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法治教育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一)通过法制教育提升道德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思想观的形成
法制和道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其行为,又包括其思想、品德和动机。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对道德的考虑、吸纳和转化,其实质是一种对道德的选择和再创造的过程。客观上,道德促进和推动着其自身的完善和民众对道德的普遍认同。法律由于道德的力量更易于人们认同和接受。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过程同时也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过程,法制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确立其正确的思想观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国家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性的体现,搞好法制教育,同时也就宣传了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我国的宪法是我国政治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我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这是在根本法的层面上确定了思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公民的角度,坚持和信仰一种思想不仅是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正确处理自由同组织的关系,牢固地建立起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匹配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以加强法制教育为思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方式
(一)创建良好的高校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活动并没有满足对学生的相关培养的需求,高校的法制教育环境仍较为薄弱,无论是校园法制建设氛围,还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资源配备,都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创建高校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高校法制教育应包含对大学生进行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的社会主义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帮助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法治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将法制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既是高校校园文化,也是每一所高校具有的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要将高校法制教育融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每一项学生活动之中,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氛围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法制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
(二)将法制教育观念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
1.以课堂教学为法制教育的立足点
从我国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现状上看,存在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即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学时太少而相关内容又太多。新的法律知识、法律观点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如果不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筛选和规划,将难免挂一漏万,以致学生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因此,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不应再将“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基本定位,而应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加以侧重,其关键在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否将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此外,由于多数高校各个专业基础课设置不同,无法保证均能开设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的专门课程,建议各高校组织有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开设相关的法律讲座或选修课,配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将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环境中
大学生在高校这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法制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过于依靠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往往效果差强人意。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讲授理论,也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怎样使用法律;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学校的管理方面,应始终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的方针。学校能否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拥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人格权,在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应从弘扬法治精神出发,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坚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凡事照章处理,不徇私舞弊,使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观念。
3.加强宣传,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在高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强化法律信仰,这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法制宣传的内容应紧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进而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宣传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宣传展览,以及普法知识讲座等多种实践活动。法制宣传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内,应动员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宣传的全面性和持久性。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才能营造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制环境氛围,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4.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法制教育典范
关键词:法律通识课;教学设计;法律素养;高职院校学生
一、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
大学生群体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人才和基础,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智力和保障。通过在当地高校开设一些法律通识教育课程,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法治理想信仰,才能在实践中全面地推进和构筑法治社会。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中以非政治法律行政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其主要培养对象所提供的法律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法律理论的职业教育,重在不断培养我国大学生基本的政治法律理论素养和树立社会主义基本法律意识。很有必要通过开设法律通识教育,探索新路径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如何加强普通高职通识教育,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但体现我国高职专业特色的法律通识课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等尚未建立起来。强化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法律素养培育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
(一)教学模式单一,多数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进行法律素养教育
从目前现状来看,多数院校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知识素养、社会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等通识教育,而法律通识教育所占比重极小。法律素养的系统教育主要部分表现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基础课时安排形成尴尬的主从格局。课程内容也偏重于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法治理想观念的教育,很少涉及具体的法律应用知识。因而,难以培养学生形成对基本法律关系的认识和判断,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利的法治意识。从其教学形式、内容上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课算是法治思想教育课,在处理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时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知识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进行法律通识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十分必要。[1]
(二)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不能完全凸显法律知识的实用性价值与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修养类的选修专业,在校大学生多数都认为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作为学习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的重要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充分明确强调了高校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功能,其中“法律基础”部分主要是按照高校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理论专业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要求进行研究编写,而所学法律基本课程的基础内容中有大量与法律相关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学法律专业的广大学生来说,无异于是在听“天书”。因此,法律通识课教育应当打破“填鸭式”理论教学形式,利用包罗万象的热点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否则实践中会出现“教与学”“学与用”相互矛盾的问题,而无法适应现实需求。
(三)法律知识的学习基础较弱,高职专科院校的学生
对于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热情较低高职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多数由于理论上的基础知识薄弱、缺少良好的实践学习习惯,现有法律基础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和教学手段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学与阅读需要,不能培养大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认同感。更加不能够符合大学生的特点、所学专业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市场就业需求,亟须改变这一现状,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法律知识课进行系统的研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观念,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开设法律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分析
