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专业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

近几年,随着教育行业改革发展逐步深入,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了。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高职教学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展开全面改革。在这之中,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需求进行有目标且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人才,使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社会上寻找到自身所对应的工作,同时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能适应社会且服务社会。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增强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主动举办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将教学工作和学生就业相结合,借此提高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

一、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益于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常来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必须要得到理论知识的支持。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中运用实践教学模式,使高职教师合理的把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在各个学习阶段,学习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年级较高的学生已然掌握了基础美术设计理论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回顾理论方面的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同时反思不足之处,有益于使实践学习反作用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其次,有益于开拓高职学生视野。运用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空间,使高职学生发散自己美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方法。

二、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举措

(一)建立充分适应市场的实习基地

如若要有效增强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运用效果,应当构建比较稳固的实习基地,此乃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一大优势,同时还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只有增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才可以给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践训练的场地,实习公司的领导也才能对该项工作引起更多的重视,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正常进行。比如说,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当主动和有关广告设计单位订立平等互惠的协议,同时构建挂牌实习基地,进行多方面以及多层次的互惠长时间合作机制,从而给各大高职院校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学习的平台。在构建实习基地的时候,应当制定出有关规章,以此来保证各方面的财力与人力等均可以得到有效地运用,并且不定期安排基地设计人员以及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担任指导教师,促进实习基地建设稳定开展。

(二)做好美术设计类专业分析和调研

实际上只有将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进行合理且有效的分析和调研,才可以让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在实际的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去。在高职学生刚开始进入学校的时期,高职院校通常均会对美术设计类专业展开有效的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校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好自身对于该专业需要达到怎样的知识目标,进而对自身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高职院校应当选取美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以及有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人员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展开分析,使高职学生对美术设计专业发展有一个综合性认识。接着教师应当安排学生调查研究美术设计类专业,同时带领高职学生参观美术设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进而了解将来的工作可能会面临一些怎样的环境,以此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高职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已经存在的教学资源,将教学模式丰富化,融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具体分析。打个比方,以Photoshop软件课程作为例子,第一步可以借助机房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高职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中,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高职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绘图制图。然后,通过例举一部分实例,安排高职学生模拟,给学生安排相关任务,比如说,设计包装效果图。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教学要求,指导高职学生掌握打印机技术,学习运用扫描仪以及外置硬盘。高职学生在做好包装设计效果图,学会运用硬盘设备以后,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与成就感,从而对美术设计学习充满信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设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艺术,高职院校美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伴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通过顺应教育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复合型优秀人才,在提升高职院校地位的过程中,给高职学生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现如今,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人员应当主动认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对于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应当积极把实践教学模式运用在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吴怡昕.高职美术设计教学的知行统一模式定位及路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07:111-112.

[2]曾维华.绘画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美术设计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14,11:280-281.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职业导向;动漫;美术;会诊式教学

近年来,“会诊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高职院校以职业导向为目标,完善动漫专业体系,探究“会诊式”教学模式,严格把控课前知识构建、课中知识掌握和课后反馈创新等三项环节。同时,加强与本地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从企业用人的角度优化动漫专业课程内容,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了学生充分就业。因此,本文将着重对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路径进行探究。

一、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构建完整的动漫专业知识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设置动漫专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专业定位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归类为艺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上仍沿用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致使动漫专业知识体系不全面,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动漫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自身知识技能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不对称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满足动漫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1]基于职业导向的“会诊式”教学模式下,与动漫专业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相互配合,对涉及知识点进行授课,对美术课程知识点进行拆分讲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课程内容配置,增加实践与操作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动漫专业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美术课程知识点。

