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河南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河南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站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跨越的重大历史关口,以“文化”为视角,观察中国县域及城区发展样态,建立“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时代对“文化”发展议题的认知体系,探索“以人为本”新文明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作为南阳市唯一一个河南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南阳市唯一一个河南省首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试点县,经过近年来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得到了省厅领导和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也得到了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由 30%多提升到 95%以上。

  西峡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文化站建设先进县、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恐龙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屈原祖籍故里”等,创成全省文化建设先进乡镇5个、全省“戏曲艺术之乡”2个,创成全市文化建设先进乡镇(街 道)2个、文化建设先进村(社区)5个。

  一个地处偏僻山区的小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他们究竟有什么奥秘可供我们学习借鉴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峡县来做一番深入探究。

  奥秘之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肥沃土壤  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属于古时的秦头楚尾,成语“朝秦暮楚”、重大历史事件“丹阳之战”和“屈原拦马谏楚怀王”都发生在这里。

地域文化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西峡县公元前 4000 年前境内即有人类聚居,西周为鄀国封地,春秋属楚白羽邑,公元前 297 年归秦置析县。

西魏期间,改为中乡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 年),改中乡县为内乡县。

唐玄宗开元 24 年(公元736 年)在这里的石盆岗设置了以菊花为名的菊潭县,成为了文人骚客感世抒怀的文艺盛地,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贾岛等纷纷到这里游历。

元初,县治始由今西峡县城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原县城改为峡口镇,设巡检司。

民国废巡检司,西峡境内隶属内乡,1948 年西峡解放,从内乡析出建立西峡县。

  西峡县历史上既为交通要塞、水运码头,春秋时期建秦楚驿道,号称八百里长,有“通陕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贾人马云集,不同民族人群 会聚在此,秦风楚俗相交,南北语言混杂,各种文化交融在一起,产生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

特别是在明末清初的6次人口大迁徙中,有来自北方洪洞大槐树下(含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人群,也有来自江南(今安徽、江苏、湖北等省)的人群。

这些不同地域的人群,既有不同民族族群习俗的差异,也有汉民族南北方人群习俗的区别。

由此产生了南北文化共存的特殊现象。

  西峡县是重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重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西峡县重阳镇是全国唯一以“重阳”命名的乡镇,李白、孟浩然、元好问等历代文人墨客先后在此留下了许多吟诵重阳节的诗赋词句,现存重阳寺、重阳湖、登高台等独特的地理标记。

重阳寺现存的“天子万年碑”和“李氏瓦”是重阳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并传扬古代宫廷重阳文化的有力佐证。

重阳民俗登高、喊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戴茱萸囊等风俗习惯,在重阳镇已传承上千年。

2003 年,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特种邮票,《重阳节》邮票首日封在西峡县重阳镇面世。

2010 年10 月中国民协授予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

  西峡是中外闻名的“恐龙之乡”,拥有多处恐龙蛋化石群遗址。

恐龙蛋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美,堪称世界奇迹。

西峡还是屈原故里,这里的屈原冈和屈沟、屈营等地名及姓氏,都与屈原有关。

屈原冈上的屈原祠是正史记载最早的屈原庙,西峡屈原文化遗存丰厚。

西峡还有地质文化、仲景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抗战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向人们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