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疏导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儿童心理疏导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留守儿童;音乐;心理疏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乃至小城镇中青年群体选择外出打工,这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民工子女难以像城镇职工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农民工子女必须在家乡农村或乡镇小学就读,隔代教养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隔代教养相比于亲子教养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养方式不科学的现象,非常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音乐则有着很好的纠正作用.文章基于此,就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价值与策略做了相应的研究.
1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以为在世界上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所以可能导致他们对这个社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这个社会不近人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是其典型的特征.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教养,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偏大,且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不知道如何与留守儿童展开交流,这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僻的性格.具体而言,就是班级教育中不愿与别的小朋友打交道,也不愿参加到班级活动中,集体意识相当薄弱.不仅如此,离群的生活方式也导致别的小朋友不愿与他交往,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1.2遇事偏激
留守儿童平时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关爱,当看到别的儿童有父母陪伴时,就会产生羡慕乃至嫉妒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会转化成自卑心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沉默寡言,遇到困难也不好意思向同学老师倾诉,唯恐别人嘲笑.不仅如此,自卑心理通常又和敏感密切挂钩,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被别人善意的玩笑或无心的举动所惹恼,甚至引发打架斗殴的现象.事实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大都是留守儿童造成的,而这和遇事偏激的性格有着重要关联.
1.3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留守儿童因为在小的时候跟父母没有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交流,所以他们的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就会比一般的儿童差.而且,经过调查显示,很多留守儿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些儿童是对集体活动一点都不感兴趣,另一些儿童可能参加了集体活动,但是不是很配合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的同学会看不起他们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有一定的自卑感.
1.4唯我独尊
父母的管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非常容易出现疏于管教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便是缺乏基本的社会礼仪知识,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有着非常多的不足之处.不仅如此,隔代教养中普遍存在着溺爱现象,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非常容易滋生“唯我独尊”的自私、自大、自傲心理,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中不服管就是这种“唯我独尊”心理的反应,他们心目中既没有校规校纪,更没有老师同学.
1.5学习能力不强
父母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光光可以教导孩子为人处事,还可以在学习上进行一定的辅导.但是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缺少父母的管制,如果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较差的话,那么他们对于学习可能就不是那么看中了,他们会认为父母又不在身边,他们也管不到自己,甚至会觉得父母不会管他们学习成绩好不好.这些思想进行恶性循环之后,会导致留守儿童的成绩越来越差,会使他们进一步讨厌学习.
2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价值探讨
心理疏导除了依托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也有着非常独特的疏导价值,对于留守儿童负面情绪的消除,积极人生态度的树立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
2.1情感共鸣,宣泄情绪
心理研究表明,是否具有合适的情绪宣泄渠道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相比于一般儿童而言,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所承受的负面情绪也更多.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始终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便会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甚至会对心理健康乃至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具有较好的情感宣泄作用,留守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出现情感共鸣的现象,进而将内心的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2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本身也是留守儿童陶冶情操的有效载体.音乐以审美为根本特征,能够在拓展留守儿童认知视野的同时,逐步发展期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转变留守儿童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消除留守儿童心中存在的负面情绪.不仅如此,好的音乐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起到审美教育作用的同时,也能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对留守儿童心灵的净化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
2.3积极引导,乐观面对
逆境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有一颗勇于面对的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处境相比于一般儿童而言,是逆境,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负面因素,相反,如果转化得体,还会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积极元素.音乐作为直指人心的艺术形式,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情绪高昂、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更是促进留守儿童奋勇拼搏、不断攀升的重要精神资源.换言之,音乐是引导留守儿童走出人生困境,笑对人生的有效载体.
3利用音乐疏导留守儿童心理的策略
如前所属,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并不容乐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对此,音乐则有着很好的疏导作用.巧妙地利用音乐不仅可以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还能提升其审美修养,一举两得.
3.1改善音乐的教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音乐能够舒缓人的激动情绪,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看出音乐能够缓解人的心理问题.所以,音乐的教学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能够对音乐上的认知度非常高.但是在农村中音乐并不被大众所认可,他们认为音乐是副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帮助,因为有这一方面的阻挠,导致音乐的教学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的更正家长们的想法,让他们接受音乐,这样音乐的教学才能有所改善.而且,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要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家长认为孩子不是每一天都在玩,他们是劳逸结合.
3.2巧用音乐资源,培养兴趣爱好
心理教育实践表明,多元而高级的兴趣爱好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疏导人生活中的压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和其日常生活的单调性、枯燥性有着密切关联,对此,音乐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作用.并且,当留守儿童养成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时,会主动地利用音乐来宣泄情绪、陶冶情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中要善于运用各种音乐资源.为了发挥音乐对留守儿童的积极效益,必须首先培养留守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留守儿童只有在具备了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主动接触音乐,音乐也才能走进其内心,起到教育作用.对此,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的音乐资源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留守儿童更喜欢的还是生活性强的流行音乐.因而,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一方面需要发挥好既有音乐课程的平台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依据留守儿童的心理,从流行音乐中发觉教育性强,能够给幼儿带来正面影响的音乐资源,如周华健的《朋友》、郑智化的《水手》等.
