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临床护理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1

[关键词]教育,护理,继续;人员配备和时间安排;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师是指负责护理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针对在校护理学生或医疗机构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执业护士[1]。广东省护士协会近年来已率先举办多期省级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及岗位任职培训班。专责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带教教师队伍,为临床教学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丰富了临床教学、培训方法[2]。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我院在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使用和管理上进行探索,取得初步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医院现共设置43个护理教学单元,每个护理教学单元根据护理教研室制订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准入条件”,从基本条件中的学历、带教资格、英语水平、职业素质等及专业技术中的评判性思维、健康教育、专科水平、沟通、创新等能力两大方面准入。通过公开报名、工作汇报与答辩、民主测评等综合选拔方式,最终在每个护理教学单元选拔1名护士。

1.2方法

1.2.1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由具备省级专责临床护理教师资格及临床教学骨干的护士担任培训导师,结合医院教学特点及教学需求设计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2个部分。教育理论包括演讲技巧、临床护理教育概念、教育理念和理论、核心能力教育需求评估、教育计划及实施等;教学实践包括反思日志的书写、翻转课堂、临床经典案例教学法、床边综合能力训练、OSCE等。先经过2个月的教育理论培训,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周四下午16:30—17:30。培训结束后集中理论考核,80分为合格。护士理论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培训,练习的场地安排在临床技能中心和病房,练习时间安排在每周四下午16:30—17:30,每名护士选择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授课或查房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的考核,85分为合格。所有培训结束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护理部颁发院内“专责临床护理教师”结业证书。1.2.2专责临床护理教师使用。1.2.2.1岗位设置。目前我院共有43个护理教学单元,在各教学单元设立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让43名已取得“专责临床护理教师”结业证书护士在该岗位工作。完善护理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秘书)—科教学秘书—病区专责临床护理教师4级护理教育管理组织架构。1.2.2.2工作职责。①立足临床教学工作,负责所在专业或病区的护理教学工作。②掌握实习生、进修生、新入职护士、各层级护士的教学需求,制订专科的护理教学目标和计划。③承担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至少有30%的时间直接参与临床实践活动。④每周安排0.5~1.0d教育工作日专门从事教学工作。⑤参与护理部组织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完成护理部安排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培训任务。完成本专科危重患者、疑难典型病例的护理教学查房,承担对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小讲课。⑥参与片区内教学质量检查,根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反馈结果设立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并落实。⑦负责本科室护士教育培训档案及各类教学资料管理。⑧每月参加科室护士长例会并汇报教学情况,每年提交1份科室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建议报告。1.2.2.3岗位管理及考核。专责临床护理教师由护理教研室直接管理,对各教学单元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实行岗位聘任制,每3年竞聘1次,聘期满后重新培训考核,每季度由病区护士长考评1次,不合格者(季度检查、科护士长巡查、满意度调查中同一问题出现3次为不达标)需重新评选。聘任期间待遇:有岗位绩效和教学补贴,有外出学习、评先评优、护理管理后备人才等优先条件。

1.3评价方法

1.3.1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评价。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年度工作达标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量化评价表,统计时间为2020年度每季度,以护理教研室资料存档为依据,内容包括教育计划制订(40分)、教学查房(10分)、院级培训讲座(10分)、健康教育讲座(10分)、教学方法应用(20分)及其他(10分)教学任务,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各项评分得分率≥85%为教学工作达标。该项评价由教研室秘书及各系统教学秘书完成。1.3.2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根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3]制订我院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表,此表共包含职业价值观与行为(3个条目)、临床护理能力(4个条目)、教学能力(5个条目)、组织管理能力(4个条目)和科研创新能力(4个条目)5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满分为100分,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3。该项评价由各系统科护士长和各护理教学单元护士长完成。1.3.3护理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质量检查是我院护理质量检查项目之一,每季度进行1次,根据护理部统一制订的教学质量检查表,包含教学培训资料(4个条目)、学生及进修护士带教(7个条目)、在职护士培训(7个条目)及教学活动现场考核(1个条目)4个方面,共19个条目,教学活动现场考核占10分,其他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满分为100分。该项评价由护理教研室教学小组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量化评价表、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表及教学质量检查表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培训前后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表及教学质量检查表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专责临床护理教师一般情况

43名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均具有院内带教教师资格,其中女42名,男1名;年龄为29~43(31.2±5.1)岁;工作年限为8~21(12.3±1.5)年;本科42名,硕士1名;主管护师41名,副主任护师2名。

2.2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和评价

2020年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量化评价表得分为(88.73±1.82)分,基本达标完成教学工作,详见表1。培训后,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表得分为(85.63±2.26)分,高于培训前的(74.51±2.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30),详见表2。培训并使用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后(2020年1~3季度),43个护理单元的教学质量检查得分为(90.21±1.89)分,高于培训前(2019年1~3季度)的(84.82±.2.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40),详见表3。

3讨论

3.1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基本能达标完成教学工作

在我国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尚在起步阶段,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并未普及。国外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承担着在职培训中的重要职责,在护士培训计划制订和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主要由临床护理骨干负责,缺乏教学认知及技巧,形式单调[4]。然而,效率低下的培训不仅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组织工作效能,反而会增加组织的管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5]。因此,结合我院教学的特点并围绕评估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的教育程序[6]设计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培训内容。从表1可看出,培训后的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基本能顺利完成教研室分配的任务。教学查房得分为(8.35±1.37)分及院级培训讲座(8.23±1.26)分,这两个项目在2020年第1~2季度因受疫情的影响部分未能达标完成,但专责临床护理教师们尝试进行线上培训,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专责临床护理教师们扎根临床,服务临床,逐步成为一名专业化护理教育者,对带动科室的教学培训,推动临床护理教学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培训有效提升了护士的教学能力

