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矿产资源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成为时尚,推动了全国各地对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驯化、试养的高度重视一个好的水产养殖良种的推广应用,不但可增加市场上水产品的花色品种,满足各界消费者们对高档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而且因这些品种大都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经济性状,不但会起到增加水产品产量的作用,并且因市场条件好,附加值大、可给养殖生产者提供丰厚的利润。因此说,有效组织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对我国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稳步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国内可供养殖的优良种类是否都已开发完毕?从国外引进的种类是否都适合在我国养殖,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从国外引种与对国产同类的开发相比,从经济角度而言,哪种方式更为有利?目前的引种管理工作是否科学与合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以往国外水产种质资源引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所有这些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一、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品种概况和国内推广情况   我国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试养工作起步于五十年代。早在1957年我国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安南鱼(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蹲鱼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试养;其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停顿,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工作开始纳人水产科技管理工作议事日程,并开始大规模引种;特别是九十年代,引种工作异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从国外引进水产养殖良种近140多种,其中鱼类占70%多。在目前已引进的近140多个种类中,只有20%左右已推广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余种类均不了了之。2(刃1年引进品种的养殖产量情况为:各种罗非鱼67万t、南美白对虾近20万t、欧洲鳗10一20万t、罗氏沼虾约13万t,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约为60多万t、虹缚(包括金蹲、硬头缚)6自厌)t、加州妒鱼的2一3万t、淡水白鳃2万多t、斑点叉尾蛔5一6万t,牛蛙和美国青蛙1万多t、鳃鱼3一4万t、条斑紫菜30(X)多t。此外,大菱虾、大口胭脂鱼(牛鲤)、金妒、银妒、条纹妒、淡水鳖类(苏氏圆腹鲜)等种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量。所有种类的年产量约达100万t左右,但可供出口的种类并不多,除罗非鱼、条斑紫菜、鳗鱼的出口量较大外,其他种类基本没有出口。   二、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国外水产种质资源的工作进展较快,在科研方面也先后取得了一批成果,并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   1.重复和多次引种现象严重   因我们的国外种质资源引进的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没有统一的引种管理渠道,而是由各地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渠道自行联系,自行引进,往往造成同一种类由不同地方、不同单位重复引进。如红蹲鱼,我们就先后从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引进。罗非鱼的引进也多达5一6个国家等等。多次引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我们引种后的保种及种质提纯扶壮工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个种类引进后不久就失去了原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即种质退化,而不得不再次引进、或因引种量少,需求量大以及引进后的扩种能力有限,不足以满足社会生产之需求,而不得不再次引进。如罗非鱼的引进多达10余次,斑点叉尾鲍的引进也多达5次等等。   2.引种检疫工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在日常的引种工作中也履行了动物检疫的程序和手续,但未起到到真正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检疫部门缺少水产专业的技术力量;二是水产专业部门被排斥在检疫管理部门之外;三是民间走私性引种量过大,根本不经过检疫。因此,致使许多原产区特有的病原体被携带人境。如红蹲鱼的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肝胰脏坏死病毒,斑节对虾的肝胰脏坏死病毒、细小病毒,斑点叉尾鲍病毒、南美白对虾拖拉病毒已传入我国。   3.缺少引种后的统一管理   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是各地、各单位自行引种,自行试养,自行扩散。许多种类引进后往往多年而未产生应有的效益,或仅限于局部地区推广应用。对这一问题目前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己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国家级引种育种中心,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检疫隔离点,实行推广准人制度等。   4.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许多种类之所以引进后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缺少必要的信息研究机构,对所引进的种类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国外养殖科研与生产现状等技术资料掌握不充分,抱着引进来试试看的想法颇为普遍,造成了许多浪费。5.因管理不严而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防止外来物种对我国固有水域中水生生物构成及生态的影响,防止基因污染,保持我国自然水域中生物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按国际惯例,应对引进物种在进港之时即开始实施严格的隔离检疫、保存等处理措施。但由于管理的不严格性及对外来物种人侵的危害程度认识上的不足,致使一些对我国自然生态影响较大的外来种类已经进入自然水域,如前不久己广泛报道的食人鱼(食人鳗),另外还有革胡子鳃、美国红鱼、南美白对虾、克氏鳌虾、福寿螺等,有的已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如早期引进的水葫芦已在许多水域灾害,要花巨额资金加以清除,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财力。   三、采取的管理措施   为保证我国国外水产种质资源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严格引种管理审批制度为严格引种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严格的引进审批管理制度,最好是由国家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归口审批,各地及其他部门不经国家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批准引进;同时,建议国家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联合确定进口口岸,其他口岸不得擅自放行。#p#分页标题#e#   2.切实加强检疫与隔离管理工作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引种检疫工作落到实处。最好由检疫管理部门与国家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在进口口岸设立隔离检疫点,由检疫部门和水产科技部门联合操作,或由检疫部门委托有关水产科技单位代为检疫;同时,要根据引进种类的原产地及引进的疫病情况进行严格而有针对性的检疫,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经检疫的种类不得流人产区。   3.建立保种和扩种体系及基地最好是建立国家级保种基地和区域性的保种扩种基地,具体负责引进种类的隔离保种、亲体培育和繁殖等前期科研、扩种等工作;各省建立本区域内的保种和扩种基地,用于本辖区内的保种和扩种。而且这些基地均应实行全封闭性措施,以防止种质退化和混入自然界。   4.实行严格的推广许可制度在推广生产前的科研阶段要采取全封闭性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其流入产区及自然水域。未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引进种类不得推广生产。   5.建立国外水产养殖良种档案和技术信息系统即建议由有关单位建立信息汇总处理系统,以备查阅和作为引种依据。   6.建立引种风险评估制度即建立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在引种审批前经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并出具评估证明,未经过的风险评估的不批准引进。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2

