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技术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路径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繁荣使得建筑行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势头,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其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强化安全管理是维护企业声誉、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加强建筑安全案例教育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对于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难免会使得安全教育缺乏活力,且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对于现实生产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当强化建筑安全案例教育,以直观的案例形式向一线员工展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违背安全生产原则的惨痛结果,以形成强烈的警示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彻底的变革时期,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因此其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案例对于当前的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发展中过程中由于施工观念的错误、攫取不法利益的追求等,也使得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多发,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是建筑行业的惨痛教训,这也应当成为当前安全案例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建筑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形成对于安全生产的认同,自觉落实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2重点宣传安全生产典型人物,形成榜样效应

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实效,应当重视榜样效应的推广,重点宣传在建筑安全生产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这既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明确的参考,又能够赢得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并鼓励其自觉以安全生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刻认同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内生动力,也是建筑企业维持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典型人物作为安全生产的榜样,可以构建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理想效果。新时期,榜样人物的宣传也应当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榜样效应的感染力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对于建筑企业员工的影响作用,以更加轻松的形式展现安全生产榜样的强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安全素质教育;其次,在确定安全生产榜样的过程中,要严格甄别与筛选,在保证其真实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事迹是否能经得起实践考研、能否赢得广大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最后,要合理安排榜样人物的宣传节奏与时间点,时间安排的差异可能会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宣传效果,因此在实际宣传过程中要利用好工程起始阶段、主体工程攻坚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节点,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效果。

3提高安全技术培训水平

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需要强大的氛围依托,但如果脱离扎实的安全技术,那么安全管理也只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对于日常施工的指导价值。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受限于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存在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这也是由于曾经影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造成的。但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式的人员管理模式,忽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则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建筑企业提供培训引导,为建筑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创造更加直观的参考。在开展安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摒弃“走过场”的落后思维,要确保培训重点符合施工人员的实际工作特点、符合技术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要关注施工人员的实际获得程度,避免过于深奥、空泛的理论讲解,确保培训工作的务实性,重点聚焦于安全施工规范、安全技术应用、安全隐患排除、安全事故处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细致讲解,让培训中的内容真正成为施工人员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基础;最后,为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在技术培训之外,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予以奖励。除此之外,要让员工理解安全生产同其自身发展的强大关系,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掌握安全生产技术作为其个人职业上升的必经之路,从而自觉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

4结束语

综上,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有效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了大量的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要素,任何要素中的安全疏漏均可能转化为破坏全局稳定性的威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如果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与行业声誉;对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本区域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基本任务,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不利于本区域的整体稳定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好引导职责,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特点,切实提高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实效,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推进提供扎实依托,也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维护构筑起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

[1]宋莉,张荣.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

[2]李芸.谈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6(19).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不仅会损害直接利益人的权益,还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析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往往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当前建筑工程还存在一些会诱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因此希望建筑业相关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共同努力,防微杜渐,严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一、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

1、建筑单位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单位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承建单位将建筑工程不合理的转包或分包给他人,甚至有部分建筑单位出现以包代管行为。建筑工程转包和分包过程中,承建单位没有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合理分配给转包人或分包人,事前没有明确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施工流程等。施工过程中,转包人或分包人只单独强调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漠视不管,施工进度的提升往往以牺牲施工质量为代价,最终酿成质量安全问题。

2、建筑材料性能指标不达标

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实际使用的建筑材料在性能指标上往往略低于工程设计标准。施工现场对建筑材料做入场质检不够严格,通常质检人员拿到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凭证后就不会对建筑材料重新做性能指标检测。事实上,建筑材料采购回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其性能指标往往会产生细微衰变。入场质检时过分依赖采购时给出的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往往会导致建筑工程使用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施工,最终引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3、一线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

施工的一线工人通常是来自农村的普通农民工,在进行施工作业前,通常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在具体施工中,这些基层施工人员在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上的意识淡薄,在施工现场作业时往往出现施工机械操作不规范、施工流程执行不严格、作业前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其作业的工程段也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4、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不足