从表2可看出,培训后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得分高于培训前(P<0.05)。评价时发现专责临床护理教师能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经典案例法、演示法等积极开展临床小讲课、教学查房、指导临床操作技能等教学工作,有条理地完成教学档案管理、不同人员的培训管理及教学计划的的制订与实施,充分体现了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有能力承担科室的教学任务。

3.3设立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岗位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每个病区设立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岗位,通过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岗位任职培训,完善护理教育管理组织架构,并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及完善我院临床护理教育体系,制订专责临床护理教师职责,给予合理的职业前景[7],为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创造制度环境,给予更多时间及空间发挥教育专长,有力保障教育人才队伍发展。从表3中看出,培训和使用专责临床护理教师后(2020年第1~3季度)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之前(2019年第1~3季度)。通过设立相应岗位,使专责临床护理教师每周有专门的时间从事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激发其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在每季度教学质量检查中呈现不少的亮点,并通过展示让更多的科室学习借鉴。

4小结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2

临床护理教学;CDIO模式;培训

护士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其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好的评估与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护士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应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4],因此,提高临床护理培训质量符合护士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se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单词的缩写,这4个过程是系统、过程以及产品整体开发的4个步骤,最初是用于工程教育理论、实践能力平衡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但近年来逐渐在护理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DIO模式护理教学强调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项目模拟教学法,要求学生从实践中领会并运用相关理论,训练系统思维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5-6]。

1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1.1CDIO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CDIO是通过构思、设计1个模拟场景,围绕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教师对模拟场景的设计具有高度自由性,可根据需求设计,扩大了CDIO的适用范围[7-8]。教师在CDIO教学过程中可对各环节进行控制,随时叫停,让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下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各环节均可指导学生操作,如设计1例急腹症发作昏迷病例,在学生实施模拟救护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提示模拟过程中的问题,指导重新操作,这样可避免重复无效的训练,花费最少的时间、精力,尽快帮助学生掌握护理技能。研究[9]显示,CDIO训练比传统护理教学训练的效果更理想,学生对设计病例类似的患者救护质量更高。

1.2CDIO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模拟与临床实践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CDIO教学,教师可根据需求调整具体的教学现场、问题,调整操作难度系数,确保设计的可行性[10-11]。通过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病例,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实战训练,按照自身的真实储备判断,并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进而提升理论水平、实践能力。

1.3CDIO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现实临床护理过程中,1次重大疾病的救护往往是由多个护士共同承担的。在CDIO教学过程中,1个项目设计后,也往往是由带教教师带领的护士组成的多人小组共同完成[12-13]。学生按照CDIO的要求,组建小组负责自己的项目,每个学生都需为项目努力。以1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如近日出现无明显诱因浮肿、乏力入院,护士需结合疾病相关的学科知识,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疾病特征、护理需求,每个学生各司其职。

2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实际运用

2.1构思

带教教师需科学选择病例,设计情境模式,注重培养护生的系统思维、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14-15]。基于CDIO“一体化原则”,护士需在临床见习前了解并夯实疾病相关的学科知识。构思设计模拟项目、问题,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合实际工作,将护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相结合,一般而言疾病案例具有典型性,能代表某个系统疾病的特征,为书本知识的重点[16-17]。其次,案例的难易度需恰当,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能兼顾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度、喜欢程度。最后,项目的构思需广泛结合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总之,理想的项目情境构思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并设计多个学科的交叉概念,包含多个子任务[18-19]。

2.2设计

分析完成项目可能运用到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心理学、护理学等相关知识[13]。以表格形式列出子任务初始方案,并列出实施方案的具体计划,包括病史采集、样本采集、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延续性护理、饮食管理、并发症护理等[20-21],最终汇总,反思方案是否合理,总结优点与不足,重构方案,重复步骤,最终得到合理、可行的方案。

2.3实施

明确实施过程以及需要的子目标,确定需要的护理任务,构建护理计划,按照完整的护理计划描述各护理工作的目的,了解各种护理任务的落实情况、时间安排情况、科室实际情况,并描述整个护理计划落实后能够起到的作用,实现了哪些目的[22-23]。最后,讨论各项护理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达到项目整体目的,描述能够达到的程度。对整个护理计划进行反复设计、优化,最后进行实践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小组内每个护士所扮演的角色,填写扮演角色说明书。教师需在带领学生的间隙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如何做、哪些不能做,并带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计划[24-25]。

2.4运行

各小组完整展示项目的完成情况、设计的护理计划的落实效果,必要时可开展小组竞赛,综合评价整个项目完成情况、实际护理需求满足情况是否符合医院的实际护理管理流程。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小组间相互交流,促进思考,进一步改进。谈论后,由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与效果进行点评,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6-27]。

3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实效分析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CDIO模式临床护理教育可改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评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28]。有研究[29]将CDIO模式应用于实验组护生的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以及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有研究[30]将221名专科生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CDIO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测试、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问卷测评显示CDIO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思考、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戴旻晖等[31]基于CDION重复授课法进行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结果显示采用CDIO的教改组考试成绩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疑难问题解决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工作难度认可度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另有作者将CDIO应用于儿童护理教学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2]。研究[33-34]普遍认为,CDIO可明显提升护生的思维批判能力、终末期理论与操作技能测试能力、沟通能力。目前,关于CDIO与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其他方法的对比研究较少,研究的样本多为指标对比研究,文献质量欠佳,缺乏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4CDIO模式在临床护理教育培训中的要点、改进建议

4.1要点CDIO在临床护理教学培训中的要点:

