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键词]早期教育;儿童保健; 发展; 全面
[中图分类号] R1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01-01
儿童保健在0-3岁城市儿童及部分0-7岁农村儿童中已广泛开展,但仍有部分流动及农村儿童未进行系统正规的保健。保健,顾名思义,防范于未然,主要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同时又起到使儿童遗传潜能在体格、精神、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保健要系统化、正规化,并且把儿童早期教育内容融入到儿童保健日常工作中,及时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地养育儿童。工作中把进行系统保健且融入早教内容和只进行系统保健未融入早教内容的儿童进行比较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从2003.1.1~2005.12.31期间出生的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按4:2:1体检)的1256名儿童中随机抽取317名作为研究组,191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性别、出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后天生长环境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 研究方法两组儿童均进行系统保健,研究组在进行系统保健基础上,把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科学的养育;对照组按传统模式对儿童进行保健指导,不加入早教内容。两组儿童均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龄时采用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量表(CDCC)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评。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对资料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MDI比较研究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MDI值在不同年龄段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PDI比较研究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PDI值在不同年龄段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结论
~儿童保健是要努力消除疾病和致病因素对儿童的危害,并努力保障和促进儿童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1]。随着社会发展和节奏的不断加快,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儿童保健的高度重视,儿童保健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不单单只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而是有了更纵深、更全面的发展,如把早教内容融入日常保健中,使儿童在体格健康发展的同时,神经系统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3.1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为儿童提供系统而丰富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可促进其神经、心理的全面发展[2]。国内调查发现,儿童行为的偏离率高达10%-20%[3]。这很大程度上与家长教育方法有关,主要与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行为有关[4]。父母的育儿观念、育儿知识等均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儿童的遗传潜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使儿童在体格发育健康的同时,智能和心理等方面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3.2 开展早期教育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意义
3.2.1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父母育儿意识的提高,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儿童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应拓宽、加深,应由原来只对儿童躯体健康保健,发展到增加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保健,满足家长日益提高的育儿需求,这也是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
3.2.2 学科发展的需要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城市儿童保健已由传统的系统保健发展到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等高层次的保健。
3.2.3 儿童发展的需要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2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智力开发、早期教育,会起到无法替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全面发展情商、智商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宗涵.新世纪儿童健康事业的挑战和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267-270.
[2] 朱晓平,段娅莉,徐兵,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395.
【关键词】柏拉图;早期教育思想;启示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437)是西方历史上系统地阐述早期教育问题的第一人,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设想了一个从早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完整学校制度,哲学王的宏大根基始于0~6岁儿童的教育。他从实现理想国的政治需要出发,赋予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良好的早期教育看成是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基础工程。下面将系统阐述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
一、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柏拉图主张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认为早期教育是个体以道德为核心的各方面素质养成的启蒙阶段。“凡是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关重要。在一个人的幼小柔嫩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为什么形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形式。”①柏拉图指出儿童从出生到接受正规教育这个早期教育阶段是最难的,因为当孩子的肉体和精神有最大的可塑行,错误对待孩子将造成最持久的伤害。 0~6岁的教育要尽量避免对儿童的伤害,此时期的教育应重在养护,启蒙儿童的德行。
早期教育的任务在于恰当运用儿童的幼小、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对儿童施与良好的教育,使儿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柏拉图说:“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往哪里走。”②柏拉图强调国家在实行儿童公育时要善于甄别,确保能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影响”的诸元素,譬如政府组织早期教育机构、精心选择教育内容、选用有德行的教育者,从而引导儿童走向教育者希望的方向。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柏拉图精心设计了早期教育的方方面面。③
二、早期教育的机构
柏拉图主张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对人生各阶段教育,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到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强制性的教育。在早期教育阶段由国家实行公共学前教育,规定早期教育的机构。
优生及胎教措施——柏拉图主张国家执行优生政策:国家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一般和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女子怀孕后必须接受胎教训练,以利于胎儿的发育成长。婴儿出生后,先天残缺或体弱的则秘密处理,优秀的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
学前教育专门化机构——在学前教育阶段,由国家实行公共学前教育,由国家决定教什么内容和选择什么人充当教育者。养育儿童的机构被称为养育院,养育院又细分为0~3岁的托儿所和3~6岁的游戏场。儿童三岁以前在托儿所度过,由经过严格挑选的女仆照顾,由全城邦最优秀的女公民监督进行教育;3到6岁时则由褓姆带领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里,由当局命令的妇女们进行照管。
三、早期教育的内容
