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1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2

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为健全和完善工程类高层次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硕士生

0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2-3]。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正式启动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测绘人才培养机制,将测绘院校和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测绘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4-7]。中南大学于2011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贯彻落实该计划的具体实施,针对卓越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度优化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和改革目前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南大学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采用校企联合,按“1+1”分阶段联合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硕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8-9]。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

1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

在中南大学进行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院和企业之间经常组织学生、企业、学校和导师之间的会谈,便于掌握培养环节及时发现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次会谈后,我们发现4个层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管理和期望落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对企业是有所期望的,他们期望可以得到较好的地位待遇和工资待遇,部分学生存在期望和要求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学生急于尽快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企业,但又对企业流程和业务不熟悉,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2)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对学生期望较高,希望学生可以迅速帮忙解决问题,未能给学生一个熟悉企业流程和业务的过渡期,导致学生和企业之间各自出现期望偏差。3)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学校存在着较大地管理困难。中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专业众多,单就测绘工程专业来说,导师的研究方向众多,有些以理论研究为主,有些以工程创新为主,研究方向的不同,导致需要联合的企业数量众多。4)从导师层面来说,学校的研究方向一般较前沿且偏理论,但企业发展方向与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导致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产生不一致的问题。

2优化培养过程,融合校企资源

积极解决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赢,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校企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对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衔接问题和期望问题,进行双方面的沟通,要求企业设置过渡期,给予学生学习企业流程和业务学习期。企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适当的期望值。在学生去企业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使他们明白付出跟回报之间具有一定的延迟期,不要急功近利。2)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方向不一致问题,建议校内导师多跟企业联系,使研究方向尽量与实际生产结合,组织校内导师和学生在研一期间参观企业,发现企业生产流程和业务中的问题,把理论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企业的市场定向优势,抓住用户实际需求和生产中遇到问题,改革已有的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尽量引导社会发展需求。让校内导师成为企业领域内的专家和引导者,指导企业发展。3)对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建议学科进一步凝练现有的研究方向,多去相关企业调研,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特色专业,联系特色企业,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与所联系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学校资源丰富,有利于做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指导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应用,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为学校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3结束语

“测绘工程硕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环节”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和导师的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南大学测绘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环节,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工程类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马慧云 邹峥嵘 张云生 陶超 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2]焦明连.卓越测绘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测绘,2012(6):102-104.

[3]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7-55.

[4]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1):102-104.

[5]朱庆伟,孟鲁闽,刘蓉洁.地矿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初步实践[J].测绘科学,2012,37(5):229-231.

[6]冯甜甜,程效军.“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7-29,36.

[7]焦明连.“卓越计划”视域下校企联合培养测绘人才的探讨[J].测绘科学,2013,38(6):198-199.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欧美高等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企业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英才

    国家教育部2010年5月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公布了61所首批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我校自1998年起在电气信息类试点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研究借鉴欧美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工程实践为主线,探索产学研合作有效途径,经过12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教育成果,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和 学校四方认可,也为开展“卓越计划”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总结实践体会、介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内容和工作思考,与同行探讨。

    一、欧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经验

    为了培养21世纪合格的工程师,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了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11条评估标准[1],带动了美国各类工科院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的课程改革模式。哈佛工学院提出工程教育突出培养思维开阔的学生从事跨学科研究,在理论、实验和实践之间达到平衡[2];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其科研优势,提出70%-80%的本科生在教授指导下开展研究实验的“研究导向计划”(UROP)、30%的本科生参加与企业结合某项设计或工程实践的“实践导向计划”(UPOP)、少数优秀学生参与探索创新的技术创业计划;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改革课程体系,将大三大四15门课程56学分模块设置为:主干课6门24学分占42%,设计课3门12学分占21.5%,大实验课2门8学分占14%,其它4门占21.5%。各校的思路做法不同,但改革目标一致,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3]。

    90年代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启动了H3E、E4、TREE三大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计划,被视为欧洲工程教育再造的三部曲 [4][5],为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根本性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创新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课程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产学教育等。值得思考的是在解决“专家型”和“通用型”两种人才培养目标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上,E4课程改革专题站在高等工程教育以“科学主导”引领未来、以“回归工程”适应需要,提出整合型创新课程体系结构[6],即科学基础课30%、工程基础课30%、商务技能15%、工程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25%。TREE在研究工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了实践性研究设计内容,包括基于工程项目的专项设计活动等。

    我国改革开放30年,高等工程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全面研究和规划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

