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预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安全管理预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1威胁公路施工管理的安全隐患
从承包商的角度,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了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公路工程数量急剧上升,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公路企业承担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资金运转情况不乐观。同时公路工程耗费成本巨大,公路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不强,又要考虑到企业能够高效正常运转,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施工单位的安全制度不完善,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施工安全管理事关重大,哪怕是再细小的环节也不容忽视。从施工方案的制定,到施工项目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安全管理始终贯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要构建科学全面的安全制度,并重视面向员工的安全宣传工作,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的规范实施,为安全制度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对安全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性。目前公路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其中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各个部门只是象征性地走流程,没有真正受到安全管理协议的约束,导致施工规范性得不到保障,施工现场危险系数较高。从公路施工者角度,首先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对施工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不自觉配合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人员还没有意识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更与自身、同事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施工人员安全素养达不到要求,在日常施工中,其施工行为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降低施工质量,更可能诱发严重的意外事故。公路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待提高。在实际施工环节,许多细小的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没有经过安全培训的普通员工,是很难注意到这些安全隐患的。但部分企业出于节省成本开销,往往不重视面向员工的安全培训。在此背景下,员工的安全素养得不到提升,即使在能够扭转形势的情况下,也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对公路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工程施工管理规范化。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安全保证体系,第二是安全管理的监督体系,安全保证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是项目施工部的管理者,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增加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多项实践证明,越多的安全投入,越大的安全保障。很多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因施工安全问题导致的伤亡的代价远远大于安全施工资金的投入。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大施工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并且监督这部分资金的使用,使其用在正确合适的地方。
3公路施工安全的应急预案管理
公路施工管理应急预案的存在,为正常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对应急预案进行建立和管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小组,组织各个部门的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管理中负全面的责任,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工作,是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方案的总体实施。财务部提供应急预案的资金支持,材料设备部提供一些物资,设备供给,配备的维护和使用。二是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对于公路安全事故而言,应急预案的启动者是项目经理,其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过往经验,对道路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判断,并决定是否实施公路施工应急预案,尽量降低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其中,协调配合,如财务部负责调拨救援资金,为应急预案的顺利启动提供经济支持。此外,应急所需的物资和设备,也要在第一时间运送到现场。在必要时,可寻求火警、医疗机构支援,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公路安全应急预案的程序。在接到公路安全相关事故时,立即请示组长,启动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救援工作。现场救援处置,指挥小组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发生的趋势等。抢救伤员,保护现场。
4结语
公路施工安全是公路施工的前提条件,只有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才能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公路是国家高速发展的命脉,是通往经济发达的必经之路,但是生命诚可贵,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只有高度重视公路建设的安全施工,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肖纯任.浅谈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6(03).
(1)安全是经济效益的保障
作为客运企业,一定要通过尽量消耗少的经营付出,取得尽量多的社会劳动节约,即扣除各类经营成本所获得的经营利润。若一味追求高速度、多载客、求得高效率、创造高效益,而忽视安全的运营管理,降低运行安全质量,其最终结果将适得其反。每一次有人身伤亡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结果均惊心动魄地告诉我们:只有安全运营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
(2)安全生产是品牌效应的支撑
品牌效应是品牌为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公路快速客运品牌是客运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在公路客运行业中生存价值的延续。只有始终坚持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确保安全运营,才真正能够构成企业的品牌,才能成为广大乘客选择的最基础性标准。可见,具有良好品质、具有持续安全行驶业绩的企业,是公路快速客运企业创造行业品牌的支撑。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的安全工作与其他基础管理工作均有机结合,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推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得到明显提升进步。
(1)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从战略高度理清管理思路
安全生产标准化抛开了企业作为个体的角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抓安全模式,超出了企业简单为了追求运输盈利的狭隘观念,将自身放大到整体层面上,从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肩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责任的角度,以健康与环境的广阔视野,将安全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相结合,促进企业理清安全管理思路,真正确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安全管理理念。
(2)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充分考虑了公路客运管理所及各项要素的自身特点和有机结合,突出了综合治理理念,注重了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设备完备、手段有效、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隐患预防与治理、事故处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了各部门职能和关键岗位职责,强化了协调效应原则,促进企业组织战略的定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3)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管理精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将安全生产管理所及的各项要素作为各项控制指标予以设定,并细化为更具可操作的考评要点子元素,这些子元素既各自独立、个性独特,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有机整体。标准化又将企业各管理层级间搭建了高效、通畅的沟通平台,并将沟通体现在全方位,贯穿于全过程,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问题都能够循步骤、有条理、按程序地解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精细化,使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得到有效掌控。
