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消防管理办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层消防管理办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阐述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含义,对目前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加强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
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安全管理;消防设施
1消防安全管理的含义
社会单位内部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对消防工作实施的组织、协调、指挥以及控制的活动即为消防安全管理,就是在研究与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消防安全形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学的方法与基础理论,以相关的中央到地方的制度、法律及法规等为主要依据,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功能,合理、科学且有效的使用有效信息、时间、物力、财力以及人力,为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现代人类用火、控火的水平与能力就能够通过这种行为直观的体现出来[1]。
2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施设置与相关要求不相符
在现行的相关消防技术规定与规范中,高层居民住宅小区通常应该设置有消防电源、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防烟排烟以及室内火栓等现代化的消防安全设备与设施,但是部分修建时间较长的高层住宅中的消防安全设备与设施的设置通常与现行的相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不相符,导致部分高层居民住宅小区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消防隐患。而增设消防电源、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安全设备与设施所需费用较多,且这些修建时间较长的高层住宅维修基金都较少,从而导致难以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实施整改的经费[2]。
2.2管理工作不完善
在一些高层居民住宅小区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完善性,如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未制定事故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消防安全制度等;部分自动消防系统的技术操作人员与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为经过专业的消防培训就违规上岗,从而致使这些人员对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流程不熟悉,技术水平不高,甚至部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还出现脱岗等问题。
2.3消防车扑救面、消防车通道被占用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车,但是因为小区内车位数量不足,停车比较困难,从而导致部分住户直接在小区的空地上停放车辆,消防车扑救面、消防车通道被占用,一旦有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消防车也不能及时且快速的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扑救工作,非常容易导致事故的严重性增加[3]。
2.4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高层居民住宅小区中,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电器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致使家庭用电量不断增加,电气线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量增加,可能导致严重超出原设计的负荷值[4],使得线路在超负荷工作中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火灾发生。
(2)燃气使用。部分居民使用天然气的常识相当缺乏,且私自移动或拆装燃气灶具、管道,甚至在蒸煮或烹饪食物时忘记关火或离开厨房,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3)住宅疏散。部分居民将大量的易燃、可燃等杂物放置在楼梯间与走道上,而部分在顶楼居住的居民,通常也将楼顶疏散平台当作是自家的花园,在上面私自搭建或者是栽花种草,违规锁闭通往平台的通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时居民不能通过楼顶平台疏散。
3加强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由于目前一些高层住宅小区的火灾扑救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消防设施,消防装备扑救能力很有限,所以在高层住宅小区的火灾事故防范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很有必要。
(1)若高层住宅小区中有条件,可以将一些智能化的手段引入到消防安全管理中,改造并升级目前的消防设备与设施,利用智能安全防范系统中的火灾联动控制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等进行消防安全管理,一旦有火灾发生就能够自动进行报警,并及时处理。
(2)对现有的消防硬件设施进行改良,并有效控制被盗现象的发生。例如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消防栓与水枪接扣用非金属材料来替代;将开启警报装置增设在灭火器箱与消火栓箱上,一旦箱盖打开就会自动报警,在起到防盗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及时为事故的发生报警。
(3)努力倡导并推动住户将必要的逃生及消防器材配备在家中。
3.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5]
要保证小区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顺利且有效的开展,管理机制必不可少,所以建议由政府牵头,公安、城建、房管、消防以及产权单位等部门协同,将《高层居民住宅小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办法》制定出来,内容包括加大消防安全防范投入经费比例、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及消防安全责任制等强制性规定,并将一整套由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公安消防机构、街道办事处及高层住宅小区住户共同防范、共同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同时要坚持以重在治本、标本兼治及打防并举的原则对消防设施进行管理,并要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对挪用、盗窃建筑消防设施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对收购消防设施等行为进行治理。此外可引入保险机制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与维修,从而对消防设施养护缺乏保障的困境进行有效弥补。
3.3加强消防监管力度
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监管是消防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而要充分借助社区网路化管理平台的优势,将网格助理员的巡查监督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进一步加强网格助理员队伍的业务教育培训,使其消防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对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日常督查与检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而保证能够将隐患与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向街道分管中心反馈,进行协调处理。此外,还应该以楼栋或者是小区为单位,每户家庭派人参加,成立有效的居民互查互助小组,对小区的公共区域定期进行检查并改进,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3.4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为有效防止车辆占用消防通道、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及政府部门要对小区停车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所以,为保证高层居民住宅小区公共消防通道的畅通性,对私家车停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相关单位可以对周边单位的停车资源积极进行挖掘,或是建设一定规模的公用停车场等。此外,社区对私家车主的引导与宣传教育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强,并将明显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志设置好,提醒广大住户自觉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并做到不损坏消防设施及不占用消防车道的好习惯。
3.5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及应急消防演练
要保证高层住宅小区中的住户对高层住宅楼内各种消防器材与消防设施的作用、用途、维护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等有全面的了解,消防机构与社区消防单位就应该定期对高层住宅居民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培训,并对如何安全用电、用气等知识进行教育培训,指导住户仔细熟悉高层住宅楼内的逃生路线,对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学习,同时事故应急疏散逃生演练也要定期开展,要保证每一位住户都能够正确掌握火灾事故的应急防范技能。除此之外,住户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注意的地方也要进行指导,从而有效防止因燃放不当而发生火灾事故[6]。
4结束语
目前高层居民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消防安全问题。社会在繁荣、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同步发展。所以,在今后的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消防机构与产权单位相互配合与协调以及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切实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进而保证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周敬民 单位:济南市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陈锋,王洪备,陈秉安.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2(8):55-57.
[2]叶超.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1):1246-1248.
[3]熊忠晖.高层住宅小区防火安全技术探讨[C]∥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校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3:2.
[4]武纬国,王致彬,武卫领.浅析住宅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13(9):103-104.
关键词: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和现代化房产开发相配套的综合管理体系,日益受到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对环境卫生和安保投入较多,而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关注较少,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缺失、消防控制系统故障、消防车通道不畅通和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问题。《办法》的颁布实施,为解决此类防火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有效办法和有力依据。
一、贯彻《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办法》的适用范围。《办法》将本市内委托物业管理的各类情形均纳入其中,包括商业楼、商业广场等公共场所、住宅小区,以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并明确规定,尚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小区,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负责。
(二)明晰具体责任。《办法》明确要求:明确了县(市、区)政府、乡镇(街道)和城管、住建、自然资源、人防、行政审批、发改、公安、消防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物业管理协会等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规定了物业使用人、租赁双方、业主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等主体的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三)行为要求明确细化。《办法》列举了物业服务企业应尽的12项消防安全管理职责、10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7项防火巡查内容和10项防火检查内容,并就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车道划线标识、出租双方所尽职责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提出了物业服务企业每年至少委托检测机构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的规定。
(四)执法监督手段多样化。《办法》第三十七条明确:对于违章搭建建(构)筑物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消防车道、防火间距等,消防救援机构既要与公安派出所落实日常检查职责,亦需同乡镇(街道)、城管综合管理部门协作执法、联合执法。
二、住宅物业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住宅小区历来是亡人火灾高发区域,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电气故障和用电隐患风险居高不下。据统计,2019年度,住宅火灾占总数的44.8%,共造成1045人死亡,占总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的总和。其中,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或老化、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旧电器“超期服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较为集中。
(二)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维保不到位。部分住宅小区存在消防设施未定期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系统瘫痪、消防给水管道无水、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缺失、常闭式防火门未保持关闭状态等等问题,消防设施成为摆设,发生火灾时不能发挥防灭火作用。
(三)疏散通道堆物现象严重。随着私家车不断增多,私家车数量与停车位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通道的现象经常出现,甚至一些小区主干道车满为患,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现象日益凸显,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迅速开展。
(四)居民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居民不懂消防安全常识,对身边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在日常生活中,用火、用电、用气不注意、不规范,乱扔烟头、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擅自增加大功率电器、私自改装燃气管道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严重。
三、如何应对住宅物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办法》规定和工作实际考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层面。1.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消防档案是“有据可依”的具体抓手。目前,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往往对管理区域的消防安全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设施停用、器材挪用等消防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只有严格消防档案的管理要求,督促监督指导力度,才能真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应按照《办法》明确规定,严格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消防工作档案。消防救援机构应依法查处未建立消防档案或者消防档案内容不规范的违法违规行为。2.宣传提示是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办法》以法定的形式明确了物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要求和法律责任,《办法》明确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发挥微型站火灾防控末端作用。微型消防站社会最末端的火灾防控力量。物业服务企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设好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切实提高微型消防站的效能。
(二)消防救援机构层面。1.督促住宅物业落实管理责任。要结合《消防法》和新施行的《衡水市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制定物业管理消防安全工作导则,打造示范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单位,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适时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2.重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要与物业公司协调配合,利用“119”宣传月等有利契机,把消防安全知识多维度、多形式进行宣传,面向住户群众广泛开展安全逃生自救、初起火灾扑救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可联合物业、居委会组织火灾疏散演练,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点评讲解,进一步丰富物业和户主的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安全自救能力。3.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管理。要经常深入到社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或适时开展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发现火灾隐患或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依法立案调查,监督指导物业公司对管理区域内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并指导其做好管理区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物业服务企业层面。随着《办法》的施行,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细化,也给物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完善交接手续,严把“交接关”。交接要把消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无论是新物业还是旧物业,都要细致全面地对内部消防设备进行验收。首先,要求交接方提供消防系统的相关图纸和设施设备维保的基础台账,遇到突发情况才不会慌乱;其次,要邀请专业人员对消防系统的组成、性能进行检查、验收,并加强发现缺陷的整改工作;同时,接收方要对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仔细整理归档,做好消防设施设备维保的登记记录,确保消防系统能够可靠运行。2.明确岗位职责,严把“队伍关”。物业服务企业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定期接受消防培训,掌握常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微型消防站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先期处置作用,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且熟练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3.强化考核监督,严把“长久关”。要定期对物业员工组织消防安全工作技能、能力的自测,对考核优秀的员工要表彰奖励,对考核未通过的员工要强制“回炉重造”。要利用好日常巡查对电气设备、照明灯具和应急标识等进行检查,按时间节点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测试,最大限度消除损坏隐患,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并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Z].2007-8-26.
