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启蒙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汉字启蒙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1

关键词:汉字启蒙;启蒙教育;兴趣激发

汉字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好汉字不仅仅是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也有利于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熟练掌握汉字的读写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练习汉字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汉字教学是所有学科继续开展教学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有限,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学习汉字,甚至对枯燥的学习过程产生畏惧心理,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在汉字启蒙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汉字启蒙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汉字启蒙的重要阶段,而汉字的拼写也是我们国家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汉字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汉字作为我们国家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有利于优秀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读写一直都是作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存在的,也是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开展汉字启蒙教育既是对我们国家语言文字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汉字的书写和继承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创造性地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让汉字启蒙教育成为开启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

二、汉字启蒙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汉字、培养汉字书写能力与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汉字教学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读写,让汉字启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汉字的启蒙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居于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主动向学生传授汉字的拼读以及书写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灌输式的练习。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行为特点上也体现出明显的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太容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且对于有趣的东西会更加感兴趣。传统汉字教学方式略显枯燥,不能贴合学生性格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就不能够在汉字启蒙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了。

(二)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汉字在文化传承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熟练掌握汉字的读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主动学习汉字,对每一个汉字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读写,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在汉字的启蒙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会觉得汉字的学习和练习过程辛苦而枯燥,却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在汉字启蒙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影响了汉字启蒙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如何通过兴趣激发来进行汉字启蒙教育

(一)从游戏教学的角度培养学生兴趣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对学生进行汉字启蒙的阶段主要集中在3到6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明显地表现出对汉字读写的兴趣,而且对汉字的认识非常敏感,有时候他们只要看动画片或者看天气预报,就能认识很多的字,这种对于汉字的敏感性也体现在语言模仿上,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会给学生读一些中国古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而3至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往往家人只需要念两到三遍就能够熟练地背诵简单的古诗。所以,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于汉字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为此,教师要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汉字启蒙教学[1]。活泼好动是这一阶段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而比起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轻松有趣的游戏往往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汉字启蒙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游戏中汲取灵感,结合汉字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于游戏的关注度,创造性地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开展汉字启蒙教学。常见的游戏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汉字消消乐。游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学会一个字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段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从文字材料中将学习过的汉字找出来。第一个汉字找出来之后,再开始下一个汉字的学习,然后继续从剩余的文字材料中选择学到的第二个汉字。依次类推,直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2)汉字拆分组合。教师还可以将识字卡片按照字体的结构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然后让学生按照结构和偏旁部首,将碎片化的识字卡片重新组合成自己学习过的字。用这种拆分汉字的拼图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将汉字的偏旁部首编成歌诀,在学生进行汉字碎片拼搭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按照歌诀对识字卡片的碎片进行组合,加深学生对于偏旁部首以及汉字结构的理解。(3)部首大连线。每一类部首相同的汉字都是彼此的好朋友,所以在茫茫的字海中,学生需要将部首相同的汉字找出来,然后用尺子画线将它们连在一起,让“好朋友”重新手拉手。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偏旁部首将同样数量的汉字打乱之后分成两组,然后让学生找出部首相同的汉字并且进行连线,连线完成之后,还要向教师说明连线的理由。这类游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部首来掌握汉字意思的能力。

(二)用活跃的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氛围

虽然汉字是我们国家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但并不意味着汉字的学习氛围就一定要非常严肃,尤其是对于还处在汉字启蒙阶段的学生而言,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紧紧贴合了学生性格发展的阶段特点,而且也有利于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汉字书写和识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汉字启蒙教学中要尽量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2]。比如,将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游戏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先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日”字旁的汉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问学生:“太阳在汉字中可以简称为‘日’,而‘日’这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没有同学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见过的以‘日’为部首的汉字呢?”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师:“大家说得都对,可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观察得很细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日’有关的汉字好不好呀?”通过简单的情景导入激发出了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将备课时选择的一些和汉字启蒙教学有关的短视频或者动画片,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播放,通过有趣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对以“日”为部首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再逐字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和拼读。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汉字书写大比拼,写得最快最好看的一组就是获胜者。而写得最差的一组则要接受同学们一起商量好的惩罚措施———将每一个汉字默写三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然后利用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提升汉字的读写技能。而后期的惩罚,由于是学生共同商议的惩罚内容,所以被惩罚的学生不仅不难过,反而还会很乐于按照要求接受惩罚。在这样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很快就全部掌握了教学内容,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三)依据汉字造字特点,降低学习难度

和其他语言文字相比,汉字具有特殊的构形。因此,在汉字启蒙教育中,教师可从汉字的构形角度着手,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充分感知汉字的形象,又可以对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把握。一般来讲,可从独体字与和合体字两个方面划分汉字的组成,独体字包括象形字与指事字,而合体字则包括会意字与形声字。为改善汉字启蒙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需结合这些不同类型汉字的构成特征,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

1.象形字。象形字具有较为简单的字形,教师要利用象形字教学将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为后续的识字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象形字的字形决定着字义,因此,教师可将图文对照法应用过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实物、图片等向学生直观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识记汉字的形象。以“日”“月”等象形字为例,通过向学生展示对应的图片,学生可快速了解汉字的字义,进而提高识字效率。

2.指事字。此种字是将指事符号添加到象形字上,形成新的汉字。通常情况下,指示符号的抽象性较强,低年级段的学生往往无法快速联想出对应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识记指事字的意义。以“刃”字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刀”字多出来的一点联想为刀刃,学生即可快速理解与掌握。

3.会意字。会意字组合了数个单字,产生新的意义。相较于独体字,会意字虽然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形式,但通过联想各部分,即可将会意字的字义猜想出来。因此,在会意字启蒙教学中,教师要将拆分、组合、分析的教学流程实施下去,引导学生对字形的两个组成部分进行观察,之后联想组合起来的含义,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字形结构,又可以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4.形声字。此种汉字兼具表音及表意功能,存在着明显的规律。语文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对汉字的形旁与声旁进行准确把握,即可快速了解字义,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之后再遇到相同偏旁、声旁的形声字后,学生能够很快将生字的大概意思猜测出来,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将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将启发与鼓励相结合,提升学习自信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希望自己可以被身边的人关注,自己的行为能够受到身边人的肯定和赞扬,尤其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汉字启蒙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努力和学习结果进行肯定和鼓励,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巡堂指导,在指导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写左右结构的汉字的时候,教师发现他的结构写得很松散,不过字迹却很工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的这个字写得很漂亮,一笔一画都写得很用心,基本上和老师写的一模一样,如果能把左右两边再往中间拉一拉,这个字就更漂亮了。”简单的一句话,既鼓励了学生,又不动声色地点出了学生在书写中的缺点,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主动改进了书写方法,让汉字启蒙教学收到了更好的效果[3]。

