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金融理财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金融理财;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1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趋势
1.1科技驱动金融理财行业变革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对金融理财行业的影响日益深刻,促使金融理财行业更加智能化、数据化、场景化。一是智能投顾在金融理财行业能基于一系列智能算法描绘客户画像,结合投资组合理论为客户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方案,并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优化资产配置。未来,进一步人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产品建议和服务,将成为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二是数据化。早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挖掘客户需求,伴随金融科技发展,借助于大数据,从业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分析,对客户进行精准分层、营销,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从而有效提升金融理财服务的质量。三是场景化。伴随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应用,金融理财行业将为客户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场景化金融,客户将会体验到金融理财规划的真实模拟以及可能的结果,这将极大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
1.2互联网理念深度影响金融理财行业发展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下理念正在重塑金融理财行业:一是长尾理念。金融理财行业开始越来越重视长尾客户的价值,不断降低金融理财服务的资金要求和其他门槛。区别于传统金融理财行业服务的富裕人群,长尾客户的资金规模小,但是群体数量庞大,他们需要更加普惠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更加便捷的服务。二是“客户体验至上理念”。不仅仅是长尾客户,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渗透到富裕人群。根据《2017年麦肯锡亚洲个人金融服务调查》,使用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逐渐增加,有41%的富裕人群在互联网上购买理财产品。他们根据体验选择金融服务,促使金融理财行业通过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创造更多价值等举措来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建立具有稳定关系的客群。
1.3客户需求专业化、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监管文件的制定实施,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金融理财产品的复杂度和专业性逐渐提高,这要求从业人员对净值化产品、结构化产品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金融理财人才的专业性和核心竞争力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居民的信息和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缓解,居民对金融理财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金融理财产品需求,居民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从而有着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理财规划需求,这需要从业人员以更高的专业素养提供差异化的资产配置策略。
2新时代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与现有人才培养问题
2.1教学内容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是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课程为主干课程,教材等出版至今已经有较长的时间,很多与时俱进的内容难以包括在内,相应的配套教材体系由于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节奏太快,教师时间、精力、实践不足等原因,迟迟难以落地。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教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很难体现出时代特色并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要求。二是教学理念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教学理念落后于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节奏,甚至有些教学对金融理财行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漠不关心。三是教学方法难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在金融理财行业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信息、标准答案甚至知识很快会被淘汰,但是很多教学仍然习惯于信息的传递和标准答案的讲解,这很难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金融理财人才,也很难激发学生去探究。
2.2融合科技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短缺
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金融与科技、互联网融合的主流趋势,但是,传统的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单一型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根据《2017中国薪资和就业报告》,国内金融科技人才短缺,总缺口高达150万[1]。另外,传统金融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互联网技术和思维[2]。相关互联网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客户至上思维尚未形成。金融理财人才仍然更多的是以产品和营销为导向,在产品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试图让客户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的规则而不是主动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营销时将客户和金融机构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买和卖关系,从而更注重本单位理财产品的销售和中间业务收入,未能向客户提供判断、评估、管理、追踪、灵活调整等与金融产品买卖相配套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长期价值的实现,导致客户的忠诚度低,往往产品到期后,会因为收益等原因转向其他机构的产品。
2.3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短缺
目前,金融业普遍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金融人才短缺[3]。高校在培养金融理财人才时,一方面,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不足。教学内容泛而不精,金融理财课程内容更多地以课程模块形式展开,学生满足学分要求后往往不能完成全部金融理财模块的学习,系统化的学习不足。反映到金融理财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地为客户进行全方位金融规划和资产配置的能力,难以为客户提供真正的长期价值,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高校的金融理财教育更加强调面面俱到,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教学难以突出特色。反映到金融理财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的金融理财方案千篇一律,缺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金融理财服务的能力。
3新时代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的建议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紧跟金融理财前沿
伴随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的逐渐发展,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要增强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背景,教师与时俱进,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跟踪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通过紧密跟踪市场上金融理财工具与产品的最新进展,及时将新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理财市场的认知,培养学生在烦杂的金融理财工具与产品中设计金融理财策略的能力。教学方法逐步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发展的需求。在瞬息万变的金融理财市场环境中,要着重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独立、专业进行金融理财产品设计开发、金融理财规划、金融理财产品管理等的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一是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将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典型性金融理财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金融理财方案中学会如何进行金融理财规划;将一定深度的开放性和价值性知识投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同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二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智能化的教学手段[4]。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智能化工具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工具,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全方位观察、检验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学习状况。
3.2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交叉思维
为适应金融理财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金融理财人才培养的特色,是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重要机遇。首先,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传统的金融理财教育要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知识。比如引入智能投顾、智能定投等知识。其次,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机融合互联网思维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培养更加普惠的金融理财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以适应长尾客户的需求;在金融营销方面,培养进行网络营销的能力;在金融理财产品管理方面,尤其注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能力的培养。最后,有机融合不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金融理财人才的交叉思维,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比如,有机融合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以培养金融理财人才判断投资主体财务状况的能力;有机融合法律相关知识,以培养金融理财人才处理金融理财规划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3.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推进人才专业素质提升
一是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与金融机构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金融机构实习、实践、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与金融理财实务融会贯通。二是充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课程建设要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金融机构实践工作经历或有与企业合作课题经历的教师,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三是加强案例教学、情境设计等来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对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复盘,学生模拟在一定情境下的应对策略,从而实现浸入式教学。四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学生通过参加金融理财相关大赛增强解决金融理财问题的能力。金融理财相关大赛一般是给出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基本情况,可以是真人案例,也可以是虚拟案例,需要参赛者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份完整的金融理财规划,汇报、展示自己的理财规划,回答专业评委的问题并接受专业评委的深度指导。学生通过参赛,灵活运用金融理财知识,切实解决实际金融理财问题,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锦伟.金融科技与银行融合对金融人才需求研究——从深圳银行业人才需求视角探讨[J].金融经济,2019(6).
[2]刘俊棋.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投资理财人才培养探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3).
[3]沈丹璇,曹玉鸽,刘佳慧.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拔尖金融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8).
