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母婴保健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1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为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支持与服务,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参与围生期的保健工作,指导产妇如何科学的进行母乳喂养,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推动了优质护理新模式的改革创新[1,2]。本次研究为进一步证实该种护理方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实际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12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1±2.9)岁;经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7.9±3.1)岁;经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18例。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母婴护理,主要为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沐浴、抚触由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室完成,产妇及家属全程不参与。对于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由护理人员在病房统一为其进行讲解与解答。研究组给予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具体:①一对一的科学宣讲,让产妇在分娩前全面、理性的认识分娩过程,特别是临产前的宫缩反应及产后母乳喂养的意义,在分娩结束后对产妇细致的讲解产后恢复保健、新生儿护理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确保产妇能够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护理期间,要了解产妇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同时也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提供特殊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舒适度[3]。②按照产妇及家属的意见和实际需要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的床旁沐浴和抚触、床旁新生儿疾病筛查、床旁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床旁脐带护理等。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要一边操作一边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和保健常识,教会产妇对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正确的更换尿布。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优秀护理人员及先进医疗设备的数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母婴卫生保健知识的培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4]。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护理期间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产妇自我管理情况、母乳喂养时间情况。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包括沐浴、抚触、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等内容。产妇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包括洗漱、如厕、下床活动、母乳喂养等内容,采用自我管理评定量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抚触掌握程度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86,P<0.05);研究组沐浴掌握程度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75,P<0.05);研究组脐部护理掌握程度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77,P<0.05);研究组皮肤护理掌握程度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09,P<0.05)。

2.2两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7.1±5.6)分,高于对照组的(84.3±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641,P<0.05)。

2.3两组产妇每天母乳喂养时间比较

研究组产妇每天母乳喂养时间为(6.2±2.6)h,长于对照组的(3.1±1.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114,P<0.05)。

3讨论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优质护理模式,其与传统的母婴护理方法不同,其在整个护理期间,除了医护人员参与产妇、新生儿的护理外,家属也要参与其中,进行实际的操作,而且所有操作均在床旁进行[6,7]。通过给予产妇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增强了产妇的自我保健及新生儿卫生保健的意识,促进母乳的成功喂养,提高了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护理人员提供的针对性护理服务,及时帮助产妇及家属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帮助产妇快速适应母亲的角色[8-10]。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7.1±5.6)分,高于对照组的(84.3±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641,P<0.05)。原因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将母婴护理范围限制在产妇床边,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科学教育,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及皮肤护理等操作,使产妇及家属真正参与到新生儿护理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方法。研究组产妇每天母乳喂养时间为(6.2±2.6)h,长于对照组的(3.1±1.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114,P<0.05)。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床旁的一对一现场示范、讲解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与宣教,使其较为轻松地掌握新生儿喂养、保健等操作技能。综上所述,通过母婴同室床旁护理,能显著提高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正确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方法,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卫生保健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小雅.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89-2791.

[2]冯祺荣.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0-111.

[3]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7):2512-2516.

[4]黄小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1):1639-1641.

[5]高云燕.优质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2585-2587.

[6]张兰英,章玉玲.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旬刊,2012,10(2):51-52.

[7]吕琳.观察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健康之路,2013,12(10):453.

[8]王利平,张亚楠.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1):196-197.

[9]洪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大家健康旬刊,2013,7(7):132-133.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2

[关键词]妇幼保健;人才现状;信息化

妇幼保健机构作为妇幼卫生事业中的重要部分,为我国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的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行转型。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引进,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是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关键。

1妇幼保健机构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劣势

妇幼保健机构不同于其他的综合性医院,其工作内容限定在专业的领域,尤其在母婴保健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妇幼保健机构这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人才引进管理方面有着专业化的要求。妇幼保健机构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几点劣势。

1.1规模小

首先是保健机构的规模较小。相比于医院,保健机构无论在规模大小、资产拥有或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要稍逊一筹。由于规模的限制,妇幼保健机构难以提供高待遇和高福利,对人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1]。医护人才在保健机构的专业发展前景较差,缺乏稳定性。

1.2局限性大

妇幼保健机构在全国各地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因此保健机构内的服务对象都是来自附近,涉及到的区域不够广泛。对于业务方面而言,妇幼保健机构仅仅涉及到母婴保健中的妇科、儿科和优生遗传等。因保健机构业务和服务对象范围的限制不利于吸引人才,医护人员在保健机构发展的广阔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3稳定性较差

一些大型的医院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妇幼保健机构由于人才的缺失,对某个医护人员的依赖程度较大。保健机构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造成了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保健机构的正常运转,也不利于吸引人才。

1.4文化建设缺失

妇幼保健机构缺乏完善的文化建设,导致了保健机构内的医护人员存在着个人价值观念偏离,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缺乏对保健机构的认同感。落后的文化建设是保健机构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2妇幼保健机构人才管理策略

2.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妇幼保健机构在运行中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不仅仅需要医术精湛的医生,也需要营销、管理方面人才。妇幼保健机构在发展中要对人才进行分层次培养,使得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出最大的才能。要端正好用人观念,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人的潜力,满足妇幼保健各个方面的需求。不能一味招聘一些高学历人才,这只会导致机构发展的不协调,使人才流动情况严重。

2.2完善机构内部的培训内容

妇幼保健机构要完善内部的培训体系,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妇幼保健机构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完善专业人才队伍,扩展培训内容,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课程。还要定期的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完成对培训成绩的评估。同时妇幼保健机构要制定奖惩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奖励或惩处,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3健全招聘体系

为了保障妇幼保健机构人才的稳定,还要对招聘体系进行健全。招聘体系的健全要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实际状况,围绕妇幼的发展战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3]。首先,妇幼保健机构要对医疗市场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于不同的岗位,制定出详细的岗位描述和工作说明。通过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分析预测招聘人数,制定出完整的招聘计划采取多样的招聘方法。妇幼保健机构的招聘工作一定要做到公平和透明,注重内外部招聘工作的有机结合。

