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礼仪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1

中国人的送礼文化本身反映了一种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国人送礼,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为了施恩;第二种是跟随社交礼仪的习俗;第三种则是纯粹感情上的交流。但要真正了解中国人的送礼行为,还必须同时了解另外三个用来维持人际关系的概念。它们是“面子”“做人”及“关系”。回归到送礼文化上,在某些节日或场合,中国人便觉得一定要送礼,这种社会的制约使他觉得不送礼是不对的,是没有“面子”的事。且由于中国社会比较注重社会的和谐性,如果在没有任何特殊的状况下拒绝接受礼物,便是破坏与送礼者的“关系”。因此受礼也成为一种社会义务。而受礼者在接到礼物之后,就好像对送礼的人欠了一笔“人情债”,所以在未来遇到类似必须送礼的场合,就一定要送一份礼“还”给当初送礼的人。

二、送礼文化在端午节礼盒包装中的体现

送礼文化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礼节,商人的炒作与经济的兴衰都会影响节日礼盒市场的改变。通过端午节礼盒能从产品面与包装方面了解节庆与送礼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端午节礼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产品的造型与节庆寓意的趣味性。而最难的地方是条件的不足,如节庆气氛与送礼习惯等,只有让消费者看见端午节礼盒的价值,发展与推广才会有意义。由于端午节属于本国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去创造符合现代感与真实性的包装。端午节的礼盒形式可根据文化层面与商业层面发展出各种类型,可分析如下:完全针对节庆而设计的端午节礼盒,无论在产品或包装视觉上都符合端午节气氛;根据端午节其他习俗所发展的附属周边商品礼盒,如香包礼盒;针对节庆发展端午节礼盒包装,但产品不一定与节庆习俗有关;视觉与产品完全与端午节无关,但消费者因为对商品认同而买来送礼,以地方性特产企业居多。对于端午节所运用的元素并不局限于传统或现代的设计表现,首要是通过视觉将文化与气氛表现出来,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端午节氛围,再从商品的主题性与独特性加以衍生成符合当时节令的礼盒,让消费者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该商品并购买。

三、送礼文化在端午节礼盒包装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深入思考包装策略,注重端午节元素的转换与应用。设计师通过调查,掌握商品在市场的最佳定位,思考营销方面、功能方面及客户目前的发展情况,考量成本架构的运用,经多方深思规划后,才能设计出符合业主与消费者期待的商品内涵与价值。端午节包装虽然需要运用传统元素,但这些元素与结构都是被塑造出来的形象,通过端午节礼盒的传统元素转换成符合商品属性与现代感的包装,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与真实性。

二是注重成本控制,创造商品价值感。企业与设计师必须将商品的销售视为责任,根据产品的特性规划出适用的包装或赠品等相关设计品,并共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让企业与消费者都能满意,切勿为了赚钱而要求企业发展不必要的设计品,丧失业主的信任。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价值比价格更为重要,通过商品的组合或设计去教育消费者并创造商品的价值感,让消费者除了购买商品外,也购买到一份期待与满足。

三是礼盒包装应先了解企业的品牌定位后再进行包装规划,进行前应先对礼仪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寻找适切的地方特色视觉设计元素,运用大小比例应以视觉美感为优先考虑。色彩运用应从产品特性与礼仪文化中寻找恰当的色彩计划,才能让包装与文化有直接的印象连接。包装材质的运用可以从地方产物与文化特色中寻找合适的材质,才能使消费者与礼仪文化紧密结合。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案时,设计工作者应有搜集文化信息的能力,在充分对该礼仪文化背景与特色有所了解与认知后,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的规划才能展现礼盒的独特魅力。

四、小结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2

我国自古有灿烂的文明礼仪文化,从国家层面至个人角度都已构建起完整的体系,这也是中国人的身份象征,时代要求学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因此,普通初中文明礼仪教育必然要依托于民族文化,在学校内营造文明礼仪文化。学校应帮助学生梳理文化中的积极方面,重点突出精华,以古代的代表性人物、事例作标杆,以古代的优秀文明礼仪做传承,培养新时代的中国公民。普通初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停留在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介上,还要通过学科渗透,家长、教师日常引领来促使学生习惯养成。

普通初中,经常看到有学生戴首饰,流行的发式服装,即使学校明令禁止,学生还偷偷违反,甚至有学生每天早晨洗发,喷香水上学。其实,这是年龄特点生成的、学生对外在美开始重视的表现。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班级开展中国文明礼仪文化展示,让学生知道中国人的外在美体现在什么地方,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兴趣,自觉以拥有文明礼仪为美,以不文明没礼仪为耻。学校还可以依托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文明礼仪在学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学校应组织思想品德、历史、语文、美术等相关专任教师进行专门研讨,突出教材中文明礼仪相关内容,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应知应会的文明礼仪。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家长的习惯素养。促进家长文明礼仪的提高,可使文明礼仪教育事半功倍。学校可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进行文明礼仪专题讲座,一方面教育家长,另一方面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初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最重要的自然是教师的文明礼仪,当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学生就能和教师感到亲近,马上回应;当教师主动拾起地上的废纸,学生就不会乱丢垃圾;当教师集会时庄重的仪容仪表,学生也会恭恭敬敬。

二、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体悟习惯养成

文明礼仪习惯是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从生活角度讲,学生在校的一天就是吃饭、课间休息、上课学习、排队等,学校应抓实生活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实践体悟文明礼仪,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可以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团委少先队倡议、学生签名、校园广播等活动,发动学生参与学校文明礼仪建设。同时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认识,认同文明礼仪的方式。还可以开展“文明用餐周“”文明休息周“”文明排队周“”文明礼仪月”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方面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文明用餐,即用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同时进行“光盘”行动;文明休息,即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搡,不跳上跳下,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为提高文明休息氛围,学校可在广播中播放舒缓的音乐;文明排队,午餐到达专用教室,养成男生让女生,后来让先到的习惯,整齐有序的到达指定地点。通过注重一系列生活细节的文明礼仪,反复抓,抓反复,从而使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

三、加强文明礼仪评比,促进习惯成长

从普通初中层面来说,评比是督促教师、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评比的目的和评委的组成对每次活动的效果至关重要。评比的目的应是促进所有学生达成要求。评委的组成以往多是学校领导组成,对活动进行评价、实践中效果一般,如果改成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组成评委,效果一定令人惊喜。因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基准点是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可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逐班评比,力争所有班级达到“文明礼仪集体”要求;评委的组成采用以学生会成员在德育部门的指导下,学习评比标准、明确评比内容,对全校班级进行评比;评比的内容为吃饭文明、休息文明、排队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环境文明等,评比的过程为自我推荐、评委评比。通过一个阶段的评比,使所有学生基本达成学校文明礼仪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评比“文明礼仪先进个人”来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先进个人的评比有演讲和自我展示两块,经过评委评价和全校公示阶段,选出标兵。

