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教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劳动经济学教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政治教师虽说文科出身,但是青年教师大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可以开展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教师进行推脱,不愿着手这项工作,且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多。究其原因,大多数学校对于采用多媒体(包括课件制作和实施教学)没有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只将它看做一般教学,从而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学校领导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频繁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在全校营造出一种乐于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多媒体教学是以常规教学为基础和前提的,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技能的学习与使用,他们先要自己学习、熟悉、掌握、运用多种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编辑工具软件,然后按其制作程序,从课程教案分析到多媒体教案制作全过程,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他们还要做大量的准备和多次的试验。对于教师的这种劳动,学校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否则,教师何必冒创新的风险、花这番额外的心血呢?作为领导者需懂得公正原则,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竞争机制,给予多媒体合理的教学工作量,对质优者在晋级、调资、评优等方面作为优势条件,建立并实施这种建立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基础之上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2、具体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师就可以清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比如高中政治,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是记忆性的单调的学科,要想改变那种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学生消极接纳的不良态度与方法,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优良的传统教学态度及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适合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高中政治教学态度与方法:首先,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富有激情与活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也是传统教学里特别重要的一种教学态度和方法,因为这种亲和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情感,它像阳光一样温暖,既能使教师充满灵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比如讲授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时,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具体形象的动画,展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好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次,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高中政治教学经验,博学的政治知识底蕴,这样才可以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激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本身的知识系统不全面,又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就直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将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结果。试想一个自己对政治经济学都不熟悉的教师,怎么可能讲授好高中政治课呢?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丰富学生的头脑。最后,教师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用智慧型的语言驾驭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互动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它既是传统教学的主导方法,又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信号。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添他们之间感情的交流,从而提升教师的信誉度,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可以借助具有物质性的外部言语驾驭课堂,以辩证的思维阐述分析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而不是一味的用毫无感情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
3、结语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分析
对于法学专业而言,经济法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同样也是文理科专业的选修课程。由此可见,经济法课程教学所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而且教学创新成果对学生而言也十分有利。虽然该课程开设时间较长,对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此,有必要实现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创新理念
基于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突显出来〔1〕。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然而,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或者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学生都从事实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需将具体的方向确定为高等教育,尤其是经济法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较多,而且和我国宏观调控以及政府市场管理等存在紧密的联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创新同样应当将市场需求作为基础性理念,将目标确定为熟练掌握经济法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问题解构
(一)教学计划设计不合理致使经济法课程和基础课程相脱离
众所周知,经济法是部门法的重要组成,不管是对于部门法基本理论的掌握亦或是案例的形成都与法律基础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现阶段,各个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都已经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其当做所有专业公共基础课程〔2〕。正是设置了该课程,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使其能够对法学基本理论以及各部门法进行宏观了解,同样在经济法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经济法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与协调。但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管理类型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的开设通常是三年级,导致两门课程所间隔的时间较长。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会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两门课程继承性。
(二)教学大纲难以适应职业资格考试需求
高等院校已经在多个专业中开设了经济法课程教学,同时根据不同授课对象采取有效的教授方法。其中,对于法学与非法学专业而言,教学大纲的设置包括三种:其一,适用于法学专业,课时总数是36课时;其二,适用于全校选修,通常在文理科专业中开设,讲授课时数为36课时;其三,适用于政治学、公共管理、工商与经济学等多种专业,总课时数量是54课时。虽然高校对经济法教学大纲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但其内容始终无法与教学实际需求相适应。从本质上讲,通过教学大纲所反映出来的经济法教学内容需将为职业资格考试服务作为核心理念〔3〕。目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所以,本科教学更应当和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对学生执业素质水平进行全面培养,只有这样,在学生毕业后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与执业需求相适应。需要注意的是,执业资格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其从事某一工作的入门考试,将对学生能否从这这份执业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开展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同样要为执业资格考试提供服务,才能够为学生不同种类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一般来讲,经济法课程所涵盖的执业资格考试包含了国家级的统一司法考试与会计师资格考试,而经济法则是其考试的要点。
(三)多媒体教学方式存在局限
新时期背景下,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在教案方面,通过计算机排版也有效地避免了手写教案的弊端,优势十分突出〔4〕。通过对计算机的运用,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对授课的内容进行增减或者是更新,便于多媒体授课课件的制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演示电子教案的方式也十分普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引入电子化教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电子档案内容十分详细,所以学生在课堂中过分地依赖屏幕,与教师互动减少,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对师生交流产生了严重的阻碍〔5〕。除此之外,对幻灯片进行运用仅仅是复制电子教案内容,也就是平面化的文化演示,画面相对呆板,无法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课堂教学的单纯性与实践严重脱节
在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方式就是课堂教学,而最终的目标则是应试教育,更强调说理。虽然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构建健全经济法学知识机制,但同样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有机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因而也无法对法律本质价值与规定合理性进行深入理解。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实际案例纠纷,无法对所学知识内容合理运用来解决,直接表明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6〕。根据法学理论表明,实践是理论的主要来源,但同样也高于实践,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根据这一观念分析,理论始终是理论,而实践也始终是实践,两者间界限扔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理论生产者与实践参与者间的界限也明显。虽然能够正确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但真正做到却具有极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课程教学必须全面创新,以保证其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全面增强,使得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
(五)辅助教学资料库不完善
在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所以学生的参考资料也就是笔记与教材。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无法通过有限时间传授全部与经济法相关的知识。所以,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则需要课下自主学习,但教师课堂所传授的信息与知识量仍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教材亦或是笔记,都难以包含全部法律条文或者是案例与其他信息内容。但经济法课程教学却具备了自身特点,作为本科学生,一定要深入了解法律条文的规范方式,并且在案例的帮助下深入理解法律条文内涵,以练习题的方式完成自我检测,这在辅助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构建适应教学计划与大纲的资料库,需要学生在图书馆自主查询〔7〕。如果是学习经济法初期,学生很难正确地辨别资料的适用性以及价值,很容易被资料内容误导。所以,作为专业授课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教学计划与大纲具体要求,进而对辅助教学资料库进行构建,及时进行更新,以达到教学效果增强的目标。
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
(一)教学计划的全面创新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能够为学生对经济法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以后需要及时开展经济法课程,坚决不允许间隔的时间过长,以免学生将法律基础课程知识点遗忘。在这种情况下,需对非法学专业的三种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在二年级开设经济法课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法律基础课程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大纲的有效创新
对于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必须要参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对其未来从事会计师职位的影响极大〔8〕。所以,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经济法课程有必要与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贴近。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经济法部分的理论基础就是“大经济法”,也就是融入了与该行业相关的民事法律以及经济法律知识内容。为更好衔接经济法体系和其他的课程内容,并不应当在教学大纲中全部纳入,而隶属于经济法学科的内容,应在非法学专业教学大纲内容中适当地融入。
(三)灵活运用电子教案使用技巧