3.3搭建音乐桥梁,强化儿童联系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一方面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合力推动,另一方面更依赖于留守儿童自身.事实上,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并不少,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但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介质多为乡间游戏,如果缺乏成人在场,极易导致安全事件,比如溺水事件等,严重威胁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音乐则不然,音乐作为高级趣味,需要固定的场合,如此避免了留守儿童因无人照看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经典、优美的音乐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带来冲击与震撼,促使他们沟通、交流,比如,针对同一首歌,如周华健的《朋友》,留守儿童如果都喜欢这首歌,就会找到知己的感觉,无形中会加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亲近感,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音乐桥梁相比于其他桥梁而言,具有更多的正面效应,还能发展留守儿童的审美能力.
3.4开展音乐治疗,化解不良倾向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并且,相比于其他治疗手段而言,音乐疗法更为隐蔽,它借助音乐的情感性来打动听者,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其缓解焦虑的情绪,化解其心理中的不良倾向.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也要善于开展音乐治疗,提升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作用.音乐治疗的方式较为多元,一般而言包括以下两种:第一、聆听式治疗.音乐欣赏是音乐育人最为基本的途径,因而,聆听式治疗也是发挥音乐心理疏导的重要手段.对此,学校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间以及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播放节奏舒缓、情绪健康音乐作品,改善课程学习中的紧张气氛;第二、创造式治疗.创造式治疗指直接让留守儿童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之中,换言之,就是让儿童自主歌唱.众所周知,唱歌是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留守儿童在歌唱环节中可以逐步将心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改善生理心理.对此,学校要利用好音乐课程这个平台,加大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比重.音乐治疗是潜移默化式的治疗,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是和风细雨式的,不会引发留守儿童的抵触心理,这一点也相当重要.
3.5利用音乐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信赖心理
留守儿童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就是缺乏跟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他们的性格比较孤僻.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上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到与人沟通、交流的快乐,同时让他们的性格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而且,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我们在音乐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进行合唱的形式,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的一首歌才能够达到合唱的效果.另外,老师在儿童欣赏音乐的时候,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及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当时的内心感受,加强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会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融洽.
3.6举办音乐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孤僻心理的形成,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的父爱、母爱欠缺固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但留守儿童自身生活的枯燥性也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多人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白天上学,完善回家,与周边同学的交流极为欠缺,课余生活相当寡淡而乏味.如前所述,创造式治疗作为音乐治疗中的重要形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对此,学校以及社会要为留守儿童自我疏导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而举办音乐活动则是最佳的选择.首先,学校在充分利用好音乐课程这一平台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多开展形式多元的音乐活动,比如班级间的音乐比赛,让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参与到比赛环节中,这样既能丰富其课余生活,还能发展期社会交往能力,一举两得;其次,社会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主体,也应在学校之外承担相应的教育职责.无论是城市中的社区还是乡镇街道乃至村委会,都要做好留守儿童的统计工作,为留守儿童课外音乐活动创设环境,促进留守儿童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问题根本是父母不在他们身边,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老师肩膀上,因为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希望老师和学校重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通过开展音乐治疗,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琨、张晓军.音乐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5(20):259.
〔2〕方丽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运用研究[J].音乐大观,2014(12):33-34.
〔3〕秦莎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途径探析[J].小学科学,2015(2):80.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不足,加之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合,多方努力营造关爱氛围,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大特殊群体。因此,需要研究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适宜的解决路径,及时采取干预对策,使留守儿童能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问题表现
1.学习方面首先,注意力缺失。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缺乏耐心,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常常有愤怒或沮丧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差,表现为不喜欢学习,不愿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不遵从教师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学习动机薄弱。在课堂纪律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放弃学习、破罐子破摔的现象。2.性格方面首先,焦虑自卑感严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亲情的呵护,心理压力过大,对日常琐事过度焦虑或紧张不安,警觉性过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信心缺失,做事畏首畏尾,缺乏主见,对困难、挫折和失败等消极情绪的承受力较差。其次,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候,出现不服从学校教师或监护人管教的情形,思想偏激,行为逆反。3.人际关系方面首先,孤僻不合群。性格上敏感多疑、情感脆弱,做事胆小、懦弱,对身边的人怀有戒备的心理,对集体活动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其次,具有社交恐惧症。对正常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出现社交恐惧症。4.人生观方面首先,意志薄弱。留守儿童面对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侵蚀。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不高,自律水平普遍较低,道德意识薄弱,容易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其次,价值观错位。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知,容易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出现价值观错位,认为上学无用、知识无用,有了“与其努力读书,还不如打工挣钱”的错误观念,在校期间无明确的奋斗目标,得过且过。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在农村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虽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但是相关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其次,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基础教学设施滞后,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寄宿条件差、师资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专业的心理教师更是难寻。
2.学校教育缺位
首先,教育观念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化。其次,专业知识欠缺。农村中小学极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直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第三,教师关爱不足。不少农村教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未能及时表扬鼓励留守儿童的细微进步,使他们缺少学习的动力。
3.家庭教育不足
首先,亲子教育缺失。父母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怀,内心的困惑和焦虑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容易形成不健康性格,造成心理障碍。其次,监护人教育方法不科学。留守儿童大都由祖辈监护,农村大多数老年人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担负起监护和教育的重任。不少祖辈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出现偏袒孩子的现象,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
4.自身存在不足
首先,意志薄弱,厌学情绪严重。据调查发现,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家基本处于“放羊”的学习状态,无人看管,学习中遇到问题又没有人为他们答疑解惑,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习不求上进。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的作业书写潦草粗心,存在“偷工减料”、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等情形。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要积极建立起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困惑及时向最亲近的人倾诉,能得到父母的抚慰与关爱。因此,学校要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台账,方便开展工作。教师要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孩子在校的表现,让他们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聊天交流。这样才能使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来自父母、教师的关爱,走出自卑的心理低谷,改善不良性格,才能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训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可借助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等媒介与渠道,或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邀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以此来转变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观念,强化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让他们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变化,及时加以引导,使留守儿童能步入正确的轨道。