(4)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核评定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评价,涵盖了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均有对应的指导作用;改变了传统安全管理的模糊定性认识,采用了准确定量的评价方法,便于员工对自身安全行为的约束和安全技能的提升,为员工全面、准确、真实地认识生产安全状况和科学合理分析处理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为安全风险的预控和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步入现代化轨道、全员安全素质得以迅速提升。
(5)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行为到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环节等,都在标准化的控制之中;标准化对生产中各项控制指标的设定又突出了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与可行性,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目标的变化、生产工艺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操作规程的变化等,都能使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及时了解和掌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有效发现薄弱环节,对安全问题及时修正,使员工的安全能力充分发挥,达到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的要求,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有效提升。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公路快速客运的新要求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道路旅客运输班车客运部分)安全生产达标工作,旨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营与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这就对公路快速客运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要求企业确立明确的安全发展规划与目标
企业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研究制定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明确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年度计划和安全生产目标,为制定细化的年度安全专项活动方案、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操作措施提供依据。
(2)要求企业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部门,要与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并可独立运行。安全管理机构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对其它职能部门的安全工作具有综合协调和监督职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按相关规定合理配置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处于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层级,要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力量。
(3)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责任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系架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体系运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系架构是企业中凡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管理层级的组织结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将企业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及全体职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各自的岗位性质、特点及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规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并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依此规范各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内容。是企业按不同岗位的特点和生产组织,对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作出的统一规定,依此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人身伤亡、造成设备与财产损失及危害环境的因素。安全责任制体系的运行需要企业各从业岗位人员按不同的职责分工,依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下有效运行。
(4)要求企业必需的安全投入及设备配置
安全生产费用是企业为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企业应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车辆配备需符合行业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等级,持有有效的相关证件,放置醒目客运标志牌和必要的安全设备。企业须对因资金投入不足、装备设施不足或维护管理不善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5)要求企业提升监控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包含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式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攻关与课题研究,依据自身的经营性质,开发应用现代化先进手段,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导航系统、GM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根据各职能部门的需求及行业管理要求,按科学合理的运营流程,搭建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运用各类先进系统进行指挥、调度、监控、管理等,提升安全生产的监控管理水平。
(6)企业要加强队伍建设与业务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及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继续教育培训、技能操作培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控制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业务管理要求安全负责人带班制度的执行、现场调度与驾驶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规定情况、交叉作业、营运车辆、运输经营行为、警示标志设置等情况的考核管理。
(7)企业要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应急救援
对危险设施或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护;对作业活动设施和设备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予以防治;制定隐患排查方案,组织隐患排查,分析隐患原因,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开展隐患治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时的组织、技术等措施,使相关人员应知应会,通过演练达到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8)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发生事故时企业要及时、准确、如实报告,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按规定要求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提出并落实事故整改措施,严格追究责任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9)职业健康与企业安全文化创建
公路快速客运企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与行业责任的履行休戚相关。企业要以维持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于良好状态为目的,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于其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保护职工免受工作环境影响或健康因素的危害;按规定组织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办理伤害保险,实施危害告知,提供符合职工健康要求的工作条件。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现。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提供安全文化环境;开展安全承诺,印发安全手册;组织安全竞赛,组织安全检查评比。使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10)企业要组织绩效考评与持续改进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不断组织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对安全生产目标、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制定、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提升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语