第一,详略得当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电子教案应详略得当,如果内容过于详细,学生对于屏幕的依赖性会增加,无法重视教师讲授的内容,制约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若内容过于模糊,将难以清楚地演示知识的难点与重点,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所制作的教案应当以简单为主,特别是教材内容,应当详细地罗列出各级标题,以保证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针对重难点知识内容与教材中不存在而实践生活中常见的知识点也需要进行详细地演示,确保课堂角度对教材的尊重,但同样不仅仅局限在教材范围内,进一步提高电子教案的实用性〔9〕。第二,灵活性原则。针对文科类电子教案的制作,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文字演示相对较多且画面呆板。采用多媒体的课件数量不多,尤其是在经济法电子教案中,问题也始终存在。所以,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电子教案,不仅应具备文字演示的内容,同样还要涵盖真实案例照片,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求,与案例、习题以及法律法规相结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通过案例链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技巧。与习题相结合,可以将其设计成选择题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严格地检验,不会占用课堂的较多时间,同样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强。第三,有机结合手写板书。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特点明显,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然需扬长避短,以保证其优势的充分利用与发挥,进而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应与手写板书有机结合,以保证和学生更好地互动,积极地转变计算机教学单纯性特征所形成的沉闷状态。
(四)实践教学比重的适当增加
经济法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种,与社会现实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各高等院校在毕业前都会设置实习环节。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方面,导致毕业实习的形式化严重,而且通过实践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也并不多〔10〕。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以保证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讲解公司法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至工商管理部门,对公司设立与解散等多项程序予以深入地了解。而在对银行法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银行中,对银行法律规定予以了解。
(五)辅助教学资料库的灵活运用
要想保证经济法课程教学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就必须要积极构建资料库,进而为经济法课程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为学生课下自学提供帮助。第一,案例库。由于经济法的实用性极强,如果课堂教学仅传授理论知识会相对枯燥,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其中,将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趣味性。通过对案例的运用,能够与教学实际需要相适应,以某个知识点亦或是几个知识点为切入点,通过报刊报道亦或是现实生活取材,在完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与讲授内容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案例,学生则可以表达个人意见,最终教师要进行总结并分析。但是在选择案例库案例方面,应尽量保证案情陈述的简练性,与图例相互结合,以保证学生能够对案件中存在的法律关系详细地了解。如果案例过长,将占据大量课堂时间,学生的疲劳感也会明显增强,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设计案例〔11〕。要想使案例更加生动与真实,在对案例库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应当对多样化的现代手段进行运用,像是图片资料或者是影响资料等等。第二,习题库。制作习题库的目标就是严格监督学生自己测评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巩固掌握程度,并根据存在的薄弱之处展开深入地学习。对习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应简单地重复教材知识点,而是要以案例形式串联章节所包含的知识点,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进行考察。为此,习题库习题必须具备深度与难度,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原理解决。而在形式方面,也可以选择使用不定项选择题型,应用在学生日常成绩考查中,以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抄题并写出答案,尽量节省课堂的时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经济类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明显提升,特别是懂经济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而经济法课程集中了理论、实践和应用等内容,对于专业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高等院校中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赞.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180-182.
〔2〕杨小辉.财经类民办本科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49-250.
〔3〕张素伦,王丽娜.互联网对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挑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12-114.
〔4〕刘阳.经济法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商情,2016,(48):118.
〔5〕白云伟.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05):48-50.
〔6〕陈兴华.浅谈非法学专业本科经济法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面试答辩方式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4):114-115.
〔7〕陈瑶.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创新〔J〕.才智,2014,(25):188-188,190.
〔8〕陆冬梅.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250-250,251.
〔9〕康永琴.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4):73-75.
〔10〕雷雨,方烨.高职经济法课程情境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2015,(04):62-63,66.
培养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是职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要适应时展,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分析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措施,努力打造科学高效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机制。
关键词: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所以,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难”,从而造成了“招生难”的局面。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表面的人才饱和、过剩,恰恰预示着人才的短缺,饱和的是“大陆人才”的饱和,“特色人才”的短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必然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以从事与电有关的设备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维护,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数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工作。近几年来,各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看好。
2建设目标
2.1培养适应机电设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教育,加强工学结合力度,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素养形成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努力培养适应机电类岗位的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2应具备的能力
(1)高等数学应用能力;阅读简单英语专业技术说明文件和简单会话能力;进行常见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2)具备分析与设计常用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3)具有从事家用电器与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4)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实践技能,具备机电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应用能力。(5)具有在相关专业继续学习与深造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2.3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2)懂得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
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3.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品工艺流程为载体,以行业新技术为重点,保证建设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以真实的产品工艺流程为载体,呈现机电企业生产场景中的操作过程,以新技术为重点,突出核心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及职业素养的训练,改革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开放性、标准化、集成化、动态化、高效化、交互式”为原则,构建开放式平台,保证了建设内容的实用性。开发面向学生、企业工程技术员等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包。
3.2探索有效的教学形式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如教师讲授与高职生讨论相结合,布置专题,由高职生讲说,教师点评总结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高职生理解。定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开拓了高职生的视野,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就本课程中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聘请专家举办学术报告,帮助高职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鼓励高职生走出课堂,自觉参加活动、练习,使高职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高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能力。基于这样一条明确主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而且,整个教案的内容组织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技术的引入背景,注重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通过对相应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应用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充分考虑到应用机电技术专业技术特征,设计“普适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了应用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知识传授与提高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切实增强设计能力。基本思路是:按培养形象感知、思想洞察、逻辑思辨意识和相应能力的架构组织教学单元,使学生了解教学宗旨,认识能力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学习与应用中的意义,以及培养训练的方法。然后选择相应的作品加以解剖,按照选定的角度,重点分析其主要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实践训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其他课程习得的知识与理论,以及在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获得体验全部调动起来,共同促进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意识和能力的增长。
作者:刘美荣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
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安全监管、安全服务、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缺口达43万人,基层应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不足。2020年初突发的肺炎疫情,大量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经简短集训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凸显了基层社区安全与应急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现有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难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高等教育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夯实理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根本所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笔者调研了我国7所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情况,研究分析其共通与差异之处,从顶层设计、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给出建议。
1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1.1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