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对在新形势下矿业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来,而传统的采矿专业培养内容已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是矿业类院校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对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优化措施,为培养适应新的国际矿业环境下的采矿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矿业院校;采矿工业专业;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十年来大宗矿产品资源如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重要的能源与矿产的消费量一直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矿产资源消费需求量之大、逐年增量之快,是国际上任何国家所不曾经历的。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耗竭性、供给稀缺性与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矿产资源国际间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也成为我国国土资源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矿产资源管理是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我影响矿产资源的各种行为进行调整、协调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在此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全球资源观的教育,从全球化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矿资源形势,用全球化的思维指导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理清思路,定好位,并紧密结合国家的资源战略,培养更多具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理论基础,特别是具有采矿工程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笔者结合“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保证采矿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全面、具有全球视野的矿业人才,成为新时期矿业类院校本科生教学培养内容不可缺少部分及本科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课程目标定位

矿产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是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以矿产资源所有权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身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矿产资源评价等学科知识,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业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对外依存度以及国际矿业开采技术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实施以及矿业权市场的初步建立,国家对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要求越来越高等,对从事矿业资源开发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样化和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矿产资源开采理论和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知识,从而必须促使采矿工程学科内容的调整和拓宽[3,4]。因此,矿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由技术型发展为技术-经济-管理型,“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从原有的纯采矿技术人才拓宽到以采矿技术为基础,具备国际视野并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内容较广,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方法、矿产资源供需预测、矿产资源服务年限评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以及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内容,各内容间密切联系成一整体。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是进行矿资源评估的基础。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在被开采利用之前,其规模、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开采技术指标和条件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因此,正确理解矿产资源的确切含义、基本特征和工业性质,是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提。矿产资源评估方法是矿产资源评估中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矿产资源价值的手段和途径[5]。在确定矿产资源基本开采指标、开采条件和评估目的后,评估方法的选择成为影响矿产资源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要明确指出,同一个矿床,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在不同的矿业时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矿产资源评估人员应在充分了解被评估对象具体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条件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矿产资源供需预测。世界矿产资源丰富,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发达国家中的一些重要资源国,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仍坚持通过出口资源来提高国内经济,并希望为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寻找新的市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热变化及其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的大背景下应当不断地丰富,增加矿产资源价格变化对经济影响的探讨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程、行业运行变化,不断深入并突出体现矿产资源需求与国际矿业市场关系等内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矿床开采的重要因素,既要考虑资源储量规模,又要分析矿资源赋存的地域条件、外部环境条件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影响矿资源开采的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矿床的开采价值,主要采用专家评定、灰色理论分析法。矿业权是指赋予矿业权人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采和采矿等一系列活动的权利,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评估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源评估准则,依据相关程序,对矿业权市场上合法流转的探矿权、采矿权等资产价值的评估。随着与资源大国战略合作关系加紧,国际市场上的矿业权管理将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内容具体涉及矿业宏观管理、矿业权管理与市场、矿业税收政策、矿山环境保护、矿业融资等。在全球化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个国内问题,也是个复杂的国际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6]。

四、课程教学实践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课程,其内容涉及地质学、矿床开采技术、矿床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等。为了适应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突出重点、加强各部分之间紧密相关,构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三方面特点:(1)知识结构系统性:从基础地质理论、资源勘查技术手段、储量分类、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资源管理五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2)知识结构规范性:由相关标准构成资源地质勘查标准体系,由矿床开采技术规范建立矿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标准体系,由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指导矿业权的流转;(3)知识实用性:采用理论、方法、规范、实例与讨论步骤构成课程教学体系,注重老师传授与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参加讨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7,8]。

(一)加强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共40学时:教师教学30学时;素质拓展4学时,主要安排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与矿产资源管理相关的资料并做总结发言讨论;实验室教学2学时,学习各种采矿技术知识,包括三维地质模型、采矿方法模型等;课程设计4学时。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注重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小组学习和帮扶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见解,而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极大地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认真备课,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实例分析讲解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同时课后留一部分作业,使学生能巩固和复习课堂所授知识;认真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并集中讲解存在的问题;上课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资料并解答学生疑问。

(二)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也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以及工程测试中心。在讲解矿产资源分类、分布的实验教学中,以地质标本实验室为基础,设置认知矿石标本、读图和岩心编录实验,使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物形象结合。通过矿体三模型和采矿方法实物图,使学生了解不同赋存条件矿物的开采方法,在进行对比分析矿床开采设计方案中有哪些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各种开拓、开采设计方案与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设置虚拟矿床开采中心和数字矿山实验室开放日,积极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并将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矿产资源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以所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对整个课程阶段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学习,要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来实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也是进行工程训练、培养科研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又是最能检测学时对知识理解和把握,以及展示学已致用的教学环节,还是进一步学习和查漏补缺的一个比较环节。通过矿产资源的开采设计,使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开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资源开采的具体分类方法;通过虚拟矿业权的流权,使学生掌握了解了矿业权流转过程中都涉及哪些法律、法规,流转过程以及与国际矿业公司矿业合作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从管理者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高度。

