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1

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作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实践教学效果的高低。尽管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仍然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剖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学生“专业本位”的认识错位。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相比,学生更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准备,这让他们在心理上对该类活动产生叛逆或逃离心理,从而导致对教师布置的实践活动任务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行动上消极应付。第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普遍缺乏新意和创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表现为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感;实践教学形式以演讲、朗诵、辩论、讨论、观看视频为主,学生普遍感到厌倦,参与兴趣不高。

2.活动的教育性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对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担负着实践育人的重要任务。然而,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普遍存在主题不突出、随意性大、过于注重形式、片面追求娱乐化、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二是学生对显性的思想教育方式较为敏感和抵触。该类实践教学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治性,内容也多以宣扬正面典型人物或事件为主。在学生看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教育目的过于明显,教学内容又多是高大全的形象,与他们的现实体验相距甚远,导致他们难以在心理上产生情感认同。

二、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辅助作用

1.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全体学生都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并从中受益的权利和义务。校园文化既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规范作用,又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进团体的团结意识,凝聚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共识,进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校园归属感。此外,校园文化还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参与各项活动,在亲身感受学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既能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也让他们都有机会成为活动的主角和受益者。

2.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校园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校园论坛,内容多涉及历史人物、时政要闻、道德观察等,这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高校中的社团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兴趣培养、能力锻炼的重要平台,学生对于社团往往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这些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经常采用的活动形式。在社团活动中注重思想教育的引导和启发,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考察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充分整合和利用好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载体和形式。

3.多渠道开展隐性教育。

首先,校园文化通过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像一双无形的手改变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影响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世界。校园文化是一个集体的共同意识,为学生在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的评价方面提供标准和尺度,并使他们自觉用这个尺度去规范自己在校园中的言行举止,从而使学生在从众心理和舆论压力下产生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其次,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形象、直观、展现力强等特点,充分地将德、智、体、美等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到各种具体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真善美,提升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另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吸收、融合了社会主导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设情境并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4.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一方面,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项体验活动,在切身体验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感受理论的力量,又体会实践的重要性,逐步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彰显个性和青春风采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萌发见贤思齐、追赶先进的上进心。总之,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能够把大学生的日常表现、生活作风、人际交往等纳入到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中,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围和形式。

三、融合校园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例

1.基本原则。

①明确主题,凝练特色。高校要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寻找和挖掘与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具体来讲就是要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确保活动的开展既不偏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活动目的,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变得可亲可近,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此外,高校还要适时对包括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特色进行凝练和总结,将受欢迎、成效好的活动的举办常态化、定期化,通过不断的积淀形成独具一格的实践教学活动。②创设情境,知识内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实践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第二课堂,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通过模拟演练、情景再现、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创设逼真的生活场景,再现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知和觉悟,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真正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③创新形式,强化效果。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要善于创新,将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构建大学生网上德育系统,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成果的阵地和窗口。

2.主要做法———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例。

①围绕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以“厚德励志”、“人生导航”、“文化修身”、“阳光心灵”等为主题的育人工程。该校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实际,确立并开展了“做诚信、爱国、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围绕“如何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该校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中组织开展“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每年在大一新生开学典礼上举行诚信宣誓活动,引导大学生说诚实话,做诚信事;开展校园诚信周活动,开展无人售报、食堂自觉刷卡诚信窗口、无人监考诚信考场等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每年定期举行“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全校性主题辩论赛,采取班级初赛、班级复赛、校级决赛的方式,让每个参与的学生在思想的碰撞和争辩中感悟诚信的力量。其次,为了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引导大学生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该校每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后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五四”新生才艺汇演,充分展示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和崭新风貌;举行五四青年节优秀团组织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参观共青团史迹展,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开展“团旗飘飘,青春飞扬”最佳团日多媒体展示大赛活动,促进青年团员的健康成长。另外,为了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该校每年定期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主要有: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义教活动;开展校园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组织进行校园清洁、爱书服务、电器维修、爱心义卖、无偿献血等活动;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开展“我身边的雷锋”道德PPT制作展示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大学生对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更加自觉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②以团学活动为依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一,近年来该校开展的志愿者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为其走出校门及了解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该校围绕“志愿于心,服务以诚”的志愿精神,在校园中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有超过80%的学生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该校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不断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学校、志愿者驿站、贫困山区、陵园、科技中心等单位开展献爱心、义教、科普宣传、交通指引等志愿活动。志愿服务精神已逐渐成为该校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旋律,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二,该校还通过各类校园论坛,让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教育,争取早日成才。如结合时事热点,定期举办青年论坛,让学生围绕“创建文明校园”、“建设幸福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讨论,取得共识;另设有科贸大讲堂,邀请青年成功企业家与学子对话,畅谈人生理想,分享成功经验,让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中思考人生,规划未来;道德讲坛则邀请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等人作专题报告,深化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自觉做一个讲道德的人。③利用网络新媒介扩大活动影响。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流的校园文化相比,校园网络文化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非主流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借助于数字科技流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种文化环境,在大学生思想塑造、个性发展及素质培养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融合校园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该校注重整合这两种文化,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具体来讲,该校一方面利用网络组织开展“建设文明幸福校园”主题网上征文和专题论坛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爱心传递、网络投票、网络悼念、网络打假、网络环保宣传等网络活动。该类活动给青年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和广阔空间,引发了他们对生活、社会、国家、民族等各种情感的理性思考。另外,该校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介平台不断扩大高校思想政治课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度。主要的做法有:一是进行信息和宣传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微博、微信提前活动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活动。二是进行活动网络直播。由于每次活动现场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在活动正式开始后,教师会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介平台对活动进行图文同步直播,让更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通过学生的关注和转发,就有更多的大学生关注该活动。教师还会围绕该活动设计并相关话题,让场内场外的学生在网络上对活动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畅谈参与活动的体会或感受。三是强化教育效果。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就会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活动的精彩瞬间到网络上,让参与或关注的学生来围观发言,教师通过引导和总结,对活动的主题进行深化和提炼,强化学生的认知,利用网络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响。