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应急管理理念和行动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与风险社会相适应的学习型和弹性化校园应急文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多元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体系。高校还应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人才能力、素质与行为培育科学研究,通过应急管理领域的持续学习避免僵化、鼓励创新。
1.2专业知识传授
应急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应确保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齐头并进。在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没有系统的应急管理基础知识传授,就无法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扎实的理论知识传授也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的联系,设计创新教学案例,保持教学内容与应用需求同步。
1.3实践能力培养
应急管理人才运用专业化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与应急事务相关的预防、预警、处置、评估、恢复等工作。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过程应与区域公共安全管理相融合,重视与地方行业和企业深层次交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应急管理人才应具备风险防范、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等能力,将应急管理知识付诸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转化为安全效益,最终为政府、基层社区、行业企业的应急管理保驾护航。
2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应急管理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长期以来,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独立的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教育在国内尚未成熟。2019年,教育部虽批准增设管理学门类下的应急管理专业,但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院校仍较少。
2.1主要课程
在7所院校中,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暨南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青岛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或应急管理方向,主干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见表3、表4所示。武汉理工大学将安全科学中的公共安全问题与管理科学中的应急管理问题相结合,体现了学科交叉和防灾减灾特色。暨南大学从公共治理角度系统的开展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建设,特别注重满足地理区位对处置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要求。河南理工大学依托矿业安全拓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并将安全系统工程等安全学科主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另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府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培养社区应急管理人才。防灾科技学院依托地震行业优势,开展地震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高端化工和现代海洋产业背景下建设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矿业安全开展公共安全方向知识体系建设。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设置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基本理论课程,其专业必修课明确分为安全工程课程知识群和公共安全管理课程知识群,见表4所示,专业选修课明确分为安全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类、消防与安防类、能力拓展类4类课程知识群。对比分析看出,7所院校的专业课设置体现了各自的地域性或行业性特色。应急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侧重于管理科学,其他交叉学科课程多为选修课;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侧重于安全科学,管理类课程多为选修课。整体而言,由于各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不同院校在构建应急管理课程体系时,主要根据本院校性质、办学特色、学科背景等开展,应急管理学科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课程体系。
2.2实践教学
各院校培养方案变革体现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弱化军训、金工实习、思政课程实践等。7所高校的集中性实践教学多围绕传统模式展开,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线(见表5、表6)。从学分比例上看,武汉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12.2%~18.8%;青岛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劳动关系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16.5%~26.5%,工学学科背景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比重高于管理学科背景。从内容上看,武汉理工大学设置有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推演实训、不同学期的专业调查和管理技能实践等环节;劳动关系学院实践环节体现“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消防和安防技术”的逻辑体系,两高校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系统和具体。从调查情况看,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仍侧重理论储备,技能实践培养能力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
2.3教材建设
7所院校中应急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教材建设比较突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等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学》、《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灾害社会学》、《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等教材;河南理工大学出版的《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概论》、《公共安全法律法规概论》、《国家安全论》等教材;防灾科技学院出版的《灾害经济学》、《应急管理概论》、《灾害风险管理》等特色教材;安徽理工大学出版的《通风安全学》等。各院校主要围绕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应急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目前,本科院校缺少符合本科层次要求的应急管理专业技能实践教材,在实践教学中更多依赖于自编的指导教案或高职类培训教材。综观教材建设现状,尚未形成统一的应急管理系列规划教材,亟需进行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组织专业教师及行业专家展开编写。
3建议
经济法是我校非法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从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问卷调查,考察我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目前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经济法教学;问题反思;解决路径
经济法是高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法无论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均为使学生通过学习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规定,掌握市场经济运行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能够在将来本专业的实际工作中解决相关法律问题。这种培养目标的设置符合目前高校提出跨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很多高校普遍重视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也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我校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由政法学院教师担任,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如进行经济法精品课程建设、出版了两本经济法教材,但由于学生法律基础、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的限制,目前在经济法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后经济法教学工作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掌握仰恩大学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笔者对13级和14级的会计、工商、财管、物流等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同时针对个别问题对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访谈。问卷和访谈的内容涉及教材、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要素。
一、我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目前,仰恩大学非法学专业中开设经济法课程的有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等共计6个管理类专业。从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经济法课程较受重视,均被设为专业必修课,总课时为48学时。近三年来,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教材均采用政法学院老师编写的教材并由该学院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经调查,经济法课程普遍受到非法学专业学生的重视。2014级和2013级的管理类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9.44%的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对自己重要,只有10%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对学习经济法的目的,绝大部分学生也形成了积极正面的认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90.22%的学生认为学习经济法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及自身权益的保护,只有9.78%的学生认为学习经济法是“学校规定必须上”的事情。笔者于2014年参加福建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的经济法学教学研讨会,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嘉庚学院等12所省内高校的教师代表进行了经济法教学情况的交流。相比其他高校,仰恩大学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有自身特色:一是使用自编教材。当其他与会高校代表还在讨论计划出版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时,我校政法学院已出版了两本适用于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材,《通用经济法》和《实用经济法》,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后者是在完善前者的基础上,为我校非法学专业本科生“量身定做”的经济法教材。二是重视经济法教学。目前我校非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把经济法放在专业必修课里,而与会的绝大部分高校的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性质定为选修课。三是经济法的教学契合非法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例如管理专业的“三创精英班”的经济法教学,紧跟“三创精英班”专业课的教学,强调经济法的教学也要为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优和创业人才培养服务。
二、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有一定的特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
(一)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学院老师编写的专为经管类专业使用的经济法教材。这本教材虽然注意到了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在学生的法律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注重实用性,但在内容上仍有不足:一是只考虑了一般教学需要,而没有具体的专业针对性,即没有跟授课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二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在进行调控经济时出台了大量的经济政策,而且随着国家发展方针的调整,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这些经济政策及其变化不能及时反馈到教材中。
(二)教学内容没有专业针对性