(四)加强现代矿业法律与法规学习

矿产资源开发涉及面广泛,常由于法律意识薄弱而引来官司,少者罚款,重者停产整顿,甚至关闭矿山。国内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同时要重视国外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详细了解并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比,切忌习惯地执行不同国度的规范,否则,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作为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必须学习和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意识,因此,加强学习矿产资源开采的相应法律课程,应列入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

(五)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国外矿业投资渠道和案例逐渐增多,矿产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配置环境下应当不断丰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吸取先进国际采矿专业课程的优点,也要结合我国采矿环境的情况,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行、行业变化和国家经济需要,增加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对国内经济影响分析,成为该课程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例如,结合本课程,增设谈判模拟试验,虚拟矿业并购背景,使学生熟悉矿业并购流程和需注意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国内矿业环境与国际深入融入,我国从事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涉及国家和矿业类型也越多,合作方式不一。需要与各级人员,包括国外工人、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交流,熟练运用当地语言特别重要。因此,除了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英文除外,还应该鼓励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多学习第二外语,如西班牙语、法语和俄语等小语种,如有可能,应采用双语教学或增设第二外语班[9]。

五、结语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发展进程和采矿技术不断提升,国际矿产资源已进行共同开发利用时期,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对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要结合大的国际矿业环境,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才能提高采矿专业的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出满足矿产资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徐文彬 阎涛洁 王丽晔 卢烨陶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牛建英,赵连荣,王炜.全球资源配置下的“矿产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3):78-80.

[2]曹代勇,魏迎春.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教材建设新探[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1):110-112.

[3]华心祝,杨科,涂敏,等.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03-105.

[4]张磊,屠世浩,乔明,等.中澳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的差异性研究[J].教改教法,2015,324:62-64.

[5]魏迎春,曹代勇.矿业类院校地质勘查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8):80-82.

[6]张玉梅.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思考[J].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2010,(5):28-34.

[7]杨胜利,秦凤华.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0(45):45-46.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3

关键词:境外矿产资源项目;企业档案;管理平台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它的不可再生性及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矿产品的完全自给。因此,“走出去”寻求境外矿产资源就成为我国矿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境外矿产资源项目一般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周期长、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风险因素多,需要分析研究大量信息资料,以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式。因此,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现代化,急需建立并逐步完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一、构建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目的

利用企业的局域网络环境,建立基于Web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从资源项目信息获取、评价、尽职调查、协议谈判到完成交易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并通过实施前端和全程控制,实现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的规范管理和信息共享。

1.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档案“管理复制”

构建一个跨部门、跨区域分布的多项目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企业或项目业务串联,能够消除由于沟通不畅带来的信息孤岛。同时,通过改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业务处理流程,可实现具体业务及档案的“管理复制”。

2.实现具体业务和档案的统一管理

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是矿产资源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与资料归档、档案管理过程的有机统一,既实现了具体业务的有序管理和有效控制,又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原则。

3.完善知识管理与优化应用

通过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强化企业档案信息的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知识积累程序,对企业本部和各项目、管理模块相关的文档、数据即时进行归档整理,逐渐形成和丰富企业知识库[1],提高企业境外矿产资源项目对比分析研究的效率、质量及企业“成功复制项目”的能力。

二、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

1.体现的管理原则

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着重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全程管理和知识管理原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投资管理的全过程。

2.实现的目标

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管理平台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整合企业现有的文档管理、协同办公等系统,做到以计划为龙头运筹协同、以范围管理为导向的集成管理。建成后的管理平台,将实现如下目标:所有项目相关人员在一个系统上协同工作,业务和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智能系统能够快速实现项目初始化与复制,支持全球实时异地工作模式;系统管理的资源极为丰富,所有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充分的共享;项目基本信息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更新,最终实现文件资料的自动、实时归档汇总。

3.系统架构设计

在企业集中构建数据库,将所有项目数据统一存放在数据库中,要求各区域分公司和项目组实时将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数据反馈到企业,并实时更新项目数据。就网络带宽而言,企业需要较高的硬件和网络带宽支撑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各分公司和项目组可通过ADSL接入Internet,并且通过VPN连接到企业,见“图1”。企业网络环境成熟,具有权限的人员对各项目的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查看,并对项目推进的各阶段进行管理和监督。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及对相应的矿产资源项目管理平台需求的复杂度,将基于IBMLotusDomino/Notes这一目前主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撑平台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涉及的主要硬件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应用,它的构建可以将企业内部数据合理进行存储和组织,使企业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执行更为高效;应用服务器构建于数据库服务器和终端用户之间,把数据库信息与终端用户或者客户端程序连接在一起,为数据传递和用户通信提供安全保障。