(二)增强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传统的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美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忽略了动漫专业是一门集计算机三维建模、美术、动画制作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于职业导向下的“会诊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在现有的美术课程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在开展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相结合,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例如,绘画、写生、学生作品展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动漫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此外,在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尽可能多地选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较好的实践场地,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动漫专业融合了设计美学、哲学文化、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所以,动漫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美学基础,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才能较好适应动漫行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相对侧重于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计算机技术、文化素质的教育。基于职业导向的“会诊式”教学模式,针对企业用人需要,对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做出调整,适当增加计算机课程和实操课程的比重,包括Photoshop、素描、动画制作等实操课程,教授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动漫设计和制作,学会构思如何去设计动漫角色,提升学生动漫制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二、高职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定位不够明确

随着动漫产业的高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相继设置了动漫专业,但我国动漫专业发展不平衡,在实际教学与就业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动漫专业缺乏清晰的认知,认为动漫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将其划分到艺术教育专业类别下。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地照搬美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对动漫专业人才定位不够明确,认为动漫专业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要扎实,Flash制作、PS、3Dsmax等软件会操作就可以,但实际动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远不止这些方面;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反而缺少美术课程的安排,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定位不够明确,致使很多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动漫专业知识技能。[2]动漫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学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的岗位很多,而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同,导致动漫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定位认知不清。

(二)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动漫专业时,由于对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定位缺乏系统化认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没有较好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使得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无法较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一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简单地将动漫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与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归为一类,注重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二是教学目标未能结合学生个性化需要,因材施教补足学生短板。按照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每个人在成长阶段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文化、成长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性格、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动漫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对美术绘画和动画制作的要求都较高,同时还要求学生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作创新能力。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存在轻重之分,没有系统化、全面化的培养学生。

(三)动漫专业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动漫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些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出现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动漫专业时,仅有两三名动漫专业教师从事动漫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由于招生办学准备较为仓促,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就正式上岗,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难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和解决意见。除此之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例如,动漫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师由美术专业的教师担任,虽然美术功底很强,在美术课程授课方面十分专业,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动画制作方面无法胜任工作。[3]而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专业技术强,但是不懂美术专业知识,艺术素养不够,无法从美术角度给予学生指导意见。

(四)教学实践活动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在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偏弱,这反映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着不足。一是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实践操作较少。部分高职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大多围绕动漫美术作品鉴赏、设计大赛、动画制作大赛等形式开展,总体而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动漫美术作品,但是自己却想不到设计创意,创作有新意的动漫作品;二是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间较短、内容相对单调,致使教学实践效果达不到预期[2]。例如,有些教师会组织学生去动漫实践室参加实践活动,基本上学生都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础的Flash制作能力,但教学的重点没有把握清楚,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漫效果分析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有些学生还是不具备把看上去复杂的动漫简单化的能力,难以较好地制作出来。

三、职业导向下高职动漫专业“会诊式”美术课堂教学路径

(一)以职业导向为目标找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动漫专业在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与其他专业不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高职院校要以能力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运用“会诊式”教学模式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开展社会广泛调研,论证岗位工作要求,充分了解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以此为依据调整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要将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知识板块、通用技能板块和岗位对接板块,在每个模块都匹配至少一名教师进行课程授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动画创意设计和岗位技术技能[3];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应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例如,一些动漫企业设立编辑部和音效部,高职院校可以按照该职能部门的岗位要求,开设影视合成课程和合成特效实训课程,将其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动画策划、角色设计等多项内容,实践部分包括动画制作、上色处理、剪辑合成和配音等。从而构建完整的动漫专业体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充分就业。

(二)基于学生需求明确动漫专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要基于职业导向,将“会诊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明确动漫专业教学目标。一是在基础课程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课程内容匹配至少一位教师进行课程授课,由动漫美术教师负责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绘画技术、素描和动画角色设计;由计算机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特效合成、3D建模和三维动画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动漫设计软件,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学习美术课程专业知识;二是高职院校要转变思维,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4]例如,有些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在设置美术基础课程时要调整教学目标,由培养学生艺术模仿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动漫设计创作能力,适当增加计算机技术与美术基础课程的融合。在学习动漫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多种学科知识融入美术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应用“会诊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就业作为根本,运用“会诊式”教学模式优化动漫专业美术课堂教学资源配置,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共同发展。一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如根据动漫专业课程内容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4]。例如,在“会诊式”教学模式下,通常会安排两三位教师进行美术课堂教学,针对学科的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和掌握;二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增强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职能部门情况,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践室,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的实践环境能够与企业实际相接轨。