河北金融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投资理财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
【摘要】
本文从投资者教育的困境出发,分析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指出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对于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差异化的理财教育内容和方式;设立理财理念教育的通识课程;开展投资者教育讲座等方式。
【关键词】
投资者教育;理财理念;财富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投资者”,但由于“投资者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投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是给金融市场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理财理念教育是解决投资者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投资者教育的困境
困境一:现代财富管理中强调投资者教育,财富管理者对投资者的教育往往时间短且存在很多难以很快解决的问题,比如投资者在被提示风险的前提下仍然陷入“跟随狂热”中或在同一个风险问题中反复,无法认清现状和目标。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定势的存在,使财富管理者也陷入了反复进行投资者教育的困境中,使财富管理的效率低下。因此,投资者教育仅仅在财富管理阶段开始还远远不够。许多投资者在接受了财富管理服务后表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等等。可见投资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投资理念的缺乏。困境二: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很多高等学校的学生对理财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实际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批改学生有关理财方面的论文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理财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和技术的角度,认为理财就是理财产品或投资股票等,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课堂教学学生的兴趣来看,个人理财选修课程报满的情况就反映出学生对理财方面却存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华侨大学对福建省几所重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情况及理财观念的调查中发现,有59.86%的学生希望能接受相关的理财培训及教育以便规划自己的财富,积累理财经验,有75.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对学校理财教育的满意度偏低[1]。困境三:“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接触到了理财,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理财服务,选择理财产品,坐等收益。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选择理财服务,如何选购理财产品,更不要说分析自己的情况后再选择了。而盲目选择的结果往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者本身的资金损失,这种风险还会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快速扩散和放大,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后果,也会让更多人丧失对投资和理财的信心,不利于理财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全社会的理性投资。
二、从国外理财教育的发展看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
(一)国外理财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早在1983年,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就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2005年英国政府发起一项中学学生做生意的计划,要求所有12-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美联储与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银行家协会等政府组织及100多家企业一起组成了个人理财入门知识联盟(Thenationaljumpstartcoalitionforpersonnelfinancialliteracy),以提升美国年轻人的个人理财能力。该组织还给那些为提高年轻人个人理财素养做出杰出贡献的社团组织颁奖[2]。可以看到在国外发达国家,理财教育不仅仅是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而且也受到了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国内理财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制约,“理财”在我国出现也是最近10年的事情,而对于在高校中开展理财教育更是起步晚,发展慢。在众多高等院校中,关于理财课程的开始往往是有限学科有限专业才设置,作为选修课程的一般也要求财经相关专业限选,这对于理财理念的普及非常不利。在走出校园后,往往是不具备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才更需要理财方面的帮助,他们不具备基本理财理念,对获取理财帮助的渠道又不熟悉,往往容易陷入前面所说的那三种困境中。而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上在未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事理财相关行业,而且即使是从事财富管理行业,作为财富管理者也并不需要样样皆通,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更趋向于协同,借力于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实现全方位的财富管理。因此即使是财经专业学生也不必要求人人都精通财富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理念教育则是必须的。
三、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
理财理念的教育现在已深入人心,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教育孩子如何理财。但是这种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基本的财务或储蓄教育。在没有掌握一定的投资基础知识之前,理财教育也只能停留于此,也就是说受教育人在成为投资者的路上才刚刚起步。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投资者教育就是迫在眉睫的了,因为不难发现现在高校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已经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甚至期货市场上小试身手,他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好奇和跃跃欲试使他们已经俨然成为真正的投资者,但实际上,这些行为也仅仅是好奇,出于非理性或是一种冒险精神。如果这样的投资者大量出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中,通过一次次失败或者悔恨来成长,不论从效率上还是从资本市场的稳定角度而言都是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理财方面的教育,其投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而且18岁以后是人的投资理念的升华期,可塑性很强。孙凌霞,马国振等在《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投资者理财教育对其投资观念有正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对于提升他们的投资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此时良好的投资者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理念,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投资机会时可以更好把握,面对诱惑时可以有效抵制,面对投资问题时可以冷静思考,找到自己和家庭所真正需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品。此外,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对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一个学生的理财理念教育往往可以带来整个家庭理财观念的转变,这对于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正确的理财方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对学生或者说是未来的投资者进行基本的理财理念的教育和培养,对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合格理性的投资者具有重大意义。
四、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对非财经专业开设有关理财理念教育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可以与财经专业理财课程相区别。比如仅就理财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家庭财务报表等内容做讲解,也可以适当综合财务分析,消费心理学,行为金融学,保险学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在教材选用方面,可采用可读性强趣味性强的书籍作为课程用书,有利于激发非财经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理财课程本身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有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重点提示案例背后隐含的理财理念和方法。综合财经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内容,既可以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可开设全校范围内的理财理念通识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定期在课堂中与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有区分,以适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其适合和感兴趣的内容。
(四)在发生投资相关时事时,可临时增设投资者教育讲座,从时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投资事件中的关键点和应遵循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方式对于财经专业或非财经专业的学生都较适合,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时期是获得人生第一笔收入的最后准备阶段,是创造财富的出发点,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高等学校担当着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合格投资者的重要使命。投资者教育在高校的普及是势在必行的,对大学生进行理财理念教育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徐丹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
参考文献:
[1]汤国英.高校学生理财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10-11.
[2]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金融与经济,2006,(4):32-33.