2.4建立完善的妇幼文化

文化建设对于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对员工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统一员工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医护人员以妇幼文化作为核心,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和集体意识。良好的文化氛围还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快速实现妇幼保健机构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文化建设也能有效吸引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结构[4]。

2.5完善妇幼保健机构制度

妇幼保健机构可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对人才的管理,通过实施成本核算,对奖金分配进行调整。要实现医生的收入和服务质量挂钩,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开展新的项目和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对一些特殊的岗位实施补贴制度,给予他们相应的工作报酬,引起他们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责任意识。妇幼保健机构要对职称评价标准作出相应的完善,采取多种考核的方式,科学的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使他们在工作中快速的成长,为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3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经费投入较大

妇幼保健机构因其规模较小,在信息化投资占比较大。因为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较多的公共卫生职能,政府投入的经费有限,因此给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3.2基础设施薄弱

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受到经费的影响,造成内部的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妇幼保健机构内的服务器数量少且性能较差,机房缺乏专业的管理,较差的网络基础也不利于信息系统的建设。

3.3技术力量落后

多数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缺乏独立网络信息中心,内部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通常是由一些其他专业人才进行信息网络的搭建,在整体上对信息化建设缺少思路,满足不了当下妇幼信息化要求。

4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4.1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要充分结合妇幼保健业务的专业性特征,对其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的考虑。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和医院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相结合,通过医院的中间对医院内妇女儿童的卫生信息进行自动的提取,导入到妇幼保健信息的网络平台中[5]。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业务和HIS系统相连接,完成患者信息、费用信息和诊疗信息的交换。妇幼保健机构要争取到当地卫生部门的支持,使用现成的云技术,整合相关的信息,完善内部的信息处理平台,更好地实现内部和外界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一些临床业务和公共卫生实现有效的结合,保障用信息化促进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4.2正确选择产品

妇幼保健机构要结合自身状况,选择正确的管理系统软件。系统厂商的选择要尽量倾向于一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厂家,以适应性和满足工作和管理的要求作为基本标准,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系统软件在选择过程中,也要参考到用户的口碑[6]。

4.3获取政府支持

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和上层领导的支持,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是实行建设的关键。领导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人们的原有观念,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给以足够的理解。另外,机构要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将相关的经费投入纳入到年度预算的范畴,逐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管理的现代化水准,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7]。

4.4技术保障

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人员,要多培养或引进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为信息化的建设和系统的维护提供强硬的技术支撑。技术人员的引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系统软件的依赖,还能依靠自身力量和集成商进行合作,满足机构信息化发展要求[8]。综上所述,妇幼保健机构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加强对医护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非常关键。妇幼保健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加强培训,完善用人制度等。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状况,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规划,获取上层领导的支持,将经费开支纳入到年度预算中,引进信息化人才等。

[参考文献]

[1]杨明冬.师生共建妇幼保健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155-156.

[2]蒋苏培.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4):153.

[3]乔海红,吴嫣.闵行区妇幼保健院专业人员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149-150.

[4]蒋冬梅.浅谈信息数字化在妇幼保健机构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3):195.

[5]韦其江.浅析基层妇幼卫生信息化管理[N].中国人口报,2018-01-26.

[6]高爱华,王孝芹.基于规范妇幼保健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9):133.

[7]尹庄.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路[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5):31-34.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3

中英合作项目“改善中国城乡贫困人群的就医环境”(简称GTF项目)是英国海外发展署面向全世界多领域、且要求由非政府组织和大学机构共同参与的一项改善民生项目,于2008年8月立项,首先在浙江省正式启动。项目牵头机构为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卫生与发展中心,项目成员单位为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浙江省妇女联合会、浙江师范大学。项目的总目标是提高试点省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公信力,在卫生系统建立实施高效管理与提高透明度的原则与实践,并将这种模式所取得的成果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其中建立社区卫生委员会、实施循证医学、媒体运作信息公开和建立母婴健康俱乐部是该项目的4个主要内容。项目启动2年多来,先后在浙江省9个县(市)区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1项目的重点内容实施情况

1.1社区卫生委员会的建立与运作

1.1.1社区卫生委员会的职责根据中英合作GTF项目“改善中国城乡贫困人群的就医环境”的目标及要求,浙江省9个项目县(市、区)90个项目乡镇均建立了社区卫生委员会(CHCs)并运行。社区卫生委员会成员由下而上产生,由医疗机构代表(卫生院医务人员)、残联代表、妇联代表、公共卫生联络员、居民代表、企业代表等人员组成,能充分代表各个利益群体。社区卫生委员会是充分反映民意、民情、民心的一种组织形式,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到沟通信息的桥梁作用,促进群众参与卫生决策[1]。

1.1.2社区卫生委员会的功能社区卫生委员会根据项目设计主要有两大基本职能。第一是信息沟通职能,收集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集中上传到相关卫生医疗部门,同时将上级部门的处理结果反馈给委员会成员和社区居民,形成社区居民与卫生部门以及其它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互动平台;第二是监督职能,作为由社区居民代表和非医疗业内机构代表为主体组成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有助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估体制。

1.1.3社区卫生委员会的运作流程社区卫生委员会实际运作流程如下:首先,由社区卫生委员会成员依据各自的分工,采用入户交流、收集反映、定点征询和网络传递等4种渠道收集社区居民关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健的意见或建议。其次,社区卫生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例会,就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交流。第三,例会后汇总成员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分内容、层次递交到卫生及相关部门。最后,将乡镇(街道)自行解决和上级部门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社区居民,对于目前受客观原因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社区卫生委员会成员向社区居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1.2循证医学的实践

1.2.1循证医学实践的意义根据项目目标及要求,各项目县(市、区)引入循证医学(EBM)理念,参照英国NICE临床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医疗实践,编撰高血压、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4个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在试点县进行推广应用,这是规范医疗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为在中国基层卫生机构中开展循证医学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1.2.2循证医学实践的实施方法第一,完成循证医学实践培训教材的编写。通过了解项目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结合循证医学实践的新进展,编写了《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培训教材》、《社区循证医学病种管理实施培训教材》等教材。第二,开展不同层次循证医学实践的培训,培养了相关师资及医务人员。第三,选定开展循证医学实践的试点病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探索循证医学实践。根据居民疾病谱和死因谱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选定高血压、胃炎、呼吸道感染、小儿发热作为开展循证医学的4个病种,其中高血压和小儿发热作为必选病种,其余2个病种由各项目县(市、区)视实际情况选定。