(一)在教学理念方面,重视讲授法学知识,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2017年5月3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因此,必须明确单单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不能完全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2]特别是,职业教育中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理念,不仅在实践上需要增强和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而且也需要增强和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能力,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德法兼修的目标和法治教育能力。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法律基础教育,完善法律类通识课程授课模式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如果单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兴趣将大大减少。[2]特别是普通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由于其学习基础薄弱,甚至还有部分同学会因此而逐渐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实践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法庭观摩、案例讲解、模拟法庭等方式,多总结法律知识的应用技巧,才能使学生短时间理解并形成法治理念,最终形成法律信仰。
(三)在授课内容方面,延伸法律常识课程教育,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
开设法律通识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地可以用法治思维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应注重将学生的实践需求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对实用性法律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从而自觉养成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从读大学、大学毕业,再到就业,从结婚到生子、继承等,作为整个社会、家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处理多种法制关系,让大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民法典》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民法基本概念、合同篇、侵权篇、婚姻篇等,以及与我国《劳动合同法》密切相关的具体法条,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劳动者有权按时足额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报酬,享受休息或者休假,以及获得劳动损害赔偿。通过大量的法治热点案件帮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程序法,特别是民事程序的法律,让广大学生通过案例讨论,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3]
四、法律通识教育的目标分析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主要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储备常用的法律知识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法律通识课程中多数知识点和内容源于生活实际,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例的过程,特别是让学生学习常用的民事法律法规、简单的法律文书写作,指导学生依法辨析身边发生的法律关系。这有利于大学生有效学习法律知识,为他们毕业步入社会时懂法、用法奠定基础。
(二)提升法律素养
法律通识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为主体,提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术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法律事件的认知敏感性,学会依法应对各种突发法律事件,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步入违法和犯罪歧路,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利。
(三)增强法律认同感
通过对于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清晰地了解与认识,鼓励广大学生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使广大学生能够有效了解我国法律渊源及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体系,对我国的法律规范心怀敬畏,愿意自觉学法、守法、用法。[4]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法学专业,法律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可以接受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形成稳定的法律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巩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琳.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层建设,2017(6):102-103.
[2]陶娟.地方院校法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博览,2020(18):39-41.
[3]陈国坤.法治热点案件在高校法学通识教育中的多维透视[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8):1-4.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景教学法;有效措施
一、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运用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学校有效开展一系列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现阶段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根本上使学生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另外,在国家和社会中想要培养道德素养高尚的人才,有效的情景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积极途径。在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也有利于情景教学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在目前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也是通过教育进行人才的培养与发掘,因此道德、法治教育和情景教学在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只有有效渗透,才能有效地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切实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在中学教育过程中,中学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积极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切实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课堂气氛的渲染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2]。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和途径,可以改善中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情景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景因素的积极作用,切实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
二、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灌输性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学,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师生缺乏有效沟通,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没有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情景教学模式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以情景为教学背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背景下,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充分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充分说明,情景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打造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有一门课主要要传达给学生的思想有两个内容:“生命能绽放吗”和“如何敬畏生命?”,上课的老师应使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可以播放一首关于生命的歌,课堂上可以表现出“珍视生命”的氛围,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于生命的视频和照片,让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课本内容,保证学生对该课时内容的有效把握。
三、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视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3],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体验活动的设计过于单调,情景教学走马看花,学生无法充分享受情景教学的快感和体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其次,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较高,在实施教学时照本宣科,语言过于教条化;另外,学生对老师所讲的教学知识理解不够,学习热情也不够高涨。由于这几点原因,使得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并不好,同时学校也存在着监督不力的问题,学校的监督也是教育效果得不到实现的重要原因。
四、有效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学德育与法治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如何运用情景教学的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课程,教师应该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营造教学氛围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讲解,同时还可以使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具[4]。
五、情景教学在初中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1. 情景教学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还不成熟。首先,认知的发展遵循着客观到主观的规律,也遵循着从抽象到具象的发展特点。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教育可塑性,因此要努力提高青春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但是初中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基于此,老师需要使用情景教学,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在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的时候,需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将情景教育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在课堂当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情景迁移,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够渲染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情景教学更加贴合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在初中课程课堂当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更加贴合新课标改革要求。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景教学更加贴合课程教学,并且也更加贴合课堂教学的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应用到情景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知,在中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模式是实现中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3. 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创造课程教学学习氛围
课程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这样可以更好地营造课程教学的学习氛围。在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情景教育,可以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丰富立体,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学习内容,对学生的终身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