(五)结合书写实践,加深理解掌握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汉字启蒙教学中还应该结合书写实践,用丰富的实践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汉字猜猜猜。在学完一组汉字之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提供汉字或者词组,让一组学生看到后结合汉字的结构、部首以及意思向另一组学生进行演示,让另一组学生根据演示来猜教师拿的是哪一个字。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拼写接力赛,每一个组员写两个字,写完之后下一个组员继续,直到所有的汉字都写完,写得最正确、最工整、最快者得胜。此外,也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实践活动的生动性与鲜活性。比如,在学习有关“食物”的生字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对应的图片或实物,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实物开展识字学习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快速调动。总之,通过多种多样的书写实践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2

本次研究主题是探讨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语音启蒙教育体系构建和开展情况,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研究切实有效的实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重视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蒙工作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环境中的农村小学语音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实现对工作质量的提升。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案,进而满足开展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工作,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语音基础进行判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重视我国城市与乡村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需求,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

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学工作的进步,希望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目标和需求,进而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整体进步。本次研究就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育工作目标。本次研究侧重分析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启蒙问题,重点分析其中涉及的工作问题,再以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并完善当下农村的英语教学工作质量。由于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在加上农村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都导致实际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优化和完善农村的教学体系,实现农村与城市逐步统一的教学水平要求。

一、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包含众多的内容,其中语音的启蒙教育非常关键,将直接影响未来小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及理解。重视农村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促进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向城市化进步并得到深化和完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社会与世界的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展示出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重视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启蒙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城市与农村英语教学水平的共同进步目标,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发现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最为英语教育的根基,充分发挥语音教学的启蒙作用,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农村小学的英语语音教学存在基础的根基问题,在实际的启蒙教学过程当中也不乏出现一些教育的缺失,由于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也阻碍了学生的启蒙引导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学生英语语音基础问题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区条件的因素,校园中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这一点也导致学生对于英语课程中音标的掌握不到位、不扎实,同时农村校园中英语老师也没有系统的教学,甚至很多年纪比较高的学生,还不能够完善的掌握英语中所有的音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用和单词读音比较相似的汉字或者拼音,在英语单词下部进行标记,采用这种方式死记硬背的记住英语单词的读音。例如:mother的单词下面,学生所标注的读音就是“妈德”,bus的单词下面,学生标注的读音就是“拔丝”等等,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标注,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基础上就存在着方式不正确的问题[2]。同时利用汉字和拼音标注的英语单词,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很多农村校园的学生在共同朗读单词的时候,无法良好的便捷长音、短音和前后鼻音,这些都导致学生的语音基础出现问题,导致农村校园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规范。

(二)语音启蒙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的英语语音教学在教材的使用上还比较落后,因此教材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分散,英语的学习也需要经历很长的学习时间。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孤立和分散的教学,就会导致字母音标不能被学生系统的使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品读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些情况想加在一起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农村小学校园中老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标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交际性的功能。在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朗读的发音没有给予严格的把关,甚至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缺乏训练和技巧指导。同时还缺乏拼读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在朗读单词过程中音、形、义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语音能力的发展。[3]

三、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母语影响

我国的农村校园中,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学生不能够和城市中小学生一样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多小学生自身对于外语的教育存在着排斥和厌烦的心理。同时我国的母语为汉语,学生在出生之后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汉语,因此学生初入校园就需要接受英语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排斥的现象。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阶段,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受到汉语的影响。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于本能的把汉语的语法和发音习惯应用到英语中。所以小学校园想要发展学生的英语语音教育,还需要尽量避免汉语对于学生造成的影响[4]。

(二)农村师资力量和设施投入缺失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情况,农村的小学校园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设施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些情况也是导致学生英语语音启蒙教育难以快速发展,学生学习情况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农村校园中的师资力量不足,语音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因此很多英语教师即便是接受过比较专业的语音训练,但是由于没有扎实的基础,并且教学业务能力相对比较低,还有校园给教师配备的语音教学设备不足等情况相结合,就会导致学生的语音启蒙教育出现问题。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读,学生跟读,这样的教学手段,难以保证学生发音准确,甚至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严重影响学生的语音启蒙教育情况。

(三)当下应试教育对英语语音启蒙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主要侧重对于应试教育的工作重点,这样就导致实际的语音教学出现了问题。当下,小学阶段的英语考试更加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反而忽视了对学生语音成绩,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工作倾向性和质量,导致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语音启蒙教学工作不重视。城镇的教学水平平均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对于小学生语音教学的忽视更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语音教学认识偏差,导致农村地区对于小学生实际的语音启蒙引导不足。

(四)教师启蒙教学工作认知缺失

除上述内容以外,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由于能力的缺失影响了教师对自身工作认知的缺失,也导致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出现了偏差的问题。传统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是以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课堂更多的以教师为主体阅读,而忽视了小学生实际的练习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认识的缺失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阻碍,降低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四、完善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策略

完善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启蒙教育工作,需要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对策建议的分析。掌握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优化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体系,重视对语音启蒙教育的工作质量提升。

(一)重视培养英语语音启蒙教学环境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工作当中,语言环境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城镇小学英语教学与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差异的关键节点。重视培养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蒙环境,主要依靠教师进行口语表达和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语音应用环境来增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熟练程度。在农村地区的教师应当积极的提升教学水平,降低与城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差异,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语音环境增强小学生实际的学习质量。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提升口语的能力非常重要,坚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增加词汇量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以夸张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大口型的发音和缓慢的阅读语速都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英语的语音理解能力。

(二)加大农村师资设备投入

如何开展农村的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教学工作质量的优化,需要相关部门充分的重视教学工作的投入需求,在扩大师资力量投入的基础上进行语音教学设备的支持。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农村与城镇小学英语教学的资本投入差距,在实际的资源分配过程当中尽量降低师资投入的差异,满足平衡城镇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需求。如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农村小学管理部门的细节调节。重视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教师的培训,满足一线英语教学的专业进修和培训要求。在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增加不同的教学设备,以此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充分重视语音启蒙