四、总结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代礼制;礼制思想;园林建筑

0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以彬彬有礼、谦逊友善的风貌著称于世,被世人誉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礼制,最初源于原始宗教,后经时代变迁,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园林建筑方面,更为后世对园林建筑提供了方向与灵感,而园林建筑也成了传承中国礼制的载体,形成独特的园林建筑格局。

1中国古代礼制的起源

“礼”,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常为祭祀祖先、神灵的一种习俗。步入文明社会以后,被奴隶主利用而被改造成有利于统治社会的一种手段。这种改造完成于周公制乐,此后历代规定的礼制以此为基础,其中《周礼》《礼仪》《礼记》更是详细地阐述了当时国家的典章制度。由于这种礼制的不断推动发展,使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树起“以礼治国”的旗帜,不竭余力地推广成为国民必须恪守的礼制,一方面巩固了当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也使得礼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尊礼、重礼蔚然成风。受这种礼制的影响,生活、政治、经济乃至于艺术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建筑也不例外,并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渐成为建筑的一种象征与方向,大到城市、建筑主群、坛庙、宫堂,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无不尽可能体现礼制原则精神。直至现在,“礼制”通常是指象征国家的礼仪,也指具有政治强制力性质的礼仪,其不仅备具本质上的表演性,还具有象征性和程式化、标准化[1]。因此,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构型的展现也都折射出这种礼仪规范精神。如:殿堂、宗祠、祭祀用的祭坛等。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时期,一些延用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建筑也或多或少各具有其特性,如闻名遐迩的天坛、故宫等以及城郊别墅和乡村的一些宗祠,都偏爱仿效浓重礼制特色的园林建筑。

2中国古代礼制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2.1“礼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替代了宗教

一方面,在缺少浓重的宗教信仰和对超越世俗的宗教理念意识不深的中国古代,礼制的出现使人们养成规整意识,并随着年代的推移,礼制便逐渐替代了宗教;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不习惯将礼制与宗教区分开来,而是习惯把肃穆、庄严的礼制思想融入到蕴含宗教人文性质的世俗生活当中。而这种备具神圣感,且具有精神抚慰、精神净化的功能性质的礼制更是完美地融入到了园林建筑当中去。因此,“一池水可倾天下,一棵树可抵万千山林”,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无穷无尽的意境的真实写照,并在皇家寺院、祭祀天坛、宫殿等当中经常体现,象征着独一无二的权利与威严。

2.2“礼制”在园林建筑中发挥了强化民族文化的作用

自古道教、儒教、佛教对中国古代的礼制影响颇深,其对园林建筑的影响至今仍存在。就以道教为例,道教以万物生长变化为之根本,庄子常把“道”的思想融入精神,以追寻精神完全解放的自由之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就是更加深入在对自然观察和理解,并从中提取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象。在园林建筑中,就是运用这样的写意笔法来创造园林风景中情感的意境和场景的交融,使之从物质形态上升华为人们赋于情感、寄托生命的存在。

3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里,可进一步拓展为以亲缘关系、尊卑关系为特征的礼制思想,常具体体现在主要的人伦关系社会领域中,如“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及兄弟、姊妹关系”[3]。因此,在中国园林建筑体系中,秩序化、伦理化理所当然也就形成了园林建筑设计所要求的标准,并随着建筑的礼制化而进一步加强,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礼制化在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主要象征,即常常把对“礼制”的了解表达于建筑上,以体现中国当时社会的人们对礼制思想的坚持,尤其是对建筑外表的形式要求和对礼制的解读,并由此展现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所具有的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思想底蕴这一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后人由此可以进一步地读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髓,探究古代建筑的价值。

3.1中国古代礼制园林建筑类型分析

“礼”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根基,受其影响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类型也随之改变,成为最具时代特色和最能代表国家政治与实力的一个丰碑。随着历史的演变、政治的更迭、文化的流传,礼制园林建筑的类型也纷呈其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坛、庙、阙、牌坊等。坛、庙作为中国古代用来供祭祀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礼制性建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4],因此,在帝王祭祀的制度里,祭祀天地、国家、先祖为历代的大礼,并成为“三大祭祀”。不仅祭坛、庙宇等大型建筑,建筑小品如牌坊、花台等,也是古代礼仪建筑的一部分,如:阙(图1),原型是宫门,其代表着建筑的等级,唐宋之后更是直接演化成宫廷广场中具有礼制性质的门楼;华表(图2),原始部落的图腾柱演变而来,是象征纳谏之人的“望柱”,一般都是成对出现;以华表为基础再加上“额仿”,就变成了只有门的建筑———牌坊(图3),在礼制的规制影响下,牌坊就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而得以永久流传。

3.2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对园林建筑布局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尤其是以“礼制”为核心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强调轴线、均衡对称、主从有序、组织层次分明的礼制性布局。以皇家园林建筑布局为例:据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与皇帝起居环境有关的如都城、宫殿等,都强调宗法礼制,且利用建筑的布局和形象来彰显皇权实力,常见的皇家园林建筑布局就是体现等级秩序的礼制性布局的其中一种。庭院原指在合乎礼制性需求的用于皇家供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宫殿,其布局手法包括:纵向层层递进,建筑主体沿中轴线置之,强调建筑主从关系的总体布局。例如:中国最著名的宫廷建筑———故宫(图4),它就是典型的礼制性建筑布局;其以中轴线上的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殿为中心,两侧为多数次要宫殿,后为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和各大大小小的宫殿约30区,这样“中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秩序井然,前朝后寝,符合封建礼制的要求”[5]。又譬如,颐和园的玉澜堂、宜芸馆也是典型的礼制性庭院布局的例子。玉澜堂为皇帝的寝宫,宜芸馆为皇后的寝宫,皆为四进院落的建筑群,位于昆明湖东北角的东岸,沿中轴线排列。玉澜堂庭院总体呈五正四耳的布局,东方、西方分别配有霞芬室和藕香榭,且藕香榭后方为昆明湖;宜芸馆,其正配殿均为五开间,且与皇帝的玉澜堂相配,但比之降低了建筑高度,以体现等级差别,同时体现礼制性布局井然有序、主从有别的特点。