柏拉图强调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强调早期教育的方法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自然快乐且以身体、道德、游戏等内容为重点的和谐教育。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是一套有内容、有宗旨的完整体系,体现为以做游戏、听故事、音乐熏陶和体操练习为形式,以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等道德品质为宗旨。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游戏,赋予游戏以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其教育作用。游戏场以游戏为主,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喜新”的心理。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精神,“因为,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游戏,孩子们也会成为违反法律的孩子,他们就不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④这里的法律精神是指游戏应有教育性、规则性,应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以便儿童模仿。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柏拉图鼓励孩子玩自己发明的游戏,认为孩子自己发明的游戏是最好的。这样柏拉图深刻认识到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喜好嬉戏的天性,游戏是儿童自主活动和创造精神的最佳教育内容,要通过游戏的内在法律精神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初步习得品行。
柏拉图提出国家要注意到诸如摇篮曲、儿歌的教育影响,要慎重选择对儿童讲述的故事,要严格审查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柏拉图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⑤,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儿童的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3.音乐熏陶、体操练习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音乐教育和体操练习是和谐教育的开始。音乐是为了陶冶心灵,体育是为了锻炼身体,身心协调发展才算和谐。柏拉图认为,欢快、奋发、高昂的儿童的曲调能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以体操、角力、骑马、射箭等训练项目为主的体育能强健儿童身体,音形结合的舞蹈则能训练优美的举止。音乐与体育必须配合,使身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转贴于 四、柏拉图早期教育思想的启示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西方早期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启发着人们思考早期教育问题。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有待于我们挖掘。
1.以德育为主的早期教育
柏拉图继承了他老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强调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智德统一”,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早期教育的核心无他,即儿童的德性培养,柏拉图认为可以利用儿童的模仿心,通过早期教育的内容发展儿童的德行。柏拉图认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通过行动或实践来培养良好的习惯显得特别重要,儿童的道德可先知而后行。他在选择早期教育的内容如游戏、故事、音乐材料的选择上,都强调正面教育的原则,希望经过慎重选择的教育材料为儿童树立勇敢、节制、虔诚、自由人物及品质的模仿对象,早期教育要极力树立正面榜样,让儿童“从小到老连续模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⑥
2.分阶段教育方法
柏拉图依据人的年龄划分出受教育的几个阶段。柏拉图根据儿童的生长特点进一步把早期教育细分为胎儿-婴儿-幼儿三阶段,每一阶段都实施不同的教育。国家是早期教育的组织者和承担者,肩负着优生、保育、教养三重任务,儿童出生前国家对孕妇进行胎教训练,儿童出生后就送到国家特设的托儿所,由母亲喂奶;夜间的麻烦事交给奶妈和保姆。从儿童出生到7岁国家对男女幼童实行无差别教育,为儿童安排包括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美术、体育锻炼等广泛的教育内容。
3.教育性教学原则
在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里,“教育”一词一般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又简称德育,由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也可转换成教学永远具有德育性,能否永远具有德育性,要看符合德育的内容是怎样确定的。游戏场里的儿童们所做的游戏,所听的故事,所学的歌曲都是慎重选择过的,这些故事、歌曲需要严格审查才能列在目录上的;那些随便编出来的、偶然想到的故事和歌曲绝不允许教给儿童。
综观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发现他重视优生优育,重视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主张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出游戏在早期教育中的意义,提出了慎重选择教学教材的问题。这些观点不仅在西方早期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早期教育的改革和思想建设也有积极的启示,在吸收柏拉图早期教育思想的精华时要抛弃柏拉图的奴隶主阶级的立场和唯心主义哲学观。
注释:
①②③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4页
④⑤⑥转引自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7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学准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9-0001-03
一、入学准备问题的提出
当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确保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研究者多从均衡发展的内涵、原则、实施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角度来探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应该说,这些探讨意义重大,并且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于推动教育公平的热情和努力,但是同时也透露出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包括设备、经费、师资等方面大致均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我们认为,虽然资源配置因素确实是保证儿童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仅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讨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倾向还是有它的不足。因为大量的国际研究证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入学准备上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入学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会影响到公共财政投入的收益,进而使得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儿童自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有人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即: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有准备的社会服务+有准备的学校(主要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有准备的儿童。也就是说,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由以上几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有准备的系统来完成的。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国家的儿童公共服务走过了一条从慈善性向福利性再向教育性发展的道路,而事业的主体也经历了一个从私人行为向公众责任过渡的历程。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早期教育的资助方式是公共财政投入,而美国在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渴望学习》中认为美国是比较晚才开始普及学前教育的。但是我们从这些年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中又可以看出他们奋起直追的势头。比如,美国与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比较早地把5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当然这里的义务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准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它虽然强调早期教育的免费性,但是并不强迫所有儿童都要接受公共早期教育。这是为了尊重美国社会在早期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传统。但是只要家长有需求,愿意让儿童接受公共早期教育,政府为5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完全是免费的。另外,美国政府率先实施了面向贫困家庭3~4岁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计划,即“提前开端计划”,而且近几年逐步将免费学前教育服务普及到全体3~4岁儿童。美国政府还推广了以提高0~5岁儿童家长保育教育能力为目的的家庭教育方案,建立健全了儿童福利和保育教育法规,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学前教育被逐渐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来承担主要责任。