(三)多方努力营造关爱氛围
首先,学校要淡化应试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倡导各学科教师在完成各科教学的同时,大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设立留守儿童咨询室,完善心理咨询室配备,供留守儿童发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要外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学校要利用橱窗、宣传栏、学习园地等教育阵地,进行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政府要花大力气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关闭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整顿网吧管理,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防止色情暴力等低俗文化或网络游戏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晓庆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第四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篇2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受限于条件艰苦、学费高昂、精力不够等客观条件,许多父母只得将子女托给老人抚养或交由亲戚寄养,其子女也由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攀升,针对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但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却略显单薄。尽管学者都已经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疏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这一课题的特殊性尚未上升至整个社会层面的症候性,因此部分学者在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开展研究时往往围绕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展开,很难深入到心理健康领域。
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概率与持续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的重要一步。一是认知偏差。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认知偏差的比例普遍较高且逐年增长。父母角色的缺席,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习惯性对外界保持警惕和疏离,过度的“内生长”也使其长期压抑自己、隐藏自己、封锁自己,这种“自我封闭”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农村儿童对外界产生错误认知。二是行为障碍。农村留守儿童多由老人抚养,由于代际差异,老人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经验,要么一味溺爱、有求必应,要么不管不顾、动辄大骂。有的老人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管束、无人引导,稍有不慎,便容易行差踏错,沾惹上打架斗殴、吸烟喝酒、沉溺游戏等不良嗜好。三是人格错位。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理疏导,农村留守儿童多敏感内向、孤傲偏执,这也导致了两种性格极端:一种是讨好型性格,自卑缺爱;一种是攻击型人格,冲动易怒。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纾困之道。家庭层面:父母应意识到陪伴和关心孩子的重要性,即使在外务工繁忙,也要抽空回家看望孩子或定期视频电话,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呵护、被重视。此外,家人的一言一行均是孩子模仿、学习的“范本”。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其他看顾者也应注重家风家教建设,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层面:学校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建档,记录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时调查摸底,定期随访追踪,逐一记录归档,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条理、有计划、有效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通识课程普遍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同时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业规划、家庭相处等教学内容有机串联。社会层面:社会应整合各方力量,综合利用资源,提供农村留守儿童救助救济和社会支持。例如,社区或乡镇应定期开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切。针对极端情况,落实帮“困”措施,开展个案研究。此外,社区还应不断强化家访、校访的频率和力度,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牵涉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大计。
无论之于国家大政方针,还是家庭幸福美满,抑或社会和谐稳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都让人百感交集、下笔千斤……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跳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除了上述措施外,经开明出版社于2021年9月出版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亦能提供诸多参考。全书共12个章节,分别从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起源、意义、方法出发,借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学派的理论研究,强调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保障留守儿童的儿童福利与权利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家庭对留守儿童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网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该书还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纾解进行了前景展望。该书的创新价值在于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既有真实案例,又有临床记录,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刻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实处境,以期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找到真正能够破局的路径。
作者:蒋桂黎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篇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根据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伴且生活环境闭塞,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明显、厌学情绪强烈等,诸如此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极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当下存在的教学困境,并思考有效的解决手段。
一、营造和谐氛围,改善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面创新。教师在积极学习、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同时,要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教师可以从环境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其创造全新的发展空间,帮助其健康成长。教师要重视教学氛围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在环境上、情感上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消除负面情绪。留守儿童的自卑多来源于生活和学习两大方面,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组织“夸夸会”活动,通过相互夸奖、相互认可的方式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对于得到较多鼓励和表扬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发现自身的长处,承认自身的不足,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于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表现较差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强调扬长避短,从生活自理能力、日常交际等角度鼓励留守儿童。教师还可以组织周期性的评比活动,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生活习惯培养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对留守儿童实施全方位的心理疏导,通过激励式教育营造和谐氛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注重习惯培养,转变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实施:一方面,培养留守儿童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培养留守儿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其以更为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的生活。但是,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来看,情感的缺失、对于自我价值的否定使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厌学心理,对于教学活动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导致其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甚至对社交活动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封闭自我。教师要依据留守儿童自我封闭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转变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从习惯培养入手,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良好思想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协助留守儿童制作周末活动时间表,对留守儿童的日常活动、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周末活动时间表的引导下,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过程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干预,通过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逐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形成自强、自律的优秀品质,有助于解决其厌学心理问题。
三、组织多样活动,扩大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
