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医学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护理医学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1

(1)外科学总论部分有很多疾病都是依据中医学知识来治疗的

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

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3)皮肤病和性病病人护理也涉及许多中医学知识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2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优势

2.1培养护生人文素养

中医作为国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中医的诸多理念就是从我国古代哲学中衍生而来的,譬如阴阳五行理论、相生相克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故《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也。”指出学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和医道等。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中医学知识,进而温习中医历史,讲叙如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故事,无疑对提高护生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弥补医学院校人文气息薄弱的缺陷。

2.2促进护生身心健康,为护生人生导航

我校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在教学中讲授一些中医学知识,可以教会护生预防和治疗感冒、腹痛、痛经等常见病,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在讲授西医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古代中医名家的经历和治病救人的事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3培养护生严谨的医学态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外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外科护理学课堂上讲授古代中医名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护生认真的医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护理注重整体护理,以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病人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的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中西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整体护理要求,对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历来讲究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也符合整体护理观念。

3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中医学知识的渗透方法

3.1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让其从中医角度阐述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而外科护理学教师也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注入外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讲解。这样的备课别出心裁,使教师受益匪浅。

3.2鼓励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学院的中医职业技能培训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展了诸如中医按摩、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项目的职业培训,并且可以授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和级别认定证书。应动员和支持护生参加这些培训,使护生医学技能多样化,成为拥有一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多本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而这些技能也可以在外科护理中得到应用,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等。

3.3改革外科护理学教材,适当增加中医治疗和护理内容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2版),该教材实用性强,内容翔实,但缺点是对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介绍较少。可在“骨科病人的护理”章节适当增加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让护生了解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对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详细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护生普遍希望能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因此,可在适当的时候编写校本教材,增加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内容,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护理人才需求。

4结语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2

(1)外科学总论部分有很多疾病都是依据中医学知识来治疗的,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3)皮肤病和性病病人护理也涉及许多中医学知识: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2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优势

2.1培养护生人文素养

中医作为国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中医的诸多理念就是从我国古代哲学中衍生而来的,譬如阴阳五行理论、相生相克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故《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也。”指出学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和医道等。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中医学知识,进而温习中医历史,讲叙如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故事,无疑对提高护生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弥补医学院校人文气息薄弱的缺陷。

2.2促进护生身心健康,为护生人生导航

我校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在教学中讲授一些中医学知识,可以教会护生预防和治疗感冒、腹痛、痛经等常见病,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在讲授西医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古代中医名家的经历和治病救人的事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3培养护生严谨的医学态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外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外科护理学课堂上讲授古代中医名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护生认真的医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护理注重整体护理,以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病人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的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中西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整体护理要求,对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历来讲究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也符合整体护理观念。

3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中医学知识的渗透方法

3.1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让其从中医角度阐述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而外科护理学教师也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注入外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讲解。这样的备课别出心裁,使教师受益匪浅。

3.2鼓励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学院的中医职业技能培训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展了诸如中医按摩、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项目的职业培训,并且可以授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和级别认定证书。应动员和支持护生参加这些培训,使护生医学技能多样化,成为拥有一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多本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而这些技能也可以在外科护理中得到应用,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等。

3.3改革外科护理学教材,适当增加中医治疗和护理内容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2版),该教材实用性强,内容翔实,但缺点是对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介绍较少。可在“骨科病人的护理”章节适当增加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让护生了解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对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详细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护生普遍希望能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因此,可在适当的时候编写校本教材,增加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内容,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护理人才需求。

4结语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3

责任护士的职业道德表现在对病人要诚恳、热情、礼貌;对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机智果断;对同事要热情帮助,平易近人,不偏激,不独断。视病人如亲人,并把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关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二、医疗护理知识要全面

责任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另外护理技术操作要熟练敏捷,如静脉穿刺、灌肠、洗胃、吸氧、换药等。动作要轻巧、麻利,所以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是对责任护士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三、工作要有灵活性

护理工作繁忙,事比较多,经常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工作。所以责任护士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工作中边处置、边思考,做到各项工作都准确无误。

四、要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

责任护士除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外,还要观察病人细微的行为,躯体动作和语调等变化。责任护士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去获得病人的直观资料,以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提出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7要有敏锐丰富的想象力在开展整体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求责任护士具有准确的记忆力,而且还要有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的能力,这样才能对病人有一全面的认识,以作出正确的评估,将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潜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才能达到实施有效完美护理的目的。