创新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方式,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充分的使用启蒙教学的方式,完善当下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需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构建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避免汉语使用的几率,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重视对学生词汇的教学引导,通过形象的意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作用。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增加教学的创新意识,采取图片或者是实物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此实现对语音教学的优化需求。例如,教师可以以实物水果和蔬菜进行课堂教学,将banana、tomato等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认识o这一元音字母的发音。

(四)积极培养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

培养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对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和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增加教学的娱乐性,在游戏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HappyNewYear作为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环境当中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口语的交流,就能够促进学生实际的掌握语音教学的内涵,这也是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也是积极营造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环境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需要在慢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革新与优化,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教学意识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针对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关于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在发现语音启蒙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进行科学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要求农村地区能够重视对小学生英语语音环境的构建,培养小学生英语语音启蒙重视程度。在农村地区进行师资力量的投入,关注到设备的落后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关注到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还需要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充分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此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积极的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召集教学人才,重视对教师语音教学意识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工作体系优化提供科学的建设路径。教学工作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认识不足,并积极的给予改革与创新,积累教学工作经验,满足时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金桐伊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哲清.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149-150.

[2]张哲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228-229+232.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3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二)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兼收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文化。各家思想文化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我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教育传统,也是我国古代一切教育的目的。如古代儒家《大学》中的8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修身,而修身其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教育。8条目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总的来讲其欲阐述的意义都是以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提倡修身之道。蒙学教育也是始终以教人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如《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小的时候不进行学习,等到长大后什么也干不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学”不仅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泛指后天所接受的各种习染本领。通过教育达到做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阐述了做人教育,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5],这些成语典故其实就是通过古人做人的方式方法来教人如何做人,都是在进行做人教育。《弟子规》通篇都在阐述如何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6]等,这些知识看似浅显易懂,其实都在宣传如何进行做人。蒙学关于做人教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面,而是蕴含于古代一切蒙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于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地继承,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最为突出。蒙学的教育内容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蒙学教育内容多是对前人积累的智慧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人类的精华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可见,蒙学在民族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谓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如家喻户晓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在这本书中随处就可以发掘到有关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容,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将孟母善于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身教育子女的母亲形象展示出来,蒙学教材以这种方式将人类文明继承了下来,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作用。又如《幼学琼林》里的“《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8],寥寥数语便将古代教育典藉《大学》及其阐明的事理展现了出来。再如《弟子规》中提到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9],通过简短的12个字告诉人类应该怎样传承人类文明。不难看出,蒙学做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人类文明传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

古代蒙学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字的教育,其将教会学生掌握汉字做为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蒙学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蒙学教材的名称及编排均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汉字教育,如3字连在一起的《三字经》《弟子规》,二者都是通过3个字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4个字连在一起的《幼学琼林》,其通过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类3个字和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的教育较容易帮助学生记忆,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从易到难的编排理念。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蒙学的教学都是教师读一句,同时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跟着教师读,且必须能够准确无误的读出来,直到能够读得滚瓜烂熟为止,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传统蒙学教学还非常重视习字的教育,如对学生习字的坐姿、笔画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规定了习字的顺序:先临摹仿写、后自己写。文字作为民族的符号,重视文字教育,将文字教育视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

(五)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

古代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如宋代的大儒朱熹,就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学问需要你自己去学,某不过是个共同商量的人”。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蒙学的写作教学之中。我们知道古人非常乐于并善于写文章,其基础多是在蒙学阶段打下的,具体体现在古代蒙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将现实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对对子,均是从现实中取材进行对,好处在于可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对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体悟,便很难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语句。另外,古代蒙学注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在《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都有体现,特别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规范的《弟子规》,先生将规范、做人的要求等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悟和提高。

二、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贯彻落实育人理念

各级各类教育中,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中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且将语文分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0分,这便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群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分数情况。处于基础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学得到重视本是一件好事,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了学生考试分数而教的突出问题:教学跟着考试走,考试怎样出题,教师就怎样教,如教师在教学生作文写作中就流传着龙头、猪肚、凤尾等“投机取巧”的教学方式。这是典型地过分追求教书职能而忽视育人职能的教学模式,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中呢?首先,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师育人职能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方向进行正确地价值引导,可通过专家讲座、转变教师的量化考核方式等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最后,需要教师逐渐养成自觉地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古代蒙学侧重做人教育的目的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教师拥有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可塑型的人才看,才能够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应自觉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方针等,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但可以扩充学识,开拓视野,同时利于其形成全新的育人自觉性;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能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同时能够掌握建设现代中国所需才能的人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及教师应认识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通过时代需要及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思想动员;二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发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诗词等,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三、百、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古代传统文化兴趣。

(四)重视字词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轻视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教学,许多学生存在不会写甚或不会读字的现象。古代蒙学重视习字的教育特色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字词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认识。需要有关部门及教师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字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遇到生字、生词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习惯,教师可适时地教学生一些学习字词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字词,这也是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4

通过汉语经典传承民族之魂,正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从此意义上讲,该课程也与童蒙教育一样,具有启蒙性质,有别者唯有对象而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懵懂稚嫩的小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用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涵养其品格,恰逢其时;而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则面临各种纷至沓来的诱惑,如何把持自己不被西化的狂潮淹没,尤须开设一批大文科通识课程强势介入高等教育环节,对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启蒙。这既可以调节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文明素质单一西化的倾向,又可以让他们真正恢复民族自信心,为未来的民族复兴做好最生动坚实的心理铺垫。作为通识启蒙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它只有坚持大文科教育理念,以文史哲一体化的语文经典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方向,真正成为一门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高校必修再启蒙通识课程,其存在价值才会不言自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这个昔日曾被妖魔化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掀起了汉语学习的一股股热潮,很多地方还建立了孔子学院。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汉语“听说读写”,试图更深地认识“中国速度”,体味汉字这种神秘的象形文字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文化传播从来都是双向的交流活动,为了向世界科学地传播民族文化,帮助世界对中华民族建立真实、立体、丰富的知见,我们必须盘点家底、自我认知。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帮助世界建立真实的中国形象,都不能停留于机械的转介说明阶段。活的文化与文字、文学的持久的美密切相关。汉字“法天象地”的创造历程让我们感受到神奇的宇宙大美,让我们领略到华夏先人的智慧之美。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本书,一个世界,一座文化的宝库,一个审美的舞台,是一个衔接宇宙先天与人类后天的脐带。从汉字,到汉语言、汉文学、汉文化,这是一个美的链条。只有民族的母语审美能力成熟了,提高了,民族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之美,也即是民族化的美的创造才能征服世界,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只有充分民族的,才是充分世界的。在十七世纪德国四分五裂的时代,民族作家席勒正是出于德国文化启蒙和统一的紧迫要求,才写下了《审美教育书简》这本小册子,希望德国人能从独特的民族审美中重拾自信,最终实现民族振兴。五四时代的蔡元培先生甚至提出以“美育代替德育”。蔡先生的提法当然有待商榷,不过以审美教育代替功利教育,以汉文化之美熏陶学生,指引他们,在高度的物质文化条件下过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也只有深入到这个层面去解读、传播华夏文化,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如何以母语审美教育来自我认知、建立真实的中国形象,杭州师范大学的何二元副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自编教材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以文史哲一体化的“母语审美教育”代替单纯的“语文教育”,通过提高审美能力来强化语文训练,在感受汉文学与文化之美的过程中感受汉语之美。这与当年胡适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提出的“文学的国语”(审美的国语)的设想是吻合的。简而言之,为实施民族文化复兴战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启蒙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纳入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母语审美教育,它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时代的雅俗共赏