3.保障机制。

①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所包括的舆论气氛、人际关系、校园环境、校园精神等与课堂教学文化一起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办学宗旨和定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亲切近人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二是要积极弘扬学校精神,倡导好学、笃行的校风,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广泛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融合校园活动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等群体的主导作用。他们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第一,确保活动的思想性,坚持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弘扬主旋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第二,提高活动的艺术性,始终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③建立合力育人协同机制。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相融合,还必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学工部、校团委、思想政治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统筹好各类实践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以上部门还应该建立沟通协调的长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脱节或重复问题,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2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等教育;艺术素质

艺术素质一般指人具有艺术范畴内的知识、技能和外在表现协调能力等,如从事音乐、舞蹈等艺术行为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艺术素质。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组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性,促进美术教育和艺术修养培养协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为大学生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从美术教育角度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其一,艺术素质方面的品德修养。对大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实施技巧性的训练,在内容层面上,还包含在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良好的培养,加深大学生对艺术文化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端正理想态度,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1]。其二,艺术素质方面的审美观念。从美术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涉及到审美观念教育方面的内容,从美术素质教育基本情况看,不论是为学生提供美术鉴赏教育指导,还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理解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学生的审美观念意识都能得到适当的增强,融入自身情感实现对美术作品的再创造,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其三,艺术素质方面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具体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还会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和联想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培养,对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判断力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挖掘美术艺术元素并对其进行提炼和加工,实现对艺术情感的激发。如此学生的艺术素质就能得到良好的培养,高校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成为可能。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

高校美术教育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高校组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并对美术教育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艺术素质教育和培养,能发挥出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不断的强化,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2]。具体来说,结合高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对高校美术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技巧训练的情况,认识到美术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而对美术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挖掘,使学生的情感、知识和思想等都得到培养,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具体组织开展美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成长方面的特殊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使学生形成创新发展的动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艺术素质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教师还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培养。如结合美术教育中“看画”和“临画”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将向学生传授绘画技巧作为基础,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大量优秀作品、拓展学生视野作为核心,确保能积累学习经验,使学生发现美术艺术方面的规律和深刻的思想,了解美术作品中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深化[3]。在此基础上,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对学生实施美术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能促进美术教学活动中艺术素质教育作用的发挥,逐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对学生美术艺术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主体精神的彰显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二)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艺术素质教育针对性

调查研究发现,在高校组织开展美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制约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利于学生艺术素质的良好培养。新时期在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教学方法改进创新的重视,以艺术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探索教学改革活动,增强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美术艺术修养的良好培养提供相应的支持[4]。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入启发性教育、开放教育、成功教育、体验教育以及综合实训教育等,确保在不同教育模式下为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增强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以体验教育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方面的内容,能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在品味多种不同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深化思想认识,突出学习有效性[5]。在具体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晚钟》《拾穗》《樵夫之死》《葡萄园中的休息》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让学生将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在此基础上,教师从专业层面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感受视觉肌理的变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受到美术文化的情感熏陶,确保大学生群体的艺术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培养,为他们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创新教学内容,拓展美术素质教育知识面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内容,并基于艺术素质培养要求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全面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基础上,也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具体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美术素质的培养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引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对素质教育进行拓展和延伸,增强教学科学性[6]。如针对学生艺术素质修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对美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可以尝试引入“艺术批评和艺术批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艺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具备批判的精神,辩证地看待相关美术作品和思想等,能从现代美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角度对美术作品的价值进行研究。如此就能在引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深刻思考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批判探究中强化自身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美术艺术知识学习的科学性,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科学组织实践教学,突出学生情感体验

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想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就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践探究中鼓励学生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探索多种差异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个性化的艺术审美,做出独特的审美判断,使学生的个人思想和艺术个性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7]。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可以将写生实践教学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参与写生训练活动,使学生在美术实践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强化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良好的培养,逐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如教师可以结合美术教学写生训练的需求,带领学生深入山区观察自然风光,感受山区房屋建设和农田开垦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进而实现对学生创作灵感的激发,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美术创作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在写生训练中将自己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以及山区群众热情好客的情感展现出来。如此,就能让学生在参加写生训练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感悟,学生的美术写生能力和艺术素质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对新时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美术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艺术素质教育培养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教师从多角度对艺术素质教育进行分析,并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能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使美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大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

参考文献:

[1]张渝.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30-31.

[2]黄经庭,杨绍梅.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26.

[3]耿伟.浅谈高校美术教育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7,(10):391.

[4]丁阳.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探讨[J].戏剧之家,2017,(7):214.

[5]汤少哲.美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35.

[6]王丽芬.艺术教育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7,(13):209-210.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3

摘要:

自现代足球出现之后,就受到了世人关注与推崇。随着其不断推广发展,如今足球运动已逐渐实现了竞技与同识的全面融合。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不断成熟,已逐渐构建了从小学体育到大学体育的教学体系,而足球教学也在成熟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实现了自身创新发展。本文主要运用功能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高校的足球教学开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借助组合训练法这一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足球兴趣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组合训练法;高校足球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创新;应用思路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元素,才能达到学生成长的综合要求和目标。随着高校足球教学体系日益完善,传统足球教学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日益突出,对学生内涵和精神素养方面的培养尤其不足,因此,选择一种充分融入多种理念和内涵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1]。而组合训练法就是将学生体质、心理素质和足球技术以及比赛战术紧密结合的训练法。由此,在高校足球教学有效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重要帮助。

