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工基础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质量控制;合理措施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山地风电场可用林地面积一再被压缩,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减少山地风电场林地的使用面积,输电线路的设计从电缆直埋到导线架空,基础由大开挖形式向占地更少的掏挖形式设计,机械在林中穿梭的现象日益少见。国家的政策给山地风电,尤其是架空线路的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线路基础的施工质量也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只有通过优化基础设计,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施工技能及质量意识,加强施工期间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从建设的全过程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保证输电线路基础质量目标的实现。

1山地风电线路基础质量控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1国家政策对线路基础质量的影响

山地风力发电场依山而建,伐树修路建设风机及铁塔,对山上植被树木损毁较为严重,随着国家对山地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限制山地风电场占用林地的政策,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减少风电场占用林地的面积,风场的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形式,线路基础形式由大范围机械开挖改变为小面积的人工掏挖成孔,但成孔的深度设计较开挖形式更深,山地风电场整体位于山林之间,架空线路铁塔布置多在山峰或山脊上,地质也多为坚硬石块结构,没有了强有力的机械辅助,只能靠人力通过便携式的发电机、空压机、电镐、风镐等设备进行开石钻孔,施工过程中,石头会以破碎块石形式被掏出,设计尺寸不能准确地反映到施工现场,这是国家政策影响下,设计本身对基础质量产生的影响。

1.2施工技术对基础质量的影响

山地风电场的占地范围较广,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量减少林地使用面积,铁塔基础的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但由于铁塔基础分布分散,风场内施工道路路径较长等原因,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较长,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降低了混凝土的品质,而铁塔基础设计深度较深,普遍在3米以上,甚至个别设计达到5米,在混凝土卸料浇筑时,无论是泵送还是自卸浇筑,混凝土由孔口自由下落到底,混凝土会产生离析现象,并且因为人工掏挖成孔为地胎膜,与基础壁接触面的混凝土失水过快,容易造成混凝土无法达到设计强度,影响基础质量。

1.3施工或管理能力对基础质量的影响

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涉及到不同的施工程序,也需要不同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入行门槛低,施工及管理人员的来源比较复杂,施工或管理的能力及质量意识也高低不同。基础混凝土浇筑现场,普通力工代替振捣工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不懂得振捣作业的技术要点,胡乱施工,管理人员熟视无睹,不加制止,质量控制意识薄弱,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施工管理,基础质量无从保证,严重者还会造成质量事故。

2山地风电线路基础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2.1完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重在落实

质量控制体系是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建立的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式,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文件,作为基础建设质量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控制文件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现场管理,严格质量会议制度,材料验收制度等,做好质量检查和跟踪,并对制度中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进行宣贯,重点落实,减少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外界原因带来的质量影响。

2.2提高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所有参建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的培养,加强质量教育,使他们明白自身的质量责任,提升高质量控制荣誉感;同时要编写标准化施工方案,引导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工序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化规定进行施工,各司其职,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决杜绝越岗施工及管理不闻不问行为,降低由人员主观行为造成的基础质量影响。

2.3严格基础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基础质量不受材料影响

钢筋、地脚、混凝土是架空线路铁塔基础的本质,所以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尤为重要,钢筋、地脚进场后要及时完成复检报验工作,并按照设计要求取用安装,而作为施工的重要工序,混凝土施工更是基础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对于架空线路基础的特点,应该对商品混凝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针对混凝土的运输,按照基础路途远近在配合比中添加一定量的缓凝剂和减水剂;针对基础地胎膜,可先对基础与混凝土接触面进行湿润工作或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针对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3米的情况,可先在基础底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同比砂浆或者安装串筒作业。

3结语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质量控制在山地风电场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风场输电线路铁塔的支撑基础,作为风电场构成的一部分,它的质量影响着输电线路高效稳定的输电任务的安全,也对人们的生活、山地生态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风电场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多方面的,上文只阐述了影响输电线路基础质量的几点,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风电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合理的方式有效控制整体工程的质量,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才能为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资发[2019]17号).