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重视社交关系的建立、独立人格的培养,给予留守儿童被认可、被重视的满足感,消除留守儿童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封闭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其健康成长。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育人要求,教师要尝试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多元化活动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增加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以更为积极的情感迎接挑战。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调动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为留守儿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新的环境。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鸡妈妈”为例,教师准备鸡蛋,制作恒温箱,帮助留守儿童尝试将鸡蛋孵化成小鸡。这一活动旨在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心,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孵小鸡”的过程就像是父母照顾自己长大的过程,留守儿童将鸡蛋一刻不停地带在身上,感受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的辛苦付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帮助其形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使其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趣味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改善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金鱼、蚕等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培养其活动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感恩父母、主动回报父母的意识,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四、整合多方力量,落实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了解相关信息的全新渠道,在帮助留守儿童获取学习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了留守儿童的信息需求。基于多方资源开展情感引导,让留守儿童正视自己、正视生活,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尝试利用正能量故事、人文故事教育留守儿童,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意识的引导,推动其全面进步。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方共同发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方面,为留守儿童推荐健康成长的教育故事,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意识,要求留守儿童父母尝试掌握多元化信息平台的应用方法,搜集有利于留守儿童道德意识和情感意识发展的教育资源,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对错、是非等基本观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建线上班级,在线上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入手,帮助其理解自身的处境——父母的离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线上情感交流会,通过匿名对话、虚拟交流等方式鼓励留守儿童表达情感,加强对他们的情感疏导。教师要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交流,将情感与心理健康知识融合起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微课、慕课等教学平台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通过“交心会”“谈话会”等方式与留守儿童互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疏导、集体观影活动等方式消除留守儿童与环境之间的隔阂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建立沟通、娱乐、育人多元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准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在思想上、环境上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在活动上、方法上创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情感上的引导、方法上的创新,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全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旭,杨青松.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构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2).
[2]张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2(4).
[3]李双福.呵护留守的心灵: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疏导,造成了孤僻、厌学、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势在必行。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处于心理健康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引导时,不易养成责任意识,不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隔代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在孩子提出要求时不管是否合理,都会尽量满足,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但内心又很脆弱,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便会乱发脾气,甚至误解他人的意思,产生暴力倾向。
(二)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缺乏丰富的课余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在课堂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其自身的性格差异及心理缺陷,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困难。此外,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情绪得不到宣泄,让孩子更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焦躁的性格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厌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由于隔代抚养,孩子在课堂上的问题在课后不能及时解决,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减低、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感觉学业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由于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把精力放在了玩乐上,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孩子则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人群,学会抽烟、喝酒、打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不和谐,造成孤僻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教育疏导,父母只是在经济条件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了孩子出现浪费金钱的行为和自控能力差等现象[1]。此外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孩子容易产生偏激、易暴躁的负面情绪。
(二)社会环境复杂,不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社会良知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课余活动形式单一,一些农村普遍固有的“小农经济意识”对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民在闲暇时多是打牌,忽略了文化教育,而留守儿童的自控力较差,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2]。由于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足,使得一些庸俗的网络文化进入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脱节,产生自我封闭、情感认知与心理错位等问题。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疏导,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
目前,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很少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得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受心理问题长期压抑,使他们容易形成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危机事件产生。此外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所持观点不同,就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达成共识,这样不利于和学生之间交流,使他们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方面,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途径[3]。父母的引导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因此在外出打工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最好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或是选择合适的监护人照看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经常和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多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家长还应多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改善相关教育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一些农村的学校还秉承旧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简单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就可以代替心理课程,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增强社会教育,完善社会关爱体系
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及社会团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去,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要积极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行动[4]。同时完善关爱体系、教师资源配置和相关管理制度,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优化社会环境、清理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我们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谢兰,毛厌草.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实施途径[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16-3517
[2]陈君利.简析农村留守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1):292-292
[3]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部分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并外出务工,导致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群体。由于长期缺失家人关爱,使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健康存在突出问题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并促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状态并健康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本文将对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关探究。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转型,部分地区大部分青年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纷纷外出到大城市打工,而其经济状况和打工现状又不允许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只能交由家中年迈的父母照顾。他们只有每年过节才可回家看看孩子。在父母关爱及照顾长期缺位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教育,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据调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一是生活环境狭小,自我封闭严重。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与祖父母间因年龄差异缺乏有效沟通,孩子的想法、需求得不到关注和理解,只能封闭在自我世界中。三年级学生李宏,自父母外出打工后就和祖父一起生活,性格变得内向,很少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经常独自想心事,成绩持续下降。二是性格暴躁,情绪波动较大。由于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父母关爱与陪伴,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情绪暴躁易波动。五年级学生张文生因父亲外出打工,加之家庭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很差且经常逃学、偷盗,并在一次打架中将同学打伤。三是自卑心理严重,与人交往能力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且家庭贫穷,他们往往要独立面对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所以自卑心理严重,不善于与人沟通及参加集体活动。五年级学生张晓锋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基本不闻不问,他就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习惯,和父母感情淡薄,即使父母回家也不愿与父母交流。此外,因上述心理问题带来相应的如厌学、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缺失、严重的情绪焦虑等不同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所在地政府与学校重视并尽快改善这些孩子的教育生活情况,如政府可给予学校一定的留守儿童教育资金,用以对这部分学生教育与生活方面的帮助,再借助学校在学生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措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并逐步融入到集体学习生活中。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及管理