[2]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管理分技术委员会.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GA1283-2015[S].2015-12-22.
[3]陈同刚,徐万利.高层住宅物业消防现状及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06):47-49.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这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从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改善这一状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论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繁多且复杂,精良的工程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对工程全寿命周期上的各个阶段都要给予充分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时俱进,通过先进的管理办法为建筑工程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和价值,这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相关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其中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果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投资目标的实现,也会对企业的良好形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规模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需要管理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而且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的因素很多,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天气、地质灾害等,有些则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技术、设备等。只有对每个环节都监管到位,才能提高管理效果。
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有些施工单位不能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导致其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也是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不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管理人员也要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否则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参建企业蒙受损失。另外,有些企业虽然对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及时更新,但是为了节省施工成本,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办法,这样难以满足时展的要求,也无法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3.2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是对人员进行的管理,施工技术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参建企业运行的关键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联锁问题出现。为了实现对技术的管理,参建企业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措施,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很难做到精细管理,这对安全生产是非常不利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由于对技术管理不到位,阻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施工管理也无法全面有效的落实。
3.3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受到了一定重视,但是就其实际情况而言,有些企业仍然出现了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达到现有的施工和管理要求,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施工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企业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来解决这些问题。
4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完成技术交底,不仅要认真研究图纸,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运输材料的交通是否便利、通畅,安全设施是否规范、完善,保护施工人员的各种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这些都是在施工之前需要认真核查,以此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同时,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详细分配安全施工责任,秉持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让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另外,对于安全施工还要制定一定的监管制度,让所有人员都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这不仅是对施工人员负责,也是对企业发展提供的良好保障,同时还维护了企业的正面形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自觉遵守安全规则,还要监督其他人是否安全施工,让所有人员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满足规范作业的要求,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2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为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达到建筑施工的要求。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施工进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成本。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更新,还能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竣工之后的技术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严格落实对技术材料和记录档案的整理程序,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次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技术进行改善和创新,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技术帮助。
4.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而要想改善当前的管理情况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此,建筑相关企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对涉及到建筑工程方面的内容要加大投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必要的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会更加重视工程管理的效果,在每个施工环节中都能坚持既定的原则,避免出现对工程质量把控不严的情况。除了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各种培训之外,在新员工入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使其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能达到工程管理的要求。
4.4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要把此项制度确切落实到所有管理人员中,根据考核成绩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此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管,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制度可依,同时也加强了对管理人员作风方面的管理。通过制度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都能得到提升,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更上一层楼。其次,管理制度建立以后要保障落实到位,并加强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管理,让制度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其中,对于不服从、不配合的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罚。另外,对于施工现场的信息也要加强管理,统一整理和保管,如发生遗漏或者损坏现象要及时处理和补救,这样才能让管理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管理制度也要及时更新,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和改善,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管理效果也会逐渐提升。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方面,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对管理安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形象。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要逐渐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针对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并保障所有涉及到的人员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维护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奇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0):9-10.
【2】郭光,赵寅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0):23-24.
【3】赵博.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名城绘,2020(001):0180-0180.
作者:刘喜然 单位:京兴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第二篇:高层建筑消防工程防排烟问题探讨
关注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烟、排烟相关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相关工程的最终品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情事故出现的几率,保护民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暖通设备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现阶段高层建筑暖通设备中的防烟、排烟相关技术亟待提升,有关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加强,相关监管制度需要完善。为了满足消防救援工作的有序推进,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规范的设计及施工,加强对安装作业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高层建筑中暖通消防工程防烟、排烟系统的最终质量。
一、高层建筑物中暖通消防工程采用防烟、排烟相关技术的重要意义
1最大程度保护广大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很多高层建筑在国内各大城市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物的特殊结构使其一旦出现火灾,扑灭火情以及营救被困人员的难度较大,此类火灾险情的频繁发生,不但对广大民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全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一旦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险情,假如没能尽快实施防烟及排烟的操作,将会引起相关的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楼道中聚集大量的烟雾甚至有毒有害的气体,进而加大了火灾险情引起的人员伤亡的概率,严重威胁着高层建筑物内部被困人员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因此,有关部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工作,通过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文强化广大民众的必要的安全意识及消防知识,并且切实落实相关的消防防烟及排烟的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和普及,在消防安全相关的监督及检查工作过程中认真、负责地进行各项任务,全力抓住所有的工作的细节部分,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这样操作就可以显著减少火情发生的几率,有效保护广大民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保持全社会的安全、平稳的发展势头。
2有效提升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能力
烟气在建筑中的竖向流动主要是由烟囱效应引起的,当室内烟气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相同时,建筑越高,烟囱效应就越严重。当气体受热膨胀,就会引起烟气横向流动,从着火房间逐渐向走廊、楼梯间蔓延。此时,有效防烟、控烟,能够防止烟气聚集并蔓延到疏散楼梯,防止人们因为吸入浓烟而致死。同时,烟气具有较强的减光性,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科学规划及装配高层建筑物内的机械防排烟系统,能够大大提升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能力。
二、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中防烟及排烟相关施工技术的问题
1施工企业对于暖通消防工程施工过程的关注度不足
现阶段,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于暖通消防工程的关注度不足,加之有关部门负责监督工作的管理人员本身对于防烟及排烟施工技术的了解不够,造成相关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流程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没能切实关注消防安全,造成一旦出现火情等安全事故时的情况下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高层建筑物假如发生火灾,许多被困人员无法及时撤离,广大民众的自救能力有所欠缺,火焰在燃烧进程中可能发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又同时由于防烟及排烟装置数量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行之有效针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控制,无法显著延缓烟气的扩散速率,这样就能导致被困人员发生窒息的危险。
2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的施工作业方案规划不科学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物在进行建设以前,均必须对于施工场地实行现场勘测,依据现场的真实状况制订对应的建筑设计及施工作业方案。然而现阶段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现场勘测,仅仅依据过去的工作经验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工程规划二维工程图纸进行施工作业,抄袭的现象非常严重,引起相关防烟及排烟技术设备的施工方案在实际作业遇到很多阻碍,导致设计工程图纸和工程实际施工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造成相关高层建筑物暖通工程的防烟及排烟效果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相关高层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3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提升
