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概念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安全隐患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键词:安全生产 隐患排查治理 政府监管
0 引言
事故的发生源于隐患的存在,在安全生产日益重要的今天,隐患排查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考核因素,现今我国的社会发展在各个生产领域普遍建立起一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其内涵包括企业底数分级分类监管、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排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本文通过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引申到我国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 所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生产单位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或者天然的漏洞导致可能出现的事故发生概率增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来源于两方面:物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而人的不安全又具体表现为不安全生产行为和管理漏洞行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内容则是包含三方面,即隐患分级、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方面。[1]根据隐患分级,一般将隐患分为两种,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这两个分类的考量因素主要是隐患的治理难度和隐患的排查难度以及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等。
1.2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状况 总体来看,全国的生产单位都意识到了隐患排查对整个安全生产的意义以及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也着手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说,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立法层面首次将安全生产的重点落实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对于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先河性的指导意义。[2]之后陆陆续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对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做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规制。相关地区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践开始有了显著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建议
2.1 规章制度规制 在相关的规章指导下建立一定的体系化制度,能够将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加以固化,对于未来的工作乃至更大范围的生产规模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各地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总体规制,有立法资格的行政区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管理办法以及奖惩规定以明文形式规定下来,保障相关安全生产有法可依,避免生产范围的盲目行为和投机动作。对没有立法资格的区域,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性规定将相关的制度确定下来,具体包含管理工作的办法,隐患排查的开展时间,上报途径,排查治理的培训管理,进行排查的部门以及政府介入管理的时机和条件等。例如爆破作业的规制情况,应当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爆破作业的状况,排查爆破安全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爆破作业方案与操作规程是否落实、危及人身安全与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手段是否制定、爆炸物品的存放、购进、运输、运用及清理登记制度是否落实。
2.2 政府职责明晰化 生产单位作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可能出现“一味追求眼前的生产效率,忽视事故隐患”的误区。因此,在整个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生产单位的工作职责。以煤矿安全生产为例,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全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认真处理存在的尖锐问题,有效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不断健全完善露天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监督。对于监督主体(政府部门)而言,应明确安全监管的职责、内容以及要求,另外还包括管理的职能划分,防止出现职能部门职权重叠、交叉管理的尴尬局面。另外从政府监管形式来看,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责任划分和职能行为,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要有不同的管理定位,需要做到责任到户。
2.3 教育培训强化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老牌企业也开始在转型中加以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技术标准不清晰,技术水平不足的现状,因此强化教育培训成为这类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方略。而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生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3]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以实践案例为指导。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第二,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标准有整体认识、解读和应用;第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并将这类知识加以应用。以金属生产行业为例,强化对参与尾矿库相关放矿、筑坝、排洪等业务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进修与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认识性培训。
2.4 奖惩与考核体系建立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奖惩制度能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考核和奖惩机制,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具体的奖惩手段可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抵押金、税率浮动,黑名单等手段强化奖惩、制约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责任追究。对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的单位,进行鼓励和支持,比如人员和财力的支持;而对于有效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得以防范生产事故的情况要将其经验加以推广,并通过制度保障其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J].劳动保护,2008,06:13-16.
[2]关于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专项行动进行检查督查的指导意见[J].安全与健康,2007,13:57-63.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
1.引言
事故源于隐患。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底数分级分类监管、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隐患自查自报。在国务院、国家安全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我国在煤矿、非煤矿山和易燃易爆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巨大进展,但面对新形势下安全生产隐患的新特点,还应提出适宜建议,降低生产事故隐患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2.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及意义阐述