3.3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对园林建筑装饰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上所装饰的图纹,大多来源于天体符号和自然现象,代表宇宙的浩瀚,太阳、月亮、星星、风雪雷电、山河湖海、花鸟飞鱼等。清代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中就记载的便面式窗、花卉式窗、折扇形式窗,也是由自然中的“圆”元素演变而来。自古以来都讲究“天圆地方”,因此,古代人们常用“上圆”“下方”的布置建筑装饰,如圆台、方基等。由日月演变过来的建筑图案,如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庭院建设中常见的月洞门、月片门、地穴门洞等,可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亲和之感。雕刻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装饰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因其深受中国古代宗教礼制思想的影响,不同的雕刻有着不同的寓意,具有严格的属性界定和礼制约束;不同性质的建筑,也有着不同的装饰题材,如古代的衙门建筑。作为官式建筑、衙门建筑的雕刻尽管简单,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如:照壁砖雕、檐部木雕以及鼓石等,每一个图案都有不同的意趣与阶级特征以清代南阳府衙为例,其照壁中的一对鹿,寓意为“福禄双全”;莲花一盆,寓意为“连升三级”;檐柱顶石上雕刻的4朵莲花,寓意为“四品清廉”。受礼制的约束,雕刻图案的繁简也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如地方衙署的雕刻图案总是中规中矩、简单成形,这样既不“逾越”上级,也显出自己威严与严谨。因此特别是衙门的大堂,它最能代表地方衙署的等级,在许多雕刻细节上都蕴含了更深沉的寓意,如:二柱础拐角上的芙蓉花,寓意为“荣华昌盛”;西面大堂却刻着龙首,寓意为“尊奉皇命,统治地方”[6]等,这就体现了阶级上的差别与尊崇。中国古代的人们对礼制的独特解读,并将其体系思想融合到建筑之中,形成了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配以诗情画意的自然山水,最后形成“以礼合天”的独特园林建筑格局[7]。我们泱泱华夏大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注重礼仪生活,讲究尊礼循规的行为准则,因此,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平面大多数是采用礼式的布局,常见的为园林建筑整体平面的南面有中轴穿过,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方式。这样的布局,不仅使用广泛,而且由古至今终其如一,堪称为世界建筑的奇迹之一。故此这种以“礼”为核心的布局方式能沿用至今,也不足为奇。

4结语

综之,中国古代社会也被称之为礼教社会,讲求“国不可一日无规,人不可一日无礼”。在古代,“礼”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要点,是中国人所共同遵守的原则。人伦常理又被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由此可见,“以礼合天”的礼式建筑是实现社会平和、社稷安稳的工具,也是实现这个民族生活规整的场所。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建筑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礼制性建筑”,但礼制性建筑却不完全是宗教建筑,但又和宗教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礼”作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上层建筑组成的重要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人伦关系等,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中起着很大的维稳作用。因此,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在历史悠悠的长河中,不断汲取与融合不同时代的文化,其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中国的礼制文化,流传至今,使炎黄子孙后代乃至世界各国人民还能看见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灿烂的历史影子。

参考文献

[1]胡新生.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J].文史哲,2014(3):66-78.

[2]张献梅.宗教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4):50-52.

[3]程瑶,张慎成,秦琼.浅析礼制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54-155.

[4]尤士洁.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世纪桥,2010(21):21-22.

[5]严平.对北京故宫建筑布局的文化理解[J].图书情报导刊,2003,13(7):105-106.

[6]姚柯楠.品味衙门建筑雕刻艺术———以清代南阳府衙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08(3):98-101.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4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探究

从目前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上看,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中包括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方面;教师的讲授理念和方法方面;课程评价的目标和过程方面等等。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认识模糊

现如今,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水平较低,无法明确古代文化的界定,对古代文化的评价缺乏精准性。很多学生认为高中语文课本当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可有可无,古代文化传承度缺乏。虽有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认同感,但是多数都仅仅停留在表面。

(二)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途径匮乏

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的途径主要是以语文、历史课程为主,有些同学会通过课外的图书、网络等媒介来获得古代文化常识。但是,校外媒体的活动目的多以获得商业利益为主,精华部分少之又少。可见,学生通过课外途径获得知识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仅仅依靠教材当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远远不够,这也给这一方面的教学带来阻碍。

(三)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更多地是靠文言文教学来实现,因为包括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在文言文当中涉及到。现如今,高中语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教学中往往采用字字落实的翻译方式,但是,对于文言文的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则用简洁的语言一带而过。文言文当中所体现出的古代文化往往并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滕王阁序》当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教师可能仅仅引导学生将这一句翻译成现代文,可能忽视了关于古代天文地理的“二十八星宿”的文化知识。

(四)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评价不科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高中语文教学仍然重视分数论。很多高考的语文试卷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数量不多。考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不用详细了解就可以应对语文试卷当中的题目。对于古诗词鉴赏来说,一般考察的是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写作情感;文言文的考察也是以词语、句式、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为主,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来说最多就是一道至两道选择题。这种题型完全处于机械考察状态,并不需要考生进行理解。评价机制的弊端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教学的完善

教师的教学意识要完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它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授礼仪制度的相关常识时,需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古代社会当中人们交往所应用的礼仪,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等,同时还需要涉及到礼仪制度化的进程和结果。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还远远不够,教师要着重强调这些具体的礼仪所承载的精神,只有让学生领会这些承载的精神,才会懂得传承与复古的区别。同时,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中用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来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知识储备要完善。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要想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说明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具有准备性,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信手拈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对于教师的知识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古代文学知识、古典文献、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知识都有全面的了解,否则无法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讲深刻,讲具体。课堂组织形式要完善。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地运用情景教学,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时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九州”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中国的九州,每个州的名字以及所处位置。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讨不同省份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处于哪个州当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兴趣会被激起。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合一”。这也是教学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选择一些包含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读物,如《楚辞》《史记》等。指导学生将读书、思考、运用结合起来,采用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感受鲜活的古代文化。比如参观博物馆,制作工艺品等。另外,写对联、追踪文化古迹、参与民俗活动等都可以促进古代文化常识的生活化。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能够体现出古代文化重人伦,重人文的传统,折射出民族的精神特质。

三、总结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5

关键词:礼仪之争、文化适应、基要主义、文化交流

    基督教 是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如果把希腊罗马文化看作是基督教在其历史上所遇到的第一次文化挑战,那么完全可以把中国文化看作是对基督教所遭遇的第二次文化挑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典型的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二者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二者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双方从中国唐朝初期开始接触,中间断断续续,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对基督教而言,中国的“基督教化”依然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艰巨任务。基督教没能像“克服”希腊罗马文化那样“克服”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对基督教而言依然是有待“克服”和“跨越”的两座顶峰。

    本文拟以“中国礼仪之争”——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的重要回合,它提出了两种各具独立性的成熟文化相遇之时是否能够真正交流沟通和如何沟通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为讨论对象,从异质文化间的交流视角出发,探寻一种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效的对话机制,企望双方能够展开富有成效的实质性对话。

    一、“礼仪之争”因何而生?