1.3媒体运作和信息公开

新闻媒体的运作和信息公开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新闻传播方面,主要宣传中英GTF项目的概况、背景、目的、意义、实施情况、受益情况、评估情况等。《健康报》浙江记者站,以及浙江省、杭州市主流媒体及项目县新闻媒体作为主体积极参与了媒体运作。其目标对象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项目受益者。实施形式多样,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主要目标是通过宣传报道,使政府、社会各界、公众全方位了解该项目,从而关心、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在新闻宣传策略上,提取项目中具有新闻价值的“闪光点”,突出项目中“改善中国城乡贫困人群就医环境”这一主题,构成整体传播的“主旋律”,集中主题,统一声音,扩大社会影响力。

1.4母婴俱乐部的创建与活动

项目试点区杭州市余杭区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内容,由区妇幼保健院创造性地开展了“母婴俱乐部”的建设活动。母婴俱乐部活动分为院内和院外两部分。院内活动包括“准妈妈俱乐部”和“宝宝大学”等;院外活动包括开展“免费婚检”“免费孕检”“免费产前筛查”和“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四免宣传活动,与社区合作开展儿童“四病”知识讲座、咨询活动;活动还包括2009年全面贯彻实施优生“四免”和三项筛查工作,在杭州地区率先开展农村妇女免费赠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免费孕产妇基本保健、免费3岁以下儿童基本保健、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同时,俱乐部还推出“亲子活动中心”系列服务,提供婴儿洗澡、游泳、抚触等服务,开展“婴儿保健操”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等儿童潜能开发活动;更有“和谐家庭、健康宝宝”、“孕妇时装秀”、“宝宝爬行比赛”、“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知识竞赛”、“巧手妈妈副食制作”、“孕育健康、感恩母爱”、“迎六一宝宝活力秀”等寓教于乐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2项目实施的效果

2.1社区卫生委员会运行效果

2.1.1社区卫生委员会构建起自下而上的民意沟通桥梁长期以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与管理中存在卫生独挑重担、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居民参与意识薄弱,民意表达渠道不足、不畅,政府回应机制不健全、反应不及时,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渠道与平台。社区卫生委员会的构建为居民提供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民情民意沟通渠道,一方面将社区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要求、批评、建议集中起来,及时完整地转达给乡镇(街道)和卫生行政部门,一方面又把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意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不失真地反馈给民众,从而形成了社区居民与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部门之间制度性的沟通互动[2]。#p#分页标题#e#

2.1.2社区卫生委员会能切实解决一些基层卫生问题社区卫生委员会通过收集社区居民关于基层医疗服务的意见,提交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居民。大多数项目县的社区卫生委员会每次例会都能切实解决1~2个基层卫生服务的问题(见表1),说明社区卫生委员会是确能解决一些基层卫生问题的组织。

2.1.3社区卫生委员会作为第三方参与,有助提升卫生行政公信力我国卫生行政的传统管理是以政府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控制型治理模式,习惯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做出相关决策[3]。项目县社区卫生委员会成立后,基层卫生管理形成了政府管理、居民参与的民主治理模式(如表2所示),强调政府和居民间的双向沟通和对居民意见的快速反应性,从而提高了居民对卫生行政部门的信任度。另外,社区卫生委员会在向居民反馈处理意见的同时,也及时宣传、解释国家及地方的卫生政策和管理目的,使得居民对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卫生政策和服务管理的依从性。

2.2循证医学实践的效果

2.2.1提供适宜诊疗指南围绕项目确定的高血压、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和慢性胃炎四个病种,吸收英国NICE指南之长,并结合中国相关临床指南和规范,为项目县乡镇医务人员提供了适宜适用的社区临床诊疗指南/规范,以及与之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简明易懂的诊疗流程图和门诊登记单。

2.2.2积累基层培训经验对如何开展循证医学师资培训的讲课方法与内容,如何对项目县和乡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专家如何赴项目县进行授课和对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及怎样通过基层医务人员在日程诊疗活动中,开展对群众易于接受的健康宣教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2.2.3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把循证医学和诊疗规范的培训、实施,作为合作项目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符合新医改的方向。

2.2.4更新医疗诊治理念循证医学的培训与实践使基层医务人员的理念得到更新,疾病诊治知识得到了复习和强化,对治疗病情考虑得更加周全,提高了诊治水平;通过循证医学的学习,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自身素质,领会了跟患者的沟通技巧,使广大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2.2.5提高健康教育技巧在循证医学培训中提高了社区医生面对面开展健康教育的技巧。基层医师在开展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努力向病人开展面对面的健康宣教,提高群众的依从性。同时患者也开始接受循证医学观念。

2.3媒体运作和信息公开的效果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新闻合作单位、项目县媒体抓住项目重点和工作动态信息,及时跟进报道。《健康报》、《中国卫生》等国家级媒体对社区卫生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及时作了专题报道。项目县通过编写《中英GTF合作项目简报》,利用项目载体,向项目乡镇传递项目进展与动态,促进信息公开透明,不仅让群众充分了解项目实施的意义,增强群众参与卫生决策意识,而且通过参与项目各类活动,对提高自身保健意识,努力改善就医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场调查发现,项目县开展信息公开的工作各有特色和亮点,如余杭区结合“健康余杭”建设活动,利用区域媒体《城乡导报》对项目在该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系列报道,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群众参与健康促进的主动性大大增强。遂昌县项目办定期向全县农户发放项目简报,并与遂昌县电视台合作制作关于项目的专题报道,同时中国遂昌网对遂昌县项目开展情况也进行了跟踪报道。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工作不仅让群众更多的了解中英GTF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使医疗卫生信息更加及时透明,同时也让政府更加系统的了解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了解民生、关注民生,为其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推广项目的先进理念。