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上往往力度疲软,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监管定位不准和监管资源有限两点,其中定位不准确是导致政府部门监管乏力的主要原因。监管目标定的太高,往往导致单一建筑工程有太多监管点需要审核,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有限,监管工作最终难以具体落实执行。监管目标太低,则容易导致监管要点缺失,监管结果不能真正反应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实,最终让政府监管行为流于形式。具体而言,政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者的监督行为脱离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理的实际需要,导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足。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1、成立和逐步完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建筑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有关规定成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并由企业管理层派人专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构建,还需要配备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管理有据,监理有力。例如要求建筑工程转包人或分包人签署施工责任书,要求其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的施工技术、流程、设备、材料等完成工程施工,并对施工团队成员的技术素养做出具体要求,一线施工人员需考核后方能发证上岗。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之后,要积极听取一线技术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日常管理行为,确保质量监理有理有据,符合安全生产大局。

2、强化原材料质量监督

建筑原材料质量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且极为重要的影响。建筑原材料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并可能继发后续恶性安全事故,故而必须强化原材料质量监督。建筑工程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石子、钢筋,钢结构等建筑材料。原材料质量监督,主要是强化原材料入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现场入场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具体监督范围则包括水泥标号,沙子的颗粒大小、石子直径和硬度、钢筋的直径和抗扭性、钢结构的尺寸和形状等多个方面。原材料入场后需要保存较长时间才进入施工阶段的原材料,在施工前还需要对其性能指标做二次质量检测。

3、培训一线施工人员基础施工技术

对施工队中新招募的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施工技术培训。该培训根据施工人员的岗位,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除了按照老带新的培训方法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外,还设置专门的考核项目,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其所在岗位必须掌握的注意事项和必要施工技术。例如,混凝土配置人员培训,需要让其明白基本的混凝土配置原理、步骤、配比施工注意事项等。对一线施工人员主要进行基础技术培训,强调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强化其掌握的现有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作业踏实可靠。

4、强化施工用料与机械的日常管理

施工用料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所有用料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再次检测性能指标,确保建筑施工用料的质量。具体执行时,要对容易发生技术性能衰变的施工材料做多次质量检测。检测时强调按环节检测,对易变质材料要尽可能多检测,确保施工用料的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机械管理上,要注意日常检修和使用前设备复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要按照设备检修流程及时检修处理。施工用料和机械的日常管理上,监理人员要定期查看管理日志,对用料和机械管理违规者,给予及时叫停和处罚。

5、政府合理定位质量安全监督关键点

政府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合理投放监管资源,把有限的监管资源用来监督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关键点。关键点定位上,政府监督人员要积极走访施工技术监理人员,结合施工监理实践,将关键施工技术、施工流程、技术指标等列入质量安全监督关键点中。

三、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事关公众利益,故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能马虎大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应对,必须立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理实践,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才能够真正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贾春生 单位:兰州交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岩.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4,(08):35.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1前言

作为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管理流程复杂的建设工程项目,从前期的立项、策划阶段,再到实施阶段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和审计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的重要。而施工阶段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在于施工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现场管理等,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效益,一旦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会对整个建设项目及各方参建主体有重大影响,所以探讨施工管理对于建设全过程管理而言极为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施工管理的问题:首先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施工质量存在着较大隐患。随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物的安全性其实并不难实现,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轻则导致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人身伤亡,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其主要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施工管理过程的不重视,发现问题没有及时的解决问题,导致隐患扩大,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素质问题有待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安全保障,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基层施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以农民工为主,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这也会对施工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是对于施工材料的规范化管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材料的采买、存储及物料发放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管理疏忽,导致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例如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储等。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工作流程和参与人员较为复杂,整个管理体系较为庞大,但是现在很多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体制的完善,没有事先做好组织架构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导致工作无序化,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大大影响了施工管理的流程度和有效性。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化一方面取决于参建主体是否重视,另外一方面取决于项目管理者(即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及经验。目前有许多在建项目管理无序,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只重视招投标的过程,认为获得了项目即获得了收益,不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不重视人员的选择,甚至偶有挂靠行为的出现,导致项目结束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或安全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的对策建议

3.1加强人员素质提升

施工管理重中之重是对人的管理,施工人员素质及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管理,所以施工管理需要首先从施工人员的管理入手。对人员素质的提升重在培训,主要方向有管理培训及技术培训。在管理方面的培训要强调安全教育工作,例如安全生产政策的实施,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安全教育,安全规范等,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及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对于安全隐患做到四不放过,并且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上岗作业,从意识上杜绝安全隐患;在技术方面的培训要做到三级教育培训,在上岗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技术交底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要及时展开技术培训,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标准及规范去执行,在技术培训环节也要重视定期的考核和各级的考核,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标准和规范的熟悉程度。