[2]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2

1.1首先由设计部门进行交点,施工单位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复测报告,上报总监办审批。

1.2原材料外委试验和砼配合比设计。

1.3施工单位试验室进行申报临时资质申请。

2施工前现场勘测

2.1符合桥涵位置。在桥涵未施工前,要对施工图设计中的桥涵位置进行放样,因丹海线勘测设计已完成3年多,道路和地上物情况有可能发生变化,与设计不符,要详细对照图纸中的涵洞、通道、大桥等结构物的具体位置、角度和现有的道路、河道等是否相符。

2.2注意光缆、电缆、水管等设施。施工前对主线内存在的光缆、电缆、水管等设施进行统计,主动与这些产权主管部门联系,因为每条线上都发生过光缆、电缆、水管被挖断的事情,结果施工单位又停工又赔钱的,有的设计图上给出施工方案的,也要和这些产权主管部门沟通,征求意见或签订协议。

3浅基、扩大基础等小桥涵质量控制要点

3.1涵洞、盖板涵等流水的结构物,在开挖前要对两侧边沟和设计排水标高进行测量,看看排水设计图,水流方向、原则是涵洞入口流水标高比原地面低30cm,决不能高出原地面流水标高。这个是特别引起注意。如沈彰线,就是因这个问题,好几座圆管涵施工完成后,又拆除了。

3.2目前要注意冻层的影响,一定要开挖到冻层以下。在以前的施工时,有一座盖板涵,是复合地基处理(碎石桩),上冻前挖基后,第二年春天施工基础时,冻层没有化透,造成基础砼施工完成后发生了不均匀沉降,基础发生了沉降,开裂严重,后来就拆除了。拆除基础后发现,在碎石桩之上还有一层淤泥层,就是这个软弱层才造成基础沉降的原因。所以有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可以挖探坑,看看冻层化透没有,化透后再施工。

3.3如地基承载力不足,设计部门一般变更方案是换填透水性,透水性材料最好用砂砾,砾石含量达到60%以上,也可用石渣,但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等试验。如换填厚度较大,必须进行分层碾压处理,可在涵洞的一侧打一坡道,压路机下到基坑内进行碾压。

3.4基坑开挖后,如地基承载力合格,尽早进行基础砼的施工,因为受地下水、降水等影响后,承载力就达不到要求了,处理起来费力费时。

3.5小桥涵台背回填,部分小桥涵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下,有的基础完成后,为下部施工方便,将基坑和台背迅速填起来,这个很容易造成基础变形。

3.6基坑开挖土方的处理,因小桥涵位置大多常年受水流影响,土质很差,一般为淤泥土、泥碳土、腐植土和淤泥,只能弃掉,不要常时间堆在小桥涵两侧或主线路基上。

4桩基础施工控制要点

4.1测量放样。在桩基放样时,不要放单桩,要同时放一排或多排桩,之后用钢尺复测,相邻和同一排的桩用钢尺校核一下。

4.2钻孔方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适合的钻孔方式,是机械钻孔还是人工挖孔,如地下水丰常或土层较松散的软弱层就不易采用人工挖孔,就应选择机械钻孔。

4.3挖孔桩注意以下几方面:

4.3.1挖到设计标高后,地质情况是否与施工图纸相符,每个变化断面要留岩样。

4.3.2用检孔器检查一下,检测桩的竖直度,中心偏位。

4.3.3下钢筋笼时,再用全站仪校核一下钢筋笼的中心线,以防中心偏位,特别是墩柱时更要加以注意。

4.3.4钻孔桩质量控制。钻孔桩因在地下,质量难以控制,但一检桩,各种问题都发现了,是I类、II类还是III类,桩长多少、扩径、缩径、断桩、混凝土离析等,可以说是对桩的“B超”检查。这些都是事后检查,如何在施工中加以控制,这就要求在施工中要抓住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精心组织、精细管理。