4. 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初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情景教学的融入。在课程教学课堂中融入情景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比起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带着积极情感投入课程学习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让课程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情景教学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6]。在日常进行初中课程教学的时候融入情景教学,这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它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日常初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实时注重情景的变化,通过在课程教学课堂当中融入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时刻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进行课程学习。
结语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
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相信法律,能够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树立积极的法律情感,加深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具备法律的观点和信仰,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能用法律思维的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问题。
(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学生平时提出的法律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答;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能进行初步法律的分析,维护师生权益。
(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人类的任何交流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使用和解释法律概念;准确引用法律条款,明确其中条、款、项的含义;准确区分相关概念,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权利与权力、国体与政体、罚款与罚金、定金与订金、违法与犯罪、期日与期限等;明确民事行为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还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专业的法律概念和术语。
三、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路径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为适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师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设小学教育德育师范方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
(一)以师范生法律课程设置引领教师素养提升
为培养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的法律素养,除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作为培养教师法律素养的儿童权利与保障等专业基础课程外,将开设法学概论、法律思想史两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其中,法学概论共计64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设,法律思想史32学时。法学概论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思想史主要介绍中西方不同时期法律思想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法的深刻认识,更好地认识法的本质与价值。法学概论课是基础的法律教育课程,其教学具有的一般要求包括:一是注意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解释。虽然德育方向师范生为非法律专业学生,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解释。只有具备对法律概念和术语清晰的界定和把握,师范生未来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和分析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培训亦当如此。二是教学中要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及现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职后培训中,必须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要做到规范、严谨、准确、平和[6]。只有这样才会给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运用法言法语去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法律情感。三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教育方式,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可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适用的案例,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法律的知识,几乎全部以案例形式呈现。这为学生以及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事教学提供了模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除了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之外,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入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从社会热点案例、身边的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四是注意法律条款的运用与解释。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许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都需要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以增强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法律条款的引用,做到于法有据,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条款的习惯。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希望能为当前普遍缺乏法学背景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提供一定参考。
(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课程意味着将“法治”主题正式与思想品德并列,进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从教学内容看,德育课程由“单核”变为并列的“双核”,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均需进行相应拓展;更重要的是,“双核”之间并非相互分离和独立,而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师范生教育还是在职教师培训,都需要认真审视这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道德与法治这两大主题之间的衔接点,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层关系:一是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性。法律并非凭空虚构的产物,而是与各种或明或暗的道德规范相互联系而成。一方面,法治的顺利推行依赖于一系列良好而有序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为法治的存续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也是法律的主要来源之一。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自然法学派就认为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理性和良心,并且要以理性和良心对法进行检验。在现代国家,“道德法则会影响立法,它也对法官所造之法产生影响。每一代人的道德法典,混合了习俗、哲学与每一种中间等级的行为与信仰,它提供了行为规范或标准,这种规范或标准会努力使自身在法律之中得到体现。”[7]当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革时,又会带来新的义务观念,并导致法律的变革。道德不仅是法治的来源,也是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的重要来源。法律的权威性首先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应当代表一种“正当”的权威,只有这种正当性才能激发人们守法的道德义务。人们守法不应只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更是因为相信它本身是对的。而法律这种正当性正是基于一种符合大众的、社会的道德价值。“法只能从伦理的有效性推导出自己的有效性,法的规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8]所以,道德是人们尊重法律的基础,合道德性是考量法治观念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依据。在人类历史的很多时候,遵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相应地,道德也是评价法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没有任何一套规则可以配称为法律,除非它和道德规范吻合,或至少能包含在道德规范之中。”[9]二是道德和法律的差异与互补性。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根本的出发点上来看,“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10]其次,道德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范围远比法律广,包含了许多法律不会干涉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但法律会对公共生活有全面的调控,而道德则更多地聚焦于私人生活里的关系。再次,法律不干涉人们内心的想法与观念,只看重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道德则要求从内心观念到外在行为都合乎标准。第四,法律较之道德有着显著的体系性,并有硬性的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逻辑和标准,均有本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如果简单地用一般社会上的道德观和正义观替代法律的内在目标,可能最终根本无法建立法治秩序或者使原有的法治秩序受到破坏;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法律自身的内在道德的培育,否则容易出现以法律为名而实施各种邪恶。[11]因此,理解、尊重和恪守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差别,乃至它们和政策、纪律、风俗等其它社会规范形式之间的差别,是良好的法律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法治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道德和法律在内容和作用范围上的差异使之也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和把握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边界,比如见义勇为和义愤伤人之间的界限,并能够准确判断一种问题是属于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三是道德和法治的冲突性。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之间也常常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虽然做了法律上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便是这种冲突的直观体现。究其根源,这种冲突有几种不同的形成原因。首先,道德和法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诉求原则。比如,法律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道德有时却要求对弱者进行特殊关怀和差别对待。这就意味着法律和道德采用了不同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其次,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不同权利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冲突,重大的宪法案例尤其会经常涉及到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选择。第三,比较而言,道德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和经济制约性,也会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而有所差异。有的道德甚至可能是以宗教信仰或迷信为基础,从而导致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去甚远。随着当前我国的社会日趋多元化,这些冲突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师充分展示和讲解道德与法治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化解之策,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把握和讲授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衔接和相互呼应,在讲述法治内容时要联系其道德根源,并引申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日常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民主政治、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的机会,比如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的自主管理、主题式的社区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97.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412.