    基督教是以传教为主要特征之一的世界性宗教。它几乎从一开始就越出民族的范围进行传教活动,把“神的旨意”传递给以色列人和异邦人,并意图使全世界各民族的异教徒都皈依基督教的信仰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然而,历史上基督教在传入异教国家或区域以后又总是处在具体的本土文化境况之下,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说,各种非基督教的本土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基督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调适与结合在任何一项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中都会发生。承认这一点使耶稣基督的信徒们面对窘境:他们希望能把福音信息传给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但同时又希望基督教能保持它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同样面对如此两难问题,“礼仪之争”便是这一窘况的缩影。

    所谓“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特指从17世纪中叶持续到20世纪中叶,在中国传教士之间、传教士与罗马教廷之间、以及罗马教廷与中国社会统治阶层之间展开的,有关中国传统祭祀礼仪性质的讨论。它事实上包括术语问题和礼仪问题两部分,前者讨论能否用中国古籍中的“天”、“上帝”概念来表示基督教的“God”这一概念,后者处理的是中国基督徒祭祖祀孔的礼仪是否合乎基督教教义问题。术语问题是利玛窦(Matteo Ricci)初入中国传教就遇到的棘手问题,礼仪问题虽是后出,却始终是困扰中国教区的最大难题之一。两场争论不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内容上也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某些内容的原始意义而展开的。

    礼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如何看待基督教的本土化这个问题,在两场争论中都表现出一种文化试图理解并融合另一种文化的努力,而这种理解与融合因人而异且各有局限。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文化适应” 派主张糅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基督教教义,以减少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间冲突获得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而以托钵会士 为代表的“基要派”则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吸纳将有碍甚至扭曲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最终,罗马天主教教宗的决议与中国康熙大帝的御令将这场基督教内部围绕神学问题的讨论推至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对立的顶峰。因此,我们认为“礼仪之争”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传统间的理解、包容、吸收、融合、取代、超越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案例。

    因此,回溯“礼仪之争”这段历史,剖析对立双方不同的文化策略,无疑将对我们思考当今“全球化”大趋势下如何面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问题大有裨益。

    二、利玛窦与文化适应

    术语问题与礼仪问题在利玛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实为适应政策的基础。在利玛窦以儒学为嫁接天主教教义的全套适应策略中,其核心点是:儒学不是宗教,而只是道德学说和士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的观念和准则通过士人影响到大众,并成为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道德及行为规范,构成了中国的法律基础。因此,利玛窦他决定在社会性与道德性双重因素上沟通两种文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本土化”:生活方式、表达基本思想和概念的术语、伦理道德、礼仪和习俗。

    具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他强调要接受中国人的举止态度、饮食习惯、睡觉模式、衣着打扮,比如穿僧服易儒服,蓄胡须、雇仆人、乘轿子以及向有影响的人物赠送厚礼。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本土化方面上,利玛窦主张在中文宣教书和实际讲道中以儒家的仁、德、道等概念来解释基督宗教的伦理,并将天主教戒律和圣礼中与儒家伦理有冲突的部分略去。这里就牵涉到“术语”的选择问题,即选用一个本土文化中既有词汇来指代外来文化中某个概念,并对此概念的含义加以尽可能准确的诠释。利玛窦试图在中国经典中找到一个具有近似于基督教中“God”这一概念的词汇,通过解释和教导而赋予它能够唤起其基督教中“God”这一概念的力量。起先他使用“天主”一词来指称“God” ,“天主”是释道儒三家文献中都曾使用过的一个词。但是他通过研究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发现,这些书籍中出现的“天”和“上帝”被中国人用来指一个灵魂及人类的统治之主,而这个统治主的性质正与基督徒所说的真神(God)类似,比如他是一切力量与法律权威的源泉,是道德法律至高的约束者和捍卫者,他全知全能,奖善惩恶。因此,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详细阐述了“天”和“上帝”就是指他所布道的真神这一观点。他认为“天”与“上帝”这些词汇出现在最受中国人尊崇的古代文献之中,并广为中国人所熟知,所以,用这些词汇来传译他所布道的神将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反基督教的偏见,适合于中国的基督徒接受 。#p#分页标题#e#

    祭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对祖先和对孔子的祭祀。利玛窦强调在礼仪方面也要做到本土化,这就要求对中国的祭祀礼仪进行重新解释,而这而是利玛窦这四个方面本土化策略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方面 。这种祭礼包含献祭、跪拜、祝寿、宴飨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通过研习礼仪在中国古代政体结构和教化中的作用,利玛窦发现“礼仪”在中国社会中兼具政治性、道德性、宗法性、民族性与一身的特点,它渗入社会生活并驾驭社会生活,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础,是社会权力和社会政治秩序的鲜明体现。具体说来,祭拜祖先和过世父母对中国人而言是孝道的最大表现,而孝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如若忽视这些礼仪则会不耻于家族与国人。祀孔仪式则是士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如果不履行,则既不能获取功名也不得担任官职。正因如此利玛窦体认到,如若简单粗暴地反对这类礼仪势必会被中国民众和中国政府认为是反对中国的政权与统治基础,而使对外国传教士的思想困惑上升为对他们的政治迫害。

    基于祭祖祀孔礼仪是儒家所倡导的社会规范体系之一,而儒学不是宗教这一判断,利玛窦认为这种仪式应该没有宗教的意味。他从礼仪的来源入手,认为祭祖祀孔礼仪的本质只是表达经敬意的世俗性行为。此种行为仅仅是秉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之意,希望对死者表示出最大的敬意,所以在1603年他做出如下决议:1,遵守中国传统的尊孔礼仪;2,认为中国人祭奠祖宗的仪式“大概”不是迷信 。

    利马窦在生活方式、伦理、术语、礼仪方面顺应中国人的传统这一做法并不意味着利马窦认为中国文化或儒家教义与基督教教义之间毫无冲突。其实,在他的传教策略中,其核心内容是利用中国古代文献,向中国人展示他们自己的古代宗教与基督宗教具有的相似性,以证明基督宗教不是野蛮的外来事物;同时提醒中国人,基督宗教因包含了中西两种古代文明中共有的内容而能成为中国人找回他们那神圣却已被遗忘之过去的一座桥梁。按照他的设想,当中国人认清这一点之后,便会自动归入基督门下,而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慢慢清除中国人观念中的异教性,达到纯净信仰,亦即最终以基督宗教改造儒学。