5桩基出现问题后的处理

5.1断桩。断桩是指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其他杂质混入混凝土中,造成已灌注的混凝土界面不连续使混凝土变质或断面受损,从而使桩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5.2原因分析。

5.2.1首批混凝土灌注不足或导管埋置深度不足,拔导管时,导管底脱离混凝土面,形成断桩。

5.2.2石料粒径过大、混凝土坍落度过小等原因引起的导管堵塞,不得不提出导管时形成断桩。

5.2.3导管口接头出现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内。

5.2.4施工机械故障造成的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引起断桩。

5.3断桩的预防。

5.3.1对于首批混凝土灌注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断桩,在灌注混凝土前要根据桩径、埋深、导管内径等数据计算首批混凝土的数量,保证首次埋深≥1.0m,一般根据桩径和埋深要求制作一个1-3m3的料斗进行“撒鹰”确保埋深要求;在下导管时,对导管的长度进行复核测量,以防因导管长度误差引起的首批混凝土埋深不足,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导管的埋深控制在4-6m左右。对到达现场的混凝土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弃掉严禁使用。

5.3.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80-220mm之间,如果是冬季施工,必须按照冬季施工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中砂不能有冻块,以确保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另外对拌制混凝土的粗集料要控制好,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在冷料斗上安装筛网,以防大粒径石块混入拌缸。

5.3.3灌注所用的导管,在使用前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以防导管漏气和强度不足;对连接部位的垫圈、胶圈等易磨件要经常更换。

5.3.4目前混凝土基本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拌和站机械故障、停电、运输道路受阻等原因而形成的断桩,要求拌和砼操作和修理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和工作原理、易耗件要多储备一些,一旦发生故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维修完成;拌和站要配备发电机,外电停电后可自行发电工作;运输道路要经常维护和保养,确保道路畅通。

5.4断桩的处理。

5.4.1断桩发生在开始灌注不久,混凝土面距孔底较近(1-5m),钢筋笼埋深不大的情况,这时将导管和钢筋笼提出,重新钻孔至原孔底,重新进行灌注;如钢筋笼无法提出,先将导管提出,用小钻头对尚未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冲击处理,直至将钢筋笼提出后,再对桩孔进行清理至原孔底,再重新灌注。

5.4.2断桩发生在灌注一半左右(桩长超过20m以上),混凝土面距孔底10-15m时距孔口超过8-10m时,及时将导管提出,用小钻头进行冲击处理,如钢筋笼无法提出,可用吊车将钢筋笼的单根钢筋先拨断,再用片石加粘土将桩孔填满,用重型钻头(5t以上)进行冲击处理,这种方式处理时间较长,一般都在10-20天左右才能处理完成。

5.4.3断桩距孔口5m~8m之内的,如地下水位较低,可采取扩大开挖法,进行接桩处理;也可采用沉井法,沉井是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结构。处理前,要准备与桩径相同内径的混凝土管,移至桩的设计位置,然后在井内挖土,使井筒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徐徐下沉,再接第二节井筒。节与节之间用钢筋绑扎,以免相错。直至下沉到断桩位置,对已经凝固的混凝土凿毛,清洗干净后进行接桩,连同混凝土管浇筑成一体。

6结束语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1引言

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显著特点,其承担的作用也很大。电气安装工程有着严格的施工顺序,首先要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同时也要参考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有目的性地对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作出一定幅度的调整和改变。为了不断提升智能建筑电气的使用性能,不仅要考虑智能建筑电气的整体性,还要注意其部分的细节。安装桥架结构和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文展开了探讨。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电气安装施工是我国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科学合理的安装和正确的使用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智能建筑高度依赖电气安装是它智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达到符合居民生活方式的目的,电气安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智能化这一特征在人性化设计中得到十分充分的体现。因此,控制好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环节中的施工质量成为施工人员的首要任务,只有关注到电气安装环节中所有细小的细节问题,才能认真、负责、高效地完成电气安装工作。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也有不少,例如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掌握电气安装工程环节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以及缺乏充足的电气设备的认知,对于这些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不能立即发现,也不能制定合理的措施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恶性循环,更严重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无疑对智能建筑的使用性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影响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给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环节尤为重要。