1、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及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现在大型工程项目摆脱了以前以人力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集成式拌和站、旋挖钻、盾构机、大吨位架桥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机械伤害这个主要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管理难度空前提高。
(2)工艺越来越复杂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工程等级正在前所未有地提高,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国际化空港等高科技施工项目彻底颠覆了以前人们对工程及建筑工人的认识,以前生产生活在灰尘和汗水中的建筑工人已经站在了科技前沿。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安全危害因素的未知性。
(3)法律责任越来越重随着我国法治体制建设的进行,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以前安全生产事故只是在管理失误和企业内部进行处理,现在对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的依法判决和对企业负责人的从重处理让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倍增的同时也顿感压力倍增,让他们如何依法进行安全管理成为了新的课题。
(4)事故影响越来越大和谐社会的建设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升到了制高点,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同时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多种监督形式的参与让施工单位安全事故成本和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得到了无限扩大。
2、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新形势的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现阶段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却没有同步提高到相应水平,从而在安全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
(1)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施工组织的复杂性与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现阶段施工项目一个工区、甚至一个架子队管理的工程规模及组织难度都比以前一个标段要大,也就是说从施工组织规模来看现在一个架子队队长就相当于以前一个项目经理,但现在架子队队长的水平不能适应工程规模的发展。
(2)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与施工现场人员法律意识(特别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存在差距。法治的健全不等于法律的普及,更不等于全体参建人员的法治意识的提高,不知法、不懂法成为了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障碍。
(3)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矛盾。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趋势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懂法律、懂技术、懂施工组织、懂协调,但现在这样的专职人员极度缺乏。
(4)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与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存在矛盾。决策层不重视安全资源配置,随意克扣安全投入专项资金;安全管理人员对岗位的关键性认识不足,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普通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熟视无睹。
二、确保安全管理形式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矛盾,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根据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将解决措施总结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二、三、四、五”:
(1)一就是一条主线,即安全管理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一把手的言行是安全管理的风向标,一把手对安全的态度决定着项目所有人的态度”,这就是项目第一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绝对影响,是对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的最大担当。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在项目内部可以形成我就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的安全意识,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责任者,分部领导是分部第一责任者,部室领导是部室的第一责任者,现场工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等等,所有参建员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就是以我为主、从我做起。
(2)二就是安全管理的两个侧重点:建章立制、现场控制
①建章立制为使项目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进场伊始项目部就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下发各项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交底书;形成《安全自控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过程控制化标准手册》三个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②现场控制有了完善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还要做好现场监控和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就是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日常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监控和整改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古人说过“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而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正是我们现场控制和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
(3)三就是要突出“教育培训、综合治理、经济杠杆”三个抓手
①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万能法宝。对项目管理层、业务人员、一线工人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培训,能够让全体参建员工熟悉施工现场危险源及防护措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做,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目的。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外部委托培养、内部集中学习、组织现场会、工作中传帮带、三工(工前、工中、工后)教育、现场展板及宣传、视频和网络教育等。现场安全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原则,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②综合治理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危险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采取多种管理手段、采用多种措施、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安全管理方针于2005年修订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多种手段治理安全生产早就已经实施。而实施综合治理这个管理理念主要应通过完善如下几大要素进行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制定危险源防护措施方案;足额配置专职及兼职安全管理及防护人员;确保安全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做好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抓好制度落实及检查整改;严格事故调查及处理;重视维稳工作及集体事件,培育项目安全文化等。
