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半期试题或《影视欣赏》结业试题

账号:wyc0803

班级:物工2004班(临时12班)

学号:1803020612

姓名:王科

《视听语言》半期试题或《影视欣赏》结业试题

1.请你从所看的几部影片中选择一部或几部,从专业的角度,如编剧、摄像、灯光、音乐、导演手法、演员的表演、细节、剪辑等几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题目自拟,建议以小论文的形式撰写,可以参考其他网上文献,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体会。以如下影片为例,可以说开去。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经典电影,因为我素来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联想到最近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战争,更是让我内心压抑。看完《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时候,内心却是澎湃的,因为在残酷又灰暗的战争中我看到了大善。

首先我们来说说主人公辛德勒,辛德勒有明显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辛德勒是一个真正的成功的商人,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他白手起家,他圆滑,他聪明,他好色,他利用战争获得巨大的利益,他利用犹太人的低廉劳动力,暂时保护了犹太工人,独臂的工人向他表示感谢的时候,他表面平淡内心却不满,因为独臂的工人并不能为他带来更大的效益,即使独臂工人被打死,他虽然内心波动,但处理方式也是跟上司吵吵架,换了个工人而已。辛德勒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激起他内心的善良开始帮助犹太人是看到扫荡犹太人居住区的时候,也是红衣小女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开始帮助犹太人,这也让辛德勒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了,他让自己的工厂变成了真正的避难所,他收留了孩子,收留了被枪毙被卡枪子的幸运工人,即使他对前来寻求帮助拯救父母的女人态度冷淡,甚至她穿的不漂亮都不见,但还是默默的把女人的父母接到了工厂保护起来。

真正让辛德勒的人生进去第三个阶段的是一次漫天大“雪”,当辛德勒仔细看的时候,所谓的雪,其实是漫天的骨灰,辛德勒寻着源头,看到纳粹士兵们正在大批焚烧犹太人的尸体,红衣小女孩又出现了,只不过是一具待焚烧的尸体了。这一抹红彻底击垮了辛德勒的内心,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拯救犹太人,于是本片的名字——辛德勒的名单,真正出现了。他宁可破产也要救下更多的人,也不让自己工厂生产出来的军火真正用在战场上。当战争结束后当一千多个员工送给辛德勒那枚戒指的时候,上面刻着“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辛德勒虽然破产了,但他也拥有了真正的财富。

电影里另一位战争的受害者——阿蒙·歌德上尉,一个在绞刑架上还在高喊纳粹主义万岁的反派人物,一个我认为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最有灵魂的人物。其实这个人物一出现的时候我就很熟悉,不是因为剧中形象,而是因为演员,作为资深的哈利波特迷,对于剧中演员我也是非常熟悉的,即使他没化着厚厚的特效妆,我也认得他是伏地魔的扮演者。好吧,让我们除去浓浓的个人喜爱回到电影中客观的评价阿蒙上尉,他其实代表了大部分的纳粹主义军官。从小接受军国主义传销式的教育,军国主义鄙视犹太人,他也不把犹太人当人看。他是冷血的,他杀了犹太工程师,即使他知道她说的是对的,也按照她说的做了,但他不能接受一个犹太人以一个平等的姿态跟他说话。他血洗藏匿起来的犹太人,在冷酷的的枪声中优雅的弹起了钢琴,在血泊当中显的尤为绅士和恐怖。比起外面犹太人一刻不停的劳作,用血当做腮红,每天害怕就是下一个被杀死的绝望相比。阿蒙上尉的小楼夜夜笙歌,绅士小姐们拿着酒杯穿着漂亮的礼服翩翩起舞不断发出一个派对该有的笑声。仿佛整个时代倒退到了奴隶时代,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和惶惶不可终日的奴隶们,像高贵的贵族代表阿蒙上尉在某个天气晴好的早晨,裸着上身露着啤酒肚,享受的看着下面不敢歇息不停劳作的犹太奴隶们,然后做点晨间运动,比如用枪干掉几名偷懒的如草芥般的犹太奴隶,然后像平常一样去用早餐,对他而言又是一个明媚美好的一天。