(四)加强校企合作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动漫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导向背景下,要应用“会诊式”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场所。加强与本地动漫企业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产教融合”的方式,与动漫企业加强合作,由企业负责人安排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掌握岗位技能。学校在学生毕业后可以为其安排进动漫企业实习工作,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例如,动画技术、动漫设计、岗位训练等,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在实践过程中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后期学习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动漫企业用人需求。

四、结语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3

一、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问题,通过在教学的不断摸索中,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因对专业的不明确或择业需要才选择本专业,面对美术课,他们有的新奇、有的不知所措。作为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学习目的:美术课是设计课的基础以及二者的密切关系。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应在课前首先提出并提供详实的举证。第二,美术学习的关键在于把握造型与色彩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这些技能。因我们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美术课时较少,所以要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上,要简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少而精。让学生掌握关键技法并对学生强化练习,以加深熟练掌握技法的程度。第三,长期以来处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创造力普遍不足,尤其对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影响更为重大。应试教育的最大弱点,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框架内进行死记硬背地学习,比较呆板,就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展示设计专业需要人的创造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就成了职业学校展示设计专业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个任务又落在了美术课中。美术课不仅要学习绘画的表现技法,还要激发想象力,为设计打基础。这就需要知识面的拓宽,需要触类旁通的比较,可以通过一些知识讲座,将音乐、舞蹈、建筑等赏析特点介绍给学生,形成艺术形式的互比,提供想象的实例,为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这样,想象———归纳———创作设计,这条学习脉络就显现出来了。通过艺术专题的讲座,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是强化美术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实践,诱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把几样独立的物体进行组合,指导学生如何视其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美术课中想象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归纳的一种方式。

二、增加实践教学,改进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4

多年来,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不仅缺乏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不够明确,还不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新的时期,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从专业个性化的特点入手,将素描与美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途径

对于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来说,素描是基础课程。素描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表现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素描实践性教学认识不足。虽然近些年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描教学的专业化进程,开展“写实素描”“创意素描”,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知识传授型”逐步向“能力培养型”转变。素描是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素描的基础性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静态客观描绘模仿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动态的创意能力。因此,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设计人才。所以,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深深的感悟。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是能够给人带来感官和心理的愉悦的作品,除了能感受到整体的美,还能够感受到一种美的内涵和韵味。这样,才能够使受众广泛接纳。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素描的表现能力,主要表现在构图和造型等技能的有效应用上。大到户外广告,小到一个标志的设计等,构图效果非常重要。画面不仅要美观,还要协调完整,只有画面各元素的合理组合,才能实现思想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设计就是对美的创造,美术设计一定要立意新颖,才能够真正打动人心,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进一步发现美,提升表现美的能力,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进行独立设计奠定基础。

二、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对素描的实践性教学认识不足。由于许多教师都是毕业于美术学院,传统的绘画训练使他们养成了只注重绘画方面的训练,而轻视速写表达能力的训练,素描教学内容过于老套。在素描教学中,没有将培养设计意识放在首要的位置,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在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固定,教学模式比较保守,表现对象大多是固定的物品,教师讲授、示范,学生练习,有时教师边画边讲,缺乏有效的引导,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升。另外,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教学重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素描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不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主要是站在技术层面,还是比较注重画面某处画得实或者虚。在教学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在现代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失去引导方向,使得课堂教学陷入混沌的状态。可以说,教学目标明确,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中职学校传统的美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认为素描课程与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对于素描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素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比较缺乏。在新的时期里,我们确定教学目标,一定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相结合,根据专业需要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注重素描的实践性教学,进而通过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培养学生默写常见的生活物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二是通过风景写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抓形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短期静物素描再现能力,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三是通过创作练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创作练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型”逐步向“能力培养型”转变,从单一写实向多元教学转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对学生的训练手段也应多样化。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淡化训练学生艺术表现技巧的单一写实模式,注重创意表现转型,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新的时期里,设计专业素描训练教学,要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传统的素描训练课程,对于物象的写生过于关注,设计专业素描课程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再现,要尊重学生主观感受,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导入“意向”教学训练,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获得独到的艺术见解。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例如:我校采用的“一包三表”教学模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微课等互联网媒介,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