[3]孙凌霞,马国振等.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9-1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但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财商教育的不足,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被骗的事件,让社会震惊。本文立足于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青年教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结合成都城区的高职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情况,调查研究了目前在校大学生财商问题现状及存在的原因,由此提出适应大学教育体系的财商教育,以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素养。
关键词:
财商;教育;实践
一、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财商的现状
财商,最早是在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所著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出,解释为金融智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商一词在公众视野中频频出现。一个人的财商是个人在市场经济中对财富的认知、获取和管理的表现,所以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财商的教育。但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作为我国将来市场经济发展接班人的大学生们,其财商素养却令人堪忧。2013年3月13日,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创新型的金融模式,表示支持以科技促进金融发展,央行会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探索给予支持。自此,掀起了金融改革的狂风,各种模式P2P平台、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新型网络小额贷款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上市,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门槛较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投资和资金需求渠道,增加了参与者的可支配收入,颇受民众青睐,但由于市场监管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金融的创新发展,使得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和涌现。这些平台产品良莠不齐,新闻中频频出现在校大学生被不良互联网金融平台骗贷的现象,尤其是在2016年出现的大量校园贷、“裸贷”现象,不仅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对他们的家庭造成了的伤害,影响深远,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讨论,这充分显示出在校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匮乏和财商教育的缺失。鉴于此,课题组对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及周边兄弟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出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达100%,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了解到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现状:首先,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金融产品,在校大学生有所耳闻或参与,但对这些金融产品的实质、风险管理了解的学生只在少数。问卷调查中有60%的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及网络贷等有所耳闻,部分学生参与到了“余额宝”的投资中;20%的学生家长有参与过P2P、网络贷等的经历,且父母们在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收益率和贷款利息,从而也深度影响了学生们对这些平台的关注点。但在校大学生们对“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平台理财产品及网络贷等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投资方向、运作模式,以及可能带来的本金和收益的损失均不甚了解,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带来的风险毫无意识。其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薄弱。90%学生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64%的学生会将每个月的零花钱花光,他们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投资理财规划意识,没有考虑过将多余的零花钱存起来或用于理财规划,以增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36%学生每个月会将生活费余下一部分,存在银行卡里面,或者存入“余额宝”。
二、造成在校大学生财商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们对网络上的新闻报告和回收的调查问卷做了深入分析,对造成大学生财商素养匮乏,理财安全意识薄弱,互联网金融安全认知不足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金融市场监管与发展不匹配,在校大学生对新型金融产品认识偏颇。
当前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快速,在校大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适性的财商教育,所以很难透过表象看本质,对于很多金融现象、金融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区。自2014年来大量的P2P平台跑路等,3M平台等庞氏骗局平台频繁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套住了大量的参与者,可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下,更多的参与者们前仆后继。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以及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粘度,这种追求高收益而忽略投资风险的偏颇认识在在校大学生中风靡开来。部分有富余零花钱的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甚至不惜借款投资。当风险来临时,有些人侥幸逃脱,也有人被困其中,社会催债者频繁出入校园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在校大学生缺乏基础系统的财商教育
从家庭方面来说,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身处在一种缺乏正常财商氛围的环境中。例如,在对四川华新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时,了解到有27%学生家庭成员积极的参与了P2P等各种平台的投融资,金额不等,甚至有学生父母参与了3M平台的投资,3M网站曾因资金链和监管等原因一度停运后复运,但并未引起学生家长对风险的警惕,甚至带领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其中。此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对金融产品片面追求高收益,而无视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过程中,这些学生并未真正的去了解这些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而只会一味的比较哪种金融产品收益率高,就投哪种金融产品。而另外73%学生父母投资理财意识趋于保守,家庭资产大部分躺在银行存款上,或对投资理财完全没有认识,觉得是空泛的东西,或认为投资理财风险太高,视金融产品为洪水猛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片面的财商意识。在对这些学生调查交谈中,当问及是否有理财想法时,他们的答案可以归纳为投资理财会造成较大亏损,所以家长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亦或是家中没有理财环境,所以也没有意识去了解投资理财方面的信息。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教育设计也不够系统和完整,也是造成学生的财商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中各专业分类细致,除了经管类专业教学中会涉及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外,其他专业的学生除非特别感兴趣去旁听,一般很难了解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类知识。此外,校园内对经济金融类的宣传媒介也缺乏,校园橱窗、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牌中很少出现金融投资和风险的教育。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货币的运动和其增值的原理,不了解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理,不了解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随时暴露在金融风险中。
三、大学教育中提升在校大学生财商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课题组基于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财商的建议:
(一)学校应拓宽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的渠道
1.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增加普惠财商教育
各学校应该拓宽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的渠道,可以在学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交流会或公益宣传活动等。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除了开展经济金融方面的全校性公选课外,学校的各种机构团体还可以为学生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和交流会,邀请相关金融机构的专家、金融企业工作人员莅临学校,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介绍金融市场基本运作方式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区域内的兄弟院校也可以通过开展跨校区的金融类公选课,既节约学校教学成本,也可以强化学生中间的交流和影响。多次的讲座和交流会,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拓展视野,辨别真伪,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商,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接触,避免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理财类竞赛活动,例如金融小知识竞赛,辩论赛,“大富翁现金流游戏”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意识,营造端正的金融氛围。
2.校园内创建普惠财商教育的硬件条件
目前,各大学有较多的宣传媒介,学校应该利用各宣传媒介,通过财商教育的硬件建设,创建端正的财商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橱窗文化专栏、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户外广告牌等硬件设施,开设普惠财商知识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专栏,并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实时更新,使学生在畅游校园时,也能感知财商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育,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学生财商素养
1.加大专业实践开展,丰富专业实践方式
在专业教育尤其经管类专业中,建议深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实践活动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学生整体的财商素养。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证券与期货专业为例,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串联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为更好的开展财商教育,系部架设了金融类专业的“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并开辟了“财商教育”专栏,凡在校学生均可随时登录校园网浏览该专栏。在“财商教育”专栏通过多种形式,视频、ppt、文字、新闻链接及财商小游戏等形式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参与,深化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财商,形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2.开展校企合作,深化财商教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活动的开展,深化财商教育。仍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为例,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和知名金融企业校企合作,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建立了“金融服务社团”,以社团为基础,邀请校企合作的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来为学生组织交流会,让学生了解金融企业的运作及最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及监管,与未来就业岗位接轨,并为学生讲解适合大学生的金融产品,提升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另外,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还带领学生在校外开展“金融投资知识送温暖”、“投资风险管理轻松辨”等等活动,为其他专业学生及周边社区群众提供财商教育,既在校园内起到了带头作用,也体现了社团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课余时间,校企合作的金融机构还组织学生前往证券、保险公司参观学习,除了了解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状况,还开展投资者风险教育,让学生对金融市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薛珺,李雅柳.高校学生的财商教育研究[J].商业经济,2014.