4.信息安全

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投资属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交易资金也很巨大。在投资交易正式达成之前,境外矿产资源项目资料和决策信息属于企业的重要商业机密,一旦泄漏将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最大限度确保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企业要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入手加强管理:(1)技术层面。信息部门要从技术层面确保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安全性。一是确保所在的局域网不被商业黑客刺探、攻破,杜绝信息泄漏;二是明确平台登录权限并采用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三是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对项目信息的浏览设置不同的权限;四是有登录权限的相关人员对项目信息的操作要在信息库留有备查记录。(2)制度层面。企业要有一系列涉及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在此基础上,信息部门要设置一个保密协议签署页面。保密协议具体由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拟订,其内容包括:一是登录人员有保管登录账号和密码的义务,确保账号和密码不泄漏;二是登录人员对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的保密义务。

三、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

1.功能模块设计

境外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项目基本信息,以及项目评价、尽职调查、协议签署、政府审批、项目交接、项目生产建设情况等。项目信息在推进过程中应具有更新功能,相应模块内容均包括了涉及的项目评价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资源评估报告等技术资料文件,还包括投资协议文本、请示报告、领导批示、会议纪要等文书材料的归档管理。

2.系统界面设计

按项目推进的主要环节直观展现给用户各个阶段的评价结果,每个评价结果又关联了各阶段活动的详细信息。用户进入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查询界面,其信息查询设置了按项目名称、矿种、位置区域、项目类别、项目进展状况查询五种模式。用户可选择具体项目,点击进入基本信息界面,查询项目推进状态及详细信息,项目相关的各类归档资料文件作为附件挂载在项目基本资料栏中,用户可根据权限下载,也可直接打开查看。

3.网页的设计要求

用户进入具体矿产资源项目网页的目的是浏览、修改、更新该项目的信息或上传、下载相关资料。因此,项目信息网页的设计是整个矿产资源项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项目信息网页设计的技术要求有:界面简单、查询方便、模块化设计、易于修改、更新和后台维护。可将录入的档案信息按照文件归类整理好后,以附件的形式挂在相应模块备案归档。

参考文献: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产业关联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我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为此,教育部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是一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我校经济学院积极开展了关于经济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产业经济学课程及案例教学法概述

产业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等。产业经济学兴起于二战后的日本,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型经济学科,应用性特点十分显著[2]。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以知识应用型为导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解决产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深化知识理解,促进知识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产业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丰富,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研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3]。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产业经济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十分必要。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文将以“产业关联”教学为例,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业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实际案例,为产业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与案例选择

“产业关联”是基于产业结构理论,从“量”的角度揭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产业关联”的含义和关联方式,理解“产业关联”分析基本工具———投入产出法,掌握“产业关联”效应。根据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与真实性[4]。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矿产资源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矿产资源开采业各“产业关联”系数,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而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案例教学实施

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按照“理论知识讲授—案例引入、提出问题讨论—阐释问题、课程总结”三个阶段开展案例教学。1.理论知识讲授。在讲解“产业关联”含义、“产业关联”方式、“产业关联”类型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讲解“产业关联”分析工具———投入产出表与投入产出模型,并阐述前向关联系数、后向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方式及其含义。2.案例引入,提出问题讨论。案例背景: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究竟影响如何?有的学者基于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资源诅咒”说[5],有的学者认为对矿产资源开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6]。该如何测算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产业发展建议?学者们大多从资源开发与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产业结构因素,可考虑从产业结构角度对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7]。由于矿产资源种类众多,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开采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统计年鉴分类中,矿产资源开发业分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及其他采矿业五类。基于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采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提出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根据案例,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①分别计算各矿产资源开采业直接前向关联系数、直接后向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及影响力系数等;②分析各矿产资源开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③分析各矿产资源开采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影响;④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作用的变化;⑤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3.阐释问题、课程总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首先,教师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列出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对第1个问题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了解学生对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与理解程度。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类矿产资源开采业关联部门数量,提出第2个问题,指出任何产业都会通过供给与需求与其他产业产生联系,加深学生对“产业关联”概念、类型的理解。在理解“产业关联”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的区别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基于表3,教师可提出第4个问题,对比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业各关联系数的变化,发现2007年各类矿产资源开采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都得到了加强,各类矿产资源开采业的前向关联系数比后向关联系数增长更快,特别是油气开采业感应度系数增长最快,引导学生结合同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讨论分析原因。最后,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矿产资源开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中油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基础地位十分显著,容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教师可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业的发展建议,包括多元化、多渠道发展能源部门,保证能源需求;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中下游产业,提高各类矿产资源开采业的“产业关联”度,增强矿产资源开采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等。

(三)案例教学效果与反思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选择矿产资源开采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既巩固了理论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产业关联”概念、类型、“产业关联”各系数含义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又体现了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学生系统化掌握“产业关联”相关知识。同时,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语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5

1.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信息披露不完整

矿产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其会计核算的对象相对较广,包含自然资源损耗(资源开采及使用数量)、环保支出(环境污染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耗)、改善环境收益(矿产企业在优化管理自然环境后所获取的收益)等多个方面。有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很多矿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并不全面,不少企业甚至未设立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会计科目。与此同时,矿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存在下列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披露信息的整体效率偏低。现阶段,矿产资源企业充分关注和了解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过却未制定有效的披露制度。另一方面,披露信息的比率有待提高。我国大部分矿产企业未设立环境项目,也未能及时披露环境项目信息,从而出现了不履行环保责任的情况,这无疑不利于外部监管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内控机制薄弱,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偏低