四、总结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一定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素描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姚鹏灿 单位: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田军.从“基础”到“基础”,“无我”到“有我”:从基础素描教学谈起[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4).

[2]林珍珍.浅谈中专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术专业的人才现今也很吃香。在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固然是重中之重,但文化课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掌握这门国际化的语言成为学生今后发展和提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然而美术院校的特殊性,使得这门学科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稍有懈怠,就可能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漏洞,妨碍学生今后的发展,怎样让学生学好英语是美术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结合观察和实践,我发现美术院校英语教育主要面临着以下难题。   一、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美术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   在目前的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当中,大部分美术院校都以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有英语教学安排,但没有提供足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时间,使课堂难以按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展开,学生难免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英语教学几乎变成了知识的堆积过程,难以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对于整个英语教学研究体系来说,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被长期边缘化,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就学生本身而言,美术专业生本身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加上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之间不小的距离,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主动性。教学实践表明,大部分美术专业的学生承认更热衷于专业课和与之相关的课程,对英语还不够重视。   2.教学内容需结合美术专业知识   由于培养目标的影响,美术类院校的各门专业课程自然而然地占据着课内外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英语课作为公共文化课,已处于从属地位。英语课程在美术类院校中普遍缺乏应有的重视,英语教材的建设因而相对滞后。高校中能够同时满足美术专业要求与基础英语要求的优秀英语教材十分稀缺和匮乏,绝大多数的高校艺术美术专业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教材因其难度偏大,并缺乏与美术领域相关内容,与学生当前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发展联系不大,所以并不适用于美术专业生。王爱英等(2003)调查认为“艺术类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学设备已严重滞后于教学需要”,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就学生专业“做相应的补充”[1]。这些描述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的基本教学情况。编制适合美术专业生的英语教材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英语教育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受当今文凭热、证书热的推动,学生迫切希望顺利通过学校的英语测试及社会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较功利的英语学习氛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与评估机制的问题密不可分的。评估和教学自古相辅相成,科学的评估机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热情。目前的非英语专业教学太过于注重所谓的“技巧”训练,努力让学生掌握英语听力阅读等做题方法,顺利通过各种考试,而这跟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提高背道而驰。在此影响下,很多美术专业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把注意力放在教科书及与考试有关的书籍上,导致如今的评估机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如此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美术专业英语教学的策略   1.注重英语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理解。在内容上可以多选择一些生动而有感染力的英语交流实例讲解及与英语语言国家有关的文化风俗,充分运用多媒体,让英语教学真正变得立体而有生命力。   2.编写合适的美术英语教材   美术专业的英语教材应力求有针对性地与美术专业课同步,使英语真正成为有用的工具。具体地说,可以将专业课的一些常用词汇理念、基本概念纳入英语教材;把常用的美术设计软件的英文版本进行汉化讲解,深化讨论英文原著的专业课教材;教材每个单元都可以涉及不同的美术流派、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英语表达与自己美术专业相关的话题;可以将美术系的专业课程,如油画、素描等具体课程内容融入英语教材,拉近英语与专业课程的距离。此外,美术院校中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的,熟知英语语言本身及教学方法,却对美术专业内容知之甚少。如此,教材的革新只能是一纸空谈。英语教师应适当了解学生的专业及在专业学习中碰到的英语方面的困难,才能使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实际发挥作用。   3.建立科学的英语评估机制   作为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估机制能够督促、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应该立足于美术专业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总结美术专业的需要,建立起合适的美术专业英语考评体系,对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学习方法,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作出全面的评价。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方法,比如给一个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示,然后分别对每一组进行评价。这样互动的评价过程既起到了英语的实际交流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忽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对此,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采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水平。