[2]邹晓涓,严飞.大学生投资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学生;财商素养;路径
一、引言
财商素养(FinancialLiteracy)简称“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金钱、创造财富、管理财富以及应用财富的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财商是近年来被普遍认可的继智商、情商之后必不可少的三大社会能力之一,是人们极其重要的一门生活技能。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丰富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复杂的金融环境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消费者的财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大学生是热衷于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不断涌现的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app借贷平台,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神经,一些学生在资金出现困难时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以满足个体消费的需求,但却不幸陷入高利贷的“泥潭”之中。这些风险的存在恰恰暴露了高职学生财商教育的缺失,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商知识以及财产安全意识,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活动潜藏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容易陷入各种金融陷阱中。基于此,本文拟从互联网金融这一背景出发,探索当前高职学生的财商素养及其教育状况,从中发现问题,以提出有益于高职学生财商素养培养的路径措施。
二、高职学生财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互联网金融认可度高,但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笔者以遵义市高职院校为例,通过线上调查,发现受访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接受度普遍较高,学生认为采用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进行消费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甚至通过某些互联网金融支付活动还可享受消费折扣等优惠。同时,受访学生中绝大多数表示有使用过网络借贷如花呗、借呗的经历,一部分学生还通过其他网络app进行过高利息的借贷,这些学生认为“网络借贷很便捷,手续简单,适当网络借贷有助于缓解资金紧张”,然而在还款风险上却考虑得较少,认为“只要不大额借款,就不会造成还款风险”。可见,一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非正规网络app借贷的风险问题,财务风险意识非常薄弱,很容易陷入到“校园贷”“套路贷”等高利贷陷阱中。
(二)缺乏财务收支规划能力,资金花费无计划
高职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其父母或者家庭成员,其次是通过助学贷款、学校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途径获得。通过对受访学生的了解,在个体财务收支规划上,高职学生通过自己赚取的财务收入较少,主要还是依赖于家庭提供,因此,在收入的规划上考虑不多,而他们的财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费支出上。大部分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的较多,每月很少有结余。在消费上基本不做计划,很少有记账习惯,在保证日常饮食支出后,学生将多余的资金使用在手机通信、娱乐休闲、网购消费等方面,用在学习用品方面的开支较少。学生表示很少对剩余资金进行规划,开支随意,“够用”就是最好的目标。调查发现,个别学生有结余并进行储蓄,大多数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而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时常出现超支现象,在消费超支的情况下,他们表示主要向父母或亲戚寻求帮助,其次是找同学或朋友借钱,一部分学生则表示更偏好借助网络借贷来缓解资金问题,如使用花呗、借呗平台来进行短期融资等。可见,部分高职学生的消费支出缺乏科学的规划,财务管理能力水平较低。
(三)投资理财意识强烈,但实践经验较少,财商知识储备不足
在投资态度上,受访学生表示“哪怕只有1元钱也想尝试”,希望用余钱进行投资理财实践,表现出了强烈的投资欲望,但对投资理财的途径感到茫然,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同时,在投资理财知识上明显储备不足。通过拦截采访部分学生发现,学生对银行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相关知识知晓较少,尤其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回答一道银行储蓄题目(年末本息自动转存5年后的收入)时,鲜有答对,不知道将来能收回多少钱,说明高职学生对投资理财知识的关注较少,对一些基本的财经知识知之甚少。然而,必要的财务知识储备更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投资理财等实践活动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可见,高职学生虽然投资理财意识勃发,但其财商知识和理财实践的匮乏是当前面临的一大现实困境。
(四)财商教育渠道狭窄,存在专业差异化
大部分高职学生表示学习财商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少量学生反馈通过家庭教育接受到一定的储蓄、理财知识,部分财经类专业学生主要从学校开设的财务会计、金融知识、经济学等课程中吸收财商知识,而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反馈从学校接受到的财经教育则较少。可见,高职学生的财商教育现状存在着较大的专业差距,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因在学校开设了财务会计、税收、金融学等相关课程,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财商教育,在访谈中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财商素养。从走访的遵义市高职院校来看,很多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表示从未接触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更多情况是学生有时通过电视、网络途径了解到财经方面的新闻资讯和知识。可见学生的财商教育尚未得到各方重视,学生获得财商教育的渠道较为狭窄。综上,结合高职院校的普遍状况,当前高职学生的财商素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高职学生的财商知识较为匮乏,投资理财意识虽然强烈,但投资理财实践操作经验较少;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度较高,但财务风险意识较弱;接受的财商教育存在专业差距、且受教育渠道过于狭窄,尚未得到各方重视。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学生财商素养培养的路径措施
高职学生对其财商素养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高职学生的财商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应通过特定途径来提升高职学生的财商素养。从国家、学校、社会和家庭、个人角度出发,形成财商教育渠道的联动机制,搭建切实可行的财商教育互动平台,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财商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一)国家层面:制订长期的金融教育战略,出台相关政策保驾护航
财商教育的重要性已是全球公认的一个话题,许多国家已经制订并正在实施国家金融教育战略,甚至通过立法来保障金融教育的实施。在这一点上,我国可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经验,制订适合本国青少年成长的金融教育战略。如由葡萄牙银行、葡萄牙证券市场委员会和葡萄牙保险和养老基金监督管理局组成的国家财商教育领导机构,于2011年启动了国家金融教育计划;又如美国,由财政部部长牵头,23个联邦政府实体组成财商素养和教育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了《国家财商素养战略》,并于2016年更新,强调年轻人精通金融知识的必要性;此外,像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组建了国家金融教育战略联盟,对全民财商素养的提升采取积极措施,尤其关注年轻人的财商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学校等正规教育系统来进行实施。因此,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如出台相关的金融规划政策或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数字金融服务等;组建财商教育联盟,形成权威的财商专家团队,指导学校、社会机构等开展财商教育;将财政和税收等财经知识纳入学校的核心课程;教育部门会同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尽快制定、编写出完整、规范的财商教育教材以进行指导,使高校的财商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为加大执行力度和效果,考虑立法等措施进行督促,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相应的财商教育,培养其明智管理资金和债务的能力;为未来做计划和储蓄,防止金融欺诈和金融滥用。
(二)学校层面:丰富课程体系和校园财商文化,鼓励财商实践