①包含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个情境应来源于或模拟临床实际问题,且为典型、多学科问题,包含1个或多个问题、项目或案例,使学生置身于专家的模拟情境中,激发学习动力;②多学科知识、技能的交叉应用,临床护理问题实际上涵盖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到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不仅包括课堂获得的知识,还包括日常生活的经历;③活动以1个或一系列的成果结束,不仅仅包括最终的护理计划,还应包括学生在计划制定、实施、完成、评估过程中的学习日志;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伙伴,以辅助者的身份参与,而不是时刻督导,应实行开放式教学;④强调合作学习,拒绝搭便车情况,分组后即明确各成员的任务,采用任务书形式确立下来;⑤多方面评价,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整体表现、最终护理计划成绩。

4.2影响因素与改进建议

4.2.1影响因素:

①软硬件条件限制。CDIO模式提倡情景模拟,尽管该学习模式不要求构建专门的教学环境,但考虑到医院教学任务重,实习生、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无法保证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场所的有效建设,故基本是在宿舍进行项目的讨论与分析,且教师也是利用业余时间构思方案,因此若师生之间工作衔接不到位,教师构思、学生准备工作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此外,在实践训练时,可供选择全方位模拟的方案资源非常少,几乎很少有患者接受整个护生团队的全程护理,特别是复杂、危重病例,几乎不接受教学训练,限制了项目的构思设计。②活动时间的把握。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工作任务最繁重的阶段,小组全员团队的共同时间非常短暂,为确保教学活动连贯开展,教师往往将整个活动分割为多个子活动,护理活动操作性强,需花费大量时间模拟,一旦学生无法完成活动,可能无法获得满足感,此外患者对活动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护生的积极性。③教师观念的转变。许多带教教师有繁重的工作任务,无充足时间进行项目的构思、设计,且带教工作对教师而言往往也是一种工作任务,可使其缺乏教学改进的积极性,加上许多教师对CODI教学模式并不熟悉,缺乏经验,无法将自己定位为辅助者角色,影响了CODI的落实[35-36]。④学生观念的转变。许多学生并不适应CDIO教学模式,特别是临近毕业、考研、就业的学生,精力更多集中于个人学习上,对这种需花费大量时间的教学活动兴趣不足[37-38]。

4.2.2改进建议:

临床应构建完善CODI教学支持系统,获得更多支持,争取教学部门、临床相关科室、教学机构的共同配合。如临床教学前,在校内便开始关于CODI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培训,开展环境建设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课堂组织策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逐渐适应无教师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者:李静 陈锐 陈佛 李璇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宋琦,谭洁,王建荣,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现况调查与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58-61.

[2]董凤伟,徐莲英.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的护理临床规范化带教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5(22):67-69.

[3]苏湘芬,刘佩璇,刘荣,等.PBL教学法在护理英语口语临床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8(12):1094-1095.

[4]王芳,周小玲,关风光,等.导师制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在优质护理病房实施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9(2):132-133.

[5]王容.优质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31(4):15-17.

[6]王晓云.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56-1757.

[7]陈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7(2):633-634.

[8]周云辉,周晓艳,文安笑.培训者培训模式培养临床护理单元老年专科护士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4,24(10):72-75.

[9]张爽,马红梅,沈向英.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34-838.

[10]侯秀云,张会敏,李荣.临床护理专家培养模式探索[J].护理研究,2013,16(11):961-963.

[11]康小云,郝楠,乔丽娜,等.PBL与传统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74-76.

[12]孙彩焕,付姝丽,辛丽娜,等.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4):732-734.

[13]唐袁虹,赵淑敏,吕敏.“院校合作”培养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4(9):1531-1533.

[14]张倩,姜安丽.美国临床型护理博士教育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524-1527.

[15]赵小磊,牟绍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9):9-12.

[16]夏英华.PIVAS服务模式持续改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3.

[17]耿青,邹庆霞,顾巧华,等.临床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4(23):2169-2171.

[18]张娜,刘雨佳,韦旭楠.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8(29):3664-3665.

[19]刘惠勤,魏万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82-284,288.

[20]李红霞,李雁.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1(36):3451-3452.

[21]张雪林,刘俊.虚拟教学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45-145.

[22]曹文斋,张婷,邹金梅.概念图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65-66.

[23]程巧云,章湘兰,周艳华.护士个性化在职培训及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63-266.

[24]商进荣.合作性网络考试在护士在职培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9-11.

[25]高国丽,车光昇,熊瑛,等.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J].护理学杂志,2012,27(14):67-69.

[26]王欣然,张琰,韩斌如,等.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84-285.

[27]汪晓庆,陈命家,张薇.高职高专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90-91.

[28]邱丽颖,金坚,储敏,等.适应CDIO教育理念的《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36-938.

[29]李晓燕,谢仲文,张宏斌,等.基于CDIO理念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9(3):256-259.

[30]宋晓玲,刘全礼,宋淼,等.CDIO教学模式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分析[J].药学教育,2015,31(4):65-67.

[31]戴旻晖,戴雄,谷灿,等.基于CDIO的重复授课法在民营医院护士在职培养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4):556-559.

[32]林志萍,郑建盛.OBE模式在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9(8):713-714.

[33]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0):1860-1862.

[34]赵晓辉,徐小飞(综述).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现状及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9(22):3028-3031.

[35]刘金莲,张洪君,张晓静.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3(11):1190-1192.