一、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现状及其中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相关用人单位提供了大量人才。然而就当前来看,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还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亟待加快教育改革工作。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美术教育改革工作,但取得的成果远远不够,还未真正改善美术教育现状,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工作。目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重理论、轻技能。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尚没有建立自己的课程框架,大多沿袭或参照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与职业教育理念相悖;第二,重整体、轻个体。“量产化”进行人才培养,因材施教不足,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多人才都为一个模式,缺乏个性、特长,根本不能满足培育富有创新力、创造力美术人才的需求;第三,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脱节。没有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专业情况及社会用人需求等是设定美术专业课程教育目标,造成目标的设定脱离实际,不符合社会需求;第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我国职业美术教育缺乏夯实的理论指导,课程设置一般沿袭本科专业或参照其他院校,造成课程内容设置不当,缺乏本土化特色;第五,美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结合不够密切,未真正根据社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至于很多学生毕业后适应不了工作岗位要求。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美术教育目标,突出职业性

在当下的高职美术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教师,甚至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都不太清楚,片面的将成为美术艺术家、美术画家等作为美术专业未来的职业方向,这种纯美术教育的思想显然不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职业教育是高中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这种性质决定了高职美术专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若偏离了这一特质而盲目确应美术教育目标,将会造成人才培养偏离原本方向,忽略学生技能的职业化发展。为此,职院校要基于职业教育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结合美术专业课程特点等设定美术专业课程教育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根据以上分析,设定美术专业课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绘画技能,以及未来从事职业的相关岗位能力,将学生塑造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借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拓展学校影响力。

(二)制定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社会需要的全方位人才,美术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专业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所以高中院校美术专业教育应制定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专业知识。开展基础理论课程,培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第二,职业能力。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相对是有限的,而每年毕业生成千上万,可谓是“僧多粥少”。为了使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确保学生具备岗位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三,职业素养。职业素质是除了职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但是却是实际工作岗位的必须能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因此,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忽略学生的职业素养内容,应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重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美术人才,改善以往美术教育现状的不足,应当结合美术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重构美术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即“基本素质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拓展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由于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影响学生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所以应加大职业能力课程、实践课程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第一,职业能力课程。重构职业能力课程前,先了解人才市场流动趋向、各地的人才需求,再加以分析以确定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同时,充分考虑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特点,基于一专多能构建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基于这些分析,设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职业专门能力课程以培养美术专业学生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满足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第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及创新应用能力等,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为此,根据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设置基础实训课程、专业实训课程、顶岗实训课程,由浅入深的开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实训课程一般在校内实验室完成教学工作,而专业实训课程则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实训课程在学校合作企业内完成,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在企业单位内部顶岗实习,真正接触实际工作岗位,让学生清楚工作岗位需要的实际职业能力,同时了解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与此同时,设立就业辅导课程,结合美术专业将来的就业趋势对学生开展具体的就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以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更好的发展。

(四)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

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美术专业人才,应在教学课中融入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美术专业教学内容,改变过去教学内容陈旧、前沿性不足的缺陷。同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及实践操作型教学方法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兴趣爱好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培养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专业人才,避免人才模式千篇一律。