丰富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融合进行知识渗透。我国教育部于2021年3月的新闻通气会上强调:高校应开展“财商教育”,引导大学生抵制不良“校园贷”,各高校要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等工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从前文的访谈结果来看,财经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了财经类相关课程,在财商知识水平上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可见,开设财经相关基础知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财商水平,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将财经课程(如财务会计、金融、经济学等)以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也可将金融知识、财经法律知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入课程体系中;在“易班”“智慧树”等教学平台开设财商课程,以学分选课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力量,以课程为依托,加强课程渗透,将财务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等传输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财商素养。丰富校园财商文化,营造财商教育氛围。将财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如鼓励学生成立“财商”俱乐部、ERP沙盘协会、创新创业学会、理财协会等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的财商文化氛围。在学校的宣传栏、网站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学生处网页、计财处网页)等及时传播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以及正确的投资理财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如食堂、教学楼等学生必经之路加大金融反诈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各种“校园贷”“消费贷”、互联网金融诈骗等层出不穷的金融陷阱及时更新宣传报道,帮助学生形成财产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反诈能力。鼓励财商实践活动,增强财商体验。学生不仅需要财商知识的储备,更需要将财商知识付诸实践中。学校及其院系应为学生积极营造和提供财商实训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资源,鼓励具有财经背景的教师或者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财商知识讲座、财商沙龙、财商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如“穷爸爸富爸爸现金流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学到有关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的财商基础知识,从而开发学生的财商思维,并从中体会到“财富创造和运用”的乐趣。另外,高职院校中的实训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学科建设或专业群实训资源进行财商教育实践活动,如充分利用财会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开展企业模拟经营活动:通过组建管理团队(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经理、生产总监),模拟企业几个季度的经营,通过评比小组经营的成果,观察其盈利、亏损情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管理的精髓,在成败中感受财商的魅力。此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平台给师生提供合作机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项目等进行产业孵化,可在校园内开设“大学生创业店”等进行经营实践,培养和发展有潜力的项目。校园财商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只要用心去开发和设计,学生的财商实践水平将不断获得提高。
(三)社会和家庭:教育共同体
财商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家庭财商教育和社会财商教育形成教育共同体,全方位营造财商教育氛围。社会层面来说,首先,应充分利用公益平台、社会媒体等大力宣传正面积极的财商观念,如“何为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引领家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社区财商文化宣传,在宣传工作栏进行理财知识、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通过宣讲活动等向家庭科普财商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们主动关注并对子女进行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另外,构建金融机构、警媒等与高校、社区、家庭之间的教育互动机制,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优势资源,加强警媒合作,持续宣传财商文化、金融知识、金融反诈等内容,给社区、家庭传播金融风险防范知识,给学生普及“校园贷”“消费贷”等陷阱,多方位提升学生的财商知识和风险意识。家庭方面来说,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子女的财商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和生活十分重要,要积极参加社区、学校等组织的财商公益活动、金融风险防范知识讲座等,主动学习金融知识、理财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商素养,以身作则,在生活细节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财商教育效果;在家庭的经济收入分配活动中,鼓动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如通过建立家庭收支账簿、开展“家庭理财会议”等,让子女充分加入到家庭的财产支配和规划讨论中,培养孩子的财务收支计划能力以及投资理财能力,达到家庭财商教育的目的。
(四)高职学生自身:主动提升,终身学习
关键词:高职院校;《个人理财》;诊断与改进
0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教育属于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弥补和完善高等教育的不足。为提高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内容涉及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与条件、课程体系与改革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等方面,为职业院校查找自身不足和完善提高指明了方向。
1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情况介绍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包含金融服务与管理、投资理财、保险、信托与租赁、证券与期货、国际金融、农村金融、信用管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等专业,各个专业具有各自特点,同时也具备金融类专业的共同特质。
(1)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经济学基础、金融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个人理财、证券投资、保险理论与实务、互联网金融、期货投资实务、金融服务营销、金融职业技能、国际金融与结算、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
(2)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金融改革和金融业变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具备熟练的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和金融营销服务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熟练地从事金融业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主要从事证券销售、小贷公司、保险机构、信用卡中心、理财顾问等岗位。(4)职业技能证书:包含银行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保险代理人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理财规划师等技能证书,学生还会参加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大赛等全国性以及区域性的比赛。《个人理财》课程在高职金融类专业中的处于核心地位,属于专业必修课,帮助学生掌握家庭理财的理论基础,具备理财规划的思想意识和基本的规划能力,借助于已有的理财规划实训设备掌握理财规划的基本流程,为毕业生未来胜任金融理财相关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2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知识过于陈旧,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出现很大的变化,社会岗位需求也出现了很大的调整,金融专业的学生知识需求也亟待更新,否则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以及近两年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对新知识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促使教师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否则无法胜任未来的教学。
(2)信息化教学方式还不充分。当前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了解学生特点,把握规律,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还能为学生提供未来智能化的体验。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学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增强专业学习品质。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以趣味性的展示方式向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
(3)本校自主开发高质量教材数量不足。高职教育是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那么培养学生的方式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就业方向和学生特质,高职院校应该独立开发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并且能够将已有的实践经验融入课堂。加上新时期经济社会需求,专业变化,原有教材更新缓慢,并且不具有针对性。