2.4“母婴俱乐部”活动效果

一是不断满足新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母婴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以及众多保健特色服务举措的推出,不仅满足了区域内广大妇女、儿童的保健需求,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二是通过与群众“零距离”互动活动,促进医患和谐,以更广泛的形式进一步普及妇幼保健知识。三是有效提高了免费婚检率,为保障优生优育把好第一关。四是促进了区域内综合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五是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六是更好地树立了县级妇幼保健院指导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带动了辖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

3对项目的评价

3.1项目工作对农村卫生改革有效推进具积极促进作用

中英GTF合作项目倡导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改善基层群众就医环境的尊重民意的思路。项目县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利用社区卫生委员会多方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加以落实。有了尊重民意,实行民本卫生的基础,在项目县区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卫生行政部门全方位多层次听取、征求全社会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弱势人群的意见和要求,使出台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尽可能全面周到,力求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促进了改革成效[4]。

3.2项目对农村卫生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具创新指导作用

中英合作项目运转规范,操作严谨,预先确定项目逻辑框架,制定方案,有周密的计划,从中可以避免出现差错和偏离方向等错误,也可从中提炼经验总结教训,提高管理者水平。如有的项目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在策划乡村一体化管理框架时,运用了项目管理逻辑框架的概念,框架设计时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达到目标是什么,目标人群是哪些,主要措施有哪些,完成时间如何分段,同时还包括根据风险因素做出重要假设,通过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从而使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以逐步解决。

3.3项目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关系密切

3.3.1通过逐步推行循证医学,巩固医改成果中英GTF合作项目指导开展基层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工作,特别是要求开展高血压、呼吸道感染、小儿发热和慢性胃炎4种农村常见病的循证医学规范诊疗,使国家现阶段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仅目标相一致,而且为城乡基层推进循证医学提供了成功的范本。项目县区落实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利用项目提供的4种常见病规范诊疗和管理方法,更好地为群众进行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据其中一项目县统计,抗生素使用比例同比下降了11.8%,输液病人占门诊病人总数比例同比下降了12.6%。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大输液现象逐步减轻,开大处方现象基本杜绝。#p#分页标题#e#

3.3.2广泛收集最基层群众意见,努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社区卫生委员会成员是自下而上产生的,特别注重有村民代表、弱势人群代表(残疾人、妇女等),以及流动人口的代表,能充分代表各个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人群利益。由于社区卫生委员会是充分反映民意、民情、民心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民意沟通渠道的透明化和实效性,二是非政府组织发挥第三方监督职能,三是成员的代表性强化了社会事务管理的公认度与权威性。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收治的6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入研究对象的均为产后患者,且新生儿均在母亲身边,产妇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0岁,均为愿意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思维正常的患者。

1.2方法:

将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母婴安全的专项护理措施,包括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等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满意度,验证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提高母婴同室安全管理的效果。

1.3效果评价:

对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针对性护理组:非常满意280例,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患者满意度为99%;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240例,满意39例,不满意21例,患者满意度为93%。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母婴同室虽然能够增强产妇与新生儿的情感交流,方便产妇及时按需哺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但由于母婴同室病房的特殊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针对母婴同室病房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医院感染防范等几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性,减少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及临床工作的满意度。

3讨论

3.1查找、分析母婴同室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产妇及新生儿抵抗力低,医源性因素及母婴同室病房探视家属较多均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②母婴同室病房安全设施的隐患:病房布局不合理,护士站、抢救室及医师办公室距离较远,不便于处理紧急情况;安全通道不畅通;病房走廊无监控或监控探头少,有监控死角等。③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医护人员缺少工作经验,患者及家属喂养知识缺乏,宣教不到位等。④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病房环境比较复杂,不断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现有的规章制度有待更新。

3.2针对母婴同室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3-5]。

①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a.手卫生的管理:医务人员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人选,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医务人员按照六部洗手法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中断交叉感染。b.安全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b.强化病房管理,做好消毒隔离:保持病房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患者被服每周更换,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出院、转院进行终末消毒。②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病区安全:a.加强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工作,降低临床使用风险。b.确保病房的用电安全,禁止在病房内使用电器。c.确保安全通道通畅,禁止堆放各种物品,每天按要求检查。d.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消防演练,告知消火栓及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e.护士站设在靠近科室大门主要出入口并与抢救室及医师办公室相邻处。便于紧急情况下疏散患者及开展抢救工作。f.病房走廊安装监控,避免有监控死角,便于对病区情况观察,防止偷抱新生儿及偷窃物品的行为。g.护士站与病房装有传呼系统,方便产妇紧急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避免意外发生。h.病房门口安装门禁系统,限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及探视时间,做好相关登记,确保病区环境安全有序。③强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a.定期组织开展例如消防安全、交接安全、用药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讲座。不断强化安全意识。b.对刚入科的实习生、进修生、低年资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告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c.产科涉及母婴双方的安全,科室要时刻提高警惕,尽量减少意外发生。d.加强护士责任心,加大宣教力度,按时巡视,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e.认真使用各种宣教卡、展板、视频资料等,落实健康宣教制度,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④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a.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产妇及陪护人员不得将新生儿转交医护人员以外的其他任何人。未经医护人员允许,家属及陪护人员不得将新生儿抱离母婴同室。b.新生儿交接制度:新生儿由产房入母婴同室时,交接双方应该认真核对新生儿的相关信息,双方无异议后,方可签名确认。c.新生儿查对制度:对新生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及办理出院时,应该认真核对新生儿腕带上的母亲姓名、住院号、性别等信息。d.母婴同室探视制度:加强陪护管理,严格落实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尽量减少陪护。限制探视人员及人数。⑤加强健康宣教,落实告知义务,提高安全意识:a.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常识。b.主动告知产妇和家属医院有关母婴安全的规章制度及措施。

作者:陈丽 单位: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邱敏芬.产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79-80.