许多施工企业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缺乏对于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挑选及培训,许多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本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严重不足,不具备有关设计能力及项目工程的管控能力,相关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欠缺,在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实行技术交底工作的时候,没能彻底理解工程设计二维工程图纸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某些技术细节的把控。例如:防火阀的现场安装进程中,必须在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等地方安装防火阀,然而在我们进行监督检查时,仍能发现人为原因引起的错装及漏装等状况,造成现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设计数量严重偏差,可能对防烟及排烟设备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无法行之有效对火灾进行把控及减弱。
三、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中防烟及排烟重点施工技术
1关注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监督排查工作的推进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品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各大施工企业必须关注推进消防安全监督排查工作的开展,使得各有关部门均能明确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中防烟及排烟施工技术的关键意义。特别是必须针对地方性的建筑施工单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实行教育培训,经过学习过去的火灾录像等,使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微小的疏忽可能导致巨大的危害,让其清楚本身的职责及任务,持续提升暖通消防工程施工作业过程的品质;对于消防安全监督排查人员,必须做好背景调查工作,并且实施专业化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及培训工作,关注提高其动手实际的操作能力,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作业现场增加排查及监管工作,保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精准评估施工现场暖通消防工程的真实状况,能够及时找出施工作业进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不足之处,并且给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的防烟及排烟施工作业的安全平稳推进。
2科学规划制定高层建筑物的防烟及排烟装置的安装作业方案
在进行现场的实际作业前,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事先现场勘察工程现场的施工作业条件及周围的环境要素,清晰明确相关的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标准,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对于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的防烟及排烟工程具体施工方案实施科学的设计工作,工程设计人员要生成专门的暖通消防工程相关的施工用安装指示图纸,对于项目的具体流程实行科学的安排和分配,完满执行技术交底任务,施工资料需要切实做到及时备份及存档,方便在施工作业进程中发现问题后随时核查相关文档。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定期参加教育培训等活动来进行持续的学习和提高,并且到不同的工地实地考察项目的情况,学习其他设计人员的设计亮点,此项归纳总结各类防烟及排烟工程的施工作业相关技术,进而持续推动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这样就能把本身的技能、专业知识与高层建筑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防烟及排烟工程作业方案的实际操作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强化高层建筑物暖通消防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保证防烟及排烟相关设备的有效工作。
3切实做好防烟及排烟相关装置的合理安装
相关部门需要随着时展,进一步优化有关高层建筑物消防工程的防烟及排烟技术操作过程的有关规范,强化所有相关人员对上述操作规范的认识程度,现场操作人员需要事先针对防烟及排烟相关装置的基础原理、线路走向、管道布置等现场状况全方位的掌握,随后严格依据精致化安全管控模式实施规范化施工,对相关部件进行合理安装。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各类相关工作切实执行到位,做好技术文件交底,施工作业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保持沟通,保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最大限度减轻火灾带来的损失;对于现场操作人员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杜绝人为原因出现违规操作引起的后续安全隐患,确保可以完全发挥出有效阻止有害烟雾蔓延的效果,提升防烟及排烟相关装置的实际应用成效。4科学应用自然排烟及机械防排烟相关技术自然排烟方法属于高层建筑物内实施排烟操作的较佳方案,需要针对高层建筑物的自然排烟窗实施科学的规划及改进设计工作,保证自然排烟窗能够实现预想的防烟及排烟效果。机械防排烟方案通常是借助装备暖通空调系统或采用机械防排烟风机来实现,可以科学稳定的进行输风及排放烟雾,能够行之有效的把控高层建筑物的排烟设备的工作效率,防止烟雾朝高层建筑物内蔓延,确保高层建筑物里面的正常通风换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持续增加,假如没能安装好高层建筑物防烟及排烟设备,如果出现火情,就可能发生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科学使用自然排烟窗及机械式防排烟设备,确保防烟及排烟设备的工作效率,用来保护广大民众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作者:钱娇娇 单位: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
第三篇:建筑工程中不可抗力风险分担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刻伴随着“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想避免因“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就必须重视对其的分析和应对。此外,在处理“不可抗力”风险的过程中,要以签订的合同为基础,重视风险管理,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购买工程保险,可以减少“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损失。论文就建筑工程中“不可抗力”的概念解读为切入点,提出了“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担策略,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对工程中“不可抗力”风险承担的思考,将风险转化为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不可抗力”;风险分担
1引言
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可预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瘟疫、骚乱、暴动、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由于超出双方当事人和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会降低项目和合同的绩效。不能盲目地将“不可抗力”的风险强加给承包商。在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建筑工程受损,会妨碍承包商履行施工合同,也必须按约定提供具体资料。此外,为减轻“不可抗力”造成的项目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不应部分或全部由承包商承担。
2“不可抗力”风险分担应对策略
2.1签订合理公约,划分风险范围
一般而言,具有经验的工程承包商会非常重视工程合同签订和风险防范。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当事各方根据实际工程进展情况的变化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做出的积极调整。当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合理的工程约定应免除或者减轻当事人的履约的义务。但是,业主和承包商在确定“不可抗力”风险范围时常常会产生分歧。业主通常在合同中加入条款免除责任或转嫁风险。而作为承包商,必须就合同条款中“不可抗力”的具体风险分担与业主明确划分。约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要定义“不可抗力”的含义,二要列出与执行本协议相关的最常见的“不可抗力”事件,三要明确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的影响和有效性。因此,应在合同中明确定义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风险分担的范围和责任,并采用合理的合同条款来减轻和转移承包商的风险。另外,投标时,承包商需要合理地评估风险,并将其包括在总价中,或者当承包商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总成本的估价中保留“风险费用”。也就是说,预留一定比例的风险资金,以减少因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2重视风险管理,制订应急条款
重视风险管理的措施为识别、测量和分析潜在的意外损失,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意外损失并自行承担“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与损失。总而言之,“不可抗力”风险识别是整个“不可抗力”风险管理的基础。识别过程通常包括验证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建立初步交易并识别风险。这些方法包括:创建风险条目,现场审核,外部咨询,记录参考,分析并得出结论。而风险管理评估旨在确定其相对重要性。通常,风险度量标准将过去的记录与实际条件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许多相似的风险观察和统计。如果要衡量风险损失,应考虑三个概率分布:损失总数,潜在项目以及每个损失的预期金额。此外,风险分析的“不可避免性”是使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来解决定性、定量或综合不确定性,并评估潜在风险和潜在影响的过程。“不可抗力”风险分析涉及三个基本步骤:收集数据,分为客观统计和主观判断数据;对可能结果和概率分布的评估进行不确定性建模;建筑项目的风险影响评估。
2.3购买工程保险,减轻风险损失
从国际工程实践来看,工程保险具有以下特点:特定的保险内容(承包商可以不列出具体的保险,并通过保险的法规和政策做出具体规定),由于工期较长,通常承包商在分段保险期间执行项目时,危险是相互植入的。项目所有风险保险原则上是一种全面保险,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内容因国情而异,项目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风险保险有很多条件约束,但保险的范围和内容因国家/地区的情况而异,并且项目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项目中所有风险的溢价率通常是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的,而具体的溢价率通常是根据风险的大小来确定的。参考并综合了项目风险的性质后,如项目本身的自然和地理条件,项目建设期的长短,承包商的资格,技能水平和经验以及类似的工程损失等,承包方可以按合同约定,将第三方责任险与工程中的所有风险结合起来共同投保。因此,承包商在保险决策和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保险的限制条件和范围。
3工程案例分析
风险总是与项目的绩效相关联,无风险的工程项目几乎不存在。风险和利润是对立统一的。承包商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并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调查周全并预见相关利害条件,使“不可抗力”风险转化为经济利益。案例1:北京某建筑公司建设道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所在国和周边国家爆发贸易争端。一项贸易协议争端导致石油短缺,主要项目暂停了9个半月,这属于重大风险。根据工程合同的有关条款,最终该公司成功提出索赔。该项目的索赔额为440万美元,占合同价值的44.85%,因“不可抗力”风险事件而延长工期。由于签订了合理的合同,因此承包商有权从业主那里获得经济补偿,这是索赔成功的理论基础。因此,建筑工程中成功的风险分担与索赔必须要具有充分的合同依据。案例2:江西省的一家建筑公司在非洲马里的一个大型农业地区开展了一项水利项目,在建设期间的总价为3000万美元,当时恐怖主义在国家造成了大规模的起义,由于政治原因对施工造成了“不可抗力”事件。根据有关规定FIDIC合同条款的“通用条件”和风险定义双方之间的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公司认为这是“业主的风险”,并提出了申诉,最后索赔161,341美元。但如果合同中没有详细条款,情况就变得十分困难,如我国的一家港口建筑公司通过投标获得了南亚国家的一个港口扩建项目。但是,一艘货船在海上遇到巨大的风暴,被迫绕航迫使该项目推迟。业主要扣除360万美元的延迟赔偿,由于双方之间的协调失败,随后移交给仲裁机构解决。由于合同未明确规定,业主应免除因工期延误而产生的责任。仲裁机构认为,承包商应赔偿业主因延误造成的所有损失,共计赔偿245万美元。案例3:某公司在马来西亚承包了较少见的设计施工、融资总承包工程。该工程业主提供银行保函、土地和母公司担保,并将合同修改为可分割合同,即在承包商无法控制的原因下造成停工,允许按实结算。然而,一场沙尘暴袭击了沙巴州,对边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业主要求赔偿。尽管造成的后果和引起的法律问题是巨大的,但业主是否有权在维修期结束后扣留维修金作为将来承包商可能的赔偿这个问题并不清晰。最后,保险公司使用“替代索赔”的权利,即在赔偿受保人损失的同时,取代受保人向肇事者索赔的权利。然而在英美法下,业主在确定保险公司理赔时长一般为3~5年,甚至7~8年。由此可见,项目的风险随时可能存在,也可能会卷入一场持久的诉讼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购买工程保险对于减少“不可抗力”带来的经济损失必不可少。
4结语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中应对“不可抗力”风险的能力进而进行施工风险分担,工程承包商应从选择项目时就开始进行“不可抗力”风险辨识和分析,认真起草签订合理、有保障的公约;合同谈判时,承包商应充分了解并熟悉工程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适用法律法规和惯例。制定应急计划以预防各种风险,尽可能将风险降至最低。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风险征兆,预测风险损失,在施工中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为工程购买适当的保险,以应对出现风险事件后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抗力”风险的不利影响,将风险转换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继伟.关于工程保险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
1.持续深入开展宣贯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日前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将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内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好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总开关,坚决扛起保民平安的政治责任(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2.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深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继续深化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分类处置、信息建档工作,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深入扎实推进全镇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结合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开展“回头看”(镇安办牵头,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3.推动落实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对照《中共古田县委古田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措施和要求,加强专项督导,适时组织开展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生根(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二、创新抓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4.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个责任”落实。切实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的要求,做到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同部署、同落实、同指导、同服务;督促企业落实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好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各项责任措施。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按照镇应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达产满产,实行分区分类、精准施策、有效服务、差异化复工复产。督促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落实“班班见领导”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要坚持一事一处理,严防简单化、“一刀切”等偏激和极端做法(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5.进一步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加大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服务指导。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把宣传教育贯穿全过程。创新安全监管方式,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人员接触和聚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电话督促、微信短信提醒、视频调度、发放书面材料、群众举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严防企业因赶工期、超能力生产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6.巩固提升好的经验做法。全面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监管工作,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反思问题不足,形成长效机制。注重举一反三,探索人员密集型企业、场所等遇突发事件人员分散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中安全监管应急机制,同时大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三、织牢织密织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7.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制度。(镇安办、消防办会同各镇直有关单位负责)。