    在文化研究中,学者们一致指出,“文化适应”是异质文化相遇之后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纵观外来宗教传教历史,利玛窦所遵循的“本土化”策略在中外传教史上均可谓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基督宗教遭遇古希腊-罗马文化时,还是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初,都有过类似的举措。可见,这种外来文化认同和接纳本土文化的做法是实现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大前提。但这种适应必须从“貌合”进一步走向“神似”,即达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整合,否则其“适应”政策势必走向瓦解。而利玛窦所追求的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做法终因未能无法与融合本土文化达成融合之势而难逃夭折之命运。但利玛窦“适应”政策的失败命运似乎提前发生了,这一切是因为基督教内部不同利益派别之间的斗争所致。正如吴莉苇所分析的:“礼仪之争的关节点虽然是一个神学问题,但对于争论双方的胜负而言更重要的,或许是决策者对争论双方的态度。耶稣会士及其反对者对中国礼仪各执一端,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传教方法的理解,而不取决于他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准确度。教廷听信于哪一方的说辞,关键不是谁的辩解听起来更有道理,而是它是否继续信任和支持耶稣会士。所以,礼仪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有关宗教教义的真理之辩,而是牵涉到各种复杂因素的态度之争和利益之争” 。

    三、托钵士与基要主义

    自1600年范礼安 (Alessan dro Valignano)同意利玛窦选择用“上帝”一词来指称基督教中“God”的做法时起 ,反对声便不绝于耳。如谢和耐所言:“利玛窦的全部策略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格言与基督教教义之间的相似性和‘上帝’与天主之间的类比关系上” 。虽然利玛窦的着眼点是实际效果,但他的类比法具有更大权宜性,他明白自己是为了“用它们指一些与其本意不同的内容” ,他还想通过这种方法“把文人宗派的主要人物孔夫子吸引到我们一方来,即按照有利于我们的观点来诠释他留下的某些令人争论不休的著作” 。既然是做法都是类比,其可比性及类比的限度本身就是一个埋伏争论的问题,不同人基于不同的文化体验与理解能力都会对此有不同看法并对这种做法的合法性提出异议。

    1633年两位西班牙人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和方济各会士利安当来到中国,关于“礼仪”问题的讨论便正式开场了。这两位托钵士一致认为必须挑战耶稣会士的整套方法。他们立场鲜明地指斥利玛窦的术语选择,谴责耶稣会士容忍中国习俗的行为。

    在托钵会会士看来,中国礼仪具有宗教性,耶稣会士那种容忍中国教徒在灵堂中使用香火、纸钱以在死尸上留下气味的做法,就是容忍一些“连中国的摩尔人都因之是异教迷信而几乎不为的风俗” ,也就是容忍异教徒的宗教崇拜,而所有这一切容忍行为都完全不必要。因为托钵会会士们坚信,只要有天主的仁爱就可以把基督教发扬光大,任何迁就行为均是对基督教的扭曲与篡改。这一点在本笃十四世(Benedictus XVI)在1742年的宗座宪章中被言明:“他们 将停止不必要的担心,因为严格地服从教宗的指示会迟缓异教徒的皈依。可以肯定的是,天主的仁慈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

    1704年众多反对声音凝结为教皇克莱芒十一世(Clement XI)的一道指令,这一指令由圣职部颁发经教皇确定,其中包括不应使用Deus的音译,禁止使用“天”或 “上帝”,可以使用“天主”来指基督教所崇拜的神;不允许在教堂摆放“敬天”牌匾或在摆放的同时附加说明;不允许基督徒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涉足每年春风和秋分举行的祭拜孔子和祖先的隆重仪式,它们带有迷信色彩;不允许在孔庙进行崇拜孔子的普通仪式,孔庙在中国人那里就是一所崇拜偶像的庙宇;不许在宗庙和祠堂祭拜祖宗;不许在家中祖先牌位前、先人坟前或落葬死者时进行磕头、上供等祭拜活动,与教外人士一起参与或基督徒自己举行都不行,即使事先声明不视礼仪为宗教活动也不能参加;不能在家中摆放写着某某之位或某某之灵的牌位,最多只能写死者的名字,同时附加声明摆放这个牌位的真实目的和子孙应对祖先负何种义务 。1715年3月19日克莱芒十一世在他的宗座宪章,《自登记之日》(Ex quo illa die)中又重申了他反对中国礼仪的立场 。1742年7月11日,教宗本笃十四世《自自上主圣意》(Ex quo Singulari)宪章,明确反对中国礼仪的立场,反对任何形式的通融,并且禁止今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p#分页标题#e#

    罗马教皇们对中国礼仪问题的判断有赖于托钵会会士的报告,从这一系列教皇的决议中,我们看到托钵会会士出于宗教本能而禁止使用异教词汇指代基督教概念,并认为利玛窦所奉行的“文化适应”方法有碍理解、甚至扭曲理解基督教的本意。同时,他们还禁止了耶稣会派所持的礼仪观,即全面禁止中国礼仪,在他们看来对这些礼仪的纵容都是对基督教纯洁性的玷污。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托钵士对待本土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拒绝,这种拒绝源于对基督教信仰纯正性的捍卫,也源于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蔑视与拒绝。我们把这种文化态度称为是“基要主义”。

    从保卫基督教这一立场而言,所有的基督徒“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都是基要主义者” 。从宗教与世俗文化的关系来看,基督教的历史就是一部抗拒世俗化的历史。在面对本土文化时,基要主义者常常把基督教当作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并最终可被外部世界当作一个对象来认识的东西。由于断定圣经的永恒真理性,他们反对使基督教的宗教观念和祭仪适应本土文化。他们坚信凭借基督教自身的文化可以征服任何与之相遇的文化,因此,没有必要也绝对不能对基督教文化自身做出任何调整。这种隔绝或轻视本土文化的态度被尼布尔称之为“基督拒绝文化” 。他们否认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发生接触时,将会发生的基督教的本土化。同时,也不能把基督教视为社会和文化条件的产物,在历史中和具体情境下来理解基督教。

    事实上,每当基督教主动渗入一种本土文化时,“为了基督教能够长存,原始基督教不得不消失。” 通过与本土文化接触,基督教可以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完全被本土文化消融以至于完全丧失它的独立性。从基督教传播的角度来看,基督教发展的目标应当是保持其相对独立性,而非绝对意义上的纯洁性。

    托钵会会士所行的这种面对异质文化拒绝对己有文化做出任何调适的做法,其必然因为在礼仪问题上的拘泥断绝了基督教在中国深入发展之路。“禁止祭孔礼仪导致士大夫不可能成为基督徒或基督徒不可能进入士林,这就破坏了耶稣会士和平进入中国的基础——同情关系。禁止祭祖礼仪则使中国人断定基督教敌视中国社会。禁止礼仪也意味着文化适应政策的终结,意味着基督教对于中国文化机体而言依旧是一个不被接受、认可的外来体。” 可以说这种“基要主义”的文化策略为坚持所谓的“信仰的完整性”而付出了无谓的高昂代价。