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正处于义务教育的年龄。这个年龄段正是其人生中教育的关键阶段。适龄留守儿童在校内的时间较长,所以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完善学校寄宿管理及制度建设很关键。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生已具备自立能力,因而更容易适应寄宿制管理。学校能够在管理中给予学生更多、更及时的帮助和关爱,并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与建设是促进留守儿童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留守儿童在校内,还能结交新朋友,在提高其生活独立性、与人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二)强化留守儿童的心理预防和干预
由于学生更多时间在学校,所以学校应首先将关注并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为便于管理,学校可建立校内所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以详细反映每位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状况。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身体发育的特殊年龄段,特别是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多种疏导措施。如,由学校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干预,及时消除其心理困扰,教师还应关注并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同时,学校还需创设有针对性的趣味性课堂,并在教学中融入心理辅导及法制相关内容,促进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灌输,强化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校内班级日常生活和教学管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如何使学生有效避免心理波动及各类心理问题,是学校应关注并解决的。教师通过日常管理得以更多地接触学生,因而要密切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及状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症结,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包括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情绪或心理郁结,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融入轻松愉快的趣味性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参与度,并有效缓解其学习、情绪带来的压力,实现课堂管理与心理辅导的有效融合,发挥教育学生于无形的作用。同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将留守儿童有意识地分配在不同小组。各小组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人员分工,使每位学生都可参与到学习交流中,都有表达和发言的机会。通过合作式学习,促进留守儿童融入到同学中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发言的习惯,促进其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将学生置身于和谐、温暖、乐观的学习氛围和友善的集体中,会有效促进留守儿童摆脱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困扰,投入高效学习活动中。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问题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其心理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刘真.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J].甘肃教育,2015(01).
[2]梁永兴,杨义军.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疏导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10).
[3]麻丽霞.浅谈当前幼师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报刊荟萃,2018(0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援助途径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腾讯公益等联合了《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16岁以下留守儿童总量已超过5000万。关于“留守儿童是否多来源于贫困家庭”调查中,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中一般收入家庭占70%,低收入家庭占20%,中高收入家庭占10%。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意义上认为“留守儿童多来源于贫困家庭”的观点已存在偏颇,造成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也趋于多样化,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已不再是唯一原因,现行的教育制度及户籍制度反而成为留守儿童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廊坊周边区县为例,在对六所小学800名学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得出,留守儿童特别是隐性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造成廊坊周边留守儿童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教育制度,如中考、高考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考试的壁垒是造成廊坊周边区县留守儿童的主要成因。家访中,在京津就业的很多家长表示有经济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两地在教材版本、考试大纲以及中高考政策等原因,只能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二是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读书无用论”对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及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这部分群体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三是廊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隐性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廊坊地处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均在河北省前列,但由于落户京津难度较大、生活成本高(房价)等原因,京津周边廊坊区县就成为京津流动人员落户的不二选择,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京津工作,廊坊生活就成为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了隐形留守儿童数量激增。
(二)家庭因素
缺少父母陪伴,很多留守儿童交由托管机构代管或由隔代抚养,对学生学习的过问少之又少,访谈中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上几年级,对于成长中孩子的心理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些对于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安全感缺失、不良行为滋生、性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等问题都与家庭教育缺少相关。
(三)学校教育因素
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等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数学校不能提供标准的、专业化的心理帮扶与疏导工作,这使得本就在发展中存在困惑和问题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甚至由于教师的忽视、对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漠视,从而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使其害怕甚至厌恶上学。以调查中所列学校为例,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帮扶机构并且配备了专任教师,但专任教师的往往被安排了其他与之无关的工作,部分学校既无相应机构也无专业教师,更别提能否给孩子提供专业疏导和帮扶了。
二、留守儿童心理援助有效途径探析
(一)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硬件条件配备齐全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心理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核心因素。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克服困难对中小学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心理将康教育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二)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和动员全体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使其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真正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与学生交流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应有的关怀,部分弥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同时家长应该自我成长,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尤其是和区域内大学、心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以廊坊市十二小学为例,作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附属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资源,解决自身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同时,与相关心理科研院所合作,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团体活动课程,培训教师,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受众面。比如针对留守儿童家长开展“家长学校”系列课程,针对留守儿童中有自卑心理、抑郁焦虑情绪的学生开展“情绪消防员”体验活动。
三、结语
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产生的社会想象,对于留守儿童心理状调查结果已经收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廊坊周边区县留守儿童多呈现为隐性留守,这些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各级心理学民间组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方合力、多途径、多渠道建立联动机制,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刘晴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163~164.