8.推动部门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做到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9.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生机制。建立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报告安全生产风险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经济杠杆、差异化监管等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创建的内生动力。严格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推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加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发挥重点企业带头示范引领作用(镇安办、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四、深入排查隐患,健全预防控制体系
10.全力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系统性安全风险。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细化制定我镇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三年提升行动,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深化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推动完善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防范危险化学品“灰犀牛”风险(镇安办、企业服务中心、交通办、派出所、环保办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排查,坚决整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镇环保办、安办牵头,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1.加大交通运输领域执法监管力度。各镇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发挥执法监管优势,积极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联勤联动执法行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违法行为,重点打击非法从事道路旅客运输、出租车客运的企业和车辆,加大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严查“百吨王”以及大客车超速、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强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重型载货汽车等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切实整顿运输企业“挂而不管”“以包代管”问题,深入推进公路交通秩序整治,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镇交通办、派出所、市场监管所、文化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健全完善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交通办、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派出所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2.开展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综合治理。在房屋市政、建筑施工、道路、水利、电力、建筑安装等建设工程领域,严厉打击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效遏制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无证上岗等问题。聚焦桥梁隧道、脚手架、高支模、深基坑、起重机械、地下暗挖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强化执法检查,督促建设单位等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切实落实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员工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立健全危大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及时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交通办、水利站、安办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3.深化矿山安全风险隐患防控治理。强制淘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非阻燃材料以及干式制动井下无轨运输人员、油料和炸药的车辆等落后工艺设备,加强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镇安办负责)。
14.深入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整治行动。以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建筑内部及周边道路消防车通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督促管理使用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落实维护管理职责,严格按照标准划设消防车通道标志标线,设置警示牌,预留消防车通道宽度,并定期组织开展巡查、检查和维护等。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予以查处,情节恶劣的纳入消防安全严重失信行为,加大宣传曝光力度。(镇消防办、安全办、派出所、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交通办、国土所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5.推进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学校、医院、福利院、宗教活动场所、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多合一”、群租房、老旧小区、酒店、小微企业、家庭作坊等高风险场所,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疏散通道不畅通、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风险,加大执法检查和联合惩戒力度(镇消防办、安全办、派出所、社会事务所、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教育、卫计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6.深化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强燃气安全检查,开展燃气管道占压隐患排查整改,抓好餐饮场所用气安全整治。加大打击“黑气”力度,持续推行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实名制,推进燃气行业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严厉查处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储存、充装、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镇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交通办、派出所分工负责)。强化工贸行业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部位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镇安全办牵头,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持续推进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民爆、电力、旅游、农机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坚决消除安全隐患(镇安全办、交通办、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企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做好源头防范(镇卫计部门牵头,各镇直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7.扎实排查治理城市道路塌陷隐患。全面梳理排查各村湿陷性黄土区域、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区域、老旧管网集中区域、地下人防工程影响区域主要道路,对发现的塌陷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强化城市道路塌陷源头因素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周边沉降变形监测监控,加大道路及沿路地下管道巡查及管理力度,鼓励采用探地雷达等科技手段开展空洞探查,及时研判隐患,制定方案整改。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塌陷的巡查防控常态化机制,加大道路、市政管网等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的检查力度(镇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等有关单位分工负责)。
18.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的规定,推进提高城市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和水平(镇安全办会同有关单位负责)。
五、构建完善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关键词:物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应对策略
—、当前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由于物业管理服务进入人民的日常生活,至今也就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还不高,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还不丰富,体系也不够完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一)现行的很多老旧建筑建成于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实施之前,防火设计并未达到现行法律法规制定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材料使用、间距设置、消防车通道、防排烟设计等方面便落下先天不足。加之二次装修过程中再出现使用防火等级不足的建筑材料,甚至改变房屋设计用途,随意超设计负荷的增设用电设备,特别是部分老旧市场、办公楼后期大量增设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又未对其负荷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计算,给消防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
(二)消防安全管理所需经费无出处,由于维修基金的实施和管理在近一、二十年才得到真正落实和加强,过去有些开发商提供的物业管理维修资金没有法定主管部门监督提留,致使其费用只能全部由业主和使用人来承担,这样就势必会出现业主和使用人不愿意买单情形发生;维修资金不落实,消防设施设备就得不到有效维护保养,必须增设的消防设施也就无法购置。
(三)消防安全管理的职业化队伍未真正形成,物业管理由于起步较晚,行业自律并未真正形成,行业之间不正当竞争频繁。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中具有消防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屈指可数,面对当今大型建筑中出现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消防设施,物业管理人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物业管理者自身能力水平不足,未能妥善处理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的关系;特别是为了不得罪产权人,对其应当进行的必要消防硬件方面的整改完善不能大胆要求和督促,自身又鉴于专业能力问题,无法建立起与所管业态相应的消防安全制度体系,或者说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体系,但其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较差。
(四)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由于目前城市建筑的开发商在设计、装(维)修阶段基本没让物业企业介入,形成建、管脱节,造成该产权在物业使用过程中才发现个别消防设施功能不完善、管理不便利、操作不实用等问题,留下先天不足。当前,很多城市都还存在着同一建筑多种业态和多个产权单位因各种原因,不是或不愿共同聘请同一家物业企业现象;这些必然造成物业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矛盾众多。由于物业消防安全管理涉及许多行业,而物业企业与区域内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又常常因应当履行的工作范围和职责界定不明,致使消防安全管理中产生大量矛盾纠纷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
二、改变现有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现代建筑越建越大、越建越高,大型商业楼宇和高层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而前文提到的消防主体责任不明晰;专业化管理队伍不满足;资金投入不保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消防安全就存在隐患。对于那些人员密集场所、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事故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就不堪设想,所造成的损失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通过强化建设设计规范,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加强消防安全专业管理团队建设,改变物业消防管理现状已经刻不容缓。
三、改变现有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应对策略
物业服务领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它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消防安全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说无消防不物业,因此,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成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工作任务。
(一)明确物业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