[2]郭素婷,王颖.母婴同室管理中存在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71.

[3]蔡英如.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65.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5

在院领导支持下我院建立了以系统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高危筛查为重心的管理模式采用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以三级医疗保健网为管理和业务依托、多学科合作的管理方式。

1.1建立系统管理网络“家庭一卫生服务站点一卫生院一医院”四位一体系统管理模式①村级保健员:是孕产妇发现、宣传、动员的重要基础做好孕产妇的家庭访视和登记通过电话、上门服务等方式动态跟踪孕妇,了解孕妇的生理、心理、家庭问题同时对孕妇及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督促其到卫生机构进行筛查做好孕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②各卫生院生要负责发现、建档、追踪、健康教育指导及非高危孕妇的早中期检查做好产后随访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到医院。③医院生要负责系统的产前检查除做好孕产妇资料录入、孕产妇信息数据监测与反馈外,还负责高危孕产妇的确诊与治疗、对基层的督导及培训并负责做好各部门交流配合协调处理好各种问题。

1.2工作流程建立“家庭一卫生服务站点一卫生院一医院,’四位一体系统管理孕产妇首次在卫生服务站点就诊妇幼专干将信息录入系统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做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将筛查结果反馈给基层保健员提出相应风险等级保健员根据风险类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当孕产妇未按规定时间转诊、产检、随访时基层保健员通过电话或上门催访发现异常孕妇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接诊医院通过网络可了解孕产妇孕产情况。孕妇在医院分娩后,医院妇保科通过内部网络及时把产妇的信息转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专干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及产褥期保健指导,产后42d进行健康检查结案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妊娠结局分析。

1.3保障措施整合全县卫生资源,完善孕产妇急抢救网络做好人才、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①在做好日常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从真落实高危孕妇的筛选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以及危重孕产妇报告、抢救和追踪随访制度;②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及培训体系提高整体筛查及服务水平;③结合国家“降消”项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做好资金保障。④通过补助方式调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积极性。

1.4质量控制将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纳入对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考核中并制定相关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日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2边远山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法

2.1建立孕产妇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每个保健网点均配备电脑,装备孕产妇系统管理网络报告系统构建妇幼保健管理服务网络。县级医院、各卫生院对辖区内孕产妇实行户籍地管理完善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网络,以方便孕产妇能够就近享受妇幼保健服务。形成家庭一卫生服务站点一卫生院一医院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立孕产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动态掌握平台内的孕产妇情况及时发现隐患通过转诊、诊断和及时治疗、追踪随访避免危重孕产妇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风险。

2.2充分利用婚检平台进一步拓宽孕前管理渠道除了通过各级保健员主动搜索发现外通过利用婚检平台了解新婚信息交换育龄妇女信息。各级保健员及时上门核实婚育情况,从新婚期起就进行追踪管理为准备怀孕的夫妇在怀孕前至少6个月提供教育、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和干预对已经怀孕的孕妇及时上门建立围生保健手册并督促其到妇幼保健院或综合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同时婚检中心按照普遍性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妊娠的妇女提供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崛咐补充叶酸和开展新婚夫妇“孕前准备学习班,’提高早孕建册率将保健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

2.3挖掘村级保健员潜力,充分发挥三级保健网网底作用为了确保孕产妇系统管理有效运行在边远山区中心地点设立保健网点海个村配备1卫名村级保健员建立联系制度,村级保健员通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村级保健人员负责本村孕妇的基本情况摸底上报在孕早期及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建立网络档案并上报实行专人管理定期产前检查护送孕妇到医院分娩并负责本村产妇产后新生儿访视工作。每月县保健院派人巡点1卫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镇级卫生院根据该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给予相应报酬转变乡医职能赴绝家庭个体接生。

2.4多种方式扶助人才培养及产科建设加强镇、村级保健人员孕产期知识培训坚持例会制度镇卫生院每季度召开1次镇、村妇幼例会县保健院派人参加了解管理情况互通信息做好工作交流及时协调解决保健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县级医院接收基层医院人员进修学习,同时强调对县、乡、村三级产科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的逐级培训通过全县村级保健员培训班统一培训、规范管理的操作规程使其掌握产前检查的基本技能识别高危妊娠提高孕管质量。

2.5卫生服务三下乡,医疗服务到家门结合“对口支援”、“城市医生下基层”工作定期下派医院妇产科临床医师到各乡与卫生院和卫生室的乡医合作开展义诊服务为当地群众开展体检和咨询。妇产科专科医生定期进入卫生院后,由当地妇幼专干进行宣传组织当地妇女到卫生院建册、体检。同时对她们进行一定的妇女保健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由县级妇产科、儿科及新生儿科骨干组成业务技术指导小组,不定期到基层卫生院进行业务培训手把手带教提高助产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基层卫生院产科服务水平和保健管理质量。

2.6多样化宣传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通过宣传栏、电视、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保健知识传授给群众使孕产妇认识到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启愿并能按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妊娠降低漏筛率。对高危妊娠及时治疗提高转归率开设“孕妇学校”对孕产妇进行孕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教育,使孕产妇及家属主动及时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由县妇联牵头县保健院提供师资、教材主动到最边远的山区免费举办月嫂培训班,向边远山区妇女及家属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孕期可能出现的危险、求助方法、新生儿护理以及各种项目宣传等。近年来我院共举办月嫂培训班巧期,每期10d洪培训1000多人提高了广大妇女孕产期保健意识确保了孕产期妇女的安全。

2.7高危筛查分级关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负责早、中期高危孕产妇筛查将筛查结果反馈到基层保健员提出相应风险等级保健员根据风险类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当孕产妇未按规定时间转诊、产检、随访时基层保健员通过电话或上门催访发现异常孕妇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3结果

3.1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分析通过实施边远山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我县边远山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系统管理率从之前的69.26%上升至96.33%往院分娩率从69.52%上升到99.73%高危管理率甚至达到100%。.