狄更斯的《双城记》有一句十分精彩的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其实这段话也非常适于当下的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然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已经使得这个时代陷入一种空前的精神危机之中。时代的症候引起了审美趣味的多元化、低俗化,作为审美主要形态之一的文学也趋于商业化与边缘化。面对种种病态的审美趣味和这一系列乱象横陈的文学现象,在这样一个尊重个体人权、强调平等意识和话语独立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以权威的身份令行制止,只能通过长期的经典教学展开“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式的审美熏陶。健康的趣味多一分,病态的趣味便少一分;经典的美熟悉一点,低俗的美便陌生一点。此消彼长,经典的审美教育总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然而,“经典”教育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处境。拿文史哲来说,随着读图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青少年们对孔孟老庄等圣贤经典、对荷马、但丁所代表的文学经典大多视若无物,束之高阁,倒是对网络影视、娱乐游戏情有独钟。面对这种现象,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所有通识课程恐怕都应该在教材教法上作出相应的改革。

(一)教材:经典阅读、时尚快读与审美理论导读三者有机结合据母语教育专家何二元副教授研究,语文学科创建于上世纪初,具体标志是1904年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分科教学的起点,国文成为独立学科。在此之前,中国学术是文史哲不分的,如叶圣陶所说,“整个就是一个语文学科”,也就是所谓“大语文”或者“大文科”。分科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分解,文学、政治、历史、地理、常识等等都成为独立的学科。那么,现在,既然要正本清源,为“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定位,就必须回到“文史哲不分”的那个原点。其实,从这个原点生发出来的汉民族早期的母语美文也都是叩问人生、沉思天道,超越了简单的“为文学”、“为人生”而“文学”,大多是上升到形而上层面的“天问”之作,譬如《庄子》、《老子》等。原点出元典。这些“文史哲不分”的元典既可以让我们领略母语丰富的张力和表现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可以让我们循着“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汉字长河,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元典字字皆可入门,入文情审美之门,入哲思智慧之门,入民族文明之门,鉴于此,大语教材实应加大元典的选入比例和教学的力度。其次,在当今学科化、专业化已成难逆趋势的背景下,“文学”意义上的审美早已成为知识界的口头禅,“文学”大众化、审美多元化在适应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之外,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无中心,无主流,存在即合理”的审美错觉。许多流行的所谓“美学原则”作为现代“自大”症的垃圾副产品,已经背离了真实原则。“美”固然不是真、善,然而,最高、最正的美却离不开真、善。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在这个信息泛滥、经典缺失、审美多元的时代,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审美引导。在教材编选时,简要介绍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作品中披沙拣金,选择阅读和分析鉴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纯正健康的审美趣味。

(二)教法:信息技术环境中的综合教学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影视充斥的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是非利弊,论者多矣,已无解说的必要。不过,单从教学手段而论,教师引导下的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可以有效打破“一本教材、一套教案、一份多媒体课件包办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立体认知,给学生留下广阔、开放的思考空间,延伸课堂教学于课外。何二元副教授在这方面仍然是开风气之先者,他每堂课必用网络。作为“大学语文终身义工”,他曾免费建立了“大学语文研究”网站。在网站里,示范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从网站里各信息点之间的立体网状链接,到“二元教学”课程实例里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对比性链接,整个网站给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之感,更有如《华严经》“帝网重重”,相互映发之效。如前所述,民族元典与文学经典理应是大语课程必不可少的母语审美与思想圣餐,对其品读决不能成为快餐文化式的饕餮之举。何况,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为这一过程扫清了诸多障碍,提供了各种辅助学习的便利平台。这种便利长一分,对经典的理解便应深入透彻一分,而绝不是采用偷懒的做法:用网络搜索代替记诵吟咏,用相关视频代替文本阅读,拾他人唾余代替独立思考。网络技术只有以其工具性的存在服务于“人”对宇宙人生的直面叩问,才能发挥其价值。网络链接的大量运用,跨文类、跨学科、跨文化等现象在有限时空的频繁并置,大大凸显了知识(视界)之间的丰富联系,也因此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应。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可以适当地运用比较教学法,以收振聋发聩、开权显实之效。例如,学习应用文写作,各类公文文种之间因用途不同,在基本格式与写作要领上会体现出一定差异,不过,从制发程序、发收方向上看,许多相近文种又可以归为一类。鉴于此,我们可以把各类公文模板乃至各式古旧公文的影印件排放在一起,开展形象生动的比较教学,这比起单纯概念层面的辨析和机械的特点分析自然要好得多,庶几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何二元副教授为旅游专业学生讲导游词的写作,不仅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与“最佳东方旅游网/旅游频道/精彩讲词”建立超级链接,引导学生在比较借鉴中学习范文的优长,而且特别拈出“杭州西湖导游词”与“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为例,说明导游词与景点解说词之间略有区别,导游词通常采取移步换景的写法,而景点解说词则相对比较静止。这两者说到底俱属应用文范畴,为了告诫学生导游词“不应该如何写”,他还更进一步从反例入手,比较了写景抒情散文和“导游词”等应用文的巨大差异。在《何二元自编讲义》中,从编排体例、章节设置到讲义演绎,我们随处可体会比较教学法的无穷妙用。《讲义》有如导游,时而来往于文学、音乐、绘画、摄影诸域,时而穿梭于雅俗文化之林,时而会心于文论、文本之互证,时而惊异于文学、科学之融通,给我们留下了最逼真、最丰富的“比较教学”样本。