[3]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01):577.
[4]李晓燕.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7.
[5]刘洪旺.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9.
[6]肖宝华.律师语言的"四性"[J].中国律师,2006(06):94.
[7][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科学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
[8][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1.
[9][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3.
[10]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把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素质。结合吉林省实际,几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基地校),在承担课程改革重任的同时,还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重任。在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教育。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发挥综合实践基地作用,强化法治教育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开设了法治课堂,聘请了长春市朝阳区检察院丁书达检察官定期讲解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普法讲座;基地还设立模拟法庭,由学生亲自设计、参与,把法庭引入校园,让法律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遵法、守法的习惯,摒弃不良陋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克服课堂上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愉快参与活动,自主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知晓法律就是共同遵守的原则、法律就在身边、法律能保护我们,从而让法律在学生内心深深扎根。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法制教育不同于与课堂上的德育课教育教学,也不同于常识课中的法律知识,而是有实践、有理论,还能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禁毒教育作为法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值得各地效仿。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禁毒教育观看宣传片,由缉毒警察讲解,观看实物,学生发表禁毒声明,看似和学校课堂上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取得的效果不同。由于整个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将动手、动脑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成了禁毒活动的主角,学生近距离查看,然后分成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的特性、危害,然后再总结写报告,交流感想。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对的危害,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从思想上做到禁毒的目的。各地综合实践活动也围绕法治教育进行了,积极开展活动。如临江市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小学生到临江市监狱参观,走进社会,用生动事例宣传法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通过学习《消防法》中“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等条款,很好地保护了青少年生命安全。
三、设置法制教育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法律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特殊性。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落实普法工作相结合。要结合这些法律法规单独编写校本教材,根据课改要求将法律知识课从德育课和常识课中分出来,列入小学课程计划,使之逐步成为必修课程,并加以完善。切入点是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编写法律课校本课程,寓教于乐、寓法于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法、懂法、守法。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培养合格学生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时代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品德的重要性逐渐被发掘。新课改中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相当于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教师担任雕刻师的角色,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为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奠基时期。近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有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时代价值
(一)生活德育理念
旧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书面较为专业,进行学科教育时具有过于理性化的特点。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更改,初步开始了以生活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框架,课程内容的设定以小学生的角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更易接受,不会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枯燥而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以儿童为本
新版教材当中,无论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方式,都着重于营造一种儿童文化,一种与儿童的思想和生活更叫贴近的教育文化,不断贴近儿童的生活及思想文化,使得教材更加适合儿童,儿童在接受相关教育时不会感到严重的学习负担,帮助小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道德与法制教育结合
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小学教材当中添加法制教育因素,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抱有敬畏心理,并且能够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是懂得能够合理运用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保护,帮助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的思维方式。
二、如何体现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价值
(一)以活动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静态的教材转换成各种儿童可以参与的活动,有儿童直接参与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的体会,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
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活动的内容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不可为了活动而举行活动。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的《试种一粒子》时,教师可购置一定的花盆和各类型花草的种子,或由学生自行选择希望种植的花草种子,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安排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日记的誊写,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描述,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是的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之处,同时存在脆弱之处,能够学会珍惜生命。
2.开放地进行活动