正如上述所讲,我校非法学专业使用的经济法教材充分考虑了非法学专业的一般教学需要,在内容安排上不限于部门经济法,还包括民法、商法的一些内容,体系庞大而丰富。那么我们授课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是如何选择教学知识体系的?笔者收集查阅了学院担任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发现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按教材编写教学大纲,把教材所有内容都列入教学大纲内,不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原则———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要求;二是不同专业,包括经济、工商、市销、会计等专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而没有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和对本专业领域法律知识需求的不同;三是同一教师在不同时期担任不同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仍然使用同一教案、教学大纲,完全忽视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法律、国家政策的变化。上述问题归为一点就是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即没有根据授课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在专业领域对法律知识需求来确立教学知识体系,而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有二:一是难以在有限时间(54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二是难以实现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所承担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课程的任务。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分别占到100%和74.46%。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得知,讲授法主要是针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注重法律概念、原则的讲解。这不容易引起没有法理、民法等先修课程基础的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容易变成满堂灌,最终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是法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法。从调查结果来看,老师们也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对于案例教学认识不足,所选取的案例有的比较简单,主要用来说明概念、分类等简单的知识,使案例教学变成了举例说明;有的案例过时没有时效性,远离学生生活;而有的案例涉及问题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达到通过案例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目的。
(四)授课教师缺乏相关经管专业知识背景
经济法课程具有“经济性、政策性”,内容丰富,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法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目前我院担任经济法教学任务的老师都不是经济法专业的,同时也无经济、金融、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结构上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经调查,这些任课教师均反映,当讲授涉及其他专业领域的法律制度,如税法、金融法、财政法等时普遍感到困难重重。如果老师上课都讲得吃力,可想而知,学生也会听得吃力,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实现应有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对经济、金融、会计等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五)学生欠缺经济法先修课程知识,普遍缺乏学习兴趣
此次问卷调查表明,非法学专业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兴趣还不够高,只有27.17%的学生喜欢上经济法课,63.04%的学生对经济法课兴趣一般,还有7.07%的学生不喜欢经济法课。授课教师在学院教学座谈会上对经济法教学情况的反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活动参与度低等)也印证了问卷调查结果。从学生角度,分析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缺乏经济法先修课程知识。虽然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大一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该门课程的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较少,只对我国法律体系作简单介绍,内容上远比经济法课程的先修课程———法理、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粗略。所以思修课中的法律基础的教学仅为一般的普法教育,而不是经济法课程的先修课程的学习;二是对经济法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否认经济法专业必修课性质,把经济法的学习当成了普法教育,忽视了经济法课程已成为非法学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基础性课程的作用;三是学习方法不当。经调查,41.18%非法学专业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基本只有课堂的听课,21.57%有预习,28.10%有复习和17.65%有看辅导书。即使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有79.89%的学生承认只能完成部分。上述原因造成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有畏难情绪,进一步降低了对学习经济法的学习兴趣。
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教学知识体系
正如前述所讲,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授课,同时经济法课程的课时不超过54课时,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知识体系。在确定教学知识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经济法教学目标。我校办学定位是教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立足于培养本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型人才,要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经济法基础理论和法律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法律问题的实务能力作为经济法课程目标。其次,要根据具体专业的经济法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如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重点讲授与工商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如公司法、合同法等。会计专业的学生,税法、财政法、金融法应重点讲授,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应当作为重点章节等等。再次,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经济法基本理论部分要保留。最后,还需要处理好经济政策与经济法规之间的关系。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出台相关经济政策,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等。这些经济政策有些是贯彻执行经济法规的,有些则与现有的经济法规相矛盾,这需要授课教师作出解释,以免使学生产生混乱。对相关法律的立、改、废情况也要关注,及时补充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更新教学。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教师在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正如前述所分析,这两种教学方法均有不足的地方,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经济法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讨论法、参观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要相互协调和配合运用。在上述多种教学方法中,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早在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就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1世纪高校教育也提出了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也与我校的应用教学型的办学定位和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同时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需要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按照现代教学理论和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①,而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呢?授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案例教学。
正如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是我们在经济法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做好案例教学,要做好三个环节。首先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一是尽量选择综合性案例,内容能涉及到某章或某几章的主要知识点。案例如果过于简单仅涉及某个法律概念而没有难度,难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是选用法院公开的与授课学生专业有关的案例。这种已经法院判决的案例有三点优势:(1)真实又与专业有关,学生有熟悉感,能引起兴趣;(2)附有判决,通过判决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务中法院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法律原理的运用(如泸州二奶继承案);(3)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司法案例,若发现判决与原理不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这种不一致究竟是理解的错误还是原理本身的问题。三是在选择案例时,还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由于法律的修改,有的旧判决已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了,这种司法判案就不能再使用。其次,导入案例。案例既可以在新知识讲授前引入,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在新知识讲完后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结合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站在不同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只作指导,不给答案。最后,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及法律规定点评案例。
2.采用模拟法庭教学。
选用典型的经济法案件,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在法庭上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是比较新颖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措并举,完善教师背景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在专业素质提高方面,作为担任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作为法学专业教师,往往缺乏的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法学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建议,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看书或网络教学视频学习,如MOOC等。还可以去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旁听相关经济管理类课程,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关心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当前经济生活热点问题,敏锐捕捉经济热点事件所包含的经济法律制度问题,把涉及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经济热点事件引入教学中。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①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做好经济法教学很重要。学习兴趣既可以是学习的原因也可以是学习的结果。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对经济法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经济法的意义,明确经济法的教学目的就是学习有关经济的法律知识用以解决经济管理领域的法律问题,这有助于将来的就业工作;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授课,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很难让欠缺经济法先修课程基础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后,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表格、动画等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容易有成就感,自然就会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了要解决上述主要问题外,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经济法课程的考核。单纯依靠期中、期末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过于简单,也不科学。应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成绩,注重平时考核,包括出席、回答问题、作业、课堂讨论等,既要考核理论能力也要考核实践能力。二是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时间。目前我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的课程排在大二上学期,这种安排不尽合理。因为经济法的教学内容要与授课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而这时候授课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基本还没开始,既无本专业知识又没有专业意识,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最好安排在本专业课基本学完之后。
四、结语
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积极有效地解决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文对我校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课堂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构建合理的经济法教学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路径来解决。上述路径的采用,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使经济法课程真正为非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
作者:王晓丽 鲍莹玉 单位:仰恩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安德森著.认知心理学[D].杨清,张述祖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D].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王佳慧,王研.经济法本科教学注意问题及应对原则———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学阶段性改革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4).
[4]张影.经济法案例教学立体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5]孟继超.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6).
