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在海洋强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委书记在海洋强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委书记在海洋强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提高站位锚定目标善作善成全面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再提质再提速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
2024315日)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是浙江发展的重大优势、重大潜力、重大空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资源、汇聚合力,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一、学深悟透提站位,切实增强建设海洋强省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建设海洋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决扛起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进一步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见实效”。
  这是海洋强国的使命所系,必须以实干争先、再谱新篇的先行姿态,一马当先答好向海图强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作为14个沿海省份之一,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必须勇扛兴海强国的使命担当,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海洋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这是示范引领的职责所系,必须以昂扬奋发、勇争一流的拼搏姿态,一以贯之续写向海而兴高分答卷。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前瞻性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亲自擘画海洋经济强省的宏伟蓝图。20多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坚持向海发展、蓝色崛起,推动自贸试验区等一大批涉海国家战略落地,海洋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实现大幅跃升。但也要清醒看到,对标海洋强国的总体部署,对标先进省市的发展水平,我省海洋强省建设仍有不少短板和不足。要顺应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潮流,按照“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要求,乘势而上、大干快上,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持续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所需,必须以创新创造、勇闯新路的奋进姿态,一往无前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海上,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当前,我们对深海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量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比如,海岛县的巨大潜力就在海洋,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处女地”。要善于用战略的眼光看海洋,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深入挖掘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加快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构筑未来发展新引擎。
  二、锚定目标抓关键,全面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再提质再提速
  建设海洋强省寄托着浙江人民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坚定不移走依海富省、以海强省、人海和谐、开放共赢发展道路,以宁波舟山海洋经济核心区为引领,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治理有效、海洋文化繁荣的海洋强省。在工作中,要把握5个关键:
  强化创新主导,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进展。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必须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打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提升海洋科创实力。强化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聚焦海洋经济转型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布局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力争在海洋新材料、海洋声学感知、海洋遥感监测等领域形成一批对标世界、领先全国的科研成果。要以项目为王、企业为要,集中力量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力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要求,坚持大抓项目,引育一批高科技、大牵引的产业项目,打造一批海洋产业倍增平台,努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力培育蓝色领航企业,持续深化海洋领域“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培育行动,着力构建“大中小+上下游”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要以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为牵引,全面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加快涉海类“双一流”学科、海洋交叉学科建设,引育一批海洋领域复合型人才队伍。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实现新突破。海洋是开放的象征,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要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要求,深化“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要提升“四港”联动新能级。坚持以海港为龙头、陆港为基础、空港为特色、信息港为纽带,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改革,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持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和海外物流节点布局,构建海陆空网高效协同的全球物流体系。要打开陆海统筹新通道。推进义甬舟大通道西延工程,加快金丽温大通道建设,打造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强化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平台体系统筹规划布局,创新国资民营多方合作、一体建设运营模式,加快构筑立足长三角、辐射闽赣、面向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通道。要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枢纽。大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提升发展,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大宗商品自由贸易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坚持全域兴海,在统筹陆海联动发展上呈现新格局。推动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建设海洋强省的必然要求。要突出以海促陆、以陆带海,加强陆海资源要素统筹利用和高效对接,率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山海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要建设甬舟海洋经济核心区。大力推进甬舟一体化,推动港产、港贸、港城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要建设沿海现代海洋产业带。加快建设环杭州湾海洋科创核心环,支持温州、嘉兴、台州等地系统重塑沿海空间、产业和开放形态,打造沿海现代海洋产业带。要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提升发展山海协作“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支持山区县与沿海地区共建一批“拥山向海”重大项目,打造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弘扬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上探索新路径。浙江海洋文化,启于历史悠久的耕海牧渔,承于艰苦卓绝的海洋开发实践,必将兴于海洋强省建设的新征程。要丰富新时代海洋文化内涵,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向世界讲述浙江海洋故事、展现浙江海洋精神、传播浙江海洋声音。要持续抓好美丽海湾建设。坚持“一湾一策”精准治理,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杭州湾、象山港、乐清湾、沿浦湾邻近海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打造联通华东沿海地区的最美风情海岸线。要加快挖掘蓝色碳汇能力。坚持增汇、减排并举,深入开展蓝碳机理研究与蓝碳增汇技术研发,推广“蓝色循环”新模式,探索建立蓝碳交易系统和价值转化平台。要加大海洋文明传播力度。活化利用海洋文化积淀,深入挖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擦亮“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品牌。
  加强风险防范,在提升海洋治理能力上展现新作为。建设海洋强省,不仅要高质量发展,还要高水平安全。要更加突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海洋治理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着力构建智慧海洋数据体系。深化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涉海数据归集共享,探索海洋大数据安全开放的应用环境和高效规范的共享模式。要着力提升海洋智治水平。加快国家智慧海洋舟山试点示范工程和管辖海域四维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提升海洋综合立体观(监)测、海洋精细化预警预报、风险识别防控和预警服务供给能力。要着力加强海上安全生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海上安全管控,纵深推进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扎实开展“春雷行动2024”,通过责任落实全链条、执法监管全协同、产业发展全融合,确保海上安全生产“遏重大、控较大、降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