    二、“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础

    河海大学自1998年开始在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施“3+1”学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班,该模式以“产学教育”为主线,教育过程强调“高起点、快节奏、强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学生前三年在校内进行系统学习,第四年在企业结合生产、工程、科研实践进行学习研究,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从2002年起,“3+1”模式得到推广,从最初试点1个班32人,推广到每届“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共5个班近160人,与学校合作的IT企业和科研院所遍及国内各省市达20余家,与此同时依托“3+1”模式,多途径实施产学教育,一方面,根据行业需求,实施校企“双向定课”,聘请企业家授课,增强了专业实践性课程更加“鲜活”,更加具有行业针对性;另一方面,在课外依托校企基地,组成若干集企业家、教授、研究生、本科生为一体的“校企联合科技团队”,企业提供项目,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拓宽了视野,增长实践才干。例如: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校企基地承接大型体育赛事科技开发项目,每年本科学生约60余人参与到项目开发和现场实施全过程中,先后参与了2007亚洲室内运动会、全国城运会、2009济南全运会、2010广州亚运会等赛事信息化项目累计本科生达400余人。

    实践证明:该模式对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经历的积累、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益处,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升学及创业就业核心竞争力,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型人才。“3+1”人才模式改革成果2004年度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模式改革为学校2010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首批试点学校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卓越计划”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培养目标

    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教育理念,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线,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地掌握理工科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有系统的工程训练背景,具备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和产品生产、营销或服务、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等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视野开阔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结构

    总体方案分为五个教育层次---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课内总学分为18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10学分,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p#分页标题#e#

    培养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知识学习和素质、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校内实践与企业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可操作性。

    3、课程体系的“工程型”特点

    培养方案实施“3+1”模式,前3年在校系统学习,后1年进企业基地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特点之一是将专业课程整体前移,解决好整体专业课程前移最关键的 “开门锁”是《电路》课程,安排到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电路”课程承担着本课部分内容与《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的衔接,该课程教师担当了重任。培养方案的 特点之二是坚持“工程性”四年不断线,突出“工程文化”引领、“项目型”课程群导向和“企业工程实践”的支撑作用。

    (1)“工程文化”等课程的引领

    第一学年率先开设《工程文化》、《创新学》等课程作为“工程教育”引领课。在《工程文化》中纳入环境文化、设计文化、电子工程文化、信息工程文化、管理工程文化、企业工程文化、商务工程文化、公益工程文化等内容,聘请部分企业家、教授分工联合讲授,提升学生工程文化素质,把握文化工程规律、树立文化工程理念;《创新学》课程讲授创新思维基本方法、技法、理论、发明与创新等内容,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2)“项目型“课程群的导向

    围绕各学科方向研究主线,组建“项目型”课程群,建立教学团队。突出课程群的三层次教学建设,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教学理念,以项目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营造团队协作“做中学”和“学中做”教与学的氛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型人才。图1是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介绍“项目型”课程群的组织。

    (3)“企业工程实践”的支撑

    依托产学研合作,冲破传统的高等教育封闭模式,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 “企业工程实践”设置三个模块:形势政策教育与企业文化、工程技术综合实践、毕业、毕业设计。

    方案明确提出了三个模块的目标任务、内容及评价要求,供校企联合制定详细“企业培养计划”时参考使用,专业企业工程实践模块体系。

    企业工程实践是“卓越计划”重要的教育环节,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校企共建共管,共同探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这一教育环节学生有机会到工程的真实世界中去感受和认识,真正认识到获取专业体验和视野的重要性。学生深入企业,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强化了学生三个“链”的能力培养[7],即:技术链——具备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等能力,工程链——具备生产、运行、营销和管理等能力,职业链——具备工程师基本素养和工程职业实习经历,有效地提升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四、有效实施“卓越计划”的进一步思考

    1、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有效实施“卓越计划”的前提条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增设工程类教授等岗位、制订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入职标准、考核等相关政策、派遣教师到国内企业短期工作或到国外企业、高校培训,建立工程类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都是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工程师能力培养的需求逐步完善培养体系,遵循“CDIO(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工程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组织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研究型教学模式,组织编写出版一批具有鲜明工程实践教育特色的系列教材等都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3、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管理

    重点建设若干个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产学研基地,接纳学生完成1年企业工程实践,也可以引进著名行业企业建立若干校内实践基地,增加经费投入,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建立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产业优质平台,实现工程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双赢”机制。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8],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人才培养三方协议,明确三方在职称、学生管理、学生安全、知识产权、培养经费、考核等职责,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4、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制定符合工程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教学规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在企业工程实践过程评价与考核体系;制定面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教学考评与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教体系;确保“卓越计划”实施质量和成效。    