一、研究方法

(一)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足球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组合训练法的具体内涵和应用进行分析,得出组合训练法是对当前高校足球教学存在问题和不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体系化应用这一方法,为深化足球教学效果提供重要帮助。

(二)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是通过设计专门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本文对部分高校学生、足球教师、其他体育项目教师等发放问卷,了解当前高校足球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分析和论证提供依据。

二、组合训练法的定义和具体内涵分析

(一)组合训练法的定义分析

所谓组合训练法,是指应用融合不同练习手段,并有效组合的训练方法。实施组合训练法,主要是依据相关教学规律和目标,将多个组合动作和其他影响实践的行为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对影响足球教学的综合要素进行系统化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达到教学效果。

(二)足球教学中组合训练法的具体内涵

“对整个足球教学体系来说,要真正有效培养学生足球意识,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以融入足球教学规律为基础,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同时融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战术教学,通过实施组合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模式”[2]。然而,它也是一种体系化教学理论,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取得的经验理论升华与内涵提升。通过对学生习惯的准确把握,结合相关教学规律,为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提供基础和保障。并将各种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相叠加,各种元素相融合,充分发挥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实现足球教学效果优化。从训练安排、内容选择以及训练量和方法选择等多层次要素入手,从学生、学校场地设施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有效分析后体系化融入,为整个教学体系开展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思路。无论是运动量,还是学生参与形式,或其他方面都必须以融合切入为基本点,组合各种相关教学元素,最终实现足球教学体系化开展的实践目的。

三、当前高校足球教学开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全面开展,很多高校已将足球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且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为足球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许多大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上了它。但目前由于对教学理念认识不足,对教学认知不全面等因素,足球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要求,针对目前高校足球教学开展状况进行有侧重的核心问题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随机选取学生80人、足球教学教师10人、其他体育教学科目教师10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98份,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95%。校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在充分认识到足球教学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对足球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化现象、实践比赛和教学时间及心理素质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质疑。针对足球教学教师共发放问卷10份,收回9份,回收率90%。调查问卷中就足球教学开展认知,多数足球教学教师认为,目前足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足球比赛的有效开展,还是教学创新性以及教学理论内涵的丰富程度都远远不足,并且教学师资也不完备,认为“想要在整个教学中取得理想效果,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相应学习兴趣,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师资,更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和思维,从丰富整个足球教学体系的内涵入手”[3]。由此可见,体系化开展足球教学以及组织足球比赛活动,可以为深化足球教师理论内涵提供重要帮助,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从而充分发挥足球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但当前由于融合思维不够,教学创新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系统的比赛组织,足球教学实践无法得到体系化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针对其他体育教学科目教师共发放问卷10份,收回9份,回收率90%。调查问卷就足球教学开展认知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体育学科教师大多认为,目前的足球教学活动中,忠实兴趣群体虽比其他项目数量多,但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有效协同,如与体育基础教学之间的融入度不够,当学生基础体能较差时,很难在足球教学活动中取得理想效果。同时,他们还普遍认为足球教学实践严重缺乏,在心理健康教学方面也缺乏直接、有效的疏导和培养。由此不难看出,足球教学在教学内容完善、相关教学活动融合等方面缺乏必要经验,在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缺少体系化融入,很难使高校足球教学从单一的教学科目深化为多元化、体系化的教学科目;以此同时,足球教学还缺乏与时展要求的有效融合,大多教师都缺乏必要的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意识,既没有将教学活动充分有效地融合起来,也没有发挥其时代优势和价值,从而大大影响并制约了高校足球教学的创新发展;再加上多数高校尚未形成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导致学生在参加足球运动时缺少环境支持。综上可知,高校足球教学还未形成从外在实践技能到内在理论内涵的体系化融入,对学生深度学习足球运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四、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一)从体能素质培养分析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足球运动是一项体力消耗极大的体育项目,只有具备充足的体能,才能很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和适应其特点,因此,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应用组合训练法,需要从学生体能训练入手做好体能素质训练和培养。首先,要坚持体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与学生客观实际相结合,要取得理想的体能训练效果,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承受程度出发,结合比赛实战所需最大承载量控制好整个体能训练的强度和力度,科学合理安排体能训练。一旦体能训练量过大,则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体能应与足球教学训练紧密结合进行,它必须按照足球运动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训练,紧紧围绕其项目特点开展强化训练,让体能为参与足球活动服务和提供保障”[4]。然而,足球运动还是一项对爆发力要求高、参与强度大,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紧密结合的比赛活动。其比赛时间长,场地大,攻防对抗强,节奏快,要求参与者不仅要有基本的体能作保障,还应根据场上的不同位置进行专门素质训练。因此,必须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能训练方案。

(二)从技术训练培养分析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足球运动项目不同于其他球类项目,具有自身特有的技术特征,要有效达到足球教学效果和目的,在应用组合训练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在技术训练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在遵循运动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原则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重复和有效组合,逐步针对性提升学生对整个足球运动的理论认知力和技能掌握度。其次,足球运动也是一项需要创新和发展的体育项目,在足球教学开展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和培养,全面提升其足球运动意识和素养。另外,在应用组合训练法时,还应根据足球运动的实战特点,将模拟实战贯穿整个足球教学训练中,不断提升足球教学训练的真实性,为学生真正掌握足球技术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实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足球教学技术训练时,要结合本项目的对抗特性,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与方法,有效组合各种手段,即科学应用组合训练法。

(三)从战术训练培养分析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色彩极其浓厚的团队运动项目,不仅需要具备实用的技术素养,还需要具有全面的战术意识。在应用组合训练法进行足球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战术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合理的战术方法,全面完善的战术思维,能够为整个足球场上的具体表现提供重要帮助,而想要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足球的内涵、魅力,就需要学生掌握具体战术,因此,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战术水平,丰富学生的战术思维”[5]。首先,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制定适合学生的战术原则,充分发挥战术对学生学习足球运动的价值与效用。其次,强化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思维,通过针对性战术训练和足球比赛活动,不断强化学生战术意识,从而实现学生战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和稳步提升。