③经济杠杆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对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项目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和项目安全投入的紧缩,各级人员对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难以平衡对待。所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履行安全职责、不遵守劳动纪律、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队伍和个人,施以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同时对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通常都能收到理想效果。安全管理
(4)四就是要改变“四重四轻”的教育培训模式当前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存在“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重经济处罚,轻机制建设;重事故后教育,轻事故前防范”等不良现象。教育培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现在的基础建设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需要大批懂要求、懂操作、懂标准的一线员工,但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了解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误区和弊病,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安全教育的目标。
(5)五就是要解决安全管理中的“五硬五软”问题
①嘴上喊得硬,实际行动软现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大量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而这些隐患要靠我们全体参建人员一项一项地去控制,一点一滴地消除,说得再漂亮也解决不了现场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求安全管理坚持“会要短、腿要长”的原则,坚决克服“纸上谈兵”的工作方式,多到施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表现形式硬,实际内容软现阶段各种“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安全专题会议、安全专项方案”等管理形势层出不穷,但好多方案编制完成后不能指导现场,好多活动开展后不能解决现场问题。为切实解决形势硬内容软的现象,项目部领导应强制要求各项安全管理活动要切实走“群众路线”,方案的制定要与一线工人探讨,安全专题会议要有一线工人参加,安全专项活动要一线工人评价时效,各种文件精神传达要一线工人领会。
③出了事故硬,事故过后软百密难免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规划和防护,都会有意外的发生,摩、擦、碰、刮的事情在施工现场是难以杜绝的。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再小的事故也要追究责任,再小的影响也要吸取教训,再小的范围也要全员教育,再小的损失也要经济处罚,从而达到一种理念的贯彻“让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经验的人是傻瓜,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的是智者”。
④迎接检查硬,隐患整改软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但是我们发现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领导而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而检查”的现象,即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现场的问题和隐患,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和各级要求而搞的务虚活动,而施工一线也逐渐将问题整改变成了所谓的“迎检”。现场漂亮了、问题掩埋了,但是事故的隐患却加大了。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项目部应按照“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现场检查明确问题和根源、明确复查人员和整改责任人,月底通报明确分部及架子队工班,通报奖罚明确到个人,从而杜绝将检查变成“迎检”的现象。
⑤效益指标硬,安全投入软安全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关系已经讨论好长时间了,项目管理层应在安全投入上绝对不打折扣,坚决不降低标准,从来不延时供给。在安全资金上一直坚持“足额、及时”的原则安排使用,如防护材料采购、防护人员聘任、消防及应急物资配备,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的投入等等。
三、结束语
一、安全生产管理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政府和企业的头等大事,是实现人权的最有力体现。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即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运用“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当前,我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二是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三是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四是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有明显不足等。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除提高人的认识外,还必须提高人的素质以及制度保证。 (一)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水平,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从基地、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入手,加强企业宣教培训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对安全文化建设做出安排部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安全文化活动,向员工宣传先进的安全理念,培养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灌输科学的安全知识,唱响“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旋律,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坚持值班,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强化安全管理。严格巡查制度,尤其要加强夜班的管理,夜班不得空班漏检。 三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 四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采取随机抽查的检查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检查问题一律落实到人,落实整改时间,抓苗头、抓典型。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符合追究范围规定的一律严格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按规定严格落实处罚,该是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绝不姑息迁就。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 二、危机管理 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由于操作、物料、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就应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一)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经营单位要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要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即对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进行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使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所谓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所谓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二)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p#分页标题#e# 二是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三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四是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以及责任,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关键词】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安全风险;优化措施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各个省市陆续开展了水利工程的兴建工作。由于水利工程涉及的区域相对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会对相关建设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相关调查显示,造成水利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水利工程的有效开展,应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实现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从而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安全性的提升[1]。
