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XX“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2024“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初夏沈阳,万木争荣。

值此美好时节,我们相聚第二届“博士沈阳行”,共叙友情、共话未来。

首先,我谨代表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推动全面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着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为沈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次举办“博士沈阳行”活动,就是要发出求贤若渴的时代邀约,营造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发展第一动力。

借此机会,我介绍一下沈阳的有关情况,希望大家通过“沈阳之行”,更加了解沈阳、爱上沈阳。

沈阳之行,品读深厚的文化底蕴。

沈阳,历史文化绵延不息。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 7200 余年人类文化史和2300 余年城市发展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 3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500 余处历史文化遗迹,镌刻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和历史记忆。

沈阳,工业文化积淀厚重。

享有“共和国工业长子” 美誉,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变压器等数百个“新中国工业第一”在这里诞生,如今的“嫦娥”登月、“祝融”探火、“蛟龙”入海等都闪耀着“沈阳制造”的身影。

沈阳,红色文化十分丰富。

抗日战争在这里打响第一枪,抗美援朝从这里出征,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见证着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长眠着杨根思、杨连弟、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等先烈,铸就了这座英雄城市的风骨。

沈阳,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56 个民族齐聚于此,朝鲜族风情街西塔街、锡伯族古镇、藏式四塔等特色景观,关东微雕、满族堆绫、胡魁章制笔等非遗传承,处处彰显着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

我们诚邀天下英才融入这里,感受文化脉动,汲取精神力量,共同续写新时代城市华章。

沈阳之行,把握难得的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沈阳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去年9月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擘画蓝图、指路领航。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沈阳发展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产业和临空经济,建设战略备份基地。

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策部署,支持沈阳当好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排头兵。

沈阳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 要使命,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深入实施“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和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用拔节生长诠释城市担当。

我们诚邀天下英才选择这里,抢抓发展风口,乘势奋楫而上,在肩负国家使命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沈阳之行,感受雄厚的产业基础。

我们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建成 45 个智能工厂、200 个绿色工厂,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 35%,沈鼓集团压缩机组、中国航发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跻身国际一流,北方重工多种先进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特变电工创造65 项世界第一。

我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华晨宝马等为代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总投资200 亿元的华晨宝马大东基地项目 4月底成功签约;以黎明、沈飞集团等为骨干,航空航天产业能级日益提升,临空经济区、航空航天城、航空产业基地“双核一基地”加快建设;以新松机器人为链主,形成国内产品线最全的制造基地,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东北首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