[6]孟繁超.经济法教学实践性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实用性原则。
它是指课程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是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工作中所经常用到的,即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侧重于培养本专业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此,我们对过去基于结构完整性所组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审核,将其中那些在工作过程中用得少或者根本用不着的内容坚决予以剔除,仅保留工作过程中用得着、且用得多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的实用性。
2.实践性原则。
它是指课程内容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为此,我们明确要求课程标准应包括能力训练情景。每个能力训练情景项目必须目标明确、程序科学、效果可检测。这是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根本所在。
3.协调性原则。
它是指各课程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时间顺序上应相互协调,力避相互任意重复、倒置等不合理现象。由于历史的以及现实的种种原因,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顺序安排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我们对本专业所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协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所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我们将所学课程按照其作用地位不同依次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四个类别。在这四类课程中,排在前面的为排在后面的起着支持服务的作用,因此,它们在教学时间上也是依次先后实施的。二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各课程类别中分别设计不同的课程。如: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计有入学教育、军训、大学英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有企业常用应用文写作、管理学基础、企业统计理论与实务、企业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等课程;在专业技能课程中设计有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劳动与社会关系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会务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等技能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中设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实务等课程。三是全面清查落实课程内容的协调性。包括清查并处理各课程中已有的内容重复、不适用、位置安排不合适等等问题。
4.校企合作开发原则。
它是指课程标准的开发建设必须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应业务专家共同完成。这是确保课程内容实用性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要求各课程标准建设小组成员中必须包含两名以上行业企业的相关业务专家。其中,校外专家主要负责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确定,校内专业老师主要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考核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通过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让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社会、企业对该专业学生在知识、技能与素养方面的要求,为我们科学设计课程学习目标、选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重要依据。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设计
在高职层面,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内容结构直接决定着其规范的范围,也就直接决定着其作用发挥的大小。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课程标准的规范与指导作用,我们将设计课程标准内容结构的指导思想确定为:能较全面规范并指导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即新开发建设的课程标准既遵循学习领域的课程建设思想,又不拘泥于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内容,而是指导范围应更广、指导作用应更强,更加实用。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确定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考核评价、资源建设、其他说明等五个部分。其中,课程基本信息是课程标准的前导说明性内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建议学时(包括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等;课程设计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习内容设计、能力训练情境设计,以及实施进度安排等五个部分。而且,这五个部分具有较严格的先后逻辑顺序。其中,课程学习目标是最核心的内容,其他内容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排序第一。
其次是课程学习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再次是能力训练情景设计,它是围绕能力目标实现建立的以案例、项目、任务等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是学习领域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最后是教学进度安排。它是对课程全部教学内容以每次教学活动为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内容与时间安排。考核评价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它是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内容的规范与指导。包括课程考核所应关注的重点、采取的方式、分值分配以及合格判断标准等。资源建设建议是针对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教材、课件、教案、习题库、试题库、网络资源等)所提的合理化建议,是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说明。其他说明是指对课程标准的建设和使用需要说明而在前面又没有说明的内容进行的补充说明。这部分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可有可无。
三、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步骤
通过实践总结,我们以为,将课程标准的建设步骤确定为以下六步较为合适。下面以《企业统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建设过程为例加以说明。第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几个定位。一是明确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管理意识与能力,属于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二是明确本课程的应用方向。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岗位定位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本课程的应用方向即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所涉及的统计实务。这两个定位实际上就决定了课程学习内容的选取和学习情境设计背景。第二步,与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岗位的专家人员一起研讨,他们在工作中所需的统计知识、能力与素养,从而形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第三步,围绕有效实现已确立的统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设计本课程的能力训练情境项目及其实施步骤。第四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该安排以一次教学活动为单元,将全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进行分解,并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进行安排。第五步,设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第六步,明确本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四、课程标准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想开发建设出一份较理想的课程标准并非易事。我们通过一年多时间,以及多门课程标准的建设实践,对此深有体会。我们以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到位缺一不可。
1.领导要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课程标准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领导要制定专门的激励政策,一方面对积极参与、成果显著的,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另一方面,对消极被动、应付甚至事不关己者,予以物质和精神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对课程标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老师参与课程标准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可以规范课程标准建设的管理工作,使之健康有序推进。反之,如果领导重视不够,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就缺乏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设工作自然也难以开展下去。
2.专业带头人要能扎实推动。
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作为课程标准建设的主要执行人员之一,要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动落实课程标准建设项目。同时,他还要有较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科学带领并指导团队成员开展课程标准建设,确保建设实效。如果专业带头人只是承担一个传话筒的作用,对于到底如何建,建成什么样等具体问题没有任何意见,那么具体从事建设的老师就会无从下手,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要么就是建得五花八门、要么就是随意照抄照搬别人的成果敷衍了事、甚至干脆抵制不建等,总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
3.专业老师要积极投身建设实践。
课程标准的建设最终是由专业老师来落实的,建设成果也最终是为专业老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因此,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是保障建设质量与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建设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专业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努力。如:他们要认真研究学习并消化吸收相关的开发建设理论思想;要走访多家企业相关业务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结合已搜集到的多方面信息,以及标准建设要求,撰写课程标准草案、还要对标准草案进行反复修改、锤炼完善等。只有专业老师自觉积极投身这项工作,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课程标准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如果专业老师带有任何畏难情绪,或者被动应付,这项工作就要么停留在口头上,要么只落实在形式上,难以实现预期。
4.要确定出科学的建设指导思想。
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会建成什么样的课程标准。我们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切实服务于专业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需要。正是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的建设原则必须是:职业定向性、实用性、实践性、校企合作开发等。也因此,我们在建设中进一步研究明确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研究确定课程构成;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研究职业工作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总之,我们始终围绕职业做文章,围绕“实”字做工作。反之,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应对上级检查,即标准建设出来后只是给人看的,那么我们在建设中就会围绕检查要求而建设,建设中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标准如何更好地符合检查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合上级或领导的“口味”,自然就容易脱离实际应用需要。
五、总结
一、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自身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专业设置不仅需要对当前社会各个行业人才需求的科学分析,还需要把握市场动向从而找准热点专业。但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此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其集中体现在院校对于社会各个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不敏感,并且对于各个行业不同岗位的调查也明显不足,进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能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点。
2.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以能力素质为主。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此方面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对实践应用技术重视偏低。这就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足够实践应用能力,但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不符合目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3.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方面,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多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其主要其中体现在目前存在的课程建设体系还没有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使用的部分,而部分院校继续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体系,从而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所冲突;而部分院校则采用了新型的技术课程建设体系,但因为课程建设模式的设计和实践远远不足,从而导致了技术课程建设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降低了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质量。