五、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

责任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对病人及其家属都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始终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对病人做到一视同仁,以乐观、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影响病人,以自身的积极言行去感染病人,激励病人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切忌因个人生活、家庭、工作中的烦恼和不快去迁怒病人,影响病人的情绪。

六、要有正确的沟通技巧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4

责任护士的职业道德表现在对病人要诚恳、热情、礼貌;对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机智果断;对同事要热情帮助,平易近人,不偏激,不独断。视病人如亲人,并把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关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2医疗护理知识要全面

责任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另外护理技术操作要熟练敏捷,如静脉穿刺、灌肠、洗胃、吸氧、换药等。动作要轻巧、麻利,所以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是对责任护士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3工作要有灵活性

护理工作繁忙,事比较多,经常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工作。所以责任护士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工作中边处置、边思考,做到各项工作都准确无误。

4要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

责任护士除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外,还要观察病人细微的行为,躯体动作和语调等变化。责任护士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去获得病人的直观资料,以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提出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5要有敏锐丰富的想象力

在开展整体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求责任护士具有准确的记忆力,而且还要有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的能力,这样才能对病人有一全面的认识,以作出正确的评估,将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潜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才能达到实施有效完美护理的目的。

6要有正确的沟通技巧

责任护士在与病人交谈时,要耐心倾听,不可随便插话。谈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使病人得到关怀与帮助,以得到病人的信任,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空余时间多与病人交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5

对于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逐步成为其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探讨了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并提出了可遵循的步骤。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如何管理知识,如何使知识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信息查阅或知识学习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学习变得简单,只需轻划指尖,无论是别人推送过来,还是自己主动获取,海量信息触手可及。但看的多了,听的多了,能够记在心里里的却少之又少,灵感与感悟转瞬即逝,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价值的信息很容易流失。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手机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大,为25.2%。①其中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使用人群。同时,对大学生来说,他们迫切希望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来建立移动的个人知识库,但往往又不善于系统地进行知识的管理。

1移动互联网与个人知识管理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即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②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更大的能量。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个人的知识从收集、分类到存储、管理再到利用、创新的一个有序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人吸收知识并把隐含的知识变成显露的知识,以及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互联网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很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用者可以仅通过点击保存或者分享按钮,就足以完成知识的传播。③在信息海洋中,灵感一闪而过,对有价值知识的有效管理就成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的基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管理迫切要求移动化。以移动技术、无线技术为支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持设备与后台门户中心进行知识的获取、搜索、联系、组织和创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知识支持。④

2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注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渐渐变得越来越受重视,知识工作者层出不穷,合作与竞争的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知识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注重知识的时代,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今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每天接触的知识信息呈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必须具备从信息的大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能力。把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这一过程就是在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在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大学生还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在实际中应用和创造知识,唯有通过不断学习,加强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不管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还是信息量剧增的原因,亦或是知识应用与创新的社会需求所致,当代大学生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方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流程的探讨

现如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借助这些设备,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获取知识、分享内容并能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也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价值不一,真伪难辨,要及时找到所需知识并非易事。鉴于此,笔者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作了探讨,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3.1分析个人的知识需求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本科学习期间的专业要求和课程设置决定了他们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有的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满足,还有一些往往需要借助网络或其他方式来解决。除了专业方面的需求,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阅历、兴趣爱好、原有认知结构等也会影响到他的知识需求。基于此,大学生可以综合这两方面来分析自身的知识需求。同时,为了能够精准地“对症下药”,可以把自身的知识需求按照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类。分类不仅仅指简单的分为几个大类,而是进行树状的层级分类,达到知识的细化和具体化,这样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即为整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个人的知识需求。

3.2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

确定了个人的知识需求后,接下来就该探讨搜集知识的途径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M-learning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检索、社交活动、记录备忘、与人沟通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体现为对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就个人知识管理来说,大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来做以下事情:访问各个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登录高校图书馆网站,下载各类数据库中的文献;安装手机阅读器,学习知识内容;收集各类App上有价值的资源;从社交软件上获取别人所分享的信息等等。现如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同时也有不少的伪知识。所以在知识收集时一定要辨别真伪,切不可全盘接收。