[36]兰华,桂小华,章志红,等.CDIO模式下立体化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11-14.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3

关键词:思政元素;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

职业素养是通过职业相关方面内在的规范、要求、提升和所在岗位业务锻炼的磨合,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养成或通过教育培训的一系列个性品质的集合,是从事专项职业的核心基础条件,是执业者在职业范围中展现的综合能力素质[1-2]。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内涵要求具有高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最后演变成为的健康职业行为习惯[3]。《教育部卫健委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以医护人员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感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5],做好思政建设具有时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在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崭新培训模式[7],突出培训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职业认同感、伦理道德与人文关怀意识,引导其树立“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精神信念,助力临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8]。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

1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重要性护理

工作在促进患者整体康复中起重要作用,与医疗有等同地位,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其他社会职业相比,护理专业的职业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9]。据调查研究显示,职业技能、职业责任感、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价值观等均被用人单位认为是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的核心职业素养[10]。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11]。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可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中,可充分发挥实践培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育人作用,激发临床护理人员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实现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和思想价值引领统一[12]。可切实加强和改进临床护理人员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护士礼仪素养与沟通服务技能,不断提升护士职业素养,热爱护理岗位,加强护理质量安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2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现状

2.1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训相分离

传统的思政教育一般采用单一的集中政治理论授课,不能结合护理人员自身的培训课程,而在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中,也只针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自身职业素养进行专业培训,二者并未融为一体,忽视对思政教育实施性。

2.2职业素养培训中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实操经验,有些护理人员对职业素养有很大的认知局限性,认为职业素养就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没有了解思政在职业素质中的养成关系,这就造成临床护理人员重技能而轻思政。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参加技能培训时间尚且不足,参加思政教育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思政教育培训难开展。

2.3师资思政教育内驱力不强

思政教育是一种培训课程,培训教师首先应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13]。医院开展思政教育并未配备专任教师,临床护理人员的思政教育则由护理部培训委员会负责,护理人员受教育效果十分有限。且目前的培训理念滞后,方法传统,内容单一且缺乏针对性,不能引起护理人员兴趣与共鸣。培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训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避免将思政德育内容生硬的插入素养培训中,两者应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培训教师还应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接受践行思政的新理念,适应思政的新要求,具备一定的培训素养,更是需要具有过硬的综合素养。在培训方面应创建多元化培训模式,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培训方式上的可接受性、可感受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并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培训效果。

3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目标

在原有职业素养培训目标中增加思政教育,将思想道德价值信念引领贯穿临床培训过程和各个环节中。专业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各项操作技能;具备对常见疾病病情变化、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观察能力,具备对急症危重病人应急处理及抢救能力,具备运用保健知识进行健康宣教能力,具备临床数据资料收集、患者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护理程序能力。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体魄强健、审美高雅、哲学思想、锐辨思维、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认同观的优秀护理人才[14]。

4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具体策略内容

4.1创新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培训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5]。每个科室自行选出或护士长指派一名党员为思政素养专员,该名思政素养专员为科室护士素质小组组长,在护理培训委员会领导下工作,职责为:首先要以身作则,在科室的护士仪容仪表及沟通方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负责对本科室的护士进行护士素质培训,同时对本科室的护士进行护士素质的检查。每个月以科室为单位,在本系统内进行护士素养专员的交流及汇报,每半年及一年,举行全院护士素养专员总结交流大会,以系统内推荐方式,在全院大会中进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在院护理质控检查中,护士素质为检查的一项内容。将护士素质一项的检查表格进行更新,将其检查内容进行重新归类及细化条目,将检查的分值权重进行适当的调整,检查者可以通过检查表中的内容,逐条地对护士进行检查及扣分,以此来督促全院护士,重视自己的护士素质。

4.2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培训实践措施

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职业培训适应性,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科护理培训工作。选派临床优秀护理骨干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等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班。开展工作坊、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举办国际、国家级专科护士经验分享交流会,提升护士水平与能力。注重护士专业能力培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确定护士培养领域,有效发挥专科护士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聘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为我院护理人员量身定做一套属于护士们自己的个人测试,方便护士们从灵魂深处了解自己,或者可以匿名与心理学专家联系,找寻出自己的优缺点,将优点发扬光大,将缺点一一改正,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今后生活,了解自己擅长的与欠缺的,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专家讲座,内容包括:法律法规、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礼仪沟通、党规党章、道德伦理、经典国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的学术讲座,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讲述,使护士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学到沟通技能和方法。彰显护理部对塑造护理专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奠定医院护理思政素养的领先地位,并为进一步护理专业的思政教育之路奠定夯实基础;④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科室为单位,举办各系统护士思政素质比赛,比赛形式包括:知识问答的形式,为现场答题(必答题、抢答题)环节;制作护士礼仪及沟通的视频,从视频中挑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选取当下比较火的影视作品,在影视作品中截取一段有相关礼仪或沟通内容的影视视频,进行挑错比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高大家对于党政知识、礼仪素养方面的了解和掌握;⑤举办《磁性护理榜样力量》素养月提升活动,为充分发挥我院护理人员的优良传统,强化护士行为规范,提高职业素养,让特有的医院护理文化更好地发扬及传承;⑥邀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为护理人员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通过经典案例情景、角色模拟,真实再现日常工作情景,让护理人员亲身体验和参与,增强对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培养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护士职业素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就医环境和健康的舆论氛围提供新思路;⑦利用特殊节日进行护士礼仪素养风采展示,以舞台剧、歌舞剧、情景路、原创诗朗诵等形式以标准化的门诊、病房就医流程为主线,展示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礼仪风范,并以患者的视角诠释了全新的就医感受;⑧在党支部领导下举办系列磁性关爱活动:音乐疗法、心灵SPA、团体沙盘疗法、芳香疗法等活动来舒缓压力与增进身体健康,体现护理团队凝聚力,打造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让专业化的优秀护士服务于患者,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及患者的满意度;⑨开展思政素养图书角活动:营造读书环境,鼓励护士读党史,既丰富了护士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护士的内在素养;⑩开展思政素养护理格言: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记录在处置室白板上,供全体护士学习,每周更新一次;1利用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平台、学习通教学平台、腾讯课堂推送《大爱传承百年》《传承护理服务于心》等系列文章,展现党的风采,了解历史文化,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忱,在护理岗位上发光发热。