三、结语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5

 

早期英语教育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可谓汗牛充栋。然而,早期英语教育至今仍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人才”随处可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短缺,英语启蒙教师的水平普遍低下,从而导致学生发音不准,自信心不足;英语教材选用不当,盲目地模仿英、美、加等国的英语教材,忽略了非英语国家普遍缺乏语言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过了大好的学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完全忽略了国际音标的系统学习,学生只能依赖教师的发音来学习和记忆生词,从而大大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过分强调分数。在英语试题的设计上,普遍存在客观题居多、主观题偏少的奇怪现象,从而忽略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习与运用脱节。   当前,实施早期英语教育,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伦内伯格在《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一书中提出了“关键期理论”,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发育期间,语言能力起初受大脑的右半球控制,然后逐步从大脑的右半球转移到大脑的左半球,最终形成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即左侧化)。大脑的左侧化过程发生在2岁~12岁之间,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儿童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快,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一时期,语言的习得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事倍功半或终身难以弥补。可见,少年儿童在语言的习得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优势,而这种生理优势正是少儿在获取语言信息时有别于成年人的根本原因。   儿童早期英语教育的心理优势,表现在感知和认识事物上与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言语、推理和理解三个方面。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社会化特征,儿童则是以自我为中心。语言的认识过程表现出儿童对新的、复杂的语音信息具有一种忍耐力,这种模糊的忍耐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儿童不为复杂的语言信息所困扰,也不受诸多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束缚。所以,摆脱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人际交往能力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言语交流上,也不存在诸多顾虑,不怕羞,不怕错,不怕别人嘲笑,心理压力小,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学习英语口语的速度快,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从而给早期英语教育提供了极佳的心理优势。   学好英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并在语言信息不断刺激的情况下进行。一旦离开了必要的语言环境,儿童就不可能学好语言,尤其是标准、地道的口语。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门外语,中国人学习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及各地方言的影响,所以很难学到正宗的英语口语,中国式英语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了。早期英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研制能为儿童提供良好语言学习环境的声像教材。目前,我国的英语声像教材虽然不多,但几乎都是为儿童量身定做的,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儿童学习英语的语境问题,为儿童早期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方面对早期英语教育给予充分关注,并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英语教育状况,培养出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通才,我们认为早期英语教育改革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小学英语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决定英语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或培养的目的,旨在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和教学水平。小学英语教师是儿童的英语启蒙教师,担负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的教学重任。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结构存在极大差异,有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有的是高中毕业生,还有的是初中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教师上岗前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但这只是针对普通的考试而已,没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小学英语教师上岗的资格证书考试,从而导致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为此,应让真正合格的英语教师走上教学岗位。⑴要求对在职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重点考核他们对国际音标、语音语调和英语口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出于公平公正起见,建议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来进行。对于发音不好或不准的教师,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英语教师培训班学习,半年后再次参加“人机对话”考核。对于培训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应要求他们离开小学英语教师这一岗位。⑵对于有志于加入小学英语教师行列的在校大学生,学校应有目的地开设一些与小学英语教育息息相关的课程。如国际音标、语音语调、英语口语、英语歌曲、教育心理学、课件制作、简笔画设计和道具制作等。要求学生毕业前,务必通过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否则不予录用。⑶制定一套统一的、规范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等相关的信息全部融入其中,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有规可循、有纲可依。⑷制定一套有关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量化标准,定期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考核,以敦促他们不断提高英语素质和教学水平。小学英语教师在自身尚未学好国际音标和语音语调的情况下,就去教授别人学习英语,其结果必然是教龄越长,被误导的学生就越多。小学英语教师既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有一颗爱心。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学方法的生动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优质化。课堂教学的魅力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会对学生是否喜欢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小学英语的课堂质量和学生现在、今后乃至终生的英语水平。为了避免学生成为英语教学的旁观者,小学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英语素质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学,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专门制定来帮助学生记录英语语音的一种符号系统,国际音标与小学英语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国际音标,小学英语教育很难开展;没有国际音标,小学生所学到的很多生词的发音都得从教师那里“进口”;没有国际音标,学生自学英语将成为一句空话。小学阶段(6岁~12岁)是儿童语言能力急速发展的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强,词汇增长速度快,在言语的交流上不存在诸多顾虑,不怕别人嘲笑,心理压力小。所以,学习英语口语的速度快,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也特别强,从而给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条件。然而,只有内在的条件还不够,外部条件也很重要。所以,教师应尽早教会学生国际音标和英语字母的组合读音,以提高学生认知生词和记忆生词的能力。国际音标对初学者而言并非遥不可及,一般情况下初学者仅需16个小时便可以学会国际音标,24个小时内即可将其牢牢记住。对于那些从未接受过英语启蒙教育的有识之士,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学好国际音标,目前年龄在5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如此。今天,我国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英语教材中,均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国际音标,所以学生学习英语时每一个生词的读音都得依赖教师传授。英语启蒙教育又偏偏是从记忆生词开始的,不懂得发音或发音不准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困扰,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好英语成为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从汉英词汇的记忆特点来看,汉字是通过偏旁或笔画记入人的大脑,也是通过偏旁或笔画从大脑中反映出来。英语单词则完全靠读音记入人的大脑,也是靠读音从大脑中反映出来。如果没有拼音作为指导,汉字对学生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符号,根本无法拼读。同样,如果没有国际音标,学生无法朗读和记忆英语生词。可见,国际音标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远胜于汉语拼音。假如小学英语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启蒙教育阶段就教会国际音标,那么他们就能独立地处理各种英语生词的发音,从而走上自学英语的道路。国际音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好国际音标,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英语生词的正确发音,从而免受母语和方言的影响,为以后的口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通过音标来记忆英语生词,做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学生通过音标来获取语感,模仿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增强,自学能力也将随之提高,从而不必担心说出来的英语会惹人嘲笑;学生将告别以读、写为主的哑巴英语,从此迈上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学好国际音标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建议尽快将国际音标教学列入小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并以声像教材的形式向全国推广。#p#分页标题#e#   声像教材是一种集声音、图像、语境、讲解和答案于一体的英语教材,其最大优点是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进行反复学习。与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相比,声像教材能给学生提供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和活泼、有趣的动态画面,从而使学生完全融入英语世界之中,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声像教材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言语学习氛围。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普遍缺少会话环境,母语的阻力大,英语学习的效率很低。声像教材对教师的英语素质要求不高,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声像教材的形式来敦促学生自学,英语教师的发音不准或不好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影响。声像教材能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声像教材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地道、标准的语音语调和传奇的故事情节,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紧紧地吸住,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初级英语,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开了便利之门。凡是参加过英语声像教材培训的学生,其语音语调、词汇量以及英语口语水平,均远胜于未参加过培训学习的学生。教师普遍反映这些孩子的英语素质好,喜欢用英语发言或回答问题。总之,声像教材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早期英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能直接地模仿声像教材中的各种语音语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普遍缺乏高素质小学英语教师所带来的诸多不足和缺陷。具有标准而地道的语音语调的学生,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高,乐意跟外国朋友、同学或老师进行英语交谈;发音不好或不准的学生则相反,总是害怕遭人嘲笑。可见,在早期英语教学中,声像教材不仅能解决语境不好的问题,而且能让语音、语调不准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自我完善。因此,建议将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全部改为英语声像教材。   综上所述,早期英语教育改革应该从国际音标和小学英语教师着手,不断优化教师素质和教师结构。在设计小学英语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语言的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交际性等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将讲解、模仿、游戏和练习四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改变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材几乎都是模仿英、美、加等国的英语教材的状况。上述国家都是以英语为母语,而我国是以汉语为母语,采用外国教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生在语音、语调和语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所以,尽快研发一套符合国情的英语声像教材,是我国早期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识字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先从汉字入手,汉字是认识世界的媒介之一,学好汉字意义重大。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汉字知识,才能为语文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也才能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打牢基础。只有增加汉字储备,才能在课外学习中更好地实现拓展。但是小学生正处在汉字学习基础阶段,在学习上不仅问题较大,难度也很大,这要求教师积极创新识字教学方法,确保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1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刚踏入小学的学生要先从汉字学习开始,这关系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识字量提升后,才能理解更多知识,为今后的成长打牢基础。且小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以前主要依靠自身视觉与听觉认识新鲜事物,大脑内对所认识事物印象非常模糊。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活中事物的了解,既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也促进了学生大脑的发育[1]。此外,学生脑海中的疑问过去基本上是利用口语进行表达,而通过开展语文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疑问与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有正确的认识,高度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识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更多汉字,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2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原因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只关注对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对识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在识字中遇到的问题很少过问,也没有耐心解决学生的疑惑。时间一长,学生识字效率难以实现提升,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消耗在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会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此外,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经常是照本宣科,教学局限在教材中,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一些不在教材范围内的汉字,教师很少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积累的汉字非常有限,也导致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难以实现提升。