物业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真正落实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火灾隐患防控治理制度。并结合本物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确保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人、物、环、管四大要素有效衔接,通过严格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考评,落实人人过关的奖惩制度,使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二)落实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及培训,重视技能培养
目前物业企业从业员工整体素质并不高,企业必须通过每月安全例会,入职员工的进单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在岗、调岗培训,尽可能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强化员工的消防法制理念和消防安全火灾防范意识教育。因为从过去的消防安全事故来看,物业管理现场违规使用电器设备、动火作业而引发火灾,是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消防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不具备自救逃生能力和技能而发生可怕悲剧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很多都反映出是由于对员工的“四懂、四会、四个能力”建设等的教育培训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具备与之岗位责任相适应的能力和技能,他们就能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并消除隐患,纵使出现事故发生,也可以在火灾初始阶段,通过现场人员采取行之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组织引导人员快速疏散,从而避免造成或尽量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是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消防意识、技能薄弱,因而促成和扩大了火灾事故给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当然在做好物业企业内部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还应加强履行对产权人、使用人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义务,通过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消防安全宣传画,利用小区广播、小区业主QQ群、公司PPT平台等多种方式,配合社区街道向辖区内社会公众宣传火灾预防、灭火救援、逃生疏散相关知识,公示所管物业区域的防火救援预案和火灾事故发生时的疏散行进路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规范装修作业安全,做好过程监督
物业管理过程中的装修管理常常伴随着一方在经营、生活,一方却在装修作业;所以入驻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装修单位,在装修前一定要制订详细的装修作业方案,与现场物业管理企业签订《施工管理协议》《施工安全责任书》等法律文书,明确装修的作业范围及作业时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动火作业或者改变原有建筑内外结构的,必须按法律规定报请现场管理方或地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通过后方可进行。人员密集场所在其营业期间,严禁动火作业。同时,装修队伍必须具备与其施工作业内容相适应的相关资质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要求持证上岗。装修现场应当安排具有相应消防从业经验的专(兼)职人员进行现场监护,并按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必要的防火分隔,落实防护措施,每日施工结束后应对现场可燃、易燃材料进行清除,防止遗留火种引发的火灾事故。
(四)落实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
《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负有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建构筑物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救援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指示标志,并按法规要求委托具有消防维保资质的单位定期组织对建构筑物现场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验、维修,确保其完好、有效;对消防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还应落实每日巡查制度。所有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每年都应当聘请第三方消防检测机构进行至少一次全面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物业企业(或督促业主单位)依据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相关规定有权监督消防维修保养单位认真履职;同时,对有保质期限要求的灭火器材,应当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到期更换处置工作,确保所有消防设备运行正常。
(五)建立高素质的物业消防应急管理队伍
物业服务企业的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防灾灭火知识,熟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日常工作中应认真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制度,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确保灭火器、消火栓配件完好,报警系统准确无误。备用消防电源、应急发动机、微型消防站能随时启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发现消防安全隐患要建立隐患台账,落实整改目标、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资金、整改措施。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逐级防火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消防安全操作流程。要建立防火档案,对消防设备运行状况、重点消防部位、防火检查记录、设备检测记录等存档备案;要建立物业管理区域微型消防站,成立与所管项目相适应的义务消防员队伍。同时,与社会消防力量签订互助救援协议,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火演练。
四、结语
物业服务企业要想顺应潮流,在现代化城市生活管理中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自身物业服务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在消防安全上加大投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树立品牌,逐渐形成具有专业化人才队伍、规范化操作流程、制度化管理手段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对于消防安全的防控水平,有效地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卓英.浅谈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9):60-61.
[2]刘磊.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交际,2013(1):58.
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充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正在加快,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也愈来愈高。加强消防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是保障火灾事故救援有序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就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以及安全管理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对实际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安全管理;消防救援;原因
从近些年我国的火灾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在发生的频率上愈来愈高,对火灾处理及时有效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在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的各方面建设上没有完善化,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低等因素,造成了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消防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研究,就能为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1.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以及安全管理问题
1.1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分析
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了消防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避免消防员伤亡问题的发生。造成消防员伤亡的原因当中,主要有救援对象的复杂化。救援工作自身的危险性就比较大,尤其是处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时候,城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升高,居住人员愈发密集,各种危险品以及易燃物大量存放等,这些都比较容易发生火灾,以及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在消防灭火救援中,处置的对象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这就必然会对消防灭火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性有着很大威胁。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开展次数越来越多,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消防人员的事故概率,每次出警消防人员都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以及伤亡概率。加上消防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比较缺乏,对消防人员自身的安全保障力度就相对比较薄弱。还有是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现场安全意识不足,以及对自身的防护意识也比较薄弱。没有准确的掌握现场的情况,对火情的侦查工作没有细致化进行,对辖区的情况没有熟悉等等。这些因素都对消防人员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1.2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就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随着当前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层建筑也愈来愈高,建筑的结构也比较多样化。城市的大型活动也比较频繁,这样就加大了人流量,一旦发生火灾安全事故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实际的灭火救援过程中,在安全认识上没有加强,认为灭火救援是消防部门职责,没有重视社会各层联动,这样就造成了消防部门独立工作的局面,在安全工作的全面优化方面没有得到加强。消防人员没有注重灭火救援的安全技能熟练掌握。在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上没有深入进行,对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办法没有科学化地实施。指挥员以及战斗员的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在对灭火救援战评的工作上没有细化,不注重经验的积累等。各级指挥人员以及战斗员的专业化素质不足,消防队伍的人员结构没有合理化,基层岗位的更替相对比较快,灭火救援业务培训工作没有科学化地开展。另外,消防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对实战演练的相关工作比较弱化,消防人员的消防心理训练不强,专业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就是在消防救援的通信保障工作方面没有得到加强实施,当前的消防通信装备的种类还比较单一化,单兵通信装备的建设发展相对比较慢等。这些层面的问题对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就形成了很大阻碍。
2.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加强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保障安全管理的完善化。笔者结合实际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措施,如下所述:第一,注重安全管理思想观念的及时性转变。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要和时展的要求相结合,注重安全管理思想观念的及时性转变,从思想认识层面加以提升,对组织领导不断地强化。各级要站在保障民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对地区的火灾以及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任务和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将火灾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创新开展,树立良好的安全发展的理念,做好消防人员的伤亡事故预防工作等,将其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只有转变了安全管理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第二,加强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立。保障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就要从管理制度层面完善建立。在安全管理制度当中就有调查伤亡事故制度、消防员专职安全体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制度内容。要加强消防部队应对事故的成因的深入调查,进行全面地总结经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能定期对安全伤亡事故履行通报制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在风险管理方面也要加强,结合实际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以及识别和控制监督体制,从制度上将安全得以有效保障。第三,加强安全管理的战术应用。在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充分重视合理的战术加以应用。首先在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方面妥善实施,消防人员在参加灭火救援的时候,就要佩戴空气呼吸器以及消防头盔和安全服等等。在遇到了特殊火灾救援现场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提高安全防护的等级,佩戴专业防护服。在救援现场对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要不断加强,自觉做好个人防护的工作。另外,在现场的侦查工作方面要加强,及时掌握现场火灾的情况,预先做好火灾救援的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第四,强化消防人员的实战训练,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防人员在实际的灭火救援中,会遇到诸多的安全威胁,为能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日常的实战训练,本着从严出发的原则,在安全管理的观念上及时转变,并能从科学角度出发指导实践。将操场的训练以及实战演练紧密结合,对基地化的训练加以突出,对消防人员的技能以及体能训练要不断强化。在训练过程中应当立足现有的装备,注重装备的更新,利用新的消防设备和技术应对实际的火灾问题[5]。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并能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以应用,通过多种场地灵活组织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消防人员的实践能力,在安全方面也能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对消防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要充分注重从理论上进行学习,加强安全意识的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消防灭火救援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上要加强综合水平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要能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安全管理的理念上以及技术上,都要及时转变,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炳泉.用飞机实施消防灭火的历史与现状[J].山东消防,2003(8):38-39.