3.2高危妊娠筛出情况分析实施孕产妇管理系统是以信息网络为依托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出率河减少高危孕产妇发生产科并发症的概率。全县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网络的管孕产妇发生子痛、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死胎的人数明显下最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4讨论

4.1孕产妇管理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患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举措。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孕产妇职业、计划内外生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就医的距离和时间、医疗保障水平相关团特别是边远山区交通、经济、人员设备配置、宣传度等原因导致不易建立起稳定的自成体系的孕产妇管理网络。为此我院建立了以系统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高危筛查为重心的管理模式通过系统的管理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每一级保健网络的作用,切实降低了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效率为探索行之有效的适应边远山区实际的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模式指出了新的方向。

4.2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以三级医疗保健网为管理和业务依托的管理结构充分整合了医疗资源沐日用基层医务人员熟悉基本情况开展“地毯式”排摸孕情,切实将每一位孕产妇纳入到保健网络中。与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紧密河以有效地开发基层资源,每一级网络均能够明确工作要求及职责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家庭访视、检查动员及动态监测胸建一种全面覆盖式的网络式管理机制,保证系统管理的质量。模式建立后孕产妇系统管理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脱明其成功有效。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6

关键词:A企业;母婴童行业;品牌营销;营销策略;4P理论

母婴童市场的蓬勃发展源于我国新家庭对高质量养育下一代的重视。国内以“母婴童”为目标市场的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各企业精心打造自身特色,寻求差异共存。

1A企业简介

A企业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家以数据驱动,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新家庭全渠道服务平台。自创立以来,便以独特的大店模式+重度会员模式+深度服务模式+ShoppingMall生活场景融入模式,为0~14岁的儿童和母亲提供“商品+社交+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A企业不断升级产品、提升服务体验、深耕家庭服务产业,产品及服务涵盖中国家庭全方位需求,具体如表1所示。

2A企业营销现状

2.1A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2.1.1产品现状

(1)产品多样化。多样化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选择,一站式购物解决了消费者集中购物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购物时间和精力成本。例如奶粉,可供选择的品牌有爱他美、美赞臣、飞鹤、惠氏、合生元等,各品牌又细分为不同的系列。但是A企业的产品大多是各品牌企业入驻,自营产品很少,因此A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存在较高相似度。(2)产品品质高。A企业加大了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其所有商品均来自官方正规授权渠道,对不合规商品实行一票否决,对质量违约商家进行严惩。同时建立了专属用户的商品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确保顾客购买的每一件商品优质、安全。但是高品质也会带来高定价,高价格是令消费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2.1.2价格现状

A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施差别化定价策略。引入不同品牌的产品,同种品牌又细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相应地在产品定价上也有差别。这种价格体系有利于吸引不同消费水平的用户,扩大总消费群体。另外,吸引消费者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强策略是折扣定价。A企业会以节日、年度庆典等为契机进行折扣销售,或者实施反季节折扣销售。调研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个别产品的价格不满意,认为其定价过高而产品质量不高。例如,中等档次的一包纸尿裤四十片售价九十元,这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价格压力。

2.1.3渠道现状

A企业的销售渠道模式是实体店+电子商务+直购手册。首先,实体店是主要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可为0~14岁的儿童和准妈妈提供一系列的商品和专业服务,建立自助+专业购物指南的空间;其次,A企业网上购物中心采用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理念,使客户可以快速、准确、轻松地不用出门就能找到又好又便宜的母婴童产品,同时还能享受A企业实体店的质量保证;最后,直购手册提供实体店般的产品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为实体店不包括的区域市场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托儿服务。具有专业的呼叫中心服务团队及值得信赖的购物指南和育儿顾问;以快捷、便捷的上门服务,增强了企业与会员的黏性。但在调研中发现,A企业自营网上购物平台并未做全面推广,消费者未形成使用习惯,没有形成客户黏性。

2.1.4促销现状

A企业旗下拥有的品牌推广系统,结合各种线上线下媒体资源,配合各种公关活动、促销活动、亲子活动、会员活动等营销活动,开展品牌全方位、立体化包装推广,快速提升A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通过品牌推动销售的目标。(1)微信推广。A企业有自己的商务认证微信,每个来购物的消费者都可以扫描商店的二维码,关注A企业的微信,并得到相应的礼品。在形成微信庞大粉丝群后,A企业通过丰富的育儿知识、企业活动、产品推广信息等内容扩大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2)建立妈妈微信群。让妈妈们相互交流,而企业利用妈妈群体来推广产品,指导消费,并与妈妈们互动,及时解决她们的育儿问题。提高妈妈们对A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和美誉度。(3)活动推广。A企业线下推广主要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广品牌,依靠实体店促销工作人员进行品牌精准营销。例如客户论坛、新妈妈学院、儿童音乐会等,增强了消费者参与感,促进口碑传播的同时还增强了客户的黏性。A企业的线上促销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线下促销活动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如促销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服务的主动性和沟通技巧有待提升。促销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语言或行为常常引起客户的不满,甚至遭到客户的投诉。

2.2A企业SWOT分析

2.2.1优势

(1)品牌优势牢固。A企业通过不断完善的商品品类和全渠道建设,构造了“产品+服务+产业生态经济”的多方位经营理念体系,为A企业在中高端母婴市场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A企业影响力的增强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公司与众多的母婴品牌生产商、经销商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2)售后服务强。产品使用前的体验期和购买后的售后服务一样好。例如,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感觉不适合,想要退货的产品如果对二次销售没有影响可以快速退款。A企业成立了专业的售后团队,可以很好地对产品进行日常维护,尽心尽力去解决客户的问题,提升为消费者排忧解难的效率。

2.2.2劣势

(1)购物距离障碍。母婴童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包含孕妇(准妈妈)和新生儿母亲,这两个特殊消费群体行动不便或者不适合长时间外出,而A企业实体店主要选址在大型购物中心,远离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目标用户的需求相悖,无法满足该特殊群体的要求。(2)不重视新媒体营销。互联网已成为我国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主要消费群体基本上都是网络一代的人,他们对互联网、社交媒体非常熟悉。但A企业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营销,大量的潜在用户没有被唤醒。