4.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机制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产学合作,即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可用性。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情况来看,在产学合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其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和相关的行业进行合作,并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校外力量的融入也不明显。
二、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的优化措施
1.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体系
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时,相关人员应该明确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保证其设置的专业拥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并且还要把这些专业与各个技术等级证书相结合,从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稳固的发展;其次对于热点专业的设置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杜绝跟风现象,结合院校本身拥有的优势和热点专业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工作,然后与一些热点专业对应的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严谨的进行热点专业的设置。
2.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针对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两难处境,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相应的研究人员应该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构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其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相关的教育人员应该重视不同课程的实用性和融合性,把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机合并,从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课程体系;第二在技术应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借鉴德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把社会各个行业与对应课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适当的降低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
3.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首先应该有浓重的现实意义,还要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在此方面,应该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教学计划应该在市场稳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第二,教学计划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和心理身体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教学计划应该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辅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第四,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生源混杂的情况,相关院校应该发掘共性与个性共存理念,即对于同一专业的不同生源,在大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该保持一致,但在细节的培养计划方面则可以适度的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性;第五,教学计划的进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的的完成;第六,教学计划应该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融入其中,进而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第七,教学计划应该涉及一些具有地方或区域特色的专业,从而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实力。
4.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中产学合作机制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该让企业直接参与到院校专业建设中去,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其次院校可以通过科研开发等手段,把校外企业和学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增进校外企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入程度;最后产学结合不仅有利于相关企业了解学生现状,也让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该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从而构建人才和企业之间的最优组合。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改革,社会各个方面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本文经过科学合理的探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的策略,给广大高等职业教育人员带来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经验。但因为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现状和条件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在实际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员在进行基本建设工作的时候,应该根据本区域在此方面的建设现状和特点,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在本区域内的发展动向,全面的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工作,从而促进本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吕静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复合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化工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人才规格不尽相同。鉴于此,我们将化工人才规格概括为“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其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意能力,能够娴熟地运用专业技能去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具体来说,化工类高职学生应严于把关、富于创意、善于操作、长于沟通。严于把关指把好生产过程关和产品质量关;富于创意指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具体岗位上都能实现再度创作,从而使产品设计师的意图锦上添花;善于操作指不仅娴熟地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还要熟悉前后相邻岗位的操作,一专而多能,保证团队的整体协同;长于沟通指长于交往、交际、谈判,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二、“三位一体”是化工类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化工类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特殊困难。化工生产是比较危险的岗位,工作岗位分工较细,无法成批接受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基于此,学院探索了一条“三位一体”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三位”即立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结合,依托“株洲化工厂”和湖南化工集团实施工学交替,对接校外合作企业推行顶岗实习“;一体”即三种方式是前后相继的有机系统,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目前,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能有效覆盖化工类专业;湖南化工集团的依托作用越来越明显,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并派有丰富实践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接校外合作企业的覆盖面日渐拓宽,程度日益加深。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意能力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多做观察性、演示性实验,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要做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个好的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体系是基本保证,要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岗位技能进行对接,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对接,把课堂环境营造成一个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让课程内容反映当时企业的生产需要。同时,还要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的最新技术进行对接,使课程计划处于动态中,随时可以接受企业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修改,让学生与未来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知识、良好的业务素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基础化学实验掌握基本化学分析与测试技术,学会操作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仪器,培养学生的化工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仿真的工厂环境中工作,使学生与工作岗位近距离对接,享受到操作真实化工机器的感觉;将学生带到工厂、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感受到工厂的工作氛围以及与工友工作的文化氛围,融入企业文化,感受团队意识,获得实践经验,为未来的上岗打好基础。要实行“工学结合”,还需要由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让企业积极地接受学生参加顶岗实习。
同时,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报酬,提高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三方代表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专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课程培养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等内容,修改课程授课计划,基本做到课堂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方法多使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培养他们化工操作、应用、自动化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构建突出“创意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解决人才培养方式的核心
从培养化工产业需要的“创意与操作一体化”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目标出发,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构建了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化工产业从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即综合职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职业基础素质、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三个模块构成,前两个模块主要积累知识和技能,第三个模块通过项目课程的开设综合训练创意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模块的设置是化工类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特色。项目课程的开设要建立在明确的岗位基础和工作任务上,直接使用行业标准,有特定的师资要求及安排,也有特定的施教场所安排,一般通过创设职业实践情景或直接在职业环境中展开教学。为突出对创意能力和创意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工学结合三年不断线、创意品质培养三年不断线。我们构建的突出创意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源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属于行动体系课程观,即按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来设计课程体系。
四、实行兼职教师“AB角制”是破解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瓶颈的关键
化工专业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从业资源,在师资培训途径上也有别于一般的高职专业。化工类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兼职教师库的建设上。可以通过聘请化工专业的行家里手来担当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教师,以弥补自身师资的不足。但是化工类高职专业的兼职教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流动性大、突发性任务多,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破解这一“瓶颈”,我们比照国外同类职业院校的通常做法,按行业的A,B角制度建立动态优化的兼职教师库,即一门课有两名以上的兼职教师担任,A角有临时性任务,B角可以顶上。这种做法一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实践技术水准和专业水平;二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三是把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也能为青年教师到工厂去实习锻炼开辟路径,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四是丰富了师资结构,能很好地保障教师的教学需要,不会因为老师的缺失而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双师素质强化、双师结构优化。为建设好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我们还通过实施“五项工程”,建成一支动态优化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开展项目合作、参与课程建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教能力,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创新校企“共享”机制,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成400人左右动态优化的兼职教师数据库,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长效机制。具体做法有: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兼职教师20%更新率,并通过末尾淘汰制与不合格淘汰制保证队伍精良。
五、“共建”“共享”“共管”是顶岗实习管理的重点
顶岗实习是化工类高职院校的难点,化工类工作的特殊性和岗位细分等特点,决定了不可能成建制地接收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鲜明地呈现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而以分散为主的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顶岗实习基地共建、指导教师共享、实习工作共管的办法,依托骨干合作单位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区域工作站,人员共派、管理延伸,从而创新了管理体制和机制。