3工程案例分析

3.1案例分析

本工程为某公司的建设项目,包含1栋地下两层停车场和地上六层办公区及其软件生产车间,总的建筑面积约为31万m2,包含2.4万m2的地上建筑面积以及29万m2的的地上建筑面积。整个建筑项目呈现出z形分布,共包含9个功能区域,本项目主要承包了两翼的机电安装施工。

3.2工艺流程

(1)弱点埋管施工流程安管敷设主要流程包含: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测定合箱具体位置、固定线盒、连接管路、变形缝处理以及地线跨接等;(2)弱电桥架设施工工艺流程弱电桥架设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流程包含:预留孔洞、弹线定位、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吊杆和吊架的安装、桥架的安装以及地面电缆桥架安装等。

4提升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电气安装工作属于其中主要的环节之一,所以想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需要提升电气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智能电气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1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时,想要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需要提高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水平,对此,需要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时需要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的施工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安装设备的整体性和细节性。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安装技术问题和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安装的整体质量。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两方面:①安装配电箱,检查部门对智能电气配电安装箱的检查都是非常严格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所以智能建筑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确保安装工作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②管路一级管内配线的铺设工作,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时,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安装工作,结合设计图纸内容做好管线以及管路铺设工作,确保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电气安装而言非常重要,其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土建和施工图纸熟悉等工作。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土建条件,保证智能电气安装质量,提高施工的便捷性以及实用性;此外,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需要全面熟悉、掌握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资料,并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分配,实现不同施工部门间的协调性,这样一来才能保障施工团队整体的合作能力,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4.3通信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其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含建筑物内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等内容,因此通信网络系统的安装,能够实现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信网络系统,将电话网、互联网、卫星通信网以及数字网等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它们能够连城一体,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通信工作,实现不同区域内的信息共享。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实施越来越多,因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技术也变得逐渐成熟起来。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经BAS系统而被分散,网络传递的主要内容为管理信息,使得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信息系统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只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智能化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通信网络的运行。总之,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电气安装的智能化程度,所以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设计的重点内容在于通信网络的设计。

4.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简称为BAS系统,主要是指对建筑内部的照明、配电、供热、电梯以及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等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管控,从而实现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控制工作。

4.5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为了保证整个智能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这两部分系统主要包含火灾探测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等,这样一旦出现火灾问题,我们就能够及时、准确锁定火灾的具体位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火灾对整个建筑产生的不良影响。

4.6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指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吧语音数据经过系统转化成具备统一规划设计的布线系统,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办公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系统支持。此外,综合布线系统还可以支持图文、云因等不同数据的应用。

5结束语

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施工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作高效准确地开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实用性和整体性,桥架线路和配电箱的施工技术措施选择也至关重要。施工人员科学合理地选择好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能够极大程度地体现出建筑的实用性的高低和使用性能的优劣。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领域,其涵盖的环节非常广泛,工作人员只有认真对待负责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体现其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平.基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7(12).

[2]谢玉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7~9.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应用策略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将其有效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并顺利完成实践任务,但是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中职教师要深入研讨如何让学生高效学习电工基础,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为后续电工技术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电工基础教学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提升教学质量。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尽管国外学术界已经开发和研究了合作学习模式几十年,但是对于我国教育领域来讲,合作学习模式仍然是一种新鲜的事物,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深入分析合作学习的理论内涵与具体应用方式。从理论方面来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个体为主的竞争状态,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提高了学生思维水平。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一旦同伴成功,将会为其他组员树立良好、直观的榜样,激励其他组员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具体学习中。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没有教师管理和指导的前提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分组,并且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积极沟通、良好合作,从而完成学科学习任务过程的学习模式。在具体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对项目负责,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为整个任务的完成提供重要支撑。在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全面见解有利于建立完整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正确思想和出色解决问题的思想将被外显化,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以共同解决问题。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特征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相符