    五、结束语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4

在当前素质教育这一新形式下,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河南省针对现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了多种创新性措施来适应性地调整与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适应性调整措施当中的积极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河南省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6-JSJYZD-011)阶段性成果。

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背景之下的时代产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下,河南省也同我国其他各省区一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积极作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向纵深化方向迈进[1]。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历史与现状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的。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转变的要求。这就是“素质教育”在党中央以正式文件形式出现的“首映礼”。随后,在我国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这一任务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着重强调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这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政治保障。也正由于这一政策导向,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也一步步迈入到新的轨道中来。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历来被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河南省最早的教师教育学校自清末时期就已经开始有所发展。至光绪三十三年,河南建成的优级师范学堂就有两所;到光绪三十四年,除去已建成的优级师范学堂之外,河南省拥有的初级师范学堂就已达到11所之多,并另有103所师范传习所[2]。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的教师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河南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还被称之为“教师大省”。在当时,除去各高等院校,整个河南省的教师数量达到了100多万人[3]。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其教师培养模式的适应性也有了很大改善。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共拥有20所师范类高校,包括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等11所全日制师范类本科院校,信阳学院、安阳学院和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等3所师范类本科独立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师范类高职(专科)学校,以及河南教育学院和平顶山教育学院2所师范类成人高等学校等等。就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来看,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处于相对较为领先的地位,其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逐步得以完善。从幼儿园学前教育到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再到大学高等教育阶段,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充分地把入职前师范生培养与入职后在岗教师培训进行了有机结合,而国培计划与省培项目的相辅相成也进一步为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教师人才。

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河南省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也初见成效,甚至为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但在实际的操作落实过程中,其现代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问题产生原因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一)人均教育投资不充足。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4]就一般情况而言,“根据我国的管理与教育资源分配体制,高等教育资源经过相同程序申报的前提下会优先分配给重点类高校”[5]。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相比,同等条件下,河南省这些师范类院校所获得的政府资助和扶持仍然是相对有限的。而从客观条件上看,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其教育投资受教育需求影响,比重应当与其应受教育人口数量成正相关。在实际的教育投资分配中,国家对于整个河南地区的教育投资总量并不算最低的,但由于河南省整体人口众多,应受教育人口数量大大多于其他省份,因而其人均教育经费就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加之河南省整体的教师教育发展较快、教育投资需求增长较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均教育投资短缺、教育供给不足的被动失衡。

(二)教师平均收入较低。收入是人们在就业择业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大多数想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师范类学生而言,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接受意愿和从业后的就业意愿,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其教师队伍的流失率。有相关调查显示,“从长期角度来看,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教师质量这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6]。而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运用自主研究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当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达到4,000元人民币时,愿意到农村去任教的师范生会增加到79.4%,当月薪升至5,000元人民币时,其百分比则会上升到88.1%。[7]早在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明确要求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但就目前河南省实际的教师平均收入来看,这一政策不仅未得到落实,而且在河南省教师工资发放制度中还存在着职称工资比重过大、教龄津贴比重过低等工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范生的入职意愿以及教师队伍的在职满意度,从而阻碍了当前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扩招淡化师范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高校实施扩招以来,师范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也逐步得到扩大。受市场经济影响,为了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争取更多生源,河南省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转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在学科专业方面增设了大量非师范类专业及新兴专业,并投入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扩大非师范类专业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其师范院校本质的师范性特征却因此受到弱化。而伴随着河南省师范类院校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投入比重的减少,其教师教育向前推进的进程也势必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革新,制约了教师教育体系的正常建设与发展。

(四)终身教育被阶段化。我国教师教育一般被分为入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入职后继续教育或进修这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由三个不同的教育实施者承担教育任务,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并防止脱节,则是河南省教师教育发展体系中一直面临且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全球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浪潮中,教师教育一体化业已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大趋势。无论教育一体化形式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希望能通过教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教育阶段化问题。也只有彻底解决教育阶段化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固有矛盾,才能促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五)教师职业理想缺失。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支撑教师自身主动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河南省和其他省区相类似,许多师范类学生是迫于家庭压力才选择了教师这一社会认可度和工作稳定性都比较高的职业,这在女性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就其自身而言,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情愿从事这种“又苦又累工资又低”的职业,因而在其接受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这样一来,教师这一行业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教师质量就会被拉低,其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发展建设的改革进程也会慢下来。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适应性调整

针对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出现的问题,河南省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采取多种创新性措施,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