2水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1施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由于其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且建设工程中的环节与具体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因此,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主要将日常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降低工程成本与加快工程进度的问题上,导致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缺乏重视,从而不利于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调查显示,超过70%的水利施工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对工程各项内容的有效管理,为施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同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多个施工部门存在权责不明现象,以致在施工衔接环节上存在多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有效确保。
2.2现场监督工作有待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多数水利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缺乏重视,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存在现场监督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部分企业对于监督管理人员的招募门槛相对较低,从而导致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较低,且缺乏丰富的项目工程管理经验,以致监督人员对现场的检查与监督工作流于表面,不利于潜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与处理[3]。
2.3施工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建造者,施工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对于工程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现阶段,由于水利工程数量的激增,我国国内相关技术人员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为了有效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一定的放宽,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出现了下滑。在具体工作中,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往往难以很好地践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对工程整体安全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4应急管理水平有待强化
就目前而言,施工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倾向于项目建设速度与成本等方面,对于水利工程安全性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4]。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当工程出现安全事故时,施工人员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有效的补救与应对,从而不利于及时控制事故,最终造成了事故影响的扩大化,给水利工程项目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施工管理工作优化方案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
从制度方面来看,为了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应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从而使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以便实现工程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有效明确管理目标,建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以便对各项工作的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落实。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有效激发工作人员建立自觉遵守相关管理制度的意识,以便有效推动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
3.2推动监管工作落实,实现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督
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应有效确保相关制度的落实与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与水利项目工程师组成现场监督管理小组,通过流动监督的方式,有效推动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5]。与此同时,应有效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认识,做好全员管理与全员监督,实现相关风险的合理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监督工作上,应做好细节的管理,从而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各项基础工作得到落实,为整体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基础。
3.3做好施工人员培训,推动施工队伍能力的提升
鉴于水利工程项目存在工程周期长、施工范围广、工程量大以及施工内容复杂等特征,为了有效强化工程整体质量,应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入手,积极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专业知识的有效推广与普及,加深施工人员对水利工程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便推动施工队伍总体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做好项目工程施工工作的有效维护。在培训工作中,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召开学习讨论会以及针对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等丰富的方式,使施工人员了解安全风险及相应措施,从而为水利工程安全性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4建立应急管理预案,强化安全事故处理的能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强化安全管理能力与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相关部门应对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以便进一步引导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明确。在应急安全预案方面,首先,应做好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普及,帮助施工人员有效明确安全事故出现时的应对策略;其次,应做好安全事故处理设施的配备,例如,为了有效预防火灾出现,应在施工现场安置足量的灭火设备;最后,应做好相关应急管理人员的配置,从而有效强化施工现场的检查与巡视,确保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与解决[6]。
4结语
在时展的推动下,各省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逐渐加大,在政策的扶持下,有效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数量的增长。作为大型工程项目的一种,总体而言,我国水利工程具有资金投入力度大、施工时间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遵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管理,则会导致工程安全隐患的滋生,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同时,也会对工程周边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而言,为了有效促进工程安全性的提升,应有效推动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同时,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以便实现风险控制能力的有效强化,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美英.浅谈城镇供水工程全圆小断面隧洞钻爆设计方案[J].工程建设与设计(下半月刊),2018(9):118-120.
【2】古小辉.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的管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下半月刊),2018(9):125-126.
【3】杨献平.给排水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S1):136-138.
【4】许明明,张风国,姜燕平.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7):146-147.
【5】匡志明.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133.