矿产资源企业未制定有效的内控制度(如稽核、财务收支审批及财务清查制度等),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因矿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其会计核算也无法获得全面的经营数据及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处理结果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矿产企业的经营状况,这无法损害了企业自身及外部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导致会计核算流于形式。此外,财务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这就要求矿产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及会计实务操作经验。然而,实际中,很多矿产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较窄,实践经验不足等,无法很好地胜任会计核算工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处于混乱状态,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二、解析完善矿产资源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以及思路和方案

在国际趋同背景下,矿产资源企业面临的会计核算问题日益显著,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为此,笔者将结合矿产资源会计核算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加强会计成本控制,确保会计计量科学化

经济发展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要将环保支出纳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矿产企业成本预算应抓好“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即矿产企业的管理层应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观,要将环保当成一种自觉行为,这是企业社会良知的根基;“节流”,即矿产企业应做好环保支出预算,要将环保与污染治理支出纳入内控成本,使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末。预算额度应坚持适度而行,既要集中反应矿产企业的社会形象,又不可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此外,矿产企业应积极顺应国家提出的“资源节约型”号召,逐步转变以往“大规模生产、大幅度消耗、大面积浪费”的发展理念,要将资源利用与节约并同起来,将节约摆在第一位,运用科学的会计计量方法,减少各种浪费行为,使资源利用率得到稳步提升。要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及时、认真登记材料领用情况,并监督、控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及产品入库行为,确保会计计量科学化。

2.增设会计核算科目,完善信息披露及相关制度

为使矿产企业对自然资源、环保支出进行科学计量,应以其现有会计核算为前提,结合其自身实际,适当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资产类科目。在“固定资产”类目下设立“资源资产”等2级项目,也可细化资源品种,并依此设立“烟煤、磁铁矿等3级科目,以对资源展开分类核算。(2)负债类科目。为避免某些矿产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收益而忽略环境保护,应对治理费超额的企业进行监管,并在其“其他应付款”科目下分别设立二级(应付环保费)、三级科目(应付超标排污费)。(3)成本费用类科目。矿产企业应设立“环境成本”科目(如预算、环境收益),以全面、科学地对企业收益展开计量。此外,矿产资源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资源型企业应遵循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并设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强化对矿产企业的监管;矿产资源企业应以现有财务报告为基础,适度增设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社会责任项目,并在报表中阐明环境项目确认与计量方式,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要通过对社会责任项目及其内容进行量化,来增加企业内部与行业信息间的可比性。

3.强化会计核算意识,妥善进行矿区税务核算

现阶段,不少矿产企业还未能深入了解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注重学习,逐步提高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只有认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矿产资源企业才可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为此,企业应强化会计核算意识,对资金实行科学分配,并逐步放松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管制。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应严格遵循核算制度及规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税务处理方面,应对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及资源税等进行核算,减少和消除逃税或非法避税行为。同时,要逐步提高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主要可通过下列几点展开:第一,加大材料保管力度,做好材料保管工作。应根据材料及存货数量、规格等,对材料实行分类储存;库管员应认真填写材料入出库单,并跟踪记录大型材料的使用状况;第二,应切实做好存货盘点工作,及时对盘亏盘盈的物资进行账务处理。第三,运用计划成本法,认真执行上级部门对材料、存货所设定的计划价格,提高存货管理效率。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物价的变化来调整计划价,妥善处理矿区税务核算。

4.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控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通常,矿产资源企业会通过内部控制来强化内部管理,进而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财务会计可为矿产资源企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使企业决策更为科学。基于此,完善矿产企业的稽查、成本核算、收支等内部控制机制,能为其会计核算提供参考依据。矿产企业管理层应树立高度的内控及风险意识,要高度重视对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使会计信息更为科学、有效。此外,在趋同背景下,应重视对企业会计人员展开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之能正确认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了解新的税收政策,使企业会计工作能符合企业及国家的政策要求;应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技能等进行培训,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使之能更熟练地应用会计电算化及财务管理软件,推动矿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三、结束语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6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创新

1引言

采矿方法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获得了持续的进步与提升,传统的采矿技术与设备不断进行升级和优化,采矿效率大大提升,采矿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得到了有效降低。为促进矿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矿产开采的实际工作,基于地理信息条件以及相关矿产开采需求,不断创新采矿形式和采矿方法,促进采矿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的采矿工作效率。

2当前我国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类型较多,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采矿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保证我国采矿事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结合现阶段的采矿技术以及采矿形式,明确采矿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因素,选择适合的方法,不断升级和优化传统的采矿工艺,提升整体采矿工作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矿产以及原材料能源加工占比能够达到35%左右。由此可见,采矿质量以及矿产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矿产资源的开发关系着绝大多数的工业原料和农业生产资料。但从我国实际矿产资源开采情况来看,由于矿产资源不会再生而且短时间内便会消耗掉,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矿产资源储备和矿产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采矿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调查显示,我国五成左右的矿产资源处于开采末期阶段,同时,由于我国相应的开采技术比较落后,很多矿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采和利用,铅矿、铜矿、锌矿等矿产资源开采效率低下,开采浪费严重,难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资源不合理利用和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得到科学稳定的增长[1]。