教师再根据教材展开活动时,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还可在室外进行活动,如将课堂置于社会当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将课堂设置到自然当中,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的独特魅力;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等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将学生带领到科技博物馆当中,了解当前社会的技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同时科技博物馆中有许多有关科学教育的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特点,这些科学小游戏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知识学习并计入大脑当中。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易引起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感,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活动教学的方式并不适合于每一堂课,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的方式,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的《花儿草儿真美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筛选颜色艳丽、造型独特的花卉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可为学生截取一部分的有关植物的纪录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放映,吸引学生对纪录片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查找和观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相比于简单的文字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变得轻松,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惊醒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世界进行探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节,以情景剧的形式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了解教师希望学生明晰的人生态度和处理困难的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小水滴的诉说》时,教师可为学生编写剧本,将学生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对话剧本,有学生对角色进行挑选,在班级内进行演出。教师可在学生表演结束后,邀请学生对演出感想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最后由学生选拔出表现最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教师在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师要注意教师的语气和态度,保持态度和蔼,用词温柔,防止学生由于一时的失败而产生自我厌弃的想法,从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并了解社会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直接的体会和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亲身体验,帮助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适当举行比赛
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帮助学生在竞技当中,愉快地进行学习生活。如教师在教授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坚持才有收获》时,教师可在班级举行讲故事大赛,邀请学生为同学讲述自己有关于坚持的故事,邀请学生作为评审,与教师一同为学生的故事进行打分,同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短处进行补足和改正,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为其他学生颁发鼓励奖,对学生勇于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进行奖励,同时防止学生产生挫败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竞争的方式是最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小学生需要长辈和教师的肯定,在竞争中表现优异是获得教师肯定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能够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主动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索。
三、总结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向发生了变化,能够充分发挥新版教材在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时代价值,同时教师通过适当在班级内举行比赛,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以活动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实现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时代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芬.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人生十六七,2018,(2).
[2]徐波.德法兼修合理施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2018,(Z1).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法治模块;情境教学法;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法治模块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发挥重大作用。自从旧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更换为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后,随着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使用,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法治模块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模块情境教学法,即把情境教学法的理论知识与法治模块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法条的规定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拟探讨法治模块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途径,加强初中生的法治教育。
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符合《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模块教学的需要
1、从法治模块的年级分布和编排逻辑看,情境的逻辑顺序有利于法治思维的条理化。法治模块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情境教学法通过结合教材的编写与初中生的生活,设置特定情境,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潜移默化地唤醒或启迪智慧,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主要讲述学法知法的法治教育目标;八年级法治教育内容最为集中,主要讲述公民权利的法治教育目标;九年级主要讲述法律与秩序的法治教育目标。三个年级的内容衔接紧密而层次分明,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真切体验,引发学生共鸣,进而取得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2、从法治模块的版块设置看,情境教学法能够活用版块和栏目的素材,实现以例说法。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除了课文内容,还在各级标题下设置丰富多彩的版块和栏目。“运用你的经验”以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并思考问题。“探究与分享”旨在通过多个探究活动,以主动探究的方式感受、体验、感悟课文的内容。“相关链接”则是对法律内容的解释和有机延伸。“拓展空间”是针对法律内容的课外活动设计。“阅读感悟”通过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事件的感悟。“方法与技能”主要是普及一些面对法律问题的常见方法与措施。不难看出,这些板块和栏目都与情境教学法息息相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从法治模块的语言内容看,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强化法治模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法治模块所涉及的某些概念、规则、原理过于抽象,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虽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律法规的文本较枯燥,但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对抽象的法规进行感性的阐释,转化为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件,强化法治模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看出,法治模块部分不是简单地知识灌输,相比其他内容更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即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和法治模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非常符合法治模块设计的需要,能使法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法治模块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1、利用多媒体渲染情境,突出法治模块教学的情感性、直观性。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法治模块的教学情境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方面是突出情感性。如创设音乐情境感染学生的心灵,或者创设视频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直观性。通过多媒体展现生动的图片、视频和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感到法律知识形象、鲜明、生动有趣。比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守法的公民中的“预防犯罪”一框中,关于犯罪类型法律条文比较枯燥,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犯罪类型的漫画或图片,如盗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拘禁罪等等,形象生动向学生表达犯罪类型。这样呈现出来的法律知识能更为学生所接受。