(一)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河南省的师范类高校数量较多,且各具特色。其中,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教育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最为典型,在教师的教育培养方面最具代表性。其中,河南师范大学作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的排头兵和领跑者,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上一直是成果不断,拥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其近年来的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

1.创新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造就具有专业发展潜能的新型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对以往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整合,革除以往较为陈旧的落后观念,并对当前的教育机制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目的,形成了以反思为主线,职业技能培养贯穿学习全程,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支撑、协调推进,特色鲜明的新型教师培养体系。

2.以学分制代替学年制,师范类课程设置选择成为能否毕业的一项指标。河南师范大学采用学分制,其师范类专业课程结构除去非师范类专业要求的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专业拓展平台课程和素质拓展平台课程这六大类课程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教师教育平台I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到师范类专业课程结构中,其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达到18学分,占总学分的11%。

3.学生自主选择分流方向,师资型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师范生技能培养。在进行了两年的基本专业知识学习过后,到了第五学期,河南师范大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三种不同的“分类培养模式”。这种分流培养模式有利于使现有的教学资源集中合理化再分配,选择师资型方向的学生除参加教育实习I之外,还在第七学期通过教育实习II到校外进行16周的教学教研训练,并且在第八学期返校进行4周的校内教育研习III。除河南师范大学外,河南教育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作为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也进行了创新,实行弹性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职前培养结合职后培训,实现教育的终身化发展等等创新性教育教学改革,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二)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除了各高校在应对新的教育形势下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一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之外,政府教育部门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调整,出台相关政策条文以适应并促进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

1.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5月26日,《关于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由河南省教育厅下发至全省各有关高等学校,该通知批准和实施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共计15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教育厅培养现代新型教师、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而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方案,从当前在教师培养上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入手,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在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中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新型协同培养教育新机制,进而培养出适应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平、高质量、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推进,全面提高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教育质量。

2.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2015年10月13日,《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在河南省教育部门网站上,通知决定,河南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试点的工作将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为乡村教学点免费定向地培养一批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一项多能”、真正能为农村教育谋福祉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组织申报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为深化教师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促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良性转变,2015年10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的课题组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要紧密围绕现实问题,立足河南省的省情、所在学校的校情,并且要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领域发展中的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研究后期要及时将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促进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深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现代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适应性改革,除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组织申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之外,河南省教育部门还开展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手抓”、培育“中原名师”、完善教师教育标准、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从总体上是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尽管当前教师教育体系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这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无疑是对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探索,这对提高当前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洪河 姚景楠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时明德.河南大学与河南师范教育[J].河南教育,2012,10

[2]王日新,蒋笃运.河南教育通史(中)[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55~56

[3]禹跃昆等.“养”好教育的“工作母机”[N].中国教育报,2016,3(1)

[4]曲大富.实用教育全书(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9

[5]曹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策略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是未来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加强对现阶段教育问题的分析,基于未来阶段教育发展制定科学的一流专业建设方略,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教育能力。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优势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定义。实现高校与行业人才教育培养充分对接,在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同时,从专业素养及文化素质视角,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总体岗位工作能力,解决学术型高校及高职院校存在部分教育问题,为未来阶段更好适应教育发展新环境指明教育发展方向,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充分发挥多方面教育优势[1]。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分为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独立院校及高职院校等多种类型。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兼顾学术型高校及高职院校的多重教学优势。在教学质量及教学资源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与学术型高校看齐。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方面,则充分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优势。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强,能适应多种不同岗位工作,可以满足行业多方面用人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教育成果转化能力。正因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就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解决了我国部分本科高校人才就业困难问题,实现了高校教育发展及行业人才培养的步调一致,有效加强了高校与行业之间的教育对接,为后续阶段更好地推进多元化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夯实基础。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岗位从业素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意义的学术型高校相比,在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倾向于增强教育实用性,确保当前课程内容符合未来大学生岗位工作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具有更高的从业素养,在专业素质及从业品质方面具有优势。综合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可以在短期内发挥自身岗位工作优势,解决行业储备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问题,实现行业效益及人才培养充分平衡,改变行业在人才招募及储备人才培养方面的被动局面,使本科高校人才教育在保持良好文化素养的同时,进一步以提升其专业技能为载体,强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弥补学术型本科高校部分教育的不足,促使本科人才文化素养及专业素质得到双向提高。

二、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培养虽然具备多方面的主导优势,但由于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工作推进较为迅猛,促使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在基础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未来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创新能力缺失、人才就业渠道单一及教育实效性不足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的影响尤为直接,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2]。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创新能力缺失