2.2课本原因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常需要掌握约1600个汉字,能够书写的汉字为800个左右。然而小学生贪玩好动,在识字教学中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教师也仍然采取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很难掌握并书写这些数量的汉字,识字教学效果不佳。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识字训练。

2.3学生原因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不强烈,单调的识字教学模式,更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的强制性灌输,学生经常出现消极情绪,对学习不热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汉字时,识记效果很差,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很少主动思考与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实现提升,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也不能提升,掌握的汉字有限,为今后语文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3.1创设有趣情境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也喜欢游戏。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趣味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更加认真与积极。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识字,从而达到牢固掌握汉字的目的,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2]。例如,在课文《比尾巴》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如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等,并用语言描绘各种尾巴,也说一说他人的尾巴,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又如,在课文《自选商场》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模拟自选商场中,用消费者身份进行体验。学生在挑选物品、付款购物的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主动,也从中顺利完成了识字。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轻松掌握汉字知识,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

3.2重视方法指导

因为学生家庭生活环境不一样,受到的学前教育也不相同,所以在识字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识字水平,给予学生个体上的差异足够的尊重,有针对性地采取识字指导方法,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促使学生识字能力不断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先展示生字,先不忙于教读,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如何进行记忆,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针对部分系统性知识,教师还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耐心总结概括,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如学生学习某个偏旁的字后,教师可以先进行归纳,并为学生集中进行呈现。如学习“讠”字旁的字后,教师应归纳成“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教师要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与问题,并总结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实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的提升。

3.3引入游戏方法

小学生通常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课堂上不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教师若是机械地让学生识字,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爱动的特征,如可以采取“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时高度集中精力,充分地展示自身,只有不分神才能取得成功。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掌握学生识字情况,也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生识字之前,教师要从学生认识程度出发,在教学中做到有重点。通过游戏进行识字,整个学习过程会变得非常有趣,学生的识字欲望也得到了增强[3]。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碰碰车”游戏法,这样能够加强对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灵活识字。例如: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将小纸片准备好,将“亻”“也”“木”“火”“半”“本”“主”“立”等写好。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做游戏,一个学生出示形旁,另一个学生就应立即出示身旁,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也达到了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3.4总结汉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汉字为音、形、义的统一体,属于表意文字,对象形、指事和会意来说,均有独特的构字规律。教师不仅要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以想象的方式识记生字,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构字规律教学内容。站在造字角度来说,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其通过表义的形旁与表音的身旁构成。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形声规律,确保学生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中,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猜字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说“一口咬断牛尾巴”,学生答“告”,教师继续说“一点一点大”,学生答“头”。这样的教学方法就非常有趣,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并认真读每个汉字,对其结构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学生熟读以后,教师则提问:“你们认真观察这些字,它们有哪些特点呢?”让学生自己总结汉字的规律。之后教师继续让学生读词语,确保学生逐步掌握以上形声字的音、形、义,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弄懂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要让学生从形声字规律出发,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与总结,掌握更多识字形的规律,提升自身的识字能力。

3.5充分利用多媒体

小学生对动态变化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利用三维“动画”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眼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识字效果。在多媒体支持下,汉字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也避免在音、形和义等方面出现脱节现象[4]。例如,在《口耳目》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以动画形式演示从古到今汉字的形体变化,确保每个学生都知道“象形字”的原理,促进学生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图画的方式教学,不需要教师反复进行讲解,学生也能顺利提升识字效果。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内容较少,一般以诗歌韵文为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呈现汉字。当学生熟读课文后,在屏幕中将所学汉字变换颜色或闪动,要求学生认真读,按照从句到词语再到字的顺序进行识字,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以flash的形式进行播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例如,在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中,教师先播放小动物的脚印,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还让学生接触了社会与生活。当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学习水平,适时引出多媒体课件,这样才能提升识字教学效率。

4结语

总之,为了保证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将自身主导作用体现出来,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各个感官调动起来,保证识字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想象、多实践和多思考,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既感受到快乐,也积累了丰富语文基础知识,这样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满足新课改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建.关于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效率的探讨[J].学周刊,2018(29):78-79.

