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廉政党课:法纪是最有效的“保护神”

七一廉政党课:法纪是最有效的“保护神”同志们:“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积累经验。

希望大家不要单纯的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要以学促思、以思践行,把学习当成一种常态、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守牢本色初心、勇担职责使命,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

一段时间以来,总想和大家说些什么,思考了很多、酝酿了很久,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感到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历史欠账太多,工作滞后,需要进行自我革命,逐步完善制度,扭转局面;另一方面是队伍管理接连暴露问题,让人忧心,觉得这些问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疏于管理的必然所至,需要静下来、坐下来认真进行研究、解决。

思来想去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有三点体会,即三句话——“守法纪者最快乐 、算好人生七笔账、平安是最大的幸福”。

希望大家醒醒脑、提提神、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在思想上受到洗礼、有所触动。

一、守法纪者最快乐从中华民族上下 5千年历史看,“吏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队伍管理”,始终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吏治”的优劣几乎也决定着 一个时代的兴衰。

中国历史上对“吏治”是非常重视的,包含了对官员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为官的具体规范和标准,有法令的详细规定,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其中重视官员的“德”,是中国古代吏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我感到“修德行”首先在于“畏法度守法纪”。

《明史·杂俎》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乐?

”大臣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说位居显赫者最快乐,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

朱元璋听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

这时有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东!”朱元璋听后顿时龙颜大悦,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万钢所说的“守法度”,深刻说明了“对法律制度心存敬畏,害怕受到法度制裁”的内涵。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真正的快乐与贫富、地位无关,与心灵相连,与欲望成反比。

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过度挥霍手中权力,最终含泪入铁窗失去自由。

比如,原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在落马后忏悔说:“夜夜难以入睡,几乎天天半夜惊出一身冷汗,醒来就再也睡不着,总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事。

白天常常魂不守舍,省委通知开会,怕在会场被带走;上班时怕回不了家;上级领导约去谈工作,也怕是借题下菜。

开会时在台上坐着,往往心不在焉,只得强打精神撑着……”。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们置于人前“光辉一面”的背后多是“漫长的煎熬和惶恐”,他们又何曾想过“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最高”。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 人生,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快活和自由呢?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一说,守法者可享三大快乐。

(一)守法者可享人格之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人格和尊严,而人格与尊严来自于内在修为,遵纪守法就是最基本的修养修为。

《官箴》中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畏我公。

公则明,廉则威。

”大家知道包拯之所以世代受人崇敬,不仅在于他爱国爱民,而且在于他知法守法秉公执法。

在我们队伍中,那些遵纪守法、为人正派的同志群众威望度高,领导信任。

反之,那些阳奉阴违,不务正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甚至违法乱纪之人,遭人疏远。

事实也证明,那些违法者,心怀鬼胎,遭人唾弃,活得压抑。

奉公守法者,内心坦荡,受人尊重,活得快乐。

(二)守法者可享无忧之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

人性在物欲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对于物质的欲望每个人都会有,正如前面所说的《明史•杂俎》中的故事,有的人希望获得更多的财富,有的人希望更好的享受生活,有的人希望拥有更大的权力。

对个人而言,不以遵守法纪为保障而获得的这些东西,是不具备安全感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真正的快乐与心灵相连,而不是获得多少财富、多大权力。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为国为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的是干事创业。

不排除极少数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常常是为了“升官发财、个人享乐”而忧,常常是为了达到一已之私,到处“探路子、找门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