(五)科学设计教学进程

科学合理的设计美术专业教学进程,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课程,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设计教学进程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因为课程与课程之前有着较强的承前启后特性,若忽略了这样的关联性而盲目的安排课程进程,可能造成教学混乱。除了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外,还要结合美术专业教学的职业性特点,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综合以上分析,设计了一个“2+0.5+2+0.5”新模式,即入学的前两个学期学习基础理论和技能,第三个学期岗位见习,第四、五个学期学习专业理论、技能,第六个学期定岗实习。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设计安排了两个“0.5”。通过第一个“0.5”,学生了解岗位情况,对接下来的学习重点、方向有一个清楚认识;通过第二个“0.5”,让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养成良好的职业能力,掌握职业需要的必备能力,从而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顺利过渡。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育面对当前的一些问题,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框架及教学进程等方面开展教学创新改革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使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融入实际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唐香花.探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6(23):146.

[2]李辉.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44.

[3]万正强.浅谈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重要性和改革思路[J].大众文艺,2017(9):254.

[4]庄福鹏.对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9):84-85.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7

 

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师专业标准,采用必要的途径与措施,使教师职业从“半专业”或“准专业”状态逐步发展到专业状态,使教师个体从低专业水平逐步发展到高专业水平。   20世纪60年代以来,确立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始终是世界各国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就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就聋中职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谈些粗浅的意见,以供研讨。   一、聋中职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聋中职校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美术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然而,随着老教师相继退休,教师队伍一度出现“青黄不接”的紧张局面。青年教师正逐年增加,但他们才走出大学,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不可能一朝一夕轻易完成。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在聋校当教师,要了解聋教育的特殊性,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心理状态,更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与聋学生沟通困难   美术专业教师尽管通过手语和考核,但涉及到美术专业的术语往往无法正确表达。教师手语不够熟练,加上手语本身带有局限性,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讲解内容,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专业基本功薄弱   不少青年美术教师平时缺乏基本功练习,不勤于动手作画,不刻苦钻研业务。他们可能认为凭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足够应付这些学生了,往往产生“吃老本”的思想。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脱离实际,教学不得要领   由于没能很好地掌握特殊教育的教学规律,不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一味将自己所学的抽象理论和高深的专业技巧教给学生。学生感到“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学起,挫伤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久而久之,产生厌倦情绪。上述情况与问题的存在,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二、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聋中职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措施:   (一)亲近聋学生,了解聋学生的学习实际   聋中职校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听障学生,他们失去听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导致生理、心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遵照“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应亲近学生,努力提高手语交流能力,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传递和表达情感。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我们事业的艰巨与光荣,熟悉特教,热爱特教,尽快适应特教工作,适应美术专业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做好聋中职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保证。   (二)夯实美术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美术   专业基础水平与知识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和敬慕的重要因素。能否站稳课堂,稳健地示范与指导学生,不在于年龄、职务的高低,更不在于教师的外表,而在于是否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为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做到精深、厚实,才能确保“言传身教”的质量与效果。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不能坚持学习,研究专业知识的教师,必定会离学生越来越远,也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定期举行和开展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和美术作品展,可以提升美术教师专业水准,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一专多能”,提升自身美术专业综合素质   大多数聋中职校的美术教学,仍是打基础的阶段,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如照搬专业院校学习美术的标准进行教学,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聋中职校必须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条件,全面考虑适合聋生学习的专业和内容。我们提倡美术专业教师“一专多能”,要求教师对本门课程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功底外,再具有开设其它相关课程的能力,如能组织学生美术类社团活动,组织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等。这既是营造校园人文艺术氛围的重要途径,也是美术教师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习与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美术学科与其它文化学科,在教学规律上,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譬如教材问题。虽然现在有很多美术类教材和参考书可选用,但却没有一本能成为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教材。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加强学习,加强对美术教材的整合,灵活运用好教材和参考书,如用中外美术名作欣赏,民族、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来引发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将素描、色彩、国画、设计与美术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根据聋中职校美术教学的实际,合理使用讲述法、讨论法、感受法等,尽量为学生多做示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培养教科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增强科研意识,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比较敏锐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有研究价值的东西。美术专业教师不仅在思想上要重视教科研,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锻炼研究与写作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能不涉及教师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责任意识,主体必然表现出随意与盲目性。只有树立起责任意识,才能使教师的主体性真正得以完善,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的知识和运用技能,以及责任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更要提倡运用“画笔、粉笔、钢笔”,以扎实的美术基础、严谨的教学态度、科学的理论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进修相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论,真正实现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美术专业知识范文8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能力;美术教育