(四)从心理素质培养分析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足球运动既是竞技较量又是斗智斗勇的较量,场上形势变化多样,对抗激烈,处处需要良好的心境和状态,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发挥水平的保障。“在开展足球教学训练教学活动中,体系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水平,同时也大大改善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整体提升提供重要帮助”[6]。在高校足球教学应用组合训练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待足球比赛的意识和心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赛观念和拼搏意识。其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最后,以心理素质培养为重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压力,积极看待竞争问题,通过参与足球比赛,实现自身发展进步。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功能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高校足球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而组合训练法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和提升足球教学效果。在高校足球教学体系中,应用组合训练法,不仅能丰富足球教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内涵,还能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作用,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足球运动人才。另外,本文在分析影响高校足球教学中的不利因素时,谈到了师资力量等因素,但忽略了教练水平和社会因素等其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这主要受限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期待其他研究者能在这方面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王洪荣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小冰.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科研,2013,(11):91-95.

[2]王苗冰.游戏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9):99-106.

[3]杜旭.表象训练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6):55-59.

[4]曹范.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体育学刊,2015,(6):105-112.

[5]韩振军.对组合训练方法在训练中运用的思考[J].体育科研,2015,(11):75-79.

[6]董众鸣.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1):9-10.

第二篇:高校足球教学新局面开创分析

摘要:

对于高校的体育教育来说,足球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组成部分。积极推进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和思想品质,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更好地面对工作压力。现阶段,高校的足球教学工作开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部分工作的开展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和制约,如何实现创新和突破,打开新的局面,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这对当前的高校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突破瓶颈;构建崭新未来;高校足球教学;新局面

1足球教学工作中开展的不足

1.1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体育运动来说,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对场地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那么很多足球教学活动和一些比赛练习都不能很好地开展。足球教学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练习,这样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水平才能得到更好地提高。现阶段,部分高校内部对足球基础设施的相关投入还十分有限,部分学校很难确保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的条件,并且现有的场地也不能很好地满足足球运动和训练的要求,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实际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也不够完善,很难为足球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1.2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对足球技巧的教学,并且教学中主要依靠示范和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陈旧的教学模式较为被动,缺乏对学生们的足够吸引力,学生很难产生足够的参与兴趣,这对足球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不利的。现阶段,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上,教师占据着主体的教学地位,学生仅仅扮演学习活动中的配角。教师对学生的需求不能进行很好地关注,并且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对一些足球基础不佳的学生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不能满足一些足球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吸取。部分教学活动开展中,也没有对主动探究的内容进行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相对死板,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1.3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对于高校的足球教学活动来说,足球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对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现阶段的高校足球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足球教师的数量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足球教学需求。部分足球教师本身没有经过相关足球专业的培训,并且往往以兼职的身份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整体教师队伍缺乏足够的科研能力,对如何更好地提高足球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很难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足球专业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很好地给予一个成长和培训发展的环境,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建设工作遇到了诸多的限制和瓶颈,这也导致了当前高校足球教学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4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足球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理念依然没有走出以往的困境,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没有进行长期的规划,并且部分足球教师认为,大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活动,只需要让学生对基本的足球运动技能掌握即可,并且达到学习成绩的标准就可以了,他们并没有将足球教学和终身体育运动理念进行很好地融合,并且也没有对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意识进行培养,仅仅指导一些具体的短期运动技巧和技能。虽然在校期间可以保持良好的运动量,但是在学生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他们很难产生主动锻炼的意识,整个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

2提高足球教学成效的思路

2.1加强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对足球教学来说,高校的教学活动开展需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上,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需求,并且有计划地进行提前的建设和投入。对一些室内、室外的足球场地和训练环境进行科学地规划建设,并且加强对其他基础设施的教学投入。高校要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足球教学经验,并且对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进行适当地调整,更好地满足衔接足球教学需求和下一步的足球教学需求。要加强相关经费的投入,对相关教学设备和器材进行及时更新和购置,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效益的提高给予相应的保证。

2.2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造就新的足球教学局面的关键举措。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改进,但是也要以科学的发展眼光进行对待,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并且适当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教师在对某一足球运动的技巧和动作进行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且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共同参与示范,并且对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种分组示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一些技巧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在示范学习中集中精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中,多媒体技术也是一个良好的应用方法。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对一些引人入胜的足球信息、资源带入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足球的一些著名赛事,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开拓视野。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一些精彩的足球技术,如停球、运球等采取慢放、重放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些运动基础技能的应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规则等多方面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创新,并且关注对教学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保证,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制订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有差异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足球基础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等的不同,对学生做好分类。对一些身体素质较佳、但对足球运动本身兴趣不足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足球运动所获得的乐趣,并且逐步培养其对足球运动的学习信心。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应制订合理的任务和目标,逐步、更好地引导其进一步获得成长。对一些基础较好、兴趣较高的学生,教师则要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和难度,引入具有较强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训练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足球素养。

2.3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构建

在师资队伍构建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优秀教师人才的引入过程中,要对师资建设的机制进行很好的创新,并且引入一些优质的教师。在教师人才引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一些专业的足球教师人才的引入,并且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通过对职务岗位、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多方面进行调整,配合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更好地提高新晋教师人才的融合度,提高队伍的发展潜力。高校内部也要重视对足球教师人才的培养,给予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样才能从根本的角度,激发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工作的热情。高校内部也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师队伍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专业的交流培训内容,给予其足够的素质发展和成长空间。教师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科学的计划作为指引,专业符合新时期教师人才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另外,高校也要积极推进相关教学活动的成效,并且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更好地加强投入,为师资队伍的构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2.4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对新时期的足球教育工作来说,要想切实地打开新的局面,就必须从思想意识层面上,对足球教育工作的创新给予全面的支持。对教学理念的创新上,要关注当前对高校大学生足球观念和体育运动观念的全面创新。通过对教育理念的有效创新,可以更好地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进,并且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树立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思路,让学生可以真正地通过足球教学活动来实现创新和改进。高校在展开足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全面地认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理念改革上,要结合当前足球教学情况的实际进行调整,并且关注对学生体育运动意识、习惯的全面培养,让广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可以得到切实的发展和成长。