[2]张世军.我国消防灭火基层指挥体系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4):91.
[3]吕利军.浅谈我国消防灭火基层指挥体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4(10):92.
[4]贺宏涛,王伟峰,程勇.油库应大力加强消防灭火指挥员队伍建设[J].甘肃科技,2014(17):127-128.
上海中心大厦机电工程涵盖了给排水、消防、供配电、照明、冷暖空调、送排风、智能控制、综合布线等机电方面几乎所有的机电系统,且各个专业系统中绿色节能的四新技术应用几乎一应俱全,诸如给排水系统中的废水回收、中水处理系统;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同层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预留系统;供配电的电能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管理系统;LED泛光照明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等等。由于上海中心大厦的超高层垂直分区特性,机电系统各类子系统众多,组合应用方式多变,形成了机电系统庞大复杂的特性,如:给水和消防系统的垂直叠加供水、分区重力给水型;排水系统的高低区分段收集、接力式排水型;冷源系统的高低分区、多冷源组合型;热源系统的蒸汽干管、分区换热型;通风空调系统的区域独立型;电力系统的垂直供配、分区供电型,等等。
2建造难点及应对技术
(1)上海中心大厦垂直分区多
建造面积大,管理难度大,上安集团采用分区建造管理模式,按地下室、裙房、办公区、酒店塔冠区四大区域展开施工和管理。
(2)机电专业深化设计要求高
设备、管线布置难度大,与各中标设备供应商和系统供应商的专业配合程度高。上安集团以BIM模型为先导,以管井、标准层、设备层、机房间为序,逐步开展图纸深化工作,满足现场施工进度需求。
(3)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特性
给机电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吊装带来很大难度,可利用的吊运设备单一、量少,主要依靠塔吊和施工电梯,还要与土建、结构、装饰单位同时使用,上安集团将机电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处理、采用最合理的运吊方案和技术措施。
(4)总量57万m2的机电安装,涉及管道、电气、通风系统大量的实物工作量,加工预制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而超高层的特性是楼层面积小,不利于设置预制场地;且上海中心的双层幕墙的结构特性造成空气流动性差,对施工环境控制的要求高。上安集团对上海中心确定的总体技术路线是加大厂外预制深度和预制量,现场尽量多地装配施工,现场减少焊接和油漆作业;工厂化预制的全面应用为上海中心大厦的顺利建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上海中心大厦垂直分区多的特点,造就了系统的叠加性和庞大性。
而分区施工管理又把系统进行了分割施工,给水电风各系统的构成开通调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上安集团根据各专业的系统调试需求、以子系统构成开通调试为基本单元,开展机电系统完整性检查和子系统收尾;以正式通水、通电,临水临电切换为先机,以低区冷热源系统、高区冷源系统、消防系统调试验收为主线,开展系统完善收尾调试工作。
(6)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机电建造实施过程中,基本建造程序和其它项目比并无特殊,但需确定相关的关键过程,作为建造过程中里程碑目标实现的关键工序过程,确保进度、质量、安全三统一进行。
例如以变配电站的高压受电确定的垂直电缆吊装过程,地下室机房设备的吊装过程,幕墙部位的V槽LED电子屏和翅片散热系统的安装过程。关键过程的确定和实施,保证了机电系统的整体安装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7)弱电系统在本项目共配置
13大系统,约30个子系统。运用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且同时运行的系统多、维护和保养任务重。传统情况下通常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机电总承包方为突破自身各类资源及相关条件的限制,且为更好地完成总承包合同履约,引进了总集成管理思路及办法。采用总集成管理能融合非已所长,充分利用各参建单位、企业的软硬件产品及相应的专业技术支持团队的力量。总集成管理主要分为技术集成、要素或资源集成和智力集成,还存在信息集成、管理文化集成等形态。技术集成是整个系统总集成的核心关键。
(8)机电系统已完工未交付,又不得不提前使用投运的系统
例如永久电梯、高低压变配电站、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冷冻站冷却塔系统等均提前投运。如何保证运行管理和施工生产的合理结合,上安集团在上海中心大厦引入了物业化管理概念,把提前投运系统和系统施工有组织的结合和分离,确保机电系统的运行有序和施工安全。
3BIM建模和机电深化设计
(1)以BIM为基础的深化设计
工作是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的最好支持。上海中心大厦外形轻盈流畅,似一条盘龙直上云霄。然而独特的外形必定带来同样不同一般的复杂结构。同时,上海中心大厦在机电设计中的众多超新理念又使得整个机电系统极其纷繁。尤其是在几大施工的重点难点部位,例如:高、低区能源中心、塔冠设备区、各区设备层乃至与幕墙、钢结构配合紧密的极小细节,如果没有BIM的三维设计模型,无法想像机电各专业系统之间、机电与土建、钢结构、幕墙之间是如何搭建各种空间关系的。其次,在机电安装的实施过程中,由三维模型导出的二维深化设计图纸,使得深化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以三维形式的施工交底以及四维形式为基础的工艺安排与施工方案的确立,已经适时地渗透到安装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此外,以BIM参数化设计为基础的管道预制加工,使得机电安装工程的模块化、工厂化进程也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阶段。由于BIM的界入使“上海中心”机电深化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工作更加的直观了然,也为后续深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以BIM串联起的协调平台,是优质深化设计服务最佳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的BIM工作平台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协调沟通平台,相通的语言与相同的标准成为最大限度确保模型信息准确性与即时性的重要保证。因此,上安集团积极与总承包部BIM团队保持一致,全面采用AutodesdRevit与Navisworks系列软件并与总包同步升级。同时,将这一要求传达至各专业分包、系统供应商以及主设备供应商,并对没有条件的分包、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
(3)基于BIM的管线综合
传统的管线综合设计都是以二维图纸为基础,在本项目中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进行设计。在三维环境下将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的模型进行叠加,并将其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加以调整。通过BIM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弥补个人空间想象不足,实现复杂区域管线合理高效排布,确保各深化区域可行性和合理性。
(4)基于BIM的管线优化
在三维环境下,可以通过任意角度的查看模型中的任意位置。所以,通过BIM软件进行方案对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管线排布方式,创建更加合理美观的管线排列。在不影响原管线机能及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将机电管线进行适当调整,优化空间,快速解决碰撞问题,管线合理布留。同时,通过高效的现场资料管理工作,即时修改快速反映到模型中,获得一个与现场情况高度一致的最佳管线布局方案,有效提高一次安装的成功率,减少返工。
(5)基于BIM的设计成果检测
在制定施工图纸阶段,若相关各专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协调,可能直接导致施工图出图进度的延后,甚至进一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BIM技术则通过将各专业模型汇总到一起之后应用碰撞检测的功能,快速检测到并提示空间某一点碰撞,同时可高亮显示、以便于快速定位和调整管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项目中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直观地观察到了管线的碰撞检测情况和位置。然后,返回到Revit软件中根据碰撞的情况将各个碰撞点一一调整解决,调整完成之后再次对模型进行第二次的检测,如有碰撞则继续进行修改,直至最终检测结果为“零“碰撞。BIM碰撞检测流程的制定又为上海中心这一超大型项目的管线综合提供有效保障。
(6)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项目施工前,上安集团项目部对施工图进行初步熟悉与复核,通过深入了解设计意图与系统情况,为施工进度与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支持。通过对施工设计的了解,查找项目重点、难点部位,制定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将施工设计中不明确、不全面的问题记录下来,与设计院、业主进行沟通与讨论。例如:系统优化、机电完成标高以及施工关键方案的确定等问题。本项目中,利用BIM模型的设计能力与可视性进行技术交底,减少各方的沟通障碍,提供最为便利、直观的沟通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出图在确保模型“零”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模型指导深化设计出图。根据调整后的模型,有效指导深化设计出图,每一类图纸都有其固定的出图流程以确保图纸准确性及可靠性。通过BIM模型辅助深化设计出图,不仅能够确保图纸精确性,便于施工安装,还能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性模型配图方式,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理解辨认系统,上海中心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以剖面、平面、轴测、大样图等多种形式辅助施工人员施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4工业化建造,预制技术
由于施工现场面积有限,故管道的加工采用工厂预制的形式。上海中心的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加工,分为标准件和加工件,全部由上安集团的暖通设备加工厂在工厂内完成加工生产;楼层内水、电、风、弱电的各类支吊架全部采用轻型组合支吊架,只进行切割作业和组合安装,避免了焊接和油漆等大量的声、光、味的环境影响;管道安装涉及沟槽、螺纹等非焊接连接的安装,各区域就近建立小型预制场地,尽量加大预制深度,高比例的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切实推进了安装实物量的进程。风管工厂加工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工人只要将风管的尺寸参数输入计算机,车床就可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切割。另外,风管的咬口、翻边和角码帖附等工作也使用机械装置,跟传统的手工捶打成型相比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空调水管的预制加工主要以塔冠区的DN800冷却水管为主,制作中以业主确认的深化图为依据,现场管理人员经过实地复核后,将图纸中的管段尺寸转化到单线图中;绘图员根据施工员出具的单线图或尺寸复核图,绘制管段加工图;加工图得到确认后,交付后方预制加工组。同时,后方管道加工工厂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加工图和现场施工计划,按时保质完成相应管段成品或半成品的预制加工工作。支吊架的预制加工,传统工艺制作支吊架的方式为现场切割、钻孔、焊接,对于材料的用量不易控制,经常会造成严重浪费,且无法做到统一的外观,切割、焊接和涂装都会产生外观的缺陷。本工程中各类轻型管槽支吊架采用工厂化预制,制作流程为型材切割、煨弯、焊接、钻孔,最后进行刷漆。大部分支吊架的预制都经过镀锌、热浸锌或喷塑的表面处理,送至现场安装时就已是美观大方的成品。同时,支吊架加工后送至现场,无须动火,支架重量轻,组装方便。