值得强调的是,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对政府责任都有实质性的规定。比如,由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批准的“提前开端计划”,它是“经济机会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每年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到2008年,这项预算已经达到了73.5亿美元,比1965年计划刚开始实施时的预算数额增加了76倍。又如,1979年通过的《儿童保育法》、1990年颁布的《儿童早期教育法》和《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都明确界定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上的责任,甚至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拨款这一守则,以此来弥补州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而1988年和1990年两次修订的《生命保障法》也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儿童入学补助的条款。
联邦政府下拨的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的经费中,大约有20%被用于支持早期保育和教育。上述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面向弱势群体的早期补偿教育政策,帮助家长提高早期养育能力的措施等,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儿童,特别是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在正式进入小学时能与其他儿童拥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起点。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到2000年所有美国儿童都要做好入学准备的目标赫然列在首位。这实际上已经意味着美国政府把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视为一项国家任务。
二、我国儿童都做好入学准备了吗
我国历来有重视早期教育的传统。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这是否足以保证我国儿童在进入小学时都做好了入学准备呢?我们的学前教育是否能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某城市做了一项规模较小的调查。很遗憾,调查的结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以某市三类6所生源不同的小学作为调查单位,在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后的两周内进行调查。由于时间关系,调查实际上在三周之内完成。我们为什么要以小学作为调查单位?不能否认,实际上政府也承认优质教育资源少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照资源优质与否将学校分类的倾向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调查了三类小学,这三类小学在生源上确实有很大不同。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在每所小学的一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再从这个班中随机抽取25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了150位调查对象。这三类学校的主要生源分别是:A类以农民和打工者子女为主,B类以工人和市民子女为主,C类是企业经理、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子女。这三类学校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明显的差别。我们采用个别测试和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观察的方法,调查儿童的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和学习品质。我们以150位调查对象的测试成绩为因变量,以学校分类为自变量,采用单一式放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三类学校学生的入学准备状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在数学准备方面。数学准备测试包括数理计算、量、时间与空间、关系与模式、统计共五部分21项内容。在三组小学生之间,仅有4项内容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其余17个项目或者是三组两两之间,或者是A组与C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4项没有显著差异的内容中,有一项内容的情况有点像心理学中所说的天花板效应。在幼儿园中,对估数的教育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所以不管哪一类学生来做这个题目都有难度。而另外3项内容的情况又有点像所谓的地板效应,要求相对来讲比较低,三类学生都能完成。
在语言准备方面,语言准备测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技能、前阅读和前书写共13项任务。除了方位知觉、图形观察、控制笔的动作等3项内容外,其余10项任务也像数学准备那样,或者是两两之间,或者是A组与C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在学习品质方面,在学习主动性、目标意识、专注程度、好奇和探索、想象与创造五个方面,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但是在计划性、坚持性、独立性等三个方面,三组的差异表现并不一致。比如计划性和独立性,三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显示出差异,而坚持性则相反,在语言活动中差异比较显著。因为我们主要采用现场观察法,观察儿童在完成语言和数学测试任务中的表现,所以这种表现可能跟任务本身在一定关系。
社会性准备测试包括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社会行为规则三方面内容。三组的自我接纳总分差异显著,其中认知接纳一项,A组与C组差异显著。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一项,A、C两组差异显著;交往技能中,在交往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上,A组和B组、C组之间差异显著,在解决冲突的适当性上,C组和A组、B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行为规则中的独立自主意识方面,A组和C组差异显著;在规则意识上,三组两两之间均呈显著差异。
均值比较的结果表明,凡是差异显著的项目,除社会性准备中的独立自主意识、维持交往时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两项A组占优势,数学准备中B组显优势外,其余项目均为C组最优,A组最差。
三、入学准备的明显差异对义务教育的挑战
美国早期儿童发展综合科学委员会在报告中讲到:“入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时幼儿所知道的和所能做的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始预示着他们学习和成就的长期模式。”我们的研究虽然规模较小,而且也仅仅局限在某个城市,我们的调查对象也不包含一些来自特别远的农村地区的打工者子女,但调查结果依然让我们感到不同儿童的早期学习机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这就成了我们深深为之担忧的一个理由。或许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决策者心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小学面对一大批由于早期教育机会不均等而造成的在入学准备上存在明显差异的新生时,义务教育的巩固、质量的提高是否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如果学校的生源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差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仅仅靠我们改善小学自身的办学条件就能实现吗?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1985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在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将无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是以美国一些大的企业家和有关的一些经济学者组成的,从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这种评价中可以看到,西方学前教育政策变化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是不让自己的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口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同样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面对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我们需要认真反思我国的政策。作为学者,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学前教育难道仅仅是学前教育吗?难道它仅仅关系着儿童个人和他家庭的幸福吗?我国的下一代会不会因此而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学前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些问题,并向社会发出呼吁,引起最高领导层面的重视。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School Entry Preparation