3.2强化建筑材料采买与仓储管理

建筑材料对建筑主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对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涉及施工环节的材料管理,主要是三个内容,分别是材料的采购,材料的仓储以及材料的发料,做好这三个内容的管理,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由于材料管理不当对建设项目质量的影响。首先,对于材料的采购,一定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及合同约定,确定采购材料的主体单位,例如包工包料应由施工单位采购材料,包工不包料应由建设单位采购材料,包工半包料应双方约定各自材料的采购。并对所需材料的数量、品质、规格等进行严格筛选,考虑工程预算的情况下择优选择材料供应单位,并且还要强化材料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大限度保障建筑材料的采购要求。其次,在材料的仓储环节,从材料进场开始就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材料进场流程,及时做好材料的见证取样及建档,方便随时跟踪建筑材料的应用环节。对于有特殊存储要求的建筑材料,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布置情况,按照相应的规程设计要求设计材料堆放区。另外,在材料的发料环节,要综合考虑施工进度及仓储要求,做到按量取料,节约用料,及时登记,为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3.3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意识

作为人员密集型产业,施工管理要注重管理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工作流程的合理性以及各部门信息沟通的流畅性及有效性。在管理意识上,要全员树立目标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将个人目标整合成集体目标,更有利于项目利益的实现。与此同时,要注意目标的细化,将整体目标细化成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等,从各个环节入手保证目标的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要善于运用相关的信息化手段去优化组织流程,加强信息的沟通,例如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多方共同参与信息交流,提高各参见方信息沟通效率和准确性,以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4结语

施工管理不仅决定着项目的成败,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合理的施工管理能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把控,从而实现项目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参建主体多,项目管理既复杂又精细,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就要同时从意识和技术入手,全方位提高对项目管理的重视和优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戚龙彪,郦超超.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3567.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近几年常出现建筑物塌方、倾斜的新闻报道。建筑物质量不达标,很有可能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单位资质不达标

现在很多建筑物的承包方式都是由一个正规大施工单位中标之后把工程进行下分,把工程任务下分到许多小建筑公司,这种承包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小承包公司的行业资质很有可能不达标,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有些小型建筑承包公司即使用有相关施工资质,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存在私自把优质建筑材料换成不达标的建筑材料[1]的行为。建筑材料不达标,这就从根本上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除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之外,有些建筑外包公司因为赶工期的原因,一味地加快施工进度,从而忽略建筑物的安全系数,这就导致了很多“豆腐渣工程”。所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严格管制十分重要。

1.2建筑物在设计出现问题

建筑物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建筑物的安全是否达标,很多“豆腐渣”工程在设计阶段就是不达标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是不符合力学原理的,不符合国家对建筑物的要求,这就导致建筑物从一开始质量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除了建筑物设计的建筑结构问题之外,设计者在建筑设计中的数据计算也有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因为建筑材料会出现老化现象、建筑物的墙壁常常出现裂缝的现象。除了要考虑到材料老化的问题,还要考虑到热胀冷缩对建筑物的影响。目前建筑物有很大一部分是钢化结构,钢筋这类建筑材料是很受热胀冷缩的影响的,由于季节气温变化的影响,钢筋的韧性等性能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过关造成的这些裂缝的产生[2]。因在材料配置过程中,材料配置时没有按照要求的比例进行配置,材料比例的错误,直接导致其材料的粘合力降低,这一因素对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1.3施工人员缺乏相关施工专业知识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质量,使其不受约束,技术是一个关键要素,技术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虽然中国施工企业施工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其施工人员技术的高低不一,整体的平均技术水平仍然不过关。许多施工人员甚至从未学习过相关的建筑施工知识和施工技术培训,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以至于建筑物塌事故频频发生,工程项目质量普遍较低。而且如今,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能力有限,加之施工人员技术的落后,带来了无穷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1.4企业的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决定了其在对应行业发展的高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拥有优秀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型人才。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突发性事件,很多施工人员在遇到突然事件时,大部分人员都会感到惊慌失措,而一个好的企业在事件突发之前就想到了其解决的办法,可以使工程项目最大程度的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一个人带领着那一大部分人员去应对这样的事故,这个人就是施工团队核心所在,其自身的技术能力能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找到其解决的方法,其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在找到解决办法的前提下,带领其他人应对这种突发性事故。这就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而大部分企业缺少这样的人才[3]。