3.3选择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后,就该考虑如何管理这些知识了。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借助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树状结构层级文件夹或者某一知识管理软件(如OneNote、PKM2、CyberArticle等)来管理各种格式的文件。同样,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可以进行知识管理的手机App,如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这些手机版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存储、管理及分享知识。同时,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其中一款或多款并用的方式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3.4建立并维护个人知识库

安装了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后,就要开始充实它了,即建立个人知识库。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应该制定一套分类存储,及时更新、修改、删除及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规则,便于以后快速查找与利用。然后在实践中逐渐扩充与完善,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知识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不间断地对个人知识库的内容进行调整,如补充、更换、删除,使之更符合自身的需要。

3.5应用并创新个人知识

此外,创建个人知识库的目的是在合理运用自身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在与他人进行信息分享交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改善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知识的创新。知识唯有通过实际的检验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不能通过实际检验的知识就相当于没有用的垃圾。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要知道积累知识的方法,还要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学习、工作、生活相联系,付诸实践。让学到的知识产生更大的价值,让所学的知识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发展。此外,还需要及时地补充更正原有的知识,从而创造出可以适应新环境的新知识,也就是知识创新。在这个知识就是金钱的时代,知识创新格外吸引世人的关注,创造知识就是创造财富。大学生要在注重积累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同时,能够创造新的知识。

4结束语

从前面的分析,可得知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不间断的过程,需要随时添加的新的资源、更换甚至删除失去价值的信息。所以说,在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中,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是相对的,也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借助知识管理系统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大学生搜索信息或浏览网页时,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和管理所需信息,之后再寻找的话往往花费很多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手机上移动的个人知识库因其随身携带性,在信息的保存、灵感的记录方面要比传统的计算机上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更为便捷和及时。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多,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能高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知识创新。此外,大学生利用App软件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个人的成长。

作者:薛娟娟 单位:长治学院电子信息与物理系

注释

①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01-22.

②吴彦国.移动互联网浅析[J].轻工科技,2013(9).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习管理;医护专业

引言

医护专业与其他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内容不同,医护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将直接进入医疗领域,有些会直接面对患者,他们的工作会直接影响患者接受医疗护理的质量,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医护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必须要严格,要让学生能在实习过程中,真正领会相关的知识,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能处理各种问题,保证病人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为自己开辟更宽广的职业前途。

一、当前中职医护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律能力有待提升

在实际的中职医护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医院中表现出纪律性不强,工作上缺乏主动性,着装举止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的是学生个人的素质。同时,也展现了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未来将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医疗安全知识,不完善自我保护意识缺失的问题。这些状况集中体现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理解专业内容的状况。[2]无论是哪一种状况学生,都表现出了自律能力上的缺失.在个人行为的表现上,学生没能表现出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专业素质的体现上,学生也没能进行有规划的学习,导致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出局,无法胜任相关的工作。

(二)学校和医院的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中职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自我约束,刻苦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从而投身到医疗事业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虽然,实习过程主要在相关的医疗机构中进行,但也体现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审查和管理态度。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纪律散漫,举止不规范等问题,与学校教师有很大关系。医院中的带教教师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很多医院中代教教师都比较年轻,他们在带教过程当中,只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虽然进入了实习阶段,但仍然处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由于医院中的带教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所执行的教学工作也只是本职工作之外的附加内容。因此,他们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在医院中也缺乏约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都很差。

二、中职医护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建立的策略

(一)建立双导师制度

很多的职业院校中都存在双导师制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双导师制度就是在学校的理论教学中,有教师带领,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有师傅教学。具体到医护专业,实习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双导师的好处是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让学生能顺利交接。我们针对医护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对这种双导师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如,在其他专业的双导师制度建立中,我们常常会让学校中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让教师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经验,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医疗机构则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模式反过来,邀请医疗机构中的从业人员进入学校兼职做教师,主要工作是在学生平时的理论学习中,提前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学校的教师做出指导,让专业的医护人员提前介入课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实习过程中,让学生提前建立对代教教师的尊敬,实现医疗机构,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共赢。