    四、结论——文化间交流之可能性的思考

    在这场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礼仪之争”中,从基督教内部来看,无论是对术语问题还是礼仪问题讨论均以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败给了托钵会会士所主张的“基要政策”而收场。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层面来看,其结局是罗马教宗本笃十四世做出禁止讨论谕令 ,中国康熙皇帝龙颜大怒下达了“逐客令”:“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西洋人等,无一通汉书者,说言议论,令人可笑者多。……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如果不是因为基督教内部各教派利益纷争,教皇误听误信对传教策略做出了错误选择,而是相反教皇站在利玛窦这一边,对中国文化持有开放的态度,那么局势是否会有转机呢?我们说也许结局是一样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利玛窦策略自身存在着缺陷,这正如Sebes神父所言:“欧洲人在礼仪之争中的这种行为暴露出利玛窦的文化适应方法流于空想的重大内在缺陷,即它的伦理道德系统效果不佳。他绘制了一副以基督教的道德规范补益儒学的希望图画。他是一个乐天派,相信人类的自然理性可以超越并战胜自己所强加的种族、国家和语言偏见等限制下的非理性” 。同时还因为利玛窦等人所奉行的“文化适应”策略,即尊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致力于从先秦文献中寻找术语表达基督宗教的概念和依据古书解释中国人的宗教形态亦即礼仪性质,其真正的理想是为了发展基督文化使其征服、进而取代本土文化。也就是说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所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与本土文化“貌合神离”,而非相互融合。

    所以,无论是利玛窦的“文化适应”政策还是托钵会会士们的“基要主义”政策,就其传教目的而言二者可谓是“殊途同归”,他们的真正理想都是征服、进而取代本土文化(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前者对待本土文化的立场是改造,后者对待文化的立场是拒绝,但二者又均从在基督教这种“本位文化”的立场出发来进行讨论的。所以,这两种试图用一种文化取缔另一种文化的做法也同样注定是要失败的。

    轰轰烈烈的礼仪之争落下了沉重的帷幕,一场基督教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盛宴“不欢而散”。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归因为外来文化——基督教——错误的传教方式以及不正确的文化态度,认为他们所应持的目标应是融合与自身改进,态度应是双方双赢式的共存,而非取代与征服。的确,在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中,我们倡导通过平等的交流、认真的对话以期寻求不同文化之间创造性的融合。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6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一方面,关系到了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我国传统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的意义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所以青少年的品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基本素质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思想还不成熟,对各种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完善,所以这个时期正是为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思想道德方向的关键所在,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以免引导学生会选择一个错误的方向。我国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有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需要学生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使祖国的思想、民族的文化融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的具体做法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涵盖了大量的礼仪文化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视礼仪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人尚且知书达理,将礼仪放在首位,更是将此作为人际交往的品德体现,因此从古至今有许多广为流传有关礼仪的故事。比如,孔子尊师、廉蔺交欢、负荆请罪、程门立雪等有关礼仪的故事,这些都是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礼仪文化故事。搜集类似的传统文化礼仪故事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素材,不但可以很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品德学习等方面的兴趣。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涵盖了丰富的谦让美德

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礼仪之外,还包含了谦让这一美德。比如,孔融从小便懂得将大梨让给其他弟兄吃,自己吃最小的。正因为在生活中存在着这样谦让的美德,才让人与人的交往显得更加亲密。现在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所有人围着一个人转,难免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因此对小学生谦让的美德方面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只有懂得与人分享,愿意与人分享,才能真正体会到谦让带来的乐趣。当今的小学缺少古人谦让的品德,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到小学生“拉帮结伙”的怪现象,教师应该利用谦让的古代例子,让学生尊重每个人。

(三)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进取的精神

从古至今,没有进取心的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我国自古就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不知道进取的人就如同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古有伤仲永的例子,再伟大的天才不知道进取,仍不会取得任何成绩。所以教导学生懂得积极进取也是德育教育当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进步中成长,体会进取带来的喜悦。比如说,古代的刘备,一介草民,依靠着进取之心,创建了蜀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一生梦想就是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这才诞生了文天祥、袁崇焕、韩应龙这些名状元,能当状元的必定有进取之心。当今社会,让小孩的进取之心不断磨灭,越来越的多“拼爹”“读书无用论”跃然而上,社会越来越变得功利化,那些小孩受到社会的影响,认为家境好就是万能的,教师应该以古代的进取之心勉励学生,让他们从小养成用自己的潜能成“状元”,这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四)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的德育教育就是向学生进行说教,生硬地给学生灌输德育知识,这种方式应该逐渐改善。所以就得要求老师,转化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各类德育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专题的故事会,《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朗诵会,关于传统文化中学到的德育知识的演讲比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孔子学院的纪录片,以“孔子”的力量去进行德育教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责任,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扎根到每一位小学生的内心之中,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艺瑜.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部分小学为例[J].广东科技.2013(08):242-243.

[2]木敏.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4(12):185-185.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7

关键词:茶道;礼仪道德;品行;精神;文化

在茶道的研究上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茶道已经不仅仅只是品味茶叶的口感,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兼具了物质美和精神美。物质的美指的是在品茗的过程当中茶色清新怡人、茶香醇厚悠远、茶味甘爽清冽,即通过品茶让人感受到感官上的满足和享受;而精神之美则是指品茶的过程也是品味塑造的过程,更是精神传递,价值引导的过程。人们在品茶的过程当中心境会发生变化,情绪会逐渐平稳,进而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进入了快节奏时代,而在这样高频率、高压力的社会背景下,茶道往往会让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让人放缓脚步,使人心神宁静。因此近几年来,茶道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且逐渐的纳入到礼仪德育体系当中,利用茶道学习来实现修身养性,赋予了茶道更多的教育价值和精神内核,而想要明确茶道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礼仪道德教育当中,首先则需要了解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和茶道与品行之间的关系。

1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

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于礼仪道德给予的关注和重视都是相对较高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中国的礼仪道德体现在各个方面,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态度、思想、观念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就可以有效的反应个人在为人处事上的价值排序。礼仪道德的表现在茶道上尤为明显,茶道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茶是人们接待客人最起码的礼仪,在接待客人过程当中茶具的选择、茶礼的实行往往都可以有效的凸显对于对方的尊重。中国的茶道是十分有讲究的,泡茶的流程繁琐且注意事项相对较多。例如倒茶时水占茶杯的比重,奉茶时的手势都大有讲究。此外,茶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是交际的一个重要补足品和象征,除了招待客人,古代的新人成婚、邻居走访、君子之间的交流往往都以茶为媒介来凸显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爱,可以说中国的茶道饱含人情教养,从这也可以有效的看出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茶道也浓缩了中华传统美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茶文化形成了茶道八德,即所谓的康、乐、甘、香、和、清、静、美。茶道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补充和构成。中国茶道中蕴含道德,也蕴含哲思,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茶的喜爱和关注也是相对较高的,所提出的茶道理论也各有千秋。茶道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反而愈渐璀璨,不断成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茶已经超脱了物质层面需求,慢慢的向精神层次发展,与道德情操和礼仪水准逐渐挂钩,相互影响,使两者都在不断的丰富完善。