3结语

对高校来说,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真正且全面地对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和执行,并且将培养学生身心素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全面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及运动意识。针对当前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要对其问题的根源进行充分分析,提出科学、可靠的对策,创新教学思路,真正地让足球教学与时俱进地进行发展,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让高校的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开一个新的篇章。

作者:徐东锋 单位:嘉应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照宇.浅谈对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J].科技信息,2011(20).

[2]杨瑞峰.探究式教学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第三篇:高校足球教学游戏教学法思考

摘要:

目前,足球作为一项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足球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深。我国高校足球课程也受到重视,足球作为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还能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集体精神。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大学生对运动、对足球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大学生能更容易的掌握足球技术与技能。但是高校当下运用的游戏教学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在不断的改进和摸索中找出与其相适应的措施进行完善足球教学。

关键词:

高校;足球教学;游戏教学法;运用;措施

足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还能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集体精神。随着高校体育的日益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也越来越重要,至今为止游戏教学法被运用到高校足球教学中。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大学生对运动、对足球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大学生能更容易的掌握足球技术与技能。但是高校目前实施的游戏教学法还不够成熟,甚至由于操作不当而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高校在游戏法教学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再结合足球教学现状以及不足的原因找出与其相适应的措施进行完善足球教学。

一、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

通过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让教师能将游戏教学法更好的运用到高校足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目前,还存在许多高校在足球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当下信息化发展较快的时代里,大学生呢个的眼界开阔了,接触的新事物也比较多了。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占用他们在课余时间。因此那些传统没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力,则没有办法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足球。

(二)大学生对足球的关注度低

足球与篮球等一些运动相比,关注度较低。喜爱篮球的人和观看篮球赛的人往往要比看足球赛的人要多很多倍,这使很多大学生对足球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少。还有一些喜欢足球的人可能因为一些有名的球星,但在实际意义上不能算真正的喜欢足球,这样也会导致足球知识的缺失。

(三)足球课程较少

经调查现实,高校设置足球课程普遍都较少,再加上选足球课的学生也不多,导致足球知识缺少。甚至有好多高校把大学生直接分配到足球课,大学生缺少了自主权。而一些足球的大学生被分配到了另一个体育课程中,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四)足球课程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男生

高校足球课程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男生,而忽略了女生。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女生来说超负荷,女生承受不了强度训练模式,直接影响女生对足球的兴趣。

二、造成足球教学滞后现状的原因

高校足球教学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着足球训练的进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没有真正的了解足球,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不能真正的运用游戏教学法,以下是对造成足球现状进行分析:

(一)高校对足球训练不够重视

我国许多高校都不太重视体育训练,只重视专业和技能的培养。由于学校的领导对足球训练的不重视导致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只是走走形式,大学生学不到专业的足球技能。

(二)缺少专业的足球训练老师

大学生在上足球课时学不到专业的足球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因为足球训练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弱,上体育课时只是走走形式,让学生随便活动活动。还有一部分足球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布恩那个给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

(三)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高校的足球课程中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男生进行的,而忽视了对热爱足球的女同学进行训练。很多老师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不能把新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足球训练中,导致学生的能力不能充分的发挥,也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三、游戏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极为重要,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方式,才能够更加全面的运用游戏法教学训练热爱足球的大学生,传授给他们最专业的足球技能和知识,同时把游戏与教学能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轻轻松松的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从而让大学生能全面的了解足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二)在进行游戏教学法时注意因材施教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游戏教学法中选择不同的游戏,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使学生对足球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容易的掌握。这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教学中能学到足球的精髓知识。

(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运用游戏教学法

在高校足球教学法中不仅是实践上运用游戏教学法,给学生传授足球理论知识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呼吁学生积极参与足球知识竞赛,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四)采用多样性的游戏模式

在足球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足球比赛,这种以比赛形式的足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足球的技巧和知识。老师采用多样性的游戏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足球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远离电脑和手机游戏的侵害,使学生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四、结语

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集体精神。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运动的热爱,还能了解更多的足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高校足球的发展。

作者:孙阳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倪斌主编.探讨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安全因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教学培养职责的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备受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满足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发展需要,注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大学语文是高职教育教学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其不光肩负着传递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形下,注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实施,显得十分必要。

一浅析新形势发展情形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不光是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而且还影响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其今后的成长及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出现系列教学问题。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可知,高职校园范围内,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对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不仅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而且还影响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认知,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可知,现实情形下,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的发展现状极为普遍,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系列不利影响。具体内容为:高职院校范围内,学科教学工作者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过程当中,仍然大幅参照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方式,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创新点少,同时存在教材内容与时展严重脱轨的情形,教材内容编制者在沿袭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编制模式的情形下,通常就国内外经典内容赏析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在让学生学习、了解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习内容的实践应用,从而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大。该类大学语文教材,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以至于大学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无法发挥其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发展效用。