关键词:液氨;预冷系统;“三同时”;设计施工;安全管理;乌东德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是国家核准正在建设的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kW,为一等大(1)型工程。工程建设需要生产大量预冷混凝土,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而液氨是一种无色有毒液体,具有腐蚀性且易挥发,它是气态氨加压到0.7~0.8MPa时生成的。左岸高程850m及880m混凝土预冷系统液氨使用量分别为40t和20t,属于重大危险源。经过安全风险辨识,存在中毒窒息、容器爆炸、火灾爆炸、化学灼伤、低温冻伤、机械伤害、触电等风险,尤其是氨泄漏会使人中毒窒息,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易造成火灾或爆炸,混凝土预冷系统分别构成Ⅲ级和Ⅳ级重大危险源。因此混凝土生产液氨预冷系统运行和安全管理特别重要。
1依法合规建设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审查,即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1.1安全条件许可
在乌东德水电站左岸高程850m及880m混凝土预冷系统工程(以下简称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施工前,项目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该预冷系统工程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论证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等。编制《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报送四川省凉山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审查,安监局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对提交的该建设项目安全条件的文件、资料内容(现场情况)进行审查,通过安全条件审查后出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
1.2建设许可
取得安全条件许可后,项目部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建设项目概述,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建筑及场地布置,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报送四川省凉山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查。安监局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对项目部提交的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文件、资料内容(现场情况)进行审查,通过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审查后出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许可进行开工建设。
1.3完工验收
取得施工许可后,项目部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对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该系统建成试生产期间,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该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试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并编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在试生产期限结束前向出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的凉山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由项目部组织专家组和县级安监局对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的申请文件、资料内容(现场情况)进行审查,通过竣工验收后出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意见书》,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1.4备案告知
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完成后15d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备案。项目部提交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县级安监局审核通过后出具备案告知书。
2实现本质安全
2.1设计安全
项目部委托具有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和压力管道GC2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生产工艺和压力管道进行设计,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导则》《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冷库安全规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2特种设备安全
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压力设备、压力容器安装和压力管道制作安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和安装。压力设备、容器及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焊缝检测、气密性试验等检测并编制《工业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取得四川省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应的使用证、合格证等。
2.3消防安全
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消防设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电气防火、建筑防爆、设备防爆及灭火救援设施等。消防设计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消防设计报告和施工设计图需经县级消防大队审查合格后备案备查,消防设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公司进行施工安装和检测。消防设施施工完成后经县级消防大队检查验收合格,出具《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方可投入使用。
2.4施工安全
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调试,主要检验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液氨密集的部位,形成工艺调试及试运行总结。项目部提出分部工程验收申请,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组成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进行验收,签署《左岸混凝土系统工程合同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3安全管理标准化
3.1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建立《液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管理制度》等;建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及《压力管道操作规程》等多项安全操作规程,实现管理有制度、操作有依据。
3.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人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人;加强操作岗位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证)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实施专业化管理。
3.3设备安全检测与应急处置智能化
液氨制冷系统压力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路、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消防设施(防雷接地、消防水压力、消防栓等)定期检验合格。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安装了氨泄漏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淋系统并与事故风机自动开启联动。氨压缩机运行温度、压力容器压力表、液位计、便携式液氨检测仪均可直接显示读取。
3.4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
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预冷系统明显位置悬挂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压力容器、非专业人员免进区域设置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标识;加氨站、集油器放油口、紧急卸氨器、贮氨器等关键操作部位设置指导操作用的安全标识。
3.5消防安全重在预防
防雷电:混凝土预冷系统车间房顶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管网;防止电气火灾:电气设备均接零与接地,采用防爆型开关和防爆型照明灯;消除静电火花:工作人员穿棉质工作服,禁止在车间内拨打电话,设置静电消除器等;车间外门不少于2个;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并按规定要求设置一定数量室外消火栓灭火设施,配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车间外设置消防车道且净高与净宽不小于4m,并确保畅通;建立门禁制度,杜绝火种进入液氨机房;安装消防应急照明灯与应急撤离指示牌;防火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动火作业票制度。
3.6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并举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液氨制冷系统进行辨识,经辨识,左岸混凝土预冷系统分别构成Ⅲ级及Ⅳ级重大危险源,记录辨识过程和结果。建立风险管控清单与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以问题为导向、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即查即改,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3.7安全检查常态化