2.1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主要内容包括:隐患分级、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部分。其中隐患分级,是指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进行分级,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2.2隐患排查治理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都有巨大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助于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其次,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政府安全监管;最后,建立安全隐患噢爱茶治理体系有助于综合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2.3当前我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对安全隐患做出具体的立法规定。2007年12月,国家安全管理总局颁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治理工作的通知》;2011年10月,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在北京市顺义区召开,总结推广北京顺义等地的经验和做法;2012年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推广北京市顺义区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2-3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基本建立起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我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议
3.1建章立制
体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予以固化,各地要统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奖惩规定。其中,有立法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办法、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办法、责任考核与绩效考核评估管理办法纳入地方性立法;对没有立法条件的地区,可以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固化下来,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建章立制的内容包括:制定管理办法或方案;确定隐患排查治理的上报途径、时间和流程;制定培训教育方案并组织培训;制定行业、属地、综合监管部门日常抽查、核查对象、内容和频次;确定奖惩规定。
3.2明确政府职责
理顺生产经营单位、行业、属地、专项以及综合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履行安全职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解决职责空缺、责任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从而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的全覆盖和无缝化管理。政府职责的划分和责任机制的建立要通过政府规范性文件确定下来,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来督促责任落实。责任的划分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类型,根据行业管理部门"三定"职责进行划分,做到"责任到户"。
3.3加强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作为促进隐患排查工作更好进行的前提条件,应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培训的构成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和培训组织四方面。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等为主要培训对象。教育培训的内容有:首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职责要求等;其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的解读与应用;再次,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操作等专业知识。教育培训的形式大多采取集中授课、教学视频、书面课件、上机实操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
3.4考核与奖惩
考核与奖惩是推动政府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执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举措。
首先,建立政府部门职责考核机制。政府部门考核主要包括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地各职能部门的考核两方面。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将安全生产考核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各项内容所占比重不同,特别是大部分还只是采取"一票否决"式的"一刀切"考核方式,应逐步向过程考核、量化考核转变。其次,建立对生产经营单位奖惩机制。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奖惩机制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抵押金、税率浮动,黑名单等手段强化奖惩、制约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责任追究。
3.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建立国家、省、市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为核心,开展面向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全国范围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各级各地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监管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促进管理机制改革,并逐步实现日常管理、预警、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建设思路可以分为四大块:首先,以实现全国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共享为目标;在国家、省、市三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对主要业务数据进行集约化储存与管理;设置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换功能。
3.6开展企业隐患自查自报
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报必须按照排查、登记、监控、整改、评价、销号再报送政府的闭环流程进行。对于企业隐患自报方式主要采取基于信息系统的自报和小微企业自报两种方式。其中有条件的企业,要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政府隐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借口,定期接通上报网络,按信息管理系统的提示和要求进行填报。而不具备基于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小微型企业,可以采取书面上报所在地的政府及其政府的形式,但这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从北京顺义区的经验来看,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直接到企业中去,收集和书面记录小微企业的隐患情况,形成标准的记录格式,并整理汇总后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报送。这样既可以减少小微企业的负担,也保证了隐患上报的工作质量。
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从业人员的差错行为,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数量,降低事故带来的各项损失,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大事。
参考文献:
[1]高春学,曲志清,张建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6).
[2]刘艳萍,曲福年,田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4).
安全隐患
服务态度差:据我医院门诊调查结果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问题导致的纠纷及投诉占居所有医疗纠纷及投诉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的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如护理人员的服务概念、服务行业为没有适合当前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服务意识不强、讲话生硬、态度粗暴,就极易发生护理纠纷及投诉。另一方面,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注射、治疗工作。任务繁重,而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这些都及可能引起患者不满,导致纠纷及投诉。
技术水平低:我们不能否认在护理人员中,一些护理人员因操作技术水平不过关,尤其是婴幼儿的治疗时不能很好配合,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解释工作不到位,增加了患者家属的不信任,导致投诉较多。