2、活用角色扮演演绎情境,强化课堂的法律体验。课堂角色扮演即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和自由发挥的语言环境。教师要促使角色扮演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表演小品的模拟情境使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获得法律体验。例如多媒体显示:小明下午放学回家,由于父母还没下班,当他刚要拿钥匙开门时,突然发现门没锁,并听到房间里有声音传出来,原来是有三个陌生人正在他家翻东西,由于紧张小明不小心碰了门一下,有一人快速走到门口……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各组讨论后选取代表表演讨论结果,如有不同做法可再上台进行表演,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最佳做法,最后引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法律知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法治模块课堂的法律情境,直接感受其中的矛盾冲突,有助于课上及时消化并吸收知识。
3、巧设问题情境,实现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法治思维。问题情境即以问题为载体,引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法律思维的魂。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第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即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抓住重难点。第二,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学情境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体验、思考、联想和感悟中把法律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问题情境要有合理性。即合理创设问题,难易程度要合理适当。例如:当你发现你的日记或信件被偷看或者当同学给你取绰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实现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创设真实情境,体现时代性,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大变化的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因此,创设符合时代特征的真实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行为实践能力。比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善用法律一框,展示一则新闻报道,一名黑人男子手持菜刀闯入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增城永和支行抢劫,保安常伟劝说该男子:“你还年轻,你有家人,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并组织学生讨论常伟的做法带来的启示,通过采用具有时代性的真实情境,告诉学生面对违反犯罪,要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更容易与法律知识案例产生共鸣,不仅有利于吸收法律知识,还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思考。
5、通过故事展示情境,增添法治模块的趣味性。法治模块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诱发教学活动主体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选取故事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将学生带入预先设定的故事情境中,在探究问题中获得满足感,由此产生探究乐趣,强化学习动机。这个过程就是:探究———满足———乐趣———产生动机。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终身受益的权利”一课中,可举这样的故事情境:小阳刚进入八年级下学期,父母就强迫他放弃读书转而经商,小阳为了继续读书,向班主任求助,在班主任帮助下,有关部门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父母限期让小阳上学,如果到期仍旧未执行,将予以法律制裁,这体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因此,通过故事展示情境,不仅可以增添法治模块的趣味性,而且加强初中生对法治模块的学习兴趣。
6、利用辩论方式激活情境,提高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辩论情境即教师根据法治模块的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设计辩论题目,通过组内讨论与小组之间辩论,最后得出有关法律知识结论的教学活动。利用辩论方式可以有效地激活情境,因为可以通过辩论前的准备工作、辩论过程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比如,爱的教育和体罚谁更有效辩论中,反方胜了,但不能就此认为体罚是正确的。只能说一方论证更充分,另一方论证不充分,是辩论技巧的胜负。然后根据有关法律,说明体罚是违法行为,侵犯学生的身体健康权、身体权和人格尊严。通过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提炼观点、辩论互动、相互借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总之,情境教学法是一个符合初中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法,跟随时代的步伐不停地演变与发展。《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模块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运用法律知识,进而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合理地创设情境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法治模块的教学活动中,努力提升法治模块的教学效果,把法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Z].2016(04)
[2]冯为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多效协同治理;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园治理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主要内涵
当前我国社会在法治层面上出现的诸多犯罪事件,都与事件主体在青少年时期未能受到良好的法治教育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更是未来国之昌盛的主力军与后备力量,法治素养与法治理念的培育是青少年时期个人价值观及行为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教育教学这一“中介”,能够更好地将法治层面较为空洞的且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化于青少年之心。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法理依据
研究表明,青少年法治教育从属于我国的普法教育,与具有专业性的法律教育不同,青少年法治教育具有法理依据。从2016年我国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至2020年12月《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出台,都明确强调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同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五条也明确强调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各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要求“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可见,青少年法治教育具有的法理依据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本要义