2茶道与品行

古人云,茶品似人品,茶道在古人的眼中逐渐超脱了物质,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古人们常常用茶来寓意纯净、高洁、清廉、淡泊的品格,也常常用茶来比喻正人君子、君子如茶、高洁傲岸、淡泊名利,从茶叶的生长特点,就可以看出茶叶与品行之间的关系。茶与其他植物一样,郁郁葱葱,在采茶人每一次采茶结束之后都会长出新的茶叶,预示着人应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制茶的过程当中揉搓、烘焙,千磨万险,最终形成一枚小小的茶叶,预示着人生总要经历磨难,而只有经过磨难的打磨,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君子一样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茶叶的生长条件并不苛刻,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在种茶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去保养,只需要经过雨水灌溉自然光照即可,这也彰显着君子不择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不怨环境,自强而不息。茶叶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泡茶的过程当中,对于茶具的要求并没有过多的标准,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文人雅士都可以品味茶叶,而茶叶本身的色泽、香气却并不会改变,彰显君子不媚俗、不迎众、不择人、不势力的品性。茶叶九曲回甘,先苦后甜,彰显着人生先人后己,先难后易,这些精神都与民族品格息息相关,这些精神都可以有效地凸显古代对于君子品性的要求和对于自身的约束标准。现在很多人埋怨周围的生活环境,埋怨人生的挫折,而学习茶道则可以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磨难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人应当学会自强不息,不埋怨环境不埋怨一切客观的条件,从自身出发,不断的进步和成长。茶道学习可以教会学习者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洁身自好,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坚守自我,这与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内核息息相关,在茶道的学习当中,可以给人的品性确立以及价值排序带来更多的影响,从茶道着手培育人的品性是十分必要,且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和帮助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人的塑造效果最强,靠自己感悟得来的观点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能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带来更多的影响和指导的。

3如何用传统茶道促进礼仪道德教育

3.1用茶道诠释爱国情怀

毋庸置疑,茶道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几千年而历久弥新。茶道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特有文化,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于茶道的钟爱和推崇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但是茶道文化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所流传。茶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呈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力代表。学习茶道文化可以让受教育主体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道文化学习的过程当中见识中华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可以借助茶道文化和茶道教育学习历史文化,感受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在悠长的历史当中,中国或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传承至今,可以让受教育主体感受中国的伟大,进而产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提高受教育主体的爱国主义情怀。现阶段,茶道文化已经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成长逐渐走向世界。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茶道文化已经逐渐走出了国门,受到世界各族人们的喜爱和接纳。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让茶道学习者产生向心力,提高茶道学习者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茶道文化的流传和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茶本身的相关文化。我国在茶道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学核心观念,例如在陆羽的茶经当中就在茶道文化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深入的探究了茶学、茶艺、茶道精神。从自然意义和人文意义方面让我国的茶道文化形成了系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针对茶道文化的书籍已经在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这是茶道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提及爱国主义情怀,就不得不提及民族统一性,我国一直坚持着一个中国的理念,而茶道文化则可以有效的反馈这一理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茶道文化是大陆和台湾共有的文化,两地在茶道精神诠释、茶道文化理解上同根同源,具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这也可以有效的反馈一个中国的理念。将茶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海峡两岸更好的交流融合,利用文化来带动经济,利用经济来带动政治,推进民族统一性发展。

3.2利用茶道文化培养勤俭节约的品性,传达和谐社会的理念

现今时代是网络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现阶段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的洪流下,但是因为网络的规制不够健全,所以在众多纷杂信息当中信息的质量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信息背后所蕴含的观念、态度也良莠不齐,好坏不一。其中很多消极观念并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尤其一些拜金主义、超前消费主义的观念更是深深荼毒了众多现代人的思想,进而在社会实践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当中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茶道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传输勤俭节约的观念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在中国茶道文化当中人们常常赋予品茶更多的精神内核。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曾指出茶之性俭,且在易经中也曾记载,君子以俭德避难,不以禄荣之,古代君子会友,以茶代酒,用陶瓷杯替代美酒月光杯,在茶宴当中所穿着的服饰多为简约大方、清丽简单的风格,不同于酒宴富贵奢靡。茶宴更可以有效的凸显出我国古代人民勤俭节约清新的风气,这一方面与中华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历来以自强不息勤俭奋进为美德,对于奢侈浪费攀比的风气并不推崇,因此,茶道文化作为君子文化也被融入了这种勤俭节约的品性。另外一方面这与茶叶本身的自然属性有着极大的关联,茶叶甘醇浓厚清新淡雅。品茶的过程当中,人们常常感觉自己远离喧嚣浮华。因此,对于茶具、茶叶设置也更加考究,更加倡导清新自然勤俭节约,实现两者相呼应,达到物与景相融合的效果,以更好的营造意境。在茶道文化传授和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有效的传递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从和谐社会理念的角度来分析,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则在于人人谦卑有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这样才可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而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始终对大自然有敬畏感和敬爱之情,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达到了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才可以构建出人们心中期望的和谐社会。中国的茶道文化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上不谋而合,可以有效地传递和谐社会理念。饮茶是中国古代人际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敬茶、泡茶、斟茶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大有讲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凸显出讲求谦卑有礼、以和为贵的理念,在这样的茶道文化影响下,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茶道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接人待物的礼仪的过程,更是熏陶品性、培养情趣的过程。在长期的茶道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胸襟会逐渐开阔,思想会更为宽广。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往往能够以更加平稳的情绪和心态去面对,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实。

3.3利用茶道文化培养生活和审美理念

中国能够历经几千年而屹立不倒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茶道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完善。时代精神会影响时代文化,而时代文化在茶道文化当中会有效的反馈时代精神,诠释时代精神。现阶段的茶道文化不仅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和中华传统美德,更富含着现今时代的时代精神。在现阶段的茶道文化当中更加推崇雅致、高洁、淡然的生活意境,而这些意境反馈于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理念上也可以起到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影响价值。现今时代是快节奏时代,也是五彩纷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也让现今时代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准确定位自身,恪守本心,发现生活的真谛,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融合则显得十分必要。而茶道精神求真、求美、求善,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价值以及审美理念,人们会通过茶道文化拨开物欲横流精彩纷呈的世界外表,看到世界本质,了解物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物质运行的规律,进而慢慢的感受生活的真谛。茶道文化凸显在品茗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茶具以及饮茶过程中周围的布景上。现阶段热衷于饮茶品茗的人往往会在饮茶的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的优化饮茶的环境,达到饮茶行为和意境充分地与周遭的环境相融合,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愉悦感。饮茶的环境和饮茶的茶具选择是较为考究的,一般情况下多以高雅简洁为主,这也是茶道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实现道德礼仪教育。