Feng Xiaoxia
(College of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关键词:人品塑造;早期教育;关系
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早期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婴儿人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早期教育对人品塑造的体现
不同的年龄阶段,早期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为主,从而与儿童互动,周岁至3岁儿童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活动训练
各式各样的活动,对于早期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活动能够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体的活动训练可有游戏设施、脑力活动与劳动活动等,儿童玩耍的游戏设施可以是一些滑滑梯、跷跷板、蹦蹦床等设施,游戏与玩耍可以很大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儿童活泼的性格,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脑力活动可以让儿童搭建积木、教儿童识字、读书等,培养儿童的智力,劳动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儿童扫地、为花浇水、喂食小动物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人际交往
让儿童多接触同龄的儿童,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同龄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形成孤僻、自卑、自傲等方面的心理,实践证明,不善于交友的儿童往往就形成了各种不健康、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心理,善于交友的儿童能够从对方身上进行一定的模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优良的品格,比如谦让、礼貌、自尊、自信、乐于助人等。
二、早期教育中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塑造完美人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社会更加关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使每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二)素质教育的提倡
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全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人能力的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下更注重对早期教育的人格培养,早期教育是最基础性的阶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塑造儿童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早期教育塑造人格的方法
(一)爱的体现
给予儿童温暖,让儿童感受到爱意,家庭的爱与老师的爱都很重要,幼儿刚出生时,抚摸他,抱着他,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孩子通过接受第一次情感交流,慢慢地发展成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对孩子进行爱的引导,传达爱意,为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二)情感体现
情感是后天形成的,大人可以在孩子的面前照顾老人,关心老人等,通过一定的模仿形式激发孩子对长辈以及同龄的爱,引导孩子用行动去表现爱,培养孩子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孩子的情感意识,带领孩子去感受外部世界,体验不一样的感受,增强孩子的情感认知。
(三)游戏体验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孩子的群体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为孩子提供游戏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玩耍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主动性;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履行规则义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扩大孩子的游戏场所,不要只局限在室内,组织孩子与其他同龄阶段的孩子一起去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在进行游戏活动时,给孩子设立一些规则,或者由孩子自己设立规则,必须按照规则去进行游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给孩子安排一定量的竞争游戏,让孩子体会输赢的感受,并适当地教育孩子输赢不重要的理念,游戏对于塑造孩子的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早期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塑造孩子人品的重要阶段,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未来的发展,人品塑造与早期教育相互作用,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
[2]扶跃辉,李燕.美国“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社区中12~24月大年龄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22名,对每名儿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为期12个月。以儿童语言发育量表以及发育商,来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干预前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分别为(77.1±12.4)、(67.2±10.7)、(75.6±12.8),干预后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分别为(91.9±11.8)、(95.3±14.4)、(96.5±15.3),经过为期1年的针对性干预之后,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水平和干预前相比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提高(P<0.05);语言发育速度接近正常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发育速度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追赶趋势;在干预后,16名儿童的语言发育达到正常水平,恢复正常率为72.7%。 结论 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在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就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及交流能力,甚至可以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恢复正常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干预;干预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46-02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婴幼儿来说,语言交流能力的发育是其身心发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旦出现了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就会对儿童的整个身心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有国外研究发现,对于存在着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儿童,如果在其3岁前进行及时的科学干预,可以较为有效地使其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减轻甚至消除语言发育迟缓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1]。而为了验证并深层分析该结论,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在2012年3月选取了一组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2年3月,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社区内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22名,年龄在12~2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17±2.6)个月。22名儿童中,男15人,女7人。
1.2方法