我国多位学者在强调“法治教育”概念时都将其与“法制教育”比较,两者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法制教育”通常可以理解为是对“我国法律制度”的了解,“法治教育”则是可以对等为“法律治理”的教育[1]。与“法制教育”不同,“法治教育”强调价值观念的建立,通过一系列的传授方式,将法律知识传授给青少年,进而培育其形成良好的法治精神与法治思维。如果说“法制教育”多强调将法律制度、规范进行传授灌输,那么“法治教育”则体现为通过对相关法治知识的宣传,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有学者强调,在法制教育和法治教育二者关系中,法制教育居于附属位置[2]。因此,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还是有不同之处,二者不可合为一。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可知,法治教育在青少年阶段的培养,最基本的要求是使青少年知法守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
(三)多效协同治理与青少年法治教育
协同治理,就是在开放系统中寻找有效治理结构的过程[3]。现今,协同治理理论多应用于公共危机、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与乡村治理,在教育领域应用较少。而我国法治教育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教育格局向多元格局转变的综合体系表明,法治教育体系本就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国家法治教育能力的验收同时也体现着国家自上而下的治理效果。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我国青少年除了较长一段时间身处学校和学校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其同时也是身处整个社会和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中。为此,要使青少年法治教育得到有效普及,除了国家颁布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发布政策文件执行、学校传授法治知识之外,家庭与社会的层面也理应有责。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意义
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家治理之中,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完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与法治家庭的需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对多方主体与社会各方各面都有较大意义。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现国之大计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更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本就应贯彻于个人行为养成与良好素质之中。青少年法治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经历了由雏形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阶段,从这一方面看,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在不断体现国之大计,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同时,协同治理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要求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国家相关行政工作人员的严格规范与监督,法治社会建设则需要十几亿公民的共同努力。但当前依旧存在公众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社会秩序出现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国家法治现代化进程。为此,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立回应校园治理
青少年是特殊群体,该群体在年龄、身心健康都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我国教育青少年具有法治意识的方式主要通过校园这一中介进行传授。一方面,青少年法治教育回应了校园的治理与建设。学生是校园建设的主体之一,其在校期间能够遵守校园规范守则,完成基本学业,实现个人价值;反之,那些受外界不正之风干扰的学生,在校会形成小团体,校园暴力事件、青少年知法犯法事件极易发生,这对学校的名声与荣誉是极大的伤害,名誉的受损带来生源与教师资源质量的下降,校园治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灌输给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可以树立其主人翁意识,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对促进民主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
(三)法治教育保障青少年自身权益
在个人层面,青少年时期对于个人的行为养成具有一定的孵化作用,培养一种葆有理性的辨别是非的思辨能力与法治精神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家庭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处于较差家庭环境的青少年其身心健康可能出现一定的破裂问题;在拳头下长大的孩子,大多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遇到问题就采用暴力来解决,形成一种暴力至上的意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从这一角度上说,法治教育的建立要求家长主动将自身的责任扛起,非间接性地保护青少年成长,并培养出青少年自身所具有的法治意识。
三、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困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历经30余年,其变革过程逐渐向青少年“法治教育”靠拢,但与此同时,社会诸多热点事件依旧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着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多元困境。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未统一、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制度失范”。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未能统一
1.学校普法意识不够
一方面,学校自身的普法意识低下,在课程设置上有失偏颇。在课程设置上,大多的学校都将法治教育综合地纳入到《思想品德》课程中,例如多地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课程内容的间断性与不衔接,间接地影响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固有的基本理念。即便是“3+1+2”新高考制度也未能指定将《政治》作为一门必选科目,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法治教育略显单薄。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构成单一,导致法治教育内容传授不精。即便是发达地区学校的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课程,其授课教师的组成部分依旧是班主任或专业不相匹配的其他教师。除此之外,法学这一学科专业性极强,知识难度较高,许多问题连教师都未必能理解,再加上缺少相应的培训,师资队伍的法治专业化水平较低。
2.家长教育理念缺失
家庭作为青少年个人品行修养最主要的教育者,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榜样作用。而当前我家庭教育在法治教育这块依旧呈现出一些问题。一是家长自身对法治教育理念的重视度不高,个人行为会极大影响青少年对法治自身的重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法治意识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二是多数家长认为法治教育的宣传普及仅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在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有些家长认为知识的传递只通过学校灌输即可,父母对培育青少年的法治思维不上心,进而使得部分青少年难以从家庭中培育法治思维与法治意识。
3.社会教育资源羸弱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法治教育从线下转为线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传输青少年法治教育知识理念提供了便利,但线上教学方式的成效性依旧不显著。网络是把双刃剑,形形色色不可控因素会在无形之中使青少年的心智受到不好的影响,例如网络游戏的暴力与各种盲目求利的广告等,都直接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提供法治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多以社会组织进校宣讲、社区定时走访宣传,未进行法治教育效果的检验,使得这些方式是在“走过场”,过于形式化。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验收失范
1.青少年法制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法治教育上采取的方式较为单一,仅通过学校设立的相关课程进行传授,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掌握法律知识程度上,我国青少年大多数仍未能够做到完备;二是在体现法治意识方面,我国青少年的法治观念较浅,行为举止与法治教育理念有相违背的地方;其三,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方面,受多种外界因素与自身吸收知识能力影响,且缺少对法律体系的维护。