责任心缺乏:个别护理人员素质差,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如三查七对不执行,导致配错药、换错瓶。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都极易导致投诉和纠纷。
法律意识淡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忽视患者的权益对一些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认识不足,对违规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及隐私等权利,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护理沟通协调缺乏:由于门诊注射室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是治疗完毕后就离开,与护士接触时间短,护士只忙于做治疗,忽略了巡视患者,未及时更换药瓶,与患者缺乏交流,在输液中如患者稍有不适,家属的不满情绪较容易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从而导致纠纷及投诉。
防范对策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疗主体在于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改善的听同时,更要顺应患者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概念,优化护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星级式人性化服务。多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防范措施,注重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时时体现理解和关爱,重视患者需求,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技能训练: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组织岗前培训和专业带教;对在职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在岗前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强调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如一次穿刺未成功,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表示歉意,安抚患者以取得谅解和支持,而决不能责怪患者;如再次穿刺失败,及时换人进行。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三查七对制度,巡视制度,这些都是保证理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操作钱、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在注射输液及治疗时要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代注意事项,随时查看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痛疼、肿胀、出血,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医疗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尊重患者的权利,及时覆行告知义务,避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理解。注意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处处体现理解和关爱。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尤其是患儿输液、治疗时再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针见血。治疗前通过患儿家长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方法,告之静脉穿刺的风险性,是家长心中有数,从而争取患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保证患儿穿刺的顺利进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应认真、耐心的对待患者的合理要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帮助,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结合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完成了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办法。结论:院方应对本院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分析和解决,以便在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健康的同时,使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应对办法
护理工作的重点除了要促进患者疾病的迅速恢复外,也要保障患者在护理期间不会出现心理、生理功能与结构方面的损害、缺陷,尤其是要避免患者的死亡。呼吸内科患者多为高龄,病情相对较重,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病情多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务必要在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常见安全隐患分析
1.1 法律观念淡薄
在实际工作中,呼吸内科的很多护理人员未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对各项安全隐患没有明确的认识,操作往往按照经验而非规章制度进行,这点尤其表现在输液操作当中,随意性较强,规范性较弱,容易因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错误操作,最终导致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1.2 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不足
一部分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掌握必须的工作技能,若同时存在经验缺乏的问题,就会使他们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判断,无法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操作,这点尤其表现在刚入院的青年护士群体中。护理水平的低下和经验的不足还容易导致操作失误问题,例如在呼吸内科常见的吸痰操作中,部分护士在开机时佩戴着无菌手套,口腔吸痰后立即进行气管吸痰,未对吸痰管进行更换,进而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
1.3 对突况的应对能力不足
呼吸内科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病情重且多变,部分护理人员因知识和经验的不足难以对突况进行正确应对,容易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医疗事故。例如在某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随按照医嘱完成相应的护理操作,但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其左上肢末端发绀仍保持原状,检查后发现左上肢的止血带没有去除,原因是护理人员静脉抽血后忘记将其取下。
1.4 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
虽然目前医疗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较快,但是部分护理人员的学习状态不佳,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容易因误操作而引起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例如在某无创通气治疗中,患者头、颈、肩应保持水平,其中头部应稍向后仰,该对于治疗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护理人员对此一无所知。
1.5 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痰液、唾沫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护理人员则长期处于被疾病传染的危险当中,但是很多护士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即便是在帮患者叩背排痰时也未采取防护措施,非常容易导致自身的感染。
2 如何有效避免和解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以人为本;“三违”;安全生产管理;监察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69-0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近几年来在不断好转,但依然艰巨,煤矿安全事故仍时常发生。通过大量的煤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三违”行为引起的,煤矿安全生产受矿井水灾、地热、顶板和冲击地压等客观因素影响是事实,但是人为的因素是可以克服的。本文分析“三违”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及它存在的理论依据,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1 “三违”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占国家总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的很高比例,国家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保障每位职工的生命安全,制定了《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煤矿企业自己也制定了劳动纪律和规则制度,企业职工如果违反了上述三大规程和劳动纪律,就会出现违规指挥、违规作业和违规劳动纪律的行为,简称“三违”行为。