3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实践

3.1深井采矿技术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日益严重,表层矿产资源量越来越少,我国采矿工程需要不断地寻求纵向发展的模式,加大深井采矿技术的研究,将传统的露天开采形式转变为地下开采,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但是由于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温度和压力也会不断加大,对开采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也愈发恶劣。因此,必须要结合深井采矿的相关工艺以及理论知识,加大对深井采矿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设备以及开采工艺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深井采矿技术的应用进程,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质量和数量。

3.2空场采矿技术

空场采矿技术在我国当前采矿工程项目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且相关的工艺手段也比较成熟,主要是通过围岩自身的稳固性以及矿柱支撑进行开采,其中采下的矿石和支架能够发挥临时支护和辅助的作用。空场采矿技术的应用需要矿石和围岩保持足够的稳定,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工矿山、有色金属矿山以及黄金矿山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能够提升开采效率,保证开采质量[2]。

3.3加快采矿技术等创新和转型

各种各样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开发为采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采矿行业需要不断结合当前国家级科技发展不断提升的局面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现状,不断加快采矿工程设备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引入国外先进国家的开采经验以及开采方法,加快我国采矿企业的技术更新力度。当前,我国采矿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开采效率低下以及开采质量不高的问题,国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要求矿产行业和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开采理念,加快采矿行业的技术转型并建立起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矿产采矿行业的约束,严格监管采矿行为,及时对违法的采矿操作进行处理,关停生产效率低下、不具备开采资质的矿产企业,为采矿行业营造良好规范的市场,促进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采矿行业的采矿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采矿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采矿效率和采矿速度。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前采矿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通过不断创新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规范采矿行为,促进采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传邦.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J].低碳世界,2019,9(01):84-85.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7

1.1勘探开发矿产的权利

对矿产进行勘探和开发的权利不等于矿产所有权,这只是对矿产资源的一种经营权,但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使得矿产资源不断减少,并且这些资源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是不可能再生成的,所以也不等同于使用权。矿产资源是国家所拥有的,也就是所有权者是国家,这一点在对矿产进行勘探开发的前后都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得到国家的许可才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可是一旦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变成了产品,那么变成了产品的矿产资源就归开矿人所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实际上就是使得拥有权发生了改变。

1.2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特征

在我国国境内,在一定区块上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的权利,也就是对一定储量的矿产进行开采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一种很特别的资产,它有如下的几个特点。①无实体性:勘探开发矿产的权利所具有的价值不是实体物质,能代表它价值的就是地质勘探结果,地质勘探的结果离不开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这两者的相互结合才产生了地质勘探结果。②可出让性:《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明确指出依据相关的法律,矿产的勘探和开发权利可以进行转让,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企业会经常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是度过难关可以出让矿产开发的权利。③高风险性:对于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勘探投资费用很高,地质勘探就是利用一些技术设备对地下是否有资源存在进行勘探,然后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推论和分析,并进行实物研究来确定矿产资源是否存在,以及规模的大小,这种投资风险极高。因为对地下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可能会找到,也可能找不到。一旦失败一切投资就收不回来,可以说是什么资产也没有得到。

1.3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资产属性以及类别

国家拥有国产资源的所有权,为了开采矿产资源,国家必须在科研项目上进行投资,以研究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技术,确定地质储量,确定地质条件和开采难度。一般在没有搞清楚地质储量的情况下,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权利是一种不具有货币形式的资产,属于一种看不着的资产,因此有的时候会把这个权利划归为无形资产。我国的财政部在2006就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这个准则当中把无形资产又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像专利、商标的这一类可以辨认出的资产,另一类是像商誉等这一类不可辨认的资产。然而对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资产这一概念却没有划归为无形资产。对于矿产资源有勘探权和开采权这两个权利。勘探权就是指的勘探权人在一定的范围和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探的权利,要在该区块内进行详细的探查,从而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储存条件等,如果通过探矿得出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具有开采价值,那么就可以进行转让和计量,这就形成了勘探权人无形的资产。开采权就是对已经探查清楚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就行规模开采的权利。对地下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经过详细的勘探可以计算其储量,这样就可以让市场来决定它的价格,也可以由开采单位独立开采,并进行有报酬的转让,从这个角度来看开采权是一种有形的资产。但是它又有别于有形资产,比如固定和流动的资产,有自己的特殊属性,所以这种资产可以归为其他资产。然而在国外已经对这种资产有了一个特定的称呼,称这种资产为递耗资产。

2矿产勘探开发审核现存问题以及形成原因

虽然财政部早就下发了[1999]40号文件,对于勘探开发的权利的审核做了许多的规定。但是现在已经部再适合作为矿产勘探开发权利审核中的依据,这个文件存在许多不合适的地方,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有很多缺陷存在。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2.1在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所需成本进行审核时没有显示出其属性

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的权利是勘探单位的一种无形资产,这种权利是企业的财产权,这在《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定。在最新下发的《物权法》这个文件中对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权利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权利并不等同于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指的是对他人所拥有的物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占有和使用以及获得效益的权利。当然了这也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矿业权必须走行政审批程序,得到许可以后才能进行,基于这个原因许多的专家和学者都把矿业权看成了准用益物权。对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分析有很多种,但是不能否定这种权利就是一种资产,没有实物形式但却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应该按照无形资产进行审核。勘查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地质勘查,勘查单位在进行地质勘查的时候要消耗成本,而矿业权是他们进行投资的关键所在,我们在进行审核成本的是候忽略了勘探权是属于无形资产的。将开采权获得所需的成本划归到管理成本中,与无形资产的审核也不相符,因此要进行资本化。