5垂直运输管理和技术
(1)设备和大宗材料吊装和运输的工程量巨大,楼层材料垂直吊运4000t,楼层设备吊运、安装共3500t;地下室材料垂直吊运2000t,地下室设备吊运、安装共2500t;总计12000t。
设备安装的数量多,且接收单位复杂。施工周期和施工高峰期长。垂直吊运机械资源紧张。设备层的物资进场难,外部施工协调困难,大型设备吊装的高度高,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也高。
(2)设备、大宗材料垂直吊运和设备安装的施工机械准备上安集团项目部根据上海中心的业务范围、特点和难点,对机械和机具做了精心准备。
常规的吊机、铲车、卷扬机、液压搬运车、葫芦、钢丝绳等机械和机具,一应俱全。针对高空吊装的特点,定制了10t级(尺寸5500×3500)与20t级(尺寸6000×3500)两套吊装平台。此外还添置了6t级电动牵引车;5t级液压搬运车和5t级加长液压搬运车,设备在吊装平台内定位和吊装,这一做法在平台到楼面口后的定位中发挥了奇效。2013年4月,地下5层的冰蓄冷设备大批排管,由于没有吊装孔,排管只能从坡道运入地下室。由于排管的几何尺寸较大,卡车装太高,叉车运太长,小平车运没有刹车不安全,为此添置一台低重心(600)大车盘2m×6m挂车。为了提高施工电梯使用效率,满足大批量散件的运吊,项目上定制了9辆1t级的手推厢式搬运车。厢式搬运车尺寸为长1.3m,宽0.8m,高0.6m。该车的前、后两扇门为翻板式,需要时可运4m长的材料。
(3)材料和设备吊装、运输主要采用设备吊运重心位移法和设备吊装移动平台拖运法。
6关键建造过程的确定和机电四新技术实施
关键建造过程的确定和实施,保证了机电系统整体安装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在上海中心大厦机电工程的各系统中,四新技术的应用层出不穷,诸如给排水系统中的废水回收、中水处理系统;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同层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预留系统;供配电的电能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管理系统;LED泛光照明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等等。项目部正确理解各系统的原理,合理准确地进行深化设计,严谨科学地方案组织,规范地施工管理实施,最终实现系统的功能合并。
7弱电工程总集成技术
(1)项目部为使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内的环境达到舒适、安全、快捷的目的,配置安装了各种用途的系统和设备。
包括:各大型机电系统,如给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虹吸系统、水处理系统(中水、雨水)、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大堂地暖系统、暖通空调系统(AHU、FPB、VAV等大型设备)、防排烟系统、送排风系统、加药系统、三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气火灾系统、应急照明系统、SPD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泛光照明、灯光秀等系统。为使上述这些复杂而又相对独立的设备、系统能协同工作,并保证各系统自动化、正常通信、稳定的运行,项目部设计配备了种类繁多的智能化系统设备,项目上共配置13大系统,约30个子系统,如:
1)综合布线系统、固话通信系统、信息系统;
2)无线对讲系统(消防用、物业用);
3)卫星通讯系统、卫星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4)消防报警系统、公共/应急广播系统;
5)一卡通系统(含出入口控制及电子巡更、访客管理、速通门、梯控)、电子钥匙管理系统;
6)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分析系统);
7)车库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8)楼宇自控BA系统、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9)CPMS多能源管理系统;
10)IBMS、时钟系统;•EMC合同能源管理系统;•通讯配套系统、室内无线覆盖;•会议系统、扩声系统、舞台灯光系统等。这些机电及弱电系统在本项目上运用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且同时运行的系统多、维护和保养任务重,传统情况下通常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进了总集成管理思路及办法。
(2)本项目采用系统总集成管理
除了能取长补短、资源整合、集中调配等优势外,其根本性目的是为了:
1)集中管理:对各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
2)分散控制:各系统进行分布式控制,保持各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利于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排查和管理。
3)系统联动:以各系统的状态能数为基础,要根据可设置的条件实现各系统之间的相关硬件、软件联动。
4)优化运行:在各系统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运行计划制定,优化策略设定、实施、评估等功能。
(3)本项目中组成系统总集成管理的基本类型总集成管理可以主要分为技术集成、要素或资源集成和智力集成,技术集成是整个系统总集成的核心关键,根据技术集成管理办法梳理了以下界面内容:
1)系统功能界面;
2)系统操作平台接口与界面;
3)系统应用软件的界面;
4)设备材料、软件供应界面确定;
5)系统的技术接口界面确定;
6)施工安装界面的确定。根据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对上述各道工序由谁来负责施工和指导应该事先予以明确。主要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明确并落实主要设备安装负责人。•明确并落实未端设备安装负责人。•明确并落实执行机、阀门等控制设备安装、施工负责人及配合单位负责人。•明确并落实线槽、管线敷设负责•各子系统单体调试负责人。集成系统的调试,由系统集成商负责。
8物业化管理融入技术
上海中心项目中机电系统已完工未交付,却又不得不提前投运的系统,例如永久电梯、高低压变配电站、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冷冻站冷却塔系统等,上安集团项目部引入机电临时物业管理概念,组建施工过程中的机电物业化管理,保证关键部位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1)电梯运行管理
随着临时施工电梯的逐步退出,正式电梯逐步进入提前使用,按照原规划的Y1~Y9电梯,分批投入使用,由机电临时物业开始管理永久电梯临时使用,纳入工程协调部的统一管理。项目部对依次投入运行的9台电梯进行24h运行维护管理。电梯运行管理:电梯轿厢内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每日电梯的开启、关闭、操作、人员出入核实、材料运行检查等工作,确保每台运行的电梯外观完好,运行平稳,施工用梯安全、有序、规范。电梯维护管理:电梯运行管理人员做好电梯及轿厢内设施日常的清洁、维护管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电梯故障,做好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并配合专业维修单位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确保电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变配电站运行管理
在10kV变配电站施工完成,高压端受电完成,低压端准备向大楼开始供电之前,由机电临时物业人员接手管理变配电站。他们从施工状态中,提前脱离,进入正式移交使用前的准工作状态,以确保此类关键部位和设备设施处于安全受控临时使用状态。为了保证上海中心大厦已经投入运营的10kV变电站安全、正常运行,项目部派驻变电所运行人员对10kV变电站进行24h运行管理,确保变电所运行从施工到正式运行的无缝链接。每天至少4次对所有变电站设备巡视检查,做好巡视记录,包括:高压进线的电压、电流、低压总开关电流的计量记录,变压器温度等相关记录。并负责已投入运行变配电站的日常操作、维护、紧急故障处置汇报、突发事故处理、停、送电操作。
(3)冷冻机房运行管理
关键词: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范围和特点
高校后勤工作与师生员工息息相关,后勤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它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涉及教学、科研、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后勤安全管理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后勤安全管理主要指能源安全、餐饮安全、医疗卫生安全、车辆运输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施工安全、防汛防灾等。广义的后勤安全管理则把实验室安全、消防、治安等纳入其中。本文论述的后勤安全管理主要指狭义的后勤安全管理。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后勤安全管理是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贯穿于后勤服务的始终[1];后勤安全管理的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复杂;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2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师生对后勤安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现有的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内资源紧张问题凸显,餐饮、住宿、工程维修改造等后勤保障服务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各高校都或多或少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机构,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成效不高。主要表现为缺乏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来组织、协调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存在多部门交叉管理、职责不清,管理理念滞后,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没有形成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2安全意识淡薄