第一,实践性强。中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更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合理应用知识。其中“应用”不仅是指运用到具体习题的解答中,而且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抽象思维性强。在学习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中,需要充分应用抽象思维,比如电流的分配规律等。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合理运用抽象学习思维,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最终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第三,共同协作性强。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课外时间总结实验结论,验证实验结论。而电工基础学习任务要求的资源包含材料、信息、技能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资源并不是一个学生能够具备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开放的答案和问题将触发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二、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现状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仅仅流于形式

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中,由于中职教师的指导能力较弱,学生严重缺乏交流意识,这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会自由选择交流对象,这大大降低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当完成学生分组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会以平时表现好、积极向上、学习优秀的学生为主体,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能盲目地跟从优秀的学生,这将大大降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二)授课方式效率低

现阶段,一些中职教师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仍然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最后学生练习的形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导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较强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重点突出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些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在学习中一旦遇到问题将会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和厌烦的情绪。但是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一些学生会习惯性地争强好胜,但是使用的学习方法缺乏合理性。为此,中职教师在应用合作教学模式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把握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性格不同之处,合理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电工基础知识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其中电学、磁学等知识抽象性强,很难深入理解。为此,在课堂教学课时前,中职教师要全面把握和认真钻研电工基础课程,以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凸显教学主线,完善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技能,实现删繁就简的目标,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重点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分配和互助学习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完全不管学生,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中,中职教师应有效扮演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全面、动态性地把握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保证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能够顺利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从而为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除此之外,中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有效总结与自身思考特征相符的学习模式,并且掌握很多个性化电工基础知识学习技能。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中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密切交流与互动,精心设计生动性、新颖性较强的合作学习活动,积极创新和优化电工基础学习。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中职教师要通过个人演示的方式带领学生全面观察实验现象,深入了解实验过程。基于此,利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电工实验操作中,进行有效的课堂知识总结和归纳。最后中职教师要在合作交流中明确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积极改进和完善。例如在讲解电阻对放大器波形的影响时,中职教师要积极开展引导性的教学,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工基础知识,然后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实验操作中,积极验证、推导实验结论。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授课环节的成果,而且能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电工基础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针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特性,中职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电工基础教学内容,组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为学生生动地呈现电工实验,而且可以具体、生动地呈现抽象、静态的知识,给学生的电工基础学习兴趣带来较大影响,使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合作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位中职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共同学习目标和合体学习目标的统一性。在具体合作学习中要有效融入有利于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的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对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传统的中职电工基础教学评价环节中,教师往往会利用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种形势存在较大的漏洞,仅仅以学生依次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其实际学习效果。为此在具体教学中,中职教师要合理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和激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笑、赞美等鼓舞学生。其次,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中职教师要积极使用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法,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防止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最后,从多个角度评价。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仅包括学习成绩,还包括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因素,从而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积极使用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知识中,需要合理使用抽象性思维,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这与合作学习模式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姜宇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211(37):152-153.

[2]万丽琴.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9(13):94.

[3]陆健.“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39):178.

[4]胡秀玉.解析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9(11).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5