(4)教学实施监控体系不健全。教学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道关键防线,体系的健全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施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很多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学生和教师学习过的情况,一个完善是监控体系应该是全面性、多样性的监管方式,包括教学系统测评、学生评价以及同行的鉴定和未来毕业生对母校的客观评价以及学生发展情况。
(5)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考核评价合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传统我们就是期末一张试卷进行考核,忽略了过程性的表现和日常行为的教育,或者分几次测试都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实际动手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价。
(6)思政元素还不能巧妙地融入课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传统金融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思政元素融合。
(7)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实训基地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单纯的理论讲述成效并不高。然而教师很多是从高校到高校的过程,加上金融专业的特殊性和涉密性,极少企业愿意主动与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3《个人理财》课程现状以及存在不足
个人理财课程是金融类各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财商思维和理财规划能力,夯实学生在金融行业以及与金融相关行业的理财基础,拓宽学生的未来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要想学好《个人理财》课程,需要具备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财务基础以及金融理论基础等课程的学习,相对于基础课程来说,《个人理财》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面广,对高职学生学习的要求更高。并且加上《个人理财》课程的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分类招生考试方式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困难性较大。课程内容,个人理财课程主要涉及包括理财规划流程、规划财务基础、现金规划、住房规划、教育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税收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和养老规划等内容,内容涉及面较广,并且包含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和计算能力。教材使用,目前国内没有特别权威完善的教材,整体表出现老化同质性的特点,并且相对来说涉及规划深度偏浅,缺少实际案例、更新缓慢,结合当前思政元素的校本教材还没有出现。实训设备情况,目前高职院校基本是采购典阅和智盛两家公司开发的“个人投资理财规划实训平台”软件,整体与个人理财课程形成内容对应关系,基本能够满足使用。与此同时,涉及模块内容、案例比较陈旧,不具有系统性。课程资源,按照学校要求,课程选择国家规划教材,选用比较实用性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材并未依托云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建设线上学习资源,可以根据章节特点使用不用的资源、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4针对《个人理财》课程特点提出诊改方向和措施———实现路径
关键词:课程群;投资理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前言
近几年来,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9年3月15日,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将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推动全社会树立理性投资意识,提升国民投资理财素质;2019年5月29日,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的理财子公司全部获批筹建;2020年4月,获批的理财子公司达到了18家。这些事件都将对投资理财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此领域的人才需求也愈加强烈。
二、投资理财人才的现状及问题
(一)面临的现状
根据福建省2019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货币金融服务从业人员有9.74万人;但资本市场服务从业人员仅有2.1万人。从业人员单薄,且分布不均衡,证券期货等投资理财领域从业人员亟待加强培养。为了了解区域人才需求,课程团队对福建省内的50余家证券期货机构进行了调研,在人才需求上,90%的单位需要招聘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知识上,投资理财相关资格证书成为必备,具备专门的综合分析及规划知识成为招聘人才中的首要之选。在人才能力上,具备一定沟通理解力、信息收集能力和文字功底的人才比较受青睐。在人才素质上,敬业及纪律性是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特质,也是企业希望学校能加强对90后学生思想引领的部分。在人才成长上,各单位均表现出对智能投顾的渴求,具备人机对话、大数据挖掘、策略开发的人才更加抢手。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求大求全,缺乏显著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时面面俱到,在各个模块方向上没有显著的特色,同时也制约了学校一流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2.部分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少整体设计。有些课程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内容上与其他课程重复交叉,忽略了与其他课程的协调与衔接,不利于人才的培养。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较弱。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有部分课程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已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授课内容与现实情况脱钩。4.实践环节较为随意,没有递进性。部分课程存在实践环节碎片化的现象,浅尝辄止,学生的实践锻炼得不到递进式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投资理财课程群建设
(一)课程群构建思路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围绕投资理财领域岗位需求,打破各门课程间的单兵作战,从宏观的角度来统筹各课程间的关系,形成层层递进、整体优化的逻辑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整体、全面学习、理解知识,也较符合行业企业对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架构的需求。
(二)课程群构建策略
1.课程群课程构成。课程群是指若干门相对独立,但在教学内容上又紧密联系,教学知识点互相依托影响,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课程集群。投资理财课程群按照“投资理财基础理论——个人投资理财理念与方法——公司投资理财理念与方法”三层次构建课程群建设体系。具体而言,就是由《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6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及《金融投资案例综合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投资实践模拟》3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校内外实践实验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等组成的一个层次清晰、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课程群。2.课程群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课程群建设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克服群内课程的知识点交叉、重复的问题,使得群内课程更加有效地衔接与整合。投资理财课程群通过细化群内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以各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结合课程开课时间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的深浅度和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及素质,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区分课程授课的侧重点,如表1。金融学是整个课程群的理论基础。公司金融是课程群中公司/机构投资理财方向上的课程,重点讲透公司的报表分析等。投资学是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之一,重点讲解投资组合理论,对接后续的证券投资学课程;讲解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衡量等,对接后续的金融投资实践模拟及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证券投资学是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之一,首先对接学生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其次衔接公司金融课程,对接后续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另外,衔接投资学课程,对投资组合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引入量化分析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了解市场的前沿知识。金融风险管理主要衔接了投资学课程的知识。行为金融学属于课程群中的个人投资理财方向上的延伸性课程,衔接了公司金融等课程,从心理学等视角引导学生研究证券市场上的异象,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为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做铺垫。