2应对对策

2.1对施工单位资质严格把控

针对于施工行业施工资质得不到保证这一问题,应采取对施工单位资质严格把控这一措施。对没有取得相关施工资质的单位,应该采取吊销营业执照,追究法律责任的措施。同时对获取施工资质的企业也要进行定期的考察,避免企业出现获得相关从业资质之后就放松懈怠。建筑安全问题是时刻不能放松的,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条文,为建设安全系数高的建筑物提供相关法律保障。除此之外,对施工企业资质的考察,除了要查询企业的相关资质证书之外,还要考察企业施工人员的从业资质,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对录用未经培训的人员上岗的企业要给予相关处罚,对录取的人员,企业要定期组织集体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要与时俱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得到保证。

2.2加强企业科学建设

企业科学建设包括组建科研队伍。研究新型材料,通过改善材料的种类,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建筑材料配比的研究,利用相关计算方法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合适的配置比,一个合适的配比对于混合材料的性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应该实行责任连带制,责任连带制的实施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筛选建筑设计,判断设计是否符合原理之外,设计者也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筛选,两者形成一种牵制关系,以此保证双方的质量都达标[4]。

3结束语

在大力发展建筑行业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对于安全性能不达标的建筑物进行责任追查,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的专业素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中国的建筑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兆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5):208-209.

[2]金涛.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3]曹勇,历超,蒋中庭.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要点及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9):24-25.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5

1在进行导线穿管时出现的问题

在施工人员进行导线穿管的工序时,由于没有严格的根据电气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那样进行,这样就使得电气工程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

2在进行预防雷电设置方面出现的问题

在整个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雷电预防的工作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有的施工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预防雷电设置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设置的要求严格的进行设置,而是单凭自己的技术进行设置,这样就严重的威胁到了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二、对于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处理的有效方法

1不断的对电气施工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查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气工程施工能否顺利的进行。所以,为了能够使得电气工程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那么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采购,一定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还要对所要施工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只有质量过关的材料才能被运用到电气工程施工中。与此同时,在建筑材料投入到施工之前还要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案中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对比,要保证绝对的符合,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只有这样的严格的检查才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利的进行。

2不断的加强对建筑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查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样就使得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对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要注重每一个小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合理科学的解决。并且还要不断地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要充分的保证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要根据电气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分析。与此同时,要不断的对电气工程施工人员技术进行提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

3要不断的完善电气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

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要考虑实际的情况和建筑工程的欲求,最后选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除此之外,还应该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过相应的完善和改良,使得设计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经济的因素,既做到科学合理又做到成本最低。

4不断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要想使得整个电气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还应该不断的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的培训,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只有熟练的掌握施工的技术才能够使得建筑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而且还要对电气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考核,这样才能够清楚的了解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罚体系,对于表现好的施工人员要进行奖励,对于不过关的施工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建筑施工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电气工程施工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6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信息化教学;教学方式改革

一、引言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典型的理实一体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材料类型、特点、应用等理论知识和熟悉常用材料性能检测实验操作,以更好适应材料员、实验员等岗位工作。信息化教学逐渐成熟,建筑材料课程在实施了三年信息化教学后,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调研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并分析其障碍因素,并思考提高该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调研

(一)调研对象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构建。对我校实施课程信息化教学的16至18级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三个专业的414名学生,校内教师同行58名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12名进行调研。

(二)调研过程及结果

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设计《“建筑材料”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调研问卷》的学生部分、教师部分。学生问卷在知识、技能、素养获得感三个方面设计了7个题目,其中素养方面涉及学习能力、答疑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规范意识和信息化素养六个方向。问卷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良好,数据具有效度。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学习、答疑、专业规划、合作和规范五个方面获得感总体较好,但信息化素养提高有限。教师问卷从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素养6个方面进行设计。问卷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数据具有效度。教师同行评价该课程有效度较高,但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素养三个方面还相对薄弱。教学管理人员访谈从信息化教学环境、参与教学竞赛及教学督导评价反馈三个方面开展。结果显示,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般;参加过院级省级教学竞赛,但是获奖层次较低;教学督导评价反馈结果良好。