5结语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4

【关键字】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护理教育 ;继续教育 ;专职岗位管理 ;岗位认证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明确在护理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专科护理发展,建立和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的制度框架。虽然我们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已经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的探索和实践[1-2],但是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的现状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根据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我国护理发展需要、适应我国护理现状的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和专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议题[3]。

1专科护士相关概念

综述我国有关专科护士的概念,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有两个。专科护士(specialty nurse,SN)[4]主要是指具备在临床护理专科领域工作经历、接受这个专科领域相关专门培训、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以后能够熟练运用专科知识服务患者的注册护士;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5]在临床护理专科领域通过专门学习达到硕士或博士水平,具备这个领域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型临床护理人员。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翻译差异的影响,早期国内对于这两个概念并没有完全区分,导致早期文献对于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经常混合使用[6-7]。随着专科护理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 SN 和 CNS 二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从相同的方面来讲,SN 和 CNS 都是指在某一个护理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注册护士,而从不同方面来讲,SN 和 CNS 在学历水平、临床实践方面还是有所差异[8]。具体来说 CNS 要求相对更加严格,是更高层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可以在 SN 基础上或者依赖专业学位护理硕士进行培养[9]。目前一般按照专科护士工作所在的专科领域进行专科护士的分类,目前国内相关较为成熟的额专科护士包括肿瘤专科护士、伤口造口专科护士、PICC 专科护士、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等[10]。其中肿瘤专科护士早在 1994 年就已受到关注[11]、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于 2000 年开始在浙江邵逸夫医院展开培训。除此以外,根据临床专科发展需要目前已经陆续出现内镜、麻醉、神经内外科等领域专科护士[12]。

2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现状概述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和培养[13],各省市陆续对专科护士的培训和培养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任重道远。

2.1我国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专科护士教育体系未能形成、教育内容尚未规范、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目前国内有关专科护士培养主要是由各省市卫生厅和护理学会牵头组织,以具有附属教学医院的护理院校作为基地,一般开展短期集中全脱产培训,不同于以学历教育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一般根据培训 / 培养牵头单位将专科护士培养 / 培训模式分为基于医院的培养模式、基于学校的培养模式、医院和学校联合的培养模式[14]。国内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主要根据《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进行设定,一般包括核心课程、专科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三个方面,涵盖了特定专科相关理论知识、专科相关临床操作技能以及基础科研学术相关内容,主要强调培养专科护士在特定专科领域的临床操作能力,对于其他方面的要求比方护理管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则尚未做出明确要求。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培训所用的教材,只有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等五个领域进行了全国统一,其余专科领域所用的培训教材一般由培训机构自主编制,未能实现全国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的单位一般是具有较强专科实力的大型综合医院或者医学院校,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限制工作护理领域年资较高的老师一般第一学历不高,所以目前承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老师同时具备高职称和高学历的较少,具备专科资质或获得专科认证的临床护理专家紧缺,一般是通过在医院选拔本专科领域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及专业相关的医师组成教师队伍[15]。目前国内对于承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老师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尚未明确规定,江苏省举办了“专科护士师资岗位培训班”,一些培训基地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结束以后考试合格将获得“专科护士师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且规定承担专科护士培训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参加师资岗位培训且获得合格证书。

2.2我国专科护士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使用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专科护士使用不够合理、认证制度尚未完善、岗位职责未能明确。许多医院专科护士存在重培养、轻管理的现象,缺乏适用于全省、全国的专职化管理制度,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内容和方法不够规范和具体。现有调查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发现目前有关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许多医院并未出台相应的文件和制度,专科护士进入临床以后跟普通护士一起使用,未能发挥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优势,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与普通护士也无区别。通过对具有专科护士的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 的医院表示在晋升过程中会优先考虑专科护士,在职称晋升适当照顾专科护士发展;5% 的医院表示已经在医院待遇体系中设置了特殊岗位津贴,在福利待遇方面适当向专科护士倾斜[16]。但是专科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以后,所在医院没有根据专科护士发展需求制定后续认证制度。专科护士完成专科培训相关理论和实践学习以后,接受培训单位统一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合格以后获得培训机构颁发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不同培训单位自行设置评价标准和考核要求,因此目前国内缺乏有关专科护士认证的统一标准和机构。对于专科护士培训开展较早的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等,均设立了统一的培训机构和专门的认证机构,能够在全国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认证实现统一要求。专科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岗位以后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具有的职责标准目前尚未规范,一般由医院根据临床需要、服务患者以及本人专长、工作经验进行自行设定,缺乏现成或成熟的模式来参照或遵循。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专科护士规范使用及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大部分专科护士工作制度、执业范围及职业规范尚未明确。我国大多数医院由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对于专科护士使用并未与普通护士进行区分,跟普通护士一起承担科室常规护理工作,而不是专门从事专科工作,并未专门进行专科护理实践。一项有关专科护士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过你不同医院在专科护士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将专科护士合理使用,其中三分之一的专科护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只有一半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但不是专门的专科护理工作[17]。

3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临床护理发展需要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根据我国临床护理发展需要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探索符合适应我国护理发展需要、满足临床护理需求的专科护士相关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