①自卑胆怯:主要表现为儿童沉默少言,行为举止被动,性格过于内向,对事情缺乏必要信心,主要原因一般是家庭发生变故、自身残疾、曾受创伤等;
②社会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自我约束力弱、抗挫折能力低、依赖心强等,一般导致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家庭溺爱,未给予其充分的锻炼机会,或者是生活环境过于封闭,与外界交流沟通太少;
③自我意识过强:主要表现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且不关心他人和集体,主要是由于家庭过分宠爱或不良观念教育所造成的;
④情绪问题:主要包括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易焦虑,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家长比较专断、惩罚较严厉;
⑤意志力低下:有自制力差、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诱惑,这种心理问题在儿童中目前普遍存在,比如典型的“网瘾”问题,一般是由于儿童分辨力薄弱,并且缺少有益的兴趣爱好所导致的。这五类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典型的儿童心理问题,如何疏导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正是小学教育中的面临的关键工作之一。
2美学的心理意义
美学从起始就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直接的含义是“对感观的感受”,这个含义本身就反映了美学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感受[4]。比如,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描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英国诗人济慈也说:“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在各种美的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是无处不在的,一般都伴随着情感的宣泄、想象的驰骋、心灵的跳跃才能开展下去。美的存在和产生离不开心理因素,反之美也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人在欣赏不同的画作会产生喜怒哀乐的不同感受,比如在观看图1时给人带来安静平和的感受,犹如一种心灵的抚慰,而图2所展现出的则是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更予人一种积极的鼓励感。尽管都以森林作为主题素材,然而由于构图、选景、色调以及角度的差异,给人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美对人的心理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其中潜意识是主导方面,意识的起源、基础和动力都存在于潜意识中。
只有了解了潜意识的活动,才能探访到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也是一种心理意象。儿童的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意象可以透视出儿童的心理,反之通过儿童美术作品也可看到其“内心世界的组成部分”。所以,利用美与心理的关系以及儿童时期心理问题的特点,在美术课程中嵌入心理疏导教育将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3美术教育中的原则与方法
3.1教育原则美术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心理健康疏导的普遍适用意义;另外,由于儿童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自身性格等主客观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教育开展的方式需具有针对性。据此,提出以下几条教育原则:①采用具有普适价值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应针对当前儿童的普遍心理问题或需求,设置特定教学内容,去感受世界中的“真、善、美”。②因人制宜,针对儿童个体差异实施区分教育。对于心理问题突出的个别儿童,要分析其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类型,逐渐培养美术兴趣爱好,参与特定的审美活动或课余创作。③采纳多种教学形式,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吸引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心理教育的效果。
3.2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3.2.1美术作品欣赏与交流
主要通过欣赏蕴含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如画作、视频片段等),在分析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手段后,让学生互相探讨作品的深层次意义,从而在交流中获得收获与共鸣。如图3,反映了网瘾问题的严重性。
3.2.2课堂作品创作和评析
让学生参与特定主题的美术创作,重视学生在创作中表达的情感和想象,而非作品的质量。尊重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并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积极鼓励自卑胆怯儿童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美术创作主题的设置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如针对易焦虑的心理问题,可将主题设置为暖色调的动物嬉戏、家庭团圆或优美风景等场景,给予学生舒缓、温馨的想象空间。
3.2.3户外体验和写生
户外写生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以美激活情感,诱发创作动机,在户外优美风景下创作,不仅融入自然、拓展视野,更能通过这种方式舒展心灵。此外,在这种集体的写生形式中教师还应多关注自我意识过强的孩子,强化他的集体意识,尽可能的引导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2.5合作学习
即由学生分组完成同一件作品。充分结合作品要求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科学搭配分组,促进有机互补。合作学习的形式较为新颖,需要多个同学共同协作,而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必须设计好作品内容和要求,及时处理好集体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怠、矛盾等问题。这种形式有助于帮助信心缺乏的同学,也能促使他们融入集体,增进互相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4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美术教师在引导儿童心理建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1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和材料来自由地完成绘画
儿童受自身经验和文化的影响,会把教师看成权威人物、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帮助他们、分享他们思想和情感的人。教师如果不顾及儿童发展特点,以明显的教训或者命令口气来安排活动或者提问,儿童就会感到压力。只要老师一出现,儿童就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无法自由地创作。对于儿童来说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周全的材料提供,可以尽可能的使他们发挥自然天成的想象力和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这实际上也是对儿童情感的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
4.2要和儿童谈论其美术作品
美术教师在儿童创作完作品后,应和对象儿童做轻松的交谈,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更有把握地确定作品中所传达的心理信息。因为往往很多儿童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受到环境或者材料以及教师要求的影响,并不是出自其本意。倾听儿童对自己作品的讲述,可以鼓励他们讲出许多超越视觉形象和绘画作品本身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画画,涂抹等等创作过程,儿童心理得到了放松,压力得到了释放,这个过程后儿童就更愿意说话交流。所以对许多儿童来说,美术创作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平时不愿意谈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创作者和解读者。孩子们往往藉着作品的构思,对真实世界进行自我剖析,这种剖析既不会让他们感到威胁,也不会让他们难堪,绝大多数儿童还会享受到由创作本身带来的愉悦。教师也更容易获得儿童真实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心理引导。#p#分页标题#e#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构建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容易产生怯懦、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0%以上。国家虽然出台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民政、妇联、共青团、学校、社区、社会、志愿者、企业及家庭等多种力量联动,形成关爱合力,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长效和稳定的关爱服务,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力量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和服务有限。
1.关爱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第一,关爱服务的对象不清,没有做到“精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同,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是自身有残疾,有的是特别困难的家庭。但目前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没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分层分类关爱服务。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有的是学习心理问题,有的是情感缺失问题,有的是性格问题,但当前的关爱服务体系比较笼统,实行“一刀切”,很难确保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质量。
第二,关爱服务的内容简单,多物质资助,少精神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很多团体和个人认为从物质上就可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如向他们捐助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但实际上,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是情感的陪伴,物质上的满足不能代替情感的缺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应把重点放在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上。
第三,关爱服务的范围狭窄,发展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应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特别少。而且不同地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财政专项拨款也不同,精准扶贫的力度不均衡。这些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质量不高。
2.关爱服务主体效能问题分析
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中起到决策、组织和实施作用的各部分的集合,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村(镇)社区(农村留守儿童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户籍家庭和监护人的家庭),社会(企业、志愿者组织、媒体)等。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在2010年才被正式提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多部门要协同合作,发挥较高的效能是很难的,且问题很多。