六、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关键要有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学校与社会的实践,从化工人才培养平台、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具有的核心能力、教师的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开展化工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丽玫 潘勇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三篇
1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注重教育体制改革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帮助职业生解决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首先,精品课程在体制建设方面选聘了优质资源,尤其在国外先进技术课程上进行了引进,这是国内职业课程不具备的;其次,精品课程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以某个精品项目为总指导,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最优化发展;从两个方面加快了职业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
2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推广与应用,精品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得到肯定,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引入精品课程理念,用以强化内部职业教学的改革力度。但是,并不是所有高等职业院校都适合精品课程,盲目地推广精品课程理念,往往会给职业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难度。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2.1思想问题
教育思想滞后性约束了精品课程的推广,直接影响了精品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许多职业院校还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思想里,对于新概念、新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观念上未能全部认可这一教学理念。比如,职业院校对精品课程倡导的“一流教师、一流教材、一流方法、一流管理”等核心理念认识不足,思想上否定了校内推广精品课程的价值意义,导致课程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着阻碍。
2.2条件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重在“精品”,如何让专业课程精益求精,这必须要有足够的前期条件为支撑,才能更好地完成职业教学任务。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精品资源共建共享对软硬件设施提出了严格要求。硬件方面,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必须充足;软件方面,以师资队伍为主的教学条件必须具备;这两项条件都要投入成本资金才能配套成功,而职业院校因资金问题往往无法实现。
3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步伐逐渐加快,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共同构成了四大教育模式,满足了社会人才教育战略实施的综合要求。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帮助生产型企业解决了技能型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鉴于精品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点解决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难题,这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改革的重点工程。
3.1科学规划
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规划是为了拟定高效率的课程资源共享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精品课程建设的难题。高职院校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积极重视学科教育规划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作用。
3.2队伍建设
教师是一切课程教学的指导者,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精品课程作用的全面发挥。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3.3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需定期调整教学体制,以精品课程为依托优化职业教学方案。
3.4方法调整
以信息化建设为趋势,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职业教学模式,这是教学方法科技化创新的必然要求。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形成一套适合本国教育的精品课程教案。
3.5教材革新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资源共享中要重视教材内容的优化调整,建立以新型资源为主的精品课程体系。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知识内容,加快本国职业课程教材的创新改革。
3.6评估优化
各高等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各高等学校应对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对精品课程实施综合评估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能够加快新精品课程内容的优化改进,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4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加快了我国职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建设,为各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资源储备。基于新时期人才战略机制改革的要求,国家必须注重精品课程资源的规划发展,重点解决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在人才战略培养方面的作用。
作者:杨帆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起点: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赖可以是相互的,当一个组织的依赖性大于另一个组织时,权利变得不平等。该理论建立初始,主要应用在企业公司管理中。目前,其研究范围已逐步扩大到非营利组织领域,如教育。在我国已有学者用此理论研究高等学校之间的比较、学校应对外部制约、校企合作关系、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等。此外,该理论还可以从资源依赖的视角解释高等职业教育为什么需要成本的问题。政府(社会的代表)依赖于高等职业院校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国民素质,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财力和政策支持,并且高等职业院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大于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依赖性,权利变得不平等。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仍然是公立高等职业院校主要的经费来源,但它愿意承担多少教育成本,由它自己说了算,高等职业院校在这其中没多少话语权;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所需的资源也是相互依赖的,企业依赖高等职业院校提供适应企业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需要企业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的帮助。在现实的相互依赖关系中,高等职业院校更依赖于企业,其中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校企合作方面出现“校热企冷”以及企业承担较低的教育成本现象;在高等职业院校和学生家庭的相互关系中,学生为了获得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提升社会地位,特别是在高考分数达不到本科录取线的时候,依赖高等职业院校能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而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声誉,需要招收高素质的学生,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缴付学费以弥补部分教育成本,特别是在政府和企业等投资主体承担的成本不足以弥补全部教育成本的情况下。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学生家庭处于弱势地位,被动地承担了过高的教育成本。资源依赖理论从组织间相互依赖的视角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各主体(政府、企业和学生家庭)都需要承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
二、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经济学基础: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创立了著名的公共产品理论。该理论根据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私人产品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给个人享用,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特点;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种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种兼具有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产品,这类产品消费时既不是排他的,也不是全社会人人都可以共享的。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一个人使用了这个资源后,就会减少甚至排除其他人对该资源的使用;同时,提供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组织机构有时把这种有限的资源分割开来,提供给需要接受教育的人,而每提供一定数量资源的边际成本往往大于零,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外部性,一个人接受教育,政府(社会)和企业都可受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既有公共产品属性,又有私人产品属性的准公共产品。高等职业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运用于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利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与公共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成本需要除受教育者个人(家庭)之外的其他人承担,如政府、企业和社会,并且根据职业教育受益各方获取收益的大小,获取的收益越多,分担的责任与成本越多,反之则越少。公共产品理论从教育的属性角度解答了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为什么需要分担、由谁分担以及分担多少的问题。从最根本上看,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最主要原因。
(二)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和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系统地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体系。该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一直为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所支持,并被视作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该理论至今仍然影响着各国教育发展的政策,特别是教育投资政策的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1.与传统经济不同,现代经济除了相应的资本和自然资源外,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及能力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驱动力。2.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是增加人的价值含量并影响未来货币收入和未来消费的投资。3.教育的投资是有收益的。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并非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无疑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是有收益的。个人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增益了自身的人力资本,能够提高其未来的预期经济与非经济收益;对企业来说,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投资获得了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对国家来说,通过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了国民经济总值,提高了国民素质。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就不应该仅由政府或仅由个人单方面来承担。这里的社会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的总称;个人为受教育者与家庭的总称。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解答了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由谁分担的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直接理论基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约翰斯通于1984年在美国“大学资助服务”第30届年会提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能满足国家、企业、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等主体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利益获得原则,谁收益谁付款,教育的成本就必须由这些主体分担;根据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收益多的主体应多分担成本,收益少的主体应少分担成本;根据能力支付原则,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提供教育经费,能力大多分担,能力小少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形式主要有收取学费、大幅度提高学费、收取学杂费、减少助学金、奖学金和贷款的数额、加大对学生贷款的回收力度、政府鼓励私立教育机构(减少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答了高等教育成本由谁分担、分担多少及如何分担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该理论也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
四、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学基础:教育公平理论
柏拉图(Plato)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含义:公平的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社会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这种机会不应该受民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一是指教育起点的公平,以效率优先为原则;二是指教育过程的公平,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三是指教育结果的公平,以承认个体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个人提供不同的教育。海纳曼认为,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不同的受教育者享有公平使用教育资源的机会。基于上述理论,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在特定范围内的实现。如果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主要由政府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通过税收来获得,这样,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成本就转到了全体纳税人头上。