我国在很久之前就对美术教育专业引起了重视,所以才有这么多美术界的教育人才和专业人才相继而出,让我国的教育方面和美术类的行业进步加快了速度,同时也为我们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可是长久观察下来,美术教育专业也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显得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展越来越快,国家将许多科目的教育方案都实行了创新,不再一味的重视文化的培养反而更加重视素质的提升,也对中小学实行了新的课程标准,在这种背景下,美术教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能力结构

现如今我国的美术专业不再是只培育学生的专业基础,也要重视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不仅要对美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也要有不断探索和尝试的精神,不但要熟悉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对美术行业在社会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将培养的主要目标氛围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让学生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美术基础,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是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把自身的知识传递给别的学生。这两个方面都是紧紧联系着的,第一方面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自己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提升。而第二部分才是关键,只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够吸引人而且教学能力出众,才能把知识传递给需要的同学们。所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都是一个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而我们现在所培育出的学生大多数都只有扎实的基本功,但是还缺少了教学的经验和能力,所以我们要对此引起重视,要将两者的比例把握平衡。

二、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

以前大多数人都只重视文化的提升,对美术这种副科都不太注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美术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家长对美术科目的指导老师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科目已经不仅仅是练习绘画那么单一,而是综合的美术文化学习。但是大多数老师都是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却不够强,还不会根据学生的条件来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还有更甚者自身的基本功都不够完善就开始教导学生,这种学生大多数教学实践能力都不够强,主要原因都在美术教育专业学校身上。

三、造成学生教学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发现了以下几个导致学生教学能力薄弱的原因:1.课程结构不合理。大多数美术学院的课程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公共课、专业课、教育专业课这三个方面,而教育专业课明显比较偏少,教育专业课的课程不够到位,对学生后期的教学能力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教育专业课的管理也比较松懈,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够尽职,所采取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都比较老化和死板,这就导致了现在学生的教育能力普遍减弱。2.老师重视美术专业课,轻教育专业课。大多数老师都过于重视美术专业课,主要为将学生培养为画家或者作品能够获奖为荣誉,而对教育理论的培育不够重视,对应该培养的美术专业知识不够了解,教学方案死板不够多样化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才接受的教育方法都是死板而单一的,这样容易让学生对美术失去原本的兴趣,只有在老师生动形象的教学形象下才能让学生也不由自主的去深入了解美术这个专业,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才能感受到教育的魅力。3.对学生往后的责任感、竞争精神教育不够。我国的美术行业越来越出众,所以从事美术方面的职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往后的生活中生存,也能为社会带来利益和进步。

四、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设想

根据上面这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在培育学生教学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我国现如今的真是情况和对美术老师的要求,想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我有以下几个观点:1.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因为我国现如今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中教育专业课程只占有偏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改变这个现象,只有对教育专业课程引起重视,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2.优化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我们要将美术专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现实情况联系在一起,针对现如今所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讨论,应该引入现如今比较应时的一些课来作为教学材料,不要采取太过死板过时的说辞来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掌握比较新鲜的经验和技能,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加大培养力度。3.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态度,有许多学生对老师这个行业的认知还不够完善,要引导学生对教育行业的责任心,可以定期的举办教案比赛或者授课比赛,如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

五、总结

我们要对教育专业引起一定的重视,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只有去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培养出多方面人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起到一定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J].宜春学院学报,2014.

[2]任桂婷.浅谈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模式改革[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3]陈慧.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