(二)建立岗前培训制度

学生在进入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实习前,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主体十分重要。培训前,教师要为学生具体的讲解实习培训的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等。要让学生明白在实习过程中,自己要遵守哪些具体的规则,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并对自己的实习有整体的概念和规划。从培训的主体上来讲,整个培训要有专业教师,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及学校三方面构成。在培训过程中,各方面人员负责讲解自己所管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哪一方面的内容应该向谁提出需求,从而明确各方的责任。

(三)建立预警召回的惩罚制度

以往学生进入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三不管的地界,学校教师很少进入医疗机构进行监督,而医疗机构中的带教教师,也很少愿意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更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建设上的职权不明确。因此,在制度建立上,我们必须要建立预警召回的惩罚制度,一旦学生的行为越界则将学生的过失记录在案,这些记录有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实习评价,甚至是毕业。如,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两次及以上的矿工行为,或者与医患产生纠纷,严重违反了实习生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有权将学生退回。如果医疗机构对学校频频反应学生的行为不合格,学校也有权提前将学生召回。通过这种规则的制定和制度的推广,学校和医疗机构双方都能明确自己的职权,了解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对学生提出干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综上所述,在中职医护专业的实习中,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制度建设,我们可以明确学校教师和医疗机构各方面的职责与权力,统筹规划学生整体的实习过程。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整个实习的过程更具有效果。从而保障学生能在实习中学习到具体的知识,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毕业实习巡视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

[2]郭晓红,郭华.卫生职业教育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4(2).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7

关键词:多元式互动  成人开放式教育 能力培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在逻辑性、实践性、整体性、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批判性、思辩性、开放性特质的要求,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规律,我们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贯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力的教学思路,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和追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通过教学过程、教学要素、教学系统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教学理论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使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来的。

    首先,成人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承担家庭和工作的重担,社会特征比较突出,学习过程受家庭和工作双重干扰,学习压力较大,焦虑程度高,自主学习信心不足,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之受独立性、自我指导性特点的影响,成人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活动能力,一味的灌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成人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学以致用、获得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及急需的知识。漫无边际的知识储存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往往看重的是这门课程对工作是否有帮助,教学是否脱离实际,兴趣点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不重视内容的理论性、方法性、政策性。

    最后,成人有他们较偏爱的学习方法,成人是通过做而学的成人学员各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并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和加深,从而完成知识构建,单一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太适合成人学习。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交融性。学习意识是学习的主导,为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决定着学习的整个过程与成效;学习的责任心、责任感是学习的力量支撑;学习措施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保障;学习的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实践力、总结力、应变力、调控力等方面;学习的气质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人资之间、人机之间、人网之间的有机关联、相互交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导学、自学、助学、督学等教学环节的交织,能把抽象的教育思想变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润物细无声”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判断、适应、实践、批判、调整自己,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多元互动局面。

    2.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的发散性、方法的独特性、认识的多元性,在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前提下,允许学生开展交流、质疑、争鸣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培养其追问意识、批判精神、反思意识、信息搜集意识。

    3.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和谐性。自由、民主、平等、公平、融洽的课堂教学与互助学习的气氛是和谐性的具体体现。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在宽松的心境下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切磋、勇于探索与批判。

    4.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互动的知识获取,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引导学生实践、批判和创新,使学习成为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愉快过程。在感悟、探究、体验、分享、交流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真正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批判、实践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5.多元式互动的有效性。学习的动力是感动,学习的入门是感觉,学习的基础是感知,学习的升华是感悟,学习的境界是感恩。五感体现了多元互动的有序和有效性,有利于知识构建、学习、领悟、创新。目的是使学习主体和教学本身有实在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多元式互动学习比学生单纯的自我学习更为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能力的提高更为综合,学习的结果更为广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驱使教学活动的多方产生积极的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了互动的有效性。

    三、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步骤

    1.讲授与感悟——步入思化,凸显悟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质。通过一个贯穿三大部分的主题思想或中心线索来把握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比如说以人的解放或社会公平作为中心线索或主题思想。以社会公平为主题思想为例。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来分析当今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看,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正在被事实上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所替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巨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或变革解决,最终致资本主义灭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化,同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冲突。多元互动是以“感”为前提,以“悟”为根本,以“感”与“悟”的有机结合作为支点,使这一过程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的重要模式。