第一,妇联、共青团、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时,因为受职能限制和资金短缺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第二,关爱服务各主体之间缺乏统筹安排,不能协调合作,经常出现工作漏做、重叠,浪费资源的现象。
第三,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第四,社区由于开展心理活动的专业设施短缺、资金匮乏、机构不健全,尤其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以无法正常开展相关活动。第五,新闻媒体只是起到宣传作用,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没有调动起所有社会资源参与到关爱服务工作中。第六,企业做这项工作时往往是出于宣传自身的目的,支持力度有限,而且缺少持续性和计划性,经常虎头蛇尾。第七,留守儿童的父母作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实际上是缺位的。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3.关爱服务工作机制问题分析
第一,欠缺监督管理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就会出现各主体之间责权不分,关爱服务对象不清、内容混乱等问题。
第二,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稳定的资金基础是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一些村镇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设施和经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薪金等都需要长期稳定的经费资助。但目前很多地区组织的关爱服务工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使得关爱服务工作半途而废。
第三,缺乏精准扶贫管理工作机制。当前,有些地区的精准扶贫并没有做到“精准”。比如,一些经济极其落后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并没有得到以政府为主导的各关爱力量的特殊对待,仍然按照常规形式开展关爱服务工作,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4.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欠缺,所以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认知并不清晰。建立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关爱服务工作的成效。
第一,结合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评价,各主体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第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评价关爱服务工作的效果,能够促使扶贫真正做到“精准”,避免形式化的“扶贫”。
第三,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种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相继展开,如果缺少评价机制,就会出现形式大于结果的现象,即开展的活动很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范式
1.工作机制构建
(1)建立关爱服务组织管理工作机制。由政府部门制定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工作机制,设置严格的关爱服务政策和制度,精准选择扶贫对象,建立由政府统一规范、引导,下级单位积极配合实施的组织管理机制。
(2)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搭建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家庭等多方联动平台,各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重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构建合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3)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公平、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需要针对关爱服务效果进行考核,针对关爱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省、市、县、乡、村要把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一部分,进行层层监督和考核。
(4)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合理规划使用经费,让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实处,真正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和服务的“精准扶贫”。
2.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1)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发展支持体系。首先,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出台鼓励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繁荣农村经济。其次,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使农村劳动力留下来,依靠家乡就可以发家致富。最后,大力扶持农村企业发展,通过减免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构建家庭功能支持体系。首先,调整家庭结构,鼓励父母尽量不要双方都出去打工,留下一方照顾孩子,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其次,加强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如果不能常常回家,就要利用微信、电话等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增加亲子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重视监护人的选择,提高监护人的养育能力。很多监护人是老人,他们往往只会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要对监护人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使其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情感缺失。
(3)建立联动参与关爱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合力,拓宽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思路。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招募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其次,号召爱心企业及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制订善款使用计划,保证每一笔善款都用到关爱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中。再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识,吸引更多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关爱服务行动。最后,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由村(镇)社区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活动中心,定期举行农村留守儿童团体活动,为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3.关爱服务网络构建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网络。依靠乡(镇)、村妇联,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信息库,逐村逐户摸排登记,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个性化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提供详尽可靠的依据。
(2)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网络。首先,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设立专项资金,统筹规划,建立心理咨询室,购买专业设施等。其次,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要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其幸福感。学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加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再次,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学校可以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配发专门的教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最后,学校可以建设心理网站,成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在线心理辅导,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及时矫正、正确疏导,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3)建立健全农村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组成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儿童一入学,学校就应建立心理档案,把儿童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登记在案,并及时记录其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定时对其进行心理测评,重点关注其心理异常表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
(4)构建家校共育合作网络。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由于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处时间较长,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多给留守儿童情感的抚慰和陪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保持情感交流。
三、结语
【关键词】体育锻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引言
