主体责任,认真研究确定正反典型案例,形成剖析材料,并组织召开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
三、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攻坚克难推动发展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牢牢扎根在全市市情实际、禀赋特点和战略地位基础之上,牢牢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牢牢立足于我市地理方位和在国家区域布局中的具体位置而提出的。在实践中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决策部署。一是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明确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全市党员干部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立足全市实际,顺应发展需要,率先在改革开放、安全稳定、城市关系、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担当作为。二是加快产业提质升级,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实现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开拓数字化转型场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加快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增长引擎;加速打通堵点,坚持补短板、锻长板相结合,既要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又要着力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各行各业提质升级。三是打造“有为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强化“政府主责”,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法治保障和政务创新。聚焦融资、引才支持和用地、用工、用能等企业发展要素保障,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全面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机制,推动各类政策迭代更新、横向集成、纵向联动,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四、聚焦“六新产业”“四新设施”来检视问题谋实招出实策
“十四五”期间,以发展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六新产业”为构建和发展具有全市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定了方向,提供了基本内容;以建设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是构建和发展具有全市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保障。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能力,胸怀国之大者,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坚持树立“一盘棋”思想,有效推动党的建设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一体创新、共同推进。一是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来要求自己、反思自己,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确保在生活作风上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掌握国情、省情、市情,明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来检视问题,查找问题要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坚决不打折扣,不遮遮掩掩。二是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改。把讲政治体现在忠诚履职上,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案头卷、工具书,深刻认识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谋划推进工作落实,开展结对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建立常态化学习讲评制度,做到“四评”“四找”,即个人自评、成员点评、对照比评、领导点评,趁热打铁找差距、全面领悟找变化、肯定成绩找亮点、总结分析找风格。三是迎着困难上,谋实招出实策。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斗争精神,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坚持在斗争一线,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注重研究总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规律,继承和发扬蹲点调研等好传统,运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调研方式,摸清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在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举措上谋实招、出实策。
五、聚焦“守正创新”用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用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钥匙,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用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一是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之正,创博采众长激发全市智慧之新。坚持守正,牢牢守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之正不动摇,才能确保前进方向不偏航。全市的全面振兴发展就是对“旧”的突破与超越,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善于顺势而变、随势而动,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守正创新的目的是既要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又要坚持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以此激发守正创新的全市智慧,凝聚起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二是守全市禀赋特点和战略地位之正,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之新。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全局明方向,立足实际明职责,实干担当走在前。善于站在全市振兴发展的大局分析思考问题,在农业、汽车、文旅、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用力、率先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结果导向,加快整改整治任务落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三是守增进民生福祉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之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市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持续发力。我们要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我市民生工作摸实情,出实招。加强就业优先导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倾斜。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接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