在任何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完全免费的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学龄人口中,总是只有一部分人受到高等职业教育,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经费全部由政府来负担,就等于让所有纳税人支付了高等职业教育成本,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另外,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有助于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权利,将会促进教育公平。但是,由于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的极不对称,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也会加剧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力承担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费,这便导致了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因此,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时候,要建立强有力的学生资助体系,以此来平衡成本分担下的消极后果。
关键词:司法改革;法学教育;创新思路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共有29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2005年增加至559所,目前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600所。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及全民法律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随着司法改革步伐的逐步深入,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我国的法学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结合司法改革时代背景,客观审视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法学教育改革思路,积极开展法学教育创新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目标定位不清晰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标准相当高,不但要具备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还要具有经济学、社会会、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法律规定,另一方面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及操作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法律规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纠纷;此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上述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保证足够的学习与实践,同时还要配备高素质师资及优质教学物资。[2]在英国,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属于大学教育范畴,法律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训练阶段以及实习阶段;在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实行以研究生为起点的模式,美国传统观念中,法律人承担社会医生的角色,扎实的知识储备及宽广视野是必备条件。相比较而言,在我国,法学教育似乎不受办学层次及办学形式的限制,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中都开设了法律专业,同时也标榜积极向司法机关及律师队伍输送专业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直接导致我国法学文凭价值的降低,接受法学教育的群体规模庞大,而真正达到要求的法律人才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二)对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对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学方法以理论填鸭、说教教学为主,法学课堂上,最常见的场境就是教师在讲台上乏味的读教案,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做笔记,这些笔记是应对考试的良方。这种方法见效快,学生可以较为系统的掌握相关概念、原则及知识要点,在考试前只要熟悉笔记,就可以获取良好成绩,可以更加直观的反应到科目考核中。另一方面,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全部是民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法以及劳动法等主要的法律科目,诸如法庭辩护、法庭调解、庭审实践或者律师实习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极为罕见,尽管大部分法学院也规定了法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实习,然而随着法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实习已经形同虚设。
(三)法律人文教育不到位
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似乎都没有赋予法律人文主义教育以应有的位置,法学教育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枯燥的法理以及条条框框的规定,学生的思考能力及批判能力培养没有收到应有的关注,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法学专业的学生知晓法律条文,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法律文化;知道法律规定,而不懂其中的人文精神。
二、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思路
(一)明确差异化法学教育目标
对于不同等级的高等教育院校而言,应当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同时遵循法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确定科学可行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切不可采取脱离自身实际情况,简单的将培养高素质法律人作为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做法而是应树立差异化教学目标,所谓法学教育的差异化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向法律职业部门培养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应用型及研究型法律人才,提供严格的法律职业教育与培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专业的法律再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法律辅助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水平;(2)引导并强化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及素养,促进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升;(3)结合现实需求开展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即既具备所从事行业出色的业务能力,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储备,可以在实践工作过程中更加的灵活的应用法律;(4)积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树立法制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更加理智的对待矛盾与纠纷。
(二)强化法学实践性教学
法学教育不论是在具体内容上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法学教育实际特点所决定的。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改革法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就是积极推行实践性教学,也就是在常规法学教育基础之上,引入案例教学,并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于法学教育而言,案例教学是开发并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1)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熟悉法律思维方式。在法学教育中实行案例教学,并非简单的让学生知晓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对于一个矛盾或纠纷,从法律层面有几种可行的解决方式,每种解决方式的可行性及可能达到的效果;(2)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氛围。法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环节中,教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角色,更多的是扮演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角色,组织学生针对案例展开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利用法言法语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案例谈论结束之后,针对大家的意见与观点进行简单的总结与汇总,帮助学生梳理思路;(3)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三)注重法律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司法改革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首要任务是准确的差异化目标定位,同时对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法律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此处所谈及的法律人文素养,一方面是指注重除法律之外的人文及自然科学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要树立并强化公平与正义的信仰与观念,并将其落实到法律事务的解决过程中去。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关注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均具有积极意义。从这一层面来分析,法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提升占据关键地位,甚至比简单的技能培训来得更重要,因为说到底,法学教育所关注的还是人文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
三、法学教育改革与模式创新实践探索
(一)中国政法大学“六年制法学教育改革试点”
中国政法大学于2008年4月正式获得教育部关于“六年制法学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批准,并于同年9月份正式落实招生培养工作。中国政法大学“六年制法学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报告中将该项目的定位明确界定为法律职业教育。所谓六年制模式,实际上是将法学教育划分为基础学习阶段与应用学习与技能培训阶段,其中,法律基础学习阶段共四年,教育计划为:第一年,学生主要是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之后三年主要是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构建完善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灵活的法律思维方式,具备初级专业技能;应用学习及法律职业技能培训阶段两年,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第一,通过一年的专业实习使学生对法律职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实务工作有基本的认识与掌握;第二,司法考试辅助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提供有关司法考试相关培训与教育,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第三,通过专业课程训练,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更深一层的法律知识训练,以具备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有的素质与水平;第四,毕业设计,学生借助几年的法律专业学习及训练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这也是对学生几年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检验。
(二)法律硕士招生新政策
法律硕士是我国1996你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所设置的一个专业学位。所谓法律硕士是具备专门法律职业背景、具有职业性质的学位,是在对美国学士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学习与参考基础之上所设定的一个专门致力于法律实务性人才、特别是与本科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相比较而言,法律硕士具有宽口径、实务性以及复合性的优势,就业面更为宽泛。[4]2010年,在外界质疑声中,法学硕士可以申请调剂为法律硕士的做法依然执行,不仅如此,有些高等院校尝试将没有法学本科教育背景的学生与原本具有法学本科教育背景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开培养。
(三)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律师学院
人民大学于2010年4月26日成立律师学院。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本着培养高端法律专业人才,提高我国律师队伍素质的理念,积极致力于在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针对律师提供在职培训服务;另一方面,面向在校的法学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引导,以有效缓解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对法律实务工作不知所措的局面,引导法学专业学生将法学教育与实务更好的进行结合,积极探索法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我国法律人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有效缓解我国法律教育实证不足的局面。对于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的成立,社会各界一直给与极高的评价,“春风化雨,生逢其时”。
四、结语
结合我国司法改革时代背景,立足当前实际情况,明确法学教育差异化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性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不断提升法律教学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有效途径,带动我国法学教育取得更显著成绩。中国政法大学的“六年制法学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人民大学的律师学院以及法律硕士招生新政策,都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尝试。
[参考文献]
[1]崔超.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下贵州高等法学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4(01).
[2]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3]莫英耐.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路径探索[J].法制与经济,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