由于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中,有很多已婚且有子女的父亲或(和)母亲也在外出打工的队列中。而其未成年子女因长期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分离、仍留在当地生活学习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根据2015年6月18日在北京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全国17岁以下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特殊性,且规模非常庞大。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促进其发展,是我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留守儿童发展进行研究有其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有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等问题症状,有的甚至实施暴力和一系列反社会的行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的留守少年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意识及价值观上的指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呵护和抚育,所以他们很容易在思想观念、价值观上产生偏离,导致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中出现极端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导致的悲剧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2、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的一系列促进人们心理健康政策的相继推出,关注心理健康这个主题已蔚然成风。由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性事件频繁发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很落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而大多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也比较淡薄,有的老师有这方面的意识,但由于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在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时也困难重重。在当前形势下,针对留守儿童聚集的农村中小学,如何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我们本课题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意图从体育锻炼入手,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融合路径。
三、通过体育锻炼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1、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证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开始着眼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有研究己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肌纤维、心肺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功能,从而提升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体育锻炼也在改善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及行为失调,促进智力、意志品质、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起到其他心理治疗方法达不到的效果。李俊钊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何种运动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女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Brawley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白震等人开展了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在日常的体育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体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经过一年的实验,结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自尊自信、意志品质、情绪稳定和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留守儿童的体育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体育课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阵地,为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而发力这是我们的主旨。
2、通过体育锻炼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1)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大量研究都表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而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让体育锻炼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现有师资下让他们成为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排头兵。(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而产生的孤独、焦虑、迷茫、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由这些负性情绪导致的攻击、人际关系不良等一系列失调行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在注重身体健康体质塑造的基础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留守儿童的真实心理状况,提出具体切实的解决方案和改善方法。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体育锻炼这一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合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具体干预方案如下:第一,利用体育锻炼疏导留守儿童的负性情绪。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在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上有显著成效,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就可以通过加强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来转移和宣泄他们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让他们从自我封闭的消极情绪怪圈中走出去,让身心投入到更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身心和谐。比如针对焦虑这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简单有效的运动干预方式让学生体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延伸这种体育锻炼的方法改善心理焦虑现象。这种理念与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运用体育活动来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不良问题。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大多留守儿童普遍比较孤僻沉默,他们很难参加体育锻炼,难以向别人敞开心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编制的内心世界中,缺乏与人沟通交往的基本社会技能。针对学生人际关系不协调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协作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从而体验到班级带来的归属感,进而改善同学间的关系。针对不善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生,可以在课外组织他们成立篮球队或羽毛球队等各种形式的体育团队,在体育锻炼加强的同时,增加一些日常训练和友谊比赛等相关活动,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提升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的社交沟通技巧,从而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难于与人相处的心理问题。第三,利用体育锻炼培养留守儿童坚定的意志。体育锻炼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才能坚持下去,而很多体育锻炼的项目,如游泳、马拉松、引体向上等运动项目在培养留守儿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体育教师有义务引导留守儿童把这种从体育运动项目中磨练出来的精神品质迁移到生活学习中去。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成功运动员的生活经历让同学们产生共情,通过体验运动员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品质,促进留守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3)实施促进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对体育建设项目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项目的投资。农村学校和教师们应鼓励留守儿童学习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体育教师应定制符合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体育训练计划,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得到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学校,应该引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的体育设备,适时更新体育教学资源。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丰富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器材,尽可能帮助留守儿童在体育锻炼中找回自信,增强意志,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4)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农村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体育锻炼能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板报、广播、网络、竞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锻炼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门类的体育项目,深刻理解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农村学校应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育人观,抓好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并且利用好体育课程这个阵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为了升学率抛弃体育运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总之,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核心,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抓手,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探索如何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体育锻炼中去,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新角度、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亦菲.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中国皮书网,2015.7.
[2]罗静等.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3]刘霞等.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
[4]李俊钊.快走、慢跑及其组合运动对女大学生焦虑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5]白震,陈洪.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