2.2在审核矿业权的成本的时候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不相符,不能进行对比

在当下施行的规定当中,是把为了取得矿业权所花费得费用和后期持续发生的费用都算作了当期所产生的成本中。可是什么时候进行矿业权的转让却不能够确定,这使得出让的收入和结转的收入不能够行成对应。如果出让了勘探权,那么主要花费的费用就结转了,这样利润就显得非常的高,使得税费就非常的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勘探单位没有依照规定进行审核收入,而采用其他手段进财务进行处理。

2.3没有计提减值这方面的法律依据

在进行地质勘探寻找矿产资源时,投资风险是十分高的。因此探矿权的价值也不能够准确确认,所以应该不定时开展减值测试,这项工作的进行要依据会计审核的相关要求。和勘探权一样采矿权如果要进行出让,也必须开展减值测试。

2.4缺乏取消勘探矿产资源权利方面的规定

现有的规定没有对取消勘探权的原因及类别进行考虑,只是把在地质勘探方面取得的成果转成了了成果科目,没有形成的就当成了这一期的损失。上面叙述的只是一部分不合理的现象,还有就是现在一些勘探单位,没有法律观念,税法意识淡薄,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经营,也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同时一些税务部门和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利,导致一部分地质勘探单位不按规定对矿业权进行审核,也不及时对收入进行结转,有的甚至还有两个账目的存在,更有的还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这使得国家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尽快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3提高矿业权审核和计算的方法

3.1对勘探矿产资源所需成本审核计算

勘探矿产资源的权利属于无形资产,我们要对开始取得勘探权所需成本,取得探矿权后的成本还有地质勘探的成果进行审核和计算,并进行资本化。

3.2对开采权所需成本进行审核计算

地质勘探单位在获取开采权利后,应该进行资本化。要想取得开采矿产的权利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应该直接算作无形资产。如果国家也投入了资金,那么必须对获取开采权进行缴纳价款,这可以采取应该缴纳的费用来进行处理。如过是对开采的权利进行了购买,那么所花费的资金应该直接算作无形资产。

3.3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比例进行减值测试

勘探矿产资源的权利是一种寿命不能肯定的资产,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预知这项权利什么时候能给勘探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个准则指出要进行减值测试,假如通过测试证明已经减值了,那么要做一些相对应的准备。所以对于勘探开发权这个无形的资产要在每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要进行审核。假如能够收回的资金小于它的账上的价值,那么要进行减值准备。对于这个损失如果进行了确认,那么以后在进行会计审核时候也不能将其转回了。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假如要进行转让,那么它也是一种不定的无形资产,应该照着勘探权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如果是自己进行开发的,那么这个就可以确定其能够使用的寿命,要在矿产进行产出的那天进行定期的摊销。

3.4取消勘探矿产资源时的审核和计算

取消进行地质勘探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勘探没有结果,也可能是超过了规定的期限,还可能是要进行出让。如果出让勘探的权利所取得收入就应该归为主要的业务收入来进行审核计算。如过国家也进行了投资,那么就要看国家出资的比例,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加国家基金,剩下的都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它们算作主要业务收入。

4结语

矿产资源知识范文8

关键词:地址矿产勘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日渐凸显,并在保证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中展现积极作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更加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以矿产资源的勘查为提高物质水平的前提,在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予以充分保护,让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实现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重要性

1)地质矿产勘查指的是依据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在对野外地质进行观察、对地质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基础上,借助地质测量、物化探、钻坑探工程等综合地质手段和方法,取得可靠的地质矿产信息资料的过程。地质矿产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也是矿产资源得以顺利开采的重要资料储备。而在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对自然资源予以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自然环境的毁灭性损害。通过探索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路径,能够让矿产勘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予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能够减少矿产勘查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让自然环境依然保持“绿水青山”。2)通过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能够让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中得以更好保护,这都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持,让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这不仅是当代矿产开采之要求,更是为后代谋求福利之根本,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3)正是因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需要,越来越多矿产勘查企业引入先进勘查技术和手段,让矿产勘查企业逐渐走出自身狭隘的认识范畴,不仅实现了与先进矿产勘查公司信息的互通有无,也让矿产勘查企业真正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矿产勘查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也让矿产勘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贡献力量。

2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作业程序待于规范。规范的操作程序能够有效避免矿产勘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规操作,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勘查精度和工作效率造成的影响,也能有效减少矿产勘查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但结合地质矿产勘查实际情况来看,作业程序的规范性依然需要加强,通过多种手段对作业勘查的规范性进行监督,才能实现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2环保力度需要加大。环保力度不断加大能够引起地质矿产勘查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能够让企业在矿产勘查过程中将工作重心向着环境保护予以倾斜,尽量减少勘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但是,依照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实际情况来看,环保力度依然拥有加大的空间,需要通过环保理念的渗透让矿产勘查企业逐渐树立环保意识,将环保工作开展与地质矿产勘查放置于同等重要位置。