[2]周传香.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语文识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35-36.

[3]张晓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75.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7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

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启蒙教育尤为重要[1]。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拼音,能够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学习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笔者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了一些汉语拼音情境教学的尝试,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妙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建立拼音字母音和形的联系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拼音的相关概念及含义,增添教材的趣味性,更快接受相关知识,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课都配备了专门的情境图[2]。这些情境图贴近儿童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并且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将丰富的拼音元素包含其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利用课本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帮助他们建立起字母音和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生活中常见的各类事物,增强学生对拼音概念以及相关规则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拼音的印象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声母“ɡ、k、h”时,笔者设计了“看谁找得快”的活动情境。教师首先出示情境图,天空中,鸽子嘴里衔着的枝条形状像“ɡ”;草地上,一个小姑娘坐在椅子上喝水,椅子形状像“h”;小河中,两只蝌蚪游来游去,形状像“k”。之后,教师对学生说:“ɡ、k、h这三个小家伙真淘气,藏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出它们藏在哪里吗?”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将字母与它的表音表形图一一对应。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找到这三个小家伙还不够,还要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通过鸽子的“鸽”、喝水的“喝”、蝌蚪的“蝌”的发音,快速且正确地认读字母。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朋友们都准确地叫出了它们的名字,可是它们真淘气,还是躲在图中不肯出来,你能把它们拉出来吗?”在寻找字母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发现了字母与图中某一部分画面的相似之处,加深了对字母形状的记忆。这样的活动情境设计将汉语拼音学习嵌入其中,既解决了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问题,又通过有趣的活动吸引儿童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字母音和形的联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晰的思考方向,又能帮助学生快速记住拼音的概念以及相关规则。

二、巧编童话故事,在想象情境中巩固规则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引人入胜的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小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绚烂多彩的,拼音字母在他们的眼里也是活跃的。教师可将拼音规则改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相应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若想让学生专注于童话故事,学习拼音的相关知识,就要关注所讲故事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使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难度过高的故事内容不仅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甚至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多疑问,影响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第二课“i、u、ü”要加声母“Y、W”变成整体的认读音节后才能为汉字注音的内容时,笔者编了这样一个故事:i、u、ü想要出门给汉字注音,可是它们年纪太小,不能单独行动。就在这个时候,Y与W刚好从旁边经过,对i、u、ü说:“别怕,我们来了,跟在我们身后,让我们来保护你们。”于是,i和u跟在了Y和W的身后,变成了Yi和Wu。但是小ü跟它们不同,不能跟Y和W一起走,便流下了眼泪。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想象,Y听到了哭声,转过头来安慰ü说:“跟我走吧,ü。”它为ü擦掉了眼泪,ü站到了Y的身后,变成了Yu。再如,在进行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呜呜呜……咦,谁在哭呀?原来是复韵母ie和üe,它们看到特殊韵母er能够单独给汉字注音,非常羡慕,也想给树叶和月亮注音。可是,树叶和月亮却说:“不行,你是复韵母,不能单独给我注音。”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继续编故事,想办法帮帮它们吧。由此,笔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将枯燥的拼读规则还原成学生喜爱的故事情节,通过熟悉的语境帮助学生很快掌握字母的发音,在强化规则的同时,又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智慧。这样的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有效、学得有趣。通过讲述适合小学生的故事,吸引其注意力,让小学生沉浸在课堂中,更快地接收并理解拼音的知识以及相关概念,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勤动双手和大脑,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

只有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并做出更具建设性的活动,才能够保障知识的有效学习[3],拼音的学习同样如此。作为一种识字的辅助工具,拼音不同于其他知识,熟练运用拼音,是为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具体操作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种利用生活情境学习拼音的方法。

(一)做手指操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拼音,做手指操便是其中较为容易的一种方法。例如:单韵母a由两只手共同组成,左手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半圆,右手的食指竖起,将半圆封口,便形成了a。单韵母o用拇指与食指连接成一个圆圈形成。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用手指拼出e、i等字母。声母以及复韵母,还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进行。

(二)为物品贴标签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发现,儿童的学习行为都是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通过内部消化而形成的。研究表明,合理的社会性交往能够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一同为物品制作拼音标签,在活动中,标注拼音的难度与数量逐渐增加,以此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写名字交朋友

通过创设合理的社会性交往情境,能够让学生专注于正在学习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分享。初入校园,小学生交友的范围较小,对于同班同学也认不全。为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拼音将自己的名字写出来,引导学生每天带着拼音名字卡片,与另外两位同学相互介绍。这样的方法既使学生巩固了拼音知识,又帮助学生交到了新朋友。

(四)启动小蜜蜂阅读行动计划

当进行一段时间的拼音学习之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会逐渐增加。通过小蜜蜂阅读行动计划,以拼音和儿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难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练习拼读,提高拼读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落实“三线并进”,在复现情境中强化知识

部编版语文教材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将拼音、汉字和阅读的教学进行融合,为学生奠定了学习基础。这与李吉林提出的优化语文课程结构,让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同时起步的理念完全一致[4]。当学生初步掌握拼音时,就可以进行识字、阅读的同步学习,这极大地丰富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和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拼音、识字、阅读”三线同时起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拼音促识字”“识字促阅读”“阅读促拼音”的良性循环,形成多向结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态势,使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协同发展。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汉字来读准拼音,进而使识字教学成为学生拼音学习的好帮手。与此同时,在学习新的拼音后,能使学生更方便地认识汉字、读准汉字,鼓励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思维模式、表达能力等方面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五、改进评价方式,在考核情境中有效学习