3.1完善专科护士的培养教育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高学历护理人才较为缺乏,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注册护士中超过一半为大专学历,不到百分之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8]。因此受到历史原因影响,我国护士学历水平不高,需要根据现有护士学历水平结构制定分层培训方案,开展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专科护士多元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强短期脱产的在职培训,为临床专科领域培养和输送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理人才,一方面逐步开展学历教育为主的临床护理专家培养,在高学历护理人才培养中嵌入专科护士培养理念,借助学历教育培养专科护士,实现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双轨合一”。组织专家根据卫生部教材大纲,理清不同专科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结合护士知识结构和自我评价,针对不同领域专科护士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编写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对于承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教师应该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和明确的资质要求,可以聘请临床工作经验和学术能力的专业型护理硕士生导师担任专科护士培训授课教师。专科护士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专科护士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准入资格以后,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进行长期临床循证、积累临床护理案例,同时鼓励专科护士定期参加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3.2规范专科护士的管理使用

卫健委牵头成立专科护士主管部门,负责全面专科护士统一管理,包括制定培训大纲、组织资格考试、完善准入制度、设立职业认证等等工作。专科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以后,医院应该合理使用,根据临床专科需要结合专科护士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科护士工作岗位,对于专科护士实现专职岗位管理,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特定专业领域特殊专长,规范统一专科护士资格准人、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设置专科护士专职岗位,明确专科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范畴,制订不同种类的专科护士的岗位说明书,充分挖掘和发挥专科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特长[19]。提高专科护士福利待遇,专科护士不仅享受与普通护士一致的福利待遇,还要根据设立对应的专科工作岗位津贴,优先安排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及学术交流,除此以外,其他福利和待遇也应该适当的向专科护士倾斜[20]。

4小结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5

关键词:护理人才;培训需求;培养方式

伴随着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加深,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广大护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医院护理人才作为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的核心力量,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原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如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护理人才,以应对临床需求,是摆在医院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本研究从我国医院护理人才培训需求、护理人才培养方式和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构建医院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借鉴。

1护理人才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循环圈的首要环节,医院护理管理者首先需了解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从而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和设计培训方案。目前我国主要是按学历、年资、职称、职务的不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的护理人员其培训需求存在不同。王磊等[2]根据年资、职称的不同把护士分成不同层级,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层级护士在科研、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团队协作方面有不同程度需求,其中对科研和团队协作的需求最大,得分最高。张明霞等[3]的研究认为低年资护士对护患沟通培训的需求最为强烈,同时培训形式倾向于案例分析,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秦爱玲等[4]的研究发现,低年资(工作≤3年)护士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的总体需求较高,在调查中低年资护士安全知识知晓得分普遍不高,应把提升风险防范及处理能力作为安全培训的核心。在学历方面,有学者认为本科护士职业发展与教育需求最为迫切[5]。王彦艳[6]的研究中发现研究生学历的护士,其培训需求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申请和专业知识培训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学历的提升护士对教育的培训需求越大。此外,不同科室由于自身的特点对护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培训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乳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及学习现状的调查,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应当注重对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训[7];在对心血管病房护士的培训需求中,90.8%的护士注重专科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接受心脏介入相关知识的培训。且培训方式倾向于专题讲座和手术观摩,普遍认为在医生授课和跟台手术时培训效果最好;中医科护士则对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需求较为迫切,呼吁医院管理者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人才培训模式。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频发地震、泥石流、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使广大护理工作者对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越来越高。

2护理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护生阶段,对在职护士的人才培养方式的探讨较少涉及。医院在职护士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培训需求的差异性,使医院之间缺少统一、规范的培养方法,我国目前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标准也暂未出台明确规定。部分医院通常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培养方法,或者部分地区在小范围内统一试行一些常用的培养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专科护士培养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临床护理逐步朝着专科化的方向发展。专科护士的出现是为适应不断精细化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国内把APN(advancedpracticenurse,APN)[8]翻译为专科护士,指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在某个专业的临床领域中为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我国于2000年首次开展对专科护士的培养,之后各地区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专科护士培养。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组织护理专家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室开展培训工作,包括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科、肿瘤科。目前专科护士的培养主要是按照医院人才需要来培养某些特定领域的专科护士。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可以优先发展专科护士制度。目前,国内学者从专科护士的培训、主要职能、资质等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和报道。王晓杰等[9]通过问卷函询,认为专科护士最应掌握的是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及临床护理经验。王惠珍[10]的研究与王晓杰等[9]有类似的结果,认为专科护士的培训应包括理论与实践课程及临床实践。在培训方式上刘红梅等[11]认为专科护士的培训主要依靠各医院继续教育培养为主。在专科护士的主要职能方面,钟敏等[12]认为其职能包括参与临床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咨询、进行护理研究和管理职能。在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方面,由于目前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等均不完善,使专科护士的角色概念模糊、工作职责模糊、自主权不够以及缺乏法律保护等,这使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总之,我国专科护士培养正处于发展初期,应当尽快明确专科护士的概念及定位,科学设置专科护士岗位,规范专科护理服务内容,保证医院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专科护士,以此探寻最优的培养模式。

2.2分层级培养

分层级培养主要是根据医院在职护士培训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制定。针对临床护士的学历、年资、职称的不同,分析不同层次护士的需求特点,从而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标准,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需求持续调整和改进。这种培养方式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尚彩立等[13]的研究认为分层级培养能极大地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樊落等[14]在总结相关文献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献分析和讨论,构建护士分层级能力培养模型,从而为我国护士的分层级培养提供了路径。此外,通过结合科室自身的专业特点,分层级培养运用在妇产科年轻护士[15]、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科护士[16]、手术室护士[17]、外科护士[18]、心血管专科护士[19]等临床专科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分层级培养,一方面使各层级护士按需培训,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利于医院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储备人才。