依据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制定专项安全检查表,专职安全员和班组人员每班按照规定路线定时进行安全巡查,每周进行一次专项安全检查,每月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主要检查安全阀、轴封、管路连接部位有无泄漏,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超温超压现象,压力表及安全阀检验是否在有效期内,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氨泄漏检测、火灾探测器检测、自动喷淋系统是否完好等。安全检查形成常态化,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混凝土预冷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3.8建立应急体系,强化应急管理
编制《氨泄漏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与《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救援培训和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队伍;配齐应急物资(如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化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洗眼器、医用硼酸、应急手电、防爆工具等);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装报警器、风向标与撤离路线指示牌,明确撤离路线和应急避难点;确保人员能及时安全地撤离到避险点,施救人员及时喷淋、通风和关阀堵漏,预防事故发生。
4结语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方面能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能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电力支持,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电力工程投资大、项目多等特点,要想充分发挥电网建设企业的管理作用,就必须抓好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在提升电力企业投产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确保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都能符合标准的电力供应,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1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电力建设的高空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必须做好临边作业、悬空操作等安全控制,最好防护设施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施工机械技术的复杂性
施工机械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机械技术的常规性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2.1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检查施工企业提交的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2)做好对分包企业的资质审查。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第二,严格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第三,防止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第四,要健全分包管理办法,避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3)建立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对所有施工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源上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进行把控,并根据安全评价体系选择最佳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结合电力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处于管控之中。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范管理行为,以工程施工的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确保施工质量、工艺水平都达到技术标准。(2)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危险环节、危险源等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区域,确保全面提升应急能力。(3)项目经理部在分析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综合安全检查措施,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级安全网”是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落实;施工机具使用是否得当或者是不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仍在使用。
2.3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工作流技术,过去的电力企业模块化系统是把一个应用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通过相互之间的接口完成实际的任务。模块化系统很容易陷入系统大而全的弊端。现在的模块化系统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是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信息或者是任务,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将所得到的定义称为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或过程定义。第一,实现了运行控制功能。对使用工作流模型描述的业务过程进行初始化,将部门的实际业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且每个管理过程都是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需要迭代执行的。在这种复杂的逻辑处理过程下,模块化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复杂度,每个过程都可以按照业务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系统展现了整个项目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户界面,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合同、票据模板打印功能等,以解决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新系统采用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修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这样充分满足了电力安装工程现在和未来工作流程变化的需求。在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功能点上,按预先设定的流程分配相应的权限。该操作员只要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从而提高软件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监督
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安全和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针对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管控措施。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进行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实行高效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同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首先,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检验和监管每个环节。其次,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保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根据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融入电力工程建设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电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邓昆 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农村电气化局
参考文献
[1]葛乃成,刘亨铭,张鉴燮,楼海英.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方案浅析[J].华东电力,2011(11).
[2]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关键词: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策略
1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分析
目前除池口处有码头,秋浦河航道属于季节性河流水位夏冬季水位差10m以上,目前秋浦河航道冬季通航低,只能至杜坞大桥上游2km位置。秋浦河航道的升级和整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背景下,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化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好成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学习心态更加突出。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使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对外交流与贸易往来更加便捷。目前,对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时,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此外,港口与航道工程作为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影响工程顺利施工。
2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过程