    为了能使抽象性、概括性、内在逻辑性强的基本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贯穿中心思想,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上的整合。分为若干个专题,如: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价值、如何进入哲学的思考、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真理与价值、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双刃剑:科学技术的作用、经济学、幸福与终极关怀、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危机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新变化及发展趋势、20年后看东欧转型等,采用开放式课堂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依托案例实现从理论的宏大叙述向现实的经验叙述转变,案例选择要具有时代感、典型性和区域性,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才会有说服力、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中感悟哲学缘于生活,哲学是生活的智慧,生活是哲学的智慧。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会做人,学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越多办坏事的能量也可能越大,从而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何在。明白我们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社会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理解价值评价,如何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要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和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2.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实现与提升思化,达到教为不教,学为创新的目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意味着你要学会适时地疏导、点拨,促使思维转过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思维的发展。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是克服思维障碍点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通过把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变化成已解决过问题,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和综合、具体与抽象、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求同存异等思维方法,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课堂中,采用学理导入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启发诱导法、相互交流法、激发兴趣法、抓要点法等方法,通过唱红歌、讲故事、编短信、演讲、辩论、调查、经典研读、视频播放、排座、分组竞赛、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课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把这些问题和理论点有机结合,在讲课过程中有机穿插,既讲解理论,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预习、查资料,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来演讲,演说的内容是和本课程相关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有一定深度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或是以学生自身及身边发生的事或人物为原型的相关内容,或是以自己的旅游经历、考察经历及旅游途中、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现身说法,使课堂生活化。有意识地组织几次讨论,比如,讲到唯物史观时,要求学生讨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在课堂外,通过对周边的环境问题的了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对策的调查了解、对大学生群体自杀现象个案调查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出现用工荒背后深层次原因调查、透视强拆迁等社会问题的调查,身临其境,增强现实感,真心关切学生的疑点。使教学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协作精神、自主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克服思维的障碍点,训练其思维能力、评断问题能力,克服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拓展知识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论

    通过创建学习——思考——交流——分享——体验的多元化互动模式,使学生明了了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理论、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环境;做到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达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的目的;提升了意识、责任、措施、能力和气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应变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心智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由主客对立向主体间性转变;由叙理向叙事转变;由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转变;实现了“教为不教,学而创新”的现代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哈佛校长陆登庭 坦言挑战 中国教育报 1998-05-04

[2]李余华,李立玲,何中. 成人学员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侯宝力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 (4)

护理医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体系;体系构建

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创伤。为了预防和应对灾害的发生,国家越来越重视灾害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灾害事件预防、救援以及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作为资源”已经成为应对灾害的重要工作方针[2-3]。但由于社区尚无标准的规范化救援实践能力培训体系,在实际灾害救援过程中极易出现管理混乱,救援操作不当等情况,影响了救援效率[4]。为了建立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的规范化体系,本研究对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邀请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教授以及临床护理相关从业人员在内的12名专家参与本次专家函询。函询专家遴选标准:工作年限超过5年,中级以上职称,曾参加过灾害救援或目前从事社区灾害管理相关工作或进行相关研究。1.2方法1.2.1质性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关键词,并通过关键词查找相关中、英文文献。同时,根据实践经验拟列访谈提纲,抽取本院10位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半标准化专家访谈。最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和类属分析,初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体系。

1.2.2函询工具

结合文献调研及当前已开展的工作自行设计专家函询问卷,问卷主要包括:(1)专家基本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年龄、从事灾害应急救援相关工作年限、职称、工作岗位等。(2)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评价指标。邀请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对前期梳理出的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85个三级指标纳入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其重要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赋予1~5分。(3)专家权威程度自我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两项。1.2.3预调查为了确保函询问卷的完整性和调查方案的可行性,随机抽取我院5名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培训体系相关专家进行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对函询问卷的结构和项目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正式的专家函询问卷。1.2.4Delphi专家函询本研究采用发送E-mail的方式对入组专家进行Delphi专家函询,共2轮。第1轮专家函询结束后,整理归纳专家的反馈意见对指标的名称、筛选及指标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并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再次通过E-mail发送给各位专家。指标的筛选标准既需结合专家意见又需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变异系数<25%。第2次专家函询的目的是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明确二级指标内涵。1.2.5指标权重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要求专家对一级指标间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对同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间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并根据上述方法对比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计算。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和Matalab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专家权威值表示调查结果可靠性,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x2显著性检验对系数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专家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函询12名专家,其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2.2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共发送12份函询问卷,回收12份,有效问卷12份,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2.3专家权威度2轮专家函询的Cr均>0.70且第2轮专家函询的Cr有所提升,如表2所示。