长期以来,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遵循固有模式推进教育工作,使高校内部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高校仅需要依照固有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即可有效满足自身的教育需求。然而,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必须围绕弹性化教育做好改革,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及教育适应能力,方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关键。但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未能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对原有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开展难以形成持续发展基本生态,相关专业课程布置及教育内容选择实际合理性不足,降低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教育质量,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能力大打折扣,无法与行业之间形成良好教育对接,阻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长效化开展。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渠道单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主要分为自主就业及定向输送两种模式。自主就业是指根据大学生个人意愿自主选择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通过行业与高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定向输送模式,则是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进行优化,以本科人才教育培养为基本理念,基于更高水准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以上两种模式虽然基本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需求,但在一流专业及一流院校发展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竞争力有所下降,其就业发展渠道也略显单一,难以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受此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就业发展能力将进一步下滑,对未来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埋下隐患。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缺乏实效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具备高效化、持续性及阶段性的基本特点,基于行业发展需求、时代发展变化及行业用人要求等做好教育调整,确保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时效性。然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味追求某一阶段教学成绩,过度引进学术型高校教育模式,使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失去教育优势和特色,难以充分提升自身教育的有效性及教育质量,进一步影响未来阶段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教育发展需求,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增强一流专业建设发展能力,围绕一流专业建设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养新体系,以新时代教育发展创新视角推进教育改革工作,使一流专业建设能成为新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养新方向。

三、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流专业教育体系必要性

一流本科建设是指围绕适应需求、引领发展,提升高校专业教育的先进性与前瞻性,通过优化教育方针、改进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水平及完善教育体系等多种途径,突出高校教育的专业性、实用性[3]。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流专业教育体系,则可进一步促进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强化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人才教育培养能力[4]。

(一)加速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稳步开展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建立多元化教育联动机制,根据人才教育要求及未来就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教育改革方略,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阶段的教育难题,为未来教育工作开展做好铺垫。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则要在充分保持自身教育特色的同时,从领跑行业发展、推进行业创新及提升教育影响力等维度进行教育布局,进一步营造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新气象、新环境,提升各个阶段应用型本科基础教育水平,改变以往依赖行业支持推进教育工作的基本模式,充分由应用型本科高校掌握人才教育培养主导权,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效保持自身教育优势,切实发挥人才教育培养优势,弥补基础教育不足,实现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积累,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教育质量。

(二)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总体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实际上是在原有教育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师资教育水平,从单一实践型向多元发展型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体系改革,将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抓机遇,加强对底层建筑的建设,提升上层建筑的基本高度,突破传统教育壁垒的限制,以一流专业建设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开辟新路径。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应符合具有时代特征的精品专业基本需求,有效提升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竞争力,使高校教育工作能形成良好教育发展循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教育质量。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先从教师建设角度推进基础实践工作,围绕一流专业教育发展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合理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结构,基于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创新及岗位创新的中心思想,对现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增强师资力量及教育实力,使应用型本科高校能进一步掌握对外合作教育的主动权,为未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创造积极条件。

(一)加强高校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加强

高校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方面应从教师教学能力、教育专业性、教育实践水平三个方面推进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师教学能力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需要在原有教育基础上进行强化,保证教师能运用多种不同教学技巧开展高质量教学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是指围绕弹性化教学发展,给予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教育优势的教学空间,使教师具备掌握教育发展全局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进而使教师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能符合各个阶段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基本需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实践及岗位工作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实践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采用以上“三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能更好地弥补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不足,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强化高校多方面人才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高校长期追求教育成绩,忽视兴趣引导与趣味课堂构建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至于部分高校错误地认为兴趣引导与趣味课堂是小学阶段课程教学的专属产物,不适用于高校教学环境。然而,事实上高校教育虽然在教育等级上超过小学教育,但其教育本质仍然无法脱离人性与物理空间的世界规律。增强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则是围绕营造趣味化教学课堂及兴趣教学引导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其中,提高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从教师教学创新与学生学习创新、实践创新两个层面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助力。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有良好的帮助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环境,提升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趣味性,解决高校大学生学习兴趣缺乏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创新与岗位实践创新能力,则是从提升大学生良好创新意识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养成逻辑上的思想惯性,使其在未来岗位工作中能基于创新视角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多元化教育发展体系

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体系的目的在于,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渠道单一问题,使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就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单一定向输送与自主选择,而是围绕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实际就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给予大学生足够多的毕业选择。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积极做好对教育结构的调整,尤其要注重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考核模式的优化,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融入更为丰富的内容元素。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需求,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避免单方面追求对大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多方面专业实践水平提升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各类不同工作岗位,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四)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外发展合作