三、信息化教学障碍调研

在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调研基础上,从教学主体学生角度深入开展了信息化教学障碍调研。问卷设计了教学环境、教学平台、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资源、考核五个方面7个题目。数据显示:75.34%的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使用手机流量;使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占比为97.95%;80.14%的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类型丰富;80.82%的教学资源为PPT课件;65.07%的学生认为资源制作水平较好,内容较全面;85.62%的学生考核方式为手机线上答题及实验操作等。综上分析,影响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障碍因素主要是:(1)信息化教学环境不佳,成本较高。校园无线网信号不稳定,学生上网主要使用流量,成本较高。(2)信息化教学资源质量有待提高,视频资源数量不足,且多为网络引用资源,PPT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信息化教学障碍,课题组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设计了专项自查调研。问卷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培训需求三大方面展开,包含20个题目。调研数据显示:(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60%的教师基本能对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进行教学设计;47.14%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理论理解一般;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课堂活跃度高的教师占比51.43%;能够尝试将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占比48.57%;教师在备课、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在线作业与测试等不同教学/教研环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程度比较高。(2)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通过问卷调研,32.86%的教师基本能根据学习者学习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并在真实或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实施;35.71%的教师基本掌握了教学干预的知识与方法;32.86%的教师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在制作、创造、研究等方面的知识。综上分析,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主要是: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般。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理论理解不透彻;尝试将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数量偏少。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一般。根据学习者学习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干预的知识与方法及信息技术在制作、创造、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上教师完全掌握信息化教学实施人数偏少。以上调研结果显示,影响建筑材料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不够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网络条件存在不足,校园网不稳定,速度慢,信号覆盖不全都增加了学生的上网成本。二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有不足。年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不强烈,能力难提高;年轻教师虽然对信息化技术接受较快,但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此外,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特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五、对策分析

(一)增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对教师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学校没有对教师进行及时、到位的信息化技术培训的话,教师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让其认识到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也更加便捷。教师们参加了信息化技术的培训,眼界更加开阔,也会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需要落实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而不是形式主义。

(二)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设备是信息化技术的载体,要想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的信息化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需要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投入更多的资金,引入更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同时要保证这些设备得到有效的使用。如果只引进设备,而不能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建筑材料课程的课堂中,那也无法达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需要完善自身信息化教学设备,同时确保这些设备在课堂上的使用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中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针对当前单招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的现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是未来高职教育的研究方向之一。

六、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情分析,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培训、参加教师竞赛等途径,学习并实践信息化教学理论,进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高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用新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材料课程教师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信息化教学课堂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春.基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状况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5.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7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应用

0引言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其运行故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文章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满足建筑电气安装作业的实际要求,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概述

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最为频繁的部分。为了提高安装作业的整体效率,必须要保证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对电气安装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控制,确保电气设备性能稳定。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2.1没有形成技术管理模式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落实施工计划。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流于表面。责任意识不强,出现问题之后,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严重影响了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电气安装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2安装作业缺乏有效监管

很多施工企业忽视了对电气安装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他专业或工序的后续施工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加强施工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重点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2.3技术要点不明确,影响实际应用效果

安装人员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安装技术,或者是没有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很容易影响安装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此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安装的技术要点,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分析

3.1防雷系统安装

安装接地线时,要保证引线的一端接地,保证接地支线设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要严格对接地引线做防腐处理,避免其因腐蚀造成绝缘受损而无法满足防雷的需求。

3.2电缆敷设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需要敷设大量的电缆,如果电缆敷设不规范,出现交错现象,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因此,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交叉敷设的情况,加强对电缆的防腐处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延长;在电缆敷设完成之后,必须要针对电缆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加强对电缆接头的保护,并且对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3.3插座和开关安装

要根据开关和插座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判断,保证插座后面板和接线盒有效连接。在插座和开关安装完成之后,要及时地扣上保护盖。

3.4配电设备安装

配电设备是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配电设备的运行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效果,所以要加强对配电设备安装的技术管理。在配电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对配电箱的具体功能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了解配电箱的内部结构。要保证配电箱的防护等级符合规范要求,保证配电箱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做好配电箱编号和检定工作。

4结论

建筑技术培训范文8

关键词: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技术;解决对策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水平不断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逐渐成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城镇现代化建设发展,为建筑工程勘察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各类新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断与时俱进。然而,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系列常见问题有待解决,只有根据岩土工程具体特点,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切实解决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对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3]。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1.1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充足依据,勘察技术及其实施效果决定着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技术问题是我国各地区在积极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之一,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界面划分、地质形态、取样与综合素质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影响到勘察报告的准确性。从当前岩土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技术与方法比较传统且单一,工程勘察结果缺乏专业性,设计阶段的数据信息缺乏有效性,地质勘察技术缺乏综合性。部分勘察设计人员存在私自精简报告的行为,并未对岩土工程勘察作业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工程勘察工作缺乏较多的勘察资料与仪器,影响到岩土工程勘察任务的完成质量。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与勘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岩土工程勘察从业人员在实际作业中对工程拟建地的地质构造及软弱结构等缺乏精确判断,并未对岩土工程建设区域掩埋于地下的物体的具体位置与分布状态等各方面进行判断,依靠勘察作业获取的数据信息缺乏全面性与精确度,对岩土体风化及岩石界面无法科学划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获取原状岩土的难度相对较大,地质界面在不良地质体中的体现无法得到有效划分,开展残积土与粗颗粒土试验检验的结果缺乏可靠性,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举步维艰,无法查明地下水排泄与补给条件,对岩土工程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控制不利。