2.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本研究中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如表3所示。

2.5指标筛选

第一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中,“相关法律、法规”因与同级指标:“灾害意识”下的“社区灾害管理法制”重复,将该部分合并到“灾害意识”下的二级指标中改为“灾害管理相关立法及规定”;“灾害案例分析”因与同级指标:“灾害现场救援培训”下的“自救互救培训”重复,将该部分合并到“灾害现场救援培训”下的二级指标中改为“特殊场景模拟训练”。二级指标中,增加“质量管理工具”,删除“灾害科普”“急救物品及药品”;“社区灾害管理”改为“社区灾害平时管理”;“灾害发生时应对管理”改为“灾害发生急时管理”;“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合并改为“创伤四大技术”。三级指标中,“社区灾害管理体制”与“社区灾害管理机制”重复合并更改为“社区灾害管理制度”;“社区灾害管理法制”与修改后的二级指标“灾害管理相关立法及规定”重复并入其中;“社区灾害管理部门的准备”与“应急预案”重复合并;“现场的救援”与“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重复删除;新增“脆弱性分析”“风险管理”;“灾害案例分析”与“自救互救培训”重复与“烧伤”“中毒”合并并入“特殊场景模拟训练”。第二轮函询结果专家意见较为集中,仅1位专家建议将“社区灾害平时管理”改为“社区灾害日常管理”,将“灾害发生急时管理”改为“灾害发生时的管理”以及不建议写“环境防护”。综合两轮专家函询意见,本研究最终确定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指标体系分为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

2.6指标权重确定

本研究最终确定的社区灾害医学知识教育指标中一级指标为“A灾害意识”“B灾害现场救援培训”“C灾后恢复”;二级指标为“A1灾害的概念及分类”“A2社区灾害日常管理”“A3灾害发生时的管理”“A4质量管理工具”“B5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B6心肺复苏”“B7创伤四大技术”“B8儿童产妇急救”“B9特殊场景模拟”“C10心理干预”“C11卫生防疫”;三级指标为“A1-1灾害的相关概念”“A1-2灾害的分类”“A2-3社区灾害管理制度”“A2-4社区灾害管理相关立法及规定”“A2-5社区灾害管理部门的准备及应急预案”“A3-6社灾现场人员和物资管理”“A3-7心理疏导”“A4-8脆弱性分析”“A4-9风险管理”“B5-10检伤分类的基本要求”“B5-11检伤分类标准及标识”“B5-12简明检伤分类法”“B6-13胸外心脏按压”“B6-14开放气道”“B6-15呼吸支持”“B7-16止血法(指压、加压、填塞、止血带)”“B7-17包扎方法(三角巾、绷带)”“B7-18固定方法(四肢、颈椎、胸腰部)”“B7-19搬运方法(徒手、器具颈椎脊柱损伤)”“B8-20儿童异物窒息急救”“B8-21妊娠合并外伤”“B8-22流产”“B9-23地震案例”“B9-24台风案例”“B9-25泥石流案例”“B9-26洪水案例”“B9-27电击伤案例”“B9-28中暑案例”“B9-29溺水案例”“B9-30群体伤案例(交通、电梯、踩踏)”“B9-31热力伤案例(烫伤、火焰烧伤)”“B9-32特殊烧伤案例(电烧、化学)”“B9-33急性中毒案例(化学性、生物性、药物性、食物性)”“C10-34心理应激反应”“C10-35心理应激障碍”“C10-36心理干预方法”“C11-37环境防护”“C11-38人群卫生防护”;其各项指标权重如下:权重0.0142、0.0168、0.0321、0.0364、0.0603、0.0541、0.0361、0.0360、0.0501、0.0360、0.0400、0.0345、0.0680、0.0457、0.0590、0.0611、0.0517、0.0612、0.0622、0.0618、0.0554、0.0425、0.0564、0.0610、0.0561、0.0504、0.0380、0.0621、0.0482、0.0346、0.0367、0.0218、0.0591、0.0542、0.0604、0.0643、0.0325、0.0687。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