2.3完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能够让生态环境的保护予以有序开展,将地质矿产勘查纳入生态保护体系之中,让其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更加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矿产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但是,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还未纳入生态保护体系范畴,立足于生态保护体系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2.4专业培训。应于强化专业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能够让勘查操作更为精准,让勘查的破坏性降至最低。但是,当前部分矿产勘查企业或者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还需要提升,其专业操作意识还需要强化。很多勘查企业或者工作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探矿技术体系的完善、矿产勘查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未能从根本上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意义。

2.5矿山治理不容松懈。一些矿山因为所处位置较为特殊,所处环境较为脆弱,或者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都让矿山未能得到更好治理,一方面造成矿产勘查无法更好开展,另一方面也让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矿山治理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矿产资源开采的严重阻碍,探索矿产勘查的更好路径,对矿山进行优化治理,已经成为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3.1规范作业程序。规范矿产勘查作业流程,优化矿产勘查技术是实现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矿产勘查工作开展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共赢的重要方法。①对于矿产勘查工作需要予以跟进,对其勘查中的每个环节予以监督,作业过程中存在不合规之处做到及时纠正,并就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让规范作业成为矿产勘查之常态。②积极引进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对旧有勘查技术予以更新,并让先进矿产勘查技术成为规范作业的重要环节,让技术更新成为支撑矿产勘查规范操作的重要支撑力。例如,可选择采取地质填图法、电磁法、放射性测量法、重力勘探法、放射性物探法等方法就矿产进行勘查,做好勘查作业的细节把控,比如在坑探勘查结束后,对所产生废渣进行处理以及回填槽洞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内容。

3.2加大环保力度。环保力度的加大则让矿产勘查的环境保护工作得以推进,实现人员环保意识的增强。①需要对项目现场进行生态环境勘查,尤其对于自然环境较为薄弱的项目现场则需要做好优化处理,进行勘查方案的调整和设计,禁止采取钻探法等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的勘探技术。②在满足矿产勘查作业基础上尽可能避免对地表植物进行破坏,可以采用一些小型勘查设备仪器俩进行矿产勘查,以达到精准勘查的目的。③矿产勘查过程中可能存在废渣、不可降解垃圾、污水等,这就需要对这些垃圾、污水予以集中处理,并做好归类处理,制定填埋地点。此外,政府需要就矿产勘查施工予以修复工作的落实,比如对破坏的绿化植物进行栽种,提升环境自我修复力等,委派专业人员或者机构进行矿山环境保护等。

3.3完善保护体系。(1)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就矿产勘查工作中的自然环境破坏情况予以约束,恶意造成环境破坏,未依照规定进行环境修复等情况,都需要明确相应监管部门,并由监管部门进行处罚。(2)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就辖区内的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予以跟进,及时就环境污染问题予以上报和出具处理意见。(3)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就具体管理条例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尤其需要在重大环境应急处理、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的应激反应方面做好条例补充。(4)矿产勘查企业也需要加快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在矿产勘查环境破坏中落地实施,将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社会成员作为自然环境和谐构建的监督员,也同样需要对勘查工作开展予以监督,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就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3.4强化专业培训。地质矿产勘查中需要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不断提升,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让操作人员的勘查能力得以提高。①需要就一线实操人员矿产勘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对于共性问题进行汇总总结,了解实操人员问题产生的原因。②聘请专业人员就一线实操人员的工作开展予以指导,既可以跟进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项目开展,也可以为一线实操人员提供理论指导,让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所应当采取的操作手段,从细节处着手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开展。③对于矿产勘查的培训还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各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工作价值等内容融入培训中来,从思想上帮助工作人员建立环境保护意识,端正矿产勘查工作态度,从根本上实现矿产勘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开展。

3.5跟进矿山治理。针对一些已经进行过度矿产资源开发,或者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山还需要进行修复治理。矿山修复,又被称为矿山生态修复,也就是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让曾经的污染逐渐得以改善,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提升。①对于部分污染严重的矿山进行关闭处理,禁止矿山关闭期间再进行任何采矿、矿产勘查等活动,让矿山能够在适宜时间得以更好恢复,让矿山的部分功能逐渐得以还原。②采取多种手段实现矿山治理,比如对于矿山的修复可以借助生态修复与文化背景的融合方式来实现,坚持因地域之一来进行矿山复原。对矿山的山体进行修复,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来栽种绿植等以让山体获得更为自然的修复效果。③对于一些已经采取治理手段,实现了矿山环境改善的山体则可以进行部分区域的开启,并做好矿山的逐渐利用,以保证矿山在勘查、使用中依然能够保证生态平衡,实现矿产的可持续开采和勘查。

4结束语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环节,也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个勘察企业都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在矿产勘查过程中做好环境的了解与调研,积极引入先进勘查技术,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将矿产勘查的具体工作和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实现矿产的更好勘查,让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为环境的更好保护提供支持,让矿产资源在“青山绿水”中得以更好开发。

参考文献

[1]甘泽勇.地质矿产勘查及绿色开采技术创新[J].四川水泥,2021(1):95-96.

[2]张仁彪.地质矿产资源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1):151-153.

[3]邵明辰,李晓帅.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措施探讨[J].冶金管理,2020(23):82-83.

[4]霍彦萌,李凤浩.基于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45-46.

[5]王文怡.浅谈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冶金管理,2020(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