校园后勤安全风险处处存在,大到配电室、水泵房、排水系统、中央空调、电梯等公共设施,小到各部门、院系使用的水、电、暖气等,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安全不仅涉及后勤管理部门,还涉及其他部门和院系。而其他部门、院系一些师生认为后勤安全风险防范是后勤管理部门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另一方面,后勤队伍中劳务派遣人员、乙方服务公司人员众多。这些员工分布在餐饮、供电、供水、维修改造、物业、绿化等岗位,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大,他们往往只关心生产工作的完成情况或是经济利益,缺乏安全意识。
2.3主动巡查欠缺
部分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没能跟上招生规模的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基础设施老化问题[2],自来水给水管网、供暖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层出不穷;宿舍陈旧、拥挤,用电线路老化。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对于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基本上是被动维修,等到出现漏水或停电时才去抢修,平时没有做到主动巡查或是巡查力度不够。
3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
学校高层领导应深刻认识到后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石。学校成立校级层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或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协助党政负责人做好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领导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后勤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制度,细化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条目,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需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学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开展检查,对一些单位存在忽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或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行为做出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安全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设立一名兼职安全网格员,后勤管理部门各科室(中心)均设立一名兼职安全网格员,学校明确每一名安全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确保后勤安全管理领域全面覆盖,不留死角[3]。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巡查巡检制度。细化水、电、暖、中央空调、路灯、屋面、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等专项定期巡查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在学校安全生产工作小组领导下,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对从事后勤安全生产的干部、教职工以及服务公司员工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后勤管理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名单,抓好抓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安全生产领域管理者和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后勤餐饮管理教职工及餐饮服务公司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学习餐饮行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制度以及学校制定的餐饮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学习安全操作技能、消防知识等;后勤维修管理教职工及维修服务公司员工须接受施工安全培训,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制定的校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学习施工安全操作流程和人身防护技能;后勤能源管理教职工及服务公司员工须接受电力、二次供水、供暖等设施的安全操作培训,学习相关制度、应急预案;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须取得特种作业资质证书并按照行业要求定期参加社会相关机构组织的安全继续教育培训[4]。后勤管理部门要与学工、保卫等相关管理部门联动,共同做好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讲座、知识竞赛、消防疏散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在新生入学时,把安全教育作为上学第一课教学内容,对新生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安全防范教育,组织安全知识考试、主题演讲比赛、消防逃生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3.3实行人本管理理念
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人。后勤生产作业以及安全制度的执行必须靠人来完成。保证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人本管理就是强调坚持一切从人出发,通过激励的方式,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安全管理中不能仅靠行政命令对人的行动施加影响,更应尊重、理解、关心人,以人为中心开展管理行动[5]。后勤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理念,深入一线,了解师生的需求,及时沟通交流,化解师生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误解与抵触心理,争取全校师生对后勤安全工作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对待劳务派遣人员和乙方服务公司员工,应做到公平对等,主动去关心员工,减少处罚,增强后勤队伍的安全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后勤教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乙方服务公司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推动安全管理深入人心。
3.4加强重点场所安全管理
3.4.1食堂。①高校应通过招标方式引进资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餐饮管理公司,按照契约化管理原则,加强对餐饮公司进行饭菜的种类、价格、就餐环境、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监管。②加大对老旧食堂维修改造力度,更新设施设备,以使食堂操作间符合餐饮卫生安全要求,提升食堂服务能力。③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工程,对食堂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建立线上线下24h巡查机制。④引入餐饮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餐饮供应链管理平台可以实现食材采购、贮存、生产、加工、售卖、饭菜价格等全过程全透明监管,从而保障食品原材料的可溯源性和安全性。⑤建立健全餐厅考核办法。后勤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合同约定制定学校食堂考核办法,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和师生满意度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依照考核结果对餐厅进行奖励和处罚。
3.4.2配电室。配电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做好日常巡检巡查工作,检查高压、低压进线指示灯是否正常,电缆沟盖板是否齐全,配电柜各开关是否正常使用,操作区地面绝缘胶垫是否破损。配电室出入口安装朝疏散方向外开的防火门,外开窗户均设置纱窗,避免蚊虫飞入造成电气设备短路。为加强用电安全监管,建议学校把用电安全工作托管给专业公司。通过安装智能化模块,建立监控平台,实时采集用电设备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会以毫秒级速度传输数据,并及时报警,线上平台将报警或故障信息以各种方式推送给学校后勤和公司工作人员,以便于及时排除隐患。
3.4.3水泵房。后勤管理部门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包括维护检修、清洗消毒、水质检测、值班巡查等制度。水泵房内设置日常安全检查、设备检修、生活水池投放消毒物、生活水池(箱)清洗消毒记录本,值班人员完成相应工作后在记录本上及时记录,保留过程痕迹。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水质检测报告上墙,固定于水泵房内醒目位置。依据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关于水池(箱)的管理制度要求,校内生活水池(箱)每年至少由专业清洗公司清洗消毒2次,并取得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
3.4.4施工现场。后勤管理部门要紧盯一线,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过程中,后勤管理部门督导各方责任主体履行安全责任义务。项目无论大小,均要求施工单位配备安全员,并要求监理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文明现象及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情况立即制止,并开具告知单。施工现场做到全封闭管理,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五牌一图”。需要动火作业的,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性检查和现场监督,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科室工作人员下沉至施工一线,把每个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定人、定期、定措施,以保证实现总体安全目标。
4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创新安全管理理念,运用PDCA循环理论、失效分析、安全归零等管理理论对后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引入“7S”“6σ”等先进的管理方法[6],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工作程序。同时,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预测,努力构建后勤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