开展对外合作是吸纳教育资源的有效方式。早期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之所以存在教育实效性不足,缺少教育创新内在驱动力等问题,与其教育资源匮乏有着直接关系。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可以将优质资源引入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结构。这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循环体系,充分汇总优质教育资源,结合金融资本盈利模式,将优质资源作为深化教育合作的教育资本,通过不断进行教育资源积累,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维度,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具备更强的教育影响力。此时,再面向一流院校开展教育合作,则可取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成果。另外,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可采用国际合作发展模式,加强对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的运用,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合作能从深化国内教育合作及加强国外教育互动两个方面更好地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结束语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6

1.1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学科的发展和整合,知识总量剧增,导致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同时医务工作者面临许多社会、法律、心理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对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

1.2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的改革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五星级医生”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等标准的提出。医学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3综合型教学模式成为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显现弊端。学科界限分明,缺乏紧密联系。各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基础与临床脱节,影响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近二十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相继为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采用,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英国的巴兹伦敦医学与牙科学院,中国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医学院校都相继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尝试。当前,围绕社会服务和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卓越医师,对保证我国医改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

2.1制定方案(讨论稿)的目标明确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人文自然科学与医学知识宽厚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模式: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接触病人及临床实践,并安排1名临床教师作为导师全程指导。

2.2实施器官系统模块教学

每个模块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小班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模块至少有一门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临床核心课程模块教学以床旁教学、PBL、CBL等教学形式为主,原则上不安排大班授课。分为5大模块。

1)公共基础模块。包含公共英语、体育、医用高等数学、医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7门课程。

2)人文社科模块。包含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健康与社会等5门课程。在“健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涉及医学社会学、卫生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内容包括了社会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我国的主要卫生保障机构及其政策法规与制度、医院机构组成及管理以及医患关系等有关问题,以便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融入社会,成为一名知识较全面的优秀医生。

3)器官系统模块。包含人体结构,医学基础,感染与免疫,疾病机制,生殖、性、发育和生长,药物概论,血液循环与呼吸系统,消化与营养,机体平衡,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肌肉与骨骼系统,肿瘤学等12个子模块。在该模块的教学中减少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重复内容,使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紧密联系,克服了现在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科目繁多、课时负担过重、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系统整合所学知识而被动学习等问题。

4)技能模块。包含机能学实验,临床基本技能,终身学习,沟通技能等4个子模块。通过实验课程的整合充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沟通技能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5)临床核心课程模块。包含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基础,耳鼻喉科学,眼科,精神病学,传染,口腔,皮肤性病学等11门课程。通过临床课程的强化学习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方案的实施

1)在临床医学2014级学生中选取一个班正式实施器官系统教学。该班的组建经过了一系列选拔,即院长动员,自愿报名,笔试,面试,综合面试、笔试、高考成绩综合评分录取。

2)每一模块确定基础和临床2名负责人,由3~4位老师协同教学。团队成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作为团队成员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负有一定的责任,且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最后的考核与成绩评定阶段拥有平等的发言权。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7

关键词:工程教育模式;卓越计划;轮机工程专业;CDIO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兴起了工程教育研究热潮,提出了多种工程教育模式。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已有29个国家超过700所高校近3600个项目获得ABET认证。ABET认证是一种质量保证,通过A-BET认证的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学分互认,有利于大学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学生交流交换,有利于吸引优质留学生。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一些专业也通过了ABET认证。我国也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并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2017年共有一百几十所高校的375个专业的通过认证。轮机工程专业开设院校有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十几所。目前CEEAA认证专业名单中尚未将轮机工程专业列入。轮机工程专业列入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5家,目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这些学校的轮机专业大都偏航运方向,而我校的轮机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船舶制造业,所以不能简单的照搬。工学类专业的教育从“学术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轮机工程专业作为与船舶行业密切联系的工程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早晚的事,所以有必要对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校轮机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适用和实用的工程教育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一、国内外工程教育模式

(一)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2001年10月,美国工程院(NAE)联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正式启动了“2020工程师计划”,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出能满足适应2020年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开发“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融合“理论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于一体的实践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现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要求毕业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能力达到预定目标。