项目教学法对提高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教学的意义分析

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电工与电子技术是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在于为学生掌握轮机高级技术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工测量的运用,这些技术是轮机工程专业学生在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老师固定、呆板的讲解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轮机工程专业课程的兴趣,这种状况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较为扎实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另外,即使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讲解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课后并没有机会加以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十分牢靠。这些现象都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不能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个指定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电工与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轮机工程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管理轮船上所有机电设施和动力装置的工程师,这个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较多教师认为轮机工程专业电工与电子的教学目标在于带领学生掌握轮机、电工和电子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教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顺应这一教学要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引进项目教学法。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轮机工程的教师的青睐,它一方面顺应了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巩固自身基础知识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上课期间是学生吸取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学管理相对较松,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现旷课、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这样的教学状况导致轮机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吸取到有益的专业知识,轮机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针对这一状况,很多高校开始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收集相关信息、处理信息、完成制作、形成产品、教师指导、综合评价等系列工作,学生能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轮机工程专业的教学效率。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中,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和发现自身不足,更有效地提高了轮机工程的教学质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而学生自身的看法和观点无法有效地发表,这种现象使得学生的创造力逐渐被磨灭。创造力对于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是相当重要的,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很多高校开始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学生单独完成某一个项目来展开教学的方法,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教师对其加以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来完成整个项目。另外,学生可以大胆地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到项目制作中,最终在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下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身创造力。

有效措施重新准确地认识项目教学法

很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较深,他们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实践能力是学生以后参与工作之后才需要提高的。这种想法是阻碍项目教学在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教学中得到良好运用的重要因素,使得很多高校并不能及时地接受项目教学法。针对这一弊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不断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让学校能够充分认识到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对此,学校可以根据目前社会上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认识项目教学法的重要性。

采取综合性较强的考核方法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核标准是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为主,注重考核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办法十分片面,使得学生注重结果和分数,忽视了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是我国轮机工程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状,高校应该通过采用综合性较强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完成某一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如果单凭最后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会使得付出很多但是却没有获得令人满意效果的学生的自信心受到较大的冲击,使得他们逐渐失去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该采取综合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最终成果,其中要将知识和能力结合,将过程和结果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注重过程和对知识的积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的教学质量。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6

高职院校主要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中的重要课程,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理论性,而且需要学生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整体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较为不易,因此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改变这一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改革;翻转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气工程随处可见,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后续课程的学习都需要运用到这一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一课程的学习较为困难,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落后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电工在电子技术这一课程上所取得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与相关教师需要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每个高职电气专业学生都乐于去学习这门课程,让高职学生能够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学习到知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1.1理论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以数学、物理等知识作为基础的,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这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种类较多而且内容庞杂,全部记忆需要时间而且较为困难,想要进行相关的实践课程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1.2实践性

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为了解决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而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训基地,这些人才都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投入工作之中,“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关于电气工程的维修、维护都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因此电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应该注重增长自身的实践经验。

1.3变更性

科技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电工电子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内都有所应用,例如军工、科研、生产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电工电子技术的内容因此也处于更新状态,不断有旧的内容被淘汰,又有新的内容加入进来,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变更性,这就对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更新,让课程自身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的问题

2.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高职教师在教授电工电子技术这一方面的课程时教学方法落后,自身的教学观念也没有与时俱进,对高职学生仍旧使用“填鸭式教学”,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知识,在考试中可以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就造成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作为主导,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进行实践,自身的实践能力存在问题,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解决某一电器存在的问题,而是和普通高校一样采取考试的方式,这样只会让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更重要,只知道去熟悉考试可能会涉及的知识,自身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所掌握的知识也十分有限。

2.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整个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其中包含了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想要学习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就必须掌握好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但是高职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较差,物理、高数这些知识是他们自身不具备的,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前提是高职院校对他们进行物理、高数等相关课程的培训,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学生这些要求,学生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就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不了解这一课程中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生自身也会逐渐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失去兴趣,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学习成绩的降低,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在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相关教师在课程中过于注重课程中的细节,对于课程的整体进程没有予以重视,对于某方面知识特征、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会进行仔细的分析,但是却没有说明这部分知识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整个课程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学习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受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会在学习中注重单一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整个课程,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与运用,而且高职院校与教师在这一课程上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学生的相关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偏低。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策略