(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滞后发展的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滞后发展的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长远化发展。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可知,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滞后发展的教学现状,主要为以下内容:一、教学方式创新性缺乏,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创新性得到了教育界研究学者的关注,但在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教师大多忽略了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在学科课堂教学阶段,仍采用较为中规中矩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不利于大学生学科创新思维的进步及发展;二、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多数高职院校范围内,学科教师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味地向大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在忽视师生交流互动的同时,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主动性,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被动学习局面的出现,严重影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三)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人才培养职责。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可知,在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发展现状极为普遍,这一现象的出现及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价值效用的发挥。具体内容为:一、大学语文选修课程性质的安排,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多数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学语文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相较于专业课程的重要地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较低;二、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单一、陈旧,高职院校范围内,学科考核方式的选择,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科学习成果的考核公平公正性,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主动性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发展情形下,多数高职院校内仍然采用试题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单一且效用不明显,为顺利通过这一考核,学生大多采取背诵记忆教材内容的方式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日常学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大学生的学科学习综合性成果也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探究新形势发展情形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新形势发展情形下,为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发展需要,基于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系列教学问题,重视并积极开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显得极为重要,其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可知,为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内容为:

(一)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改革活动的开展实施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创新化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科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材内容改革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切实满足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现状可知,为做好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改革活动,主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教材内容实效性的强调,肩负着高职学生培养职责的高职教育,理应重视教材内容实效性的积极强化,基于此,教材内容编制者应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现状,结合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要,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实时化更新,通过最近几年事件案例的增加,强化语文教材内容的实践性;二、教材内容创新性的强调,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具备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组成,基于此,教材内容编制者应基于教材形式、教材内容的创新,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当中,积极强化自身的学科创新思维。

(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活动的开展实施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满足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内容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而且还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表达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基于此,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不仅需要进行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传递,而且还需要进行语文学科精神的传达,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文字表达自身想法,引导大学生如何进行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创新发展等。高职院校范围内,为积极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注重并积极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安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具体内容为: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实际生产生活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具备较为成熟的心智,新形势发展情形下,学科教学工作者应注重学生学科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强化,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主动性;二、师生交流互动性的积极强化,现代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师生交流沟通性的强化,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思考,强化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效用,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主动性,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成长进步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实践性,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项倾向于理论知识内容的学科教学活动,但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价值效用,注重学科教学过程当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发展,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例如,大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可通过语文演讲比赛、语文创作比赛等赛事活动的积极创办,强化大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三)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程度强化举措的开展实施

新形势发展情形下,为推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实施,注重并积极强化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程度,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只有在教学管理者对大学语文有足够重视程度的情形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才能得以积极有效的开展实施,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文字能力逐渐成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人才培养职责的高职院校,理应重视并积极开展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以期在不断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度的过程当中,强化学科教学价值效用。结合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可知,为积极开展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重要性的相关举措,主要需做到以下内容: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学语文课程应作为必修课的方式在院校范围内开展,这一教学举措的开展实施,可以让院校范围内全体学生参与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之中,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有效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考核多元化的发展,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学科教学考核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除期末考核成绩之外,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如课堂发言率、实践活动参与性等,都应当成为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内容的重要组成,在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成果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及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知,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学语文是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在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基于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职业要求,为强化学生的文字能力,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并积极开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通常情形下,学科教师可从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重要性提升等方面入手,积极促进学科教学改革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怡,项朋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76-77+80.

[2]兰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62-63.

[3]车丹.双创型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

[4]张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7):84-86.

[5]杨双燕.创新教学模式凸显实践改革——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8):101-103.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5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高校的重要目标就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则能够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中,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就势在必行。

1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

1.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之后,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是在该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上,却没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切身参与的实践活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学校的实践课程也比较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过于随意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1.2实践配套设施不完善

另外很多高校在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之后,虽然对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创新,但是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仍然不完善,毕竟高校的教学经费是有限的,很多高校在工作的过程中,更愿意将经费用于科研活动,使得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配套设施也比较匮乏,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了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1.3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完善

高校在教学活动中,考核工作会对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内部也设置了专门的教学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但是高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将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的考核上,却忽视了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再加上高校的考核体系,更多的将指标放在了科研成果和学术文章发表上,但是实践教学的成果,并不能用这些硬性的指标来评价,所以很多高校就难以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考核。

2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想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首先就需要高校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重视,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以此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安排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和水平,从而使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2.2完善教学设施

完善的教学设施是实践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设施的完善,高校要先设立好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规划,然后按照教学的目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设施,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的实验室,扩大实验室规模,保证相关实验器材的规范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设备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高校还需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与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2.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特征,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与教师的薪酬和职称评定联系在一起,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能够使高校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改善实践教学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试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皮革,2017,39(24):65.

[2]李哲学.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30):209.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机制

在当前大学生茶艺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中,其中所需要把控的知识内容和内涵,是极为多样的,茶艺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茶文化机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茶艺表演活动不仅是历史所诠释的重要内涵,其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元素,同时也是精神思维的重要诠释与表达。

1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背景

结合当前整个时代背景看,大学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当然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就业理念也出现了诸多变化,无论是更成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还是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等等,都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全新情况。当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本质上作为一种具体创新活动,客观的看,属于时展的新事物,我们并未能形成突出而全面的深层次认知,因此如何以更为合理的形式来具体参与和引导,就成为当前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全新命题。在当前极为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驱动下,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课程机制,就极具必要性和价值力。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整体实施来说,其中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指导,比如其中所具体关联的实质性内容元素中,诠释了与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样化内容,同时整个创新创业活动作为一种极富创造价值的活动,所以通过集中发挥和诠释多种资源的应用价值,才能从根本质上引导大学生结合整个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难点。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具有积极良好的心态。所以,如何借助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状况,合理应用已经开设的教学机制,综合多种教学资源,构建极具价值的教学体系,就成为基于时代诉求的本质化要求。