(二)英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英国大学采用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英国的工程教育非常注重实用性,对课程体系的规划以及每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力求精简。通过将相关课程的精简综合,整合为以应用实践为目的知识模块。从实际工程需要出发组合各种知识模块,编制教学计划。英国大学的授课课时是非常少的,而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非常繁重,普遍课内外时间比要求在1∶3到1∶4。每个学年均要求学生选择实验室或者研究项目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所需知识,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英国大学在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也非常有特色。平时作业成绩通常占有较大比重。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评除闭卷考试外,还包括论文或报告、口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并允许一门不及格,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有包括任课老师、个人导师、项目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建议报告,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概述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一是教学内容由“理论”和“实践”双元组成,二是办学主体由“学校”和“企业”双元组成,三是受教育者属性由“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元组成,四是教学活动“工学交替”进行。“双元制”教育模式使德国企业、学生、学校和政府都获得了利益。企业不仅能获得政府的奖励或税收政策优惠,而且可以从中录取优秀学员、得到熟悉本企业工作环境的高素质员工,节省了培养新员工的成本费用,并能长期保持市场竞争力;学生接受“双元制”模式教育,学习时间短、学习期间能获得企业支付的津贴,毕业后工作待遇高;学校方面可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降低教学经费的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培训内容易于专门化,过于注重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企业从经营范围和自身利益出发,给学生提供的是某一具体职业领域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偏于狭窄而在今后难于重新选择职业。

(四)我国工程教育模式

我国2008年开始推广CDIO工程教育模式,2011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计划”是工程教育改革项目,没有规定具体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层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培养模式:第一种培养模式,第6学期在合作企业进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和企业体验,第7学期回校选择专业方向和进行专业课学习,第8学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第二种培养模式即安排学生7—8学期到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东南大学提出本科生在合作企业学习的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占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20%左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层次采取三阶段的培养方案: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理论与实践学习并重;第二阶段为校企联合,校内与企业学习交叉;第三阶段由校企双导师指导毕业设计。汕头大学工学院提出了EIP-CDIO培养模式,注重职业道德和诚信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工学院除了要求每位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艺术等课程,还必修一门《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CDIO项目按照规模和范围可以划分为三级:一级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二级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三级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课程能力与理解而设的项目。CDIO改革减少了授课时间,增加了自学和研讨课时间,此外还增加了团队设计大综合项目。发展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适应与调控大系统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有各种不同模式,学校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选择或建立适应模式。

二、我校轮机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模式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及持续改进

我校轮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应取得的成就之上的。目前在全国各大船厂的老校友中,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锻炼,大都已成长为设计及生产技术骨干,其中有不少人已当上了中层领导。学院定期进行教学评估,请行业内企业专家及校友参加,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动态调整。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毕业要求的达成来设计课程体系,目前轮机工程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15.7%;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43.9%;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占总学分的22.6%;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3.8%,这一项略显不足。

(三)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引进与培养,在结构上有极大改变,目前我院专任教师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人,博士比例达69%。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教师人数逐年提升,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获批“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率先实现学校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获批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教师数量上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当数量的教师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和工程经验,具备教学能力、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工程实践问题研究能力。通过增加教师队伍,每位教师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本科教学和学生学业指导,有时间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学院每年都筹集一定经费设立教改教研课题,鼓励教师申报,并组织教师申报学校及省教育厅的相关课题。将科研和教研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热情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每学期都请一些企业或行业专家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能从中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科技研发状况。学校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去国内外名校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去行业内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努力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工程实训

轮机工程专业在校内建有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满足教学需要,可供学生使用。校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10多个,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场所及设备保障。在校外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等著名船舶企业。“卓越计划”要求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工程现场环境,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学校在上海有办事处,可以解决学生住宿吃饭问题。学校与企业方共同制定企业学习方案、学习内容及具体实行措施。企业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供学生进行轮岗实习,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制定考核内容。根据工厂的工程项目来制定毕业设计题目及应完成内容,加强创新能力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其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参与卓越计划。这不是学校能够解决的,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及经费投入,也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应健全的相应的法规和机构,形成长效运行机制,使企业、学生、学校和政府都从中获得利益。

三、结论

国内外工程教育有各种不同模式,各有各的特点,适应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不能照抄照搬。我校轮机工程专业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工程教育模式。我校轮机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是完全可行的,已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但还需在下列几个方面加以努力改进。1.生源质量受行业形势影响较大,需要探索出保证生源质量的长效机制。2.学生参与工程问题的设计研究机会较少,需要各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工程实训项目,让学生训练。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比例还不够高,需要加大投入。人文科学类课程偏少,需多设一些选修课程。需要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保证其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参与卓越计划。3.教师的工程背景较欠缺,不能满足工程教学的需要,外聘行业专家授课课时较少,有待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10-16.

[2]余五新,童幸生,李尧.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拓展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5,38(02):82-86+99.

[3]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析(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1-12.

[4]温华兵,夏兆旺,王军.轮机工程专业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60-62.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12-23.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6):49-61.