其实阿蒙上尉也可以像一个平常的纳粹一样,但他却又是一个专情的人。当他遇到他的情劫海伦的时候,他注定不能变成一个他理想中的冷血的纳粹军官。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爱上海伦,因为她气质出众?因为她清新脱俗?可能在掀开她的头巾看到她冷的颤抖的手的时候就爱上了吧。他不让她戴着代表她犹太身份的徽章,他想象着他可以带她逃到远方,共度一生、白头偕老,他在宴会后来到海伦昏暗的地下室,在她面前紧张的踱着步,小心得表白着他内心对她的无比磅礴的情感,又似喃喃自语,对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能爱的人进行安慰,为什么我爱你呢……我为什么不能爱你啊……可我就是不能爱你!奴隶时代一个君王怎么能爱上尔等鼠辈!他触碰到了她的发丝,想要吻她,却又愤怒的把整个柜子推在她身上,把他爱而不可得的愤怒全部发泄在了海伦身上,只怕我自己会爱上你,不敢让你靠的太近……

战争时代,没有人是真正的受益者,整部片子运用了黑白胶片,一是把人们带回那个黑暗的二战时代,二是祭奠战争中死去的亡魂。除了片头片尾的彩色,整部黑白中唯一的色彩便是红色,就是之前我说过的红衣小女孩,她可能代表希望吧,她身穿红衣穿行在黑白绝望的犹太区逆流而上尤为显眼,她上楼了,躲在了床下,在这残酷的战争中,连希望都躲起来了。第二次红衣小女孩的出现就是在漫天大“雪”的焚烧厂了,“希望”变成了一具尸体僵硬的等待焚烧,死去的希望,可能就是绝望吧。第三次出现的那一抹红,就是烛光,希望又燃起了,它在黑暗中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

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不知方向的犹太人们询问一个苏联士兵,士兵指着不远处的荒地说“我看那不就是一个小镇吗!”,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还有双手创造未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把人性的美与丑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部电影又一次把战争压缩,让人性的残酷和善良融合到一起进行一次大爆发,让我们看清了历史,向往着未来;拒绝战争,世界和平。

2.学完这门课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实变化。(从专业角度和人文素养、思政教育两个方面)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就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视听语言的基础就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与同步声音。它涉及镜头内容、镜头形式、分镜头规则与声画关系处理四个方面。具有一定内容与以适当拍摄方式拍摄的镜头就是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镜头组接与声画关系处理则把它们联结成电影视听结构的整体。视听语言就是表现电影内容的基本方式。与剧作、表演一起,共同构成导演创作的三大艺术手段。视听语言也就是形成电影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视听语言。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影片。

《视听语言》从电影的最基本元素影像入手,结合中外电影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分析光、色彩、构图等视觉构成要素的艺术特性,进而深入讨论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镜头组接、节奏、声音等视听语言各个重要环节的表现力及相互关系,体现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系统分析与总体把握。

电影的诞生多少克服了其她艺术表达方式中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表现与再现相互问彼此隔离的美学矛盾,它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表现生活。作为传统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与戏剧分别以文字、声音、线条与色彩、材料与造型、演员现场表演等为基本表达方式。电影则以影像作为基本表达方式,它就是通过画面与声音来讲述故事,传达艺术家对世界、对生活、对人性的瞧法。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人更爱一种曲折,一种东方的、儒教的委婉。这一点与西方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而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故事本身,也就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节。所以,中国的视觉就是有寓意的影象,深刻的,而且其深刻性必须完全育于故事中,绝对不就是直白与热烈。否则很可能被有知识与思想的人士指斥为庸俗与无聊。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欣赏文化,不追求感官而要求思维。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文化的衰变,这种欣赏文化也开始转变--好莱坞的标准成了世界的标准。但就是,唯一不变的就是语法,这个就是相通的,因为人的生理结构就是相似的。

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

视听语言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

《如梦令》试题

宪法试题

市场营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