从煤矿安全事故的分析来看,“三违”行为除了受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煤矿安全生产设备和安全管理等外因影响,还受职工的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消除职工的错误意识和心理因素是减少“三违”行为的根源,与“三违”行为有关的因素有许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①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趋近于意识作用下的投机行为,职工可能亲眼看到过或听说过许多安全生产事故,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每一次违章行为都会造成事故。根据海因里希统计分析的事故三角形,煤矿安全事故法则为∶死亡∶重伤∶轻伤=1∶10∶300,也就是说每300次事故中,才会有1起重伤或死亡以上的事故发生。当一些投机的行为被行为者感觉到具有较小的风险概率时,侥幸心理便随着产生。正是由于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造成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②麻痹心理。职工的投机行为成功后,久而久之,人们会疏忽大意,放松警惕,在心理上产生了麻痹心理。如一些高瓦斯矿井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低瓦斯矿井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在根据一些事故案例分析,低瓦斯矿井也容易发生事故。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编制的一些作业规程在实际施工进行不恰当、不科学的改编,虽然这么施工很久没有什么意外,习以为常,甚至得到矿领导的默许,这也是造成麻痹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大量事事故的年龄层次上来分析,麻痹心理发上在老职工的身上比较多。
③情绪化心理。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同时也就会产生复杂的心情。这种情绪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职工在疲劳和消极状态下工作就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较少麻烦的心理。然后在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这种情绪化导致“三违”现象的事故经常发生。
2 “三违”心理行为的理论依据
①煤矿安全双保护层。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结果,下面以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分析,瓦斯爆炸的本质是一定浓度的瓦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发生的激烈的氧化反应,由于矿井在正常的通风网络情况下空气的氧气浓度一般能到标准,则瓦斯爆炸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如图1,把控制瓦斯作为外保护层,控制火源作为里保护层,这样构成了双保护层控制瓦斯事故的发生。由于“三违”行为,可能导致瓦斯保护层或者火源保护层的破坏,但不一定发生安全事故(图1a两保护层缺口不重叠),但多少职工在同一地点发生“三违”行为,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图1b两保护层缺口重叠)。
②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危险性。概率论中有条的重要统计规律—墨菲定律: 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 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1-(1-p)n,从中可以看出,不管P的概率多么小,当n很大时候,pn接近1,这条定律告诉我们随着次数的增大,煤矿安全双保护层破坏越来越明显,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越来越来,不管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多么的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
3 坚持以人为本,控制“三违”行为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因素很多,但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矿井没有人的参与,安全生产也就无从谈起,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人上,通过处理好人的问题,使人、机和环境稳步运转,严格控制“三违”行为。
①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既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受害者,坚持以人为本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树立一种“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煤矿企业文化观念,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二是加大宣传范围,加强安全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煤矿职工的专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同时每个职工的素质各不相同,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较多,提高全员的素质显得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安全讲座、安全知识培训和竞赛等多种方式让职工加强三大规程的学习,全面提高煤矿职工安全文化水平。
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责任制度的实施,加强每位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煤矿企业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编制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措施和规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严格的包干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不论安全责任大小,都要追究,提高安全监察力度。
③坚持以人为本,狠抓现场管理工作。要严格落实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要求带班人员严格落实下井带班责任,与职工同上同下,按时交接班,带班期间要认真排查工作现场的安全隐患,做到现场查出,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以防范,并及时向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汇报,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得到整改,务必做到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闭环”管理;要加大下井带班人员的考核力度,考核办要制定考核细则,逐人、逐月详细考核;要继续开展好“手指口述”法管理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职工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行为;要把施工现场作为开展现场安全管理评优竞赛活动的主要阵地,强化组织和领导,基层区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教育职工要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科室要加强检查、监督和考核,使现场安全管理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
④坚持以人为本,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矿井要严格落实矿、科、队、班四级隐患排查制度,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班组隐患排查制度,做到班前检查、班中排查,班后复查,建立健全班组隐患排查整改台帐,对当班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对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建立档案,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进行重点防范和治理。今年在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上要更进一步做严做细,实行“首查问责制”,明确检查人员的责任,谁查出的问题,谁负责下发整改单,负责复查和验收。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都要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验收人员,并建立管理档案,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问题不但要要追查整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还要追查检查人员的责任,对多次查出的问题不能按期、按要求进行整改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考核办要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切实落实考核责任,确保小隐患不过班,大隐患不过天,真正把隐患排查整改与安全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