2.3导师制培养

“导师制”起源于1379年,由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20]。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制度[21]。在临床护士培训中实施导师制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对于导师的资质,目前各医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杜春萍等[22]的研究中导师是医院通过个人自荐、科室推荐、集体竞选等方式选拔出的,由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且有高尚师德的临床护士担任导师。李英淑等[23]应用“一对一护理导师带教制”的方法培训低年资护士,要求导师的资质必须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在相关专科工作6年以上,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过硬,并经护理部专门培训后方能担任。导师制主要是通过确定导师与护士之间的职责,按要求分阶段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的考核,以此提高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护理导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刘红梅[24]认为,导师制培养能够对目前临床专科责任护士缺乏的问题起到补充的作用。李玉芳[25]的研究中将常规培训方式的50名护士和导师制培训的52名护士的培训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导师制带教模式培训出的少数民族专科护士,在血液透析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专科技能的规范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导师制培养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师带徒”模式,具有小而精,实施个性化培养的特点。

3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士适应社会和临床需求的综合能力已成为临床护理改革的重心,要求护理管理者在现有基础上转变护理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护理培养方法,探寻最优培养模式。国内学者在上述几种常用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法基础上,通过借鉴各种先进理念和国外护理培养经验,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改进应用到临床护士的培训和管理中去,取得了一些效果。陈丽方等[26]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磁性理念在国外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磁性模型中的变革型领导力、结构授权、新知识、创新和改进等内容,结合国外医院开展的经验与成效,来指导护理管理者结合我国国情对专科护士进行培养和管理。沈清华等[27]以CDIO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分别从教学模式改革和案例分析两方面探讨培养专科护士人才的方法,使康复专科护士不仅能更好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有效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刘文娟等[28]采用一站式教学对心血管病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以护理科研教学目标为主线,一站完成“从学到做”“从认识到完成”一步到位的学习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相关学者创造性地将工程学著名模型结构应用到护理培训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霍尔三维结构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29],由时间、逻辑和知识3个维度组成。我国护理专家李建云等[30]根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初步建立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CCU护士进行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培训,认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CCU可有效提高CCU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危急症病人抢救成功率;严立仙[31]经过三维法护理管理模式的培训,使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急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鉴于此,可以考虑将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理论推广应用到护理人才的培养中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索新时代下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方法。

4小结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6

1.1对象

从自愿报名参加专业英语培训的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选拔标准:①通过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②学历为本科及以上;③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④参加医院组织的统一英语考试,成绩>80分。最终选取160名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154名;年龄20~39(25.34±3.46)岁;学历:本科150名,硕士10名。

1.2方法

专业英语培训活动包括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为期9个月。

1.2.1集中授课和情境模拟演练

每月进行4次集中授课,共8个学时,第4周的2个学时为特定情境的床边演练。①集中授课:由我院编译组教师担任集中授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均兼任某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授课,英语水平为专业8级以上。集中授课分为理论与临床实践两部分,分别选择《新概念英语2》和《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作为培训教材。其中《新概念英语2》为中英文双语编写,附有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及简短的练习讲解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教材则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分为不同场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视、听、说教学活动,锻炼护士专业英语的临床应用能力。②分组情境模拟演练:每单元后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情境问答、专题讨论等练习形式。教师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共同观看录像,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情境模拟演练。共分为16组,每组10名护士。情境模拟演练结束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更正。

1.2.2英语授课比赛

英语授课比赛采取幻灯片授课的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分别在小组内进行初赛选拔,每个小组选拔出1名优秀护理人员,共16名护理人员参加了由护理部组织的英语授课决赛。在比赛前,邀请编译组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最终有4名护理人员获得英语授课比赛一等奖。通过英语授课比赛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而且为临床教学和外语交流储备了人才。

1.2.3护理英文学术报告

护理部、科教处组织安排护理人员书写相关专业学术报告,然后组织英语专家团队对上交的护理英文学术报告进行指导及筛查,选取部分护理人员作护理英文学术报告,每半年组织1次,每次3h。学术报告的重点是新技术和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帮助护理人员增强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通过举办护理英文学术报告可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医学英语的内在和外在动机,提高其在医学专业领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3效果评价

在培训前后进行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语考核,并统计SCI篇数。①英语笔试考核:满分100分,以历年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试题为笔试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及词义转换、英译汉、完型填空、作文书写。②英语口语考核:满分100分。聘请山东大学3名外籍英语教师、我院编译组2名英语专业教师和有过出国进修经历的2名博士生作为评委,通过对预先设计的相关问题提问,考查听说能力,然后通过对抽签选中的护理情境对话进行现场翻译,考查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③SCI篇数:统计2012年1~9月和2013年1~9月160名护理人员发表的SCI文章篇数,包括已被录用还未刊出的文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英语笔试和口语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的差异。

2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前共发表SCI文章7篇,培训后12篇。

3讨论

为提高在职护士的英语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临床护士的需求,在护理部的组织下,对160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由表1可见,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英语口语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21.4分,英语笔试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与书写能力。多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为临床护士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并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传统的护理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员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其弊端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的“哑巴英语”。本次英语培训活动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活动场地体现了临床护士的实际需求,活动主题贴近临床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活动以对话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通过举办英语授课比赛、进行临床护理案例英文学术报告,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使护士主动思考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护理新进展,不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促使了护理人员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4小结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7

1.1调查对象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有床位880张,护理人员446名,其中临床护士268名。2014年2月,我院护理部利用浙医二院分院的合作平台,在护理专家的常驻指导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临床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技术水平和能力,将268名临床护士分为N0、N1、N2、N3、N4五个级别。采用分层调查,调查对象为N0级护士32名,N1级护士72名,N2级护士92名,N3级护士44名,N4级护士14名,排除不符合分级要求的临床护士和符合分级要求但未从事临床护士岗位的护理人员。254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28.39±4.2)岁。