2茶艺课程教学的实施特点和内涵认知

我们在利用和认知这些具体资源时,不仅要探究合适的传播途径,更要注重将其与合理的教学体系相结合,通过融合构建,从而实现对茶文化资源的全面应用。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本质特点看,从茶文化体系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融入其中,就极具应用价值和必然可能性。以其中最为常见的茶艺课程为例,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系统化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思维,同时更重要的是其中以艺术化的形式。茶艺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层次化、多样化的,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内涵,还是艺术化资源机制,这些都是全面、成熟提升茶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们看到,当前我国有几百所高校都陆续开展了茶艺课程,这一课程的开展与设置,不仅让学生更为全面而深层次的品味和体会到了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深厚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教学课程设置过程中,也让我们更为全面的感知到了整个茶艺课程中所表达的艺术理念和精神思维,从而使得该课程设置与应用,就极具现实机制。虽然多数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茶艺课程,但是其更多是从学生通识教育和艺术品鉴的角度来具体实施的,其中缺乏必要的价值内涵和应用影响力。因此,结合当前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全面创新看,如果我们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思维,其将很难从本质上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价值理解与认知。

3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诉求

随着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关于整个大学生教学活动的理解与认知,也需要予以创新与优化,尤其是结合创新与创业这一基础形式和价值影响看,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化的教学思维已经发展成为新的教学机制中所必须融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积极注重学生精神理念和情感思维的全面认知,从而其为大学生培养活动的开展奠定相应机制。因此,我们看到在当前整个茶艺课程设置与具体教学活动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知识教学活动,还是相应的艺术引导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事实上都需要我们站在系统化的时代前提下,结合整个教学引导的内涵丰富,融入必要的审美能力培养和必要的人文思维引导,从而实现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理念的全面、深化培养。对于当前整个大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上的合理引导,同时也需要注重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融入。就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作为一项实践色彩深厚的创造性活动,其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具备创业的热情,实质性也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认知和精神思维,乃至系统化的精神感知。事实上,在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日益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为我们优化学生培养机制提供本质诉求。因此,对于当前大学生创业活动实施来说,其中所需要的更多是综合素质教育,所以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活动,其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积极、正确的教育机制,也就是说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精神素材和思维认知,把握具体的创业特点,从本质性提升创业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合目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活动的本质诉求看,多数学生过多关注的是创业项目本身,忽略了创业精神的理解与创新思维的深度认知。教学是学生培养的重要“风向标”,完善的课程内容设置,其将为当前我们更好创新教学体系提供本质性支撑。茶艺课程是基于茶文化前提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思维,从而为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面实施奠定重要支撑。

4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诉求下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机制

系统化的茶艺课程中,其不仅是对茶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也是基于传统茶艺内容的深层次诠释。所以,茶艺课程教学活动实施中,其不仅是具体文化观的表达,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复杂而系统化的理念。因此,无论是茶文化机制本身的文化认识,还是层次化的文化内涵,实际上都是基于茶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表达。结合茶艺课程的功能价值理解看,教育引导和思维启迪就是茶艺课程中,所期待实现的重要价值。结合茶艺课课程的综合属性看,如果更好利用该课程的层次化内容,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动态的心态来科学认知整个教学机制,实际上就需要我们从教学体系的全面创新来具体切入。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诉求看,并非需要老师来直接引导学生自身形成必要的创业智慧和项目认知,更关键的是必须通过层次化的教学机制,来全面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并且引导学生以不断创新、不畏失败的精神来具体参与整个创业活动之中。通过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的综合引导,从而实现学生对创业活动的具体价值认同。客观的看,在万众创新的新时展背景看,良好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时,其中所需要表达和传递的,不仅仅是创业理念的集中引导,同时更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文化应用观,尤其是对于整个茶艺课程教学来说,我们不能单一从茶艺表演活动的“唯一”视角,来对整个教学活动形成深层次认知,在具体推进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注重创新教学内涵,深化教学认识,从而构建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学生培养需要合理引导,在该引导机制中,其中所包含和诠释的不仅仅是文化认知,同时也是层次化的精神引导。尤其是针对当前学生所具体开展的教学活动来说,必须集中引导学生层次化认知整个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价值。客观的看,创业活动是一项动态发展的长期活动,所以想要实现理想的创新创业活动,就必须以思维和文化融入的视角来认知整个创业活动。就当前整个时代特征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重要趋势,所以在当前学生参与创业时,必须充分认知合理的心态内涵。结合茶艺课程的综合价值看,其中所具有的价值是综合化的,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教学思维。借助互联网媒介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当前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以及缺乏正确的文化认知态度,从而限制了学生创业观的层次化形成。在我国高等教育机制日益完善的当前,我们开设了多层次化的专业,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创业指导实践活动,就必须充分注重围绕当前教学活动的本质特色,通过系统化分析创新创业活动的综合诉求,从而实现合理教学活动与学生创业活动的本质性融合,当然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成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5结语

结合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看,其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艺术内容,更重要的是其中将人文意识和精神理念的集中表达,因此在教学机制日益完善的全面提升背景看,必须充分注重将当前互联网时展中的创业活动诉求深度结合,通过具体分析大学具体参与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精神思维,从而实现学生创业活动的最佳效果。对于大学生茶艺课程的具体设置与开展来说,其客观上看,也是一种层次化的文化传递与表达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焱,刘育涛.价值美学观照下的影视传媒艺术———仲呈祥《审美之旅》关于审美价值评价的理论及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201-202.

[2]朱艳芳,王研霞.精准定位发挥优势创新特色———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类专业人才教育定位及培养模式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11-113.

[3]任婉玲.探究中华茶艺技能竞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茶艺表演“苏轼如茶”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2-145.