3.1改革当前教学方法

我国的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高职院校应该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应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需要进行互动,教师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发挥出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关于电路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先提出一种电路的排列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之后告诉学生还有哪些方法的存在,让学生自己对其他的排列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专注于问题,提出电路排列的其他方法,并且进行计算,得出相关数值;其次,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着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难以叙述清楚,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出它的优势,它能够将很多抽象的内容具体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可以更加直观地去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而且多媒体技术中所包含的视频、图像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接近,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再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部分电子元件带入课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些电子元件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对这些元件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元件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并且将这些电子元件与家用电器的使用进行结合,让学生感觉到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

3.2更新原有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器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且自身具有较多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可以从这一课程中学习到足够的东西,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首先应该强化相关学生的基础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了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很多高职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对这些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在实际学习时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些学生添加物理课程与高数课程,保证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要注重加入新内容,科技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而电工电子技术处于时代前沿技术,会不断出现技术的更新,高职院校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保持高度的关注,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学习到关于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新技术,不断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加入新鲜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及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3.3注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教育与培养的人才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因此实践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这是极为不合理的,电工电子技术是为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这一点,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应该让学生熟悉一些电子元件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改变以往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能力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行挑选实验所需的器材、元件,之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再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印象;再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虚拟实验,强化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的记忆与了解,让他们知道看起来较为相似的实验实际上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不同。

4结语

高职院校自身需要重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室,让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点进行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环境,学生在实验室可以与教师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相关工厂、企业进行联系,安排学生进入其中参观、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锻炼,巩固自身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可以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26-27.

[2]叶光胜,李光亮.翻转课堂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探究[J].职业,2016(14):57-58.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7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CDIO;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针对非电类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适用于机械、材料、车辆等多学科方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电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体系构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CDIO理念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方式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其教育实施目标是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使学生具有四个方面的素养,即解决工程问题所需的理论基础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以期达到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在CDIO的教育理念导向下,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我校进行了几方面的改革:1.修订教材内容。在教材内容选择和编排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清晰阐述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实用性,特别注意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理论方法与实际工程应用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计算。加强举例与思考性习题,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设与工程实际相近的设计性题目,提高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2.构建“课堂教学+讨论互动+工程项目设计+综合实践训练”的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更充分体现CDIO的教学理念,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创新性人才为主导思想,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更多的实践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环节进一步挖掘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学生进行工程项目研究环节和专业综合训练环节提供更多的工程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与课程实验内容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力求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实验教学改革要求的虚拟仿真平台,设计体现新技术、新器件、新方法的实验项目,并开展开放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从而使学生能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再到自主创新,形成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

三、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项目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项目内容,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基础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发挥出明显的作用。1.项目式教学过程开展。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老师在网站上下发各小组的任务书,需要各组同学依据任务书安排自行查阅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课堂上老师讲解本阶段项目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项目开展中的注意事项,各小组根据任务需要,讨论工作步骤,进行任务分工及方案实施。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转移到如何利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2.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以电工电子技术案例为研究内容,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学生利用PLC程序设计、EWB/Multisim计算机辅助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自主进行电路设计、理论计算、仿真验证等;然后,要求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内,针对各自的设计项目,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制作和调试,针对问题电路进行故障分析及修正。3.建立合理的过程评价机制。项目教学内容的评价环节中,要从多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项目内容等。在项目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综合成绩的一部分,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执行过程进行合理地评价并给出成绩,另外,在完成项目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成果汇报及答辩,教师对设计内容进行提问,并依据学生回答情况给出答辩成绩;学生互评的成绩占一定的比重,一方面是组内同学的互评,对该同学在项目中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另一方面是组组互评,在答辩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并根据该组同学回答情况进行客观地打分。4.教学内容及评价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注重各部分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从而能将各模块的内容更好地体现在工程项目中。教师注意分散重点、难点,合理安排理论知识点的讲授时机。项目的设计要求中应充分体现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同时体现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评价内容。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教学内容、考核与评价方式的设定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及实践环节中,真正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四、结论

项目化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其辅助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围绕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进行展开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探索,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真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知识范文8