1.2调查内容

含护士一般资料和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需求项目两部分。护士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和工作科室。培训需求问卷采用叶红芳等研制的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问卷表。问卷表共有6个维度40个条目,分别是临床护理基础技能6个条目,临床护理高级技能9个条目,沟通能力5个条目,教学能力5个条目,科研能力6个条目,管理能力5个条目,专业认同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Scale5级计分法,0分为不需要,1分为不太需要,2分为一般,3分为需要,4分为很需要,分数越高说明需求程度越高。

1.3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调查,调查前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详细讲解问卷填写注意事项,问卷发放、回收均由资料收集人员负责。发放问卷268份,回收问卷268份,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4.78%。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差异用F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分析

N0级护士为刚参加工作一年内的新护士,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缺乏灵活应对临床工作中实际困难的能力。基层医院护士基础学历相对较低,N0级护士中,中专护士占65.63%,而中专护士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理解能力差、观察能力差、基础操作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因此,对N0级护士,重点要加强临床护理基础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尽快地胜任辅助护士岗位,并争取早日晋级为N1级护士。N1级护士多为是从开始独立分管轻症病人到熟练应用专业知识执行整体护理的阶段,基本上是工作3~5年的初级职称护士(本调查中占63.89%)。独立上岗后,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能,还要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各项护理能力的全方位培训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是临床护理高级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对N1级护士,培训的内容设置应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普及急救技术、提高应急能力是重点,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交流和协调等全方位能力的培养。N2级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工作年限6~10年的护士(本调查中占67.39%),不但要熟练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执行重症病人的护理,还要承担实习生、新护士的带教和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管理工作,是一个临床观察分析及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逐步成熟的过程。因此,对N2级护士,应重点加强沟通、教学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并关心其专业发展方向,塑造N2级护士集护理、教育、管理、咨询为一体的多角色人才。N3级护士以中级职称护士为主,本调查中占75%,基本在临床担任护理组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对保障临床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兼有教育者和咨询者的身份。同时,N3级护士对科研能力的培训需求非常强烈。因此,作为临床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骨干和专业知识的指导传授者,应重点加强专项技术及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护理实践中能以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去履行职责,既实现了其自身价值,也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N4级护士多为基本科室总带教老师和专科护士,主要参与护理临床管理、执行护理质量改进和年轻护士的培养。基层医院护士的基础学历多以中专教育为主,虽然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本科文凭,但并没有经过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与护理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加N4级护士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充实其理论和实践,重点加强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新技术、新业务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为目标。

2.2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存在交叉现象

护士的能力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层级护士在临床护理基础技能、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管理者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可根据情况在不同级别的护士培训时合理安排上述内容。在临床护理高级技能、沟通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认同方面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在进行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关注点和区分度,保证同类项目在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合理延伸,并允许少数优秀护士在完成自身所属级别的培训以外选择跨级别培训。

3结语

临床护理培训范文8

关键词: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防范对策

0引言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在不断加强,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患儿缺乏行为能力,大部分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比较缺乏,护患纠纷问题也频频发生[1]。因此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就要不断注重护理安全,并加强对外科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提高小儿外科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2-11岁,平均(6.41±1.27)岁。

1.2方法

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小儿外科护理中安全事件发生时设备运转状态及人员状况及时了解与分析,除此之外,梳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全过程,并找出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根据其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防范对策[2]。

2结果

根据对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设备因素、教育培训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工作任务因素、沟通因素等。其中环境设备因素占据31.82%,工作任务因素占11.50%,组织管理因素占24.10%,教育培训因素占29.67%,沟通因素占2.91%。

3讨论

3.1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1)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在小儿外科护理中一些低年龄护理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由于低年龄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缺乏,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差,对于患者突发事件未能及时处理,从而导致护患纠纷问题发生[3]。同时,又由于患儿在临床治疗中依从性低,受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用药中断问题,从而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不高,对临床治疗效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患儿群体较为特殊,由于患儿自身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缺乏,难以将切身感受表达出来,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护理工作难以高效展开。(2)护理人员数量缺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某一段时间内患儿数量增多,则会导致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而在此情况下每一位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加重,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精力有限,导致护理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患者缺乏安全感,如医院中的管理制度缺乏完善,则会导致护理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在临床护理中就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3.2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对护理人员应加强临床专业培训: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确保护理质量,医院应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学习能力和自身知识水平,以及临床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等,让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4]。同时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强化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学习,对于一些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都应全面掌握,对于新药的用法和剂量也应及时了解与熟悉,减少临床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用药错误发生。(2)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为提高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应为患儿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在病房或走廊粘贴一些卡通动画,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并消除患儿在治疗中的消极情绪,也减少病房中的不安全因素。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加强对其看护工作,对病房护栏进行及时检查,护理人员应和患儿家属及时交流,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展开。(3)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实行人性化护理措施。为提高小儿外科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应从护理人员方面入手,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儿实际年龄及心理特点,实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儿在临床治疗中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会存在多种问题发生,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从而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下降,难以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要做好和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密切沟通和交流,对患儿病情进行及时了解,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展开。综上所述,由于患儿的身心发育不完全,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际护理中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为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就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在实际护理中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并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宝琴,孟小云.专科护士管理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02,105.

[2]郎荣蓉.关于成立小儿外科手术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9):189-192.

[3]郑先琳.“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6(2):173-175.

[4]汪亚丽.护生求职意愿与小儿外科实习期间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3(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