1.2.1问卷方法采用登门问卷的方式,对儿童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儿童的基本情况、语言发育情况、语言学习环境等进行综合的调查。对于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调查,则采用词汇表分析的方式,将对应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使用到的词汇归纳到一起,由监护人填写儿童所掌握并能够应用的词汇,通过儿童的词汇掌握与应用量,来获得评估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情况的基本依据。
1.2.2干预方法选出十数名幼教老师作为干预的主要实施者,由专业的幼保专家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让其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干预的主要方法。每一位幼儿教师负责1~2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然后再由幼儿教师将干预方法告知给监护人,让监护人对儿童进行具体的干预。干预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为其选择适合的语言培养书籍以及玩具,并安排锻炼其语言应用能力的相关活动,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和其展开讨论,提高儿童语言应用的热情;其次,定期进行儿童语言应用能力的简单评估,分析前一阶段干预所产生的效果,找出干预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干预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善,使其更适合儿童自身的语言发育;最后,对儿童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其在干预措施的影响下,语言发育情况的变化,判断干预措施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物能。
1.3评价指标
在干预1年以后,对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的基本依据为《婴幼儿发育量化表》,包括了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4个方面[2]。通过对这4个方面的综合评分,就可以将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用量化的方式表示出来。将86分作为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商,可以计算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经过早期的科学干预后,达到正常儿童语言发育水平的几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后的儿童各项发育商大小对比
通过干预前后的儿童各项发育商对比发现,干预前后的儿童动作能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的儿童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前后的儿童言语能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干预后儿童各项发育龄的增长情况
以12个月作为正常儿童的一个发育龄,在进行干预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动作能发育龄增加了(12.3±3.5)个月,应物能发育龄增加了(12.6±3.3)个月,将动作能与应物能的发育龄的增长和正常儿童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干预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言语能发育龄增加了(19.1±4.8)个月,应人能发育龄增加了(16.8±5.1)个月,将言语能与应人能的发育龄的增长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言语能与应人能的发育速度呈明显的追赶趋势,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就能够达到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见表2。
2.3干预前后儿童各项发育商达到正常儿童水平的情况
干预前儿童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达到正常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7.3%、40.9%、0%、22.7%;干预后儿童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达到正常水平的比例分别为90.9%、68.2%、77.3%、81.8%。干预后儿童的各项发育商达到正常水平的例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干预前后动作能与应物能达到正常水平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言语能与应人能达到正常水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我国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现状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一直是我国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但对于该问题的早期干预,我国却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使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恢复正常。最为突出的现状就是医学领域的干预和教育领域的干预较为独立,二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致使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3]。如果单纯地依靠医学手段的干预,那么将很难深入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如果单纯地依靠教育手段进行干预,则很有可能出现教育效果不佳,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不起作用的情况。因此,要真正实现儿童发育早期有效干预的目标,就必须要解决医学手段干预与教育手段的干预相互独立的现状,采用医教结合的方式,用医学手段制定科学的干预计划,用教育手段进行具体的干预措施[4]。
3.2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医教结合干预的要点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来看,比较科学的方式是将医学手段干预与教育手段干预结合起来,采用医教结合的方式进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5]。通常在制定干预计划以及实施干预措施的时候,可注意几方面的要点,从而让干预发挥最大效果。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具体语言发育水平来制定干预计划,确保干预适合儿童当前阶段的语言发育,并根据儿童自身的情况制定较为合适的干预目标,目标切忌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其次,要具有技巧性地向儿童传授语言知识,使其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语言词汇知识,并引导儿童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所学的词汇,在进行教学时,最好能够以儿童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调动起儿童的学习兴趣,那么即使儿童的语言发育基础水平不高,也可以较快地学习到新的词汇;最后,可以选择合适的玩具或者进行科学的活动,来丰富儿童语言使用的环境,增加儿童在平时的生活中语言运用的频率,从而提高其语言发育水平[6]。经目前的研究发现,我国对于城市社区内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做得较好,但对于农村地区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仍然处于一片空白,特别是在我国许多地区,有着很多留守儿童,需要在未来将早期干预的重点转移到农村留守儿童中[7]。
3.3结果分析
从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来,科学的医教结合干预方法,可以非常好地使干预的效果最大化,显著提高儿童语言法语水平。本研究结果中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的发育商均得到了非常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言语能发育商方面的提高幅度尤为明显,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在接受干预之后其语言发育水平达到了正常标准。从儿童语言发育的速度上来看,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经过干预之后,其发育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甚至比正常儿童的发育速度还要快许多,呈现出与正常儿童语言发育水平的追赶趋势。而正是因为有较为快速 的语言发育速度,才使得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经过1年的干预之后,有很大一部分的语言发育水平都完成了向正常水平的追赶,达到了和正常儿童语言发育水平一样的目标。而在实际的干预过程中,可以采用早期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让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8]。
因此,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可采用医教结合的方法,使未满两周岁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恢复正常水平。这种干预方式对于保证儿童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翠娥,梁磊.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82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1(11中旬刊):44.