[4]李春苗.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现代技工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业指导创新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16(15):232-236.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7

主题式案例教学逐渐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要想用好主题式案例教学,必须把握好“五度”取向,即主题选定的适切度、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师生互动的倾心度和教学活动的效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有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式案例教学;“五度”取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高校中的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主题式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主题式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写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案例并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研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1]主题式案例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和形象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愈加的生活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必须把握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五度”取向。

一、主题选定的适切度

(一)正视存在的问题,走出主题选定的误区

主题式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定主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关于主题的选定一直存在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上而下的“自命题”式的误区。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定主题,有些教师高举“经验丰富”的大旗,全靠自己的所谓“主观经验”来选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甚至还有教师完全以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通过这些完全来自教师的“自命题式”的主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应然目标。

(二)宏观上定方向,微观上选主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式案例教学要真正走出“自命题”式的误区,主题选定需要把握好适切度,即主题的选定既要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又要切实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主题的适切,可以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众所周知,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有选择就可能会有迷茫和困惑,如大一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三或大四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且不管是适应问题还是择业问题,都只是宏观层面上的。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的选定只从宏观上泛泛而谈,不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微观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无法扎根到细处,落到实处,其结果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和被“束之高阁”的境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微观指的是主题选定的内容上,而不是数量上,更不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上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在宏观上定准方向,更要在微观上选好主题。

二、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

(一)积极:案例选取的应然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关键词往往是“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词汇,甚至有教师在呈现教学案例时的引导语也已经高度模式化,脱口而出的就是“来看这样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教师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心理问题呈现课”或“心理疾病诊断课”,也难怪有大学生抱怨“上完心理健康教育课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学生每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都被“问题”“障碍”“疾病”等消极词汇所包围和浸润,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消极”取向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当代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2](P2)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积极”应为成为案例选取的主导词汇。

(二)积极案例:引领学生的积极发展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发展的无限潜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积极特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教师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就是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营造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无限潜力。当然,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并不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就要完全抛弃对心理问题的阐释。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依然很有必要了解个体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只是问题和困惑不应再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主旋律。如果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真得了解到自己可能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话,可以向校内或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问题设置的开放度

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随案例呈现的是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如果说科学选编案例是前提,那么恰当科学地设计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是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不可或缺、不容忽视。[3]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实现问题与主题式案例的无缝衔接和有效搭配,问题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使问题能真正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案例,用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案例,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教学案例的总结和升华。

(一)通过开放的问题体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一个案例,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信息。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心理通道走进案例,帮助学生实现对案例的深入解读,完成对案例的剖析,领悟案例呈现的意义。如,在“情绪的调控”主题中,笔者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案例,案例的大意是一位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和压力,面对自身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实现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凭借不屈的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在个人发展上由量变达到了一个新的质变。针对这一案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就其涉及到的心理活动来说,既有情绪也有意志。人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对案例进行解读。当然,问题也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真正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针对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情绪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出现?”“案例中的学生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谈谈你对这些情绪调控方法的认识。”“你还能想到哪些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通过开放的问题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

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案例的作用最大化和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弄懂案例所阐释的显性价值的基础上,探究教学案例内在的隐性价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同时,开放的问题也为学生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现实条件。学生以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开放性问题为引导,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真正振荡心灵的共鸣,激发自身内在积极发展的动力,获得自主发展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的倾心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倾心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倾心意味着用心,代表着真心。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倾心互动,教师倾心去聆听,学生倾心去表达,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预期目标。

(一)教师倾心去聆听

聆听是一门技术,倾心聆听则是一门艺术。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当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案例去感悟、走出案例来阐述时,教师要学会倾心聆听,用心聆听学生的体会,真心聆听学生的心语。教师通过倾心聆听,鼓励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去表达;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更深入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不断地反思课堂、醒悟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倾心聆听不仅体现了对“人”尊重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知晓他们心底的真实呼声。[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倾心去聆听,也才能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同理心”,才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困扰,体会他们的喜悦和悲伤,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准确敏锐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反映他们的情感状态。[5]

(二)学生倾心来参与

理想的师生互动,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主动,更需要有学生的倾心参与。学生的倾心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用心地走进课堂,真心地融入师生互动中,用心参与、真心表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的倾心参与将有力地推动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而开设的,离开了学生,尤其是离开了学生的倾心参与,那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将成为摆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五、教学活动的效度

教学活动的效度即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效度是衡量主题式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活动的效度也应该成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价值追求。

(一)丰富学生体验是提高活动效度的关键

当前,主题式案例教学之花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悄然绽放,但不同的教师对其运用和掌握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教师对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使用情况如何,关键看教学活动的效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效度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教师在充分准备专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多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授课的风格也尽量幽默、轻松,避免简单枯燥的讲授,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际体验进行学习。[6]

(二)提升教师水平是增强活动效度的根本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为响应政策号召,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从教资格审核,严把入口关,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并为教师职后专业培训配备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职后培训不断学习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教学胜任力。

作者:王福臣 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参考文献:

[1]张春燕.主题式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3]严卫林.思想品德课主题式案例教学问题设计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5,(9).

[4]薛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特点及其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

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范文8

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但是社会实践的安排却没有跟上进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未能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最终也未回归到课堂。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且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敷衍了事。

二、社会实践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知识面决定着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越广泛,学生越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增加知识储备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打破专业知识和思维定势对学生思想的束缚。社会实践就是打破专业束缚的重要手段,将教学活动拓宽到了社会层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非专业性的东西。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高职院校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2.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赖于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主要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宽裕,许多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动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必须独立解决这些难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中,学生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需要学生自行控制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了专业学习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较强的服务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如何让社会实践切实服务于大学生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提高自身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效果。

1.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先进性和时代性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已经受到了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教育,还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着眼实际,切实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解决重点难题。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让实践活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在密切和社会各界联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了确保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有必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的体系中,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系统,重点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通过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开展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实践总结的意识。

3.增强社会实践的计划性。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计划性,导致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理论教学课程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实践,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提供技术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丰富了高职院校实践活动的内容。

4.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所以安排的实践内容必须和专业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源泉,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