2.2.3机会

(1)家庭经济收入提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更注重健康,更关注下一代,对下一代的投资提前到胎儿时期甚至更前。胎教、婴儿产品、婴儿食品、婴儿玩具、婴儿服装、婴儿护肤品、婴儿医药、婴儿保健产品、育儿服务等,每一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社会及家庭对产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用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母婴用品的监管力度,这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严控产品安全,倒逼企业不断强化产品安全意识,逐步淘汰不合格企业。

2.2.4威胁

(1)竞争对手增多。母婴童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手不断增多。例如,连锁零售店,代表品牌有小飞象、乐友、丽婴房、贝贝熊、好孩子、皇家孕婴等;电商企业,包括年糕妈妈、贝亲等。(2)存在技术风险。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快速,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安全支付问题、互联网技术问题等,此类均属于A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业务必须关注的风险。(3)存在商业风险。如入驻A企业的企业与顾客间发生的商业契约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顾客服务问题等,均会影响到客户对A企业的评价。

3对策与建议

3.1产品多元化

(1)严守产品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A企业应加强对入驻品牌的品质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确保所有货物均来自官方授权渠道,五重品控保障,货物100%正品选择,加强对工厂审核和质量检查的控制和监督,保证每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及时关注市场的商品动态,优先考虑未来市场的产品,给加盟商带来改善的利润空间。(2)多元化的产品类别,以确保市场份额。多元化的产品可以提高店铺的性能,促进门店业绩提升。充分保证母婴童行业的市场份额,为商店提供更符合当地需求的商品,使商店在该地区迅速普及,持续盈利。如A婴童企业增加了金融保险产品,这是符合用户需求的。当代家庭除了希望高质量养育子女外,也希望给予子女最好的保障,保险及教育基金是家长们的首选。但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对金融保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建议A企业在增加金融保险产品销售的同时也增加妈妈课堂中关于金融保险课程的培训,帮助家长们正确选择适合的金融保险产品。(3)创造一站式购物乐享环境。母婴童消费不断升级,单产品销售服务无法满足新一代母婴童需求,消费形式逐渐从刚性需求转变为享受类型。A企业应持续为0~14岁的儿童和母亲提供一站式的产品解决方案、育儿和社交互动服务,确保客户不仅可以购买高质量的放心商品,还有育婴专家提供新生儿养育方案,有专业团队为妈妈们提供产后修复、产后塑形等指导方案。

3.2价格差异化

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产品定价,对于顾客购买多且会重复购买的产品,企业可采用低价策略,让绝大多数顾客都有能力消费,满足广大顾客基本需求,留住顾客。企业也可采取产品组合定价,用优惠的打包价不但能吸引客源还能有效去库存。除此之外,实行多价策略,根据消费群体的支付能力,在商品选用、产品组合方面制定合理的价格。但无论是选择高价的客户还是选择低价的客户,企业都应该提供完整的管家式服务,提高性价比。

3.3.渠道立体化

(1)加强自营电商平台建设。完善以会员为中心的全渠道经营,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利用数据完成顾客画像,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增强客户的消费体验。同时采取推荐赚佣金制度,把顾客转化为营销人员。引导实体店不覆盖的区域消费者或者外出购物不便的准妈妈和妈妈们在自营电商平台购物,形成网上购物习惯。(2)拓宽营销渠道。继续深化与各大购物平台的合作,持续创新与各大推广平台的合作。通过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网络营销,让顾客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和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发展潜在客户,开通直播购物渠道。

3.4促销全面化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7

1、医院护理管理中的缺陷

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规定,床护比例不得少于1∶0.4[2],特别是基层医院重医轻护的思想使院内护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妇产科护理人员还兼职其他科室(手术室、供应室等)的护理工作,无疑增加了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量。

2、客观形势的影响

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的难处,医疗护理纠纷的增多,使护士工作难度加大,时刻警惕医疗差错的发生,易诱发心理问题。

3、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量

随着母婴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实施,住院分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爱婴医院的创建;专科护理工作增多,如会阴冲洗、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预防接种、疾病筛查、脐部处理等;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以及宣教工作的融入均大大增加了产科护士的工作量。

4、特殊的服务人群

产科患者周转快,分娩过程复杂多变,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表情以及分娩阵痛的叫喊声伴随着妇产科护理工作始末,同时妇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婴生命的健康和安全,责任重、风险大。急产、产妇及新生儿的抢救都使妇产科护士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孕妇这个特殊的“患者”,宫缩往往容易在夜间发作,夜间孕产妇的产程以及新生儿的观察无疑增加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医生值班室在产前病区),给妇产科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5、产妇及其家属期望值过高

给护士带来巨大压力妇产科工作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稳定,随着以“孕产妇为中心”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导乐分娩的开展,人们的期望值不断提升,由原来的产妇或婴儿安全到母婴安全再到母亲安全、婴儿健康,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精力。而妇产科经常面临较多的应激情况,孕产妇和胎儿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冲突、畸形胎儿的娩出等都可造成产科护士较大的心理压力。

6、职业暴露的危害

妇产科在接产、缝合、会阴冲洗、新生儿沐浴等操作时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尖锐湿疣等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潜在感染危险,给护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高年资护士。

7、护士自身因素

大多数护士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导致护患冲突。

二、对策

1、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正确的人生观护士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努力适应环境,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多样化的情趣,提高对应激的耐受能力,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释放缓解压力。

2、建立良性的支持系统医院应给予护士足够的关怀,重视护士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护理管理者应尽快解决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现象,增加护理编制,应以实际工作量为依据,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产妇多时减少休息人员,夜班设置二线班或2人值班,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理念医院应为护士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如:在接产、缝合、新生儿沐浴时带好口罩、手套,一切按常规操作,最大限度地阻断血源传播。制订应急预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4、成立心理咨询室针对每名护士的特点,建立心理档案,对全院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指导,缓解工作压力,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国外,一些医院的管理者非常重视护士的情绪和感受,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伤后的协调工作,有专门的组织允许护士对其讲述个人感受和发泄情绪,以帮助解除护士压力。