2.1护岸与码头施工。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护岸设施的作用是防止河流的侵蚀与航道局部侵蚀而引发的塌陷问题,同时,能够对侵蚀的主线进行有效保护。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护岸设施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建设时,对于原有护岸与码头结合来说,必须进行保护或者保证安全距离,不然,会由于航道开挖时或者水位较高而引发对现有结构物的破坏,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所以,在对航道工程整治进行建设过程中,要对护岸及其码头建设的安全性引起重视,并根据地质情况及其进度,做好有效的防范策略。对航道进行改扩建时,还要结合已有结构,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合理预防塌陷事故。
2.2土石方施工。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时,土石方工程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在施工时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边坡塌陷问题。所以,在实际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滑坡现象,就要强化边坡开挖的有效设计,同时对于可能引发滑坡的其他因素全面进行分析,如车辆荷载等。在土石方工程建设时,还要提前对开挖及其回填土质进行有效分析,以提升结构整体安全性能。一般来说,可采用分层开挖、边坡支护等方式,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特别是对高桩码头进行施工时,若无法对码头后方土压力进行水解,就会影响桩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疏浚工程施工。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安全指标,就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航道的通畅性。内河航道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其航道轴线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例如,在内陆航道进行施工时,对于部分泥沙流速比较低的区域来说,可采取挖掘的形式,确保方向与河流方向一致,以提升整体安全性。
3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船舶水上工作,目前,我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水平不同,尤其是一些社会船舶,自身安全系数有限,管理人员安全技能不足。就目前各区域来说,监管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标准,加上监管力度不足,造成安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具备安全证书的船舶,其安全系数会高一些,但部分私人船只或者没有取得安全管理证书的船舶,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安全性能也不高。通常来说,航道建设与维护工作都是在离岸状态下开展的,缺乏对船舶的有效管理,仅靠船长与船员间的互相监督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提升船员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对于颁发安全管理证书的船舶来说,在人员配备及其证书方面,都比较完善,同时,也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其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与安全。
3.2复杂的施工环境。港口与航道工程大都是在水上进行的,受到水流的影响非常严重,这是由于整个施工过程都在露天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导致各类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存在,因此,要对其引起足够重视。3.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升第一,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建设时,大都采取直接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而导致人员出现较大流动性的问题,甚至部分人员没有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第二,参与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人员大都有从事建筑工程的经验,甚至具备多种工种,自认为具有经验,但对港口与航道工程风险却不了解,缺乏对细节的有效控制;第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环境及其安全设施等方面得到改善,部分人员过于乐观,对设备与设施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导致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方面。
4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4.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港口与航道工程实际进行施工时,必须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更要特别引起注意,严格依据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尽可能避免由于不正确的操作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另外,还要对安全责任进行完善,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4.2水上安全监管办法的应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海事部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安全管理与维护方面,肩负着非常关键的职责。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专门队伍,负责工程的施工与航行,通过有效的手段,减少安全风险,特别是要强化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保证工程的稳步运行。海事部门安排专人现场进行指导,协调所有人员的工作需求,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绩效水平。
4.3优化安全管理力度。第一,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安全指标,管理人员加大对安全文化的宣传,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确保设施配置的安全性。在日常会议中,对安全问题进行重点强调,可通过画册等形式,向员工进行发放,从而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第二,港口与航道工程通航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如炸礁等,就会涉及较大的工作区域,进而增大施工难度。一般来说,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往往需要船舶作业,随着船舶上暗礁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定点爆破系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海上爆破过程中,在使用石梁钻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要想有效处理这类问题,海事部门就要充分发挥出自身职责,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在正式施工前,还要根据施工范围与策略,告知施工人员,使船舶在此处经过时,能够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航道部门与建设单位还要做好沟通与协调,在明显位置放置标志,以提醒过往船舶,进而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4.4自然风险的控制。港口与航道工程进行施工时,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恶劣的区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强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海上施工是一项关键环节,常会遇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对施工人员造成较大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就要对天气因素充分进行考虑,在遇到风浪时,要停止施工,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制定有效的策略,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建设安全。
4.5应急预案及应急设备、物资。完成生产管理体系,编制各类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船舶防风专项应急预案、防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水上交通专项应急预案、人员落水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船舶碰撞事故处置方案等),并按要求做好现场应急预案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抢险设备、器材、物资,对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施救抢险以及可能产生的船舶污染事故。同时,做好隐患排查,消除隐患,避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
4.6其他方法。要想有效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人员对水上运输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水上交通的安全性,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同时严格执行限载要求,做好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国外贸易往来不断增加,要想有效提升贸易往来的基础设施,就要在根本上保障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近年来,我国港口建设数量大幅度提升,且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并采取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促进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绍敏.港口以及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水下炸礁浅点控制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