[7]高俊亮,嵇春艳,李良碧,施兴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127-128.

[8]林艺真.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4):137-140.

[9]徐斌.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0]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11]万玉凤.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N].中国教育报,2016-06-03(001).

[12]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18(02):76.

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8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万千米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和铁路的自主创新,需要学校提供大批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更要建立灵活的、能快速响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众教育背景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到来,学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问题。一是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日趋明显,不同领域、不同技术知识含量的企事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二是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和去向日益多样化。三是高等院校的入学对象日趋多样化,大众化阶段走进高校大门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需要学校改革传统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与国际工程教育相衔接的需要。为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做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准备,同时为了探索建立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2006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学校积极参与认证工作,先后有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多个轨道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在专业认证过程中,学校认识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相结合”,建立“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相衔接专业标准”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在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需作出调整应对。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充分吸收各项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优势,加强学分制模式下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契机,指明了道路。通过研究,学校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正是解决学校所面临问题的良方。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快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在轨道交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的指导下,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培养体制、合理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构成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成为既定目标所规定的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在原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初步构建起“3+X”和“4+X”两个体系、六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①根据行业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设置“3+3+3”本硕博贯通和“3+5”直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培养的特点,突破传统培养阶段的界限,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贯通,统筹设计课程体系。以“3+3+3”培养模式为主渠道,少量优秀学生采用“3+5”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专业,研究生教育从第四年开始进入。该模式具有三大特点: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大类培养和强化工程基础教育;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②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灵活设置与企业联合培养的“3+1”和“5+0.5”模式。学生前3年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第4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专门课程,并让学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

在“5+0.5”模式中,根据用人单位对急需人才的需求,从相关专业选拔大四学生在寒假和第8学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寒假完成特定的课程学习,第8学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③根据行业对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设置“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在工程大类公共课平台上进行工程基础教育和在打通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上进行专业培养,第4年主要针对铁路行业需求,结合工程现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第5、6年结合企业创新需求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④根据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设置“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公共管理、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如“工学+工程管理”的双学位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行业现场对综合技术、管理能力的要求,对传统工程管理的教学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学生用四年时间取得本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同时延长一年时间完成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与论文,取得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颁发的工程管理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响应高速铁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瞄准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机遇,我校以“3+1”模式与6个铁路局联合培养了44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养护的卓越工程师;以“5+0.5”培养模式,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了“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培养了50余名国际化的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和20余名“一专多能”卓越工程师,他们已在沙特工程现场担当重任。根据铁路单位对国际工程现场的需求,我校以工学+英语的“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31名卓越工程师。今年,根据铁路单位对一专多能技术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又以工学+工业工程的模式培养了70余名卓越工程师。根据铁路行业部门,尤其是铁路设计院和工程局对专业能力精深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10年和2011年,我校与11个铁路单位依托此模式,联合培养了200余名轨道交通领域工程技术类拔尖创新人才。#p#分页标题#e#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国际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学校瞄准中国在沙特等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对高速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需求,于2010年1月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对签约北京铁路局的50余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师素养和外语能力强化培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阿拉伯语的基础训练和高速铁路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在学校培训结束后,学生将到北京铁路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部分学生将赴阿拉伯国家参加国际工程实践锻炼。近年来,学校已先后与铁道部客运专线、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采用“3+1”(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定特殊培养计划)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方式,陆续开办了动车司机、牵引供电、铁道工程、高速铁路司机、地铁等培训班,为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数百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为培养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打造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选拔具备国际化背景的优秀师资以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考察学习、参与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研究和到国外工程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和国际实践能力,同时面向国内外聘请高水平专家为学生授课,充实高速铁路人才师资队伍。为办好首届“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学校专门聘请了阿拉伯语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为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师资保障。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组织专家为高速铁路人才培养编写国际化培训教材和讲义,开展双语教学。完善组织机构,科学构建高速铁路国际化背景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长效机制。学校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茅以升学院”和“詹天佑学院”。“两个学院”实行“大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学习”的“新三段”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不分专业,做大人文、自然科学和工科基础的大基础,中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强化专业特点。

其中,茅以升学院侧重于培养拔尖类研究创新型人才,以“4+2+3”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博士贯通的高速铁路工程科技博士型卓越工程师;詹天佑学院则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包括高速铁路),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以“4+2”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贯通的轨道交通应用型、研发型卓越工程师。学校专门成立了教授团,为学生开设研讨型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与科研结合起来学习,注重专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压缩课堂教学内容,至少有1~2年时间在实践教学基地或单位完成学习,突出实践能力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