5、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沟通能力,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交谈,寻找社会支持,多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等。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精神健康。妇产科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及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造成急躁、抑郁、自闭等心理状态,还容易造成身体的疲惫,丧失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母婴保健培训范文8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到2025年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二、行动目标

到2023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安全保障能力和重点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

到2025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维护、促进和保障,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

三、行动内容

(一)高血压防治行动。

1.推进高血压早诊早治。倡导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控制危险因素。规范高血压健康体检,开展高血压社区筛查和机会性筛查,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策略,开展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风险评估和分类指导。

2.强化协同救治网络。建立高血压防治中心,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团队,为辖区高血压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个性化治疗等规范服务,畅通与上级医院转诊机制。推进胸痛和卒中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省、分区负责、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的高血压综合救治体系。

3.加强社会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资源配备,打造15分钟急救圈,强化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备和信息化管理。将应急救护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鼓励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二)糖尿病防治行动。

4.加强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开展多样化糖尿病防治宣传。探索设立社区糖尿病健康指导员,指导居民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导居民主动参加健康体检,并重点关注糖尿病前期人群。

5.落实糖尿病早筛早诊早干预策略。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筛查标准化,设立糖尿病专科特色门诊。建立医院—社区糖尿病无缝管理链,做实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通过互联网+服务等形式开展糖尿病管理。实现基层医疗机构35岁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首诊测血糖率≥85%。

(三)肝癌防治行动。

6.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和母婴阻断。强化免疫规划乙肝疫苗接种。开展非免疫规划重点人群与高危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开展乙肝病毒载量自愿检测服务。实施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的免费抗病毒治疗。

7.加强肝癌致病因素防控。加大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监测;加大无证小酒坊查处力度,加强果酒等酒类质量抽检和监管。开展食物肝癌致病因素宣传教育。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工作,加强水源地水质和饮用水供水末端水质的新污染物监测和管控。

8.推进肝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建设省级肝癌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开展肝癌机会性筛查,加强防癌体检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政府指导、医疗机构实施、健康管理机构参与的防癌体检运行机制,引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肝癌防癌体检。加强乙肝慢性患者治疗管理,提高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及性。

(四)妇幼健康救治行动。

9.强化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管理。夯实市县孕产妇及儿童保健、产科、新生儿科和基层网底,恢复村妇幼保健员岗位。帮助孕产妇及其家属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健全孕产妇健康检查和住院分娩支持措施。强化市县政府的领导保障责任,推动各部门各行业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严格控制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推进“婚育一站式”服务,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完善新生儿疾病早筛早诊早治机制,阻断重型地贫。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

10.推进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加大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两癌”筛查的宣传力度。完善“两癌”筛查、诊断、风险评估和救助服务。开展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工作。支持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建设培训基地、防治中心。加强基层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建设,规范宫颈疾病治疗。制定实施省宫颈癌消除行动计划。

(五)意外伤害防控行动。

11.加强全社会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监护人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安全意识和心肺复苏技能教育。强化驾驶人安全意识和良好驾驶习惯养成,严格驾驶人资格培训、考试及日常管理。大力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提高中小学生防溺水技能和救护能力。建立家庭—社区—社会联动监管机制,健全社区照护服务,避免未成年人无人监管时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发生。

12.完善安全管理干预机制。将溺水安全管理与河长制、湖长制有机结合。加强水库、水利沟、水塘及滨海旅游景区游乐场、浴场、潜水点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泳池建设经营管理,按比例配备具有心肺复苏技能和抢救技能的救生员。完善学校、农村路段安全设施,定期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加强警校联动,开展校车违法行为整治,建立校车动态监管平台。加大无证驾驶、不足龄驾驶、酒驾、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强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识别。加强对高层建筑、海上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设置防护栏、安全网、警示标语以及监控设备。限制高毒性农药销售,规范获取农药或安眠类药品的途径。

13.建立应急救援和舆论监管机制。建设集成整合、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有关部门及单位按要求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溺水、交通事故信息,逐项倒查事故责任情况,持续提升救援能力。建立意外伤害事件舆情监管、预警、发布及处置机制,明晰报道原则和报道失范评判标准。

(六)优良生态环境建设行动。

14.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确定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资源消耗的控制性目标,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强化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5.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建设。以全健康理念对标世界领先水平,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噪音、生活垃圾等污染防治。

16.完善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建立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将健康理念和健康要素纳入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市政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安全饮水保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细胞建设,完善社区健康设施配备。

(七)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行动。

17.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县普遍建立独立的健康宣传教育机构,完善全社会健康教育网络。建设省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职业病医院,推动孕产妇及儿童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设,加强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机构、急救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

18.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临床研究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控、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

19.强化健康保障体系。全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完善影响我省人均预期寿命的重点疾病医疗保障举措,医保基金向早期预防倾斜,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优化卫生费用筹资渠道,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20.实施“2+3”健康服务包。健全“2(高血压、糖尿病)+3(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综合防治机制,强化实施推进,有效控制重点疾病,打造“2+3”健康服务包的模式、全国样板。

(八)食品安全监管强化行动。

21.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提升监管效能,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构建从源头到消费的全过程、高效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2.推进农产品生产全程化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防止污染物进入农田。严控粮食收购、储存环节的质量安全,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建立基地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

(九)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23.强化健康理念。强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开展重点领域健康促进与教育干预,推进健康促进区(县)建设,营造全民健康、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急救知识等纳入中小学教材。协调指导各类广播电视报刊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疾病防治与健康知识宣教、竞赛等活动。

24.推进全民健身。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广传统体育活动。优化健身场地及设施配备。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促进全民健身和体医融合,推行科学健身指南和运动处方,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25.推进合理膳食和控烟。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干预,制定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标准,建设“健康餐厅”“健康餐桌”。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推进无烟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及医疗机构建设,扩大戒烟服务,降低人群吸烟率。推动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强化监督执法,禁止违法发布烟草广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要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把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列为重点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市县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重点任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凝聚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