(三)课程群实践环节安排
课程群通过“初识证券市场——学会投资分析——制定投资计划——评估收益风险——撰写研究报告”这一递进关系来设计各个环节的实践内容及目标。1.校内实践环节。在学校内部,课程群主要依托金融实验室来开展群内实践课的实践环节,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如表2所示。其中,金融投资案例综合分析是群内个人投资理财方向上的课程,借鉴了金融理财师(AFP/CFP)的考试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个人理财中出现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同学考取CFP。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后续课,运用深圳希施玛VE竞赛端等进行实践操作,突出技术分析在证券市场上的运用。金融投资实践模拟是群内的特色课程,结合证券分析师的相关要求,侧重引导学生对课程群所学知识的整体运用,从而具备撰写符合行业企业标准的研究报告的能力。2校外实践环节。除了校内实践环节外,课程组还设置了“暑期进企业专业实践——考取资格证书——参加学科竞赛——到校企共建理财工作室参与实践——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的校外实践环节,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
(四)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群团队根据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组成课程组,邀请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作为建设顾问。每月召开课程群建设研讨会,统筹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解决的对策;每学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到校讲学,使师生了解投资理财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每年派出老师到企业参与调研和学习,获取科研灵感;从而达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格局。
四、课程群建设成效
在课程组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金融专业学生考取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证大幅度提高;“全国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等赛事捷报频传;学生到投资理财领域就业人数增加;教师也取得多项省市教改项目。在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中,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力与岗位较匹配、学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对课程群的整体设计表示认同,认为使他们能在工作之初脱颖而出“站得住、留得下”。
五、结束语
地方院校在建设专业时,要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认真凝练建设方向,集中资源,采用课程群的方式重点推进,方能更好破解其中的关键问题。我校投资理财课程群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理念,认真规划群内课程体系,既克服了课程内部的内容重复,加强整体性、针对性、递进性,又与时俱进,凸显时代先进性,有效地提升了金融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139-141.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理财;非理性;理财策略;理财教育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理财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新产物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对传统的理财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理财不仅简化了传统金融市场的交易模式和交易渠道,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金融创新。除了上述的一些优势外,互联网理财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由于其理财方式简便易懂并且离人们的生活较近,所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关于互联网理财的广告,这些广告会用较高的回报率来吸引没有理财经验的群体,其中对于那些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的人来说,投资上的一步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技术上的排他性,参与互联网理财需要有良好的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知识,而大学生群体往往被认为是理财知识储备量低且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群体,他们的超前消费观和不足的消费能力会使其陷入一些互联网理财陷阱,最后甚至血本无归。从宏观环境上来看,年轻人具有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也是对未来理财环境的一种保障,然而当前的互联网理财环境及体系并不适合大多数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处于上升趋势,但与社会平均投资金额相比仍相差很多,即使理财门槛降低了,但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更新迭代快,而相关法律总是滞后出台,所以一些平台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并伴有信息泄露、平台漏洞等安全隐患(刘海滢,2016),就导致大学生群体需要面临较高的资金风险。另一方面,理财广告用高额回报吸引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进入平台后,很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而盲目投资,加之互联网理财产品品类复杂繁多,大学生不能在投资时保持足够的理性且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最后往往不会得到预期的回报(段兆轩、陈叶叶,2021)。国内有学者认为,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时是兼顾理性与非理性的(郭晨、周玉斌,2016),而非理性因素可以分为性格、经历等个人差异的内部因素和制度、环境等外部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并会贯穿投资者的整个决策过程(卞娜,2013)。还有学者认为,投资理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信息的影响,一个投资行为的完成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想要获得全部或大部分信息也不是容易的事,问题就在于投资者只能根据自己现有的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而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会影响投资者最终的收益结局(张成翠,2014)。综上,上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并没有具体区分出不同群体投资非理性的影响因素,故本文将通过模型确定现实中影响大学生在进行投资理财行为时的非理性因素。基于此结果,探究高校及社会应如何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财教育,并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互联网投资理财策略。
2变量选择与模型建立
2.1被解释变量与模型选择
引用风险偏好程度的分类方法,将样本因变量划分为风险回避、风险中立和风险追求三个等级并进行赋值,三个等级分别采用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的投资态度来衡量其进行理财行为中的理性占比,三个分类的理性占比逐渐下降且其间跨度相同,故为有序回归,在此假设的基础上,由于拟合因变量数量大于二,故选择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
2.2问卷数据收集与解释变量选择
问卷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消费情况、财富管理、投资理财等可能影响大学生理性的因素。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天津各高校的本科生,问卷共发放212份,回收问卷212份,有效问卷189份。最终的评估结果为风险厌恶、风险中立和风险追求三个等级的大学生占比依次为41.3%、35.4%、23.3%。解释变量决定将可能影响投资理财时非理性程度的因素分为性别、年级、一次投资期限、理财的考量点、理财动机、消费习惯和专业类别七个内部自身因素的变量和月可支配资金、理财环境、利率变动三个外部因素。其中,因为各个自变量的哑变量设置均为离散型变量,故不再设置协变量。
3实证与结果分析
3.1实证结果
由表1可知,sig值为0.044<0.05,说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有效,即不含自变量的模型和含有自变量的模型具有显著差异,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了模型拟合良好有效。由表2可知,在显著性0.0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的自变量有月可支配闲置资金、理财环境、消费习惯和理财动机四个因素,进一步说明大学生在进行理财行为时其理性占比与性别、年级、所学专业没有联系。由表3可知,sig值为0.291>0.05,表示不拒绝偏回归系数βi值相同的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平行,再次说明可以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
3.2结果分析