1.2管理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量比较重,涉及大量的勘察材料、勘察人员与勘察设备等,突显出岩土工程勘察机构内部管理工作的高难度。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施工与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勘察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构建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机制,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高效完成。然而,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技术、人员与设备等各方面的管理存在疏漏,过度注重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一些勘察人员的技术操作不规范,勘察设备发生误操作,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偏低,勘察报告的可靠性无法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被忽视,勘察机构内部管理力度比较薄弱,勘察设备与材料等并未按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充足准备,影响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一些勘察单位及从业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中依然使用最基础且传统的勘察方法,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数量比较少,勘察设备比较落后,勘察技术与手段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缺少科学的取样与原位检测方法。部分勘察人员对勘察设备与工艺技术的实施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管理力度不足,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相关地质参数缺乏精确性,对岩土工程质量的控制不利。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创新岩土勘察技术

在城镇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岩土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勘察技术与手段无法满足新时期岩土工程建设要求,创新岩土勘察技术成为岩土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必然选择。以切实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技术问题、提升勘察报告及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目的,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相关勘察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拟建地的地质形态与物理学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应用更加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创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取样操作行为,做好地质钻探工作,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明确钻孔的操作流程,根据岩土工程拟建地的实际土层地质情况,灵活运用坑探与钻探等技术方法进行岩土勘察,详细调查当地的地层条件与岩体性质,把握好界面划分,合理划分岩土体风化及岩石界面,科学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与岩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全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获取的各方面数据信息,为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奠定良好基础[4,5]。不同地区的岩体风化程度有着明显差异,形成不一致的岩土软硬程度。考虑到高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需求,相关勘察机构或单位应该加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创新力度,重视原位测试与岩土取样环节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全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获取残积土变形模量与承载力特征值,综合应用多种勘察措施,准确统计静载荷板试验数据,把握好变形指标与地基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勘察技术的实施,获取完整且可靠的数据信息,为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2.2加强岩土勘察机构内部管理

必要的管理工作是规范岩土工程勘察从业人员行为、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的基础条件,与勘察设备的使用、勘察技术的实施有着很大影响,突出专业岩土工程勘察机构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岩土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新时期,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应该积极聘请专门的监理机构,强化对勘察设备使用与技术实施等各方面的监察,从设备、人员等多方面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机构的内部管理,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实施,全面监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施工现场,严格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加大违规操作人员的惩罚力度,科学评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大力监督岩土工程勘察从业人员遵守合同与工艺流程,深入岩土工程勘察现场,仔细核对勘察报告中的各项数据与指标,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相关勘察机构应该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规范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按照工程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勘察设备与工艺技术,严格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勘察行为,从专业角度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加强技术论证,优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方案,制定严格的岩土工程勘察程序规定,开展大量的对比试验,深入调查当地的潜在不良地质,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

2.3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工程勘察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基本素养,决定着勘察人员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及勘察报告的可靠性。考虑到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升勘察报告中相关数据信息准确性的要求,相关勘察机构应该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养,根据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勘察技术等相关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参与专业培训,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勘察人员的工作行为,重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涵盖的地形地貌的勘察,规划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相关事实方案,促进勘察设计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与学习交流掌握相关的勘察工作经验,提升勘察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专业水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勘察机构或单位可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采用定期轮岗机制,以培养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为目的,以优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根本,定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勘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与地基协同操作能力,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3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必备环节,涉及到建设场地的地质与环境特征等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与评价。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技术与管理等问题,优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创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强化岩土工程勘察机构的内部管理,全面分析地基土体的含水量与渗透性,加强勘察人员技术培训,结合建设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与技术,获取可靠的勘察报告及相关数据信息,便于后续各环节的施工操作,为岩土工程建设提供地址条件等参数依据,有效控制岩土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再彬.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西部资源.2018,(04):81-82.

[2]冯永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3814.

[3]宗蕾.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3516.

[4]陈庆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