前言: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院校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当中并没有涉及到电气工程方面的教学训练,仅仅以电工电子技术内容的讲授为主,导致最终所培养的人才只具备理论知识,在实践应用方面却缺少建树。所以,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情况,高校有关教师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加大对学生的电气工程训练力度,弥补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并且紧密结合当前市场对于电气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便达到既定的电气工程教学工作目标。为此,系统思考与分析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1电气工程和电工电子技术的说明

通常情况之下,根据电气工程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目前,国内的很多高等院校均开设了电气工程课程,并且始终致力于关于电气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电气工程的概念角度而言,从前主要针对的为电气和电子系统有关的学科方面。显而易见,对于此概念的界定范围较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电气工程所包含的具体范围已经十分广泛,将近全部的电子与光子工程行为均包含在此范畴当中,因此,科学改进和优化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与课程内容显得至关重要,有利于确保电气工程教学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来说,其中包含了电路的概念、相关定律、分析的方法、电路暂态的研究、半导体相关知识以及三相电路等不同方面的课程内容(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5期)。学生通过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有助于后续电路工程的系统了解与掌握,真正做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其实践应用的能力。

2电气工程训练教学的宗旨分析

对于目前高等院校的电气工程训练而言,主要涵盖了不同的两个组成内容,将各个专业当作分类的参考和根据。其中,第一类电气工程训练针对的为向学生讲解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方式,并且使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日渐掌握有关电气控制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相应的操控技巧。第二类电气工程训练则针对的为向学生讲授有关室内照明电路的理论知识,在这当中,涵盖了室内照明电路的运行原理、安装方法及调试步骤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们经过系统地学习上述电工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在以后的实践当中进行熟练运用。显而易见,通过开展电气工程训练教学工作,旨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了解与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经验,以便达到培养实践型电气人才的目的(张运锋,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国新通信,2018年第17期)。

3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3.1发挥实训课作用,确保设置课程满足实际需要

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而言,可以看作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行为的过程,旨在发挥出实训课的作用,确保所设置的课程满足相关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学习的宗旨,进而认真对待实训课程,通过教师对实训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与编制,实现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的目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将实际需要作为主要的参考和依据,确保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对于从前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单一化,在教学连贯性方面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的知识内容(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科技传播,2011年第7期)。所以,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当前的课程内容,并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满足电气工程实际的需要作为主要的目的,有效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由此可见,发挥实训课作用,确保设置课程满足实际需要显得十分关键。

3.2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达到现实要求

回顾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框架体系作为依据,依靠此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凸显出知识的连贯性,不过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缺少对重点教学内容的体现,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快速掌握核心的内容,造成整体的教学工作效率非常低(刘安平,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5期)。所以,加大当前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可谓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具体改进和优化的时候,应该引入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工作目标。 

3.3注重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

为了提高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注重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通过总结从前教学过程当中的教训,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较为枯燥无趣的相关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并且借助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予以呈现,便于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与记忆。具体而言:第一,从有关理论知识的角度而言,教师能够运用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实物等形式,有效代替从前的板书形式,同时利用演示与渐进式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康秀娟,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3期)。第二,以基础知识实践应用的角度来说,教师能够运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宗旨均呈现给学生,面对面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记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会加以灵活运用。第三,还应该积极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应用项目,教师通过利用渐进式启发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肯定,拓展其知识面,训练其思维方式,以便增强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具体的项目实践训练过程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思维。所以,注重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可谓至关重要。

3.4凸显出一定的教学层次

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凸显出一定的教学层次。具体而言:第一,从基础层的角度而言,教师应该重视训练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开展相关的基础训练活动,真正把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训练之后,为以后更快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第二,教师需要实现电气工程应用和设计实践的紧密结合,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程小卫,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时代农机,2015年第8期)。依靠教师作为主导,为学生布置实践设计与电气工程训练的任务,在帮助学生进行充足准备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进行适时启发与指导,纠正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过程当中产生的错误。第三,有关教师倡导更多的学生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依靠彼此协同合作,凸显出实践教学工作的开放式优势,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当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创意设计比赛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