3.4茶道学习可以弘扬科学的处事态度

从茶叶的药理价值来看,茶叶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防癌等功效。饮茶不仅仅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同时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而从茶道的精神文化来看,茶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学习茶道可以让学习者在品茶、学茶的过程当中学习哲学理念,感受哲学韵味。在品茗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人生经历的磨难与考验,品茶需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个感官共同感受,去品味茶的形态,品味茶的色泽,品味茶的滋味和香气。古人们通过品茶慢慢的品出人生百态,也让人逐渐的透过茶来观看生活。在品茗的过程当中需要涤器、煮水、点茶、品饮,这如同人生一般成长、发育、成熟、衰老、消失,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不断的经历磨难,不断的经历风险,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香气和美好。在煮茶的过程当中,茶水从沸腾慢慢到温和,也象征着从喧嚣慢慢的走向平静。茶叶从沸腾到温和,也正像人生一样,青年时横冲直撞,充满梦想,炽热又富有激情;中年时则如同已经泡好的茶,几经浮沉、几番挣扎,最终归于平静,学会接纳;而老年时则如同凉透的茶,无波无澜、尘埃落定。人们透过茶来观看人生,通过茶来观看生活,感受人生浮沉,感受世事多磨,学会拿起也学会放下。在感悟喝茶的价值、喝茶的精神时也是在揣度个人行为处事的态度,学习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的观念。茶道学习是精神学习、是文明学习也是为人处事的学习。

4结语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8

一、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决定必须浸透文明礼仪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这一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文明习惯,让他们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能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的素养。只有这样,到了高中阶段,他们才会形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这样培养孩子,就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错过这一关键时期,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再回过头来“补课”,只能是亡羊补牢了。现如今,社会上反映强烈的一些大学生高分低能、缺乏文明素质、言行粗俗、不讲公德、损人利己的现象,正是他们从小没有有效地受到文明礼貌教育的佐证。因此,抓好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而且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所决定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照本身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发展变化的,它之所以要如此发展变化,是它自身规律所决定的。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的。这就像建造一栋万丈高楼一样,只有踏踏实实地把地基打坚实了,高楼才可能一层层地砌起来。同样,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重任的学校德育工作,也只有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抓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与教学质量并重,列宁曾经说过:一切社会都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就在一切处事格言上反复谈到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文明礼仪”应该是这种“公共生活准则”的一项基本内容。其实,文明礼貌并不仅是人们单纯的外在举止风范,而是有着深层的内涵的。因为文明礼仪离不开思想道德和理想情操等内在因素。中小学德育,就是要从抓文明礼仪这样的“小事”做起,进而提高青少年一代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作者:汪秀玲 单位:江西景德镇市第十五小学

(二)

一、突出教育训练的长期性

学校要按照激趣、明理、导行、养成等的规律,坚持以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庆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重点,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训练中要做到“近”、“小”、“实”,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一点一滴做起,力求具体、直观、实在,以实现教育的回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评价机制和日查、周评、月表彰制度。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设立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强化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检查评比。要把检查评比结果作为班级量化考核和学生品德评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礼仪之星以及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二、突出道德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按照活动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每周一坚持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并坚持利用班会、队会课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主题教育活动月制度,利用每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集中组织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风采展示、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坚持评选文明学生、礼仪标兵和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办公室,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进一步深化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

三、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体现。学校要按照“美化、净化、绿化、教育阵地化”的要求,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都发挥育人功能。要有醒目的宣传标语、警示语和校风、校训、校歌、校服、校微,有上墙且布置合理的中外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庆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祖国版图、国旗标志,有精美的雕塑、整洁的草坪、漂亮的花木。要按照“规范、美观、实用、独具特色”的要求,加强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建设。学校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净化工作,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及时收缴物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有害出版物,查缴流氓玩具和管制刀具。认真总结提炼本校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培育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突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

学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当前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组织力量加强研究。要针对当前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和“留守子女”家庭的礼仪教育、网吧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学生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准确把握当前出现的新情况,适应新形式下的新变化,探索德育的新规律、新方法。

五、突出“三结合”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共同学礼仪”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文明礼仪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校外辅导员等各种社会教育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八、突出教师作用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影响至关重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让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文明的行为,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作学生的表率。同时,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作者:江桥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

(三)

一、文明礼仪

法国的孟德斯说过“礼貌使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德国的歌德则说“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而英国的托•卡莱尔说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全越保险”和美国的兰道夫说的“有礼貌不一定显得有智慧,无礼貌却常常显得很愚蠢”更为直白地道出了对文明礼仪的看法。中国古人用“国之四维”,比喻民族、国家的四根道德支柱。这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立国之本。教育家王广亚博士明确把“礼让”写入升达精神之中,同时把“风度仪态”作为特色教育之一,还提出“礼貌,不仅是个人气质的尺度,社会文明的指标,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要求师生注重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做到人人学礼仪、懂礼仪、崇礼仪、用礼仪、传礼仪。文明礼仪是古今中外共同推崇的优良传统,由礼仪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像给老幼病残让座,像帮助盲人过马路,再如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真诚的“谢谢”等等,这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二、文明礼仪教育

约翰洛克说过“礼仪的目的与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故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敬人原则

尊敬他人,是文明礼貌的基础和标志,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礼仪的核心。所谓尊重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情感、劳动和价值、爱好与习惯,以平等的身份同他人交往。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尽管民族、地区、文化程度、信仰、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但没有贵贱之分,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面对90后的大学生,皆为独生子女,在多层保护伞下滋润而生,个性明显、自我意识强、新鲜事物接受多模仿快。这些本是他们的优势,可也带来不少负面东西,使他们变得傲慢、目空一切、排斥外界,对他们进行尊重他人的教育很有必要的。

(二)平等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之间只有社会分工和职责范围的差别,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还是职业差别、经济状况不同,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的尊严,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因此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相互尊重、不亢不卑。同学间交往的目的主要在于共同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这就规定了彼此应在人格上平等和学习上互助,并且主动了解、关心同学。

(三)守时原则

守时,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观念,更能体现出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守时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是自己的一片信誉,是一种于细节处相见的美德。其实,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所以古人也才会有“一诺千金”的说法,鲁迅先生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更呼唤着人们的时间意识。(四)诚信原则诚信指一个人诚实、不相欺、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有今天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篆刻家等学术流派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