[2]占六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病因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340-341.
[3]周琳,赵瑞卿.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52-53.
[4]宋成忠,马艳平,杨凯,等.游戏疗法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39-141.
[5]梁茂萍,陆琼超,陈玉翠,等.儿童语言发育迟缓94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4):438-439.
[6]温俊红.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45.
[7]文湘兰.1~3岁留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干预效果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0):1229-1231.
摘 要 目的:分析280例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婴幼儿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对照组采用常规系统保健,对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比较两组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小儿指导后第一次、第三次体检身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婴幼儿 生长发育 监测 指导管理系统
Analysis of 280 cases of infant growth monitoring results
Yang Zhiqing,Yang Guifeng
The health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Hechi City,Guangxi Province,547000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of 280 cases of infant growth monitoring results.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area in 280 infants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guidance management system health,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health care system,to monit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s in the two groups,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physical growth and mental development.Results: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guidance after the first,third physical examina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weight(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children with DQ(P
Key words Infant;Growth and development;Monitor;Guidance management system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婴幼儿早期发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通过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对辖区内0~3岁儿童实施保健指导,随机选取280例婴幼儿分两组对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比较两组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现将研究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辖区内0~3岁儿童280例,排除有遗传性、先天性等疾病儿童。280例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试验组男98例,女42例,平均年龄(1.3±0.4)岁,体重2.5~15.2kg,平均(10.2±2.4)kg;对照组男85例,女55例,平均年龄(1.4±0.3)个月,体重2.4~14.9kg,平均(9.8±2.3)kg。两组儿童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年龄、性别、体重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系统保健,儿童体检后由儿保医生将体检结果及保健指导内容简要填写在儿童体检登记册或保健手册上,由儿保医生对看护人口头进行常规的养育知识指导,儿童均不接受儿童早期发展指导服务。试验组接受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具体内容为:①建立健康档案;②婴儿辅食添加指导:指导家长在小儿>5个月开始辅食添加,添加食物可选择富含铁的米粉、蔬菜泥等易消化、味道和形状较好的食物,也可适量增加肉泥、肉汤等;③幼儿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区内开展小儿喂养相关知识宣教;④意外伤害预防指导:发放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指导相关宣传资料,告知家长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家长安全第一的教育观念。
评估指标及标准:①体格发育:按照《小儿体格生长的测量》中相关方法每6个月对儿童体重、身长进行1次测量,以《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为标准进行评价[1]。②智力发育:采用我国儿童智能筛查测验量表(DST)进行智能发育筛查,测试项分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和智力能区3部分,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进行划分,正常:DQ≥85分;可疑:70分≤DQ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结 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比较小儿指导前及指导后第1次(6个月)和第3次(18个月)的身长、体重,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小儿DQ情况比较:指导后对小儿DQ进行评价,试验组小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P
讨 论
婴幼儿时期儿童的成长发育对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0~3岁期为儿童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以往的研究发现,运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进行早期干预,如体格发育系统管理可增加儿童体重、身长,早期教育训练指导、智测和心理咨询门诊等可预防精神发育迟滞,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但目前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系统性的研究较少,我院参考以往的研究,结合我院周边地区儿童发展特点,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的保健[3~5]。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用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的儿童各年龄段智能发育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经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婴幼儿早期发展可以依据指导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发育状况及健康状况,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邵子瑜.合肥市2004~2008年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
2 谢云兰,李明珉,王茹梅.1223例婴幼儿体格发育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82-84.
3 王仲安.223例0~2岁婴幼儿发育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3):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