3.2.1单月可支配闲置资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大学生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处于递增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可将单月可支配闲置资金以100元为组距,从0~400+分为六组。由于对参数估计的输出结果不可直接用于描述,故应转化为OR值,即OR=exp(estimate),根据经转化后的结果发现,随着月可支配闲置资金的增加,大学生发生理性占比降低至少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从400+样本的4.773倍降到0.46倍,即拥有高可支配闲置资金的大学生更不容易偏向理性,而是选择激进的理财方式。
3.2.2理财环境
根据样本个体周围家人朋友是否有理财经验和家庭理财教育的多少,将理财环境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在换算OR值以后发现,随着大学生投资者周围有过投资行为或正在进行投资行为的人的增加,即理财环境从差到优的过程中,发生理性降低的概率从1.196降到0.769。虽然投资环境为良的实验组和环境为中的对照组呈现与上述相反的结论,但由于环境为良相对于环境为中降低的概率仅为1.041倍,所以总的来说,存在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好,投资者理财会越来越偏向理性的趋势。
3.2.3消费习惯
在设置变量阶段,将消费习惯依次设置为“1=不考虑当期收入因素且情感因素占支配地位”“2=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和“3=有固定消费习惯并与当期收入无较大关联”三个哑变量,本变量设置的意义在于验证投资中的不理智程度是否和消费中的不理智呈正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大学生在消费中趋于不理智,其换算后的OR值由1.86降为1.22,说明在消费上不理智的大学生往往在投资理财上也会不理智,两者偏向趋同。
3.2.4理财动机
理财动机的变量分为“1=资产保值”“2=赚零花钱(资产增值)”“3=从众且之前有了解”和“4=从众且之前无了解”四个哑变量。根据换算后OR值的输出结果,前三种动机类型的大学生发生理性降低的概率分别为第四种的0.295倍、0.426倍和0.663倍,说明以资产保值为动机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加理智,因为从众心理和以资产增值为动机的大学生在理性占比上更低,更容易感情用事,偏激投资。以上结果不仅说明了大学生投资理财时影响其理性占比的因素,还显示出性别、年级、所学专业等经常被认为是影响因素的变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专业这个变量中,经管类的学生和其他三类学生在理性降低的影响因素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相对其他三类学生群体,经管类学生本应该有更成熟的理财心态,但结果并非如此,也说明了当前高校理财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均存在不足。
4对策及建议
4.1高校应培养正确的理财
观念大学阶段科学理财观念的养成对大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由于可支配闲置资金的增多,其投资会偏向盲目和不理性,高校应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资金的方法,正确看待资金的保值与升值,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正确理财观念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互联网理财的诸多陷阱,意识到互联网理财并不是想象中的门槛那么低,投资时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理性看待投资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在投资时,收集足够的信息,制定合理的计划,计算出资金占用时间与预计收益,通过投资组合以获得最大收益,根据自己具体的资金情况,做出较优的决定。
4.2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
关键词:投资理财;财商;思维
一、大学财商教育缺乏
在我国,财商教育意识非常淡薄,小学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时代,都没有相关财商教育。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开始脱离父母,每月有父母给的生活费,除了餐饮、学习用品日常支出外,还需要应酬、娱乐等消费,每个月的花销开支项目真不少,因此如何管理这些生活费,合理规划就很有必要。但是目前有部分大学生,不仅月光族,而且还会有负债。在互联网时代,花钱消费和借钱都太方便了,甚至还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借贷平台。同时大学生由于校园贷、现金贷等被套路上当受骗的案件时有发生。比如最近一则应届生被骗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南宁一位财务管理专业应届生称,2天内被“分期乐员工”骗走7万多元,对方以注销学生账户为由,引诱下载多个APP贷款并转账,第二天才发现被骗。被骗后,这位女孩既不敢告诉家人,又怕自己扛不下去,一时间痛苦不已。学生受骗的案件虽然占到整个大学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一旦出现,都是恶性案件,对大学生和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有人说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大学毕业前我们都缺了两门课,一门是爱情课,一门是财富课。加拿大作者哈勒姆在《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一书中指出:“即使没有受过正规的理财教育,学生们也能高中毕业并从名牌大学拿到令人羡慕的学位,但他们的理财知识可能还不如初中生。一旦进入职场,他们可能就不得不在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里“赤身裸奔”,缺乏投资规划和糟糕的理财教育,让很多人陷入了只会花钱不会理财的尴尬境地,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总想着和那些同样不知理财为何物、花钱如流水的邻居攀比,丝毫不愿落后。”他在书中还说:“从小就开始学习理财,是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既然我们错过了从小开始学习理财的机会,就不能再错过大学学习理财这个关键时点了。
二、理财就是理生活
实际上,到了大学,学生开始独立生活了,正是理财教育的好时机。说到理财,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我们总是感觉到自己没有钱,想多多的赚钱,特别想学习理财。另一方面,感觉理财太复杂,又不是学财经的,可以学会理财吗?有一句话说的好,理财就是理生活。实际上,我认为理财和买衣服一样简单。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假如某个女孩看上一件2000元的漂亮连衣裙,6个月后有个婚礼场合要穿它,现在我们就用理财思维来分析一下。首先是买得起吗?假如正常情况下女孩每月200元结余,6个月后买这条裙子,只能够攒下1200元,与2000元比较,缺口800元,怎么办呢?然后想办法。通过借、省,还是赚的办法来解决呢?借,消费负债不建议,至于道理,学完这门课你就清楚了。省,削减某些方面的开支吧,比如,省下每天一杯的奶茶钱。赚,可以去卖点闲置,或找个兼职,赚点外快。经过女孩仔细分析和筹划,6个月可以省下300元,兼职,可以赚500元。这样女孩就规划出购买连衣裙6个月的行动计划。通过每月节省300元,然后兼职工作赚500元,加上储蓄1200元,共计2000元,就达到购买漂亮的连衣裙的目标了。上面买衣服的一次行动计划,就是一次理财的规划。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理财不是让我们不花钱,而是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通过规划去更好的生活。因此理财就是理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理财。
三、大学生学习理财的三个理由
也许你有学生还会说,我对多赚钱理财一窍不通,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要理财?下面就来梳理一下,为什么要学习理财的三个理由。
(一)学习理财是这个时代普通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感觉,钱赚的不少,感觉平时没有买什么,怎么钱很快就花完了。或者看看一起工作的同事,背景条件和你差不多,人家怎么就很快攒够了首付,买了房子。还有人花钱非常随意,买零食,花钱打游戏,给直播打赏等等,一点不珍惜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把钱随便花在这些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价值的事情上。比如听朋友说,有一个小伙子,大约27岁,在上海工作,工资7000元,一次到他租住的房子,看到满地是吃完的来伊份的包装袋,朋友惊呆了,问一个月要吃掉多少零食,小伙子回答至少一千元以上,注意他是个胖子。这还不算,据说还花钱打游戏,看直播,至于是否打赏,就不得而知了。由于花费巨大,一个月不仅月光,而且信用卡刷卡高达一、两万元。看看这个小伙子的花费,这样的花钱方式真让人心痛。后来据说这样的生活无法长久维持,已经回到江西老家去工作了。因此,作为一个普通人,包括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我们常常花钱无章法,凭感觉花钱,每月支出多少,结余多少,一概统统不清楚。钱少想赚钱,又不知如何入手,只能茫然地经常与同事之间调侃抱怨,为什么钱挣得这么少?图有抱怨,工作生活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什么改变。因此没有理财技能,生活常常搞得一团糟,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尽早开始学习理财。
(二)学习理财可以改变普通人对理财的认知
普通人对于理财一般有两种认识,一种是我钱少,有什么财可理,另一种是理财就是投资,听说股市红火,马上进入股市,成为被割的韭菜。通过学习理财可以纠正对理财的错误认知。钱少才更需要学习理财,而且真正的理财应该从记账开始,而不是投资开始。理财并不等于投资,理财包括赚钱、花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等多方面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理财就是理生活。学习理财之前,常常说的最多的是,我赚的这么少,钱不够花。而学习理财之后,会改变成,钱会有的,我会赚更多的钱。并且会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我一年要攒下10000元,太多实现不了,不要紧,改为我一年攒下1000元,可以了吧,不管多少,只要有目标就好。每天心里默念你攒钱的小目标。然后想办法实现,只有你想并且行动,就很有可能实现。在《思考致富》一书中,作者拿破仑希尔指出:“人的想法是物质的,事实的确如此,而且当想法与明确目的、毅力和一种炙热的欲望混合时,就会成为强大的物质,因为此时,它们能转变成财富或者其他有形物体。”“人的确能思考致富。”如果你连想都不想,怎么能有行动,又怎么致富呢。
(三)学习理财可以改变普通人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