⑤坚持以人为本,狠反“三违”。进一步加大反“三违”力度。严格落实“三违”人员帮教制度,要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查找职工违章的根源,实现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一要查找职工安全思想上的错位。杜绝口上天天喊着“安全第一”,而当安全与生产真正发生冲突时,安全总为生产让步,致使“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二要查找管理方面的原因。各单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全方位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消除安全管理的盲区,使零星作业和单岗作业人员在违规作业上无机可乘;三要查找职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职工对安全措施和《规程》学习掌握得不够,就会无意识地从事违章活动,并且自己难以察觉。通过查找“三违”的深层次原因,对排查出的不安全人员进行及时帮教,强化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加强管理,从而将“三违”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遏止零星事故的发生。
4 结 语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与“三违”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控制“三违”行为,必须深入分析其心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思想,根除职工侥幸、麻痹和情绪化观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监察力度。
关键词 农村;防雷隐患;解决对策;三水区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176-01
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统称为闪电。在雷电天气过程中,雷雨云中的中性粒子发生碰撞,分别吸附大气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当正负电荷逐渐聚集,电场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较大的电位差会击穿空气,发生强烈的电荷中和过程,从而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农家小楼和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因此,雷电灾害对农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当前农村夏季遭受雷电灾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从农村的防雷减灾出发,探讨了农村的防雷隐患,给出了相关的对应措施,以期提高农村防雷减灾意识,将雷击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1 三水区的雷电灾害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地处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总面积达874.22 km2。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县,西南街道与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区人民政府驻地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 km,东南距佛山市禅城区24 km。区域形状狭长,南北最长为68 km,东西最宽为30.1 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 m,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古锅耳屋群位于三水乐平大旗头村,该古建筑群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因屋墙形似铁锅之锅耳而得名,整条村统一兴建,规划整齐,部分大宅更以双层花岗岩石筑成,中间夹有铁板、铁枝,其坚固程度,耗资之大,构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置身其中,追古抚今仿如时光倒流,令人流连忘返。2003年10月9日大旗头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授予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03年12月26日又被佛山市政府授予“佛山新八景特色景点――开发前景”称号。雷电灾害对三水区古建筑的影响也较大。随着三水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家小楼越建越多,楼顶的卫星天线、水塔等设施也越来越多,每年都会因雷击灾害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农村防雷隐患特点分析
农村雷击事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最近10年的统计表明,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部分发生在城市,而不是农村。但是农村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雷击造成死亡的人中大部分是发生在农村。
2.1 农村住宅建设不考虑雷击风险评估
由于雷击事故属于小概率事件,加上很多村民的防雷观念淡薄,而且由于宅基地不能随便更改等因素,目前的农村民用住房基本不考虑选址之前的雷击风险评估。而农村由于地广人稀,周围较为开阔,而宅基地的房前屋后往往种植高大的树木,因此,农民住宅成为雷击风险较大的区域。
2.2 农村建筑物防雷隐患
农村住宅是易于遭受雷击的建筑物。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农村住宅一般以2-3层小楼或者平房为主,大部分为砖瓦混合或者砖木混合建筑材料为主。由于受到成本限制,农村住宅一般不安装避雷针等防雷设施,其宅基地的选址也一般不考虑雷击灾害的风险评估,因此,农村的住宅较易遭受雷电灾害的袭击。由于农村一般居民用电电线较多,假如发生雷击,十分容易易于着火。假如住宅为木质结构,雷击起火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更大。
2.3 农村电器设备防雷隐患
限于农村的实际情况,目前大部分村庄均没有通有线电视,因此,通过电视卫星天线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成为当前农民解决电视资讯的主要手段。从目前的调查状况来看,很大比例的农村住宅均在房前屋后或者房顶上架设一根长长的木杆,用以安装电视天线,或者在楼顶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天线。这种电子设备很多没有经过防雷检测,一旦发生雷击很容易成为防雷隐患。除电视天线之外,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水塔等设备也在农村屋顶防雷的重点隐患之列。
2.4 农村的避雷设施隐患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目前有一些农村开始在自家的住宅上安装避雷针等防雷设施。但由于对雷电的防护概念以及科学原理了解欠缺,大部分的避雷设备在安装以及避雷产品的选择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据调查,很多村民误以为避雷针能100%避雷,往往随机购买一款避雷产品安装在建筑物上,但对于接地和引下线等相关设备或设施未加考虑。因此,很多高高竖立的避雷针不但不能起到防雷的作用,有时还适得其反,成为一个引雷设备。
3 农村防雷减灾对策分析
3.1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受当前农村的整体知识水平所限,在一些地区关于“雷击是天理报应”的迷信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既是天理报应,也是因果循环,当然也就不需防范了。因此迷信思想是引导农村科学防雷的思想基础,只有意识到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通天气显现,其有自己的科学发生发展原理,才能从思想上树立科学防雷的概念。
3.2 农村宅基地选择要有雷击风险观念
首先在宅基地选择时,要有雷电灾害风险防范观念。那些地形位置相对较高,以及气流汇合上升区域要尽量避开;对于迎风坡地形,由于其是夏季雷电的高发区域,因此,选址需十分谨慎,假如周围还有河流交汇的水汽供应,则更应该避免。
3.3 农村住宅建设加强防雷
在农村住宅建设时,要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比如在屋顶加装质量合格的避雷针,并做好接地等措施。房子的金属门窗和刚体架构要有接地设施。可以利用钢筋将屋角引下与接地线相焊接,然后在民房外墙大约1.5 m处间隔3 m-4 m安装接地钢钉,并将接地钢钉深埋地下,其上至少有1 m-1.5 m的土层覆盖。
3.4 农村电子设备防雷
农村住宅内外的电源线设备安装有序,尽量避免明线架空以及与房屋的木质结构接触。对于屋顶的室外电视天线,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使用电视或者卫星天线时尽量避免接触人体。对于屋顶的水塔和太阳能设备,其金属外壳必须采用两点以上的接地焊接方式进行防雷,在雷雨天气也应减少或避免使用。
4 结束语
雷电灾害对农村人民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是一个重大威胁,同时也是雷电灾害防御相对薄弱的区域。除上述的一些对策外,农村防雷还必须对当地的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特征有必要的了解。只有结合当地的天气气候特征,才能依据雷电灾害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防雷减灾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赛忠,林念萍,王小英.农村防雷适用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2]窦坤,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工作探讨[J].山东气象,2009,02.
[3]林念萍,张赛忠.农房防雷设计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