教学反馈和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拼音是汉字学习的主要工具这一观点。在学习汉语拼音时要使学生能够读准和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以及整体音节,摒弃将卷面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方式的做法,不要求学生进行大量抄写或默写。教师可以采用诸如拼音闯关、儿歌朗读、拼读竞赛等多样化的科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例如,在童话节中,笔者创设了主题考核情境,开展了“乘上开往梦想王国的列车”这一素养考核活动。让一年级的学生戴上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人物的头饰,通过开展闯关活动,进行语文素养考核。在每个班设立一个关口,分为必闯关口和自选关口。如在“拼音碰碰站”这个站台时,学生们要快速拼读或直接说出卡片上的音节;在“百灵诵读站”这个站点时,学生们要借助拼音朗读优美的诗歌或美文片段;在“口头表达站”这个站点时,学生需要用自己积累的词句描述图画;在“想象飞翔站”这个站点时,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即兴编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每闯一关就会由教师盖上一枚胜利印章,在结束时,学生可以凭借得到的胜利印章的数量领取相应的奖品。学生们在完成考核任务、接受挑战的过程中,全面展示了自我能力,收获了自信。

六、结语

汉字启蒙教育范文8

儿童时期。即学龄的初期。年龄在6岁至12岁,这时期的儿童一般在小学里度过。这个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入学后,他们的学习虽然仍少不了趣味性、娱乐性,但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将逐渐从游戏、娱乐过渡到课堂学习,他们获得语言的过程仍有较强的习得性,但是有规律、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将增多,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也日益被开发出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他们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会日益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应在幼儿时期趣味性的启蒙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上应以初步掌握和运用汉语为目标,以培养初级、简单的听说读写交际技能为基本目的,同时仍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做到寓教于乐,但这一阶段的趣味性、娱乐性比幼儿时期更上一层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显得更成熟,教学内容必须适合他们儿童时期的兴趣与需求。

少年时期。即学龄的中期。年龄在13岁至16岁进入高中之前。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进一步成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不少儿童过早地进入学龄后期———青春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知识面不断扩大,独立性和自觉性也日渐强化,学习目的日益明确,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这时期的汉语教学教材内容上要比儿童阶段更广泛,可以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介绍,选取他们所需求、所感兴趣的,但仍要注重趣味性,同时也要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归纳法,讲授最基本的语法点。[3]

(一)课堂布置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自然语言习得环境的营造来激发少儿对汉语无意识习得的生成,具体来说,可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入手。在视觉上,可以利用图片、具有中国特点的饰品和字画等来营造汉语的学习环境,如把一些印有中国著名风景,同时印有汉字和拼音的图片挂在教室的墙上,如中国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另外,也可以把日常学习的汉字、词语等做成颜色鲜艳的图片贴在教室里,学习汉语拼音时把汉语拼音字母贴在教室里,学到动物时便把各种动物的图片挂图挂在教室里,这样可以在视觉上使学生看到的都是和汉语有关的内容。在听觉上,我们利用中国的儿歌及流行音乐、视频及电影营造自然的汉语输入环境,例如上课前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歌曲或视频短片。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选择

我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要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二是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即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三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首先,要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教学的容量。谈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常常想到的是教学的技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等问题。虽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我认为,从内容入手,降低学习的难度,也应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这两者中,内容应是决定因素。如果内容安排得过难,知识讲解得不够浅显易懂,那么无论采取多么有趣的教授方式,也只能事倍功半,学生仍不可能学得轻松,充满乐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如果要学的全新的知识过难,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毫无乐趣可言,进而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及心理特征,善于取舍,循序渐进。此外,进行少儿对外汉语教学需考虑到少儿这一学习主体的特殊性,其学习第二语言和成人最大的不同点是认知能力的差异。成人的认知能力已经成熟,少儿的认知能力仍处在发展阶段。少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具体思维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占主导地位,而且抽象思维是以具体的、直接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很难掌握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少儿的思维能力及特点,我们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具体事物的学习为主。名词和表示具体动作的词语以及可以直观演示的形容词是主要学习内容,句子应该是简单的短句。2.教学应以听说教学为主。少儿的学习优势在语言的听说方面,因此,少儿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听说为主,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语音、词汇的学习和句子的情景运用是重点,尽量少教语法规则,同时注意汉字知识以及汉字的积累。老师在教汉字时应有所选择,比如在教书写汉字时可以先教“大、小、天、十”等简单的汉字,并配合游戏或具有趣味性的练习,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3.从贴近学生具体生活场景的实物开始教学。从简单到复杂,利用模仿、提问、扩展等手段逐步开展课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教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汉语的快乐和成功。比如,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可以直接教实物,如教室中的物品,学生经常使用或接触的事物等。先教事物名称,再教事物的特征和动作。在课堂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用实物进行展示的词语开始,引入表示相关实物特征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而引进简单的句子。这样的安排既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容易操作展示,也遵循了少儿的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

(三)教学方式

1.动静结合。少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有意注意短暂,易发生无意注意”的心理特征。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少儿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针对少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少儿对外汉语课一节课的时间应比成人要短。目前,国外中小学对外汉语课的每课时为45分钟,学生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很容易疲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动静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减轻疲劳,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静”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如领读生词、句子等,“动”是指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兴趣活动中进行学习,也可以指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也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动静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解决了因上课时间较长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的问题。

2.寓教于乐(趣味化)。在少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练习方式,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1](1)游戏游戏是最受欢迎的练习、复习的形式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以汉字教学为例,游戏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注意游戏的形式应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内容,游戏过程要突出重点。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与练习的趣味性,但不能为趣味性而趣味性,游戏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和语言结合,二是事先经过严密设计,三是不要为趣味性而趣味性,趣味性主要是一种完成语言技能教授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设计一些非教学内容之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插曲,会分散富于幻想的婴幼儿的注意力而带来负面影响。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游戏竞赛外,还有互相考试(两人一组,互相听写并改错),讨论(提问、采访、议论甚至辩论),表演(看情景剧并模仿、表演课文内容,讲故事,边唱中文歌或说中文儿歌边表演)等,具体选择何种方式应视课型及教学内容而定。(2)图片现在很多对外汉语教材都配有汉字卡片或词语卡片,比如《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等。在学习新课时,词语卡片是一种有效的展示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手段。教师还可以利用词语卡片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及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3)多媒体多媒体的研制与开发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方式,比如现有的汉字书写笔顺的软件,把汉字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形式。(4)表演与成人相比,少儿的学习动机、兴趣和需求相对模糊而本能化。这一心理特征,要求我们对如何激发少儿汉语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如何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语言是在情景中运用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是由情景决定的,表演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另一方面,学生用所学汉语进行交际时还常常会发生一些创造性的表达或表达需要,如果教师能善于捕捉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加以指导,满足他们的交际需要,也可以逐步实现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提高汉语交际能力。#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