2.缺少系统性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作为人类长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评价逐渐成为主客体认识的一种客观立场、观点与态度。在教育领域,其设立的严密性与科学性保证了教育的有序进行,评价是一切教育活动运行的指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要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测,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方式、内容、主体、周期,通过评价,既要检测法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也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法治素养的客观评价[5]。而法治教育目标并非要求青少年完全掌握此种知识,而是以培养其具有的法治理念为主。此种目标也就注定了法治教育难以通过指定性的标准来评估其效果。现如今的评价方式多是以教学效果为主,通过考试以成绩验收并非唯一标准。因此,这就需要构建一套更为合理且不以应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四、解决青少年法治教育困境的路径
当前我国在协同视域下面临困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破解,一方面,应从“家校社”协同育人来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验收实施效果。
(一)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治理体系
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治理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普法意识、家长教育治理、社会教育资源”等三大方面。
1.学校加强普法意识
首先,学校自身应合理分类校内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学校不应把法治教育直接纳入《思想品德》课程中,积极落实相应的教育课程制度;在分配课程设置上,《法治教育》课程应自成一栏,并合理地分配授课时间,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制度体系。其次,加强教师法治素养,提高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一方面,校内教师整体的法治教育素养应通过开展相应培训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在选人用人时,根据法治教育的特殊性,择优选择专业对口的教师,保证教学的专业性。我国现有阶段的法治教育教师储备人才较少,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法治教育相关教师有很大缺口,因此,对此类教师理应做好更优的福利待遇。最后,学校可以适当地引入相应的法律专业人士,与高校携手共进。加强兼职法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性、实效性和参与性,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力量[6]。
2.家庭注重法治理念培育
《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有相应的条款明确表示家庭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人品行的建设与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家庭内部应做到积极有效的沟通。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伴随着身体与精神的创伤,青少年无法通过自身去排解所面临的难题,此时家庭应重视其心灵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多沟通、多倾听、多排解、多疏通。二是家庭内部应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如若家庭氛围不和谐,不良好的家庭难免会导致青少年个人心理上的扭曲,家长要做好带头作用,规范自身,树立正确的榜样。三是家长要担起对青少年网络监督的责任。随着网络的普及,科技进步发展的背后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应监督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培育青少年个人的行为养成,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四是家庭并非青少年法治素养养成的“孤岛”,学校及社会都应辅助其中,做到家校社合一。例如学校作为家长最直接的接触者,可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在家长群里发布相关的法治知识,提高家长的言传身教作用;在社会大环境中,家长可以带领青少年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在生活中增长见识等。
3.社会提供教育资源整合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因其心理塑造的未完成性,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普及下的青少年易受舆论引导,而法治教育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法治教育除了国家在政治层面上大政方针的指引、学校层面上知识的灌输与家庭层面上行为的示范之外,社会理应在意识、实践等方面协同参与。一方面,构建强有力的法治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益性组织与政府相关机关单位共同支持并积极投入参与到法治教育工作中,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社会上的保护伞。另一方面,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积极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相关活动,通过将部分社会组织与学校相联系,开展并开发法治宣传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了解法治教育知识理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应问题时能够积极回应。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验收实施效果
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实施效果上还需通过教育评价进行验收,其实施路径主要包括“青少年掌握法治知识形式多样化、构建系统性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等。
1.青少年掌握法治知识形式多样化
法治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科普性与知识的严密性,在传授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枯燥、晦涩难懂,青少年处于思维的成长发育阶段,若仅通过授课等方式,容易使青少年不感兴趣甚至走神,宣传法治知识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要更为合理地验收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果,在进行法治教育评价之前,对教育形式进行更为合理的界定。因此,进行法治教育的不同主体方,要积极地拓宽法治教育渠道,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文件时,对法治教育渠道进行界定,依法为学校、社会提供一定的范本,学校可以尝试与法治类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利于青年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时代性,引入大学生志愿者,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信息发展如此快速的年代,在传授法治知识的同时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与法治教育相融,充分运用网上影音创设法治教育情境,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
2.构建系统性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
法治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从“建立强有力的督导督查制度、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建立督导督查制度上,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引导。不同地方采取的法治教育宣传方式不同,在督导检查上建立的相关指标也应不同,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定期进行考察与验收的前提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法治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从评价标准的制定上,评价指标应立足于政府相关部门现有的政策文件,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例如多数研究者强调建议从课堂教学目标、授课教学内容与方式、知识普及的教材选用、授课教师专业度与法治素养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二是在验收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要更多的关注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将目光更多的放在评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全过程上。综上,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需要家校社三维层面的共同参与,国家与政府层面也应纳入法治教育中,进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教育实施路径。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作用,系统化、全过程、多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才能不断完善法治教育保障体系,筑牢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坚实根基[7]。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